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体性培育:工具主义教育意义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1](2021)在《虚拟生存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的内在灵魂,也是民族信仰、信念的底气和支撑,是更为基础、更为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繁荣兴旺、社会不断发展、个人成长成才的精神源泉。面向2035年将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目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必须培育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撑。当今,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也从传统的“在场”转为“在场”和“虚拟在场”相结合,逐渐在现实生存中展现出一些带有虚拟生存特点的形式。相应地,人们的文化交流、认知等过程也随之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使用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技术较为频繁的群体,“虚拟在场”对他们生存方式的影响也较为深远,从学习途径、娱乐方式、人际交往到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虚拟生存都有所涉及,为大学生打造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多样性方式并存的生存场域,这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此,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也应悄然转变,亟需加强在虚拟和现实两重维度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本文从现实问题出发,以虚拟和现实两重维度为视角,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综合归纳分析法,对虚拟生存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虚拟生存的哲学内涵以及文化自信的内涵做了清晰的概念界定;对虚拟生存产生发展的基础以及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进行归纳分析;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目标、结构进行了梳理研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虚拟生存给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机遇方面不仅将虚拟生存背景下兴起的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作为载体进行考量,而且重点研究了虚拟生存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客体的主体性的提升以及对于培育思维转变的影响。挑战方面,主要以信息交流的“去权力中心化”、新兴的复杂网络环境以及多样文化信息的泛滥为研究对象。接着,将重点放在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在新形势下的新特点的研究上。第一个特点是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交融性”;第二个特点是培育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主体性”,这也是虚拟生存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客体主体性增强的必然结果;第三个是虚拟生存背景下培育环境的“复杂多变性”;第四个是现实生存中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规律的“自主转化性”。最后一部分是根据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在虚拟生存背景下的新特点创新构思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新路径。在这一部分,重点强调虚拟与现实双向互动的思路。首先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打造虚实两重维度下培育主客体间的双向互动。其次是以现实引领虚拟,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虚拟空间的引领作用。最后是以虚拟促进现实,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在虚实双场域的良性循环。
张琬笛[2](2021)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能力,教育部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此出台了很多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育人工作的目标,强调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在学生团体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首先分析了社团、高校社团等方面的相关概念、特征,并根据高校学生社团的性质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提出符合其自身特征的突破路径,从理论层面完善社团的具体功能。经过调研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刻透视,从指导机制、管理方法、活动实效和思政氛围等多个层面,深入总结归纳解决瓶颈问题的突破路径。本文结合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分析了其中的运行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高校育人机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从系统论的整体性高度推进和把握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问题,将学生社团建设与育人体制机制紧密结合,重视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动态过程,从理论架构、实践运行、制度保障等维度优化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通过上述分析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到社团工作当中,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培养自身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提高高校育人质量和效果的目标,同时把社团育人工作落实到高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制定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加强高校社团建设能力,增强社团的育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蕴含于社团活动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高校学生社团育人机制,更高质量地培养人才。
郭晶[3](2020)在《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及培育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提出了“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明确要求,再度凸显了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于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大学生作为思政课的学习主体,其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关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新时期探讨培育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个人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及培育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出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的概念,阐明包括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动性及学习创造性在内的具体内涵。以大连理工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为研究工具,以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主要研究维度设计问卷并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数据调查,分析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发挥的总体现状,发现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主体性发挥的积极一面,包括独立参与意识、学习热情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同时指出学生学习主体性仍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学习的自主自律意识不强、行动力弱化与学习动机功利性、安于现状且缺乏首创精神等。针对上述调查结果,结合相关文献,得出学生自身认知偏差、意志品质薄弱、思政课教师发挥作用欠佳以及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等是当前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综上存在问题及成因,本文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课程内容以及外在环境多角度提出培育对策。首先,从根源上调整认知,激发学生主体身份参与思政课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注重教育引导,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激励学习主体性的强大作用;再次,回归课程本身,强化内容供给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促进作用。最后,注重环境育人功效,大力营造社会、家庭、朋辈群体等多要素激发思政课学习主体性的良好氛围。
