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史前考古与最早的经济发展

新疆史前考古与最早的经济发展

一、新疆的史前考古与最早的经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琪[1](2021)在《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的绞经织物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绞经织物发展出了多样性的组织结构,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与转型。以纱罗为代表,其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当时历史环境下的社会发展和技术演变息息相关。综合来看,绞经织物、绞经织机、织造技艺和社会形态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经纱的绞缠令绞经织物的组织结构格外复杂,使得绞经织机及其织造技艺具有了独特的技术内容,因其织造难度大,古代多样化的绞经织造技艺到了现代只得到了一小部分的传承。所以,无论是古代绞经织物本身承载的技术与社会人文内涵,还是其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至今未见学术界关于古代绞经织物技艺和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上篇——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中篇——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和下篇——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论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对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研究范围展开了时间上和织物组织学上的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的考古报告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进行了评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基于绞经织物的织物学原理,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古今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系统分类方法。上篇包含第三章到第五章,是对绞经织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结构变化和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对大量考古报告和出土纺织品的解读,梳理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结构发展脉络,根据织物结构变化分为三大阶段——史前至周代早期为绞经与绞编织物混合的萌芽阶段,周代至隋唐时期为发展推广阶段,宋明时期为转型阶段。结合古代文献记录和考古数据对比,分别挖掘了这几个历史关键点的织物变化特点,讨论了史前起源时期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汉唐发展时期织物结构和纹样发展的技术因素、宋明时期整体工艺转变的社会选择导向。对于织物风格特殊的金元时期,论述了其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采用实验分析法,复原并解读了元代特有的偶数纬绞经织物结构特征。中篇包含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对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工具和技艺复原的研究。结合杭罗传承的织造生产流程以及明代《天工开物》中的提及的特殊织造工艺,研究了绞经织物的织造流程。综合古代图像、文献和复原织机信息,提出绞经织机在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形制变化和织造方法,详细解读了综版式、线制、对偶式和金属制四类绞综的起绞原理。结合历史生产条件对几种典型织物结构进行了技术复原,并从织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反馈两方面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下篇包含第八章和第九章,是对绞经织物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考察了江浙地区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织造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详细探讨了传承分化的历史原因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挖掘中国古代绞经织物蕴含在服饰、政治、经济、交流等多种途径下的文化内涵,以整体非遗生态环境的视角提出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方向。通过上、中、下三篇的讨论,我们完成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综合性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前人研究的空白点和争议点,得到了如下创新性的结论:一、针对古代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织物组织学理论和实际命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为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和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二,绞经织物在织物及编织技艺的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通过数据比较和技艺研究,论述了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技艺过渡作用。