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中心广场主导功能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杨嘉怡[2](2020)在《中小城市中心发展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当涂县城中心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正处于推行新型城镇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奋力开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为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随着新消费时代的来临,消费市场业态和城乡消费结构的持续优化,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城市中心的发展与转型。当前,对中小城市中心的发展规划缺乏相对完善的科学评估和成熟的研究方法。为此,顺应城市中心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新要求,运用新兴数据方法量化评估和研究构建城市中心的发展模型,对于科学引导中小城市中心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到第二章),认知城市中心的发展特征与一般规律。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了国内外城市中心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中小城市中心的发展主导功能驱动类型、发展动力以及空间形态进行全面认知,表明城市中心的发展是围绕经济、社会和空间三要素进行的,城市经济与技术、城市社会与文化以及城市空间与环境为城市中心发展提供动力。第二部分(第三章),建构中小城市发展模型。模型的构建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小城市中心发展综合指数评价:从中小城市中心发展的要素与动力出发,依据发展特征与一般规律,提炼出城市中心发展体系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空间发展三类评价因子,确定发展因子下一层级的11项指标,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各个指标赋权叠加得到发展综合指数量化数据;第二部分——三类因子耦合协调度评价,分别计算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空间发展指数,并通过三类指数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表征三类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程度与发展协调程度,并选取59个中小城市样本数据进行模型可行性检验;第三部分——模型三类因子的耦合性特征评价:通过交通-人口-几何重心与城市重心区位的耦合、人口构成与业态结构与城市载体特征的耦合、城市人群活动热度与业态密度与重心空间范围的耦合对城市中心发展系统的耦合特征进行评价。第三部分(第四到第五章),实践-应用研究。将中小城市中心发展模型应用于当涂县城中心的实践中,对当涂县城中心基本的发展现状与特征做出评价,对城市中心的发展不足与趋势做出合理预判,进而对当涂县城中心的业态、中心服务与中心空间提出相应的发展优化策略。
鄢雨晨[3](2020)在《场地、场合与场所——中国“广场”用语的发展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基于《中国基本古籍库》和《中国知网CKNI数据库》,梳理考证"广场"这一城市规划术语词义演变的历史过程,并通过与其相关词语的比较,从规划史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中国"广场"用语的发展规律。
岑土沛[4](2019)在《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性利用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基础设施的建设量日益提升,对城市空间发展有深切的影响作用。但过去基础设施在传统的设计思想影响下,往往只关注它的功能与技术,而忽视其空间也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缺乏人性化的考虑。在功能主义的设计背景下,其往往在市民认知中是“城市孤岛”、“城市黑匣子”、“不得靠近”的存在。随着城市发展也逐步进入更为理性的阶段,微空间修补、城市复合空间等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开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性利用设计研究,改变人们心中“禁止进入”的基础设施严肃形象以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通过对当代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价值与合理性,以及其权属、安全和法律等问题的制约,探究其空间自身和置入日常生活性功能,形成空间复合利用的可能性。采取综合归纳与比较法寻求复合性空间的特征,其中包括建筑空间类型、城市空间关系等方面,作为论文的理论依据。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进一步研究其相应设计策略,最后附上基于该理论指导下的高架桥下空间设计来反向证明上述结论的合理性。第一、二章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辨析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分类以及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最后对城市基础实施当下空间复合利用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通过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现阶段空间复合利用案例表明,当下趋势的合理性以及必要性,第四章以其复合利用的价值和合理性为基础,对其实现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可能性的研究分别基于其空间复合利用的功能基础、条件限制等,由此引发对地理区域、空间形态、经济技术可能性的探讨,最后形成对空间复合利用形式的思考。最后第五、六章基于这种可能性,研究其空间利用设计策略及操作方法,最后附上深圳南山大道高架基础设施桥下空间设计来反证明结论的合理性。
唐劲羽[5](2017)在《基于使用功能的城市广场空间尺度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城市广场普遍存在空间尺度过大的问题,原因除了深刻的社会根源外,城市设计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回顾城市广场空间尺度经典理论,可以发现学者对城市广场尺度的把握多基于视觉特征以及广场与周边建筑的关系。由此通过比较分析人类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特征与交流效果的关系,以及人类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特征与空间尺度的关系,进而提出使用功能即交流效果,以视觉等感官的空间距离特征为中间媒介,间接影响到城市广场的空间尺度。观察活动为主的城市广场需要看清人体的轮廓,对应的尺度为100m左右,体验感情为主的城市广场需要看清面部表情,对应的尺度为25m左右。对于组合多空间城市广场,其总体空间尺度受到可接受步行距离的制约。
