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重要公共活动中心——人民广场(论文文献综述)
廖伟倩[1](2021)在《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景德镇市人民广场改造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现代人基本物质条件和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对生活品位的追求、形式美的追求以及物质空间文化塑造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像素艺术,是一个有独特韵味的艺术形式,且种类繁多,有着很大的创作空间,其创作思想及空间构成逻辑有利于城市景观设计在艺术形式上持续地创新,以及在文化塑造方面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视觉效果。基于当前背景,本文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为研究内容,依据像素艺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及设计手法,从平面形式构成和空间单元两个方面探讨了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原则、运用方法及艺术特色,并以景德镇市人民广场改造为例做了实践研究。首先,本文从像素艺术的起源、概念、特征以及设计手法等相关理论基础入手,探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艺术形式新的可能性。分析像素艺术在各个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总结像素艺术的设计手法和规律,确定论文论述的突破点与创新点。其次,从城市景观的概念及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两个角度进行论述,就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随后,分析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成功案例,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给本文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践案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总结这些设计项目引发的启示,验证了论题的可行性。探索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原则与方法,从而得到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突破点。最后,通过对景德镇市当地人文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分析,将像素艺术的平面形式构成和空间单元组合两种维度应用于景德镇市人民广场改造设计实践中,设计出一套符合景德镇市历史文化特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兼顾形式美、功能美和地域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景观设计方案。
钟艺洁[2](2021)在《交互性景观设计理念在城市失落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余市景观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中国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会出现各种原因导致城市环境景观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当城市景观逐渐失去活力时,便开始出现了在城市建设中被人们所遗留的、毫无秩序的、未能和周边环境系统联系的或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城市空间。在罗杰·特兰西克的论述中,这些都属于城市失落空间的范畴。为找出城市空间失落的原因并有效地进行改善,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方案设计法对新余市的“城市失落空间”进行实地调研。以交互性景观设计策略为指导,探讨城市失落空间的优化策略,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论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类,将“人与人、人与景”的交互式体验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围绕交互性景观设计理念开展城市遗留背景下失落空间的研究。丰富交互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范围,明确了交互性景观和失落空间的定义。并对失落空间的存在进行归因分析,认为人类价值取向的改变、交通要素破坏城市结构、城市前期规划不善导致传统空间性质丧失、缺少对人行为的关注是导致城市失落空间产生的主要原因。将城市失落空间类型划分为线性带状、不规则接缝和团状地块三类。提出针对城市失落空间景观的优化理论,为景观设计的优化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案将新余市渝水区存在的城市失落空间划分为街道空间、铁路沿线空间、公园广场空间、滨水空间四个类型。根据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资料构建交互性景观设计理念下的城市失落空间优化策略,以“四层次五原则”作为本案的设计指导思想。研究人与景观之间在知觉、行为、情感、空间层次的交互体验,并以景观小品、高新技术辅助、景观照明为媒介,实现人与人、人与景、景与景之间的交互行为,最终达到人景共情的设计目的。选择新余市人民广场作为本论文的优化设计对象,运用建成环境评价分析方法(SEBE)中的问卷调查法和行为测量评价法两种方法对设计场地进行调研。在问卷调查中运用“SD法”对新余市人民广场环境质量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广场与周边环境整体联系度较好,但休息设施的完善程度、空间营造效果、植物种植效果、景观吸引程度、无障碍设计、满足交流需求等方面均低于综合平均值。运用行为测量评价法进行14天的长期式追踪后得到人群在广场中发生的行为动作以及各行为发生强度等数据。结合对新余市人民广场的实地现象调查,提出交互性景观设计理念介入下的广场失落片区优化设计实践。设计提出“三大愿景”的设计目标和“五大策略”的设计原则。汲取新余钢铁和新能源两大城市产业名片和绿色生态的美好愿景作为本项目设计文化和元素的延伸。基于受众群体的需求将广场景观进行功能分区设计,为交互性景观元素在广场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以求重塑新余人民广场失落空间景观活力,展示景观的独特魅力,增强城市景观空间吸引力。
倪志航[3](2020)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连市区广场空间活力营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广场是市民活动与休憩的重要场所,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变迁也在不断成长与变化,但是在不断推陈翻新的过程中也开始出现两个不良的发展方向:一种则为建筑坐落后的边缘场地,不仅缺乏设计与整体协调,而且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另一种则以形而建,追求规模气势却徒有其表,使得广场逐渐丧失了其本应有的活力。因此对于广场空间的优化组织,增强城市广场空间活力,提升居民的参与感,是目前城市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广场空间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始终贯穿大连近百年的城市发展,大连也因其城市广场的地标特色而文明,但是在现代城市规划中,许多广场空间正在不断丢失其原有的活力。在大连广场空间不断发展以及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形式感而忽视广场功能以及广场活力的根本来源——城市居民。城市因人而生,广场空间更是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载体,广场空间的利用效率不仅会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活力,甚至城市形象也会因其陶染,同时对于城市资源也是巨大的浪费。本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大连广场空间的活力构成要素对于城市广场,现场踏勘获取数据以分析广场空间的构成要素类型;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并总结居民对广场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广场空间活力的因素,以客观的量化综合法为主结合层次分析法进行辅助分析影响城市广场活力的敏感要素研究如何以有效将活力注入大连广场空间中展开研究,最后总结提出提升广场空间活力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大连市奥林匹克广场空间的活力重塑方案之中。
