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邱秋燕[1](2021)在《转化·创新·发展:广佛地区的民俗传统醒狮与新创舞剧《醒·狮》的考察研究》文中提出
潘力维[2](2021)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少数民族舞剧是我国民族舞剧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却很少被理论界所重视,对其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单一舞剧作品的形态分析与文化特征表达方面,是对现象的揭示或对创作生态的分析,而缺乏创作审美上的理论解释与归纳。本论文在对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注重的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既要从社会因素、文化要素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环境,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探讨人民个体与民族整体、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纵观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和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题材内容上往往集中在民间传说、抗争外敌与现实命运三个方面。分别展现着对各族人民共有品质的讴歌、中华民族在共御外敌过程中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逐步牢铸。在创作初期,少数民族舞剧往往通过各族人民共创、共建新中国的“一体化”叙事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与归属。近年来,少数民族舞剧开始突破以往图解政策的刻板叙事与对少数民族风情的猎奇式解读,开启了现实关怀、真情实感的共同体叙事。在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过程中,实现从节律性民族舞蹈向旋律性舞剧语言的转换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将主干动作转化为舞剧的主题动机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舞蹈语言的改造应当把握相应的“度”,以促进其表意能力的进一步加强。而在形态上,近年来各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热情越发高涨,除了以蒙古族、彝族为代表的既具现实性、又受市场欢迎的舞剧创作,多个民族也在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助推中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形态多样化特征更加鲜明,从而拓展了我国民族舞剧的风格多样化。少数民族舞剧从创生伊始就对传播中华民族形象、建构中华民族精神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复杂深刻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舞剧需要更为尊重文化共性、通过更为符合舞剧本质的“共同体叙事”,以自觉自信的创作态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谭威[3](2021)在《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舞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邱宇[4](2021)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是我国舞剧的重要改编现象之一。它孕育于苏联舞剧的改编经验之中,伴随着“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一契机得以催化、生发。早年由于文艺思想刚刚解禁,我国的舞剧编导沿着鲁迅先生对民族根性的批判道路,纷纷聚焦于现代文学以触碰伤痕、反思历史。直至跨世纪之前,这一现象方才有所转变。为了迎接新世纪,书写新篇章,展现我国的新面貌,我国的舞剧编导对当代文学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一方面,他们在对现当代文学的多元关注中深度呼应“双百方针”与开放思潮,另一方面则努力挖掘作品中“当代性”与“现实性”的内涵,助力现实题材的舞剧创作,并实现编导自身的本我诉求。迄今为止,以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舞剧,已然成为我国舞剧繁荣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从文学到舞剧的转换路径方面,除了直接转换之外,编导们往往会以改编自文学作品的话剧或电影为重要的视觉参照。在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方面,忠实于原着、个性化阐释以及时代新释是编导们的多元选择。而就具体的实操而言,首先编导们需要明确的是,一切改编策略都是为着以舞蹈的形式和手段,来塑造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因此,从文学人物到舞剧人物、文学情节到舞剧情节以及文学结构到舞剧结构的转换,始终需要以舞剧艺术规律为重要遵循,进而对文学人物进行塑造和刻画,方能实现原着精神的呈现与传递。
梁亚坤[5](2021)在《新中国初期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戏剧学院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戏剧教育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新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的发源地。本文以新中国初期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法和口述史研究法为指导,对相关史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提炼,在梳理归纳史料的基础上,阐述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本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围绕全文的核心论点做历史背景的成因分析,指出中央戏剧学院舞蹈之发生,与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的成立,以及国家文艺体制转型有直接而紧密地联系。第二章对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的成立和发展进行梳理归纳和意义阐述,从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概况、办团方针、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及创作理念、主要创演作品及其影响等几个方面,阐述该团对新中国舞蹈事业发展的探索性和奠基性。第三章对中央戏剧学院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崔承喜舞蹈研究班的成因、发展及影响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二者在教学训练及艺术理念方面的异同。第四章以前三章论述内容为基础,从舞蹈教育、舞蹈创作、舞蹈演出、舞蹈理论等方面,总结和概括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重要贡献。通过该文的撰写,以求填补舞蹈史料的空白,以期有益于当代舞蹈理论与实践的并进发展。
