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还原药物对两种方法测定血糖结果的影响

不同还原药物对两种方法测定血糖结果的影响

一、不同还原性药物对两种方法测定血糖结果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梅霖[1](2021)在《玫瑰类黄酮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玫瑰(Rosa rugosa)又称赤蔷薇,穿心玫瑰,徘徊花等,是蔷薇科落叶灌木,性甘味温,营养成分丰富。本课题采用水和70%的乙醇两种溶剂对玫瑰花中的总黄酮进行粗提取,并对两种溶剂提取的玫瑰类总黄酮进行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菌以及平衡肠道菌群等生物活性的研究,并将其抗氧化、抗菌的生理活性应用于食品保鲜上。(1)玫瑰类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及含量。实验所采用的提取条件为1:10的料液比在40℃下水浴浸提2 h。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水提玫瑰黄酮粗提物(RFW)的提取率为24.70%,醇提玫瑰黄酮粗提物(RFE)的提取率为28.34%。其中RFW中的黄酮含量为47.82±0.152 mg RE/g,RFE中的黄酮含量为79.08±0.195 mg RE/g。(2)玫瑰类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芦丁为阳性对照评价了RFW与RFE的总还原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RFW和RFE对ABTS的IC50分别为0.018 mg/m L和0.017 mg/m L,二者差距较小;RFW和RFE对DPPH的IC50分别为0.033 mg/m L和0.021 mg/m L;RFW和RFE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100 mg/m L和0.094 mg/m L。总体来看,RFW与RFE对三种自由基的整体清除能力均为ABTS>DPPH>O2-,RFE对自由基的整体清除能力要优于RFW。(3)玫瑰类总黄酮的抗衰老活性。利用隐杆秀丽线虫建立抗衰老生物模型,通过对隐杆秀丽线虫的生命周期、头部摆动频率、身体伸缩频率、咽泵速率、排泄周期、氧化应激以及线虫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判断玫瑰类黄酮对秀丽线虫的抗衰老活性。结果显示:浓度为2.0 mg/m L的RFW与RFE是能够延长线虫寿命的最佳作用浓度,均可使线虫的寿命延长至20 d,其半数致死天数分别为12.64 d和10.44 d;氧化应激结果显示2 mg/m L与4 mg/m L的RFE可延长线虫寿命至40 h;2 mg/m L与4 mg/m L的RFW可将线虫寿命延长至36 h。抗氧化酶活性测试显示RFW和RFE可以提高秀丽线虫体内SOD与CAT的活性,从而发挥抗衰老作用。(4)玫瑰类总黄酮的抗肿瘤活性。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系,以甲氨蝶呤为阳性对照,将RFW与RFE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利用MTT法进行抑制率测定,并对其细胞形态、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率、细胞凋亡以及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玫瑰黄酮(10-40μg/m L)可以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和转移;高浓度玫瑰黄酮(40-160μg/m L)可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p53和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等途径破坏甚至杀死HepG2细胞,从而促进HepG2细胞的凋亡。(5)玫瑰类总黄酮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将RFW与RFE作用于八种常见的肠道菌,通过对益生菌生长曲线、产酸能力以及对致病菌抑制率的测定判断玫瑰类黄酮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RFW对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以及两岐双歧杆菌均有较好的促进生长繁殖的作用,可以加快其到达培养终点的时间;RFE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两岐双歧杆菌有较好的促进生长的作用。RFW与RF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大肠杆菌,RFE效果优于RFW;(6)玫瑰花总黄酮对食品保鲜的应用。以山梨酸钾(PS)为阳性对照将RFW与RFE应用于鲜豆浆与鲜橙汁中,通过对菌落总数、p H值以及感官评价等指标判断了RFW与RFE的保鲜作用。结果显示,RFW与RFE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有效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滋长,防止酸败。RFE由于微溶于水溶剂,在饮品中容易析出也影响了其状态的稳定性。而RFW既可以有效防止微生物滋长又能增加饮品香气同时保持其状态的稳定。(7)玫瑰固体饮料的研制。以玫瑰水浸液为主原料,银耳浸提液为辅料,白砂糖、柠檬酸、麦芽糊精、柠檬酸钠为配料研制了一款固体饮料。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配方为玫瑰浸提液冻干粉与银耳浸提液冻干粉搭配比例为4:1,总量为3 g,白砂糖10 g,柠檬酸0.1 g,柠檬酸钠和麦芽糊精分别按照1%和10%添加,以500 m L温开水冲泡,感官评分为95.33分。

孔昊存[2](2021)在《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对小鼠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文中认为淀粉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延缓淀粉消化有助于维持血糖稳态和机体正常运转,已成为近年碳水化合物营养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淀粉分支酶(1,4-α-glucan branching enzyme,GBE,EC 2.4.1.18)能够催化淀粉分子中α-1,4糖苷键的水解,产生线性短链,并将其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于受体链,引起淀粉分子发生糖苷键重构。这种生物改性淀粉的方法具有副产物少、产物得率高、不引入新的化学基团和其他类型糖苷键等独特优势,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没有研究直接证明GBE催化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的产物能够为机体带来健康益处,更不清楚其影响机体糖脂代谢的分子机制。因此,本论文利用来源于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ns STB02的GBE(Gt-GBE)催化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并结合体外和体内方法系统分析了糖苷键重构产物的消化特性,最终基于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深入探究了糖苷键重构产物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对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控糖思路和有效的饮食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利用Gt-GBE催化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并对产物精细结构进行全面表征。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发现,糖苷键重构产物α-1,6糖苷键比例达到7.51%,相比于玉米原淀粉增加了135.4%,且未产生其他类型的糖苷键;体积排阻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糖苷键重构过程中,淀粉分子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解,所得产物具有还原性(葡萄糖当量值为2.08),符合麦芽糊精的定义。综合分析糖苷键重构产物的分支模式,发现其比玉米原淀粉包含了更多由2~8个葡萄糖单元聚合而成的短分支,且外链比例降低约14.8%;利用β-淀粉酶切除外链,进一步分析发现,糖苷键重构产物具有紧密的内链骨架,由3~6个葡萄糖单元聚合而成的短内链明显增多,平均内链长降低约16.6%。可见,基于GtGBE的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产物呈一种短簇状的分子结构,因此被命名为“短簇状麦芽糊精(short-clustered maltodextrin,SCMD)”。为了探究Gt-GBE催化的糖苷键重构对延缓淀粉消化、改善餐后血糖稳态的贡献,分别建立体外和体内评价方法,系统比较SCMD和一种与其水解程度相似的DE 2麦芽糊精(DE 2 maltodextrin,MD)的消化特性。Englyst体外消化试验表明,MD的体外消化性与玉米原淀粉接近,而SCMD的快消化组分含量较玉米原淀粉降低了20.7%,慢消化组分含量增加了158.5%。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MD,SCMD由于具有紧密、高度分支的内链骨架,能够阻碍胰腺α-淀粉酶的结合和对内链的连续进攻,导致较多高聚合度、多分支α-极限糊精的残留。构建Caco-2单层细胞模型模拟小肠粘膜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发现这些α-极限糊精难以与小肠α-葡萄糖苷酶结合,造成SCMD在小肠粘膜阶段的消化和吸收减缓。在ICR小鼠模型中,摄入SCMD引起的餐后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波动均较等量MD显着减弱,说明餐后血糖稳态调节对胰岛素的需求程度降低。此外,摄入SCMD能够促进回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和酪酪肽(peptide tyrosine-tyrosine,PYY)的持续释放,血浆GLP-1和PYY浓度在餐后4 h仍保持较高水平,较对照组(MD)分别高出27.4%和33.8%。GLP-1和PYY的持续释放能够调控ICR小鼠下一餐的餐后血糖应答水平,第一餐摄入SCMD的小鼠,即使摄入与对照组完全相同的第二餐,峰值血糖也较对照组降低了28.4%。为了进一步挖掘SCMD潜在的健康益处,以SCMD作为小鼠日粮的主要膳食碳水化合物,在充分验证饲料变更未对C57BL/6J正常小鼠的采食行为和生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探究SCMD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糖脂代谢、肝肾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玉米淀粉,SCM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显着降低了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有效修复了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功能,并最终改善了机体血糖稳态。此外,SCMD能够降低db/db小鼠血脂水平和机体炎症反应,充分缓解db/db小鼠的肝脏脂肪沉积,改善肝脏功能,激活棕色脂肪组织,增强机体能量消耗。进一步分析发现,SCMD有效遏制了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轻了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程度,进而修复了肾小球功能。SCMD对db/db小鼠的肠道健康也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丁酸含量相比对照组增加了26倍,Akkermansia(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一种益生菌属)的相对丰度提升了232倍。为了深入探究SCMD平衡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分子机制,将麦芽糊精(MD)和抗性糊精(resistant dextrin,RD)以特定比例混合得到一种快消化组分含量与SCMD相当的复配糊精(MD+RD),剖析了膳食碳水化合物在小肠末端的消化吸收程度对机体血糖稳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D+R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对db/db小鼠血糖稳态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空腹血糖高达21.4 mmol/L,推测可能是由于MD+RD抵达小肠末端的组分难以被继续消化吸收,诱导回肠释放GLP-1的能力有限。相比之下,SCMD抵达小肠末端的组分,尽管含量与MD+RD接近,仍可继续被消化吸收,加速了回肠GLP-1的释放。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量释放的GLP-1显着增强了db/db小鼠的胰岛素合成与分泌功能,修复了胰岛组织形态,并通过缓解胰岛素抵抗,促进了胰岛素介导的肝脏葡萄糖摄取和糖原合成,最终有效改善了机体糖代谢紊乱,空腹血糖降至9.3 mmol/L。根据这些结果推测,SCMD对小鼠血糖稳态的改善作用主要由GLP-1介导。最后,为了明确SCM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必要性,以无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作为对照,着重比较两种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功能异常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SCM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显着改善了db/db小鼠的血脂异常和肝脏脂肪变性,并通过减轻肝脏胰岛素抵抗,促进了肝脏糖原合成,抑制了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进一步分析发现,SCMD主要通过诱导回肠分泌GLP-1,缓解肝脏代谢功能的紊乱,不依赖于瘦素信号。相比之下,生酮饮食对GLP-1的分泌无明显影响,但能够促进瘦素的释放。由于db/db小鼠缺乏瘦素受体,大量释放的瘦素无法发挥生物学作用,反而加速了肝脏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并阻断了三羧酸循环;膳食脂肪代谢产生的大量乙酰辅酶A导致酮体合成异常增强,加剧了肝脏代谢功能紊乱,造成db/db小鼠出现了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

王庆玉[3](2021)在《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的筛选鉴定、产酶优化与铜藻发酵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铜藻(Sargassum horneri)是一类繁殖快分布广的大型褐藻,藻体含有褐藻胶、褐藻糖胶等多糖物质,具有潜在的经济开发价值。褐藻胶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在食品、医药、生态保护等方面应用广泛,其降解产物褐藻寡糖表现出抗氧化、抗癌、抗炎症、降压、降血糖、促进植物生长等多样的生物活性,又因安全性高、无毒无害的特点在功能性食品、药物载体等方面极具研究意义。酶法降解褐藻胶是制取褐藻寡糖的一种温和、高效、可控的途径,而褐藻胶裂解酶来源广、种类多,活性参差不齐,其中以微生物生产褐藻胶裂解酶具有稳定、成本低的优势。本文从皱纹盘鲍的消化道内,通过分离筛选得到了具有高效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并对菌株产酶的培养条件进行相应的优化,最后利用所筛菌种对铜藻进行了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通过初筛、复筛得到了16株具有利用海藻酸钠能力的菌株,依次命名ALG1~16。对所筛菌株进行酶活测定,并对所测酶活较高的8个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通过16S r RNA基因扩增、测序、比对后发现所筛菌株相对的菌种有4种,分别为ALG1、3、5和13对应的Vibrio algivours,ALG7和ALG12对应的Vibrio rumoiensis,ALG8对应的Psychromonas aquatilis以及ALG14对应的Vibrio aphrogenes。其中ALG8与所对应的菌种相似度只有97.27%,经部分生理生化鉴定后,认为可能是一个新的菌种。2.对所筛菌株ALG7进行产褐藻胶裂解酶的最佳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各因素最优的产酶条件为海藻酸钠添加1.0%、蛋白胨添加0.6%、Na Cl添加3.0%、初始p H 7.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24 h。然后对温度、p H、时间和Na Cl添加量进行了正交实验,正交优化后结果为温度25℃,初始p H 7.5,时间24 h,Na Cl添加量3.0%。对正交结果验证后发现所测酶活117.63 U/m L低于单因素最优组合的酶活127.87 U/m L,最终培养温度确定为30℃。3.对所筛菌株ALG8的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其单因素结果为海藻酸钠1.2%、蛋白胨0.8%、Na Cl 2.0%、初始p H 8.5、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24 h。同样对温度、时间、p H和Na Cl添加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的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条件为2.5%的Na Cl添加,p H 8.5,温度25℃,培养24 h,酶活在112.32U/m L。4.将菌种ALG7用最优产酶培养基培养后,作为种子液接入铜藻溶液中对铜藻进行细菌发酵的初步探究。测定了发酵液中的总糖与还原糖浓度,研究了体积分别为60 m L摇瓶、300 m L摇瓶和1500 m L发酵反应器中的发酵液糖分变化。结果显示,在3个体系里发酵液中总糖浓度呈现先降后增再下降的趋势,还原糖浓度是先增后降。体系体积越小,细菌生长越快,还原糖和总糖浓度下降快。通过对料液比和接种量进行实验可知,高料液比的组中糖浓度高,但还原糖占总糖浓度的比例更低,在高接种量的组中还原糖较总糖降低更快。本研究筛选了两株可以高效产褐藻胶裂解酶的细菌菌株,分别为Vibrio rumoiensis菌种ALG7和Psychromonas.sp.菌种ALG8,其中ALG8暂定为一个从未被报道的新菌种。并通过对两株所筛细菌的产褐藻胶裂解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产酶酶活在127.87 U/m L和112.32 U/m L,均表现出较好的酶活力。最后选择所筛细菌Vibrio rumoiensis ALG7对铜藻的发酵进行初步探究,为利用细菌发酵生产褐藻寡糖等打下基础。