母彦丽[6](2015)在《我国中小城市高铁客站站前空间尺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我国从2005年开始,高速铁路开始投入建设,2008年进入迅猛发展阶段,目前已经有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京石高铁、京广高铁的建设和陆续投入运营,我国的高速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6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高铁及高铁枢纽站区的建设将成为设站城市发展的重点,除了少数大城市外,高铁沿线设站城市以中小城市居多;伴随着多数大型高铁客站的基本定型,高铁客站建设也将以中小型为主。本文以中小城市高速铁路客站站前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站前空间的尺度问题。通过实地走访涿州东站、高碑店东站、定州东站等高铁客站发现中小城市高铁客站站前空间尺度存在的普遍问题,如整体规模偏大、交通设施容量与场地面积不合理、小尺度空间缺失等,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现场测量等方法进一步对涿州东站和廊坊站做了深入研究。文章依据功能将站前空间划分为交通空间和步行广场空间,并结合调研对象分别阐述了各自的尺度要点和使用现状。文章是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展开的,全文以空间尺度为主线,分别对交通空间和步行广场展开空间容量与尺度的分析,总结了我国中小城市高铁客站站前空间尺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通过这部分研究,希望对我国中小城市高铁客站站前空间设计以及其它交通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有所启发。
夏大为[7](2015)在《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政府范式转型中,我国档案馆从有限利用向开放利用转变,公共服务成为档案馆的时代主题:服务对象由政府机构向公众拓展;服务客体由文书档案向经济、科学、文化、艺术、民生档案等延伸;服务理念由档案保密管理向开放共享转变。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的社会关系、社会职能、运营理念都有别于传统档案馆,如何让公众走进档案馆,利用档案是档案馆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至此,城市中档案馆建设的语境以及价值取向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档案馆设计需要从传统建筑类型定义中解放出来,档案馆设计的命题不应再拘泥于保存和利用这两者之间的调和。面对新的环境和问题,当代中国档案馆亟需一套涵盖从城市整体到建筑个体、从建设策划到运营模式、从功能定位到空间组织等领域的系统而综合的设计思维。文章以一个全新视角——公共服务,来审视当代中国档案馆发展与建筑设计。通过对“公共服务”的解读,以及部分国内外档案馆发展历史、现状的比较、分析和综合,充分认识到档案馆基于公共服务开展而产生的各种转变以及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开放性发展:基于服务对象开放,从简单社会关系向网络化社会关系发展;基于服务客体开放,从单一社会职能向多元化社会职能拓展;基于服务理念开放,从单纯保密管理向开放性运营理念转变。继而,以整体观、适应性、协同论为理论支撑,寻找并梳理出档案馆开放性发展趋势对档案馆建筑设计的作用点与作用机制,并提出一种新的档案馆设计思维与策略——开放性设计策略,及其三大组成部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建筑功能开放性拓展、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开放性是贯穿三者的核心思维。通过以上“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路线,实现了从公共服务理论到档案馆开放性发展,继而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建构的逐层推进,并在文章结尾对档案馆的发展进行展望。需要注意的是,档案馆的开放性设计并不是对传统封闭性(档案保存)的抛弃或颠覆,而是基于公共服务开展(保存与利用并举),在新时期对传统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一种更新。文章聚焦于因“档案利用”而来的对外服务功能空间拓展与开放,以及这种开放对档案馆建筑整体的影响;基于档案保存而来的库房、业务技术用房与办公室等不在开放性探讨范畴内,仍需适度封闭。故此,开放性设计策略是在现有档案馆设计理论以及思维方法上的继承加创新,并期望能为档案馆在当代以及未来的运营和设计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王席[8](2014)在《浅谈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原则方面的研究很少。鉴于此,本文试以探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刘立欣[9](2014)在《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市面貌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片片新兴的城市中心区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难以掩盖其开发建设中出现的诸如缺乏有效的整体性思维以及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关注等方面的问题。城市中心区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城市的主体面貌,更决定着城市形态的发展方向。因此,探寻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和策略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准备,首先,对同本论题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其次,考察了境外有代表性城市中心区的实践案例;再次,分析了我国城市中心区开发现状、总结了珠三角城市中心区建设成就并介绍了广州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历程;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之中得到启示。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建构,提出了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依照回溯推理的建构思路、运用分解组合的建构方法,以“城市空间”的基本概念为对象,对其进行本体结构,进而分析结构产生的层级属性和层级属性的价值关联,以此为基础建构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并详细阐述了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归纳总结了各层级所包含的控制元素。第四章为本文研究的策略探求,提出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基础;其次,以建筑层级的形态控制和空间层级的形态控制两个方面为核心阐述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内容;再次,总结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意义。第五、第六和第七章是本文研究的控制分析,首先,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分为宏观整体脉络和微观构成要素两个层级;其次,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包含强度指标对空间质量的影响、用地指标对形态分布的制约、墨菲指数对空间边界的界定以及活力指标对形态发展的解读四个方面;再次,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包括街区层级的控制策略、地块层级的建设实践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等内容。第八章是本文研究的实践应用,在介绍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控制应对建议,即微观内部优化建议、中观形态控制建议和宏观管理实施建议。
