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的效果与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木易[1](2021)在《不同间伐强度尾巨桉林下套种乡土树种的成效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尾巨桉DH32-29无性系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近熟龄桉树间伐后套种优质阔叶树种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的过程,以期为桉树纯林改培方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主要内容有林分生长量、生长动态、林分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1.林分改培后的桉树生长:改培后林分中桉树的径阶分布并未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偏正态分布。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较未改培林分明显。间伐强度较大的改培林分中,桉树的连年生长量下降趋势明显缓于未改培林分。各林分隶属函数的得分表现为:HT>MT>HT*>MT*>LT>LT*>CK>CK*,总体以改培后的HT林分最佳,改培效果则以中度间伐的桉树人工林最为明显,MT较MT*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总蓄积量分别提高了11.70%、14.33%、26.39%、24.56%。2.林分改培后的乡土树种生长:米老排在所有处理下生长状况和林分结构均最优,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其单株材积较红锥分别高出:742.86%、625.64%、262.38%、39.15%,较火力楠分别高出:661.29%、387.93%、302.20%、400.95%;不同间伐强度下红锥的生长变化最明显,高强度的桉树间伐最有利于红锥的生长,HT中红锥较CK平均胸径提升了 194.70%,平均树高提升了 117.82%;火力楠各处理中偏度均无明显差异,但峰度在各处理中都明显高于红锥和米老排。总体而言,林分中较小桉树密度配置的改培方式更有利于套种树种的生长,表现最好的HT林分三类树种的总蓄积量较最差CK林分提高267.67%。3.林分改培后土壤物理特性:各土层的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含水率均随林分中桉树间伐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土壤容重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总体以改培后的CK林分为最佳,改培的效果为对照中的深层土壤(40~60cm)最明显,从土壤持水能力来看,土壤饱和持水量增加了 142.84%,土壤毛管持水量增加了 158.21%,土壤田间持水量增加了 154.38%。4.林分改培后土壤化学性质:土壤p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与未改培林分相反,同土层中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pH值较未改培林分的提升在表层土壤(0~20cm)中最明显,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分别提升了 2.60%、3.10%、6.35%、7.05%;有机质在全土层均表现为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全钾在全土层中均表现为对照优于各间伐处理;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则表现为较高间伐强度优于较低间伐强度。总体以改培后的林分MT最佳,对照的改培效果最明显,有机质、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在对照的表层土壤中较未改培林分分别提升了 30.77%、33.87%、70.57%、97.47%、26.51%、40.84%。5.林分改培后土壤酶活性:四种土壤酶活性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酶在不同处理中的活性表达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以MT林分表现最佳,中度间伐的改培效果最明显,其中土壤磷酸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较未改培林分分别提升了 11.16%、93.43%、-7.71%;土壤蔗糖酶分别提升了 114.67%、196.20%、-34.14%;土壤脲酶分别提升了 8.89%、8.81%、-3.16%;土壤过氧化氢酶分别提升了 246.04%、183.81%、258.31%。6.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改培后林分在相关性区分度上较未改培林分高,林分结构更加复杂,但在林分经营和指标间互作关系的分析上较未改培林分复杂。在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到MT林分综合得分最高,这说明了 MT林分质量最优,所以如果营林者在后期需对桉树纯林进行改培,间伐所保留的桉树密度应以MT林分为标准。通过不同间伐强度下改培林分和未改培林分主成分得分差值可得,弱度间伐下改培后林分较未改培林分综合得分提升了 1.224,改培效果最明显。说明营林者在已有的四种间伐强度下,选择弱度间伐的林分进行改培,效果最好。
张昕[2](2021)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是在满足河道防护安全的基础上,将生态修复理念与林带植物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实践项目,旨在通过混交林带的设计途径达到河岸安全防护和河岸带原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的营造,促进自然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打造一条属于沣西新城的生态绿道。本文基于项目实践所提出的规划设计问题,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搭配和植物景观空间的塑造,来进行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本文将新河河堤林带分为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和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两部分。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以保留老河堤滩面上的毛白杨为主,种植混播草甸进行河堤迎水坡滩面的快速覆绿,在河滩面较宽区域,设计人工生境岛。基于不同目标导向的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根据场地条件和现状问题设计了规则或不规则的混交林植物组合: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设计了两种规则式块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防护林空间形成了满足河流生态防护需要的规则式混交林带;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通过不同树种的组合配置设计了两种风景林和三种生态林等五种不规则团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形成了具有丰富场地生境条件和风景观赏游憩功能的自然式针阔叶混交林带;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河道右岸防护林带设计沿用郊野Ⅰ段生态林带的植物组合,并在林带中嵌入具备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功能的“宫胁林”植物组团。将八种混交林植物组合在新河防护林带设计范围内进行布局,并根据设计实践中所面临的场地问题对特殊节点位置进行详细的种植设计。在进行林带施工时,根据树种的苗源和造价问题来确定每种乔灌木的栽植规格,并参考混交林的栽植实践经验和相关造林规范解决造林密度的问题。综上,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中,总结当前河流防护林带建设现状和基于多目标需求的混交林带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新河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新河河道迎、背水坡侧合理设计和塑造富有自然、野趣和地域特色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景观,也期望可以为其他河道的河堤林带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借鉴。
