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MLC落塔自由落体装置的下落加速度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许培辉,刘建忠,苑继飞,杨卫娟,周俊虎[1](2021)在《微重力环境金属燃烧试验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以自由落体、抛物线飞行和模拟微重力流场3种典型的微重力试验原理,综述了微重力环境下气溶胶、颗粒和棒状3种形态的金属材料燃烧研究,包括镁、铝、钛等。详细介绍了微重力对金属燃烧速度、火焰结构、相变过程及特有的燃烧现象等特性的影响机理,阐述了微重力环境对揭示金属燃烧固有属性的优势,综述了现有微重力试验系统的优缺点和模拟微重力流场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创造微重力环境较难且成本较大,限制了金属燃烧固有属性及弱效应对其影响的研究。建议从微重力试验条件、弱效应对金属燃烧行为的影响、微重力下传热传质变化对燃烧化学反应的微观影响机理方面进一步研究。
安小康,牛博,王兆魁,危清清,陈力[2](2021)在《基于势能守恒的微低重力模拟系统》文中研究说明为满足航天任务验证和航天员地面训练需求,研发一种基于势能守恒原理的微低重力模拟装置.以该微低重力模拟系统为研究对象,对重力补偿原理进行推导,导出弹簧刚度与系统构件惯性参数间关系;采用Lagrange第二类方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软件仿真验证航天员经该微低重力模拟装置进行重力补偿后的静力学、动力学特性,并针对航天员在月球表面跳跃的工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很好地实现任意重力的静态补偿,较好地实现动态补偿,能很好满足航天员在月跳跃工况的训练.针对动态补偿存在微小偏差问题,提出系统摩擦补偿和惯性补偿思路.
何川[3](2021)在《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文中认为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几乎所有试图将引力和标准模型统一起来的新物理理论都要求等效原理破缺。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是验证新物理理论、寻找新相互作用力的重要途径。除了传统的宏观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外,利用原子干涉仪检验等效原理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开展的工作,是在本实验室2015年取得的、国际上首次实现的原子干涉仪等效原理检验精度达到10-8量级基础上的进一步推进。本人在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围绕η~10-10精度的原子干涉仪等效原理检验对应的实验和系统误差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2015年时原子只能工作在下能级的四波双衍射Raman(4WDR)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并实现了原子可工作在上能级的四波双衍射Raman升级(4WDR-e)方案。该方案使我们的实验系统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可以同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双组分差分原子干涉仪:工作在单一内态、两种原子F态可以进行自由组合差分测量。2.完成了新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平台的研制。先后完成真空系统、磁屏蔽系统、激光系统、转动补偿系统的全新设计和改进。其中磁屏蔽系统和声光移频系统系统指标均达到国际上同类产品最好水平,实验平台的主要指标均有大幅度提升。在上述的改进措施下,双组分原子干涉仪重力差分测量分辨率由2015年的8×10-9g提高到2019年的6×10-11g,提高了 2个多数量级。3.在国际上第一次开展质量-内能的等效原理联合检验,并达到η~10-10精度。通过4WDR-e 方案,实现了 87Rb|F=1>-85Rb|F=2>、87Rb|F=2>-85Rb|F=2>、87Rb|F=1>-85Rb|F=3>、87Rb|F=2>-85Rb|F=3>四种质量-内能组合的双组分原子干涉仪,且其重力差分测量极限分辨率均优于2.5×10-10g。联合检验的结果中,关于质量的检验精度为η70=(-0.8±1.4)×10-10,关于内能的每单位能量检验精度为ηE=(0.0±0.4)×10-10。4.全面评估了(87)Rb和(85)Rb双组分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精度~10-10量级的主要系统误差。
田大可,范小东,郑夕健,刘荣强,郭宏伟,邓宗全[4](2021)在《空间可展开天线微重力环境模拟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为满足我国深空探测、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工程对空间大型可展开天线等新型卫星有效载荷平台快速发展的要求,对国内外空间可展开天线微重力环境模拟方法进行了综述。分别对落塔法、抛物线飞行法、水浮法、气浮法和悬吊法等典型重力补偿方法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国内外在此领域的应用及技术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并比较了5种微重力模拟方法的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结合我国航天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需求,从大型化、高精度化、多样化、通用化、高保真化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可展开天线微重力模拟的发展趋势及方向,旨在为我国大型可展开天线及其微重力环境模拟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任佳,刘小川,杨建波,刘继军[5](2020)在《装甲车座椅抗地雷爆炸冲击模拟试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装甲车辆防雷座椅在研发/设计优化和定型量产等阶段的性能测试需求和爆轰波的波形特点,提出了此类座椅的抗爆炸冲击试验模拟方法,并搭建了试验装置和测试系统;解决了座椅抗爆炸冲击试验过程中的爆炸冲击波形模拟、安装连接方式设计、测试验证方案确定等技术问题;通过多型号防雷座椅试验对该方法及试验装置进行验证,并以某型试验的结果为例,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结果表明,该试验模拟方法可行,构建的试验系统稳定、可靠,可用于防雷座椅抗爆炸冲击性能的测试,进而通过测试数据分析给出了座椅系统的缓冲性能和乘员的脊柱损伤程度测试方法。
