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胶-凝胶法制备的GeO_2-SiO_2凝胶玻璃的红光发射(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旺[1](2021)在《白光LED用镝铕掺杂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固态照明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照明方式,目前商用的固态照明主要以GaInN蓝光芯片组合YAG:Ce黄光荧光粉来实现,虽然这种组合有许多优点,但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组合白光中缺少红光成分,显色性能差,而且这种组合采用透明树脂封装,会出现荧光粉分布不均匀,散热性能差导致树脂快速老化泛黄使发光变色,影响使用寿命等。发光玻璃以其优良的稳定性,高透明度,制备工艺简单,且可制备出各种形状等优点,可以用于白光LED研究的候选材料,极具研究价值。本论文采用传统高温熔融冷却法制备了四个系列的Dy3+/Eu3+掺杂GeO2-SiO2-BaO-Ga2O3(GSBG)发光玻璃,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玻璃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吸收透过光谱、激发发射光谱、荧光衰减时间对玻璃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及计算了发光玻璃的一系列基本性能参数(密度、折射率、禁带宽度、色坐标、色温、色纯度等),结合稀土发光理论(J-O理论)能量传递理论(德克斯特(Dexter)的能量转移公式和I-H模型)对掺杂稀土的能量转移形式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发现GSBG玻璃系统中存在[SiO4]、[GeO4]、[GeO6]和[SiO4]&[GeO4]多种配位体结构,Ge/Si比例变化会引起这些结构的变化并影响着掺杂稀土的离子间距、稀土离子所处环境结构的对称度和玻璃的发光强度。通过红外拉曼对这些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进行证实,并找到了最佳Ge/Si比。在Dy3+/Eu3+掺杂GSBG玻璃发光性能研究中,发现Dy3+离子主要呈现出(483 nm)蓝光和(574 nm)黄光,且在单掺时可以得到白光发射;Eu3+离子呈现出589 nm和614 nm的红光,色纯度最高达到96.6%;存在Dy3+到Eu3+的能量传递,Eu3+的掺入对Dy3+的白光有调节作用,有效的解决了Dy3+单掺白光玻璃中缺红光的问题。本文对白光LED用稀土离子掺杂发光玻璃材料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所用的理论和实验分析对稀土离子发光性和玻璃结构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群思[2](2021)在《稀土离子掺杂碱土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文中提出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关于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在硅酸盐基体中引入稀土离子,改变晶格中阳离子的类型。利用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及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几种适合于近紫外光源激发的多色发光硅酸盐基质荧光粉。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高温固相法在1400℃下成功制备了一系列M2SiO4:Ce3+(M=Mg2+,Ca2+,Sr2+,Ba2+)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光谱(PL)研究了它们的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根据晶体场强及其基质晶体结构,对掺杂的Ce3+的发射峰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了在M2SiO4:Ce3+荧光粉中可能的发光机理。(2)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有不同稀土阳离子(La3+,Ce3+,Pr3+,Nd3+,Sm3+,Eu3+,Tb3+,Dy3+)的Mg2SiO4:Mn2+发光材料,并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能。揭示了稀土阳离子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可能的增强其发光的机理模型。揭示了 4f轨道电子对Mg2SiO4:Mn2+材料的影响,并对红色荧光材料中稀土离子对其发光中心敏化的作用进行了讨论。(3)通过高温固相法,在1400℃和N2气氛下成功制备了适合近紫外辐射激发的 M2SiO4:Tb3+,Mn2+,Nd3+(M=Mg2+,Ca2+,Sr2+,Ba2+)荧光粉。通过 X 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它们的发射强度按 Ca2SiO4>Mg2SiO4>Sr2SiO4>Ba2SiO4 基体荧光粉的顺序增加。Ca1.94SiO4:0.02Tb3+,0.02Mn2+,0.02Nd3+荧光粉表现出最佳的发光性能。
关晓宁[3](2021)在《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的物性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掺锗二氧化硅光纤是通信、航天航空、医疗、军事和其他光电子领域的关键材料,尤其是它的抗辐射性能、光敏特性和光致发光越来越受到关注。光纤材料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是导致其不同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制作过程中引入的杂质粒子也可能影响光纤的性能。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掺锗二氧化硅光纤材料体系的几何性质、缺陷结构和稳定性。此外,基于掺锗二氧化硅光纤在多领域辐射环境下的应用,以及其光敏特性和发光特性的研究需求,本论文通过杂质粒子的掺杂进一步探索光纤体系中缺陷与杂质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光纤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掺锗二氧化硅光纤材料本征缺陷性质研究。