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现代花卉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蔡新良[1](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扬[2](2020)在《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产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花卉产业既是农业生产中的重点产业,又被列为高原特色产业,旅游产业和花卉产业的起步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二者的发展过程也十分相似。滇中高原作为花卉产业的传统产区,也是重要的旅游、文化和商贸交流基地,两产业的融合发发展,不仅推动了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促进区域内经济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以滇中高原为研究区域,探讨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运用数据分析法对滇中高原地区花卉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进行梳理,经过花卉旅游市场调研,理清了两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作用机制和演进过程,通过灰色关联度和回归分析的测算方法,分析滇中高原区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两产业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入融合的发展建议和对策。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滇中高原花卉资源丰富,旅游市场广阔,花卉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好;2.滇中高原花卉与旅游产业已经出现融合,测算结果表明:目前关联程度虽然低于交通业、金融业和服务业,但是从时间维度上看,两产业的关联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滇中高原花卉与旅游产业的关系为相互作用、补充,不具有替代性,融合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产业内生动力、政府、市场、科技和其他因素;4.滇中高原花卉与旅游产业融合有很大空间,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针对融合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品牌建设、政策支撑、空间布局方面优化。本文最后对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综合评述,提出讨论和展望。
高欢欢[3](2020)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断向人们敲响警钟,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生态运动也迅速兴起并不断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代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迫切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思想和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才能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做出解释和回答,并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生态观和价值观。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年代,他们就已经预见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扩张性将会带来的生态危机,并对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论述,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和人类自身对这一问题的反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相关理论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成为研究热点。因此,笔者将学术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实践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这个研究思路,将本文内容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问题的来源和研究思路,对学界研究成果进行检审与回顾,说明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甄别研究难点并找出应对之策,同时对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首先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身关系的论述,然后回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生态自然观、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论和布哈林平衡论的生态文明思想,最后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及习近平等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内容呈现出来。第二章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性奠基,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基础、正义论原则和文化学基础。第三章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性指引,论述从政治经济学到生态政治学的理论转变,从工人运动到生态运动的实践转变,以及从社会正义到生态正义的价值转变。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角度对西方工业化进行现实性批判,指出不同类型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厉批判增长主义、消费主义和浪费主义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第五章论述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及发展道路的创新,从执政方针调整、国家政策实施、环保立法保障这三个方面梳理并归纳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化推进过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后,结合当代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思考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以期有所收获。
