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生态修复推进呼伦贝尔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抓好生态修复推进呼伦贝尔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一、抓好生态修复 促进呼伦贝尔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何雨泽[1](2021)在《黄河流域城市产业生态化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治沙保土、植被修复、水资源空间优化、调配与可持续利用等问题十分严峻,黄河流域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步伐刻不容缓。在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这要求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基础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调性,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生产活动,因此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是这一战略的实现途径。本文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提出发展产业生态化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抓手,研究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历史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借鉴已有文献的做法,设计产业生态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应用到黄河流域九省(区)的100个地级市,从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三个层面测度了各个城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以此捕捉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水平和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进一步借助于计量模型,检验了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时间点层面,分析黄河流域不同省(区)、不同河段城市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和城市间协调程度;(2)从时间段层面,探究黄河流域不同省(区)、不同河段城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和城市间协调程度的演变特征;(3)从空间层面,探究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格局;(4)揭示黄河流域城市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排序。本文探究了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揭示黄河流域不同省(区)、不同河段城市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演进过程及特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朱晓昱[2](2020)在《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对于维护草原健康、优化土地管理、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呼伦贝尔草原区作为研究对象,解析了1990-201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规律,结合传统统计学和结构方程模型阐释了1990-201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并以陈巴尔虎旗为案例分析草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将土地利用变化与草原管理结合起来,提出草原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90-2015年,研究区耕地、林地、人工表面面积增加,草原、湿地、其他类型面积减少,其中耕地、林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其余类型相对较少。草地在1990-2000年减少面积较大,为1 309.79 km2,耕地1990-2000年增加面积较大,为1 212.08 km2,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水域面积2000-2010年下降最为明显,减少363.76 km2,人工表面面积2000-2010年增加最大,为162.52km2,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净减少213.15 km2,减幅21.52%。(2)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经济+农畜因素+气候变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农畜因素驱动占主导地位(路径系数最大为-0.84)。显着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为城镇化率(因子载荷最大为0.95)、第三产业增加值(因子载荷最大为0.83)、牲畜数量(因子载荷最大分别为0.95和0.90)。耕地和林地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分布和结构影响,草地受畜牧业因素影响明显,建筑用地受城镇化和经济因素影响较明显。(3)案例研究表明,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以来,陈巴尔虎旗草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草地放牧利用和割草利用面积分别为83.00×104 hm2和80.29×104 hm2。割草场和放牧场草原平均生物量由2010年的8.72×103 kg/hm2、7.68×103 kg/hm2,分别提高到2019年的12.93×103 kg/hm2、11.12×103 kg/hm2,草原植被长势向好。2019年,陈巴尔虎旗除宝日希勒镇外其他苏木均达到草畜平衡,宝日希勒草畜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割草地面积有限,冬春季饲草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季节性失衡。(4)研究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草地及割草地退化、人类活动增强和湿地萎缩等。本文针对草地保护与建设,提出按照“五区一带”的空间布局建议,将土地利用变化与草原畜牧业管理结合起来,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管理建议与对策,为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草原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创新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克服了传统统计方法的缺陷,同时处理潜变量及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了不同时空尺度下区域经济、农畜因素和气候变化三大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的大小和方向,定量研究了不同驱动要素间的因果关系,为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切入点。

赵哲[3](2020)在《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地作为国家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功能始终是其第一大功能,保障草地生态安全也成为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然而,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大与气候变化进程持续加剧的双重影响下,草地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威胁与挑战。此外,草地还具有重要的生产功能,并且随着居民膳食结构的转变,对于口粮的消费量在不断减少,对于畜产品(肉、奶、蛋)的需求量在显着增加,而农业产业结构并未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导致农产品市场上供需失衡。并且,作为畜产品生产最基本的投入要素,充足且优质的饲草是畜产品持续供给的根本保障,但是当前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于畜产品的强劲需求,造成畜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且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高,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而在资源约束趋紧,市场需求激增的背景下,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无疑是在保障草地生态安全的同时,提升其生产功能,扩大经济产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本研究围绕效率的测算、效率的收敛性、效率的影响因素、效率的经济溢出效应等方面对呼伦贝尔不同草牧业生产模式下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在厘清草地资源变动情况的基础上,从生态与生产两个方面分析其供给能力,并结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从供给-需求的角度辨识了当前草牧业发展现状;其次,采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结合统计数据与调研数据,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考察草地质量与生产能力的生态变量纳入生产函数当中,从宏观(旗县)与微观(牧民)两个维度分别测算了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的效率水平并甄别了关键影响因素;再次,基于能值分析方法,通过传统模式与新型模式的对比,辨识了牧场维度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的生产水平及发展优势;第四,采用Orani-G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由于生产模式转变导致的效率变动对呼伦贝尔农业部门的经济影响;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提炼出推动草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在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方面,从整体看,近年来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供给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草地变动呈现以其面积缩减为代价,支撑其他各类生态系统面积扩张的趋势特征,草地生态保护压力加剧,生态功能已经难以满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求;生产供给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其中以液态奶产量上升为主,肉类产量上升幅度较小,草地生产功能同样难以满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结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当前草牧业发展现状主要包括粮食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匹配,饲料粮与畜产品对外依存度增高、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草地生态压力加剧、天然草地供给能力较低,草牧业科技薄弱、草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缺乏产业链总体设计、草牧业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五个方面。