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后的中国农村能源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谢晨,张坤,王佳男,聂杨[1](2021)在《退耕还林动态减贫: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共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21个省1121户退耕农户在1998~2018年间6个退耕还林政策关键年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方面评估退耕还林的动态减贫效应。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实现了动态持续减贫,从1998年到2018年,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发生率均显着下降,退耕还林平均降低收入贫困发生率7.52个百分点,减贫贡献率接近30%。计量分析结果证实,退耕还林补助和退耕地收入显着地降低了退耕农户的贫困发生率。随着退耕补助标准降低,退耕还林减贫的贡献总体趋于降低。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减贫作用趋于增强,与退耕还林减贫措施形成互补,共同构成了不复耕、不返贫的底线。由是,发展中国家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同时,需持续推动农村减贫。退耕补助减贫效应显着但属于阶段性,从长期看,农村减贫总体仍依赖于经济发展。
郭伟铨[2](2020)在《财政分权、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减贫》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农村问题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有效持续的农村减贫、保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减贫历程中,分税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方式,对农村减贫或将有很大影响,并且主要是通过不同财政支出政策作用于贫困。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财政分权与农村贫困之间综合关系,以及财政分权是如何调整农村财政支出进而作用于农村贫困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绪论部分包括研究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评述、相关概念的界定、文章总体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是财政分权、农村财政支出和贫困的变化及现状阐述。第3章是理论及作用机理分析:包括主要概念的理论基础的梳理;采用文献分析法进行财政分权对农村贫困的综合效应机制分析,提出假说1: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的扩大的过程中,其本身所具有的减贫“信息优势”被“经济增长的晋升激励”所影响,导致亲贫式财政支出的供给规模不足或供给效率低下,从而呈现出由有利于减贫的状态向不利于减贫的状态的转变,即财政分权与农村贫困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采用数理模型对财政分权减贫的农村财政支出中介效应机制进行分析,提出假说2:在投资不易流动的农村地区,地方政府的基于现有预算约束和激励机制的财政分权下,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会增加农村各项财政支出,但会更多地偏向生产性农村财政支出;以及假说3:农村财政支出的增加将有效缓解农村贫困。第4章和第5章是基于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方法和相关理论模型对第三章提出的假说进行的实证检验。第6章对全文的实证检验进行实证结果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提出的假说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由财政分权对农村贫困的综合效应检验、农村财政支出的中介效应检验以及财政分权作用下的农村财政支出结构偏向性检验结果可以得出:财政分权与农村贫困之间确实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而且使农村贫困指标最小时的财政分权度范围在0.6572-0.7380之间;财政分权影响下,农村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贫困减少的“边际贡献率”低于农村教育财政支出、农村卫生医疗财政支出与农村救济性财政支出的“边际贡献率”,但地方政府在农村财政支出的结构上仍然出现了更多地偏向农村生产性财政支出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特有“信息优势”有利于农村减贫,但基于现实我国地方政府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不足以应对更大增长的支出,过度的财政支出分权意味着更多的支出职责,地方政府基于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必然会在同级政府间形成过度的税收竞争、投资竞争,财政资源的转移将会使地方政府减贫的“信息优势”不足,从而导致对农村贫困领域的公共品供给不够或供给低效率,从而使两者间形成“U”结构。另外,财政分权下,地方官员基于现有的“经济增长的晋升激励”会改变政府行为,使地方政府的农村财政支出确有偏向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倾向。然而当前农村贫困形式已发生改变,这种重生产性、轻民生的农村财政支出策略已经显现出对当前贫困形势的不适应性。综合以上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分权度较高,也意味着中央政府下放到地方的事权比例较大,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下,应适度降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分权度,使之稳定在0.6572-0.7380的财政支出分权指标区间内,使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其提供公共品的“信息优势”;另外,应适度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以适应地方财政支出更快的增长速度。(2)地方政府在调整财政分权度后,还应适当调整农村财政支出的结构:适度减缓农村生产性支出增长速度,而将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入到农村社会性、民生救济性的公共品中。(3)中央政府在以GDP增长作为地方政府政绩主要考核指标的同时,还应结合社会性、民生性的地方政府绩效,重视非生产性支出作用,建立有效合理、多样化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
韩璟[3](2014)在《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地域与模式选择》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气候的变化、水土资源的日趋紧缺和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致使全球粮食供需矛盾逐渐尖锐,国际粮食价格也开始持续攀升。特别是2007年粮食危机发生以后,国际谷物价格指数就一直在高位徘徊,全球粮食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陡然增强。随着中国粮食净进口数量的扩大,中国粮食自给率水平开始急速下降,并开始经常性低于95%粮食自给率的国家粮食安全警戒线。2012年中国的三大粮食品种大米、小麦和玉米已全部转为净进口,当年的谷物净进口量也达到历史性的1316.9万吨,中国粮食安全对外部的依赖性明显增强。同时,美国、欧盟、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国际粮食市场与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联系的日趋紧密,使得利用国际贸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面临的价格风险更为突出,中国的粮食安全再次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隐忧。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恶化的预期下,部分粮食进口大国纷纷走上了利用海外耕地投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道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均耕地资紧缺国,中国显然不能置身事外。面对国际上竞争日趋激烈的海外耕地投资趋势、中国企业对海外耕地投资活动的无序参与和中国政府的模凌两可态度,海外耕地投资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是否合理可行亟待研究。论文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为目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外耕地投资这一粮食供应保障方式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三点结论:(1)中国应将海外耕地投资作为保障粮食供给的补充手段。论文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和SWOT分析模型重点对保障中国粮食供给的国内生产、国际贸易和海外耕地投资手段进行了研究。国内生产手段的分析显示,耕地已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要素投入,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最有效手段就是破解耕地资源对中国粮食生产的约束;国际贸易手段的分析显示,中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保障国内粮食供应所面临的价格风险愈来愈大,国际贸易的方式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性正在逐渐降低;海外耕地投资手段的分析显示,在当前的国内外环境中,中国已经具备了主动参与海外耕地投资的实力,在国际耕地资源充裕、海外耕地投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外耕地投资应作为中国保障粮食供给的补充手段。(2)国际上存在一批值得进行海外耕地投资的目标国。论文利用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和特尔斐法构建评价模型从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宏观环境、投资状况四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和前苏联地区和耕地充裕发达国家的海外耕地投资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埃塞俄比亚、加纳、苏丹、坦桑尼亚、莫桑比克、乌干达、尼日利亚7国最具海外耕地投资潜力;拉丁美洲地区的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哥伦比亚4国最具投资潜力;前苏联地区的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3国最具投资潜力;耕地充裕发达国家中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西班牙、丹麦、法国、芬兰、匈牙利和波兰9国最具投资潜力。论文对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实证研究也显示,无论在项目数量还是在投资总面积上,以上国家都是当前中国企业进行海外耕地投资的重要目标国。(3)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可划分为部门合作型和权利控制型两类,中国投资企业应有策略地选择不同模式进行海外耕地投资。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当前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基于部门合作的“公对公”、“公对私”和“私对私”模式,基于土地权利控制的土地权利完全拥有型、土地权利部分拥有型和土地权利控制型模式。基于对各种投资模式特征的比较,论文认为在投资发展中地区时,国有企业应重点选择“公对公”模式、投资主导型“公对私”模式、土地权利完全拥有模式和土地权利部分拥有模式,私营企业应重点选择引资主导型“公对私”模式、“私对私”模式、土地权利部分拥有模式和土地权利控制模式;在投资发达国家时,无论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均应着重考虑“私对私”模式、土地权利完全拥有模式和土地权利部分拥有模式。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海外耕地投资问题进行研究,内容独特新颖,具有一定的开创性;(2)将海外耕地投资作为一种保障粮食供给的手段进行研究,可以丰富粮食安全理论中对粮食供应手段的研究;(3)将中国的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放大到全球,扩充了耕地资源安全理论的研究视角;(4)改进了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评价模型。
