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时病论》看雷少逸辨治疟疾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洲[1](2021)在《《时病论》时病从肺论治的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
左黎黎[2](2021)在《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夏秋季节,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属本病范畴。中医在治疗痢疾上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古籍中记载有大量关于痢疾的内容,涉及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均由各朝代医家所创造出来,具有鲜明的医家个人特色。如何从历史源流的角度辨析清楚痢疾学术发展脉络,厘出具有特色和疗效的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系统地搜集整理民国以前有关痢疾文献基础上,以文献学研究和学术发展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将历代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以朝代为基准划分为七个阶段: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代、清代,全面剖析各个时期痢疾的学术发展特点,内容包括痢疾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方面内容,总结各医家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明晰痢疾学术发展源流。第二部分即本文最后一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对痢疾表证问题、久痢辨治方法以及如何将古籍中治痢经验运用于现代临床进行了探讨。先秦两汉时期,医家对痢疾没有统一的命名,《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中,首次出现了后来被广泛接受与认可的痢疾最早命名“肠澼”。在此之后医籍中还出现了多个名称,如《难经》的“小肠泄”“大瘕泄”、《伤寒杂病论》的“下利”。虽病名未有统一,但医家们对该病症状的观察比较一致,如《黄帝内经》“便血”“下白沫”“下脓血”;《难经》“便脓血、里急后重”;《伤寒杂病论》“下脓血”“下重”“圊脓血”等。同时都主张从脉象判断该病的预后。对病因的认识,有运气角度、饮食角度、亦有外邪角度;对病性的认识,多数主张为热邪,也有对寒性痢疾的补充。《伤寒杂病论》中首次记载了痢疾的治疗方剂,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且这些名方一直沿用至今。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隋书·经籍志》着录,该时期的中医古籍未见有明确的学术分类,古籍均被称之为“某某方”。葛洪首次在《肘后备急方》中使用“痢”这一病名。陈延之则首次在《小品方》中提出“滞下”病名。这两种病名称谓在隋唐以后逐渐被大家认可。这一时期出现了对痢疾的分型,如姚僧垣在《集验方》中将痢疾分为十种,这是最早有关痢疾的分型,且后世痢疾分型均以此为基础进行,可见《集验方》虽以方为书名称之,但其中的内容涉及理论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中医论着。此时,出现了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如葛洪发明了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功效的天行痢基本方;陈延之在《小品方》中创立治疗寒实内结下痢的温脾汤;治疗痢疾名方如乌梅丸方,则在陈延之与姚僧垣二者所撰着的医籍中均出现过,方名相同,但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一致。可见,自从张仲景创制乌梅丸治疗痢疾以来,姚僧垣、陈延之两位医家均认可张仲景之乌梅丸,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说明当时医家已经认识到乌梅丸在治疗痢疾中的重要作用。隋唐时期,第一部专门论述病因病机的《诸病源候论》将痢疾的发生归为两大类原因,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主要是机体荣卫不足、肠胃虚弱;而外因主要是感受外邪,包括风邪、热邪、寒邪、湿邪、毒邪;内因的肠胃虚弱再与外因所感受的一种邪气或多邪共同作用则患病。隋唐时期还对痢疾的证型分类进一步探索,如《诸病源候论》将其分为13个证型,《千金要方》分4种证型,《外台秘要》分15种证型。这些证型划分虽未统一,但有两类基本得到认同,即热痢与冷痢。针对治疗方剂,对此进行整理的主要为《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这些治疗方剂中,其中由仲景所创制的乌梅丸得到更多医家的认可与应用,同时在此组方思路上衍生出多个乌梅丸加减方。此外,《千金要方》灵活化裁温脾汤,用此方治疗冷热痢,其思路值得后人借鉴。此时,高频用药主要为黄连、干姜两味药。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从方到药,当时医家对痢疾治疗思路是寒热并用,并根据寒热程度调整方剂。两宋时期,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对痢疾致病的外因认识方面基本趋于一致,主要是风、寒、湿、热(暑)邪;在痢疾致病的内因方面,脾胃虚弱病机得到医家的一致认可。此时,陈言创新性提出“脏气郁结”致痢疾观点,为痢疾治疗提供了从调“气”入手的新思路。此外,医家们逐渐认识到肠胃积滞与痢疾发生的关系,出现了“积滞致痢”说,而且“通利去积”法成为医家治疗痢疾首选方法。宋代对痢疾的分型,主要新增了“气痢”“风痢”两个证型。宋代的大型方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从这些方剂中可分析出宋代用药的一些特点,如注重调气与活血药物的配合使用,在治痢方剂中香料药物大量出现;药物剂型多以丸散为主。以上也间接反映了两宋时期的局方特征。此时,治疗久痢的方剂多数以温中健脾为主,再对症加减用药,形成了温中健脾为主的系列方。金元时期,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从病名到症状乃至治疗都有一个新飞跃,特别是金元四大家对痢疾的认知与实践,各家均有特色,为后期医家在痢疾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于痢疾病名的认识方面,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痢疾与泄泻的区别,从临床表现到治疗方法,都区分了二者之间的不同,为后期医家正确认识与治疗痢疾奠定了扎实基础。病因病机认识方面,金元四大家都认识到外邪中的湿热与人体脾胃的虚弱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四大家治痢各具学派特点。“寒凉派”的刘完素则多主张从寒凉治痢,创立着名的“调气活血”方剂芍药汤;“补土派”的李杲则将其补脾胃升清阳的思想贯彻于痢疾治疗中,自创多首治痢方剂;“攻邪派”的张从正善用攻邪法中的汗、吐、下法治疗痢疾;朱丹溪则综合各家,提出从表里寒热虚实气血辨证治疗痢疾,同时对久痢治疗提出了新思路,即从阴虚入手,与“滋阴派”之理念与思想相吻合。朱丹溪对痢疾发病后期阴虚的创新性认知,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对痢疾的全程诊疗指导与实践思维。明代医家着作中出现了引用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家思想的内容,可见他们的诊疗思想已经得到认同。同时,明代也出现了一批在前人基础上,对痢疾诊疗有新思路创新的医家。这些创新使人们对痢疾的认识更深刻,辨证治疗更加细致全面。病名方面,以薛己为代表的医家认同痢疾、滞下病名。孙一奎则在此基础上,将二者进行了鉴别,认为滞下不能等同于痢疾。在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医家的认识均不出三因,但侧重点不同。虞抟则将这些病因致病概率按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张景岳认为痢疾发病主要因饮冷贪凉“人事”所致,若人不贪凉则不会患病,提出贪凉是为导致痢疾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提示人们饮食行为习惯对疾病的影响作用。