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构造MIS数据库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杨国立[1](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李研宇[2](2018)在《电厂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电力市场的扩张与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厂作为典型的以设备为核心的资产密型企业,内部各个系统及机组容量不断扩张,导致各类电厂设备的数量和种类都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设备数据需要存储、传输、查询、分析和管理。在电厂推进数字化与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信息化不够全面、各部门间采取孤立式的管理模式等问题,构建集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现代电厂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针对这些关键问题,设计并开发了面向设备的一体化电厂信息管理系统。对类型繁多且数量庞大的电厂设备及其运维数据的集成、数据可视化和设备资产管理和实时监控与告警进行了研究,并对设备管理系统的整体需求与功能设计进行了详细梳理。利用基于Spring Boot微服务架构的后台系统,结合关系非关系型数据库以及负责对接电厂厂级信息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库,有效的整合了异构设备数据的集成及其管理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出了基于与Web集成前端可视化组件以及WebGL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电厂设备数据可视化方案。本文重点分析了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案,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该系统结合电厂全厂设备的运维数据实现了设备数据集成和可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电厂工作效率。
马天翼[3](2016)在《面向网络化创新外包的胜任力自动建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在2003年,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Henry Chesbrough教授就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观点,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向网络环境的创新外包服务逐渐成为了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应用方向。然而,此类服务模式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伴随着阻碍其发展的瓶颈,如何使任务和人才双方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自动地匹配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难题。而为了达到任务和人才的在线高效匹配,则归结为研究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胜任力模型自动构建方法,以及研究任务所需要的胜任力模型自动构建方法。本文的研究从网络化创新外包服务模式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出发,分五个方面开展研究:(1)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构建方法研究。首先采用网络数据采集技术和非结构化大数据处理方法,以各高校各学科专业下的课程培养体系非结构化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文本分析方法建立面向多体系、多层次、多机构的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作为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知识结构模型构建的基本知识库和推理依据;实验证明本研究构建的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和通用性。(2)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知识结构自动建模方法研究。首先,在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合理的人才知识结构信息的基本存储模型,建立依托于后台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机制,完成个人知识结构信息的高效录入和访问过程;第二,设计后台知识库动态更新和维护方法;进而基于用户交互行为与知识库中存储的信息,自动构建面向网络化创新外包环境的人才知识结构模型;通过实验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基于人机交互机制构建人才知识结构模型的准确性和完备性。(3)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构建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各大高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采用文本聚类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统一各类专业的技能需求,建立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并根据统计结果对各类专业领域的技能指标重要程度进行量化表示,为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技能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实验验证了基于领域特征而聚类并构建的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具备更高的准确性和合理性。(4)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技能结构自动建模方法研究。首先,在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知识表达的相关理论设计分层次的人才技能结构信息的基本存储模型;其次,基于文本分类的方法研究设计面向人才的教育背景信息和实践经历信息的技能模型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依托于后台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机制,完成人才技能结构信息的高效录入,并对后台知识库进行动态更新和维护,自动化地构建人才的技能结构模型;通过实验与专家审核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人才技能结构自动建模的准确性和完备性。