(2)在旗县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2001年,除新巴尔虎右旗与扎兰屯市外,其余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位于半农半牧区旗县的技术效率整体高于牧区旗县,存在技术领先优势;在动态变化方面,部分旗县的变化幅度较大,整体呈现出半农半牧区旗县实现对牧区旗县的技术赶超并不断扩大技术优势的趋势特征,技术进步成为驱动技术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在空间变化方面,各旗县技术效率变动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其中,在2001-2005年间呈现绝对β收敛趋势,表明存在技术落后旗县对技术领先旗县的赶超效应,在2006-2016年间则呈现发散趋势,表明半农半牧区旗县的技术领先优势不断凸显;条件β收敛检验结果显示,技术效率最终均会收敛到稳定水平,存在发展趋同的收敛性特征;此外,降水量、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规模化经营以及草原管理政策均会对技术效率产生积极影响。(3)在牧民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呼伦贝尔牧民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差距较大,且存在科技与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适应极端气象灾害能力较弱且手段匮乏等问题;并且,当前传统的草牧业生产模式主要依赖于天然草场供给,受气象灾害的影响程度较大,产量低且不稳定,其中极端干旱是该地区最主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因此,由于极端干旱引发的饲草供给不足则是当前制约效率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此外,虽然以“购草”与“卖畜”为主的牧民适应性措施对技术效率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都是为了减少经济损失而选择的无奈举措,本质上并未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草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无效率现象;而提高牧民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还需在合理控制载畜量的同时,通过联户经营、社区共管等方式适当增强牲畜的移动性,从而实现良性避灾。(4)在牧场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草地生态压力较大等问题,而试验区特泥河牧场与谢尔塔拉牧场内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生产模式可以较好的协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具备相对较高的效率水平与经济发展潜力;并且,人工草地可以实现高产高效的饲草供给,牧场内占草地面积10%的人工草地可以满足全部的饲草需求,当这个比例提高到30%时,可以使草牧业生产规模扩大1.7倍。整体来看,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生产模式有利于实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5)在草牧业生产的效率变动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方面,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会导致GDP、出口总值与加税进口总值显着增长,在此基础上,技术效率提升会进一步增强上述影响,而技术效率降低则会弱化上述影响,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提升对农业部门的经济影响与技术效率降低相反;此外,效率变动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最大,效率提升会带来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尤其体现在畜产品供给量的增加上,从而导致各类农产品价格出现下降,而鉴于农产品市场上对于畜产品的强劲需求,产量提高、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必然增加,相应的替代性产品(粮食性产品)的需求量则必然减少,并且效率提升会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印证了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基于研究成果提炼出推动草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大草牧业科研投入,提升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完善灾害预警应对手段,提高适应性管理水平;转变草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地生态置换;优化草牧业经营模式,改变草地放牧依赖;划定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红线,恢复草地生态功能;加大草地生态补偿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草牧业产业体系,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八个方面。

房阿曼[4](2020)在《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东部草原区既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电基地的分布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草场退化、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经过长期累积和空间外扩,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论文以内蒙古东部草原矿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实验检测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大型矿区植被演变、土地覆被变化及场地地表生态质量变化的累积效应进行时空尺度的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矿区发展与草原生态系统演变的关系、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关键生态要素累积响应等方面总结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煤矿全生命周期可归纳为发展初期、加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和发展衰退期,各时期通过不同扰动方式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空间演变。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具有时间累积性、空间扩展性、累积源叠加或协同、隐性与显性、间接效应、阈值敏感性和生态功能可恢复性差的特征。(2)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及趋势线法分析1981-2015年内蒙古东部25个大型矿区植被演变生态效应。近35年,对比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植被覆盖度增长趋势,通辽市植被生长状况较好,兴安盟、赤峰市次之,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较差。比较25矿开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6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减少的趋势,4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增长的趋势。除胜利一号矿外,45.83%矿区植被生长受降水量影响较为明显,25%矿区人类活动促进了植被生长,8.34%矿区人类活动导致植被呈现退化趋势,20.83%矿区植被生长与降水量、人类活动无明显相关性。(3)划定宝日希勒露天矿(开采近20年)、伊敏露天矿(开采近36年)、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近45年)生态敏感区,结合生态储存状态、过程、格局等指标综合评价三个大型露天矿区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1)宝矿、敏矿、胜利矿矿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幅度分别为-4212.19元/a、1915.68元/a、-2491.49元/a。(2)生态储存状态指标显示,宝矿、敏矿、胜利矿的矿区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以83.68元/hm2·a、75.38元/hm2·a、48.01元/hm2·a的速度发生退化;三个矿生态储存转化率均为负值,生态系统呈现高服务功能向低服务功能转换的过程,生态储存过程均呈现消极转化趋势;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能力值分别为-410元/hm2·a、-310元/hm2·a、-240元/hm2·a,其中胜利矿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态储存能力;三个矿的生态储存格局值较为接近;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条件值分别为0.37%、0.69%、0.62%。(3)生态储存效应综合指数显示,伊敏矿综合指数相对较高为4.37,宝矿次之、胜利矿相对较低为1.65,表明土地利用对区域生态储存影响伊敏矿最小,胜利矿最大。(4)根据宝矿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矿区场地生态质量空间变化及土壤质量状况,评估矿区地表生态累积效应,划定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第一,投产阶段生态状况趋于良好,达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恶化,丰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好转,稳产阶段生态状况轻微恶化。第二,矿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Cr、Cd、Pb、Zn、Cu、As、Ni含量低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但Cr、Cd、Zn、Cu、As、Ni超过内蒙古土壤背景值,土壤中Cr、Zn累积明显;土壤重金属危害整体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Cd是重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元素。第三,矿区场地及土壤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矿区东南部0-2 km缓冲区范围受采矿活动影响较为明显,2-5 km缓冲区可能受采矿活动影响。第四,针对宝矿生态状况,提出“动态修复”及分区域、分阶段的重点治理及种植土壤修复植物如紫花苜蓿、披碱草、落叶松、胡枝子等生态响应策略。该论文有图63幅,表55个,参考文献235篇。