范歌[3](2020)在《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大面积纯林经营易出现立地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产力下降等问题,对马尾松纯林进行近自然改造,营造针阔混交林可改善这一系列生态问题,能有效维持林分的自然生长能力,提高森林的生态稳定性,改善森林的生态功能,有利于马尾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广西忻城县欧洞林场42a马尾松林下套种4种不同密度大叶栎,密度分别为3000株/hm2(T1)、2500株/hm2(T2)、1667株/hm2(T3)、1250株/hm2(T4),同时设置马尾松纯林为对照(CK),对13a后形成的异龄复层混交林开展混交林生长表现、土壤理化性质、水源涵养能力以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研究,构建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提出马尾松过熟林林下套种大叶栎的最佳经营密度,为人工针叶纯林改造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套种林分密度处理下马尾松13a胸径的生长量在9.18-10.75cm之间,胸径的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2>T1>CK>T3>T4;马尾松树高生长量为5.33-7.83m之间,树高生长量大小排序为CK>T2>T3>T4>T1。不同套种林分密度下大叶栎的胸径的生长量为12.98-17.25cm之间,胸径的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4>T3>T2>T1;大叶栎树高生长量为17.55-19.75m之间,树高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4>T3>T2>T1。建立马尾松林分林龄-胸径与林龄-树高生长模型,其中Chapman-Richards和Po wer方程分别对马尾松胸径、树高的拟合度最好。在54a时,马尾松径阶主要集中分布在55cm径阶和60cm径阶之间,其中T2和T3马尾松大径材占比更高。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分总蓄积量在365.36-606.47m3/hm2之间,T2和T3总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高于其他处理。(2)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孔隙度以T1最优,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均以CK最高,T4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土壤水解氮含量以T2最高。(3)不同套种密度影响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CK凋落物层厚度(3.52cm)显着大于其他密度处理;CK马尾松纯林凋落物蓄积量(3.04t/hm2)显着大于T2、T3和T4;T3的凋落物层最大持水系数最大(245.69%);CK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最大(6.12t/hm2)。(4)不同套种密度影响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灌木层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T4、T3和T2高于CK,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混交林均高于CK。草本层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CK高于各套种密度的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混交林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基本符合随套种密度增大而降低的趋势。(5)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为T3处理。碳汇指标中T3和T2处理得分高于其他处理,达到优秀等级;土壤条件指标得分随着套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K马尾松纯林得分最高,属于优秀等级,优于其他处理;水源涵养能力指标中T1和T3得分属于优秀等级,优于其他处理;林下植被生态指标中CK马尾松纯林得分最高,属于优秀等级,T1的林下植被生态指标为较差等级。(6)综合各项评价指标,T3在林分总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水源涵养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既能获得较多的木材收获量,也能保持良好的生态功能,是本试验中马尾松林下套种大叶栎的最佳密度。
李春霞,夏云龙,吴国良,谢哲根[4](2020)在《浙江省长兴县林场阔叶树造林效果分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以长兴县林场实际营林生产形成的幼林为基础,应用成活率、保存率、地径期间年均生长量、树高期间年均生长量、病虫害情况等5个造林效果评价指标,采用调查、测定、计算、比较各造林模式的造林效果评价指标等方法,得出稀疏针叶林下浙江楠、赤皮青冈、红豆树、枫香等树种的补植造林模式是适宜的,采伐迹地采用枫香、榉树带状混交造林是适宜的,光皮桦全面造林比较适宜等结论。
蔡史杰[5](2019)在《华安水源涵养林林分改造技术及成效》文中研究表明分析探讨闽南华安县水源涵养林低效林分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十年来的改造的实践经验,提出与当地立地、气候以及生产条件相适应的改造思路以及树种选择与配置、造林与抚育等关键技术要点,并以马尾松低效林套种红锥形成的复层混交水源涵养林为例分析改造成效,为闽南山地水源涵养林改造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银魁春[6](2019)在《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效果分析与技术探讨》文中认为指出了发展造林经济,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既能提供木材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又能够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然而目前我国人工林中针叶林化现状比较明显,基于此,就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的效果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针叶林阔叶树套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洁[7](2017)在《加勒比松林分改造生态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广东存在大量的低效纯林,林分改造是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在佛山市加勒比松林分别选择以黎蒴为主的改造样地,荷木为主的改造样地和没有改造的加勒比松林地(CK)样地,调查其树木生长状况(树高、胸径、冠幅)、光合生理和荧光特性、林下植物多样性、凋落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状况。研究结果如下:1、黎蒴样地里,黎蒴的生长状况最好,树高、胸径及冠幅最大。荷木样地里,荷木长的最高,但油茶的在胸径和冠幅上生长更快。