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CDMA技术和经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谢浩东[1](2021)在《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而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离不开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工作。技术经济分析工作着眼于技术和经济视角,运用定性、定量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提供有效支撑。基于此,本文从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出发,结合技术经济分析的常用方法,从多个途径提出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单位有效提升其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全面改善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张文华[2](2021)在《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的力度,对中国高质量能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自此,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走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的路上,存在诸多管理决策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极为突出的就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相关问题。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将面临更大的波动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为避免出现大量弃风、弃光的情况发生,提升系统灵活性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此,研究建立并完善提高系统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探索电力行业优化发展路径,有助于为能源监管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依据,减少无效投资,对“十四五”规划乃至2035年远景规划有重大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从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出发,以“安全、经济、低碳”三元目标为优化方向,从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以及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三个方面构建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体系。其次,通过构建基于MLR-ANN(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耦合)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和基于Gompertz曲线的电力经济增长规律分析模型,系统LCOE(系统平准化发电成本)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和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以及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等模型,建立了新型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思维范式。然后,本文也应用所构建模型分析了不同政策情景下2021-2035年中国电力行业潜在的发展路径,并运用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方法对形成的规划方案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最后,针对优化路径,提出了公正合理的政策建议,为国家能源高质量发展献策。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灵活性和中长期电力规划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从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出发,以“安全、经济、低碳”三元目标为优化方向,阐述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优化思路,形成了从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以及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三个方面构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体系的整体思路。(2)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重点梳理和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在电源结构、跨省跨区输电线路和全社会用电量等主体构架方面的变化趋势,以及发电技术经济性、线损、厂用电率、煤耗、需求响应规模等成本效率方面的演变趋势。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的构建和电力行业优化路径的探索提供了参数设定依据。(3)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首先,重点分析了引起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的相关因素,基于MLR模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取了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的显着影响变量。并通过时间序列ANN模型和最小二乘法,分别预测了显着影响变量的未来值。其次,通过构建的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分别用两组数据预测了我国2021-2035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然后,基于Gompertz曲线模型对主要发达国家电力经济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了用电量“拐点”的问题。最后,整合了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对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的结果,结合对中长期电力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的结论,对本文构建的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结果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MLR+最小二乘+ANN”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可靠。(4)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首先,分别构建了以系统成本为核算基础的系统LCOE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和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补充了已有的技术成本分析研究中存在的灵活性和需求侧资源考虑缺失的问题。然后,充分模拟电力市场环境,利用所构建模型分析了 2021-2035年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情况。最后,基于电力市场化背景,综合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分析结论,分析了各类发电资源和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年均新增规模及发展潜力,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约束条件设立了较为客观的定义域。(5)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首先,基于电力规划基本原理,通过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特性的分析,论述了中长期规划视角中需充分考虑满足系统灵活性要求,进而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的必要性。其次,以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作为切入点,嵌入电力行业碳达峰约束与灵活性平衡约束进行优化,构建基于系统灵活性的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新型电力规划模型,并叠加前文子模型的互动,共同形成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然后,基于所构建的MLR-ANN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系统LCOE模型以及双因素学习曲线模型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构建的基准情景、加强政策情景、“碳中和”情景以及1.5℃情景等四种不同政策情景,应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情景下2021-2035年全国层面和局部区域电力规划方案,探索了 2021-2035年我国电力行业优化发展路径。最后,采用运行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本文所建立的规划模型呈现的规划方案能满足各项约束条件,是一个优化的结果。(6)政策建议。基于不同政策情景下全国层面和局部区域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结论,分别从电源侧、电网侧以及需求侧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保障优化路径得以实施的相关政策建议。同时,还针对优化路径引发的相关公正转型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李开坤[3](2021)在《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低阶煤具有含水量高、挥发分高等特点,直接燃烧浪费了大量的富氢组分且污染环境。基于热解的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可提取煤中的高附加值组分,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针对目前低阶煤存在的综采过程中碎煤比例大,现有热解工艺焦油产率不高且含尘量较高等问题,浙江大学提出了以半焦为热载体的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技术,通过流化床煤热解炉和循环流化床半焦加热炉的有机结合,实现大规模碎煤颗粒的热解分级转化,获得高产率焦油和高品质煤气。