三,学术界对绞经织物衰落转变的时间存在争论。我们借助考古数据和古代文献的比较分析,评估了宋明绞经织物和织机的发展状况。以SST(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为理论基础,理清了宋明时期绞经织物技艺转变与社会之间的动力学机制。四,绞经织物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在综合归纳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在原料创新、风格创新和结构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复原等方法研究了元代偶数纬绞经织物的特殊结构,以社会二元性为视角分析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文化共处对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影响。五,古代文献资料对于绞经织机的记录缺乏系统性,至今学术界相关研究未成系统,这与绞经织机的构造和原理有关。我们对绞经织机按照起源和发展两个阶段进行了梳理,综合对比多种类型的绞综形制和功能。结合相应的起绞方式,对中国古代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进行了技术上的复原,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六,现有传承发展研究集中于杭罗织造技艺,非常狭隘。我们通过对江浙地区的走访调查,对比研究了非遗传承下的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三类绞经织造技艺,探讨了传承技艺分化的现状和历史原因,以绞经织物整体非遗生态的视角提出了织物传承的未来发展思路。

何红中,蒋静[2](2020)在《新疆史前小麦经济地位考察及相关问题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发现的史前小麦遗存至少已有十几处,结合其所在遗址的出土遗物进行考古学文化判断,总体而言,在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中,小麦的地位不及黍甚至是粟;新疆阿勒泰通天洞遗址及其与周边阿凡纳谢沃文化、哈萨克斯坦Tasbas等遗址的关联性,说明小麦至少在5200多年前已拓展至新疆地区,且分布范围较广,为小麦通过草原通道传入中国的推论从考古学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目前的证据尚不足以对其东传包括在新疆的扩散路线作出结论性的判断,今后还要依赖更多的考古发现和综合探索。农作物的传播往往伴随着文化因素的传递或人群的迁徙,史前源自东方的黍相比小麦更为强势地在新疆扩散,可以为华夏文明在中亚乃至欧亚草原传播的研究拓展更多学术空间。

张晓宇[3](2020)在《国内外古代淀粉粒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植物考古是研究古人类生业方式、古代农业起源与发展的主要研究手段,包括植物大遗存、植硅体分析和淀粉粒分析三种研究方式。其中,淀粉粒分析应用于考古研究中相对较晚,但是它弥补了植物大遗存和植硅体分析涉及不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丰富了植物考古的研究内容。这些年,世界各地淀粉粒分析的工作不断开展,在古人类食性与衍化、古人类植物性食物鉴定、古代非农业植物利用、农作物起源与传播、器物功用等领域,都取得了许多重要认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此项研究的缺陷和局限性逐渐显现,众多学者对淀粉粒的污染来源及判别、种属鉴定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讨论,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这些讨论的深化和认识的获得有助于淀粉粒分析方法的完善,也可以说是这一研究手段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本文在尽可能全面搜集国内外淀粉粒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淀粉粒分析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目前的反思性工作,对国内淀粉粒研究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和认识,希望推动这一研究手段在国内考古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并梳理国内外淀粉粒分析工作的研究综述,进而说明选题意义。第二部分:古代淀粉粒分析概述。说明古代淀粉粒分析的基本原理,并且介绍在不同的古代样品中淀粉粒的提取办法。第三部分:国外古代淀粉粒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不同区域的淀粉粒研究,如美洲地区、大洋洲地区、非洲地区、除中国外的亚洲地区、欧洲地区的淀粉粒研究;不同考古材料的淀粉粒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石器、牙结石、土壤沉积物;最后列出国外淀粉粒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进展:以尼安德特人食性演化为重点的古人类食性分析、史前植物利用与早期农业起源的细化为非洲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人类植物利用、美洲玉米、根茎类植物的利用、西亚小麦、大麦的起源和驯化、大洋洲块根块茎类植物的驯化与传播。第四部分:国内古代淀粉粒研究进展。按照区域划分,国内的古代淀粉粒研究分为四个部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按照主要研究方向划分,国内古代淀粉粒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农业起源研究,其详细划分为北方地区粟类植物的起源与驯化、南方地区水稻驯化过程、华南地区块根块茎类植物的利用;石器及其功用研究;新石器时代特色生计活动——酿酒行为的研究;古代人类植物性食物构成与野生植物资源利用。第五部分:国内淀粉粒研究思考与展望。