脂蛋白(a)与糖尿病肾病

脂蛋白(a)与糖尿病肾病

一、脂蛋白(a)与糖尿病肾病(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夏章[2](2021)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目前有关小组活动长期效果评价的研究较为少见,小组活动长期效果尚不明确。对已有研究检索发现,多数研究报告了临床指标,对糖尿病预后不良事件报告较少,故本次研究将分两部分开展,通过系统综述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临床指标的长期影响,通过随访研究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的长期影响,以补充系统综述分析结果的不足。研究目的1.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生存质量、心血管病事件、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死亡事件的长期影响。分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2.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的影响。分析干预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和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3.探讨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改进方法和干预重点。研究方法1.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7月28日发表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随机对照试验和群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与研究质量评价过程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开展。使用Cochrane Q检验和不一致指数检验评估异质性,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小或异质性大但异质性来源可识别,则选用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作为效应指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总体效应值,并进行Meta回归与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大且来源无法识别,则只进行描述性分析。参照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评估证据质量。使用Revman5.3、Microsoft Excel 2019 绘图,使用 Stata16.0、GRADE Profiler 3.6 分析数据。2.采用现场调查和信息系统匹配的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2014年7月-11月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试验的500名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通过现场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信息,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确认患者存活情况,通过北京市死因监测系统收集患者死亡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组活动与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关系。以自我管理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使用SAS9.4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系统综述共纳入25项研究5 071名随访患者。2项研究为低风险,1 1项研究为风险不确定,12项研究为高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MD=-0.39%(95%CI:-0.56,-0.21)]、舒张压[MD=-1.32 mmHg(95%CI:-2.44,-0.21)]、收缩压[MD=-1.92 mmHg(95%CI:-3.47,-0.37)]的长期效果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开展后12个月降低效果最显着,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舒张压和收缩压结果不够稳健。小组活动对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体重的长期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体质指数结果不够稳健且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心血管病事件、死亡事件无法进行Meta分析。除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体重证据质量等级为中外,其他指标证据质量等级为低或极低。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MD=-0.53%(95%CI:-0.79,-0.27)]、小组活动持续开展[MD=-0.87%(95%CI:-0.79,-0.27)]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家属/好友参与、小组患者数≤1 0人、患者年龄<60岁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可能有利因素。2.现场调查随访362人,随访率为72.40%,信息系统匹配483人,随访率为96.60%。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协变量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自我管理患者而言,自我效能得分≥80分是防止糖尿病肾病[OR=0.06(95%CI:0.01,0.59)]、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OR=0.06(95%CI:0.01,0.55)]发生的保护因素;生活在城镇[OR=0.24(95%CI:0.07,0.89)]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相比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收入在 1000-3000 元[OR=0.28(95%CI:0.08,0.98)]是防止高血脂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3000元[OR=0.36(95%CI:0.14,0.88)]、≥3000 元[OR=0.15(95%CI:0.03,0.70)]、入组前自报发生某些合并症[OR=0.20(95%CI:0.07,0.52)]是防止其他合并症发生的保护因素。居住地为城镇[OR=0.16(95%CI:0.04,0.55)]是防止入组后死亡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与自我效能得分、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入组前合并症自报情况、居住地与糖尿病病程存在相加效应交互作用。研究结论1.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一定的长期效果,对血压降低可能有长期效果,对血脂、体重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未见影响,对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的长期影响尚无法定论。2.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自我效能高是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3.建议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由医生/护士/专家来组织开展,以患者自我效能提高为核心目标,同时建立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机制,以期实现自我管理效果长期维持。4.建议把低收入人群和农村居民作为今后糖尿病干预重点人群。