赵聪聪[4](2021)在《构建新型荧光探针用于乏氧与细胞粘度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细胞粘度调控着细胞内几乎所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与扩散介导相关的过程密切相关。包括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等。不正常的粘度可以直接反映机体功能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比如:细胞恶性肿瘤、阿尔茨海默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等。因此,利用荧光探针来检测细胞内以及线粒体内的粘度变化可以为生物体的生理及病理变化提供更多的动态信息,对于细胞生物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目前已有大量对于乏氧刺激下活性氧水平、蛋白酶表达、p H值等动态变化的研究,但是对细胞内粘度的影响至今未见报道。研究乏氧与细胞粘度的关系将对进一步阐明细胞及生物体的生理及病理过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分别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粘度荧光探针NV1和新型线粒体定位粘度荧光探针NV2,实现了药物(制霉菌素、鱼藤酮)以及乏氧刺激下(1%O2)对细胞粘度的高灵敏成像分析。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的策略,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粘度荧光探针NV1。探针的结构已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进行了详尽的表征。探针NV1对粘度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并成功应用于活细胞粘度的荧光成像研究。结果表明,在饥饿诱导下肝癌细胞(Hep G2)内的粘度升高;在药物鱼藤酮和制霉菌素的刺激下,Hep G2细胞内的粘度也明显增大;然而,在乏氧刺激下,我们惊奇地发现:Hep G2细胞内的粘度极具下降,可以低至20%,而乳腺癌细胞(MDA-MB-231)粘度甚至降低至7.7%。为了避免生物体自发荧光带来的实验误差,我们又选择了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合成的近红外粘度荧光探针来一同探究乏氧刺激对细胞粘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Hep G2细胞内的粘度也大幅降低至34.7%。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探针NV1有望应用于活细胞内不同刺激条件下粘度变化的成像与检测。2.为了进一步优化探针,在上述粘度探针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带正电荷的4-吡啶乙腈,构建了能够靶向线粒体的新型粘度探针NV2。该探针在粘度介质中有着优良的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效应,高粘度环境中探针的荧光信号能够显着增强。实验结果显示NV2探针在甘油(Gly)中的荧光强度比在PBS中的荧光强度增强了约80倍。此外,探针生理范围内有良好的p H稳定性,并对活性氧、活性硫等活性分子有较强的抗干扰性。NV2探针可以实现对线粒体内粘度变化的精准检测,利用该探针可以进一步开展乏氧对细胞粘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高政[5](2021)在《毛头鬼伞菌丝体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糖尿病肾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同时兼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生理活性成分是毛头鬼伞多糖,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子实体多糖,而对菌丝体多糖的结构特征、降血糖活性、糖尿病肾损伤修复及其机制等方面研究甚少。本课题首先对毛头鬼伞菌丝体粗多糖(Crude C.comatus mycelia polysaccharides,C-CMP)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了2种组分CMP和N-CMP;其次通过体外抗氧化及模拟消化试验,筛选了进入体内发挥效应的多糖组分(CMP);之后对CMP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分析了其体外降糖潜力,探讨其发挥生物效应的构效联系;最后,用CMP干预治疗糖尿病小鼠,研究了其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能量代谢紊乱以及对高血糖引起的肾损伤的修复作用与潜在机理,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开发提供线索,同时也为食用菌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获得毛头鬼伞菌丝体,生物量为2.23±0.43g/L;对菌丝体进行脱脂、热水抽提得到粗多糖C-CMP,经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得到2个组分,分别命名为CMP和N-CMP,其中CMP与N-CMP的得率分别占C-CMP的29.4%和15.8%。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分析表明CMP与N-CMP的重均分子量大小分别为495.86kDa和1.12kDa。(2)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组分CMP对羟基及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达到0.98mg/mL和1.09mg/mL,显着优于组分N-CMP。体外消化试验结果发现,在经过模拟口腔、胃部、小肠的三级消化之后,组分CMP所受影响较小,其分子量从491.48kDa降至423.09kDa,还原糖含量由0.395mg/g增加至0.877mg/g;但N-CMP在三级消化过程中不能稳定存在,其重均分子量由1.120k Da降至171Da,接近单糖水平,而还原糖含量由0.449mg/g增加至2.480mg/g,表明组分CMP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具备进入体内发挥生物效应的潜能。(3)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IC)测定结果显示组分CMP由岩藻糖,核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其中半乳糖占比最高,可能是多糖糖链中的主要成分;甲基化及红外(FT-IR)测定结果表明CMP中糖苷键类型主要包括→6)-Galp-(1→,→2,6)→Manp(1→,-Galp-(1→,三者占比合计超过78%,且主链中存在α型糖苷键及吡喃型糖环;原子力电子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扫描结果显示CMP以多分支网状结构存在于溶液之中,其主链长度介于50-200nm之间,单链厚度在2-6nm左右,宽度为16nm左右。(4)采用体外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试验评价了组分CMP的体外降糖能力。结果发现,CMP对上述2种酶的活性均存在显着抑制,CMP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分别达到6.84mg/mL和2.26mg/mL,经双倒数作图法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进行分析发现,CMP对2种葡萄糖代谢酶的抑制类型均属于可逆性抑制中的混合型抑制,表明CMP具备降糖活性,具备进一步研究的价值。(5)采用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注射构建糖尿病小鼠,经CMP连续60d的干预之后,结果表明CMP可显着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和能量代谢,抑制肾功能障碍,减轻肾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修复肾脏足细胞损伤,延缓肾纤维化过程。具体表现为:(1)CMP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小鼠体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GSP)和胰岛素稳态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水平,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症状。(2)CMP可以减少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 glycerols,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减少血脂的积累,发挥降血脂效应。(3)CMP可以上调能量代谢中枢因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AMPKα)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血清中瘦素(Leptin,LEP)的含量,增加脂连素(Adiponectin,ADPN)水平,从而纠正糖尿病小鼠体内存在的能量代谢紊乱。(4)CMP可以通过Nrf2/Keap1途径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mRNA表达量,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代谢物水平,减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对肾脏造成的损伤。(5)CMP能够抑制TLR4/NF-(?)B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b(Interleukin 1b,IL-1b)和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释放,改善肾脏中的炎性应激状况。(6)CMP还能够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PTEN蛋白的表达,负性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同时也可以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β-catenin在细胞质中的积累,减轻高糖环境对肾足细胞造成的损伤。(7)CMP通过抑制TGF-β1/Samd3信号通路的转导,降低纤维化相关因子如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转化生长因子b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的释放,进而阻止或逆转肾脏的纤维化进程。综上所述,CMP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降糖物质具备进一步开发成为糖尿病肾病预防及治疗药物的潜能。

张雅楠[6](2021)在《基于硫酸软骨素和大黄酸的声动力抗肿瘤纳米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癌症依然是人类健康的一项重大威胁,其呈现出极高的致死率;同时其发生和发展均对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创伤。当下化学疗法依旧是癌症治疗的主流手段,多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虽然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也对患者自身的正常组织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作为一种能够实现长循环给药、增强药物稳定性的高安全性给药方式,能够起到持续释药、改善体内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效果,在癌症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而设计一种具有肿瘤靶向性、肿瘤微环境特异性释放能力、安全性强、同时具备联合治疗手段的纳米制剂仍是一项巨大挑战。以多糖为骨架的自组装纳米粒作为一种高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和体内可降解的药物递送系统,在抗肿瘤药物的递送方面得到了广泛研究。硫酸软骨素(CS)是一种亲水性的有机材料,多作为聚合物纳米系统的骨架,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靶向的能力。大黄酸(Rh)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及抗转移能力,并且首次发现其可以作为一种超声敏感物质通过发挥声动力治疗(SDT)作用而起到抗肿瘤的效果。因此,本课题设计了一种以硫酸软骨素为亲水骨架,以包含大黄酸在内的多种不同的小分子物质进行疏水性修饰而构建的多种环境响应型载体。该系统不仅可以在肿瘤组织内的高浓度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存在下快速、完全的释放所载药物,起到良好的靶向及特异性抗肿瘤作用;而且可以通过超声干预实现SDT,从而以联合治疗的手段加强抑瘤效果。本课题主要从两部分内容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通过己二酸二酰肼(ADH)构建CS氨基化物,将小分子疏水性物质Rh和α-硫辛酸(LA)逐次连接到氨基化的CS骨架上,合成了 CS-ADH-Rh-LA聚合物。LA作为交联剂,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交联形成纳米粒的分子间二硫键,从而实现还原敏感的药物释放能力,同时交联后构建的纳米粒也能够增强纳米系统的稳定性。结合大黄酸自身的抗肿瘤和声动力特性,以及包载的抗肿瘤药物的功能,期望该纳米给药系统可以通过联合的化学治疗和声动力治疗实现高效的抑瘤效果,并且具备一定的抗肿瘤转移和侵袭能力。研究发现该载药纳米粒可以实现良好的化疗-声动力联合治疗抗肿瘤效果,但肿瘤微环境内缺氧的特性仍限制了该纳米递送系统的治疗效果,因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有携氧能力的多功能纳米递送系统。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以胱胺(cys)将Rh和全氟辛酸(PFC)先后连接于CS骨架上,合成了另一种还原敏感两亲性携氧的CS-cys-Rh-PFC聚合物材料。更换连接臂后,不仅可以提高Rh的接枝率,提高了抑瘤效果;而且可以增加疏水性小分子的引入率,从而使获得的自组装纳米粒粒径更小、性质更稳定。PFC的加入改善了肿瘤部位的缺氧条件,同时充足的氧气分子也是提高SDT产生活性氧(ROS)产率的必要前提。基于此假设评估了纳米粒的稳定性,载药能力和携氧能力,并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对该纳米粒改善体内缺氧和化疗-声动力联合治疗癌症的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中数据之间的显着性差异均通过SPSS 26.0软件分析获得,且相应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SD)的形式加以呈现。主要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1)多烯紫杉醇(DTX)还原响应型交联硫酸软骨素-大黄酸-硫辛酸聚合物纳米粒(CS-ADH-Rh-LA)的构建及化疗-声动力联合治疗肿瘤的研究通过酰胺化反应,将Rh以ADH为连接臂连接到CS羧基端的亲水性骨架上,形成CS-ADH-Rh聚合物。再通过更改Rh和CS的投料比,获得其中Rh取代度较高的CS-ADH-Rh聚合物(取代度为3.15)进行后续实验。随后再次通过酰胺反应,将LA以与CS-ADH-Rh不同比例的投料比进行反应,接入到未被Rh占据的ADH的氨基端上。LA的取代度在5.14%-7.38%之间,而其对应的临界聚集浓度(CAC)值则在33.74-66.54 μg/mL之间的范围内变化。CS-ADH-Rh-LA聚合物在探头超声的条件下可形成自组装纳米粒,命名此为非交联纳米粒(NC-NPs);而在适量的还原性物质的催化下,可断裂LA的分子内二硫键,同时构建了分子间二硫键,进而生成还原敏感的交联纳米粒(C-NPs),并可提高载体的稳定性。NC-NPs在溶液中呈椭球形分布,而C-NPs则呈均匀分布的球形形态。经测定,对于不同LA投料比的NC-NPs粒径在165-185 nm范围内,Zeta电位值在-15 mV至-22 mV间。而经过交联后,C-NPs的粒径降低至138-179 nm,而电位则在-25 mV到-29 mV范围间变化。