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中窝入路耳道相关结构及手术定位

颅中窝入路耳道相关结构及手术定位

一、中颅窝径路内听道的相关结构和手术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红,李伟,李海同,戴春富[1](2021)在《颞骨脑脊液漏27例的外科治疗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分析27例颞骨脑脊液漏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颞骨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漏口部位以及患耳听力状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术前漏口定位明确者经乳突径路或中颅窝径路直接修补伴或不伴乳突腹部脂肪填塞。漏口不明确、病变范围大或顽固性颞骨脑脊液漏患者,行岩骨次全切除术+腹部脂肪填塞。病变累及耳蜗者,行颞骨次全切除术+腹部脂肪填塞。结果:颞骨脑脊液漏的原因:内耳畸形患者13例;头外伤和手术后继发5例;特发性颅内高压和脑膜脑膨出5例;内耳感染2例;颞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2例。13例内耳畸形患者颞骨高分辨CT(HRCT)示内听道底骨质缺损同前庭交通;其余14例患者颞骨HRCT显示中颅窝或后颅窝骨质缺损,12例颞骨MRI显示脑膜连续性中断伴脑脊液流入颞骨或脑膜脑膨出。26例术后随访6个月~6年,1例患者失访。仅1例内耳畸形患者术后脑膜炎复发,行岩骨次全切+腹部脂肪填塞。7例患者术后听力保留或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仅1例患者经乳突前庭池填塞术后出现HBⅡ级面瘫,面瘫1周内恢复。结论:颞骨脑脊液漏发病率低,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尽早采取外科干预措施。术前颞骨HRCT和MRI检查有利于漏口的定位,术式选择根据漏口的位置和病变性质不同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郝嘹亮[2](2021)在《HRCT下内耳畸形面神经隐窝相关解剖测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颞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r tomography,HRCT)及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测量内耳畸形(Inner ear malformation,IEM)面神经隐窝(Facial nerve recess,FNR)的宽度及周围相关解剖结构的距离,来了解IEM患者FNR解剖发育情况,评估IEM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难易程度及术中最大可切除范围,保护面神经(Facial nerve,FN),为临床CI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范围。方法:收集到2015年4月至2021年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耳科行单侧CI患者的颞骨HRCT共68例(136耳)。依据目前临床上公认的2010年Sennaroglu等的IEM分类方法,对内耳进行分析和分类,其中双耳畸形或双耳正常者66例(132耳),一侧耳畸形且另一侧耳正常者2例(4耳),将该两例归纳为IEM组中,即IEM组36例(70耳)作为实验组,内耳正常组32例(66耳)作为对照组。其中IEM组双耳畸形者34例(68耳),单耳畸形者2例(2耳);IEM组男性29耳,女性41耳,右侧34耳,左侧36耳,年龄为1岁~18岁,6(3.00-11.00)岁。然后通过颞骨HRCT及MPR技术在轴位圆窗龛(Round window niche,RWN)层面进行FNR的宽度及周围相关解剖的测量,具体测量内容为:1.FNR的宽度;2.锥隆起的高度;3.面神经垂直段(Vertical facial nerve,VFN)内侧缘至RWN的距离;4.VFN外侧缘至乳突外侧壁的距离;5.砧骨短脚距面神经第二膝部(即面神经水平段和VFN的转折处)的距离;6.镫骨头至RWN的距离。比较IEM组与内耳正常组FNR的宽度及其周围相关解剖点测量数据是否有差异,IEM组FNR的宽度及其周围相关解剖点的测量在男女、左右侧耳方面是否有不同,将IEM组根据年龄分三组(第一组1岁-4岁,第二组5岁-10岁,第三组11岁-18岁),并探讨IEM组FNR的宽度及其周围相关解剖结构的发育是否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结果:1.内耳正常组FNR宽度为(4.17±0.39)mm,锥隆起的高度为(1.92±0.22)mm,VFN内侧缘至RWN的距离为(5.23±0.34)mm,VFN外侧缘到乳突外侧壁的距离为(17.46±3.27)mm,砧骨短脚到面神经第二膝部距离为(3.09±0.32)mm,镫骨头至RWN的距离为(2.05±0.21)mm;IEM组FNR宽度为(4.15±0.22)mm,锥隆起的高度为(1.98±0.19)mm,VFN内侧缘至RWN的距离为(5.33±0.33)mm,VFN外侧缘到乳突外侧壁的距离为(16.99±3.50)mm,砧骨短脚到面神经第二膝部距离为(3.11±0.20)mm,镫骨头至RWN的距离为(2.11±0.36)mm。