李春梅[3](2021)在《血清FGF23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中的水平,探讨FGF23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住院治疗的确诊2型糖尿病的内分泌科患者100例为实验组,根据颈动脉+椎动脉彩超结果将2型糖尿病(T2DM)组分为有颈动脉斑块组48例,无颈动脉斑块组52例;同期选取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体检科体检患者中选取年龄、性别相配的健康者(无颈动脉斑块)60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2、临床资料采集:记录所有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脂蛋白a、钙、磷、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FGF23的水平。结果:1、健康对照(NC)组(无颈动脉斑块)和2型糖尿病(有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一般观察指标的比较:T2DM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健康对照组,可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餐后2小时血糖T2DM组高于健康对照组,根据结果分析可得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NC组比较高于NC组,差异可说明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磷和NC组比较时低于NC组,差异可说明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血清FGF23水平与NC组比较时高于NC组,差异可说明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钙、总胆固醇、脂蛋白a、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与NC组对比时比较并统计学分析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间FGF23水平比较: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程在三组间具有差异(p<0.05),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BMI、性别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1)有颈动脉斑块组年龄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2)有颈动脉斑块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有颈动脉斑块组糖尿病病程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2)性别、BMI在三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清FGF23水平为因变量,以糖尿病病程、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钙、磷等自变量定位,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并使多种因素相互排除后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是FGF23水平的影响因素。4、FGF23水平与临床相关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FGF23水平与收缩压(r=0.120,p=0.045)、舒张压(r=0.158,p=0.004)、糖尿病病程(r=0.168,p=0.043)、餐后2h血糖(r=0.131,p=0.037)、糖化血红蛋白(r=0.231,p=0.02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65,p=0.034)、FGF23水平与;FGF23与年龄(r=0.118,p=0.079)、BMI(r=0.089,p=0.144)、空腹血糖(r=0.067,p=0.231)、总胆固醇(r=0.053,p=0.233)、甘油三酯(r=0.095,p=0.17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83,p=0.156)、脂蛋白a(r=0.065,p=0.317)、钙(r=-0.108,p=0.169)、磷(r=0.013,p=0.52)、肌酐(r=0.026,p=0.522)、尿素氮(r=0.103,p=0.389)、胱抑素C(r=0.073,p=0.427)等数据相关性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T2DM为因变量,将T2DM组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的变量: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FGF23作为协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FGF23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FGF23等为T2DM患者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保护因素。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GF23水平升高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2.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血清FGF23水平升高可能会成为临床诊断指标,也可成为2型糖尿病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

杨佳慧[4](2021)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眼底改变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改变和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糖尿病两大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肾病(DKD)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他影响因素,对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根据随机尿标本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率(ACR),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对比三组患者一般指标、实验室指标以及眼底病变的进展情况。使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行×列表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等确定影响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进而推断出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变量的诊断价值。结果:1.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在性别分布情况、糖尿病持续时间方面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男性患者更多见,病程相对较长。而三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情况和体重指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肌酐、尿素、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α1-微球蛋白、脂蛋白(a)、NLR均显着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显着下降,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利用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ACR与肌酐、尿素、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α1-微球蛋白、脂蛋白(a)、NLR均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其中,α1-微球蛋白的相关性最高(r=0.741,P<0.001);眼底改变程度与病程、肌酐、尿素、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α1-微球蛋白、脂蛋白(a)、NLR、UACR均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其中,ACR的相关性最高(r=0.451,P<0.001)。4.以ACR是否异常为因变量,将初筛后的影响因素纳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并校正混杂因素,结果显示:男性比女性易患糖尿病肾病,优势比为4.496;眼底病变严重者易患糖尿病肾病,优势比是2.222;尿素、α1-微球蛋白指标越高者易患糖尿病肾病,尿素和α1-微球蛋白每增加1单位,患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分别是原来的1.276倍和1.142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以ACR是否异常为状态变量,进行ROC曲线分析。眼底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0,尿素的AUC为0.868,α1-微球蛋白的AUC为0.905(P<0.05)。当α1-微球蛋白≥37.1mg/L时,灵敏度为75.3%,特异度为93.3%,此时的约等指数为0.686。结论:1.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T2DM患者眼底出现渗出时,应警惕DKD及肾功能的改变。2.尿素、眼底改变、α1-微球蛋白均是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α1-微球蛋白预测价值最高。当α1-微球蛋白升高达到临界值37.1mg/L时,可能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预警值。3.男性、糖尿病病程较长,更易发展为DKD;ACR与肌酐、尿素、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α1-微球蛋白、脂蛋白(a)、NLR均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其中,α1-微球蛋白的相关性最高;眼底改变程度与病程、肌酐、尿素、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α1-微球蛋白、脂蛋白(a)、NLR、ACR均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其中,ACR的相关性最高。