郭明晖[4](2020)在《北京花市手工艺文化历史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北京花市地区坊巷、庙观、会馆、税关等格局自明清时期形成发展以来,逐步成为这一地区手工业作坊密布、商业繁盛的重要基础。清乾隆年间绢花业的日益兴盛,带动了这一地区庙会、集市以及其他各类手工艺行业的快速发展。至清末民国年间,花市手工艺行业发展达到鼎盛,遍布绢花、料器、玉雕、花丝镶嵌、象牙雕刻等手工业作坊,成为北京南城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基地,也是京城手工业发展的摇篮。此后经历了战争时期的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转型以及新世纪下的复兴,花市手工艺行业在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顽强生存下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依托花市演变发展而来的北京绢花、北京料器、“葡萄常”料器、北京玉雕等传统工艺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史料收集、工艺流程、造型品类、传承发展等各方面受到了全方位保护。充分体现了花市手工艺行业品类众多、发展完备、代表性明显的特征,集中浓缩了京城工艺美术的精髓,也是北京手工艺发展史的重要缩影。当代,北京花市手工艺应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的背景下,依据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形成线上线下宣传合力,增强花市手工艺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花市手工艺生产性保护,实现产业化发展体系;加强花市手工艺活态传承保护,做到区域性、整体性发展,打造集历史文化街区、手工艺行业和商业的区域特色文化景观,更好地实现文旅融合。使花市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下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以历史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和实物图片资料为基础,对北京花市手工艺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具有花市代表性的手工艺品类,花市手工艺所具有的价值、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更好实现复兴发展的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研究。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花市手工艺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提升花市手工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起社会各界对于花市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
谢冬梅[5](2019)在《融合智慧农业理念的鸿尾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在逐渐发展变化着,过去农村破败荒凉的形象在悄然改变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的积极支持都让生态农庄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好时机。开发生态农庄可以让农村地区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把旅游业和农业生产融合在一起,大大地提高了农村综合经济效益。但如何才能让生态农庄的规划建设更为科学合理、更具有整体性,促进农民增收,如何抓取特色,打造本土特色品牌,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查分析为依据,而以生态为基础,以休闲为导向,以景观设计为手段,以智慧农业为支撑,遵循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探讨了鸿尾生态农庄的规划设计策略,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整合文献、理论、专着等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农庄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总结归纳了生态农庄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国内外生态农庄的发展趋势与基本研究情况。(2)通过分析台湾清境农场,江苏省昆山市星期九农场、福州白沙湾生态农庄、福州龙台山生态园、北京蟹岛休闲生态农庄等五个案例,总结出了生态农庄成功发展的经验和特点。(3)以笔者参与的鸿尾生态农庄规划设计为实践案例,通过对基地实地考察,与当地村民讨论交流获得有效讯息,再结合自然人文现状分析、市场分析、优劣势分析,总结了其规划设计的理念和目标,总结出了项目主要定位,对其进行了总体规划、产业建设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并进行了效益分析。在果园种植业规划中,提出了一种针对较大面积且品种相对简单的采摘果园新经营模式。(4)针对鸿尾乡生态农庄的蜜柚园区场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智慧农业物联网的设计思路是选择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生成物联网平台的软件应用模式雏形,同时结合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Zig Bee(紫蜂)技术、WSN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共同实现平台的实施。本文研究目的是希望对生态农庄在规划设计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希望推动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为乡村居民提供就业条件增加经济收入,给周边居民提供一个能亲近自然、食用有机果蔬的休闲场所。
李思勤[6](2019)在《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并基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有林场作为木材储备和产业资源发展的主要领导者,同时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就现阶段,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以下简称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情况数据作为基础,从生态、经济、社会的视角动静分析林场各产业经营现状,经系统分析并找到问题切入点,构建林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合理性选择,形成了包含3个结构层次及27个评价指标组成的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方法和相关技术规范,采用经验赋值法取得各层指标基本评分值,通过构建判断矩阵测算各指标权重值,进而计算各结构层次综合评价指数,从而评定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总结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策略,为监测和分析林场产业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为林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发展方向。(1)基于国有三门江林场森林经营的现状,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指标:生态效益(0.5247)>经济效益(0.3338)>社会效益(0.1415)。林场产业资源经营的障碍因素在于:经营树种和林种结构简单,生态公益林面积比例较低,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土地生产力低;多种经营方式和规模不足,可采资源相对匮乏,经营效益较差等。(2)论文对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林场多个产业发展中,按可持续发展大小排序为:油茶产业>森林经营>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提出今后林场发展可偏向加大油茶产业发展比例,促进经营效益提升;注意加大其它产业投资促进均衡发展,使森林经营的多功能价值得到更好体现,可持续发展效果更加明显。(3)针对产业经营现状,提出实现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深化林种结构指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态经济圈,促进林场多元化发展;锐意改革创新,深化内部管理升级;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王哲[7](2019)在《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及管理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现行的规划体系侧重于城市建设用地的研究,对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控制性研究尚显缺乏,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地位日益突显。近年来,各城市、地区编制了多种类型的以生态保护为主导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用地进行统筹和控制。