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沉从文爱情小说的民间意象

论沉从文爱情小说的民间意象

一、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论文文献综述)

赖鑫[1](2021)在《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沈从文按自己的理解认知挖掘抒情浪漫的本真人性和乡土情感,延续了明代性灵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姿态。他认为小说并非是僵硬的文学表达方式,而是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包括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前者主要是完善小说的社会使命,后者是诗意抒情的叙述手段。秉承这一创作理念,沈从文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梦境描写和梦幻叙述,作者用“梦”重构自然与人事,在缥缈独特的梦意象中倾注丰沛的情绪,“梦”成为叙事风格的标出特征,是艺术创造的内驱。诗意与浪漫离不开“梦”,“梦”为小说内容和结构的完善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梦”的出现是沈从文对湘西封闭世界的生命形式与生存状态的隐晦思考,反映了他对命运困境和理想追求的体悟与认知。本文是在以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为研究对象的视域下,试图分析小说中“梦”涵盖的文学理想、“梦”的艺术特色、“梦”的功能、写“梦”的原因和影响。本文通过对沈从文小说作品的提炼整合,系统探寻其“梦”现象,从而关注沈从文对生存、生命、命运的思考。并结合沈从文创作的心态变化,回归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探究作者用“梦”承载的文学理想,对沈从文小说研究热潮中被遮蔽的“梦”现象做新的体察和审视。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梳理的是沈从文小说中“梦”书写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研究创新性和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是对本文研究价值的探讨,并集中论述了沈从文对“梦”的看法,分别阐述了沈从文对作家与“梦”的关系、小说与“梦”的关系的认识,揭示出沈从文写“梦”的独特底色和特殊情怀。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是对沈从文研究、沈从文小说“梦”研究现状的分类梳理,在归纳整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小说“梦”研究的方向和存在不足的原因。研究的创新性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三个方面展开叙述。研究对象的界定是对“梦”的界定,取义从梦境描写延伸到梦幻叙述。正文由二到六章构成:第二章分析沈从文小说中“梦”的主题脉络:传达文学理想。沈从文是织“梦”的佼佼者,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梦”,彰显出作家流动的思绪力和精彩的审美力。从文本细读和知人论世的方式着手,将文本和文化、历史相结合,准确把握住作家写“梦”的意图,透过表层的“梦”牵引出叙事主题。第三章探究沈从文小说写“梦”的艺术特色:内容特色和表达特色。以细微的“深度描写”来把握“梦”的内容特色,分别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比较了沈从文小说写“梦”与传统文学写“梦”、同时代的现代作家写“梦”的区别,把握作家在继承传统梦文学素养、革新现代小说梦幻叙事两个层面上的立异求新;又围绕“超越艺术常规”衍生出的新颖的语言和怪诞的风格来掌握“梦”的表达特色,体会作家个性化的创作尝试。第四章论述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功能:表现功能、组织功能和文体功能。从“梦”是沈从文艺术加工后的文学符号入手,发现“梦”具有强烈的生发性和表意性、在结构上发挥独特的功能、具备超越一般叙述的特性,表现了沈从文奋力建构文体的理想化试验。以此总结出小说“梦”在表情达意、组织情节和文体建构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五章探析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原因。从作家自身的幻想天性与幻思气质、萦绕着“五四”新文学精神的社会背景、“抽象的抒情”的审美趣味来还原作家幽深的梦情结;从“常”与“变”的深刻思维、“破”与“立”的复杂情感来分析“梦”承担的承载作家变动的文化意识的重任。明晰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情绪意识是积极的,是为建构文学理想而服务。第六章重点讨论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体而言,文学价值是“梦”对命运困境的揭露,主要从“梦”映射的生存困境、文化困境和道德困境三个层面来分析。美学价值是“梦”对加速抒情风格形成所做出的贡献,包括以“梦”描绘浪漫的传奇故事、以“梦”抒发浓郁的乡土情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寻小说“梦”的文学化、审美化处理路径。结语部分是站在反思沈从文小说文学创作的角度来回溯小说“梦”的流变。将其放在文学史视野中进行考察,“梦”不仅是沈从文个性化的艺术结晶,也是二十世纪现代小说“造梦”的重要范式。而沈从文小说的“梦”书写到后期逐渐走向简单化、萎顿化、框架化,这是由作家人生经历和创作心态决定的。不同阶段的小说有不同样态的梦幻成分启示我们要用思辨和客观的评判思维去解读作家笔下的“梦”。