秦昌遇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辨证方面更加全面。徐彦纯、薛己、李梴、赵献可、张景岳对腹痛、里急后重、下脓血、口渴、小水、大孔痛等痢疾常见症状分别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进行辨证。李梴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便于初学入门,在痢疾的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贡献。王肯堂首次提出辨别积之新旧,进一步深化了“积滞致痢”说之内涵。治疗方面,王肯堂提出治痢需先分标本,非从肠胃一途的认识。戴思恭提出治痢总则“当以顺气为先,须当开胃”,反映了戴思恭治疗痢疾以清为要,兼顾护脾胃之思想。薛己治痢则从脾胃虚弱这一根本入手,是其重视脾胃阳气学术观点在痢疾治疗中的体现。张景岳认为患痢者虚寒居多,治疗多主张温补脾肾;对于实热证患者,采取治标的方法清热攻积,打破痢疾初起忌补之局限性。方剂方面,徐彦纯独出心裁,将治痢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是对诊疗疾病方剂的一次高度概括与总结。王纶首设治痢主方,以一方加减统括痢疾的治疗,体现其通治方思想。清代医家对痢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痢疾治疗方法的探索和辨治框架的构建。在病因病机方面,大部分医家的认识与前代医家认识基本一致,不外乎外感六邪,内有脾胃损伤。大多数医家将病机的研究集中在各种痢疾致病因素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而陈士铎、唐容川两位医家则从新的角度对痢疾病机进行了阐述,即二者都注意到五脏中之肝脏在痢疾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陈士铎认为痢疾主要是因肝木克脾土所致,脾土受损运化失常,病久及肾则成痢疾。这是医家首次明确指出肝脏在痢疾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认知,跳出了既往医家从脾肾论治痢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对痢疾认知及诊疗的全新思维。唐容川则从肺金与肝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痢疾的成因。他认为秋季肺金当令,若肝木之气过旺之人,会受到肺金之气的制约,肝木郁结不疏则生火,火反来克肺金,造成肺气不得清肃,“肺气传送太急而致暴注大肠”即下痢,从五脏生克角度形象地阐释了暴注下痢证候机理,与临床颇为吻合;同时“肝气郁而不疏,故肛门闭塞,欲便不便”,形成里急后重,而发生痢疾。唐氏认为虽然痢疾症状表现和病变部位都是与脾胃有关,但发病之源实则为肝肺,这是对痢疾发病机理研究的创新性思维体现。分析以上两位医家,乃均为临床实践之大家。在治疗方面,出现了新治疗方法。最有名的当属喻嘉言提出的逆流挽舟法,强调解表之法在痢疾治疗中的作用。陈士铎根据提出的肝木克脾土的发病机制,制定了平肝治痢法,针对因瘀血导致痢久不愈的祛瘀治痢法,以及针对湿热两重和痢下纯血的补阴治痢法。孔毓礼总结了痢疾的十大常用治法,独创暂时快速缓解后重症状的暂宽法。雷丰根据痢疾不同证型分别给与不同治法,制定了治痢九法。在辨治框架的构建方面,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案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纲举目张,辨治条理清晰。综合以上,痢疾的诊疗从初起的不系统到明清时期的系统化,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先秦两汉时期集中在对该病病名的探索和对该病主要症状的认识,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构建的六经辨证体系为痢疾辨治搭建了整体框架,首次出现的治疗方药,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虽然张仲景对痢疾病因病机的理论未做过多阐释,但其构建的六经辨治体系能涵盖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纲,对痢疾辨治框架构建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特点是出现了许多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些方剂都是对痢疾治疗的一种探索,多本书中出现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相同的同名方乌梅丸,说明当时医家对张仲景治痢思维的认可。隋唐时期主要特点是对痢疾病因病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如《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些详细阐述痢疾病因病机的专着。这一时期对痢疾辨治体系的探索当属孙思邈《千金要方》对痢疾证型四分法,其辨治理法方药均以四分法为纲。两宋时期,因政府对医学的重视,产生了多种由政府组织整理编撰的大型方书,这些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一时期特点是大量治疗痢疾方剂的涌现,但是如何使用这些方剂,在什么辨治体系指导下使用方剂,提高这些方剂的有效性,是当时医家未能关注的盲区。金元时期,四大家治痢方药均是在各家学术思想指导下而产生的,虽各家辨治体系均有偏颇,但相比于两宋时期已有进步,说明医家开始重视辨治体系指导下的痢疾诊疗模式。明代,对辨治体系重要性认识愈加凸显。徐彦纯将前人治疗痢疾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指导医家在辨治选方时遵循这十三分法的框架;张景岳提出“二纲六变”理论,用二纲统领六变,并将其运用在痢疾从辨证到治疗整个过程,用八纲体系指导痢疾治疗;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将陈无择三因论落实到痢疾的治疗和证型划分,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理法方药均不出这二分法。清代,对辨治体系的探索更是成为大多数医家的选择,医家们焦点不再局限于某个方剂,而是某种方法,甚至于是在一个体系指导之下的方法、方剂的使用。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八纲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雷丰将痢疾分为九大证型,每种证型详论其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法、方药,以九分法的体系指导痢疾的辨治。数千年来,医家们经历了从探索单一治痢方剂到逐渐完善痢疾辨治体系这一曲折过程,医家们最终认识到一个完善的辨治体系相较于某个孤立的方剂更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并非是从文献到文献,文献研究实现从文献到临床水平的提升才是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笔者将历代医家所撰着的古籍中所涉及之痢疾的理法方药内容罗列于此,并基于这些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分析,期待能够为临床医生辨证论治痢疾提供中医思维与借鉴。
魏鹏辉[3](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吴海凤,苏悦,杨恺,刘毅[4](2020)在《从伏气理论探讨雷丰临证六十法在杂病中的运用》文中提出临证六十法是《时病论》中运用于六气时病的60首时方,目前多被运用于四季外感病的治疗。为让临证六十法可以更多地被应用于杂病,通过综述伏气理论渊源、总结分析雷丰伏气时病特点与杂病的关系,发现《时病论》中伏气时病与杂病内容相交,时病中有伏气杂病,运用于伏气时病的临证六十法同样可广泛运用于伏气杂病中,并通过"法证对应",探讨了临证六十法在六气之伏气杂病中的运用。