谢锦玉[6](2020)在《栉风沐雨二十载,凝心共铸荷花魂——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综述》文中提出2020年9月16~28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舞动长宁——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活动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成功举办。在初审报送的29部作品中,共有来自7个地区8家院团的8部作品冲出重围,最终有5部作品获得"荷花奖"舞剧奖(排名不分先后):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的《骑兵》、
张亚楠[7](2020)在《“游移”的传统 ——现代语境下“中国蒙古族呼麦”的兴起及认同》文中指出1985年,中国音乐学家莫尔吉胡、道尔加拉等在中国新疆发现了浩林·潮尔(呼麦);1993年,蒙古国呼麦艺术家奥都苏荣到中国开设呼麦培训班,内蒙古第一批呼麦歌手形成;2009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保护主体,中国政府申报的“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短短三十余年,呼麦在内蒙古从无到有,从兴起、发展到兴盛,是现代语境中以文化产品身份生发却向传统源流回溯的文化现象。本文以口述记叙、分析阐释的方法还原中国内蒙古呼麦的兴起与发展的35年历程,探究其中的呼麦艺术的实践者、学者群体,是如何通过共时的分享来弥补历时的缺失,如何“书写”这一历史记忆,如何建构以中国、蒙古国、图瓦为核心向世界范围内辐射的“声音共同体”?等问题,探讨高校、社会、国家如何参与这一过程?从而进一步阐释这一过程如何呈现?呈现出怎样的多层级“身份认同”?而“呼麦”自身凭借什么力量成为“被选中的”文化/建构符号?如何完成自我建构?等问题。
刘佳[8](2020)在《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以及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阶段。“十三五”之后,国家从战略层面强调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指出文化产业要在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3年3月,呼和浩特市政府为响应国家《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成立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文艺表演、文化活动策划、剧场及舞台设备租赁等业务。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必须顺应市场发展,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访谈和调查研究法,从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转企改制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战略为理论基础,运用PEST理论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矩阵,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维度分析出企业的优势及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结合企业发展愿景明确企业总体战略,进而制定战略实施及保障措施。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发展战略要立足于剧目创作,通过持续不断推出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形成独特的企业品牌,同时横向拓展剧场经营、艺术培训及旅游驻场演出业务,从而使公司业务向多元化发展。近几年已有部分针对演艺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但是大部分以旅游演艺企业为主,而且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相关案例较少,因此本文对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进行研究,一方面能够在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丰富文化演艺行业相关研究,另一方面还可以为转企改制的文艺院团和同行业演艺企业的发展带来启发,为其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借鉴与参考。
李昉[9](2020)在《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一种文明的诞生,是由一代又一代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共同构成的。舞剧典型形象的创造,归根结底就是塑造这些鲜活的生命体。中国舞剧以这鲜活的生命体为载体,传递精神信仰,增进民族凝聚力。借助舞剧这一世界通用语言,以一种可被全世界接纳和追随的姿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典型理论结合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形态分析理论来研究舞剧时可以得出:中国舞剧文化艺术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以“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以中为本、为体,以外为末、为用的不断地对外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舞剧系列典型形象的创造,证明了中国舞剧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艺术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独有的典型形象发展脉络,承载的是国民精神的精华。