刘洲彤[4](2020)在《绵阳市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开敞空间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评价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不仅其自身的质量会对其影响,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适宜性也对城市的人居舒适度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梓潼县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由于梓潼自身良好的条件与当下的时代背景,城镇化背景下的梓潼县飞速发展,忽略了城市的建设环境宜人性,现状的城市开敞空间难以满足居民对开敞空间使用的需求。城市开敞空间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为人们提供清新空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技术和Excel计算软件,采用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来定量分析梓潼县开敞空间的布局对市民的影响,评价其可达性与空间品质。本文研究的思路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从“发现问题—探明方向—剖析问题—优化建议”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分析与总结,并对开敞空间做出概念性的定义,确定研究对象与范畴,为分析梓潼县敞开空间适宜性建立理论依据;其次,对梓潼县的基本情况及开敞空间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其自然和人文特点及县城建设情况,然后依据现状对梓潼县开敞空间进行分类,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现状存在的基本问题;接下来,通过ARCGIS软件平台,对梓潼县的开敞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基于可达性相关理论,采用缓冲区分析法和网络分析法对梓潼县开敞空间的可达性及布局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再通过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对开敞空间的品质进行定量评价来表征开敞空间的宜人性;最后,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对梓潼县城开敞空间建设提出优化对策,增加开敞空间数量与面积,均衡开敞空间的布局,建立连续、完整、均衡、合理的开敞空间体系,同时注重开敞空间的景观环境与内部建设的宜人性,提升本地化的特色风貌,重视梓潼县优越的历史文化。
秦欢[5](2020)在《韩城古城城市与建筑肌理研究》文中提出城市与建筑肌理是城市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组织关系的表面形态特征,属于城市的深层次结构,对于城市和其中的建筑而言,其肌理既对应着城市及建筑实体,又是其特征抽象概括,蕴含了城市及建筑在历史演变中所留下的信息,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控制城市与建筑肌理,可以设延续城市文脉,留存城市记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更新发展速度加快,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出现了盲目拆建的现象,这使得在时间不断积淀下形成的城市风貌被破坏,地域特色逐渐丧失。如何留存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亟待解决的问题。韩城古城作为一座千年古城,保留了良好明清城市风貌,留存个不同时代印迹,尽管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方面卓有成效,但是和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一样出现了大拆大建的情况,这对古城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韩城古城为例,希望从城市与建筑肌理的角度出发对古城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古城城市与建筑肌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对策。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与建筑肌理的相关概念,并提出城市与建筑肌理的尺度层级和解析层级,建立了对城市与建筑肌理的认知框架和研究方法,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接下来对不同历史时期古城的城市与建筑肌理的演变过程和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对古城现状城市与建筑肌理在不同的尺度层级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以上内容,发现和找出古城目前在肌理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以上基础,本文对韩城古城肌理的保护,提出了完整性和延续性两项保护原则,以及富有建设性的保护建议,并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案例,将理论与现实结合,对古城肌理的修复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对历史古城的肌理保护和文脉延续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尹一淑[6](2020)在《基于空间绩效评价的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对比研究 ——以国内外典型大城市为例》文中认为轨道交通对于当今大城市作用愈发凸显,是各大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比欧洲、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时间较晚,在快速城市化建设中,站点地区出现了土地利用不合理、交通系统不完善、公共空间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视角,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空间绩效评价,探究站点地区的规划建设差异,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规划建设的相关理论与文献,总结欧美、亚洲的6个国家,9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程,选取了国内10个站点地区、国外12个站点地区,共计22个典型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基本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基于“TOD”、“节点—场所”等理论构建站点地区空间绩效评价体系,确定交通绩效、社会绩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四个维度,最终形成18项评价指标构建的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站点地区本身特性及评价指标的客观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样本站点的空间绩效值。之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将22个站点地区空间绩效水平进行分级,根据聚类结果将站点地区空间绩效水平分为高绩效和低绩效2个类别,一共4个等级。结果表明,高绩效多为国外站点地区,国内站点地区普遍呈现低绩效。然后,从两个角度对站点地区进行对比研究。整体对比角度上,对22个样本站点从评价指标相关性和空间绩效值展开分析,总结了影响空间绩效水平的10个关键指标。分类对比角度上,基于因子分析法,从站点地区发展特征角度,将中心型站点分为高密就业导向型、商业混合导向型、公共活动导向型和潜力发展导向型4种类型,对前3类发展成熟的站点地区进行实例对比。从土地利用、开发强度、交通接驳、功能混合、公共空间等层面,对不同类型的国内外典型站点进行针对性的剖析,分析空间绩效水平影响机理。最后,根据国内外大城市22个典型站点地区的实例对比,提出高空间绩效水平站点地区经验下,我国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发展建设的优化策略。