任庆伟[4](2013)在《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三农”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想研究,是对“三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一种应然状态的思考与展望。笔者希望可以通过本文为中国“三农”议题的研究、探讨和推进搭建一个具有一定共识性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并尝试以政府行为为切入视角打破“三农”发展僵局,从宏观整体方向谋划“三农”发展思路。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具体交代了研究思路。本部分在阐述了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的前提下,系统交代了研究思路,即把“三农”作为研究对象,以政府行为为切入视角,并以此统领(引导)第二、三部门和国际组织,以系统的逻辑思维为主线,以21世纪以来的12年为时间跨度,以定量的方法去阐释、梳理、分析过去、评说现状和展望未来。第二部分为第一章节:详细论证了系统假设。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特殊的国情和农情、特殊的治理结构和意识形态,共同决定“三农”议题是有别于其他议题的独特存在。把握其“从‘问题’到‘议题’”的发展阶段是前提,认清其“从‘塔基’到‘塔顶’”的发展现状是基础,理顺其“从‘理论探讨’到‘系统构造’”的发展方向是归宿。第三部分为第二章节:深入剖析了“三农”环境。自然禀赋良好、区域差异性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文优势明显的同时又挑战很大,这是“三农”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在享有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国际局势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经受着它们所带来的挑战,这是其面临的外部环境。第四部分为第三章节:系统诠释了“三农”结构。本部分首先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三农”的战略目标和阶段目标,并在该目标体系的指引下,对“三农”议题的核心进行论证,萃取其影响指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所萃取指标的有效性,并利用线性回归方式去提取核心指标,分析政府行为效度。第五部分为第四章节:理性思考了路径选择。即要在规划整体思路的基础上,从服务保障、科技驱动和生态建设三个方面保证和谐环境营造,在目标管理的指导下,从分解总体目标、加大激励投入和摒弃消极行为三个方面保障结构构建,同时,坚持多中心协同治理理念,从引导“三农”与经济组织的合作、推动“三农”与第三部门的对接和实现“三农”与国际组织的接轨三个方面弥补政府行为的不足。“三农”是以乡村为地域载体、以农民为行为载体、以农业为工具载体的结构共同体的生存状态、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等问题的综合和并发状态,是“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农村社会进步的不可持续性与农民生计的不可持续性交汇而成的社会系统的失衡”。对其研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笔者亦将与诸位同仁一道,在“三农”这片土地上继续耕耘。
刘朔[5](2012)在《中国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农业发展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与工业发展的迅猛势头相比,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差距在逐年拉大。不仅如此,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也在逐渐加剧。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无法顺利实现。在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因此,对工业反哺农业的有关理论进行研究、并以此指导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现有工业反哺农业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同时对国外反哺农业的实践进行探讨,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目前反哺农业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计量分析,将理论分析与实际检验相结合,剖析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以来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框架,并针对现行反哺政策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内容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分析,分析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并搭建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介绍,分析了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保护和支持农业的一般做法,并对其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其中值得我国在工业反哺农业工作中学习的地方。第四章是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现状及其分析,回顾了从改革开放以来直到现在的我国农业政策情况,并通过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对我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第六章针对我国现行“三农”政策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第七章是总结和展望。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包括:(1)工业反哺农业是对我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科学调整。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正是对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和城市居民这三对已处于严重不平等状态的关系的调整。通过政府、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将这种不对等、不和谐的关系扭转过来,调整成为合理的、协调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最终实现工农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2)反哺农业的关键是反哺政策的设计。我国的工业反哺农业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依赖于政府对于反哺农业政策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行的反哺农业的初步效果可以总结为:起步良好,已见成效;困难依旧,任重道远。在“三农”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工业、城市和市民的同期发展相比,有的数据和指标在接近的基础上甚至已超过了工业和城市。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有的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4)今后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建议是:建立和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化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和工农协调、一体化发展。
陈力予[6](2012)在《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传统农业转型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问题,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农业怎样能够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实现有效地转型。农业不应该成为现代化发展被摒弃的部分,现代农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才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我国而言,庞大的传统农业体系的转型有赖于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的保障,然而财税体制改革以来,县级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广大县域地区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农业支出更是捉襟见肘,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缓慢。相比于其他县域发展农业所面临财政支出不足的困窘,经济强县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有着突出的优势,应起到标杆作用,这是因为经济强县有着依靠前期工业化积累起来的财政实力,财政农业支出在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上都具备了推动传统农业转型的可能。但现实情况是,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我国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度重视,上级政府重“GDP”考核的政策导向使经济强县对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视程度不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农业人口和实际耕地双降,这直接导致了经济强县一方面由于路径依赖不断加大财政农业支出,一方面未有效地将财政农业支出用于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推进,这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经济强县的财政农业支出效益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优势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强县自身的财政支出总量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财政农业支出也随着增加;其次是经济强县有着更强的行政资源和行政能力,善于获得上级的财政农业支出。经济强县在有着相比其他县域明显的财政农业支出规模优势的同时,在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方面却并不合理,在财政农业支出的对象、使用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其他县域尤其是经济一般而农业有基础的县域,更加注重有限的财政农业支出的使用,充分将其合理配置,而经济强县对农业和农村的补贴等投入由于耕地荒芜、农民角色转变使高投入但边际效益递减,这也直接导致了本该成为农业现代化引领者的经济强县在财政农业支出效率上甚至会弱于其他县域。然而,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长期在低水平会导致错过农业现代化发展机遇期。经济强县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农业问题远比经济薄弱县来的严重,农民身份“工人化”趋势扩展了农民多元化收入来源的同时,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理所当然地出现了耕地抛荒的情况。