刘晨宇[10](2012)在《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及整合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城市节点在城市空间中的重要性,如何保持和建设城市节点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城市节点类型众多,对城市空间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深切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发展,影响着城市特色的营造。因此,开展对城市节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及整合对策研究”,首先进行了城市节点的发展研究,对城市节点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对城市节点的空间范畴进行了界定、对城市节点的相关类型进行了探讨。20世纪60-70年代后,伴随着城市空间多元、联结与协同,城市节点已不再象功能主义所设想的那么简单明确,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系统。作为城市核心空间的城市节点,其功能构成由单一功能主导型转为与其它城市功能综合发展,呈现城市功能综合化发展。而随之带来节点交通组织,空间形态,景观文化,城市公共活动等方面的多元复杂化,使其日益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忽视的多元复合化空间。最后指出: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成为当前城市节点空间发展的主题。然而,在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实践背景下,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使得城市节点呈现出诸多错综复杂的现状问题。本文从城市节点之间、与周边环境关系、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三个层面,就与环境质量相关的城市节点现状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整理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一般性、共性到个性问题,对当前城市节点的现状问题进行系统认识与分析。从中发现,正是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带来的节点多元复杂性以及矛盾性,使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巨大的整合潜能,城市节点整合是必要的和可行的。通过引入系统论相关研究结论,结合与解决现状问题相关的城市设计研究成果,本文建构并提出了“城市节点整合系统观”,用以指导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实践背景下的城市节点整合实践。它借用系统学理论阐释了城市节点要素整合的系统学含义及其规律性,引入城市设计理论阐释了城市节点空间发展的不同解决办法,因此,将系统理论与城市设计理论结合,才能更好的解决城市节点一系列不和谐现状问题。“城市节点整合系统观”以提高城市节点环境质量、完善其城市空间综合效能为总体目标,从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角度,把握节点不同层面、整合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期实现城市节点的和谐发展。在“城市节点整合系统观”指导下,从城市节点之间协作发展、与周边环境有机适应、内部各子系统有机关联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与城市节点环境质量整体性能密切相关的交通系统、功能组织、空间形态、景观特质、城市生活组织等五个整合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整合对策,并探讨了以“不同层面整合对策密切相关”、“优化选择,和谐互融,有效交互”、“城市设计实践与创作”等为核心指导的、将不同层面整合对策有机结合的综合应用机制。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城市节点理论研究的内容,而且,在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的空间发展主题的影响下,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实践背景下的城市节点的整合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系统、更具操作性的系统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整合对策,用以指导城市节点整合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城市中心广场主导功能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中心广场主导功能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中小城市中心发展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当涂县城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面小康与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要求 |
1.1.2 中小城市的城市中心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
1.1.3 中心发展分析评估对于城市中心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中小城市中心 |
1.3.2 城市中心发展模型 |
1.4 国内外城市中心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城市中心的理论研究 |
1.4.2 国外城市中心的实践研究 |
1.4.3 国内城市中心的理论研究 |
1.4.4 国内城市中心的实践研究 |
1.4.5 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中心的发展机理 |
2.1 城市中心的发展历程 |
2.2 城市中心的发展认知 |
2.2.1 城市中心发展的主导功能驱动类型 |
2.2.2 城市中心的发展动力与影响机制 |
2.2.3 城市中心的空间形态 |
2.3 城市中心的发展问题与态势 |
2.3.1 中小城市中心的发展问题 |
2.3.2 中小城市中心的发展趋势 |
2.4 城市中心的发展系统与发展要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小城市中心发展模型的建构 |
3.1 中小城市中心发展模型的概念与构建原则 |
3.1.1 发展模型的概念与内涵 |
3.1.2 发展模型构建的原则 |
3.2 模型影响因子的确定 |
3.2.1 城市中心经济发展因子及指标选取 |
3.2.2 城市中心社会发展因子及指标选取 |
3.2.3 城市中心空间发展因子及指标选取 |
3.2.4 中小城市中心发展模型指标体系 |
3.3 模型分析的相关计算方法 |
3.3.1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3 中小城市中心发展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
3.3.4 三类因子耦合协调度计算方法 |
3.3.5 数据分析——基于59 个中小城市样本 |
3.4 模型三类因子的耦合度特征评价 |
3.4.1 交通、人口、几何重心—城市中心区位 |
3.4.2 人口构成—业态结构—中心载体特征 |
3.4.3 人群活动热度—业态密度—中心空间范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型分析的当涂县城中心发展评价 |
4.1 当涂县城中心现状发展特征 |
4.1.1 当涂县城中心的发展历程 |
4.1.2 当涂县城中心主导功能驱动类型 |
4.1.3 当涂县城中心的发展形态 |
4.1.4 当涂县城中心的发展问题 |
4.2 当涂县城中心发展综合指数评价 |
4.2.1 基础数据 |
4.2.2 指标权重 |
4.2.3 县城中心发展综合指数评价 |
4.3 当涂县城中心三类发展因子耦合协调度评价 |
4.3.1 指标权重 |
4.3.2 县城中心三类发展因子耦合协调度评价 |
