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巯基嘧啶对锌在磷酸溶液中的缓蚀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吕艳丽[1](2021)在《酸性体系中邻菲罗啉衍生物结构对低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邻菲罗啉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及特性,在酸性介质中对金属材料优异的缓蚀性能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丰富邻菲罗啉衍生物在酸性介质中对金属缓蚀性能的研究体系,将更多有效基团引入邻菲罗啉分子中,本文筛选/合成四个系列十一种缓蚀剂,研究酸性介质中缓蚀剂分子结构对低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扫描电镜法、谱学技术(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多种方法从缓蚀剂浓度、腐蚀体系温度等多角度考察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描述低碳钢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动力学,探讨缓蚀剂分子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特征;基于量子化学计算得出缓蚀剂分子结构参数,明晰邻菲罗啉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和缓蚀性能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盐酸体系中,邻菲罗啉可以吸附在低碳钢表面抑制其腐蚀;在30℃,浓度为1.0m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邻菲罗啉是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低碳钢表面主要为物理吸附。合成2-苯基-1H-咪唑并[4,5-f][1,10]邻菲罗啉(PIP)、1,2-二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DIP)和1,4-二(1H-咪唑并[4,5-f][1,10]邻菲罗啉)基苯(BIP)三种菲并咪唑邻菲罗啉衍生物,研究盐酸体系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显示:三种缓蚀剂分子在酸性介质中对低碳钢均有较好的缓蚀性能,且缓蚀效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缓蚀性能顺序为BIP>DIP>PIP。研究发现:相同官能团的数目越多,构成的分子共平面结构越大,缓蚀性能越好。共平面结构较小的PIP在低碳钢表面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而平面结构较大的DIP和BIP在低碳钢表面主要为化学吸附。筛选-OH、-NH2不同官能团取代的邻菲罗啉衍生物4,7-二羟基邻菲罗啉(PHEN-OH)和5,6-二氨基邻菲罗啉(PHEN-NH2),研究引入不同基团对邻菲罗啉衍生物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体系中PHEN-OH和PHEN-NH2对低碳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特别是PHEN-OH缓蚀性能优异,在较低浓度和不同温度下缓蚀效率都很高。与-NH2相比,-OH更容易脱氢,变成氧负离子,和金属离子亲和能力更强,因此从结构上分析,-OH取代的缓蚀剂具有更好的缓蚀性能,这一构效关系从实验和理论均得到了证实,为后续缓蚀剂分子设计提供一定的实际和理论依据。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合成邻、间、对三种不同位次-OH取代的菲并咪唑邻菲罗啉衍生物2-(2-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2HIP)、2-(3-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3HIP)和2-(4-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4HIP)。三种缓蚀剂分子在盐酸体系中对低碳钢均有较好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温度对其影响较大:温度为20℃时,缓蚀效率较低;30℃和40℃时基本稳定,缓蚀效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当温度超过50℃时,缓蚀效率开始下降。在所有实验条件下,三种缓蚀剂都显示出相同的缓蚀性能规律:4HIP>2HIP>3HIP。研究发现:对位-OH取代的菲并咪唑邻菲罗啉衍生物分子共平面结构最大,缓蚀剂分子疏水能力最强,低碳钢表面吸附膜的疏水性最好,缓蚀性能最好。依据席夫碱良好的缓蚀性能,将含有亚胺特性基团(-RC=N-)引入邻菲罗啉结构中,合成N-苯基-5H-环戊[2,1-b:3,4-b’]双吡啶-5-亚胺(PCDI)和N,N’-(1,4-亚苯基)双(5H-环戊[2,1-b:3,4-b’]双吡啶-5-亚胺基)(BCDI)两种席夫碱功能化4,5-二氮芴衍生物。两种缓蚀剂在盐酸体系中对低碳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BCDI的缓蚀性能优于PCDI;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服从朗格缪尔等温吸附模型,且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PCDI和BCDI与低碳钢表面发生化学吸附的活性位点集中于-C=N-和苯环上,二氮芴吡啶环上的N原子部分质子化,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低碳钢表面。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相同官能团构成的分子共平面结构越大,缓蚀性能越好。
徐越[2](2019)在《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对铜在硫酸溶液中缓蚀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铜是一种优质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研究硫酸介质中铜被腐蚀的情况,同时探究杂环有机物对铜腐蚀过程的抑制作用,对筛选有效腐蚀抑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对绿色发展需求的提高,对环境友好型有机物用作金属腐蚀抑制剂的研究越来越多。吡唑并嘧啶衍生物是一类新型的绿色缓蚀剂,它们的优势在于挥发性低、吸附位点多、低毒、可设计性等,基于这些优点使这类衍生物成为近年来缓蚀剂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采用五种吡唑并嘧啶衍生物作为缓蚀剂,它们分别为4-氨基吡唑并嘧啶(APP)、4-羟基吡唑并嘧啶(HPP)、4-巯基吡唑并嘧啶(MPP)、4-氨基-3-溴-吡唑并嘧啶(Br-APP)、4-氨基-3-碘-吡唑并嘧啶(I-APP)。为了研究这五种缓蚀剂在0.5 M H2SO4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和机理,本论文采用了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表面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对吡唑并嘧啶衍生物的腐蚀性能及相应的腐蚀机理进行了测试和研究,评价了离子抑制作用。