林佳颖[5](2021)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分泌因子Metrn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肪分泌因子镍纹样蛋白(Meteorin-like protein,Metrn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建立一项横断面研究,搜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蛋白尿组UACR30~300 mg/g,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清Metrnl、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UACR、血脂水平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等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蛋白尿组间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Metrnl水平与人体测量学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获得基于血清Metrnl水平的DKD风险的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1.入组人群一般情况:98例T2DM患者纳入研究,男61例,女37例。正常蛋白尿组35例、微量蛋白尿组31例、大量蛋白尿组32例。人口学资料和基线临床特征比较显示,三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BMI和舒张压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尿素氮、血肌酐、e GFR、UA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G、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尿酸、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蛋白尿组的血清标志物差异:不同蛋白尿三组间的Metrnl和MCP-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清Metrnl和MCP-1水平均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血清Metrnl和MCP-1水平亦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均P<0.01)。3.不同e GFR组的血清标志物差异:不同e GFR两组间的Metrnl和MCP-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e GFR<60ml·min-1·(1.73 m2)-1组血清Metrnl和MCP-1水平均高于e GFR≥60ml·min-1·(1.73 m2)-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血清Metrnl与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血清Metrnl水平与年龄(r=0.226)、尿素氮(r=0.358)、肌酐(r=0.512)、尿酸(r=0.295)、UACR(r=0.628)、MCP-1水平(r=0.690)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Metrnl水平与e GFR呈负相关(r=-0.551,P<0.01)。5.血清Metrn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以是否为DKD为因变量,对血清Metrn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第1分位间距组相比,Metrnl第3分位间距组患者患DKD的OR值为10.691(95%可信区间3.223~35.460),P<0.01。在排除传统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Hb A1c、尿酸后,Metrnl第3分位间距组患者患DKD的OR值为11.907(95%可信区间3.321~42.695),P<0.01。6.血清Metrnl水平对DKD的诊断效能:Metrnl水平诊断DK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95%可信区间为0.698~0.867),cut-off值为0.65ng/ml,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79%和71.87%。结论:1.DKD患者血清Metrnl水平明显升高。2.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etrnl水平与UACR和MCP-1呈正相关,与e GFR呈负相关。3.血清Metrnl有望成为DKD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具有反映DKD病情进展和炎症反应的优势。

高美[6](2021)在《载脂蛋白A1、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1(Apo-A1)、胱抑素C(Cys C)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KD)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一步评估该相关性作为DKD中医辨证分型预测指标的临床意义,以期配合现代医学手段更好地推动中医辨证治疗DKD。方法:本课题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T2DKD患者(Ⅲ、Ⅳ、Ⅴ期)为DKD组,另设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30例为DM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组作为对照组,收集其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包括Apo-A1、Cys C、FPG(空腹血糖)、Hb A1c(糖化血红蛋白A1C)、Scr(血肌酐)、UREA(血尿素)、UAC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GFR(肾小球滤过率);同时对DKD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DKD临床分期;比较各组及各证型组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Apo-A1、Cys C与DKD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三组在性别上无差异;与健康组比,DKD组年龄、Cys C、FPG、Hb A1c、Scr、UREA、UACR水平较高,Apo-A1、GFR水平较低;与DM组比,DKD组年龄、病程、Cys C、Scr、UREA、UACR水平较高,Apo-A1、FPG、Hb A1c、GFR水平较低;DM组与健康组比,DM组年龄、FPG、Hb A1c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240例DKD患者中,DKDⅢ期共136例,DKDⅣ期共63例,DKDⅤ期共41例;按照中医证型分类:气阴两虚型119例、肝肾阴虚型53例、气血两虚型41例、脾肾阳虚型27例。DKD分期与中医证型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rs=0.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证型与DKD分期呈中等正相关。3.各证型组Apo-A1水平之间存在差异:Apo-A1水平按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的顺序呈递减趋势;脾肾阳虚型分别与气血两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比较,气血两虚型与气阴两虚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证型组Cys C水平之间存在差异:Cys C水平按脾肾阳虚型>气血两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的顺序呈递增趋势;脾肾阳虚型分别与气血两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比较,气血两虚型与气阴两虚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Apo-A1与UACR呈负相关、与GFR呈正相关,Cys C与UACR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6.经ROC曲线分析发现Apo-A1对气阴两虚型、Cys C对气血两虚型和脾肾阳虚型有一定的诊断效能。结论:(1)DKD中医证型与DKD分期相关,中医证型主要按照“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的进程演变。(2)Apo-A1、Cys C对DKD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有一定的敏感性,Apo-A1、Cys C同UACR及GFR联合检测可更好评估DKD的病情进展。(3)DKD不同证型间Apo-A1、Cys C水平差异明显,且随病情进展Apo-A1水平逐渐降低、Cys C水平逐渐增高;ROC曲线分析发现Apo-A1对气阴两虚型的临床辨证有一定价值;Cys C对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的临床辨证有一定价值;或可将Apo-A1、Cys C作为DKD中医辨证分型以及疗效判定的参考指标。