分级转化产品用途广泛,焦油可通过加氢工艺制取轻质液体燃料,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石油对外依赖逐年增长的能源风险。半焦可用于大容量煤粉锅炉的混合燃烧或生产型煤用于供暖,也可通过水焦浆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气,实现热解半焦的高效低污染利用。高品质热解煤气可用于制取替代天然气或合成化工产品。通过不同利用方案的灵活组合,实现低阶煤资源的梯级利用。目前,焦热载体对流化床热解产物分布和影响规律的认识尚不充分,同时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的全流程模拟及技术经济性分析缺乏深入、可靠的评估,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和系统流程模拟,为焦热载体条件下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应用提供参考。首先,以我国典型低阶煤-新疆润北煤为原料,在小型鼓泡流化床反应器上开展了不同热解温度(500-800oC)、不同热载体(石英砂、焦热载体:原煤=1:1、2:1、3:1和5:1)以及模拟热解气气氛下的流化床热解实验研究,获得了焦热载体条件下温度、热载体种类及比例和热解气气氛对煤流化床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作为热载体的半焦在流化床热解过程中影响煤颗粒的加热过程,对热解一次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煤中酚类的析出和裂解、羧基的裂解和焦油中重质组分的分解,从而提高焦油和煤气产率,降低半焦产率。中低温时焦热载体的裂解促进作用更为显着,而较高温度时高温裂解作用占据主导地位。焦载体条件下的半焦拥有更为发达的孔隙结构,但燃烧性能变差。随着焦载体添加比例的增加,煤气产率逐渐增加,而焦油产率先增加后降低,在添加比例为2:1时达到峰值;半焦产率则逐渐降低。焦热载体条件下CH4产率的增加来源于煤中脂肪族结构,而H2和CO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焦油中酚类的分解和大分子物质的缩聚。研究发现作为热载体的半焦具有一定的固硫作用。焦载体添加比例从1:1增加到5:1,焦油中重质组分含量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焦油品质提升,焦油中的酚类分解为芳烃类物质。热解气气氛下,焦载体对CH4和CO2重整的催化作用以及H2对热解的促进作用使得半焦产率低于惰性气氛,而焦油和热解水产率相对较高。然后在1MWt双流化床试验装置上开展了两种煤样不同热解温度(580oC、630oC和680oC)的中试试验研究。研究发现,两种煤样均适合于双流化床热解工艺,热解炉和循环流化床半焦加热炉之间的物料循环正常,系统运行稳定。热解炉运行温度能够通过调节双炉之间的物料循环量以及燃烧加热炉的炉温来控制。两种煤样在630oC时焦油产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0.84%和13.27%,均超过格金干馏分析的90%。研究工况下,煤气品质较高,组分中CH4含量丰富,体积占比约为35%-40%,CO和H2体积份额在25%-35%之间。焦油组分中沥青质占比40-50%,提高热解温度可以促进沥青质和饱和烃的裂解,生成芳香烃和其他非烃类物质。热解炉二级旋风飞灰比电阻满足高温静电除尘运行要求,实际工业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布置高温电除尘以获得更高品质的油气。在试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调节双炉运行温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热解产品的品质调控,进一步验证了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技术的可行性,为下一步是示范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调控经验。利用Aspen Plus,构建并模拟了耦合2×660MW超超临界半焦煤粉炉发电的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在模拟方案中,半焦送入煤粉锅炉发电单元通过超超临界参数蒸汽发电,焦油提酚后采用非均相悬浮床加氢工艺合成石脑油和柴油,所需的H2全部来自于煤气深加工环节,热解废水送入酚氨回收单元。根据市场行情和产品特点设计了三套不同的煤气深加工路线。在方案A中,煤气首先经过Selexol单元脱硫净化,净化后的煤气送入甲烷水蒸气重整单元,经变压吸附单元提取焦油加氢所需的H2后用于合成甲醇,重整所需热量通过燃烧甲醇合成单元和焦油加氢单元的尾气提供;在方案B中,将部分净化后煤气送入甲烷水蒸气重整单元,与未重整净化煤气混合后进入CO变换单元,经变压吸附单元先后脱除CO2、提取CH4和H2,其中H2全部用于焦油加氢,此方案重整热量来自提H2后尾气与焦油加氢尾气的燃烧。方案C则需要燃烧部分煤气提供重整热量,剩余煤气经重整、变换、脱除CO2后,利用变压吸附技术提取H2,除用于焦油加氢外全部作为产品输出。针对三套方案的技术路线,开展了全流程系统模拟和技术经济性分析,并与超超临界发电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和经济学性能参数的对比。结果显示,在双流化床热解系统给煤量为628t/h的情况下,三套方案均可产出10.33t/h粗酚、24.80t/h石脑油和31.46t/h的柴油。同时,方案A还可联产甲醇65.34t/h和净发电1314.48MW,火用效率为51.15%;方案B联产替代天然气(Synthetic Natural Gas,SNG)35699.12Nm3/h,供电约1445.86MW,火用效率为51.98%;而联产17.60t/h H2和净发电量为1292.73MW的方案C拥有最高的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为56.33%和53.99%,比同等规模的超超临界电厂分别高出10.51和11.19个百分点。三种多联产方案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不大,其中方案C略高(约69.23亿元人民币),比超超临界电厂投资约高21亿元人民币。方案A、B和C的税后内部收益率分别为23.24%、21.83%、29.52%,均高于超超临界电厂的17.56%。其中方案C的投资回报期最短,为5.06年(静态)和5.74年(动态),经济效益优势最为明显。从抗风险能力的角度分析,影响三套多联产方案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年运行时间和原料煤采购价格。当年运行时间骤减和煤炭价格上涨时,三套方案仍然具有较为可观的财务状况,其中方案C收益率的变化幅度最小,抗风险能力最强。三套方案在能量利用效率、经济性和抗风险能力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市场前景好、产品方案设计灵活。
朱顺[4](2021)在《煤制乙二醇系统建模与热力学分析》文中指出煤制乙二醇技术不仅可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亦可显着提升乙二醇自给率,促进乙二醇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但传统工艺存在的能耗高、热力学效率低和经济效益欠佳等问题。因此,深入剖析过程中低效问题的根源,对改善体系的热力学性能和促进工艺技术的节能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综述了煤制乙二醇的工艺技术及研究现状。然后,针对典型的煤制乙二醇工艺,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全流程的基础模型;进而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整个工艺流程详细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参数,并通过将模拟结果与文献资料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及准确性。于此,对单元关键操作参数进行分析,探究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合理性优化,为后续系统热力学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此外,针对传统热力学分析方法的不足,本文基于煤制乙二醇系统提出了一种的先进(火用)分析方法与优化框架,用于深入剖析系统能量流动情况,有效挖掘各个过程单元和系统的用能瓶颈,并提出优化措施。最后,针对系统中(火用)损失最大的煤气化单元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煤制乙二醇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框架,综合量化对比了三种煤气化装置对系统技术参数性能、热力学性能和技术经济性能的影响。本次模拟结果以120 t/h煤进料可获得约36.94 t/h的乙二醇产品。此外,初步确定煤气化单元的气化炉操作温度区间为1300℃~1500℃,进料氧煤比的操作区间为0.56~0.65 t/t;优化后DMO合成反应的空速建议为3500 h-1,CO和MN进料比为0.93 kg/kg;乙二醇合成过程的推荐反应压力和催化剂床层高度分别为2.5 MPa和4.2 m,反应器的列管直径建议为27 mm。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常规(火用)分析方法只能识别煤制乙二醇过程的总(火用)损失为395.04 MW,系统的总(火用)效率为33.56%,发现煤气化单元的(火用)损失比重最大,占50.54%。基于先进(火用)分析方法对单元和系统的总(火用)损失进行划分,从内部/外部和不可避免/可避免的角度挖掘提质增效的真正优化潜力,研究表明系统主要(火用)损失来自单元内部且可避免(火用)损失占总(火用)损失的64.62%,并针对性提出改进策略,使得系统可避免(火用)损失由255.27 MW降低到94.79 MW,总(火用)效率提升12.34%。基于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针对系统中(火用)损失最大的煤气化单元进一步研究,在煤制乙二醇过程工艺模拟分析和热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三种不同气化炉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艺参数方面:GSP具有最高的碳效率和冷煤气效率,而Texaco的CO2排放量最低为2.89 t/t-EG;在热力学方面:配置GSP气化技术的煤制乙二醇工艺热力学性能最佳,系统的(火用)效率为43.98%;在技术经济性能方面:Shell的总投资成本最高,为18152 CNY/t-EG,Texaco的总生产成本最高,为4483 CNY/t-EG,GSP内部收益率最大,为18.01%。综合对比分析,采用GSP气化炉进行CtEG工艺具有最高的(火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程倩[5](2020)在《金达煤矿八采区坚硬顶板煤层安全开采技术与经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金达煤矿采掘接续紧张的问题,本文采用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八采区的准备方式和区段巷道布置方式进行了研究;采用工程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八采区开采的投资风险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八采区煤层赋存条件和现有的生产系统情况及矿井与集团公司盈亏平衡点的要求,确定了八采区生产能力、采区服务年限和采煤工作面数目。研究提出了几种可行的采区准备方式,通过技术与经济比较,选择了最优的采区准备方式,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采区准备方案。(2)针对金达煤矿八采区煤层的顶板岩石条件,建立了FLAC3D数值模型,对小煤柱护巷、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和预裂成拱沿空留巷三种巷道布置方式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预裂成拱沿空留巷技术时,顶板的下沉量和应力状态在三种布置方式中是最小的。运用经济学方法,对三种方案增加的成本进行了计算,得出预裂成拱沿空留巷的吨煤成本和投资总额最小,无论从技术还是经济角度判断预裂成拱沿空留巷技术都是最优的研究结论。(3)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八采区开采进行了工程经济评价:开发了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投资风险可视化分析软件,采用该软件对八采区开采进行了投资风险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八采区的投资是可行的。