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动电势极化曲线显示,缓蚀剂浓度的增加会导致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从而使得耐腐蚀力增加。图中明显看出腐蚀抑制剂对阳极过程的抑制作用更大,并且添加腐蚀抑制剂不会改变阴极析氢的反应机理。由于腐蚀电流密度变化小于85 mV,所以这五种腐蚀抑制剂是混合型腐蚀抑制剂。(2)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缓蚀剂浓度的增大会增加容性电弧电阻半径,即反应体系中电荷转移电阻Rct值一直增大,电阻也会增大,使得缓蚀效率提高。测试表明,缓蚀剂分子逐渐取代体系中的水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减少水与金属的接触,形成有效的保护膜从而提高了缓蚀效果。(3)X射线光电子能谱显示,缓蚀剂能紧密地吸附在铜表面与铜分子形成共价键,增加缓蚀剂与铜的吸附作用,从而增加缓蚀效率。(4)扫描电镜图谱显示,无缓蚀剂添加的空白溶液被铜腐蚀的非常严重,而添加了吡唑并嘧啶衍生物作为缓蚀剂后,铜表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扫描电镜图的结果与电化学实验结果相一致。(5)基于阻抗谱数据计算得出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0.5M H2SO4溶液中的五种吡唑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符合朗缪尔吸附等温线,计算得出吸附吉布斯自由能为负。表明几种离子液体抑制剂在铜表面的吸附是自发的,它们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结果。(6)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可以得出缓蚀剂的抗蚀性强弱与分子能带(ΔE)高低有关。当腐蚀抑制分子具有低LUMO轨道能量(ELUMO)和高HOMO轨道能量(EHOMO)时,则两者之差即分子能带(ΔE)低,导致金属与抗蚀的有机物之间存在强吸附力,此时抗蚀效果更好。结合以上的研究结果,本文可得出结论:五种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对铜在0.5 M的硫酸溶液中均具有优异的缓蚀效果。本文中的各种测试给出的几种缓蚀性能大小顺序为:MPP>HPP>APP,I-APP>Br-APP>APP。
刘建祥,李向红,邓书端,李孟芸[3](2016)在《2-溴嘧啶在H3PO4介质中对钢的缓蚀性能》文中提出用失重法研究了2-溴嘧啶(BP)在1.04.0 mol·L-1H3PO4介质中(2550℃)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BP对冷轧钢在1.0 mol·L-1H3PO4中具有中等程度的缓蚀作用,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校正的Langmuir吸附模型;缓蚀率随缓蚀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H3PO4浓度的增加而会有所降低。
李向红[4](2015)在《嘧啶衍生物对冷轧钢在HCI和H2SO4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N.杂环化合物是钢在酸性介质中的最有效缓蚀剂,嘧啶衍生物作为一类重要的N-杂环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N杂原子的嘧啶环,可在钢表面发生吸附而产生缓蚀作用。为了积累系列嘧啶衍生物在HCl和H2S04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的重要新数据,揭示缓蚀剂浓度、温度、腐蚀浸泡时间、酸介质浓度对缓蚀性能影响的规律,阐释各类取代基对缓蚀性能的影响情况,从分子角度探究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提出合理的缓蚀作用机理;本论文选取了嘧啶(PM)、2.氯嘧啶(CP)、2-溴嘧啶(BP)、2-羟基嘧啶(HP)、2-巯基嘧啶(MP)、2-氨基嘧啶(AP)、2,4-二氨基嘧啶(DAP)、4.氨基-6-羟基-2-巯基嘧啶(AHMP)、4,6-二羟基-2巯基嘧啶(DHMP)、4.苯基嘧啶(4-PPM)和5.苯基嘧啶(5-PPM)系列嘧啶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仪器分析测试(紫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多种实验方法相结合研究了11种嘧啶衍生物对冷轧钢在HCl和H2SO4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作用。此外,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分子模拟理论计算方法系统地探究了嘧啶衍生物的缓蚀作用机理,分子模拟时考虑了酸性体系中的质子化作用,对比研究了质子化前后的吸附活性,优化出嘧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计算得出嘧啶衍生物分子的结构参数(前线轨道能量、电荷密度、偶极矩、Fukui指数、分子硬度、软度、电荷转移数),并据此分析嘧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和缓蚀性能关系。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出嘧啶类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的取向方式,并得出吸附能和结合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单独的嘧啶具有中等程度的缓蚀作用,添加各类取代基后的嘧啶衍生物的缓蚀性能均有所增加,对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各类取代基的缓蚀性能排序为:-C6H5>-SH>-H2>-Br>-OH>-Cl;取代基的数量越多,缓蚀性能越好;4位的苯基取代优于5位的苯基取代。2.PM、CP、BP、HP、MP、AP、DAP、DHMP、AHMP、5-PPM、4-PPM在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嘧啶类化合物在HCl介质中的缓蚀性能优于H2S04介质中,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和酸浓度的增加而呈减小的总趋势;缓蚀率在1h.6h范围内大幅度增大,但在6h.156h范围内缓蚀率基本不发生明显波动。3. PM、CP、BP、HP、MP、AP、DAP、DHMP、AHMP、5-PPM、4-PPM在HCl和H2S04中均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电化学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EIS在1.0mol/LHCl中为单一容抗弧,而在0.5mol/L H2SO4中的高频区为容抗弧,低频区呈小段感抗弧;添加嘧啶衍生物后,电荷转移电阻(Rt)显着增加,但双电层电容(Cdl)值减小。SEM和AFM微观形貌显示嘧啶衍生物对钢在HCl和H2SO4中的腐蚀产生显着的抑制作用。4.嘧啶衍生物具有较大的质子亲和能,故在酸性介质中容易发生质子化。前线轨道基本离域于整个分子中,质子化后给电子能力增强,但得电子能力变弱。嘧啶衍生物缓蚀剂分子平行吸附于Fe(001)表面上,缓蚀性能与表面吸附能(Eads)和表面结合能(Ebin)两个参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王锦锦[5](2014)在《嘌呤类物质对金属铜绿色缓蚀作用的光谱电化学研究》文中提出铜及其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抗菌特性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机械等行业。