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如何讲授“三个代表”(论文文献综述)
尚明瑞[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安莉[2](2020)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文化自信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直接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方法,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文化使命。因此,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文化的多维度认识入手,系统总结了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内涵意蕴和历史演进,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查为依据,客观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和构建“一优三全”教育体系。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五部分,围绕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文化基本理论概述为起点,从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三个维度认识文化。从文化自信的提出、基本内涵和独特气质和历史嬗变全面阐述文化自信,明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在逻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涵、构成要素和价值意蕴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对自我文化存在形态和理想追求的高度认知与认同,对自我文化价值作用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我自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明晰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第二,阐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理论,吸收其理论精华,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思想借鉴和现实指导。第三,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和文化自信教育现状,面向全国高校,选取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97所高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690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编问卷的网络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率和差异分析;同时,对33所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政工干部做了线上线下深入访谈。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情况,全面审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肯定积极表现,正视存在问题,对问题成因进行客观分析,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第四,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化策略和体系构建。强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文化共同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遵循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通过培根、固本、铸魂、通脉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在教育路径上,提出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教育环境;聚焦关键人员,全员参与文化自信教育;聚焦关键环节,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过程;聚焦关键领域,全方位实施文化自信教育,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王爱莲[3](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统一开设的一套用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与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是“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局限于高校范围或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领域,还关涉能否为国家持续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基本要求》”中的系列定位实则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发展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与核心内容。如何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保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资源以推进自身的建设发展和功能实现,是课程建设必须应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激发课程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返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70多年的发展道路发现,与课程体系在规模数量等外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内涵发展还有不足,如表现出:“理论与现实脱节”的教学困境、课程活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理论说服力不佳等问题。而通过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成果也发现,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内容既少且又比较零散。基于此,本文依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进路,尝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全文除导论、后记以外,共包含五章内容。第一章,理论概述。重在厘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内涵式发展”的学理认识、概念考证和原理挖掘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内涵,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激发课程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主,同时协调外部力量形成建设合力的课程发展模式,是课程发展思路与建设实践的有机统一。第二章,历史沿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史就是课程外延与内涵相互掺杂、共同推进的历史。依据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颁布的课程指示与方案,大体可将课程建设史划分为五大阶段。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前的课程体系发展很不稳定。“52体系”是在全国推行的第一套课程方案,采取向苏联学习的方式,构建起课程发展的雏形;“61体系”则开启了“中国化”与“去苏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的课程方案日益规范成熟,方案实践力度日益增强,并显现出方案更替的继承性和连贯性。其中,“85方案”融合了“两课”课程内涵;“98方案”对课程进行了统一地精简设置,更加体现课程权威性和丰富性;“05方案”下,课程规模继续扩张,并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独立办学机构组建等维度推动课程总体建设迈向新的台阶。进入新时代,如何提升课程内生动力、提高教学实效等成为课程建设的紧迫课题。第三章,问题研判。基于“为什么”的考量,尝试站在客观立场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理性分析与问题研判。重点从历史诉求中分析为什么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并从现实关系与认识误区的研判中进一步理清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路问题。在审思中,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采以理性态度,坚持“不唯书、不唯上”,而是从实际出发进行课程发展的长足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不负重托与使命,推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四章,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学情特点,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其中,党的领导是课程发展的重要保证,并为课程内涵式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又可提供现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为课程的内涵式发展提供深厚的精神力量。而“00后”大学生(研究生多是“95后”)表现出的新风貌、新特点、新需求,以及他们成长成才中面临的困惑需要释疑解惑的事实,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学情基础。第五章,优化策略。重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怎么办”的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三大规律”和“八个相统一”原则,极力避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方向偏差与规律僭越,从原则规范上确保发展导向的科学性;其次,需从课程内部建设的重要环节着手,抓关键、厚基础、破瓶颈、保动力、强弱项,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夯实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增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手段的动力支撑作用,弥补科学评价的发展不足,从整体上提升课程发展与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最后,须强化对国家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和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盘活,形成国家、社会、高校共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积极推进课程发展建设。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卢汉[5](2020)在《政党性质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世界政党类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她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847年,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也就是具有国际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自此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以其独特的纲领和旗帜塑造着人类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为此,一大批新型民族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诞生,有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刻,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政党特色鲜明、成就巨大,引起了世人的广泛瞩目。