在对生态用地统筹和控制的同时,重视土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土地资源效益的充分发挥,实现土地可持续的集约利用[1],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及西咸新区城乡融合发展、各新城组团的发展需求,从“总体规划”层面对610平方公里的“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功能使用”与“景观风貌”进行分析,探索城市非建设用地建设规划和管理的“西咸模式”。研究通过对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现状进行详尽解读,提出科学合理、紧密契合发展要求的具体规划和管控方法。运用图底关系等多种研究方法系统梳理西咸新区现状与规划土地利用基础信息,重点剖析总结其发展现状与规划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目标体系,明确保护重点。进而,研究通过总结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的现状特征[2],探索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提出非建设用地管理控制方式、管控重点以及管控保障体系,将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划分为水域、生态敏感、防护绿林、遗址保护、郊野公园、都市田园、镇村发展等7类用地类别进行研究与管控。考虑到对其控制应有所弹性,以便实现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之间柔性过渡,提出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的管控方式,即类别控制与片区引导相结合的管控方式。依据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及各新城的分区规划,并结合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的现状特点,提出建立“西咸新区-新城-单元”三个层面的规划控制管理体系。在此研究基础之上,结合西咸新区现有的管控思路与实施路径,确定将管控体系的构建、管控单元的划分和管控指标的分解三项研究内容作为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管控重点。本文基于前文所研究的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现状特征、规划思路与方法、管控方式与重点等研究内容,对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构建、类别控制引导、生态景观规划、管控与开发运营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西咸新区在注重建设用地城市景观的塑造的同时,研究城市非建设用地的空间生态格局与功能结构布局,进而实现对非建设用地的生态景观绿地网络塑造,在非建设用地管控与运营良好的基础上,打造轴带、网络、区域相结合的景观格局。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现状特征和土地利用的控制指标体系的剖析,形成“类别控制、片区引导”的控制引导手法,实行“一图一表”的非建设用地管理与控制方法,提出非建设用地规划重点并构建空间格局体系,形成基于管理单元的“三类五项”的指标管控体系,探索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在现有限制及有利条件下的保护方式,统筹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及其内部各类用地之间的关系,探索适合西咸新区城乡统筹的创新发展模式。
王杰[8](2019)在《广州市生态城市的品牌塑造及其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针,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奠定了基础。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工业社会带来的城市急剧扩张,单纯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物质利益满足作为价值追求,使得传统工业文明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直接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迫切需要城市改变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在城市层面上的和谐共生。本文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出发,分析了广州在当前面临特殊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选择走广州特色生态城市发展道路的历史及现实的必然性,总结和归纳广州市在运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解决城市问题的管理制度中所构筑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诉求;第二,本文从品牌塑造的角度出发,借助凯勒的品牌价值理论,对广州市生态城市品牌塑造实践进行分析,广州市在生态城市品牌形象塑造、推进生态治理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生态空间建设,塑造来“宜居宜业”的广州印象等方面创造了广州特色的生态城市品牌塑造经验;第三,本文从品牌传播的角度出发,对《广州日报》关于广州市生态城市品牌塑造实践中的污染治理行为、生态城市形象塑造行为、生态空间改造、生态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等进行的报道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政府作为生态城市品牌建设的主体同时也在品牌传播活动中主导者话语权,媒介忠实地反映了政府的生态城市品牌塑造政策与实践,并在生态城市品牌传播塑造了对党执政合法性的认同;最后,在凯勒城市品牌价值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广州市居民生态城市感知和城市品牌共鸣传播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获得目前生态城市品牌建设效果,并对居民生态城市感知与城市品牌共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政府的生态城市品牌塑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居民对广州生态城市建设感知与生态城市品牌共鸣程度高,但也依然存在着居民在生态城市感知以及品牌共鸣中存在认知与行为偏差,以及生态城市品牌建设社会参与水平低等问题。
侯苏桐[9](2019)在《广州花文化与“花城”城市文化构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聚焦于广州花文化与“花城”城市文化构建这一主题,在探究当前“花城”城市文化构建过程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建构了广州花文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其做了三个层次的系统梳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花城”城市文化构建的策略建议。本文在搜集整理广州“花城”建设的相关资料后发现,当前广州“花城”城市文化构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花景的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面是花事活动的规划和打造。而这样的构建现状未能体现广州“花城”独有的花文化内涵,缺乏鲜明的花文化个性,究其根源是政府层面未能从战略高度统筹“花城”中的花文化资源,建设过程缺乏花文化理念系统的引导,从而在城市文化行为层面上表现为花事活动组织散乱、花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在物质文化层次呈现出花景建设缺乏标志性景观,人文景观建设不到位等问题。人是城市文化的创造主体,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智慧的集中表达,因而在城市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不能偏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所以笔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试图探索构建以广州人为中心的花文化体系。