田野[6](2020)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纵观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虚拟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且因其特殊的全球影响力,最终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收缩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的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为化解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及其成效、特别是危机后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受到国际社会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其理论意义主要在于:有助于推动我们对美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其现实意义则主要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处于深度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因此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了深入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对于中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第2章论述和分析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是主导产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获得了发展但是其规模和比重低于农业。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呈现出现重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等特点;金融业亦逐渐发展并且出现了金融资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服务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依然强大但是其比重则开始下降;特别是随着部分产业的对外转移,整个经济中的实体成分有所减少而虚拟成分则开始增加,但是二者基本上还是平衡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并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因此出现了软化与服务化;但与此同时,产业出现了空心化,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失衡。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一般规律。在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资源禀赋、分工状况、贸易条件、市场规模以及需求结构等因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科技进步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科技进步不仅是历次主导产业更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深刻影响着不同时期各个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基于大国开放模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霸权的出现和不断巩固,使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即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之前被推崇的结构软化、服务化、技术化相结合的“稳定性较强”的现代型产业结构遭到质疑。论文第3章回顾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特点及其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说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美国利率和资产价格的逆转,直接诱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蔓延导致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的加剧,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按照经济学家余永定的观点,此次危机实际上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危机。危机既具有以往危机的周期性特点,又在传导路径、损失承担、警戒标准和全球扩散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抑制了美国的消费和投资,而且影响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不仅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持续扩散,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对虚拟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其内部失衡主要体现在国内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失衡,以及巨额的财政赤字;而外部失衡则主要体现在持续扩大的经常账户逆差、国际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和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总量的不平衡、产业空心化以及经济金融化。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证明了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论文第4章论述和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与措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国家创新战略、清洁替代能源战略以及国家出口战略。其中“再工业化”的提出并非偶然:除了过度依赖金融创新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以外,而且还包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端产业,进而造成了产业发展的“空心化”等问题。国家创新战略对于维持美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洁替代能源战略直接推动了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美国从能源替代走向能源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家出口战略之下的贸易融资便利和商业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危机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主要体现在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以及移民政策等方面。万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不仅旨在直接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在“制造业回流”方面,其意图更加明显,手段也更为直接,如规定钢铁原料占比和关税措施等。在贸易保护方面,不仅与欧盟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加剧,而且与中国展开了双边经济关系史上空前的贸易战。其移民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也充分体现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然而,无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与措施,都由于技术、制度、人力和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论文第5章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厘清了其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基本情况,而且也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的基本效果进行了检验。就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表现来看,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并未受到危机的严重显影响,但是其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第二、三产业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长周期的发展趋势。其就业增长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领域,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增加有限;至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十分显着。从经济失衡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而只是有所缓解。在农业方面,危机后美国农业产出和价格下滑,农产品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美国政府不仅维持了较高的支持强度,而且逐步扩大了价格与收入支持、农业保险、食品援助、贸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的覆盖范围,在农业支持政策上做出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中等规模农场数量有不断减少趋势,而特大农场和小微型农场均有所增加。