农地的低回报率,理性的农民转而选择“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这使得耕地抛荒的情况在经济强县十分普遍。农业实际从业人口和农村实际耕种面积在经济强县的“双降”,使经济强县面临着这样的情况,或发展农业现代化,用农业的工业化带来农业的新一轮发展,或将使农业彻底沦为配角。因此,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基于之前关于财政农业、县级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等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国外政府财政农业支出实践的基础上,采用一元回归分析、DEA模型等测算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效益、结构效益及财政农业支出使用效益。尝试以路径依赖理论解释经济强县在财政农业支出上的支出轨迹;从边际效应递减理论出发解释经济强县对农业补贴的效益;从农村公共产品属性及变更视角解释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的特征及模式,提出适宜的提高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的具体政策建议。为此,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厘清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的本质、基础概念。(2)运用一元回归和灰色关联等计量方法分析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和结构。(3)以DEA模型为计量方式,分析经济强县近10年来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效益与其他县域经济水平之间的差距。(4)通过对世界各国财政农业支出经验的国际比较,为提高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结构和资金效益指明方向。(5)围绕研究结论展开政策讨论,提出政策建议。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1)本文尝试通过运用文献归纳方法,系统梳理财政农业支出在一些概念上的差异,提出假设及研究模型。(2)运用一元回归和灰色关联等计量方法分析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和结构,表明经济强县的财政农业支出在规模上并不是静态,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的农业产出弹性变化却不明显。结构上经济强县的科技三项费用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较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中具有社会性的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占的比重较大,而直接惠利于农民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则较小。(3)以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效益为对象,以DEA模型为计量方式,得出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总量过度与缺乏,资金结构不合理,支农资金到位率低,支出地区不平衡,重点不突出,体制不完善、监督手段落后。本研究的结论有:(1)在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效率方面上,经济强县并未与其他县域经济拉大距离,甚至一些经济强县明显弱于其他县域。(2)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规模、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及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等的计量分析,得出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路径依赖效果明显。(3)经济强县的农业补贴边际效应递减,人均财政农业支出增长的同时农业人口减少、实际耕地减少。(4)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对象应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发挥农业工业化企业的带动作用,但目前这些工作开展得十分有限。(5)经济强县工农混用的公共产品是影响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的重要原因。(6)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中的科技支出普遍不足,主要是现行制度的不完善限制了农业科技支出流向最重要的主体——企业和第三方。(7)导致经济强县无法专注于财政农业支出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原因是当前压力型政治体制下的考核指标。本文还总结了在经济百强县中,形成了以“优秀农业—政府主导型”的“整合型”、“优秀农业—民营主导型”的“融合型”、“薄弱农业—政府主导型”的“磨合型”、“薄弱农业—民营主导型”的“竞合型”四种经济强县的财政农业支出模式。同时,本文还专门研究西方国家财政农业支出的有效做法,重点考察了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对财政农业支出对象的选择。为了缓解上述矛盾,本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1)财政支出管理立法,规范财政支出的法律依据;(2)构建全过程监督体系,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透明度;(3)部署财政农业支出总体战略,实现农业产业化目标;(4)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化投入。实现经济强县以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目标。(5)实现经济强县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型。由于当前对县级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研究的前期积累有限,而发现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低的事实,并强调经济强县要从不同角度出发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因此本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有机结合了计量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等方法,分析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但由于本研究条件所限,与江苏省、山东省等地的经济强县相比,福建省的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的特征无法有效地囊括全国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的特征。对此总结出全国范围的财政农业支出模式,不同模式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似性,但也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本课题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
徐明峰[7](2012)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面临全球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格局,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密切关注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大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变化和特点,制定促进中国参与世界贸易体系的农产品贸易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改善农产品贸易条件,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已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这种局面的出现,与我国一些大宗农产品比较优势不足和农业基础薄弱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我国每年进口农产品中,小麦、大豆、棕榈油、天然橡胶等资源型的产品占有主要份额,进口这些产品是必要的,也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比之下,我国主要出口的蔬菜、豆类等产品加工程度不高,产品价格偏低,一直是我农产品出口的薄弱环节。提高中国农产品特别是中高端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我国农业生产不仅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也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的学者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在理论深度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独到之处,但就中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而言,目前还有如下三个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1)生产要素发育不完全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制约效应;(2)中国分散的小农户生产模式的特征和影响;(3)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及政府的作用。目前,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环境面临着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以及进口国市场不断出现新的需求,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出口的区位优势、价格优势趋于弱化。其次,中国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领域都已成为国际资本争夺的重点,农户和企业即使在本地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本地市场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外部环境;再次,随着我国工业、服务业迅速发展,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成本不断上升,农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弱化甚至丧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将全面提升,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贸易逆差将成常态。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就要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迅速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要通过农产品市场竞争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带动本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和出口企业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入手,重点研究全球农产品竞争的主要特征和规律性的内容,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介绍国外提高本国农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针对我国存在大量小规模农业生产者这一基本事实,提出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本论文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资料和数据为基础,详细比较了中国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有代表性的亚洲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政策,比较研究中美两国大宗粮食生产成本差异,总结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以色列等国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为提高本论文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在中国苹果汁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机制,小型生产者通过合作社提升农产品顾客价值的方法,增强农业价值链整合的途径等内容研究中采用了案例分析方法。