冯东阳[6](2020)在《不同重力条件下泡沫铜表面池沸腾传热的研究》文中认为泡沫金属作为一种常见的轻质多孔材料,在常重力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沸腾传热强化效果,其中具有超亲水表面的泡沫铜的沸腾传热性能更为出众。针对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微重力环境,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微重力条件下泡沫铜表面池沸腾的气泡动态行为与传热传质规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泡沫铜的孔隙率、孔径尺寸以及重力水平等参数对池沸腾传热性能及气泡行为的影响。论文首先搭建了适用于落塔设备的微重力池沸腾实验平台,以氟化液FC-72为工质对微重力条件下泡沫铜表面池沸腾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重力条件下的池沸腾传热存在三种典型的气泡脱离行为。相比光滑铜表面,泡沫铜表面在微重力环境下的气泡脱离频率提升,气泡脱离直径降低。相比未处理泡沫铜,超亲水泡沫铜在相同热流密度下(q≈15W/cm2)气泡脱离频率提升40%,平均气泡脱离直径降低10.1%。相比于常重力环境,进入微重力环境后实验块温度上升,沸腾传热性能恶化。对实验数据进行指数拟合,结果表明微重力结束时刻未处理泡沫铜表面的传热系数比光滑铜表面高86.1%,而超亲水泡沫铜的传热性能比未处理泡沫铜提升12.9%。对现有的多松弛伪势格子Boltzmann方法进行改进,提出联合使用热动一致性可调的粒子间作用力模型和外力项模型,优化了格子Boltzmann模型的热动一致性。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温度场的求解。对本文的格子Boltzmann模型进行了热动一致性验证,改进模型参数从而提高了模型的精确度;分别对Laplace定律、壁面润湿性和液滴蒸发的d2定律进行验证,测试了模型在模拟多相流动和相变传热方面的可靠性;对模型的网格独立性进行验证以提高模拟结果的数值精度。将泡沫铜视为多孔介质,建立多孔介质的二维物理模型,采用改进的热格子Boltzmann方法对基于介观尺度的多孔介质表面池沸腾传热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光滑表面,多孔介质沸腾传热性能提升了约2倍,同时扩展了沸腾表面高传热性能的热流密度范围。低孔隙率/孔径尺寸的多孔介质对气泡脱离具有更强的阻碍作用,气泡脱离频率降低,蒸气逸出速率减小,其沸腾传热性能更好,但在高热流密度条件下传热性能被严重抑制;高孔隙率/孔径尺寸的多孔介质表面传热性能较弱,但其传热性能受热流密度增大的负面影响较小。随着沸腾表面相对表面积的增加,沸腾区的真实传热系数呈下降趋势。在高孔隙率条件下(ε>89%),主导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是传热面积而不是气泡脱离阻力。
吴麒麟[7](2020)在《微重力下颗粒物质运动行为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颗粒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地球上绝大数的物质都是由离散的固态物质组成的。随着技术和理论的发展,颗粒物质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正被应用于工业,交通等领域。密集颗粒流散裂靶是为满足ADS系统超高束流功率需求而提出的新型高功率散裂靶概念,颗粒流与普通流体相比,在流体力学中更具有稳定性,物理上具有承载更高束流功率的潜力,颗粒流散裂靶同时具备固态靶和液态靶的优点。在此基础上,颗粒物质和颗粒体系的基础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颗粒物质在颗粒流散裂靶的应用与优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颗粒体系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体系,自身具有能量耗散的特点,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体系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流能量或物质,当内部或者外界条件达到临界状态时,体系可通过颗粒的内部作用产生自组织现象,使颗粒从原来无序的状态自发转变为时间或空间上有序的状态,比如我们工作中涉及到的‘团簇’的形成。本文以颗粒气体为基础,研究了颗粒气体体系在外界持续的激励下,颗粒体系由于‘相分离’产生团簇的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本文利用振动体系,研究了颗粒气体团簇产生的条件以及判定方法;得到了颗粒气体相图;研究了颗粒的摩擦系数,恢复系数等参数对团簇形成的影响;颗粒体系达到稳态的特征时间;不同体系大小和颗粒初始堆积分数对颗粒体系稳态后的影响;验证了颗粒体系存在边界效应且会对团簇的形成产生影响;探究了颗粒团簇的程度和团簇内部颗粒体积分数的分布。模拟结果对将来的微重力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我们还通过实验研究了,颗粒体系在失重的条件下,颗粒物质体积分数的变化。我们通过微重力下颗粒的堆积实验,得到了在由有重力到无重力的变化过程中颗粒堆积体积分数的变化值在0.01附近,得到了在我们体系下最小的堆积分数=0.61,找到颗粒流在失重情况下的堆积体积分数变化范围。结果对颗粒物质在颗粒流散裂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赵霄[8](2020)在《喷雾冷却温度不均匀性及基于间歇控制的传热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进一步探索空间领域的进程中,星载电子设备的功率不断增大,喷雾冷却以其热移除能力强、换热温差小、温控严格、无沸腾滞后等优点,在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对喷雾冷却传热特性及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但对其作为电子设备散热的主要应用,尤其是表面温度不均、动态控制以及重力的作用等因素研究仍不充分。