银鑫[2](2020)在《现代湖南新诗研究(1918-1949)》文中提出1918年9月15日,陈衡哲留美期间发表了现代湖南新诗史上第一首白话新诗《人家说我发了痴》,拉开了现代湖南新诗创作的序幕。现代湖南新诗的创作历程大体上与中国现代新诗创作进程同步,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20年代(1918-1927)是湖南新诗创作的尝试探索期,部分诗人在不断摸索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湖南刊载新诗的文学报刊大量涌现。1930年代(1928-1937),湖南诗人的创作呈现出逆势突围的趋向,在当时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发表诗歌的社团、出版物有了先前的成果固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群体的社团活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潮。1940年代(1938-1949),现代湖南诗人响应时代要求,在诗中唱响了革命与战斗的主旋律。现代湖南诗人是一个在时代风云激荡下与地域文化浸染下成长起来的诗人群体,他们的诗歌兼具时代共性与地域特性,在创作的共性之中又展露出诗人自我的个性。这一特点在他们的诗歌主题、艺术风格上均有呈现。现代湖南新诗的主题丰富,集中地表现在对忧时与经世、爱情与婚姻、离别与思念、自然与人生主题的书写上。现代湖南诗人在诗中揭露社会黑暗与不公、表达对底层人民的关怀、抒发保家卫国的情志;通过描写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爱情的苦痛、对包办婚姻的批判向读者传递着他们的婚恋观;借由吟咏自然和慨叹人生,纾解心中的愁绪;他们也在诗中抒写离别的愁苦与乐观释然,倾吐对故土的思念。在时代的急剧变化中,湖南诗人的创作中融入了对家国天下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在艺术风格上,现代湖南新诗呈现出浪漫奇幻、清新隽永、刚劲质朴的特点。语言大都平实质朴、俚俗不讳,口语、方言的使用在诗中俯拾皆是。现代湖南诗人擅于通过奇幻的想象,古典的神话,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营造浪漫的意境,使诗歌呈现出浪漫奇幻的风格。清新隽永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运用、意象的选择、以及内容上追求一个“味”字上。现代湖南新诗不断从湖湘文化精神中汲取养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为湖湘地域文化精神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现代湖南新诗也与时代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始终呼应着革命运动的潮流,成为革命斗争强有力的号角,彰显出较好的宣传价值。同时,现代湖南诗人以实录或者艺术加工的方式记录革命运动与斗争的重要时刻,借用新诗反映历史,使现代湖南新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或历史参考价值。现代湖南新诗语言、精神品质和主题书写上的特点在当代湖南诗人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延续。

高爽[3](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认为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麻于宁[4](2020)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游移与坚守 ——以《边城》版本修订与选择为视点》文中提出湘西是孕育沈从文生命和创作的摇篮,《边城》的问世标志着沈从文文学体系中“湘西世界”的形成,凝结着沈从文文学理想的核心意蕴。沈从文在其人生的几个重要节点修订《边城》,经其亲自修订再版后的《边城》呈现出颇有意味的变化。论文通过初版本、开明本、校正本、文集本间的对校,尝试还原每一版修订及再版的历史现场,探讨沈从文修改《边城》时隐含着的情感变化与思想斗争,探寻在历史的纵向延伸中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常”与“变”。《边城》版本修订体现了作者在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中心境与文学思想的差异。相较于初版本,开明本在语言表达、环境描写及意象选择等方面进行修改,进一步深化了文本思想深度,以期带来更高的审美价值。开明本时期,沈从文承续一贯的文学主张,进行“有情”的生命探索,以审美的角度探寻理想生命的存在形式,从中找寻到神性,和源于“美”的爱。同时,将“人事”作为与环境对应的平行轨道,主张在环境的纷杂中凸显人事的不同样式。沈从文对开明本的修订,可以认为是其文学创作观念已然成熟。相较于开明本,校正本在语言风格、情节展开、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修改,旨在遵循新的文学范式,贴近新的时代语境和大众阅读取向。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在这些“外在形式”的背后,一部分修改延续着开明本时期的传统,隐现着沈从文不断将自己拉回自身既定文学轨道的意识。虽然他对小说的“外在表现”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但“有情”文学观念并未完全消散。他在文学政策与自我文学理想之间游移。相较于其他三个版本,文集本在还原小说语言风貌的基础上,以开明本为主体,保留开明本中为提升审美价值和思想意蕴修订的内容;删改校正本中的时代印记,弥补校正本艺术底蕴和文本内涵方面的空缺。虽然文集本仍留有意识形态规训的痕迹,但是在众生喧哗中,沈从文是以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努力向开明本时期的真我回归。沈从文在生命长河中与文学几经别离,令人慰藉的是,《沈从文全集》收入开明本《边城》以及曾因不可抗因素丢失的其他作品。在亲人和理解他的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他有关文学“破碎”的梦。