在制造业方面,“制造业回流”等政策推动了制造业产值与利润的恢复与增长,但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则存在显着的非均衡态。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木制品和塑料与橡胶等行业的增长极为显着,而服装与皮革、印刷和原生金属等则出现了下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着的积极作用,从而部分地验证了这一期间的政策支持效果。在服务业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业在整体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呈现了波动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使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信息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显着减少。从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变化来看,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企业管理和住宿餐饮等行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和服务业发展存在均衡关系,并且前者对后者构成了单向的因果关系。论文第6章为全文的结论和启示。作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符合基本经济规律,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其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尽管美国实施的战略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及其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二,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优势;第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第五,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第六,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水平。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聚焦于美国各产业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把产业内结构作为重要的因素,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观点的创新。本文认为,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是导致其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是美国经济失衡的表现,更是其结构性原因。本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是为了重塑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以恢复整个经济的均衡发展;然而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调整战略,可能促使美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软化,从而弱化实体经济对经济失衡的修正作用。
袁平平[7](2020)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行车流量和行车荷载与日俱增,水泥混凝土路面凭借其在公路建设中的诸多优势,在我国的使用比例很大。但与日俱增的使用年限,在极端天气、湿度和地质条件等作用下,使得诸如开裂、破碎、板角断裂和脱空等不同方面的病害愈加频繁,从而严重影响了道路车辆的行驶安全,制约了其作为城市主干路的交通服务能力。因此,未来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白改黑”项目必然逐渐成为城市道路改造的趋势,对实现城市道路全寿命周期内的投资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技术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白改黑”展开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评价方法,即引入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和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到“白改黑”技术方案评价体系中,为后期选择最优技术方案提供理论支撑。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单件产品研制和生产的成本不足以用来判断产品总费用的多少,决策人员应该将生产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这两方面进行结合,考虑总体成本。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研究:(1)分析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基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引入到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体系中,实现项目以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包括其概念、特点以及进行经济评价的标准,并论述了全生命周期费用管理的必要性,为项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和技术经济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本文研究案例项目建设的自然环境及公路现状概况、对国内三种常用的“白改黑”技术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包括各方案的特点、施工要求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三种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各方案实施方法及流程的异同,比较了三者的优缺点,界定了适用范围。(3)以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项目为实例,选择了目前成熟的直接罩面技术方案、冲击碾压技术方案和碎石化技术方案三大类技术方案,对比分析了各技术方案的优势与适用性。通过全寿命周期理论得出各技术方案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然后利用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对上述三种技术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合理性分析以及社会影响性分析,最后综合比选得出最优方案。本文通过研究论证,在“白改黑”技术方案评价体系中,引入全寿命周期理论和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为“白改黑”技术方案选择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能够实现道路工程建设“降本增效”的目的。
杨伟宏,岳晓飞,徐珊珊,孟庆丰,李斌[8](2020)在《运载火箭技术经济分析初探》文中认为针对运载火箭研制,阐述了技术经济分析的必要性和主要内涵,分析了运载火箭的技术和经济特征,提出现阶段开展运载火箭技术经济分析的指导思想,具体论述了在运载火箭研制中开展技术经济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新研制型号的技术经济分析实践,初步构建了较完整的运载火箭全系统技术经济分析架构,可为后续运载火箭研制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张爱萍[9](2020)在《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搭售是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产业组织理论和反垄断领域对搭售行为研究颇多,但都缺乏对消费者福利的特别关注。在交通出行中,有些搭售现象也很有趣:一些损害消费者福利的搭售行为,如火车票搭售保险,仍有消费者选择这一搭售组合;一些有益于消费者福利的搭售行为,如高铁出行搭售网约车服务,但是很多消费者更偏好通过第三方平台约车;还有一些搭售行为,如网约车搭售“感谢费”和第三方平台购买火车票搭售“加速包”,平时很少有人问津,但在特定条件下(如出行高峰期)则被消费者争相抢购。这些现象表明,一是传统以消费者剩余为标准的消费者福利分析方法很难解释这些交通出行领域中发生的新现象,二是时空特征的差异也会影响消费者出行决策行为。因此,本文引入了心理账户理论,建立了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框架,从消费者特定时空出行决策的视角研究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问题。特定时空带来的经济评价决定了消费者福利,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比较消费者福利的差异并阐释出行决策。基于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分析发现,心理账户的核心是消费者对经济结果进行评估并分类记账以获得满意最大化,评估就是对决策结果差异化的经济评价,而特定时空出行决策是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基础。心理账户理论认为,消费者购买活动获得的总效用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获得效用即消费者剩余,另一个是交易效用即相比参考价格的收益或基于商品成本定价的收益。消费者购买搭售组合获得的总效用与分开购买独立商品的效用总和之比,即不可替代率,可用来分析特定时空下消费者对搭售的经济评价。物信同步关系、同物异信关系、异物同信关系和物信异步关系四种物信关系下交通出行服务的消费者经济评价具有明显差异性,消费者心理账户对满意最大化的要求会驱动出行服务向物信关系统一方向发展。物信关系的改善,会直接提升消费者交通出行特定时空的经济评价结果。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改善了物信关系,改变了消费者经济评价,形成了独立的消费者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本质区别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有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两个体现,研究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应重视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基于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依次对合约型搭售、技术型搭售和心理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进行分析,并以合理原则为基础对搭售行为进行反垄断经济分析可以得到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果。