中国舞剧典型形象蕴含了中国舞剧人对于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表现手法探索的不懈探索,形成了“道”(人文内涵)与“技”(艺术技能)并重的艺术追求。构成了以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为特征的五大典型形象“类型群”。中国舞剧的典型形象创造一直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舞剧性格的成长性、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中国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语言风格的营造需要“表意优先”、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中国当代舞剧为形成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王洁琼[10](2017)在《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作品获奖情况一览》文中指出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活动自1998年创办以来,一至四届(1998年至2004年)均是按照舞蹈小作品和舞剧、舞蹈诗两大体裁,每两年一届交替举办。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活动在赛制设置上,按照舞种类别分成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新舞蹈(后改为当代舞)5个组别进行评奖,每个组别的舞蹈形式包括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奖项设置上分为"作品奖""表演
二、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中国舞剧发展史中的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
三、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及其创作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发展流变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初创 |
一、少数民族舞剧的革命历史题材之先河 |
二、少数民族舞剧的民间风格奠定 |
第二节 以民间传说弘扬民族情怀 |
一、舞剧语言形态多样化追求下的创作选择 |
二、对中华民族共有品质的赞颂讴歌 |
第三节 以抗争外敌增强民族凝聚力 |
一、少数民族的反抗史诗 |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御外敌 |
第四节 以现实命运凝聚民族共同体 |
一、民族集体记忆的不断深化 |
二、为“脱贫攻坚”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 |
第一节 独特的民族舞剧语言形态建构的必要性 |
一、对“根性”的坚守与科学化传承的道路 |
二、少数民族舞剧语言自身的独立与体系化要求 |
三、继承发展“优质基因”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舞剧语言建构的操作方法 |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新的舞蹈 |
二、运用与发展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 |
三、语言形态的兼收并蓄与多重组合 |
第三节 原生舞蹈语言在舞剧表意中的有效性及多意性 |
一、有效性——描绘民族风格 |
二、多意性——不断发展着的民族精神 |
三、少数民族舞蹈表意功能得到极大加强 |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多样化发展样态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创作局面全面铺开 |
一、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第一方阵” |
二、多个少数民族的舞剧创作开始起步 |
第二节 多样化的新型舞剧结构方式 |
一、《阿诗玛》:“诗化色块结构”与“立体交响式编舞” |
二、《东归的大雁》:回旋曲式的舞剧结构设计 |
三、《妈勒访天边》:舞蹈与意境齐头并进 |
四、《草原英雄小姐妹》: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多样化的民族舞剧风格呈现 |
一、体现各族人民的文化诉求及共同的文化记忆 |
二、“各美其美”与“多元和谐” |
三、民族舞剧风格多样化不断提升 |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把握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一、舞剧创作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二、舞剧演出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文化认同 |
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 |
二、建构主旋律话语 |
三、建构对外开放话语 |
四、建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话语 |
结语 |
附录:中国少数民族舞剧主要作品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文学与舞剧的改编关系 |
第一节 文学与舞剧特征之异同 |
一、基本媒介:文字与肢体 |
二、叙事特征:历时性与共时性 |
三、文本接受:间接性与直接性 |
第二节 文学与舞剧的联通性 |
一、改编的前提:前理解与“空白” |
二、改编的内核:戏剧性与适舞性 |
三、改编的意义:阐释与接受 |
第三节 中国文学与舞剧改编的历史关系 |
一、文学改编是苏联舞剧的创作传统 |
二、苏联舞剧经验下中国文学的舞剧改编 |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舞剧改编的重要选材 |
第二章 基于审美性原则的舞剧改编实践 |
第一节 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关注时段与内容 |
一、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聚焦现代文学——对民族根性的批判 |
二、九十年代末以降聚焦当代文学 |
第二节 从现、当代文学到舞剧的改编路径 |
一、从文学到舞剧的直接改编 |
二、“戏剧文学-话剧-舞剧”模式的间接改编——话剧《雷雨》改编的个案分析 |