杨哲贤[7](2020)在《可沟通的城市:媒介在城市传播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越来越趋向于成为交换、交易、交往、交流等多重传播网络的中心,裹挟着传播的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巨大力量。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城市传播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城市传播理论作为当代前沿的传播学研究领域,是以人的沟通交往为着眼点,研究城市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将城市实体空间视作媒介,同大众媒介一起承担着信息传播、公共交往、意义生成的重要作用,构建起人与人、人与城市的新型传播关系。而“可沟通城市”是城市传播的核心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城市的全新视角,它着眼于人本身,从人的体验与关系入手,勾连了城市的多种要素与过程,对城市提出了更加可感、可塑的品质要求。“可沟通城市”通过信息传递、社会交往和意义生成等多种传播实践活动,实现城市的多元融合、时空平衡和内外贯通。本研究以“可沟通城市”理论为切入点,参考现有文献,梳理了可沟通城市理论的概念内涵、传播维度及诉求,分析其具有传递城市声音、连接城乡网络以及保障多元交流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对重庆、西安、上海等具体案例中社交媒介、全媒体矩阵、城市叙事空间以及媒介融合等多种媒介应用实例进行研究,对媒介在“可沟通城市”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反思,并归纳总结出媒介营造“可沟通城市”的建议。本文根据案例分析,得出“可沟通性”城市传播中媒介应用现状存在:媒介选择未因地制宜,联动能力弱;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忽视城市特色;传播信息浅显,城市文化内涵不足;缺乏整体的城市媒体战略四个方面的不足。并针对问题从媒介的视角,围绕因地制宜,优化媒介传播渠道;突出城市特色,塑造虚拟空间“地方感”;发掘城市叙事空间,形成文化图谱;协同发展,打造城市多维度网络四个方面对“可沟通城市”建设提出构想,为媒介营造“可沟通城市”实践提供参考。
刘怡君[8](2019)在《基于商业一体化开发的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空间绩效评价 ——以成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它串联着城市重要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节点。轨道交通站点是轨道交通的核心,是城市客流集散中心。中心型站点是轨道站点中最复杂的站点,它具有流量与活动高度集中的特征,这加剧了空间与述求之间的矛盾。现如今,轨道交通建设与周边区域的综合开发以及上盖物业的开发等已经成为国内外成功发展轨道交通的共识之一,而站点与商业空间的结合开发是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为了提高基于商业一体化开发的中心型站点空间使用绩效,使其得到合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在相关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进行思索和探讨。当下对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尤其是基于商业一体化开发的中心型站点的相关评价研究还缺乏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类型的站点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基于商业一体化开发的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空间绩效的评价,根据对影响空间使用的各个指标要素是否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来判断这种类型的一体化城市中心型站点空间使用是否具有合理性。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未来基于商业一体化开发的中心型站点规划建设和优化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首先,基于一体化商业分类方法,将中心型站点分为地下商业式中心型站点和城市综合体式中心型站点两类,并分别探究其空间结构和客流行为层面的特征。然后采取“评价主体——目标期望——指标要素”的研究方法,对乘客和顾客两大评价主体进行调研,确定本体目标期望,并辅以相关文献研究建立了基于商业空间一体化开发的中心型站点空间绩效评价基础指标要素集。再有针对性的从基础要素集筛选关键性、可量化的因子,并构建基于总体层、系统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的空间绩效指标体系层次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指标进行同趋势化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涵盖4大系统、10个因素、27项指标的基于商业一体化开发的中心型站点的空间绩效评价体系。最后以成都市为例,选取了天府广场站和春熙路站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实地采集数据对两个站点的空间绩效进行评价,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马向东[9](2019)在《公共空间视域下的天安门广场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安门曾是明清两代之皇城的南门,拥有悠久的历史。现今,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交通中心,它所附带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的。本文则基于公共空间理论来讨论天安门广场的历史变迁,并试图从近代以来天安门广场之属性及功能的变化中透视出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特点。故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讨论天安门的历史变迁,第一,天安门在明清时期作为宫廷广场,尤其在清代,朝廷曾一度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朝审与秋审、殿试及颁诏等国事。然而这些活动仅限于官家,此时的天安门活动是普通民众可望而不可及的;第二,辛亥以来天安门广场已开放为普通民众可以介入的公共空间,虽然他的开放是有限制的。在空间中,政府、列强都试图对广场加以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可能是暴力的,也可能是温和的。尽管这种控御方式可能会很严格,但是在空间中民众往往能保持自主性;第三,自五四以后,随着交通等的便利及列强侵侮的加剧,北京的民众、知识分子及爱国团体往往会选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反帝反封的革命活动,尽管当局会严厉镇压,但是在如天安门广场等特定的场所,革命者往往是安全的。我们亦可从广场革命队伍的活动中看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中国前途的抗争,各爱国团体作为新兴势力的历史作用,及民众的觉醒等,其中知识分子对于唤醒民众可以说是居功至伟的;第四,新中国成立之后,天安门广场俨然是人民广场,在人民广场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于人民政府的拥护,亦可看出人民政府对于劳苦大众的关怀。