第一小节是通过国内外的文章对古代淀粉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并且加强对类似问题的控制和研究,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最后一小节对国内古代淀粉粒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刘娟[4](2020)在《前车师人的社会生活 ——社会考古学视角下的洋海Ⅰ号墓地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前车师人是指吐鲁番盆地及附近地区苏贝希文化的创造者,年代在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后,属于青铜时代到两汉或稍早时期。前车师人的墓葬、遗址发现有数十处,其中以洋海墓地为代表。2019年大型考古报告《新疆洋海墓地》问世,其中洋海Ⅰ号墓地的资料最为典型,这为研究吐鲁番史前时期的前车师人提供了珍贵而典型的研究个案。目前,围绕洋海墓地的相关研究刚刚开始,研究者主要针对遗存的年代、文化性质、文化源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本文则以《新疆洋海墓地》所载考古材料为研究基础,结合苏贝希文化的其它相关发现以及前期研究成果,结合民族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并注重多学科理论方法的交叉运用,从社会考古学和民族考古学的角度出发,对前车师人的社会生活进行初步考察。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侧重对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学术史回顾、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为洋海墓地的概况,阐述了洋海墓地的地理环境、墓葬分布的特点及其发现与发掘的过程,并介绍了以洋海墓地为代表的苏贝希文化的类型及其相关研究。第三部分为前车师人的生活与生业模式,通过体质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与考古材料的分析得出前车师人的种群归属及其居住村落的文化特征。尤其是着重对洋海Ⅰ号墓地中出土遗存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前车师人的混合型绿洲经济和发达的手工业,认为前车师人是生活在火焰山前绿洲上、居有定所的游牧族群,其服饰独特,手工业程度较高,其中以制陶业、毛纺织、皮革加工业和木器加工业最为发达。第四部分为前车师人社会性质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对洋海Ⅰ号墓地的墓地制度和特殊的墓葬形态进行综合性分析,得出前车师人是由若干个氏族组合而成大的部落,又与苏贝希文化中其它的部落构成“胞族”,这为汉代车师国的形成打下了社会基础。第五部分为前车师人的艺术与信仰,阐述了前车师人丰富的精神生活。最后为结语,总结了对史前遗存反应的前车师人社会生活面貌的几点认识。总体而言,考察前车师人的社会生活,对完善该地区无文献记载的史前社会生活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也对吐鲁番学的内涵建设有所裨益。

蒋静[5](2020)在《汉唐时期西域小麦种植拓展与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程昊卿[6](2020)在《近20年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新疆地区一直是东西文化交流的要冲,对其史前时期的考古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东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明演进的历程。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以斯坦因、斯文·赫定为代表的一批西方探险家进入西域,开启了新疆考古的序幕。20世纪,在中外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地区各个历史阶段的考古研究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本文通过梳理近20年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主要学术研究动向、相关着述内容,对新世纪以来的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以期对学界把握相关研究的学术脉络与学术走向有所助益。

裴世东[7](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认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黄鹰航[8](2019)在《中国古代焊接技术的演进及社会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考古工作的成就以及技术史研究的发展,使一些以宏大视角展开的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微观领域的中国古代金属加工技术的研究却付之阙如。为研究和梳理中国古代焊接技术的产生、发展与应用特点,通过查阅大量的古籍等文献资料,以及对二十几处省、市、地区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实地考证,将文献考证与文物考证相结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器物形制变迁的归纳整理和工艺比较,发现中国古代焊接技术不仅拥有漫长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工艺演进历程,技术工艺的发明和发展还强烈的受到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为能清晰把握中国古代焊接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从“社会逻辑”和“工艺逻辑”两个维度展开。“社会逻辑”维度的研究旨在透视社会文化制度对技术的影响,明晰社会权利、等级分化等因素对中国古代焊接技术的作用。“工艺逻辑”的研究则是要明确技术的演进过程,分析古代焊接技术变迁过程中工艺技术的内在关联性。因焊接技术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与阶级分化的早期,所以对焊接技术产生之前史前社会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考古遗迹反映的史前社会形态变化和文献记载体现的技术能力与社会等级分化的关联,发现原始社会早期技术能力成就了多位社会领袖,同时促进了社会形态的变迁和社会等级的分化。