本论文系统地模拟了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的环状结构和氧空位缺陷结构的几何性质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锗量的增加,Ge原子的替换位点发生聚集,且掺入的锗倾向于以GeO2团簇的形式存在。对比掺锗二氧化硅体系中包含氧空位模型的稳定性,发现单个氧空位缺陷更容易在五元环结构中形成,双氧空位缺陷更容易在四元环结构中形成。(2)掺锗二氧化硅光纤材料掺杂缺陷性质研究。本论文综合考虑二氧化硅体系中掺杂Ge原子的位置,构建了 Ge原子替换Si原子或O原子的光纤模型,计算了掺锗二氧化硅模型的结构性质、电子性质和光谱特性。在二氧化硅体系中掺杂的Ge原子替换O原子的位置形成Ge2+缺陷结构,使得带隙中出现三个缺陷能级,导致了~5.12 eV处的光吸收峰,且掺入的锗替换位点最有可能产生在五元环中。(3)掺锗二氧化硅光纤材料杂质粒子与缺陷相互作用研究。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掺锗二氧化硅光纤中杂质粒子与锗氧空位缺陷(Ge-ODC)缺陷的反应机制,计算了光纤模型的几何性质、结构稳定性、折射率、电子性质和光吸收谱。分析了杂质粒子Al掺入的最稳定结构,结果表明Al的掺入使得由Ge-ODC缺陷导致的在5.15 eV处的吸收峰消失,而在吸收光谱中4 eV处引入了一个新的吸收峰。考虑了单氧空位和双氧空位缺陷结构的二氧化锗模型,讨论了分子氟和原子氟对氧空位缺陷的钝化机制。(4)掺锗二氧化硅光纤材料发光特性研究。针对掺锗二氧化硅在发光领域的应用,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二氧化锗模型中Ce3+离子掺杂的几何结构参数、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图、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考虑了 Ce3+离子在掺锗二氧化硅光纤体系中引入的三种结构,研究了Ce3+离子与光纤体系中不同元环结构的相互作用。通过与已有实验对比,发现Ce3+离子与二氧化锗基质的相互作用导致发射峰的移动。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掺锗二氧化硅光纤材料缺陷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设计了二氧化硅光纤材料锗掺杂和杂质粒子掺杂光纤材料模型,发现了锗的掺杂量影响了其在二氧化硅体系中的分布特征,揭示了杂质粒子Al和Ge-ODC缺陷之间的反应机制,明确了杂质粒子F对Ge-ODC缺陷的钝化机制,发现了掺锗二氧化硅光纤光学性质变化机理,为制备高性能掺锗二氧化硅光纤器件提供了理论依据。(2)掺锗二氧化硅三价铈离子的发光机制研究:设计了掺铈-锗二氧化硅光纤材料模型,发现了 Ce3+离子在掺锗二氧化硅光纤中的结构特征,揭示了 Ce3+离子与光纤元环结构的相互作用,明确了掺铈光纤的发光机理和带隙变化机理,为制备掺锗二氧化硅光纤发光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王强[4](2021)在《基于荧光强度比技术的无机发光材料的温度传感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度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热力学参数之一,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科学研究、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精确测温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点研究课题。光学测温技术凭借其非接触、响应快、精度高等优势迅速成为当下最具有潜力的测温技术。目前,光学测温材料研究领域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是材料的测温范围一般仅限于常温到200℃范围内,超高温下发光材料由于温度猝灭而失去测温性能。第二是材料的测温灵敏度还不能另人满意,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尝试多种策略试图解决上面问题。本文全面调研了近年来关于光学温度传感材料的文献,总结归纳了基于荧光强度、荧光强度比、荧光寿命、荧光光谱峰位、荧光光谱带宽和偏振各向异性等多个参数的温度传感技术,并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基于荧光强度比实现温度传感的无机光学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讨论。归纳并总结了温度传感材料的温度传感性能(绝对灵敏度,相对灵敏度,分辨率,可重复性和测温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新型无机光学温度传感材料,研发了几种性能较为优异的温度传感材料,为探索性能优良的无机光学温度传感材料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一些思路。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1)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2MgA122O36:Cr3+材料。研究发现该材料可同时实现源于Cr3+离子的2E→4A2跃迁的窄带发射和源于4T2→4A2跃迁宽带发射,发现两种发射在热耦合作用下具备对温度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考察了两种发射强度比作为信号传感温度的潜力,表明该材料在生理温度附近有较高的灵敏度。该工作报道了一种新的基于单一过渡金属离子Cr3+实现双发射的能级热耦合光学温度传感材料(相应于本论文第二章)。(2)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 Li5Zn8Al9Ge5036:Mn2+材料。该材料中Mn2+的占位可以通过改变合成的气氛来控制,在N2气氛下合成的材料中Mn2+占据四配位的四面体中心而在O2气氛下合成的材料中Mn2+占据六配位八面体的中心。通过调节气氛为O2缺乏环境下实现Mn2+同时占据两种位点,获得在同一材料中,Mn2+呈现绿光和近红外光两种不同的发射。利用不同配位环境下Mn2+发光对温度依赖性的不同,构建非热耦合荧光强度比温度传感模型,实现了超高灵敏度测温。该工作首次通过过渡金属离子Mn2+在基质中的双占位来实现高灵敏度温度传感,为新型温度传感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应于本论文第三章)。