杨政林[4](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文中认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切合时代需求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是源于其理论的科学性、时代性,在时代发展潮流中以鲜活的理论回应社会现实,符合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现代转型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关注时代发展,既是一项理论性课题,也是一项现实性课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理性思考,在社会转型的基础上,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变化之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问题,更需要指向实践层面的问题。现代发展境遇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现代性突破,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两张皮”的问题,即理论与现实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与实效性,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社会转型为突破口,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以解决现实的诉求。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时代课题,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发展情况。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为题,围绕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相关问题而展开理论研究。利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础,转型的原因,转型的时代课题以及转型的路径选择为研究的基本逻辑,形成了系统科学、逻辑缜密的理论研究体系。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对于概念界定和辨析是文章研究的切入点,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作为一个复合概念词,从不同的维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对于深化理论基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将价值选择作为研究的实质与内核,从价值实现的主要方面入手,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提供方向指导。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事物的前进与发展需要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既是理论寻求深化,也是现实发展诉求。在社会转型期,以社会发展为现实基础,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作为其中的发展事物,从社会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内在原因,党治国理政的现实原因三个不同视角分析其转型。站在历史与现实,客观与主观的不同维度,考察现代转型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回答社会之问,人民之问。作为理论研究,对于问题的来源的透彻分析,是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的关键一环。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时代课题。面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分析问题的根源,是提出对策的前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价值观冲击,文化多元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时代的发难,本文从功能的提升、目标的强化、内容体系的优化、以及实践形态的拓展四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面临的时代课题。注重抓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对于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对于问题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形成了思维严密,科学合理的问题分析方法,为后续对策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路径选择。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以问题的解决为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对于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现代转型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现实困境的突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需要以其面临的时代课题为出发点,厘清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认识并把握其中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探索出符合现实与未来发展需要的基本路径。最终的目的是形成一套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案,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转型提供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研究是一项时代性课题,是对于时代发展作出的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整体性、系统性转型,其转型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不是对过去工作的否定,而是对过去的继承与创新。以时代问题为研究逻辑,需要不断更新内容,创新方法,明确目标,提升功能以寻求社会的科学性认同,实现自身价值追求,构建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刘倩[5](2020)在《提升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研究》文中认为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定义,也是对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的新要求。活动型学科课程所提出的“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明了地指出了“课程”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将活动带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鲜活起来,用议题去承载教学内容,让活动真正为课程服务。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开展中不仅要处理好“课程”与“活动”的关系,更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是活动顺利开展、议题有效讨论的关键,学生的有效参与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存在意义。因为,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学习培养出的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以及综合探究等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的自我探索以及课程的人文关怀是学生感受素质教育要义的通道;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了解到的时事政治、看到的现代变化能指引学生努力成为时代新人。所以,活动型学科课程是为了学生的真实成长而服务,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成功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如何提升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是基础而又重要的课题。要使学生主体性能够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充分发挥,就必须要了解当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相比较以往,学生主体性问题得到了重视,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热情也得到了提升。但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外活动组织的欠缺让学生无法感受真实的社会;课内活动的单一常常让课堂活动陷于形式化;对师生关系在活动中的处理也会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评价不够多面化、多元化、综合化等也是阻碍提升学生主体性的原因。影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因素贯穿教学的始末,要想提升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认真研究、设计、实施课程。首先,通过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不忘课程活动的学科性以及增强课程教学的育人性来明确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中通过构建师生共同体、用议题填补适合的教学内容以及运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手段来创新教学过程;最后,尊重学生个体采用差异性评价、信任学生主体让学生自评、互评来拓展教学评价。通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位一体全面提升活动型学科课程中的学生主体性。