本文主要采用实验手段,对喷雾冷却的传热特性和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针对喷雾冷却复杂的空间特性,测量了液滴直径和体积流量密度的空间分布,解决了体积流量密度空间分布测量分辨率不高的问题。建立液滴参数空间分布与表面温度不均匀性的关系,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温度不均匀性的变化规律。可视化研究表明蒸汽在表面温度最高处产生并随着热流密度增大而向全表面传播。建立了两相传热区表面温度不均匀性预测关联式,绝对平均误差为15.7%,较以往模型考虑了热流密度的作用,适用范围更广、应用更简便。其次,为改善瞬态热负荷响应下热控系统的控制性能,保证调控过程中喷雾液滴参数不变,针对间歇性喷雾冷却(ISC)开展了研究。测量了表面温度不均匀性,分析了其对一维未来时间序列顺序函数法的影响。确定占空比和频率对ISC传热特性的影响,发现传热曲线随频率降低而向高壁温方向迁移,但该现象在高占空比时被抑制。以可视化手段获得间歇期表面液膜的动态变化特性,探讨了上述规律与液体高效利用的关系。提出一个基于流动离散化的传热分析模型,将连续性喷雾和ISC统一起来,引入斯特劳哈尔数表征体积流量密度与喷雾特征时间的相对关系,建立针对单相、两相传热特性和CHF的预测关联式,并将该方法推广至制冷剂闪蒸喷雾冷却(CSC)中。再次,通过研究三种加热面方向对传热特性的影响,以体积流量密度和液滴直径的形式、给出了连续性喷雾CHF对加热面方向敏感性的参数范围。发现加热面方向对表面温度不均匀性影响不大。将喷雾间歇控制与加热面方向研究结合,发现加热面方向对ISC的单相、两相传热特性和CHF均无影响。结合蒸发效率分析,提出蒸汽逃逸与雾化液滴(或热表面)的相互作用是导致连续性喷雾CHF受表面方向影响的主要因素,揭示了ISC蒸汽逃逸和流动离散化两个重要机制的相互作用。最后,基于液滴冲击壁面以及表面液膜流动的时间尺度,搭建了一座小型自由落体设施。以HFE-7000为工质、超光滑硅片(<0.5nm)为热表面,获得了常重力条件下表面液膜随热流密度的变化特性,获得了液膜三相接触线、润湿面积比和表面孤立液膜速度,指出表面温度不均导致的热毛细力会使表面孤立液膜流动加速。获得了低重力瞬态条件下表面温度和液膜变化特性,发现重力的大小对液膜形态并无重要作用,表面张力抑制了重力的作用。
吴宗谕[9](2019)在《微重力条件下弯曲流道自由界面流动机理及其应用》文中指出液体推进剂管理技术作为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推进剂的储存、控制和传输技术。太空特有的微重力环境使表面张力成为控制液体行为的主导力,液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会呈现出与地面不同的流动特性。了解和掌握微重力下液体的流动特性,是确保航天器推进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微重力实验条件难以获取,针对微重力下的液体流动特性研究仍不完善。本文针对板式表面张力贮箱推进剂管理技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对微重力下的气液自由界面建模、弯曲流道压差驱动自由界面流、弯曲流道内角自流问题开展了理论、仿真和实验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板式表面张力贮箱设计进行了积极探索,并设计了一款面向微小卫星的可重复填充板式表面张力贮箱。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微重力下的气液自由界面近似建模研究。以微重力下的气液自由界面建模问题为背景,针对传统数值方法在求解气液自由界面过程中遇到的依赖初值选取、收敛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采用近似建模方法来代替气液自由界面控制方程。为了进一步减小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对径向基近似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双层径向基近似模型。通过将变量分层,有效避免了近似建模过程中的大规模矩阵运算,减小了舍入误差。比较了双层径向基近似模型、径向基近似模型和打靶法,测试了三种方法求解气液自由界面的计算效率、成功率以及精度。与传统打靶法相比,径向基近似模型将气液自由界面问题求解的计算效率提高了73.89%,成功率提高到了100%。而双层径向基近似建模方法的计算效率相比于径向基近似建模方法进一步提高了97.95%,而且均方根误差只有后者的1/40。(2)微重力下的弯曲流道压差驱动自由界面流研究。以板式表面张力贮箱内部推进剂排出过程为背景,从理论和数值仿真两个方面对微重力下的弯曲流道压差驱动自由界面流进行了研究。基于动量方程、连续方程和Young-Laplace方程,建立了极坐标下的弯曲流道压差驱动流一维理论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弯曲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对自由界面和压力损失的影响。为了验证弯曲流道压差驱动流理论模型,进行了三维CFD数值仿真。比较可知,一维理论模型解与三维CFD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者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仅为1.51%和0.0237。(3)微重力下的弯曲流道内角自流研究。以板式表面张力贮箱内部推进剂定位和重定位问题为背景,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对微重力下的弯曲流道内角自流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将液体在弯曲型内角流道的自流问题简化成受离心加速度作用的直线型内角自流问题,并综合考虑弯曲运动引起的离心力对自由界面和流阻函数的影响,建立了微重力下的弯曲流道内角自流理论模型。为了验证弯曲流道内角自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借助北京中科院力学所微重力落塔对弯曲流道内角自流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微重力实验,并将落塔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表明,随着流道曲率的增大,液体的爬升速度加快。