郭米山[5](2020)在《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特性及其对樟子松幼苗的影响》文中认为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作为我国北方风沙区重要的防护林造林树种,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普遍存在着枝叶枯黄、难以自然更新的衰退现象,严重制约了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外生菌根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根系的互利共生体,具有提高植物水养吸收效率、增强植物抗逆性、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性和稳定性等重要功能。沙地樟子松是典型的外生菌根真菌依赖型树种,在各个生长阶段皆离不开外生菌根真菌的互利协作。因此,研究揭示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作用特征对于沙地樟子松健康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呼伦贝尔、毛乌素和科尔沁沙地不同龄组(中龄、近熟和成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原产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和结构差异及主要环境驱动因子;利用分子生态网络构建和相对丰度数量差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网络结构中的关键菌种为试验菌种;通过室内纯培养试验,探究外生菌根真菌对碳源、氮源、水分、p H值和温度等条件的生长适应性;通过盆栽试验培养沙地樟子松菌根化幼苗,研究揭示外生菌根真菌对沙地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代谢情况,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来评价沙地樟子松菌根化幼苗的抗旱性性能。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种类丰富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工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显着低于天然林(P<0.05),毛乌素沙地人工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高于科尔沁沙地,高于呼伦贝尔沙地(P<0.05)。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共鉴定到2门,22科和27属,优势属为乳牛肝菌属(Suillus);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共鉴定到2门,15科和18属,优势属为须腹菌属(Rhizopogon);科尔沁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共鉴定到2门,14科和17属,优势属为威氏盘菌属(Wilcoxina)。在区域尺度上,平均日照时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显着相关(P<0.01)。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与温度和平均降水量显着相关(P<0.01)。在地方尺度上,三个沙地在林分发育过程中驱动和调节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因子存在显着差异。除土壤有机碳含量外,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还与全氮和全磷含量(呼伦贝尔)、全磷含量(毛乌素),p H和总土壤孔隙度(科尔沁)极显着相关(P<0.01)。(2)通过分析筛选出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eteus,Sl)、点柄粘盖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Sg)和口蘑属真菌(Tricholoma sp.,Ts)为后续试验菌种。外生菌根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特性结果如下,Sl和Sg对碳源无明显偏好性,Ts的最优碳源为蔗糖;NH4Cl为三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最优氮源,而尿素氮完全不能被利用;三种外生菌根真菌对于干旱胁迫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在-6.95 Mpa的水势条件下生长完全受到抑制;三种外生菌根真菌均喜弱酸性环境,同时Ts具有较优的碱性环境适应性;三种外生菌根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C,低于15°C会对它们的萌发生长产生明显抑制。(3)三种外生菌根真菌均可以与樟子松幼苗合成外生菌根,外生菌根对植物的生长具有积极作用。Sl、Sg和Ts三个处理组菌根化幼苗呈现出不同的生长规律,Sl在幼苗的径向生长、生物量积累、根系生长调节及光合作用特征参数的增加作用上效果最优。Sg对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从总体上与同属的Sl表现出一致性,效果稍逊色但差异并不显着(P>0.05)。Ts在幼苗高生长和叶绿素浓度的提升作用明显,而在根系活力上却表现出负增长。(4)外生菌根的合成可以提高沙地樟子松幼苗的抗旱能力,干旱胁迫梯度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80%、40%、20%、10%、5%(分别为轻微、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三组菌根化幼苗受到伤害的程度并没有显着差异(P>0.05)。植株通过促进生长、渗透调节、产生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伤害等途径协作抵御干旱胁迫。Sl处理组主要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氧对细胞的伤害;Sg处理组菌根化幼苗除了提高抗氧化酶作用外,主要通过积累脯氨酸进行渗透调节来抵御干旱胁迫;而Ts处理组偏好在促进幼苗生长和增加光合作用效率来提高植株抗旱能力上。在轻微和轻度干旱胁迫下,Sl处理组抗旱性最强;在中度干旱胁迫下,Ts处理组抗旱性最强;在重度干旱胁迫下,Ts和Sg处理组抗旱性最强;在极重度干旱胁迫下Sl处理组抗旱性最强。本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和主要影响因素,阐明外生菌根真菌对于沙地樟子松幼苗的影响机制,还将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营造和可持续经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对于我国北方风沙区荒漠化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曾思燕[6](2020)在《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重速度、轻均衡”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大量的优质耕地资源被城市或工矿占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还进一步污染了水土资源,严重威胁着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持续性。2014年国家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告》显示中国有19.4%的土壤点位数据超过国家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全国9个主要稻米产区大米中镉超标占10.3%,这说明正视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为践行“青山绿水即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逐步解决耕地污染问题,国家倡导实施休耕战略。先前学者已对休耕的内涵及其自然-经济-社会效益、农民休耕的意愿与补偿标准、耕地休耕具体的实施模式与对策等政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休哪里?”、“休多少?”、“怎么休?”这三个最根本的问题未作明确回答,这不仅涉及到我国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问题,还涉及到耕地质量、生态脆弱性、土壤污染程度等自然条件。此外,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如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从土壤污染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地下水超采区空间分布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影响休耕的主控因素入手,采用空间统计与分析方法,依据不同农区休耕的主控因素的差异对中国休耕区域进行划分,定量化评估不同的休耕情景(食品安全优先、耕地质量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对粮食安全潜在的影响,最终探索在粮食安全约束下,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基于粮食安全优先的中国最优休耕方案。本文通过识别休耕主控因素、确定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实现“藏粮于地”、农业发展可持续转型和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可为国家层面上的休耕规划提供依据,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平衡新时代耕地利用矛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中国休耕的四个主控因素在空间上呈不同的等级分布。中国耕地土壤总体复合污染占比为22.10%,以轻度污染为主,其中重度污染占比1.23%;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以中等地为主,低等地和劣等地共占总面积的17.69%;中国地下超采区主要集中于华北、东北地区,轻度、中度和重度区分别为3.66%、3.83%、0.68%;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内尚有耕地1961.6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4.52%,其中,一级生态保护红线内占3.57%。(2)不同情景概念模型评估了中国休耕的优先组合。基于食品安全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比例分别为4.94%、9.64%和15.30%;基于耕地质量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6.65%、9.83%和19.52%;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70%、10.01%和20.58%。(3)在不考虑国家粮食安全与财政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休耕总面积为4434.6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87%。依据不同区域休耕的主控因素差异,制定清洁去污型、地力提升型、节水保水型和生态保护型等休耕类别,并建议对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采取差异化的休耕治理措施。(4)不同休耕目标组合对粮食产能损失有着显着的差异。基于生态安全优先情景下高休耕目标组合造成我国粮食减产量为[17165.35,25386.62]万吨,远高于食品安全优先组合和耕地质量优先组合对粮食产能的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高度自给,中国最大可休耕规模为1818.27万hm2,并置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下综合制定了考虑粮食安全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休耕992.98、1732.32和2964.10万hm2。为切实保障农民生计,确保休耕补贴金额处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可接受范围内,且不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建议将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按1.7:5.1:3.2、3.9:2.4:3.7和2.3:3.6:4.5确定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1-2035年)的休耕规模。在中国不同地区实施休耕应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分时期实施推进休耕方案,以期实现国家农业转型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论文有图40幅,表25个,参考文献231篇。