在社会等级分化中,技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等级分化的结果。在史前阶级社会初现之时,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整套以技术产品物化社会等级、标注社会身份的礼制文化。这就是中国古代焊接技术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工艺逻辑”维度的研究中,通过分析文献和文物考证,发现铸焊是中国古代产生最早的焊接技术。最初用于修补早期制造薄壁空腔青铜器的铸造缺陷,后来演进为大型青铜器的铸焊加工技术,以及主件与附件的连接技术,成为青铜器器型变大、形制复杂化的支撑技术。钎焊技术产生于大型青铜器加工的拼接。早期用青铜原液,后来发展出可以低温融化的钎料。春秋时期,钎焊技术广泛应用,使青铜器的器型更加繁缛和复杂,钎焊技术也逐渐从连接较大的附件向精细化焊接发展。直至唐代,随着细金工艺的发展,钎焊工艺走向了进一步的精细化。锻焊技术则是为了制造优质兵器而产生,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锻焊制造优质兵器材料和以获取利刃为目的夹钢锻焊。将“社会逻辑”和“工艺逻辑”相结合分析中国古代焊接技术的产生、发展与应用发现:早期贵族追求用大型的、形制复杂的青铜器物化和外化社会等级制度,彰显社会等级地位。这种青铜礼器的加工需求催生和促进了铸焊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春秋时期,礼坏乐崩,贵族大量僭越使用青铜器,产生了快速加工青铜器的需求,低温钎焊技术开始普遍应用。锻焊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满足贵族的佩剑文化,制造数量稀少且并不直接用于战争的优质兵器。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焊接技术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均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礼制的建立、维护与破坏,权力地位的彰显,不同文化的交融,以及贵族统治阶级欲望的满足都是影响中国古代焊接技术发展方向的社会文化因素。

宁辛[9](2019)在《新疆史前联珠状铜饰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史前时期的青铜器研究,是研究丝绸之路早期形成状态的重要内容,为内陆欧亚早期文化研究的焦点之一。联珠状铜饰件是分布特点较为明显的器物,对研究距今4000年前后新疆青铜文化发展特点具有参考意义。文章的绪论部分,对新疆史前青铜文化的研究概况做了综合整理,围绕联珠状铜饰件分布重点地区做简要背景铺垫。文章的第一章,在目前已知材料基础上对新疆地区发现的联珠状铜饰件做广泛收集,以联珠状铜饰件的分布、类型、铸造特点和功用为研究重点,对新疆史前时期的联珠状铜饰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介绍。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其他地区发现的联珠状铜饰件,提供联珠状铜饰件研究更广泛的视角。文章的第二章,围绕联珠状铜饰件,在前文对器物进行的类型学分析基础上,对其分布的文化背景进行比较研究。以联珠状铜饰件为线索,对其集中分布的焉耆盆地、哈密盆地青铜文化和发现联珠状铜饰件的中亚米努辛斯克盆地叶尼塞河流域,新疆天山谷地、天山南麓盆地和东天山地区、甘青地区、鄂尔多斯、夏家店文化分布区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以期在勾勒出距今4000年前后横跨欧亚草原和中国北方草原的“史前青铜之路”面貌的工作中添砖加瓦。文中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新疆哈密、焉耆地区的史前联珠状铜饰件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特征突出,具有地域性特点,两地青铜文化传统对周边史前青铜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呈现出新疆史前青铜文化在内陆欧亚草原、甘青地区乃至黄河上游地区的广阔范围内的重要位置,东西方文化因素在这一地区融合,发展,变化,形成了地方性青铜文化特征;结语部分提出这一研究,将与其他器物研究一起,对揭示新疆史前文化面貌起到基础性作用。

刘燕[10](2019)在《石羊河流域考古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首次系统整理百年来石羊河流域内所有的考古活动,并将该流域范围内的考古活动按时间划分(1949年以前、1950-1979年、1980-2018年)进行分段研究,初步探讨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的作用及影响。第一阶段以安特生、西北科学考察团、西北地质调查队的考察活动为主。考古学方法和理论开始应用到考古活动中,发掘技术的逐步完善和地层学、类型学的进步为石羊河流域内的考古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石羊河流域内的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主要由甘肃文管会和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承担。考古活动数量明显增多,并由专业的考古队伍组织进行。同时伴随国家基础建设,发现了诸多遗迹单位,极大地丰富了石羊河流域文物考古资料。第三阶段大规模的发掘已基本结束,文物普查及大范围调查活动的开展,加上一些零散的考古发现,考古范围已覆盖整个石羊河流域地区。同时学术界涌现大量研究着作及论文,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动了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近百年来,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发现了诸多历史文化遗存。出土的简牍有助于正确认识汉代尊老、养老等制度。吐谷浑家族墓及回鹘墓葬及墓志的发现,补充了史籍中缺少记载的吐谷浑、回鹘等少数民族历史。西夏碑及西夏时期遗存发现促进了西夏学的诞生与发展。凉州模式概念的提出,突出表现了河西地区早期石窟的样式特征,为中国石窟艺术模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更为之后“平城模式”、“龙门模式”、“长安模式”、“邺城模式”等不同地区造像模式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先例。另外,考古活动中发现的众多历史文物为研究我国钱币史、造纸技术、制笔技术、汉代医药发展等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流域内大量史前遗存的发现,帮助解决了甘肃史前文化分布范围、地域特点、发展渊源等问题。