在合约型搭售下,假设搭售组合总成本为1,则存在临界价格1.87使得消费者选择从纯搭售向混合搭售转变,同时消费者剩余与消费者购买总效用大小关系不是同向变化。在技术型搭售下,一家企业投资而另一家企业不投资是稳定的纳什均衡,同时交通出行企业开放基础服务合作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在心理型搭售下,消费者选择交通出行服务不是只关注价格,特定时空的出行服务质量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经济评价。以“合理原则”在反垄断审查过程中的经济分析为基础,结合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的行业特性,本文提出了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原则,综合分析技术不可替代性和心理不可替代性。综上所述,本文结论有四点:考虑行为因素的消费者福利分析可以更有效地研究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问题。基于交通出行消费者决策中的行为因素,将心理账户理论和搭售理论相结合,建立了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消费者心理账户中经济评价的变化结果,更有针对性地研究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问题。两种决策结果的经济评价不以固定比例稳定存在即为不可替代性,这与微观经济学中两种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商品具有可替代性的概念有了很大区别。心理账户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总效用包括获得效用和交易效用两部分,基于消费者购买总效用的消费者福利分析方法弥补了仅考虑消费者剩余的不足。基于消费者购买总效用的消费者福利分析方法能解释消费者决策与消费者剩余之间并非必然关系。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基于消费者购买总效用的消费者福利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解释以往通过消费者剩余分析方法难以阐释的消费者决策与消费者剩余变化方向不一致的矛盾现象,一是消费者购买总效用与消费者剩余的增减幅度不一致,二是交通出行服务的开放合作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因物信关系统一而效率提升的心理型搭售在增加消费者福利的同时也受到负面物信关系的制约。基于对搭售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并结合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的诸多现象,研究发现交通出行附加服务中广泛存在心理型搭售。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商品与为了更高效获取和使用该商品的服务进行搭售,即心理型搭售。心理型搭售是交通出行业追求物信关系统一的竞争策略,一方面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增加现在福利,另一方面也会受到物信关系风险制约。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中可能涉及的反垄断经济分析应兼顾技术不可替代性和心理不可替代性。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支配地位的交通出行企业采用搭售策略会产生排除竞争或市场封锁的结果,时空因素对消费者交通出行具有重要影响,因而针对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进行反垄断经济分析应兼顾技术不可替代性和心理不可替代性。技术不可替代性程度较高则是垄断存在的直接依据,心理不可替代性程度较高是参考依据。图18幅,表19个,参考文献179篇。
李国选[10](2020)在《基于甲烷三重整过程的生物质制氢的增产节能工艺》文中研究说明氢能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已成为最具潜力的能源载体。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制氢是一种有效缓解氢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推动了替代制氢工艺的发展。生物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也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制氢资源,可以解决其中的一些环境问题。本文利用文献中获得的实验数据对生物质制氢和煤制氢过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根据模拟结果,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角度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包括能源效率、材料消耗、总投资、生产成本和碳税。生物质制氢和煤制氢的能量效率分别为37.88%和37.82%。生物质制氢工艺比煤制氢工艺具有更多的原材料消耗和总资本投资。生物质制氢工艺比煤制氢工艺具有更少的生产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生物质制氢和煤制氢过程的能量分析表明,作为制氢工艺的核心操作单元,气化装置的操作条件严重制约着工艺过程的能量利用率。本文采用全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对煤制氢和生物质制氢工艺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制氢工艺的能源消耗比煤制氢工艺的能源消耗低75.4%。生物质制氢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煤制氢工艺的相应值低89.6%。此外,敏感性分析表明,管道运输是最环保的氢气运输方式。原料气化温度在1400~1500℃范围内,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最低。针对生物质制氢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具有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生物质制氢过程模型。与未采用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生物质制氢过程相比,采用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生物质制氢过程总资本投资增加了1.3%,生产成本增加了14.6~19.4%。未采用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生物质制氢工艺的能效比采用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生物质制氢工艺高17%。从能耗、经济性和环保性的角度来看,80%CO2捕集率的生物质制氢工艺是一种更适合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系统。针对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气,本文设计了基于甲烷三重整技术的生物质制氢工艺。与未采用甲烷三重整技术的生物质制氢工艺相比,采用甲烷三重整的生物质制氢的总资本投资提高了10.97%,生产成本降低了10.12%。未采用甲烷三重整技术的生物质制氢比采用甲烷三重整技术的生物质制氢能耗低3.09%,温室气体排放低7.85%。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生物质制氢过程和采用甲烷三重整技术的生物质制氢过程均可以实现CO2的负排放。上述研究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性能,开发清洁可持续的生物质制氢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二、WCDMA技术和经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CDMA技术和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术经济分析基础理论简述 |
二、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
三、工程项目管理中技术经济分析的常用分析方法 |
四、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途径 |
(一)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可行性分析应用 |
(二)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用 |
(三)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项目方案分析应用 |
(四)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应用 |
(五)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
五、结束语 |
(2)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 |
1.2.2 不同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1.2.3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 |
1.2.4 煤电供给侧改革与灵活性改造 |
1.2.5 促进系统灵活性的市场政策机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重点 |
1.3.4 研究难点 |
1.3.5 研究路线图 |
1.4 研究成果及创新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灵活性和中长期电力规划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 |
2.3 电力系统灵活性基本内涵 |
2.4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方法 |
2.4.1 传统需求预测模型 |
2.4.2 基于计算机软件的需求预测模型 |
2.5 系统优化算法 |
2.5.1 粒子群算法 |
2.5.2 蚁群算法 |
2.5.3 遗传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引言 |
3.2 中国电力行业主体构架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发电装机容量 |
3.2.2 跨省输电线路 |
3.2.3 全社会用电量 |
3.3 中国电力行业成本效率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发电技术经济性 |
3.3.2 线损和厂用电率 |
3.3.3 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 |
3.3.4 需求响应规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MLR-ANN的中长期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构建 |
4.2.1 MLR基本原理 |
4.2.2 ANN基本原理 |
4.2.3 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 |
4.3 全社会用电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数据整理 |
