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贴现现金流量法之于企业并购决策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1](2020)在《基于实物期权的海外矿业权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一带一路”重大举措实施以来,中国在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国矿业类公司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大“走出去”的步伐,积极、主动地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及地区寻求合作,矿产资源项目投资越来越多,矿业类企业的并购活动也日趋频繁,矿业权价值评估在经济活动中的需求量不断提升。矿业权市场保持稳健发展的前提就是矿业权价值能否得到更加公平、公正且合理的评估。海外矿业权投资风险较大,传统方法无法准确克服海外投资中的不确定性,加之目前国内学者对针对海外投资中涉及矿业类公司的矿业权价值评估的研究较少,故本文将通过跨国背景下的实物期权方法对海外投资中涉及的矿业权价值进行评估,希望能对跨境涉及矿产资源投资的经济活动中矿业权价值评估研究起到丰富和补充的作用。本文将海外矿业权价值影响因素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分析,结合这些因素对矿业权价值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分析矿业权管理的灵活性及自身的期权特性,在海外矿业权价值评估过程中引入实物期权的方法。由于海外矿业权价值的评估涉及跨国交易,故本文以B-S期权定价模型作为研究基础,通过引入由汇率和矿产品价格波动共同组成的标的资产联合波动率,对原始模型进行改进,建立海外矿业权实物期权评估模型。通过引入A铝土矿的评估案例,以原评估基准日的各项参数指标,对A铝土矿的矿业权价值采用实物期权方法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A铝土矿矿业权评估案例采用DCF方法评估值为39,907.23万元,采用实物期权方法评估值为53,952.85万元。证明了实物期权方法的评估结果弥补了传统DCF方法不具备灵活性和忽略矿业权不确定性的不足,体现了实物期权方法在处理在海外矿业权价值评估业务中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张明[2](2020)在《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百度、阿里和腾讯等公司的出现体现了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到后来滴滴、美团点评等更新的网络服务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几乎已经遍布国民生活的各个角落。随着腾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阿里巴巴在纳斯达克上市,这些互联网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中股价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还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新三板挂牌上市。同时互联网企业定增、并购、重组案例也层出不穷,但是有关互联网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发展却比较缓慢,已经跟不上互联网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发展速度。无论是投资还是并购互联网企业,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的估价已经成了投资者所面对的难题,因此,对互联网企业建立一个适合的价值评估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且迫在眉睫。由于互联网企业具有有别于传统企业的独特性,目前的价值评估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互联网企业。当下互联网行业企业众多,规模不一,经营模式也是各种各样,但是他们都属于高新技术范畴,技术更新较快,有形资产占比较少,但无形资产尤其是未入账的无形资产却是占了企业整体资产的大部分,例如其高能力的研发人员、客户、已有的超前研发技术等。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内部争得一席之地,企业往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本,但可能收入并不稳定,这也导致其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其中凸显的问题就是,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大都没有将那些重要的无形资产纳入价值评估之中,继续用其对互联网企业进行评估可能并不合适。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包含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两大部分,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分析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进行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的必要性,同时总结了前人关于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观点以及目前研究的成果。然后总结了互联网企业的特点,用户对互联网企业的贡献和重要性,以及目前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所存在的难点。同时引入了较新的用户价值法,由于用户价值法将用户这一对互联网企业价值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纳入了企业价值评估之中,该方法与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相比有其优越之处。但目前用户价值法对整个企业采用统一的用户贡献价值,实际上不同的用户对不同的业务分部贡献价值是不同的,采用单位活跃用户收入来衡量单位用户贡献值更加能代表用户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因此本文在用户价值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分部用户价值法。在案例研究部分,本文选取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分部用户价值法、贴现现金流量法、市盈率法和市盈率相对增长比率(PEG)对其进行估值,同时将四种方法的估值额与其市值相比较,得出了分部用户价值法在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主要分析了采用分部用户价值法的估值价值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将四种方法的估值额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存在的差异原因。