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宋鑫玥[1](2021)在《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华北平原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但由于冬小麦-夏玉米单产低,生育期间降水不均匀,灌溉方式不合理等,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光照资源利用不充足等。因此为充分发挥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增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本研究冬小麦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夏玉米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鹿泉试验站进行,试验由三部分组成:1.冬小麦设置4个不同的带间距,50:20(50 cm 种 6 行,空 20 cm,D1),50:30(50 cm 种 6 行,空 30 cm,D2),50:40(50 cm种6行,空40 cm,D3)和对照(常规等行距种植,行距15 cm,CK),探究作物群体结构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在选出适宜带间距基础上,设置5个不同的灌水量:各处理总灌水量分别为90mm(110)、112.5mm(115)、135mm(120)、157.5mm(125)、165mm(CK);3.夏玉米在8.25万株/hm2密度下设置5个不同的行距配置,宽窄行处理 120cm+60cm(T1)、90cm+60cm(T2)、40cm+80cm(T3)、45cm等行距(T4)和60cm等行距(CK)处理。三个小试验施肥与灌溉均采用水肥一体化微喷带进行。探究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作物产量、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为该地区寻求科学灌溉制度及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带间距冬小麦产量特征条带种植模式,50:30带间距处理拥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冠层光合能力增强,成熟期干物质量最大;同时50:30带间距处理增加了冠层中下部光合有效辐射量,改善群体冠层中下部的光照条件,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50:30带间距处理穗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了 2.41%和6%,创造良好的群体结构,产量提高5.6%。2.灌水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耗水及产量的影响条带种植模式下灌水量增加提高冬小麦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绿叶期维持时间延长;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开花期和灌浆期灌水157.5mm(125)处理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比灌水165mm处理(对照)提高13.07%和8.17%,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干物质积累总量提高,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向籽粒的转运,籽粒贡献率提高了 10.72%~31.97%。冬小麦总耗水量在306.46~399.4 mm之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总耗水量逐渐增加;降水和土壤贮水占总耗水量的比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冬小麦在拔节-灌浆期耗水量最大,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5.33%~53.68%;灌水165mm处理(对照)在灌浆初期至成熟期日耗水强度较大。灌水能显着增加0~30cm 土层含水量,灌水135mm(120)处理避免了灌溉水向土壤深层和空行渗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灌水135mm(120)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提高了 7.54%;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条带种植模式灌水量增加,降低冠层中下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增加冠层中上部光截获率,提高冠层内总的光截获率,促进光能利用率提高;灌水显着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和冠层温度,为籽粒灌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灌水量对千粒质量影响不大,显着提高小麦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灌水157.5mm(125)处理产量提高4.07%~22.27%。3.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光资源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相同密度下,45cm等行距处理株高、穗位高及穗高系数最大,显着提高叶面积指数,促进灌浆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增加,等行距种植穗位叶叶绿素含量高于宽窄行种植。90cm+60cm(T2)处理单株干物质量最大,提高群体总的光能利用率。不同行距配置,玉米冠层结构影响群体内部光分布,宽窄行种植冠层中下部光合有效辐射量显着大于等行距种植。但冠层内部总光截获率随行距的缩小而增加,45cm等行距(T4)处理总光截获率最大,等行距种植冠层中上部和中下部光截获率均有所增加,但显着提高冠层中上部光截获率,促进中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为籽粒灌浆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行距缩小降低冠层内部的空气温度和冠层温度,提高空气湿度,为籽粒灌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在8.25万株/hm2的密度下,45cm等行距(T4)处理能够协调群个体之间的矛盾,植株能够均匀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协调源库之间平衡,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促进产量的提高,增产7.04%~22.8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02%~19.84%。
许烨[2](2020)在《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夏玉米是陕西关中抽黄灌区主要作物。近年来为了提高玉米单产,大力推行玉米密植技术。但是高密度种植下的倒伏、早衰、病虫加重等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产量的提升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已成为关中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陕西玉米产业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于2016~2017年在富平县流曲镇臧村,采用从当地推广的玉米品种中筛选出的8个品种,设置69000株/hm2的高密度试验,筛选耐密型品种;同时对4个初选的耐密品种进行了8个密度试验,筛选出高产适宜密度;最后在高密度条件下进行防倒伏、防早衰、生物防虫等高密配套技术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陕单608、陕单606、陕单518、榆单9号、浚单20、陕单609、郑单958和秦农11等8个初选品种高密度比较试验中,筛选出4个适合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高产品种浚单20、陕单609、榆单9号和郑单958,其单产依次为10578.2 kg/hm2、10486.5kg/hm2、10442.5 kg/hm2和10264.7 kg/hm2。2.不同品种的适宜密度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有显着影响。在现有种植技术水平下,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密植高产适宜密度为75000株/hm2~90000株/hm2。陕单609、浚单20、榆单9号和郑单958在2个试验年份均在密度为82500株/hm2和9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其中陕单609和郑单958的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时分别达到最高产量10625.5 kg/hm2和11181.5 kg/hm2、浚单20和榆单9号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10413.6 kg/hm2和10828.7 kg/hm2。通过密度试验研究发现陕单609和郑单958的高产适宜密度均为82500株/hm2~90000株/hm2,浚单20和榆单9号的高产适宜密度在75000株/hm2~82500株/hm2。3.在密植栽培模式下,夏玉米10叶期喷施30%胺鲜酯·乙烯利和15%多效唑后,株高降低28~31 cm,穗位高降低20~23 cm,秃尖减少0.3~0.4 cm,茎粗增加0.40~0.45 cm,茎基部第3节缩短10.7~11.4 cm,单株气生根增加4.0~4.5条,显着提升植株抗倒伏能力。同时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实现增产6%~8%。4.夏玉米抽雄期追施沼液30m3/hm2,玉米叶色浓绿,功能延长,成熟期推迟2~3d,百粒重增加1.1~4.1g,增产13.7%~24.5%。追施沼液可以有效缓解夏玉米高密栽培后期植株早衰,进而显着提高产量。5、在玉米螟的产卵高峰期(7月25日~8月2日),释放赤眼蜂15~45万头/hm2可以防治玉米螟,其防效可达47.8%~72.7%。根据监测结果,在玉米中后期悬挂诱虫板225~450张/hm2防治玉米双斑萤叶甲;25d后,挂诱虫板处理的玉米叶片被双斑萤叶甲为害的叶斑数较对照田降低46.9%~90.1%。