2、黎蒴样地各个树种植物净光合速率(Pn)、植物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及植物蒸腾速率(Tr)表现为大叶相思>红桂木>藜蒴>油茶,而在荷木样地为荷木>油茶>竹节树>光叶山矾。3、除PSII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外,黎蒴样地树木的最大荧光值(Fm)、PSII实际光量子效率Y(II)、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及非化学淬灭系数(NPQ)均为油茶>藜蒴>红桂木>大叶相思,荷木样地则是油茶>光叶山矾>荷木>竹节树。4、黎蒴样地4个树种的SPAD值为红桂木>油茶>大叶相思>藜蒴,荷木样地4个树种的SPAD值为竹节树>油茶>光叶山矾>荷木。黎蒴样地4个树种的比叶重为大叶相思>红桂木>藜蒴>油茶,荷木样地为荷木>竹节树>光叶山矾>油茶。5、黎蒴样地的4个树种叶片氮浓度为大叶相思>红桂木>藜蒴>油茶,荷木样地各树种为竹节树>光叶山矾>荷木>油茶。黎蒴样地的4个树种的叶片磷浓度为红桂木>大叶相思>藜蒴>油茶,荷木样地为竹节树>油茶>光叶山矾>荷木。黎蒴样地的叶片钾浓度为红桂木>大叶相思>藜蒴>油茶,荷木样地为竹节树>油茶>荷木>光叶山矾。6、对实施林分改造的两个样地的植物光合、荧光、叶片养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确定光合效率较高且植物及生长状况好的植物。黎蒴样地的主成分得分为油茶>红桂木>大叶相思>黎蒴,荷木样地为竹节树>光叶山矾>油茶>荷木。7、对三个样地的土壤指标,微生物,酶及养分进行主成分分析,三个样地的土壤质量排序为荷木样地>黎蒴样地>CK样地。8、黎蒴样地和荷木样地重要值最大的灌木是野牡丹,CK样地重要值最大的灌木是黄毛润楠和光叶山黄麻,三个样地重要值最大的草本均为求米草。9、灌木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为荷木样地>藜蒴样地>CK,CK样地的均匀度指数Jsw和均匀度指数Jsi均最大;草本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藜蒴样地>荷木样地=CK,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藜蒴样地>荷木样地>CK,均匀度指数Jsw为藜蒴样地>CK>荷木样地,均匀度指数Jsi则是CK>荷木样地>藜蒴样地。10、三个样地单位面积的凋落物储量为荷木样地>藜蒴样地>CK样地,凋落物层的氮和磷含量均为CK样地>荷木样地>黎蒴样地,凋落物钾含量为荷木样地>黎蒴样地>CK样地。各样地凋落物层养分含量均为N>K>P。11、不同样地的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在1.50-1.66 g·cm-3间。三个样地上下层土壤毛管隙度没有显着差异。黎蒴样地和荷木样地的上层土壤毛管持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土壤非毛管隙度和土壤通气管隙度均高于下层土壤,CK样地与之相反。12、三个样地不同土层的土壤pH值均在4.0-4.5范围,属强酸性土壤。CK样地的土壤有机质显着低于其他样地,三个样地下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显着大于对应的上层土壤;三个样地上下层土壤的全氮含量均为荷木样地>黎蒴样地>CK样地,三个样地上层的全氮和全磷含量显着大于对应的下层土壤;上层土壤的全钾含量为CK样地>荷木样地>黎蒴样地,下层土壤相反;三个样地不同层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为荷木样地>黎蒴样地>CK样地;三个样地上层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大于下层土壤。13、相关分析表明,各树种叶片的单位叶面积氮含量和磷含量、氮含量和钾含量及磷含量和钾含量均显着相关;样地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全氮含量、碱解氮有机质为显着相关;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与速效磷为显着相关;脲酶活性表现为与pH值相关;pH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为显着相关。
曾冀[8](2017)在《广西大青山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指导下,以桂西南地区1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针叶纯林为对象,设置系列采伐强度和林下多树种套种开展近自然化改造研究。马尾松采伐强度设置为I(80%)、II(73%)、III(66%)和IV(59%);杉木为I(69%)、II(60%)、III(51%)、IV(40%),均以不采伐不套种处理为对照,套种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香梓楠(Michelia hedyosperma)、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5个阔叶树种。通过保留木和套种树种生长、林下植被9年定位观测调查以及林地土壤的定期取样分析,揭示林木生长、林下植被多样性以及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采伐强度的响应,探明人工针叶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为人工针叶纯林近自然化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从而加快人工针叶纯林向结构合理、生态功能强、景观效果好和经济效益高的近自然林演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伐强度显着影响马尾松和杉木保留木生长,其单株材积、胸径、冠面积的年均增长量随采伐强度的降低而减小,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林分蓄积量的年均增长量则随采伐强度的降低而递增,均显着低于对照(P<0.05);但采伐强度对树高影响不显着(P≥0.05)。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对采伐的动态响应以树冠最敏感,冠面积首先急剧增大,进而引起胸径的快速生长;树高和枝下高年均增量变化相对平稳。而杉木人工林生长对采伐的动态响应以树冠和胸径最敏感,冠幅、胸径首先急剧增大,进而引起单株材积的快速生长。相同采伐处理下,马尾松林分冠面积年均增长量在采伐后第13年显着高于采伐后期;第35年胸径年均增长量最高。杉木冠幅、胸径和枝下高年均增量在采伐后第13年最大;单株材积、树高和林分蓄积的年均增量高峰出现在采伐后第35年。相同年份下,马尾松单株材积和胸径以处理I为最高,杉木单株材积和胸径则以处理III为最高,而两个树种的枝下高和蓄积均以对照为最高。采伐后第9年,马尾松处理II、III和IV的林分蓄积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杉木处理III的林分蓄积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根据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比较认为,马尾松以采伐处理II(保留密度为300株·hm-2)为最佳,杉木以594株·hm-2(III)保留密度为宜。(2)马尾松、杉木林下套种第3年,大叶栎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灰木莲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树高出现生长高峰;第5年,红椎、灰木莲、香梓楠的胸径出现生长高峰;第9年,格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香梓楠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冠幅增长量最大。从5个阔叶树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总体表现看,其生长速度为大叶栎>红椎>灰木莲>香梓楠>格木。套种后9年间,采伐强度显着影响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的生长,其中大叶栎和灰木莲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红椎的胸径和冠幅的生长随采伐强度降低而减小;而香梓楠的胸径生长随采伐强度降低而增大;红椎、格木的树高生长受采伐强度影响不大;格木的胸径和冠幅以及香梓楠的树高和冠幅生长在套种前7年受采伐强度影响不大,此后其生长随采伐强度降低而减小。