(4)基于弯曲流道自由界面流理论的板式贮箱设计研究。以微小卫星板式表面张力贮箱设计为背景,在弯曲流道自由界面流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板式表面张力贮箱设计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综合考虑使用寿命、卫星质量、推进剂种类、推进剂流量、机动加速度方向和大小、点火方式和时间、质心控制、振动环境等直接影响贮箱性能的因素,提出了板式表面张力贮箱设计中应该遵循的8个设计原则。重点讨论了三种常见的导流板结构——内导流板、外导流板、内外组合式导流板,对三种导流板结构的优缺点、适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基于微重力下的弯曲流道自由界面流动理论,建立了三种导流板结构的导流能力分析模型。综合考虑气液分布、排气、排液、加速度干扰等因素,以单位尺寸导流板导流能力最强为目标,设计了一款面向微小卫星的可重复填充的板式表面张力贮箱,详细展示了板式贮箱的设计细节。(5)板式贮箱内部推进剂流动特性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综合考虑经济、时间、人力成本,针对第五章设计的微小卫星可重复填充板式表面张力贮箱设计了性能测试实验矩阵,用以检验贮箱在各种正常工况以及非正常工况下完成额定工作任务的能力。借助微重力落塔和CFD仿真,重点测试了板式贮箱的定位、重定位、填充和排出效率以及受加速度干扰时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板式贮箱的填充率和排出率均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在10-3g的加速度环境下,贮箱仍可以正常工作。说明文中所采用的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微重力实验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在贮箱初步设计过程中是可行的。综上,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微重力实验、数值仿真等手段,对微重力下的弯曲流道自由界面流动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微重力流体力学体系,并探讨了弯曲流道自由界面流理论在板式表面张力贮箱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为板式表面张力贮箱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推动板式贮箱设计水平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胡青青[10](2017)在《冷原子干涉重力仪测量性能评估与提升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冷原子干涉仪在精密测量上具有许多内禀的优越性和良好的技术潜力,可以大幅提高现有陀螺仪、重力仪和重力梯度仪的测量灵敏度和精度,广泛应用于地球重力场绘制、重力匹配导航和惯性导航、工业生产、资源勘探、地震预报、基础科学及地球物理学等众多领域。虽然目前基于拉曼脉冲的冷原子干涉仪的测量灵敏度已经超越了其他同类经典器件,但还远低于其理论极限,并且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还需进一步小型化和集成化设计。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现有原子干涉仪的测量性能并同时缩小系统的体积成为当前原子干涉重力仪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围绕如何评估并进一步提高现有原子干涉重力仪的测量性能这一目标,对冷原子干涉重力仪进行了完整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经典Mach-Zehnder型冷原子干涉重力仪的测量模型;优化了冷原子喷泉的温度至2μK、原子数至109个;实现了高精度冷原子干涉绝对重力测量实验,100s内获得的重力测量分辨率为5.1μGal(1μGal=10-9g=10-8m/s2);评估了探测噪声、拉曼光相位噪声、反射镜振动噪声对该重力仪重力测量分辨率的限制分别为0.75μGal、0.24μGal和1.96μGal;用短脉冲拉曼谱法测量了干涉腔内的磁场分布,评估了磁场分布不均匀引起的重力测量误差为2.04μGal;研究了拉曼激光强度调制、n阶布拉格衍射、拉曼边带冷却结合绝热快速通道等多种提升原子干涉重力仪测量性能的技术方案。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总结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短脉冲、大扫频步进拉曼谱的真空腔内磁场强度测量方法。目前基于长脉冲、小扫频步进拉曼谱的磁场测量方法测量时间长、测量过程需要人工参与,本文通过研究拉曼脉冲长度及扫频步进对磁场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提出用1ms的短脉冲、400Hz的大扫频步进的实验参数进行磁场测量,从而将75cm长干涉腔内磁场的测量时间从125小时缩短到14小时,并且可以实现自动化测量。实验获得的磁场测量不确定度为0.72nT、2000s的Allan方差为0.4nT、空间分辨率优于12mm,评估出干涉区磁场分布不均匀引起的重力测量误差为2.04μGal。2、提出了一种消除AC Stark频移引起的磁场测量误差的方法。目前普遍认为光频移对基于拉曼谱的磁场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基于拉曼谱的磁场测量原理和光频移的产生机理,发现矢量和张量光频移会引起磁场测量误差并在实验上验证了该结论:当拉曼π脉冲的持续时间为1ms时,矢量光频移产生的“虚假”磁场强度为26.8nT,张量光频移产生的磁场偏差为2.2nT,提出通过求左旋和右旋圆偏振拉曼光下测得磁场平均值的方法来消除矢量光频移的影响,通过求mF(28)(10)1和Fm(28)-1两个磁敏感态下测得磁场之差的方法来提取张量光频移的影响。3、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强度调制的干涉条纹对比度提升方案。由于拉曼光的强度在空间成高斯分布,随着干涉过程中原子团体积的膨胀,大量原子将偏离拉曼光中心从而感受到较小的激光密度,持续时间为2τ的拉曼光的脉冲面积将不再是π,π脉冲保真度的降低会导致干涉条纹对比度的降低。