本文借鉴了前人提出的城市文化理论,建构了广州花文化的理论研究框架,从理念、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对广州居民生活中的花文化做了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整理,并在历史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结合符号学与民俗文化相关理论,分析解构了花文化中花卉符号的表征形式、“符号化”和“去符号化”的过程、花卉符号意义的浮动性及其符号文本的双轴构成,并解析了花文化形成的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同时还从广州居民从古至今的花文化风俗的历时性演变中提炼出了广州人生活中所熟知的花卉谱系以及他们务实、乐观、崇利等的精神特质。本文在上述对广州花文化分析和建构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包含吉祥理念和务实理念两层次的花文化理念系统,并结合符号学相关理论提出未来广州“花城”城市文化构建应在这一理念系统指导下,从战略层面统筹规划花文化资源,并在具体的物质文化层面和行为文化层面构建上注重与花文化中花卉谱系的互动,以增强“花城”文化特色和居民认同感,同时,还要在物质和行为两层面注入花文化内涵,以丰厚广州“花城”的文化底蕴,最后城市多元主体参与构建以及多元化花文化的传播载体对增强“花城”生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芳芳[10](2019)在《田园综合体导向下城市近郊型乡村规划探究 ——以焦作市苏家作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城市迎来了空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蔓延、功能外溢的背景下,处在城市边缘的乡村空间受到了很大的挤压与影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近郊型乡村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其规划建设模式一直不断探索。在规划中是被动地被城市同化,还是坚守传统乡村的本心,亦或是再寻找出一种全新的适宜的发展模式成为了当前城市近郊型乡村面临的艰难选择。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热”的历史性发展契机,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引来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各地纷纷开展起来。作为乡村转型的新模式,田园综合体为未来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首先进行了理论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对城市近郊区、城市近郊型乡村、田园综合体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阐明了田园综合体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它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辨析;最后,对城市近郊型乡村发展田园综合体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提出如何构建田园综合体为导向的城市近郊型乡村的思路。在具体的实践探究上,选择以焦作市苏家作乡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对项目概况进行了充分了解与分析的前提下,总结出其发展现状的特征;然后将上文提到的的规划理论运用到焦作市苏家作乡的规划实践之中,规划面积为3016 hm2,总体规划布局为“一轴、两环、四大节点、五大分区”;最后分别从现代农业空间、休闲旅游空间、田园社区三方面进行了专项规划,以期打造出一个三产融合、三生一体的复合田园空间。目前针对乡村建设都是偏向于宏观的研究,对于某种类型乡村具体的规划研究较少,本文提出的田园综合体导向下城市近郊型乡村的规划方法、思路与实践,希望能对城市近郊型这类乡村建设有所帮助,对祖国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人民安居乐业做出贡献。
二、浅议现代花卉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现代花卉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2)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
1.2.2 花卉产业研究综述 |
1.2.3 花卉旅游研究综述 |
1.2.4 研究综述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花卉产业 |
2.1.2 旅游产业 |
2.1.3 产业融合 |
2.1.4 花卉旅游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全域旅游理论 |
2.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第3章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基础条件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条件分析 |
3.1.2 人文条件分析 |
3.2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基础条件分析 |
3.2.1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3.2.2 花卉产业市场优势 |
3.2.3 花卉产业资源优势 |
3.3 滇中高原旅游产业基础条件分析 |
3.3.1 滇中高原区旅游发展历史回顾 |
3.3.2 滇中高原区旅游发展市场优势 |
第4章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演进分析 |
4.1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4.1.1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演进 |
4.1.2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实际调查 |
4.2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关联度测算 |
4.2.1 产业关联测算方法 |
4.2.2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业关联度的测定 |
4.2.3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业子行业的关联度测定 |
4.3 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关联度回归分析 |
4.4 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作用机制分析 |
4.4.1 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关系 |
4.4.2 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 |
第5章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
5.1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
5.1.1 产业融合不够深入透彻 |
5.1.2 旅游设施配套相对滞后 |
5.1.3 旅游资源融合不足,缺乏特色 |
5.1.4 政策落实不具体,投资不足 |
5.1.5 旅游运营管理滞后,缺乏人才 |
5.1.6 品牌意识薄弱,形象不强 |
5.2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
5.2.1 文化融合,延长产业链 |
5.2.2 高原特色品牌,立足乡村发展 |
5.2.3 花卉市场融合,强化产品联系 |
5.2.4 人才引进,科技兴产 |
5.2.5 提升管理,关注市场需求 |
5.3 滇中高原花卉旅游空间优化建议 |
5.3.1 形象定位 |
5.3.2 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分析 |
5.3.3 目前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分布 |
5.3.4 滇中高原花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布局优化 |
5.3.5 花卉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滇中高原区花卉旅游的市场调研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回顾与检审:学界研究状况 |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 |
2.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 |