因此,马尾松林下套种香梓楠则宜采用保留密度为375株·hm-2和450株·hm-2套种,套种其他4个树种宜采用保留密度为225株·hm-2和300株·hm-2的采伐强度。杉木采伐强度对套种阔叶树的生长大多表现为中度采伐强度优于强度和弱度处理,但并未呈现明显规律。香梓楠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生长最慢,大叶栎则生长最快;大叶栎在采伐处理II(488株·hm-2)下套种优于其余3个采伐处理,格木则适合在采伐处理I(375株·hm-2)下套种,红椎、灰木莲和香梓楠适合在采伐处理III(594株·hm-2)下套种。(3)马尾松强度采伐后第1年,其林下植物种类数量显着增加,随时间的推移,林下植被多样性呈现一直减少的趋势;采伐后第1、5和9年,马尾松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以保留密度为300株·hm-2、375株·hm-2和225株·hm-2的林分为最高;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着采伐强度增加变化趋势较为平稳。杉木采伐后第1年,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呈递增趋势,但仅处理I显着高于对照;第5年,处理Ⅰ的各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其余3个采伐处理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显着小于对照,处理IV的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着高于对照;第9年,4个采伐处理灌木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着低于对照,处理III草本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着高于对照。(4)采伐和林下套种处理能够改善马尾松、杉木林地土壤养分状况,采伐后第39年,随着时间推移,O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显着增加,土壤肥力上升,A层和B层土壤无显着变化,总体上土壤缺磷、缺钾严重;各土层养分含量均为O层高于A、B层。对于马尾松而言,4个采伐处理的土壤p H值、有机质含量等8个指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先降低随后逐渐升高的趋势;而杉木林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的速效磷、全钾显着升高,而其余各项养分指标年际变化不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其他土壤养分含量显着相关,对马尾松和杉木林地土壤肥力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马尾松土壤肥力综合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先下降而后缓慢升高;采伐强度越大,肥力指数越低;采伐后第9年,处理IV(450株·hm-2)和对照的肥力指数显着高于其余3个采伐处理。杉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则为对照高于4个采伐处理;采伐后第39年,采伐处理I(375株·hm-2)和IV(732株·hm-2)的肥力指数高于处理II(488株·hm-2)和处理III(594株·hm-2)。采伐处理9年内4个采伐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还未赶上对照处理,说明通过强度采伐和套种阔叶树来改良针叶纯林土壤养分状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颜耀[9](2017)在《套种阔叶树种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生态功能的提升效果》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福建省长汀县是南方红壤侵蚀区的典型代表,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阻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经过有关学者和各级政府几十年的研究和治理,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很大成绩,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流失区的植被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由于前期植被恢复以飞播马尾松为主,形成大面积以马尾松纯林为主的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区,这些林分普遍存在林分结构简单、林下植被种类少、林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低等系列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对长汀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马尾松林的改造,进一步巩固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升马尾松林分的整体生态功能,成为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大量的研究表明:林下套种阔叶树种不仅可改变林分层次,促进林下植被恢复,减少林地水土流失,而且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改善林内小气候,是提升林分整体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营林措施之一。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截至目前,还未找到红壤侵蚀初步治理区马尾松林改造的适宜树种和模式。鉴于此,本文以福建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的马尾松林作为研究对象,在对长汀乡土阔叶树种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油桐、深山含笑、马褂木、无患子、山杜英、枫香6种阔叶树种,设计了马尾松林林下不同阔叶树种的套种模式,通过对马尾松林不同套种模式林木生长、土壤理化性质、林下植物种类、水源涵养功能、林内小气候等指标的测定,比较不同阔叶树种套种模式各指标与马尾松纯林的差异,分析不同套种模式对马尾松林生态功能的提升效果,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套种模式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评价,最终筛选适宜长汀红壤侵蚀初步治理区马尾松林改造的阔叶树种及套种模式,以期为南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生态功能提升改造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套种阔叶树初期对马尾松林土壤物理性质有一定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表层土壤(0-20 cm),20-40 cm和40-60 cm 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变化不明显;与马尾松纯林相比,不同阔叶树套种模式林地0-20 cm 土层孔隙结构、持水性能、容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除套种枫香模式20-40 cm 土层土壤外,套种阔叶树模式各土层全P含量均有所提高,套种深山含笑模式各土层全P含量最高;不同套种模式0-20 cm 土层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高于马尾松纯林,其他土层与马尾松林无显着差异;不同套种阔叶树模式各土层pH、其他养分、可溶性有机碳氮与马尾松纯林差异不显着。(3)6个套种阔叶树模式马尾松林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均大于马尾松纯林,但冠幅差异不显着;套种阔叶树第3年,不同套种模式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显着高于马尾松纯林,其中,套种无患子林分林冠层生物量最大(10.71 t/hm2),套种山杜英模式林下植被层生物量最大(1.83 t/hm2),套种深山含笑模式枯枝落叶层生物量最大(2.71 t/hm2)。