三、“文学-电影-舞剧”模式的间接改编——张艺谋电影改编的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对现、当代文学的多维阐释与时代诉求 |
一、忠实于原着的实验性探索:助力芭蕾“三化”的实践与追求 |
二、聚焦原着的个性化解读:在反思历史中追随现实主义舞蹈的创作道路 |
三、基于原着的时代新释:呼应现实题材舞剧创作潮流 |
第三章 基于舞剧艺术规律的改编策略 |
第一节 文学人物的提炼与塑造 |
一、核心人物的提取与适舞性调整 |
二、文学形象典型性格的舞剧同构 |
三、文学形象及性格的扬弃与整合 |
四、文学形象的符号化与象征化设计 |
第二节 文学情节的提取与重构 |
一、主要矛盾和主要事件的勾勒 |
二、侧重情节的悲剧性铺陈 |
三、文学情节的想象性延展 |
第三节 文学结构的借鉴与重组 |
一、传统戏剧文学结构的借鉴 |
二、以人物内心活动为依据的结构重组 |
第四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改编舞剧的内涵及价值 |
第一节 基于文学的内涵与价值 |
一、实现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 |
二、促进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交际 |
三、丰富文学的“经典化”内涵 |
第二节 基于舞剧的内涵与价值 |
一、提升舞剧的表意格调 |
二、敞开舞剧表意方式的创新与创造 |
三、拓宽“现实题材”舞剧创作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新中国初期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戏”舞蹈发生之背景 |
第一节 舞蹈工作的全新地位 |
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的成立 |
二、《人民胜利万岁》大歌舞的光荣绽放 |
第二节 国家文艺体制的转型 |
第三节 “中戏”舞蹈团应运而生 |
第二章 “中戏”舞蹈团的成立及发展 |
第一节 “中戏”舞蹈团概况 |
第二节 办团方针及指导思想 |
一、培训与演出并重的办团方针 |
二、“一手伸向古代,一手伸向西洋”的指导思想 |
第三节 课程设置及创作理念 |
一、多元丰富的课程内容 |
二、延安文艺创作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主要创演作品及其影响 |
一、一部反映工农兵精神的赞歌——《建设祖国大秧歌》大歌舞 |
二、中国芭蕾本土化的初次探索——大型舞剧《和平鸽》 |
第五节 文艺整风学习运动与"中戏"舞蹈团的流变 |
一、文艺整风学习运动 |
二、“中戏”舞蹈团的流变 |
第三章 “中戏”舞运班、舞研班 |
第一节 舞运班成立之背景及其概况 |
一、舞运班成立之背景 |
二、舞运班概况 |
第二节 舞运班的教学和创作 |
一、教、学、做三合一的的方法 |
二、以“自然法则”为训练核心 |
三、深入工厂体验生活 |
第三节 舞研班成立之历史契机及其概况 |
一、抗美援朝的时代主题 |
二、舞研班概况 |
第四节 舞研班的教学与创作 |
一、“西为东用”的中心理念 |
二、“南方舞”的特色训练 |
三、以“行当”提取戏曲中的舞蹈 |
第四章 “中戏”舞蹈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重要贡献 |
第一节 专业歌舞院团的探索与创建 |
一、探索与创建中央歌舞团 |
二、组建中央民族文工团(中央民族歌舞团) |
三、力援北京舞蹈学校的筹建 |
第二节 为时代创作丰富多彩的舞蹈作品 |
第三节 新舞蹈教育思想的实践与传播 |
第四节 崔承喜舞蹈艺术思想的继承发展 |
一、开创中国古典舞之道路 |
二、建立中国朝鲜族舞蹈训练体系 |
三、培养新中国舞蹈表演和创作人才 |
第五节 培养了新中国所需的舞蹈骨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栉风沐雨二十载,凝心共铸荷花魂——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英雄塑造——《骑兵》《朱自清》 |
传承表达——《石榴花开》《努力餐》 |
精神立意——《红旗》 |
评奖制度变迁: |
(7)“游移”的传统 ——现代语境下“中国蒙古族呼麦”的兴起及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声音的记忆——蒙古族呼麦的流变历程 |
1.1 呼麦的传入与兴起 |
1.1.1 莫尔吉胡的“追寻胡笳的踪迹” |
1.1.2 奥都苏荣与内蒙古呼麦的开端 |
1.1.3 奥都苏荣在内蒙古的呼麦传播 |
1.1.4 图瓦呼麦的传入 |
小结 |
1.2 本土教学与培训 |
1.2.1 第一所开设呼麦专业的学校 |
1.2.2 呼麦首次作为独立专业 |
1.2.3 呼麦青年人才的一场重要培训 |
小结 |
第二章 声音的重构——呼麦与蒙古族新民族音乐 |
2.1 呼麦舞台化表演的变迁 |
2.2 内蒙古地区呼麦实践者的局内观 |
第三章 声音的概念——“呼麦”的符号解读 |
3.1 围绕“中国蒙古族呼麦”申遗的一场争议 |
3.1.1 关于呼麦基本形态的重新界定 |
3.1.2 呼麦与蒙古族潮尔音乐体系渊源 |
3.2 “呼麦”的符号性解读 |
3.2.1 关于呼麦的一般性解读 |
3.2.2 从“中国蒙古族呼麦”到“中国呼麦” |
第四章 声音的共同体——“中国蒙古族呼麦”的建构与认同 |
4.1 西方泛音研究 |
4.2 局内人的观念建构 |
4.2.1 呼麦实践者的“传承观” |
4.2.2 学界对呼麦的“时空”建构 |
4.3 呼麦与实践者的互构 |
4.3.1 身态与声态 |
4.3.2 心态与生态 |
4.4 以呼麦为符号建构的多层级认同 |
4.4.1 呼麦与自我认同 |
4.4.2 呼麦与族群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二章 发展现状概述 |
2.1 企业发展基础 |
2.1.1 企业概况 |
2.1.2 经营现状 |
2.2 企业发展瓶颈 |
2.2.1 商业化程度低 |
2.2.2 运营模式单一 |
第三章 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
3.1 PEST分析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 |
3.2.2 潜在竞争者 |
3.2.3 替代品 |
3.2.4 供应商 |
3.2.5 购买者 |
3.3 外部环境评价 |
第四章 内部发展动力分析 |
4.1 资源分析 |
4.1.1 品牌资源分析 |
4.1.2 人力资源分析 |
4.2 能力分析 |
4.2.1 产品开发能力 |
4.2.2 资源配置能力 |
4.3 内部因素评价分析 |
第五章 发展战略选择 |
5.1 SWOT矩阵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会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1.5 战略环境分析 |
5.2 发展愿景、使命和目标 |
5.2.1 发展愿景 |
5.2.2 发展使命 |
5.2.3 发展目标 |
5.3 发展战略选择 |
第六章 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
6.1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战略实施措施 |