两组之间各解剖点的测距数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IEM组中男性组FNR宽度为(4.17±0.24)mm,锥隆起的高度为(1.93±0.18)mm,VFN内侧缘至RWN的距离为(5.38±0.30)mm,VFN外侧缘到乳突外侧壁的距离为(16.81±370)mm,砧骨短脚到面神经第二膝部距离为(3.12±0.20)mm,镫骨头至RWN的距离为(2.12±0.40)mm;女性组FNR宽度为(4.14±0.20)mm,锥隆起的高度为(2.01±0.16)mm,VFN内侧缘至RWN的距离为(5.28±0.35)mm,VFN外侧缘到乳突外侧壁的距离为(17.15±3.36)mm,砧骨短脚到面神经第二膝部距离为(3.09±0.20)mm,镫骨头至RWN的距离为(2.10±0.33)mm;男女两组之间各解剖点的测距数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IEM组中右耳组FNR宽度为(4.16±0.23)mm,锥隆起的高度为(1.99±0.19)mm,VFN内侧缘至RWN的距离为(5.33±0.33)mm,VFN外侧缘到乳突外侧壁的距离为(16.71±3.54)mm,砧骨短脚到面神经第二膝部距离为(3.13±0.16)mm,镫骨头至RWN的距离为(2.13±0.38)mm;左耳组中VFN宽度为(4.14±0.23)mm,锥隆起的高度为(1.97±0.19)mm,VFN内侧缘至RWN的距离为(5.33±0.34)mm,VFN外侧缘到乳突外侧壁的距离为(17.25±3.50)mm,砧骨短脚到面神经第二膝部距离为(3.08±0.23)mm,镫骨头至RWN的距离为(2.10±0.36)mm;左、右耳两组之间各解剖点的测距数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IEM三组年龄之间FNR的宽度、锥隆起的高度、VFN内侧缘至RWN的距离、砧骨短脚到面神经第二膝部距离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FN外侧缘到乳突外侧壁的距离在三个年龄组之间测量的数据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组比较后发现VFN外侧缘到乳突外侧壁的距离在每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结论:1.IEM组与内耳正常组FNR的宽度及其周围相关解剖距离均无明显差异。2.IEM组患者FNR的宽度及其周围相关解剖距离在性别,左、右侧别两方面均无明显差异。3.IEM组患者VFN外侧缘到乳突外侧壁的距离随年龄的增长在变化。而FNR的宽度及其周围其他解剖结构的距离从出生即已发育完全,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岳学智[3](2020)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岩斜区脑膜瘤为起源自岩-斜裂为中心的中上斜坡和三叉神经内侧岩骨的脑膜瘤,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较难达到全切效果。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关键,其中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有手术路径短、开颅操作较简单等优势,但对肿瘤暴露不够充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经典颞下入路基础上提出了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该切口入路手术操作简单,于硬脑膜下操作,不易损伤岩浅大神经,考虑有一定应用价值。目的分析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为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患者52例,依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传统组(n=31,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改良组(n=21,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路径的显露特征、肿瘤切除程度、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等。结果1.改良组手术时间(3.53±0.27)h、术后住院时间(7.05±0.79)d短于传统组手术时间(4.07±0.46)h、术后住院时间(7.63±0.81)d,改良组术中出血量(375.26±32.79)m L、输血量(187.95±20.16)m L、住院费用(1.81±0.19)万元,较传统组出血量(418.15±39.41)m L、术后住院时间(326.45±34.98)m L、住院费用(1.96±0.24)万元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2.通过磨除岩骨到达上斜坡,改良组手术路径、路径中包含骨性结构与静脉结构的体积[(4.83±0.52)cm3、(2.26±0.27)cm3、(0.48±0.06)cm3]及在内听道上壁、耳蜗内上壁、颈内动脉岩骨段上壁的残余骨质厚度[(1.05±0.14)mm、(1.13±0.14)mm、(1.26±0.15)mm]均少于传统组[(8.34±0.89)cm3、(3.64±0.39)cm3、(1.23±0.16)cm3]、[(2.20±0.27)mm、(2.84±0.29)mm、(3.12±0.35)mm](P<0.05),改良组显露中上斜坡与海绵窦后外侧壁的体积[(1.54±0.19)cm3、(1.35±0.16)cm3]均较传统组[(1.23±0.16)cm3、(1.19±0.14)cm3]多(P<0.05),两组含脑神经体积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3.改良组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V级切除0例,传统组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3例,两组肿瘤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4.改良组术前、手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5.