张功[5](2020)在《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归纳总结温疫学派对温疫的认识、温疫辨证体系、治法、方药特色以及对当代传染病的防治启示,以期对现当今时代重大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与辨治有所启迪,促进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传统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理、法、方、药、防”等方面梳理总结温疫学派学术特色,深入挖掘防疫治疫的主要方法以及主要特色,从而探究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研究结果:明清温疫学派有丰富的防疫治疫理论,对疫病发生、治疗、愈后有独特的认识,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内容,对当今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以及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1.综合探讨温疫学派对温疫发病的认识是:疫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体现“天-地-人”三才发病观。2.归纳总结温疫学派辨证体系是融汇多种辨证方法于一体以适应疫病特殊性的结论。3.总结温疫学派治法特色为: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4.归纳温疫学派方药运用特色:用药精专,专方专药;辟秽化浊,宜施芳香;重视性味,注重配伍;药物法象,选药新法;用药宜忌,谨遵禁忌。5.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疫治疫的启示为:中医治疫别具特色,以因势利导予邪以出路为原则,重视五运六气在中医防疫治疫的应用,立足中医“治未病”学说,培护正气,避其邪气,集中体现在温疫学派护窍思想。同时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是精髓。防治疫病总的原则,在于随机而变圆机灵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6.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探讨温疫学派学术思想的实践应用,以“天地人”三才发病观探究新冠肺炎的发病,立足“时-位”“和-解”等治法思想探究在此次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与不足,同时提出“大疫良方,专方专药”,治疫要“守正创新”的观点。研究结论:明清温疫学派医家丰富的防治疫病的经验,为当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中医药在当今时代防治疫病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张泽智[6](2020)在《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湿热病源于湿热合邪侵袭人体,其症候复杂多变,清代叶天士阐发湿热证治大法,薛生白着《湿热论》专论湿热病证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三焦论湿热病证治,王孟英补充《湿热论》条文成《湿热病篇》,皆传于今,为诸多医家继承并用于临床。但临床上,湿热证候错综复杂,辨证治法又多种多样,主证虽易鉴别但较少完全符合,变证繁多辨治不易,故古今医家历来尤为重视。本研究基于三部六病理论,依照人体生理结构表部、里部、枢部之三分法,遵从证候之寒、热、虚、实性质差异,从方证的角度,对湿热病方剂予以分类整理,选取《温病条辨》与《温热经纬·湿热病篇》中湿热方,依据十二单证分析对应条文,从而构建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之湿热病方证证治规律,将湿热病证治纳入三阴三阳体系,从而实现湿热论治的“寒温统一”,拓展三部六病理论,以期更好指导临床。方法本课题分文献整理和方剂分析两个方面对湿热病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湿热病相关文献,从源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湿热病理论进行梳理,包含古代医家论述、近现代文献阐发,以及相关书籍的内容;另一方面,依据方药中《温病条辨讲解》与李士懋《平脉辨证温病求索》以及高等中医院校《温病学》教材中有关《温病条辨》与《湿热病篇》原文解析,选出其中治疗湿热病方剂,将方名、药物组成、原文录入Excel表格,然后对方剂与条文进行十二单证(表热证、表实证、表寒证、表虚证、枢热证、枢实证、枢寒证、枢虚证、里热证、里实证、里寒证、里虚证)分析,确定其单证归属,再依据表、里、枢三部对方剂分类,另外合证兼证单独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其证治规律。结果该文对湿热病自古及今发展源流做了详细论述,在湿热病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方面亦较为全面,多数医家还是以三焦与卫气营血辨治,亦有医家专谈治法、或谈方证,系统证治规律呈多样化。对于方剂分析,选出《湿热病篇》35方,《温病条辨》33方,其中表部湿热方6首、枢部湿热方10首、里部湿热方16首、兼证方7首、合证方29首。表部证治:湿热郁阻肌表多见“恶寒,发热,周身沉重,骨节痛”等症候,治宜湿热方3(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药);此外湿热犯表,所伤部位有肌腠、咽喉、经脉、肺部等,其治法总以分化湿热为主,解表兼利湿或化湿,随证选方。枢部证治:以热证、实证为多,亦有热盛伤阴而成虚证,枢部湿热证以郁阻胸中为典型症状,当透化湿热,宜用湿热方31,另外有热盛神昏、动血生风诸证,以热证为主,或热重湿轻,当清热凉血,随证选方。里部证治:湿热在里部,郁阻胃肠气机,则会升降失常。热重则易成腑实,湿重则滞留胃肠、阻碍运化,甚者可见下痢,其中湿热郁阻中焦为典型症状,方宜三加减正气散,若湿偏重者,宜用一加减正气散,若热偏重而生湿、流于胸胁,宜用香附旋覆花汤,其他诸证各随证选方,灵活使用。合证兼证证治:湿热病复杂变化,多有波及,有同一部不同性质相合,有两部单证相合,亦有三部单证相合,此最复杂,当详细辨治,确定病变部位与湿热孰重孰轻,津液盛衰、有无实邪凝聚,进而选方用药。结论人体湿热病证,单纯表部、里部、枢部的证候,辨治相对较易,相较而言,湿热在里部比表部、枢部证候复杂,合证兼证证候更加复杂,或涉及两部或蔓延全身三部,在辨治上总当先定病位(表部、里部、枢部),而后确定病性(寒热虚实),再通过对病势(病情轻重)的把握,进而可选出适用湿热方,如此,形成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中湿热病证治规律,于临床使用思路更加清晰,以期推广运用。
张国松[7](2020)在《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研究》文中指出温病理论在疾病治疗尤其是一些急性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而温病地域性的特点,促使了分区域研讨各地区医家的温病学术思想,从而进一步指导各地区温病诊治产生了重要意义。湖南省位于我国东南腹地,气候潮湿,雨水丰富,尤多雾露,最易产生外湿。再有湖南人多嗜食辛辣,温热郁积体内,兼加外湿,造成温病多发。湖湘温病作为温病学的组成部分,对温病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研究清代湖湘地区医家的温病学术思想,以期有效扩充中医温病学术思想,指导温病的防治,并对温病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提供支撑。本文导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意义、现状等;温病相关理论部分,阐述了温病概念、源流、伏气探析、温病范围与分类、温病与伤寒辨析、温病与温疫辨析、温病与温毒辨析;清代湖湘温病文献概述部分,讲述了研究的医家及其书籍,包括:杨尧章及所着《温疫论辨义》、朱兰台及所着《疫证治例》、王德宣及所着《温病正宗》、刘仲迈及所着《温病诠真》、何舒及所着《时病精要便读》、罗国纲及所着《罗氏会约医镜》、蔡贻绩及所着《伤寒温疫抉要》、黄朝坊及所着《金匮启钥》、萧培仁及所着《医学引路》、孙泽霖及所着《医门摘要》、张绍修及所着《白喉捷要合编》、王裕庆及所着《疟利成法》、刘裁吾及所着《治疟机要》、安濂及所着《泄痢全生》、罗振湘及所着《治痢南针》。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整理、归纳、总结出清代15位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提炼出各位医家的学术思想精华。杨尧章主辨温疫之论,创胃气论,立益胃三方,提出治温疫要处处顾护胃气,以求固本。朱兰台创芦根方,治疫力主透发,反对肆用寒凉。王德宣归纳总结治疗温病三十一法,丰富了温病治法。刘仲迈认为伏气温病的治疗原则仍从四时之时而出,如春温,宜小柴胡加黄连、丹皮主之。何舒重视斑疹白?验齿诊法,重视卫气营血辨证,如邪在营分,宜清营热而养阴液,用犀角、元参、羚羊角等药。罗国纲提出瘟疫汗宜缓,下宜急,如下法用承气汤类或达原饮加大黄。蔡贻绩治温疫用升降散或增损双解散;治羊毛疔瘟用针挑手足背心,出羊毛而愈;治烂喉痧以解表透散为宜。黄朝坊治温病力主兼用温补,如春温主张兼用附子,夏热亦有用桂附之证。萧培仁阐述五症明辨,其治春温宜先滋肝阴,次滋肾水,次滋肺胃;治风温宜用桑叶、前胡等药。孙泽霖治冬温宜用栀子金花汤加人中黄、黄连等;治春温宜用柴葛解肌汤;治风温宜用葳蕤汤;治湿温宜用苍术白虎汤;治温疫宜用解秽神术散。张绍修提出白喉证治有“十难”,其治白喉,一般病情用方:除瘟化毒散、神功辟邪散、神仙活命汤,重症病情用方:龙虎二仙汤,并反对“咽喉病忌用寒凉”之说。王裕庆论治疟疾、痢疾,着意于分步,分阶段论治,用药宜循序渐进,创制治疟三方、治痢三方。刘裁吾论治疟病,首重营卫,并认为疟发之关卫,治疟必攻营舍。安濂提出泄痢真诀及治痢四大忌,并指出治时疫痢宜用三黄汤加桔梗,治实热痢重症宜用治痢散、蜜萝饮、痢疾三方等。罗振湘论痢疾之病因,即有中医传统的病因湿热说,也吸取了西医的细菌说,其指出治湿热痢,宜银花荆芥炭汤;治热痢,宜归芍连枳香菔汤;并提出用六和汤加减治霍乱,且重视痢疾与霍乱的预防。最后本文从时代背景的影响,清代湖湘温病学术特色,与吴门温病学术思想之比较,治温病定专方、病解后重养阴,辨伤寒与温疫之不同五个方面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从温疫理论、四时温病理论、专病白喉、专病疟疾、专病痢疾、专病霍乱、专病羊毛疔瘟、专病烂喉痧等方面,将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进行总结。