(5)网络化创新外包任务胜任力需求自动建模方法研究。首先,在前文构建的相关知识库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任务的描述模型,并分别基于推理规则和文本分析技术对网络化创新外包任务进行解析,以量化方式自动构建任务知识需求模型,并结合任务的专业相似度分析任务所涉及的专业背景,进而通过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获取任务对应的技能指标及其权重,自动建立任务的技能需求模型;在研究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与实验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本研究自动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通过上述五部分内容的研究,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首先,本研究首次面向多体系、多层次、多机构的培养信息设计了分析方法,同时在文本聚类的基础上引入了领域特征,量化地建立系统而完整的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和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而已有的对培养体系和知识库构建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某一特定的专业领域,并且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本研究在方法及应用方面进行了创新。第二,首次提出面向人才的教育背景的自动化分析方法,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在线自动高效地构建人才知识结构模型,已有的人才知识结构建模方法主要以主观收集和人工构建为主,本研究以基于知识库自动学习和人机交互的在线建模方法为主要创新点,促进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知识结构模型的自动高效构建。第三,首次提出面向人才的教育背景与实践经历文本信息的自动化分析方法,以文本分类和基于知识库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地归纳人才的技能信息,在线自动高效地构建人才技能结构模型,已有的人才技能分析方法主要以定性分析和人工归纳为主,本研究的定量分析和在线自动构建方法不仅在准确性、效率等方面全面优于传统方法,并综合考虑了人才的教育背景和实践经历对技能结构形成的影响。第四,基于规则推理和文本分析自动量化地建立网络化创新外包的任务知识需求和技能需求模型,相比于已有的对任务需求进行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完成了由传统的人工定性分析到自动化定量分析方法的飞跃,并为进一步开展任务和人才的匹配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研究设计了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和任务的胜任力需求模型的自动构建方法,为实现网络化创新外包任务和人才的在线高效匹配打下坚实基础,进而对网络化创新外包这一新型服务模式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兰国帅[4](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尚建人[5](2010)在《基于.NET的延安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延安大学教务管理水平,本文将运用.NET开发平台来进行延安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首先,作者对进行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NET开发平台、UML和软件构件技术;接着,使用UML进行延安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提出系统设计思想,对系统进行功能设计和模块划分,设计系统的架构,提出构件设计过程,建立系统构件模型;最后,通过.NET进行系统实现,完成系统的组装和集成。通过延安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最终实现了一个具有实用性、可扩展性和易于维护的延安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并对.NET构件模型、UML及软件构件技术进行了研究。
马秀麟[6](2010)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评教元评价及控制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成为高等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听取学生对教学的看法、依据学生评教结论改善教学等策略逐步成为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如何?在教师群体内部、在学术界都有强烈的争论。本课题是一个基于海量数据、并借助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相关理论开展的实证研究。课题依托三所高校十多个学期的评教数据(近百万条记录),按照“以数据分析验证评教数据有效性→分析评教指标的合理性与影响因素→检验学生评教偏差→提出学生评教控制模型并进行验证”的思路对两所院校的学生评教模式实施了元评价,然后以“分析影响评教结果的非教学因素→对比各类教师的评教得分并寻求规律→最后利用评教数据中隐藏的规律为教师专业化发提供数据支持”的思路对学生评教数据的应用展开研究,所有结论都建立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对评教指标的内部一致性分析、针对同质教学班多次评教结论的相关性分析、督导评教数据与学生评教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对学生评教数据的有效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证;通过从教学和课程两个维度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探索了评教指标中各指标项的影响能力,并利用因子分析对评教指标的内涵进行降维处理,使评教指标以较为简单的形式阐述对评教结论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因素。数据分析结论表明:导致学生评教产生偏差的原因很多,但比较关键的因素包括了学生对评教的态度、学生对课程的期望、学生内心中的给分标准、学生对大学学习模式的适应度。而影响学生评教态度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是否获得了及时的反馈,是否感受到了校方对学生评教的重视。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学生评教控制模型,利用离散度、偏差度、效标距等指标衡量每个学生评教的准确性,并根据学生评教的准确性程度赋予学生评教权重,实现了对学生评教的元评价。同时,此评教控制模型还面向教务管理人员开设了实时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功能,使教务管理者可以在集成化的环境中直接实现数据分析,为评教数据的及时处理与应用提供了支持。