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办建设”转向“管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朱慧林[1](2020)在《政策导向下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与建设研究(1995-2019)》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园林绿化建设发展与国家的建设发展始终同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各方面成就都与时代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成就密切相关。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建设进程中我国自上而下的园林绿化政策引导是促成我国园林绿化建设的保障与方向。从探索园林绿化政策导向的价值与意义目的出发,通过对不同时代国家城市与地方绿化政策文献、国家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各级政策与具体城市绿化建设之间关系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并以武汉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变化和更新过程为列,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数据手段,在有效统计与分析国家与地方园林绿化政策制定、发布、执行和成效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国家与地方园林绿化政策的导向与建设关系。首先,从园林绿化政策文本政策内容计量研究方法入手,构建政策主体、政策主题、政策工具的三个维度的量化框架,以此将我国绿化政策的演进历程进行回溯和梳理,并结合国家五年规划对发文数量进行阶段划分。其次,在此基础上,把武汉市对国家园林绿化政策的响应与三维度量化分析,梳理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的演进历程,确定了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导向的三个历史阶段,明确了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主导主体的转变、政策主题的建设转型、政策工具的类别变化等的建设发展导向特征。最后,通过对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导向与建设成果之间关系量化比较,总结了园林绿化政策和园林绿化建设之间存在动态化演进的时代特点;阐明了园林绿化政策具有恒持性、连续性、时效性与综合性等导向性功能。研究创新点在于构建了针对风景园林政策的三维度政策文本研究法与人工处理数据、大数据研究手段的研究手段;有效的探索了园林绿化政策导向的历史性功能与时代建设成果反馈机制。
黄婷茹[2](2018)在《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现代汉语词典》中教育的概念为“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教育,是一个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人通过受教育能够提高自己的内涵和修养,增强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获得别人的尊重以及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变迁。享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教育意识的显着提高,基础教育设施成为评价城市和住区的重要指标。目前,由于教育设施的稀缺性和非均衡性,导致上学难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大班额大校额的现状普遍存在。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对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基础教育设施的现状特征、问题做出分析和研究,总结影响住区教育设施配置的因素,旨在探究出一套适合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基础教育设施的标准。第一章,笔者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做了梳理。第二章,笔者对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理论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国内住区和教育设施的发展历程,解析了住区与基础教育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的制定方法。第三章,笔者先对整个陕西省域中心城市及住区发展进行了研究,再具体选定了榆林市城区、商洛市城区、渭南市城区作为实地调研区域,对此三个区域的基础教育设施的数量、规模以及布局做了详细调研,得出目前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基础教育设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普遍过大、建设规模与标准相差甚远、服务范围扩大化、城际间教育设施规模差异大等的结论。第四章,笔者从现状调查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出发,探究人口因素、城市自然与经济因素、住区因素以及教育设施发展因素对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的影响。第五章,通过对调研现状和相关标准规范的梳理研究,探究出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标准的构建思路。从调研现状出发,结合教育学研究及相关标准,确定住区基础教育设施的类型。再通过教育设施自身需求与发展、相关规范标准研究方法的梳理和总结,陕西省域中心城市的人口现状和未来发展及居民需求,确定出教育设施的千人学生数、办学和建设规模、服务范围等具体指标。之后,通过梳理各地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标准,结合现状人口管理体系,住区边界、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规模、住区开发模式、以及居民交往和社会公共决策最终确定出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分级体系,并将各类教育设施进行分级配建。通过对教育设施的分类、分级以及各类具体指标的研究,最终得到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标准。
张旖倍[3](2016)在《基于LID的常德市“海绵城市”城市绿地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传统建设模式下,城市的环境日趋硬化,“城市看海”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水质污染、热岛效应等已然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LID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提出针对城市雨水管理方式,提出了自然循环的“绿色可持续”新城市水系管理方式,提高城市水循环的效率,恢复城市基础弹性,使城市中的水循环和利用更为生态自然。在海绵城市的构建中,城市绿地作为其最主要组成的部分,既受到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又对海绵城市的建设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通过各种绿地建设方式和技术措施构成了海绵城市绿地体系。常德作为湖南省首个国家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本文通过对常德市江北城区绿地的分析和调查,根据其城市的现状特点,结合自身绿地建设基础优势,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对城市绿地的海绵化改造设计和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1)论文总结归纳了海绵城市相关理念发展演变形成的过程,论证了海绵体系城市的发展的正确性和必然性。2)论文得出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绿地建设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海绵城市要求下各类绿地的建设新要求。3)论文提出了实现常德LID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目标,措施和运作模式。4)论文通过一系列实例展示了常德海绵城市建设进展的综合实力和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论文旨在发掘较为合理的区域性绿地设计和改造建设方案,使城市绿地系统能够在城市的生态修复中发挥切实可行的调蓄作用。