虽然分部用户价值法尚存在一定的缺陷,仍然需要改进,但运用其对互联网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更为合理,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分部用户价值法还可以为投资者进行互联网企业股票买卖和并购重组定价提供参考。有助于互联网企业更加注重用户价值,制定更适合的经营战略和决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周钰强[3](2020)在《开元公司跨行业并购中的财务整合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并购活动频发,并购已成为众多企业实现转型或扩张的首选方案。但大量失败并购案例,揭示了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存在不重视、不系统、不彻底等情况,对并购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财务整合作为各项整合的基础与枢纽,对于总体整合效果影响巨大,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整合,以实现双方财务系统对接,优化资源配置,成为企业并购后应当着重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在梳理了国内财务整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财务整合的内容、模式及整合效果做出了具体剖析。并将制造业企业开元公司跨行业并购教育行业企业这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阐述了并购双方的发展历程、并购过程、并购动因及财务整合过程。然后对开元公司并购后的整合措施做具体分析,包括统一并购双方财务目标;重构财务组织并合理配置财务人员;改进会计处理流程、提升财务信息化程度以实现双方财务系统的对接;加强资金控制、对应收账款委托收款并合理规划优质资产与不良资产,以整合存量资产;重设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并实施股权激励,实现绩效评价与激励体系的有机统一。同时,通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和贴现现金流量法等评价方法,指出开元公司通过一系列整合措施,在盈利能力、市场份额、核心竞争力及企业价值四个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本文研究认为,开元公司在财务整合过程中,较好的坚持了系统性整合观念,合理规划了财务组织与财务人员,并结合跨行业并购特殊性,将整合重心放在存量资产整合上,这些举措值得相关企业借鉴。但开元公司在后续财务整合过程中,也应当关注偿债能力下降风险,加强对营销费用的把控,同时注意使财务整合与其他整合相互影响,以期更好的实现财务协同效应。本文通过相关研究,将财务整合理论运用于开元公司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实践中,并结合跨行业并购实际,构建了以整合措施为主体的有效财务整合实现途径。因此,本文的研究能够丰富财务整合相关理论基础,也能为相关企业提供可供实践的经验借鉴。
赵文俊[4](2020)在《酒店企业并购绩效比较研究 ——基于EVA的首旅并购如家和锦江并购卢浮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2013年以来,我国酒店行业进入大并购时代,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纷纷参与其中,不断推动我国酒店行业飞速发展。为了获得市场与发展的先机,各大酒店企业采用并购作为重要的发展手段,以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随着酒店行业并购的不断发展,并购行为已由原来的盲目从众逐步趋于理性,酒店企业更加关注并购的绩效水平。并购绩效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不同的评估方法影响着酒店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结果。酒店企业并购绩效的正确评估,有利于避免酒店企业进行盲目性收购,促进酒店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指导酒店企业采取恰当的经营策略,使酒店企业能够进行可持续的经营与发展。基于对国内外并购绩效文献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多种不同的并购绩效评估方法,如事件研究法、因子分析法、贴现现金流量法、专家评分法、传统财务指标分析法和经济增加值评价法。经过分析发现,经济增加值评价法对于酒店企业的并购绩效评价,更加全面真实且针对性强。本文以EVA评估方法为基本点,着重剖析EVA的核心评价指标,将EVA报酬率分解为税后净营业利润率、资本周转率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采用这三个指标进行细化式的并购绩效评估,以期为酒店企业并购绩效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与此同时,本文采用双案例对比研究法,选取两个大型的酒店企业并购案,首旅酒店并购如家酒店和锦江股份并购卢浮集团,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首旅酒店的并购绩效高于锦江股份,其主要原因是前者的净投资成本和债务资本率低于后者。鉴于此,结合细化的EVA报酬率分析,酒店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净营业利润、降低净投资成本,均衡企业的权益资本率和债务资本率三大方式,提升其并购绩效。酒店企业的并购绩效注意事项主要有三条:其一,建立基于EVA的绩效评价体系;其二,增加对于净投资成本的关注度;其三,合理调整静态的资产负债结构。
杨璐[5](2019)在《实物期权视角下维也纳酒店并购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正在由传统靠资源带动转向创新成为驱动力。企业并购重组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新形式创新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不少知名高中端酒店因其服务水准高超、员工能力全面、房间空置率低等特点已成为投资市场的新热点,引起同行业或跨行业投资者的注意。尤其在当前中小型酒店寻求突破,大中型酒店寻求创新的重要节点,酒店企业并购重组交易双方均迫切需要真实合理的并购价值评估方法为酒店企业并购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但资产评估在我国起步较晚,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部分并未专门分列出并购价值评估方法。传统资产基础法、市场法、收益法已无法满足快速扩张的并购价值评估业务发展需要。基于酒店企业并购独有的价值特性,国内外评估界专家学者积极在传统评估方法上进行改进,实物期权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将期权理论考虑到并购中的方法同时考虑并购过程中酒店价值与期权价值共存的特点,能够在不确定情况下科学的评估并购企业价值,将实物期权法运用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论文分别介绍了实物期权理论的含义、特点以及实物期权法的相关概念,结合并购价值评估的特点,说明并购价值评估具有实物期权特性。论文以锦江酒店拟收购维也纳酒店80%股份为例,引入实物期权理论及实物期权模型对维也纳酒店进行价值评估。案例详细描述了交易方的基本情况,包括介绍维也纳酒店的经营状况,基础财务数据和评估背景等。随后对维也纳酒店评估案例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传统评估方法和实物期权法的相关理论,综合比较了各种评估方法在实际案例中的适用性,并分别列出收益现值法、市场比较法和实物期权法的评估阶段、过程和结果,综合对三种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从评估案例中发现了实物期权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对于传统评估方法的优势与亮点,提出在未来应用实物期权法进行酒店并购价值评估时应当重视现实资产与期权价值的结合,根据不同并购条件为评估选择合适的并购期权类型,还要在评估中把握酒店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实物期权价值特点,以期为酒店企业并购价值评估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意见。