4.3.1 全社会用电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全社会用电量影响因素数据整理 |
4.4 基于MLR-ANN的2021-203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
4.4.1 用电量显着影响变量提取 |
4.4.2 2021-2035年显着影响变量预测 |
4.4.3 2021-203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
4.5 电力需求预测定性分析与结果修正 |
4.5.1 基于Gompertz曲线的电力经济增长规律分析与国际比较 |
4.5.2 不同研究机构对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对比 |
4.5.3 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校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系统LCOE和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 |
5.2.1 LCOE模型基本原理 |
5.2.2 系统LCOE技术经济分析模型构建 |
5.2.3 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构建 |
5.2.4 2021-2035年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分析 |
5.3 电力资源增长潜力分析 |
5.3.1 各类电力资源禀赋分布及新增电源布局 |
5.3.2 各类电力资源增长潜力分析 |
5.3.3 区域电力流向及传输规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构建 |
6.2.1 电力规划模型基本原理及衍生 |
6.2.2 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基本特征 |
6.2.3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特性分析 |
6.2.4 模型目标函数 |
6.2.5 模型约束条件 |
6.3 全国层面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3.1 情景设定 |
6.3.2 参数设定 |
6.3.3 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4 区域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4.1 电力资源现状分析 |
6.4.2 基于系统LCOE的各类发电资源技术经济分析 |
6.4.3 参数设定 |
6.4.4 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5 电力规划方案运行模拟 |
6.5.1 运行模拟与系统灵活性定量评估方法 |
6.5.2 典型场景下区域电网运行模拟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引言 |
7.2 政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1 绪论 |
1.1 中国能源背景 |
1.2 中国低阶煤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
1.2.1 低阶煤资源概况 |
1.2.2 低阶煤利用现状 |
1.3 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 |
1.3.1 技术背景 |
1.3.2 煤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 |
2 焦热载体条件下煤热解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2.1 焦热载体条件下煤热解多联产技术 |
2.1.1 浙江大学的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工艺 |
2.1.2 大连理工大学的DG工艺 |
2.1.3 德国的LR工艺 |
2.1.4 俄罗斯的ETCH-175 工艺 |
2.2 半焦对煤热解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
2.3 Aspen Plus在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
2.4 本文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
2.4.1 本文研究工作的必要性 |
2.4.2 本文研究内容 |
3 实验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装置 |
3.1.3 实验参数的确定 |
3.1.4 实验操作流程 |
3.2 测试分析设备及方法 |
3.2.1 产物产率计算 |
3.2.2 煤和半焦的工业元素分析 |
3.2.3 焦油组分分析 |
3.2.4 半焦表面官能团分析 |
3.2.5 半焦比表面和孔结构分析 |
3.2.6 半焦燃烧特性分析 |
4 焦热载体条件下低阶煤流化床热解实验研究 |
4.1 焦热载体条件下温度对流化床热解的影响 |
4.1.1 前言 |
4.1.2 对热解产物产率特性的影响 |
4.1.3 对煤气组分的影响 |
4.1.4 对半焦组成的影响 |
4.1.5 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
4.1.6 对半焦比表面积的影响 |
4.1.7 对半焦燃烧特性的影响 |
4.1.8 对焦油性质的影响 |
4.2 焦热载体与原煤比例对流化床热解的影响 |
4.2.1 前言 |
4.2.2 对热解产物产率特性的影响 |
4.2.3 对煤气组分的影响 |
4.2.4 对半焦组成的影响 |
4.2.5 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
4.2.6 对半焦比表面积的影响 |
4.2.7 对半焦燃烧特性的影响 |
4.2.8 对焦油性质的影响 |
4.3 焦热载体(3:1)条件下模拟热解气气氛对流化床热解的影响 |
4.3.1 前言 |
4.3.2 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4.3.3 对煤气组分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1MWt双流化床低阶煤热解分级转化联产焦油半焦煤气试验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
5.2.1 试验装置 |
5.2.2 试验过程 |
5.2.3 试验煤种 |
5.2.4 样品分析 |
5.2.5 试验工况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煤气产率和组成特性 |
5.3.2 焦油产率和组成特性 |
5.3.3 半焦组成特性 |
5.3.4 热解炉飞灰特性 |
5.3.5 半焦燃烧加热炉底渣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6 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的Aspen Plus模拟和技术经济分析 |
6.1 前言 |
6.2 双流化床热解耦合粉煤炉电力、液体燃料和化学品多联产系统的全流程模拟 |
6.2.1 方案介绍 |
6.2.2 双流化床热解半焦加热分级转化单元 |
6.2.3 半焦煤粉炉发电单元 |
6.2.4 气体净化单元 |
6.2.5 焦油加氢单元 |
6.2.6 蒸汽甲烷重整单元 |
6.2.7 CO变换单元 |
6.2.8 变压吸附单元 |
6.2.9 甲醇合成单元 |
6.2.10 废水处理单元 |
6.3 计算方法 |
6.3.1 常规组分的能量和火用计算 |
6.3.2 煤的能量和火用计算 |
6.3.3 系统效率计算 |
6.3.4 经济性指标 |
6.3.5 基本假设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方案A:联产甲醇、电力和液体燃料系统的模拟结果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6.4.2 方案B:联产SNG、电力和液体燃料系统的模拟结果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6.4.3 方案C:联产H_2、电力和液体燃料系统的模拟结果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6.5 不同方案技术经济性结果对比 |
6.5.1 不同方案的产品能量分布 |
6.5.2 年运行时间和煤炭价格对方案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和未来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教育经历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4)煤制乙二醇系统建模与热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乙二醇概述 |
1.2.1 乙二醇简介 |
1.2.2 乙二醇生产工艺 |
1.2.3 煤制乙二醇工艺 |
1.3 煤制乙二醇关键单元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煤气化技术 |
1.3.2 水煤气变化技术 |
1.3.3 酸性气体脱除与分离技术 |
1.3.4 草酸二甲酯合成技术 |
1.3.5 乙二醇合成技术 |
1.3.6 乙二醇精制技术 |
1.4 煤制乙二醇过程基础建模研究进展 |
1.5 煤制乙二醇过程热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与方案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煤制乙二醇过程建模与模拟 |
2.1 建模方法概述 |
2.2 煤制乙二醇过程基础模型的构建 |
2.2.1 煤气化单元 |
2.2.2 水煤气变换单元 |
2.2.3 酸性气体脱除单元 |
2.2.4 草酸二甲酯合成单元 |
2.2.5 乙二醇合成单元 |
2.2.6 乙二醇精制单元 |
2.3 全流程模拟与结果分析 |
2.3.1 全流程模拟 |
2.3.2 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2.4 系统关键参数的优化 |
2.4.1 煤气化单元优化 |
2.4.2 草酸二甲酯合成单元优化 |
2.4.3 乙二醇合成单元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制乙二醇过程热力学分析 |
3.1 (火用)概念与计算方法 |
3.1.1 (火用) |
3.1.2 计算方法 |
3.2 热力学分析模型 |
3.2.1 常规(火用)分析模型 |
3.2.2 先进(火用)分析模型 |
3.3 热力学分析结果 |
3.3.1 常规(火用)分析结果 |
3.3.2 先进(火用)分析结果 |
3.3.3 两种(火用)分析结果对比 |
3.4 优化措施 |
3.4.1 外部(火用)损失优化 |
3.4.2 内部(火用)损失优化 |
3.5 节能效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气化炉技术的对比 |
4.1 基础模型和方法论的构建 |
4.1.1 概述 |
4.1.2 三种气化技术工艺基础建模 |
4.1.3 技术经济分析模型 |
4.2 模拟结果验证和对比 |
4.2.1 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4.2.2 三种气化炉性能对比 |
4.3 热力学分析 |
4.4 经济分析 |
4.4.1 总投资分析 |
4.4.2 总生产成本分析 |
4.4.3 内部收益率分析 |
4.4.4 CO_2排放分析 |
4.5 综合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金达煤矿八采区坚硬顶板煤层安全开采技术与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金达煤矿地质开采条件 |