柴舟跃[4](2016)在《发达地区转型时期村庄生态化更新规划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发达地区乡村面临着社会组织、经济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全面转型,大量的村庄更新需求与欠缺的更新理论与更新手段之间矛盾突出,粗放式的村庄更新模式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高冲击。如何在转型时期,对村庄更新的格局、机理和过程开展理论解释,并寻找一条适宜的生态化目标-策略的更新路径,是开展本次研究的出发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问卷访谈、实证分析与文献综述,采取了“框架构建-实证分析-目标策略构建”的研究路径和内容安排,借鉴生态位理论搭建村庄更新规划的解释性框架,提出村庄更新的目标-策略体系,并以杭州市三江两岸地区村庄为实证对象开展村庄更新规划研究。“框架构建”生态位理论的引入为生态学理论在村庄更新过程所面临的“四大挑战”提供了合适的理论工具,提取村庄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和生态位扩充理论,融入到村庄更新过程中的五个核心环节,开展村庄更新四类分析,形成解释发达地区村庄生态化更新过程的理论解释框架。“实证分析”结合杭州市三江两岸地区乡村,对村庄更新的“现状分析-格局分析-目标定位-内容策略-实施政策”五个环节展开分析。首先明晰村庄生态化更新的价值变迁、发展阶段及更新特征;随后借鉴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在区域和村域两个层面对村庄更新空间格局和更新潜力进行分级判断;再次以生态位扩充理论解释资源禀赋、生态需求、制度环境、生态技术和区位条件等五类关键因子如何影响村庄生态位变化。最后,在分析村庄更新政策如何影响更新主体、内容和程序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目标策略构建”是在村庄更新四类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四类子系统更新目标和更新对策,并以桐庐县梅蓉村为例进行实践检验。通过实证演绎,说明目标策略的更新路径可行可控,能够有效改善村庄更新面貌,实现生态化目标。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生态位视角的村庄更新规划研究思路,丰富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实证研究,为今后发达地区村庄生态化更新规划研究提供借鉴。
应浩[5](2013)在《A公司项目文档管理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A公司是一家有60余年历史的通信工程建设企业,文档质量不高是一直以来影响该公司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A公司的项目文档管理问题经过多年的整治,见效不大,据此本文提出了通信工程项目文档管理的课题。根据A公司现有的问题,本文采用了项目治理的理论对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管理方面和人员方面的成因,分析了影响文档管理质量的3个因素和委托代理问题,并针成因提出了改善的建议。提出将A公司项目文档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分为三个部分:建立目标管理机制,运行支撑机制和监控激励机制。本文对于建立运行支撑机制的前期调研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建立运行支撑机制前,需明确制度管理需求和资源保障需求。为了明确制度的管理需求,以工作分解对典型的通信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在一个通信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识别出所有的相关文档,确定了项目文档的大体工作流程,并对已识别的文档进行了责任分配。为了明确资源保障的需求,本文将通信工程项目文档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将文档管理过程划分为制定文档管理计划、指导文档编写和传递、实施文档控制、文档归档等四个过程,对每个阶段的管理输入、工具和技术、输出做了说明。借此,企业可以对现有的各项管理需求进行计算和统计,明确各项人力资源、生产资源和运行过程支持的保障需求。最后,为了将文档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机制落到实处,为目标管理提供数据依据,为制度落实提供工具,为资源保障提供平台,为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环境,作者对A公司的项目文档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建议,阐述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建设应解决的问题,对文档管理的各个功能点提出了总体的建议。
汪训昌[6](2009)在《以科学发展观规范地源热泵系统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我国当前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建设与发展的特点,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与适用条件,并对"浅层地热能"的资源观点与评价方法作相应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回顾近10年国内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概括在科学认识与科学宣传、科学规划与科学建设、科学运行与严格管理3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地源热泵系统建设推行与实施强制性监测、监管的建议。最后,希望暖通空调与水文地质2个专业、2个行业的专业人员能够在监测、监管的实践基础上统一认识,不断地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努力,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与指导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