天安门由宫廷广场演变为人民广场的过程,是无数爱国者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唯有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经济的繁荣,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刘坤[10](2018)在《基于密度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城市诞生于新石器时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世界大多数人口的居所。人类开始进入“城市时代”。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全球化的发展触发了新一轮城市化的进程。世界城市人口在不断激增,城市生活所影响辐射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前所未有的城市现象在不断出现,城市化过程已经从生产的结果转变为再生产的手段。因此,人们需要重新认知资源、物品和信息等要素的集聚方式,并对城市空间的集聚和分异状况作出新的阐释。本文就是通过密度视角来理解城市的集聚本质。密度作为一种物理属性,伴随着城市空间的形成而存在。但同时,密度也是一种具有经济和社会意义的文化属性,密度概念的定义本身反映了人对城市空间的理解和使用方式。本文选取容积率、建筑密度、平均层数三个目前学界所普遍使用的描述城市空间密度的概念作为研究变量。在定量研究中引入“元”的研究方式,将城市空间看作是一平方千米大小的研究单元的集合体。从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文化和社会经济的诸多城市空间形态实例及理论中,选取标准研究单元样本置于同一平台来进行研究,以此建立“城市空间密度雷达坐标系”。通过对人类城市发展史中空间密度的呈现事实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把握,提出科技的进步使得现代城市空间密度出现显着的分异特征,密度概念相继出现并且对当代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密度逐步演变成为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属性,并且在未来,新的空间密度概念会随着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发展而出现。进一步地,本文以上海内环范围内的城市空间为主要案例,将城市理解为巨型复杂的数据处理系统,关注人的活动集聚与城市空间分异之间的联系,选取七个城市语境要素来与空间密度进行多因素影响分析,在较宏观的尺度上探讨当代城市空间密度的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本文通过一手数据研究,证明目前上海内环范围内的空间形态结构还建立在以机动车交通为主的基础上,并在浦西浦东之间显现出极不均衡的态势。较曼哈顿的密度状况而言,在总体上也还有较大的提升潜质。针对像上海这样已经完成以用地规模扩张为主的初步城市化阶段的大城市,本文提出在未来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空间品质提升中,可以将密度分异作为空间结构组织的核心框架。本文还选取了上海的人民广场和陆家嘴中心区两个城市中心进行密度分异研究,并与四个世界级城市的中心区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二者的整体容积率均有待提高,并建议陆家嘴中心区整体的建筑密度可以提高至30%左右。本文希望通过真实有效的数据整理和科学严谨的论证分析,体现实证定量研究对空间形态研究的重要基石作用,阐明城市空间密度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一个重要公共活动中心——人民广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重要公共活动中心——人民广场(论文提纲范文)
(1)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景德镇市人民广场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的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像素艺术的理论基础 |
2.1 像素艺术的起源 |
2.2 像素艺术的概念与特征 |
2.2.1 像素艺术的概念 |
2.2.2 像素艺术的特征 |
2.3 像素艺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 |
2.3.1 像素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 |
2.3.2 像素艺术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 |
2.3.3 像素艺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 |
2.4 像素艺术的设计手法规律总结 |
3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
3.1 城市景观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
3.1.1 城市景观的概念限定 |
3.1.2 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
3.2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
3.2.2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4 案例分析——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像素艺术 |
4.1 像素艺术在四川绵阳像素乐园的应用 |
4.2 像素艺术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奎尔公园的应用 |
4.3 像素艺术在香港屯门河畔公园像素之墙的应用 |
4.4 相关案例可借鉴之处 |
5 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原则与方法 |
5.1 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人性化原则 |
5.1.3 生态性原则 |
5.1.4 审美性原则 |
5.2 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
5.2.1 像素艺术的平面形式构成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5.2.2 像素艺术的空间基本单元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5.3 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氛围营造方式 |
5.3.1 色彩 |
5.3.2 光与影 |
5.4 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艺术特色 |
5.4.1 远景与近景的不同视觉效果 |
5.4.2 简与繁的统一 |
5.4.3 朦胧美的视觉效果 |
6 像素艺术在景德镇市人民广场改造设计的应用 |
6.1 项目背景概况 |
6.1.1 项目背景及基地概况 |
6.1.2 项目现状及存在问题 |
6.2 景德镇市人民广场改造设计方案 |
6.2.1 总体布局设计 |
6.2.2 景观节点分析 |
6.2.3 功能分析 |
6.2.4 道路分析 |
6.2.5 植物配置设计 |
6.2.6 广场整体鸟瞰图 |
6.3 广场重要景点景观设计 |
6.4 像素艺术应用于景德镇市人民广场改造设计的意义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交互性景观设计理念在城市失落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余市景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当代发展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交互性景观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城市失落空间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田野调查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数据分析法 |
1.4.5 方案设计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名词解释和理论阐释 |
2.1 交互设计与失落空间理论概述 |
2.1.1 交互设计概念 |
2.1.2 交互性景观 |
2.1.3 失落空间理论概述 |
2.1.4 失落空间归因分析 |
2.2 关于城市景观空间和城市失落空间的范围界定 |
2.2.1 关于城市 |
2.2.2 城市景观空间 |
2.2.3 城市失落空间的类型及案例分析 |