本文理论分析了激光强度调制法提升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原理,即根据膨胀后原子团的体积来调节拉曼光的强度,使之前所设置的π脉冲持续时间?0对应最大的π脉冲保真度,建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可将干涉条纹对比度提升10%以上,最后设计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只需要两步即可实现。4、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曼边带冷却结合绝热快速通道的高效原子态制备方案。传统基于拉曼跃迁结合微波跃迁的原子速度选择和态制备方案的效率仅为2%左右,原子利用率极低。本文提出在磁光阱冷却之后先使用拉曼边带冷却技术将原子团温度冷却至500nK左右,接着使用绝热快速通道技术将原子绝热地传输到磁不敏感的F(28)1,mF(28)0态的高效态制备方案,分析了拉曼边带冷却及绝热快速通道技术所需的实验条件并设计了具体的实验方案。研究表明:利用该方案可获得优于40%的态制备效率,可将传统方案的态制备效率提高20-30倍,并且良好的鲁棒性还可降低原子数涨落,提高实验稳定性。5、建立了一种基于n阶布拉格衍射的大动量分束型原子干涉重力仪模型。在研究n阶布拉格衍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模分析了时间型大动量分束n阶布拉格衍射原子干涉重力仪的关键实验条件,利用该方案可将原子分束动量和重力测量灵敏度提高n倍以上,还可有效减小共模误差并降低环境干扰的影响。
二、NMLC落塔自由落体装置的下落加速度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MLC落塔自由落体装置的下落加速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微重力环境金属燃烧试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重力金属燃烧试验手段 |
1.1 自由落体法 |
1.1.1 落塔/落井 |
1.1.2 上抛式落塔 |
1.2 抛物线运动法 |
1.2.1 抛物线飞行飞机 |
1.2.2 探空火箭 |
1.3 模拟微重力流场法 |
2 微重力下金属气溶胶燃烧 |
2.1 金属气溶胶燃烧火焰传播与结构 |
2.2 模拟微重力流场下金属气溶胶燃烧 |
3 微重力下金属颗粒燃烧 |
3.1 金属颗粒燃烧火焰结构 |
3.2 金属颗粒燃烧速率 |
3.3 模拟微重力流场下金属颗粒燃烧 |
4 微重力下金属棒燃烧 |
5 结论与展望 |
(2)基于势能守恒的微低重力模拟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原理 |
1.1 系统组成 |
1.2 重力补偿原理 |
2 系统建模 |
2.1 运动学建模 |
2.2 动力学建模 |
3 仿真分析 |
3.1 静力学特性仿真实验 |
3.2 动力学特性仿真实验 |
3.3 航天员月面跳跃运动仿真 |
4 结语 |
(3)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等效原理检验的背景和意义 |
1.2 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 |
1.2.1 宏观实验 |
1.2.2 微观实验 |
1.3 等效原理检验的未来与展望 |
1.3.1 长基线原子干涉仪计划 |
1.3.2 太空原子干涉仪计划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原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2.1 原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
2.1.1 原子的冷却与囚禁 |
2.1.2 原子喷泉 |
2.1.3 原子干涉仪 |
2.1.4 差分测量以及等效原理检验 |
2.2 4WDR方案 |
2.2.1 4DWR方案的实现 |
2.2.2 4WDR方案的等效原理检验 |
2.2.3 4DWR方案的共模抑制效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实验系统 |
3.1 真空系统 |
3.1.1 真空度需求 |
3.1.2 真空系统设计 |
3.1.3 真空系统搭建 |
3.2 10nT级大型磁屏蔽装置 |
3.2.1 第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磁屏蔽装置 |
3.2.2 第二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磁屏蔽装置 |
3.3 光学系统 |
3.3.1 能级方案 |
3.3.2 偏振谱稳频光学模块 |
3.3.3 冷却光光学模块 |
3.3.4 8程声光移频光学模块 |
3.3.5 探测光光学模块 |
3.3.6 Raman光光学模块 |
3.3.7 激光时分复用光学模块 |
3.3.8 光学系统的保护 |
3.4 微波射频系统 |
3.5 地球转动补偿系统 |
3.6 控制采集系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组份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
4.1 双组份原子的冷却与囚禁 |
4.2 同步双组份原子喷泉 |
4.3 原子干涉过程以及差分测量 |
4.4 双组份十米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分辨率的改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质量和内能联合检验等效原理 |
5.1 不同质量和内能的原子检验等效原理 |
5.2 4WDR-e方案 |
5.3 实验装置和过程 |
5.4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系统误差分析 |
6.1 波矢修正 |
6.2 科里奥利力效应 |
6.3 重力梯度效应 |
6.4 波前畸变 |
6.5 二阶Zeeman效应 |
6.6 AC-Stark效应 |
6.7 其他系统误差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基本物理和化学常数 |
附录B 铷原子的物理性质 |
附录C ~(85)Rb D2线超精细能级 |
附录D ~(87)Rb D2线超精细能级 |
附录E 个人简历 |
附录F 发表文章 |
(4)空间可展开天线微重力环境模拟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国外微重力环境模拟研究现状 |
1.1 落塔法 |
1.2 抛物线飞行法 |
1.3 水浮法 |
1.4 气浮法 |