此评教控制模型已经开发完毕,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测试、试应用,并通过对比反馈评教结论前后学生对评教的态度,验证了这一控制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在论证学生评教数据有效性的基础上,对评教数据内部隐藏的规律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影响学生评教结论的非教学质量因素,并通过对特定教师的得分进行分析、挖掘,结合教师自评数据、学生对教师的主观评价和对特定师生的访谈,获取了低评价教师获得低评价的原因和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师使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教师情商和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的冲突四个维度对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发展进行了阐述。最后,本研究根据学生评教数据所揭示的问题,对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索,引入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关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理论,提出了在教师培养中应该加强对教师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培训的要求,强调了教师的知识观对其教学水平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建议。
黎娅[7](2007)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软件需求的激增,软件规模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大,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开始探索新的软件开发技术来适应软件发展的要求。软件复用是解决这一软件危机行之有效的方法,软构件技术则在软件复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软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是一种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是软件复用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其出发点是应用系统的开发不再采用一切“从零开始”的模式,而是以己有的工作为基础,充分利用过去应用系统开发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以软件体系结构为组装蓝图,以构件为组装部件,支持组装式开发。通过此技术,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充分利用己有的开发成果,将开发的重点集中于应用的特有构成成分,不仅可以实现最小编码,而且大大减轻了测试和维护的工作量,还是消除重复劳动、避免重新开发可能引入的错误、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缩短软件产品交付时间的现实有效途径之一。论文根据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状况,在解析软件危机实质、分析研究软件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及软件开发方法相关概念和规范的基础上,对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和研究了软件复用的概念、原理、关键技术、分类、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软件复用技术将为软件开发和工程建设带来革命性变化。系统研究了构件的概念、特点、分类、描述方法、构件实现的规范和标准(COM, DCOM, CORBA, Javabean/EJB ),分析了构件库以及构件的演化,从开发构件和基于构件应用软件系统构造两方面入手,研究了基于构件软件开发基本思路和生命周期模型,开发构件的设计原则,构件组装软件系统的方法等。最后,就基于构件软件开发技术在图书馆MIS中的应用作了探讨,给出了相应的开发模型及具体事例,初步规划了图书馆MIS的相关构件,并构建了查询构件,从实践应用上证明了这种技术在系统设计和快速实现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潘纹[8](2007)在《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在MIS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软件复用(Software reuse,又称软件重用或软件再用)是在开发一种新的应用系统时,重复使用以前开发活动中曾经积累或使用过的软件资源。利用软件复用技术,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近十几年来,面向对象技术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技术,为软件复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使得软件复用研究重新成为热点,并且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现实可行的途径。根据国内外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概况,结合构件式软件复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本论文对软件复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对国内外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和预测分析,指出软件复用将为软件开发带来革命性变化。2.介绍了软件复用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软件复用的过程,从复用对质量、生产率和成本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复用经济分析,归纳出两种复用成本估计方法,为应用软件复用技术的成本估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3.对软件构件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构件实现的标准规范,并对其中的COM+,CORBA,EJB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在EPSIMS中成功地采用COM+规范实现构件。4.对基于构件的MIS开发方法和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建立了基于构件技术的MIS的开发模型。5.结合MIS的特点和开发实践,成功地将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应用到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EPSIMS)的设计中。