2.3 城市失落空间景观优化理论 |
2.3.1 图底理论 |
2.3.2 场所理论 |
2.3.3 空间环境行为 |
2.3.4 用户体验 |
2.3.5 设计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余市主城区城市失落空间景观现状调查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新余市概况 |
3.1.2 渝水区城区景观环境概况 |
3.2 新余市主城区失落景观空间实例调研分析 |
3.2.1 街道空间 |
3.2.2 铁路沿线空间 |
3.2.3 公园广场空间 |
3.2.4 滨水空间 |
3.3 新余城市失落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景观空间可识别性弱 |
3.3.2 城市绿化设计不尽如人意 |
3.3.3 景观体验感差 |
3.3.4 景观空间类型单一 |
3.3.5 城市文脉缺失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互性景观设计理念介入城市失落空间策略研究 |
4.1 交互性景观设计层次类型 |
4.1.1 知觉层次的交互 |
4.1.2 行为层次的交互 |
4.1.3 情感层次的交互 |
4.1.4 空间层次的交互 |
4.2 交互性景观设计元素优化 |
4.2.1 景观小品 |
4.2.2 高新技术辅助 |
4.2.3 景观照明 |
4.3 交互性景观设计理念在城市失落空间景观中的优化原则 |
4.3.1 运用以人为本原则体现人文关怀 |
4.3.2 运用创新性原则推动景观发展 |
4.3.3 运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响应国家号召 |
4.3.4 运用预见性原则体现景观设计水平 |
4.3.5 运用主从原则突出景观特色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新余市人民广场为例的城市失落空间景观优化实践 |
5.1 实践项目综述 |
5.1.1 项目区位 |
5.1.2 项目基本情况 |
5.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分析 |
5.2.1 调研概述 |
5.2.2 前期准备工作 |
5.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4 行为测量评价法 |
5.3 新余市人民广场现状调查 |
5.4 交互性景观设计理念介入下的广场失落片区优化设计实践 |
5.4.1 设计目标 |
5.4.2 设计原则 |
5.4.3 设计元素提取 |
5.4.4 整体设计 |
5.4.5 基于受众群体需求的交互性景观功能分区设计 |
5.4.6 具体交互性景观元素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新余市人民广场城市景观空间环境社会调查表 |
附录2:新余市人民广场环境质量评价表 |
附录3:实地调研中新余市失落景观空间主要植物名录 |
致谢 |
(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连市区广场空间活力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追求形式主义,忽略市民需求 |
1.1.2 地域特色不足,文化内涵缺失 |
1.1.3 生活节奏加快,活动空间转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对象的划分 |
1.4.1 研究区域概况 |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3 研究对象的划分 |
1.5 技术路线 |
2 城市广场空间活力研究基础 |
2.1 城市广场“活力”解析 |
2.1.1 “活力”概念解析 |
2.1.2 空间活力产生来源——使用者 |
2.1.3 空间活力产生的条件——场所 |
2.1.4 活力及其要素评价方法选择 |
2.2 环境行为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环境行为学概述 |
2.2.2 国内外环境行为学研究进展 |
2.2.3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2.3 城市广场概述 |
2.3.1 概念解析 |
2.3.2 中西方城市广场发展史 |
2.3.3 国内外城市广场空间活力研究 |
2.3.4 不同城市广场类型的活力特点 |
2.3.5 广场空间构成要素与广场活力的联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广场活力构成要素研究 |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3.1.1 研究样本选择 |
3.1.2 研究样本概述 |
3.1.3 初步数据收集 |
3.2 使用者行为活动分析 |
3.2.1 行为需求分析 |
3.2.2 行为类型分析 |
3.2.3 行为特征分析 |
3.3 物质环境要素分析 |
3.3.1 广场基础基面分析 |
3.3.2 广场围合分析 |
3.3.3 公共设施分析 |
3.3.4 广场绿化分析 |
3.3.5 景观小品分析 |
3.4 地域文化要素分析 |
3.4.1 自然环境要素分析 |
3.4.2 社会文化要素描述 |
3.4.3 社会发展要素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市广场活力数据分析及评价 |
4.1 广场活力评价 |
4.1.1 评价目标 |
4.1.2 活力评价维度 |
4.1.3 活力评价体系 |
4.2 数据补充调查 |
4.2.1 数据获取内容 |
4.2.2 数据获取与问卷发放 |
4.2.3 数据计算方法 |
4.3 大连城市广场活力表征数据分析 |
4.3.1 使用者人数 |
4.3.2 活动时长 |
4.3.3 活力指数分析 |
4.4 大连城市广场活力构成数据分析 |
4.4.1 复杂数据计算 |
4.4.2 评价数据指标检验 |
4.4.3 平均值分析 |
4.4.4 相关性分析 |
4.4.5 地域文化特征描述 |
4.5 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 |
4.5.1 层次分析法权重评价结果 |
4.5.2 相关性分析—AHP法综合比对结果 |
4.6 大连城市广场活力构成要素评价 |
4.6.1 影响活力的敏感要素 |
4.6.2 影响活力的不敏感要素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连市广场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
5.1 大连市城市广场活力营造原则 |
5.1.1 可达性原则 |
5.1.2 整体性与多样化原则 |
5.1.3 互动性与主题化原则 |
5.1.4 安全性与整洁性原则 |
5.2 大连市城市广场活力营造方法 |
5.2.1 优化广场路径 |
5.2.2 合理的亚空间组织 |
5.2.3 设施的多样化与互动性提升 |
5.2.4 安全感的保障与提升 |
5.2.5 增强文化内核 |
5.2.6 优化管理 |
5.3 奥林匹克广场改造应用 |
5.3.1 步行优化设计 |
5.3.2 亚空间组织营造 |
5.3.3 设施的多样化与互动性提升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连城市广场构成评分调查 |
附录B 研究研本广场基础数据列表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绵阳市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开敞空间的再生要求 |
1.1.2 开敞空间规划建设系统化控制引导的需求 |
1.1.3 现阶段梓潼县城开敞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4 研究的对象与范畴 |
1.4.1 研究对象界定 |
1.4.2 城市开敞空间的概念及分类 |
1.4.3 研究范畴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借鉴 |
2.1.1 场所理论 |
2.1.2 环境行为学 |
2.1.3 使用状况评价理论 |
2.1.4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典型案例与借鉴 |
2.2.1 法兰克福的绿地系统建设 |
2.2.2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小结 |
3 梓潼县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开敞空间现状 |
3.1 梓潼县城的基本情况 |
3.1.1 梓潼县城概况 |
3.1.2 梓潼县城建设情况 |
3.1.3 梓潼县城发展机遇 |
3.2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现状分类体系 |
3.2.1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按功能分类 |