改良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NIHSS评分[(10.08±1.15)分、(8.79±0.92)分、(7.64±0.87)分]及CSS评分[(11.33±1.26)分、(9.03±0.97)分、(8.10±0.91)分]均低于传统组[(11.78±1.26)分、(9.03±0.95)分、(8.72±0.94)分]、[(13.75±1.49)分、(10.24±1.16)分、(9.13±0.95)分],差异有显着性(P<0.05)。6.术后3个月内,改良组并发颅内感染2例(9.52%),无脑脊液漏、皮下积液发生,传统组并发脑脊液漏3例(9.68%)、颅内感染5例(16.13%)、皮下积液8例(25.81%),改良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7.改良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KPS评分[(73.15±7.49)分、(81.36±8.27)分、(85.49±8.62)分]均较传统组[(65.12±6.64)分、(74.19±7.52)分、(79.41±7.96)分]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传统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可充分暴露,扩大操作空间,且手术路径短,而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开颅操作更简单,可解决传统入路下创伤较大、住院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尤其在显露中上斜坡、海绵窦后外侧壁方面有更好效果,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生活质量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卢飞燕[4](2019)在《内镜下经外耳道耳蜗下径路切除岩尖病变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与显微镜相比,内镜技术在中耳腔的应用日渐成熟,其应用领域近年逐渐延伸至内耳、侧颅底等精细、复杂的部位,尤其是涉及侧颅底相关病变,国外近年来零星报道了一些个案,而国内有关内镜技术在侧颅底方面临床应用的报道甚少。对于耳显微外科医生而言,侧颅底手术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无论在理解方面、可视化方面及手术操作方面都极具有挑战性。本研究旨在探索内镜下经外耳道耳蜗下径路切除岩尖病变的手术入路,观察内镜下中耳重要解剖定位标志,尤其是圆窗周围的结构,寻找定位耳蜗下通道的解剖标志,同时在高分辨颞骨CT计算机三维重建下量化耳蜗下通道,为该手术入路提供国人恒定的解剖标志及影像学依据。材料新鲜冰冻尸头10具(共20侧),其中,经颈总动脉红色乳胶灌注、静脉蓝色乳胶灌注4具,均为成人标本,男性颞骨标本4具(8耳),女性颞骨标本6具(12耳)。头颅骨质均完好无损、无中耳畸形(经CT证实),没有籍贯及年龄记录。所有冰鲜尸头均由深圳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教研室提供。实验仪器和设备内镜系统:使用STORZ 0°、30°、70°,长15cm、直径3mm内镜以及超高清内镜系统,美敦力动力系统及耳科内镜手术钻头(直径1-3mm)以及STORZ耳科显微手术器械,手术器械包括:环切刀、纵切刀、刮匙、剥离子、鳄鱼钳、锤骨头剪、显微杯状钳、耳科内镜磨钻、电动吸引器等。方法1.应用10具(20侧)新鲜冰冻成人尸头,模拟内镜下经外耳道耳蜗下径路岩尖气房切除,术前在颞骨CT上分别测量耳蜗底转到颈内动脉和颈静脉球分叉点之间的距离,以及耳蜗底转至颈静脉球夹角之间的距离,观察内镜下中耳的重要解剖标志,尤其是圆窗周围的结构,寻找定位耳蜗下通道的解剖标志(鼓岬下缘、颈内动脉管、颈静脉球、岬末脚、柱骨),为该手术入路提供恒定的解剖标志及影像学依据。2.回顾性阅读分析85例患者(170侧)颞骨高分辨CT,记录85例(170侧)患者耳蜗下通道与岩尖气房在颞骨CT上的影像学特征,总结耳蜗下通道及颞骨岩尖气房CT分型情况,根据圆窗邻近的柱骨、岬末脚以及前下方鼓室窦的关系,将耳蜗下通道及岩尖气房气化程度分为A、B、C 3型。3.统计学处理:所有颞骨CT的测量数据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所有的测量值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以?x±S表示。结果1.在10具(20侧)颞骨标本上模拟内镜下经外耳道耳蜗下径路岩尖气房切除,术前行高分辨颞骨CT三维重建测量:耳蜗底转到颈内动脉与颈静脉球夹角之间的距离为(6.46±1.02)mm;耳蜗底转到颈静脉球之间的距离为(3.67±0.58)mm(p=0.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耳蜗底转到颈内动脉与颈静脉球夹角之间的距离:气化型岩尖为(6.79±0.60)mm,非气化型岩尖为(6.28±1.17)mm(p=0.15>0.05,无统计学意义);耳蜗底转到颈静脉球的距离:气化型岩尖为(4.06±0.36)mm,非气化型为(3.45±0.58)mm(p=0.01<0.05,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数据均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2.85例(170耳)临床样本颞骨CT测量,其中男性50人,女性35人,平均年龄在39.96岁:耳蜗底转到颈内动脉与颈静脉球夹角之间的距离为(6.83±1.50)mm;耳蜗底转到颈静脉球之间的距离为(3.82±1.29)mm(p=0.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耳蜗底转到颈内动脉与颈静脉球夹角之间的距离:气化型岩尖为(7.19±1.44)mm,非气化型岩尖为(6.68±1.50)mm(p=0.019<0.05,有统计学意义);耳蜗底转到颈静脉球的距离:气化型岩尖为(4.06±1.42)mm,非气化型为(3.74±1.22)mm(p=0.06>0.05,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数据均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3.