彭小兵,王长征[6](2020)在《我国社区治理研究中“脱节”现象的反思》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社区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层出不穷,但在社区治理研究和实践发展中存在着"脱节"现象,如何认识和解释此种现象成为社区治理研究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转型社会中我国社区治理研究现状分析,发现产生"脱节"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社区治理理论和模式研究中存在"形式主义"风险;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存在"合理无知"的公众参与现象;社区治理研究的时空适合性对实践存在着制约作用;社区治理研究的替代价值和存在价值的取向变化,以及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实践"也影响"脱节"现象的产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区治理模式研究的可能,并对当前社区治理研究进行了反思与推进。
余思亮[7](2020)在《在小学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的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主体性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以及班级活动的开展中发挥学生主体性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关键时期。目前关于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施上,在其他教育形式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班级活动的视角切入,对小学班级活动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行动研究模式探索在班级活动中更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式和策略,借此一方面提升班级活动的品质,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使其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本研究始于反思、观察和访谈,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了解到由于班主任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淡薄、学生自身也缺乏主体意识,再加之班级活动构建体系不完善、班级活动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学生参与班级活动时自主意识薄弱、能动性较差、在活动中缺乏创造性和参与度等诸多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性,本研究借鉴了国内学者裴娣娜的“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指标体系的目标分解”和国外学者琳达·莫斯(Linda.L.Morse)的WSCC模型建立了班级活动的“Role-Playing模式”,通过让学生在班级活动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到班级活动的内容选择、方案设计、活动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以此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活动过程中使用了基于裴娣娜教授的主体性分解目标制订的观察提纲,用于衡量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学生在班级活动中主体性发挥的情况变化。通过两轮行动研究,本研究最终总结出了在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需转变的观念和可采用的策略:一方面,教师应该树立和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帮助和支持学生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此外,要完善班级活动的模式,包括:依据学生的需求选择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设计;依托学生组织进行活动实施;确立多元化主体的评价模式等。本研究所采用并优化的“Role-Playing模式”在以上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也仍然存在局限和不足,可以为未来班级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张铨洲[8](2019)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是指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好的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中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其全面发展,是课程思政建设所追求的育人目标。研究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提升协同育人的实际效果,促进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主要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作了概述。在阐述课程思政的概念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以及主体与主体性、大学生主体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论依据,进而探析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意义所在。其次,主要是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现状分析。从取得的初步成效入手,分析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剖析大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最后,在阐述问题的基础上,探析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对策建议,从高校、教师、大学生等角度入手,阐述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发挥好大学生主体性作用。从课程思政建设角度去研究如何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课程思政要求各类专业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角度出发去探析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路径。
张倩倩[9](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主体性教育教学理念也更加凸显,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愈深入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健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增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纵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欠缺不足,主体作用也没有完全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大学生呈现一种消极被动地接受适应教育教学现象,那么显而易见,大学生自觉、自发、能动和创造性地参与教育教学的行为需有待加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太鲜明显着的。由此看来,以提高大学生主体性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优先考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和归纳比较的方法,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出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研究进行论述。首先从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方面对大学生主体性进行概括并加以综述。