白洋[7](2019)在《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的频繁,使草原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地区草原发生退化、沙化,草原生态失衡,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多可持续发展。呼伦贝尔市草原沙化治理公益工程是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为了改善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遏制草原沙化的重要决策。从2009年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以来,呼伦贝尔草原的沙化情况得到好转,草原生态得到改善,草原生产力也随之上升,植被盖度增加,扬沙天气明显减少,既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本文是根据2009年-2018年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比较分析法,对草原沙化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沙化治理工程中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草原沙化公益工程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根据一系列分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保护草原措施不合理、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草原生态平衡、保护草原的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治理成本面临资金缺口。本文根据以上存在问题的原因为呼伦贝尔市草原沙化治理工作提出了实施草畜平衡,以草定畜,遏制草原沙化退化;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加强法制建设和舆论宣传力度,依法保护草原、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防沙治沙责任制;加大对呼伦贝尔草原区非法开荒、非法占用牧民草场的检查和林地确权工作等对策建议。

张斯屿[8](2019)在《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1992—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前后,东北地区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期在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寻求平衡点。因此,如何准确的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制定合理的森林规划与管理对策,可以在生态恢复与保护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因此,本研究以东北地区1992-2015年每年的土地利用及植被归一化指数数据为基础,通过CASA模型、USLE模型和In VEST模型,在校正不同模型的参数后,对东北地区每一年的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产力(NPP)、土壤保持量和水源涵养量进行了模拟,并采用CV(coefficient variation)、MK(Mann-Kendall test)、TS(Theil–Sen Median trend)、Hurst、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法明确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旨在科学地表征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趋势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5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初见成效,森林面积显着增加。增加的森林主要源于耕地、草地和稀疏植被。此外,由于农业的发展以及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草地和耕地的相互转化相对较剧烈,草地和耕地转化区域主要位于松嫩平原。(2)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系统质量。主要表现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此外,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植被覆盖度稳定性有所提高(稳定状态面积较1992-1995年提高了42.98%),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以增加为主。(3)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得到改善。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NPP均值年际变化在2000-2015年呈波动中上升趋势,增加速率为0.0016 a-1,2000-2015年空间分布上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76.14%NPP得到改善;土壤保持量均值年际变化由1992-1999年的减少趋势(-1.17a-1),变为2000-2015年增长趋势(14.58 a-1);水源涵养量均值年际变化由1992-1999年的减少趋势(-5.36a-1),变为2000-2015年增长趋势(8.43 a-1),空间分布上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92.86%水源涵养量呈改善趋势。(4)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平均值优于非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空间分布上,NPP、土壤保持量和水源涵养量平均值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域相对较高;呼伦贝尔、松嫩平原和赤峰等区域NPP、土壤保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相对较差,草地、耕地和稀疏植被是该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5)东北地区NPP、土壤保持量和水源涵养量之间均为协同关系,且土壤保持量与水源涵养量间的协同关系显着性极高;东北地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相对重要区,仅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6.83%,并且主要分布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本研究全面系统的对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不仅量化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演变规律和年际变化趋势,而且可以为天然林保护工程未来的实施与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

胡艳芳[9](2019)在《内蒙古农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农业作为内蒙古农村牧区的支柱产业,无论是在农产品产量还是在经济产值方面都在不断提升。但是,盲目通过投入大量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经济产出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化肥、农药和农膜等要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业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碳排放也在与日俱增。在大力提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在生态经济学、低碳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基础上,以内蒙古地区农业(种植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内蒙古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基于2005-2016年12年11个盟市的农业面板数据,采用非径向、非导向的SBM-DEA模型测算了未考虑环境因素的传统农业生产效率和考虑环境因素的农业生态效率,对二者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传统农业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农业生态效率,大部分盟市处于低传统农业生产效率和低农业生态效率的状态,资源浪费和农业污染问题严重;对农业生态效率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相对有效的盟市个数逐年减少,2010年以前,纯技术效率水平不高是制约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2010年开始,纯技术效率不断提高,规模效率下降成为制约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各盟市的农业生态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是造成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在农业生态效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人均农业增加值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农业规模化水平和种植业结构对农业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为负。最后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提高农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