凌芷逸[6](2019)在《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经济市场化也不断加强,企业收购、合并以及股权转换等交易活动的发生量大幅增加,交易活动中企业价值的评估需求体量也随之增大。在当前经济背景下,资产重组成了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达到公司利益最大化,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的重要环节。为交易双方提供科学且公正的价值衡量尺度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客观而准确地评估企业价值十分重要。如何选取评估方法及模型,如何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应怎样最大可能使评估结果反映企业真实价值成为了资产评估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K公司并购交易作为案例,针对其进行并购时运用二阶段增长模型评估企业价值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在综合考虑K公司企业自身实力以及所处经济环境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K公司在并购价值评估过程中关于评估阶段划分和发展趋势预测等方面的缺陷及不足,在以上问题导向下,利用医药行业以及K公司的数据及资料分析计算K公司实际应划分的评估阶段以及真实发展趋势,据此预测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并使用三阶段增长模型得出更为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评估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全文从评估过程的角度,将影响企业并购价值确定的各个因素考虑在内,科学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采用更为贴近K公司实际的方法和模型对企业并购价值进行评估,在各个评估流程的优化下得出的评估结果对并购交易行为更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将经济学理论与评估理论相结合,丰富了三阶段模型的相关理论,实现了对企业价值评估流程的优化,对目前资本市场并购过程中的企业价值评估实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娄永臻[7](2019)在《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的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 ——以KJT公司并购YY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市场中,并购是企业快速获得所需资源,实现短期内业务扩张的重要途径,并购后如何整合资源,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也是并购之后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自由现金流量法作为重要的评估模型之一,在实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并购活动中,关键程序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企业的评估价值,评估结果直接影响投资方的交易对价和将来的收益率,因此,对并购中的被并购企业价值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现金流量法,以电商行业最近一起大型并购活动KJT并购YY公司为例,对被并购方YY公司进行评估定价,并对企业并购活动对价支付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对并购后的企业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提出针对提升企业价值的措施。科学合理的评估定价工作,能够对资本市场中并购重组业务实现节约并购成本,提升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吸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指标数据分析法和数理模型法等方法进行本文的研究分析,主要运用Excel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进行综述,构建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选取自由现金流量法对本文案例进行研究,构建模型并得出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最后,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分析案例企业的价值驱动因素,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解,对管理层提出相应的价值管理意见。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并购方支付的对价对于主并方股东而言较为有利,同时,通过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本文能够对并购中的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带来实践意义。