耳蜗下通道与颞骨岩尖气房CT分型:A型气化型31.18%(53耳),B型板障型57.65%(98耳),C型硬化型11.18%(19耳)。4.20侧新鲜冰冻成人尸头颞骨上模拟内镜下经外耳道耳蜗下径路岩尖气房切除术式过程中,在颈内动脉、颈静脉球及鼓岬围成的三角区域之间定位耳蜗下通道,在岬末脚和柱骨之间可确认耳蜗下通道,颈内动脉垂直段在此解剖区域前缘,用金刚钻头磨除颈静脉球和耳蜗底转之间的鼓室内侧壁,如鼓岬的下部,气化较好的标本可见岩尖气房。其中气化型岩尖8耳,颈静脉球高位5耳,19耳成功完成岩尖气房的切除,1耳因颈静脉球明显高位难以完成经耳蜗下通道完整切除岩尖气房。结论在内镜下经外耳道耳蜗下径路岩尖病变切除术式中,岬末脚和柱骨可作为定位耳蜗下通道的重要解剖标志,由颈内动脉、颈静脉球及鼓岬围成的三角区域可恒定作为耳蜗下通道恒定的解剖标志,高分辨颞骨CT应作为该术式术前重要参考。从解剖学角度内镜下经外耳道耳蜗下径路岩尖病变切除术式是可行的,能够避免损伤内听道、耳蜗、迷路,保存听力,可作为临床治疗岩尖病变的重要术式之一。本研究的相关数据为内镜下经外耳道耳蜗下径路切除岩尖病变手术中避免耳蜗、迷路等重要结构损伤及准确定位耳蜗下通道提供理论依据。

王玥[5](2019)在《自发性脑脊液耳漏诊治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随访资料等,探讨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手术治疗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等。方法:收集2005年07月至2018年09月经由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外科收治的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患者的临床诊疗及术后随访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排除合并慢性中耳炎、颅部外伤史、肿瘤或医源性脑脊液耳漏。该研究共纳入患者29名,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耳漏侧别、病程特点、漏口位置、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等。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手术前29例患者均充分了解手术目的、意义及相关手术风险等后,在全身麻醉下行脑脊液耳漏修补手术,术后观察无脑脊液漏,无相关并发症后出院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3年,随访内容包括耳漏复发情况、相关术后并发症、听力情况等。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优缺点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5例;就诊年龄为2-56岁,中位年龄18岁;所有患者均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全部为单侧发病;2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全部29例患者首诊时均未诊断为脑脊液耳漏,16例被诊断为“脑膜炎”,8例被诊断为“中耳炎”,余5例被诊断为“鼻炎”等。其中17例患者有颅内感染病史,且8例以颅内感染为主诉收住入院;20例影像学显示内耳畸形或中耳畸形,8例为Mondini畸形,6例为耳蜗前庭共同腔畸形,1例为Scheibe耳蜗球囊畸形,1例Michel畸形,1例Mondini畸形合并中耳听骨链畸形,2例中耳听骨链畸形,1例中耳鼓窦盖缺损。经binomial test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性别影响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好发人群集中在儿童;18例患者经耳道径路手术修补,8例患者经乳突径路手术修补,2例患者经颅中窝径路手术修补,1例经颅中窝联合乳突径路。经耳道径路手术修补18例均为镫骨底板处存在漏口;经乳突径路手术修补中的漏口有5例位于乳突部、3例位于镫骨底板处;经颅中窝径路及联合径路手术修补3例颅中窝处漏口。术中使用的主要修补材料有颞肌筋膜和纤维蛋白生物胶封固。截止随访时,29例患者均无脑脊液耳漏复发,非内耳畸形术前全聋患者中2例诉听力较术前稍有下降,1例诉术后听力较前好转,1例诉术后耳闷感,于术后3个月适应;1例患者诉术后偶有耳鸣。结论:1、自发性脑脊液耳漏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初次就诊误诊率可高达100%。2、儿童发病基本合并内耳畸形,以Mondini畸形和耳蜗前庭共腔畸形为主,漏口位置主要为镫骨底板处;成人发病漏口多位于颅中窝、窦脑膜角处。3、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根据漏口位置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4、性别、侧别与疾病的发生无相关性。

高震,袁雅生[6](2018)在《基于CT重建的国人中颅窝入路内听道定位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借助CT重建技术研究中颅窝入路内听道的解剖定位。方法·选取44例(88侧)正常颞骨CT数据,其中男女各22例,通过CT重建技术重建中颅窝三维解剖结构,测量内听道与相关解剖结构之间的成角和距离,并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及不同侧别之间有无差异。结果·在中颅底的三维重建模型中,弓状隆起的发现率为43%。岩浅大神经与内听道成角为51.46?±9.28?,上半规管与内听道成角为49.22?±7.32?,内听道上方骨质厚度为(4.38±0.97) mm。各项数据均不存在性别和侧别差异。结论·内听道与相关解剖结构之间的成角和距离存在显着的个体差异,CT重建技术有助于内听道的个体化精准定位。