于岩[10](2019)在《牙克石市水资源政府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态系统所有物质进行循环的必要条件,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公共资源。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自然资源类产业,以及工商业、旅游业、制造业等加工服务类产业,时时刻刻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频繁、开发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对水资源的保护不足、利用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凸显,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职能划定分散,各地区各部门单打独斗的运行机制无法适应水资源综合治理的要求。水资源这一重要公共资源涉及不同自然空间和较多的公共部门,利用和保护要重点考虑其可持续性,管理具有很大的难度。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科学合理地构建水资源体系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的参与,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需要公共管理系统中多部门的协同治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开展水资源协同治理的研究,将自然生态规律同社会公共管理相融合,以维护人文、环境、气候、生物的平衡与发展为目标,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提供理论支持,丰富开放系统下多元化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为自然公共资源治理模式提供积极的理论思路。本文从公共管理层面探讨水资源治理的生态均衡,用协同治理理论分析牙克石市现有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方法、制度体系,为公共管理者提供生态文明视角下水资源协同治理的新思路。首先分析协同治理理论,以及该理论在水资源这一自然公共资源的管理中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恰当性,为水资源协同治理确立理论依据;根据这些理论依据,分析探讨地处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县级市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政府相关机构执行的政策、运用的方法、管理的方式,存在诸多可借鉴的合理性,也存在治理的盲区和弱项,进而提出水资源生态协同治理的观点对策。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针对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存在的系统性功能不足问题,尤其是如水资源这样的自然公共资源,管理方式还不完善,利用和保护无序化等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创新综合治理思维,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构建水资源生态管理的协同治理模式,为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有序发展提供思路建议。

二、抓好生态修复 促进呼伦贝尔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好生态修复 促进呼伦贝尔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城市产业生态化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相关研究
        1.2.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1.2.3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联系
        1.2.4 总结与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生态化理论
        2.1.1 产业生态化的理论渊源及发展
        2.1.2 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及应用
    2.2 产业生态化实现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黄河流域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
    3.1 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
    3.2 黄河流域经济发展
    3.3 黄河流域产业发展
第四章 产业生态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方法选择
    4.1 产业生态化水平的评价及测度
    4.2 指标体系构建
    4.3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4.4 熵权法介绍
第五章 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的时空分析
    5.1 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时序演变分析
        5.1.1 静态水平分析
        5.1.2 动态演变分析
    5.2 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空间分异分析
第六章 计量检验:影响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因素分析
    6.1 模型与数据
        6.1.1 模型构建
        6.1.2 研究对象
        6.1.3 计算过程
    6.2 基准回归结果及讨论
    6.3 分类回归结果及讨论
    6.4 稳健性检验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
        1.2.4 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
        2.1.2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2.2 研究数据
        2.2.1 土地利用数据
        2.2.2 野外调查数据
        2.2.3 社会经济数据
        2.2.4 气象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3.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2.3.3 主成分分析
        2.3.4 多元回归分析
        2.3.5 结构方程模型
        2.3.6 生物量估算模型与精度检验
        2.3.7 载畜量计算
第三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1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3.1.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3.1.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3.2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动态分析
        3.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
        3.2.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3.3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3.3.1 1990-2000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2 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3 2010-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4 1990-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4.1 社会经济状况动态分析
        4.1.1 人口因素动态
        4.1.2 经济因素动态
        4.1.3 畜牧因素动态
    4.2 气候因素动态分析
    4.3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影响因素的选取
        4.3.2 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3.3 草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3.4 林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3.5 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的统计分析
        4.4.1 多元线性回归
        4.4.2 主要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5.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5.1.1 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
        5.1.2 测量指标的选取
        5.1.3 模型的建立
    5.2 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5.2.1 模型的识别
        5.2.2 模型的拟合检验
        5.2.3 模型的修正
    5.3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5.3.1 研究假设的检验
        5.3.2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5.3.3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5.4 呼伦贝尔草原区和纯牧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4.1 研究假设的检验
        5.4.2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5.4.3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5.5 不同时期呼伦贝尔草原区和纯牧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5.1 2000-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5.2 2010-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土地利用的草原管理案例分析
    6.1 案例研究区选取
        6.1.1 案例研究区概况
        6.1.2 案例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6.2 土地利用和草地利用分析
        6.2.1 土地利用变化
        6.2.2 草地利用现状及生产能力
    6.3 草畜平衡状况分析
        6.3.1 牲畜数量变化
        6.3.2 载畜平衡情况
    6.4 .草原管理建议
        6.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6.4.2 管理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7.1 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原因
        7.1.1 草地退化现象仍然存在
        7.1.2 天然割草地退化严重
        7.1.3 湿地面积萎缩明显
        7.1.4 人类活动强度增加