在当前绿色或环境友好缓蚀研究领域,相对价廉且易于纯化的嘌呤类物质,因其无毒与可生物降解性使对其缓蚀性能的研宂具有积极意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光谱因其所具有的表面灵敏度高、易于获取低波数范围分子和金属相互作用信息以及溶剂水干扰小等特性,已成为金属表面包括自组装单层膜在内各类化学修饰结构与表面性质研究的一种十分重要手段。尤其是电化学现场的SERS光谱技术,因其极大的针尖增强效应,为我们从分子水平了解金属电极表面电化学吸附与反应行为提供了便利。结合电化学现场SERS光谱以其极高的表面检测灵敏度的优势,并借助电化学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极化曲线法研宄了腺嘌呤、鸟嘌呤及其母体嘌呤作为优良的绿色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对以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的腺嘌呤、鸟嘌呤、嘌呤分子SAMs应用于金属铜缓蚀的电化学特征和分子吸附结构表征进行初步分析探讨。利用电化学现场SERS光谱,研宄了腺嘌呤、鸟嘌呤的自组装分子膜结构随电位改变的特征,通过比较分子吸附在基底上的SERS谱图变化,分析在外界条件改变下该分子吸附构型改变的微观机制。初步探讨了腺嘌呤、鸟嘌呤分子在铜电极表面的自组装对于金属铜的缓蚀作用。并试图结合计量学方法对其吸附机理进行解释。
刘卉,吴振玉,姜霞,裘灵光,古莉娜,方正[6](2012)在《金属缓蚀剂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基于金属在酸性溶液中应用的广泛性,以酸性溶液中金属缓蚀剂的协同研究为重点,概括介绍了金属缓蚀剂协同作用研究的发生、发展,较详细地介绍了酸性、碱性及中性溶液等介质中缓蚀剂的协同效应研究最新进展,以及协同分子(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协同效果和规律,此外还提及了反协同作用的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樊良伟[7](2012)在《铜合金表面复合型膜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缓释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已经成为现今缓蚀剂研究主要的理论指导与方向,但是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仅仅局限于两种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对于3种或者三种以上缓蚀剂之间协同效应的研究甚少。本文利用甲基苯并三氮唑(TTA)、苯并三氮唑(BTA)、稀土镧盐(LaCl3)之间的协同效应,研发了一种Cu-Zn-Ni合金复合型缓蚀剂,通过该缓蚀剂在Cu-Zn-Ni合金表面所形成的膜层,能够很好的抑制Cu-Zn-Ni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采用正交法确定制备该复合型膜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当TTA、BTA、LaCl3的浓度分别为14g/L、3g/L、7g/L时抗腐性能最好。用失重试验、恒温恒湿试验以及烟雾试验来检测该复合型膜层的耐腐蚀性能,结合电化学检测进一步检测该膜层的耐腐蚀性能,并对LaCl3、TTA、BTA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XRD和拉曼光谱对该复合型膜层成分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该复合型膜层的耐腐蚀机理。结果显示通过BTA+TTA或者BTA+LaCl3型缓蚀剂处理后的铜合金,在3.5%NaCl溶液中均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但是BTA+TTA+LaCl3型缓蚀剂所表现出来的腐蚀抑制效果最好,经BTA+TTA+LaCl3型缓蚀剂处理后的Cu-Zn-Ni铜合金,在常温3.5%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度为2μm/year,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缓蚀剂,表现出很好的腐蚀抑制效果。这说明LaCl3、TTA、BTA三者之间存在很好的协同效应。本文对于研究3种或者3种以上的缓蚀剂之间的协同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缓蚀剂中加入稀土元素,而组成的复合型稀土缓蚀剂,在现今低碳绿色而又注重高效的社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范围。
王国瑞[8](2010)在《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及其缓蚀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金属腐蚀问题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虽然不可避免,但却是可以防护和减缓的。目前金属的防腐技术主要有应用耐蚀材料、表面涂层防腐蚀技术、添加缓蚀剂和电化学防护等。其中添加缓蚀剂的方法是一种简单、价廉、适用性强的防腐蚀手段。在众多的缓蚀剂中,实用的缓蚀剂多是由含有N、O、S、P等易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或不饱和键的活性基团构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氮类缓蚀剂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一类缓蚀剂。本文主要合成了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类席夫碱化合物,其中水溶性席夫碱化合物包括:5-磺酸钠水杨醛-2-吡啶甲酰腙席夫碱(H2B)、5-磺酸钠水杨醛-3-吡啶甲酰腙席夫碱(H3B)和5-磺酸钠水杨醛-4-吡啶甲酰腙席夫碱(H4B)三种;油溶性席夫碱化合物包括:邻香草醛-2-吡啶甲酰腙席夫碱(L2B)、邻香草醛-3-吡啶甲酰腙席夫碱(L3B)和邻香草醛-4-吡啶甲酰腙席夫碱(L4B)三种。并通过失重法、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分析法研究了它们对不同金属在不同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全文可分为综述、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三部分。在综述部分,介绍了缓蚀剂的定义和分类,其中主要归纳总结了绿色缓蚀剂的制备、应用研究现状,以及不同介质中常用的不同类型的金属缓蚀剂,并且讨论了不同介质中铜和碳钢缓蚀剂的研究进展。在量子化学计算部分,用ChemOffice2004程序包在不施加任何对称性限制的条件下,构建六种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的初始分子结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算法,用Gaussian 03程序对以上构建的分子结构进行优化,并在B3LYP/6-31G*水平对已优化分子进行了计算,可以得到分子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并运用SPSS Statistics 17.0数学统计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将六种席夫碱化合物的量化参数与论文实验部分失重法得到的缓蚀效率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六种化合物的缓蚀效率与EHOMO、ELUMO与EHOMO之差、氮氧原子净电荷、分子偶极距(D)和热力学参数关系很密切。