陶小燕[7](2009)在《机动车生态型地面停车场建设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停车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共同面对的难题。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静态交通空间严重不足且建设滞后,车辆停放逐渐侵占其他用地,城市的环境、景观问题随之日益严重。本文针对目前国内传统停车场的突出问题和停车场建设研究的薄弱环节,进行静态停车空间生态化绿化规划设计的研究,为生态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绿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实践依据与建设建议。首先,查阅了多种资料,并且对不同空间结构、类型的停车场的建设情况、环境现状、景观特征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和总结了目前传统停车场的建设模式、材料等对城市带来的环境、景观等各方面负面影响。其次,本文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对静态停车空间的规划建设进行研究,也兼顾宏观角度和城市生态交通思想和生态理念。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传统的停车场必须做出新的建设改革,来减缓其对城市环境的恶性冲击。在传统的停车场分类基础之上,本文结合现代城市分区规划等具体情况,对停车场进行新的分类,将其分为基本类型、服务对象、建设单位类型、所属大区域、具体地段类型、具体使用土地、停车类型,结合停车场所在地块土地利用形态,详细分析不同类型地面停车场生态绿化规划设计的功能要求、建设要求、规划设计要点。本文从如何把握停车场设计定位、选址等开始,到细致研究其地形、铺装、植物、边界屏障、构筑物等建设要素,探讨了各项要素的材料使用、应用,以及各项要素之间如何进行建设形成有机整体,将生态理念植入新型停车场规划设计中,形成生态停车场的理念,详细研究了生态型地面停车场建设要素,并阐述了各类型生态型停车场的建设,为未来停车场建设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
王洪刚[8](2008)在《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上海正处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关键时期,正处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备的冲刺阶段,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大规模展开。国家和上海市先后出台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指导性意见,上海市也把轨道交通作为上海未来城市公共交通的支柱。轨道交通作为投资量大、产出期长、公益性强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如何科学、合理的解决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来源,探索出一条适合上海特点的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选取较高的立意,以宏观的眼光,分析轨道交通投融资特点和问题,提出优化的思路和建议。从世界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城市,无论巴黎、东京,还是和上海类似的香港和新加坡,普遍采取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交的主体,尽管投融资模式各具特色,但政府公共财政均起着基础性、开发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国内随着经济发展,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轨道交通也都迅速发展起来,都在进行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等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投融资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三个发展阶段,投融资模式逐步过渡到市场化、社会化、全球化的阶段,这是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也从政府单一主导投入逐步过渡到二级政府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多元化融资的“四分开”体制的新阶段,政府投资主体起到主导性和开创性的作用。从发展的角度看,上海已经制定了涵盖17条线路、总长81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的计划,其中到2010年就要实现总投资1600亿元、投入运营400公里的阶段性目标,要完成如此宏大的计划,急需建立一套高效、科学、经济的投融资模式。鉴于轨道交通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的经济特点,又具有可经营的经济属性,本文提出上海应该建立政府主导的网运分离模式;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扶持政策系统化、法制化、规范化;拓宽筹资思路,促进多元投资;把握当前资本市场的有利时机,逐步实现轨道交通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不断优化和完善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推动上海轨道交通发展。
李健[9](2007)在《山地小城市长宁县城规划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作为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管理,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同时也是由于规划工作的全面性、特殊性和基层工作的复杂性,规划管理中的各种矛盾日益突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不同利益受益者之间的相互博弈,更增加了作为基层特别是县级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本文力求通过有益探索,制定小城市规划管理的目标建立规划管理评价体系,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山地小城市规划管理模式,有效地解决县级城市规划编制滞后,规划管理落后,城市建设水平不高,公众参与意识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城市建设的盲目性。论文以长宁县为例,对近些年来规划管理的成功实例进行分析,力图从法律法规、技术和行政机构层面对山地小城市的规划管理模式作更进一步的探讨。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论述。第一、通过对美国、英国、新加坡和中国规划管理的现状调查和理论研究,吸取上述发达国家在实践中先进城市规划管理理念,合理确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的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第二、分析了规划法规与管理现状不符,规划编制思想、技术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重规划编制,轻规划执行;重规划审批,轻规划执法;重规划项目,轻规划研究的错误思想依然盛行,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行政效率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公众参与程度普遍较低,规划执法效果差,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等国内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显着问题。提出树立统筹观念、法制观念、树立人本主义观念、树立现代行政管理观念,总结出小城市规划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确保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效益的有机统一和良性发展。第三、以长宁县为例,通过一系列实例,就法律法规、技术和行政机构层面对山地小城市的规划管理模式作更进一步的探讨,从一是法规上有据,二是技术上可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可操作性的原则,科学量化的原则,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综合规划的思想为指导的小城市规划管理的目标和评价体系,并运用AHP法进行各项指标权重分析,对规划管理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权重作一些初步分析,有利于工作实践中的操作。三是经济上有效三方面进行把握,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管理模式。