王仕奇[8](2020)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用药特点和应用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以及文献分析法,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祛湿法医案的用药特点及组方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探究叶天士运用祛湿法治疗疾病的辨证思路,深入挖掘其祛湿法思想的内涵,以期有益于临床。方法:收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符合录入标准的病案,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借助此软件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的方法,辅助以文献分析法,系统总结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的思想精髓及临床指导意义,总体研究遵从“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理法方药统一”的指导思想。结果:提取符合录入标准的医案共计588案,符合录入标准的方剂共计605首。以“病,证,症,法,药”为纲,分别进行16种数据挖掘,得出结果:1.对《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的588例病案,605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15次及以上的疾病14种,频率在10次以上的证候14种,频次在5次以上的症状有31种,频率在25次及以上的治法10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25次以上的药物42味,频率为49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6组。2.对《临证指南医案》苦温燥湿法的194例病案,19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苦温燥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5次及以上的疾病12种,频率在10次以上的证候5种,频次在5次以上的症状有22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7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24味,频率为40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0组。3.对《临证指南医案》清热利湿法的126例病案,128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清热利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5次及以上的疾病10种,频率在5次以上的证候6种,频次在5次以上的症状有23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5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16味,频率为10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5组。4.对《临证指南医案》淡渗利湿法的123例病案,12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淡渗利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5次及以上的疾病6种,频率在5次以上的证候6种,频次在4次以上的症状有22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5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14味,频率为25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7组。5.对《临证指南医案》苦寒燥湿法的121例病案,121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苦寒燥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5次及以上的疾病10种,频率在4次以上的证候4种,频次在4次以上的症状有22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5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20味,频率为20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2组。6.对《临证指南医案》祛风胜湿法的83例病案,84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祛风胜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4种,频率在5次以上的证候6种,频次在2次以上的症状有19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4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9味,频率为12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4组。7.对《临证指南医案》温阳化湿法的72例病案,74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温阳化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7种,频率在5次以上的证候4种,频次在3次以上的症状有19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3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10味,频率为14次以上的核心药对9组。8.对《临证指南医案》健脾化湿法的52例病案,54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健脾化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4种,频率在5次以上的证候4种,频次在2次以上的症状有21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3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8味,频率为16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9组。9.对《临证指南医案》宣肺化湿法的44例病案,50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宣肺化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5种,频率在4次以上的证候3种,频次在2次以上的症状有27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2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0次以上的药物7味,频率为10次及以上的核心药对8组。