王丹[3](2020)在《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两熟及多熟制生态区种植模式单一、传统种植模式周年光温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且抗灾能力弱等问题突出,导致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下降。近年来,以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为核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建立了双季玉米、春玉米-晚稻、早稻-秋玉米等新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由于两季品种筛选依据科学性不足、季节间品种搭配不合理等,限制了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为此,本研究从品种季节间生态适应性出发,筛选适宜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种植制度的品种类型及两季品种搭配模式,进而研究不同搭配模式的产量形成、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及产量与气候资源的定量匹配关系,揭示了双季玉米模式建立的生理生态机制,提出了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的可调控途径,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品种类别搭配方式及季节间品种选择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第一季和第二季品种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230℃-1345℃左右和1365℃-143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和高有效积温型-低有效积温型(HL);长江中游地区的品种有效积温分别为1450℃-1520℃左右和1350℃-145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中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MH)和高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HM)。(2)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及区域间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季节间的积温分配率(TDR)为47%(第一季)和50%(第二季),积温比值(TR,第一季/第二季)为0.9,LH两季积温偏第二季分配;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季节间的TDR为49%(第一季)和46%(第二季),TR为1.1,HM两季积温偏第一季分配。依据以上指标,可通过品种选择调配季节间光温资源分配,合理制定两季生育期最佳分配方案。充分挖掘区域光温资源,发挥玉米高光效高物质生产能力是提升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周年产量与光温资源的关键。(3)研究产量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双季玉米干物质积累量(DM)的差异是产量(GY)差异的主要原因。黄淮海平原第一季的DM无显着差异,第二季的DM的差异导致周年DM的差异。温度是调控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二季花前有效积温(GDD)达1040℃,花后GDD达660℃,DM物质积累量最高。温度和降水是调控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一季玉米花前GDD、日均温(MT)、日均高温(Tmax)和日均低温(Tmin)分别达762.2℃、18.5℃、23.3℃和14.4℃时,DM最高;花后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832.3℃、28.1℃、31.7℃和24.3℃时,DM最高。第二季花前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948.9℃、28.6℃、32.5℃和24.6℃,DM最高;花后GDD、MT、Tmax、Tmin和降雨量(Pr)分别达659.6℃、21.8℃、26.7℃、16.9℃和82.9 mm时,DM最高。(4)通过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可知,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LH和HM搭配模式),第一季品种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9.75×104株ha-1左右),第二季品种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6.75×104株ha-1左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可见两季合理的密度搭配可促进双季玉米周年产量的增加,实现周年产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适宜的种植密度下,与MM和HL搭配模式相比,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周年产量提高13%和28%;与LH、MM和MH搭配模式相比,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周年产量提高47%、28%和30%。
赵艳艳[4](2020)在《加工型糯玉米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依据《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玉米》对吉林省近年选育的加工型糯玉米新品种进行种植试验,通过对其田间农艺性状、生育期、抗病和抗倒伏性状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JGN1、JGN2、JGN5、JGN8、JGN9、JGN10、JGN14”产量高,抗逆性强,成熟期适宜,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合在生产上推广种植;而“JGN3、JGN4、JGN11、JGN12”品种优点不突出,甚至减产,不适合本地区种植。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与氮肥追肥量处理下,吉农大糯604单穗重受到的影响最大;而叶片数、倒折率、双穗率、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受到的影响都较小。在相同种植密度下,不同追肥处理对吉农大糯604的散粉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均有影响,即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各生育时期有延长的趋势。在不同种植密度(A)间吉农大糯604的籽粒产量表现为A4>A5>A3>A2>A1的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A4时籽粒产量达到最大为12952.5kg/公顷;在A1籽粒产量均值最低为8361.0kg/公顷;各密度处理间均达到极显着差异。在不同氮肥追肥量(B)间吉农大糯604的籽粒产量均值表现为B3>B4>B2>B1>B5的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B3时籽粒产量达到最大为11400.0kg/公顷;在B5时籽粒产量最低为10704.0kg/公顷,且B3与B2、B1、B5间差异性为极显着。互作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密度需要的适宜氮肥追肥量是不同的。其中,A1的最适合的氮肥追肥水平是B4,A2的最适合的氮肥追肥水平是B3,A3的最适合的氮肥追肥水平是B3,A4的最适合的氮肥追肥水平是B3,A5的最适合的氮肥追肥水平是B4。加工型糯玉米吉农大糯604籽粒产量与轴粗、空杆率、秃尖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双穗率呈极显着负相关。由吉农大糯604品种的生长发育研究可知,该品种在出苗39-60天株高日增长速度最快,呈直线式增长;在15-23天籽粒灌浆速度最快,百粒重的日平均生长值也较大;籽粒淀粉在授粉初期合成较快,特别是在授粉后17日前淀粉含量日平均增加值较大,以后逐渐减慢。
张亮[5](2020)在《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及其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是世界性农业问题,根系是联通土壤资源和作物产量的桥梁。作物群体的根-冠协同发育关系决定了其平衡土壤探索与冠部生产的情况。在黄土高原雨养旱作区,集成了垄作集雨和覆膜保水的全膜-双垄-沟播旱作覆膜春玉米栽培技术(以下简称覆膜),能通过有限降雨的利用效率提升显着的提高春玉米产量。但覆膜作物群体的地下根系对高产高效的贡献至今尚不明确。基于课题组前期有关覆膜和作物根系的研究我们认为,旱区覆膜春玉米能够高产高效的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覆膜对春玉米生育期内根-冠发育关系的协同优化与调控;覆膜春玉米根系在生育期内地上部群体的建成及花后籽粒产量形成过程中,可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覆膜春玉米的根-冠协同发育关系的调控,可能潜藏着作物根系高效支撑地上高产群体的重要机制。为验证上述假设及推论,本研究在典型旱作农业区——黄土高原南部陕西长武县通过2年大田原位的作物冠-根-土壤协同取样研究,分析了覆膜措施、不同氮肥投入及增密增氮调控措施下的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发育及土壤环境匹配变化,阐明了覆膜旱作玉米群体的根-冠高产协同关系和调控理论。本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覆膜能通过农田早春土壤水热条件的显着改善,有效促进春玉米幼苗(三叶期到六叶期)将有限的生长资源集中于冠部,而不是大量用于地下根部的生长发育。在三叶期和六叶期,覆膜处理冠根比较对照处理分别显着的增加了25%和213%。这种根-冠生长优先关系的变化,为春玉米幼苗更快的发育提供了光合生产优势,对营养生长中后期的根-冠协同发育提供了保障。(2)覆膜通过玉米营养生长早期的土壤水热状况改善优化了玉米幼苗的根-冠发育关系,加速了地上群体的营养生长进程,从而在总生育周期时长基本不变的基础上使生殖生长阶段总时长延长了6-7天,为玉米花后籽粒产量的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3)相较于对照处理,覆膜玉米花后吐丝(R1)至乳熟期(R3)的叶片部氮浓度、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分别提高了17%、23%和27%;非光合器官根系和茎秆部的干物质分配在乳熟期分别降低了33%和21%;花后吐丝至乳熟期的根长和根表面积衰减率(衰减百分比)分别降低了16%和13%。表明覆膜能更好的支持花后玉米冠部群体旺盛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利用需求。(4)总施氮量低于250 kg N ha-1时,覆膜春玉米花后生殖器官(穗部)和非生殖器官(根、茎和叶)的光合产物累积量分别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有显着增加和降低;但在总施氮量提升到380 kg N ha-1后,穗部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产量均不再显着提升,与此同时非生殖器官包括根系和茎秆在内的干物质累积分配量显着增加。