林子淇[8](2019)在《DCF法在医药企业并购价值估值中的应用研究 ——以华润三九并购桂林天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并购过程中,最核心与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企业并购中的价值估值,这是企业并购中的精华所在。估值如此重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价值是并购方进行价格谈判、选择并购方法的主要参考依据。二是,价值估值有助于并购方全面了解并购过程中的风险,进而对风险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支付过高价格情况的出现,提高并购的成功率。论文以华润三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润三九”)并购桂林天和药业有限公司(简称“桂林天和”)为例,首先,简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分析了国内外对医药企业并购的研究现状,其次,对并购的概念、价值估值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再次,从医药行业环境和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我国医药行业并购的大环境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通过将各种估值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比较,选取出了最适合我国医药行业背景的现金流折现法,对桂林天和药业进行并购估值,同时针对目标企业的具体情况,修正DCF基本模型,使其估值更为准确。最后,基于DCF法并购估值的一般流程,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DCF模型来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后的价值估值。本文的最后,总结了此次并购的结论,并对企业并购提出相关建议以及对未来的企业发展的展望。
李作栋[9](2018)在《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实物期权法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资本市场日益完善的今天,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的首选方式,数以万计的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于此同时在新一轮的科技变革中,高新技术企业的并购也日益频繁。企业并购发生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同时协同效应也是决定并购交易价格的关键依据。如何准确、全面地评价协同效应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协同效应是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并购后,通常会对被并购企业的项目、资金和人力资源等资产进行优化整合和再分配,同时企业之间的互相补充和相互支持、资本资产配置的优化以及人才的融聚所带来的效益提升,都将会促进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产生协同效应。因此,并购协同效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高新技术企业协同效应的不确定性、灵活性和增长价值更大,使得其并购协同效应的估值相比传统企业预测难度更大,传统的现金流折现法无法充分体现其协同效应价值,所以,现金流折现法在评估协同效应方面有所不足。与传统的现金流折现法相比,实物期权法一方面能较好的对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加以考量,另一方面将投资成本的沉没性和项目执行的灵活性纳入评估模型中,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蕴含的协同效应价值,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从而为企业的投资者做出更优的决策以及为企业的成功并购提供有力依据。本论文梳理了关于协同效应与实物期权的相关文献,结合协同效应及高科技企业的特点,指出协同效应价值具有较为典型的期权特性,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协同效应,其期权特征更为明显。同时,论文分析了实物期权模型对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的适用性,并以深圳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北京联龙博通电子商务技术有限公司为案例,讨论了实物期权模型对于协同效应价值估值方面的实际操作和效果。研究发现,实物期权模型能够有效的度量协同效应价值,尤其适用于对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的评估,模型评估结果对合理并购交易价格的确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叶海洋[10](2015)在《基于实物期权的贴现现金流量法在文化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文化传媒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行业内的并购重组以及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层出不穷。文化产业的并购重组取得大发展的同时,并购交易的关联方必然对产权交易过程中的标的资产价格尤为关注,然而传统的企业估值方法在对标的资产的价值进行分析时,只是以相对静态的眼光来看待标的资产的预期收益与风险状况,未能考虑标的资产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其价值所产生的影响,这就极有可能导致标的资产的价值被低估或者高估,进而影响并购交易的顺利进行。为了使我国文化企业并购重组中标的资产的价值评估更为准确、合理,本文将实物期权思想引入我国文化企业并购重组的估值中来,通过运用实物期权在投资项目的灵活管理以及战略价值的动态规划等方面的优势,对并购标的所隐含实物期权的价值进行分析,为并购双方提供更为准确的价值参考依据。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的框架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相关的理论基础,这两部分主要是为下文的案例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基于整体现金流量的DCF法的模型,就相关参数的选取和模型本身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分析企业并购中的实物期权特征并引出基于实物期权的DCF法的应用步骤。第五部分选取中文传媒收购智明星通作为案例,分析了并购标的智明星通股权的内在价值及其所隐含的增长期权的价值,同时对影响评估价值的各个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对实物期权的后续应用前景提出展望。本文认为,被收购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包括其全部资产未来的收益能力,还应该对标的资产可能隐含的实物期权的价值进行分析,实物期权的价值会对企业的整体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贴现现金流量法之于企业并购决策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贴现现金流量法之于企业并购决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实物期权的海外矿业权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矿业权基本概念 |
2.1.1 矿业权的含义 |
2.1.2 矿业权的特点 |
2.2 矿业权价值评估 |
2.2.1 矿业权价值评估的含义 |
2.2.2 矿业权价值评估内容 |
2.2.3 矿业权价值评估基本原则 |