3.2.2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等级划分 |
3.3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现状分析 |
3.3.1 梓潼县开敞空间总量分析 |
3.3.2 梓潼县开敞空间总体需求调研 |
3.4 小结 |
4 基于空间可达性的梓潼县城开敞空间的总体布局分析研究 |
4.1 可达性与步行可达性 |
4.2 开敞空间可达性方法的选取 |
4.3 基于GIS的梓潼县城开敞空间可达性分析 |
4.3.1 数据采集 |
4.3.2 缓冲区分析法 |
4.3.3 网络分析法 |
4.3.4 缓冲区与网络分析结果与比较 |
4.4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可达性评价 |
4.4.1 指标低可达性一般 |
4.4.2 交通影响有利有弊 |
4.4.3 供需关系仍显失衡 |
4.5 可达性与城市开敞空间布局 |
4.5.1 城市开敞空间的总体结构布局决定其可达性 |
4.5.2 可达性影响城市开敞空间服务功能的发挥 |
4.6 小结 |
5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梓潼县城开敞空间的内部环境分析研究 |
5.1 POE的基本程序 |
5.1.1 前期准备 |
5.1.2 实施阶段 |
5.1.3 数据整理分析 |
5.1.4 评价总结 |
5.2 建立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使用状况评价因素集 |
5.3 调查案例的选取 |
5.3.1 人民广场 |
5.3.2 弘德广场 |
5.3.3 潼江公园 |
5.3.4 汇鑫商业步行街 |
5.4 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
5.4.1 开敞空间使用者综合使用状况 |
5.4.2 使用者使用状况主观评价 |
5.5 小结 |
6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优化对策 |
6.1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整体布局优化 |
6.1.1 增加开敞空间的数量与面积,完善开敞空间类型 |
6.1.2 优化开敞空间布局,重点填补新城空白 |
6.1.3 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提高开敞空间便利性 |
6.2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内部环境优化 |
6.2.1 提升景观品质,加强文化特色与开敞空间的融合 |
6.2.2 优化内部设施,提升开敞空间使用满意度 |
7 结语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1.1 研究结论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梓潼县开敞空间调查问卷 |
附件2:梓潼县城案例开敞空间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韩城古城城市与建筑肌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韩城古城的历史及其变迁 |
1.1.2 韩城历史名城的保护工作及其现状 |
1.2 相关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城市与建筑肌理的作用和意义 |
1.2.3 城市与建筑肌理的尺度层级 |
1.2.4 城市与建筑肌理的解析层次 |
1.2.5 影响城市与建筑肌理的形成与变化的因素 |
1.2.6 城市与建筑肌理的评价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城市与建筑肌理的研究现状 |
1.4.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现状 |
1.4.3 对韩城古城的相关研究 |
1.4.4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述 |
1.5 研究对象的概况及范围 |
1.5.1 韩城古城概况 |
1.5.2 研究对象的范围 |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2.历史时期韩城古城城市与建筑肌理的演变与特征 |
2.1 隋唐 |
2.1.1 城市格局 |
2.1.2 街巷 |
2.1.3 建筑 |
2.1.4 .肌理特征 |
2.2 宋金元 |
2.2.1 城市格局 |
2.2.2 街巷 |
2.2.3 .建筑 |
2.2.4 .肌理特征 |
2.3 明清 |
2.3.1 城市格局 |
2.3.2 街区 |
2.3.3 街巷 |
2.3.4 建筑 |
2.3.5 肌理特征 |
2.4 民国时期 |
2.4.1 城市格局 |
2.4.2 街巷 |
2.4.3 建筑 |
2.4.4 肌理特征 |
2.5 新中国成立后 |
2.5.1 城市格局 |
2.5.2 街巷 |
2.5.3 .建筑 |
2.5.4 肌理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3.韩城古城城市与建筑肌理的现状研究 |
3.1 城市格局 |
3.1.1 山水格局 |
3.1.2 城市轮廓 |
3.1.3 城市轴线 |
3.1.4 城市功能 |
3.2 街巷肌理 |
3.2.1 整体特征 |
3.2.2 主干道肌理分析 |
3.2.3 次干道肌理分析 |
3.2.4 支巷肌理分析 |
3.3 街区肌理 |
3.3.1 整体特征 |
3.3.2 典型街区肌理研究 |
3.4 建筑肌理 |
3.4.1 整体特征 |
3.4.2 典型建筑肌理研究 |
3.5 广场及绿化肌理 |
3.5.1 广场肌理 |
3.5.2 绿化肌理 |
3.6 院落地块肌理 |
3.6.1 整体特征 |
3.6.2 院落肌理的组织方式 |
3.7 本章小结 |
4.韩城古城城市与建筑肌理存在的问题 |
4.1 对韩城古城城市与建筑肌理评价的目的 |
4.2 城市格局 |
4.2.1 .山水格局被破坏 |
4.2.2 古城轮廓的完整性被破坏 |
4.3 街区肌理 |
4.4 街巷肌理 |
4.4.1 部分传统街巷肌理消失 |
4.4.2 现代铺地材料大量使用 |
4.5 建筑肌理 |
4.5.1 拆除及废弃的建筑逐渐增多 |
4.5.2 部分建筑体量过大 |
4.5.3 屋面及立面材料趋于混乱 |
4.6 院落地块肌理 |
4.6.1 传统民居院落格局破坏严重 |
4.6.2 古城中现代居住建筑逐渐侵蚀传统院落肌理 |
4.7 广场及绿化肌理 |
4.7.1 人民广场空间品质低 |
4.7.2 古城缺少公共开放活动空间 |
4.8 肌理被破坏的原因 |
4.8.1 表面因素——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间的冲击 |
4.8.2 观念因素——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
4.8.3 本质原因——对古城保护缺乏整体认识价值观 |
4.9 本章小结 |
5.韩城古城城市与建筑肌理的保护建议 |
5.1 保护的目的 |
5.2 保护的原则 |
5.2.1 完整性原则 |
5.2.2 延续性原则 |
5.3 保护内容 |
5.4 保护建议 |
5.4.1 宏观层面的保护 |
5.4.2 中观层面的保护 |
5.4.3 .微观层面的保护 |
5.5 本章小结 |
6.历史古城中城市与建筑肌理修复的探索 |
6.1 项目背景 |
6.1.1 人才辈出的韩城 |
6.1.2 人民广场地块的历史沿革 |
6.1.3 设计缘起 |
6.2 项目区位 |
6.2.1 项目地点 |
6.2.2 场地现状及周边 |
6.2.3 人民广场地块肌理存在的问题 |
6.3 设计方案 |
6.3.1 彰显城市精神,延续场所文脉 |
6.3.2 设计方案对城市与建筑肌理的修补策略 |
6.4 总结与思考 |
7.结语 |
7.1 课题研究结论 |
7.2 课题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附录一 :韩城古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
附录二 :韩城古城各街区肌理及说明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6)基于空间绩效评价的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对比研究 ——以国内外典型大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 |
1.3.2 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 |
1.3.3 空间绩效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关键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研究现状 |
2.1.1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发展模式研究 |