(5)覆膜春玉米花后深层土壤(40 cm以下)的根长度与土壤氮的吸收利用关系更加密切;肥料氮的增施促进了花后乳熟期玉米根系在表层土壤的分布累积;增施氮肥显着的缓解了玉米吐丝至乳熟期的地下总根长度衰减。在吐丝至乳熟期相较于不施氮处理,250 kg N ha-1处理玉米根长衰减率降低了26%,380 kg N ha-1处理根长衰减率降低了47%。(6)覆膜春玉米植株对增加种植密度(从65000到85000株ha-1)并增施氮肥(从250到380 kg N ha-1)的继续增产措施的响应是花后生殖生长阶段玉米单株冠根比的减少和单位面积群体总干物质及产量的增加。相较于对照处理,增氮增密玉米花后吐丝至乳熟期的根系和茎秆部干物质累积增长率分别提高了1.8和1.3倍,冠根比平均降低了8%。本研究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冠部发育是实现旱作玉米高产的核心,覆膜春玉米根系在地上冠部群体发育及花后籽粒产量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覆膜通过根际水、养分状况的改善,影响了旱作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并调控优化了生育期内的根-冠协同发育关系。纵观整个生育期,旱作春玉米在种子萌发后的数周内(播种到三叶期)根-冠发育存在突出的矛盾,而覆膜和增施氮肥均可能通过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提升而有效的促进冠根比增加,使生长重心上移到冠部;而在快速生长的营养生长中期(六叶期),玉米植株根-冠发育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长优势,表明前期的冠部发育优势很好的促进了作物植株根冠整体的协同发育优化;但在生殖生长阶段,根系与冠部及产量间又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关系,而覆膜和增施氮肥均能通过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提升,增加冠根比并带动冠部干物质累积和籽粒产量的增加。因此,覆膜农田玉米冠部群体优势和冠根比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根系生长的相对“解放”和“减量”;并且“减量”的根系可能因为生长冗余的降低,使冠部群体的生长发育更加“充分自由”,使根-冠的协同生产过程更加的高效。综上所述,覆膜春玉米以“轻量而高效”的根系,更好的平衡了旱作玉米的地下水分、养分需求与地上光合生产的关系,并通过群体根-冠关系协同优化实现了作物群体的高产高效生产。
王英俨[6](2020)在《栽培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春玉米主产区,辽北地区地处东北南部的松辽平原,这一地区气候条件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是辽宁省玉米主产区。为了探究耕作栽培措施对该地区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连续三年(20172019年)在辽宁铁岭县开展田间玉米栽培模式大区对比试验,玉米品种选用“先玉335”和“郑单958”,设置不施肥旋耕等行距(T1)、一次性施肥旋耕等行距(T2)、秸秆还田+氮肥分期翻耕等行距(T3)和有机肥+氮肥分期翻耕大小垄栽培(T4)四个栽培模式,种植密度分别为67500、52500、67500、82500株/hm2,研究了栽培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探究施肥方式、肥料种类、耕作栽培措施等对玉米产量形成的综合效应,为促进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T1、T2模式相比,T3、T4模式显着降低了1530 cm土层的土壤紧实度,T1、T2模式030 cm土层的土壤紧实度大于T3、T4模式。不同栽培模式间吐丝期土壤含水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相近,整体上呈现随土层的加深而变大的趋势,且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分布表现为以植株为中心的“中间高、两边低”的对称状态,耕作方式而言,T1、T2模式各土层中土壤含水量均高于T3、T4模式。就种植方式来说,T4模式采用大小垄种植方式降低了3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2.与一次性施肥模式T2相比,分别采用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配合氮肥分次施用方式的T3、T4模式显着提高了040 cm土壤的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施用有机肥后的T4模式在0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更高。3.种植密度最低的T2模式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高于T3、T4模式。与T1模式相比,T2、T3、T4模式均显着增加了030 cm土层中的根干重分布,而在3060 cm土层中则最低。4.T3、T4模式对玉米群体结构有显着调控作用,且具有更强抗逆抗旱能力。不同栽培模式下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大小依T4、T3、T2、T1次序递减,穗位消光系数的大小趋势为T2>T4>T3>T1,穗位透光率的大小表现为T1>T2>T3>T4。T3、T4模式与T1、T2模式相比提高了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T4模式根系总干重和根表面积指数高于其他三个模式。T4模式提高了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和穗位消光系数,穗位光能截获能力的提高,加快了干物质的积累,为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T4模式提高了玉米的物质运输和积累能力,且成熟期的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量和转运量均为最高。氮肥偏生产力(20172019)、氮素吸收效率(20182019)、氮肥农学利用率(20182019)均呈T2<T3<T4的趋势。5.不同栽培模式间产量依T4、T3、T2、T1次序递减,与T1模式相比,T2、T3、T4模式产量分别增加了28.06%、44.24%、55.08%。
刘燕[7](2019)在《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产质量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宽垄大行栽培是一种新研发的宽垄稀植栽培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提质增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可调控温室生态环境条件。然而,目前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的宽垄大行栽培技术缺乏量化调控指标,特别是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尚不明确,导致温室番茄宽垄大行栽培增产增质潜力未能充分发挥。本研究以‘普罗旺斯’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栽培垄距,分别为1.1m(T1),1.3 m(T2),1.5 m(T3)和2.0 m(T4),系统地研究宽垄大行栽培对早春茬和秋冬茬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生理、生态因子、病害发生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温室番茄宽垄大行栽培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表明,随着栽培垄距的增加番茄茎粗、叶片数和根系生长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垄距T3处理各项各项指标最佳,即植株茎粗、叶片数以及植株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值最大。番茄早春茬和秋冬茬的株高均以对照(T1)处理最高,且表现徒长趋势。2.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表明,增加垄距,可以提高光合效率,无论早春茬还是秋冬茬,垄距T3处理对番茄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SPAD促进作用最为显着。T3处理番茄叶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要显着高于对照 T1 处理(P<0.05)。设计番茄光合作用模型系统,探究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累积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植株和根系分配干物质累积量、根系分配系数成指数关系,且随着辐射热积的增加而降低;茎分配系数成逐步降低趋势;叶片分配系数在苗期显着增长,但到开花期后开始下降;果实分配系数在开花期开始出现,到成熟期时趋于主导地位。3.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趋势是,随着栽培垄距的增加,番茄冠层气温、5 cm地温、日间C(2浓度和光照强度逐渐上升,垄距T4处理对各项指标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即垄距T4处理冠层气温、地温、日间(C02浓度和光照强度最高,相对湿度最低。各垄距处理的光照强度与对照T1处理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垄距T4时日间温度太高且持续时间长,超过了番茄最佳光合作用的温度,因此垄距T3处理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宽垄处理植株的光合作用及其生长发育。4.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病害发生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表明,番茄灰霉病、早疫病、病毒病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表现为T1>T2>T3>T4,早春茬总体低于秋冬茬,对照T1处理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高于T3和T4处理(P<0.05)。说明宽垄大行栽培可以有效的降低番茄主要病害发生率,提高番茄的安全品质。5.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趋势是,随栽培垄距的增加,温室番茄的品质和产量显着提升。无论早春茬和秋冬茬,垄距T3处理糖/酸比最高,番茄红素和硬度则以垄距T4处理最高。垄距T3处理番茄商品率最高,早春茬和秋冬分别为95.33%、94%,比对照提高了12.74%和30.65%。垄距T3处理产量最高,早春茬和秋冬茬分别为90 119.92 kg/hm2、80174.19 kg/hm2,比对照提高了16.87%和 23.82%。6.通过宽垄大行栽培番茄根系转录组数据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并结合相应的番茄生长发育和产质量数据,结果推测T3处理(1.5 m)为最佳的种植垄距,控制相关叶绿体合成相关基因和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相对都是最高的。