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学生主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概念进行界定,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实践交往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在明确问卷对象和方法的前提下,通过网上发放问卷,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和整理,进而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充分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切实给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对策,在提升大学生主体地位、转变教师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及完善教育教学体系这几个大方面增强学生主体性,同时重视教师的指导和引路作用,培育推广优秀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朱尉[10](2018)在《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优良传统,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节点对青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从而构成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它深刻回答了党对青年本质及特点的科学认识,对青年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的全面认识;回答了中国青年运动如何开展以及青年发展的方向;回答了青年工作为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培养青年等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回答了青年工作的体制机制、具体措施等宏观微观性问题。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年群体的主体利益及发展的理论关照,为当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从青年工作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青年观及青年思想的基本框架,在此框架下全面总结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解析其内部的基本逻辑和结构特征,从总体上系统把握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体系。在分析的过程中强调整体观,即在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上强调整体逻辑;在青年观的思想内涵、哲学基础、认识论、方法论的联系与比较中强调宏观整体的一致;在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成长经历、文化积淀、实践经验与自身思考的整体连通。具体而言,从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根本传承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的双重维度审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从观念与方法论的双重维度揭示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成逻辑;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维度挖掘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文化积淀;从自身成长与执政实践的双重维度呈现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实践特征。最后总结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品格与实践价值,并从学理上建构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不断丰富与发展的理论空间。通过对青年概念的历史梳理及不同学科视野对青年概念的解读,发现不同学科解读的视角和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单一向度无法解释青年工作的全部问题,从而明确必须以多学科协同的理念构建青年工作的理论范畴、基本规律和思维逻辑。第一章先后对青年、青年思想、青年观、青年工作等概念进行内涵界定,提出青年工作的理论框架,为后文进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分析奠定基础。同时明确了本文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第二章在构建青年工作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体系,分析了目前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存在形态,从逻辑起点、逻辑基础、理论支撑、思想统领、核心要义、本质特征、工作原则、根本方法等范畴解析青年工作思想的内部逻辑,具有了科学性、战略性、系统性、整体性、政治性、规律性等鲜明的理论品格。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本体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统一、全面发展与首先发展的统一、个体与整体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等分析中把握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结构特征。第三章主要论证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从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接续传承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从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推进中可以看到,不变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内核、把青年发展与国家命运相连的行动逻辑;变的是青年工作越来越突出青年主体性、青年教育越来越强化德育的重要性、青年工作越来越强调系统协同思想、青年发展在国家发展事务中的序列位次越来越高、教育与政治双向互动的关系越来越清晰。第四章主要讨论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文化来源。从知青岁月起,习近平就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一直到当下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都体现在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中。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他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了青年立德修身的价值准则,找到了青年笃行实践的社会意义,找到了青年知行合一的发展路径,找到了青年理想信念养成的精神动力,找到了青年坚持创新的时代要求。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注重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要求广大青年在世界交往与文化交流中做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明。第五章主要从习近平的成长实践中梳理青年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习近平的成长经历与执政实践为其青年工作思想提供了大量的经验积累与思考资源。从陕北七年的知青岁月到正定宁德的基层实践,从浙江上海的地方主政到进入中央的国家实践,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生成,在实践中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的中国特色青年理论体系。第六章在总结指导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着力点,以及在实践中推动青年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二、主体性培育:工具主义教育意义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体性培育:工具主义教育意义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虚拟生存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重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重难点 |
第一章 虚拟生存与文化自信 |
第一节 虚拟生存 |
一、虚拟生存的哲学内涵 |
二、虚拟生存产生发展的基础 |
第二节 文化自信 |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
二、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
第三节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结构 |
第二章 虚拟生存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双重境遇 |
第一节 虚拟生存给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带来的机遇 |
一、增强了大学生的客体主体性 |
二、促进了培育思维方式的转变 |
三、拓宽了培育载体 |
第二节 虚拟生存给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带来的挑战 |
一、信息交流“去权力中心化”导致文化自信培育主体权威被削弱 |
二、新兴复杂网络环境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可控性降低 |
三、多样文化信息泛滥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效果减弱 |
第三章 虚拟生存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特点 |
第一节 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交融性” |
一、虚拟生存对现实培育进行了拓展与延伸 |