10.对《临证指南医案》分消三焦法的32例病案,35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分消三焦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2种,频率在4次以上的证候3种,频次在2次以上的症状有22种,频率在1次及以上的治法2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0次以上的药物6味,频率为9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1组。11.对《临证指南医案》苦辛通降法的26例病案,27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苦辛通降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3种,频率在4次以上的证候2种,频次在2次以上的症状有16种,频率在3次及以上的治法2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0次以上的药物5味,频率为10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8组。结论: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588例病案,605首处方分别以苦温燥湿、清热利湿、淡渗利湿、苦寒燥湿、祛风胜湿、温阳化湿、健脾化湿、宣肺化湿、分消三焦和苦辛通降共计10种祛湿法进行频次统计和数据挖掘,佐以文献分析,得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的学术特点为:分消走泄;双解祛湿;分消诸邪;脾胃分治;明分气血;疏调气机;与邪出路。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中运用祛湿法治疗疾病时,常用的祛湿方剂为:五加减正气散、杏仁滑石汤、黄芩滑石汤、五苓散、黄连温胆汤、木防己汤、苓桂术甘汤、异功散、三香汤、三仁汤、三石汤、五加减泻心汤等。
席卿孜[9](2019)在《雷少逸《时病论》方剂配伍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论文以雷少逸《时病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书中所载的不同时病的病因、病机、方药等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及分析,探寻其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的特点,总结出其特有方剂配伍理论。从而为当代时病的临床辩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研究以《时病论》中不同时病的系统阐述为着眼点,运用文献学、历史学、方剂理论框架等方法。通过搜集历代与时病相关的文献,来分析时病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运用方剂理论框架对书中所拟治法的组方、配伍、主治、功效分类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得出结论。结果:1.《时病论》一书的学术思想特点有:重视五运六气论治时病、开寒温合一之先河、并论新感和伏气学说、以法代方古方新用。2.《时病论》一书共概述了时病72种,拟定治法60则,备用成方106首,临证验案87例,附论一卷13篇,是时病通论性着作。3.该书重点论述了时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温、治泄、治湿、治咳、治寒及治杂病的治法特点。4.治疗时病方剂的配伍特点有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结论:自拟治法的方剂配伍特点相反相成包括寒热并用、升降相因、润燥并用、散收并用,其中寒热并用的配伍方法使用最多;相辅相成有酸甘化阴、同类配伍、辛甘化阳、引经配伍,其中同类配伍的配伍方法使用较多。
李董男[10](2018)在《雷丰《时病论》外感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文中研究指明雷丰《时病论》强调祛邪外出、保护正气,注重调畅气机,因时因人辨证用药。根据伏气病病性复杂、多见里证、传变迅速、趁虚而发等特点,多从标本二字立论,以里证为本、表证为标,注意祛邪与补正治法的合理运用。对于新感病证,主要是区分轻重浅深和辨别兼夹邪气,充分考虑了时令气候、病因病机、病证兼夹、患者体质等因素,尤其是关注病势发展,避免失治入里。雷丰论述的伏邪发病并不局限于伏寒之温病,而是全面涉及了伏风、伏暑、伏湿、伏燥、伏热等诸种邪气,对多种伏气病治法的探讨较为深入,特色鲜明。其对新感病证的治疗,知时论证,辨体立法,思路清晰,全面系统。雷丰对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的相关论述,对今天中医治疗外感病有一定借鉴价值。
二、从《时病论》看雷少逸辨治疟疾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时病论》看雷少逸辨治疟疾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学术思想研究 |
2 方药研究 |
3 治法研究 |
4 医案研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古籍第一轮筛选 |
1.2 古籍第二轮筛选 |
2 先秦两汉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2.1 《黄帝内经》 |
2.1.1 对疾病名称和症状的初探 |
2.1.2 早期对病因病机的研究 |
2.2 《难经》 |
2.3 《神农本草经》 |
2.4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2.4.1 六经病与痢疾 |
2.4.2 《金匮要略》从专病论治痢疾 |
2.4.3 仲景治痢之方 |
2.5 小结 |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3.1 王叔和《脉经》 |
3.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3.3 《中藏经》 |
3.4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4.1 首用“痢”病名 |
3.4.2 首提痢具传染性 |
3.4.3 创天行痢主方 |
3.5 陈延之《小品方》 |
3.5.1 首提“滞下”病名 |
3.5.2 “乌梅丸”通治痢疾 |
3.6 姚僧垣《集验方》 |
3.6.1 初见“痢疾分型” |
3.7 小结 |
4 隋唐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4.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4.1.1 列痢病十三候 |
4.1.2 详析各证痢之病源 |
4.1.3 首提“休息痢”病名 |
4.1.4 养生方导引法在痢病中的运用 |
4.2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
4.2.1 痢证四分法 |
4.2.2 选方丰富 |
4.2.3 开灌肠疗法治痢先河 |
4.2.4 治痢需注意饮食调养宜忌 |
4.2.5 服痢药须知 |
4.3 王焘《外台秘要》 |
4.4 小结 |
5 两宋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5.1 《太平圣惠方》 |
5.1.1 新增“气痢”分型 |
5.1.2 痢疾通用药 |
5.1.3 痢疾治疗用方新特点 |
5.1.4 痢疾食疗方 |
5.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5.2.1 从脾胃论治痢疾的总体思路 |
5.2.2 从腹痛与痢色辨证选方 |
5.2.3 从治久痢方剂中看治疗思路 |
5.3 《圣济总录》 |
5.3.1 对气痢和休息痢的新认识 |
5.3.2 痢疾治法 |
5.3.3 治久痢方剂用药规律 |
5.4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
5.5 窦材《扁鹊心书》 |
5.6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5.6.1 首提“脏气郁结”致痢 |
5.6.2 创“风痢”证型 |
5.6.3 首次分门论述“痢疾”与“泄泻” |
5.7 张杲《医说》 |
5.7.1 赞同“积滞说” |
5.7.2 载治久痢方 |
5.8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
