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十五届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学术大会在北京举行——陈锡康等荣获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运筹学进展奖(论文文献综述)
陈卓[1](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付革[2](2012)在《运筹学在中国的建制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筹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建制化有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显着特征。就发展历程而言,既有计划性又有政治上的偶然性,就建制化的动力机制而言,呈现"自上而下、中央统筹"的权力系统驱动模式特征。中国运筹学的早期发展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很大影响,而这种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运筹学的建制化尽快形成,但却造成了中国运筹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明显偏弱的现实状况。
高小山,张纪峰[3](2011)在《钱学森先生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钱学森先生对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简称系统所)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系统所的发展给予了建设性的指导.下面分四个方面介绍.1钱学森先生与系统所的建立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于1979年10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成为我国第一个从事系统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作为中国系统科学的缔造者与主要倡导者,钱学森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为系统所的建立在学科、队伍与舆论方面打下了
刘启波[4](2005)在《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住区作为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复杂的、多因素、多层次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即是以生态(自然与人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在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最和谐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多级传递、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多学科现代科技成就,根据地域环境和资源(自然与人文)状况,强调优化整合住区的功能结构,在时间上具备动态适应性,经济上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效益,技术上以绿色适宜性技术为支撑,在使用中能够自我组织、自我调整、自我维持,同时具有满足全面生活需求、高效和谐、自养自净、无废无污、节能节地、文脉延续等特性,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的一种新型住区。其设计目标很多,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诸领域,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这就决定了针对系统进行的分析、设计等工作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而且在各方面有其具体的目标和各不相同的要求,这些要求有时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为此从系统总体上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设计方案选优与决策的基础。 本课题从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和生态化发展模式理念指导的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出发,在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建筑及其相关学科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后,以黄土高原绿色住区研究的“个案”为研究基础,通过实地调研与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以系统设计法为工具,充分应用了软、硬科学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兼顾生态环境、社会人文与经济效应的协调要求,构建了当今较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了诠释和确定更具体、详细的评价标准,可使建筑师、业主等能够更加明确评价项目的依据、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及可以采用的改进措施等,并在对黄土高原绿色窑居示范新住区的评价中得到了验证;在综合评价的手段方面,应用了先进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因此,这种具有严密性、科学性的综合评价将成为绿色住区系统在系统分析阶段获得设计方案“非劣解集”与系统设计阶段最终选择出最优设计方案的依据,亦可用于评价已建成的绿色住区,从而直接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另外,本课题给出的是一套通用的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各国或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各相应指标的权重值体系作出相应调整,而体现地方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5](2004)在《中国科学院2003年度重大成果(进展)》文中认为
林春艳[6](2004)在《多种环境下的证券投资组合优化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环境下投资组合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风险行业。本文主要研究了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投资组合。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倾力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研究前沿。1990年10月1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作出重要决定,将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3名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市立大学的哈里·马柯维茨(Harty M·Markowitz)教授;斯坦福大学的威廉·夏普(Willian F·Sharpe)教授和芝加哥大学的默顿·米勒(Meaon Miller)教授,以表彰他们将现代应用经济理论用于公司和金融市场研究以及在建立金融市场和股票价格理论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工作,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实际上标志着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已经成熟并为全世界所公认。