溶血率结果均小于5%,表明了 C-NPs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C-NPs合成的基础上,对载药方法、药物良溶剂、超声次数和药物/载体投料比进行了筛选及优化,最终确定通过超声-透析法制备了 DTX/C-NPs(载药交联纳米粒)。在选择投料比为10:3,超声次数3次和甲醇为溶剂的条件下,优化后得到的DTX/C-NPs载药量为10.07%,包封率为35.37%。在缓冲液、高离子强度溶剂和10%胎牛血清的条件下,C-NPs均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抗稀释稳定性。同时,在高浓度还原剂的存在下,C-NPs发生裂解,形态明显改变,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还原敏感特性。随后,用动态膜透析法对DTX/C-NPs在各种条件下的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DTX的释放量在无二硫苏糖醇(DTT)和低浓度DTT(20μM)的溶液中释放行为几乎一致,其在72 h的孵育后,仅有小于40%的DTX可以被释放出来。而在高浓度的DTT溶液(20 mM)中,12 h时DTX即可达到约80%的累积释放,而在72 h时DTX累积释放率可达95%以上。因此,C-NPs可实现在肿瘤部位的特异性释放,同时也提高了纳米粒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药物泄露。通过对不同物质在去离子水(DW)中的溶液进行单线态氧含量的测定和比较,发现C-NPs较之前已被报道过的声敏剂大黄素(EMO)和二氢卟吩(Ce6)而言,其在溶液中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更高,证明了 Rh的超声敏感性,这为之后的化疗-声动力联合治疗提供了依据。从细胞水平上来看,肿瘤细胞对于C-NPs具有良好的摄取能力,且C-NPs在进入细胞质后能够靶向高尔基体细胞器。在SDT的作用下,C-NPs可破坏细胞器结构,干扰肿瘤细胞关键性蛋白的合成过程,促进细胞凋亡;而C-NPs对溶酶体和线粒体部位的靶向作用均较高尔基体差。同时C-NPs可通过细胞间运输的作用传至深层次的肿瘤细胞,从而提高抗肿瘤作用。载药后的DTX/C-NPs可以在SDT的协同下起到理想的肿瘤杀伤作用,且细胞毒性随着纳米粒浓度和超声时间的增加而增强;C-NPs也呈现出相似的特性。与游离的DTX和Rh相比,DTX/C-NPs在低浓度时即可产生较好的细胞毒性,提高肿瘤抑制效果,这些可能归功于纳米粒的靶向作用、较高的细胞摄取能力和缓释作用。给药DTX/C-NPs的细胞经过超声处理后,其细胞凋亡的能力可以提高4.3倍。在较短的孵育时间内,超声可以诱导C-NPs和游离Rh产生数量相近的ROS分子,但延长培养时间后,C-NPs中由ADH和Rh连接形成的化学键逐步被分解,从而恢复Rh原有的结构,因此ROS的产量与C-NPs的浓度和孵育时间成正比。在游离Rh和DTX/C-NPs的作用下,SDT时间越长,对线粒体产生的破坏效果也越强,线粒体膜电位(MMP)持续降低;但C-NPs和SDT对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无显着的影响。而微管实验的结果表明,DTX/C-NPs可以作用于微管蛋白上的特定部位以促进微管聚合,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而SDT则对该过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C-NPs和DTX/C-NPs在SDT的作用下均有显着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侵袭的能力,而western blot实验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也与上述实验互相印证;此外,DTX/C-NPs被证实可以通过caspase-3通路以促进细胞凋亡。当荷瘤小鼠注射游离 iodide[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tri-carbocyanine iodide(DiR)和DiR/C-NPs后,在不同时间点对小鼠进行体内成像观察,并记录各小鼠体内DiR荧光强度及分布;此外对注射24 h后的小鼠进行解剖,观察其离体器官的荧光强度。结果显示相比于游离的DiR溶液,DiR/C-NPs可以提高其对肿瘤的靶向能力,并延长滞留时间。体内抗肿瘤实验表明,化疗-声动力联合应用的方法较传统的单一化疗可以显着提高对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束后,DTX/C-NPs和DTX/C-NPs+SDT的相对肿瘤体积分别降低为1.62和0.74,而生理盐水(NS)处理组则为4.40;同时对肿瘤组织进行q-PCR检测,结果表明,相较于NS组,DTX/C-NPs+SDT处理后COX-2和uPA的表达显着降低,证明了 DTX/C-NPs+SDT这种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起到最优的抗肿瘤效果。结合各治疗组小鼠模型的主要器官切片的H&E染色结果和小鼠血清中存在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A)和血清尿素氮(BUN)的含量变化来看,各制剂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运用TUNEL染色证实了该制剂的促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此外,通过对小鼠远端瘤的肿瘤体积变化的测定和小鼠血清中巨噬细胞标志性成分IL-12、IL-10的测定和多种肿瘤切片的观察表明,DTX/C-NPs+SDT可以显着抑制远端瘤的生长,起到全身免疫的作用,这可能与SDT抑制小鼠体内M2型巨噬细胞有关。DTX/C-NPs+SDT不仅可以剧烈杀伤肿瘤细胞,而且具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由于所用细胞来源的限制,该部分课题只能对裸鼠进行研究,而裸鼠的免疫缺陷特性使得我们无法对其体内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在研究中发现了 ADH和Rh间的化学键会对Rh生成ROS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制性,故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研究。(2)多烯紫杉醇还原响应型携氧硫酸软骨素-大黄素-全氟辛酸聚合物纳米粒(CS-cys-Rh-PFC)的构建及体内外研究在上一部分化疗-光动力治疗联合作用的抗肿瘤的研究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SDT的效果,提高声敏剂Rh的含量,将上一章中出现的连接臂ADH换成接枝率更高的cys,并且更换了 Rh的连接方法;同时为了提高ROS的转化效率,缓解肿瘤细胞周围的缺氧环境,在聚合物结构中引入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携氧物质全氟辛酸(PFC),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抗肿瘤效果。首先将Rh通过cys键连接到CS骨架上,构建具有两亲性的CS-cys-Rh聚合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了聚合物中Rh的含量在0.46%到11.54%之间。在此基础上,考察了 CS-cys-Rh经过不同的方法制备的结果,并优化了所用方法中的乙醇浓度及沉淀时间。随后,将PFC以不同比例通过酰胺反应连接于 CS-cys-上,构建了 CS-cys-Rh-PFC 聚合物,其 CAC 值在 27.52-33.83 μg/mL之间,纳米粒在131.1-149.6 nm之间呈分散均匀的球形,Zeta电位在-32 mV至-36 mV之间,Rh在各聚合物中的含量在10.7%-11.7%之间。同样通过超声-透析法制备载DTX的纳米粒后,可在10:3投料比时获得最大的载药量至16.8%,而粒径略有增加。CS-cys-Rh-PFC经探头超声后形成的纳米粒CRP-NPs具有良好的还原敏感性,通过模拟肿瘤中还原性环境制备高浓度的DTT(20 mM)溶液,发现CRP-NPs可以通过断裂分子内的二硫键使自身结构被破坏并呈碎片状态,从而迅速释放出其中包载的DTX和通过二硫键相连的Rh。且该过程相比于低浓度的DTT溶液和空白溶液来说,Rh和DTX的累计释放速度和释放量在20 mM DTT中显着提升,在孵育72 h后分别可达为61.1%和96.9%的累计释放,由此证明CRP-NPs良好的还原响应性和稳定性。通过测定聚合物水溶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发现相对于纯水而言(氧含量为11 mg/L),CRP-NPs具备良好的携氧能力17.68 mg/L,且该能力随CRP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CRP-NPs在氧气含量充足的条件下单线态氧的生成能力也显着升高,这初步表明了 PFC的引入对CRP-NPs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是有利的。在细胞实验中,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对CRP-NPs具有良好的摄取能力,该摄取同样依赖于CD44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并且相较于游离药物,纳米粒具备良好的高尔基体靶向能力。载药纳米粒DTX/CRP-NPs可在化疗-声动力联合治疗时展现出良好的细胞毒性,且该毒性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较短时间内,CS-cys-Rh和CRP-NPs在SDT的辅助下均可以刺激ROS的生成,且CRP-NPs生成ROS的含量更高,因此证明PFC的引入可以显着提高ROS产量,从而提高抗肿瘤效果。通过对细胞周期的研究发现,CRP-NPs和DTX/CRP-NPs均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在G2/M期的数量,且该过程中DTX占主导地位,因此纳米粒具备良好的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能力。同时,观察药物干预后微管结构的变化,发现DTX/CRP-NPs可以显着促进微管蛋白的聚集,而其和SDT的协同治疗作用则表现出制剂对肿瘤细胞极高的杀伤效果,加强细胞凋亡程度,因此其微管结构不明显。CRP-NPs和DTX/CRP-NPs均可在SDT的作用下导致钙网蛋白(CRT)由胞内外翻至肿瘤细胞膜外,预示着产生了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的作用。DTX/CRP-NPs 可显着增加凋亡相关蛋白 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 的表达,增加BAX/Bcl-2的表达,同时抑制MMP9的表达。在施加SDT后,肿瘤细胞凋亡率有所提高,而DTX/CRP-NPs与SDT联合作用后凋亡率可达到57.37%。通过将荧光物质DiR包载入CRP-NPs后,注射到B16F10荷瘤小鼠体内,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活体成像的观察;随后在第24 h时解剖小鼠,分离各主要器官并对DiR荧光强度进行定量。结果与第一部分类似,相较于游离的DiR,DiR/CRP-NPs具备更长的体内循环时间,且对肿瘤具有良好的靶向能力。此外,在SD大鼠中进行了 DTX/CRP-NPs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市售药物Taxotere(?),DTX/CRP-NPs可显着增加DTX在血液中的分布时间,降低药物清除速度;同时半衰期由2.1 h增加至9.5 h。在构建的荷瘤小鼠模型体内,相比于空白对照组而言,CRP-NPs+SDT可以显着提高肿瘤组织中ROS的产量,同时纳米粒内部携带的氧气分子也可有效缓解肿瘤组织中的缺氧环境,抑制其转移。载药后,DTX/CRP-NPs在体内抗肿瘤实验中表现良好,相比于CS-Rh+SDT组44%的抑瘤率来说,DTX/CRP-NPs、DTX/CRP-NPs+SDT和Taxotere(?)组中小鼠的肿瘤抑制率分别可达66.9%、75.6%和47.6%。随后各器官的H&E染色结果均表明各制剂具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而对肿瘤组织的 H&E染色结果和 TUNEL染色也相互印证了DTX/CRP-NPs+SDT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方面的优越性。此外通过对小鼠血清中分泌细胞因子的测定发现,DTX/CRP-NPs+SDT可以显着提高全身IL-6,TNF-α和IFN-γ的表达,而IL-2则无显着变化。解剖小鼠后,对小鼠引流淋巴结(TDLN)染色,发现联合治疗组能提高淋巴结中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Cs)的比例。随后,将肿瘤组织研磨后,检测其中CD3+CD4+T细胞连同CD3+CD8+T细胞的表达能力,发现相较于空白组,DTX/CRP-NPs+SDT可显着提高两种相关T细胞的表达;而对各治疗组肿瘤切片进行的T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实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证明了 DTX/CRP-NPs可以在超声的辅助下增强与肿瘤抑制能力相关的T细胞含量,从而可能激活全身免疫应答,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宋晓菡[7](2021)在《GLP-1R配体结合、自聚及下游信号转导特征的再评价》文中认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GLP-1R)属于 B 族 G 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经相关配体刺激后,可葡萄糖依赖地调节胰岛素分泌,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靶点。对GLP-1R特异性配体的高通量筛选与结合特征评价,在发现候选靶向药物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GLP-1R可发生同源/异源二聚;探究其二聚体在下游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开发变构调节剂及双重/多重激动剂的基础。本研究基于NanoBiT(NanoLuc Binary Technology)荧光素酶片段互补化学发光检测,构建了一种灵敏度高、简便快捷、经济性强的体外无细胞配体-受体结合体系,以便对GLP-1R与其相关配体间的结合特征及有关参数进行评价。由于首次将NanoBiT体系应用于体外评价配体-受体结合特征,本研究通过添加BSA及降低底物工作浓度等方式,对建立的NanoBiT检测体系进行优化。利用该体系测得荧光素酶片段融合的GLP-1受体N端胞外段(N-terminal extracellular domain,NTD)与其相关配体结合亲和力,与用经典方法测定的天然GLP-1R NTD数据大致相符。研究过程中发现GLP-1RNTD与相关配体间的结合存在负性协同作用,在配体加速解离实验与Scatchard分析中均得以证实,提示NTD二聚体的存在。NanoBiT体系化学发光检测的结果表明,独立的GLP-1R NTD在体外存在二聚/寡聚现象;该结论通过经典的分析型超离心法确证,测得其单体二聚化Kd值为4.5 μM,单体三聚化Kd值为26.9 μM,与在NanoBiT体系中仅考虑受体二聚化所测得的9.8 μM基本相符。通过对全长GLP-1R第4跨膜区(transmembrane 4,TM4)进行定点突变(G252A,L256A,V259A),破坏经TM4介导的GLP-1R二聚体,在细胞水平确认NTD也参与了 GLP-1R二聚体/寡聚体的形成。经实验验证,不论是体外NTD二聚体、细胞水平野生型GLP-1R二聚体,还是TM4突变型GLP-1R二聚体形成,均可被高浓度艾塞那肽(exenatide)抑制;但未观察到GLP-1(7-36)NH2及杜拉鲁肽(dulaglutide)的抑制作用。为充分考虑反应体系中各个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一种基于反应规则的拟合模型。利用不同数学模型,对NTD结合GLP-1(7-36,A8G)探针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经1:1结合模型拟合所得Kd值与纳入受体二聚化过程的分子结合规则模型分析结果近似(6~8μM)。竞争结合实验中,与GLP-1(7-36)NH2和dulaglutide相比,exenatide 同GLP-1RNTD结合的亲和力更强,与报道中全长GLP-1受体的亲和力接近,并且显示出独特的双相结合特征,这在先前exenatide与GLP-1R或NTD的结合研究中从未报道过,充分体现了 NanoBiT化学发光检测系统的高精度与高灵敏度。经双位点竞争模型分析,拟合得到exenatide结合NTD的两个Ki值,分别为1.4pM和8.7nM。本研究首次报道了 GLP-1(7-37,A8G)二价激动剂dulaglutide与NTD的亲和力参数;经热力学竞争实验测得其与无His标签融合NTD探针(R-SmBiT)结合时的解离常数为22.5 nM,亲和力较天然GLP-1升高接近2个数量级。进一步对GLP-1R二聚体及单体形式介导下游信号转导特征的异同展开研究。通过构建NanoLuc荧光素酶大片段(LgBiT)融合的几种mini G蛋白探针与β-arrestin2探针,利用NanoBiT化学发光检测研究GLP-1受体对下游信号分子的募集;发现相比于GLP-1R,TM4突变的GLP-1R对mini G蛋白及β-arrestin2探针的募集效能(Emax)显着降低,而效价(EC50)未有明显变化,这与文献及本研究中检测cAMP生成信号时观察到的现象恰好相反。这种信号分子募集特征变化与cAMP生成信号特征变化的截然不同,可能是信号转导过程中特定机制决定的普遍规律。在研究GLP-1R募集β-arrestin2的时相特征时,发现β-arrestin2探针募集的时程曲线呈单峰状,这可能是β-arrestin2与GLP-1R间发生短时相互作用的表现;受体突变后,β-arrestin2募集的时程曲线的峰型更加尖锐。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NanoBiT建立了一种GLP-1R与相关配体结合特征的评价体系,可简便高效地在体外进行筛选,以发现候选GLP-1R靶向药物。