仔细分析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其自身性质和党性锤炼起着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反映,具有先进性、纯洁性、阶级性、组织性、纪律性等内在规定,具体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纲领目标、路线方针、组织原则、作风传统等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及其锤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力。综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史,能够始终坚持自身建设和党性锤炼的政党往往都能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带领该国的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民族振兴事业的新胜利。相反,有一些政党由于放松了自身建设和党性锤炼,往往褪化变质、贪污腐败,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历史告诫和启迪人们,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性锤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长足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改造旧中国,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的结果。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她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时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巨大成功。在20世纪上半叶,在以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及时顺应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潮流,对中国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而使中国人民以崭新的姿态从被奴役被压迫的命运中站立起来,之后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浪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又及时顺应和平与发展的大潮流,对中国社会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行科学判断,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从而使中国人民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其根源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加强党性锤炼。中国共产党将党性锤炼作为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不断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锤炼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坚持牢固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政治立场、坚持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坚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认识方法、坚持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围绕着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如何进行党性锤炼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思考,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党性思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性思想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党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站稳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建党,坚持党的意识和党的集中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态度,树立优良的作风,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和群众路线,反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六个方面对党性问题进行论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方面来对党性问题进行论述。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坚持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坚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立场和理念,坚持党的纯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党的学习性等方面来对党性问题进行论述。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方面来论述党性问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它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锤炼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建设提供了方案和智慧。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党性思想的指导下,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加强党性锤炼的实践。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呈现出由运动式整风整党到活动式集中教育再到综合性集中教育的发展变化。虽然不同阶段的教育主题不尽相同,方式方法也有差别。但综观中国共产党三个阶段党内集中教育实践的成功探索,它们呈现出了自觉性、时代性、指向性和长期性的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举措,在接近百年的实践历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来加强党性锤炼;要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共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要坚持思想建党,从思想、作风、纪律、制度多方面加强党性;要坚持正面教育和问题整改相结合,将党性教育的各个环节统一衔接。综观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实践,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从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必然性来看,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内在规定,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实际要求,是褪变政党的历史镜鉴要求。从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内容要点来看,具体包括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政治立场(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政治立场)、思想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认识方法)、传统作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规矩纪律(坚持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精神风貌(践行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精神品质)。从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基本方法来看,主要有三种方法:即通过党性教育与共产党员自我修养的结合来锤炼党性;通过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来锤炼党性;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淬炼来锤炼党性。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遵循着上述逻辑,实际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中国共产党坚持做到个性与组织性的统一,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先进性,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坚持做到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锤炼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也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成效,这是令人欣喜的。但与此同时,基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性锤炼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处理得不好,将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并且极大地弱化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有思想纯洁性问题、政治纯洁性问题、组织纯洁性问题、作风纯洁性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坚持创新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长效机制,努力巩固思想建党的成效;完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不断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员的入口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强对组织队伍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构建完备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赵开开[6](2020)在《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篇章,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习近平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发展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看法,深化了对其本质内涵、价值功能、主体建设、方法路径的认识,把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当下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指导和理论遵循。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凭借着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及经验,依据相关科学理论而作出的。首先,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结合具体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依据本国历史环境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观点,列宁关于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反对俄国经验神圣化的观点,毛泽东关于使马列主义在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特性、坚持调查研究掌握中国国情、推动中国革命经验理论化的观点,邓小平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江泽民关于坚持和扞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的观点,胡锦涛关于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党的理论武装紧跟理论创新的观点等,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其次,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实践是其重要的实践基础。