凌晨[9](2007)在《基于场景描述的MIS需求工程研究》文中认为当前,软件开发已经成为一件昂贵的事情,而且很难控制在预算之内--尤其是要高质量地实现用户的期望。但是目前,获得准确的软件需求还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应用于企业运营、管理及决策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拥有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和相当难度的技术要求,主要基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数据。这些都使得MIS的需求无法被高质量地获取、分析和实现。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捕获客户需求,有效地与客户确认需求并且有助于之后的需求分析、系统分析设计及编码测试阶段,本文提出在整个MIS的开发过程中引入场景描述(Scenario)技术并且渗透至所有的主要阶段。场景描述将提供一个更为详细的结构化需求表达手段,提高客户满意程度和MIS开发过程的需求准确度及开发效率,并且改善与需求相关的交付问题。 总体来说,在软件过程中结合优秀的面向对象软件过程——统一软件过程和基于场景及其描述的方法是本文针对MIS软件开发过程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统一软件过程中的需求工作流和测试工作流程展开详尽的分析和探讨。本文的观点是在需求捕获和需求分析中以场景为中心,同时生成基于场景的测试实例;在需求分析的后期,为更好地配合软件开发技术,将之前的场景转化为由用例驱动的统一过程四个主要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测试活动。它结合了基于场景方法和统一软件过程两者的优势,对于熟悉统一软件过程的开发人员来说也非常易于理解和学习。 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赵雷[10](2006)在《域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已广泛普及,并已成为计算机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建设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的效益、改善企业的管理、改进人们的生活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灵魂。通用数据模型的产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网状、层次、关系和对象模型几个发展阶段。目前流行的通用数据模型主要是关系数据模型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本文分析了目前数据库领域的新的应用增长点,并提出了通用数据模型对这些新的应用热点支持能力的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通用数据模型的抽象度太高,与实际的应用需求无法很好地衔接。本文针对现有的数据模型与具体的应用结合不紧密的特点,提出了构造更贴近具体应用领域的域数据模型,用于帮助MIS的设计和开发,解决MIS开发过程中,应用层面的数据访问控制的难题。本文首先从域和数据模型的概念出发,界定了上述概念的适用范围,并从域和数据模型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它们在MIS开发中的作用。然后从寻找两者的联系点入手,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并详细描述了域数据模型的概念。本文详细讨论了域数据模型的形式化表达和抽象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着重研究了域的组织结构、域之间的关系、域关系的演变以及基于域数据模型的数据操作的方法等问题。在完成上述研究基础后,结合域数据模型访问控制层的实现,本文以两个典型的MIS模块的实现为实例,比较了域数据模型和传统数据模型在实现MIS中的不同。域的概念和数据模型应用的结合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是域数据模型的基础。域模型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的,它的作用主要是把被研究的问题进行一定方式的划分,划分的结果叫做域。目前,域的概念
二、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构造MIS数据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构造MIS数据库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问题界定 |
1.5.1 研究对象界定 |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
2.1.1 发展历程简述 |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
2.2.1 发展历程简述 |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
5.4.6 制定保障措施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贡献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2)电厂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相关技术 |
2.1 设备管理系统分析 |
2.1.1 系统总体分析 |
2.1.2 系统业务分析 |
2.1.3 系统运行状态分析 |
2.2 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
2.3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3.1 B/S架构 |
2.3.2 Web前端开发 |
2.3.3 服务端开发 |
2.3.4 数据库相关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备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
3.1 系统设计的目标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3.1 系统登陆模块 |
3.3.2 信息导航与检索模块 |
3.3.3 数据可视化与统计报表模块 |
3.3.4 设备资产管理模块 |
3.3.5 设备实时监控与可视化告警模块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数据库分析与概念设计 |
3.4.2 数据库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备管理系统实现方案 |
4.1 系统实现环境 |
4.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2.1 系统登陆模块 |
4.2.2 信息导航与检索模块 |
4.2.3 统计报表模块 |
4.2.4 资产管理模块 |
4.2.5 设备实时监控与可视化警报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备管理系统运行实例 |
5.1 系统概述 |