1.5 悬吊法 |
(1) ASCRL微重力试验系统。 |
(2) JAXA微重力试验系统。 |
(3)剑桥大学微重力试验系统。 |
(4)卡耐基梅隆大学微重力试验系统。 |
(5) HALCA可展开天线的微重力试验系统。 |
(6)欧洲空间技术研究中心微重力试验系统。 |
2 国内微重力环境模拟研究现状 |
2.1 落塔法 |
2.2 抛物线飞行法 |
2.3 水浮法 |
2.4 气浮法 |
2.5 悬吊法 |
3 微重力模拟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4 可展开天线微重力模拟的发展趋势 |
4.1 结构尺度大型化 |
4.2 卸载及测量高精度化 |
4.3 试验手段多样化 |
4.4 试验系统通用化 |
4.5 模拟研究高保真化 |
5 结论 |
(6)不同重力条件下泡沫铜表面池沸腾传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重力条件下的池沸腾实验研究 |
1.2.2 伪势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发展与改进 |
1.2.3 池沸腾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变重力池沸腾实验装置及方法 |
2.1 实验系统设计 |
2.1.1 落塔与落舱设备 |
2.1.2 沸腾腔体与保温装置 |
2.1.3 加热系统 |
2.1.4 数据采集系统 |
2.1.5 可视化系统 |
2.2 实验块设计 |
2.2.1 热电偶与加热管的布置 |
2.2.2 泡沫铜改性处理及其与实验块的连接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4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2.4.1 实验数据处理 |
2.4.2 误差分析 |
2.5 实验装置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重力条件下泡沫铜表面池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
3.1 池沸腾传热的动态气泡行为 |
3.1.1 气泡脱离行为分析 |
3.1.2 泡沫铜对气泡行为的影响 |
3.1.3 泡沫铜表面润湿性对气泡行为的影响 |
3.1.4 气泡动力学分析 |
3.2 池沸腾的传热特性 |
3.2.1 泡沫铜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2.2 泡沫铜表面润湿性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2.3 重力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耦合温度场的多松弛伪势格子Boltzmann模型 |
4.1 改进的多松弛伪势格子Boltzmann方法 |
4.1.1 多松弛格子Boltzmann方法 |
4.1.2 改进的耦合压力伪势模型 |
4.2 求解温度场的有限差分法 |
4.3 模型可靠性验证 |
4.3.1 热动一致性验证 |
4.3.2 Laplace定律验证 |
4.3.3 壁面润湿性验证 |
4.3.4 液滴蒸发的d~2定律验证 |
4.3.5 网格独立性验证 |
4.4 物理模型与模拟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亲水泡沫铜表面池沸腾传热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
5.1 光滑表面与多孔介质表面的池沸腾模拟结果分析 |
5.1.1 池沸腾阶段分析 |
5.1.2 沸腾传热性能对比 |
5.1.3 流场与温度场对比 |
5.2 多孔介质结构参数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 |
5.2.1 孔隙率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 |
5.2.2 孔径尺寸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 |
5.2.3 传热性能综合评价 |
5.3 重力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 |
5.4 基于热管的泡沫铜强化气液相变传热装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微重力下颗粒物质运动行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颗粒物质简介 |
1.1 引言 |
1.2 颗粒物质性质及行为 |
1.2.1 颗粒气体 |
1.2.2 颗粒液体 |
1.2.3 颗粒固体 |
1.3 颗粒的团簇状态 |
1.4 颗粒物质在高功率散裂靶中的应用介绍 |
第2章 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 |
2.1 引言 |
2.2 硬球模型 |
2.3 软球模型 |
2.3.1 颗粒作用力计算模型 |
第3章 参数对颗粒气体-团簇转变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值模拟模型 |
3.3 相变的判断方法 |
3.3.1 Kolmogorov-Smirnov校验方法 |
3.3.2 Voronoi分割方法 |
3.3.3 气体-团簇转变判断方法 |
3.4 颗粒气体-团簇转变判定方法准确性检验 |
3.5 数值模拟结果 |
3.5.1 颗粒体系的热平衡时间 |
3.5.2 摩擦对颗粒气体自由冷却特征时间的影响 |
3.5.3 颗粒气体-团簇转变的相图 |
3.5.4 参数对气体-团簇转变的影响 |
3.5.5 颗粒气体的不均匀性 |
3.6 总结 |
第4章 颗粒团簇的生长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拟设置 |
4.3 模拟结果讨论 |
4.3.1 判断团簇产生的下边界 |
4.3.2 团簇的生长结果分析 |
4.4 总结 |
第5章 微重力下颗粒物质堆积响应实验 |
5.1 引言 |
5.2 微重力实验平台 |
5.2.1 微重力实验平台对比 |
5.2.2 北京落塔简介 |
5.3 微重力下颗粒物质堆积响应实验 |
5.4 实验结果讨论 |
5.4.1 塑料珠结果分析 |
5.5 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1.1 参数对颗粒气体-团簇相转变的影响研究 |
6.1.2 颗粒团簇的生长模拟研究 |
6.1.3 微重力下颗粒物质堆积响应实验研究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已发表论文 |