预测水溶性和油溶性席夫碱化合物的缓蚀能力次序分别是H4B>H3B>H2B和L2B>L4B>L3B。在实验部分,首先,利用x-吡啶甲酸甲酯(x=2,3,4)与水合肼反应合成x-吡啶甲酰肼;再以精制水杨醛、精制苯胺、浓硫酸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合成了5-磺酸钠水杨醛;5-磺酸钠水杨醛与x-吡啶甲酰肼反应合成了三种水溶性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化合物;邻香草醛与取代吡啶甲酰肼反应合成了三种油溶性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热重(TG/DTG)分析及元素分析法对所合成七种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其次,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分析法分别研究了三种水溶性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化合物对铜在中性溶液(3.5% NaCl)和Q235碳钢在酸性溶液(1mol/L盐酸)中的缓蚀行为:失重实验表明三种化合物对两种金属均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可达95.21%,缓蚀效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缓蚀能力大小顺序是:H4B>H3B>H2B;验证了上述量化计算结论的正确性;极化曲线法表明在35℃时,75mg/L为三种水溶性酰腙化合物的最佳添加浓度,同时表明它们都是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交流阻抗实验表明三种水溶性酰腙化合物在抑制两种金属腐蚀的过程中并未发生分解;扫描电镜SEM图显示三种化合物在铜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完整的吸附膜,有效地抑制了两种金属在腐蚀介质中的溶解。再次,结合三种油溶性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化合物的溶解特性,以无水乙醇作溶剂,采用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技术,通过失重法、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循环伏安法和扫描电镜分析法,研究了自组装膜铜电极在中性介质中(3.5% NaCl)和自组装膜Q235碳钢电极在酸性介质(1mol/L盐酸)中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三种油溶性酰腙化合物对两种金属均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效率可达90.58%,缓蚀能力大小顺序:L2B>L4B>L3B;常温条件下,三种化合物自发地在两种金属表明形成一层致密、完整的吸附膜,有效地抑制了金属的溶解;它们都是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自组装膜和腐蚀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分解。最后,研究了在1mol/L盐酸介质中,水溶性缓蚀剂在Q235碳钢表面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行为,吸附热力学中的Bockirs置换模型和统计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水溶性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均为放热、熵减的过程,吸附源于熵驱动和焓驱动的共同作用;通过阴极强极化的析氢电流衰减曲线法和比色分析法来研究水溶性缓蚀剂在Q235碳钢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行为表明,水溶性缓蚀剂均能在较短时间内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吸附稳定性良好的保护膜;吸附模型分析发现水溶性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从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标准自由能均为负值,表明化合物可以自发的吸附在Q235碳钢表面,对碳钢起到缓蚀作用。
杨瑞[9](2009)在《4,6-二甲基-2-巯基嘧啶的缓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4,6-二甲基-2-巯基嘧啶是一种含巯基的氮杂环化合物,有多种互变异构体。其嘧啶环上的双键、N原子以及巯基上的S原子存在孤对电子,可与具有空轨道的金属表面配位,形成金属表面配合物,从而起到缓蚀作用。本文首先参照文献的方法以乙酰丙酮和硫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巯基嘧啶类缓蚀剂A:4,6-二甲基-2-巯基嘧啶。然后通过失重法、动电位扫描技术及红外和红外反射实验研究了缓蚀剂A的吸附行为和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缓蚀剂A在CO2饱和的1%NaCl体系中对N80钢的腐蚀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其缓蚀效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在N80钢表面的吸附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式,是一种以控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所下降;在含有0.1 mol/L CH3COOH的CO2饱和1%NaCl体系中,4,6-二甲基-2-巯基嘧啶较咪唑啉类缓蚀剂有更好的缓蚀效率。为了进一步改善缓蚀剂A的缓蚀性能,通过动电位扫描技术及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其与一种咪唑啉中间体B的缓蚀协同效应。结果表明,缓蚀剂A与B在复配比为3∶1时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复配后能够显着提高缓蚀剂A的缓蚀性能。协同机理是缘于小分子的4,6-二甲基-2-巯基嘧啶与大分子的咪唑啉中间体在复配后能够在N80钢表面形成更为完整致密的吸附膜。相比于单独使用缓蚀剂A时,复配后的缓蚀剂在抗电偶腐蚀、点蚀及渗氢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白玮,李蕾,李向红,杨世洪,木冠南[10](2006)在《柠檬酸、硝酸铵溶液中冷轧钢的腐蚀行为》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室温(2025℃)下0.010.10 mol/L柠檬酸、硝酸铵溶液中冷轧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柠檬酸溶液中,冷轧钢的腐蚀速度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阴、阳两极反应速度也随浓度的增大而加快,但当柠檬酸浓度为0.10 mol/L时,阳极反应受到抑制.硝酸铵溶液中,浓度为0.010.06 mol/L时,钢的腐蚀速度、阴阳两极反应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硝酸铵浓度0.060.10 mol/L时,浓度增加对腐蚀速度和阴极反应影响微弱,而对阳极反应产生抑制作用.详细探讨了腐蚀机理.