(3)采用溶胶-溶胶法合成了 La2Mo3012:Yb3+,Pr3+材料。这项工作既研究了Pr3+单掺杂La2Mo3O12材料的下转换温度传感性能,也研究了双开关Yb3+,Pr3+共掺杂La2Mo3O12材料在下转换和上转换模式下的温度传感性能。研究发现该材料在上转换和中间价态电荷转移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上转换荧光热增强现象。该材料La2Mo3012:Yb3+,Pr3+在上转换模式下表现出了出色的温度传感性能。该工作证实了中间价态电荷转移策略对于提高材料测温灵敏度的有效性,同时为探索高灵敏度、多开关和宽测温范围的光学温度传感材料提供了新的策略(相应于本论文第四章)。(4)采用高温固相二次烧结法合成了负热膨胀材料RE2W3O12:Yb3+,Er3+(RE=Sc,Y)和正热膨胀材料La2W3O12:Yb3+,Er3+/Ho3+。分析并论证了负热膨胀材料的上转换荧光热增强现象归因于其负热膨胀性质,Sc1.42W3O12:0.54Yb3+,0.04Er3+样品在753 K时的积分强度热增强到303 K时的74.5倍。研究了 980 nm激发的光热作用对材料加温的影响。考察了负热膨胀材料的温度传感性能。该工作为提高测温范围提供了合适的温度传感材料,同时也为探索高灵敏度、高精度、宽测温范围的无机温度传感材料提供了借鉴(相应于本论文第五章)。
高震宇[5](2020)在《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和玻璃陶瓷及NaYF4纳米晶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文中提出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由于具有优异光学性能和结构多样性等优点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地关注。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Er/Yb/Eu/Dy/Tb掺杂的B2O3-SrO-SiO2/BaF2-SiO2体系玻璃及玻璃陶瓷和水热法制备Er/Yb掺杂NaYF4纳米晶这三种体系的发光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玻璃和玻璃陶瓷的热处理温度和气氛以及掺杂离子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于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研究了合成条件以及包覆条件等因素对水热法制备的氟化物纳米晶的结构/形貌及其其发光性能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于合成的Er/Yb单掺和共掺5B2O3-5SrO-90SiO2体系玻璃和玻璃陶瓷,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掺杂离子的浓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玻璃态基质会逐步转变为包含纳米晶的透明玻璃陶瓷:在980 nm激发下,掺杂稀上离子浓度为0.02Yb-0.01Er的样品在经过900℃热处理后发射强度最高,并且存在Yb→Er的能量传递;研究了上转换发光多光子机理,发现样品中Er离子发光是双光子过程。(2)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Eu/Dy/Tb这三种离子掺杂5BaF2-95SiO2体系玻璃陶瓷,探究了热处理时的气氛和稀土离子单掺/共掺时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离子单掺中,出现了Eu3+的5D0→7F1跃迁发射,Tb3+在548 nm处的5D4→7F5的磁偶极跃迁发射,Dy3+在580 nm的发射来自于4F9/2→6H13/2的电荷跃迁,Eu2+在440 nmi的特征发射对应着4f65d1-4f7跃迁;共掺时,Dy的加入可以提高样品中Tb和Eu的发射强度,而Eu会影响Tb的发射强度,观察到Dy3+→Eu3+的能量传递。(3)通过水热法制备了 Er/Yb共掺的NaYF4纳米晶,继而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对荧光粉进行包覆定型。主要讨论了在水热合成过程中不同表面活性剂对NaYF4晶体的结构影响,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荧光粉的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时样品在形貌、尺寸和品相均一性都相对较好;包覆荧光粉的浓度为0.1%时样品不仅在980 nm激发下的发射强度最佳,而且样品在红外-可见的透过率也达到93%以上;研究发现样品的上转换发射是双光子过程。
裴熳亭[6](2020)在《掺稀土长荧光玻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具有长荧光寿命的发光材料在LED器件、激光器、生物成像、应急标牌等光电材料和器件领域应用广泛。发光材料的基质和发光中心离子的选择对于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有重要影响,本文选用磷酸盐作为玻璃基质,具有长荧光寿命的铽离子Tb3+为发光中心,研究了 Tb3+在不同化学组成的磷酸盐玻璃基质中的荧光光谱。同时还将Tb3+分别作为能量给予体和能量接受体,分析了 Tb3+在与其它稀土离子或过渡族金属离子共掺于磷酸盐玻璃中时产生的潜在的能量传递过程。本文所有样品均可有效吸收近紫外光的能量。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分别如下: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Eu3+浓度不同的Tb3+/Eu3+共掺磷酸盐玻璃样品,玻璃基质的成分为P2O5-Li2O-Al2O3-B2O3。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可知Tb3+单掺样品在360 nm的激发下呈现出典型的5D4→7FJ(J=6,5,4,3)和5D3→7FJ(J=5,4,3)发射。Tb3+/Eu3+共掺样品中存在Tb3+→Eu3+能量传递机制,Eu3+的掺杂浓度最高(2mol%)时,Tb3+→Eu3+能量传递效率最高,为31.4%。单掺Tb3+样品的荧光寿命值最大,为2.93 ms。通过调节共掺样品中Eu3+的浓度,可以得到发射白光附近区域光的玻璃样品。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玻璃基质成分为P2O5-Li2O-CaO-Al2O3的Tb3+/Mn2+共掺样品。在360 nm的激发下,Tb3+单掺样品呈现出典型的5D4→7FJ(J=6,5,4,3)发射。当共掺样品中Tb3+的浓度为2 mol%,Mn2+的浓度为0.5 mol%时,Tb3+的最强特征发射(541 nm)最强,荧光寿命值最大,为2.88 ms。随着Mn2+浓度的增大,样品的发光颜色沿着绿光区向红橙光区转变。将此前的磷酸盐玻璃基质的配方进行优化,引入三氧化二锑Sb2O3来改善玻璃的结构,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 Tb3+离子浓度不变的Tb3+/Ce3+共掺P2O5-CaO-Na2O-Al2O3-Sb2O3玻璃样品。在270 nm的激发下,共掺样品中的Ce3+可高效敏化Tb3+的最强特征发射542 nm(5D4→7F5)。共掺样品中,Ce3+向Tb3+的能量传递是通过无辐射能量传递实现的。当共掺样品中Tb3+的浓度为0.8 mol%,Ce3+的浓度为0.6 mol%时Tb3+的荧光寿命值最大,为3.78 ms。
