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细胞肉瘤腮腺转移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罗克勍,蓝小林,田克强,肖富福,梁婷,王冬梅,李荣,张相民[1](2016)在《腮腺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通过对1例腮腺癌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进行观察,复习腮腺癌肉瘤的相关文献并加以分析,探讨腮腺癌肉瘤的组织学来源和临床治疗。腮腺癌肉瘤的组织学来源于未分化的肌上皮细胞可能性大,确诊必须靠术后病理。腮腺癌肉瘤的诊断需病理明确,首选手术治疗,预后较差。
吕丹,陈媛,陈飞,刘均[2](2018)在《原发于腮腺的肉瘤样癌1例报告》文中提出患者,男,64岁,因"发现左侧腮腺区包块1余月"于2012年7月26日入院。1月余前,患者无意间扪及左侧腮腺区一圆形包块,无疼痛感,于当地医院行颈部彩超示:左侧腮腺内见一大小约1. 5 cm×1. 2 cm×1. 4 cm实性、稍低回声团块影,边界清。因患者自觉无明显症状,遂未引起重视,未进一步治疗。3天前,患者自觉左侧腮腺包块区有隐痛感,遂于我院门诊就诊。行电子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示,鼻
王祥军[3](2012)在《144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全身恶性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我国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绝对人数仍较多。另外,口腔颌面部解剖部位相对比较特殊,其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口腔颌面部组织结构复杂,病种多样。近年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所提升,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长较快。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十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例,初步探究其发病特点,为河南地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治提供一定的临床资料和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01年-2010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病例1447例,同一病人以同一种恶性肿瘤多次入院为单一病例,病例籍贯均为河南。病例资料的肿瘤分类依照WHO2002年国际肿瘤疾病分类法和WHO2005年涎腺肿瘤分类法。统计1447例病例的一般情况、病变部位、病理诊断等。同时将病例分为前后五年,对两个时间段进行比较,探讨发病规律。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所有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平均年龄为53.94±16.93岁,51岁-60岁为发病高峰,41岁-80岁为多发年龄区间;老年人比例最高,其次是中年人和青年人;男女之比为1.3:1;发病部位前五位依次为舌、颊、颌骨、腮腺、牙龈;病理类型前五位依次为鳞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恶性淋巴瘤、非特异性腺癌。2涎腺恶性肿瘤平均年龄为48.90±17.01岁,41岁-50岁为发病高峰,31岁-70岁为多发年龄区间;男女之比为0.97:1;发病部位前五位依次为腮腺、腭腺、颌下腺、颊腺、颌骨(后五年相对前五年比较,舌腺、颊腺、腭腺、颌骨、口底、舌根发病比例下降,而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发病比例上升);病理类型前五位依次为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非特异性腺癌、多形性腺瘤癌变、鳞状细胞癌。3间叶组织恶性肿瘤平均年龄为34.79±19.65岁,青年人比例最高,其次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45:1;发病部位多为颌骨和颊部;病理类型前四位依次为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4鳞癌平均年龄为58.32±14.17岁,51岁-60岁为发病高峰,41岁-80岁为多发年龄区间;老年人最多,其次是中年人和青年人;男女之比为1.52:1;发病部位前五位依次为舌、颊、牙龈、颌骨、口底。5恶性淋巴瘤平均年龄为51.86±21.92岁,男性与女性之比为0.96:1,发病部位主要为颈部和腮腺区。6黑色素瘤平均年龄为50.4岁,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09:1;39例口腔黏膜黑色素瘤发病部位依次为腭、牙龈、颊、唇;相比包括快速冰冻病理、免疫组化病理、HE染色病理的综合病理诊断,单纯HE染色下病理误诊率为43.6%;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病例颈部转移率为79.4%,转移病例的淋巴结区域累及频次数为47个,Ⅰ-Ⅱ区30个,Ⅲ区12个,Ⅳ区1个,Ⅴ区0个,腮腺区4个。结论1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高峰为51岁-60岁,多发年龄区间为41岁-80岁,老年人发病最多,男性多见;发病部位以舌部最多,颊、牙龈、腭、颌骨也为常见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恶性淋巴瘤、非特异性腺癌多见。2涎腺恶性肿瘤发病高峰为41岁-50岁,多发年龄区间31岁-70岁,女性多见;发病部位多为腮腺、腭腺、颌下腺及颊腺;病理类型多为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非特异性腺癌、多形性腺瘤癌变、鳞状细胞癌;前后五年相比,小涎腺发病比例下降,而大涎腺发病比例上升。3间叶组织恶性肿瘤中,青年人最多,男性多见;发病部位多为颌骨和颊部;病理类型多为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4鳞状细胞癌发病高峰为51岁-60岁,多发年龄区间为41岁-80岁,老年人最多,男性多见;发病部位以舌、颊、牙龈、颌骨、口底多见;前后五年相比,鳞癌发病有升高趋势。5恶性淋巴瘤发病部位多为颈部和腮腺区。6口腔粘膜黑色素瘤男性较多,发病部位以腭、牙龈、颊、唇多见;原则上应行综合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应HE染色加免疫组化相结合以避免误诊;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多位于Ⅰ-Ⅲ区。
吕书晴,王健民,黄崇媚,王斌,白辰光,于伟勇,杨继金,施雅芳,杨建民[4](2008)在《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治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例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CHOP(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地辛、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并观察疗效,复习文献总结国内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治情况。结果:临床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颈部呈巨大肿块,两肺弥漫性微小结节,伴盗汗、轻度贫血。病理结果示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成梭形,形成束状,交错状排列。免疫组化S-l00(+)、Vimentin(+)、Fascin(+)、Lyso(+)、Ki-67(+),部分肿瘤细胞CD68(+)。经CHOP方案化疗后达到部分缓解。Langerhans细胞肉瘤罕见,呈高度恶性表现,常累及多个器官,目前国内仅3例报道。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国内共报道6例,年龄19~41岁(中位33岁),颈部淋巴结好发,手术后无病生存时间2~15月(中位10月),18月总生存率40%(2/5)。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8例,年龄16~63岁(中位37岁),发病部位1/3以上在结外,无病生存时间5~72月(中位11.5月),18月总生存率100%(6/6)。结论: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断依赖病理和免疫组化;治疗尚需规范,可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方案。
二、组织细胞肉瘤腮腺转移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织细胞肉瘤腮腺转移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腮腺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病理情况 |
2 讨论 |
(3)144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口腔颌面部皮肤及口腔粘膜黑色素瘤的诊治特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活检标本 |
2 结 果 |
2.1 病理结果 |
2.2 治疗 |
2.3 文献复习 |
3 讨 论 |
四、组织细胞肉瘤腮腺转移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腮腺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J]. 罗克勍,蓝小林,田克强,肖富福,梁婷,王冬梅,李荣,张相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6(24)
- [2]原发于腮腺的肉瘤样癌1例报告[J]. 吕丹,陈媛,陈飞,刘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06)
- [3]144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D]. 王祥军. 郑州大学, 2012(10)
- [4]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治探讨[J]. 吕书晴,王健民,黄崇媚,王斌,白辰光,于伟勇,杨继金,施雅芳,杨建民.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