5.2 运行实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3)面向网络化创新外包的胜任力自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化创新外包的发展 |
1.1.2 现实问题与解决方案 |
1.1.3 面临的挑战 |
1.2 研究对象与意义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网络化创新外包服务 |
1.3.2 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 |
1.3.3 任务胜任力需求模型构建 |
1.3.4 任务与人才的匹配方法 |
1.3.5 机器学习与文本挖掘 |
1.3.6 人机交互设计与应用 |
1.3.7 研究评述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构建方法 |
2.1 引言 |
2.2 技术路线设计 |
2.3 专业课程信息采集与存储 |
2.3.1 设计原则与总体流程框架 |
2.3.2 原始数据采集与解析 |
2.3.3 中间数据生成 |
2.3.4 基于语义关系的数据存储 |
2.4 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构建 |
2.4.1 课程特征向量生成 |
2.4.2 相似课程分析与合并 |
2.4.3 基于统计分析的知识库构建 |
2.5 实验评估 |
2.5.1 原始专业课程信息采集与存储 |
2.5.2 课程相似度阈值的设定与相似课程合并 |
2.5.3 专业课程关联知识库构建与评估 |
2.6 小结 |
第3章 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知识结构自动建模方法 |
3.1 引言 |
3.2 方案设计 |
3.2.1 基本假设 |
3.2.2 相关理论基础 |
3.2.3 研究方案设计 |
3.3 交互机制与存储结构设计 |
3.3.1 人机交互机制设计 |
3.3.2 存储结构设计 |
3.3.3 人机交互流程 |
3.4 知识库更新与人才知识结构建模方法 |
3.4.1 后台知识库动态学习与更新方法 |
3.4.2 人才知识结构模型生成 |
3.5 对比实验评估 |
3.5.1 系统原型实现 |
3.5.2 对比实验评估 |
3.5.3 案例分析评估 |
3.6 小结 |
第4章 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构建方法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2.1 中文文本聚类 |
4.2.2 技术路线 |
4.3 文本对象预处理与特征表达 |
4.3.1 原始数据采集存储与预处理 |
4.3.2 中文文本表达方法与特征提取 |
4.3.3 领域相关特征提取 |
4.3.4 特征抽取和降维 |
4.4 专业技能关联知识库构建 |
4.4.1 文本聚类 |
4.4.2 聚类结果评估 |
4.4.3 聚类结果表达与知识库构建 |
4.5 实验评估 |
4.5.1 实验样本集获取 |
4.5.2 中文文本分词 |
4.5.3 文本聚类与评估 |
4.5.4 聚类结果分析与表达 |
4.6 小结 |
第5章 网络化创新外包人才的技能结构自动建模方法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5.2.1 基本假设 |
5.2.2 知识表达 |
5.2.3 文本分类 |
5.2.4 技术路线 |
5.3 交互机制与人才专业背景识别方法 |
5.3.1 人机交互机制设计 |
5.3.2 存储结构设计 |
5.3.3 基于教育背景信息的分析 |
5.3.4 基于实践经历信息的分析 |
5.4 知识库更新与人才技能结构建模方法 |
5.4.1 前台人机交互流程 |
5.4.2 后台知识库动态学习与更新方法 |
5.4.3 人才技能结构模型生成 |
5.5 对比实验评估 |
5.5.1 系统原型实现 |
5.5.2 文本分类评估 |
5.5.3 人才技能结构建模评估 |
5.6 小结 |
第6章 网络化创新外包任务胜任力需求自动建模方法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6.2.1 基本假设 |
6.2.2 专家系统基本架构 |
6.2.3 推理规则 |
6.2.4 整体研究流程 |
6.3 任务知识需求模型构建 |
6.3.1 任务发布与描述模型设计 |
6.3.2 任务的技术成熟度评估 |
6.3.3 基于规则的推理 |
6.3.4 基于文本分析的解析 |
6.3.5 任务知识需求模型生成 |
6.4 任务技能需求模型构建 |
6.4.1 任务的专业背景分析 |
6.4.2 任务技能需求模型生成 |
6.5 任务与人才的能力模型自动构建 |
6.6 案例分析与对比实验评估 |
6.6.1 任务信息录入与文本分词 |
6.6.2 任务知识需求建模 |
6.6.3 任务专业背景分析 |
6.6.4 任务技能需求建模 |
6.6.5 建模效果评估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全文回顾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胜任力关联知识库样例 |
附录2 网络化创新外包任务样本列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科研课题和资助 |
(4)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说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
三、研究数据来源 |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主持的课题 |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与后记 |
(5)基于.NET的延安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本课题的背景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高等院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
1.2.3 高等院校教务管理系统在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NET开发平台 |
2.1.1 .NET Framework简介 |
2.1.2 ASP.NET简介 |
2.2 统一建模语言UML |
2.2.1 UML的发展历程 |
2.2.2 UML概述 |
2.2.3 UML的主要特点 |
2.3 软件构件技术 |
2.3.1 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开发 |
2.3.2 .NET构件模型 |
第三章 延安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需求描述 |
3.1.1 系统所涉及部门及用户 |
3.1.2 系统功能需求描述 |
3.2 系统需求分析建模 |
3.2.1 系统用例图 |
3.2.2 系统活动图 |
3.3 系统功能设计和模块划分 |
3.4 系统架构设计 |
3.4.1 软件体系结构 |
3.4.2 延安大学教务管理系统架构 |
3.5 系统设计 |
3.5.1 构件设计过程 |
3.5.2 系统构件设计 |
第四章 延安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实现 |
4.1 数据库接口层的实现 |
4.2 应用服务层的实现 |
4.3 系统用户界面的实现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方法与策略 |
5.2 测试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评教元评价及控制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教育质量的挑战 |