关娜[10](2007)在《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城市在国家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和不同产业的国际竞争都主要是通过城市竞争来实现的,因此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建立已经十年(至2007年),农科城的城市竞争力如何,对全面实现其示范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对农科城的城市竞争力展开研究。本文在国内外有关城市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已有的城市竞争力概念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概念。通过研究杨凌农科城的发展现状,对原有理论与模型进行分析总结,发现构建适合农科城的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由此建立了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杨凌农科城进行分项比较,深入分析了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确定了分析杨凌农科城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后,首先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把杨凌农科城与陕西的三个县级市进行比较,进行城市的各单项竞争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和排序,作出对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其次,引入城市化研究中确定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方法,参照各指标确定的标准值,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杨凌农科城竞争力的现实水平估测值。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找出农科城城市竞争力发展的薄弱环节,全方位地明确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的现实状况。本文通过对杨凌农科城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旨在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提出了提升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以期在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方面有新的创新和突破。
二、从“办建设”转向“管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办建设”转向“管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政策导向下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与建设研究(1995-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综述小结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内容分析法 |
1.4.3 统计分析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相关理论 |
2.2 理论框架的构建 |
2.3 数据来源和筛选 |
2.4 政策类目分析与编码 |
2.5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 我国园林绿化政策演进 |
3.1 我国园林绿化政策演进阶段划分 |
3.2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政策发文主体分析 |
3.2.1 单独发文主体构成与分析 |
3.2.2 联合发文主体构成与分析 |
3.3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政策发文主题分析 |
3.3.1 第一阶段(1978—1985年)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3.3.2 第二阶段(1986—1995年)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3.3.3 第三阶段(2000—2010年)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3.3.4 第四阶段(2011—2019年)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3.4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政策工具变迁分析 |
3.4.1 城市园林绿化政策中供给类工具应用 |
3.4.2 演进四阶段供给类工具分析 |
3.4.3 城市园林绿化政策中环境工具应用 |
3.4.4 演进四阶段环境类工具分析 |
3.4.5 城市园林绿化政策中需求工具应用 |
3.4.6 演进四阶段需求类工具分析 |
3.5 研究小结 |
4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演进 |
4.1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演进阶段划分 |
4.2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发文主体分析 |
4.2.1 单独发文主体构成与分析 |
4.2.2 政策发文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4.3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工具变迁分析 |
4.3.1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中供给类工具应用 |
4.3.2 武汉演进三阶段供给类工具分析 |
4.3.3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中环境工具应用 |
4.3.4 演进四阶段环境类工具分析 |
4.3.5 城市园林绿化政策中需求工具应用 |
4.3.6 演进四阶段需求类工具分析 |
4.4 研究小结 |
5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与建设的关系 |
5.1 武汉市园林绿化建设阶段成果 |
5.1.1 第一阶段(1995—1999年) |
5.1.2 第二阶段(2000—2009年) |
5.1.3 第三阶段(2010—2019年) |
5.2 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与建设之间的关系 |
5.2.1 第一阶段(1995—1999年) |
5.2.2 第二阶段(2000—2009年) |
5.2.3 第三阶段(2010—2019年) |
5.3 政策导向与建设反馈分析 |
5.3.1 建设对政策导向的反馈机制形成 |
5.3.2 政策导向机制的特征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上学难”现象凸显 |
1.1.2 居民对教育设施的需求由“量”向“质”进行转变 |
1.1.3 陕西省基础教育设施发展不均衡 |
1.1.4 参与《陕西省城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编制与研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住区基础教育设置配置理论及其标准研究 |