5.8.1 将“风冷暑湿”贯穿辨治始终 |
5.8.2 强调“去积”在治痢中的重要性 |
5.9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
5.9.1 从“积滞”论治痢疾 |
5.9.2 对“痢下之物”辨证进一步细化 |
5.9.3 从所感之邪辨下痢之方 |
5.9.4 学《肘后》简方治痢 |
5.9.5 注重痢疾调护 |
5.10 小结 |
6 金元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6.1 刘完素及其着作 |
6.1.1 从“火热”角度阐释痢疾发病机制 |
6.1.2 从“湿热”角度设治痢总则 |
6.1.3 常用的治痢方法 |
6.1.4 创经典治痢方剂芍药汤 |
6.2 张从正《儒门事亲》 |
6.3 李杲及其着作 |
6.3.1 长夏湿热与脾胃虚弱导致痢疾的发生 |
6.3.2 设升阳除湿之大法 |
6.3.3 创多首治痢疾方剂 |
6.4 朱丹溪及其着作 |
6.4.1 明确指出泄泻与痢疾不同 |
6.4.2 赤白痢之辨 |
6.4.3 痢疾治法的寒热之辨 |
6.4.4 设两套痢疾辨治路径 |
6.4.5 久痢治疗新思路 |
6.5 小结 |
7 明代对痢疾的认识 |
7.1 徐彦纯《玉机微义》 |
7.1.1 将痢疾称为滞下 |
7.1.2 认同三因论 |
7.1.3 对里急后重、腹痛病机的分析更加全面 |
7.1.4 痢疾方据病因病机分十三大类 |
7.2 戴思恭《证治要诀》 |
7.3 王纶及薛己《明医杂着》 |
7.3.1 设治痢主方 |
7.3.2 主方之外另设两方 |
7.3.3 王纶与薛己治痢特点 |
7.4 虞抟《苍生司命》 |
7.5 李梴《医学入门》 |
7.5.1 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 |
7.5.2 歌诀下注释多有创见 |
7.6 孙一奎及其着作 |
7.6.1 区别“痢”与“滞下” |
7.6.2 析休息痢三个成因 |
7.7 王肯堂《证治准绳》 |
7.7.1 从五脏经脉气血详析痢疾形成过程 |
7.7.2 治痢需分标本 |
7.7.3 首辨积之新旧 |
7.8 赵献可《医贯》 |
7.8.1 强调治痢须辨阴阳寒热虚实 |
7.8.2 重视与似痢非痢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
7.8.3 对休息痢和久痢的认识 |
7.9 张介宾《景岳全书》 |
7.9.1 痢疾发病主要因“人事”所致 |
7.9.2 强调痢疾的寒热虚实之辨 |
7.9.3 详析痢疾常见症状寒热虚实 |
7.10 秦昌遇《症因脉治》 |
7.10.1 痢分外感内伤 |
7.10.2 外感痢疾与内伤痢疾之辨 |
7.10.3 休息痢之外感与内伤 |
7.11 小结 |
8 清代对痢疾的认识 |
8.1 喻昌《医门法律》 |
8.1.1 治痢三法 |
8.1.2 治痢“律三条” |
8.2 陈士铎及其着作 |
8.2.1 痢疾之阴阳真假症 |
8.2.2 痢疾治疗新法 |
8.3 程钟龄《医学心悟》 |
8.3.1 创“治痢散”方专治痢疾初起 |
8.4 何梦瑶《医碥》 |
8.4.1 痢均由湿热所致,初起无寒证 |
8.4.2 辨证须详辨虚实 |
8.4.3 治痢用药禁忌 |
8.5 吴鞠通《温病条辨》 |
8.5.1 久痢辨治大全 |
8.5.2 痢疾预后判断十条准则 |
8.6 唐宗海及其着作 |
8.6.1 从肝肺分析痢疾病因病机 |
8.6.2 从肝肺论治痢疾 |
8.6.3 发热恶寒分期论治 |
8.6.4 痢后补脾阴 |
8.7 孔毓礼《痢疾论》 |
8.7.1 表里寒热虚实辨证方法 |
8.7.2 十大常用治法 |
8.7.3 治痢常用方荮 |
8.8 舒驰远《痢门挈纲》 |
8.8.1 治痢四纲之陷邪 |
8.8.2 治痢四纲之秋燥 |
8.8.3 治痢四纲之时毒 |
8.8.4 治痢四纲之滑脱 |
8.9 雷丰《时病论》 |
8.9.1 痢疾九证与治痢九法 |
8.10 小结 |
9 讨论 |
9.1 痢疾表证刍议 |
9.2 久痢的表里寒热虚实辨治 |
9.3 古籍的治痢经验如何应用于现代临床 |
9.4 痢疾辨治体系构建 |
9.4.1 辨证要点 |
9.4.2 治法 |
9.4.3 常见六经方证 |
结语 |
创新点 |
附录 各医家古籍治痢特色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3)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目标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
作者简介 |
(4)从伏气理论探讨雷丰临证六十法在杂病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伏气理论源流 |
《时病论》伏气时病特点与杂病的关系 |
1. 病因特点 |
2. 病位特点 |
3.证候特点 |
《时病论》中伏气时病与杂病相交 |
临证六十法在伏气杂病中的运用 |
1.伏风 |
2. 伏寒 |
3. 伏湿 |
4. 伏暑 |
5. 伏燥 |
6. 伏火 |
小结 |
(5)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温疫探赜 |
1.温疫概念 |
1.1 疫的内涵 |
1.2 温与瘟辨 |
2.疫病探索 |
第二部分 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探究 |
1.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概述 |
1.1 创立戾气学说,启温疫学派 |
1.2 别诸家立医林,治疫家荟萃 |
2.温疫学派“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
2.1 天运时气异常,特异因素发病 |
2.2 人烟稠密酿疫,正气损而发病 |
2.3 地理方位特异,环境恶浊发病 |
3.温疫学派辨证体系研究 |
3.1 伤寒温病,首辨阴阳 |
3.2 疫邪见症,不出表里 |
3.3 虚实之辨,尤为重要 |
3.4 洞悉寒热,务须辨明 |
3.5 疫病辨证,在乎气血 |
3.6 温疫六经,殊与伤寒 |
3.7 卫气营血,温疫可参 |
3.8 温疫发展,三焦辨证 |
4.温疫学派治法研究 |
4.1 “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 |
4.2 “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 |
4.3 “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 |
4.4 “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 |
4.5 “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 |
4.6 “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 |
4.7 “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 |
5.温疫学派方药特色探究 |
5.1 用药精专,专方专药 |
5.2 辟秽化浊,宜施芳香 |
5.3 重视性味,注重配伍 |
5.4 药物法象,选药新法 |
5.5 用药宜忌,谨守禁忌 |
第三部分 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治疫病理念的启示 |
1.“治未病”,培护正气 |
1.1 未病先防,培护正气 |
1.2 早期干预,重视隔离 |
1.3 善后调理,引起重视 |
2.避其疫毒气,护窍思想 |
2.1 邪从口鼻入,护口鼻 |
2.2 周身血脉和,护毛窍 |
2.3 肠通而腑畅,重下窍 |
3.防疫新方案,五运六气 |
4.重辨证施治,随宜变通 |
4.1 注重体质,三因制宜 |
4.2 因发知受,辨证论治 |
4.3 知要守一,随宜变通 |
5.对中医防治新冠肺炎全过程的思考 |
5.1 “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
5.2 温疫学派治疫思想应用 |
5.3 大疫良方,专方专药 |
5.4 中医治疫,守正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6)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
1.病名概述 |
2.湿热病源流 |
2.1 萌芽阶段 |
2.2 奠基阶段 |
2.3 理论形成 |
2.4 发展阶段 |
3.病因 |
3.1 外因 |
3.1.1 自然因素 |
3.1.2 社会因素 |
3.2 内因 |
3.2.1 体质因素 |
3.2.2 情志因素 |
3.2.3 湿饮因素 |
4.病机 |
4.1 病邪特点 |
4.2 感邪途径 |
4.2.1 空气湿热,自呼吸入 |
4.2.2 饮食内伤,从口而入 |
4.2.3 接触引发,自皮毛入 |
4.3 发病类型 |
4.3.1 新感 |
4.3.2 伏邪 |