1.1.2 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与学生评教 |
1.1.3 针对学生评教的争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 |
1.3.2 针对学生评教的理论研究 |
1.3.3 国内关于学生评教的实践 |
1.3.4 各国在学生评教方面的实践状况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理论依据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点1:对学生评教数据是否有效、或者有效性程度的检验 |
1.6.2 研究点2:对评教指标项的合理性、效用的检验 |
1.6.3 研究点3:学生评教偏差分析及其校正模型研究 |
1.6.4 研究点4:探索集成化的学生评教数据分析系统和学生评教控制模型 |
1.6.5 研究点5:探索学生评教数据隐藏的规律 |
1.6.6 研究点6:跟踪评教的定性数据,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指导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与教学班相关的概念 |
2.1.2 教学评价的有关概念 |
2.2 建构主义的理论 |
2.2.1 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
2.2.2 “学生主体论”为学生评教合理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
2.2.3 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学生评教 |
2.3 教学评价的理论 |
2.3.1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 |
2.3.2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
2.3.3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
2.3.4 课堂教学评价发展的趋势 |
2.3.5 元评价的概念 |
2.4 信度与效度理论 |
2.4.1 关于信度的理论 |
2.4.2 关于效度的理论 |
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 |
2.5.1 数据的差异性分析理论 |
2.5.2 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2.5.3 回归分析理论 |
2.5.4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
2.5.5 层次分析模型 |
2.5.6 数据聚类分析 |
2.6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理论 |
2.6.1 数据仓库与关系数据库的概念 |
2.6.2 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 |
2.6.3 SQL Server2005的BIDS对数据挖掘的支持 |
3 学生评教质量元评价的设计 |
3.1 学生评教质量元评价设计的主导思想 |
3.1.1 对元评价方法的设计 |
3.1.2 元评价的基本流程设计 |
3.1.3 对评教数据处理模式的设计 |
3.1.4 对学生评教活动控制模式的设计 |
3.2 数据转换与整理 |
3.2.1 原始评教系统的数据结构分析 |
3.2.2 面向数据分析的数据结构设计 |
3.2.3 数据转换与数据清理设计 |
4 学生评教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 |
4.1 分析样本的选取及其评教指标 |
4.1.1 评教数据样本的组成 |
4.1.2 评教指标体系构成简介 |
4.2 研究1:学生评教数据的有效性分析 |
4.2.1 教师得分的分布状况与整体趋势 |
4.2.2 学生评教数据的内部一致性分析 |
4.2.3 重复测量的一致性分析 |
4.2.4 专家评价与学生评教的一致性分析 |
4.2.5 研究结论 |
4.3 研究2:评教指标项及其关系的分析 |
4.3.1 学生评教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
4.3.2 针对教学与课程关系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4.3.3 基于回归分析的指标项关系分析 |
4.3.4 面向指标项的因子分析 |
4.3.5 研究结论 |
4.4 研究3: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影响A校评教分的各种非教学因素分析 |
4.4.2 影响B校和C校评教分的各种非教学因素分析 |
4.4.3 研究结论 |
4.5 研究4:学生评教数据的偏差分析 |
4.5.1 学生评教数据的偏差及原因分析 |
4.5.2 学生评教数据的协同性分析 |
4.5.3 对学生评教数据实施校正的基本思路 |
4.5.4 对学生评教数据实施校正的实证分析 |
4.5.5 对学生评教数据实施校正的效果分析 |
4.5.6 研究结论 |
4.6 研究5:面向评教数据基本特性的分析 |
4.6.1 针对教师类别的评教结果分析 |
4.6.2 针对课程类别的评教结果分析 |
4.6.3 青年教师评教得分的趋势分析 |
4.6.4 高分教师与低分教师得分状况及原因分析 |
4.6.5 研究结论 |
5 学生评教控制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
5.1 学生评教控制模式的系统分析 |
5.1.1 需求与设计目标 |
5.1.2 系统分析 |
5.1.3 用户类别及其职能的分析 |
5.2 学生评教控制模型的系统设计 |
5.2.1 数据结构设计 |
5.2.2 系统功能设计 |
5.2.3 系统技术方案 |
5.3 学生评教控制系统的功能实施 |
5.3.1 分析员的职责与功能 |
5.3.2 面向督导人员的模块 |
5.3.3 面向任课教师的模块 |
5.3.4 面向学生的模块 |
5.3.5 面向教务管理者的模块 |
5.4 学生评教数据控制的管理模式研究 |
5.4.1 加强对学生评教的组织机构建设 |
5.4.2 加强对学生评教控制的制度建设 |
5.4.3 加强对学生评教的组织与管理 |
5.5 学生评教控制模式的实践与评价 |
5.5.1 A校对学生评教控制模式的探索 |
5.5.2 学生评教控制系统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
6 学生评教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
6.1 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
6.1.1 教师的“专业性"思想 |
6.1.2 基于专业性的教师伦理塑造论 |
6.1.3 基于专业性的教师教育体系重建理论 |
6.1.4 教师的基本知识结构 |
6.1.5 容错性知识观的建构 |
6.1.6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小结 |
6.2 学生评教所反应的教师层面的问题 |
6.2.1 教师自评数据与学生定性评价的对照分析 |
6.2.2 面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开展访谈 |
6.2.3 学生评教数据对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
6.3 学生评教反应出的学生层面的问题 |