二、新疆的史前考古与最早的经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的史前考古与最早的经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中国古代的时间范围的界定
        1.2.2 对绞经织物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EI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分析
        1.3.2 考古报告中对出土的绞经织物的记载与研究
        1.3.3 对绞经织物历史发展的研究
        1.3.4 对绞经织机及织造技艺的研究
        1.3.5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性
2 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分类
    2.1 绞经织物的定义
        2.1.1 现代纱罗织物定义的局限
        2.1.2 绞经织物的科学定义
        2.1.3 绞经织物的特点
    2.2 古代绞经织物命名存在的问题
        2.2.1 绞经织物以“绮”命名
        2.2.2 平经织物以“罗”命名
        2.2.3 同种织物的不同命名
        2.2.4 纱、罗区分的混乱
    2.3 以现代织物学为基础的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类
        2.3.1 织物的绞组
        2.3.2 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
        2.3.3 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
    2.4 结论
上篇 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
    3 绞经织物的起源与发展
        3.1 同源而生——周代之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1 史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2 殷商时期的绞经织物
        3.1.3 周代的简单绞经织物
        3.1.4 绞编与绞经的分化
        3.2 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作用与地位
        3.2.1 出现时间上的先后
        3.2.2 出土比例上的优势
        3.2.3 织造技艺上的过渡
        3.2.4 结构发展上的延续
        3.3 绞经织物的发展与繁荣
        3.3.1 周代的复杂绞经织物
        3.3.2 秦汉时期的提花绞经织物
        3.3.3 隋唐时期绞经织物纹样的丰富
        3.4 早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原因分析
        3.4.1 织物自身结构的完善
        3.4.2 主流纺织原料的变化
        3.4.3 政府的规范化管理
        3.4.4 纺织工具形制的发展
        3.5 结论
    4 宋明绞经织物及其SST视角下的技艺转变
        4.1 宋明时期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1 宋辽时期的绞经织物
        4.1.2 宋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3 明清时期的绞经织物
        4.1.4 明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2 宋明绞经织物对比反映的技艺转变
        4.3 宋明绞经织物转变的SST分析
        4.3.1 政府选择——政策转型对织物传承的冲击
        4.3.2 市场选择——效率提升对供需关系的适应
        4.3.3 文化选择——审美导向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4.4 结论
    5 金元时期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
        5.1 金元时期的绞经织物
        5.2 偶数纬绞经织物复原与风格探究
        5.2.1 元代的偶数纬绞经织物
        5.2.2 复原试织
        5.2.3 织造成品的颗粒点分析
        5.2.4 偶数纬绞经织物颗粒感风格的考据
        5.3 社会二元性与金元时期绞经织物的创新
        5.3.1 原料多元化下的绞经织物材质创新
        5.3.2 统治者二元需求下的织物风格融合
        5.3.3 工匠迁徙对织物特征融合的促进
        5.3.4 织造技艺的发展与创新
        5.4 结论
    上篇小结
中篇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6 织机和绞综的形制和发展
        6.1 绞经织机的起源
        6.1.1 纱坠
        6.1.2 骨针和骨管
        6.1.3 综版式织机
        6.1.4 腰织机
        6.1.5 双轴织机
        6.2 绞经织机形制发展
        6.2.1 简单踏板织机
        6.2.2 提花织机
        6.2.3 罗织机
        6.3 绞综形制及功能研究
        6.3.1 综版式绞综
        6.3.2 线制绞综