在分子及细胞水平均证实了胞外段参与GLP-1R的二聚/寡聚作用,该结论为进一步开展受体胞外段是否参与其他B族GPCRs聚合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本研究利用NanoBiT对GLP-1R聚合形式在下游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影响展开初步探索,为未来GLP-1R同源/异源二聚体下游信号的研究以及双靶点/多靶点激动剂类降糖药物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魏玉娇[8](2021)在《土茯苓醇提物生物活性及其功能性食品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土茯苓是双子叶植物菝葜的干燥根茎,《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部)已将其收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抑菌、镇痛、利尿等活性,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热淋浊、筋骨疼痛、头痛、痛风等症状。同时,土茯苓也属于原卫生部规定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具有除湿解毒,健脾胃等功效。本文以土茯苓为原料,对其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探究了醇提物及落新妇苷的抑菌活性、抗氧化性,以及对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以糖尿病小鼠为模型,研究了醇提物及落新妇苷的体内降血糖降血脂效果;研发土茯苓咀嚼片,为开发土茯苓功能性食品提供良好技术支撑。(1)土茯苓乙醇提取工艺优化以土茯苓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中的落新妇苷为定量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查乙醇浓度、料液比和超声时间对土茯苓提取液中落新妇苷含量的影响,以此确定土茯苓乙醇提取优化工艺。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67.7%,提取时间为87.5 min,料液比为1:10.3时,土茯苓提取液中的落新妇苷含量的预测值为0.0621mg/m L。实验验证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为1.61%,最终确定土茯苓中落新妇苷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90 min,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0,实验测定土茯苓提取液中落新妇苷平均含量为0.0614 mg/m L。(2)土茯苓醇提物和落新妇苷抑菌活性分别采用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测定土茯苓醇提物、落新妇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并且探究土茯苓醇提物中落新妇苷含量与其抑菌效果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土茯苓醇提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值分别为10 mg/m L,2.5 mg/m L,0.625 mg/m 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80±1.20 mm,19.58±0.58 mm,20.91±0.52 mm,抑菌圈直径均大于空白对照(70%乙醇);落新妇苷浓度在3.125~25 mg/m L范围内,大肠杆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2.30±0.92 mm,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4.98±0.48 mm,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6.02±0.98 mm。表明在实验测试浓度下醇提物及落新妇苷对3种供试菌株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落新妇苷与醇提物中其他成分之间存在联合抑菌效果,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显着联合抑菌优势。(3)土茯苓醇提物和落新妇苷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茯苓醇提物和落新妇苷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总还原性。结果表明,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6.64%和96.38%。在实验测试浓度下其IC50分别为0.35 mg/m L和0.55 mg/m L;落新妇苷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75.36%和60%;醇提物的总还原能力A700显着优于阳性对照VC。表明醇提物和落新妇苷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显着优于落新妇苷。(4)土茯苓醇提物和落新妇苷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以酶标仪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醇提物和落新妇苷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测试浓度下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90.54%和72.73%,IC50分别为0.051 mg/m L和0.021 mg/m L。落新妇苷对两种酶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1.2%和56.5%。通过绘制两种酶的荧光强度光谱图发现,随着实验浓度的不断增大,醇提物和落新妇苷可以与酶结合,逐渐熄灭两种酶的内源性荧光强度,引起最大发射波长红移。表明醇提物和落新妇苷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醇提物的抑制作用大于落新妇苷。(5)土茯苓醇提物体内降血糖作用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探究土茯苓醇提物及落新妇苷对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肝脏指数、肾脏指数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糖尿病对照组(MC)相比,阳性对照组(PC,二甲双胍)与醇提物高剂量组(RSG-H)对糖尿病小鼠体重下降有缓解效果,醇提物高剂量组(RSG-H)能显着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较,醇提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着降低(p<0.05);落新妇苷对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的TC含量有显着性影响(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较,醇提物高剂量组、醇提物中剂量组、醇提物低剂量组的肝脏指数显着降低(P<0.05),醇提物高剂量组的肾脏指数显着降低(P<0.05);落新妇苷组小鼠的肝脏指数显着降低(p<0.05),肾脏指数无显着性影响。表明醇提物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落新妇苷具有降血脂作用;醇提物可明显抑制糖尿病小鼠的肝脏肿大,醇提物高剂量能明显抑制糖尿病小鼠的肾脏肿大。(6)土茯苓醇提物咀嚼片工艺及质量研究以醇提物为主药,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填充剂、矫味剂、湿润剂进行了筛选;采用混料设计试验研究处方中不同成分的不同配比组合对咀嚼片感官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处方。最终取0.205 g的醇提物,加入0.239 g预胶化淀粉,等量多次混匀,加入0.06 g微晶纤维素,混匀,再加入适量的70%乙醇制软材;湿法制粒(18目筛),50℃烘干7分钟,整粒,加入0.03 g木糖醇,0.045 g结晶麦芽糖醇,0.015 g柠檬酸,混合均匀,压片,制成土茯苓咀嚼片;制得的咀嚼片表面光滑圆整,色泽均匀,酸甜适中,口感良好。按照药典标准进行干颗粒和产品质量检测,质量分析表明咀嚼片的平均硬度为42.2 N,片重范围在0.570~0.630 g之间,片重差异检查、硬度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干颗粒休止角平均值为28.15°,水分含量为4.93%,平均堆密度为0.3225 kg/m3,均符合药典要求。土茯苓咀嚼片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2.48%,落新妇苷的含量为0.03496 mg/g。

温伟球[9](2021)在《基于刚性结构单元的刺激响应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其药物控释性能》文中认为化学药物治疗法(化疗法)是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化疗法中使用的抗癌药物多数为疏水性药物,存在水溶性差、缺乏选择性、毒副作用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纳米载药系统随之发展起来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聚合物胶束具有粒径小且可控、结构和性能可调(如热力学稳定性、载药性能和药物释放性能)等优点,在抗癌药物递送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但传统聚合物胶束一般具有稳定性不足、药物包载能力低、容易发生非选择性药物释放等缺点,如何改善这些缺点是目前聚合物胶束药物递送体系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随着对癌症发病机理和癌细胞内环境的深入研究,利用人体正常组织和癌细胞内环境的差异,构建癌细胞内环境刺激响应型聚合物胶束有望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利用金刚烷这种刚性结构单元,设计和制备了多种稳定性好、药物包载能力高、刺激响应性良好的聚合物胶束药物递送体系,系统研究了聚合物胶束的结构与药物控释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针对聚合物胶束在人体正常组织或血液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非选择性药物释放的问题,本文利用正常组织(pH 7.4)和癌细胞(pH 5.0)内环境pH的差异,通过开环聚合(ROP)反应、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ATRP)和叠氮-炔基环加成反应(CuAAC),合成了线型pH响应嵌段聚合物金刚烷-聚(乳酸-共-羟基乙酸)-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聚(乙二醇)单甲醚(Ad-P(LA-co-GA)-b-PDEAEMA-mPEG)。P(LA-co-GA)和PDEAEMA分别为疏水嵌段和pH响应嵌段,为抗癌药物提供增溶和包载作用;mPEG为亲水嵌段,为聚合物胶束在人体循环过程中提供稳定作用。用透析法制备了该聚合物的自组装聚合物胶束,研究了所制备线型聚合物胶束对阿霉素(DOX)、紫杉醇(PTX)和奥沙利铂(OXA)等抗癌药物的包载能力,以及基于pH刺激响应的选择性药物释放性能。结果表明:线型聚合物胶束对DOX的包载能力最高(载药量21.5%)。在正常组织内环境(pH 7.4)中,该载DOX胶束80 h内的DOX释放量为18.5%;而在模拟癌细胞内环境(pH 5.0)中的DOX释放量增加到77.6%。载DOX胶束对正常组织的体外细胞毒性较低,其与NIH-3T3细胞共培育48 h后的细胞存活率高于90%。为提高pH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利用四臂星型拓扑结构和高刚性金刚烷结构单元,通过ROP反应、ATRP反应和CuAAC反应,合成了四臂星型pH响应嵌段聚合物金刚烷-[聚(乳酸-共-羟基乙酸)-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聚(乙二醇)单甲醚]4(Ad-[P(LA-co-GA)-b-PDEAEMA-mPEG]4),制备了该聚合物的自组装聚合物胶束。星型聚合物比线型聚合物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水力学半径,其自组装胶束稳定性更高;高刚性金刚烷结构单元为胶束疏水性内核提供更大的自由体积,有利于提高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研究表明:四臂星型聚合物的CMC值为0.0031~0.0061 mg/mL,其自组装胶束在水中静置7天后的粒径变化率仅为0.7%~8.8%,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聚合物胶束对药物DOX、PTX和OXA均有较好的包载能力,其中对DOX的包载能力最高(载药量24.8%)。该四臂星型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均高于线型聚合物胶束和非刚性核的四臂星型聚合物胶束。为改善聚合物胶束的刺激响应性和选择性药物释放性能,利用癌细胞内环境的酸性(pH5.0)和强还原性(10mM谷胱甘肽GSH)特征,通过ROP反应、ATRP反应、酯化反应和CuAAC反应,合成了 pH-还原双重响应型四臂星型嵌段聚合物金刚烷-[聚(乳酸-共-羟基乙酸)-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双(2-羟乙基)硫醚-聚(乙二醇)单甲醚]4(Ad-[P(LA-co-GA)-b-PDEAEMA-SS-mPEG]4)。该聚合物的自组装聚合物胶束用于药物DOX的包载,载药量为21.1%。双重刺激响应作用提高了载药胶束的药物释放性能,在模拟癌细胞内环境(pH5.0+10mMGSH)中,PDEAEMA嵌段发生质子化作用以及-S-S-化学键发生还原诱导断裂,胶束亲水/疏水性平衡失稳,载DOX胶束80 h内的DOX释放量高达89.5%,明显高于pH或还原单响应型载DOX胶束的药物释放量。将pH响应型聚合物4sAd-P(LA-co-GA)-b-PDEAEMA12和还原响应型聚合物Ad-P(LA-co-GA)-SS-mPEG混合,用透析法制备了聚合物混合胶束和载DOX混合胶束。研究聚合物混合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探究载DOX混合胶束的选择性药物释放性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及细胞摄取过程。结果表明:当两种聚合物的混合质量比为50 mg:50 mg时,其聚合物混合胶束的稳定性(CMC=0.0016 mg/mL)和DOX包载能力(载药量为26.7%;包封率为73.2%)最高,高于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Ad-[P(LA-co-GA)-b-PDEAEMA-SS-mPEG]4。在正常组织内环境中,载DOX混合胶束80h内的DOX释放量仅为14.1%;而在模拟癌细胞内环境(pH5.0+10mMGSH)中,DOX释放量增加至94.7%。载DOX混合胶束可经细胞内吞方式进入癌细胞内并释放药物DOX,具有较好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其与癌细胞(MCF-7细胞)共培育48 h后的细胞存活率仅为22.8%。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刺激响应型聚合物胶束及其载药胶束,实现了对抗癌药物的包载和选择性递释。利用高刚性桥头四取代金刚烷结构单元制备了四臂星型聚合物胶束,提高了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利用正常生理组织和癌细胞内环境的差异,制备了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载药胶束及载药混合胶束,提高了载药胶束在癌细胞内的选择性药物释放性能。研究工作可为聚合物胶束抗癌药物递送体系的结构设计、性能调控和应用提供参考。