2.1 基础教育的定义与意义 |
2.1.1 基础教育的定义 |
2.1.2 基础教育的意义 |
2.2 基础教育设施理论研究 |
2.2.1 基础教育设施的公共性研究 |
2.2.2 基础教育设施配建理论研究 |
2.2.3 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指标研究 |
2.2.4 基础教育设施配建影响因素研究 |
2.3 住区与基础教育设施的发展研究 |
2.3.1 住区与教育设施的发展历程 |
2.3.2 住区与基础教育设施的关系总结 |
2.4 相关标准与规范研究 |
2.4.1 国家规范标准研究 |
2.4.2 地方规范标准研究 |
2.4.3 现行配置标准体系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基础教育设施现状与特征 |
3.1 陕西省域中心城市和住区现状概况 |
3.1.1 陕西省域中心城市现状概况 |
3.1.2 住区建设现状概况 |
3.2 基础教育设施基本情况 |
3.2.1 幼儿园基本情况 |
3.2.2 小学基本情况 |
3.2.3 初中基本情况 |
3.2.4 普通高中和完全中学基本情况 |
3.3 基础教育设施现状特征分析 |
3.3.1 幼儿园现状特征分析 |
3.3.2 小学现状特征分析 |
3.3.3 初中现状特征分析 |
3.3.4 普通高中和完全中学现状特征分析 |
3.4 基础教育设施现状问题总结 |
3.4.1 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普遍过大 |
3.4.2 建设规模与标准相差甚远 |
3.4.3 服务范围普遍超过标准规定 |
3.4.4 基础教育设施城际间差异大 |
3.5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建影响因素研究 |
4.1 人口因素 |
4.1.1 人口总量 |
4.1.2 人口出生率 |
4.1.3 人口密度 |
4.1.4 人口年龄结构 |
4.2 城市自然与经济因素 |
4.2.1 地形地貌与可建设用地 |
4.2.2 地区经济发展 |
4.2.3 城镇化及教育城镇化 |
4.3 住区因素 |
4.3.1 住区规模 |
4.3.2 住区分布 |
4.3.3 住区开发模式 |
4.4 基础教育设施内部因素 |
4.4.1 教育设施的办学规模 |
4.4.2 教育设施的建设规模 |
4.4.3 教育设施的类型 |
4.4.4 教育设施的通勤距离 |
4.5 影响因素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标准 |
5.1 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相关规定 |
5.1.1 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
5.1.2 陕西省相关标准规范 |
5.1.3 其他地方规范标准 |
5.2 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标准构建思路 |
5.2.1 构建原则 |
5.2.2 构建配置标准体系 |
5.2.3 控制项目内容 |
5.3 住区基础教育设施分类研究 |
5.3.1 现状基础教育设施分类 |
5.3.2 相关标准研究 |
5.3.3 住区基础教育设施分类 |
5.4 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指标研究 |
5.4.1 住区基础教育设施办学规模指标 |
5.4.2 住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规模指标 |
5.4.3 住区基础教育千人指标 |
5.4.4 住区基础教育设施服务范围 |
5.5 住区基础教育设施分级配建研究 |
5.5.1 国标中的基础教育设施配建分级研究 |
5.5.2 地方规范中的住区规模分级 |
5.5.3 住区规模分级的制定 |
5.5.4 住区基础教育设施的分级配建 |
5.6 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标准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竞赛成果 |
表录 |
图录 |
附表 |
(3)基于LID的常德市“海绵城市”城市绿地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自然现状 |
1.1.3 从LID理论到海绵城市理念 |
1.2 相关概念概述 |
1.2.1 海绵城市概念 |
1.2.2 LID概念 |
1.2.3 海绵城市与LID的关系 |
1.3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发展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海绵城市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
2.1 海绵城市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间的关系 |
2.1.1 互为指导关系的海绵城市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 |
2.1.2 存在差异的海绵城市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 |
2.2 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地系统的作用 |
2.2.1 城市绿地系统在海绵城市体系中的任务 |
2.2.2 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体系中的职能 |
2.3 海绵城市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要求 |
第3章 基于LID的海绵城市绿地体系构成 |
3.1 绿色屋顶 |
3.1.1 绿色屋顶的定义 |
3.1.2 绿色屋顶的分类 |
3.1.3 绿色屋顶的典型结构设计要点 |
3.1.4 绿色屋顶的功能作用 |
3.1.5 绿色屋顶植物选择 |
3.2 垂直绿化 |
3.2.1 垂直绿化的定义 |
3.2.2 垂直绿化的构成 |
3.2.3 垂直绿化的功能作用 |
3.2.4 垂直绿化的植物选择 |
3.3 雨水花园 |
3.3.1 雨水花园定义 |
3.3.2 雨水花园的构成 |
3.3.3 雨水花园的功能作用 |
3.3.4 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 |
3.4 下沉式绿地 |
3.4.1 下沉式绿地的定义 |
3.4.2 下沉式绿地的功能作用 |
3.4.3 下沉式绿地的设计要点 |
3.5 生态停车场 |
3.5.1 生态停车场的定义 |
3.5.2 生态停车场的生态功能 |
3.5.3 生态停车场的建设原则 |
3.5.4 生态停车场的设计要点 |
3.6 植草沟 |
3.6.1 植草沟的定义 |
3.6.2 植草沟的构成 |
3.6.3 植草沟的功能作用 |
3.7 透水铺装 |
3.7.1 透水铺装的定义 |
3.7.2 透水铺装的构成 |
3.7.3 透水铺装的功能作用 |
3.8 其他技术措施 |
3.8.1 蓄水池 |
3.8.2 湿塘 |
3.8.3 渗管/渠 |
3.8.4 植被缓冲带 |
3.8.5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
3.8.6 渗透塘 |
3.8.7 生态驳岸 |
3.8.8 生物滞留池 |
3.9 海绵城市技术对比选择 |
3.9.1 海绵城市技术比较 |
3.9.2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 |
第4章 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 |
4.1 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构成 |
4.1.2 气候植被构成 |
4.1.3 人文社会特征 |
4.1.4 旱涝灾害情况 |
4.2 常德市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
4.3 常德市江北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现状 |
4.4 LID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建设概况 |
4.4.1 建设范围 |
4.4.2 基本原则及对应措施 |
4.4.3 总体目标 |
4.4.4 具体指标 |
4.4.5 规范的制定 |
4.4.6 运行模式 |