在近百年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不同时期先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立和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坚持和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长期历史实践,习近平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经验总结,成为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最后,习近平自身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突出的改革创新精神等,则构成了其主体条件。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目标指向、理论动因、发展主体、成果形态、价值意义和主体建设以及原则方法等,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基本内涵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目标指向上,习近平以宏观、大历史观的视角,阐述了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新局面,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目标。在理论动因上,习近平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从根本上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在成果形态上,既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也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道路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制度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重大,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救国、建国、兴国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如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在主体建设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活动,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实践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走向,因而要不断加强主体建设。其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要着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支撑和保障;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保持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守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要培育提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推动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以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教学、宣传全过程。其三,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不断发展,要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力量: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人民群众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中国梦”奋斗目标,动员人民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总结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在原则方法上,习近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科学阐述了新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要求和方法路径。在原则要求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坚持改革开放。在方法路径上,第一,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学习马列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原理,做到真学、常学、真懂、真用。第二,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既要客观分析和准确掌握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还要科学把握国际形势、世界局势的演变。第三,在实践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实践是理论之源,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关注和回答时代重大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第四,中国经验的理论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总结和提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第五,坚持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环节之中,要重视、坚持和运用好这一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特点鲜明,具有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奏演、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与深刻隽永的理论内容等特点。在理论创新上,既是对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深化和创新,同时其本身还是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实践价值上,有利于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新的实践成果。不仅如此,还能够为社会主义国家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提供有益借鉴,为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中国经验,彰显出世界意义。
任小琴[7](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胡海涛[8](2019)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期顺利建成的重要保障。大学生群体,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主体力量。作为重要的主体力量,他们只有认同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2005年以来,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研究逐渐增多。相关的研究中,理论研究大多把马克思主义认同与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等混在一起,缺少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独立理论建构。实证研究,则是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展开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得到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状况的结果。调查研究得到的结果通常非常乐观,这种非常乐观的调查结果又与人们的直观感受不太相符。人们的直观感受是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课堂上状态不佳,私下对马克思主义也会有一些微词,甚至有人提出不排除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认同危机的可能。基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为主题,尝试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进行理论分析,总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规律。研究由导论、四章主体内容和一个结语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以及本研究的框架、主要方法、创新点与局限。第一章探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含义和标志。研究通过对认同的现实形态分析得出了认同是一种关系存在。进而,从概念层面得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是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状态,包含认知关系和态度关系两个方面。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标志看,既有用于统计分析的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也有应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践标志。第二章讨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础和条件。首先研究梳理了一般认同形成的基础和条件,认为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认同中介是一般认同形成的基础,社会存在、意识形态和历史因素是影响一般认同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础在于大学生的成才需要和大学生的已有能力和待发展能力,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意义对大学生需要的满足以及包含了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材、思政课课堂、网络和其他因素在内的中介因素。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条件看,社会存在因素、意识形态因素和历史因素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起到支持或制约作用。第三章分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过程和特征。基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础、条件以及一般认同的过程和特征,本研究分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周期、认知过程和态度形成过程。研究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过程从时间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通识课教育阶段、专业课教育阶段。通识课教育阶段,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经历了从零散认知到系统认知的过程,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经历了从赞同为主的态度到态度分化的过程。专业课教育阶段,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程度下降与认知程度提升并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存在着态度的基本定向和一部分的态度转变。