根据上述研究思路,全文分七部分展开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等。第二部分,介绍了论文分析所用概念、理论和模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竞争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合作社优势的理论解释等,讨论了构成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因素,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钻石模型”应用案例等。第三部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特点。重点分析全球农产品贸易的规模、产品结构、出口国的特点,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和出口农产品特点的关系,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外部环境以及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因素等问题。第四部分,世界部分国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方法与途径。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开展农业合作提高小农业竞争力、开展农业对外投资、发挥政府在提高农业竞争力中的作用几个方面,介绍国外提高本国农业竞争力的做法和经验。第五部分,中国农业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主要讨论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小农分散经营条件下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小农户大市场矛盾,提出小型农业生产者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获得规模优势,扩大对价值链的贡献的案例、策略和方法。分析中国出口农产品的产品结构、地区分布、贸易对象的特点,市场竞争主体的特点等问题,总结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特点、来源,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原因、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第六部分,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与政策。从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涉农企业素质、深化金融农村改革、改善农产品竞争环境、开展对外投资等角度介绍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讨论政府在提高本国农产品竞争力中应该发挥的作用。第七部分,研究结论和建议。简明扼要概括本论文研究的重要结论、建议。本文认为:(1)中国仍然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与农业生产流通有关的制度不健全对农业竞争力的制约很大,农村金融问题和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尤为突出;(2)中国农业生产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为数众多的分散生产的小规模生产者,产品缺乏竞争力,所得到的农业支持和政府补贴非常有限,面临非常直接的国际竞争;(3)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与本国农业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关系非常密切,同时政府对农业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创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对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是: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改善农业准公共品供给,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二要提高涉农企业素质和选择合宜的国际竞争策略;三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四要改善农产品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农产品交易的透明度,健全食品质量溯源体系,从对产品和企业的监管转变为对企业供应链的监管;五要大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走合作化道路,六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展农业对外投资。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与一般的论着和政策建议不同,本文特别强调中国小规模农业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小规模农业生产者面临的“小农户”“大市场”矛盾的成因,针对小规模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2)以农产品价值链为基础,深入阐述了利用合作社机制获得竞争优势的方法,例如提高产品顾客价值、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实现价值链整合的方法等,并详细讨论了提高农业合作社自身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和管理原则。由于本人的理论水平所限,对中国农业、世界农业以及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不够,本论文还有很多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主要有:(1)粮食安全是影响各国农业竞争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限于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本论文对该问题没有展开讨论。(2)关于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种的认定、优势的定量分析、竞争优势形成的原因,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关系等研究还不够深入。
韩阳[8](2011)在《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振兴地方经济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入WTO后,吉林省农产品直接面对国外质优价廉农产品的激烈竞争,使吉林省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显得十分不利,使吉林省农业发展滞后,甚至会对全国农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冲击。因此,本文通过对WTO农业国内支持相关规则的准确解读,客观分析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运行情况,提出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认真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国内支持经验,进而对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调整与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吉林省应加大对农业国内支持力度,优化农业国内支持方式,调整农业国内支持结构,并建立起高效的监管体制,使吉林省农业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方堃[9](2010)在《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文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公共治理的碎片化和分散化问题突出,城乡及区域之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公共服务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以“服务三角”模型为框架,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运行机制及建设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思路和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全文涵括七个部分即“一绪论、五章、一尾论”。绪论简要阐述了研究的动因及意旨,厘定和缕析了相关重要概念,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检视和评价等。第一章至第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依据“总和分”的关系将第一章至第四章与第五章在研究内容上分开。前者为与“服务三角”模型框架相对应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四个子系统;后者则是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相关专题研究。第一章探讨了农民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民需求的类型、强弱、差别以及表达、满足和反馈等机制予以深入的研究;第二章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以及纵横两个维度,揭示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子系统的运行机理;第三章描述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历程、近况及前景,对“市、县、乡(镇)、村”一体化治理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剖析了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人员配置、绩效考评、激励、职业道德和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化路径;第五章从“服务三角”模型的系统标准出发,对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的八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尾论在总结全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阐明了政府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与现实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理念和视角新颖。本文以“促进城乡统筹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理念,从现代系统管理科学的视角,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碎片化问题进行审视,系统地研究了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及各子系统的功能。这种研究理念和视角在国内同类成果中具有新颖性。(2)分析工具和方法先进。本文超越了以具体公共服务项目作为对象的“拼盘式”研究套路,以体现现代服务管理特色的“服务三角”模型为框架,综合运用了制度分析、经验分析、统计分析、实证检验、比较分析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先进研究方法。(3)理论建构独特。目前,我国正处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时空交汇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亟需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国家标准。本文尝试性地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应标准整合到由“农民需求子系统”、“公共政策子系统”、“服务平台子系统”和“人力资源子系统”构成的总体战略之中,这在国内学术界具有独到性。(4)政策建议应用性强。本文对“十二五”期间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做了专题性研究,阐明了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和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具有相当强的应用性。