4.5 常德市新旧城区域概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
第5章 相关绿地改造和设计 |
5.1 常德海绵城市技术研发中心设计 |
5.1.1 项目位置及现状 |
5.1.2 设计概念提取 |
5.1.3 路网和水系系统设计 |
5.1.4 功能分区与总规划图 |
5.1.5 各区域概念设计 |
5.1.6 技术指标 |
5.2 泰达·润景园二期居住区绿地海绵化技术改造建设项目 |
5.2.1 项目概况 |
5.2.2 己建成海绵城市理念基础设施现状 |
5.2.3 排水分区 |
5.2.4 建设目标 |
5.2.5 海绵城市改造分区及技术措施 |
5.2.6 海绵城市改造技术措施建设分布 |
5.2.7 各类技术措施改造 |
5.2.8 海绵建设监测系统布局 |
5.2.9 各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性要点分析 |
6.3 讨论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片来源信息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发达地区转型时期村庄生态化更新规划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地区乡村转型对村庄发展定位和更新模式产生新需求 |
1.1.2 村庄更新拟城化趋势突出,生态高冲击模式凸显 |
1.1.3 转型时期发达地区村庄更新具备较好发展潜力 |
1.1.4 乡村地区内外部环境互动要求村庄更新的生态化倾向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村庄聚落 |
1.2.2 更新、村庄更新、村庄整治 |
1.2.3 生态位、村庄生态位 |
1.2.4 转型时期、发达地区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
1.3.1 问题选取 |
1.3.2 研究视角选取 |
1.3.3 研究立足点:规划“目标-策略”体系 |
1.3.4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范围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论文章节安排 |
1.4.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生态化村庄更新理论研究 |
2.1.1 国外村庄生态化更新理论研究进展 |
2.1.2 国内村庄更新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村庄更新政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村庄更新政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村庄更新政策研究特点 |
2.3 村庄更新实践探索案例分析 |
2.3.1 德国巴伐利亚州村庄更新计划 |
2.3.2 日本原风景村庄更新计划 |
2.3.3 韩国“传统题目农村建设”项目 |
2.3.4 台湾地区“富丽农渔村”更新建设 |
2.4 村庄更新相关研究小结与启示 |
2.4.1 国内外村庄更新相关研究小结 |
2.4.2 相关文献整理对论文框架构建的启示 |
3 生态位理论借鉴与研究框架构建 |
3.1 自然生态位概念源起与发展 |
3.2 生态位研究代表性理论 |
3.2.1 生态位重叠理论与分离理论 |
3.2.2 生态位态势理论 |
3.2.3 生态位宽度与扩充假说理论 |
3.2.4 生态位适宜度理论 |
3.3 生态位理论在城市与乡村研究领域的应用 |
3.3.1 生态位理论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
3.3.2 生态位理论在乡村研究中的应用 |
3.3.3 生态位应用方向小结 |
3.4 生态位导向下的村庄生态化更新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
3.4.1 生态化导向下村庄更新研究的四大挑战 |
3.4.2 村庄更新研究的五个环节与四类评析 |
3.4.3 “四大挑战、五个环节、四类评析”的解释性框架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村庄生态价值变迁与村庄更新发展阶段特征 |
4.1 乡村生态功能价值特征 |
4.1.1 村庄价值概念和类型 |
4.1.2 村庄价值特征 |
4.2 基于乡村核心价值的国内外村庄更新发展阶段 |
4.2.1 国外村庄更新发展阶段 |
4.2.2 乡村核心价值导向下的国内村庄更新发展阶段 |
4.2.3 国内外村庄生态价值与更新发展阶段小结 |
4.3 发达地区村庄更新发展特征、问题与趋势——以杭州三江两岸地区为例 |
4.3.1 发达地区村庄更新的渠道与特点——以浙江省为例 |
4.3.2 发达地区村庄更新规划实施途径的问题与启示 |
4.3.3 发达地区村庄更新空间效果分析 |
4.3.4 发达地区村庄更新的现状问题分析 |
4.3.5 村庄更新问题的生态关联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村庄更新空间格局分析 |
5.1 开展村庄更新空间格局评价的必要性 |
5.1.1 村庄更新空间格局评价的必要性 |
5.1.2 生态位适宜度导向评价引入的必要性 |
5.2 村庄更新空间格局评析思路 |
5.2.1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村庄更新空间评价层次 |
5.2.2 基于村庄生态位适宜度的更新空间格局评价指标 |
5.3 区域层面村庄更新空间格局分析——以杭州市三江两岸地区为例 |
5.3.1 分析对象介绍 |
5.3.2 区域层面村庄更新空间格局评价内容 |
5.3.3 区域层面村庄更新空间格局评价结果 |
5.4 村域层面村庄生态化更新空间评价 |
5.4.1 村域分析对象简介 |
5.4.2 村域层面村庄更新空间格局评价内容 |
5.4.3 村域层面生态更新空间格局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生态位扩充理论的村庄更新机理与目标-策略体系 |
6.1 序参量理论引导下生态位因子选择 |
6.2 村庄生态位扩充机理分析 |
6.2.1 资源禀赋与生态需求对村庄生态位扩充的影响 |
6.2.2 制度环境对村庄生态位扩充的影响 |
6.2.3 生态技术对于村庄生态位扩充的影响 |
6.2.4 区位条件对于村庄生态位扩充的影响 |
6.3 生态位扩充导向下的村庄更新目标-策略体系架构 |
6.3.1 村庄生态化更新目标策略体系构建着眼点 |
6.3.2 生态位扩充导向下的更新规划目标体系构建 |
6.4 村庄生态化更新规划策略体系 |
6.4.1 村庄生态化更新规划策略要点 |
6.4.2 村庄生态化更新规划策略编制内容 |
6.4.3 村庄生态化更新规划策略技术方法 |
6.4.4 村庄生态化更新规划管理对策 |
6.5 村庄更新目标-策略体系实证研究 |
6.5.1 实证对象——生态要素识别 |
6.5.2 生态要素优劣势分析 |
6.5.3 生态化改造规划目标 |
6.5.4 以生态化为导向的村庄更新规划策略 |
6.5.5 生态化更新对村庄生态位扩充的绩效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7 政策因素对村庄更新规划的影响分析 |
7.1 村庄更新政策形式与分析思路 |
7.1.1 村庄更新政策的形式 |
7.1.2 村庄更新政策分析思路 |
7.2 政策因素对村庄更新的影响分析 |
7.2.1 政策因素框定村庄更新活动空间 |
7.2.2 政策影响村庄更新活动的能力与成本 |
7.2.3 政策确定不同层级主体之间的合作方式 |
7.2.4 政策为村庄更新的转型提供适应性预期 |
7.2.5 生态位导向下政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 |
7.3 政策在村庄更新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
7.3.1 政策设计思维问题:偏建设、轻管理,以城市本位发展思维逆推村庄更新政策 |
7.3.2 政策内容问题:偏重硬环境改善和短期落地,轻视软环境营造及生态长期改善 |
7.3.3 政策落实的问题:偏重纵向集中投放,缺少横向时序统筹 |
7.4 促进村庄生态化更新实施的优化对策 |
7.4.1 重视以生态化为导向的规划对政策落实的统筹作用 |
7.4.2 突出对生态格局有重要意义的村庄更新政策优先统筹安排 |
7.4.3 推进政策落实机制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