6.1.1 拓展剧场经营业务,实行剧场专业管理 |
6.1.2 推动剧目驻场演出,打造旅游演艺品牌 |
6.1.3 加强艺术培训业务,建立艺术考级中心 |
6.2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战略保障措施 |
6.2.1 完善企业经营管理 |
6.2.2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
6.2.3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 |
一、为何要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
二、如何来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
第二节 选题范围及理论依据 |
一、选题范围 |
二、理论依据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第一条进路:中国舞剧相关文献综述 |
二、第二条进路:艺术典型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三、第三条进路:舞蹈形态分析相关文献综述 |
四、拟解问题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时代特征研究 |
第一节 “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49-1966) |
一、“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二节 “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78-1989) |
一、“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三节 “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90-2012) |
一、“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四节 “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2013-2019) |
一、“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形态构成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舞剧形象的主要构成类型 |
一、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 |
二、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 |
三、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 |
四、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 |
五、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 |
第二节 中国当代舞剧革命者典型形象分析 |
一、从“报私仇”到“为人民”——《红色娘子军》的吴清华 |
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傲雪花红》的刘胡兰 |
三、奏响民族救亡最强音——《铁道游击队》英雄群像 |
四、“双面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 |
第三节 中国当代舞剧奉献者典型形象分析 |
一、《敦煌》守护人的“爱的奉献” |
二、“不荒芜”的《戈壁青春》 |
三、奉献精神筑成双重生命的《天路》 |
四、伟大出自平凡——《草原英雄小姐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未来创造展望 |
第一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历史经验反思 |
一、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二、在舞剧性格的成长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三、在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第二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时代风尚体悟 |
一、“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
二、“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三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舞剧本体求索 |
一、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坚持“以人为本” |
二、舞剧语言风格的营造坚持“表意优先” |
三、舞剧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回顾 |
二、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化·创新·发展:广佛地区的民俗传统醒狮与新创舞剧《醒·狮》的考察研究[D]. 邱秋燕. 星海音乐学院, 2021
- [2]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D]. 潘力维.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舞剧研究[D]. 谭威. 山东艺术学院, 2021
- [4]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D]. 邱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新中国初期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发展研究[D]. 梁亚坤.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6]栉风沐雨二十载,凝心共铸荷花魂——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综述[J]. 谢锦玉. 舞蹈, 2020(06)
- [7]“游移”的传统 ——现代语境下“中国蒙古族呼麦”的兴起及认同[D]. 张亚楠.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刘佳.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D]. 李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作品获奖情况一览[J]. 王洁琼. 舞蹈,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