吴桃生[5](2020)在《论1920年代沈从文小说的情爱书写》文中提出聚焦于两性的情爱书写,是沈从文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文学创作上的日渐成熟与稳定,沈从文20年代小说的情爱书写一直处于自我探索当中,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书写内涵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1924年到1927年。五四恋爱小说的兴起,形成了“自叙传”和探讨“婚姻爱情的问题小说”两种书写模式,以此为学习对象,沈从文写下了大量的模仿之作,但是这些习作和五四时期的恋爱小说相比并未显现出本质的不同,其中的文学价值自然也不高。第二阶段发生在1928年前后。通过借鉴西方经典情爱小说《茶花女》和《少年维特之烦恼》,沈从文赋予了笔下的都市男女浪漫化的情爱体验,但这些拟想的爱情故事和他自身生活相差太远,因此小说创作很快陷入重复的困境。乡土爱欲的登场,使其创作内涵不仅开始溢出五四恋爱小说的写作程式,也逐渐摆脱了对西方小说借鉴的影子。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乡土和都市的情爱书写在创作态度、性爱表现以及文坛风尚的追逐方面存在诸多同构倾向。第三阶段为1929年。自办刊物的契机,让沈从文终于有机会实现自我的文学追求。通过对苗族文化的寻根,沈从文重构了一个人神和悦的乐园,把湘西现实的爱欲升华到圣洁唯美的神性之爱,叙事重心由两情相悦的性爱转向男女真挚情感的交流,叙事方式由直露转向含蓄,由此使得自己的小说真正进入了一个审美的世界。

周爱勇[6](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指出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岑梦佳[7](2020)在《汪曾祺早期小说论》文中指出近年来对汪曾祺20世纪40年代佚文的搜集越发完整,对汪曾祺小说的讨论也渐渐转向他的早期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他作为青年学生的课堂习作,因此小说存在不成熟的部分。但是也正因为他青年学生、作者的身份,让他有更大的勇气去尝试小说叙事的可能性。汪曾祺自身有着非常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学的底蕴。在还未进入西南联大之前他接受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学教育,他承袭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风气。他的这种感情投射到小说上,便使小说带有一股浓浓的中国味。进入西南联大后,汪曾祺接触到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这样一种新奇的文学写作方式打开了汪曾祺创作的大门,他吸收存在主义、意识流、象征主义等手法,并且将其融入其中。因此可以在他早期小说中可以看到中西杂糅的部分。小说的人物、题材、语言组织都是偏向传统的,同时西方现代主义作为写作技巧编织进文本中。作为青年学生的汪曾祺除了自主看书学习,尝试写作外,还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他早期小说中的某些作品是在沈从文于西南联大开设的《各体文习作》课上完成的。在沈从文的影响下汪曾祺早期小说必然带有对沈从文小说的模仿,甚至有些是对沈从文小说的仿写。当然,汪曾祺早期对沈从文的模仿是非常有意义的,他直接接受了沈从文创作的一些思想。但也应该看到汪曾祺与沈从文存在的差异。尤其是沈从文对时代历史性的关注,对人成熟性的思考等等,都是汪曾祺早期小说未曾触及的。汪曾祺早期小说的创新之处是他融入意识流的创作手法,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在他早期意识流小说中故事叙事没有正常的逻辑顺序,时空跳跃度极大,主客观真实随时改变。也正因此他的这类小说读来有些晦涩难懂。有创新,自然也有承接,他早期还有一类受京派影响较重的小说。以全知全能的作者从外部展开叙述,小说背景大多是作者的故乡高邮或是第二故乡昆明。同时分析汪曾祺早期小说可以以此作为桥梁,连接起他早期与晚期的创作。经过时间与个人经验的沉淀后,他早期那些创新探索的部分,最后留下来的是什么。