7.4.4 优先落实维系乡村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功能的政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调研过程与访谈经历汇总 |
(5)A公司项目文档管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本文框架 |
第二章 A公司文档管理体系建设框架 |
2.1 A公司的项目文档管理治理 |
2.2 A公司存在的代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
2.3 A公司项目文档管理体系建议 |
第三章 文档管理制度制定的需求确认 |
3.1 A公司项目工作分解 |
3.2 通信工程项目文档的范围和作用 |
3.3 A公司项目文档管理的职责分配 |
第四章 文档管理资源保障需求确认 |
4.1 制定文档管理计划 |
4.2 指导文档的编写和传递 |
4.3 实施文档控制 |
4.4 文档的归档 |
第五章 A公司项目文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议 |
5.1 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
5.2 总体框架、辅助模块 |
5.3 文档管理功能模块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回顾 |
6.2 主要结论及适用条件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以科学发展观规范地源热泵系统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地源热泵系统建设与发展的特点 |
1.1 规模化建设与区域性发展 |
1.2 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行政推动 |
2 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原理与适用条件 |
2.1 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原理 |
2.2 地源热泵系统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
3 “浅层地热能”的资源观点与评价方法 |
3.1 “浅层地热能”的资源观点[4] |
3.2 “浅层地热能”的评价方法[5] |
4 目前工程设计、建设中若干问题的分析 |
4.1 科学认识与科学宣传 |
4.2 科学规划与科学建设 |
4.3 科学运行与严格管理 |
5 关于推行强制性监测与监管 |
6 结论 |
(7)机动车生态型地面停车场建设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2.1 美国 |
1.2.2 德国 |
1.2.3 日本 |
1.2.4 我国 |
1.3 我国停车场生态建设相关的标准现状 |
1.3.1 行业标准 |
1.3.2 地方标准 |
1.4 术语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3 停车场的特征、建设问题及发展趋势 |
3.1 停车场的传统分类 |
3.2 停车场的特征 |
3.2.1 停车场形式的多样性 |
3.2.2 停车场需求的刚性 |
3.2.3 停车场的时空不可动性 |
3.2.4 土地资源的必需性 |
3.3 我国停车场建设的问题 |
3.3.1 停车场规划建设滞后问题 |
3.3.2 路内停车不合理问题 |
3.3.3 停车场土地资源浪费问题 |
3.3.4 停车服务问题 |
3.4 停车场建设发展趋势 |
3.4.1 与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相互影响 |
3.4.2 智能化系统化宏观调控 |
3.4.3 生态化建设 |
3.4.4 场地综合性利用 |
3.4.5 立体停车楼/库建设推广 |
4 传统地面停车场的建设模式与分析 |
4.1 路侧停车 |
4.2 建筑周边广场停车场 |
4.3 地面公共停车场 |
4.4 单位专用地面停车场 |
4.5 立交桥周边停车场 |
4.6 停车楼/库 |
5 传统地面停车场的环境影响 |
5.1 传统地面停车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5.1.1 铺装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5.1.2 排水方式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5.1.3 植被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5.2 传统地面停车场的热环境 |
5.2.1 铺装对热环境的影响 |
5.2.2 植被对热环境的影响 |
5.3 停车场的气体污染 |
5.4 停车场地面污染物 |
5.5 传统地面停车场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
5.6 传统地面停车场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6 生态型地面停车场的界定 |
6.1 生态型地面停车场的概念与内涵 |
6.2 理论依据 |
6.2.1 景观生态学 |
6.2.2 城市生态学 |
6.2.3 景观设计学 |
6.3 生态型地面停车场的建设原则 |
6.3.1 安全第一 |
6.3.2 负面生态影响最小化 |
6.3.3 绿化最优化最大化 |
6.3.4 高度统一协调性 |
6.3.5 优美的景观环境 |
6.3.6 以人为本 |
6.4 生态型地面停车场的土地多功能利用 |
6.4.1 土地混合利用 |
6.4.2 与绿地共存 |
6.4.3 场地的综合使用 |
7 生态型地面停车场的建设研究 |
7.1 停车场类型划分及设计定位 |
7.2 服务半径 |
7.3 分区管理 |
7.4 场地和总平面 |
7.4.1 选址 |
7.4.2 总平面和布局 |
7.5 生态型地面停车场建设要素研究 |
7.5.1 地形 |
7.5.2 铺装 |
7.5.3 植物 |
7.5.4 边界屏障 |
7.5.5 构筑物 |
7.5.6 设施 |
7.6 停车场土地利用形态类型与建设要点 |
7.6.1 开阔空间停车场——Ⅰ1类 |
7.6.2 建筑周边广场停车场——Ⅰ2类 |
7.6.3 边角地带停车场——Ⅰ3类 |
7.6.4 立交桥下停车场——Ⅰ4类 |
7.6.5 林下、绿地内停车场——Ⅰ5类 |
7.6.6 停车楼/库——Ⅰ6类 |
7.6.7 路内停车位——Ⅱ7类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规范性参考文件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世界主要大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 |
1.1 国际主要大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 |
1.2 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 |
第2章 轨道交通的作用、经济属性和融资特点 |
2.1 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2.2 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和经济特征 |
2.3 轨道交通的融资特点 |
第3章 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与发展规划 |
3.1 上海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与特点 |
3.2 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历史进程 |
3.3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规划与策略 |
第4章 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 |
4.1 当前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 |
4.2 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实例研究 |
4.3 政府投资主体在投融资中的作用 |
4.4 上海轨道交通债券融资实例研究 |
第5章 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问题分析与建议 |