李庆喜[7](2020)在《稀土激活的硅酸盐荧光材料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荧光粉是LED器件制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获得高效的发光性能,近年来研究和报道了很多新型的荧光粉,其中硅酸盐体系荧光粉因种类繁多成为研究热点,具有作为LED用荧光粉的巨大潜能。本文在硅酸盐基质中引入多种稀土离子,变换晶体格位中的阳离子种类,采用XRD、SEM、荧光光谱、荧光寿命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荧光材料的物相、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研究开发出适合近紫外光激发的具有多光色的硅酸盐体系荧光粉。本文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Lu1-xYx)2SiO5:yCe3+和(Lu1-xYx)2Si2O7:yCe3+硅酸盐系列粉体采用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氛下分别合成了(Lu1-xYx)2SiO5:yCe3+、(Lu1-xYx)2Si2O7:yCe3+系列硅酸盐粉体。研究发现,Y3+取代Lu3+未改变基质的晶体结构,样品的相纯度高,为单斜晶系结构。(Lu1-xYx)2SiO5:yCe3+荧光粉的发光有两个发光中心,Ce3+取代Lu3+离子分布于6配位和7配位的8f位置,分别位于Lu1和Lu2上。(Lu1-xYx)2Si2O7:yCe3+荧光粉只有一个发光中心,Ce3+取代Lu3+离子分布于4g格位。两种荧光粉均具有宽谱激发带,Ce3+离子的5d能级到2F5/2和2F7/2能级的跃迁使得发射光谱可以高斯分解为两个发射峰。两种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均在Ce3+的掺杂浓度为0.005时达到最大值,随着Ce3+离子浓度增加,产生浓度猝灭,发光强度降低。2)Na3LuSi2O7:RE3+(Ce3+,Tb3+,Eu3+,Dy3+,Sm3+)硅酸盐系列荧光粉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3LuSi2O7:RE3+(Ce3+,Tb3+,Eu3+,Dy3+,Sm3+)硅酸盐系列荧光粉。在350 nm激发下,Na3LuSi2O7: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为双峰结构的非对称光谱,最强峰位于418 nm,是由峰值为390、412、444和502 nm的四个拟合峰叠加而成,Ce3+占据四种不同的Na+格位。Na3LuSi2O7:Tb3+荧光粉的特征发射峰值分别为485、542、594和625 nm,其中Tb3+的5D4→7F5的强跃迁产生542 nm处的最强发射峰,对Na3LuSi2O7:Tb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和阴极射线发光的发光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Ce3+和Tb3+共掺的Na3LuSi2O7体系中,存在Ce3+→Tb3+的能量传递。在确定Ce3+离子最佳浓度的条件下,调节Tb3+离子的浓度,在色度坐标显示Na3LuSi2O7:0.05Ce3+,yTb3+(y=0~0.09)荧光粉的颜色从蓝光区域过渡到绿光区域。合成了Na3LuSi2O7:RE3+(Eu3+,Dy3+,Sm3+)荧光粉,系统研究了上述三种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对Na3LuSi2O7:Dy3+,Eu3+荧光粉中Dy3+和Eu3+的能量传递关系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且实现了白光发射。3)NaCaGaSi2O7:RE3+(Ce3+,Tb3+,Eu3+,Dy3+,Sm3+)硅酸盐系列荧光粉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CaGa Si2O7:RE3+(Ce3+,Tb3+,Eu3+,Dy3+,Sm3+)硅酸盐系列荧光粉,稀土离子取代Ca2+离子格位。单掺Ce3+的NaCaGaSi2O7样品中,其在330nm的近紫外区有很强的吸收,发射光谱是一个主峰位于380 nm的宽带光谱,归因于Ce3+的5d→4f跃迁,发射出很强的蓝光,得到的发光强度最高的样品是NaCaGaSi2O7:0.03Ce3+。NaCaGaSi2O7:Tb3+样品在377 nm激发下,发射峰值为542 nm,样品呈现强绿光,Tb3+浓度猝灭机理是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系统研究了NaCaGaSi2O7:Ce3+,Tb3+、NaCaGaSi2O7:Dy3+,Eu3+和NaCaGaSi2O7:Dy3+,Sm3+荧光粉中Ce3+→Tb3+、Dy3+→Eu3+、Dy3+→Sm3+的能量传递机制,分别是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偶极-四极相互作用和非辐射跃迁。NaCaGaSi2O7:Dy3+,Eu3+和NaCaGaSi2O7:Dy3+,Sm3+荧光粉均实现单一基质白光发射。