二、现实生存是虚拟培育的引领与归宿 |
第二节 培育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主体性” |
一、传统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单极主体性” |
二、虚拟生存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交互主体性” |
第三节 虚拟生存背景下培育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
一、海量文化信息的涌入 |
二、新媒体平台运行管控的不成熟 |
第四节 现实生存中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规律的“自主转化性” |
一、虚拟生存背景下大学生学习生活思维的转变 |
二、现实生存中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规律的转变 |
第四章 虚拟生存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 |
第一节 虚拟与现实相结合:打造虚实两重维度下培育主客体间的双向互动 |
一、搭建高校文化自信在线培育平台 |
二、虚拟生存背景下构建在线培育平台的可行性 |
三、优化在线平台培育内容 |
四、创新在线平台培育理念 |
五、建立在线培育平台运行保障机制 |
第二节 以现实引领虚拟: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虚拟空间的引领作用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网络空间建设,倡导互联网有序发展 |
二、规范和疏解虚拟生存背景下多样文化,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
三、掌握虚拟生存背景下多元载体传播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 |
四、增强虚拟生存背景下互联网新媒体监管力度,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
第三节 以虚拟促进现实: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在虚实双场域的良性循环 |
一、鼓励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 |
二、培养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主体自觉意识 |
三、开展线上线下多元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实现文化自信知行合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2)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团 |
2.1.2 高校学生社团 |
2.1.3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
2.2 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别及特征 |
2.2.1 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别 |
2.2.2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 |
2.3 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
2.3.1 树立价值导向基础 |
2.3.2 增进文化传播途径 |
2.3.3 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
2.3.4 发挥心理调节功能 |
2.4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4.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4.3 组织行为学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分析 |
3.1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概况 |
3.1.1 调查设计 |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取得的成效 |
3.2.1 组织建设不断完善 |
3.2.2 制度规范日趋健全 |
3.2.3 活动开展丰富多彩 |
3.3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对学生社团的引领力欠缺 |
3.3.2 社团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
3.3.3 社团缺乏品牌活动的打造 |
3.3.4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不流畅 |
3.4 影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因素 |
3.4.1 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机制不健全 |
3.4.2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落实不到位 |
3.4.3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实效不明显 |
3.4.4 高校学生社团思政氛围不浓厚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优化策略 |
4.1 搭建高校学生社团指导育人平台 |
4.1.1 严格选拔社团负责人 |
4.1.2 配优配强指导教师 |
4.1.3 明确对接业务指导单位 |
4.1.4 健全指导工作机制 |
4.2 提升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育人水平 |
4.2.1 健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
4.2.2 规范社团注册和审批 |
4.2.3 清理整顿不合格社团 |
4.2.4 注重各部门协同联动 |
4.3 实现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育人价值 |
4.3.1 严格社团活动规范 |
4.3.2 打造精品社团和社团精品项目 |
4.3.3 加大社团活动扶持保障 |
4.3.4 促进社团活动工作信息化 |
4.4 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理论育人路径 |
4.4.1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
4.4.2 “青年讲师团”走进学生社团 |
4.4.3 加强思想理论类社团吸引力 |
4.4.4 建立社团负责人培养工程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及培育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2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概述 |
2.1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的相关概念 |
2.1.1 思政课 |
2.1.2 主体性与大学生学习主体性 |
2.2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的内涵 |
2.2.1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自主性 |
2.2.2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能动性 |
2.2.3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创造性 |
2.3 马克思主义指导理论 |
2.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 |
2.3.2 习近平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 |
2.4 相关借鉴理论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马斯洛需要动机理论 |
2.5 提高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的现实价值 |
2.5.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 |
2.5.2 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重要举措 |
2.5.3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诉求 |
3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实证调查与分析 |
3.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检验 |
3.1.1 问卷的研究设计 |
3.1.2 问卷的研究对象 |
3.1.3 问卷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
3.2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的现状分析 |
3.2.1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自主性的现状描述 |
3.2.2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能动性的现状描述 |
3.2.3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创造性的现状描述 |
3.3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的积极表现 |
3.3.1 参与思政课学习的独立性较强 |
3.3.2 参与思政课学习的总体热情较高 |
3.3.3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增强 |
3.4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存在的问题 |
3.4.1 学习的自主自律意识淡薄 |
3.4.2 行动力弱化与学习动机功利性 |
3.4.3 安于现状且缺乏首创精神 |
3.5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5.1 大学生对思政课认知偏差 |
3.5.2 大学生意志品质薄弱 |