二、2-巯基嘧啶对锌在磷酸溶液中的缓蚀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巯基嘧啶对锌在磷酸溶液中的缓蚀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酸性体系中邻菲罗啉衍生物结构对低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金属腐蚀危害 |
1.2 酸洗腐蚀 |
1.3 金属腐蚀防治方法 |
1.3.1 高性能耐腐蚀金属材料的应用 |
1.3.2 保护性涂层覆盖金属表面 |
1.3.3 电化学防腐 |
1.3.4 金属表面的氧化和磷化 |
1.3.5 添加缓蚀剂 |
1.4 缓蚀剂定义与分类 |
1.4.1 缓蚀剂定义 |
1.4.2 缓蚀剂的分类 |
1.5 缓蚀剂缓蚀性能的研究方法 |
1.5.1 失重法 |
1.5.2 电化学法 |
1.5.3 谱学技术 |
1.5.4 表面形貌测试技术 |
1.5.5 理论计算方法 |
1.6 酸性介质中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6.1 胺类及其衍生物 |
1.6.2 氨基酸 |
1.6.3 席夫碱 |
1.6.4 表面活性剂 |
1.6.5 天然产物 |
1.6.6 杂环化合物 |
1.7 技术路线 |
1.8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盐酸体系中邻菲罗啉对低碳钢缓蚀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试片与试剂 |
2.2.2 失重法 |
2.2.3 电化学法 |
2.2.4 扫描电镜 |
2.2.5 量子化学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缓蚀剂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2.3.2 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2.3.3 浸泡时间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2.3.4 极化曲线 |
2.3.5 电化学阻抗 |
2.3.6 吸附等温线 |
2.3.7 表面形貌分析 |
2.3.8 量子化学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分子平面构型对邻菲罗啉衍生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缓蚀剂 |
3.2.2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 |
3.2.3 紫外光谱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失重法 |
3.3.2 电化学法 |
3.3.4 PIP、DIP、BIP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 |
3.3.5 谱学分析 |
3.3.6 表面形貌 |
3.3.7 理论计算 |
3.3.8 缓蚀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不同官能团对邻菲罗啉衍生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失重法 |
4.3.2 电化学法 |
4.3.3 吸附等温线与热力学 |
4.3.4 表面形貌分析 |
4.3.5 紫外光谱分析 |
4.3.6 量子化学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官能团不同位次对邻菲罗啉衍生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缓蚀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盐酸体系中2HIP、3HIP和4HIP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 |
5.3.2 温度对2HIP、3HIP和4HIP缓蚀性能的影响 |
5.3.3 2HIP、3HIP和4HIP的吸附性能 |
5.3.4 电化学法 |
5.3.5 腐蚀形貌分析 |
5.3.6 量子化学计算 |
5.3.7 缓蚀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席夫碱功能化4,5-二氮芴衍生物的缓蚀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合成路线 |
6.2.2 合成步骤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失重法 |
6.3.2 温度对PCDI和 BCDI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
6.3.3 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研究 |
6.3.4 电化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5 表面腐蚀形貌 |
6.3.6 紫外光谱分析 |
6.3.7 量子化学计算 |
6.3.8 缓蚀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对铜在硫酸溶液中缓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缓蚀剂概述 |
1.2.1 缓蚀剂的含义 |
1.2.2 缓蚀剂的类型 |
1.2.3 缓蚀剂的研究前景 |
1.3 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因素 |
1.3.1 空间位阻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1.3.2 腐蚀环境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1.3.3 电极材料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1.3.4 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1.3.5 取代基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1.4 缓蚀剂性能的评价方法 |
1.4.1 电化学阻抗谱(EIS) |
1.4.2 Tafel曲线外推法 |
1.4.3 表面分析技术 |
1.4.4 量子化学计算 |
1.4.5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5 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5.1 吡唑衍生物作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5.2 嘧啶衍生物作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5.3 缓蚀剂结构设计 |
1.6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N、O、S对吡唑并嘧啶衍生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主要试验仪器 |
2.2.2 主要实验试剂 |
2.2.3 金属材料 |
2.2.4 缓蚀剂分子结构 |
2.3 实验方法 |
2.3.1电化学实验 |
2.3.2 扫描电镜实验(SEM)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
2.3.4 计算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动电位极化曲线 |
2.4.2 阻抗测试结果 |
2.4.3 SEM分析 |
2.4.4 XPS分析 |
2.4.5 吸附等温模拟 |
2.4.6 量子化学计算 |
2.4.7 分子动态模拟 |
2.4.8 结论 |
3 卤素对吡唑并嘧啶衍生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主要试验仪器 |
3.2.2 主要实验试剂 |
3.2.3 分子结构 |
3.2.4 金属材料 |
3.2.5 电化学实验 |
3.2.6 扫描电镜实验(SEM) |
3.2.7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动电位极化曲线 |
3.3.2 阻抗测试结果 |
3.3.3 SEM分析 |
3.3.4 吸附等温模拟 |
3.3.5 量子化学计算 |
3.3.6 本章小结 |
4 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对铜在硫酸中的缓蚀机理 |