黄佳佳[10](2021)在《茶叶籽的油脂组分、淀粉特性及淀粉-油脂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及深厚的文化背景。目前对于茶树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于茶叶,全季利用亟待发展。作为茶叶生产副产品的茶叶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油脂和淀粉是茶叶籽两大主成分。其中,茶叶籽油是一种潜在的木本油料资源;茶叶籽淀粉可作为一种新颖独特的淀粉资源。而直链淀粉与脂肪酸的复合体被称为第五类抗性淀粉(RS5),对Ⅱ型糖尿病、结肠癌等慢性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茶叶籽中的油脂和淀粉缺乏充分了解,导致大量茶叶籽被废弃。因此,开展茶叶籽的油脂和淀粉特性研究并对油脂-淀粉的复合效果进行评估,将为茶叶籽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本论文以茶叶籽为材料,选用多种常见食用油和淀粉为参照,分析研究了茶叶籽的油脂组成、淀粉理化及淀粉-油脂复合物功能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茶叶籽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约为17%)、硬脂酸(约为3%)、油酸(约为56%)和亚油酸(约为21%),品种间和精炼加工前后主要脂肪酸比例相对稳定,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为1:2.6:1,和花生油最为相近(1:2:1.5),较为符合营养保健油脂标准。虽然茶叶籽油SFA含量相对于山茶油与橄榄油较高,但亚油酸含量显着高于山茶油与橄榄油。此外,在茶叶籽毛油中还检测到微量的亚麻酸和鲨鱼烯酸。同时,采用GC-MS技术,从茶叶籽油中分离鉴定出柚皮素、异鼠李素、绿原酸、儿茶素、咖啡酸、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等10种酚类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DPPH、ABTS、FRAP抗氧化活性,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小鼠结肠癌细胞系CT26的增殖,并造成癌细胞坏死,且乙酸乙酯提取组份效果最为显着。该结果表明:茶叶籽油不仅脂肪酸配比合理,结构稳定,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2.茶叶籽淀粉颗粒与其他作物淀粉相比,形态较为规则,呈球形或卵球形,大小均一;为A型或C型淀粉,且较其它农作物具更高比例的fa链支链淀粉。Wun4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60~70℃)下充分糊化,糊化温程短(9.62℃)。茶叶籽淀粉的RDS含量较低(80~82%),与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相当,显着低于其他淀粉;RS含量较高(9.7~11.9%),仅低于豌豆淀粉,具有消化慢、耐消化特点。同时,茶叶籽淀粉糊化黏度较高,最终粘度可达4000~6800 cp,显着高于其他农作物的淀粉,形成的淀粉凝胶黏硬比较大,具有较好适口性,弹性适中,具备较好的理化功能特性。但其回生度(R%)较高,为33.2~44.6%,在对长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茶叶籽淀粉需通过适当改性修饰以降低其回生老化趋势。3.淀粉-油脂复合率受淀粉中AAC含量和脂肪酸结构的影响。茶叶籽油(TO)的复合效果较棕榈酸(C16)差;茶叶籽淀粉等高AAC淀粉的复合率相对较高。茶叶籽淀粉与C16复合效率达66.88%,仅次于木薯(80.56%)和马铃薯(81.67%)。脂质的存在降低了茶叶籽淀粉-脂质复合淀粉凝胶的透明度,同时增加了淀粉内部的孔隙,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微孔结构。RS5的形成显着影响淀粉的理化特性:淀粉晶型结构由原本的A-型、B-型或C-型转变为V-型;淀粉糊化温度升高,热稳定性提升;消化特性发生改变,RDS大幅下降,RS显着提高,且不同淀粉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如茶叶籽淀粉最终RS含量较高,普通水稻淀粉SDS增长率较高。因此淀粉-油脂复合改性可用于淀粉热稳定性和消化特性的修饰改良。综上,茶叶籽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茶叶籽淀粉理化特点符合市场需求,且淀粉与脂肪形成的复合物理化功能特性得到提升,在食品和工业应用中具有较大潜能。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茶叶籽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不同还原性药物对两种方法测定血糖结果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还原性药物对两种方法测定血糖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玫瑰类黄酮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玫瑰花的概述
        1.1.1 玫瑰花的种类
        1.1.2 我国玫瑰花种质资源的分布
        1.1.3 食用玫瑰的营养与功效
        1.1.4 食用玫瑰的价值及市场需求
    1.2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1.3 玫瑰类黄酮的生物活性研究
        1.3.1 抗氧化活性
        1.3.2 抗肿瘤作用
        1.3.3 与肠道菌的相互作用
        1.3.4 降血脂活性
        1.3.5 降血糖活性
        1.3.6 抗衰老活性
        1.3.7 抗炎抗菌作用
        1.3.8 其他活性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立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玫瑰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玫瑰类黄酮的提取
        2.3.2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3.2.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2.3.2.2 样品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2.3.3 还原力的测定
        2.3.4 ABTS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2.3.5 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2.3.6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2.4.2 总还原力的测定
        2.4.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2.4.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2.4.5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玫瑰类黄酮抗衰老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玫瑰黄酮的提取
        3.3.2 隐杆秀丽线虫的培养
        3.3.3 隐杆秀丽线虫的同步化
        3.3.4 隐杆秀丽线虫的寿命测定
        3.3.5 隐杆秀丽线虫的运动能力测定
        3.3.6 隐杆秀丽线虫的排泄周期测定
        3.3.7 隐杆秀丽线虫的氧化应激测试
        3.3.8 隐杆秀丽线虫体内抗氧化酶活力测定
        3.3.9 隐杆秀丽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测定
        3.3.10 隐杆秀丽线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玫瑰类黄酮对隐杆秀丽线虫寿命的影响
        3.4.2 玫瑰类黄酮对隐杆秀丽线虫运动能力的影响
        3.4.3 玫瑰类黄酮对隐杆秀丽线虫排泄周期的影响
        3.4.4 玫瑰类黄酮对隐杆秀丽线虫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3.4.5 玫瑰类黄酮对隐杆秀丽线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玫瑰类黄酮抗肿瘤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的传代与培养
        4.3.2 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测定
        4.3.3 划痕实验对HepG2 细胞迁移能力的检测
        4.3.4 Transwell试验对HepG2 细胞侵袭能力的检测
        4.3.5 细胞凋亡检测
        4.3.6 蛋白印迹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倒置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形态
        4.4.2 玫瑰黄酮对HepG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4.4.3 玫瑰类黄酮对HepG2 细胞迁移的影响
        4.4.4 玫瑰类黄酮对HepG2 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4.4.5 玫瑰类黄酮对HepG2 细胞凋亡的影响
        4.4.6 玫瑰类黄酮对HepG2 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玫瑰类黄酮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试剂
        5.2.3 试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玫瑰黄酮的提取
        5.3.2 菌种的活化与培养
        5.3.3 玫瑰类黄酮对不同肠道菌群的影响
        5.3.3.1 光学密度(OD)值的测定
        5.3.3.2 p H值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玫瑰类黄酮对乳酸菌p H值及生长曲线的影响
        5.4.2 玫瑰类黄酮对双歧杆菌p H值及生长曲线的影响
        5.4.3 玫瑰类黄酮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玫瑰类黄酮在食品保鲜上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试剂
        6.2.3 试验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样品处理
        6.3.2 玫瑰类黄酮在食品的应用
        6.3.2.1 玫瑰类黄酮在鲜豆浆中的应用
        6.3.2.2 玫瑰类黄酮在鲜橙汁中的应用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玫瑰类黄酮对抑菌率的影响
        6.4.2 玫瑰类黄酮对p H值的影响
        6.4.3 玫瑰类黄酮对样品气味、色泽及组织状态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固体饮料的研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设备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试剂
        7.2.3 试验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玫瑰银耳固体饮料的工艺流程
        7.3.2 操作要点
        7.3.3 单因素实验确定配方
        7.3.4 正交实验优化配比
        7.3.5 感官品评
    7.4 结果与讨论
        7.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7.4.1.1 玫瑰银耳比对玫瑰银耳固体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7.4.1.2 白砂糖对玫瑰银耳固体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7.4.1.3 柠檬酸对玫瑰银耳固体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7.4.2 最佳优化配方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对小鼠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淀粉与人类膳食
    1.2 淀粉消化与血糖稳态
        1.2.1 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2.2 淀粉消化与餐后血糖波动
        1.2.3 血糖稳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2.4 淀粉消化性能在2 型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1.3 淀粉消化性能的调控手段
        1.3.1 影响淀粉消化性能的内在因素
        1.3.2 延缓淀粉消化的方法
    1.4 基于淀粉分支酶的淀粉生物改性
        1.4.1 淀粉分支酶概述
        1.4.2 淀粉分支酶催化的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
        1.4.3 糖苷键重构对淀粉消化性能的影响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Gt-GBE的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精细结构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工艺
        2.3.2 Englyst体外消化试验
        2.3.3 DE值的测定
        2.3.4 体积排阻色谱分析
        2.3.5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3.6 异淀粉酶脱支率的测定
        2.3.7 β-淀粉酶水解率的测定
        2.3.8 β-极限糊精的制备
        2.3.9 链长分布的测定
        2.3.10 碘结合能力分析
        2.3.11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工艺的确定
        2.4.2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水解程度分析
        2.4.3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α-1,6 糖苷键比例分析
        2.4.4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分支模式分析
        2.4.5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内链结构特征分析
        2.4.6 Gt-GBE催化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的途径探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的消化特性及餐后血糖应答水平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短簇状麦芽糊精的制备
        3.3.2 Englyst体外消化试验
        3.3.3 猪胰腺α-淀粉酶催化的水解过程监测与产物结构分析
        3.3.4 Caco-2 细胞模型模拟消化与转运试验
        3.3.5 ICR小鼠餐后血糖的测定
        3.3.6 ICR小鼠餐后血浆胰岛素和肠道激素的测定
        3.3.7 ICR小鼠餐后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的测定
        3.3.8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体外消化性
        3.4.2 胰腺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3.4.3 小肠粘膜葡萄糖释放和转运过程
        3.4.4 ICR小鼠餐后血糖应答水平
        3.4.5 ICR小鼠餐后血浆胰岛素含量
        3.4.6 ICR小鼠餐后肠道激素释放情况
        3.4.7 ICR小鼠第二餐消化过程和血糖应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对db/db小鼠生命健康的改善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制备与结晶结构分析
        4.3.2 动物饲养与分组
        4.3.3 口服糖耐量试验
        4.3.4 胰岛素耐量实验
        4.3.5 代谢速率和活动行为监测
        4.3.6 尿液收集与生化指标分析
        4.3.7 粪便收集与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
        4.3.8 16S rRNA基因测序
        4.3.9 血清生化指标分析
        4.3.10 肝脏与脂肪组织生化指标分析
        4.3.11 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分析
        4.3.12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糖苷键重构工艺对淀粉结晶结构的破坏
        4.4.2 SCMD对 C57BL/6J正常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
        4.4.3 SCMD对 db/db小鼠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和存活率的影响
        4.4.4 SCMD对 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影响
        4.4.5 SCMD对 db/db小鼠脂代谢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4.4.6 SCMD对 db/db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4.4.7 SCMD对 db/db小鼠肾脏病变的影响
        4.4.8 SCMD对 db/db小鼠肠道健康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平衡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四种糊精样品的制备
        5.3.2 动物饲养与分组
        5.3.3 ICR小鼠餐后血糖和GLP-1 释放的分析
        5.3.4 db/db小鼠餐后血糖应答水平的测定
        5.3.5 db/db小鼠自由采食下随机血糖的测定
        5.3.6 口服糖耐量试验
        5.3.7 胰岛素耐量实验
        5.3.8 组织生化指标分析
        5.3.9 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分析
        5.3.10 组织胞浆蛋白与膜蛋白提取
        5.3.11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5.3.12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5.3.13 组织总RNA提取与评价
        5.3.1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3.15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麦芽糊精与抗性糊精复配比例的选择及性质分析