2.3 实物期权相关理论 |
2.3.1 实物期权理论 |
2.3.2 矿业权实物期权的种类 |
2.3.3 实物期权价值评估法与贴现现金流量法的比较 |
3 基于实物期权的海外矿业权评估模型 |
3.1 海外矿业权价值影响因素 |
3.1.1 自然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政治因素 |
3.2 海外矿业权的期权特性 |
3.2.1 矿业权的灵活性 |
3.2.2 海外矿业权的期权特性 |
3.3 矿业权价值评估参数选取与界定 |
3.3.1 矿业权价值评估参数选取原则 |
3.3.2 矿业权评估参数的界定 |
3.4 基于实物期权的矿业权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
3.4.1 问题的描述及模型的假设 |
3.4.2 基于实物期权的矿业权价值评估模型 |
3.5 基于实物期权的海外矿业权价值评估模型 |
4 基于实物期权的海外矿业权价值评估案例研究 |
4.1 项目基本情况 |
4.1.1 评估对象 |
4.1.2 评估目的 |
4.1.3 评估基准日 |
4.1.4 矿区资源勘查及开发情况 |
4.2 A铝土矿主要评估参数的确定 |
4.3 贴现现金流量法对海外矿业权价值评估的应用 |
4.4 实物期权法在海外矿业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4.4.1 评估参数的确定 |
4.4.2 评估结果 |
4.5 评估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采取的研究方案及案例选取 |
1.4.1 理论研究 |
1.4.2 实证研究 |
1.4.3 案例选取 |
1.5 成果和创新点 |
1.5.1 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企业价值评估的常用方法概述 |
2.1 成本法概述 |
2.2 收益法概述 |
2.3 市场法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企业特征和分析 |
3.1 互联网企业的定义 |
3.2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不同之处 |
3.2.1 盈利阶段不同 |
3.2.2 企业风险高 |
3.2.3 依靠权益融资 |
3.2.4 规模效应明显 |
3.2.5 轻资产化 |
3.2.6 服务模式多样 |
3.3 互联网企业用户特性 |
3.3.1 用户群体大 |
3.3.2 用户不稳定 |
3.4 评估难点 |
3.4.1 可比公司难找 |
3.4.2 生命周期不完整 |
3.4.3 预测增长困难 |
3.4.4 需要动态调整估值方法 |
3.4.5 需对业务分别进行估值 |
3.4.6 软性指标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4.1 用户价值 |
4.1.1 用户的定义及分类 |
4.1.2 用户价值的定义 |
4.1.3 用户价值对企业价值的贡献 |
4.2 用户价值估值模型 |
4.3 分部用户价值法模型 |
4.3.1 分部估值法模型 |
4.3.2 分部用户价值模型的特点 |
4.3.3 分部用户价值估值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4.3.4 模型的设计不足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企业介绍 |
5.2 企业状况分析 |
5.2.1 腾讯2014-2018基本财务状况 |
5.2.2 财务指标分析 |
5.2.3 优势和威胁 |
5.3 市盈率法和PEG |
5.4 贴现现金流量法 |
5.4.1 现金流量预测 |
5.4.2 Beta测算 |
5.4.3 可持续增长率测算 |
5.4.4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5.5 分部用户价值法 |
5.6 比较分析 |
5.6.1 与市场价值比较 |
5.6.2 四种方法综合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开元公司跨行业并购中的财务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财务整合相关理论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核心能力论 |
2.1.3 协同论 |
2.2 财务整合内容 |
2.2.1 财务目标的整合 |
2.2.2 财务组织与财务人员的整合 |
2.2.3 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 |
2.2.4 存量资产的整合 |
2.2.5 绩效评价与激励体系的整合 |
2.3 财务整合效果及评价 |
2.3.1 财务整合效果评价标准 |
2.3.2 财务整合效果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开元公司跨行业并购案例介绍 |
3.1 公司简介 |
3.1.1 并购方介绍 |
3.1.2 被并购方介绍 |
3.1.3 并购过程 |
3.2 跨行业并购动因 |
3.2.1 教育行业发展迅速 |
3.2.2 原有业务不景气 |
3.2.3 寻求财务协同效应 |
3.3 财务整合过程 |
3.3.1 分立模式阶段 |
3.3.2 融合模式阶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开元公司跨行业并购财务整合内容及效果 |
4.1 财务整合内容 |
4.1.1 财务目标的整合 |
4.1.2 财务组织与财务人员的整合 |
4.1.3 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 |
4.1.4 存量资产的整合 |
4.1.5 绩效评价与激励体系的整合 |
4.2 财务整合效果 |
4.2.1 成本费用降低,盈利能力增强 |
4.2.2 业务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增长 |
4.2.3 品牌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凸显 |
4.2.4 现金流量增多,企业价值增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元公司跨行业并购财务整合案例启示 |
5.1 开元公司跨行业并购后的成功整合经验 |
5.1.1 财务整合是一个系统性过程 |
5.1.2 财务组织与财务人员的整合是内容整合的基石 |
5.1.3 跨行业并购更要注重存量资产的整合 |
5.2 开元公司后期财务整合应注意的事项 |
5.2.1 注意偿债能力下降风险 |
5.2.2 加强营销费用的管控 |
5.2.3 财务整合与并购的其他整合相互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酒店企业并购绩效比较研究 ——基于EVA的首旅并购如家和锦江并购卢浮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2.2 并购相关概念 |
2.2.1 并购概念 |
2.2.2 并购绩效概念 |
2.3 并购绩效理论基础 |
2.3.1 协同效应理论 |
2.3.2 市场势力理论 |
2.3.3 企业发展理论 |
2.4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与对比 |
2.4.1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2.4.2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对比 |
3 首旅酒店并购案与锦江股份并购案的概况与并购动因 |
3.1 双案例选择的原因 |
3.2 并购双方公司简介 |
3.2.1 首旅酒店和如家酒店简介 |