4.4 发病特点 |
4.4.1 季节性、地域性 |
4.4.2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
4.4.3 病位以脾胃为主,弥漫全身 |
4.4.4 症状复杂,多呈矛盾性 |
4.5 传变规律 |
4.5.1 卫气营血传变不能系统概括湿热病传变规律 |
4.5.2 卫气营血与三焦传变合参 |
4.5.3 湿热病的转归 |
4.6 主要证候 |
5.辨证论治 |
5.1 辨证要点 |
5.1.1 湿热分轻重 |
5.1.2 病位察深浅 |
5.1.3 邪正明盛衰 |
5.2 治疗禁忌 |
5.2.1 禁辛温发汗 |
5.2.2 禁苦寒峻下 |
5.2.3 禁滋润腻补 |
5.2.4 禁甘温雍补 |
5.3 治则治法 |
5.4 证治分类 |
6.护理调养 |
第二部分 |
1.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概述 |
2.湿热病方剂分析 |
2.1 方剂纳入标准 |
2.2 方剂排除标准 |
2.3 方剂汇总 |
3.方剂分析规范 |
4.方剂分析结果 |
4.1 表部证湿热方 |
4.2 枢部证湿热方 |
4.3 里部证湿热方 |
4.4 合证湿热方 |
5.湿热病在三部的证治 |
5.1 表部证治 |
5.2 枢部证治 |
5.3 里部证治 |
5.4 合证兼证证治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理环境因素 |
1.1.2 饮食习惯因素 |
1.1.3 人文因素 |
1.1.3.1 名医辈出,医籍较多 |
1.1.3.2 湖湘文化奠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温病研究 |
1.3.2 湖湘医学研究 |
1.3.3 湖湘温病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归纳演绎法 |
1.6 本文创新点 |
1.6.1 方法创新 |
1.6.2 湖湘特色 |
2.温病相关理论 |
2.1 温病概念 |
2.2 温病源流 |
2.2.1 萌芽时期 |
2.2.2 发展时期 |
2.2.3 成熟时期 |
2.3 伏气探析 |
2.3.1 伏气源流 |
2.3.2 伏气发展 |
2.3.2.1 病因扩大 |
2.3.2.2 部位扩展 |
2.3.2.3 证治探讨 |
2.3.3 伏气与新感辨析 |
2.4 温病范围与分类 |
2.4.1 按病名分类 |
2.4.2 按发病类型分类 |
2.4.3 按病变性质分类 |
2.5 温病与伤寒辨析 |
2.5.1 温病与伤寒的联系 |
2.5.2 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
2.6 温病与温疫辨析 |
2.7 温病与温毒辨析 |
3.清代湖湘温病文献概述 |
3.1 研究时间界定 |
3.2 研究对象界定 |
3.2.1 温病专着 |
3.2.2 综合性医籍 |
3.2.3 单一疾病专着 |
3.3 清代湖湘温病文献述评 |
3.3.1 杨尧章及《温疫论辨义》 |
3.3.2 朱兰台及《疫证治例》 |
3.3.3 王德宣及《温病正宗》 |
3.3.4 刘仲迈及《温病诠真》 |
3.3.5 何舒及《时病精要便读》 |
3.3.6 罗国纲及《罗氏会约医镜》 |
3.3.7 蔡贻绩及《伤寒温疫抉要》 |
3.3.8 黄朝坊及《金匮启钥》 |
3.3.9 萧培仁及《医学引路》 |
3.3.10 孙泽霖及《医门摘要》 |
3.3.11 张绍修及《白喉捷要合编》 |
3.3.12 王裕庆及《疟利成法》 |
3.3.13 刘裁吾及《治疟机要》 |
3.3.14 安濂及《泄痢全生》 |
3.3.15 罗振湘及《治痢南针》 |
4.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 |
4.1 杨尧章 |
4.1.1 辨温疫论 |
4.1.2 辨伤寒与时疫异 |
4.1.3 行邪伏邪之别 |
4.1.4 论温疫妄投药物及应下、应补之证 |
4.1.5 创胃气论,立益胃三方 |
4.1.6 小结 |
4.2 朱兰台 |
4.2.1 论疫证与伤寒不同 |
4.2.2 论沴邪留中道 |
4.2.3 疫病传变,不出六经 |
4.2.4 力主透发,自创芦根方 |
4.2.5 芦根方验案两则 |
4.2.6 小结 |
4.3 王德宣 |
4.3.1 温病学说之辨正 |
4.3.2 温病瘟疫之辨析 |
4.3.3 详温病治法 |
4.3.4 小结 |
4.4 刘仲迈 |
4.4.1 论伏气之因 |
4.4.2 伏气温病与一般温病的证治 |
4.4.3 疫证论治 |
4.4.4 小结 |
4.5 何舒 |
4.5.1 重视温病诊法辨证 |
4.5.1.1 辨斑疹白? |
4.5.1.2 验齿 |
4.5.1.3 卫气营血辨证 |
4.5.2 辨新感与伏邪治疗 |
4.5.3 重视体质和正气 |
4.5.4 小结 |
4.6 罗国纲 |
4.6.1 论瘟疫与伤寒不同治法 |
4.6.2 瘟疫治法 |
4.6.3 瘟疫解后调理 |
4.6.4 立方遣药 |
4.6.5 瘟疫投凉药之害 |
4.6.6 小结 |
4.7 蔡贻绩 |
4.7.1 温疫之治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
4.7.2 论温疫脉要 |
4.7.3 辨伤寒与温疫之不同 |
4.7.4 论温疫证治 |
4.7.5 论妇儿温病 |
4.7.6 论温疫复病 |
4.7.7 论羊毛疔瘟和白?丹痧说 |
4.7.8 小结 |
4.8 黄朝坊 |
4.8.1 重视天人合一的观点 |
4.8.2 治温病兼用温补之法 |
4.8.3 论痢疾辨证之法 |
4.8.4 小结 |
4.9 萧培仁 |
4.9.1 五症明辨 |
4.9.2 论春温 |
4.9.3 论风温 |
4.9.4 小结 |
4.10 孙泽霖 |
4.10.1 论冬温 |
4.10.2 论春温 |
4.10.3 论风温 |
4.10.4 论湿温 |
4.10.5 论时疫 |
4.10.6 小结 |
4.11 张绍修 |
4.11.1 阐述白喉证治十难 |
4.11.2 发挥白喉之诊法 |
4.11.3 发挥白喉之治法 |
4.11.4 医案一则 |
4.11.5 小结 |
4.12 王裕庆 |
4.12.1 论治疟三方 |
4.12.2 论治痢三方 |
4.12.3 小结 |
4.13 刘裁吾 |
4.13.1 论治疟先明营卫 |
4.13.2 论疟发关卫气 |
4.13.3 论疟脉自弦 |
4.13.4 论疟疾的转发 |
4.13.5 小结 |
4.14 安濂 |
4.14.1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辨 |
4.14.2 治泄痢真诀 |
4.14.3 治痢四大忌 |
4.14.4 论时疫痢与实热痢证治 |
4.14.5 论治疟三方 |
4.14.6 小结 |
4.15 罗振湘 |
4.15.1 论痢疾之原因 |
4.15.2 论痢疾之治法 |
4.15.3 论痢疾预防与病后调养 |
4.15.4 霍乱(虎疫)症治 |
4.15.5 霍乱预防法 |
4.15.6 小结 |
5.讨论 |
5.1 时代背景的影响 |
5.2 清代湖湘温病学术特色 |
5.3 与吴门温病学术思想之比较 |
5.4 治温病定专方、病解后重养阴 |
5.5 辨伤寒与温疫之不同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清代湖湘温病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8)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用药特点和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
1.研究方案 |
1.1 研究内容 |
1.2 资料来源 |
1.3 数据规范 |
1.3.1 病证名称规范 |
1.3.2 中药名称规范 |
1.3.3 药物剂量处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建立医案数据统计表 |
1.7 分析软件 |
1.8 医案录入与数据分析 |
1.9 参数释义 |
1.10 参数调整 |
1.11 技术路线 |
2.研究结果 |
2.1 《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
2.2 《临证指南医案》苦温燥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
2.3 《临证指南医案》清热利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
2.4 《临证指南医案》淡渗利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
2.5 《临证指南医案》苦寒燥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
2.6 《临证指南医案》祛风胜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
2.7 《临证指南医案》温阳化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
