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报告

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报告

一、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侯广原[1](2021)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不同类型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60例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完善术前检查及X射线片、CT、MRI检查。对照组使用常规椎弓根螺钉技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水泥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周、6个月、1年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此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与结论(1)2组患者中,术后1周、6个月及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后1周,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术后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2)试验组术后6个月及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术后内固定棒松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说明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治疗效果尚可。

李朝顶[2](2004)在《脊柱椎弓根内固定器械(TSF)治疗胸腰段骨折及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对脊柱损伤的认识和脊柱生物力学的研究,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发展迅速,随之产生各种新型内固定器械,有力地推动了脊柱外科事业。经先辈及国内外同道对椎弓根内固定器械的研究,先后出现了Roy-camille,APF,RF,SF等内固定器械,通过大量的临床应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亦存在不足之处。我们通过对上述内固定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和腰椎滑脱症的发病机理进行探讨,设计了一种创伤性小,复位满意,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及腰椎滑脱症的椎弓根内固定器械(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 and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简称TSF)。 一、TSF器械的设计特点 在吸取目前各种内固定器械优点的基础上,本器械在结构上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改进:(1)“U”形椎弓根螺钉的“U”形部分的两内侧壁中1/3为直形,上下1/3为圆形,分别与连接杆及“T”形锁紧螺母相配。(2)“T”形锁紧螺母的圆柱形呈相向拧入“U”形槽上下的圆形部。(3)在“T”形锁紧螺母外有夹扁圆圈改为辅加紧固螺母。(4)提拉椎弓根螺钉的尾部均改长圆形与连接杆上的提拉孔相配。(5)省掉中间的横向连接杆。由于在结构上有上述改进,因此TSF器械有效提高了抗旋转,抗跳杆,防松动(钉杆及钉椎间松动能力)。同时具有分离和压缩功能。 二、TSF器械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利用8具成年较为新鲜的胸腰椎脊柱标本,模拟临床胸腰椎骨和腰TSF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段骨折和滑脱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文摘要椎滑脱,应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对照MSF,SF, Steffee,Dick测定其9个指标的生物力学性能。分析结果为:(l)采用TSF内固定器械在胸腰段骨折和腰椎滑脱症固定后,其应变、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优于SF内固定器械,比Steffee,Diek器械更优越。统计表明显着差异(P延0.01)。(2)采用TSF内固定器械在扭转强度、刚度方面与SF内固定器相当,但比Steffee,Dick要强。(3)在承载能力,极限强度力学性能上与SF, Steffee,Dick内固定器械相比,占有一定优势。因此TSF内固定器械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更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原理。三、TSF器械的临床应用: 目前通过临床应用随访观察41例病人,其中包括胸腰段骨折33例及腰椎滑脱滑脱8例。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分析术前术后的x光片椎体前、后缘高度、CT片结果进行评价疗效,结果显示: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恢复正常38例(90.91%),腰背部畸形完全消失35例(8 4.85%),初步临床体会:该器械固定坚强,复位满意,操作方便,创伤较小,尚无断钉,断棒,松动及滑移等,由于时间偏短,最终有赖于长期随访及进一步随访和探讨。

徐卫袁,朱贤,洪天禄,孙俊英,唐天驷,董天华[3](2003)在《SF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S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疗效。方法对6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SF椎弓根内固定器固定加植骨融合术,对其复位效果、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68例获平均36个月的随访,复位率95.6%,植骨融合率97.1%,临床优良率94.1%。结论SF椎弓根内固定器操作简单,复位效果好,固定牢靠,适用于腰椎滑脱症的治疗。

朱登嵩[4](2003)在《腰椎滑脱复位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15例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探讨腰椎滑脱复位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在腰椎滑脱症中的治疗作用,阐述滑脱复位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患者均使用腰椎复位系统(AO-USS双螺纹椎弓根钉系统、HOIST腰椎滑脱复位固定系统、SF内固定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本组各例均获得随诊,随诊时间最长3年,最短半年,平均16.4个月,随诊X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螺钉、棒无折断,复位无丢失,无感染,无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融合率为100%,术后症状消失13例,仍有部分症状2例。结论:腰椎滑脱复位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能充分完成后路减压,滑脱椎体满意复位,并能保证可靠的融合,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术式。