3.5.3 思政课教师发挥作用欠佳 |
3.5.4 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 |
4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的培育对策 |
4.1 激发学生主体身份参与思政课学习的内在动力 |
4.1.1 强化大学生参与思政课学习的价值认同 |
4.1.2 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政课学习的持续意愿 |
4.1.3 做好大学生参与思政课学习的心理建设 |
4.2 发挥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激励作用 |
4.2.1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4.2.2 创新教师教学方法 |
4.3 强化内容供给对思政课学习主体性的促进作用 |
4.3.1 突出教材科学性:增强理论学习认同感 |
4.3.2 注重教材系统性:提升课堂学习热情度 |
4.3.3 体现教材时代性:保持课堂教学吸引力 |
4.4 营造多要素激发思政课学习主体性的良好氛围 |
4.4.1 以良好社会风气激发思政课学习主体意识 |
4.4.2 以正向家庭教育塑造思政课学习主体观念 |
4.4.3 以朋辈互助氛围强化思政课学习主体行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发挥问卷调查 |
附录B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发挥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相关概念的研究 |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转型的研究 |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现实困惑的研究 |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研究 |
(五)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实现路径的研究 |
(六)基本观点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内涵解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相关概念 |
(一)思想政治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价值选择 |
(一)强化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主要功能 |
(二)培育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根本目标 |
(三)学科化和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 |
(四)实践形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依托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制度保障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物质基础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思想资源 |
(四)现代新媒体是动力支撑 |
二、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与发展的内在诉求 |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认同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 |
三、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现实需要 |
(一)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的思想保障 |
(二)党执政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武器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时代课题 |
一、意识形态功能的提升 |
(一)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具体化 |
(二)发挥意识形态整合功能 |
(三)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
二、铸魂育人目标的强化 |
(一)培养时代新人 |
(二)造就合格建设者 |
(三)塑造现代公民 |
三、内容体系的优化 |
(一)分化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 |
(二)继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
(三)实践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 |
四、实践形态的拓展 |
(一)线下实践的创新 |
(二)网络思政的实践新形态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路径选择 |
一、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 |
(一)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
(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三)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二、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引领 |
(一)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二)以中国梦为支撑 |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
三、健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 |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 |
(二)不断创新学科内容 |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中国大地 |
四、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渠道 |
(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革新 |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
五、着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转型 |
(一)以功能完善为导向,引领现代转型 |
(二)以“三大创新”为动力源,助推现代转型 |
(三)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实现现代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提升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提升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概述 |
一、提升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内涵 |
(一) 主体性 |
(二) 学生主体性 |
(三) 思想政治课程中学生主体性 |
(四) 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 |
二、提升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
(一) 以新课标要求为基础 |
(二) 以教师指导为主导 |
(三)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
三、提升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价值 |
(一) 有利于落实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
(二) 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三) 有利于推进课程活动的有效开展 |
第二章 提升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依据 |
一、提升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理论 |
(三) 陶行知的民主教育理论 |
(四)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提升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现实依据 |
(一)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标要求 |
(二) 着眼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要求 |
(三) 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社会要求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现状 |
一、调查过程与分析 |
二、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提升成效 |
(一) 活动走进课堂,学生主体性有得以发挥空间 |
(二) 活动过程联系实际,学生主体性有得以实现的桥梁 |
三、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表现 |
(一) 活动形式体现单一 |
(二) 师生关系存在失衡 |
(三) 教学评价缺乏综合 |
四、目前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根源 |
(一) 教学目标设置偏差 |
(二) 教学过程主体欠缺 |
(三) 教学评价机制单一 |
第四章 提升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
一、明确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 |
(一) 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性 |