4.1 缓蚀剂对铜在硫酸中的缓蚀机理 |
4.2 缓蚀剂在铜表面的吸附模型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嘧啶衍生物对冷轧钢在HCI和H2SO4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金属腐蚀的危害及防护的意义 |
1.2 缓蚀剂的定义和分类 |
1.2.1 缓蚀剂的定义 |
1.2.2 缓蚀剂的分类 |
1.3 缓蚀剂的研究方法 |
1.3.1 失重法 |
1.3.2 电化学法 |
1.3.3 仪器分析测试 |
1.3.4 分子模拟理论计算 |
1.4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
1.4.1 缓蚀剂的电化学作用机理 |
1.4.2 缓蚀剂的物理化学作用机理 |
1.5 N-杂环化合物及嘧啶衍生物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5.1 N-杂环化合物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5.2 嘧啶衍生物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嘧啶(PM)对冷轧钢在HCl和H_2SO_4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 |
2.1 前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失重法测试 |
2.2.3 电化学测试 |
2.2.4 量子化学计算 |
2.2.5 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M对冷轧钢在HCl和H_2SO_4中的缓蚀作用 |
2.3.2 吸附等温式和标准吸附自由能(△G~0) |
2.3.3 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2.3.4 浸泡时间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2.3.5 酸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2.3.6 极化曲线 |
2.3.7 电化学阻抗谱 |
2.3.8 量子化学计算 |
2.3.9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4 结论 |
第3章 2-氯嘧啶(CP)和2-溴嘧啶(BP)对冷轧钢在HCl和H_2SO_4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紫外光谱(UV)测试 |
3.2.2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和BP对冷轧钢在HCl和H_2SO_4中的缓蚀作用 |
3.3.2 吸附等温式和标准吸附自由能(△G~0) |
3.3.3 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3.3.4 极化曲线 |
3.3.5 电化学阻抗谱 |
3.3.6 紫外光谱(UV) |
3.3.7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3.8 量子化学计算 |
3.3.9 分子动力学模拟 |
3.4 结论 |
第4章 2-轻基嘧魄(HP)和2-疏基轻喷(MP)对冷乳钢在HCI和H2SO4介质中的缓烛性能及机理 |
4.1 前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P和MP对冷轧钢在HCl和H_2SO_4中的缓蚀作用 |
4.3.2 吸附等温式和标准吸附自由能(△G~0) |
4.3.3 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4.3.4 浸泡时间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4.3.5 酸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4.3.6 极化曲线 |
4.3.7 电化学阻抗谱 |
4.3.8 原子力显微镜(AFM) |
4.3.9 量子化学计算 |
4.3.10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4 结论 |
第5章 2-氨基嘧啶(AP)和2,4-二氨基嘧啶(DAP)对冷轧钢在HCl和H_2SO_4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P和DAP对冷轧钢在HCl,H_2SO_4中的缓蚀作用 |
5.3.2 吸附等温式和标准吸附自由能(△G~0) |
5.3.3 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5.3.4 开路电位-时间曲线 |
5.3.5 极化曲线 |
5.3.6 电化学阻抗谱 |
5.3.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5.3.8 量子化学计算 |
5.3.9 分子动力学模拟 |
5.4 结论 |
第6章 4-氨基-6-羟基-2-巯基嘧啶(AHMP)和4,6-二羟基-2-巯基嘧啶(DHMP)对冷轧钢在HCl,H_2SO_4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 |
6.1 前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AHMP和DHMP对冷轧钢在HCl,H_2SO_4中的缓蚀作用 |
6.3.2 吸附等温式和标准吸附自由能(△G~0) |
6.3.3 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6.3.4 浸泡时间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6.3.5 酸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6.3.6 开路电位-时间曲线 |
6.3.7 极化曲线 |
6.3.8 电化学阻抗谱 |
6.3.9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6.3.10 量子化学计算 |
6.3.1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12 缓蚀作用机理 |
6.4 结论 |
第7章 4-苯基嘧啶(4-PPM)和5-苯基嘧啶(5-PPM)对冷轧钢在HCl和H_2SO_4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 |
7.1 前言 |
7.2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4-PPM和5-PPM对冷轧钢在HCl,H_2SO_4中的缓蚀作用 |
7.3.2 吸附等温式和标准吸附自由能(△G~0) |
7.3.3 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7.3.4 浸泡时间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7.3.5 酸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7.3.6 开路电位-时间曲线 |
7.3.7 极化曲线 |
7.3.8 电化学阻抗谱 |
7.3.9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7.3.10 量子化学计算 |
7.3.1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7.3.12 缓蚀作用机理 |
7.4 结论 |
第8章 全文小结及后期工作 |
8.1 全文小结 |
8.2 后期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嘌呤类物质对金属铜绿色缓蚀作用的光谱电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铜及其缓蚀研究的意义 |
1.1.1 铜缓蚀研究的意义 |
1.2 铜及其缓蚀过去与现状概况 |
1.2.1 较传统的铜缓蚀剂的使用概况 |
1.2.2 新兴环境友好型生物分子缓蚀剂研究现状 |
1.3 铜表面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研究的电化学方法 |
1.3.1 循环伏安法( Cyclic Voltammetry,CV ) |
1.3.2 交流阻抗法(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 |
1.3.3 极化曲线(Tafel extrapolation) |
1.4 表面增强拉曼在铜表面缓蚀剂的缓蚀机理中的应用 |