6.3.1 学生对大学学习方法的适应 |
6.3.2 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生思维惯性的冲突 |
6.3.3 学生对评教活动的态度 |
7 总结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7.1.1 通过学校个案数据论证了学生评教的有效性 |
7.1.2 检验了A校评教指标的有效性并对评教指标进行了归纳 |
7.1.3 基于学生评教偏差分析,提出有效的校正模型 |
7.1.4 设计开发了学生评教控制系统,并经过了实践检验 |
7.1.5 研究了影响学生评教值的关键因素,针对特定类型的教师开展研究 |
7.1.6 以跟踪分析定性数据为起点,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指导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对学生评教活动看法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生对学生评教活动看法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常见的几个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
附录4 :主要数据表的数据结构 |
附录5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提出与意义 |
1.1.1 论文的提出 |
1.1.2 论文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3.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软件复用技术 |
2.1 软件复用思想的提出 |
2.2 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 |
2.3 软件复用 |
2.3.1 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 |
2.3.2 软件复用原理和过程 |
2.3.3 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 |
2.3.4 软件复用的分类 |
2.3.5 软件复用技术的意义 |
2.3.6 软件复用技术存在的问题 |
2.4 软件复用技术发展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3 软件构件技术 |
3.1 构件的概念 |
3.2 构件的特点 |
3.3 构件的分类 |
3.4 构件的描述方法 |
3.5 构件模型 |
3.6 构件库 |
3.7 构件的演化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 |
4.1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含义和优点 |
4.2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基本思想和模型 |
4.2.1 基本思路 |
4.2.2 生命周期模型 |
4.3 开发可复用构件 |
4.3.1 可复用构件分析和设计 |
4.3.2 构件开发设计原则 |
4.3.3 构件开发方法 |
4.4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及技术 |
4.4.1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特点 |
4.4.2 构件的选取 |
4.4.3 构件分类和检索 |
4.4.4 构件评估 |
4.4.5 构件的适应性修改 |
4.4.6 构件的组装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在图书馆MIS 中的应用 |
5.1 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
5.2 基于构件的MIS 开发的优势 |
5.3 基于构件技术的MIS 的特点 |
5.4 基于构件技术的MIS 开发模型 |
5.4.1 MIS 的总体框架 |
5.4.2 MIS 的标准构件 |
5.4.3 MIS 构件库及其管理 |
5.5 基于构件复用的MIS 的设计 |
5.6 应用事例 |
5.6.1 需求分析 |
5.6.2 系统分析与设计 |
5.6.3 查询构件示例 |
5.7 本章小结 |
6 论文总结 |
6.1 论文所完成的工作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在MIS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软件复用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
1.2 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 |
1.3 国内外软件复用技术研究现状及预测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软件复用技术 |
2.1 概述 |
2.2 软件复用技术的优点 |
2.3 软件复用技术的根本困难 |
2.4 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 |
2.4.1 软件构件技术 |
2.4.2 领域工程 |
2.4.3 软件构架 |
2.4.4 软件再工程 |
2.4.5 开放系统 |
2.4.6 软件过程 |
2.4.7 CASE技术 |
2.5 软件复用的过程 |
2.6 软件复用的经济分析 |
2.6.1 软件复用对质量、生产率和成本的影响 |
2.6.2 复用成本估计 |
本章小结 |
3 构件 |
3.1 概述 |
3.2 构件的特点 |
3.3 构件的组织结构 |
3.4 构件实现的标准规范 |
3.4.1 COM系列 |
3.4.2 CORBA |
3.4.3 Java |
3.4.4 COM+、CORBA和EJB之间的比较 |
3.4.5 在EPSIMS中采用COM+构件标准 |
3.5 设计构件应注意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4 基于构件的MIS开发方法 |
4.1 概述 |
4.2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 |
4.2.1 领域分析/领域建模 |
4.2.2 领域体系结构设计 |
4.2.3 领域构件的开发 |
4.2.4 应用程序开发 |
4.3 软件构件技术与传统的MIS系统开发方法及其比较 |
4.3.1 传统的MIS开发方法 |
4.3.2 采用软件构件技术开发MIS系统 |
4.4 基于主题文档的MIS系统领域分析模型 |
4.5 基于构件技术的MIS系统的开发步骤 |
本章小结 |
5 基于软件复用的MIS应用 |
5.1 MIS概述 |
5.2 MIS的特征分析 |
5.2.1 MIS的基本功能 |
5.2.2 MIS的设计内容 |
5.3 基于复用的MIS开发模型 |
5.4 通过软件复用可以实现的MIS改进 |
5.5 基于软件复用的MIS实施方案组成 |
5.6 MIS复用实例 |
5.6.1 规格说明及文档 |
5.6.2 系统设计 |
5.6.3 代码 |
5.7 基于构件的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7.1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
5.7.2 数据库及其数据表的建立 |
5.7.3 EPSIMS的体系结构 |
5.7.4 EPSIMS系统开发流程 |
5.7.5 EPSIMS中的MIS构件 |
5.7.6 应用系统实现 |