    7.2 土地合理规划建议及对策
        7.2.1 土地规划基本原则
        7.2.2 土地规划建议
        7.2.3 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政策建议
        7.2.4 可持续发展工程措施的建议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呼伦贝尔草原区数据源与预处理
    1.1 遥感数据源
    1.2 预处理
        1.2.1 大气校正
        1.2.3 正射校正
    1.3 基础地理数据
附录B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2.1 土地利用分类流程
        2.1.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定义
        2.1.2 建立解译标志
        2.1.3 面向对象分类技术
        2.1.4 分类后处理方法
        2.1.5 变化监测
        2.1.6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精度验证
    2.2 野外调查数据
        2.2.1 土地利用类型地面核查点布设
        2.2.2 土地利用地面核查流程
        2.2.3 野外调查样点
致谢
作者简历

(3)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关于效率的研究进展
        1.2.2 关于草牧业生产中效率问题的研究进展
        1.2.3 文献述评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研究区概况
    1.6 论文结构
    1.7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草牧业
        2.1.2 效率
    2.2 效率测度的理论依据
        2.2.1 效率的相关理论
        2.2.2 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
        2.2.3 效率与技术进步
    2.3 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
        2.3.1 要素生产效率
        2.3.2 产业生产效率
        2.3.3 全要素生产率
    2.4 不同理论下的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2.4.1 经济增长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2.4.2 技术溢出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收敛性
        2.4.3 一般均衡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经济溢出效应
    2.5 本论文研究框架
    2.6 本章小结
3 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特征
        3.1.1 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
        3.1.2 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3.1.3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3.2 草地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分析
        3.2.1 生态供给能力分析
        3.2.2 生产供给能力分析
    3.3 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分析
    3.4 基于供给-需求关系的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旗县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4.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4.1.1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4.1.2 Malmquist指数
        4.1.3 收敛性分析
        4.1.4 Tobit回归模型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4.3.1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
        4.3.2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
        4.3.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变动及收敛性分析
    4.4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稳健性检验
        4.4.2 相关性检验
        4.4.3 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牧民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5.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5.1.1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5.1.2 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5.1.3 Tobit回归模型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选取
        5.2.2 数据来源
    5.3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5.3.1 模型估计与参数检验
        5.3.2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5.4 极端干旱与牧民适应性措施
        5.4.1 极端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5.4.2 牧民应对极端干旱的适应性措施
    5.5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5.5.2 异方差检验
        5.5.3 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牧场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6.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6.1.1 草牧业系统中的能量与能值分析
        6.1.2 能值计算方法
        6.1.3 能值评价标准
    6.2 案例区选取与介绍
        6.2.1 草牧业生态工程试验区
        6.2.2 特泥河牧场
        6.2.3 谢尔塔拉牧场
    6.3 草牧业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
        6.3.1 草牧业系统能量图
        6.3.2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投入结构
        6.3.3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产出结构
    6.4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效率分析
        6.4.1 净能值产出率
        6.4.2 环境负载率
        6.4.3 可持续发展指数
    6.5 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草牧业生产模式的优势分析
        6.5.1 保障饲草供给,缓解生态压力
        6.5.2 优化饲草质量,提高畜产品竞争力
        6.5.3 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
    6.6 本章小结
7 草牧业生产的效率变动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7.1.1 一般均衡模型原理
        7.1.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7.1.3 Orani-G模型
    7.2 数据库构建
        7.2.1 数据库基本结构
        7.2.2 数据库构建及数据来源
    7.3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3.1 方案设定
        7.3.2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大草牧业科研投入,提升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8.2.2 完善灾害预警应对手段,提高适应性管理水平
        8.2.3 转变草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地生态置换
        8.2.4 优化草牧业经营模式,改变草地放牧依赖
        8.2.5 划定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红线,恢复草地生态功能
        8.2.6 加大草地生态补偿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8.2.7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2.8 构建草牧业产业体系,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生态累积效应相关研究进展
    1.3 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演变研究评述
    1.4 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热点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蒙东草原矿区整体状况
    2.2 25个矿区开采现状
    2.3 研究方法
    2.4 影像数据
    2.5 实测及其他数据
3 草原矿区煤炭开采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研究
    3.1 矿区发展过程与草原生态演变关系
    3.2 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内容
    3.3 草原矿区生态要素累积效应机理分析
    3.4 草原矿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蒙东25矿植被演变生态效应分析
    4.1 研究方法选择与确定
    4.2 蒙东地区植被覆盖总体变化
    4.3 蒙东25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4.4 气温、降水量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4.5 人类活动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4.6 本章小结
5 大型露天矿宝矿、敏矿、胜利矿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5.1 生态储存与生态累积
    5.2 矿区生态敏感区确定
    5.3 生态储存评价指标体系
    5.4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的状态过程分析
    5.5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响应综合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生态效应定量解析与响应策略:以宝矿为例