(4)6个套种阔叶树模式马尾松林草灌层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均高于马尾松纯林。套种山杜英模式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最高,套种深山含笑模式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但不同套种模式草灌层的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着。(5)套种不同阔叶树种对马尾松林内的小气候有一定改善作用。各阔叶树套种模式的林内空气及土壤湿度均高于马尾松纯林,但温度差异不明显;套种阔叶树模式8月和9月的林内土壤昼夜温差高于马尾松纯林,而10至12月空气及土壤的昼夜温差无明显规律。(6)除套种深山含笑模式外,其他5种套种模式枝叶对水分的有效拦蓄率均大于马尾松;套种阔叶树种可提高马尾松林下植被对降水有效拦截,套种油桐、深山含笑、马褂木、无患子、山杜英、枫香模式林下植被对水分的有效拦蓄率分别是马尾松纯林的1.29、1.15、1.35、1.37、1.14、1.2倍;除套种马褂木模式外,其他套种阔叶树模式枯枝落叶水分的有效拦蓄率均大于马尾松纯林。(7)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生长和多样性、林内土壤及空气温湿度、水源涵养功能等指标,对不同阔叶树套种模式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套种不同阔叶树对马尾松林的生态功能提升效果排序为:马褂木模式>无患子模式>深山含笑模式>油桐模式>枫香模式>山杜英模式>马尾松纯林,其中以套种马褂木、无患子和深山含笑模式对马尾松林生态功能的综合提升效果较好。
陈莹莹[10](2017)在《间伐补植阔叶树大苗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大面积杉木人工纯林普遍存在林分结构单一、地力衰退、生产力低下、生物多样性下降、病虫害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林地生态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因此,将现有的杉木纯林改造为异龄针阔混交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在纯林下补植阔叶树为修复杉木纯林生态服务功能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以福寿林场杉木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对杉木人工林进行间伐和补植阔叶树的经营方式,于2012年开展试验对试验区内的杉木人工林进行3种间伐强度(20%、33%和56%)改造,林下补植3种阔叶树大苗(深山含笑(Mchelia maudiaae)、马褂木(LChiodendron Chinense)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以未间伐补植的纯林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每个处理组设置3次重复,每块固定样地面积为20m×30m,进行连续定位监测。通过分析间伐补植4a后杉木人工林林分的生长状况、林分结构以及干形质量三方面,得出间伐补植阔叶树大苗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为今后杉木人工林的抚育管理及多功能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间伐补植改造对林木生长因子影响的结论为:(1)间伐补植改造对杉木林木的生长有促进影响,均显着提高了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单株材积,并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强而增大,而每个处理组的杉木林分蓄积量却显着低于对照组。处理组C的杉木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单株材积的生长效果最佳,在伐后第4a时,分别较间伐前增加了 63.43%、49.04%、102.24%、265.52%;而林分蓄积量较间伐前减少了 11.84%。(2)间伐强度对补植的深山含笑、栾树、马褂木生长没有影响,但相比之下3种补植阔叶树在处理组C中的胸径和树高均达到最大,且大小顺序为深山含笑>栾树>马褂木。2.间伐补植改造对林木干形影响的结论为:(1)间伐补植后1-4a之间,枝下高、高径比及胸高形数变化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强而逐渐降低,而冠长率及尖削度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强而增大;(2)在不同间伐补植的时期下,杉木枝下高、高径比和胸高形数的年均生长率变化随着间伐强度增强呈大致下降的趋势,而冠长率的年均生长率随着间伐强度增强而增大。3.间伐补植改造对林分结构影响的结论为:(1)间伐补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育大径阶的杉木。间伐补植后1-4a之间,间伐补植林分胸径有进阶生长,杉木胸径在小径阶的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在10-12 cm之间的径阶株数上下波动,差异不大;在大径阶时随间伐年限增长较快,径阶分布右移。(2)对照组杉木的最大相对直径Rmax=1.1时,杉木株数所占百分数达到最大;在处理组A、B的相对直径分别为1.4和1.5时,杉木株数所占百分数也都达到最大;对照组杉木的最大相对树高Rmax=1.3时,杉木株数所占百分数达到最大;处理组A和处理组B的杉木林分相对树高分别为1.5和1.6时,杉木株数所占的百分数为最大。
二、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的效果与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的效果与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间伐强度尾巨桉林下套种乡土树种的成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桉树在中国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
1.2.2 营造人工混交林的研究概况 |
1.2.3 抚育间伐对林分质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与经营设计 |
2.3 数据调查 |
2.3.1 土壤养分调查 |
2.3.2 生长指标调查 |
2.4 试验方法 |
2.4.1 径阶划分 |
2.4.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2.4.3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2.4.4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4.5 林分生长隶属函数法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桉树的生长 |
3.1.1 未改培林分中桉树的生长 |
3.1.2 改培后林分中桉树的生长 |
3.1.3 不同处理下桉树生长指标分析 |
3.2 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径阶分布的影响 |
3.2.1 不同间伐强度对未改培林分径阶分布的影响 |
3.2.2 不同间伐强度对改培后林分径阶分布的影响 |
3.3 桉树的生长规律 |
3.3.1 桉树胸径的生长规律 |
3.3.2 桉树树高的生长规律 |
3.3.3 小结 |
3.4 套种树种的生长 |
3.4.1 胸径的生长 |
3.4.2 树高的生长 |
3.4.3 胸径的生长动态 |
3.4.4 树高的生长动态 |
3.4.5 材积及蓄积量的生长 |
3.4.6 林分结构及林分质量状况 |
3.4.7 小结 |
3.5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3.5.1 不同间伐强度下未改培林分的各土层物理性质 |
3.5.2 不同间伐强度下改培后林分的各土层物理性质 |
3.5.3 相同间伐强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培效果分析 |
3.5.4 小结 |