2.8 《临证指南医案》健脾化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
2.9 《临证指南医案》宣肺化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
2.10 《临证指南医案》分消三焦法医案数据挖掘 |
2.11 《临证指南医案》苦辛通降法医案数据挖掘 |
3.讨论分析 |
3.1 《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
3.2 《临证指南医案》苦温燥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
3.3 《临证指南医案》清热利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
3.4 《临证指南医案》淡渗利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
3.5 《临证指南医案》苦寒燥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
3.6 《临证指南医案》祛风胜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
3.7 《临证指南医案》温阳化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
3.8 《临证指南医案》健脾化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
3.9 《临证指南医案》宣肺化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
3.10 《临证指南医案》分消三焦法医案讨论分析 |
3.11 《临证指南医案》苦辛通降法医案讨论分析 |
第二部分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文献分析 |
1.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学术特点 |
1.1 分消走泄 |
1.1.1 分消之义 |
1.1.2 走泄之法 |
1.1.3 创制名方 |
1.2 双解祛湿 |
1.2.1 上下分消 |
1.2.2 前后分消 |
1.2.3 表里分消 |
1.3 分消诸邪 |
1.3.1 清暑化湿 |
1.4 脾胃分治 |
1.4.1 通补阳明 |
1.5 明分气血 |
1.5.1 气分祛湿 |
1.5.2 血分祛湿 |
1.6 疏调气机 |
1.6.1 疏调太阴阳明 |
1.6.2 疏调少阳太阴 |
1.6.3 疏调厥阴阳明 |
1.7 与邪出路 |
1.7.1 发汗祛湿 |
1.7.2 通腑泄浊 |
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之常用方 |
2.1 苦温燥湿类常用方剂 |
2.1.1 一加减正气散 |
2.1.2 二加减正气散 |
2.1.3 三加减正气散 |
2.1.4 四加减正气散 |
2.1.5 五加减正气散 |
2.2 清热利湿类常用方剂 |
2.2.1 杏仁滑石汤 |
2.2.2 黄芩滑石汤 |
2.3 淡渗利湿类常用方剂 |
2.3.1 五苓散 |
2.4 苦寒燥湿类常用方剂 |
2.4.1 黄连温胆汤 |
2.5 祛风胜湿类常用方剂 |
2.5.1 木防己汤 |
2.6 温阳化湿类常用方剂 |
2.6.1 苓桂术甘汤 |
2.7 健脾化湿类常用方剂 |
2.7.1 异功散 |
2.8 宣肺化湿类常用方剂 |
2.8.1 三香汤 |
2.9 分消三焦类常用方剂 |
2.9.1 三仁汤 |
2.9.2 三石汤 |
2.10 苦辛通降类常用方剂 |
2.10.1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方 |
2.10.2 黄连白芍汤 |
2.10.3 人参泻心汤 |
2.10.4 加减人参泻心汤 |
2.10.5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方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祛湿法源流探赜 |
1 湿及祛湿法的相关概念 |
2 祛湿法分类 |
3 祛湿法的历史沿革 |
4 结语 |
文献综述二 叶天士其人及《临证指南医案》其书概要 |
1 叶天士其人 |
2 《临证指南医案》其书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9)雷少逸《时病论》方剂配伍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研究《时病论》的背景及意义 |
1.对《时病论》研究的重要临床价值 |
1.1 外感所致疾病的种类较多、发病呈升高的趋势 |
1.2 外感所致的疾病容易反复,所致重症有死亡风险 |
1.3 《时病论》对外感病的病机认识及方剂配伍特点对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
1.4 《时病论》对流行性疾病(瘟疫)学说独立于温病学说提供理论基础 |
2.雷少逸生平及后世对其学术思想继承 |
2.1 雷少逸生平 |
2.2 《时病论》学术思想来源 |
2.3 《时病论》学术思想特点 |
2.4 雷少逸《时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
2.5 现代对《时病论》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
第二部分:时病病机沿革及时病致病特点研究 |
1.时病病机历史沿革 |
1.1 战国至秦汉时期 |
1.2 晋至隋唐时期 |
1.3 宋金元时期 |
1.4 明清时期 |
1.5 民国至现代 |
2.时病致病特点 |
2.1 运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
2.2 运气学说的致病特点 |
第三部分:雷少逸论时病病机研究 |
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
2.春伤于风 |
3.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
4.夏伤于暑 |
5.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
6.秋伤于湿 |
7.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
8.冬伤于寒 |
第四部分:《时病论》方剂配伍特点 |
1.《时病论》方剂考证 |
2.方剂配伍概念 |
3.时病论方剂配伍特点 |
3.1 相辅相成 |
3.2 相反相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雷丰《时病论》外感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伏气病治法 |
1.1 辨明性质 |
1.2 注重里证 |
1.3给邪出路 |
1.4 兼顾扶正 |
2 新感病治法 |
2.1 辨明病证立法 |
2.2 针对因机治疗 |
2.3 细分兼夹之证 |
2.4 考虑体质因素 |
2.5 注意病势发展 |
3 结语 |
四、从《时病论》看雷少逸辨治疟疾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时病论》时病从肺论治的学术思想研究[D]. 王振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D]. 左黎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从伏气理论探讨雷丰临证六十法在杂病中的运用[J]. 吴海凤,苏悦,杨恺,刘毅.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12)
- [5]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D]. 张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D]. 张泽智.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研究[D]. 张国松.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用药特点和应用规律研究[D]. 王仕奇.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雷少逸《时病论》方剂配伍特点研究[D]. 席卿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雷丰《时病论》外感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J]. 李董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