王翠翠[10](2008)在《农村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基于发达地区和传统农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地区资源禀赋和城乡联系的角度进行区域划分,对我国发达地区和传统农区的农村能源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数据对发达地区和传统农区的农村能源需求变动情况、农村能源消费数量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发达地区农村能源的人均消费量比传统农区低,发达地区和传统农区农村能源消费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两区域农村能源消费总量近几年不断增加,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也不断变化,商品能源消耗迅速增加,不过传统非商品能的消耗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新型清洁能源如沼气、秸秆气等被农民接受和使用,但比例仍然很小。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衣村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江苏省和吉林省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农户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得出农户人均纯收入、人均耕地数量、人均农机数量、人均耐用消费品价值、家庭成员在外打工比例对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是正向的,而家庭总人口数量对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是负向的,人均养殖牲畜数量对人均能源消费量影响不显着。利用Probit模型研究农户选用新能源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农户是否愿意选择使用沼气受到内部因素即家庭人均纯收入、户主年龄、人均养殖牲畜数量、家庭成员在外打工比例以及外部因素即政府是否给予建设补贴和政府是否为农户使用沼气提供技术支持这六个因素的显着影响,人均耕地面积、家庭总人口数影响不显着。但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系数大小有所不同。由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还不合理,生物质能源利用方式原始并且效率很低,环境污染严重,各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不平衡。对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和后续管理服务体系薄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结合区域能源消费特征,加快调整农村能源的利用结构;其次,各项政策应适当向经济落后地区倾斜,协调区域农村能源发展关系;再次,以农户参与为主,以政府支持为辅,促进农村能源建设迅速发展;最后,要加强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进一步提高农村能源建设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保证农村能源建设质量。
二、加入WTO后的中国农村能源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后的中国农村能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财政分权、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减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财政分权与贫困概念的定义 |
1.4.1 财政分权概念的定义 |
1.4.2 农村贫困概念的定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1.6 主要的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财政分权、农村财政支出和农村贫困的现状 |
2.1 财政分权改革历程 |
2.2 农村财政支出的规模及结构变化 |
2.3 农村贫困的变化及现状 |
第三章 财政分权、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减贫的理论及作用机制分析 |
3.1 理论分析 |
3.1.1 财政分权理论 |
3.1.2 财政支出理论 |
3.1.3 贫困理论 |
3.2 作用机制分析 |
3.2.1 财政分权对农村贫困的综合效应机制分析 |
3.2.2 财政分权--农村财政支出--农村贫困的中介效应机制分析 |
第四章 财政分权对农村贫困综合效应和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4.1 模型的构建与指标的选取 |
4.1.1 模型的构建 |
4.1.2 变量指标的选择说明及数据来源 |
4.1.3 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与计量估计方法 |
4.2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4.2.1 财政分权对农村贫困的综合效应检验 |
4.2.2 农村财政支出的中介效应检验 |
4.2.3 本小节实证检验总结 |
第五章 财政分权作用下的农村财政支出结构偏向性检验 |
5.1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5.2 结合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的总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分析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3)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地域与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论文的内容架构 |
2 文献评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评述 |
2.2 基础理论 |
3 全球粮食安全困境与海外耕地投资状况 |
3.1 全球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概况 |
3.2 全球耕地充裕地区的耕地利用水平 |
3.3 海外耕地投资的发生与发展 |
4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与海外耕地投资决策 |
4.1 中国的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概况 |
4.2 中国粮食供应保障的内部生产方式 |
4.3 中国粮食供应保障的外部贸易方式 |
4.4 保障中国粮食供应的海外耕地投资决策 |
5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评价与地域选择 |
5.1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5.2 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国家 |
5.3 拉丁美洲主要国家 |
5.4 前苏联地区诸国 |
5.5 主要耕地充裕发达国家 |
6 海外耕地投资模式与中国的选择策略 |
6.1 基于部门合作的海外耕地投资模式 |
6.2 基于土地权利控制的海外耕地投资模式 |
6.3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模式的选择策略 |
7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实证分析 |
7.1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发展历程 |
7.2 影响中国海外耕地投资项目地域选择的国际政治环境因素 |
7.3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项目的地域分布 |
7.4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项目地域选择特征分析 |
8 海外耕地投资的保障体系 |
8.1 战略支撑体系 |
8.2 政府支持体系 |
8.3 市场化服务体系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第一轮) |
附录3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第二轮) |
(4)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三农”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研究的缘起 |
2.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
1.研究的思路 |
2.研究的维度 |
(三) 研究的综述与评介 |
1.研究的综述 |
2.研究的述评 |
本章小结 |
一、 “三农”系统的假设与论证 |
(一) 从“问题”到“议题” |
1.“问题”的历史性 |
2.“议题”的现实性 |
(二) 从“塔基”到“塔顶” |
1.“三农”内部的不可自给性 |
2.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
3.战备物资向市场商品的转型 |
(三) 从“理论探讨”到“系统构造” |
1.形态的递延性 |
2.目标的导向性 |
3.环境的约束性 |
4.结构的支撑性 |
本章小结 |
二、 “三农”环境的剖析与展望 |
(一) “三农”的内部环境 |
1.“三农”的自生态环境 |
2.“三农”的非理性环境 |
(二) “三农”的外部环境 |
1.“三农”的国内环境 |
2.“三农”的国际环境 |
本章小结 |
三、 “三农”结构的构建与诠释 |
(一) “三农”目标的梳理与设定 |
1.战略目标的全局谋划 |
2.阶段目标的系统构思 |
(二) “三农”要素的构成与分析 |
1.“三农”核心的逻辑论证 |
2.要素检索的基本原则 |
3.选取指标的简要说明 |
(三) “三农”体系的构建与解读 |
1.样本选择的时间跨度 |
2.“三农”结构的模型构建 |
3.结构体系的系统解读 |
本章小结 |
四、 “三农”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
(一) 基于“三农”整体的考量 |
1.因势利导,把握且修正发展之舵 |
2.双向支持,打破人才与资金瓶颈 |
3.政策牵引,完善与执行双管齐下 |
4.行为约束,立法与执法双效并抓 |
(二) 基于“三农”环境的审视 |
1.完善服务保障,应对国际与国内挑战 |
2.坚持科技驱动,弥补非理性因素不足 |
3.加大生态建设,改良自生态环境影响 |
(三) 基于“三农”结构的思考 |
1.坚持目标管理,层层包干落实 |
2.稳定保健水平,加大激励投入 |
3.正反双向考虑,摒弃消极行为 |
(四) 基于治理理论的补充 |
1.引导“三农”与经济组织的合作 |
2.推动“三农”与第三部门的对接 |
3.实现“三农”与国际组织的接轨 |
本章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理论综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
2 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分析 |
2.1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 |
2.2 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框架 |
3 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 |
3.1 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日本)的经验 |
3.2 新兴国家和地区(韩国)的经验 |
3.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印度)的经验 |
3.4 国外反哺农业经验的小结 |
3.5 国外反哺经验和时间对我国的 |