3.6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
3.6.1 土壤pH值 |
3.6.2 土壤有机质 |
3.6.3 土壤全氮 |
3.6.4 土壤全钾 |
3.6.5 土壤全磷 |
3.6.6 土壤速效氮 |
3.6.7 土壤速效钾 |
3.6.8 土壤速效磷 |
3.6.9 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培效果分析 |
3.6.10 小结 |
3.7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3.7.1 土壤酸性磷酸酶 |
3.7.2 土壤蔗糖酶 |
3.7.3 土壤脲酶 |
3.7.4 土壤过氧化氢酶 |
3.7.5 土壤酶活性的改培效果分析 |
3.7.6 小结 |
3.8 未改培和改培后林分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8.1 未改培林分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8.2 改培后林分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8.3 小结 |
3.9 桉树间伐对未改培和改培后林分影响的综合评价 |
3.9.1 主成分分析 |
3.9.2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河堤林带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
1.1.2 我国河堤林带景观建设的不足之处 |
1.1.3 风景园林学在河堤林带设计中承担重要角色 |
1.1.4 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方法需要探索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相关概念 |
1.3.1 河道与河岸 |
1.3.2 林带、河岸林带与河堤林带 |
1.3.3 沿河防护林 |
1.3.4 混交林带 |
1.3.5 河流廊道 |
1.3.6 河流生态系统 |
1.3.7 绿道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河堤林带建设 |
1.4.2 防护林设计研究 |
1.4.3 混交林设计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项目背景 |
2.1 项目概况 |
2.1.1 新河河道概况 |
2.1.2 上位规划条件 |
2.1.3 规划设计范围 |
2.2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
2.2.1 场地现状 |
2.2.2 规划设计问题提出 |
2.3 新河河堤林带定位 |
2.4 新河河堤林带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
2.4.1 新河河堤林带分段 |
2.4.2 新河河堤林带的种植规划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林带设计 |
3.1 场地认知 |
3.1.1 场地周边环境 |
3.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3.1.3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功能定位 |
3.2 规则式混交林带设计研究 |
3.2.1 农田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2 防浪林带设计研究 |
3.2.3 道路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4 设计研究小结 |
3.3 新河城市段混交林带设计 |
3.3.1 树种选择 |
3.3.2 规则式块状混交林带设计 |
3.3.3 城市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3.3.4 新河城市段林带栽植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林带设计 |
4.1 场地认知 |
4.1.1 场地周边环境 |
4.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4.1.3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功能定位 |
4.2 基于景观和生态目的的林带设计研究 |
4.2.1 生态风景林带设计研究 |
4.2.2 风景林带设计实践 |
4.2.3 景观生态林带设计实践 |
4.2.4 生态景观林带设计实践 |
4.2.5 设计研究小结 |
4.3 新河郊野Ⅰ段混交林带设计 |
4.3.1 树种选择 |
4.3.2 不规则团状混交林带设计 |
4.3.3 郊野Ⅰ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4.3.4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栽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林带设计 |
5.1 场地认知 |
5.1.1 场地周边环境 |
5.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5.1.3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功能定位 |
5.2 “宫胁法”造林研究 |
5.2.1 宫胁造林法 |
5.2.2 宫胁法的造林步骤 |
5.2.3 具体实践研究 |
5.3 新河郊野Ⅱ段混交林带设计 |
5.3.1 树种选择 |
5.3.2 新河林带“宫胁法造林”设计 |
5.3.3 郊野Ⅱ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5.3.4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栽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苗木表索引 |
表A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B 新河郊野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C 新河公园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3)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异龄复层混交林研究动态 |
1.2.2 针阔混交对林分生长动态的影响 |
1.2.3 针阔混交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4 针阔混交对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
1.2.5 针阔混交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1.2.6 林分密度的研究进展 |
1.2.7 森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研究方法 |
2.3.1 生长量的测定 |
2.3.2 生物量的估算 |
2.3.3 碳储量的估算 |
2.3.4 土壤的采集和测定 |
2.3.5 凋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测定 |
2.3.6 林下物种多样性的调查 |
2.3.7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体系 |
2.3.8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套种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分生长的影响 |
3.1.1 不同密度处理马尾松胸径和树高生长 |
3.1.1.1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 |
3.1.1.2 马尾松胸径生长的回归分析 |
3.1.1.3 马尾松树高生长的回归分析 |
3.1.1.4 马尾松胸径阶分布 |
3.1.2 不同密度处理下大叶栎胸径和树高生长 |
3.1.3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蓄积量的影响 |
3.1.4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 |
3.2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