2.1.2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方面相关研究 |
2.1.3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城市设计方面相关研究 |
2.1.4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相关评价研究 |
2.1.5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国内外对比研究 |
2.2 空间绩效研究现状 |
2.2.1 空间绩效研究发展历程 |
2.2.2 空间绩效评价指标 |
2.2.3 空间绩效评价方法 |
2.3 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概况 |
3.1 国内外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比 |
3.1.1 城市发展现状对比 |
3.1.2 轨道交通发展历程研究 |
3.1.3 轨道交通发展对比总结 |
3.2 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样本选取 |
3.2.1 选取原则 |
3.2.2 样本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
4.1 空间绩效评价指标 |
4.1.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4 评价指标含义分析 |
4.2 空间绩效评价体系 |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4 空间绩效评价结果 |
4.3 空间绩效评价分级 |
4.3.1 K-means聚类法 |
4.3.2 样本空间绩效分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对比研究 |
5.1 站点地区整体对比研究 |
5.1.1 指标关联性特征认知 |
5.1.2 指标协同关系对比 |
5.2 中心型站点地区分类研究 |
5.2.1 国内外常用分类方式 |
5.2.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站点地区分类 |
5.3 高密就业导向型对比 |
5.3.1 土地利用对比 |
5.3.2 开发强度对比 |
5.3.3 接驳交通对比 |
5.4 商业混合导向型对比 |
5.4.1 土地利用对比 |
5.4.2 开发强度对比 |
5.4.3 功能混合对比 |
5.5 公共活动导向型对比 |
5.5.1 公共空间功能性对比 |
5.5.2 公共空间联系性对比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优化策略 |
6.1 高密就业导向型:以客流为中心的高密开发模式 |
6.1.1 空间绩效提升方向 |
6.1.2 优化策略 |
6.2 商业混合导向型:提高功能混合度和优化功能构成 |
6.2.1 空间绩效提升方向 |
6.2.2 优化策略 |
6.3 公共活动导向型:精细化的公共空间设计 |
6.3.1 空间绩效提升方向 |
6.3.2 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可沟通的城市:媒介在城市传播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媒介技术发展迅猛,城市传播途径多样化 |
1.1.2.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关系壁垒日益加重 |
1.1.3. 顺应全球化发展,建设可沟通城市需求迫切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现有研究不足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传播及“可沟通城市” |
2.1 城市传播概念界定 |
2.2“可沟通城市”理论概述 |
2.2.1.“可沟通城市”的内涵 |
2.2.2. 传播维度与诉求 |
2.3 可沟通城市的现实意义 |
2.3.1. 传递城市声音 |
2.3.2. 连接城乡网络 |
2.3.3. 打破区隔,保障多元交流 |
第3章 媒介在城市传播中的应用 |
3.1 城市传播中的媒介类型 |
3.1.1. 传统媒体 |
3.1.2. 新媒体 |
3.1.3. 城市实体空间 |
3.2 城市传播中的媒体特性 |
3.2.1. 传受的双向互动性 |
3.2.2. 形式的综合多样性 |
3.2.3. 内容的个性化定制 |
3.3 媒介在营造“可沟通城市”中的作用 |
3.3.1. 媒介互构,打造媒体城市 |
3.3.2. 内外贯通,打通城市上下沟通渠道 |
3.3.3. 传承文化,增强城市“地方感” |
第4章“可沟通性”城市传播中媒介应用实例研究 |
4.1 重庆——优化媒介传播渠道,传递城市声音 |
4.1.1. 依托外宣平台,讲述重庆故事 |
4.1.2. 作为中介的政务全媒体矩阵 |
4.2 西安——利用社交媒介,增强城市认同感 |
4.2.1. 挖掘城市特色,建构城市空间 |
4.2.2. 培植城市文化,融合虚实交往 |
4.3 上海——促进多元融合,打造城市意义网络 |
4.3.1. 叙事空间:历史空间与现实场景的拼贴 |
4.3.2. 媒介融合:构建城市意向空间,创造城市活力 |
第5章 “可沟通性”城市传播中媒介应用的反思与建议 |
5.1 “可沟通性”城市传播中媒介应用的反思 |
5.1.1. 媒介选择未因地制宜,联动能力弱 |
5.1.2. 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忽视城市特色 |
5.1.3. 传播信息浅显,城市文化内涵不足 |
5.1.4. 缺乏整体的城市传播媒介战略 |
5.2 “可沟通性”城市传播中媒介应用的建议 |
5.2.1. 因地制宜,优化媒介传播渠道 |
5.2.2. 突出城市特色,塑造虚拟空间“地方感” |
5.2.3. 发掘城市叙事空间,形成文化图谱 |
5.2.4. 协同发展,打造多维度城市网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商业一体化开发的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空间绩效评价 ——以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关键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关键点 |
1.4 研究的创新性及可行性 |
1.4.1 创新性 |
1.4.2 可行性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站点空间绩效理论分析 |
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1 站点地区规划设计研究现状 |
2.1.2 轨道交通站点与商业一体化开发研究现状 |
2.1.3 轨道交通站点相关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2.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城市轨道交通 |
2.2.2 轨道交通站点 |
2.2.3 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 |
2.2.4 商业一体化开发 |
2.2.5 空间绩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心型站点分类及特征研究 |
3.1 基于商业一体化开发的中心型站点分类研究 |
3.1.1 轨道交通与商业空间的相互影响 |
3.1.2 基于商业一体化开发的中心型站点特征概述 |
3.1.3 基于商业一体化开发的中心型站点分类 |
3.2 地下商业式中心型站点特征研究 |
3.2.1 空间结构研究 |
3.2.2 客流行为研究 |
3.2.3 典型案例分析 |
3.2.4 特征小结 |
3.3 城市综合体式中心型站点特征研究 |
3.3.1 空间结构研究 |
3.3.2 客流行为研究 |
3.3.3 典型案例分析 |
3.3.4 特征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心型站点空间绩效评价指标要素集研究 |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1 研究思路 |
4.1.2 研究方法 |
4.2 构建初始指标要素集 |
4.2.1 空间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层研究 |
4.2.2 基于文献研究的要素集归纳 |
4.3 空间绩效评价主体期望分析 |
4.3.1 确定空间绩效评价主体 |
4.3.2 评价主体问卷调查 |
4.3.3 期望目标内涵分析 |
4.4 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本体空间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4.1 指标要素选取原则 |
4.4.2 各系统绩效指标要素筛选 |
4.4.3 空间绩效评价指标要素集构建 |