4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现状及分析 |
4.1 1978年-2010年我国的农业政策 |
4.2 我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
4.3 对我国现阶段反哺情况的数据分析 |
5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制约因素 |
5.1 土地制度 |
5.2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
5.3 农村劳动力转移 |
5.4 农业补贴 |
5.5 农村金融政策 |
5.6 小结 |
6 破解制约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的途径 |
6.1 适当调整土地政策 |
6.2 建立科学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形式 |
6.3 消除季节性特征影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
6.4 合理把握农业补贴导向 |
6.5 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7 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今后研究工业反哺农业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6)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图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展示 |
1.1.1 背景描述和研究意义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目标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及数据来源 |
1.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评价及县域经济中农业的地位 |
2.1.1 县域经济概述 |
2.1.2 县级经济评价的演进 |
2.1.3 农业在县级经济中的地位 |
2.2 财政支出与财政农业支出 |
2.2.1 财政支出的理论研究 |
2.2.2 财政农业支出的理论研究 |
2.2.3 财政农业支出对财政总支出、其他财政支出的影响 |
2.2.4 财政农业支出的研究方法 |
2.3 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的影响及其效益 |
2.3.1 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2.3.2 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
2.3.3 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的研究 |
3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规模效益分析 |
3.1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来源分析 |
3.1.1 县域财政农业支出管理资源来源规定 |
3.1.2 经济强县层级政府财政农业支出比重 |
3.2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绝对规模效益分析 |
3.2.1 经济强县政府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及增长速度 |
3.2.2 经济强县农业资金中不同层级政府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增长速度 |
3.3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相对规模效益分析 |
3.3.1 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份额比值分析 |
3.3.2 财政农业支出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份额的比值分析 |
3.4 基于农业经济预测的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分析 |
3.4.1 方法的选择与数据的来源 |
3.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效益分析 |
4.1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的理论前提 |
4.1.1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的理论阐释 |
4.1.2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与财政农业支出效益 |
4.1.3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的变动研究 |
4.2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范式诠释 |
4.2.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分析 |
4.2.2 支农支出的分析 |
4.2.3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分析 |
4.2.4 农村救济费的分析 |
4.3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的结构特征 |
4.4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的回归分析 |
4.4.1 变量设计和样本数据来源 |
4.4.2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分析—以长乐市为例 |
4.4.3 经济一般县的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分析—以平和县为例 |
4.4.4 经济强县与经济发展一般县的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比较分析 |
4.5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变化趋势 |
4.5.1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机动性较强 |
4.5.2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效益不佳,农民纯农业增收缓慢 |
4.5.3 混合型农业产品成为财政农业支出的重点 |
4.6 本章小结 |
5 经济强县财政支农资金运用效益的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5.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2 指标选取 |
5.2 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 |
5.2.1 DEA 方法的两种模型 |
5.2.2 基于 DEA 的 Malmquist 指数方法 |
5.3 经济强县与其他县域财政支农资金运用效益的实证分析 |
5.3.1 财政支农资金效益静态分析 |
5.3.2 财政支农资金的动态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5.4.1 经济强县和其他县域的财政支农资金静态效益分析 |
5.4.2 经济强县和其他县域的财政支农资金动态效益 |
5.4.3 经济强县和其他县域的财政支农资金效益差异性 |
6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的理论分析 |
6.1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的特点及理论分析 |
6.1.1 路径依赖: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规模递增 |
6.1.2 农业补贴边际效应递减:人均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和农业人口减少 |
6.1.3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衡量经济强县财政支出效益的重要标准 |
6.1.4 工农混用公共产品:影响财政农业支出效益 |
6.1.5 农业科技:作为公共产品而非私人产品 |
6.1.6 压力型政治体制下的考核指标:财政农业支出制度不合理的根源 |
6.2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模式的典型样本 |
6.2.1 优势农业—民营主导:财政农业支出的融合型目标 |
6.2.2 弱势农业—民营主导:财政农业支出的竞合型目标 |
6.2.3 优势农业—政府主导:财政农业支出的整合型目标 |
6.2.4 弱势农业—政府主导型:财政农业支出的磨合型目标 |
6.3 本章小结 |
7 外国财政农业支出经验借鉴 |
7.1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外国经验借鉴 |
7.1.1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研究 |
7.1.2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与农业 GDP 的关系 |
7.1.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以及我国政府可适用的借鉴 |
7.2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的外国经验借鉴 |
7.2.1 美国的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农业补贴保证农业出口 |
7.2.2 日本的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农业高科技和高补贴 |
7.2.3 中国政府可适用的借鉴 |
7.3 外国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受益对象 |
7.3.1 财政农业支出以企业作为收益对象 |
7.3.2 财政农业支出以协会(合作社)作为收益对象 |
7.3.3 财政农业支出以农民作为收益对象 |
7.4 外国政府提升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的方式和效果 |
7.4.1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
7.4.2 农业企业不断进步 |
7.4.3 农村的稳定与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经济强县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效益建议 |
8.1 经济强县经济发展形态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 |
8.1.1 经济强县的虹吸效应和集聚效应 |
8.1.2 经济强县发展趋势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 |
8.1.3 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合理化目标 |
8.2 提高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的具体措施 |
8.2.1 财政支出管理立法,规范财政支出的法律依据 |
8.2.2 构建全过程监督体系,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透明度 |
8.2.3 财政农业支出总体战略:农业产业化目标 |
8.2.4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优化:农业科技化投入 |
8.2.5 经济强县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 |
8.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2010 年福建省县域科学发展排行榜 |
附录二:福州市“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部分) |
致谢 |
(7)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关于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 |
1.4.2 国外关于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 |
1.5 研究目标、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 拟突破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
1.6.2 论文的创新点 |
1.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分析模型 |
2.1 国际贸易理论 |