3.2.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3.2.2 马尾松—大叶栎不同套种密度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3.3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
3.3.1 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凋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
3.3.2 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
3.4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3.5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长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6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7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评价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1.1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
4.1.2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3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
4.1.4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能力的影响 |
4.1.5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的评价 |
4.2 结论 |
4.3 主要创新点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浙江省长兴县林场阔叶树造林效果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
1.1 自然条件 |
1.2 珍贵树种培育基地情况 |
2 调查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测定数据整理结果 |
3.2 造林效果分析 |
3.2.1 成活率与保存率分析 |
3.2.2 生长量分析 |
3.2.3 病虫害情况分析 |
4 结论 |
4.1 适宜的造林模式 |
4.2 造林效果分析方法 |
(5)华安水源涵养林林分改造技术及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源涵养林改造技术要点 |
1.1 低效林分改造方法 |
1.2 树种选择 |
1.3 造林(套种)密度 |
1.4 择伐 |
1.5 整地 |
1.6 苗木选择与栽植 |
1.7 抚育管理 |
2 水源涵养林改造成效分析 |
3 结语 |
(6)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效果分析与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的效益分析 |
2.1 有利于改良土壤、围护地力 |
2.2 提高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 |
2.3 改善林分内生态环境小气候 |
2.4 能够降低林分的燃烧性 |
3 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的景观评价 |
4 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的关键技术 |
4.1 树种的选择 |
4.2 混交方法的选择 |
4.3 栽植和抚育的方法 |
5 结语 |
(7)加勒比松林分改造生态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林分改造研究现状 |
1.1.1 国内林分改造研究概况 |
1.1.2 国外林分改造研究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试验地基本概况 |
2.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2.1 测定指标选择 |
2.2.2 采样方法 |
2.2.3 测定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各样地树种的生长状况 |
3.2 不同样地树种的光合特性分析 |
3.3 不同样地各树种的荧光特性分析 |
3.4 不同样地各树种叶片SPAD值分析 |
3.5 不同样地各树种的叶片比叶重分析 |
3.6 不同样地各树种的叶片氮、磷、钾浓度分析 |
3.7 林下植物多样性 |
3.7.1 林下植物组成和数量 |
3.7.2 林下植物组成多样性的变化 |
3.8 不同样地凋落物层的储量和养分含量分析 |
3.8.1 不同样地凋落物层的储量 |
3.8.2 不同样地凋落物层的养分含量 |
3.9 不同样地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3.10 不同样地土壤生化性质分析 |
3.11 不同样地土壤微生物数量 |
3.12 不同样地土壤酶活性 |
3.13 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3.1 各树种叶片养分间的相关关系 |
3.13.2 不同样地土壤酶和土壤养分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3.14 光合生理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主成分分析及其排序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不同样地植物生长 |
4.1.2 不同样地生物多样性 |
4.1.3 不同样地凋落物 |
4.1.4 不同样地土壤物理性质 |
4.1.5 不同样地土壤化学性质 |
4.1.6 不同样地土壤微生物 |
4.1.7 不同样地土壤酶活性 |
4.1.8 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4.1.9 主成分分析 |
4.2 讨论 |
4.2.1 植物生长量特征 |
4.2.2 植物光合指标特征 |
4.2.4 植物SPAD值特征 |
4.2.5 植物荧光指标特征 |
4.2.6 植物养分指标特征 |
4.2.7 不同样地生物多样性 |
4.2.8 不同样地凋落物特性 |
4.2.9 不同样地土壤物理性质 |
4.2.10 不同样地土壤化学性质 |
4.2.11 不同样地土壤微生物 |
4.2.12 不同样地土壤酶活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广西大青山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近自然森林经营 |
1.2.2 近自然化改造对上层林木生长的影响 |
1.2.3 近自然化改造对套种阔叶树的影响 |
1.2.4 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天然更新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1.2.5 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
1.2.6 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工针叶林生长对强度采伐的动态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对强度采伐的动态响应 |
2.2.2 杉木人工林生长对强度采伐的动态响应 |
2.3 小结 |
2.3.1 马尾松 |
2.3.2 杉木 |
第三章 人工针叶林强度采伐后套种阔叶树种的生长动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马尾松人工林强度采伐后套种阔叶树种的生长动态 |
3.2.2 杉木人工林强度采伐后套种阔叶树种的生长动态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人工针叶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下植被多样性 |