4.4 当涂县城中心三类因子耦合性特征评价 |
4.4.1 当涂县城的交通、人口、几何重心与城市中心区位 |
4.4.2 当涂县城人口构成、中心业态构成与中心载体特征 |
4.4.3 当涂县城人群活动热度、中心业态密度与中心空间范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涂县城中心发展优化策略 |
5.1 中心业态升级策略 |
5.1.1 明确居民需求,确定业态发展导向 |
5.1.2 调整商业规模,完善商业业态结构 |
5.2 公共服务提效策略 |
5.2.1 协调发展需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
5.2.2 坚持均等有序,组织公共服务分级配置 |
5.3 中心空间优化策略 |
5.3.1 测算空间数据,确立多中心、扁平化的城市中心体系 |
5.3.2 强化中心协同,构建差异化、特色化的城市中心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场地、场合与场所——中国“广场”用语的发展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广场”的词义演变 |
1.1 古代“广场”的词义演变 |
1.1.1 面积较大的开阔场地 |
1.1.2 人多的场合 |
1.2 近现代“广场”的词义演变 |
1.2.1 承载具体活动的广阔场所 |
1.2.2 大量知识、信息等汇聚的中心 |
1.3 场地、场合到场所——“广场”词义演变分析 |
2 基于广场内涵的古代“类广场”传统用语 |
2.1 行政广场 |
2.2 寺庙、集市广场 |
结语 |
(4)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性利用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提出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研究理论 |
2.1 城市基础设施 |
2.1.1 城市基础设施概念 |
2.1.2 城市基础设施分类 |
2.2 城市空间 |
2.2.1 城市空间集约化利用趋势 |
2.2.2 城市空间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关系 |
2.3 复合利用 |
2.3.1 复合利用概念 |
2.3.2 复合利用趋势 |
2.3.3 复合利用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的价值 |
3.1 现阶段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状况 |
3.1.1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四川安仁桥馆为例 |
3.1.2 城市能源动力系统——以德国杜塞尔多夫Lausward天然气能源站为例 |
3.1.3 城市环境保护系统——以深圳人才公园为例 |
3.1.4 城市给水排水系统——以鹿特丹水广场为例 |
3.1.5 城市防灾安全系统——以墨西哥Ave Fenix消防站为例 |
3.1.6 城市邮电通讯系统——以加拿大国家电视塔改造为例 |
3.2 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的合理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的可能性 |
4.1 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的基础 |
4.1.1 尊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专业性为前提 |
4.1.2 发掘城市基础设施空间的效益性为手段 |
4.2 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利用的制约 |
4.2.1 土地权属问题 |
4.2.2 法律法规问题 |
4.2.3 安全卫生问题 |
4.2.4 空间尺度问题 |
4.2.5 小结 |
4.3 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利用的可能 |
4.3.1 地理区位的可能性 |
4.3.2 空间形态的可能性 |
4.3.2.1 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化 |
4.3.2.2 城市基础设施的空间具象化 |
4.3.3 经济技术的可能性 |
4.4 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利用的形式 |
4.4.1 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复合 |
4.4.2 城市基础设施与日常生活性功能的复合 |
4.5 小结:以中木黑高架作为经验原型论证 |
4.5.1.项目概况 |
4.5.2.制约与解决方法 |
4.5.3.中目黑高架可行性特征分析 |
4.5.4.与商业功能的复合利用 |
第五章 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的设计策略 |
5.1 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的要点 |
5.1.1 互馈性 |
5.1.2 多样性 |
5.1.3 和谐性 |
5.1.4 安全性 |
5.2 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的策略 |
5.2.1 功能基面的叠加 |
5.2.2 交通组织的梳理 |
5.2.3 空间形态的整合 |
5.2.4 自然环境的渗透 |
5.3 小结 |
第六章 深圳南山区南海大道高架空间复合利用设计 |
6.1 任务书及其前期分析 |
6.1.1 基地概况 |
6.1.2 现状分析 |
6.1.3 设计要求 |
6.2 复合利用策略介入城市基础设施 |
6.2.1 功能复合基面的叠加 |
6.2.2 景观化重塑基础设施 |
6.3 复合性利用的要点 |
6.3.1 生活化空间的构建与营造 |
6.3.2 精神性空间的构建与营造 |
6.4 设计图纸与表达 |
6.5 设计局限与思考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结语 |
7.1.1 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
7.1.2 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的价值与可能性 |
7.1.3 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利用策略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附录Ⅰ 深圳市南山大道高架桥桥下空间调查问卷 |
附录Ⅱ |
致谢 |
(5)基于使用功能的城市广场空间尺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城市广场空间尺度经典理论评述 |
2.1 城市广场空间尺度理论产生的背景 |
2.2 城市广场空间尺度的理论 |
2.3 城市广场空间尺度理论的归纳与评述 |
3 城市广场的使用功能及空间尺度的中介因素 |
3.1 城市广场主导功能的演变:从“会场”到“公园”, 再到“商业中心” |
3.2 城市广场使用功能对空间尺度的影响 |
3.3 使用功能与空间尺度的中介因素 |
4 结语 |
4.1 组合城市广场的空间尺度 |
4.2 观察活动为主的单一城市广场空间尺度 |
4.3 体验感情为主的单一城市广场空间尺度 |
(6)我国中小城市高铁客站站前空间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2 相关概念的解读和认知 |
2.1 关于城市规模的界定 |
2.1.1 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 |
2.1.2 新标准的调整变化分析 |
2.2 高速铁路客站的特点 |
2.2.1 高速铁路客站的定义和类型 |
2.2.2 高速铁路客站和普通客运站的区别 |
2.2.3 高速铁路客运模式对站前空间的影响 |
2.3 站前空间的定义和构成 |
2.3.1 站前空间的定义 |
2.3.2 站前空间的功能 |
2.3.3 站前空间的空间构成 |
2.4 空间尺度的认知 |
2.4.1 尺度的定义和理解 |
2.4.2 中小城市空间尺度的认知误区 |
2.4.3 关于中小城市建设尺度的反思 |
3 交通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尺度 |
3.1 交通空间的构成要素 |