3.2.2 锦江股份和卢浮集团简介 |
3.3 首旅酒店并购案与锦江股份并购案的并购背景与并购步骤 |
3.3.1 首旅酒店并购案与锦江股份并购案并购背景 |
3.3.2 首旅酒店并购案与锦江股份并购案并购步骤 |
3.4 首旅酒店并购案与锦江股份并购案的并购动因 |
3.4.1 满足全球战略布局的需求 |
3.4.2 迅速获得优质的客户资源 |
3.4.3 促进企业规模效应的产生 |
3.4.4 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
3.4.5 完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 |
4 基于EVA的首旅酒店并购案与锦江股份并购案的并购绩效对比分析 |
4.1 首旅酒店与锦江股份EVA的调整与计算 |
4.1.1 计算首旅酒店与锦江股份EVA的调整项 |
4.1.2 首旅酒店与锦江股份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 |
4.1.3 首旅酒店与锦江股份EVA计算 |
4.1.4 首旅酒店与锦江股份EVA核心指标计算 |
4.2 首旅酒店EVA报酬率的价值驱动指标分析 |
4.2.1 税后净营业利润率 |
4.2.2 资本周转率 |
4.2.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4.3 锦江股份EVA报酬率的价值驱动指标分析 |
4.3.1 税后净营业利润率 |
4.3.2 资本周转率 |
4.3.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4.4 首旅酒店与锦江股份并购绩效对比分析 |
4.4.1 核心指标对比分析 |
4.4.2 价值驱动指标对比分析 |
4.5 首旅酒店与锦江股份并购绩效存在差异性的原因 |
4.5.1 首旅酒店的净营业利润略低于锦江股份 |
4.5.2 首旅酒店的净投资成本远低于锦江股份 |
4.5.3 首旅酒店的债务资本率小于锦江股份 |
5 酒店企业在并购中获得绩效提升的经验借鉴及注意事项 |
5.1 确保酒店企业并购绩效的经验借鉴 |
5.1.1 增加企业的净营业利润 |
5.1.2 降低企业的净投资成本 |
5.1.3 均衡企业的权益资本率和债务资本率 |
5.2 酒店企业并购绩效的注意事项 |
5.2.1 建立基于EVA的绩效评价体系 |
5.2.2 增加对于净投资成本的关注度 |
5.2.3 合理调整静态的资产负债结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实物期权视角下维也纳酒店并购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简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点 |
2 实物期权法及并购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 |
2.1 实物期权法的相关概念 |
2.1.1 实物期权的含义 |
2.1.2 实物期权的特点 |
2.1.3 实物期权法的含义 |
2.2 并购价值评估的相关概念 |
2.2.1 并购的含义 |
2.2.2 并购价值评估的含义 |
2.2.3 并购价值评估的功能 |
2.2.4 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
2.3 并购中实物期权的主要类型 |
2.3.1 并购增长期权 |
2.3.2 并购延迟期权 |
2.3.3 并购扩张期权 |
2.3.4 并购放弃期权 |
2.4 基础理论 |
2.4.1 实物期权理论 |
2.4.2 预期理论 |
2.4.3 货币时间价值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锦江酒店并购维也纳酒店价值评估案例 |
3.1 维也纳酒店概况 |
3.1.1 维也纳酒店股权分布情况 |
3.1.2 维也纳酒店主营业务情况 |
3.1.3 维也纳酒店历史年度财务数据及经营状况 |
3.2 传统评估方法在维也纳酒店价值评估的过程及结果 |
3.2.1 确定评估目的及评估范围 |
3.2.2 确定价值类型 |
3.2.3 选择评估方法 |
3.2.4 得出评估结果 |
3.2.5 评估结论分析 |
3.3 引入实物期权法的评估过程及结果 |
3.3.1 确定并购目的 |
3.3.2 构建目标酒店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3.3.3 评估目标酒店实物期权价值 |
3.3.4 得出评估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锦江酒店并购维也纳酒店价值评估案例启示 |
4.1 传统方法在并购维也纳酒店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忽略柔性资产价值 |
4.1.2 忽略并购活动的期权特性 |
4.1.3 对潜在风险把控不足 |
4.2 实物期权法在并购维也纳酒店价值评估中的亮点分析 |
4.2.1 实现不确定价值的转换 |
4.2.2 符合并购项目的期权特性 |
4.2.3 预防潜在风险 |
4.3 本章小结 |
5 应用实物期权法评估酒店并购价值的建议 |
5.1 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到并购价值评估中 |
5.1.1 考虑目标酒店的现实资产 |
5.1.2 重视并购中目标酒店的实物期权价值 |
5.2 根据酒店并购条件评估期权价值 |
5.2.1 区分战略并购与财务并购的差异 |
5.2.2 区别不同并购条件下期权价值的差异 |
5.3 重视酒店产业生命周期 |
5.3.1 研判目标酒店所处生命周期阶段 |
5.3.2 把握酒店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实物期权价值特点 |
5.4 其他相关建议 |
5.4.1 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环境 |
5.4.2 提高评估人员专业素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 |
1.2.2 现金流折现模型研究 |
1.2.3 折现模型参数设定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分析 |
2.1 企业并购及估值 |
2.1.1 企业并购理论 |
2.1.2 并购估值方法及模型 |
2.2 企业价值评估现金流折现模型 |
2.2.1 两阶段增长模型 |
2.2.2 三阶段增长模型 |
2.2.3 现金流折现模型对比分析 |
2.3 三阶段增长模型在医药企业评估中的优势分析 |
2.3.1 匹配评估阶段与企业生命周期 |
2.3.2 合理适配行业企业发展趋势 |
2.3.3 参数设定适应行业特征 |
第3章 二阶段增长模型下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问题分析 |
3.1 公司现状介绍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3.1.2 行业发展现状 |
3.1.3 公司发展潜力 |
3.2 K公司并购价值估值过程分析 |
3.2.1 评估目的分析 |
3.2.2 评估方法及模型的选择 |
3.2.3 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流程 |
3.3 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问题分析 |
3.3.1 二阶段模型长度划分与K公司成长期长度不匹配 |
3.3.2 二阶段增速骤降与K公司中长期规模经济效应不符 |
3.3.3 永续增长率参数设定与医药行业发展冲突 |
3.4 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问题原因分析 |
3.4.1 K公司成长期长度的判定过于主观 |