4.2.2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下植被多样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人工针叶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地土壤养分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
5.2.2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近自然改造后的马尾松、杉木生长 |
6.1.2 林下套种阔叶树的生长 |
6.1.3 近自然化改造后林下物种多样性变化 |
6.1.4 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地土壤肥力变化 |
6.2 讨论 |
6.2.1 针叶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后的上层林木生长 |
6.2.2 针叶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后的下层阔叶树生长 |
6.2.3 针叶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后的林下植被多样性 |
6.2.4 针叶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后的林地土壤养分变化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9)套种阔叶树种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生态功能的提升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流失成因及规律研究 |
1.2 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流失治理研究 |
1.3 水土流失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 |
1.3.1 培肥土壤功能与物种多样性提升 |
1.3.2 林内小气候 |
1.3.3 水源涵养功能 |
2 试验地概况 |
3 技术路线 |
4 研究方法 |
4.1 试验设计 |
4.2 土样采集及测定方法 |
4.3 植被调查方法 |
4.4 林内小气候测定方法 |
4.5 林分生态功能提升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 |
4.6 数据处理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套种阔叶树对马尾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1.1 不同套种模式下马尾松林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
5.1.2 不同套种模式下马尾松林土壤养分的比较 |
5.1.3 不同套种模式下马尾松林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
5.1.4 不同套种模式下马尾松林土壤理化性质主成分分析 |
5.2 套种阔叶树对马尾松林生长及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5.2.1 不同套种模式马尾松林生长的比较 |
5.2.2 不同套种模式下阔叶树树种生长的比较 |
5.2.3 不同套种模式下马尾松林植被多样性的比较 |
5.2.4 不同套种模式下马尾松树高-胸径异速生长关系分析 |
5.2.5 不同套种模式下马尾松林植被生态恢复主成分分析 |
5.3 套种阔叶树对马尾松林内空气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5.3.1 不同套种模式下马尾松林内空气温湿度变化的比较 |
5.3.2 不同套种模式下马尾松林地表土壤温湿度变化的比较 |
5.3.3 不同套种模式下马尾松林内空气及土壤昼夜温差的比较 |
5.3.4 不同套种模式下林内土壤及空气温湿度主成分分析 |
5.4 套种阔叶树对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
5.4.1 不同套种模式马尾松林冠层水分截留分析 |
5.4.2 不同套种模式林下植被水分截留分析 |
5.4.3 不同套种模式枯枝落叶层水分截持分析 |
5.4.4 不同套种模式土壤保水能力分析 |
5.4.5 不同套种模式马尾松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
5.5 套种阔叶树马尾松林生态功能提升效果的综合评价 |
6 讨论 |
6.1 南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改造模式 |
6.2 南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生态功能提升效果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间伐补植阔叶树大苗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杉木人工林发展的研究现状 |
1.3.2 间伐补植经营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3 人工针叶林下补植阔叶树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概况 |
2.1.2 森林资源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林木生长因子调查 |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间伐补植对杉木林分生长动态变化的影响 |
3.1 间伐补植对杉木胸径的影响 |
3.2 间伐补植对杉木树高的影响 |
3.3 间伐补植对杉木冠幅的影响 |
3.4 间伐补植对杉木单株材积的影响 |
3.5 间伐补植对杉木林分蓄积量的影响 |
3.6 间伐处理对杉木林下的补植阔叶树种生长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间伐补植对杉木干形指标的影响 |
4.1 间伐补植对杉木枝下高的影响 |
4.2 间伐补植对杉木高径比的影响 |
4.3 间伐补植对杉木冠长率的影响 |
4.4 间伐补植对杉木胸高形数的影响 |
4.5 间伐补植对杉木尖削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间伐补植对杉木林分结构的影响 |
5.1 杉木林分胸径结构特征分析 |
5.1.1 径阶株数分布差异 |
5.1.2 相对直径结构的变化 |
5.2 杉木林分树高结构特征分析 |
5.2.1 树高级株数分布差异 |
5.2.2 相对树高结构的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的效果与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间伐强度尾巨桉林下套种乡土树种的成效分析[D]. 黄木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D]. 张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D]. 范歌. 广西大学, 2020(07)
- [4]浙江省长兴县林场阔叶树造林效果分析评价[J]. 李春霞,夏云龙,吴国良,谢哲根. 华东森林经理, 2020(02)
- [5]华安水源涵养林林分改造技术及成效[J]. 蔡史杰. 林业勘察设计, 2019(03)
- [6]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效果分析与技术探讨[J]. 银魁春. 绿色科技, 2019(03)
- [7]加勒比松林分改造生态效益评价[D]. 李洁.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广西大青山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试验研究[D]. 曾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1)
- [9]套种阔叶树种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生态功能的提升效果[D]. 颜耀.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10]间伐补植阔叶树大苗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D]. 陈莹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