        6.3.3 对偶式绞综
        6.3.4 金属绞综
        6.3.5 几种绞综的对比研究
        6.4 结论
    7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7.1 绞经织物织造流程研究
        7.1.1 以杭罗传承为例的织造流程概述
        7.1.2 以《天工开物》为例的工艺细节探讨
        7.2 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复原
        7.2.1 无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2 无固定绞组的提花织物
        7.2.3 有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4 有固定绞组的平纹提花织物
        7.2.5 有固定绞组的浮纹提花织物
        7.2.6 有固定绞组的斜纹提花织物
        7.2.7 有固定绞组的隐纹提花织物
        7.3 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技艺的发展
        7.3.1 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
        7.3.2 织造技艺发展的历史原因
        7.4 结论
    中篇小结
下篇 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
    8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技艺传承调查与探析
        8.1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8.1.1 杭罗织造技艺
        8.1.2 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织造技艺)
        8.1.3 吴罗织造技艺(纱罗织造技艺)
        8.2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的传承现状
        8.2.1 织物特色的分化
        8.2.2 绞纱技艺的分化
        8.2.3 织机形制的发展
        8.3 绞经织物及技艺分化原因探析
        8.3.1 历史发展与分化
        8.3.2 现今传承面临的特殊性对分化结果的固化
        8.4 结论
    9 绞经织物非遗生态的发展对策研究
        9.1 古代绞经织物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9.1.1 诗词歌赋中体现的服饰信息
        9.1.2 织物价值导向的政治和经济功能
        9.1.3 海外传播与交流的见证
        9.1.4 印绘和刺绣的艺术加工载体
        9.2 绞经织造技艺和绞经织物的发展现状
        9.2.1 织造技术的发展
        9.2.2 应用领域的扩展
        9.2.3 传统非遗绞经织物织物的再开发
        9.3 绞经织物传承发展的解决对策
        9.3.1 以江浙为例的纺织非遗生态圈的建立
        9.3.2 技艺传承平台的完善
        9.3.3 文化推广与产业化开发协同机制
        9.4 结论
    下篇小结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3)国内外古代淀粉粒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外淀粉粒研究现状概括
        二 国内淀粉粒研究现状概括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古代淀粉粒分析概述
    第一节 古代淀粉粒分析基本原理
    第二节 古代样品中淀粉粒提取方法
        一 石器表面的淀粉粒提取方法
        二 陶器内壁淀粉粒提取方法
        三 牙结石淀粉粒提取方法
        四 其他样品淀粉粒的提取方法
第三章 国外古代淀粉粒研究与进展
    第一节 不同区域的淀粉粒研究
        一 美洲地区
        二 大洋洲地区
        三 非洲地区
        四 亚洲地区(除中国外)
        五 欧洲地区
    第二节 不同考古样品的淀粉粒研究
        一 石器
        二 牙结石
        三 陶器
    第三节 国外古代淀粉粒重点课题的研究进展
        一 古人类食性分析
        二 史前植物利用与早期农业起源
        1 非洲旧石器时期早中期人类植物利用
        2 美洲玉米、块根块茎类植物的利用
        3 西亚麦类植物驯化研究
        4 大洋洲块根块茎类植物的驯化与传播
第四章 国内古代淀粉粒研究与进展
    第一节 不同区域的淀粉粒研究
        一 黄河流域
        二 长江流域
        三 华南地区
        四 东北地区
        五 新疆地区
    第二节 国内古代淀粉粒重要课题的研究进展
        一 中国农业起源研究
        1 中国北方地区粟类植物的利用与驯化
        2 中国南方地区水稻早期起源与驯化
        3 中国华南地区块根块茎类植物的利用
        二 石器功用研究
        三 新石器时代特色生计活动——酿酒行为的研究
        四 古代人类植物性食物分析
        五 古代植物资源利用
第五章 淀粉粒研究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古代淀粉粒研究若干问题的探讨
        一 古代淀粉粒分析过程中污染问题
        二 古代淀粉粒年代判定的问题
        三 古代淀粉粒鉴定准确性的问题
    第二节 国内古代淀粉粒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前车师人的社会生活 ——社会考古学视角下的洋海Ⅰ号墓地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社会考古学
        1.2.2 洋海墓地和洋海Ⅰ号墓地
        1.2.3 前车师人
        1.2.4 研究的时间范畴
    1.3 学术史回顾
        1.3.1 关于社会考古学的研究
        1.3.2 关于洋海墓地的研究
