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纸混合的可降解塑料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芬[1](2020)在《纸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植物纤维和PLA纤维均具有来源广、力学性能优良、可降解性较好等优点,以二者为原料制备出一种性能优良的纸基复合材料,不仅能有效提高纸张的力学性能,同时还符合“绿色包装”的发展要求。本文以漂白针叶木纸浆板和PLA纤维为原料,参考湿法造纸工艺制备了纸基纤维复合材料。研究PLA纤维添加到植物纤维中质量比例以及两种纤维复合试验中压力、温度和时间等成型工艺参数对材料力学强度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定量的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的差异。对复合材料在分散性、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热性能等方面进行测试分析。在两种纤维中对PLA纤维采用染色的方法有效的验证了打浆过程中两种不同细度的PLA纤维在设定的工艺条件下能够均匀分散于混合;分别使用细度为1.4D和4D的PLA纤维与木浆纤维混合,在模压温度范围为150℃--19℃、模压压力为2MPa--6MPa、模压时间为1min--5min的3组不同的试验参数条件下制备复合材料样品,其中,当PLA纤维的添加量为木浆纤维30wt%时,细度为1.4D的PLA纤维较细度为4D的PLA纤维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更为优异,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模压参数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在试验参数范围内有对应的强度峰值出现;PLA纤维在植物纤维中的加入使形成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耐折度明显增加,当PLA纤维的添加量为5wt%时,其耐折度是未添加PLA时的3.18倍,拉伸强度增加了 61%;当PLA纤维的添加量为10wt%时,其耐折度是未添加PLA纤维时的3倍,拉伸强度增加了 212.3%;从扫描电镜图可知,热压对于复合材料的表面有较大的影响,且随着PLA纤维含量的增多,复合材料表面更为光滑;水接触测试结果表明,PLA纤维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耐水性显着提升,当PLA纤维添加量为30wt%时,复合材料的水接触角为95.9°;TG结果表明,PLA纤维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但是随着PLA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呈现下降趋势;正交实验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拉伸强度和耐折度,经过SPSS分析后得到复合材料在PLA纤维添加量为10wt%时的最佳的制备工艺,即:模压温度为175℃、模压时间为3min、模压压力为8MPa。为了验证正交实验的准确性,利用正交结果所得到的工艺参数再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样品的拉伸强度为45.34MPa,耐折次数为1977 次。进一步探究不同定量的复合材料其性能的差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随着复合材料定量的增加,纤维间作用力增强。抗张实验和耐折度实验均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定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复合材料的定量为100g·m2时,抗张指数为20.08N·m/g,双折次数达392次。
刘北辰[2](2014)在《谈谈食品包装与环境保护》文中研究表明纸、塑料、金属、玻璃是食品工业常用的包装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近年来,各种新型材料及材料加工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新型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为食品包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可以说现代食品几乎很少裸装。同时,在城市及人口聚集地,包装废弃物特别是塑料包装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破坏越来越大。在我国,包装废弃物未能回收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尤其是造纸业所需大量木材对森林
梁燕君[3](2011)在《谈谈食品包装与环境保护》文中研究说明 纸、塑料、金属、玻璃是食品工业常用的包装材料。近年来,各种新型材料及材料加工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新型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为食品包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可以说现代食品几乎不存在裸装食品。然而在城市及人口聚集地,包装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负面越来越大。
刘北辰[4](2010)在《食品包装与环境保护》文中提出纸、塑料、金属、玻璃是食品工业常用的包装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近年来,各种新型材料及材料加工新技术的研究和开
刘天舒[5](2009)在《植物纤维餐饮具干法热压成型工艺优化及成型设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都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快餐业的发展使快餐具的需求迅猛增长。鉴于传统非环保的发泡塑料包装容器环境及人类健康损害严重,可降解餐具因其可降解性和环境污染小而备受关注。植物纤维餐具干法成型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丰富、能耗低等特点,克服了传统餐具应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植物纤维餐具干法压制的成型机理。本文从植物纤维的物料特性、形态结构入手,分析了干法压制成型各组分的粘结机制、秸秆主要组分的作用、秸秆粉颗粒粒度的影响,干法成型的电势特性、熔融过程、物料化学成分变化、力学特性。探讨干法热压成型工艺。2.优化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的工艺。本文以成型设备的成型压力、成型温度、成型时间三个关键参数为自变量,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成型餐具的外观质量、抗压缩力学特性的回归模型。