5.1 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面临的问题分析 |
5.2 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山地小城市长宁县城规划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 选题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规划及管理理论发展过程 |
2.1 城市规划理论演进概况 |
2.1.1 城市规划经典理论概况 |
2.1.2 战后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 |
2.2 城市管理理论演进概况 |
2.2.1 社会关怀理论阶段 |
2.2.2 物质规划理论阶段 |
2.2.3 综合规划理论阶段 |
2.3 城市管理理论的孵化 |
2.3.1 雅典宪章 |
2.3.2 现代管理科学新理论 |
2.4 城市管理学:理论的合流与运用 |
2.4.1 城市管理的六大学派 |
2.4.2 城市管理的现代化趋势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规划管理模式的现状 |
3.1 国外城市规划管理模式的研究阶段、发展状况 |
3.1.1 美国规划管理模式 |
3.1.2 英国的规划管理模式 |
3.1.3 新加坡的规划管理模式 |
3.2 国内的规划管理模式 |
3.3 对小城市规划管理模式研究的目的 |
第四章 国内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规划法规相对滞后管理现状 |
4.2 规划编制思想、技术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
4.3 不规范的规划管理 |
4.4 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行政效率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
4.4.1 规划管理机构与城市规划日益复杂的趋势很不协调 |
4.4.2 人才缺口大,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太合理,影响了规划管理的效率 |
4.5 公众参与程度普遍较低,公众知法、守法的氛围还远远没有形成 |
4.6 规划执法效果差,没有形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五章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山地小城市规划管理模式 |
5.1 法规上有据 |
5.2 技术上可行 |
5.2.1 建立小城市规划管理评价体系的原则 |
5.2.2 用 AHP法进行各项指标权重分析 |
5.3 经济上有效 |
第六章 山地小城市规划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探讨—以长宁县城规划管理为例 |
6.1 长宁的区位、概况 |
6.2 长宁的县情介绍 |
6.3 长宁的规划管理 |
6.3.1 在法律法规层面,构建有效实施规划控制的法规制度 |
6.3.2 在技术层面,建立科学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系统 |
6.3.3 行政机构层面,建立有效的规划管理行政机构系统 |
6.3.4 建立科学的规划管理执行系统 |
6.3.5 建立科学的规划管理监督系统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实践应用意义 |
7.1.1 构建规划管理评价体系 |
7.1.2 制定符合实际的县级规划管理办法 |
7.1.3 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效益分析 |
7.2 下一步尚需完善的方面 |
7.2.1 深入论证法规、管理机构、规划编制之间的有机联系 |
7.2.2 分析完善指标体系 |
7.2.3 分析论证规划管理中原则性与灵活之间的关系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长宁城市景观特色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杨凌农科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的迫切性 |
1.4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2 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综述 |
2.1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
2.2 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 |
2.3 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与模型 |
2.4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简要回顾 |
3 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确立 |
3.1 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评价方法的确立 |
4 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 杨凌与陕西三个县级市经济发展指标的比较分析 |
4.2 杨凌与陕西三个县级市社会发展指标的比较分析 |
4.3 杨凌与陕西三个县级市环境指标的比较分析 |
4.4 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
4.5 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的水平评价 |
5 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5.1 调整农科城的产业结构 |
5.2 积极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条件 |
5.3 建立特色化的农科城 |
5.4 努力创新农科城城市功能 |
5.5 树立经营农科城的理念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四、从“办建设”转向“管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政策导向下武汉市园林绿化政策与建设研究(1995-2019)[D]. 朱慧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2]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标准研究[D]. 黄婷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3]基于LID的常德市“海绵城市”城市绿地改造设计研究[D]. 张旖倍.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4]发达地区转型时期村庄生态化更新规划与策略研究[D]. 柴舟跃. 浙江大学, 2016(02)
- [5]A公司项目文档管理体系构建[D]. 应浩. 复旦大学, 2013(03)
- [6]以科学发展观规范地源热泵系统建设[J]. 汪训昌. 制冷与空调, 2009(03)
- [7]机动车生态型地面停车场建设基础研究[D]. 陶小燕.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8]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研究[D]. 王洪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7)
- [9]山地小城市长宁县城规划管理模式研究[D]. 李健. 贵州大学, 2007(03)
- [10]杨凌农科城城市竞争力研究[D]. 关娜.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2)
标签:生态位论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 生态停车场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