        1.3.3 《新疆洋海墓地》的出版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 洋海墓地概况
    2.1 洋海墓地的地理环境及墓葬分布
    2.2 洋海墓地的发现与发掘
    2.3 苏贝希文化的类型与研究
    2.4 小结
3 前车师人的生活与生业模式
    3.1 前车师人的生活
        3.1.1 前车师人的种群
        3.1.2 前车师人的村落
    3.2 前车师人的混合型绿洲经济
        3.2.1 园圃式农业的经济成分
        3.2.2 畜牧业和狩猎的经济成分
        3.2.3 农牧兼营的绿洲社会
    3.3 前车师人的手工业
        3.3.1 陶器制造业
        3.3.2 木器制造业
        3.3.3 服饰制造业
        3.3.4 其他手工业
    3.4 小结
4 前车师人的社会性质
    4.1 洋海Ⅰ号墓地的墓地制度
        4.1.1 墓葬形制
        4.1.2 葬式、葬具及葬俗
        4.1.3 墓葬布局
    4.2 前车师人的社会性质
        4.2.1 合葬墓反映的社会性质
        4.2.2 未成年人墓反映的社会性质
        4.2.3 前车师人的社会性质
    4.3 小结
5 前车师人的艺术与信仰
    5.1 前车师人的彩陶艺术
    5.2 前车师人的手部文身
    5.3 前车师人的头骨穿孔现象
    5.4 前车师人的萨满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洋海Ⅰ号墓地中反映游牧文化因素的器物统计表
    附录二 洋海Ⅰ号墓地中反映游牧文化因素的典型器物统计图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6)近20年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二、21世纪以前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研究回顾 (一)国外对新疆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研究 (二)20世纪国内对新疆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研究 三、新世纪以来的新疆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研究 (一)新世纪以来的新疆青铜时代主要考古发现 (二)国内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三)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四、现阶段的研究趋势

(7)《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中国古代焊接技术的演进及社会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古文献中对焊接技术的阐释
        1.3.2 中国古代焊接技术研究
        1.3.3 西方古代焊接技术研究
        1.3.4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方法论与具体的研究方法
    1.5 古代焊接技术操作性概念阐释
        1.5.1 中国古籍中关于“焊”的释义
        1.5.2 焊接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第2章 中国史前时期的技术发展与阶级分化
    2.1 原始社会早期技术对权力的建构
        2.1.1 有巢氏构木为巢而王天下
        2.1.2 燧人氏钻燧取火而王天下
        2.1.3 伏羲氏结网以渔而王天下
        2.1.4 神农氏耒耜耕种而王天下
        2.1.5 技术发明成就了平等时期的社会领袖
    2.2 技术能力对原始社会等级分化的决定作用
        2.2.1 部落内部技术能力对等级分化的作用
        2.2.2 部落之间技术能力对等级分化的作用
    2.3 社会阶级的分化对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影响
        2.3.1 阶级社会初期礼制的出现
        2.3.2 技术产品成为物化的礼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古代青铜器焊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3.1 青铜器铸焊技术的产生及应用
        3.1.1 青铜器铸焊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3.1.2 青铜容器的出现与铸焊技术的产生
        3.1.3 青铜容器形制复杂化引发的铸焊连接
        3.1.4 铜铁复合兵器的铸焊连接
        3.1.5 青铜器铸焊技术的历史意义
    3.2 青铜器钎焊技术的产生及应用
        3.2.1 商代中期古蜀地区钎焊工艺的出现
        3.2.2 商代晚期中原地区钎焊工艺的出现
        3.2.3 西周晚期铅锡焊料的应用
        3.2.4 春秋时期钎焊工艺的发展及铅锡焊料技术的进步
        3.2.5 战国时期钎焊工艺的精细化发展及铅锡焊料配比的优化
        3.2.6 秦汉时期钎焊技术的进步
        3.2.7 中国古代青铜器钎焊工艺及焊料成分的发展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古代钢铁器焊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4.1 以连接为目标的锻焊
        4.1.1 西周末期铜铁复合兵器的锻焊
        4.1.2 汉代嵌钢斧的锻焊
        4.1.3 宋代夹钢剑的锻焊
        4.1.4 明代大型船锚的锻焊
        4.1.5 民间流传的古法铜器锻焊工艺
    4.2 以制造优质钢料为目标的锻焊
        4.2.1 战国时期的折叠锻焊钢剑
        4.2.2 汉代的百炼钢刀剑
        4.2.3 魏晋以降盛行的花纹钢刀剑