涂文萍[8](2019)在《在诗与真之间 ——论沈从文小说的情爱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情爱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母题,在沈从文笔下,情爱书写构成了沈从文创作的独特景观之一。情爱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负载着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对理想的社会人生形式的建构。基于沈从文丰富、独异的情爱小说创作,可厘清沈从文笔下情爱书写的发展演变,探究沈从文隐秘的文学创作心理,寻找其小说创作独特性的特殊成因,以期有效拓展沈从文小说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第一部分为绪论。依据情爱这一文学主题的价值与意义,探寻情爱与沈从文其人、其小说的联系,主要梳理沈从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大致发展脉络,明确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基础,在论述研究方法、理论支撑的同时兼及沈从文情爱书写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沈从文小说中的情爱呈现。沈从文的情爱书写内容纷繁复杂,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反观沈从文情爱书写,从而彰显出沈从文情爱书写的独异性。从整体上看,情欲之爱是沈从文笔下都市情爱书写的底色,体现出特定空间的情爱书写特点;诗性之爱是伴随着湘西文学世界而被建构起来的情爱书写特色,且与都市情爱构成并立;进入文学创作后期,沈从文不断将自己对理智与情感的思索融入笔端,其情爱书写又被增添了抽象化的质素。第二章主要分析情爱书写的心理动因。立足于个性心理、生存体验以及沈从文自身的文学理想建构等层面,追溯制约沈从文情爱书写的关键性原因。对于沈从文而言,受制于多重因素形成的沈从文的孤独意识潜在地影响了其笔下的情爱书写,孤独意识也沉淀为沈从文诗意敏感气质的底色。而从创伤与体验的视角上追问沈从文小说中情爱书写的原因,则更具意义。初恋的创伤潜在地影响到他笔下情爱世界的样貌,而都市体验的酸涩更左右了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审美态度与其情爱书写中的人物谱系。第三章主要阐释情爱书写的深层价值与意义。将沈从文小说中的情爱书写归置到现代视阈下进行重新审视,从而界定沈从文独特的情爱书写对其个人、文学史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情爱的反复书写,沈从文一次又一次地攫取情绪宣泄的快感,更是从中获取了自我身份的体认与再度回归;在沈从文小说的情爱书写中,呈现出由“自在”向“自为”的发展倾向,这是沈从文理想人生形式的集中表达;情爱,其实质是作家进行自觉文体建构的载体,经由情爱这一观照视角,沈从文笔下的文学创作意旨得以完整呈示。

龙晓灵[9](2019)在《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文学史上,湖南作家古华的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并为当代文坛画上浓重一笔。他的文风清新严峻,笔调诙谐幽默,深深的吸引了读者阅读。学界对古华作品展现的时代面貌和挖掘的复杂人性趋于肯定。古华对湘南地域环境和湘南民俗风情的描绘,使小说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地域文化氛围,并赋予了古华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古华创作一系列具有湘南地域特色的小说,这不仅体现在主题方面,还体现在叙事方面。其中,民俗是古华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文探索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以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为研究对象。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以此讨论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论述研究古华的缘由及意义;其次归纳整理古华小说的研究现状,阐释其研究的可行性;最后阐述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论文的第一章论述了古华民俗意识的生成和呈现,分为两节。第一节讨论古华民俗意识的生成,主要从作家的个人经历与体验,以及湖湘文化的影响来论述;第二节讨论古华民俗意识的呈现,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民俗风景的书写,二是对民俗风情的书写。其中民俗风情的书写,又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三个方面来展现。论文的第二章论述了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的内涵及意义,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古华对文化的思考,其一是民俗文化的陷落,其二是民俗文化的守望;第二节探讨对生命的思考,其一是追寻精神的家园,其二是洞察和礼赞人性;第三节探讨对社会历史的反思,其一是反思历史,反思“文革”,其二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融合。论文的第三章论述了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的建构与审美特点,分为两节。第一节讨论民俗叙事的形式,分别从场景化、情节化和意象化展开论述;第二节讨论民俗叙事的审美特点,从地域性、抒情性和悲剧性分别论述。文学创作中,古华的民俗叙事注重对民俗风景和民俗风情的描绘,使小说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其民俗与叙事相结合并融入小说中,这不仅增添了小说意蕴的丰富性,还增加了小说的厚度和深度。本文通过对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研究,以此尽可能的解读古华小说中蕴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秦赞[10](2018)在《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京派小说研究 ——以废名、沈从文为中心》文中指出京派作家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是描写民俗的重镇。本论文选取京派两位中坚作家废名、沈从文。以他们的小说作为中心阐释对象,考察京派作家的民俗叙事。目的是:探寻京派小说民俗叙事根源,考察作品的创作特质,挖掘民俗叙事的深层意蕴,进一步对小说的民俗世界给予全面观照;找寻京派作家的创作心理、个性以及民俗观念。第一章是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四个方面,结合两位作家的作品进行多样展现。第二章在叙事建构形式、内在审美品质两大方面考察两位作家作品的民俗叙事特色。首先结合叙事学相关理论,系统阐释京派小说民俗叙事是如何建构的,全面分析民俗描写在小说的作用;而后从美学角度挖掘民俗叙事背后的内在审美品质,展现民俗描写为小说带来的艺术价值。第三章则试图探寻作家的文化观;作家的生命观:怀乡情结,作家的人性关怀心态;作家在时代环境中形成的民族国家意识,即社会观。通过两位作家小说的民俗描写,展现和辨析隐藏在其中的文化观、生命观和社会观。笔者归结为民俗观念,并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二、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论文提纲范文)