通过上述研究得出,适当加宽栽培垄距可以提高番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垄距T3处理,即垄宽+沟宽(80 cm+70 cm)的番茄品质最优,产量最高,为温室番茄适宜栽培垄距,可以在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朱其岑[8](2019)在《密氮互作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是玉米增产的主要栽培技术之一,但是过度密植则会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耐密玉米品种的选用及其配套氮肥运筹措施可缓解甚至弥补因增密带来的单株劣势,对未来玉米产量持续提升及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品种筛选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种植密度[6.75×104pl hm-2(D1),8.25×104 pl hm-2(D2)和 9.75×104 pl hm-2(D3)]和施氮水平[150 kg N hm-2(N1),225 kg N hm-2(N2)和300 kgN hm-2(N3)],对高产耐密夏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结合各生育期内测定的叶面积指数、田间光照强度,透光率等指标,探索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为玉米密氮互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1 夏玉米品种耐密性差异及其筛选选用当前生产主栽的19个株型紧凑的夏玉米品种,设置6.75 × 1 04 pl hm-2,8.25× 1 04 pl hm-2和9.75×104 pl hm-2三个种植密度在300 kg N hm-2施氮水平下探究各品种耐密性差异、产量高低及个体性状表现。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品种均产及穗粒数、株高、茎粗均先升后降,千粒重降低,穗位系数升高;较对照品种郑单958产量提高的品种数以D2密度下最多。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为天华玉001,达15.5t hm-2。D2密度下该品种较郑单958产量提高16.9%,穗粒数、株高,茎粗上显着优于郑单958,分别提高5.6%、11.1%、14.4%。表明该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和较强的耐密性,可以作为该地区优势品种。2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种植密度及氮肥施用量对玉米籽粒产量及品质影响显着。随密度增加,籽粒产量在D2达到最大,穗粒数、千粒重、收获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均显着降低,籽粒蛋白及其组分、淀粉及其组分及直支比、赖氨酸含量均显着降低,粗油脂显着升高。随施氮量增加,两品种千粒重、地上部干物重、籽粒赖氨酸含量均降低,籽粒蛋白含量及淀粉直支比均升高;天华玉001籽粒产量、穗粒数、收获指数、籽粒淀粉含量、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苏玉41呈先升高后降低;天华玉001醇溶蛋白及谷蛋白提高,清蛋白降低,球蛋白无显着变化,苏玉41醇溶蛋白及谷蛋白先提高后降低,清蛋白及球蛋白先降低后提高。随密度增加,施氮量有效维持单株生产力,D2相较D1稳定增产。天华玉 001 在 8.25×104 plhm-2 × 150 kgN hm-2,苏玉 41 在 8.25×104 pl hm-2× 225 kg N hm-2组合下可以获得最高产量。两品种均在6.75×104 pl hm-2 × 300 kg N hm-2组合下获得最高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在6.75× 1 04 pl hm-2× 150 kg N hm-2组合下获得最高籽粒淀粉含量,在9.75× 1 04 pl hm-2 × 300 kg N hm-2组合下获得最高粗油脂含量。3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的生理基础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品种叶面积指数均显着增加,SPAD值、田间透光率、穗位五叶累积光量子、净光合速率均显着降低。而两品种对氮肥的响应趋势在不同生育期表现出不同的差异。花后10天,两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SPAD、穗位五叶累积光量子、田间透光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着提高,且以N2提高最为显着,但过量施氮则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花后30天,两品种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但是对籽粒蛋白品质提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
王琤[9](2019)在《密度对渭南东部灌区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效应》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进一步发挥夏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增产优势,提升渭南东部灌区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水平,进行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密度配置试验。本试验于2018年6月在陕西省关中东部灌区渭南市华州区进行。试验选择当地近年来主推的早熟品种陕单636和陕单650、中熟品种陕单609和郑单958、晚熟品种陕单8806和东单60三种类型6个玉米品种,设45000株/hm2、60000株/hm2、75000株/hm2和90000株/hm2四个密度,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密度下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类型夏玉米品种间农艺性状、穗部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夏玉米产量随着密度由低到高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早熟品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逐步提高,中晚熟品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变化。这三种类型的品种在渭南东部灌区最适种植密度分别为:早熟品种不低于75000株/hm2,中晚熟品种不超过75000株/hm2。2、随着密度的变化,夏玉米农艺性状发生变化。其中夏玉米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生育期变长而增加,以晚熟品种表现更为明显;穗位高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密度对早熟品种穗位高影响效应比中晚熟品种更大;空秆率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双穗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3、穗部经济性状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密度变化,晚熟夏玉米品种穗行数没有显着影响,而早熟和中熟夏玉米品种穗行数影响显着。不同密度对早熟和中熟夏玉米品种穗长没有显着影响,但对晚熟夏玉米品种穗长有显着影响,表现为随着密度增加,穗长显着降低。密度对晚熟夏玉米品种行粒数影响显着,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少,当密度超过75000株/hm2时,行粒数大幅减少。不同密度对中熟品种籽粒含水量影响显着,并表现出随着密度增加而显着增加。4、渭南东部灌区早熟夏玉米品种密度不低于75000株/hm2,中熟夏玉米品种适宜密度为75000株/hm2,晚熟夏玉米品种密度不宜超过60000株/hm2。从生育期类型看,早熟夏玉米品种陕单650和陕单636具有生育期短、耐密植、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产量高等特点,较适宜渭南东部灌区作为籽粒直接收获方式种植,提高群众玉米种植效益明显。
金容[10](2019)在《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群体结构、抗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玉米品种正红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种植密度(株/hm2)为主区,株行距配置(cm+cm)为副区,2017年设2个大田种植密度即45000(A1)、67500(A2)和5种株行距配置即60+60(B1)、80+40(B2)、80+80(B3)、110+50(B4)、100+100(B5);2018年设3个种植密度即45000(A1)、67500(A2)、90000(A3)和4种株行距配置即60+60(B1)、80+40(B2)、80+80(B3)、110+50(B4)。研究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茎秆抗倒能力和雌雄穗分化特性以及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以期为本区夏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密度增加,玉米株高、穗位和重心高升高而茎粗降低,叶面积指数显着提高,茎叶夹角和张开角变小、叶向值变大,但群体透光率仍下降,消光系数增大。45000和67500株/hm2下60cm等行距处理,茎粗较大,株型较紧凑,行间透光条件较好,而90000株/hm2下110+50cm宽窄行更利于改善中下部通风透光条件。2、种植密度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降低,但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两年平均,从45000到67500株/hm2,吐丝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29.57%和30.44%。45000和67500株/hm2下,平均行距增大,各时期群体干物质积累总体均降低,而90000株/hm2下整体呈增长趋势。等行距较相应宽窄行处理,各时期群体干物质积累均增加,但在90000株/hm2下B4(110+50cm)处理高于B3(80+80cm)处理,特别是在生长中后期。3、增密使茎秆节间细长,茎密度、节间压碎和压折强度均降低,机械组织强度和韧性变弱,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减少,田间倒伏率增加。45000和67500株/hm2下,等行距均优于相应宽窄行,以60+60cm等行距处理茎秆抗倒性能最强,而在90000株/hm2下,110+50cm宽窄行处理表现最好,因此,中低密度下(45000和67500株/hm2)缩行增株是提高玉米抗倒能力的重要措施,而高密度下适当加大宽行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增加抗倒能力。4、密度增加,玉米雄穗主轴长度和成对小穗数均降低,雌穗总小花数、吐丝小花数、正常受精小花数和单株果穗受精率也降低,退化小花数、败育花数和败育率均增加,玉米穗部性状变差,玉米产量则先增后降,以67500株/hm2产量较高。2017年67500株/hm2密度较45000株/hm2密度籽粒产量显着增加18.51%,2018年67500株/hm2密度籽粒产量较45000和90000株/hm2密度分别显着增加15.58%和15.98%。45000和67500株/hm2下,平均行距增加,籽粒产量均降低,以60+60cm等行距处理产量显着最高,在2018年弱光多雨条件倒伏较严重下90000株/hm2时,平均行距增加,籽粒产量有增加趋势,以110+50cm处理产量最大。综上所述,两年田间试验表明,川中丘区夏玉米生产应在现有种植方式上适当缩行增密,建议以67500株/hm2密度搭配60+60cm等行距种植,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也有利于改善株型结构和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幼穗分化,增强抗倒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对行机械化收获。