王玥,刘芊,王海波[7](2019)在《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是一类无明显颞骨创伤史、手术史、感染、肿瘤等原因的一类脑脊液耳漏。病理生理学目前尚不清楚,主要公认的有"先天性缺陷论"和"蛛网膜颗粒论"两种形成学说。成人和儿童漏口部位存在一定差异,常见于乳突天盖、鼓室盖、底板周围、窦脑膜角、内听道底、后颅窝等。该病临床表现不特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引起脑膜炎危及生命。行颞骨HRCT、葡萄糖定量及核素脑池显影等检查确诊后,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周庆九[8](2013)在《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治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改善预后;2)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改善预后;3)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改善预后。方法:1)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经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32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对该手术的适应症和优缺点进行分析。2)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6例和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8例,对34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行两种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3)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2例,同时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的显微镜手术的岩斜区脑膜瘤12例做为对照,对24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行两种手术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1)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切除32例岩斜区脑膜瘤,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8例。全切除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最高(P<0.05),而次全切除与大部分切除相比,其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均无差异(P>0.05);2)34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组16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8例;内听道上入路组18例,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内听道上入路组肿瘤的全切除率高于乙状窦后入路组(P<0.05)。与乙状窦后入路相比,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没有增加术后的近期并发症(P>0.05),同时可以降低术后的远期并发症(P<0.05)。3)神经内镜组12例岩斜区脑膜瘤,全切6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显微镜手术组12例岩斜区脑膜瘤,全切2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7例;神经内镜辅助组岩斜区脑膜瘤的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高于显微镜手术组(P<0.05)。神经内镜辅助组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与显微镜手术组没有差别(P>0.05)。结论:1)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适合于肿瘤的主体在中颅窝,少部分向后颅窝生长的岩斜区脑膜瘤(I型);选择次全切除肿瘤是一个合理的治疗策略;2)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适合于肿瘤以后颅窝生长为主,少部分向中颅窝生长的岩斜区脑膜瘤(II型);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与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相比,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手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