    6.1 评价技术框架与方案
    6.2 矿区场地类型与空间格局变化
    6.3 矿区场地土壤质量实验研究
    6.4 矿区地表生态响应趋势
    6.5 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划定
    6.6 矿区生态响应策略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宝日希勒露天矿采样实验方案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特性及其对樟子松幼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地樟子松研究进展
        1.2.2 外生菌根研究进展
    1.3 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
    2.3 水文
    2.4 地形地貌
    2.5 土壤
    2.6 植被
    2.7 社会经济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调查取样
        3.2.2 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3.2.3 气象和土壤数据获取与分析
        3.2.4 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特性
        3.2.5 菌根化幼苗培养及干旱胁迫试验
        3.2.6 统计分析
    3.3 技术路线
4 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驱动因子
    4.1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驱动因子
        4.1.1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
        4.1.2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间差异及驱动因子
    4.2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驱动因子
        4.2.1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
        4.2.2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间差异及驱动因子
    4.3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驱动因子
        4.3.1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
        4.3.2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间差异及驱动因子
    4.4 不同沙地樟子松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驱动因子
        4.4.1 不同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
        4.4.2 不同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间差异及驱动因子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5 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特性
    5.1 试验外生菌根真菌菌种筛选
    5.2 碳源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5.3 氮源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5.4 水势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5.5 pH值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5.6 温度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5.7 讨论与小结
        5.7.1 讨论
        5.7.2 小结
6 外生菌根对沙地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6.1 沙地樟子松幼苗的菌根侵染率与植株生长量
    6.2 沙地樟子松菌根化苗的根系生长量和根系活力
    6.3 沙地樟子松菌根化苗的叶绿素含量
    6.4 沙地樟子松菌根化苗的光合作用特征参数
    6.5 讨论与小结
        6.5.1 讨论
        6.5.2 小结
7 沙地樟子松菌根化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7.1 沙地樟子松菌根化苗株高生长量和叶水势
    7.2 沙地樟子松菌根化苗细胞膜受伤程度
    7.3 沙地樟子松菌根化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
    7.4 沙地樟子松菌根化苗抗氧化酶活性
    7.5 沙地樟子松菌根化苗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
    7.6 沙地樟子松菌根化幼苗抗旱性评价
    7.7 讨论与小结
        7.7.1 讨论
        7.7.2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采样地土壤理化性质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逻辑框架
    2.1 基本概念
    2.2 逻辑框架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研究
    3.1 中国耕地土壤污染状况
    3.2 中国耕地质量特征
    3.3 中国地下水超采对休耕的影响
    3.4 生态保护红线对休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差别化休耕区的评判与区划研究
    4.1 休耕空间综合评判
    4.2 不同休耕区的划分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休耕多情景模拟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5.1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空间特征分析
    5.2 不同休耕情景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5.3 粮食安全约束下的最优休耕方案探索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论依据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的效果
    2.1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形成及现状
        2.1.1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形成
        2.1.2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现状
    2.2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概况
    2.3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取得的成效
        2.3.1 对生态效益产生的影响
        2.3.2 对社会效益产生的影响
        2.3.3 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
        2.3.4 小结
3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有些草原保护措施不合理
    3.2 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草原生态平衡
    3.3 保护草原的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
    3.4 治理难度加大
4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1 政府职能履行不到位
    4.2 草原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4.3 社会各界对沙化治理认识薄弱
    4.4 投入资金不足
5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完善对策分析
    5.1 实行草原区建设项目评估制度
    5.2 实施草畜平衡,以草定畜,遏制草原沙化退化
    5.3 鼓励科技创新,发挥在建生态工程的整体效益
    5.4 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5.5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
    5.6 加强法制建设和舆论宣传力度,依法保护草原
    5.7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防沙治沙责任制
    5.8 加大对呼伦贝尔草原区非法开荒的检查惩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1992—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3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况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地形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东北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评估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时间演变特征
        3.2.1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时间演变特征
        3.2.2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3.3 东北林区空间变化特征
        3.3.1 1992-2000 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动态
        3.3.2 2000-2015 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动态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植被指数时空变化规律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GIMMS NDVI数据校正
    4.2 研究方法
        4.2.1 变差系数
        4.2.2 变化趋势
        4.2.3 Hurst指数
    4.3 结果分析
        4.3.1 NDVI空间分布
        4.3.2 NDVI年际变化
        4.3.3 NDVI波动特征
        4.3.4 NDVI变化趋势
        4.3.5 NDVI变化持续性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5.1 数据汇总
    5.2 研究方法
        5.2.1 CASA模型
        5.2.2 模型参数校正
        5.2.3 NPP变化趋势分析
    5.3 结论分析
        5.3.1 模型精度验证
        5.3.2 NPP空间分布
        5.3.3 NPP年间变化
        5.3.4 NPP变化趋势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土壤保持量估算
    6.1 数据汇总
    6.2 数据处理