二、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节水研究现状 |
1.2.3 夏玉米种植方式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 |
2.2.2 不同灌溉量对冬小麦耗水及产量特性研究 |
2.2.3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微环境及产量研究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形态指标 |
2.3.2 叶面积指数 |
2.3.3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3.4 土壤含水量 |
2.3.5 光截获率 |
2.3.6 农田小气候测定 |
2.3.7 植株养分 |
2.3.8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3.9 光能利用率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冬小麦不同带间距对产量的影响 |
3.1.1 群体动态变化 |
3.1.2 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 |
3.1.3 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4 不同带间距冬小麦冠层垂直空间光分布 |
3.1.5 不同带间距对冬小麦光截获的影响 |
3.1.6 产量及构成因素 |
3.2 条带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灌水量研究 |
3.2.1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
3.2.2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耗水特性 |
3.2.3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田间光分布 |
3.2.4 不同灌水量冠层小气候变化 |
3.2.5 不同灌水量小麦植株营养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 |
3.2.6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 |
3.2.7 灌水量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3 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冠层环境及产量研究 |
3.3.1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 |
3.3.2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干物质积累 |
3.3.3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日光照强度的变化 |
3.3.4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冠层光截获 |
3.3.5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冠层小气候变化 |
3.3.6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氮素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率 |
3.3.7 不同行距配置土壤贮水量变化 |
3.3.8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 |
3.3.9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4 讨论 |
4.1 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 适宜灌溉量研究 |
4.2.1 灌水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4.2.2 灌水对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变化 |
4.2.3 灌水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
4.2.4 灌水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的研究 |
4.3.1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4.3.2 不同行距配置冠层光分布和群体小气候 |
4.3.3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3.4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光能利用率 |
5 结论 |
5.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 |
5.2 冬小麦条带种植灌溉量研究 |
5.3 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2)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耐密品种及适宜密度筛选试验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及来源 |
2.1.3 试验的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1.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防倒伏效果试验 |
2.2.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2.2 材料及来源 |
2.2.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2.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2.3 追施沼液防早衰试验 |
2.3.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3.2 材料及来源 |
2.3.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3.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2.4 玉米主要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
2.4.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4.2 材料及来源 |
2.4.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4.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品种筛选及适宜密度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品种2个年度穗部性状比较 |
3.1.2 不同品种间的产量比较 |
3.1.3 不同密度下穗部经济性状变化 |
3.1.4 不同密度下产量差异 |
3.2 防倒伏试验结果分析 |
3.2.1 调节剂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2 调节剂对夏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
3.2.3 乙烯利对不同玉米品种应用效应 |
3.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同一品种效果比较 |
3.3 沼液对玉米生育进程及产量的效应 |
3.3.1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
3.3.2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3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4 绿色防虫试验效果 |
3.4.1 不同密度的诱虫板防效比较 |
3.4.2 不同密度的赤眼蜂防效比较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温度和降雨量会对玉米产量造成显着影响 |
4.1.2 不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有显着影响 |
4.1.3 不同玉米品种适宜高产的密度不同 |
4.1.4 化学控高能够有效解决玉米高密栽植的倒伏问题 |
4.1.5 追施沼液预防玉米高密栽培后期早衰效果显着 |
4.1.6 绿色防控技术对玉米中后期虫害有显着防治效果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2 应对气候变化作物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
1.3 双季玉米模式的优点及推广限制因素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方案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品种GDD和产量 |
2.2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体系品种类别划分 |
2.3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比较 |
3 讨论 |
3.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下两季玉米品种的选择 |
3.2 双季玉米模式不同类别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4 小结 |