2.2 国际竞争理论 |
2.2.1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2 产品竞争力的表现形式 |
2.3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3.1 全球价值链概念 |
2.3.2 全球价值链中的经济租及影响 |
2.3.3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 |
2.4 合作社优势的理论解释 |
2.4.1 交易费用理论及经济治理结构 |
2.4.2 交易费用与合作社优势 |
2.4.3 农产品全球价值链与合作社优势 |
2.4.4 规模经济与合作社优势 |
2.5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模型 |
2.5.1 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的主要内容 |
2.5.2 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
2.5.3 “钻石模型”分析实例——以色列土豆出口的竞争优势 |
3 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特点 |
3.1 全球农产品贸易现状 |
3.1.1 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增长 |
3.1.2 农产品贸易增速低于工业制成品增长速度 |
3.1.3 农产品贸易占货物贸易额的份额趋于下降 |
3.2 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
3.2.1 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
3.2.2 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 |
3.3 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
3.3.1 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
3.3.2 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
3.4 主要农产品的贸易流向及地区分布 |
3.5 不同类型产品的出口特点 |
3.5.1 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 |
3.5.2 特定产区的农产品出口 |
3.5.3 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产品出口 |
3.5.4 加工农产品和食品出口 |
3.6 农产品出口国的主要类型及其竞争优势的来源 |
3.6.1 农产品出口国的主要类型 |
3.6.2 不同类型国家的农产品竞争力分析 |
3.7 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的特征和影响 |
3.7.1 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是基本的贸易和竞争规则 |
3.7.2 国际资本主导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基本格局 |
3.7.3 贸易关系扭曲和不公平竞争局面持续 |
3.7.4 非关税壁垒削弱了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 |
3.7.5 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 |
3.7.6 进口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
3.7.7 双边自由贸易开辟了农产品贸易的新局面 |
3.7.8 区域多边自由贸易谈判的影响不容忽视 |
4 界部分国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 |
4.1 依靠企业的经营战略获得国际竞争力 |
4.1.1 通过主导农业生产上游价值链获得竞争优势 |
4.1.2 通过主导农业下游价值链获得竞争优势 |
4.1.3 以流通环节为核心的全价值链参与模式 |
4.2 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小农业的竞争力 |
4.2.1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主要模式和基本经验 |
4.2.2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经验 |
4.2.3 小农业通过合作社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 |
4.3 通过对外投资开展农产品国际化经营 |
4.3.1 世界农业国际投资的基本情况 |
4.3.2 涉农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 |
4.3.3 农业国际投资对东道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4.4 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农业竞争力提高 |
4.4.1 农业补贴政策 |
4.4.2 科技兴农战略 |
4.4.3 重视公共产品的供给 |
4.4.4 改善市场竞争环境 |
5 中国农业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
5.1 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与小农户分散经营的问题 |
5.1.1 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
5.1.2 小农户分散经营的不利影响 |
5.2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原因 |
5.2.1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 |
5.2.2 农产品进口增加的原因 |
5.2.3 中国农产品主要贸易对象及地区的分布 |
5.3 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5.3.1 农产品贸易方式和竞争主体的变化 |
5.3.2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表现 |
5.4 中国加工农产品竞争力分析—以苹果汁为例 |
5.4.1 案例背景 |
5.4.2 比较优势没有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 |
5.4.3 中国苹果汁竞争优势的来源 |
5.4.4 苹果汁竞争力的启示 |
5.5 中美两国大宗农产品竞争力比较分析 |
5.5.1 两国大豆和水稻出口基本情况 |
5.5.2 单位面积总成本的比较 |
5.5.3 平均成本的比较 |
5.5.4 关于比较结果的说明 |
5.6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促进因素 |
5.6.1 国民经济发展 |
5.6.2 参加WTO的机遇 |
5.6.3 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 |
5.7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
5.7.1 农业政策方面的因素 |
5.7.2. 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 |
5.7.3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 |
5.7.4 外部制约因素 |
6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与政策 |
6.1 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6.1.1 重视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
6.1.2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服务 |
6.1.3 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生产服务 |
6.1.4 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消除产业发展的短板效应 |
6.1.5 改善和加强农业准公共产品的供给 |
6.1.6 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
6.2 提高涉农企业素质 |
6.2.1 提高涉农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
6.2.2 提高创造顾客价值的能力 |
6.2.3 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 |
6.2.4 选择合宜的国际竞争策略 |
6.2.5 提高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
6.3 切实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
6.3.1 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2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 |
6.4 改善农产品市场竞争环境 |
6.4.1 提高农产品交易的透明度 |
6.4.2 从对产品和企业的监管转变为对企业供应链的监管 |
6.5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
6.5.1 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 |
6.5.2 学习国外成功经验走农业合作的道路 |
6.5.3 建立有竞争力的农业合作组织 |
6.6 积极开展农业对外投资 |
6.6.1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及原因 |
6.6.2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机遇 |
6.6.3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重点 |
7 研究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农业国内支持概述及相关理论 |
2.1 农业国内支持概述 |
2.2 农业国内支持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经验及借鉴 |
3.1 美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及经验分析 |
3.2 日本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及经验分析 |
3.3 欧盟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及经验分析 |
3.4 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启示 |
第四章 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运行情况分析 |
4.1 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运行现状分析 |
4.2 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运行效果分析 |
4.3 总结 |
第五章 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5.1 农业国内支持力度不足 |
5.2 农业国内支持方式效率低 |
5.3 农业国内支持的结构不合理 |
5.4 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六章 优化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农业国内支持力度 |
6.2 优化农业国内支持方式 |
6.3 调整农业国内支持结构 |
6.4 建立高效的农业国内支持的监管体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本文的研究动因及相关问题阐释 |
一、研究动因及意旨 |
(一) 研究动因:将"愿景"变为"现实" |
(二) 研究意旨:统筹城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检视及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的总体态势 |
(二) 国内研究的基本状况 |
三、若干重要概念厘定及缕析 |
(一) 公共服务 |
(二) 基本公共服务 |
(三)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工具及分析框架 |
(一) 理论工具:"整体性治理"的新范式 |
(二) 分析框架:"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尝试 |
五、本项研究的技术路线、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