        5.4.2 四种糊精在ICR小鼠体内的餐后血糖应答水平和GLP-1 释放情况
        5.4.3 四种糊精在db/db小鼠体内的餐后血糖应答水平和回肠GLP-1 释放情况
        5.4.4 回肠GLP-1 释放对db/db小鼠摄食行为和食欲的影响
        5.4.5 回肠GLP-1 释放对db/db小鼠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5.4.6 回肠GLP-1 释放对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5.4.7 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对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缓解db/db小鼠脂质代谢和肝脏功能异常的机制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主要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短簇状麦芽糊精的制备
        6.3.2 动物饲养与分组
        6.3.3 口服糖耐量试验
        6.3.4 胰岛素耐量实验
        6.3.5 丙酮酸耐量实验
        6.3.6 能量代谢速率监测
        6.3.7 血清与组织生化指标分析
        6.3.8 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分析
        6.3.9 组织胞浆蛋白与膜蛋白提取
        6.3.10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6.3.11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6.3.12 组织总RNA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6.3.13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体重的影响
        6.4.2 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6.4.3 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6.4.4 饮食模式对肝脏酮体生成的影响
        6.4.5 饮食模式对GLP-1 及瘦素释放的影响
        6.4.6 GLP-1 及瘦素释放对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6.4.7 GLP-1 及瘦素释放对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6.4.8 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对肝脏代谢功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的筛选鉴定、产酶优化与铜藻发酵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
        1.1.1 弧菌
        1.1.2 冷单胞菌
    1.2 褐藻胶的研究进展
        1.2.1 褐藻胶的结构
        1.2.2 褐藻胶的性质
        1.2.3 褐藻胶的制备
        1.2.4 褐藻胶的应用
    1.3 褐藻胶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1.3.1 褐藻胶裂解酶的来源
        1.3.2 褐藻胶裂解酶的分类
        1.3.3 褐藻胶裂解酶结构与作用机制
        1.3.4 褐藻胶裂解酶的测定方法
    1.4 褐藻寡糖的研究进展
        1.4.1 褐藻寡糖的制备
        1.4.2 褐藻寡糖的生物活性
    1.5 铜藻发酵产物的应用及活性
    1.6 本课题的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6.1 立项依据
        1.6.2 主要研究内容
2 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初筛
        2.2.2 菌株的复筛
        2.2.3 菌株的鉴定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菌株筛选结果
        2.3.2 菌株鉴定结果
        2.3.3 生理生化鉴定
    2.4 讨论
    小结
3 菌株ALG7 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条件优化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生长曲线的测定
        3.2.2 酶活的测定
        3.2.3 培养条件的单因素优化
        3.2.4 正交实验设计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菌株ALG7 的生长曲线
        3.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3.3.3 正交实验与分析
    3.4 讨论
    小结
4 菌株ALG8 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条件优化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生长曲线与酶活的测定方法
        4.2.2 培养条件的单因素优化
        4.2.3 正交实验设计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菌株ALG8 的生长曲线
        4.3.2 培养条件的单因素优化
        4.3.3 正交实验与分析
    4.4 讨论
    小结
5 铜藻发酵条件的初步探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试剂与仪器
        5.1.3 培养基
    5.2 实验方法
        5.2.1 发酵种子液的制备
        5.2.2 发酵液中糖的测定
        5.2.3 铜藻发酵条件探究
    5.3 实验结果
        5.3.1 发酵液中总糖和还原糖随时间的变化
        5.3.2 料液比对发酵液中糖的影响
        5.3.3 接种量对发酵液中糖的影响
    5.4 讨论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菌落CaCl_2染色后生产的降解圈
附录二 菌株测序拼接后序列
附录三 不同条件下发酵液中还原糖与总糖浓度的测定结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构建新型荧光探针用于乏氧与细胞粘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荧光探针识别机理
        1.2.1 分子内电荷转移
        1.2.2 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
        1.2.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1.3 粘度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3.1 基于花菁类染料的粘度探针
        1.3.2 基于BODIPY的粘度探针
        1.3.3 基于萘酰亚胺染料的粘度探针
        1.3.4 基于咔唑的粘度探针
        1.3.5 基于其它染料的粘度探针
    1.4 .细胞及其乏氧微环境
        1.4.1 乏氧概念的提出
        1.4.2 造成乏氧的原因
        1.4.3 乏氧导致的结果
        1.4.4 乏氧条件下细胞及组织内活性物质/微环境的研究
        1.4.4.1 乏氧条件下对活细胞H_2O_2的研究
        1.4.4.2 乏氧条件下对活细胞及体内次氯酸的研究
        1.4.4.3 乏氧条件下对活细胞pH的研究
        1.4.4.4 乏氧条件下对线粒体UQCC3(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组装因子3)的研究
        1.4.4.5 乏氧条件下对器官组织中硝基还原酶的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合成新型荧光探针用于研究乏氧程度对细胞粘度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及试剂
        2.2.2 探针NV1的合成路线
        2.2.3 探针NV1的合成方法与表征
    2.3 探针NV1在化学体系中的性质研究
        2.3.1 探针储备液的配制
        2.3.2 探针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发射光谱
        2.3.3 探针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响应
        2.3.4 探针在不同粘度溶液中的荧光响应
        2.3.5 探针对pH的稳定性实验
        2.3.6 探针对干扰物的稳定性实验
        2.3.7 探针对药物的稳定性实验
        2.3.8 探针在模拟乏氧条件下的荧光稳定性实验
    2.4 探针NV1在生物体系中的性质研究
        2.4.1 细胞培养
        2.4.2 细胞毒性实验
        2.4.3 探针的抗光漂白实验
        2.4.4 细胞内粘度变化的荧光成像
        2.4.5 乏氧刺激下细胞内粘度变化的荧光成像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探针的光谱性质
        2.5.2 探针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强度
        2.5.3 探针在不同粘度溶液中的荧光强度
        2.5.4 探针对pH的稳定性
        2.5.5 探针对干扰物的稳定性
        2.5.6 探针对药物的荧光稳定性
        2.5.7 探针在模拟乏氧条件下的荧光稳定性
        2.5.8 探针的细胞毒性
        2.5.9 探针的光稳定性
        2.5.10 探针对饥饿诱导下细胞粘度的荧光成像
        2.5.11 探针对药物刺激下细胞粘度的荧光成像
        2.5.12 不同乏氧程度对细胞粘度的影响
        2.5.12.1 不同乏氧程度对肝癌细胞粘度的影响
        2.5.12.2 不同乏氧程度对乳腺癌细胞粘度的影响
        2.5.12.3 其它粘度探针探究不同乏氧程度对细胞粘度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成新型线粒体靶向荧光探针用于研究乏氧程度对细胞粘度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及试剂
        3.2.2 探针NV2的合成路线
        3.2.3 探针NV2及其中间产物的合成方法与表征
    3.3 探针NV2的性质研究
        3.3.1 探针储备液的配制
        3.3.2 探针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发射光谱
        3.3.3 探针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响应
        3.3.4 探针对不同粘度的荧光响应
        3.3.5 探针对pH的稳定性实验
        3.3.6 探针对干扰物的稳定性实验
        3.3.7 探针的细胞毒性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探针的光谱性质
        3.4.2 探针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强度
        3.4.3 探针在不同粘度溶剂中的荧光强度
        3.4.4 探针对pH的稳定性
        3.4.5 探针对干扰物的稳定性
        3.4.6 探针的细胞毒性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化合物表征谱图
硕士期间所获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
致谢

(5)毛头鬼伞菌丝体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糖尿病肾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毛头鬼伞菌概述
    1.2 毛头鬼伞的营养成分
        1.2.1 多糖
        1.2.2 蛋白质与氨基酸
        1.2.3 脂类
        1.2.4 维生素与无机盐
    1.3 食用菌多糖
        1.3.1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
        1.3.2 食用菌多糖的纯化
        1.3.3 食用菌多糖的结构表征
        1.3.4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1.4 糖尿病简介
        1.4.1 糖尿病类型
        1.4.2 糖尿病并发症
    1.5 糖尿病肾病
        1.5.1 糖尿病肾病与氧化应激
        1.5.2 糖尿病肾病与慢性炎症
        1.5.3 糖尿病肾病与纤维化
        1.5.4 糖尿病肾病与足细胞损伤
    1.6 食用菌多糖与糖尿病肾病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
    2.2 培养基
    2.3 试验试剂与仪器
    2.4 方法
        2.4.1 毛头鬼伞菌种活化及液体培养
        2.4.2 毛头鬼伞菌丝体生物量测定
        2.4.3 毛头鬼伞粗多糖的制备
        2.4.4 毛头鬼伞粗多糖的分离纯化
        2.4.5 毛头鬼伞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2.4.6 毛头鬼伞多糖的体外消化能力
        2.4.7 毛头鬼伞多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作用
        2.4.8 毛头鬼伞多糖结构测定
        2.4.9 毛头鬼伞多糖抗糖尿病肾病活性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毛头鬼伞多糖的分离纯化
    3.2 毛头鬼伞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
        3.2.1 还原力
        3.2.2 清除羟基自由基
        3.2.3 清除DPPH自由基
        3.2.4 清除ABTS自由基
    3.3 毛头鬼伞多糖体外消化模拟
        3.3.1 口腔模拟过程
        3.3.2 胃部模拟过程
        3.3.3 小肠模拟过程
    3.4 CMP的结构特征
        3.4.1 单糖组成
        3.4.2 分子量大小
        3.4.3 红外光谱特征
        3.4.4 甲基化分析
        3.4.5 原子力电镜观察
    3.5 毛头鬼伞多糖体外降糖能力
        3.5.1 CMP对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及抑制动力学参数
        3.5.2 CMP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及抑制动力学参数
    3.6 毛头鬼伞多糖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3.7 毛头鬼伞多糖对糖尿病肾病的抑制活性
        3.7.1 CMP对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影响
        3.7.2 CMP对糖尿病血脂紊乱的抑制
        3.7.3 CMP对糖尿病能量代谢的改善
        3.7.4 CMP对糖尿病肾功能指标的恢复
        3.7.5 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3.7.6 CMP对肾脏氧化应激的抑制
        3.7.7 CMP对肾脏炎症的改善
        3.7.8 CMP对肾脏足细胞的保护
        3.7.9 CMP对肾纤维化进程的延缓
4 讨论
    4.1 毛头鬼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4.2 毛头鬼伞多糖的体外消化特性
    4.3 毛头鬼伞多糖的体外降糖效应
    4.4 毛头鬼伞多糖CMP的体内降糖活性
    4.5 CMP经 Keap1/Nrf2 途径发挥抗氧化效应
    4.6 CMP经 TLR4/NF-(?)B途径发挥抗炎活性
    4.7 CMP经PTEN/PI3K/AKT及 Wntβ/b-catenin途径保护肾足细胞
    4.8 CMP经TGF-β/Samd3途径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4.9 CMP构效关系初步研究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基于硫酸软骨素和大黄酸的声动力抗肿瘤纳米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多糖骨架作为聚合物纳米载体的研究
    2.以硫酸软骨素为亲水骨架的自组装纳米粒
    3.环境响应型纳米载体
    4.声动力治疗概述
    5.大黄酸作为声敏剂的概述
    6.全氟辛酸的概述
    7.还原响应型的交联纳米粒概述
    8.肿瘤缺氧
    9.多烯紫杉醇概述
    10.本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 还原敏感的硫酸软骨素-大黄酸-硫辛酸聚合物纳米粒的构建及理化性质考察
    一、材料和仪器