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特征,本研究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既具有一般认同的特征即复杂性、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和类别性,也具有其特殊特征即特定阶段的认同、有待社会实践的检验。第四章判断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趋势,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研究从基础、条件、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趋势,针对性提出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引导策略。从认同基础看,研究认为成才需要一直是不同时代大学生的优势需要,不过,这种优势需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大学生能力发展表现出由专业能力到综合能力的趋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坚持、超越、局部领先于世界;中介因素中思政课教师表现出理论水平提升与实践水平不足的趋势、思政课教材表现出统一性与发展性的态势、思政课课堂正在向小班制转化、网络生态逐步净化、其他因素也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从认同条件看,研究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衰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断上升;主流意识形态逐步做大做强、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从认同过程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周期正在由通识课教育阶段扩展到通识课教育阶段加专业课教育阶段的全周期认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知有下降趋势,但是随着教师队伍的充实、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知有可能会逐步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从80后到00后有下降趋势,不过“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和“课程思政”的实施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向好转化提供了可能。针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发展趋势,研究从认同基础、认同条件和认同过程三个维度提出了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策略。结语部分回顾了研究过程,认为当前社会出现了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各种因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将可能会呈现向好的发展态势。
丁贞栋[9](2019)在《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教材建设、教法创新、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效帮助了大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牢了科学思想基础。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互联网与信息化时代环境中,在经济社会综合改革纵深推进的条件下,新媒体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带来了教育环境、教育手段、教育对象等的深刻变化,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一方面,从当代大学生自身状况看,他们是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90后”和“00后”一代,他们的知识信息来源丰富,知识面宽,思维活跃,思想意识多样、价值观念多元,特别是易受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多元文化思潮、亚文化等的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难度增加,挑战变大;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途径、载体、环境等方面还有诸多难点,还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碎片化、理论化等现象,教育技术、教育文化、教育思维、教育话语等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还面临着实效性提升、针对性加强、创新性提高、吸引力增强等难题。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定位,找到了办法。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个性化、人本化和现代化,为增强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感召力和吸引力提供了办法。因此,系统研究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理,提出在实践中加强和改进的办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研究紧扣“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转变?”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解决方案,以此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针对性、感召力和吸引力。在本文中,通过六个方面的论述,力求系统把握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概念范畴、针对问题、基本原理、核心要义、思想路径、实践路径等,全面回答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关键概念是什么?针对问题是什么?怎么融入?融入重点是什么?在思想上如何转变?在实践中如何探索?”等问题,进而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找到办法。在论文研究设计上,第一章着眼于“概念厘清”,意在界定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以及明晰相关理论问题,认为“融入”是两种事物混合,是有差别的融合,是事物的有机结合,并提出“融入”的关键在于新媒体因素的融入。第二章着眼于“问题分析”,结合对426名高校学生的调研,探讨由新媒体带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从方法困境、文化困境、思维困境、话语困境四个方面剖析问题根源,为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基本原理”,提出了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缘起与依据、目标与原则、规律与途径,力求在理论机制上把握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第四章立足于分析“核心要义”,也即是在理论上探讨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键与重点,从基本层面进行研究,分析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文化、新媒体思维、新媒体话语等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相关问题,探讨每一个因素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间的联系,分析每个要素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要求。从研究的内在逻辑看,技术是新媒体的基础形态,由技术引发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等变革,进而影响社会文化的形成,由文化反映至思维,由思维影响到话语,这四个新媒体的重要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新媒体的关键因素,探讨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核心在于分析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文化、新媒体思维、新媒体话语等如何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第五章提出了“思想路径”,意在分析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思想上如何转变,并提出了“三大转变”,即理念转变: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统一;内容转变:实现“系统理论教育”与“生活实践教育”的融合;方式转变: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综合传播”的协同。第六章提出了“实践路径”,与当下现实相结合,进行有机拓展,研究认为,在实践中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感召力和吸引力,必须从课程整合、环境再造、活动牵引、制度创新等四个维度,把新媒体与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进而达到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李淑哲[10](2019)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好引擎”,也是检视文化发展成效的“试金石”。文化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选择与文化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做出的最新重大决策,为一段时期内国家文化发展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遵循学生“拔节孕穗期”要求,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为信仰的生成、选择和传播提供了“场景”和“路径”,在信仰教育中发挥对人的精神的升华和对社会共识的强化作用。同时,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能盘聚文化资源、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在文化发展中发挥引领、辐射和提升的作用。因此,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以大学为基本场域,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系统而深入的信仰教育研究,成为一个兼具时代意义和现实关切的选题,这既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于理想信念的研究领域,又能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基于此,论文从价值效能的视角,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构筑议题,阐释大学生信仰教育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的“应然”功用,调查了解当前存在的“实然”境遇,进行实事求是的归因分析,并探索出改进和完善相应工作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端于大学生信仰教育活动的内涵意义。从内涵上看,大学生信仰教育包含四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心的政治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道德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以“依法治国”思维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基础的法律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命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从意义上讲,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社会群体信仰的“投影体”和“晴雨表”,是文化发展境况的折射和标示。理直气壮地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人文化成”和“铸魂育人”的教育实践,推进以传授知识和涵养文化为关照的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法治思维,夯实文化发展的精神根基;有利于增加文化智识供给、凝聚文化人才力量、培养文化人力资源,提升文化发展的人才素质;有利于增创文化传承载体、扩展文化发展途径、发掘文化创新源泉,拓宽文化发展的实践空间。