3.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
(二)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提出 |
1.现实的紧迫性 |
2.理论的滞后性 |
(三)批判与建构:分析框架与研究构想 |
1.分析框架 |
2.研究构想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五)难点与对策:研究难点与应对之策 |
1.研究难点 |
2.应对之策 |
(六)核心概念界定: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 |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生态文明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与发展 |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
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2.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3.人与自身的辩证关系 |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1.列宁生态文明思想 |
2.普列汉诺夫生态文明思想 |
3.布哈林生态文明思想 |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1.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
2.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 |
3.江泽民生态文明思想 |
4.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 |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小结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性奠基 |
(一)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基础 |
1.自然之于人类的价值 |
2.人类之于自然的价值 |
3.剩余价值对生态价值的浪费 |
(二)生态正义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正义论原则 |
1.维护生态系统整体性 |
2.实现自然解放 |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实现共产主义 |
(三)生态启蒙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学基础 |
1.哲学基础 |
2.人类学基础 |
3.政治经济学基础 |
小结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性指引 |
(一)从政治经济学到生态政治学 |
1.关注重点的转移 |
2.基础理论的回归 |
3.价值理论的革新 |
(二)从工人运动到生态运动 |
1.工人运动的减少 |
2.生态运动的增加 |
3.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的对比 |
(三)从社会正义到生态正义 |
1.国家治理理论 |
2.科学技术评判 |
3.人类实践行为 |
小结 |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西方工业化的现实性批判 |
(一)大量生产——增长主义省思 |
1.经济扩张式大量生产 |
2.市场失灵式大量生产 |
3.资源抢占式大量生产 |
(二)大量消费——消费主义省思 |
1.享乐式大量消费 |
2.从众式大量消费 |
3.便捷式大量消费 |
(三)大量抛弃——浪费主义省思 |
1.农业中的大量抛弃 |
2.工业中的大量抛弃 |
3.第三产业中的大量抛弃 |
4.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抛弃 |
小结 |
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及实践创新 |
(一)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
1.政治制度保障 |
2.经济制度保障 |
3.文化建设保障 |
4.社会建设保障 |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的创新 |
1.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 |
2.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
3.“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
4.“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演进 |
1.中国共产党执政方针的调整 |
2.国家环境治理政策的全面实施 |
3.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逐步完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北京花市手工艺文化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1.1.1 花市手工艺文化研究的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2 花市手工艺文化的发展 |
2.1 形成至兴盛期:明代至民国中期 |
2.1.1 明代以前的花市地区 |
2.1.2 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 |
2.1.3 兴盛期:1912-1936 |
2.2 衰落至重生期:1937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
2.2.1 衰落期:1937-1949 |
2.2.2 重生期: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
2.3 转型至复兴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2.3.1 转型期:20世纪90年代 |
2.3.2 复兴期:21世纪至今 |
本章小结 |
3 北京花市地区手工艺的代表性品类 |
3.1 北京绢花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制作工艺及流程 |
3.1.3 品类和艺术特色 |
3.1.4 传承与保护 |
3.2 北京料器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制作工艺及流程 |
3.2.3 品类和艺术特色 |
3.2.4 传承与保护 |
3.3 北京玉雕 |
3.3.1 发展历程 |
3.3.2 制作工艺及流程 |
3.3.3 品类和艺术特色 |
3.3.4 传承与保护 |
本章小结 |
4 花市手工艺文化变迁过程的启示 |
4.1 花市手工艺文化复兴的价值 |
4.1.1 历史文化价值 |
4.1.2 艺术审美价值 |
4.1.3 经济开发价值 |
4.2 花市手工艺文化复兴面临的问题 |
4.2.1 制作原料匮乏,规模萎缩 |
4.2.2 市场运营不足,销路困难 |
4.2.3 学艺人才缺失,传承受阻 |
4.3 探索花市手工艺文化复兴之路 |
4.3.1 开拓宣传渠道,增强品牌效应 |
4.3.2 加强生产性保护,实现手工艺产业化 |
4.3.3 打造花市手工艺区域特色文化景观 |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文献综述 |
附录B 访谈记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论文中插图出处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融合智慧农业理念的鸿尾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需求背景——城市化进程使得人们渴望回归自然 |
1.1.2 政策背景——各级政府关于振兴乡村的政策 |
1.1.3 产业发展背景——生态农庄的兴起 |
1.2 生态农庄存在的核心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1.4.1 生态农庄的概念和特点 |
1.4.2 智慧农业 |
1.4.3 农业物联网 |
1.4.4 休闲农业及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及联系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态农庄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外发展概况 |
2.1.1 国外发展概况 |
2.1.2 国内发展概况 |
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2.1 国外研究概况 |