全文共分六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介绍了Markowitz投资组合模型,重点研究了多种相关条件下投资组合模型的构建和解法。Markowitz组合理论的精髓就在于,通过数学推导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要组合中的资产不是正相关的,就可以在不牺牲投资收益率的前提下,减小投资风险。根据MarkowitZ理论,为了提高组合的效果,应当尽可能选择负相关至少相关程度很低的证券组成投资组合。因此研究证券的相关程度成为人们追求的课题。 第三章介绍了卖空与证券投资组合的关系。2004年3月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风险”研讨会,在会上众多专家提出我国股市应引入卖空机制。本章研究了在允许卖空的条件下投资组合模型的构建和解法。 第四章介绍了不确定环境下投资组合模型。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中,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国际证券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证券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投资者应考虑到这种不确定性,本章主要考虑当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损失率具有不确定性时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第五章研究了Markowitz投资组合模型在教育投资领域的应用。教育投资是通过人力资源而影响未来货币和物质收入的活动。“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T.W.Cshultz)指出,“教育远不是一种消费活动,相反,政府和个人有意识地摘要作投资,为的是获得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潜力”.由于教育投资效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期性等特点,它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远不如其他投资那样明显、直接。因而,对其研究特别是进行数量分析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节主要参照国家教委对高等教育一级学科的分类(共58个类别)进行了高等教育投资组合分析. 第六章对全文工作作出了全面总结,并对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展望。
李群[7](2002)在《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一种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新型的数学方法——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并把它应用在经济和管理中. 不确定性数学方法是一种新兴的研究不确定性现象和未知现象的实用型和交叉型相结合的方法.我们把研究不确定性现象的数学方法称为不确定性数学方法.诸如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层次分析、线性规划和预测等学科中有待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应用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得到客观、实用、合理的解决.解决这些问题最常用的不确定性数学方法主要包括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和属性数学方法.本文试图讨论运筹学与控制论中的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其目的是尝试新的数学方法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首先概括总结了模糊集、灰色系统、属性数学的基本理论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它们充实到运筹学与控制理论及其实例中去,围绕运筹学与控制论所涉及的相关范围用不确定性数学方法解决经济和管理中的问题.全文共分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不确定性数学方法所包含的内容和特点,讨论了应用该方法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涉及到的运筹学与控制论知识,也作了简单介绍.本章根据论文的中心思想列出一条主线,提出问题的来源,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得到解决后的问题在实际中的反映.这些方法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独创的崭新方法,并结合运筹学与控制论的方法,在经济和管理中得到成功应用. 第二章介绍了模糊集合的基本理论、应用、现状和发展.自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提出模糊集合以来,越来越多的问题都可以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尤其是模糊线性优化模型有别于一般线性优化模型表现突出.模糊方法涉足于优化理论,使具有模糊目标函数或模糊约束方程的优化问题得以求解并解决经济和管理领域中更实际的、应用性较强的例子. 第三章在模糊集合理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并建立了扰动模糊集合、扰动隶属函数等新颖的概念和运算,提出了一个以扰动模糊集合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作了应用.值得说明的是作者对模糊扰动算子及其性质的研究和关于区间值模糊算子的不变性研究,为运筹学与控制论中的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扰动模糊线性规划模型,它将更客观、合理、实用地应用到经济和管理中. 第四章介绍了灰色系统的基本理论、现状和发展.灰色系统理论在经济和管理领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该理论已经渗透到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众多学科之中,灰色优化、灰色控制等灰化成果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重视和应用. 第五章作者拓广了灰色预测模型,建立了预测精度较高的“L—Q”灰色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经济数列进行了预测,同时也将模型应用到教育、人口控制等领域的预测中.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纠正了灰色预现倾型婚用范围划分的不确切性,对发展系数的禁区、有效区和适用区等内容作了补也谛湖一步确定. 硼…了灰色优化模型,在证券投资组合、人才选钱等方面作了应用. 第六章介绍了属性数学的基本理论、应用、现状和发展.基本理论主要介绍了属性集合、属一刻f〕硼.属一附智能的一,钡g断腕障仿怯、模糊方法、证据理论方法统一起来,有可能成》融合人类各种知识进行$ffe}ll==ghwtIR. 第七章在属性集合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扰动属性集合、扰动属,哪渡等概念,建立了属性区间棚u的属性数学模型及其基于属性区间集合基础之上的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这些模型应用于图形雄用坚践中. 第j\$xirpx的工作做出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对研究的各种问题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章祥荪,方伟武[8](2002)在《中国运筹学发展史》文中提出现代运筹学被引入中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第一个运筹学小组在钱学森、许国志先生的推动下,于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