第三章 双季玉米体系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产量 |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 |
2.3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
2.4 双季玉米适宜搭配模式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 |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光能利用效率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双季玉米产量形成与气候因子的定量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生态因子差异分析 |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量 |
2.3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2.4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品种搭配模式下干物质积累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
2.6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 |
3 讨论 |
3.1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
3.2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形成的影响 |
3.3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积累影响的定量分析 |
4 小结 |
第五章 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搭配模式产量的影响 |
2.2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 |
2.4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别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的影响 |
3.3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 |
6.1 黄淮海平原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6.2 长江中游地区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3.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3.2 进一步研究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两季的播种期和收获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4)加工型糯玉米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糯玉米分类及特点 |
1.1.1 糯玉米的起源及种类 |
1.1.2 糯玉米的特点及利用价值 |
1.1.3 糯玉米的发展前景 |
1.2 糯玉米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1.2.2 不同施肥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1.2.3 不同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2.1.1 供试品种 |
2.1.2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方法 |
2.2.1 优质高产加工型糯玉米新品种的筛选 |
2.2.2 种植密度与氮肥追肥试验 |
2.2.3 生长动态试验 |
2.3 田间调查及测定项目 |
2.3.1 生育期的测定 |
2.3.2 对植株株高的测定 |
2.3.3 对植株性状和穗部性状的的测定 |
2.3.4 籽粒灌浆速率的测定 |
2.3.5 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加工型糯玉米新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分析 |
3.1.1 不同加工型糯玉米品种物候期的试验结果 |
3.1.2 不同加工型糯玉米品种田间的农艺性状表现 |
3.1.3 不同糯玉米品种穗部的农艺性状表现 |
3.1.4 不同糯玉米田间抗病性的表现 |
3.1.5 不同糯玉米品种产量性状的表现 |
3.1.6 试验品种的综合评价 |
3.2 加工型糯玉米的种植密度与氮肥追肥试验结果分析 |
3.2.1 种植密度与氮肥追肥对吉农大糯604物候期的影响 |
3.2.2 种植密度与氮肥追肥对吉农大糯604田间主要性状的影响 |
3.2.3 种植密度与氮肥追肥对吉农大糯604果穗性状的影响 |
3.2.4 种植密度与氮肥追肥对吉农大糯604产量性状的影响 |
3.2.5 加工型糯玉米吉农大糯604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3.3 氮肥追肥对吉农大糯604的生长发育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吉农大糯604株高的生长发育分析 |
3.3.2 吉农大糯604籽粒灌浆速度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吉农大糯604籽粒淀粉积累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加工型糯玉米新品种的筛选试验的研究 |
5.2 播种密度对糯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分析 |
5.3 氮肥施用量对糯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分析 |
5.4 氮肥追肥量对糯玉米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及其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粮食增产现状与未来 |
1.1.1 农业粮食增产的现状及挑战 |
1.1.2 绿色革命与世界粮食增产 |
1.1.3 旱作农田增产研究概况 |
1.1.4 旱作农田增产研究热点 |
1.2 作物根系研究进展 |
1.2.1 根系研究概况 |
1.2.2 根系研究方法 |
1.2.3 玉米根系常见指标 |
1.2.4 玉米根系垂向分布与养分资源利用 |
1.2.5 高产农田理想根系研究 |
1.3 作物根-冠协同关系与产量形成 |
1.3.1 静态的根-冠协同关系 |
1.3.2 玉米根-冠的协同发育与产量形成 |
1.4 覆膜玉米根系研究 |
1.5 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 |
1.5.1 科学问题 |
1.5.2 研究假设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旱作春玉米营养生长早期的根-冠协同关系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概况 |
2.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2.2.3 田间取样与实验室分析 |
2.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覆膜对苗期发育、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
2.3.2 覆膜对地上冠部发育的影响 |
2.3.3 地下根系发育 |
2.3.4 地下根系垂向分布 |
2.3.5 冠根比、根系氮素吸收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
2.4 讨论 |
2.4.1 水热条件与冠部发育 |
2.4.2 玉米苗期根系发育 |
2.4.3 玉米苗期根-冠协同关系变化 |
2.4.4 覆膜措施对玉米苗的根-冠协同发育调控 |
2.5 小结 |
第三章 旱作春玉米花后根-冠协同关系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概况 |
3.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3.2.3 田间取样与实验室分析 |
3.2.4 数据分析及绘图工具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生育进程、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 |
3.3.2 花后干物质分配、氮素吸收、冠根比和根系效率 |
3.3.3 花后根系的垂向生长变化 |
3.4 讨论 |
3.4.1 覆膜玉米的生育进程变化 |
3.4.2 覆膜玉米的根-冠协同生长变化 |
3.4.3 覆膜玉米的根系垂向分布变化 |
3.4.4 覆膜玉米的根系生长动态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对旱作覆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的调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概况 |
4.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贮水量和耗水量 |
4.3.2 苗期冠部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变化 |
4.3.3 苗期地下根系垂向空间变化 |
4.3.4 花后地上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 |
4.3.5 花后根系垂向生长变化 |
4.4 讨论 |
4.4.1 三叶和六叶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
4.4.2 吐丝至乳熟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增密增氮对旱作覆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贮水量和耗水量 |
5.3.2 苗期冠部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变化 |
5.3.3 苗期地下根系垂向空间变化 |
5.3.4 花后地上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 |
5.3.5 花后根系垂向生长变化 |
5.4 讨论 |
5.4.1 三叶期和六叶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
5.4.2 吐丝期至乳熟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研究发现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发现 |
6.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 (英文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栽培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2 种植密度对玉米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