2.1 金达煤矿概况 |
2.2 八采区概况 |
2.3 八采区地质条件 |
2.4 八采区煤层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3 八采区准备方式研究 |
3.1 八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分析 |
3.2 八采区准备巷道布置分析 |
3.3 八采区准备方案比选 |
3.4 采煤工作面布置 |
3.5 八采区工程量 |
3.6 本章小结 |
4 区段巷道布置技术经济分析 |
4.1 小煤柱护巷可行性分析 |
4.2 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可行性分析 |
4.3 预裂成拱沿空留巷可行性分析 |
4.4 巷道布置方式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八采区开采经济合理性分析 |
5.1 工程经济评价 |
5.2 八采区开采投资风险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1.2.2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1.2.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其措施 |
1.2.4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1.2.5 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2.1 农业经济时代(1776—1860年)的产业结构 |
2.1.1 农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2 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3 服务业及金融业的发展 |
2.2 工业经济时代(1860—1945年)的产业结构 |
2.2.1 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
2.2.2 农业的稳步发展 |
2.2.3 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
2.3 后工业化时代(1945年—1980年代)的产业结构 |
2.3.1 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
2.3.2 制造业相对衰落但仍占据重要地位 |
2.3.3 农业继续发展但是其相对地位开始下降 |
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 |
2.4.1 信息技术产业主导产业结构的变化 |
2.4.2 产业结构趋于软化 |
2.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空心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
3.1.1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 |
3.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和特点 |
3.2 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 |
3.2.1 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3.2.2 对美国虚拟(金融)经济的影响 |
3.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3.1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
3.3.2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
3.3.3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措施 |
4.1 奥巴马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1.1 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
4.1.2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创新战略 |
4.1.3 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战略 |
4.1.4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倡议”与贸易保护 |
4.2 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2.1 特朗普政府的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 |
4.2.2 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 |
4.2.3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 |
4.2.4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5.1 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 |
5.1.1 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 |
5.1.2 危机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变化 |
5.1.3 危机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变化 |
5.1.4 危机后美国经济失衡的状况 |
5.2 危机后美国农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2.1 农业的总体变化 |
5.2.2 农场及生产条件的变化 |
5.2.3 农业产值与农产品的变化 |
5.3 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3.1 制造业的总体变化 |
5.3.2 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 |
5.3.3 政府支出与制造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4 危机后美国服务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4.1 服务业的总体变化 |
5.4.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 |
5.4.3 政府支出与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
6.1.2 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美国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
6.1.3 美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
6.2 对中国的启示 |
6.2.1 从美国经济的失衡与调整看中国经济的失衡与加剧 |
6.2.2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技术经济分析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 |
2.1.1 全寿命周期理论 |
2.1.2 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价标准 |
2.1.3 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必要性 |
2.2 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学分析 |
2.2.1 技术经济分析内容 |
2.2.2 技术经济分析原则 |
2.2.3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
2.3 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 |
2.3.1 施工方案经济分析内容 |
2.3.2 施工方案经济指标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分析 |
3.1 双港大道建设环境分析 |
3.1.1 沿线自然环境分析 |
3.1.2 显现沿线公路现状 |
3.2 “白改黑”技术方案设计 |
3.2.1 直接罩面方案 |
3.2.2 机械重铺法 |
3.2.3 碎石化方案 |
3.3 “白改黑”技术方案对比分析 |
3.3.1 实施方法 |
3.3.2 实施流程 |
3.3.3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经济分析 |
4.1 工程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
4.1.1 路面现状分析 |
4.1.2 路面改造方案 |
4.1.3 工程造价概算及其影响 |
4.2 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 |
4.2.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2.2 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2.3 运维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3 施工综合风险分析 |
4.3.1 项目影响分析 |
4.3.2 施工不利风险分析 |
4.3.3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应用 |
5.1 项目基本概况 |
5.1.1 基本概述 |
5.1.2 重难点分析 |
5.1.3 实施必要性 |
5.2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组织实施方案 |
5.2.1 资金来源及组织架构 |
5.2.2 高弹橡胶沥青施工工艺 |
5.2.3 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
5.2.4 项目完工质量检测 |
5.3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经济效益分析 |
5.3.1 投资估算分析 |
5.3.2 经济评价分析 |
5.3.3 社会效益分析 |
5.4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保障机制 |
5.4.1 质量保障机制 |
5.4.2 进度保障机制 |
5.4.3 安全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运载火箭技术经济分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运载火箭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涵 |
2 运载火箭技术经济分析的特征与指导思想 |
2.1 技术特征 |
a)计划性强 |
b)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 |
c)研制周期长 |
2.2 经济特征 |
a)供需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 |
b)产品的专用性强 |
c)市场调节手段有限 |
2.3 技术经济特征综合影响分析 |
2.4 运载火箭技术经济分析的指导思想 |
3 运载火箭技术经济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
3.1 类比估算法 |
3.2 工程估算法 |
3.3 参数估算法 |