(1)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的创新性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2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叙事主题
    2.1 建造“人性小庙”
    2.2 探寻“爱与美”
    2.3 重铸民族品德
3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艺术特色
    3.1 内容特色:细微的“深度描写”
        3.1.1 突出的“现代性”和刻意的“向内转”
        3.1.2 显着的“地域性”与精彩的“审美力”
    3.2 表达特色:“超越艺术常规”
        3.2.1 运用新颖的语言:隐喻、象征
        3.2.2 构建怪诞的风格:夸张、变异
4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功能
    4.1 小说“梦”的表现功能
        4.1.1 制造陌生化效果:转换视角
        4.1.2 铺叙深层情感:揭示心灵
        4.1.3 意义指向梦外:左顾言他
    4.2 小说“梦”的组织功能
        4.2.1 打造叙述节奏:间隔叙事
        4.2.2 促进情节发展:预知未来
        4.2.3 创设多重时空:虚实相生
    4.3 小说“梦”的文体功能
        4.3.1 建构散文化体式小说
        4.3.2 构造诗化体式小说
5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原因探析
    5.1 沈从文浓厚的“梦情结”
        5.1.1 作家自我:楚文化造就的幻思气质
        5.1.2 社会因素:“五四”新文学精神的推动
        5.1.3 审美趣味:“抽象的抒情”文学观的坚守
    5.2 承载沈从文变动的文化意识
        5.2.1 “常”与“变”的思维变奏
        5.2.2 “破”与“立”的情感交织
6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深远影响
    6.1 文学价值:传达作家对命运困境的思考
        6.1.1 生存命运: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6.1.2 文化命运:旧文明的悲剧抗争和被迫臣服
        6.1.3 道德命运:灵与肉的永恒冲突
    6.2 美学价值:加速小说抒情风格的形成
        6.2.1 以“梦”描绘浪漫的传奇故事
        6.2.2 用“梦”抒发浓郁的乡土情感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现代湖南新诗研究(1918-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现代湖南新诗的概念界定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发展概况
    2.1 现代湖南新诗的源起
    2.2 众声喧哗的20年代
    2.3 逆势突围的30年代
    2.4 救亡图存的40年代
第3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主题意蕴
    3.1 忧时与经世
    3.2 离别与思念
    3.3 爱情与婚姻
    3.4 自然与人生
第4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艺术风格
    4.1 浪漫奇幻的风格
    4.2 平实质朴俚俗不讳
    4.3 清新隽永之美
第5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价值定位
    5.1 记录与宣传现代中国革命
    5.2 传承与发展湖湘文化
    5.3 对当代湖南新诗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B 现代湖南诗人名录
致谢