(8)喷雾冷却温度不均匀性及基于间歇控制的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传热特性影响因素 |
1.2.2 表面传热的空间分辨特性 |
1.2.3 传热机理与预测模型 |
1.2.4 基于空间应用的喷雾冷却研究 |
1.3 喷雾冷却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与系统 |
2.1 实验系统 |
2.1.1 循环系统 |
2.1.2 加热系统 |
2.1.3 采集及控制系统 |
2.2 液滴雾化特征参数测量 |
2.2.1 液滴速度 |
2.2.2 体积流量密度 |
2.2.3 液滴直径 |
2.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和不确定度分析 |
2.3.1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2.3.2 不确定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液滴参数空间分布与表面传热不均匀性的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2 液滴参数空间分布实验研究 |
3.2.1 体积流量密度 |
3.2.2 液滴直径 |
3.2.3 表面平均的液滴参数 |
3.3 表面温度不均匀性实验研究 |
3.3.1 表面温度分布及影响因素 |
3.3.2 过冷度与热流密度对温度不均匀性的影响 |
3.3.3 喷嘴压力对温度不均匀性的影响 |
3.3.4 喷嘴高度对温度不均匀性的影响 |
3.4 表面温度不均匀性预测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间歇控制的喷雾冷却传热特性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2 表面瞬态热流及温度求解:导热逆问题 |
4.2.1 基于未来时间序列正则化的一维顺序函数法 |
4.2.2 SFSM的模拟研究 |
4.2.3 SFSM的实验研究 |
4.3 间歇性喷雾冷却表面温度不均匀性研究 |
4.4 间歇性喷雾冷却传热特性研究 |
4.4.1 喷雾参数 |
4.4.2 传热曲线 |
4.4.3 动态热特性 |
4.4.4 临界热流密度和蒸发效率 |
4.5 间歇性喷雾冷却传热机制分析 |
4.6 间歇性喷雾冷却传热特性预测关联式 |
4.7 不同类型瞬态喷雾传热模型的统一方法 |
4.8 本章小结 |
5 喷雾腔体角度变化对间歇和连续性喷雾冷却传热特性影响规律 |
5.1 实验方案 |
5.2 不同加热面方向下连续性喷雾冷却传热特性研究 |
5.2.1 沸腾曲线 |
5.2.2 喷嘴距表面距离的影响 |
5.2.3 喷嘴压力的影响 |
5.2.4 加热面大小的影响 |
5.2.5 液滴参数对CHF作用的总体讨论 |
5.3 不同加热面方向表面温度不均匀性研究 |
5.4 喷雾间歇控制与加热面方向结合的研究 |
5.4.1 不同加热面方向间歇性喷雾冷却传热特性研究 |
5.4.2 不同加热面方向液体利用程度分析 |
5.4.3 蒸汽逃逸与液滴(壁面)的相互作用 |
5.4.4 间歇性喷雾冷却蒸汽逃逸与流动离散化机制 |
5.5 基于流动离散化机制的宏观液膜模型 |
5.5.1 汽液流动界面不稳定性分析 |
5.5.2 基于流动离散化机制的热平衡分析 |
5.5.3 CHF预测关联式 |
5.6 本章小结 |
6 低重力条件下喷雾冷却传热特性研究 |
6.1 短时自由落体设施设计及研究简介 |
6.2 低重力喷雾冷却实验系统 |
6.2.1 喷雾冷却系统实验舱设计 |
6.2.2 小型落体设施 |
6.3 喷雾液滴参数 |
6.4 常重力稳态条件下传热特性及可视化研究 |
6.4.1 传热特性曲线 |
6.4.2 表面液膜可视化研究 |
6.5 低重力瞬态条件下传热特性及可视化研究 |
6.5.1 瞬态传热曲线 |
6.5.2 表面液膜可视化研究 |
6.6 低重力条件喷雾冷却传热机制分析 |
6.6.1 超光滑表面传热特性 |
6.6.2 重力大小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表面液膜处理方法 |
1 投影变换 |
2 三相接触线及润湿面积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微重力条件下弯曲流道自由界面流动机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推进剂管理技术概述 |
1.2.1 推进剂在轨加注技术进展 |
1.2.2 推进剂贮箱发展历程 |
1.3 推进剂管理技术关键机理问题 |
1.3.1 微重力下的气液自由界面建模 |
1.3.2 微重力下的压差驱动自由界面流 |
1.3.3 微重力下的内角自流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重力下的气液自由界面近似建模 |
2.1 气液自由界面数学模型 |
2.1.1 气液界面控制方程 |
2.1.2 控制方程求解 |
2.2 双层径向基近似建模方法 |
2.2.1 近似建模理论 |
2.2.2 双层径向基近似模型 |
2.2.3 算例验证 |
2.3 气液自由界面近似建模 |
2.4 比较和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重力下的弯曲流道压差驱动自由界面流 |
3.1 弯曲流道压差驱动流理论模型 |
3.1.1 控制方程 |
3.1.2 压力损失 |
3.1.3 边界条件和求解 |
3.2 基于Open FOAM的数值仿真和验证 |
3.2.1 仿真设置 |
3.2.2 仿真结果 |
3.3 分析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重力下的弯曲流道内角自流 |
4.1 弯曲流道内角自流理论模型 |
4.1.1 问题分析 |
4.1.2 控制方程 |
4.1.3 流阻函数求解 |
4.2 基于落塔的微重力实验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结果 |
4.3 分析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弯曲流道自由界面流理论的板式贮箱设计 |
5.1 板式表面张力贮箱设计原则 |
5.2 板式贮箱导流板设计分析 |
5.2.1 内导流板贮箱 |
5.2.2 外导流板贮箱 |
5.2.3 内外导流板组合式贮箱 |
5.3 贮箱设计实例 |
5.3.1 贮箱设计要求 |
5.3.2 初始设计方案 |
5.3.3 导流板修型 |
5.3.4 排气设计 |
5.3.5 最大排液流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板式贮箱内推进剂流动特性数值仿真及微重力实验 |
6.1 板式贮箱性能测试实验矩阵设计 |