赵莹[8](2020)在《硅酸镁热释光剂量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发光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硅酸盐系列的无机磷光体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基质材料,尤其是Mg2SiO4系列,其掺杂稀土后具有良好的热释光灵敏度,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热释光剂量材料。本文首先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Mg2SiO4:RE(RE=Ce、Pr、Nd、Sm、Eu、Tb、Dy、Er、Tm、Yb)系列样品。对比纯Mg2SiO4和Mg2SiO4:RE的热释光谱(TL)发现,随着稀土的掺入,晶格扭曲产生晶体缺陷,这些缺陷和稀土离子的半径有关;Mg2SiO4中的两个不同Mg2+格位允许稀土离子替换,使样品中热释光峰位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同一样品中,热释光峰随波长会发生偏移表明稀土发光和缺陷之间有紧密联系;通过对比稀土掺杂Mg2SiO4:RE的热释光,发现Mg2SiO4:Tb的热释光性能最好,因此选用Tb作为掺杂离子进行系统研究。其次,通过改变制备方法(高温固相法和微波加热法)制备了Mg2SiO4:x mol%Tb(x=0.5,1,3,5,7)系列样品。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XRD)表征发现,两种方法合成的样品均为硅酸镁晶相,其荧光光谱(PL)和热释光谱(TL)均为Tb3+的f-f跃迁,不易受周围晶体场的影响,高温固相法的样品热释光发光强度更强,对X射线的热释光响应灵敏度更高;电子顺磁共振谱(EPR)测试结果表明晶格中存在有未成对的电子,其g张量为1.9986。第三,通过改变初始原料(分别以氧化镁和碱式碳酸镁作为镁源)制备了Mg2SiO4:x mol%Tb(x=0.5,1,3,5,7)系列样品。其XRD结果表明使用高温固相法且氧化镁为镁源合成的样品的结晶强度更好;从PL结果可以发现,两种初始原料合成的Mg2SiO4:Tb的荧光均为Tb3+的发射;使用热释光测试后,发现氧化镁作为镁源合成的样品有两个主热释光峰分别在196℃、317℃,而使用碱式碳酸镁(Mg(OH)2?4MgCO3?5H2O)合成的样品其热释光峰分别在196℃、245℃、317℃,表明初始原料的不同会影响样品中的缺陷分布状态,从而影响热释光的发光峰位。Mg2SiO4:3 mol%Tb的热释光性能最佳。第四,使用高温固相法和微波加热法分别制备了Mg2SiO4:Tb,M(M=Li,Na,Ca,Al,Ga)系列样品。对比金属离子和Tb共掺杂样品的XRD发现,双掺并没有改变Mg2SiO4晶相;对样品进行扫描电镜测试(SEM)发现,由微波法合成的样品的微观结构与单掺相比有所变化,由聚集的球状变为块状结构;从PL结果可知,双掺可以有效提高样品的发光效率,不同合成方法合成的双掺样品的TL强度有所差异,微波法中Mg2SiO4:3 mol%Tb,3 mol%Na的热释光灵敏度最高,高温固相法中Mg2SiO4:3 mol%Tb,3 mol%Al的热释光灵敏度最高,其190℃的热释光峰强度最强且基本为单峰,可以用于热释光剂量计的开发和研制。总之,本论文通过对制备方法与原料、掺杂元素、掺杂浓度和共掺杂金属离子的调控,实现了对硅酸镁热释光剂量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发光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Mg2SiO4掺杂系列样品是一种优质的热释光剂量材料,在热释光剂量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吴红娥[9](2019)在《微纳发光材料的绿色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商用白光因缺少红光成分而发冷白光。作为室内照明光源,冷白光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对眼睛造成伤害,于是人们追求暖白光光源作为室内照明用。并且,当前大部分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复杂,所用的反应原料有毒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实验中还原剂或还原气氛的参与,更是增加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实验危险系数,并且所得材料稳定性不高,影响发光效率。本文瞄准暖白光发光材料展开研究工作,采用成本低、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制备出LED用红光及绿光发光材料,以及紫外光激发的单相白光材料,具体工作如下:(1)以La(NO3)3、Pr(NO3)3以及NH4F为原材料,采用绿色环保且无污染的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中空六边形结构的LaF3:Pr3+纳米材料。研究发现:这种材料能被波长为467 nm的蓝光激发出主发射峰位于612 nm和721 nm处的红光,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所得红光纳米材料,与蓝光LED芯片匹配度高,能组装出白光LED器件。(2)在不添加还原剂、没有还原气氛的条件下,利用高温固相法,将Eu2O3和3A沸石反应,得到Eu2+掺杂3A沸石的绿光荧光材料。该材料可被波长为365 nm的紫外光激发,所得样品的量子效率为36.6%,基于该材料组装出的绿光LED器件在3 V工作电压下亮度为231.6 cd/m2。(3)采用高温热注法,得到全无机钙钛矿CsPbBr3纳米材料,然后采用后处理法合成出高分子聚合物聚马来酸酐十八烯(Poly(maleic anhydride-alt-1-octadecene),PMAO)包覆CsPbBr3钙钛矿的纳米材料。当包覆层厚约为25 nm时,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此复合材料在空气中放置40天后发光强度几乎不变;紫外灯持续照射144 h后,发光强度仍保持在初始状态的90%以上;水中浸泡24 h后,光强仍能维持为初始状态的60%,光稳定性、氧稳定性以及湿稳定性都大幅提高。基于这种材料组装出色坐标为(0.390,0.332)、色温为3320K、最高器件亮度为6×106cd/m2、最高发光效率为56.6 lm/W的暖白光LEDs器件,器件的稳定性提高。(4)采用 La(NO3)3、Pr(NO3)3、NH4F 以及 C18H29NaO3S(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SDBS)为原材料,在水热合成条件下,制备出椭圆形状的基于SDBS的稀土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在波长为36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发白光,发射光谱为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的大宽峰(420nm-750nm),色坐标为(0.365,0.412),色温为4606K。在高斯拟合下,此白光发光峰可以分解为位于460nm和489nm处的蓝光发射峰、位于542 nm处的绿光发射峰以及位于619 nm处的红光发射峰4个拟合峰。通过正交实验,找到了基于SDBS的稀土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