1.2.3 施肥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4 根系生长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观测指标及方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3.2 栽培模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3.2.1 土壤紧实度 |
3.2.2 土壤含水量 |
3.2.3 土壤速效氮 |
3.3 栽培模式对根系的影响 |
3.3.1 根系长度 |
3.3.2 根系表面积 |
3.3.3 根系干重 |
3.4 栽培模式对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影响 |
3.4.1 干物质积累 |
3.4.2 干物质转运 |
3.4.3 干物质分配 |
3.5 栽培模式对氮素积累特性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1 氮素积累 |
3.5.2 氮素转运 |
3.5.3 氮素分配 |
3.5.4 氮素利用效率 |
3.6 栽培模式对群体结构的影响 |
3.6.1 冠层结构 |
3.6.2 吐丝期植株干重、叶面积指数、根干重和根面积指数的比较 |
4 讨论与结论 |
4.1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吐丝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
4.3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
4.4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干物质物质积累的影响 |
4.5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氮素积累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4.6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7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产质量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番茄的起源及世界分布 |
1.1.2 番茄栽培技术概述 |
1.1.3 我国设施番茄种植特点及存在问题 |
1.1.4 宽垄大行栽培的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种植密度与作物群体结构 |
1.2.2 宽垄大行栽培技术 |
1.2.3 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4 种植密度对作物光合生理及生态的影响 |
1.2.5 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方法 |
2.1.1 试验场地及供试材料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2 数据分析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2.3.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2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 |
2.3.3 番茄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 |
2.3.4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影响 |
2.3.5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3.6 宽垄大行栽培番茄根系转录组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3.1.1 番茄营养生长指标的测定 |
3.1.2 番茄生殖指标的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地上部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2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殖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植株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
3.3.2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植株根系的影响 |
3.4 小结 |
4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 |
4.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4.1.1 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测定 |
4.1.2 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4.1.3 温室番茄光合热辐射积与干物质累积模型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2.2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4.2.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4.2.4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4.2.5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叶片SPAD值的影响 |
4.2.6 温室番茄光合热辐射积与干物质累积模型分析 |
4.2.7 系统测试 |
4.2.8 干物质累积模型验证 |
4.2.9 干物质累分配模型验证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番茄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 |
5.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5.1.1 温室冠层气温、地温、相对湿度、CO_2浓度的测定 |
5.1.2 温室照度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冠层气温的影响 |
5.2.2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地温的影响 |
5.2.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
5.2.4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空气CO_2浓度的影响 |
5.2.5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照度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影响 |
6.1 测试方法与测试项目 |
6.1.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发病率的测定 |
6.1.2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病情指数的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的影响 |
6.2.2 宽垄大行栽培番茄病情指数的测定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
7.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7.1.1 营养品质的测定 |
7.1.2 产量测定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营养品质的影响 |
7.2.2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商品率的影响 |
7.2.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果实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7.3.2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
7.4 小结 |
8 宽垄大行栽培番茄根系转录组分析 |
8.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8.1.1 样品收集和准备 |
8.1.2 数据分析 |
8.2 结果分析 |
8.2.1 差异基因火山图分析 |
8.2.2 差异基因KEGG富集通路图 |
8.2.3 差异基因聚类分析 |
8.3 讨论 |
8.4 小结 |
9 结论 |
9.1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
9.2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光合生理和温室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 |
9.3 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的影响 |
9.4 宽垄大行栽培对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密氮互作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密度是增产的关键 |
1.1 耐密品种筛选是高密种植的前提 |
1.2 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1.3 密度对玉米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 |
1.3.1 密度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1.3.2 密度对玉米光能截获的影响 |
1.3.3 密度对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
2 氮素是高产的重要调控手段 |
2.1 施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施氮对玉米光合特性及光环境的影响 |
2.2.1 施氮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2 施氮对玉米光环境的影响 |
3 玉米品质 |
3.1 淀粉含量 |
3.2 蛋白含量 |
3.3 粗油脂含量 |
3.4 赖氨酸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夏玉米品种耐密性差异及其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项目测定与方法 |