6.1.1 性能测试手段 |
6.1.2 性能测试矩阵 |
6.2 贮箱内部推进剂流动数值仿真 |
6.2.1 贮箱仿真模型 |
6.2.2 仿真参数设置 |
6.2.3 仿真结果 |
6.3 贮箱内部推进剂流动微重力实验 |
6.3.1 实验方案 |
6.3.2 实验步骤 |
6.3.3 实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入口效应引起的附加压力损失 |
A.1 矩形管道的附加压力损失 |
A.2 矩形槽道的附加压力损失 |
附录 B 矩形槽道压力损失修正系数 |
附录 C Open FOAM仿真算法设置 |
附录 D 流阻函数半解析解 |
(10)冷原子干涉重力仪测量性能评估与提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重力与重力测量仪 |
1.1.2 高精度冷原子干涉重力仪的研究意义 |
1.2 原子干涉重力仪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冷原子干涉惯性测量理论 |
2.1 原子的激光冷却及囚禁理论 |
2.1.1 多普勒冷却 |
2.1.2 磁光阱冷却 |
2.1.3 偏振梯度冷却 |
2.2 受激拉曼跃迁理论 |
2.2.1 拉比振荡与π脉冲 |
2.2.2 双光子拉曼跃迁 |
2.2.3 拉曼跃迁原子速度选择 |
2.3 M-Z型原子干涉重力仪测量原理 |
2.3.1 干涉相移的计算 |
2.3.2 重力测量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子干涉重力测量装置 |
3.1 真空系统 |
3.1.1 真空系统要求 |
3.1.2 真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2 激光系统 |
3.2.1 激光频率要求 |
3.2.2 激光系统总体方案 |
3.2.3 参考光子系统 |
3.2.4 冷却光、回泵光、探测光及吹散光子系统 |
3.2.5 拉曼光子系统 |
3.3 磁场和微波系统 |
3.3.1 MOT区磁场装置 |
3.3.2 干涉区磁场装置 |
3.3.3 微波系统 |
3.4 时序控制和数据存储系统 |
3.4.1 频率传输链路 |
3.4.2 时序控制系统 |
3.4.3 数据存储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子干涉重力测量实验及测量噪声评估 |
4.1 实验步骤 |
4.1.1 原子冷却及原子喷泉 |
4.1.2 原子速度选择及原子态制备 |
4.1.3 拉比振荡及M-Z干涉序列 |
4.1.4 标准化末态探测 |
4.2 高精度重力测量实验 |
4.2.1 多普勒不灵敏组态下的干涉条纹 |
4.2.2 绝对重力测量 |
4.2.3 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 |
4.3 重力测量噪声评估 |
4.3.1 测量噪声来源与评估方法 |
4.3.2 多普勒不灵敏组态下测量噪声的评估 |
4.3.3 多普勒灵敏组态下测量噪声的评估 |
4.3.4 拉曼光相位噪声的评估 |
4.3.5 反射镜振动噪声的评估 |
4.3.6 重力测量噪声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子干涉重力测量误差评估 |
5.1 测量误差的来源和评估方法 |
5.1.1 测量误差来源 |
5.1.2 测量误差评估方法 |
5.2 磁场引入的测量误差评估 |
5.2.1 干涉区磁场分布不均匀产生的系统误差表达式 |
5.2.2 基于拉曼谱的磁场测量方法 |
5.2.3 扫频步进和拉曼脉冲长度对磁场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
5.2.4 光频移对磁场测量准确度的影响 |
5.2.5 干涉区绝对磁场强度的精确测量 |
5.2.6 二阶塞曼频移引起的重力测量误差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子干涉重力测量性能提升方法 |
6.1 利用激光强度调制法提升干涉条纹对比度 |
6.1.1 干涉条纹对比度数值模型 |
6.1.2 原子膨胀引起的干涉条纹对比度损失 |
6.1.3 激光强度调制法对干涉条纹对比度的提升 |
6.1.4 其他可选方案 |
6.1.5 性能提升效果讨论 |
6.2 利用拉曼边带冷却及绝热快速通道技术提高干涉原子数 |
6.2.1 拉曼边带冷却原理 |
6.2.2 实验条件研究与实验方案设计 |
6.2.3 绝热快速通道传输原理 |
6.2.4 实验条件研究及实验方案设计 |
6.2.5 性能提升效果讨论 |
6.3 利用n阶布拉格衍射技术增大原子分束动量 |
6.3.1 基于n阶布拉格衍射的原子干涉重力仪模型 |
6.3.2 实验条件分析及实验方案设计 |
6.3.3 性能提升效果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1 ~(87)Rb原子动态极化率及拉曼光频移计算 |
四、NMLC落塔自由落体装置的下落加速度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微重力环境金属燃烧试验研究进展[J]. 许培辉,刘建忠,苑继飞,杨卫娟,周俊虎. 航空动力学报, 2021(08)
- [2]基于势能守恒的微低重力模拟系统[J]. 安小康,牛博,王兆魁,危清清,陈力.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3]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D]. 何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4]空间可展开天线微重力环境模拟研究现状与展望[J]. 田大可,范小东,郑夕健,刘荣强,郭宏伟,邓宗全. 机械工程学报, 2021(03)
- [5]装甲车座椅抗地雷爆炸冲击模拟试验方法研究[J]. 任佳,刘小川,杨建波,刘继军. 应用力学学报, 2020(06)
- [6]不同重力条件下泡沫铜表面池沸腾传热的研究[D]. 冯东阳. 东南大学, 2020
- [7]微重力下颗粒物质运动行为基础研究[D]. 吴麒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8]喷雾冷却温度不均匀性及基于间歇控制的传热特性研究[D]. 赵霄.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9]微重力条件下弯曲流道自由界面流动机理及其应用[D]. 吴宗谕.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10]冷原子干涉重力仪测量性能评估与提升方法研究[D]. 胡青青.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