        4.2.4 镔铁生产中的锻焊与应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古代金银器焊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5.1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加工及细金工艺的分类
        5.1.1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加工特点
        5.1.2 金银细金工艺的分类
    5.2 钎焊是金银细金工艺的核心技术
        5.2.1 将附饰连接为成品的钎焊
        5.2.2 细金工艺专项技法中的钎焊
    5.3 细金工艺与精细钎焊技术的特点及影响
        5.3.1 精细钎焊技术的产生及其技术特点
        5.3.2 精细钎焊技术对其他金属器型的影响
    5.4 当代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的古法细金钎焊工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影响中国古代焊接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
    6.1 中国史前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阶级的分化
    6.2 中国阶级社会的建立改变了技术的服务对象
    6.3 统治阶级彰显权力的需要促进了铸焊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6.4 社会文化与礼制的变迁促进了青铜钎焊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6.5 先进的锻焊技术及其产品成为贵族身份的标志
    6.6 精细的金属焊接工艺满足了统治阶级对奢靡生活的追求
    6.7 焊接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脱离了劳动者的生产与生活需求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新疆史前联珠状铜饰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新疆历史地理概况
    1.2 新疆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综合研究
        1.2.2 器物研究
第2章 新疆史前联珠状铜饰件
    2.1 新疆史前联珠状铜饰件分布状况
    2.2 联珠状铜饰件类型学研究
    2.3 其他地区分布的联珠状铜饰件
    2.4 联珠状铜饰件的功用
第3章 相关问题研究
    3.1 联珠状铜饰件所展现的文化关系
        3.1.1 与新疆青铜文化的关系
        3.1.2 中国北方草原青铜文化的关系
        3.1.3 与亚欧草原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
    3.2 焉耆盆地、哈密盆地的古代居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石羊河流域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问题的说明
    五、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1949年以前石羊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金石学家的相关活动
    第二节 考古活动的零星开展
    第三节 沙井文化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第四节 考古学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第二章 1950-1979 年石羊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古墓葬、古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第二节 考古发现的初步研究
    第三节 考古学方法与技术的引用
第三章 1980-2018 年石羊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古墓葬、古遗址的调查、发掘与保护
    第二节 重要考古发现的具体研究
    第三节 考古学理论的完善与新技术的运用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节 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的作用
    第二节 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新疆的史前考古与最早的经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D]. 王子琪. 东华大学, 2021(01)
  • [2]新疆史前小麦经济地位考察及相关问题讨论[J]. 何红中,蒋静. 中国农史, 2020(05)
  • [3]国内外古代淀粉粒研究述评[D]. 张晓宇. 郑州大学, 2020(02)
  • [4]前车师人的社会生活 ——社会考古学视角下的洋海Ⅰ号墓地考察[D]. 刘娟.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5]汉唐时期西域小麦种植拓展与动因研究[D]. 蒋静.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6]近20年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综述[J]. 程昊卿. 社会科学动态, 2020(03)
  • [7]《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8]中国古代焊接技术的演进及社会影响因素分析[D]. 黄鹰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新疆史前联珠状铜饰件研究[D]. 宁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10]石羊河流域考古史研究[D]. 刘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新疆史前考古与最早的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