宋跃帅[9](2012)在《立体视觉技术在耳显微外科的应用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耳显微外科所涉及的解剖结构基本都深藏于颞骨中,自身体积细小精微,形态多变而不规整。此外,许多颞骨内的结构,如:面神经、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乙状窦等,行程绵延曲折、空间跨度较大,且与颅底、颅内、腮腺、上颈部等周围区域内的结构或直接沿续、或位置关系密切。因而,人们对耳显微外科所涉及的解剖结构常常是触之不及、窥之不见,难以建立直观、形象而具体的空间感受,学习和熟练掌握的难度较大。此外,目前应用于耳显微外科临床及解剖的图片及视频基本都是二维的,而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术者所看到的真实术野是具有丰富的立体信息的。相对于原始的立体术野,二维媒体丢失了许多关键的立体信息,这些立体信息在辨识解剖结构、确定解剖方位等方面非常重要,当手术中遇到因出血或正常结构被破坏而导致解剖标志不清时这些立体信息尤为重要。因此,如何以恰当的方式保存和再现原始术野的立体信息,如何以最佳的角度展示耳显微外科涉及的解剖结构和解剖操作过程,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目的:探索将立体视觉技术应用于耳显微外科的方法;探索以立体的表现形式展示颞骨内解剖结构及解剖操作的方法。方法:调查研究现有的多种立体视觉重建解决方案,并结合耳显微外科临床工作特点筛选可以应用于耳显微外科的立体视觉重建解决方案;在解剖及手术工作中验证选定的立体视觉重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最终选定的解决方案进行规范化、流程化处理;开展规范的、系统的颞骨解剖,并按规范化流程采集并制作颞骨解剖和颞骨三维重建的立体素材,并通过合适的方式重现原始术野的立体信息。结果:我们成功的将立体视觉技术应用于耳显微外科,制定了适用于耳显微外科、并可推广至其他相关领域的立体视觉重建解决方案。基于此方案,我们对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重建系统所涉及的设备、软件、采集及制作方法等各个部分都进行了规范化、系统化处理,形成了与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重建方案相匹配的软、硬件系统。我们按规范化的流程采集了1.2万余幅颞骨解剖及颞骨三维重建素材,制作了624幅高质量的颞骨解剖和颞骨三维重建立体图,而且这些立体图可以源源不断的增加并能保持持续更新,从而使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重建系统具备了临床实用价值。在现有技术手段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探索性的开发了耳显微外科立体电视监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实现本地及局域网内的立体实时监控,初步显现出其临床实用价值。结论: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技术可以应用于耳显微外科。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信息重建系统集成度高、操作简单、并能够很好的保存并重现原始术野的立体信息。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重建解决方案具备相当的临床实用价值。

简志宏[10](2011)在《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文中研究表明颅底可视为一板两面,颅内面承载着脑底结构如额叶、下丘脑-垂体、海绵窦、颞叶、脑干、小脑与颅神经等等,颅底板的裂隙有进出颅的神经血管经过,其间也藏有固有结构如内耳、迷路、颈静脉球等等,颅底外面是面颅与颈颅结构如鼻腔、鼻旁窦、颞下窝、翼腭窝、咽旁间隙等等。颅底肿瘤可向颅内外沟通,累及上述三者结构,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本研究从显微外科解剖角度来理解颅内外沟通区的解剖关系,寻找定位手术标志,为该区域的手术提供解剖基础。第一章颅鼻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前颅窝与鼻腔、鼻旁窦沟通,鞍区与蝶窦、鼻腔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确认经额径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前颅底骨性构成,额鼻缝、盲孔、筛板、蝶骨平台、鞍结节、垂体窝、蝶窦、鼻腔、筛窦、前鼻棘等间的关系。观察经额三种入路和经蝶入路相关的颅内结构、颅底与颅外结构的显露。结果筛板位于前颅底中央前部,介入额骨、蝶骨平台与筛骨迷路之间,上接额叶,下为鼻腔顶。蝶骨平台为蝶窦上壁,其后有视交叉沟、鞍结节和垂体窝,外侧有视神经。额鼻缝至盲孔的距离为12.70±1.28mm,额鼻缝至筛板后界的距离为35.67±1.12mm,额鼻缝至蝶棱的距离为51.40±2.98mm,额鼻缝至鞍结节的距离为54.32±1.89mm,额鼻缝至鞍背的距离为65.78±1.56mm。盲孔至筛前孔的距离为10.98±1.12mm,盲孔至筛后孔的距离为25.11±1.25mm。前鼻棘至蝶窦开口的距离为42.34±2.23mm,前鼻棘至鼻腔顶筛板前界的距离为41.88±0.24mm,前鼻棘至鼻腔顶筛板后界的距离为52.05±.45mm。结论颅鼻蝶沟通区是以筛板和蝶窦为媒介,前颅窝与鼻腔,鞍区与蝶窦、鼻腔得以沟通。经额入路的手术标志分为三级:一级手术标志是额鼻缝,二级手术标志是盲孔,三级手术标志有筛板、蝶骨平台、蝶棱、鞍结节和蝶窦等。经鼻蝶的手术标志分为三级:一级手术标志是前鼻棘,二级标志是蝶窦开口,三级标志是蝶窦。经额底下入路可广泛暴露此沟通区域。第二章颅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前颅窝与眼眶的解剖关系,眶上裂与视神经管内结构,确认经眶外侧入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眶顶、视神经管和眶上裂的骨性构成,测量眶上孔与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管的距离,眶上裂与视柱、颈动脉沟、圆孔等的关系。结果颅眶沟通主要是经过位于眶尖的视神经管与眶上裂,视神经管内走行的结构有视神经与眼动脉,眼眶经视神经管连向鞍区。眶上裂是进出眼眶神经的主要通道,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眼神经等,眼眶借眶上裂与中颅窝海绵窦相接。眶上孔至眶内筛前孔的距离为30.12±2.35mm,至眶内筛后孔的距离为39.75±1.25mm,至视神经管眶口的距离为43.35±1.67mm。结论颅眶沟通可以是眶顶板直接破坏,但主要是经视神经管与眶上裂连向中颅窝的鞍区和海绵窦。