牟宇波[7](2021)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认知障碍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检测与评估入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SAA水平与认知功能,结合临床资料,分析SAA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的全部对象均来自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认知功能评测,分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认知障碍组,2型糖尿病肾病不合并认知障碍组。每组患者使用的降糖、降脂及降压药物均匹配。就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SAA水平、MMSE量表总分及分项得分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SS26.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P25-P75)描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率或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应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多组间比较。符合连续数据、正态分布及线性关系的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相关性,否则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认为检验的判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51例研究对象其中非认知障碍组共70例,认知障碍组81例。在本研究中,认知障碍患病率为53.64%。2.CI组的年龄水平高于NCI组,教育年限低于NCI组,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数量高于N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BMI无统计学差异(P>0.05)。CI组的Hb A1c、Scr、UAER、TC、LDL、TG均高于NCI组,CI组HDL、e GFR低于NCI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SAA水平与UAER、TC、LDL、Hb A1c、Scr、TG呈正相关,与HDL、e GRF呈负相关(P<0.05)。3.CI组SAA高于N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CI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量表总分均较NCI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CKD1-2、CKD3期、CKD4-5期中CI组较NCI组SAA水平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1-2期及CKD3期CI组较NCI组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量表总得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定向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CKD4-5期CI组较NCI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量表总得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AA水平随认知程度的下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与MMSE认知量表总分及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分项得分呈负相关(P<0.05)。且SAA(OR=3.037,95%CI:1.07-8.282)与认知障碍发生相关,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1.SAA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负相关。2.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Hb A1c、Scr、UAER、TC、LDL、TG、e GRF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教育年限、HDL为保护因素。且SAA与TC、LDL、TG、Hb A1c、Scr、UAER呈正相关,与e GRF、HDL呈负相关。SAA与以上危险因素在认知障碍的发展中起协同作用。3.肾病早期主要体现在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的下降,定向力暂无明显下降。随着肾病的进展,定向力也逐渐下降,最终产生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方面的障碍。4.随着SAA水平的升高,认知障碍的程度逐渐加重。SAA水平的升高与认知功能中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下降有关。

肖红霞[8](2021)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G3A2期)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引起的并发症及后遗症是导致肾衰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G3A2期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等指标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压力。方法:选择2019年6月到2021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G3A2期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缬沙坦胶囊80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下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治疗12周后,主要观察指标如下:安全性指标: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肝功能等指标,实验前后各测试一次;每周监测呼吸、心率、脉搏、血压、体温等基础生命体征。疗效性指标:主要疗效性指标:1)中医证候积分;2)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中膜厚度(IMT);次要疗效性指标:1)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2)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24h尿蛋白定量。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60例患者中,对照组和治疗组各脱落3例,两组以病程在10-15年最为多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脂代谢指标、糖代谢指标等方面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可以进行比较。2.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治疗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有效率88.9%,对照组有效率59.3%,采用秩和检验比较z=-2.118,P=0.034(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效果更优(P<0.05)。3.肾功能变化: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0周时相比具有显着差异。治疗组血肌酐由95.92±12.33下降至78.14±5.91umol/l(P<0.01)。肾小球滤过率由0周时43.93±4.21上升至59.89±1.80ml/min(P<0.0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由113.11±34.27下降至47.34±16.65mg/24h(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糖代谢变化:经12周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在空腹血糖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治疗组空腹血糖从9.23±1.84下降至8.60±1.94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从9.10±1.46下降至8.58±1.33mmol/l,但两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在调节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治疗组由9.19±0.80下降至9.10±0.81mmol/l,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意义,说明对照组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无明显作用,并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5.脂代谢变化: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与0周时相比具有一定的作用。治疗组甘油三酯从3.44±0.88下降至2.66±1.01mmol/l,对照组甘油三酯从3.41±0.92下降至3.18±0.86mmol/l,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1.26±0.14升高至2.27±0.60mmol/l,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1.33±0.13升高至2.54±0.31mmol/l,且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更明显,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在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两组干预前后采用t检验,治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无意义,说明治疗组在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有效,对照组无效。6.中医证候积分:经12周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由34.52±4.10下降至18.44±8.12,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由33.85±4.15下降至13.78±5.0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改善主症积分上,对照组与治疗组均有一定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主症积分改善更明显(P<0.05),除自汗盗汗外(P>0.05);在改善次症积分上,对照组与治疗组均有一定作用(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除失眠多梦、舌有瘀斑外(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G3A2期)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颈动脉中膜厚度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在延缓病程进展中发挥了作用,且在实验过程中无不良事件的发生,证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显着的优势,值得临床研究并推广。