1.4.1 拉曼散射现象的发现 |
1.4.2 拉曼散射的原理 |
1.4.3 表面增强拉曼的发现 |
1.4.4 表面增强拉曼效应产生的机理 |
1.4.5 原位 SERS 的优点及应用 |
1.5 分子自组装膜技术 |
1.5.1 分子自组装膜的基本原理 |
1.5.2 分子自组装膜在金属缓蚀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工作的内容及构想 |
1.6.1 研究内容主要 |
1.6.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嘌呤类物质对铜缓蚀的电化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pH 值的控制 |
2.2.3.2 电极处理 |
2.2.3.3 SAMs 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3.4 电化学测量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嘌呤类物质铜电极上开路电位及循环伏安曲线 |
2.3.1.1 鸟嘌呤自组装膜的循环伏安曲线 |
2.3.1.2 嘌呤自组装膜的循环伏安曲线 |
2.3.2 嘌呤类物质铜电极上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2.3.3 嘌呤类物质在铜电极表面自组装膜的电化学极化曲线 |
2.4 小结 |
第3章 嘌呤类物质在铜表面 Raman 的粗糙化方法的选择及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小结 |
第4章 嘌呤类物质在铜表面原位 Raman 光谱测试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步骤 |
4.2.4 理论计算方法 |
4.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5.1 腺嘌呤固样与腺嘌呤在铜表面自主装膜的 SERS 光谱 |
4.2.5.2 鸟嘌呤固样与鸟嘌呤在铜表面自主装膜的 SERS 光谱 |
4.2.5.3 腺嘌呤在以高氯酸钠为导电液体的原位电化学 SERS 研究 |
4.2.5.4 鸟嘌呤在以高氯酸钠为导电液体的原位电化学 SERS 研究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金属缓蚀剂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酸性溶液中金属缓蚀剂的协同研究 |
1.1 酸性溶液中聚合物类缓蚀剂的协同研究 |
1.2 酸性溶液中胺 (包括氨或铵) 类缓蚀剂的协同研究 |
1.3 酸性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类缓蚀剂的协同研究 |
1.4 酸性溶液中其它缓蚀剂的协同研究 |
2 碱性及近中性溶液中金属缓蚀剂的协同研究 |
2.1 碱性溶液中缓蚀剂的协同研究 |
2.2 中性 (或近中性) 溶液中缓蚀剂的协同研究 |
3 展望 |
(7)铜合金表面复合型膜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 |
1.1.1 铜合金的分类 |
1.1.2 铜合金的性质及其应用 |
1.2 铜合金的腐蚀 |
1.3 铜合金的腐蚀防护方法 |
1.4 铜合金用防腐膜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缓蚀剂的概述 |
1.4.2 铜合金缓蚀剂的分类 |
1.4.3 缓蚀剂之间协同效应的研究现状 |
1.5 稀土元素与其他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效应 |
1.6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生产厂家 |
2.2 主要的实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样的制备及复合型稀土膜层制备的前处理工艺 |
2.3.2 在缓蚀剂中浸泡,通过化学沉积法制备复合型膜层 |
2.3.3 复合型稀土膜层耐蚀性检验 |
2.3.4 电化学检测 |
2.3.5 复合型膜层成分分析 |
第三章 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型膜层制备的最佳工艺 |
3.1 复合型缓蚀剂成分的确定 |
3.2 制备复合型膜层正交优化实验的设计 |
3.3 正交试验的结果以及分析 |
3.4 各因素对复合型膜层性能的影响 |
3.4.1 温度对复合型膜层性能的影响 |
3.4.2 浸泡时间对复合型膜层性能的影响 |
3.4.3 稀土镧盐的含量对复合型膜层性能的影响 |
3.4.4 TTA 的含量对复合型膜层性能的影响 |
3.4.5 BTA 的含量对复合型膜层性能的影响 |
3.4.6 磺基水杨酸的含量对复合型膜层性能的影响 |
3.4.7 柠檬酸的含量对对复合型膜层性能的影响 |
3.4.8 单因素变量法所确定的最优工艺 |
3.5 复合型膜层最优工艺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型膜层耐腐蚀性能的评定 |
4.1 通过化学法对膜层耐腐蚀性能的评定 |
4.1.1 失重实验—3.5%NaCl 浸泡试验 |
4.1.2 恒温恒湿试验 |
4.1.3 中性盐雾试验 |
4.2 通过电化学法对BTA、TTA、La~(3+)之间协同效应的研究 |
4.2.1 通过极化曲线评定BTA、TTA、La~(3+)之间协同效应 |
4.2.2 通过阻抗谱曲线评定BTA、TTA、La~(~(3+))之间协同效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型膜层的成分分析及耐腐蚀机理研究 |
5.1 XRD 检测 |
5.2 拉曼光谱谱图检测 |
5.3 复合型膜层机理的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专利 |
(8)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及其缓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缓蚀剂的分类 |
1.1.1 按化学组成分类 |
1.1.2 按电化学机理分类 |
1.1.3 按物理化学机理分类 |
1.1.4 按应用介质分类 |
1.2 绿色缓蚀剂的制备、应用研究现状 |
1.2.1 合成型缓蚀剂 |
1.2.2 天然型缓蚀剂 |
1.2.3 油田型缓蚀剂 |
1.2.4 建筑型缓蚀剂 |
1.2.5 海水型缓蚀剂 |
1.2.6 复配型缓蚀剂 |
1.3 铜缓蚀剂研究进展 |
1.3.1 铜缓蚀剂在酸性介质中的应用 |
1.3.2 铜缓蚀剂在中性介质中的应用 |
1.3.3 铜缓蚀剂在碱性介质中的应用 |
1.4 碳钢缓蚀剂研究进展 |
1.4.1 碳钢缓蚀剂在酸性介质中的应用 |
1.4.2 碳钢缓蚀剂在中性介质中的应用 |
1.4.3 碳钢缓蚀剂在碱性介质中的应用 |
1.5 缓蚀剂性能评价及机理研究方法 |
1.5.1 电化学方法 |
1.5.1.1 塔菲尔极化曲线法 |
1.5.1.2 线性极化曲线法 |
1.5.1.3 弱极化区极化曲线法 |
1.5.1.4 电阻法 |
1.5.1.5 交流阻抗法 |
1.5.1.6 恒电量法 |
1.5.2 非电化学方法 |
1.5.2.1 失重法 |
1.5.2.2 X射线能谱分析法(XPS) |
1.5.2.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谱法(SERS) |
1.6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 |
1.6.1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的主要目标 |
1.6.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特色 |
1.6.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缓蚀剂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3.1 取代吡啶甲酰肼的合成 |
2.3.2 5-磺酸钠水杨醛(HQ)的合成 |
2.3.3 油溶性邻香草醛取代吡啶甲酰腙缓蚀剂的合成 |
2.3.4 水溶性5-磺酸钠水杨醛取代吡啶甲酰腙缓蚀剂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目标化合物的性状 |
2.4.2 目标化合物的红外光谱(IR)分析 |
2.4.3 目标化合物的元素分析 |
2.4.4 化合物的紫外光谱(UV)分析 |
2.4.5 化合物的热重(TG/DTG)分析 |
2.4.6 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缓蚀剂构效关系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优化分子几何构型 |