2.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章 国内优秀生态农庄案例分析 |
3.1 案例一:台湾清境农场 |
3.1.1 概况 |
3.1.2 特色分析与经验借鉴 |
3.2 案例二:江苏省昆山市星期九农场 |
3.2.1 概况 |
3.2.2 特色分析与经验借鉴 |
3.3 案例三:福州龙台山生态农庄 |
3.3.1 概况 |
3.3.2 特色分析与经验借鉴 |
3.4 案例四:福州白沙湾生态农庄 |
3.4.1 概况 |
3.4.2 特色分析与经验借鉴 |
3.5 案例五:北京蟹岛休闲生态农庄 |
3.5.1 概况 |
3.5.2 特色分析与经验借鉴 |
3.6 小结 |
第四章 鸿尾乡生态农庄规划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2 资料收集与调查分析 |
4.2.1 地理交通位置 |
4.2.2 自然环境状况 |
4.2.3 人文历史资源 |
4.2.4 用地现状调查 |
4.2.5 社会经济环境调查 |
4.2.6 市场调查分析 |
4.2.7 优劣势分析及其对策 |
4.3 规划设计总则 |
4.3.1 设计依据 |
4.3.2 设计原则 |
4.3.3 项目建设目标 |
4.3.4 主题定位 |
4.3.5 规划设计理念与构思 |
4.4 总体布局及分区规划 |
4.4.1 总体规划结构 |
4.4.2 功能分区规划 |
4.5 主要产业建设规划 |
4.5.1 产业规划的目标 |
4.5.2 产业规划的原则 |
4.5.3 发展模式 |
4.5.4 环境容量及游客人数估算 |
4.5.5 名优果园种植业规划 |
4.5.6 观赏花卉栽培业规划 |
4.5.7 观赏苗木种植业规划 |
4.5.8 蔬菜种植业规划 |
4.5.9 禽畜果园放养业规划 |
4.5.10 水产养殖业规划 |
4.6 休闲旅游项目规划 |
4.6.1 名优果品蔬菜采摘项目策划 |
4.6.2 竹林品茗活动项目策划 |
4.6.3 赏花活动项目策划 |
4.7 基础设施规划 |
4.7.1 道路交通规划 |
4.7.2 竖向规划 |
4.7.3 建筑小品规划 |
4.7.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4.7.5 给排水规划 |
4.7.6 电力电信规划 |
4.8 效益分析 |
4.8.1 生态效益 |
4.8.2 经济效益 |
4.8.3 社会效益 |
第五章 融合物联网技术的生态农庄蜜柚园区智慧农业系统的设计思考 |
5.1 鸿尾乡生态农庄蜜柚园区的智慧农业系统的技术支持 |
5.1.1 关于SaaS模式 |
5.1.2 关于图像及视频处理技术 |
5.1.3 关于Zig Bee网络技术 |
5.1.4 关于WSN |
5.1.5 关于水肥一体化技术 |
5.2 蜜柚果园的智慧农业系统框架设计思路 |
5.2.1 子系统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概述 |
5.2.2 子系统2:蜜柚果园图像与视频监控子系统 |
5.2.3 子系统3:蜜柚果园水肥一体化管理子系统 |
5.2.4 子系统4:后台数据管理子系统 |
5.3 蜜柚果园的智慧农业子系统分项设计 |
5.3.1 果园图像与视频监控系统分项设计 |
5.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 |
5.3.3 水肥一体化工程系统以及软件系统专项设计 |
5.4 关于融合智慧农业理念的其他细节的拓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林业产业资源研究综述 |
1.3.2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研究 |
1.3.3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性 |
1.6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国有林场论述 |
2.1.2 林业可持续发展 |
2.1.3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
2.2 层次分析评价方法 |
2.3 层次分析评价法应用 |
3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
3.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 |
3.2 森林蓄积量变化 |
3.3 主要林种面积变化 |
3.4 主要树种面积、蓄积变化 |
3.4.1 主要树种面积变化 |
3.4.2 主要树种蓄积量变化 |
3.5 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发展现状 |
3.5.1 森林经营产业发展状况 |
3.5.2 油茶产业发展状况 |
3.5.3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状况 |
3.5.4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3.5.5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
3.6 小结 |
4 构建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
4.2 数据来源依据 |
4.2.1 数据采集方法 |
4.2.2 变量层指标参照值确定方法 |
4.3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4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1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4.4.2 权重的计算结果 |
4.5 指标分析 |
4.5.1 经济效益分析 |
4.5.2 生态效益评价 |
4.5.3 社会效益分析 |
4.6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 |
4.7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主成分综合评价 |
4.8 评价结果问题分析 |
4.8.1 积极造林,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促进森林资源大幅增长 |
4.8.2 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
4.8.3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加强,促进资源稳步增长 |
4.8.4 国土资源结构向生态改善转化,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
4.8.5 技术标准调整对资源统计结果产生的影响 |
4.8.6 商品林经营树种变化显着 |
5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经济可持续发展依然薄弱 |
5.2 经济结构仍不够完善 |
5.3 生态与经济发展过于失衡 |
5.4 管理及服务体制有待完善 |
5.5 科技创新能力仍不足 |
6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对策 |
6.1 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6.2 深化林种结构指数,促进产业经济结构升级 |
6.3 优化生态经济圈,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
6.4 锐意改革创新,深化内部管理升级 |
6.5 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及管理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落实科学发展理念 |
1.1.2 应对城市无序蔓延 |
1.1.3 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
1.1.4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1.1.5 小结 |
1.2 研究内容 |
1.2.1 理论与实践研究 |
1.2.2 内部特征及与建设用地关系梳理 |
1.2.3 规划重点与空间格局体系 |
1.2.4 理清生态安全格局上的空间格局 |
1.2.5 管控方式与指标体系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证分析法 |
1.4.3 系统分析法 |
1.4.4 学科交叉法 |
1.4.5 图解分析法 |
1.5 研究框架 |
2 非建设用地规划与管理控制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 |
2.1 非建设用地概念界定 |
2.1.1 既有研究中的概念界定 |
2.1.2 本研究中的概念界定 |
2.2 非建设用地相关研究综述 |
2.2.1 研究思想的产生 |
2.2.2 理论研究历程 |
2.2.3 研究实践 |
2.3 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研究 |
2.3.1 非建设用地的形态 |