3.1.1 交通设施场地与换乘节点 |
3.1.2 站房平台 |
3.1.3 人行道和车行道 |
3.2 交通空间要素的尺度 |
3.2.1 交通设施场地 |
3.2.2 换乘节点 |
3.2.3 站房平台 |
3.2.4 人行道与车行道 |
3.3 调研与检测 |
3.3.1 换乘交通分配比例 |
3.3.2 交通设施容量与场地面积 |
3.3.3 换乘距离与旅客感受 |
3.4 结论与建议 |
3.4.1 结论 |
3.4.2 建议 |
4 步行广场的构成要素与尺度 |
4.1 步行广场的构成要素 |
4.1.1 活动要素 |
4.1.2 界面要素 |
4.1.3 设施要素 |
4.2 活动要素与尺度 |
4.2.1 活动方式 |
4.2.2 活动内容 |
4.2.3 调研与检测 |
4.3 界面要素与尺度 |
4.3.1 基面 |
4.3.2 边围 |
4.3.3 调研与检测 |
4.4 设施要素与尺度 |
4.4.1 休闲设施 |
4.4.2 景观设施 |
4.4.3 服务设施 |
4.5 结论与建议 |
4.5.1 结论 |
4.5.2 建议 |
5 站前空间总体规模 |
5.1 影响站前空间总体规模的因素 |
5.1.1 高铁客站规模 |
5.1.2 空间组织模式 |
5.1.3 高铁客站开发模式 |
5.2 中小城市高铁客站站前空间总体规模的特点 |
5.2.1 站前空间总体规模 |
5.2.2 各功能空间比例有所变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经济发展与政府体制改革 |
1.2.2 当代档案馆发展的新趋势 |
1.2.3 当代中国档案馆建设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视角 |
1.3.1 研究对象: |
(1)档案馆的定义与分类 |
(2)开放性 |
1.3.2 研究视角:公共服务 |
1.3.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当代”的时间范畴 |
(2)关于档案馆类型研究范围的界定 |
(3)关于档案馆“开放性”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的:以新设计策略适应并协同当代中国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开展 |
1.5 研究意义 |
1.6 文献综述 |
1.6.1 档案学的相关研究 |
(1)国外档案学研究综述 |
(2)国内档案学研究综述 |
1.6.2 档案馆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 |
(1)综合研究 |
(2)案例分析 |
(3)规范教程 |
1.6.3 研究总体评价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档案馆开放性发展 |
2.1 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2.1.1 关于服务的引入 |
2.1.2 公共服务的解读 |
(1)服务对象:作为一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 |
(2)服务理念:作为一种学术理论和管理理念提出的公共服务 |
(3)服务客体:作为一种政府职能提出的公共服务 |
2.1.3 公共服务的模型描述 |
2.2 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发展综述 |
2.2.1 档案的定义与特性 |
(1)档案的定义 |
(2)档案的双重属性 |
2.2.2 档案利用与档案馆发展 |
(1)档案的利用 |
(2)档案馆的发展历程 |
(3)传统档案馆中政治机要性对文化科学性的挤压 |
2.2.3 档案馆公共服务开展的推动因素 |
(1)外在因素 |
(2)内在因素 |
2.2.4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模型描述 |
(1)服务对象:公众 |
(2)服务客体:公众所需的档案信息 |
(3)服务理念:开放共享 |
2.3 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档案馆开放性发展趋势 |
2.3.1 基于服务对象开放,从简单社会关系向网络化社会关系发展 |
2.3.2 基于服务客体开放,从单一社会职能向多元化社会职能拓展 |
(1)基于档案文化科学性的服务职能拓展 |
(2)基于档案政治机要性的服务职能拓展 |
2.3.3 基于服务理念开放,从单纯保密管理向开放性运营理念转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放性发展趋势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 |
3.1 中国档案馆起源与发展简述 |
3.1.1 中国档案馆的发展历程 |
(1)封闭保存时期 |
(2)有限利用时期 |
(3)开放利用时期 |
3.1.2 建国后档案馆社会定位的政策研究 |
3.2 当代中国档案馆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 |
3.2.1 服务型政府建设浪潮 |
3.2.2 公民信息知情权觉醒 |
3.2.3 公民文化需求的兴起 |
3.3 开放性发展趋势下当代中国档案馆建设面临的困境 |
3.3.1 档案意识薄弱,难以进入城市空间 |
3.3.2 自身资源有限,建筑功能构成单一 |
3.3.3 管理体制影响,空间开放程度偏低 |
3.4 开放性发展趋势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对新设计策略的亟需 |
3.4.1 基于设计工作者角度 |
3.4.2 基于档案利用者角度 |
3.4.3 基于档案管理者角度 |
3.4.4 基于政府决策者角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的整体建构 |
4.1 设计层面介入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4.1.1 基于建设模式与社会关系的关联性 |
4.1.2 基于建筑功能与社会职能的延续性 |
4.1.3 基于空间构成与运营理念的一致性 |
4.2 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的理论支撑 |
4.2.1.整体观 |
4.2.2.适应性 |
4.2.3.协同论 |
4.3 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内涵 |
4.4 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构成 |
4.4.1.基于网络化社会关系,档案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 |
4.4.2.基于多元化社会职能,档案馆建筑功能开放性拓展 |
4.4.3.基于开放性运营理念,档案馆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档案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策略 |
5.1 传统档案馆建设模式解读 |
5.1.1 传统档案馆封闭的社会关系 |
5.1.2 传统档案馆建设模式 |
5.1.3 传统档案馆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离 |
5.2 档案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的切入条件 |
5.2.1 策划目标:适应并促进档案馆社会关系网络化发展 |
(1)档案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组成元素 |
(2)档案馆作为城市分项规划系统的重要元素 |
5.2.2 主观因素:自身资源配置与安防保存技术的发展 |
(1)馆藏资源与建设规模配置 |
(2)档案安防以及保存技术的发展 |
5.2.3 客观环境:城市集约化发展 |
5.3 档案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 |
5.3.1 整体均等,面向城市整体空间的开放 |
(1)基于空间距离的均等 |
(2)基于到达时间的均等 |
(3)基于人口密度的均等 |
5.3.2 分类协同,面向同类公共设施的开放 |
(1)基于文化科学性,促进城市公共文化网络的发展与完善 |
(2)基于政治机要性,注重与城市公共行政设施的良好衔接 |
5.3.3 个体整合,面向其他建筑资源的开放 |
(1)协作模式 |
(2)共建模式 |
(3)融合模式 |
5.4 档案馆建设模式开放性策划的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档案馆建筑功能开放性拓展策略 |