3.4 技术经济分析与运载火箭研制阶段的配合关系 |
4 运载火箭经济技术分析工作实践 |
4.1 性能对比 |
4.2 类比分析与单价分析 |
4.3 研制费用的估算 |
5 结论 |
(9)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象发现与问题提出 |
1.1.1 搭售现象的广泛存在 |
1.1.2 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附加服务与交通出行附加服务 |
1.2.2 搭售的概念及其与捆绑的区别 |
1.2.3 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的相关阐释 |
1.2.4 其他相关概念简述 |
1.3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1.4.4 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评述 |
2.1 搭售理论 |
2.1.1 哈佛学派与杠杆理论 |
2.1.2 芝加哥学派与单一垄断理论理论 |
2.1.3 后芝加哥学派与非定价效率动机 |
2.1.4 双边市场理论与定价策略 |
2.2 心理账户理论 |
2.2.1 心理账户理论的发展 |
2.2.2 心理账户理论的特征 |
2.2.3 心理账户理论的作用机制 |
2.3 附加服务理论 |
2.3.1 基本服务与附加服务 |
2.3.2 交通出行附加服务 |
2.4 文献评述和本文研究方向 |
2.5 本章小结 |
3 解释框架:物信关系视角下的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 |
3.1 交通出行特定时空决定消费者心理账户基础 |
3.1.1 特定时空出行服务对心理账户的影响 |
3.1.2 特定时空出行心理账户的不可替代性 |
3.1.3 附加服务搭售对心理账户的影响 |
3.2 心理账户驱动特定时空下的物信关系进步 |
3.2.1 物信关系类型 |
3.2.2 出行服务的物信关系 |
3.2.3 心理账户引导物信关系改善 |
3.3 物信关系改善交通出行特定时空的结果 |
3.3.1 搭售的物信关系变化 |
3.3.2 物信关系统一改善出行特定时空 |
3.3.3 附加服务搭售的物信关系改善心理账户 |
3.4 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与反垄断经济分析 |
3.4.1 搭售问题实质上就是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分析 |
3.4.2 搭售问题的反垄断经济分析应重视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合约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
4.1 我国铁路的合约型搭售发展历史 |
4.1.1 我国铁路发展历史 |
4.1.2 铁路服务产品的变化 |
4.1.3 合约型搭售的形式变化 |
4.2 合约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
4.2.1 多产品市场下的基础模型 |
4.2.2 纯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
4.2.3 混合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
4.3 火车票与保险合约型搭售的结果分析 |
4.3.1 纯搭售与不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对比 |
4.3.2 混合搭售与不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对比 |
4.3.3 混合搭售与纯搭售的消费者购买总效用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技术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
5.1 中国高铁的技术型搭售发展历史 |
5.1.1 中国高铁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 |
5.1.2 高铁出行中的服务产品变化 |
5.1.3 技术型搭售的产品服务形式 |
5.2 技术型搭售的产品改进与消费者福利 |
5.2.1 “赢者通吃”市场下的基础模型 |
5.2.2 产品改进策略下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
5.2.3 技术搭售策略下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
5.3 高铁出行与外卖服务技术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
5.3.1 技术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比较 |
5.3.2 产品改进策略下的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 |
5.3.3 技术型搭售下的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 |
5.4 本章小结 |
6 心理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
6.1 我国网约车的心理型搭售发展历史 |
6.1.1 我国网约车发展的历史 |
6.1.2 网约车服务产品的变化 |
6.1.3 心理型搭售的产品服务形式 |
6.2 网约车心理型搭售的出行服务分析 |
6.2.1 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基本服务差异 |
6.2.2 网约车与出租车的附加服务差异 |
6.2.3 网约车心理型搭售的消费者价值评价 |
6.3 网约车心理型搭售的消费者购买总效用分析 |
6.3.1 心理型搭售的消费者购买总效用 |
6.3.2 附加服务心理型搭售的经济评价 |
6.3.3 心理型搭售与物信关系风险 |
6.4 本章小结 |
7 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的反垄断经济分析 |
7.1 附加服务搭售的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 |
7.1.1 附加服务合约型搭售 |
7.1.2 附加服务技术型搭售 |
7.1.3 附加服务心理型搭售 |
7.2 “合理原则”下附加服务搭售的反垄断经济分析 |
7.2.1 限制不利于消费者的技术不可替代性 |
7.2.2 改善有益于消费者的心理不可替代性 |
7.2.3 基于“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原则”的经济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甲烷三重整过程的生物质制氢的增产节能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化石燃料制氢技术 |
1.2.2 新型制氢技术 |
1.3 可持续制氢技术发展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2 生物质制氢过程建模和模拟 |
2.1 生物质预处理和气化单元 |
2.2 水煤气变换单元 |
2.3 酸性气体脱除单元 |
2.4 克劳斯单元 |
2.5 变压吸附单元 |
2.6 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和封存单元 |
2.7 甲烷三重整单元 |
2.8 本章小结 |
3 生物质基不同制氢过程的技术经济评价 |
3.1 化工技术经济研究方法 |
3.2 化工技术经济分析指标 |
3.2.1 能效分析 |
3.2.2 原材料消耗 |
3.2.3 二氧化碳捕集率 |
3.2.4 甲烷三重整技术的操作条件 |
3.2.5 总资本投资 |
3.2.6 生产成本费用 |
3.2.7 累积净现金流 |
3.2.8 碳税 |
3.3 生物质制氢与传统煤制氢过程技术经济分析 |
3.3.1 流程分析 |
3.3.2 技术性能分析 |
3.3.3 经济性能分析 |
3.4 基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生物质制氢新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
3.4.1 基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生物质制氢新工艺 |
3.4.2 技术性能分析 |
3.4.3 经济性能分析 |
3.5 基于甲烷三重整技术的生物质制氢新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
3.5.1 基于甲烷三重整技术的生物质制氢新工艺 |
3.5.2 技术性能分析 |
3.5.3 经济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生物质基不同制氢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 |
4.1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
4.2 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
4.2.1 生命周期目标和范围 |
4.2.2 生命周期边界和功能单位 |
4.2.3 生命周期环境排放清单及计算模型 |
4.2.4 生命周期能源资源消耗计算模型 |
4.3 生物质制氢与传统煤制氢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
4.3.1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4.3.2 生命周期环境性能评价 |
4.3.3 生命周期资源能源消耗评价 |
4.3.4 敏感性分析 |
4.4 基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生物质制氢新工艺生命周期评价 |
4.4.1 生命周期环境性能评价 |
4.4.2 生命周期资源能源消耗评价 |
4.5 基于甲烷三重整技术的生物质制氢新工艺生命周期评价 |
4.5.1 生命周期环境性能评价 |
4.5.2 生命周期资源能源消耗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四、WCDMA技术和经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 谢浩东. 财经界, 2021(31)
- [2]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D]. 张文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技术的研究[D]. 李开坤. 浙江大学, 2021(01)
- [4]煤制乙二醇系统建模与热力学分析[D]. 朱顺.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金达煤矿八采区坚硬顶板煤层安全开采技术与经济分析[D]. 程倩.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6]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D]. 田野. 吉林大学, 2020(03)
- [7]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D]. 袁平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运载火箭技术经济分析初探[J]. 杨伟宏,岳晓飞,徐珊珊,孟庆丰,李斌.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20(04)
- [9]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研究[D]. 张爱萍.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基于甲烷三重整过程的生物质制氢的增产节能工艺[D]. 李国选.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