杨星[10](2019)在《近紫外激发铕离子掺杂材料的研究及其在下转换太阳能电池与暖白光LED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加剧,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稀土离子掺杂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和高科技材料的开发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结合目前行业的应用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近紫外激发铕离子掺杂材料在下转换太阳能电池领域和暖白光LED领域的相关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近紫外激发Eu3+离子掺杂透明玻璃的研究及其在下转换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目前下转换太阳能电池主要采取的方案是在太阳能电池表面涂覆光谱转换材料,但光谱转换材料本身不透明,如果涂覆太少则光谱转换能力有限,涂覆太多则阻挡光不利于太阳电池效率的提高;也有一些开发稀土掺杂玻璃材料的研究但没有提高太阳电池效率的具体案例。本文基于Eu3+离子掺杂制备了透明玻璃,应用在太阳能电池领域,讨论了下转换太阳能电池的关键问题,也尝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 Eu3+离子掺杂的硅酸盐透明玻璃,同时也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Eu3+离子掺杂的二氧化硅透明玻璃。两种玻璃均可将近紫外光转换成红光,且不影响其他波段光线的透光率,将玻璃覆盖在太阳能电池上会使电池的性能不提升反而下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Eu3+的发射光朝向四面八方,大量的红光逃逸而造成能量损失,为此需重点解决玻璃内部光线逃逸损失问题。本文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在玻璃表面设计了可限制玻璃内部光线逃逸的微结构,并通过TracePro7.0软件模拟及实验证明,表面带有微结构的玻璃具有对内部光线的限制作用,可将部分照射至玻璃上表面的光线反射至朝下,正三棱锥微结构的侧面夹角为60时,向上朝向的光最多可有72%的光线被反射回来,倒三棱锥结构的侧面夹角为60°时,向上朝向的光最多可有54%的光线被反射回来。(2)设计模具制备了两种表面带微结构的Eu3+掺杂玻璃,应用在太阳能电池上发现对电池性能有提升作用。在玻璃表面设计有夹角为60°倒金字塔三棱锥结构时,覆盖在晶体硅太阳电池上,电池效率从14.21%提升到了 14.62%,净效率提升0.41%。而掺杂Eu3+离子的二氧化硅透明玻璃的数据也证实相同的实验结论,当玻璃表面设计有夹角为60°正三棱锥结构覆盖在晶体硅电池上时,电池效率从14.17%提升到了 14.68%,净效率提升0.51%。两种玻璃对电池性能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提升了电池短路电流密度,正三棱锥结构的Eu3+掺杂玻璃对晶体硅电池的性能提升较大。二、近紫外激发Eu2+离子掺杂荧光粉的开发与优化及其在暖白光LED方面的应用目前市场上的白光照明基本采用蓝光芯片激发黄色YAG:Ce3+荧光粉制作白光LED,由于红色部分光谱较弱,该白光LED光谱的显色性较差显色指数仅75左右,蓝光芯片激发红色及绿色荧光粉虽然显色性有所提高,但流明效率较受限制。而采用近紫外光芯片激发红绿蓝三色荧光粉的方案在显色性及发光效率上均更有优势。本文结合需求主要研究了基于Eu2+离子掺杂的荧光粉及其在暖白光LED方向的应用,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首先筛选了 Eu2+掺杂的多种红绿蓝商业荧光粉,并从中挑选性能最优的红绿蓝三色荧光粉,分别为红色荧光粉(Sr,Ca)AlSiN3:Eu2+、绿色荧光粉(Ba,Sr)2SiO4:Eu2+、蓝色荧光粉Sr5(PO4)3Cl:Eu2+,基于这三种高效荧光粉并采用395nm近紫外光芯片激发,尝试制备了暖白光LED,但是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蓝色荧光粉效率低。随后对蓝色荧光粉Sr5(PO4)3Cl:Eu2+从合成工艺、合成原料等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更高效的Sr5(PO4)3Cl:Eu2+蓝色荧光粉,将此优化后的高效蓝色荧光粉应用于白光LED的封装。在封装的过程中,优化了荧光粉的封装方式,采用分层封装将蓝色荧光粉置于最上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红绿荧光粉的二次吸收;尔后,分析了不同粒径的荧光粉对于LED性能的影响,用200目和400目筛选两次获得均匀性较好的荧光粉;最后,调节三种颜色荧光粉的比例,获得不同色温的高效暖白光LED。其中,在色温处于3150K时,暖白光LED具有最佳的发光性能,其显色指数Ra为90.7,相关色温CCT为3150K,CIE色标为(0.4354,0.4196),其发光效率高达104.86 lm/w,达到了商业产品的要求。(2)本文也强调了光源基于人体的生物安全性的重要性,从生物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开发荧光粉制备暖白光LED,本文为制备高生物安全性的暖白光LED,开发了近紫外激发发射峰值波段在470nm左右的青色荧光粉LiCaPO4:Eu2+,该荧光粉的发射光谱避开了蓝光危害区(450nm波段附近),优化掺杂浓度获得了较高性能的青色荧光粉LiCaPO4:Eu2+。将其与红色荧光粉(Sr,Ca)AlSiN3:Eu2+、绿色荧光粉(Ba,Sr)2SiO4:Eu2+混合,在395nm近紫外芯片的激发下,获得了 430nm到700nm的连续光谱发射,该暖白光LED的显色指数Ra为88.6,其相关色温为3351K,其发射光的色坐标位于(0.4399,0.4389),流明效率为77.05 lm/W。本方案制备的暖白光LED性能有其独特之处,其发光光谱在450nm蓝光危害区的占比较少。(3)本文为了满足特殊场合对显色指数的较高要求,采用近紫外光芯片激发四种荧光粉:红色荧光粉CaAlSiN3:Eu2+,绿色荧光粉(Ba,Sr)2SiO4:Eu2+,青色荧光粉LiCaPO4:Eu2+以及蓝色荧光粉Sr5(PO4)3Cl:Eu2+,制备了全光谱白光LED。该全光谱白光LED的相关色温为3527K,其色坐标为(0.4125,0.4067),显色指数为95.6,其流明效率为40.31 lm/W。制备的全光谱LED白光发射光谱覆盖了 420nm到650nm整个可见光波段,颜色丰富,显色性极好。