许可[9](2021)在《糖肾方通过PGC-1α及CD36调节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中药制剂糖肾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一般情况、肾脏病理改变及PGC-1α、LXR、ABCA1蛋白及m RNA的表达;观察使用棕榈酸钠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内PGC-1α、LXR、ABCA1、CD36蛋白及m RNA的表达及对脂质沉积的影响,在RAW264.7细胞内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1.实验一:分别挑选8周龄雄性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周龄雄性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及糖肾方组,每组均为9只,常规喂养,顺应性饲养2周后给予糖肾方干预,12周后取血测定相关生化指标,以代谢笼收集其尿液用来测定尿白蛋白等,取小鼠肾脏组织后续进行各项实验;2.实验二:使用饱和脂肪酸棕榈酸钠(PA)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制造高脂环境,经MTT法测定后挑选后进行浓度筛选选择不同浓度糖肾方干预,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肝脏X受体(LX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簇分化抗原36(CD36)的表达,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中TC、TG的水平,进行油红O、Filipin染色检测观察细胞内脂滴含量;利用PGC-1α-si RNA以及糖肾方干预,观察细胞内相关通路中分子表达的变化,探讨胆固醇外流的相关机制。结果:1.实验一:糖肾方可减轻db/db小鼠体重,降低Scr、TC、TG、LDL-C、UACR等水平,提高HDL-C水平,血糖及BUN较模型组无明显变化;HE、PAS、Masson染色结果显示db/db小鼠肾小球明显增大,肾小管扩张,系膜基质增生,胶原沉积增加,油红O及Filipin染色结果显示db/db小鼠肾脏脂滴沉积增加,糖肾方干预后脂滴含量有所减少;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的结果显示相对db/m小鼠,db/db小鼠PGC-1α、LXR、ABCA1表达下调,糖肾方干预后表达上调。2.实验二: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的结果提示PA组PGC-1α、LXR、ABCA1表达下调,CD36表达上调,给予糖肾方干预可上调PGC-1α、LXR、ABCA1蛋白及m RNA的表达,下调CD36蛋白及m RNA的表达;Elisa的结果提示糖肾方可降低PA诱导下细胞中TC、TG的含量;油红O、Filipin染色结果显示糖肾方可以减少PA诱导下细胞内脂质的沉积;PGC-1α-si RNA干预后,PGC-1α、LXR、ABCA1表达下调,CD36表达上调。结论:1.糖肾方可改善db/db小鼠肾脏脂质沉积,改善血清中相关指标的水平,改善尿白蛋白水平;2.糖肾方可激活PGC-1α/LXR/ABCA1信号通路,促进脂质流出,减少细胞内脂质沉积;3.糖肾方可以下调CD36的表达抑制脂质摄取,改善因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相关疾病。