        6.2.1 土壤保持模型
        6.2.2 模型参数计算及修正
        6.2.3 土壤保持量等级区划
    6.3 结果分析
        6.3.1 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
        6.3.2 土壤保持量年际分布
        6.3.3 土壤保持量等级变化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水源涵养量估算
    7.1 模型数据来源
    7.2 研究方法
        7.2.1 水源涵养模拟
        7.2.2 基于InVEST模型的产水量模拟
        7.2.3 模型参数校正
        7.2.4 分析方法
        7.2.5 模型精度验证
    7.3 结果分析
        7.3.1 模型精度验证
        7.3.2 东北地区水源涵养空间分布
        7.3.3 水源涵养量年际分布
        7.3.4 水源涵养波动性
        7.3.5 水源涵养变化趋势
        7.3.6 水源涵养可持续性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
    8.1 研究方法
        8.1.1 东北地区生态服务协同与权衡作用
        8.1.2 东北地区生态服务综合评估
    8.2 结果分析与讨论
        8.2.1 不同生态服务权衡与协同作用
        8.2.2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东北地区1992-2015年NDVI空间分布图
    附录2 东北地区1992-2015年NPP空间分布图
    附录3 东北地区1992-2015 年土壤保持空间分布图
    附录4 东北地区1992-2015 年水源涵养空间分布图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内蒙古农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农业技术效率研究综述
        1.2.1 传统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1.2.2 农业生态效率研究
        1.2.3 农业技术效率主要测算方法研究
        1.2.4 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1.2.5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与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效率
        2.1.2 农业生态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低碳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其他相关说明
        2.3.1 研究范畴说明
        2.3.2 研究区域说明
3 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
    3.1 农业资源现状
        3.1.1 劳动资源
        3.1.2 土地资源
        3.1.3 水资源
    3.2 农业产出现状
    3.3 农业污染现状
4 内蒙古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4.1 指标选取及相关指标核算
        4.1.1 指标及变量选取
        4.1.2 非期望产出指标核算
    4.2 农业生态效率测算模型
    4.3 农业生态效率结果评价
        4.3.1 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生态效率差异分析
        4.3.2 农业生态效率的演变趋势
        4.3.3 农业生态效率的地区差异
        4.3.4 农业生态效率损失分析
5 内蒙古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及变量选择与说明
    5.2 回归模型构建
    5.3 回归结果分析
6 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农业发展受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
        6.1.2 传统农业生产效率高于农业生态效率
        6.1.3 农业生态效率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
        6.1.4 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是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
        6.1.5 不同因素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
    6.2 政策建议
        6.2.1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率
        6.2.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农业劳动力的自身素质
        6.2.3 发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资源利用
        6.2.4 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6.2.5 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强化农业生态化发展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牙克石市水资源政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政府治理
        2.1.2 生态系统
        2.1.3 水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治理理论
        2.2.2 五律协同原理
        2.2.3 生态伦理理论
    2.3 水资源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2.3.1 水资源生态属性的要求
        2.3.2 水资源公共属性的要求
        2.3.3 水资源协同治理的必然趋势
    2.4 牙克石市水资源政府部门协同治理的可行性
第3章 牙克石市水资源治理概况与管理模式
    3.1 牙克石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3.1.1 自然地理及气候环境
        3.1.2 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
    3.2 牙克石市水资源利用情况
        3.2.1 水资源概况
        3.2.2 水资源的利用
    3.3 牙克石市水资源管理机构与模式
        3.3.1 水资源管理机构及职能
        3.3.2 政策和规章制度依据
        3.3.3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模式
第4章 牙克石市水资源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
    4.1 水生态保护和管理缺乏必要的基础和保障
        4.1.1 社会公众缺乏水资源生态防控意识
        4.1.2 水体利用和管护缺乏功能区划基础
        4.1.3 镇、村的水污染治理难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4.1.4 地方财力对“水生态”建设的保障不足
    4.2 政府部门间尚未形成水资源协同治理合力
        4.2.1 水生态空间管控联动机制不健全
        4.2.2 水资源利用保护缺乏全领域统筹规划
        4.2.3 水资源数据信息缺乏政府共享平台
        4.2.4 缺乏绩效考核及水资源生态评估的结果运用
    4.3 水资源协同治理的政府部门执行力不足
        4.3.1 管护人员能力建设不到位
        4.3.2 水利基础设施效用发挥不充分
        4.3.3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欠缺
        4.3.4 生态节水的基础建设不完备
第5章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实践借鉴
    5.1 国外水资源管理典型经验
        5.1.1 城市水资源治理
        5.1.2 河道生态治理
    5.2 国内水资源管理典型经验
        5.2.1 浙江省“五水共治”
        5.2.2 江西省山江湖工程
        5.2.3 太湖流域生态治理
第6章 牙克石市水资源政府治理对策研究
    6.1 与自然生态在博弈中和解,打造水生态人文关怀和基础保障
        6.1.1 树立牙克石全社会水生态文明新风尚
        6.1.2 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水体功能保护全覆盖
        6.1.3 加快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6.1.4 提高对水资源生态治理的资金支持
    6.2 遵循“五类发展规律”,构建水资源协同治理政府部门合力
        6.2.1 完善水生态空间管控的部门联动机制
        6.2.2 统筹制定全方位可持续的水资源规划
        6.2.3 搭建水资源信息集中处理共享平台
        6.2.4 建立水资源常态化评估考核制度
    6.3 以有序增效为目标,推进水资源协同治理单项能力建设
        6.3.1 提高水资源管护人员生态意识和技能水平
        6.3.2 充分发挥水资源工程设施的功能效用
        6.3.3 提升水资源治理手段的现代科技含量
        6.3.4 全面完善生态节水的基础设施建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抓好生态修复 促进呼伦贝尔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城市产业生态化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何雨泽. 兰州大学, 2021(02)
  • [2]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朱晓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D]. 赵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D]. 房阿曼.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沙地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特性及其对樟子松幼苗的影响[D]. 郭米山.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6]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 曾思燕.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治理问题研究[D]. 白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11)
  • [8]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1992—2015)[D]. 张斯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3)
  • [9]内蒙古农业生态效率研究[D]. 胡艳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牙克石市水资源政府治理研究[D]. 于岩.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抓好生态修复推进呼伦贝尔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