3.3.2 前线轨道分布 |
3.3.3 缓蚀效率与量子化学参数的关系 |
3.3.3.1 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
3.3.3.2 缓蚀效率与前线轨道能的相关性 |
3.3.3.3 缓蚀效率与氮氧净电荷数、分子偶极矩的相关性 |
3.3.3.4 缓蚀效率与热力学参数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溶性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缓蚀剂的缓蚀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试片测试前处理方法 |
4.3.2 失重法 |
4.3.3 塔菲尔极化曲线法 |
4.3.4 交流阻抗法 |
4.3.5 扫描电镜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水溶性取代甲酰腙席夫碱缓蚀剂在3.5% NaCl溶液中对铜缓蚀行为研究 |
4.4.1.1 失重法评价缓蚀行为 |
4.4.1.2 塔菲尔极化曲线法评价缓蚀行为 |
4.4.1.3 交流阻抗法评价缓蚀行为 |
4.4.1.4 扫描电镜分析法评价缓蚀行为 |
4.4.2 水溶性酰腙缓蚀剂在1mol/L 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缓蚀行为研究 |
4.4.2.1 失重法评价缓蚀行为 |
4.4.2.2 塔菲尔极化曲线法评价缓蚀行为 |
4.4.2.3 交流阻抗法评价缓蚀行为 |
4.4.2.4 扫描电镜分析法评价缓蚀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溶性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化合物自组装膜对铜、碳钢缓蚀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3 试片的前处理及自组装膜的制备方法 |
5.4 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油溶性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自组装膜在3.5% NaCl溶液中对铜缓蚀性能研究 |
5.5.1.1 失重法评价缓蚀行为 |
5.5.1.2 塔菲尔极化曲线法评价缓蚀行为 |
5.5.1.3 交流阻抗法评价缓蚀行为 |
5.5.1.4 循环伏安法评价缓蚀行为 |
5.5.1.5 扫描电镜分析法评价缓蚀行为 |
5.5.2 油溶性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自组装膜在1mol/L 盐酸溶液中对Q235碳钢缓蚀性能研究 |
5.5.2.1 失重法评价缓蚀行为 |
5.5.2.2 塔菲尔极化曲线法评价缓蚀行为 |
5.5.2.3 交流阻抗法评价缓蚀行为 |
5.5.2.4 循环伏安法评价缓蚀行为 |
5.5.2.5 扫描电镜分析法评价缓蚀行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溶性缓蚀剂在Q235 碳钢表面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6.3 析氢电流衰减曲线法 |
6.4 比色分析法 |
6.5 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缓蚀剂体系的吸附热力学 |
6.5.1 Bockirs置换模型在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缓蚀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
6.5.2 统计模型在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缓蚀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
6.6 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缓蚀剂在Q235 碳钢试片上的吸附动力学 |
6.6.1 析氢电流衰减曲线法在缓蚀吸附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6.6.2 比色分析法在缓蚀吸附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6.7 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缓蚀剂的吸附模型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论文相关化合物结构图、名称及其缩写 |
附录Ⅱ:合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及其核磁共振氢谱 |
附录Ⅲ:塔菲尔极化曲线测定的电化学参数数据表 |
(9)4,6-二甲基-2-巯基嘧啶的缓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缓蚀剂的定义及特点 |
1.3 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因素 |
1.4 CO_2 体系用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2 实验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失重法实验 |
2.3 红外及红外反射实验 |
2.4 电化学实验 |
3 4,6-二甲基-2-巯基嘧啶的缓蚀性能评价 |
3.1 4,6-二甲基-2-巯基嘧啶的性能评价 |
3.2 4,6-二甲基-2-巯基嘧啶的缓蚀性能的影响因素 |
4 4,6-二甲基-2-巯基嘧啶与咪唑啉中间体复配后的性能评价 |
4.1 最佳复配条件的确定及机理研究 |
4.2 缓蚀性能评价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柠檬酸、硝酸铵溶液中冷轧钢的腐蚀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失重法 |
1.3 极化曲线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柠檬酸、硝酸铵溶液浓度对冷轧钢的腐蚀速度影响 |
2.2 冷轧钢在柠檬酸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 |
2.3 冷轧钢在硝酸铵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 |
3 结 论 |
四、2-巯基嘧啶对锌在磷酸溶液中的缓蚀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酸性体系中邻菲罗啉衍生物结构对低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D]. 吕艳丽.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2]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对铜在硫酸溶液中缓蚀性能研究[D]. 徐越. 重庆大学, 2019
- [3]2-溴嘧啶在H3PO4介质中对钢的缓蚀性能[A]. 刘建祥,李向红,邓书端,李孟芸. 第十九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16
- [4]嘧啶衍生物对冷轧钢在HCI和H2SO4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研究[D]. 李向红. 云南大学, 2015(09)
- [5]嘌呤类物质对金属铜绿色缓蚀作用的光谱电化学研究[D]. 王锦锦.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6]金属缓蚀剂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J]. 刘卉,吴振玉,姜霞,裘灵光,古莉娜,方正. 安徽化工, 2012(02)
- [7]铜合金表面复合型膜层制备及性能研究[D]. 樊良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8]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及其缓蚀行为研究[D]. 王国瑞. 桂林理工大学, 2010(03)
- [9]4,6-二甲基-2-巯基嘧啶的缓蚀性能研究[D]. 杨瑞. 华中科技大学, 2009(S2)
- [10]柠檬酸、硝酸铵溶液中冷轧钢的腐蚀行为[J]. 白玮,李蕾,李向红,杨世洪,木冠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