中国运筹学会 北京100080[9](2002)在《提高国际学术地位加强学科领域交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存富[10](2000)在《陈锡康等连续20年预测粮食产量预测精度居国际领先水平——1999年全国粮食产量预测误差小于千分之二》文中研究说明 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陈锡康课题组连续20年预测全国粮食产量,预测平均误差为产量的1.6%,预测提前期为半年以上,在预测精度和预测提前期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家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目前,陈锡康课题组已对2000年全国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作出预测。新方法、高精度,知识创新的重大成果从1998年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陈锡康研究员等提出了非线性投入占用产出技术,以双向正负指数形式反映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亩产的函数关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检验,利用新方法的拟合效果显着地高于原有的方法,目前已得到精度很高的15个非线性预测方程。利用这个方法,在1999年5月初由路甬祥院长向中央领导报送的《1999年全国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预测报告》中,预报1999年全国粮食产量为10150亿斤
二、第十五届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学术大会在北京举行——陈锡康等荣获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运筹学进展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五届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学术大会在北京举行——陈锡康等荣获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运筹学进展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前人研究状况 |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
2.2.1 初始环节 |
2.2.2 准备环节 |
2.2.3 实施环节 |
2.2.4 赛后反馈环节 |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3.1.1 题目的应用性 |
3.1.2 题目的综合性 |
3.1.3 题目的开放性 |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运筹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运筹学在中国的初创时期 |
二、运筹学方法在中国的大众化推广 |
三、运筹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完成 |
四、运筹学在中国的发展动力机制 |
五、结 论 |
(3)钱学森先生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论文提纲范文)
1 钱学森先生与系统所的建立 |
2 钱学森先生与系统所的治学精神 |
3 系统所的研究方向与成果 |
3.1 复杂系统与控制 |
3.2 复杂系统的管理与决策 |
3.3 机器智能与数学机械化 |
4 钱学森先生对系统所发展的指导与关怀 |
(4)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和叙述的结构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绿色建筑体系及相关学科综合评价的现状与讨论 |
2.1 国际上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综述与评论 |
2.1.1 国际上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综述 |
2.1.2 对国际上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评论 |
2.2 国内有关绿色建筑综合评价体系的综述与评论 |
2.2.1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综述 |
2.2.2 对国内有关绿色建筑体系综合评价的评论 |
2.3 对有关绿色建筑相关学科评价体系的综述与评论 |
2.3.1 对有关绿色建筑相关学科评价体系的综述 |
2.3.2 对有关绿色建筑相关学科评价体系的评论 |
2.4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 |
2.4.1 以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研究作为中国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突破口的思路 |
2.4.2 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框架 |
2.4.3 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研究中方法论对本课题的启示 |
小结 |
第3章 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3.1 生态化及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 |
3.2 关于人类发展模式的哲学思考 |
3.2.1 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
3.2.2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基本概念 |
3.3 绿色人居环境的定义与内涵 |
3.4 关于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研究途径的讨论 |
小结 |
第4章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
4.1 本课题在建立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思路上对传统做法的突破 |
4.2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HP模型的建立 |
4.3 本课题建立的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
4.4 本课题使用的综合评价方法的思路 |
4.4.1 综合评价方法的思路 |
4.4.2 量化方法介绍 |
小结 |
第5章 绿色住区经济性评价 |
5.1 绿色住区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
5.2 C_1:全寿命费用 |
5.2.1 D_1:一次性造价 |
5.2.2 D_2:建筑生命期运行、维护费用 |