(二) 提高课程活动的学科性 |
(三) 增强教育教学的育人性 |
二、创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 |
(一) 建立师生共同体的教学关系 |
(二) 填补适合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 凸显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手段 |
三、拓展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评价 |
(一)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定多样化的评价目标 |
(二) 着眼学生自我成长,增添学生作为评价主体 |
(三)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法 |
第五章 教学设计案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生主体性发挥状况”调査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社区治理研究中“脱节”现象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社区治理理论与模式中的“形式主义”风险 |
(一)我国社区治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
(二)我国社区治理模式的基本现状 |
三、社区治理实践中公众的“合理无知” |
四、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协调 |
(一)时空适用性:社区治理理论对实践的制约 |
(二)替代价值与存在价值:社区治理研究价值取向变化 |
(三)理论实践:超越性、内生性与自主性 |
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的可能 |
六、结论 |
(7)在小学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
1.1.2 班级活动的重要性 |
1.1.3 个人的工作背景和兴趣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班级活动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内研究 |
2.1.2 国外研究 |
2.2 学生主体性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研究 |
2.2.2 国外研究 |
2.3 班级活动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
2.4 核心概念界定 |
2.4.1 主体性 |
2.4.2 小学生主体性 |
2.4.3 班级活动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教育行动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
3.3.2 行动研究的分类和特征 |
3.3.3 本行动研究的模式 |
3.3.4 本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
3.3.5 采用的研究工具 |
4 行动研究 |
4.1 当前班级活动的问题反思及归因研究 |
4.1.1 当前班级活动的问题反思 |
4.1.2 归因分析 |
4.2 在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第一轮行动研究 |
4.2.1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目标 |
4.2.2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策略 |
4.2.3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过程 |
4.2.4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总结和反思 |
4.3 在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第二轮行动研究 |
4.3.1 第二轮行动研究实施过程 |
4.3.2 两轮行动研究实施总结 |
5 如何更好地在班级活动中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 |
5.1 教师应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
5.2 提升小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 |
5.3 完善班级活动模式 |
5.3.1 建立“班级活动月”体系 |
5.3.2 建立“Role-Playing”班级活动模式 |
5.3.3 “Role-Playing”模式的价值意蕴 |
5.3.4 “Role-Playing”模式的实施策略 |
5.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观察提纲 |
附录(3) 部分行动研究过程性资料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8)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四、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概述 |
1.1 课程思政的相关概述 |
1.1.1 课程思政的概念 |
1.1.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
1.2 大学生主体性相关概念 |
1.2.1 主体与主体性 |
1.2.2 大学生主体性 |
1.3 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论依据 |
1.3.1 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 |
1.3.2 主体间性理论 |
1.3.3 现代教育学关于主体的理论 |
1.4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意义 |
1.4.1 适应高校办学要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
1.4.2 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发挥隐性教育的育人作用 |
1.4.3 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大学生特点,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 |
第二章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现状分析 |
2.1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取得的成效 |
2.1.1 协同育人环境下更加重视主体性建设 |
2.1.2 专业教师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
2.1.3 大学生主体性认知有所提升 |
2.2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面临的问题 |
2.2.1 高校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认识有待提高 |
2.2.2 专业教师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重视有待加强 |
2.2.3 大学生对重视自身主体性养成的观念有待转变 |
2.3 课程思政建设中大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
2.3.1 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 |
2.3.2 实践上,重形式轻内容 |
2.3.3 发展上,重当前轻长远 |
第三章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对策建议 |
3.1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以生为本” |
3.1.1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 |
3.1.2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3 强化“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
3.2 立足学生需求,改进教学方法 |
3.2.1 以隐性教育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 |
3.2.2 以核心价值观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性 |
3.2.3 以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主体成长 |
3.3 调动学生自觉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
3.3.1 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 |
3.3.2 提升大学生主体能力 |
3.3.3 健全大学生主体人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关于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生主体性 |
2.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主体性教育理论 |
2.2.3 交往实践理论 |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 |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存在的问题 |
3.2.1 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程度不够 |
3.2.2 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确 |
3.2.3 部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自主性有待提高 |
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充分的原因分析 |
3.3.1 部分大学生主体意识淡薄 |
3.3.2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