4.4.4 指标要素解析与分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心型站点本体空间绩效评价体系 |
5.1 研究方法设计 |
5.1.1 指标权重方法 |
5.1.2 指标同趋势化方法 |
5.1.3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 |
5.1.4 评价结果合成方法 |
5.2 赋权结果与分析 |
5.2.1 层次分析法赋权 |
5.2.2 指标权重结果 |
5.2.3 指标权重解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中心型站点实证研究——以成都为例 |
6.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6.2 天府广场站实证研究 |
6.2.1 站点概况 |
6.2.2 站点现状基础数据 |
6.2.3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6.2.4 空间绩效评价结果 |
6.2.5 优缺点及发展建议 |
6.3 春熙路站实证研究 |
6.3.1 站点概况 |
6.3.2 站点现状基础数据 |
6.3.3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6.3.4 空间绩效评价结果 |
6.3.5 优缺点及发展建议 |
6.4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6.4.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6.4.2 对指标体系的反馈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公共空间视域下的天安门广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与创新点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作为宫廷广场的天安门广场 |
第一节 建制沿革 |
第二节 金凤颁诏 |
第三节 金殿传胪 |
第四节 秋审与朝审 |
第二章 作为公共空间的天安门广场 |
第一节 空间的开放 |
第二节 政府——空间的组织者 |
第三节 异化的空间——列强对空间的控制 |
第三章 作为革命场所的天安门广场 |
第一节 知识分子之革命活动 |
第二节 民众之革命活动 |
第三节 各社会团体之革命活动 |
第四节 军人之革命活动 |
第四章 作为人民广场的天安门广场 |
第一节 人民政府对天安门广场的重建 |
第二节 人民广场的新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情况 |
(10)基于密度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城市密度研究的缘起 |
1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时代”的来临 |
2 城市的集聚本质 |
3 用密度来阐释城市空间集聚的意义 |
第一章 城市空间密度研究架构 |
1.1 描述城市空间密度的变量 |
1.1.1 容积率(FAR) |
1.1.2 建筑密度(BCR) |
1.1.3 平均层数(AS) |
1.1.4 变量比较 |
1.2 既有的城市空间密度研究 |
1.2.1 “周边式”与“亭子式”之争 |
1.2.2 FARMAX-Excursions on Density |
1.2.3 “空间伴侣”与“空间矩阵” |
1.2.4 a+t研究组的密度研究 |
1.2.5 CITIES AND FORMS:on Sustainable Urbanism |
1.2.6 其它密度相关研究 |
1.3 城市空间密度研究的架构 |
1.3.1 “元”的研究方式 |
1.3.2 研究单元 |
1.3.3 研究案例 |
1.3.4 研究方法 |
1.4 结语 |
第二章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尺度定位 |
2.1 宏观尺度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2.1.1 城市用地轮廓 |
2.1.2 城市形态结构性 |
2.2 中观尺度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2.2.1 路网与街区 |
2.2.2 “方格网”与“巴洛克轴线” |
2.2.3 “树形结构”与“半网格结构” |
2.2.4 分形城市 |
2.3 微观尺度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2.3.1 图底关系 |
2.3.2 人的感知 |
2.3.3 城市设计 |
2.4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多元复杂性 |
2.4.1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精度问题 |
2.4.2 其它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2.5 结语 |
第三章 历史进程中的城市空间密度 |
3.1 密度概念出现之前的城市空间集聚 |
3.1.1 最原始的空间集聚 |
3.1.2 单元化的空间集聚 |
3.1.3 资本化的空间集聚 |
3.2 密度概念与现代城市空间集聚 |
3.2.1 空间移动能力与现代城市空间形态 |
3.2.2 勒·柯布西耶与“现代城市” |
3.2.3 密度概念与曼哈顿 |
3.3 密度导向的城市空间形态 |
3.3.1 曼哈顿的空间密度分布 |
3.3.2 极致的空间密度形态 |
3.3.3 虚构的空间密度形态 |
3.4 结语 |
第四章 当代城市的空间密度分异—以上海为例 |
4.1 上海城市空间密度的分异特征分析 |
4.1.1 容积率 |
4.1.2 建筑密度 |
4.1.3 平均层数 |
4.1.4 空间密度分异对比 |
4.2 上海城市空间密度的形成机制探讨 |
4.2.1 将城市空间理解为数据处理的场所 |
4.2.2 相关城市语境变量的分异研究 |
4.2.3 城市空间密度分异的关联性研究 |
4.2.4 将密度分异作为城市设计的一种策略 |
4.3 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密度分异研究 |
4.3.1 上海城市中心的空间密度分异 |
4.3.2 城市中心区空间密度分异比较分析 |
4.4 结语 |
第五章 结论: 通过“密度”重新理解城市空间集聚本质 |
5.1 密度逐步演变成为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属性 |
5.2 密度实证定量研究方法的探索 |
5.3 密度分异可以成为空间形态设计的有效策略 |
5.4 城市空间形态的密度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作者简介 |
后记 |
四、一个重要公共活动中心——人民广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景德镇市人民广场改造为例[D]. 廖伟倩.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12)
- [2]交互性景观设计理念在城市失落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余市景观为例[D]. 钟艺洁.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连市区广场空间活力营造策略研究[D]. 倪志航.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绵阳市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优化研究[D]. 刘洲彤.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韩城古城城市与建筑肌理研究[D]. 秦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空间绩效评价的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地区对比研究 ——以国内外典型大城市为例[D]. 尹一淑.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可沟通的城市:媒介在城市传播中的作用研究[D]. 杨哲贤.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8]基于商业一体化开发的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空间绩效评价 ——以成都为例[D]. 刘怡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9]公共空间视域下的天安门广场演变研究[D]. 马向东. 宁夏大学, 2019(02)
- [10]基于密度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 刘坤. 东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