经眶外侧入路的一级解剖标志有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额动脉管;二级标志有眶上裂、前床突和视柱。经眶外侧入路可显露眶内结构,特别是较好暴露鞍区、海绵窦与中颅底外侧部分。第三章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的解剖关系,海绵窦外侧壁和中颅底的解剖三角。确认额颞眶颧入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海绵窦外侧壁、圆孔、卵圆孔、棘孔、颞下窝、翼腭窝的结构组成与关系。结果中颅窝底前界是眶上裂与眼眶,外侧是颞窝,后借颞骨岩部与后颅窝相隔,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中颅底的内侧份,中颅窝借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与其下的颞下窝、翼腭窝和咽旁间隙沟通。一级手术标志有额颧缝、眶额动脉管与棘孔。二级手术标志有眶上裂、前床突、圆孔、卵圆孔与面神经门。三级手术标志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翼突与颞骨嵴。结论中颅底骨板的下方即是颞下窝与翼腭窝,中颅窝-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经眶上裂、眶下裂与视神经管连通眼眶,经蝶腭孔通向鼻腔,内侧借蝶窦外侧壁与蝶窦相隔,后是后颅窝的前界颞骨岩部和茎突前间隙。该沟通区的病变多累及海绵窦,故对海绵窦的处理是手术关键之一。额颞眶颧入路可以多视角进入中颅窝-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暴露广泛,手术路径短。第四章颈静脉孔颅内外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内神经血管关系,颈静脉孔颅内外区域的结构和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桥小脑角区、颈静脉孔、颅颈交界和咽旁间隙的解剖关系。经颈静脉突入路的手术标志。结果颈静脉孔位于枕骨大孔的外侧壁上,介于颞骨岩部与枕骨外侧部之间,上有内耳门,下借颈静脉结节与舌下神经管相隔,前是岩斜裂,后是乙状窦沟,颅内连向桥小脑角区和颅颈交界区,外接咽旁间隙。颈静脉孔内走行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静脉球。经颈静脉突入路以乳突、茎突、髁窝、二腹肌、寰椎横突和颈静脉突为手术标志,可进入颈静脉孔后部,并同时显露颅内外区域。结论颈静脉孔是后颅窝与颅外咽旁间隙沟通的主要通道,其内走行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静脉球,位置深在。由颅内外联合入路可以显露此交通区的病变。手术径路的中心点是颈静脉突,颈静脉突为颈静脉孔后界,其外侧是乳突,前外有茎乳孔,内侧是枕髁,后方是枕骨鳞部。颞下窝A型入路可广泛显露乳突腔、中耳、内耳、颈静脉孔、咽旁间隙。经颈静脉突入路的一级手术标志是星点、乳突和寰椎横突,二级手术标志为窝、颈静脉突、Henry脂肪间隙与二腹肌沟,三级手术标志为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颈动脉管、茎突与茎乳孔。经颈静脉突径路不仅要熟悉颈静脉突周围的解剖关系,还要熟悉其浅面和侧方的解剖如乳突、枕下肌肉、椎动脉、咽旁间隙等等。

二、中颅窝径路内听道的相关结构和手术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颅窝径路内听道的相关结构和手术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颞骨脑脊液漏27例的外科治疗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HRCT下内耳畸形面神经隐窝相关解剖测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测量内容及方法
    1.3 统计方法
    1.4 植入侧别的选择
    1.5 手术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
    2.1 具体颞骨HRCT轴位层面FNR周围相关解剖点的测量图
    2.2 基本资料比较
    2.3 实验数据的比较
第三章 讨论
    3.1 IEM颞骨影像分类结果的讨论
    3.2 FNR周围相关解剖测量及其临床应用
    3.3 人工耳蜗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3.4 总结、不足、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面神经隐窝相关解剖测量结合影像测量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内镜下经外耳道耳蜗下径路切除岩尖病变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1章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材料与方法
第2章 结果
    2.1 内镜下经外耳道耳蜗下径路切除岩尖病变的应用解剖
    2.2 颞骨CT测量结果
    2.3 耳蜗下通道及颞骨岩尖气房 CT 分型
第3章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全文总结
附录二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课题工作

(5)自发性脑脊液耳漏诊治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基于CT重建的国人中颅窝入路内听道定位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测量方法和图像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颞骨三维重建及测量结果
    2.2 不同性别组间测量数据比较