曹释露[10](2021)在《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他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氧化应激在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120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40例健康对照的临床资料及血、尿标本。患者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分为3组,即无蛋白尿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30mg)、微量蛋白尿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30-300mg)、大量蛋白尿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300mg)。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MDA和SOD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在四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红蛋白、尿酸、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在四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MDA与正常对照组(34.22±12.81)ng/m L、无蛋白尿组(112.98±43.1)ng/m L相比,在微量蛋白尿组(289.52±65.12)ng/m L表达升高,在大量蛋白尿组(518.28±180.5)ng/m L中明显升高,其表达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r=0.446和r=0.489,P<0.05),与尿蛋白呈正相关性(r=0.667,P<0.01)。血清SOD在无蛋白尿组574.57(188.31)ng/m L、微量蛋白尿组559.63(187.3)ng/m L、大量蛋白尿组510.26(299.2)ng/m L的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956.23(470.9)ng/m L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活性与糖化血红蛋白、尿酸(r值分别为:r=-0.467和r=-0.38,P<0.05)呈负相关性,与尿蛋白呈负相关性(r=-0.51,P<0.01)。(4)MDA表达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r=0.767,P<0.01),SOD活性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性(r=-0.863,P<0.01)。结论血清MDA的表达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就明显升高,随着疾病进展,其表达也进一步增高,并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关系;相反,血清SOD的表达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明显降低,并与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在早期抑制氧化应激可能是一种防治蛋白尿形成,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

二、脂蛋白(a)与糖尿病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蛋白(a)与糖尿病肾病(论文提纲范文)

(2)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目的
    4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随访效果: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设计与相关定义
        4.2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4.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4.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4.5 文献质量评价
        4.6 统计分析
        4.7 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
        5.1 文献检索结果
        5.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5.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
        5.4 自我管理干预效果评价
        5.5 证据质量评价
    6 讨论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关系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关系
        6.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脂关系
        6.4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压关系
        6.5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体重控制关系
        6.6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生存质量关系
        6.7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事件关系
        6.8 国内外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差异比较
        6.9 本研究的可靠性与局限性
    7 小结
第二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5年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随访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现场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5 质量控制
        4.6 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情况
        5.2 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情况
        5.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
        5.4 自我管理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因素
    6 讨论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6.3 自我效能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
        6.4 低收入、农村居住地与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6.5 农村居住地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6.6 随访研究结果与系统综述研究结果关系
        6.7 本研究的局限性
    7 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国内外糖尿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血清FGF23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资料的采集与测定
        2.2.2 一般资料采集
    2.3 检验指标的检测
        2.3.1 血标本检测
        2.3.2 颈动脉超声检查
        2.3.3 FGF23 的检测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3.2 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临床指标的比较
    3.3 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颈动脉斑块与有颈动脉斑块一般指标的比较
    3.4 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颈动脉斑块与有颈动脉斑块临床指标的比较
    3.5 FGF23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6 血清FGF23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3.7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的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
    3.8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的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眼底改变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1 背景
        2.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背景
        2.1.2 糖尿病肾病的背景
    2.2 临床特征
        2.2.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
        2.2.2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
    2.3 发病机制的相通性
        2.3.1 炎症反应
        2.3.2 氧化应激
        2.3.3 蛋白质糖基化
        2.3.4 多元醇通路
        2.3.5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
    2.4 共同危险因素
        2.4.1 遗传易感性
        2.4.2 疾病的持续时间
        2.4.3 年龄和性别
        2.4.4 高血压
        2.4.5 血糖控制不佳
        2.4.6 血脂异常
        2.4.7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
        2.4.8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收集
        3.2.2 病例分组
        3.2.3 统计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4.2 三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4.3 ACR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4.4 眼底改变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4.4.1 眼底改变与各变量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4.4.2 眼底改变与ACR的行×列表χ~2检验比较
    4.5 ACR与相关变量间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4.5.1 单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
        4.5.2 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校正分析
    4.6 ROC曲线
第5章 讨论
    5.1 T2D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5.2 DR与DKD的联系
    5.3 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5.3.1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性
        5.3.2 研究的局限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分泌因子Metrn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载脂蛋白A1、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DKD的中医研究进展
        1.1 对DKD病名的认识
        1.2 对DKD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DKD的中医辨证分型
    2 DKD的西医研究进展
        2.1 DKD的流行病学调查
        2.2 DKD的发病机制
        2.3 DKD的西医治法
    3 Apo-A1、CysC的分子结构及功能
        3.1 Apo-A1的分子结构及功能
        3.2 CysC的分子结构及功能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研究步骤
        2.3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三组之间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的比较
        3.2 DKD各证型组之间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的比较
        3.3 DKD临床分期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
        3.4 DKD组 Apo-A1、CysC与 UACR、GFR的相关性分析
        3.5 DKD各证型组Apo-A1、CysC的ROC曲线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一般情况分析
    2 DKD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3 DKD与血糖、SCr、UREA的关系
    4 DKD与UACR、GFR的关系
    5 DKD与Apo-A1的关系
    6 DKD与CysC的关系
    7 DKD各证型组Apo-A1、CysC的ROC曲线分析
    8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认知障碍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资料收集
        2.2.2 临床生化检查指标采集
        2.2.3 认知功能的评测
    2.3 分组依据
    2.4 统计学分析
    2.5 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
    3.1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
    3.2 2 型糖尿病肾病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的比较
        3.2.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3.2.2 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指标的比较
        3.2.3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AA水平的比较
        3.2.4 两组MMSE量表分数的比较
        3.2.5 CKD1-5 期各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AA水平及MMSE评分的比较
    3.3 不同认知程度SAA水平的比较
    3.4 所有研究对象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3.4.1 血清SAA与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3.4.2 血清SAA与 MMSE认知量表评分的相关性
    3.5 二元logistic回归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在炎症相关疾病认知障碍中的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附录