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GeO_2-SiO_2凝胶玻璃的红光发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胶-凝胶法制备的GeO_2-SiO_2凝胶玻璃的红光发射(论文提纲范文)
(1)白光LED用镝铕掺杂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白光LED概述 |
1.2.1 LED的发展 |
1.2.2 白光LED种类 |
1.2.3 白光LED研究现状 |
1.3 玻璃及发光玻璃概述 |
1.3.1 玻璃的基本特性 |
1.3.2 玻璃的制备方法 |
1.3.3 稀土掺杂发光玻璃简介 |
1.3.4 发光玻璃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及表征 |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 制备方法及流程 |
2.3 实验内容 |
2.3.1 GSBG玻璃中Ge-Si比对Dy~(3+)发光的影响 |
2.3.2 Dy~(3+)单掺GSBG玻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3.3 Eu~(3+)单掺GSBG玻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3.4 Dy~(3+)/Eu~(3+)双掺杂GSBG玻璃发光性能的研究 |
2.4 仪器及表征 |
2.4.1 玻璃的基本物理性能测试 |
2.4.2 物相及结构 |
2.4.3 光学性能 |
2.4.4 光电参数 |
第3章 不同Ge/Si比例GSBG玻璃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的XRD分析 |
3.3 样品的DSC分析 |
3.4 不同GeO_2/SiO_2比值玻璃的吸收光谱 |
3.5 不同GeO_2/SiO_2比值玻璃的发光性能 |
3.6 不同GeO_2/SiO_2比值玻璃的红外拉曼分析 |
3.7 J-O理论分析 |
3.8 密度与离子间距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Dy~(3+)单掺杂GSBG玻璃发光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吸收光谱 |
4.3 J-O理论分析 |
4.4 不同Dy~(3+)浓度的发射光谱及其分析 |
4.5 荧光衰减分析 |
4.6 不同波长激发下样品的发光性能、CIE坐标图及B/Y比值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Eu~(3+)单掺杂GSBG玻璃发光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的XRD分析 |
5.3 激发发射光谱 |
5.4 Eu~(3+)之间的交叉弛豫现象 |
5.5 吸收光谱与光学带隙 |
5.6 红外光谱分析 |
5.7 荧光寿命分析 |
5.8 色度坐标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Dy~(3+)/Eu~(3+)双掺杂GSBG玻璃发光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样品的XRD分析 |
6.3 吸收透过光谱 |
6.4 激发光谱 |
6.5 Eu~(3+)浓度对发射光谱的影响 |
6.6 Dy~(3+)-Eu~(3+)之间的能量传递分析 |
6.7 荧光寿命分析 |
6.8 CIE色度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稀土离子掺杂碱土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光材料的概述 |
1.2 发光材料的种类 |
1.2.1 碱土金属硫化物系发光材料 |
1.2.2 氮化物系发光材料 |
1.2.3 硅酸盐系发光材料 |
1.3 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固相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燃烧法 |
1.3.4 沉淀法 |
1.3.5 微波法 |
1.3.6 水热合成法 |
1.4 无机荧光材料的发光原理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M_2SiO_4:Ce~(3+)荧光粉(M=Mg~(2+),Ca~(2+),Sr~(2+),Ba~(2+))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M_2SiO_4(M=Mg~(2+),Ca~(2+),Sr~(2+),Ba~(2+))荧光粉的制备 |
2.5 M_2SiO_4(M=Mg~(2+),Ca~(2+),Sr~(2+),Ba~(2+))荧光粉的物相组成及其发光性能 |
2.6 结果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镧系元素掺杂对Mg_2SiO_4: Mn~(2+)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仪器 |
3.4 镧系元素掺杂的Mg_2SiO_4: Mn~(2+)荧光粉的制备 |
3.5 镧系元素掺杂的Mg_2SiO_4:Mn~(2+)荧光粉的物相组成及其发光性能 |
3.6 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_2SiO_4:Tb~(3+)Mn~(2+)Nd~(3+)白光荧光粉(M=Mg~(2+),Ca~(2+),Sr~(2+),Ba~(2+))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仪器 |
4.4 M_2SiO_4:Tb~(3+)Mn~(2+)Nd~(3+)荧光粉(M=Mg~(2+),Ca~(2+),Sr~(2+),Ba~(2+))的制备 |
4.5 M_2SiO_4:Tb~(3+)Mn~(2+)Nd~(3+)荧光粉(M=Mg~(2+),Ca~(2+),Sr~(2+),Ba~(2+))的物相组成及其发光性能 |
4.6 结果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的物性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研究概述 |
1.1.1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材料简介 |
1.1.2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实验研究进展 |
1.1.3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计算研究进展 |