从而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现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为实现“强文化之魂、健文化之体、聚文化之气、发文化之力”贡献应有力量,使中华文化蓬勃发展,在世界图景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形成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借助质性研究中的访谈调查法,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群体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得以窥见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境遇。一方面,信仰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信仰方向较为健康向上、整体质量相对良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信仰教育主渠道而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信仰教育也面临一些难以忽视的现实问题,从系统论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归因于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导致体系欠合理、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导致效果欠明显、机制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发力欠协调等来自教育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归因于市场经济催生的趋利动机钝化了动力、社会现存的某些问题弱化了信力、多元文化的不当蔓延影响了定力等来自教育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从理念与内容维度出发,探寻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强化路径,可从以下角度入手。从聚焦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升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理念出发,要树立战略思维,秉持从“善政”到“善治”的理念,提高把握信仰教育大势的能力;要涵养历史思维,秉持从“历史”到“未来”的理念,致力于提高勇担信仰教育使命的能力;要强化底线思维,秉持为“无畏”而“敬畏”的理念,提高应对信仰教育难题的能力;要增强系统思维,秉持由“统筹”至“协同”的理念,提高扩大信仰教育合力的能力。从对标文化发展的现实特点、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出发,要发挥文化塑造价值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政治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要遵循文化温润心灵的原则,进一步扩充道德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素质品格的健康发展;要强化文化规范行为的功能,进一步强化法律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行为规范的合理合序;要提升文化健全人格的效用,进一步延伸生命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人格价值的健全超越。从方法与制度维度出发,探寻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提升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的相关路径,可从以下角度入手。从立足文化发展的智识需求、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出发,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掌握信仰教育的主动权;要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拓宽信仰教育的信息源;要加大社会实践力度,根植信仰教育的活力点;要扩伸教育情境载体范围,增强信仰教育的亲和力。从依托文化发展的组织保障、健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制度出发,要进一步以顶层设计为总揽、推动领导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信仰教育力量的积极性;要进一步以队伍建设为龙头、推动理顺管理机制,加快建设德才兼备、团结合作的信仰教育主体队伍;要进一步以教育教学为根本、推动完善评价机制,及时反馈规范合理的信仰教育实效;要进一步以组织、人员、经费为抓手、推动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全面到位的信仰教育支撑。
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如何讲授“三个代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如何讲授“三个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基本理论述要 |
一、文化自信解读 |
(一)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二)文化自信释义 |
(三)文化自信的历史嬗变 |
(四)文化自信维度关系辨析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理论阐释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构成要素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 |
注释 |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 |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
(一)毛泽东文化思想 |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
(三)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 |
(四)胡锦涛文化强国思想 |
(五)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 |
三、西方文化理论借鉴 |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
(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理论 |
注释 |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与实施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准备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实施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积极表现 |
(一)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 |
(二)对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持有理性态度 |
(三)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的文化自信教育基本满意 |
(四)对社会文化氛围表示认可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存在的问题 |
(一)个体教育层面:有认知缺升华 |
(二)学校教育层面:重形式轻内涵 |
(三)家庭教育层面:重成才轻成长 |
(四)社会教育层面:有参与缺治理 |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
(一)个体因素:价值意识受到多元冲击 |
(二)社会因素:教育体制机制错位断层 |
(三)学校因素:教育资源缺乏整合提升 |
(四)家庭因素:育人环境氛围亟需优化 |
注释 |
第五章 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路 |
一、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 |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强化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
(三)落实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
(四)秉承文化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
二、遵循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原则 |
(一)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 |
(二)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
(三)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 |
(四)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 |
三、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结构 |
(一)培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二)固本: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
(三)铸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
(四)通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注释 |
第六章 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
一、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文化自信教育育人环境 |
(一)国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把握文化自信教育根本方向 |
(二)学校层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文化内涵育人 |
(三)社会层面:着力构建文化自信教育的多元支撑 |
二、聚焦关键人员,实施全员参与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突出教师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二)突出家长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
(三)突出典型人物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
(四)驱动大学生自我文化教育动力 |
三、聚焦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从学龄到高中,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学段 |
(二)从大一到大四,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年级 |
(三)文化比较中,实现文化自信终身教育 |
四、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站稳第一课堂,树立文化自信 |
(二)丰富第二课堂,增进文化自信 |
(三)抓牢“网络”载体,坚定文化自信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事关”的战略定位 |
(二)“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科学论断 |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现实思考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成果梳理 |
(二)研究内容综述 |
(三)研究现状总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概述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 |
二、内涵式发展 |
(一)内涵式发展的语义分析 |
(二)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探源 |
(三)内涵式发展的理路拓展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 |
(一)概念反思 |
(二)理论内涵 |
(三)基本特点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
(一)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局的稳固 |
(二)关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解决 |