5.3 C_2:环境保护投入产出 |
5.3.1 D_3:环境保护的投入 |
5.3.2 D_4:环境保护的产出 |
小结 |
第6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促进的评价 |
6.1 建筑生态环境及其评价的基本概念 |
6.2 C_3:能源使用 |
6.2.1 D_5:自然通风 |
6.2.2 D_6:自然采光、遮阳 |
6.2.3 D_7:围护结构及材料 |
6.2.4 D_8: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6.3 C_4:土地开发利用 |
6.3.1 D_9:非耕地使用情况及发展余地 |
6.3.2 D_(10):选址 |
6.3.3 D_(11):建筑体量与形式 |
6.4 C_5:资源使用 |
6.4.1 D_(12):当地天然建材的使用 |
6.4.2 D_(13):3R建材及长寿命耐用建材使用 |
6.4.3 D_(14):水土保持 |
6.4.4 D_(15):水资源开发及循环使用 |
6.4.5 D_(16):节水措施 |
6.5 C_6:防止污染 |
6.5.1 D_(17):三废处理与噪声防治 |
6.5.2 D_(18):无污染施工技术 |
6.5.3 D_(19):无害建材(绿色建材) |
6.5.4 D_(20):生态环境保护监管 |
小结 |
第7章 建筑空间环境质量的评价 |
7.1 建筑空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 |
7.2 C_7:室外环境 |
7.2.1 D_(21):建筑布局 |
7.2.2 D_(22):灾害防御 |
7.2.3 D_(23):植被与绿化体系 |
7.2.4 D_(24):基础设施完善度 |
7.3 C_8:室内环境 |
7.3.1 D_(25):室内空间环境 |
7.3.2 D_(26):室内物理环境 |
7.3.3 D_(27):室内卫生环境 |
小结 |
第8章 地域性评价 |
8.1 地域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
8.2 C_9:继承历史 |
8.2.1 D_(28):与乡土的有机结合 |
8.2.2 D_(29):地域历史景观的保护与继承 |
8.2.3 D_(30):保留居民对原有地段的认知性 |
8.3 C_(10):融入地域 |
8.3.1 D_(31):与城(村)镇轮廓线及街道尺度和谐一致 |
8.3.2 D_(32):创造积极的城(村)、镇新景观 |
8.4 C_(11):活化地域 |
8.4.1 D_(33):居民参与 |
8.4.2 D_(34):建筑面向城(村)镇充分开敝 |
小结 |
第9章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软件包的研制与应用 |
9.1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软件包的内容 |
9.2 软件使用举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历 |
(6)多种环境下的证券投资组合优化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投资风险与预期收益率 |
1.3 均值--方差模型 |
1.4 指数模型 |
1.4.1 单指数模型 |
1.4.2 以反应为基础的模型 |
1.5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1.5.1 标准CAPM模型 |
1.5.1 非标准的CAPM模型 |
1.6 套利定价模型 |
1.7 证券投资理论的发展预测 |
1.8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介绍 |
2.1 MARKOWITZ投资组合模型 |
2.1.1 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 |
2.2 不相关资产组合投资优化模型及实证分析 |
2.2.1 不相关风险资产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及算法 |
2.2.2 存在无风险资产投资时不相关资产投资优化模型及算法 |
2.2.3 存在无风险资产贷入时不相关资产组合投资优化模型及算法 |
2.3 实证分析 |
第三章 卖空与证券组合投资 |
3.1 卖空对证券组合投资的影响 |
3.1.1 预备知识 |
3.1.2 卖空在证券组合投资策略中的作用 |
3.1.3 允许限制性卖空条件下的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方法 |
3.1.4 挤空对允许卖空的证券组合投资策略的影响 |
3.2 不允许卖空的证券组合投资 |
3.2.1 不允许卖空的Markowitz模型 |
3.2.2 具有预期投资收益率的组合证券投资风险最小的树形算法 |
3.2.3 限制卖空条件下组合证券投资策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
3.3 不允许卖空的多因素证券组合模型 |
3.3.1 套利定价理论(ATP) |
3.3.2 不允许卖空的多因素证券组合模型 |
第四章 不确定环境下的证券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4.1 不确定性数学的发展概述 |
4.1.1 模糊数学的发展概述 |
4.1.2 灰色系统理论的发展概述 |
4.1.3 属性数学的发展概述 |
4.2 运筹学与控制论中的不确定性数学方法 |
4.3 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在经济和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
4.4 随机证券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4.4.1 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模型 |
4.4.2 证券投资组合的机会约束模型 |
4.4.3 基于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 |
4.4.4 试验结果 |
4.5 证券投资组合灰色优化模型 |
4.5.1 预测型投资组合灰色优化模型 |
4.5.2 灰参数型证券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4.5.3 证券投资组合约束区间灰数优化模型 |
4.5.4 证券投资组合灰色优化模型的求解 |
4.5.5 举例 |
4.5.6 结论 |
4.6 收益率为模糊数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4.6.1 模糊数及其线性运算 |
4.6.2 收益率为模糊数的投资组合问题 |
4.6.2 小结 |
4.7 基于模糊决策理论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4.7.1 引言 |
4.7.2 非模糊环境下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 |
4.7.3 模糊环境下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 |
4.7.4 例子与结论 |
4.8 证券动态投资策略 |
4.8.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4.8.2 模型的建立 |
4.8.3 模型的求解 |
4.8.4 模型的进一步说明 |
第五章 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5.1 高等教育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优化模型研究 |
5.1.1 教育投资组合收益率与风险 |
5.1.2 高等教育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优化模型 |
5.1.3 模型的求解 |
5.1.4 结论 |
5.2 现代家庭最优组合投资模型与模糊策略 |
5.2.1 现代家庭可组合投资的渠道 |
5.2.2 最优组合投资模型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 |
6.2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局限 |