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各个自变量及交互作用对成型餐具的外观质量、抗压缩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植物纤维干法压制成型餐具的外观质量、抗压缩力学特性进行总体优化,建立综合质量回归模型。3.研制干法成型机。确定植物纤维干法压制成型设备主要技术参数,研究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优化定量供料、集成成型部件及自动取制品部件的平台布局,研究精确定量供料技术、热量平衡技术、组合油缸技术,集成液压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4.对餐具成型产品力学性能分析。采用有限元建模方法对成型餐具进行模拟和理论分析,得出成型餐具应力分布规律,在不改变原料属性的情况下,成型餐具的外观变化对餐具制品力学性能的改善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对成型模具形状设计和预知餐具的整体力学特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结论为:1、借助SAS软件进行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回归出综合性能指标对压制成型压力、压制成型温度及压制成形时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上模温度为179℃、第一次加压压力178bar、第一次加压时间为9s。2、设计了KCJ-160型植物纤维热压成型机。成型机采用模块式组装设计,整机所有动作均采用自动控制,采用机械、液压、气动于一体化技术,通过PLC集成控制、A/D模数转换实现数字化自动控制。3、测定了秸秆材料和餐具整体压缩的力学性能及参数;分析得到最优的两组成型餐具模型。分析表明有限元的介入对于已知材料属性的情况下进行更好的外部设计、预知整体性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陈希荣[6](2005)在《购物袋危害惊人 限制性使用迫在眉睫》文中指出“塑料袋污染已超过农药,塑料包装使用泛滥,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新华社的一篇报导这样写着,一提起“白色污染”就有说不完的话题。 一、一次性文化的悲哀 纵观中国塑料包装废弃物与环境问题的背景,中国人均塑料?
徐志娟,何继敏,朱复华,薛平[7](2004)在《可降解聚丙烯发泡塑料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开发可降解聚丙烯(PP)发泡制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PP自身的化学结构特点使其具有比其它聚烯烃和PS更优异的降解性能。在PP中添加各种光降解剂,或引入光敏基团可以促进PP的光降解性;将其与天然高分子或各种可降解塑料混合也可以有效促进PP的生物降解;将降解和发泡的配方和工艺合理结合以获得光降解性、生物降解性或光 生物双降解的发泡PP制品是完全可能的。
国信[8](2001)在《日本研究可降解塑料与纸结合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日本静冈县富士工业技术中心确立了可降解塑料与纸混合技术,它包括混合造纸法、层压法和成形加工法3种方法。 据介绍,可降解塑料由于生产成本高,因而难以普及,但与纸混合之后就可以降低成本,并能够调整降解速度。各种方法介绍如下:
郭文川,朱新华[9](2001)在《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文中认为综述了国内外在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纸质餐具、可降解塑料餐具、植物纤维餐具和可食性餐具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针对各类餐具的特点 ,提出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 ,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次性可降解餐具
郭文川,朱新华[10](2000)在《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国内外在一次性可降解餐具 - -纸质餐具、可降解塑料餐具、植物纤维餐具和可食性餐具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针对各类餐具的特点,提出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次性可降解餐具。
二、与纸混合的可降解塑料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纸混合的可降解塑料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纸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聚乳酸(PLA)纤维简介 |
1.2.1 聚乳酸纤维制备方法简述 |
1.2.2 聚乳酸纤维的性能 |
1.2.3 聚乳酸纤维的应用领域 |
1.3 包装纸和纸板 |
1.3.1 造纸植物纤维原料及其化学组成 |
1.3.2 造纸工艺 |
1.4 可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4.1 植物纤维/PLA可降解复合材料 |
1.4.2 纸基复合材料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纤维预处理 |
2.3.2 纤维的热性能分析 |
2.3.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4 复合材料加工工艺条件优化 |
2.3.5 复合材料的测试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LA纤维热性能分析 |
3.2 PLA在纸纤维中的分散均匀性分析 |
3.3 PLA纤维种类的影响 |
3.4 不同配比复合材料样品的性能研究 |
3.4.1 拉伸强度 |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3.4.3 耐折度 |
3.4.4 微观形貌 |
3.4.5 润湿性 |
3.4.6 热重分析 |
3.5 不同工艺参数下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5.1 正交实验 |
3.5.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5.3 验证试验 |
3.6 不同定量的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6.1 傅里叶红外光谱 |
3.6.2 抗张指数 |
3.6.3 耐折度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2)谈谈食品包装与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纸类包装材料 |