(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建设的方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沿革 |
一、“52体系”阶段 |
(一)“52体系”的课程雏形 |
(二)“52体系”的课程发展 |
二、“61体系”阶段 |
(一)“61体系”的课程建设 |
(二)“61体系”的曲折发展 |
三、“85方案”阶段 |
(一)“85方案”前的课程恢复 |
(二)“85方案”的课程部署 |
(三)“85方案”的课程发展 |
四、“98方案”阶段 |
(一)“98方案”的课程部署 |
(二)“98方案”的课程发展 |
五、“05方案”阶段 |
(一)党的十八大以前的课程建设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课程新发展 |
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是课程建设的历史前提 |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
(三)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
(四)保持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品质 |
(五)以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研判 |
一、历史维度的发展诉求问题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提高教学实效 |
(三)激发内生动力 |
(四)促进改革创新 |
(五)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
二、现实维度几个基本关系的处理问题 |
(一)思政课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 |
(二)“高效教”与“有效学”的关系 |
(三)内生动力和外力扶植的关系 |
(四)内容守正与方法创新的关系 |
(五)思政课教师特殊性和高校教师一般性的关系 |
三、主观维度的思想误区问题 |
(一)对“关键课程”地位的认识不足 |
(二)对课程发展建设的不自信态度 |
(三)对课程内涵式发展的模糊认识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想保证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为学理依据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有利支撑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支撑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支撑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底气支撑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文化源泉 |
(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 |
(二)浸润革命文化的精神养料 |
(三)获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资源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学情 |
(一)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 |
(二)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优化策略 |
一、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依循“三大规律” |
(三)遵循“八个相统一” |
二、优化课程内部建设的关键环节 |
(一)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 |
(二)紧抓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 |
(三)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 |
(四)激发科学研究的有效动力 |
(五)注入现代信息技术新活力 |
(六)补齐科学评价的发展短板 |
三、获取外部环境的支持与保障 |
(一)依靠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 |
(二)依托社会环境的有利氛围 |
(三)挖掘高校平台的育人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政党性质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状况 |
三、研究的整体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性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 |
第一节 现代政党的产生与类别分化 |
一、现代政党的历史生成 |
二、现代政党的类别分化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历程与独特性 |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与曲折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性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党性锤炼 |
一、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二、党性概念的历史发展与科学内涵 |
三、中国共产党党性的三重逻辑 |
四、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党性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党性思想 |
二、列宁的党性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党性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
三、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
四、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党性思想的重要意义 |
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科学指南 |
二、世界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建设的积极借鉴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实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党性锤炼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阶段性变化与整体性特征 |
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阶段性变化 |
二、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整体性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来加强党性锤炼 |
二、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共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 |
三、坚持思想建党,从思想、作风、纪律、制度多方面加强党性 |
四、坚持正面教育和问题整改相结合,将党性教育的各个环节统一衔接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内在逻辑与实际成效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内在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必然性 |
二、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要点 |
三、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基本方法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实际成效 |
一、党内关系上:坚持个性与组织性的统一,增强了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
二、党政关系上:突出党的先进性,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
三、党群关系上:坚持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方法取向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思想纯洁性问题 |
二、政治纯洁性问题 |
三、组织纯洁性问题 |
四、作风纯洁性问题 |
第二节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增进党性锤炼的方法取向 |
一、创新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长效机制,努力巩固思想建党的成效 |
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不断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三、完善党员的入口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强对组织队伍的教育、监督和管理 |
四、构建完备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
结语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表现形式 |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加强党性锤炼 |
二、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党性锤炼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党性锤炼的综合举措 |
四、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学界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基础条件 |
一、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 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想 |
(二)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 |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 |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 |
(四)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实践的经验总结 |
三、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主体条件 |
(一) 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二) 强烈的问题意识 |
(三) 突出的改革创新精神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价值论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 |
(一) 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
(二)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新局面 |
(三) 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动因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
(一) 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
(二)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
(三) 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不断发展 |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成果 |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成果 |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历史意义 |
(一) 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建国、兴国的正确道路 |
(三) 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建设论 |