1.2.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2.2 植株性状 |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项目测定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产量机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2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
2.2.1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籽粒蛋白、蛋白组分及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
2.2.2 氮密互作对夏玉米籽粒总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2.2.3 氮密互作对夏玉米籽粒粗油脂含量的影响 |
2.3 产量与品质的关系 |
3 讨论 |
3.1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生理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标样 |
1.2.2 LAI |
1.2.3 田间透光率 |
1.2.4 累积光量子 |
1.2.5 SPAD |
1.2.6 气体交换参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LAI的影响 |
2.2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冠层光环境的影响 |
2.2.1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
2.2.2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穗位累积光量子的影响 |
2.3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穗位叶片SPAD的影响 |
2.4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2.5 产量与光相关指标关系 |
3 讨论 |
3.1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夏玉米冠层光环境的影响 |
3.3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1 讨论 |
1.1 耐密品种是实现产量提高的基础 |
1.2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1.3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品质的影响 |
1.4 密氮互作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生理基础的影响 |
2 结论 |
2.1 夏玉米品种耐密性差异及其筛选 |
2.2 密氮互作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3 密氮互作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的生理因素 |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4 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密度对渭南东部灌区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
1.2 我国玉米生产概况 |
1.3 国内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
1.3.1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1.3.2 玉米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田间管理技术 |
2.4 测定指标 |
2.4.1 生育期指标测定 |
2.4.2 农艺性状指标测定 |
2.4.3 产量及其经济性状指标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类型夏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化 |
3.1.1 早熟类型夏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化 |
3.1.2 中熟类型夏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化 |
3.1.3 晚熟类型夏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化 |
3.2 不同类型夏玉米品种穗部性状的变化 |
3.2.1 早熟类型夏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穗部性状的变化 |
3.2.2 中熟类型夏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穗部性状的变化 |
3.2.3 晚熟类型夏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穗部性状的变化 |
3.3 不同类型夏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变化 |
3.3.1 早熟类型夏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变化 |
3.3.2 中熟类型夏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变化 |
3.3.3 晚熟类型夏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变化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2 种植密度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
4.1.3 密度对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影响 |
4.1.4 合理密度的选择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群体结构、抗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玉米种植密度的研究 |
1.2.2 玉米株行距配置的研究 |
1.2.3 玉米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互作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切入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基础地力 |
2.3.2 群体结构 |
2.3.3 干物质积累 |
2.3.4 茎秆抗倒特性 |
2.3.5 雌雄穗分化特性 |
2.3.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群体结构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1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
3.1.2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茎秆抗倒特性的影响 |
3.2.1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茎间形态的影响 |
3.2.2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茎间力学特性的影响 |
3.2.3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茎间结构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
3.2.4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倒伏率的影响 |
3.3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雌雄穗特性的影响 |
3.3.1 雄穗特性 |
3.3.2 雌穗特性 |
3.4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 相关性分析 |
3.5.1 玉米产量与LAI、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关系 |
3.5.2 玉米产量及构成与雌雄穗特性的关系 |
3.5.3 玉米倒伏与茎秆基部节间特性的关系 |
4 讨论 |
4.1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
4.2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抗倒特性的影响 |
4.3 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宋鑫玥.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2]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D]. 许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3]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D]. 王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加工型糯玉米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D]. 赵艳艳.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5]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及其调控[D]. 张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栽培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王英俨.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宽垄大行栽培对温室番茄产质量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D]. 刘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8]密氮互作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朱其岑.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密度对渭南东部灌区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效应[D]. 王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10]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群体结构、抗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金容.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