5.7.7 应用效果 |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部分程序代码 |
(9)基于场景描述的MIS需求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概述 |
1.2 本文研究背景 |
1.3 需求工程文献综述 |
1.3.1 需求工程的定义 |
1.3.2 需求工程的基本内容 |
1.3.3 需求工程应用存在的问题 |
1.4 需求工程中的场景应用综述 |
1.4.1 场景描述的定义 |
1.4.2 基于场景描述的需求分析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MIS开发过程综述 |
2. 1 MIS的理论基础 |
2.1.1 MIS的定义 |
2.1.2 MIS的特性 |
2.1.3 MIS的需求 |
2.2 MIS的开发过程 |
2.2.1 软件工程的研究现状 |
2.2.2 MIS开发过程的特殊性 |
2.3 MIS项目的生命周期 |
2.3.1 MIS项目的实施 |
2.3.2 需求工程视角的MIS开发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获得正确全面的需求 |
3.1 传统的MIS需求分析方法 |
3.2 当前主流的面向对象软件工程 |
3.2.1 面向对象的统一软件过程 |
3.2.2 用例驱动 |
3.2.3 体系结构中心 |
3.2.4 迭代和递增 |
3.3 统一过程的工作流 |
3.3.1 需求工作流 |
3.3.2 分析工作流 |
3.3.3 设计工作流 |
3.3.4 实现工作流 |
3.3.5 测试工作流 |
3.4 统一过程的迭代和递增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场景描述的面向对象软件过程 |
4.1 基于场景描述的面向对象软件过程的特点 |
4.2 基于场景描述的需求工作流 |
4.2.1 需求捕获的过程 |
4.2.2 需求分析的过程 |
4.2.3 售前阶段的运用 |
4.2.4 与统一过程的需求工作流的比较 |
4.3 基于场景描述的测试工作流 |
4.4 应用基于场景描述的面向对象软件过程的优缺点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管理需求变更 |
5.1 需求变更原因分析 |
5.2 管理变更的过程 |
5.3 基于场景描述的需求管理 |
5.4 需求配置管理 |
5.4.1 基于工具的变更管理 |
5.4.2 常用需求管理工具及其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上海市电力公司信息安全知识管理平台 |
6.1.1 项目背景 |
6.1.2 项目运作模式及其生命周期 |
6.2 案例分析 |
6.2.1 售前阶段 |
6.2.2 需求分析阶段 |
6.2.3 开发阶段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场景定义文档格式 |
附录B 用例说明文档格式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己发表论文: |
研究报告: |
(10)域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通用数据模型的产生和发展 |
1.3 专用数据模型的产生和发展 |
1.4 域数据模型的提出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数据模型综述 |
2.1 引言 |
2.2 从文件管理到数据库管理 |
2.3 数据模型概念 |
2.4 E-R 模型 |
2.5 EE-R 模型 |
2.6 面向对象模型 |
2.7 谓词模型 |
2.8 专用数据模型 |
2.9 本章小节 |
第3章 域数据模型 |
3.1 引言 |
3.2 动态企业建模(DEM)及企业数据模型(EDM) |
3.3 域数据模型的概念 |
3.4 域数据模型的定义 |
3.5 域关系的表达和运算 |
3.6 域运算简介 |
3.7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域数据模型构造方法的分析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数据结构设计 |
4.3 实体的创建、修改和撤销 |
4.4 域的创建、修改、撤销和查询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域运算的分析与实现 |
5.1 基本域运算的定义 |
5.2 复合域运算的定义 |
5.3 支持域运算的数据结构 |
5.4 域运算的实现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访问控制方法的分析和实现 |
6.1 引言 |
6.2 域数据模型中访问控制的基本概念 |
6.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
6.4 RBACINDDM(RBAC IN DOMAIN DATA MODEL) |
6.5 域数据模型中进行访问控制的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实例分析 |
7.1 引言 |
7.2 测试实例1——查询 |
7.3 测试实例2——组织结构调整 |
7.4 分析和比较 |
7.5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束语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 |
已经投稿的部分论文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构造MIS数据库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2]电厂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李研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3]面向网络化创新外包的胜任力自动建模研究[D]. 马天翼.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4]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5]基于.NET的延安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尚建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07)
- [6]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评教元评价及控制模式的研究[D]. 马秀麟. 北京师范大学, 2010(11)
- [7]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应用研究[D]. 黎娅. 重庆大学, 2007(05)
- [8]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在MIS中的研究与应用[D]. 潘纹.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7(02)
- [9]基于场景描述的MIS需求工程研究[D]. 凌晨. 同济大学, 2007(01)
- [10]域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 赵雷. 苏州大学, 2006(12)
标签:情报学论文; 大数据论文;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项目外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