(8)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G3A2期)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回顾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 DKD的病因病机
        2 单味药及其提取物
        3 中药多糖
        4 中药复方
        5 中药制剂注射液治疗DKD
        6 中医外治法
        7 讨论及展望
    综述二 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 DKD的概念及流行病学
        2 DKD的发病机制
        3 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4 总结
第二部分:临床实验研究
    1 试验对象与试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试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的判定
    3 统计分析方法
    4 流程图
    5 结果
        5.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5.2 两组治疗前比较
        5.3 治疗后情况分析
    6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讨论与分析
    1 立题依据
        1.1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病因病机探讨
        1.2 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病因病机探讨
        1.3 糖尿病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1.4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2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方解及单味药物分析
        2.1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剂分析
        2.2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剂单味药物分析
    3 疗效分析
        3.1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G3A2 期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分析
        3.2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G3A2 期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Scr、GFR、及24h尿白蛋白的影响及分析
        3.3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G3A2 期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及分析
        3.4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G3A2 期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的分析
        3.5 安全性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9)糖肾方通过PGC-1α及CD36调节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名
    2.糖尿病肾病及脂代谢紊乱的病因病机
    3.脂代谢紊乱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
    4.PGC-1α、CD36 与脂质代谢的联系
    5.糖尿病肾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中医治疗
第一部分 糖肾方对db/db小鼠肾脏脂质代谢紊乱的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器材
        1.4 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动物模型及给药方案
        2.2 动物标本采集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糖肾方对RAW264.7 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器材
        1.4 实验试剂
        1.5 实验环境
    2 实验方法
        2.1 相关试剂配制
        2.2 细胞培养、传代及给药方案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实验结果
    4.讨论
    5.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10)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分组
    2.2 观察指标
    2.3 MDA与SOD的检测
        2.3.1 样本采集
        2.3.2 样本保存
        2.3.3 检测试剂
        2.3.4 检测仪器
        2.3.5 检测操作
    2.4 统计学方法
    2.5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相关定义及诊断标准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临床资料的比较
    4.3 血清MDA和SOD在不同组别的的表达水平及分析
    4.4 血清MDA、SOD的表达水平与尿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4.5 血清MDA、SOD的表达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4.6 血清MDA、SOD的表达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4.7 血清MDA、SOD的表达水平与尿酸的相关性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血糖与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肾病
    肥胖与糖尿病肾病
    脂质异常与糖尿病肾病
    吸烟与糖尿病肾病
    表观遗传与糖尿病肾病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脂蛋白(a)与糖尿病肾病(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D]. 夏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血清FGF23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D]. 李春梅. 延边大学, 2021(02)
  • [4]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眼底改变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杨佳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分泌因子Metrn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D]. 林佳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载脂蛋白A1、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高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认知障碍相关性分析[D]. 牟宇波. 青海大学, 2021(01)
  • [8]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G3A2期)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D]. 肖红霞.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糖肾方通过PGC-1α及CD36调节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的研究[D]. 许可.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1(02)
  • [10]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作用[D]. 曹释露.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脂蛋白(a)与糖尿病肾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