(3)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沈从文文学理想的游移与坚守 ——以《边城》版本修订与选择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开明本:“善本”的选择与拟定
    第一节 节制内敛的审美气韵
    第二节 历史长河中的艺术沉潜
    第三节 文学观念体系的建构
第二章 校正本:“群”与“我”之间的游移
    第一节 社会规范下的自我修正
    第二节 融入新秩序的主动与被动
    第三节 情感经验的倾注与表达
第三章 文集本:“有情”传统的试探与彰显
    第一节 时代印记与主体唤醒
    第二节 喧嚣年代的文人姿态
    第三节 生命哲学的回归与召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论1920年代沈从文小说的情爱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五四恋爱小说书写模式的延续
    第一节 苦闷的“自叙传”
    第二节 问题小说中的婚姻爱情
        一、新式家庭的呈现
        二、幸福生活的幻灭
第二章 情爱书写的新开拓
    第一节 习得的“罗曼蒂克”
    第二节 乡土爱欲的出场
        一、个人爱恋经历的直接文学化
        二、两情相悦的自然性爱
第三章 书写内涵独特性的初步显现
    第一节 苗族婚恋文化寻根
    第二节 性的消隐情的张扬
    第三节 情爱的“优美”与“崇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一) 论题的提出
        (二) 论文创新之处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一) 风景的“陌生化”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一) 《桥》的语言突围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结语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汪曾祺早期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兼容中西的文体结构
    第一节 传统文学内蕴的延续
        一 “乡愁”主题的传承
        二 黄昏意象的内涵
    第二节 西南联大的“现代”之风
        一 生存空间的困境
        二 “自由选择”的困境
    第三节 “中体西用”的小说叙事模式
第二章 汪曾祺早期小说与沈从文的比较
    第一节 汪曾祺对沈从文的模仿
        一 形似的人物选择
        二 类似的故事情节
    第二节 沈从文与汪曾祺早期小说的差异
        一 人物构造文本的差异
        二 时间流转的差异
        三 男女主叙述主体的差异
第三章 独特的叙事手法
    第一节 意识流的叙事创作
        一 时空的错乱
        二 主客观真实
        三 巧用环境描写
    第二节 外部叙事的小说创作
        一 对小人物的关注
        二 风俗画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在诗与真之间 ——论沈从文小说的情爱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用人心人事作情爱之曲
    第一节 情欲之爱
    第二节 诗性之爱
    第三节 抽象之爱
第二章 文字包裹下的伤痕
    第一节 情爱创伤的执着表达与纾解
    第二节 都市体验的情感宣泄与抵抗
    第三节 孤独意识的深度影响与确认
第三章 情爱:作为一种建构
    第一节 情爱对自我认同的建构
    第二节 情爱对理想人生形式的建构
    第三节 情爱书写与文体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和意义
        1、研究缘由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古华民俗意识的生成和呈现
    第一节 古华民俗意识的生成
        一、个人经历和体验
        二、湖湘文化的熏陶
    第二节 古华民俗意识的呈现
        一、民俗风景的书写
        二、民俗风情的书写
第二章 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 文化的思考
        一、民俗文化的陷落
        二、民俗文化的守望
    第二节 生命的思考
        一、返回精神的家园
        二、洞察和礼赞人性
    第三节 社会历史的反思
        一、反思历史,反思“文革”
        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交融
第三章 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构建与审美特点
    第一节 民俗叙事的形式
        一、场景化
        二、情节化
        三、意象化
    第二节 民俗叙事的审美特点
        一、地域性
        二、抒情性
        三、悲剧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10)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京派小说研究 ——以废名、沈从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多元的艺术展现:京派小说民俗世界基本形态
    1.1 物质民俗
    1.2 社会民俗
    1.3 精神民俗
    1.4 语言民俗
第二章 京派小说的民俗叙事建构及审美内蕴
    2.1 民俗叙事建构的形式
        2.1.1 场景化:还原民俗生活
        2.1.2 情节化:构架推动故事
        2.1.3 意象化:象征隐喻功能
    2.2 民俗叙事的内在品质
        2.2.1 神秘性:增添艺术深度
        2.2.2 地域性:田园桃源之境
        2.2.3 抒情性:凸显文体特征
第三章 民俗叙事的隐性内涵及意义
    3.1 文化观:作家创作心理及个性
        3.1.1 返归自然和乡村崇拜
        3.1.2 传统民俗文化的写意
    3.2 生命观:恋乡怀旧和彰扬人性
        3.2.1 自觉叙述和展现乡土
        3.2.2 发掘和颂扬人性真情
    3.3 社会观:民族国家意识
        3.3.1 乡村与都市的抵触与结合
        3.3.2 传统与现实的冲突和交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D]. 赖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现代湖南新诗研究(1918-1949)[D]. 银鑫.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4]沈从文文学理想的游移与坚守 ——以《边城》版本修订与选择为视点[D]. 麻于宁. 华侨大学, 2020(01)
  • [5]论1920年代沈从文小说的情爱书写[D]. 吴桃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7]汪曾祺早期小说论[D]. 岑梦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在诗与真之间 ——论沈从文小说的情爱书写[D]. 涂文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研究[D]. 龙晓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10]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京派小说研究 ——以废名、沈从文为中心[D]. 秦赞. 河北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论沉从文爱情小说的民间意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