2.3.2 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研究 |
2.3.3 非建设用地与空间管制区的关系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现状特征分析 |
3.1 西咸新区整体概况 |
3.1.1 转型发展背景 |
3.1.2 总体规划解读 |
3.1.3 土地利用认知 |
3.1.4 交通条件认知 |
3.1.5 资源条件认知 |
3.2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
3.2.1 非建设用地范围 |
3.2.2 主要类别 |
3.2.3 村庄分布特征 |
3.2.4 遗址分布特征 |
3.2.5 生态景观特征 |
3.2.6 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 |
3.3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现状特征 |
3.3.1 建设活动侵占,城乡统筹不足 |
3.3.2 规划管理多重,生态重视不足 |
3.3.3 生态资源丰富,景观缺乏协调 |
3.3.4 指导力度不足,缺乏监督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研究 |
4.1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方法体系 |
4.2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原则 |
4.2.1 满足城乡统筹的要求 |
4.2.2 满足生态安全的要求 |
4.2.3 满足景观协调性要求 |
4.2.4 满足各新城职能要求 |
4.3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目标 |
4.3.1 建立现代田园城市 |
4.3.2 融入田园生活方式 |
4.3.3 支撑四大功能体系 |
4.3.4 推动生态产业体系 |
4.4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体系构建 |
4.4.1 明确生态格局 |
4.4.2 耦合功能形态 |
4.4.3 融入景观特色 |
4.4.4 挖掘特色资源 |
4.5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重点 |
4.5.1 图底关系的确定 |
4.5.2 土地用途的管制 |
4.5.3 宫殿遗址的保护 |
4.5.4 城乡矛盾的解决 |
4.5.5 控制体系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5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管理控制方法研究 |
5.1 非建设用地规划与管理控制的关系探索 |
5.1.1 城市总规与控规的关系 |
5.1.2 规划与管理控制的关系探究 |
5.2 西咸新区管理控制方法体系 |
5.3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管控方式 |
5.3.1 类别控制 |
5.3.2 片区引导 |
5.4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管控重点 |
5.4.1 管控体系构建 |
5.4.2 管控单元划分 |
5.4.3 管控指标分解 |
5.5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管控策略研究 |
5.5.1 刚弹结合管控 |
5.5.2 完善管控体系 |
5.5.3 落实生态景观要求 |
5.6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管控建议 |
5.6.1 以法定规划进行控制 |
5.6.2 以法律政策进行强制 |
5.6.3 以建设实施进行保障 |
5.7 本章小结 |
6 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与管理控制实践 |
6.1 非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构建 |
6.1.1 生态格局构建 |
6.1.2 功能结构布局 |
6.2 非建设用地片区功能指引 |
6.2.1 郊野公园类 |
6.2.2 都市田园类 |
6.2.3 镇村建设类 |
6.3 非建设用地生态景观规划 |
6.3.1 廊道景观 |
6.3.2 河流景观 |
6.3.3 新城景观 |
6.4 非建设用地管控与运营 |
6.4.1 发展阶段控制 |
6.4.2 运营模式引导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1.1 现状剖析——总结非建设用地现状特征 |
7.1.2 规划思路——提出规划重点并构建空间格局体系 |
7.1.3 管控方法——提出以类别控制与片区引导的管控方式 |
7.1.4 指标体系——提出“三类五项”的指标管控体系 |
7.2 论文尝试创新 |
7.3 论文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8)广州市生态城市的品牌塑造及其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2 生态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及其制度语境分析 |
2.1 生态城市品牌建构对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 |
2.2 生态城市品牌建构对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 |
2.3 多元化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体系建设创新 |
3 品牌价值理论视阈下的广州生态城市品牌塑造战略 |
3.1 城市品牌理论与CBBE品牌价值模型应用概述 |
3.2 生态城市品牌显着性塑造:打造生态广州的城市名片 |
3.3 生态城市品牌绩效塑造: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生态经济 |
3.4 生态城市品牌印象塑造:“宜居宜业”实现改革成果全民共享 |
3.5 小结 |
4 生态城市品牌传播分析 |
4.1 生态城市品牌传播文本选择与资料收集及处理 |
4.2 环保主体对广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议题的建构作用 |
4.3 生态城市品牌塑造主题的框架建构差异 |
4.4 生态城市建设议题的阶段性实践 |
4.5 小结 |
5 生态城市建设感知与城市品牌传播效果研究 |
5.1 生态城市感知与城市品牌共鸣概念及假设 |
5.2 广州市居民对生态城市品牌塑造感知问卷调查设计 |
5.3 生态城市建设感知对城市品牌共鸣的影响 |
5.4 广州市生态城市品牌感知现状分析 |
6 结语 |
6.1 研究发现 |
6.2 研究贡献与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9)广州花文化与“花城”城市文化构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文化研究 |
1.2.2 广州城市文化研究 |
1.2.3 广州花文化研究 |
1.3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1.3.1 文化与城市文化 |
1.3.2 花文化与城市文化 |
1.3.3 符号学理论 |
1.3.4 广州花文化的理论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深度访谈法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2章 广州“花城”城市文化(品牌)构建现状与问题 |
2.1 广州“花城”城市文化(品牌)构建现状 |
2.1.1 “花城”花景的规划与建设 |
2.1.2 “花城”花事活动的规划与打造 |
2.2 广州“花城”城市文化(品牌)构建的问题 |
2.2.1 缺乏战略规划指导 |
2.2.2 花文化特色不鲜明 |
2.2.3 缺少花文化理念系统引导 |
2.2.4 行为层面花文化呈现单一 |
2.2.5 物质层面花文化呈现单一 |
第3章 广州花文化的理念文化层次分析 |
3.1 广州花文化符号的表征形式与意义 |
3.1.1 民俗符号的结构与规律 |
3.1.2 言语系统的中的花文化符号 |
3.1.3 非言语系统中花文化符号 |
3.2 广州花文化隐含的价值观念 |
3.2.1 务实重利的价值追求 |
3.2.2 乐天平实的精神特质 |
3.3 广州花文化中理念文化的变迁 |
3.3.1 审美与崇利并存 |
3.3.2 审美与务实并存 |
第4章 广州花文化的行为文化层次分析 |
4.1 春节与日常的花文化习俗 |
4.1.1 春节期间的花文化习俗 |
4.1.2 日常生活中的花文化习俗 |
4.2 花文化习俗背后的文化传统 |
4.2.1 花文化风俗传承与岭南文化传统 |
4.2.2 花文化风俗变迁与岭南文化特征 |
第5章 广州花文化的物质文化层次分析 |
5.1 花文化符号文本的意义浮动和双轴构成 |
5.1.1 花卉符号意义的相对浮动性 |
5.1.2 双轴操作下的花文化符号文本 |
5.2 广州居民生活中的花卉图谱 |
5.2.1 春节的花卉种类及花卉图谱 |
5.2.2 日常的花卉种类及花卉图谱 |
第6章 广州“花城”城市文化(品牌)构建策略 |