一、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力量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强大保障 |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保持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 |
(四)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守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
二、培育提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推动力量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双为”方向、“双百”方针 |
(二) 以研究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 |
(三) 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教学、宣传全过程 |
三、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力量 |
(一)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群众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二) 以“中国梦”奋斗目标,动员人民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 |
(三) 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总结提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方法论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实事求是 |
(二) 坚持问题导向 |
(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四) 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
(五) 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 |
(六) 坚持改革开放 |
二、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 |
(一) 学习马列主义及贯穿其中的基本原理 |
(二) 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三) 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 |
(四) 做到真学、常学、真懂、真用 |
三、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
(一) 客观分析和准确掌握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 |
(二) 科学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
四、在实践探索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 |
(一) 实践是理论之源,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二) 在关注和回答时代重大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 |
(三)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 |
五、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 |
(一) 经验的理论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
(二) 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 |
六、坚持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 |
(一) 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二) 调查研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环节之中 |
(三) 重视、坚持和运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根本方法 |
第五章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特点与价值意蕴 |
一、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理论特点 |
(一) 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 |
(二)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凸显 |
(三) 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与深刻隽永的理论内容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一) 对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二) 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深化和创新 |
(三) 本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
三、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一) 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的理论成果 |
(二) 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的实践成果 |
四、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世界意义 |
(一) 为社会主义国家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提供有益借鉴 |
(二) 为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中国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
1.4.1 模式依据 |
1.4.2 模式设计 |
1.4.3 模式验证 |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厘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
2.2.1 幸福观的结构 |
2.2.2 幸福观的特征 |
2.2.3 幸福观的功能 |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
3.1 时代背景 |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
3.2 历史考察 |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3 现实状况 |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1.1 应然要求 |
4.1.2 实然状况 |
4.1.3 问题原因 |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2.1 应然要求 |
4.2.2 实然状况 |
4.2.3 问题原因 |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3.1 应然要求 |
4.3.2 实然状况 |
4.3.3 问题原因 |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4.1 应然要求 |
4.4.2 实然状况 |
4.4.3 问题原因 |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4.5.1 应然要求 |
4.5.2 实然状况 |
4.5.3 问题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1 基本举措 |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2 主要特点 |
5.2.1 广泛渗透性 |
5.2.2 目标淡化性 |
5.2.3 科际整合性 |
5.2.4 价值选择性 |
5.2.5 交流对话性 |
5.2.6 现实实用性 |
5.3 经验借鉴 |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
7.1.1 五元各司其职 |
7.1.2 五元内外结合 |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
7.2.1 五元互相渗透 |
7.2.2 五元互利共生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与局限 |
第一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含义和标志 |
第一节 认同的存在论解读 |
第二节 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 |
第三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含义 |
第四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标志 |
第二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础和条件 |
第一节 认同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
第二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础 |
第三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条件 |
第三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过程和特征 |
第一节 认同的过程和特征 |
第二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过程 |
第三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特征 |
第四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趋势和引导 |
第一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基础的趋势 |
第二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条件的趋势 |
第三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过程的趋势 |
第四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引导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概念厘清 |
第一节 新要求:关于“融入”的相关认识 |
一、融入的本质属性 |
二、融入的内在要求 |
三、融入的核心要素 |
第二节 新技术:关于“新媒体”的相关认识 |
一、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
二、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
三、新媒体的理论场域 |
四、新媒体的社会影响 |
第三节 新场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相关认识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 |
第二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方法困境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 |
一、教育者的本领危机问题 |
二、教育过程的教学方法问题 |
三、教育对象的学习方法问题 |
第二节 文化困境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感召力 |
一、多元社会思潮问题 |
二、青年亚文化问题 |
三、社会舆论暗潮问题 |
第三节 思维困境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针对性 |
一、思维不贯通问题 |
二、思维不创新问题 |
三、思维不灵活问题 |
第四节 话语困境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吸引力 |
一、话语场域的交融与交锋问题 |
二、话语范式的转换与重构问题 |
三、话语权力的缺失与弱化问题 |
第三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缘起与依据 |
一、内在逻辑:新技术是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手段 |
二、历史缘起:媒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关键 |
三、现实意义:新媒体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客观需要 |
第二节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