3.3.3 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 |
3.3.4 实践教学有待强化 |
3.3.5 网络教学有待重视 |
4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对策 |
4.1 提升大学生主体地位 |
4.1.1 树立大学生主体意识 |
4.1.2 端正大学生主体态度 |
4.1.3 规范大学生主体行为 |
4.2 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
4.2.1 深化学生主体性教育教学理念 |
4.2.2 基于学生需求进行教育教学 |
4.2.3 积极转变教学中自身角色 |
4.3 课堂教学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4.3.1 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
4.3.2 创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
4.3.3 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 |
4.3.4 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
4.4 强化实践教学 |
4.5 重视网络教学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10)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述评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视域 |
一、青年的基本内涵 |
(一) 青年概念的由来与演变 |
(二) 不同学科视野中的青年 |
二、青年思想与青年观 |
(一) 青年思想的内涵 |
(二) 青年观的演进 |
三、青年学与青年工作 |
(一) 青年学的发展构想 |
(二) 青年工作的理论架构 |
四、多学科协同的研究理论视域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二) 吸收社会学相关理论的思想 |
(三) 借鉴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成果 |
(四) 应用青年文化的相关理论 |
(五) 多学科协同的研究路径 |
第二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体系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
(二) 推动青年首先发展,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
(三)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四) “以青年为本、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多方协同深化改革 |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 逻辑起点与逻辑基础 |
(二) 理论支撑与思想统领 |
(三) 核心要义与本质特征 |
(四) 工作原则与基本动力 |
三、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品格 |
(一) 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创新发展体现科学性和战略性 |
(二) 坚持青年主体性的核心思想体现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 |
(三) 构建中国特色青年工作理论体系坚持系统性和整体性 |
(四) 青年工作强调坚持政治性,把握规律性 |
四、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结构特征 |
(一) 坚持本体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统一 |
(二) 强调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三) 兼顾全面发展与首先发展的统一 |
(四) 强调个体与整体、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
第三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接续传承 |
(一)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接续传承 |
(二) 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方法论的接续传承 |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 |
(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形成与发展逻辑 |
(二) 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 |
第四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文化底蕴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
(一) 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源泉 |
(二) 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青年发展路径的文化支撑 |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三、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
第五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实践生成 |
一、“从迷惘彷徨到坚定自信”的知青实践:群众思想和学习思想的朴素萌芽 |
二、“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基层实践:调查研究和基层实践思想的主体践行 |
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地方主政: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思想初具雏形 |
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国家治理:科学化、系统化思想理论体系基本成型 |
第六章 在实践中不断落实与发展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
(一) 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实现青年全面发展 |
(二) 深化共青团改革,提高共青团的思想引领能力 |
(三) 加强青年工作的制度设计,提升青年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
(四) 指导中国特色青年运动实践,提升青年的国际影响力 |
(五) 推动青年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激发青年的社会影响力 |
二、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着力点 |
(一) 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二) 在坚持党管青年原则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三) 在推动青年首先发展理念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四) 在推进共青团改革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五) 在构建青年工作格局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三、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青年工作创新发展 |
(一) 在加强理论创新中提升中国特色青年理论的科学化水平 |
(二) 在强化制度建设中推动青年发展理念落细落实 |
(三) 在强化机制配套上全面体现青年主体性 |
(四) 在完善政策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
(五) 在提升服务水平中强化青年工作的实效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主体性培育:工具主义教育意义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虚拟生存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李刚. 喀什大学, 2021(07)
- [2]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 张琬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性及培育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D]. 郭晶.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4]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D]. 杨政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提升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研究[D]. 刘倩. 扬州大学, 2020(05)
- [6]我国社区治理研究中“脱节”现象的反思[J]. 彭小兵,王长征.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 [7]在小学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行动研究[D]. 余思亮.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研究[D]. 张铨洲.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
-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研究[D]. 张倩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研究[D]. 朱尉.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