    2.3 不同侧别组间测量数据比较
3 讨论

(7)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1.1 先天性缺陷论
    1.2 蛛网膜颗粒论 (arachnoid granulation, AG)
    1.3 危险因素
2 漏口位置
3 临床表现
4 诊 断
    4.1 影像学检查
    4.2 漏出液定性
    4.3 漏出液定位
5 鉴别诊断
6 治 疗
    6.1 手术路径
        6.1.1 经耳道径路
        6.1.2 经乳突径路
        6.1.3 经迷路径路
        6.1.4 颅中窝径路
    6.2 填塞材料
7 总结与展望

(8)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策略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9)立体视觉技术在耳显微外科的应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立体视觉与立体视觉相关技术
    第一节 立体视觉产生的机制及研究简史
    第二节 开展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技术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相关技术
第二章 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信息的采集、制作和应用
    第一节 基于双光路显微镜的立体素材采集系统
    第二节 耳显微外科立体图的处理流程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三节 耳显微外科立体图的使用方法
    第四节 耳显微外科立体视觉重建效果及讨论
第三章 颞骨立体解剖
    第一节 颞骨骨性标记
    第二节 经耳内径路
    第三节 耳后径路
    第四节 经迷路径路
    第五节 经颅中窝径路
    第六节 经乙状窦后径路
    第七节 经颞下窝径路
第四章 颞骨立体虚拟解剖
    第一节 基于影像学和火棉胶切片技术的颞骨三维重建
    第二节 颞骨立体虚拟解剖
第五章 耳显微外科立体电视监视系统的探索性研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颅鼻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筛骨
        2 鼻腔
        3 蝶骨平台与蝶窦
    讨论
    结论
第二章 颅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骨性结构
        2 眶的神经
        3 眶部眼外肌肉
        4 眶部的血管
    讨论
    结论
第三章 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中颅窝底的显微解剖
        2 颞下窝的显微解剖
        3 翼腭窝的显微解剖
        4 腮腺咬肌区
    讨论
    结论
第四章 颈静脉孔颅内外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颈静脉孔的颅内观及其毗邻结构
        2 颈静脉孔内部结构
        3 颈静脉孔外口及茎突后间隙(见图4-18和图4-19)
        4 枕下后外方及侧方肌肉
        5 颅外段相关血管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简介与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中颅窝径路内听道的相关结构和手术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颞骨脑脊液漏27例的外科治疗总结[J]. 陈晓红,李伟,李海同,戴春富.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11)
  • [2]HRCT下内耳畸形面神经隐窝相关解剖测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D]. 郝嘹亮. 延安大学, 2021(11)
  • [3]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D]. 岳学智.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4]内镜下经外耳道耳蜗下径路切除岩尖病变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 卢飞燕. 深圳大学, 2019(09)
  • [5]自发性脑脊液耳漏诊治的临床分析[D]. 王玥. 山东大学, 2019(09)
  • [6]基于CT重建的国人中颅窝入路内听道定位解剖学研究[J]. 高震,袁雅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12)
  • [7]自发性脑脊液耳漏的研究进展[J]. 王玥,刘芊,王海波.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9(02)
  • [8]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治疗研究[D]. 周庆九.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1)
  • [9]立体视觉技术在耳显微外科的应用性研究[D]. 宋跃帅. 南开大学, 2012(07)
  • [10]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D]. 简志宏. 中南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颅中窝入路耳道相关结构及手术定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