6.1 传统档案馆建筑功能组成 |
6.1.1 传统档案馆社会职能解读 |
6.1.2 传统档案馆建筑功能组成 |
6.1.3 档案库房与业务技术用房的主导地位 |
6.2 档案馆建筑功能开放性拓展的切入条件 |
6.2.1 拓展目标:适应并促进档案馆社会职能多元化拓展 |
6.2.2 主观因素:档案馆建设模式策划 |
6.2.3 客观环境:公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亟需 |
6.3 档案馆建筑功能的开放性拓展 |
6.3.1 功能分化,自身功能体系的开放 |
(1)建筑功能整体构架的完善 |
(2)对外服务功能类型的分化 |
(3)对外服务功能区域与库房功能区的分离 |
6.3.2 功能复合,面向周边建筑的开放 |
(1)与博物馆、图书馆的功能复合 |
(2)与教育科研机构的功能复合 |
(3)与行政管理机构的功能复合 |
6.3.3 功能外延,面向城市空间的开放 |
(1)建筑内部空间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功能外延 |
(2)建筑外部空间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功能外延 |
6.4 档案馆建筑功能开放性拓展的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中国档案馆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策略 |
7.1 传统档案馆建筑空间解读 |
7.1.1 传统档案馆管理理念 |
7.1.2 传统档案馆封闭型空间架构 |
7.1.3 传统档案馆的空间特质 |
7.2 档案馆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的切入条件 |
7.2.1 建构目标:适应并促进档案馆运营理念开放性转变 |
(1)可感知——对公众类型的开放 |
(2)可到达——对公众行为的开放 |
7.2.2 主观因素:档案馆建筑功能拓展 |
7.2.3 客观环境:服务对象行为模式多样 |
7.3 档案馆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 |
7.3.1 等级建构,空间架构开放 |
(1)空间安全等级性原则 |
(2)等级建构方式比较研究 |
7.3.2 界面消解,可感知的开放 |
(1)外部空间界面的消解 |
(2)内部空间界面的消解 |
7.3.3 空间复合,可到达的开放 |
(1)外部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复合 |
(2)公共空间与功能空间的复合 |
(3)相似功能空间之间的复合 |
7.4 档案馆建筑空间开放性建构的意义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的协同与展望 |
8.1 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的系统协同 |
8.1.1 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的自身系统协同 |
8.1.2 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的外界系统协同 |
(1)国家政策支持 |
(2)城市资源配合 |
(3)档案馆资源建设 |
8.1.3 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的整体协同平台 |
8.2 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展望 |
8.2.1 建设模式多样化,从进入城市向融入城市发展 |
8.2.2 建筑功能多元化,从档案服务向社会服务发展 |
8.2.3 建筑空间多维化,从满足功能向满足公众发展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各地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发展迅速 |
1.1.2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缺乏有效的整体性思维 |
1.1.3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关注 |
1.2 研究缘起 |
1.2.1 外部因素 |
1.2.2 自身原因 |
1.3 相关概念 |
1.3.1 整体和整体观 |
1.3.2 城市中心区与中央商务区 |
1.3.3 城市空间、外部空间和空间形态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1.6.1 基础研究方面 |
1.6.2 技术分析方面 |
1.6.3 实践应用方面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发展分析 |
2.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1 建筑创作“整体观”的研究 |
2.1.2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研究 |
2.1.3 关于城市中心区的理论 |
2.1.4 关于空间形态量化与控制的理论 |
2.2 境外城市中心区实践考察 |
2.2.1 欧洲——巴黎拉·德方斯 |
2.2.2 北美——纽约曼哈顿 |
2.2.3 亚洲——香港中环 |
2.3 广州城市中心区发展分析 |
2.3.1 我国城市中心区开发现状 |
2.3.2 珠三角城市中心区建设成就 |
2.3.3 广州市城市中心区发展历程 |
2.3.4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珠江新城 |
2.4 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启示 |
2.4.1 国外新趋势 |
2.4.2 国内新需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 |
3.1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原理 |
3.1.1 回溯推理的建构思路 |
3.1.2 分解组合的建构方法 |
3.1.3 理论建构的技术路线 |
3.2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过程 |
3.2.1 城市空间的基本概念 |
3.2.2 基本概念的本体解构 |
3.2.3 解构产生的层级属性 |
3.2.4 层级属性的价值关联 |
3.3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成果 |
3.3.1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研究 |
3.3.2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框架 |
3.3.3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内涵 |
3.3.4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外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研究 |
4.1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基础 |
4.1.1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本质 |
4.1.1.1 综合性的理念 |
4.1.1.2 整体性的思维 |
4.1.2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目的 |
4.1.2.1 技术目的 |
4.1.2.2 实践目的 |
4.1.3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的具体对象 |
4.1.3.1 建筑和空间两个层级 |
4.1.3.2 宏观与微观两种尺度 |
4.2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内容 |
4.2.1 建筑——空间的整体互动与和谐 |
4.2.2 建筑层级的形态控制 |
4.2.2.1 密度 |
4.2.2.2 高度 |
4.2.2.3 体量 |
4.2.3 空间层级的形态控制 |
4.2.3.1 界面 |
4.2.3.2 通廊 |
4.2.3.3 风格与色彩 |