3.4.2 忽视规模经济效应与公司发展能力 |
3.4.3 未考虑宏观经济发展规律 |
第4章 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改进方案 |
4.1 三阶段增长模型评估K公司并购价值适用性分析 |
4.1.1 三阶段划分适应K公司所处成长期特征 |
4.1.2 三阶段增速放缓趋势顺应K公司中长期发展趋势 |
4.1.3 永续增长率设定反映K公司未来发展潜力 |
4.2 三阶段周期长度的划分 |
4.2.1 样本数据处理方法依据 |
4.2.2 医药企业样本选择与财务数据处理 |
4.2.3 医药行业基准周期长度的确定 |
4.2.4 K公司三阶段模型周期长度的确定 |
4.3 阶段增长率的预测 |
4.3.1 选取线性递减函数预测第二阶段增长率 |
4.3.2 线性递减函数参数的确定 |
4.3.3 永续增长期阶段增长率的预测 |
第5章 K公司并购价值确定及评估结果分析 |
5.1 自由现金流量预测 |
5.2 K公司并购价值的确定 |
5.3 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样本医药企业周期长度数据表 |
附录B 现金流量预测表 |
致谢 |
(7)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的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 ——以KJT公司并购YY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2 企业并购与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
2.1 企业并购概述与相关理论 |
2.1.1 并购概念的界定 |
2.1.2 并购动因理论 |
2.2 企业价值理论概述 |
2.2.1 企业价值 |
2.2.2 企业价值的分类及其特点 |
2.2.3 企业价值评估相关理论 |
2.3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
2.3.1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现有方法分析 |
2.3.2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特征对比分析 |
3 KJT公司并购YY公司案例概况 |
3.1 案例描述 |
3.1.1 被并购方YY公司简介 |
3.1.2 并购方KJT公司简介 |
3.2 并购过程 |
3.2.1 并购方案 |
3.2.2 并购后股权结构 |
3.2.3 交易节点 |
3.3 KJT公司并购动因及并购效果分析 |
3.3.1 并购动因 |
3.3.2 并购效果 |
3.4 并购整合 |
3.4.1 战略整合 |
3.4.2 财务整合 |
3.4.3 供应链整合 |
3.4.4 组织与管理整合 |
4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的评估模型构建 |
4.1 自由现金流量法的概述 |
4.2 被并购企业评估的假设条件 |
4.3 基本评估思路 |
4.4 构建评估模型 |
4.4.1 基本模型 |
4.4.2 确定收益指标 |
4.4.3 确定折现率 |
4.4.4 修正 β 值 |
5 KJT公司并购YY公司价值评估与分析 |
5.1 本文所选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5.1.1 预测自由现金流量 |
5.1.2 确定折现率 |
5.1.3 测算企业价值 |
5.2 被并购企业价值计算过程 |
5.2.1 预测期与收益期的确定 |
5.2.2 预测期净现金流量的预测 |
5.3 YY公司权益资本价值计算 |
5.3.1 折现率的选取 |
5.3.2 经营性资产的测算 |
5.3.3 溢余或非经营性资产价值的确定 |
5.3.4 权益资本价值 |
5.4 评估结果合理性分析 |
6 KJT公司并购后的价值分析与管理 |
6.1 KJT公司的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
6.2 KJT公司价值管理 |
6.2.1 优化资本结构调整融资决策 |
6.2.2 提升自由现金流量增加公司价值 |
6.2.3 提升预测期间公司价值的创造力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DCF法在医药企业并购价值估值中的应用研究 ——以华润三九并购桂林天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文献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2.2 企业并购相关概述 |
2.2.1 企业并购的概念 |
2.2.2 企业并购的类型 |
2.3 企业价值估值理论基础 |
2.3.1 企业价值估值的内涵 |
2.3.2 企业价值估值的特点 |
2.3.3 企业价值估值的方法 |
2.4 企业价值估值基本理论 |
2.4.1 资本价值理论 |
2.4.2 MM理论 |
2.4.3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
3 医药行业并购分析 |
3.1 医药行业并购环境及现状分析 |
3.1.1 医药行业并购环境分析 |
3.1.2 医药行业并购现状分析 |
3.2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分析 |
3.2.1 华润三九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3.2.2 桂林天和概况 |
3.3 并购动因分析 |
3.3.1 宏观政策分析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3 双方需求分析 |
4 DCF模型在目标企业价值估值中的应用分析 |
4.1 DCF模型基本理论 |
4.1.1 DCF模型概述 |
4.1.2 DCF模型基本步骤 |
4.1.3 DCF模型参数确定 |
4.2 桂林天和药业自由现金流预测 |
4.2.1 主营业务预测 |
4.2.2 营业成本及费用预测 |
4.2.3 资本支出及折旧摊销预测 |
4.2.4 追加营运资金预测 |
4.2.5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预测 |
4.2.6 自由现金流预测 |
4.3 企业折现率确定及修正 |
4.3.1 股权资本成本的确定 |
4.3.2 债务资本成本的确定 |
4.3.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结果 |
4.4 企业价值估值的结果 |
5 案例研究的有效性评价与应用建议 |
5.1 对改进的DCF法进行有效性评价 |
5.1.1 改进模型后估值结果与实际并购价的对比 |
5.1.2 对比差异性分析 |
5.2 DCF法应用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实物期权法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采用的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协同效应的内涵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并购协同效应的表现形式 |
2.2.2 协同效应的价值评估 |
2.2.3 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的研究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并购协同效应的表现形式 |
2.3.2 协同效应的价值评估 |
2.3.3 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的评估 |