6.3 我国对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借鉴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博士生期间完成论文及在毕业论文中的章节 |
创新点摘要 |
致谢 |
(7)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不确定性数学的发展概述 |
§1.1.1 模糊数学的发展概述 |
§1.1.2 灰色系统理论的发展概述 |
§1.1.3 属性数学的发展概述 |
§1.2 运筹学与控制论中的不确定性数学方法 |
§1.3 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在经济和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模糊集合理论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模糊集合 |
§2.3 模糊综合评价 |
§2.3.1 模糊变换 |
§2.3.2 模糊综合评价 |
§2.3.3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2.4 模糊数学中的哲学思想 |
§2.4.1 模糊性概念 |
§2.4.2 模糊数学中的辩证思想 |
§2.5 模糊数学在经济和管理中的应用 |
§2.5.1 经济周期的模糊数学分析 |
§2.5.2 教育评价的模糊性思想 |
§2.5.3 高校德育质量模糊评价 |
§2.6 模糊线性规划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扰动模糊集合理论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1.1 模糊综合评价中“取大取小”运算引发的问题 |
§3.2 扰动模糊集合 |
§3.2.1 扰动模糊子集的定义和运算 |
§3.2.2 隶属区间度的扰动算子“∨”、“∧”运算 |
§3.3 扰动模糊综合评判 |
§3.4 扰动模糊算子研究及其性质 |
§3.4.1 边界模糊扰动算子((?),(?))和包含模糊扰动算子(?),I) |
§3.4.2 边界模糊扰动算子(B,B)和包含模糊扰动算子(I,I)的性质 |
§3.5 区间值模糊算子的不变性研究 |
§3.5.1 (?)[0,1]上的模糊算子的概念 |
§3.5.2 模糊算子的不变性 |
§3.6 扰动模糊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
§3.6.1 扰动模糊数的排序 |
§3.6.2 扰动模糊线性规划问题 |
§3.6.3 扰动模糊线性规划问题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灰色预测及其应用 |
§4.2.1 灰色预测的基本概念 |
§4.2.2 灰色预测模型 |
§4.2.3 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 |
§4.3 灰色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
§4.3.1 灰色线性规划的概念 |
§4.3.2 灰色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 |
§4.4 预测型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灰色模型的拓广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灰色预测模型的拓广及其应用 |
§5.2.1 用幂函数变换改进的方法 |
§5.2.2 用“对数函数—幂函数变换”改进的方法 |
§5.2.3 用“幂函数—对数函数变换”改进的方法 |
§5.3 “L—Q”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 |
§5.3.1 “L—Q”灰色预测模型在科技论文管理中的应用 |
§5.3.2 “L—Q”灰色预测模型在留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
§5.3.3 “L—Q”灰色预测模型在人口管理中的应用 |
§5.4 GM(1,1)模型的适用范围的注记 |
§5.5 现代投资组合灰色优化模型 |
§5.5.1 证券投资的收益率和风险 |
§5.5.2 证券投资组合优化的灰色数学模型 |
§5.5.3 证券投资组合灰色优化模型的求解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属性数学理论及其应用 |
§6.1 引言 |
§6.2 属性集与属性测度 |
§6.3 属性测度和属性统计 |
§6.4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
§6.4.1 属性识别准则 |
§6.4.2 一类属性识别模型 |
§6.4.3 属性识别模型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扰动属性数学理论及其应用 |
§7.1 引言 |
§7.2 扰动属性子集的定义和属性测度区间空间 |
§7.2.1 扰动属性子集的定义和运算 |
§7.2.2 属性测度区间空间 |
§7.2.3 属性扰动区间算子⊕、(?)运算 |
§7.2.4 提出属性区间识别问题 |
§7.3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模型 |
§7.3.1 属性空间的分割和有序分割类 |
§7.3.2 属性区间识别模型 |
§7.3.3 我国宏观经济效益综合指标体系评价的属性理论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引言 |
§8.2 新旧不确定性研究方法之比较 |
§8.3 本课题研究在金融工程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
§8.4 本课题研究和应用的若干成果 |
§8.5 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博士生期间参加课题和完成论文 |
致谢 |
四、第十五届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学术大会在北京举行——陈锡康等荣获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运筹学进展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2]运筹学在中国的建制化[J]. 付革.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2(02)
- [3]钱学森先生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J]. 高小山,张纪峰.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1(06)
- [4]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 刘启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05)
- [5]中国科学院2003年度重大成果(进展)[J]. 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02)
- [6]多种环境下的证券投资组合优化及其应用[D]. 林春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04(04)
- [7]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D]. 李群.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2)
- [8]中国运筹学发展史[J]. 章祥荪,方伟武. 中外管理导报, 2002(09)
- [9]提高国际学术地位加强学科领域交流[J]. 中国运筹学会 北京100080. 学会, 2002(07)
- [10]陈锡康等连续20年预测粮食产量预测精度居国际领先水平——1999年全国粮食产量预测误差小于千分之二[J]. 李存富. 科学新闻, 2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