一、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 |
二、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原则 |
第三节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与途径 |
一、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 |
二、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 |
第四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要义 |
第一节 从技术缺位到技术匹配:新媒体技术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
一、新媒体技术特性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分析 |
二、新媒体技术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
第二节 从文化冲突到文化适应:新媒体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
一、新媒体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
二、新媒体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分析 |
三、新媒体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
第三节 从思维滞后到思维创新:新媒体思维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
一、新媒体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
二、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维辨析 |
三、新媒体思维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
第四节 从理论话语到大众话语:新媒体话语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
一、新媒体话语的内涵及特征 |
二、新媒体话语带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机遇 |
三、新媒体话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挑战 |
四、新媒体话语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
第五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路径 |
第一节 理念转变: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统一 |
一、“理论掌握群众”实质是理论武装 |
二、“群众掌握理论”实质是实践运用 |
三、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相统一 |
第二节 内容转变:实现“系统理论教育”与“生活实践教育”的融合 |
一、“单一理论灌输”的主要问题分析 |
二、“生活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
三、实现“系统理论教育”与“生活实践教育”相融合 |
第三节 方式转变: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综合传播”的协同 |
一、“课堂理论教学”的问题分析 |
二、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综合传播”相协同 |
第六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以课程整合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
一、以新媒体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堂研学相整合 |
二、以新媒体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整合 |
三、以新媒体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整合 |
第二节 以环境再造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感召力 |
一、在主导社会舆论场中再造良好社会环境 |
二、在培育校园软文化中再造良好校园环境 |
三、在树立家庭好家风中再造良好家庭环境 |
第三节 以活动牵引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 |
一、以文化熏陶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起来 |
二、以实践参与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起来 |
三、以线上活动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起来 |
第四节 以制度创新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 |
一、以“同向同行”制度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协同度 |
二、以“全员育人”制度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凝合力 |
三、以“隐性教育”制度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艺术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难点 |
1.4.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
2.1 文化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要义 |
2.1.1 文化的基本内涵 |
2.1.2 文化发展战略的概念、特征与确立原则 |
2.1.3 文化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沿革 |
2.2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
2.2.1 信仰的内涵及概念辨析 |
2.2.2 信仰教育的生成机理 |
2.2.3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特征与意义 |
2.3 研究的理论支撑 |
2.3.1 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理论 |
2.3.2 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 |
2.3.3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教育智慧 |
2.3.4 借鉴:西方国家关于文化发展的镜鉴启示 |
2.4 小结 |
第3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对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效用启迪 |
3.1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夯实文化发展的精神根基 |
3.1.1 政治信仰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
3.1.2 道德信仰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
3.1.3 法律信仰教育涵养法治思维 |
3.1.4 生命信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3.2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提升文化发展的人才素质 |
3.2.1 提供文化智识供给 |
3.2.2 凝聚文化人才力量 |
3.2.3 开发文化人才资源 |
3.3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拓宽文化发展的实践空间 |
3.3.1 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承 |
3.3.2 助力文化的健康发展 |
3.3.3 推动文化的守正创新 |
3.4 小结 |
第4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境遇 |
4.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4.1.1 精心确定调查对象 |
4.1.2 科学聚焦调查内容 |
4.1.3 合理选择调查方法 |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0 取得的基本成效 |
4.2.1 成效的经验启示 |
4.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3 问题的潜在危害 |
4.3 问题的归因与探究 |
4.3.1 教育理念的局限性导致目标欠明确 |
4.3.2 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导致体系欠合理 |
4.3.3 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导致效果欠显着 |
4.3.4 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发力欠协调 |
4.4 小结 |
第5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强化路径 |
5.1 聚焦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升华大学生信仰教育理念 |
5.1.1 树立战略思维,提高把握信仰教育大势的能力 |
5.1.2 涵养历史思维,提高勇担信仰教育使命的能力 |
5.1.3 秉持底线思维,提高应对信仰教育难题的能力 |
5.1.4 锤炼系统思维,提高建立信仰教育战线的能力 |
5.2 对标文化发展的现实特点,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 |
5.2.1 发挥文化塑造价值的作用,完善政治信仰教育内容 |
5.2.2 遵循文化温润心灵的原则,发掘道德信仰教育内容 |
5.2.3 强化文化规范行为的功能,扩充法律信仰教育内容 |
5.2.4 提升文化健全人格的效用,延伸生命信仰教育内容 |
5.3 立足文化发展的智识需求,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方式 |
5.3.1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掌握信仰教育的主动权 |
5.3.2 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拓宽信仰教育的信息源 |
5.3.3 加大实践教学实施力度,根植信仰教育的活力点 |
5.3.4 扩伸教育情境载体范围,增强信仰教育的亲和力 |
5.4 依托文化发展的组织保障,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机制 |
5.4.1 改革领导体制,凝聚积极向上的信仰教育力量 |
5.4.2 理顺管理机制,建设团结合作的信仰教育队伍 |
5.4.3 完善评价机制,反馈规范合理的信仰教育实效 |
5.4.4 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全面到位的信仰教育支撑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大学生信仰教育访谈提纲(学生卷) |
附录 C 大学生信仰教育访谈提纲(教师卷) |
致谢 |
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如何讲授“三个代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2]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 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7)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D]. 王爱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政党性质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研究[D]. 卢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6]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研究[D]. 赵开开.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D]. 胡海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9]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D]. 丁贞栋.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D]. 李淑哲. 湖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