4.2.4 其它控制元素的构成与表达 |
4.3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意义 |
4.3.1 建筑形态的有效控制是城市中心区整体控制的重点 |
4.3.2 空间形态的有效控制是城市中心区整体控制的核心 |
4.3.3 建筑形态与空间形态的和谐是城市中心区整体控制的关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 |
5.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基础 |
5.1.1 技术文件是实体控制研究的基本依据 |
5.1.2 调研比较是实体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
5.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内容 |
5.2.1 宏观层面的整体脉络 |
5.2.1.1 轴线 |
5.2.1.2 城市墙 |
5.2.1.3 廊道 |
5.2.1.4 天际线 |
5.2.2 微观层面的构成要素 |
5.2.2.1 道路系统 |
5.2.2.2 街区单元 |
5.2.2.3 标志空间 |
5.2.2.4 建筑界面 |
5.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结论 |
5.3.1 宏观整体脉络清晰明确 |
5.3.2 微观构成要素有待提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 |
6.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基础 |
6.1.1 地块单元是量化控制研究的基本对象 |
6.1.2 数据分析是量化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
6.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内容 |
6.2.1 强度指标对空间质量的影响 |
6.2.1.1 概念解读 |
6.2.1.2 建筑密度 |
6.2.1.3 容积率 |
6.2.1.4 绿地率 |
6.2.1.5 综合分析 |
6.2.2 用地指标对形态分布的制约 |
6.2.2.1 概念解读 |
6.2.2.2 建立栅格模型 |
6.2.2.3 公共设施用地 |
6.2.2.4 居住用地 |
6.2.2.5 公共绿地 |
6.2.2.6 综合分析 |
6.2.3 墨菲指数对空间边界的界定 |
6.2.3.1 概念解读 |
6.2.3.2 商务高度指数 |
6.2.3.3 商务密度指数 |
6.2.3.4 总高度指数 |
6.2.3.5 综合分析 |
6.2.4 活力指标对形态发展的解读 |
6.2.4.1 概念解读 |
6.2.4.2 已建度 |
6.2.4.3 在建度 |
6.2.4.4 可建度 |
6.2.4.5 综合分析 |
6.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结论 |
6.3.1 公共空间质量整体合理而局部差异 |
6.3.2 功能形态分布重点突出且适度集中 |
6.3.3 商务空间边界东西分明而核心明显 |
6.3.4 城市形态发展活力减弱且速度降低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 |
7.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的基础 |
7.1.1 发展过程是动态控制研究的基本背景 |
7.1.2 过程跟踪是动态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
7.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的内容 |
7.2.1 街区层级的控制策略 |
7.2.1.1 控制策略是建设实践的控制和引导 |
7.2.1.2 关于广州珠江新城街区F |
7.2.1.3 城市设计导则的整体控制 |
7.2.1.4 规划控制图则的形态引导 |
7.2.2 地块层级的建设实践 |
7.2.2.1 建设实践是控制策略的贯彻和落实 |
7.2.2.2 关于街区F地块单元 |
7.2.2.3 地块F1-2 控制导则和控制图则 |
7.2.2.4 地块F1-4 控制导则和控制图则 |
7.2.2.5 地块F2-1 控制导则和控制图则 |
7.2.3 从控制策略到建设实践过程之间的问题 |
7.2.3.1 功能主导的失效 |
7.2.3.2 形态控制的欠缺 |
7.2.3.3 量化限定的偏差 |
7.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研究的结论 |
7.3.1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宏观上取决于开发主体的执行能力 |
7.3.2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中观上取决于技术文件的实践效用 |
7.3.3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微观上取决于量化指标的客观合理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与应对建议 |
8.1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 |
8.1.1 在建城市中心区的持续优化 |
8.1.2 新建城市中心区的科学规划 |
8.1.3 建立宏观的城市中心区体系 |
8.2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控制应对建议 |
8.2.1 微观内部优化建议——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 |
8.2.1.1 评价总结已建部分调整提升控制策略 |
8.2.1.2 运用三维虚拟技术慎重推进未建部分 |
8.2.1.3 分析研究发展过程集中解决技术问题 |
8.2.2 中观形态控制建议 |
8.2.2.1 评价设计条件及确定主导控制元素 |
8.2.2.2 建构控制体系并探寻科学表达方式 |
8.2.2.3 建立灵活开放的规划深化调整机制 |
8.2.3 宏观管理实施建议 |
8.2.3.1 设置长期自主的开发建设管理机构 |
8.2.3.2 采用专案专处的专家评审咨询制度 |
8.2.3.3 制定切实有效的公众参与互动政策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一、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 |
二、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 |
三、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 |
四、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 |
五、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 |
六、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与应对建议 |
未来展望 |
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 |
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珠江新城各阶段规划设计图纸 |
附录 2:《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检讨》(2003)对《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1993)的相关调整 |
附录 3:广州珠江新城规划用地平衡表 |
附录 4: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开发现状 |
附录 5:其它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实践 |
附录 6:国内主要城市中心区数据分析 |
附录 7:香港九龙湾及观塘商贸区建筑高度控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10)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及整合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理论和实践研究 |