2.4 研究现状评述 |
2.5 实物期权理论基础 |
2.5.1 实物期权的概念 |
2.5.2 实物期权的分类 |
2.5.3 实物期权的特征 |
2.5.4 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的对比 |
2.6 实物期权定价方法 |
2.6.1 二叉树模型 |
2.6.2 B-S模型 |
2.6.3 B-S模型修正 |
2.6.4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基于实物期权思想评估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 |
3.1 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及特性 |
3.1.1 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 |
3.1.2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性 |
3.2 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特征 |
3.2.1 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不确定性大 |
3.2.2 无形资产产生的协同效应价值较大 |
3.2.3 决策的柔性价值 |
3.3 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估值方法的选择 |
3.3.1 现金流折现法 |
3.3.2 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期权分析 |
3.3.3 实物期权法在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案例分析 |
4.1 并购双方简介 |
4.1.1 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1.2 联龙博通电子商务技术有限公司 |
4.2 并购过程 |
4.3 并购动因及潜在协同效应分析 |
4.3.1 并购动因 |
4.3.2 协同效应的识别与分析 |
4.4 高新技术企业协同效应价值评估的模型 |
4.4.1 评估模型 |
4.4.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5 并购案例协同效应价值的评估 |
4.5.1 标的资产价格:联龙博通并购前企业价值评估 |
4.5.2 标的资产的波动率 |
4.6 评估结果及企业并购后表现 |
4.6.1 评估结果 |
4.6.2 并购后企业表现 |
4.7 案例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0)基于实物期权的贴现现金流量法在文化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选题的应用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企业价值评估 |
2.1.1 企业价值评估的含义 |
2.1.2 企业价值评估在并购重组中的重要作用 |
2.2 文化产业 |
2.2.1 文化产业的含义 |
2.2.2 文化产业的特点 |
2.2.3 文化产业的不确定性与实物期权的识别 |
2.3 实物期权 |
2.3.1 实物期权的含义 |
2.3.2 实物期权的分类 |
2.3.3 实物期权的常用定价模型 |
2.3.3.1 Black-Scholes定价模型 |
2.3.3.2 二叉树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整体现金流量的DCF模型 |
3.1 整体现金流量的数据预测 |
3.1.1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DCF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存在的缺陷 |
3.1.2 整体现金流量预测过程 |
3.2 折现率的确定 |
3.2.1 折现率的选取原则 |
3.2.2 折现率的计算方法 |
3.3 贴现现金流量法的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物期权模型在企业并购估值中的应用 |
4.1 企业并购中实物期权特征分析 |
4.2 并购标的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4.3 基于实物期权的DCF法的应用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DCF法在文化企业并购中的应用 |
5.1 并购双方概况 |
5.1.1 收购方概况 |
5.1.2 被收购方概况 |
5.2 并购动因及并购方案 |
5.3 并购标的价值分析 |
5.3.1 基于传统DCF法的被并购企业价值分析 |
5.3.1.1 预测期整体现金流量的确定 |
5.3.1.2 折现率的确定 |
5.3.1.3 智明星通永续增长阶段的企业价值评估 |
5.3.1.4 贴现现金流量法下的智明星通的内在经济价值 |
5.3.2 被并购企业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分析 |
5.3.2.1 相关参数的计算 |
5.3.2.2 增长期权价值的计算 |
5.3.3 并购标的整体企业价值评估 |
5.3.4 敏感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贴现现金流量法之于企业并购决策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实物期权的海外矿业权价值评估研究[D]. 张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D]. 张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3]开元公司跨行业并购中的财务整合研究[D]. 周钰强. 南华大学, 2020(01)
- [4]酒店企业并购绩效比较研究 ——基于EVA的首旅并购如家和锦江并购卢浮的案例分析[D]. 赵文俊.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5]实物期权视角下维也纳酒店并购价值评估研究[D]. 杨璐.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6]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改进研究[D]. 凌芷逸. 湖南大学, 2019(07)
- [7]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的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 ——以KJT公司并购YY公司为例[D]. 娄永臻.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8]DCF法在医药企业并购价值估值中的应用研究 ——以华润三九并购桂林天和为例[D]. 林子淇.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9]高新技术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实物期权法视角[D]. 李作栋. 福州大学, 2018(03)
- [10]基于实物期权的贴现现金流量法在文化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应用研究[D]. 叶海洋. 云南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