6.1 制定“花城”城市文化构建战略 |
6.1.1 规划花文化建设体系 |
6.1.2 构建花文化理念系统 |
6.2 行为层次的文化构建 |
6.2.1 丰富花事活动的形式、内涵和特色 |
6.2.2 促进花文化产业的发展 |
6.3 物质层次的文化构建 |
6.3.1 提高“花城”自然景观的辨识度 |
6.3.2 丰富“花城”人文景观的内涵 |
6.4 多元化“花城”文化参与主体和传播载体 |
6.4.1 多元化“花城”文化构建的参与主体 |
6.4.2 多元化“花城”花文化传播载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10)田园综合体导向下城市近郊型乡村规划探究 ——以焦作市苏家作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 |
1.1.2 乡村旅游业的兴起 |
1.1.3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资料法 |
1.3.2.2 实地调研法 |
1.3.2.3 归纳分析法 |
1.3.2.4 案例分析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发展实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近郊型乡村相关概念 |
2.1.1.1 城市近郊区 |
2.1.1.2 城市近郊型乡村 |
2.1.2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 |
2.2 相关规划理论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2 全域旅游理论 |
2.2.3 环城游憩带理论 |
2.3 国内外发展概况 |
2.3.1 国外发展概况 |
2.3.2 国内发展概况 |
2.4 国内外实践案例 |
2.4.1 国外实践案例——加拿大krause莓果主题体验农场 |
2.4.1.1 项目概况 |
2.4.1.2 启示与借鉴 |
2.4.2 国内实践案例——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
2.4.2.1 项目概况 |
2.4.2.2 启示与借鉴 |
3 田园综合体理论内涵研究 |
3.1 田园综合体建设意义 |
3.1.1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新载体 |
3.1.2 为推进农村产业变革发展搭建新平台 |
3.1.3 为塑造农村生产生活构建新模式 |
3.1.4 为传承保护乡土文明提供新动力 |
3.2 田园综合体的三大内容 |
3.2.1 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 |
3.2.2 复合的田园休闲旅游 |
3.2.3 适合现代生活的田园社区 |
3.3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特征 |
3.3.1 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的农业特征 |
3.3.2 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导的生态特征 |
3.3.3 以综合性产业开发为手段的商业特征 |
3.4 田园综合体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辨析 |
3.4.1 田园综合体与美丽乡村辨析 |
3.4.2 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辨析 |
4 田园综合体导向下城市近郊型乡村规划思路 |
4.1 城市近郊型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适用性分析 |
4.1.1 田园综合体的立项条件 |
4.1.2 城市近郊型乡村的发展优势 |
4.1.2.1 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优越 |
4.1.2.2 拥有特殊区位发展优势 |
4.1.2.3 明确的国家政策支持 |
4.1.2.4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
4.1.2.5 产业定位清晰明确 |
4.2 规划原则 |
4.2.1 产业融合原则——三产联动,借势转型 |
4.2.2 区域协调原则——立足区域,协调发展 |
4.2.3 生态优先原则——控制“三生”空间 |
4.2.4 交通引导原则——以交通引导周边发展 |
4.2.5 文化提升原则—一传承与创新,注入灵魂 |
4.3 规划思路 |
4.4 选址与定位 |
4.4.1 选址分析 |
4.4.2 整体定位与规划特色 |
4.5 总体布局 |
4.5.1 功能分区 |
4.5.1.1 农业生产区 |
4.5.1.2 生活居住区 |
4.5.1.3 文化景观区 |
4.5.1.4 休闲聚集区 |
4.5.1.5 综合服务区 |
4.5.2 空间布局 |
4.6 专项规划 |
4.6.1 现代农业产业规划 |
4.6.1.1 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规划 |
4.6.1.2 农业产业链规划 |
4.6.1.3 农业产业布局类型 |
4.6.2 休闲旅游体系规划 |
4.6.2.1 资源分析 |
4.6.2.2 旅游产品策划 |
4.6.2.3 旅游空间布局 |
4.6.2.5 旅游设施规划 |
4.6.3 田园社区规划 |
4.6.3.1 田园风貌规划 |
4.6.3.2 基础设施规划 |
5 实践探究——以焦作市苏家作为例 |
5.1 基本概况 |
5.1.1 项目区位 |
5.1.1.1 地理区位 |
5.1.1.3 产业区位 |
5.1.2 自然条件 |
5.1.2.1 地形地貌 |
5.1.2.2 水文地质 |
5.1.2.3 气候条件 |
5.1.3 交通条件 |
5.1.4 历史文化资源 |
5.1.4.1 辖域内资源 |
5.1.4.2 周边资源分析 |
5.1.5 经济发展情况 |
5.1.5.1 农业 |
5.1.5.2 工业 |
5.1.5.3 服务业 |
5.1.6 人口发展现状 |
5.1.7 土地使用现状 |
5.1.8 苏家作乡镇村评价 |
5.2 苏家作乡发展特征 |
5.2.1 劳动力外流,人口进入老龄化 |
5.2.2 产业单一,缺乏经济支撑 |
5.2.3 特色文化不受重视,景观风貌不佳 |
5.2.4 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
5.3 规划目标 |
5.4 总体规划 |
5.4.1 整体定位与规划特色 |
5.4.1.1 整体定位 |
5.4.1.2 规划特色 |
5.4.2 总平面图 |
5.4.3 总体结构布局 |
5.4.4 功能分区 |
5.4.4.1 农业生产区 |
5.4.4.2 生活居住区 |
5.4.4.4 休闲聚集区 |
5.4.4.5 综合服务区 |
5.5 专项规划 |
5.5.1 现代农业产业规划 |
5.5.1.1 现代农业空间布局 |
5.5.1.2 现代农业产业布局 |
5.5.2 休闲旅游体系规划 |
5.5.2.1 旅游空间总体布局 |
5.5.2.2 旅游设施规划 |
5.5.2.3 旅游产品规划 |
5.5.3 田园社区规划 |
5.5.3.1 社区规划 |
5.5.3.2 基础设施建设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浅议现代花卉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滇中高原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D]. 张扬.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高欢欢.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北京花市手工艺文化历史变迁研究[D]. 郭明晖.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5]融合智慧农业理念的鸿尾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D]. 谢冬梅.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6]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李思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7]西咸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及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 王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广州市生态城市的品牌塑造及其传播策略研究[D]. 王杰. 暨南大学, 2019(02)
- [9]广州花文化与“花城”城市文化构建策略研究[D]. 侯苏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10]田园综合体导向下城市近郊型乡村规划探究 ——以焦作市苏家作乡为例[D]. 许芳芳.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