(一) 技术路线: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 |
(二) 基本内容:一条主线、四大模块、八个专题 |
(三) 主要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六、本文的篇章结构及可能的创新 |
(一) 本文的篇章结构 |
(二)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农民需求子系统 |
一、农民需求系统:以公民为中心的整体主义 |
(一) 农村公共需求的"价值套装" |
(二) 驾驭需求变化:为农民量体裁衣 |
(三) 农民公共需求的分类和评析 |
二、设置农村服务系统"优先级":圈定与排序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和问题 |
(二) 供需优先序: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三、农民公共偏好的表露:阻滞与疏通 |
(一) 集体选择的优势及其限度 |
(二) 失语·无奈·被决定:农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不畅 |
(三) 服务与意愿相吻合的表达机制 |
四、塑造服务形象:测量与反馈 |
(一) 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 |
(二) 评估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衡量整体的尺度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子系统 |
一、政策环境:复杂变化的"服务蓝图" |
(一) 回眸·反省·突围:农村公共服务政策演展 |
(二) 动态变量的话语指向 |
(三) 目标与手段的张弛:政策工具选择 |
二、农村公共服务政策过程:一个宏观描勒 |
(一) 决策:农村公共服务中的磋商和参与 |
(二) 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执行 |
(三) 多管齐下:农村公共服务监督机制 |
三、垂直权力的"高":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权责 |
(一) "碎片化"政策及其影响 |
(二) 基本公共服务链:"中央—省—市—县—乡"政策层次的叠整 |
四、平行协同的"长":在层级和部门的矩阵中"水平化管理" |
(一) 国家单方供给的"势单力薄" |
(二) "公私合作"的政策纽带: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筹资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平台子系统 |
一、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的组成框架 |
(一)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历程、现状及问题 |
(二) "市、县、乡(镇)、:村"一体化治理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
二、跨边界设计: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一) 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化组织结构分布 |
(二) 主体、功能与内容:纵横贯通的"宽" |
三、重塑公共服务组织载体: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为个案的实证研究 |
(一) 追捧与质疑:如何使农村公共服务整合起来 |
(二) 流程再造与无缝隙服务:"双溪桥模式"的运作逻辑 |
(三) 挖掘"主要序列":格子状连接 |
四、数字化变革: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 |
(一) 符号网页:Web技术开发 |
(二) 数据库:智能服务体系 |
(三) 自动化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服务网格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人力资源子系统 |
一、追求卓越的"三步曲":飞轮模型 |
(一) 农村公共服务的人力资源系统:概念谱系和分析前提 |
(二) 用制度化驱动农村公共服务的飞轮 |
二、职业道德与组织精神:目标统一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伦理三角":德性、规则与结果 |
(二) 跨界合作的团队文化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弥散 |
三、整合性技能的培养及开发:行为跟进 |
(一) 信任:十一项修炼 |
(二) 信息系统:皈依"农民本位" |
(三) 责任感:对整体性服务结果负责 |
(四) 预算:输入式管理 |
四、选才、绩效考核与激励:程序规范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配置 |
(二) 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考评与激励 |
第五章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相关专题研究 |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二、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公共教育服务发展情况比较分析:以美国、韩国和印度为例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三、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部分国家比较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四、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
(一) 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国内外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五、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 |
(一) 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的具体举措 |
六、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七、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 |
(一) 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八、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尾论边"破"边"立":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对接" |
一、整体治理: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宏观旨趣 |
二、国家标准: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操作杠杆 |
三、城乡大同:"破""立"并举推动政府转型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公共服务体系现状与公众需求调查问卷(乡村公众卷)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相关情况 |
跋涉之中(代后记) |
(10)农村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基于发达地区和传统农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模型假设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数据来源 |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1.1 能源需求模型研究 |
2.1.2 能源消费实证研究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1 能源发展理论研究 |
2.2.2 能源消费实证研究 |
3 发达地区和传统农区农村能源消费情况 |
3.1 我国农村发展类型分析 |
3.1.1 农村发展类型划分标准 |
3.1.2 农村发展类型划分及其特点 |
3.1.3 区域农村能源消费占全国比例 |
3.2 发达地区农村能源消费数量及结构变化 |
3.2.1 发达地区农村能源需求变化原因 |
3.2.2 发达地区农村能源消费数量和结构变化分析 |
3.3 传统农区农村能源消费数量及结构变化 |
3.3.1 传统农区农村能源需求变化原因 |
3.3.2 传统农区农村能源消费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
3.4 发达地区和传统农区农村能源消费特征比较 |
3.4.1 两区域农村能源消费量存在差异 |
3.4.2 两区域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比较类似 |
3.4.3 两区域的农村能源消费变化趋势趋于一致 |
4 农户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取依据 |
4.1.1 江苏省和吉林省社会经济状况 |
4.1.2 江苏省和吉林省农村能源消费情况 |
4.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4.2.1 农户人均收入水平状况 |
4.2.2 使用或未使用沼气状况 |
4.3 农户能源消费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农户能源消费量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介绍 |
4.3.2 变量的选取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
4.3.3 农户能源消费总量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4.4 农户是否选用沼气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1 农户是否选用沼气二元选择Probit模型介绍 |
4.4.2 变量选取和Probit模型建立 |
4.4.3 农户是否选用沼气Probit模型实证结果 |
5 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存在问题 |
5.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农村能源使用情况农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加入WTO后的中国农村能源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退耕还林动态减贫: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共同分析[J]. 谢晨,张坤,王佳男,聂杨. 中国农村经济, 2021(05)
- [2]财政分权、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减贫[D]. 郭伟铨. 广西大学, 2020(07)
- [3]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地域与模式选择[D]. 韩璟.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4]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三农”议题研究[D]. 任庆伟. 吉林大学, 2013(08)
- [5]中国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研究[D]. 刘朔. 华中科技大学, 2012(12)
- [6]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研究[D]. 陈力予.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2)
- [7]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 徐明峰.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8]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研究[D]. 韩阳. 长春理工大学, 2011(04)
- [9]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D]. 方堃.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10]农村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基于发达地区和传统农区的分析[D]. 王翠翠.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