        1.材料
        2.仪器
    二、方法和结果
        1.硫酸软骨素-大黄酸-硫辛酸(CS-ADH-Rh-LA)材料的构建
        2.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2.1 NMR图谱
        2.2 FTIR图谱
        2.3 取代度测定
        2.3.1 Rh取代度的测定
        2.3.1.1 Rh测定方法的确定
        2.3.1.2 Rh的标准曲线
        2.3.1.3 Rh的取代度测定结果
        2.3.2 LA取代度的测定
        2.3.2.1 LA测定方法的确定
        2.3.2.2 LA的标准曲线
        3.空白非交联以及交联纳米粒的构建
        4.空白纳米粒理化性质考察
        4.1 粒径和电位
        4.2 透射电镜(TEM)观察
        4.3 临界聚集浓度(CAC)的测定
        5.DT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5.1 DTX储备液的制备
        5.2 DTX检测波长的确定
        5.3 HPLC条件
        5.4 专属性考察
        5.5 标准曲线的建立
        5.6 精密度实验
        5.7 DTX回收率实验
        6.纳米粒中DTX的含量测定
        7.载药量和包封率的计算
        8.纳米粒载药能力的评价
        8.1 载药非交联纳米粒的制备
        8.1.1 载药方法的筛选
        8.1.2 载药方法的优化
        8.1.2.1 超声次数的考察
        8.1.2.2 药物良溶剂的选择
        8.1.2.3 药质比的筛选
        8.2 载药交联/非交联纳米粒的制备及考察
        9.纳米粒的稳定性考察
        10.C-NPs还原敏感特性的研究
        10.1 TEM及粒径分布考察
        10.2 单态氧的测定
        10.3 DTX的还原触发释放考察
        11.溶血性实验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载DTX的CS-ADH-Rh-LA纳米粒的体外评价
    一、材料和仪器
        1.材料
        2.仪器
    二、方法和结果
        1. 细胞培养
        1.1 细胞复苏
        1.2 细胞传代
        2.载香豆素6(C6)纳米粒制备
        2.1 C6的含量测定
        2.1.1 C6储备液的制备
        2.1.2 C6标准曲线方程的建立
        2.1.3 含量测定方法
        3.细胞摄取能力的评价
        4.C6/C-NPs通过细胞间转运方式传递
        5.联合治疗增强细胞毒性
        6.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7.活/死细胞实验
        8.细胞中活性氧含量测定
        9.对线粒体膜电位的逆转
        10.细胞周期检测
        11.微管形态聚集的观察
        12.纳米粒的亚细胞共定位试验
        13.对高尔基体结构的影响
        14.TransweⅡ试验考察肿瘤侵袭能力
        15.划痕实验评估肿瘤细胞转移
        16.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
        16.1 细胞培养及总蛋白提取
        16.2 SDS-PAGE凝胶电泳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以CS-ADH-Rh-LA聚合物构建的DTX/C-NPs的体内评价
    一、材料和仪器
        1.材料
        2.仪器
        3.实验用动物
    二、方法与结果
        1.DiR的含量测定
        1.1 DiR储备液的制备
        1.2 DiR标准曲线方程的建立
        1.3 含量测定方法
        2.构建肺癌A549荷瘤Balb/c的裸鼠模型
        3.C-NPs在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4.肿瘤组织体外渗透实验
        5.体内抗肿瘤实验
        6.血清成分的测定
        6.1 血清白介素因子的ELISA测定
        6.2 小鼠肝和肾功能的指标测定
        6.2.1 血清AST和ALT的测定
        6.2.2 血清CREA和BUN的测定
        7.肿瘤中转移相关蛋白的测定
        8.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及M2型巨噬细胞
        9.组织安全性考察
        10.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检测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携氧还原敏感型硫酸软骨素-大黄酸-全氟辛酸纳米粒的构建及理化性质考察
    一、材料和仪器
        1.材料
        2.仪器
    二、方法和结果
        1.硫酸软骨素-胱胺-大黄酸-全氟辛酸聚合物(CS-cys-Rh-PFC)的合成
        1.1 CS-cys-Rh的合成
        1.1.1 Rh检测方法的确立
        1.1.1.1 Rh的专属性考察
        1.1.1.2 Rh测定的精密度实验
        1.1.1.3 Rh测定的回收率实验
        1.1.2 合成方法的考察
        1.1.3 Rh与CS-cys投料比的考察
        1.1.4 乙醇浓度的考察
        1.1.5 沉淀时间的考察
        1.2 CS-cys-Rh-PFC的合成
        2.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2.1 NMR图谱
        2.2 FTIR图谱
        3.空白纳米粒的构建
        4.空白纳米粒理化性质考察
        4.1 粒径和电位
        4.2 TEM结果
        4.3 CAC的测定
        5.溶解氧含量的测定
        6.DT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6.1 DTX储备液的制备
        6.2 DTX检测波长的确定
        6.3 HPLC条件
        6.4 专属性考察
        6.5 标准曲线方程的建立
        6.6 精密度实验
        6.7 DTX回收率实验
        7.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
        8.药质比的筛选
        9.稳定性考察
        10.还原稳定性
        10.1 通过TEM及DLS方法观察
        10.2 DTX和Rh的还原敏感性释放测定
        11.单态氧的测定
        12.溶血率考察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DTX/CRP-NPs的体外生物学评价
    一、材料和仪器
        1.材料
        2.仪器
    二、方法和结果
        1.细胞培养
        2.载C6的纳米粒的制备及测定
        3.细胞摄取能力的增强
        4.联合治疗增强了对细胞的毒性
        5.细胞凋亡程度的增加
        6.活/死细胞实验
        7.细胞中活性氧含量测定
        8.细胞周期检测
        9.微管形态观察
        10.纳米粒在高尔基体的靶向研究
        11.钙网蛋白外翻能力的考察
        12.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
        12.1 细胞培养及总蛋白提取
        12.2 SDS-PAGE凝胶电泳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以CS-cys-Rh-PFC聚合物构建的DTX/CRP-NPs的体内评价
    一、材料和仪器
        1.材料
        2.仪器
        3.实验用动物
    二、方法和结果
        1.DiR的含量测定
        2.B16F10细胞荷瘤C57BL/6N小鼠模型的构建
        3.CRP-NPs在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4.体内单线态氧生成能力的评估
        5.体内缺氧环境的改善
        6.纳米粒中DTX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6.1 DTX的测定方法
        6.1.1 色谱条件
        6.1.2 血浆的处理方法
        6.1.3 专属性考察
        6.1.4 DTX标准曲线方程的建立
        6.1.5 精密度考察
        6.1.6 回收率考察
        6.2 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实验
        6.2.1 分组和给药方法
        6.2.2 药代动力学结果
        7.抗肿瘤实验
        8.对血清内细胞因子的考察
        9.体内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
        9.1 肿瘤组织中T细胞的表达
        9.1.1 FCM考察肿瘤组织中T细胞的表达
        9.1.2 免疫荧光染色法考察T细胞的表达
        9.2 小鼠体内淋巴结中DCs的成熟情况研究
        10.肿瘤组织切片考察
        11.安全性考察
    三、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GLP-1R配体结合、自聚及下游信号转导特征的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GLP-1R的内源性配体及其类似物
    2.GLP-1R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3.NanoBiT研究蛋白-蛋白间相互作用
    4.本课题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一章 NanoBiT化学发光体系的建立、优化及对GLP-1R与相关配体结合特征的检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L-LgBiT融合探针与_(His)R-SmBiT的特异性结合
        2.BSA提高NanoBiT化学发光信号水平
        3.底物持续存在时的异常结合特征
        4.高浓度底物干扰配体-受体的结合/解离过程
        5.低底物浓度条件下检测配体-受体探针结合的可行性
        6.利用优化的NanoBiT体系评价配体与GLP-1R的结合特征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NanoBiT体系下GLP-1R胞外段自聚分析及相关配体结合特征的再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GLP-1R重组胞外段在体外二聚的初步观察
        2.GLP-1R重组胞外段体外二聚的检定
        3.GLP-1R胞外段体外二聚的再确证
        4.NTD参与全长GLP-1R在细胞膜的二聚体形成
        5.GLP-1R NTD与相关配体结合特征的再评价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NanoBiT评价GLP-1R二聚化在下游信号转导中的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GLP-1R二聚高效转导cAMP信号
        2.GLP-1R二聚高效募集G蛋白
        3.GLP-1R二聚高效募集β-arrestin2
        4.不同配体激活GLP-1R下游信号通路的偏倚化调节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创新性
文献综述: 荧光素酶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缩略词表
    附录2: 重组蛋白质序列
    附录3: COPASI软件建模及数据拟合
    附录4: 个人简历
致谢

(8)土茯苓醇提物生物活性及其功能性食品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土茯苓及落新妇苷的研究现状
    1.1 土茯苓生物活性
        1.1.1 抗炎活性
        1.1.2 抗氧化
        1.1.3 抗肿瘤
        1.1.4 免疫活性
        1.1.5 抗菌活性
        1.1.6 辅助降糖活性
        1.1.7 辅助减肥活性
    1.2 落新妇苷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1.3 土茯苓开发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土茯苓乙醇提取工艺优化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土茯苓原料预处理
        2.2.2 土茯苓超声提取工艺流程
        2.2.3 落新妇苷含量的测定
        2.2.4 土茯苓乙醇提取单因素实验
        2.2.5 响应面法优化土茯苓乙醇提取工艺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因素实验分析
        2.3.2 响应面结果分析
        2.3.3 响应曲面分析
        2.3.4 验证实验结果
    2.4 结论
3 土茯苓醇提物及落新妇苷抑菌活性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菌种
        3.1.4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菌种的活化与菌悬液的制备
        3.2.2 土茯苓醇提物的制备
        3.2.3 土茯苓醇提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3.2.4 醇提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3.2.5 醇提物浓度对抑菌效果的影响
        3.2.6 落新妇苷含量对抑菌效果的影响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醇提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3.3.2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3.3.3 醇提物浓度对抑菌效果的影响
        3.3.4 落新妇苷浓度对抑制效果的影响
        3.3.5 醇提物中落新妇苷含量对抑菌效果的影响
    3.4 结论
4 土茯苓醇提物和落新妇苷体外抗氧化活性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土茯苓醇提物的制备
        4.2.2 土茯苓醇提物及落新妇苷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4.2.3 土茯苓醇提物及落新妇苷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4.2.4 土茯苓醇提物及落新妇苷的总还原能力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土茯苓醇提物及落新妇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4.3.2 土茯苓醇提物及落新妇苷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
        4.3.3 土茯苓醇提物及落新妇苷的总还原性
    4.4 结论
5 土茯苓醇提物和落新妇苷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醇提物及落新妇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5.2.2 醇提物及落新妇苷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5.2.3 醇提物和落新妇苷对胰脂肪酶荧光强度的影响
        5.2.4 醇提物和落新妇苷对α-葡萄糖苷酶荧光强度的影响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醇提物和落新妇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5.3.2 提取物和落新妇苷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5.3.3 醇取物和落新妇苷对酶的结合作用
    5.4 结论
6 土茯苓醇提物体内降血糖作用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1.1 实验动物
        6.1.2 药物及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药物的制备及溶液的配制
        6.2.2 四氧嘧啶最佳剂量的确定
        6.2.3 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6.2.4 动物分组及给药
        6.2.5 小鼠空腹血糖及体重的测定
        6.2.6 小鼠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
        6.2.7 小鼠血清指标检测
        6.2.8 数据分析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四氧嘧啶最佳剂量的确定