赵宏普[5](2002)在《《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周正明,浦金生,杨惠光[6](2001)在《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肖荣驰,唐建东,韦健,蒋亦军,胡军祖,李林[7](2001)在《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5种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Pedicle short segment fixation,PSSF)(Dick,RF,SF,Steffee,APF)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PSSF治疗57例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随访总结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失误原因。结果:随访6~60个月,平均15个月,疗效满意,优良率80%;主要并发症有:螺钉位置不当、断钉、螺钉松动、钉杆连接松动、植骨不融合、再度失稳等,发生率为29.8%。结论:(1)PSSF 较适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2)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操作有直接的关系。并认为各种PSSF自有特点,只有充分理解其设计原理,准确应用,操作合理时才能达到其设计的复位、固定目的。

洪天禄,徐耀增,孙俊英,唐天驷,董天华[8](1998)在《腰椎滑脱症和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器研制及其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为了提高脊柱内固定器的复位效果。方法:通过对腰椎滑脱症发病机理的探讨和318例胸腰椎骨折治疗的分析,作者设计了一种用于治疗腰椎滑脱症和胸腰椎骨折的新型内固定器(SF内固定器)。结果:经42例胸腰椎骨折和17例腰椎滑脱症临床应用,其中41例获6个月以上随访(6~38个月,平均13.4个月),效果满意,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徐卫袁,朱贤,洪天禄,徐耀增,唐天驷,董天华[9](2004)在《SF内固定器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82例随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报告82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SF内固定治疗的随访情况,平均随访时间25.3个月。结果显示SF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Cobb角、恢复椎管容积及改善神经功能方面有良好的效果。表明SF是较好的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系统。

秦建中[10](2004)在《SF内固定器治疗脊柱滑脱32例》文中研究指明

二、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参与者数量分析
    3.2 试验流程图见图1
    3.3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3.4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参数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目测类比评分比较
    3.6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I比较
    3.7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8 典型病例
4 讨论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伴有骨质疏松的退行性脊柱病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2)脊柱椎弓根内固定器械(TSF)治疗胸腰段骨折及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部分 TSF器械设计
第二部分 生物力学研究
第三部分 TSF脊柱椎弓根器械的临床应用
综述: 腰椎滑脱症发病机理及治疗现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图
致谢

(4)腰椎滑脱复位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二. 腰椎滑脱复位系统
    三. 手术指征
    四. 疗效评定标准
    五. 手术步骤
    六. 治疗结果
讨论
    一. 腰椎滑脱的分类
    二. 腰椎滑脱的发病机制
    三. 腰椎峡部裂伴脊椎滑脱分别引起上位、同位、下位神经根症状的原因分析
    四. 椎弓根螺钉技术
    五. 关于减压问题
    六. 脊柱的复位
    七. 植骨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6)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X线检查
    1.3 手术方法
    1.4 随访结果
2 讨论

(9)SF内固定器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82例随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结果
2 讨论
    2.1 S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特点及复位机制
    2.2 SF内固定后是否常规行椎管减压
    2.3 断钉问题

四、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D]. 侯广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脊柱椎弓根内固定器械(TSF)治疗胸腰段骨折及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应用[D]. 李朝顶. 苏州大学, 2004(01)
  • [3]SF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J]. 徐卫袁,朱贤,洪天禄,孙俊英,唐天驷,董天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04)
  • [4]腰椎滑脱复位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D]. 朱登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03)
  • [5]《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J]. 赵宏普. 中国骨伤, 2002(12)
  • [6]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报告[J]. 周正明,浦金生,杨惠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06)
  • [7]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J]. 肖荣驰,唐建东,韦健,蒋亦军,胡军祖,李林. 实用骨科杂志, 2001(03)
  • [8]腰椎滑脱症和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器研制及其临床应用[J]. 洪天禄,徐耀增,孙俊英,唐天驷,董天华. 中华骨科杂志, 1998(08)
  • [9]SF内固定器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82例随访分析[J]. 徐卫袁,朱贤,洪天禄,徐耀增,唐天驷,董天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05)
  • [10]SF内固定器治疗脊柱滑脱32例[J]. 秦建中.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4(01)

标签:;  ;  ;  ;  ;  

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