二、塑料包装材料 |
三、金属包装材料 |
四、玻璃包装材料 |
(4)食品包装与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纸类包装材料 |
1、纸包装薄膜 |
2、一次性纸制品容器 |
3、利用木材以外的自然资源开发的纸包装材料 |
4、可食性纸制品 |
二、塑料包装材料 |
1、回收利用 |
2、可降解塑料 |
三、金属包装材料 |
四、玻璃包装材料 |
五、结束语 |
(5)植物纤维餐饮具干法热压成型工艺优化及成型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开发的现状及分类 |
1.1.2 植物纤维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及植物纤维餐具压制技术的发展 |
1.1.3 秸秆纤维餐具压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4 压缩成型工艺的研究 |
1.2 新型秸秆纤维餐具压制技术开发的目的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植物纤维餐饮具干法热压成型机理探讨 |
2.1 引言 |
2.2 植物纤维的物料特性 |
2.2.1 植物纤维的组分分析 |
2.2.2 植物纤维的形态结构 |
2.3 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内在机理 |
2.3.1 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的粘结机制 |
2.3.2 秸杆主要组分在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过程中的作用 |
2.3.3 秸秆粉颗粒粒度对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的影响 |
2.3.4 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的电势特性 |
2.3.5 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的熔融过程 |
2.3.6 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中物料化学成分的变化 |
2.3.7 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过程中的力学特性 |
2.4 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工艺探讨与研究 |
2.4.1 防水剂对成型制品吸油性能的影响 |
2.4.2 补强剂对成型制品吸油性能的影响 |
2.4.3 胶粘剂对成型制品性能的影响 |
2.4.4 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工艺配比优化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纤维餐具干法热压成型的工艺优化 |
3.1 前言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试验依据标准 |
3.3 工艺流程 |
3.3.1 干法热压成型试验台 |
3.3.2 物料的预处理 |
3.3.3 物料的混合搅拌 |
3.3.4 定量给料 |
3.3.5 预压成型 |
3.3.6 排气 |
3.3.7 保压成型 |
3.4 相关评价指标的确定 |
3.4.1 压制成型产品的外观质量的评价 |
3.4.2 压制成型产品的力学特性评价 |
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5.2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物纤维干法热压成型机的研制 |
4.1 前言 |
4.2 结构设计 |
4.3 生产工艺 |
4.4 主要功能机构 |
4.4.1 供料部件 |
4.4.2 加压成型部件 |
4.4.3 机架强度校核 |
4.4.4 液压系统 |
4.4.5 PLC控制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植物纤维干法热压成型产品力学性能分析 |
5.1 试验样品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5.3.1 数据选择 |
5.3.2 数据处理 |
5.3.3 数据分析 |
5.4 力学分布分析 |
5.4.1 旋转壳的线弹性解 |
5.4.2 计算结果分析 |
5.5 有限元建模分析 |
5.5.1 有限元及软件选择 |
5.5.2 有限元建模计算 |
5.5.3 计算结果分析 |
5.6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可降解聚丙烯发泡塑料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PP塑料光降解的研究 |
1.1 添加光降解促进剂 |
1.2 引入光敏基团 |
2 PP塑料生物降解的研究 |
2.1 添加天然高分子 |
2.1.1 淀粉 |
2.1.2 其他天然高分子 |
2.2 添加各种微生物高分子类 |
2.3 添加生物化学高分子类 |
2.4 添加其他脂肪族聚酯类 |
3 其他降解PP塑料 |
4 PP的可降解发泡 |
5 市场前景 |
6 结语 |
(9)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可降解餐具的研究现状 |
2.1 可降解塑料餐具 |
2.2 纸质餐具 |
2.3 植物纤维餐具 |
2.4 可食性餐具 |
3 结论 |
四、与纸混合的可降解塑料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纸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明芬.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2]谈谈食品包装与环境保护[J]. 刘北辰. 中国包装, 2014(10)
- [3]谈谈食品包装与环境保护[J]. 梁燕君. 中国包装, 2011(02)
- [4]食品包装与环境保护[J]. 刘北辰. 湖南包装, 2010(04)
- [5]植物纤维餐饮具干法热压成型工艺优化及成型设备研究[D]. 刘天舒.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09(05)
- [6]购物袋危害惊人 限制性使用迫在眉睫[N]. 陈希荣. 中国包装报, 2005
- [7]可降解聚丙烯发泡塑料初探[J]. 徐志娟,何继敏,朱复华,薛平. 塑料, 2004(06)
- [8]日本研究可降解塑料与纸结合技术[J]. 国信. 造纸信息, 2001(05)
- [9]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郭文川,朱新华.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1(01)
- [10]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郭文川,朱新华. 中国包装工业, 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