        6.3.2 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6.3.3 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6.3.4 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口服葡萄糖耐受量的影响
        6.3.5 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血清指标的影响
        6.3.6 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肝脏和肾脏指数的影响
    6.4 结论
7 土茯苓醇提物咀嚼片工艺及质量研究
    7.1 土茯苓咀嚼片工艺研究
        7.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7.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7.1.3 最佳处方及工艺确定
        7.1.4 土茯苓咀嚼片工艺验证
    7.2 土茯苓咀嚼片干颗粒及质量测定
        7.2.1 材料与仪器
        7.2.2 干颗粒测定实验方法与结果
        7.2.3 咀嚼片质量测定
        7.2.4 咀嚼片有效成分鉴定
    7.3 结论
8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8.1 全文总结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刚性结构单元的刺激响应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其药物控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抗癌药物纳米载药系统
    1.3 聚合物胶束体系
        1.3.1 聚合物胶束概述
        1.3.2 聚合物胶束的分类
        1.3.3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胶束在抗癌药物选择性递释中的应用
        1.3.4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的合成技术
    1.4 聚合物胶束基于药物递送应用的性能要求
        1.4.1 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
        1.4.2 药物包载性能
        1.4.3 药物释放性能
    1.5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1.5.1 计算机模拟简介
        1.5.2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1.5.3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1.6 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1.6.1 选题思路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线型pH响应型聚合物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与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线型聚合物Ad-P(LA-co-GA)-b-PDEAEMA-mPEG的合成
        2.2.4 聚合物胶束和载药胶束的制备
        2.2.5 聚合物结构表征
        2.2.6 CMC值的测定
        2.2.7 聚合物胶束的粒径测定
        2.2.8 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表征
        2.2.9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2.2.10 药物释放机制模型
        2.2.11 体外细胞毒性和癌细胞抑制增殖试验
    2.3 DPD模拟体系粗粒化处理和条件设置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线型聚合物Ad-[P(LA_x-co-GA_y)-b-PDEAEMA_z-mPEG]的合成及表征
        2.4.2 线型聚合物的自组装及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
        2.4.3 线型聚合物胶束的pH响应行为
        2.4.4 线型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
        2.4.5 线型聚合物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
        2.4.6 药物释放机制
        2.4.7 体外细胞毒性
        2.4.8 体外癌细胞抑制增殖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臂星型pH响应型聚合物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四臂星型聚合物Ad-[P(LA-co-GA)-b-PDEAEMA-mPEG]_4的合成
        3.2.3 星型聚合物胶束和载药胶束的制备
        3.2.4 聚合物结构表征
        3.2.5 CMC值的测定
        3.2.6 聚合物胶束的粒径测定
        3.2.7 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表征
        3.2.8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3.2.9 药物释放机制模型
        3.2.10 体外细胞毒性和癌细胞抑制增殖试验
    3.3 DPD模拟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四臂星型聚合物Ad-[P(LA-co-GA)-b-PDEAEMA-mPEG]_4的合成及表征
        3.4.2 四臂星型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
        3.4.3 四臂星型聚合物的CMC值及自组装胶束的稳定性
        3.4.4 四臂星型聚合物胶束的pH响应行为
        3.4.5 四臂星型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
        3.4.6 四臂星型聚合物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3.4.7 药物释放机制
        3.4.8 体外细胞毒性
        3.4.9 体外癌细胞抑制增殖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臂星型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4.2.2 Ad-[P(LA-co-GA)-b-PDEAEMA-SS-mPEG]_4的合成
        4.2.3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和载药胶束的制备
        4.2.4 CMC值的测定
        4.2.5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的粒径测定
        4.2.6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表征
        4.2.7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4.2.8 体外细胞毒性和癌细胞抑制增殖试验
        4.2.9 细胞内吞实验
    4.3 DPD模拟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四臂星型双重响应聚合物Ad-[P(LA-co-GA)-b-PDEAEMA-SS-mPEG]_4的合成及表征
        4.4.2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的CMC值及聚合物胶束的自组装行为
        4.4.3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的粒径及刺激响应行为
        4.4.4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
        4.4.5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
        4.4.6 体外细胞毒性
        4.4.7 体外癌细胞抑制增殖作用
        4.4.8 细胞内吞行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H响应聚合物-还原响应聚合物混合载药胶束的制备与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5.2.2 还原响应聚合物Ad-P(LA-co-GA)-SS-mPEG的合成
        5.2.3 聚合物混合胶束及其载药混合胶束的制备
        5.2.4 聚合物结构表征
        5.2.5 CMC值的测定
        5.2.6 聚合物混合胶束的粒径测定
        5.2.7 聚合物混合胶束的载药性能表征
        5.2.8 载药混合胶束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5.2.9 体外细胞毒性和癌细胞抑制增殖试验
        5.2.10 细胞内吞实验
    5.3 DPD模拟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还原响应聚合物Ad-P(LA-co-GA)-SS-mPEG的合成与表征
        5.4.2 混合聚合物的CMC值及混合胶束的自组装行为
        5.4.3 聚合物混合胶束的粒径及刺激响应性能
        5.4.4 聚合物混合胶束的载药性能
        5.4.5 混合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
        5.4.6 混合载药胶束的体外细胞毒性
        5.4.7 混合载药胶束的体外癌细胞抑制增殖作用
        5.4.8 混合载药胶束的细胞内吞行为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茶叶籽的油脂组分、淀粉特性及淀粉-油脂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茶叶籽油研究进展
        1.1.1 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研究进展
        1.1.2 茶叶籽油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2 淀粉理化特性研究进展
        1.2.1 淀粉结构和组成
        1.2.2 淀粉理化特性
    1.3 RS5 理化结构及生物学意义
        1.3.1 RS5 结构特点
        1.3.2 RS5 理化及功能特性
        1.3.3 RS5 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茶叶籽油成份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样品处理
        2.1.3 脂肪酸组分分析
        2.1.4 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
        2.1.5 总酚酸含量检测(Folin酚法)
        2.1.6 甲醇初提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
        2.1.7 各组分ABTS~+自由基阳离子清除能力测定
        2.1.8 各组分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
        2.1.9 酚酸化合物鉴定分析
        2.1.10 酚酸化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2.1.11 酚酸化合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2.1.12 数据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脂肪酸组分分析
        2.2.2 甲醇初提物总酚酸含量及DPPH检测
        2.2.3 各组分总酚酸含量检测
        2.2.4 各组分ABTS和 FRAP抗氧化能力检测
        2.2.5 酚酸化合物鉴定
        2.2.6 各组分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2.3 讨论
        2.3.1 茶叶籽油脂肪酸组分特点
        2.3.2 茶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
        2.3.3 茶叶籽油中酚酸对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2.4 结论
第3章 茶叶籽与其他农作物的淀粉异同性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样品处理
        3.1.3 含水量、总淀粉含量测定
        3.1.4 表观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测定
        3.1.5 扫描电镜、粒度分布及X-衍射晶型分析
        3.1.6 支链淀粉分离及链状分布测定
        3.1.7 热力学特性及回生特性检测
        3.1.8 淀粉粘滞特性及质地分析
        3.1.9 淀粉离体消化特性检测
        3.1.10 数据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水分、总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
        3.2.2 淀粉颗粒的粒径及形态
        3.2.3 淀粉晶型及结晶度
        3.2.4 支链淀粉的链长分布(CLD)
        3.2.5 淀粉热力学特性
        3.2.6 淀粉粘滞特性
        3.2.7 淀粉质地特性
        3.2.8 淀粉离体消化特性
    3.3 讨论
        3.3.1 淀粉颗粒结构
        3.3.2 淀粉糊化特性与消化特性
        3.3.3 淀粉凝滞特性与质构特性
    3.4 结论
第4章 茶叶籽淀粉-脂质复合体形成及其理化特性比较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样品处理
        4.1.3 油脂/脂肪酸取代率检测
        4.1.4 复合物外观及扫描电镜
        4.1.5 X-射线衍射特征检测
        4.1.6 热力学特性检测
        4.1.7 离体消化特性
        4.1.8 数据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脂质取代率及复合物外观
        4.2.2 X-射线衍射图谱
        4.2.3 热力学特性
        4.2.4 动态离体消化特性
    4.3 讨论
        4.3.1 淀粉与脂质种类对淀粉-脂质复合率的影响
        4.3.2 RS5 凝胶外观及淀粉形态
        4.3.3 RS5 晶型结构及热力学特性
        4.3.4 RS5 与离体消化
    4.4 结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不同还原性药物对两种方法测定血糖结果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玫瑰类黄酮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D]. 王梅霖.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2]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对小鼠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D]. 孔昊存. 江南大学, 2021
  • [3]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的筛选鉴定、产酶优化与铜藻发酵的初步研究[D]. 王庆玉. 烟台大学, 2021(12)
  • [4]构建新型荧光探针用于乏氧与细胞粘度相关性研究[D]. 赵聪聪.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毛头鬼伞菌丝体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糖尿病肾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初探[D]. 高政.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基于硫酸软骨素和大黄酸的声动力抗肿瘤纳米粒的研究[D]. 张雅楠. 山东大学, 2021(11)
  • [7]GLP-1R配体结合、自聚及下游信号转导特征的再评价[D]. 宋晓菡.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8]土茯苓醇提物生物活性及其功能性食品研究与开发[D]. 魏玉娇. 成都大学, 2021(07)
  • [9]基于刚性结构单元的刺激响应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其药物控释性能[D]. 温伟球.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10]茶叶籽的油脂组分、淀粉特性及淀粉-油脂复合研究[D]. 黄佳佳. 浙江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不同还原药物对两种方法测定血糖结果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