1.2.2 国内理论和实践研究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提升城市节点环境质量的整合对策及其综合应用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及整合解析 |
2.1 城市节点 |
2.1.1 城市节点的相关理解 |
2.1.2 城市节点的概念 |
2.1.3 相关概念辨析 |
2.1.4 城市节点的空间范畴 |
2.1.5 城市节点的层级结构 |
2.2 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 |
2.2.1 城市节点的发展 |
2.2.2 城市节点的复合化特征 |
2.3 整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节点整合课题的提出 |
3.1 城市节点现状问题研究 |
3.1.1 现状问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
3.1.2 城市节点现状问题的一般性研究 |
3.1.3 城市节点现状问题实证研究 |
3.2 城市节点整合课题的提出 |
3.2.1 城市节点现状问题 |
3.2.2 城市节点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2.3 城市节点整合的主要内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节点整合系统观的建构 |
4.1 相关研究的启示及整合系统观的引入 |
4.1.1 系统论相关研究启示 |
4.1.2 相关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启示 |
4.1.3 城市节点整合系统观的引入与解析 |
4.2 城市节点整合系统观的意义与作用 |
4.2.1 意义:为城市节点整合提供一种城市设计理念 |
4.2.2 作用:达成多元共识以为城市节点整合提供一种系统方法 |
4.3 城市节点整合系统观指导整合对策的全面研究 |
4.3.1 三个层面的整合重点 |
4.3.2 三个层面及五个要素的整体运用整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节点之间协作互动发展整合对策 |
5.1 整合目标和原则 |
5.1.1 整合目标:强化城市节点之间关联关系以推进协作互动 |
5.1.2 整合原则:多元互动,整体关联,突出重点 |
5.2 城市节点之间协作互动总体特征及表现 |
5.2.1 总体特征 |
5.2.2 总体表现 |
5.3 完善交通系统以促进城市节点之间便捷可达 |
5.3.1 完善路网结构以疏通城市节点之间相互联系 |
5.3.2 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满足不同层面出行需求 |
5.4 调适功能组织以适应城市节点之间互补联动需求 |
5.4.1 完善城市节点的分布格局 |
5.4.2 调整功能构成以满足城市节点之间联动发展 |
5.5 梳理空间结构秩序以强化城市节点之间空间联系 |
5.5.1 建构城市节点之间有序空间秩序 |
5.5.2 完善城市节点之间空间形态整体完整性 |
5.6 营造城市节点之间协作互动的景观美学及人文氛围 |
5.6.1 提升城市节点之间景观美学整体性 |
5.6.2 营造满足城市节点之间协作发展需求的人文氛围 |
5.7 营建与城市生活互动的场所秩序 |
5.7.1 合理组织城市生活以规范城市节点之间场所秩序 |
5.7.2 完善城市节点之间的场所秩序以合理组织城市生活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节点与周边环境有机适应整合对策 |
6.1 整合目标和原则 |
6.1.1 整合目标:完善多元关系以促进二者有机适应 |
6.1.2 整合原则:差异协同、多元适应、和谐转化 |
6.2 城市节点与周边环境有机适应总体特征 |
6.3 完善交通配套以促进二者交通联系 |
6.3.1 优化步行环境以有序引入节点内部空间 |
6.3.2 完善交通设施与交通管理 |
6.4 调适功能配置以适合二者互为支持与互动协作 |
6.4.1 二者在功能配置上的互动协作关系分析 |
6.4.2 完善功能构成以消弱对周边环境的消极影响 |
6.4.3 加强周边环境功能配套与共建意识 |
6.5 营建适合二者有机衔接与和谐转化的空间格局 |
6.5.1 调整二者空间形态以满足和谐转化 |
6.5.2 提升二者“交织区域”互溶性 |
6.6 营造二者协同的景观与人文氛围 |
6.6.1 优化二者“交织区域”的景观环境 |
6.6.2 提升二者“交织区域”人文氛围 |
6.7 有效引导二者城市生活 |
6.7.1 辨析城市生活属性以促使二者城市生活合理衔接 |
6.7.2 加强功能配套设施建设与完善导引体系以有序引导城市生活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市节点各子系统有机关联整合对策 |
7.1 整合目标和原则 |
7.1.1 整合目标:推动各子系统有机关联以提高城市节点环境整体质量 |
7.1.2 整合原则:多元整合,有机协作 |
7.2 城市节点各子系统有机关联总体特征 |
7.3 优化交通系统以实现城市节点内部交通有序性 |
7.3.1 从便捷与高效角度优化交通系统以满足节点内功能联系 |
7.3.2 从多样化与人性化角度优化步行体系 |
7.4 有机结合多元功能以激发节点活力 |
7.4.1 调整节点功能构成与优化功能布局 |
7.4.2 推动节点各城市功能有机结合 |
7.5 完善城市节点空间结构与布局形态 |
7.5.1 构建城市节点有序空间结构 |
7.5.2 图底完形以完善节点空间形态 |
7.6 提升城市节点景观人文氛围 |
7.6.1 展示美的个性特色与主题表达 |
7.6.2 突出节点可意象性 |
7.7 促使节点场所与城市生活互动发展 |
7.7.1 提升节点场所品质支持城市生活展开 |
7.7.2 预设城市生活完善节点各功能布局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市节点整合对策综合运用 |
8.1 城市节点整合对策及综合应用原则 |
8.1.1 城市节点整合对策简表 |
8.1.2 城市节点整合对策的应用原则 |
8.2 城市节点整合对策综合应用机制 |
8.2.1 提升城市节点整合在城市规划中的战略价值 |
8.2.2 厘清城市节点现状发展的多元矛盾 |
8.2.3 全面渗透不同层面整合对策密切关联 |
8.2.4 整体落实“优化选择、和谐互融、有效交互” |
8.2.5 深入节点城市设计实践与创作 |
8.3 基于整合系统观的城市节点设计案例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期刊 |
图书 |
学位论文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城市中心广场主导功能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小城市中心发展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当涂县城中心为例[D]. 杨嘉怡. 东南大学, 2020
- [3]场地、场合与场所——中国“广场”用语的发展与变迁研究[J]. 鄢雨晨. 建筑与文化, 2020(06)
- [4]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复合性利用设计策略研究[D]. 岑土沛. 深圳大学, 2019(09)
- [5]基于使用功能的城市广场空间尺度探析[J]. 唐劲羽. 艺术科技, 2017(04)
- [6]我国中小城市高铁客站站前空间尺度研究[D]. 母彦丽.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9)
- [7]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研究[D]. 夏大为.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
- [8]浅谈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A]. 王席. 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
- [9]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研究[D]. 刘立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10]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及整合对策研究[D]. 刘晨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