1.2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缺陷研究进展 |
1.2.1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的缺陷概述 |
1.2.2 氧空位缺陷研究进展 |
1.2.3 杂质粒子缺陷研究进展 |
1.3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物性研究进展 |
1.4 研究进展小结及本论文概述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2.1.1 薛定谔方程 |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
2.1.3 Kohn-Sham方程 |
2.2 常见交换关联泛函近似 |
2.2.1 局域密度近似(LDA) |
2.2.2 广义梯度近似(GGA) |
2.2.3 杂化密度泛函 |
2.3 多体微扰理论 |
2.3.1 准粒子方程与GW近似 |
2.3.2 随机相位近似(RPA) |
2.3.3 Bethe-Salpeter方程(BSE) |
2.4 过渡态搜索 |
2.5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结构优化研究 |
3.1 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
3.2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的结构优化研究 |
3.2.1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结构几何性质及稳定性 |
3.2.2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缺陷几何性质及稳定性 |
3.3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氧空位缺陷研究 |
3.3.1 锗氧空位缺陷几何结构及稳定性 |
3.3.2 环状结构中锗氧空位缺陷几何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掺锗二氧化硅光纤杂质粒子缺陷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
4.2 锗掺杂缺陷结构性质研究 |
4.2.1 锗掺杂缺陷结构几何性质 |
4.2.2 锗掺杂缺陷结构电子结构性质 |
4.2.3 锗掺杂缺陷结构光学性质分析 |
4.3 铝掺杂二氧化锗缺陷结构研究 |
4.3.1 铝掺杂二氧化锗缺陷几何性质及稳定性 |
4.3.2 铝掺杂二氧化锗缺陷光学和电子性质 |
4.3.3 铝掺杂二氧化锗缺陷折射率性质分析 |
4.4 氟掺杂二氧化锗缺陷结构研究 |
4.4.1 氟掺杂二氧化锗缺陷几何性质 |
4.4.2 氟钝化氧空位缺陷转化机制及稳定性 |
4.4.3 氟掺杂二氧化锗缺陷折射率及光学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掺铈-锗二氧化硅光纤的物性研究 |
5.1 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
5.2 掺铈-锗二氧化硅光纤几何结构及稳定性 |
5.3 掺铈-锗二氧化硅光纤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
5.4 掺铈-锗二氧化硅光纤吸收和发光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荧光强度比技术的无机发光材料的温度传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学温度传感技术分类及其原理 |
1.2.1 荧光强度温度传感技术 |
1.2.2 荧光光谱带宽温度传感技术 |
1.2.3 荧光强度比温度传感技术 |
1.2.4 荧光寿命温度传感技术 |
1.2.5 发射带漂移温度传感技术 |
1.2.6 偏振发光温度传感技术 |
1.2.7 荧光颜色漂移温度传感技术 |
1.3 荧光强度比技术温度传感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1.3.1 绝对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 |
1.3.2 测温分辨率 |
1.3.3 可重复性 |
1.3.4 测温范围 |
1.4 无机荧光强度比温度传感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1 特殊单一发射中心的光学温度传感材料 |
1.4.2 一种金属离子双格位占用型温度传感材料 |
1.4.3 同种金属离子多价态型双中心光学温度传感材料 |
1.4.4 两种不同金属离子的双中心光学温度传感材料 |
1.4.5 两种不同发光材料的双相光学温度传感材料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实验部分 |
1.6.1 化学试剂 |
1.6.2 制备和表征仪器 |
第二章 Cr~(3+)掺杂Sr_2MgAl_(22)O_(36)材料发光特性及其温度传感性能 |
2.1 引言 |
2.2 材料制备和表征 |
2.2.1 材料制备 |
2.2.2 材料表征 |
2.3 Sr_2MgAl_(22)O_(36):Cr~(3+)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2.4 Sr_2MgAl_(22)O_(36): Cr~(3+)材料的发光特性 |
2.5 Sr_2MgAl_(22)O_(36): Cr~(3+)材料的温度传感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n~(2+)在Li_5Zn_8Al_9Ge_5O_(36)中的占位调控及其双占位下的温度传感特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制备和表征 |
3.2.1 材料制备 |
3.2.2 材料表征 |
3.3 材料结构和Mn价态分析 |
3.3.1 基质结构精修 |
3.3.2 相和形貌分析 |
3.3.3 Mn价态分析 |
3.4 不同合成气氛制备的Li_5Zn_8Al_5Ge_9O_(36):Mn~(2+)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质 |
3.4.1 基质发光特性 |
3.4.2 N_2气氛合成的Li_5Zn_8Al_5Ge_9O_(36): Mn~(2+)的光致发光特性 |
3.4.3 O_2气氛合成的Li_5Zn_8Al_5Ge_9O_(36):Mn~(2+)的光致发光特性 |
3.5 混合气氛合成Li_5Zn_8Al_5Ge_9O_(36):Mn~(2+)材料的温度传感性能 |
3.6 关于合成气氛调控Mn占位的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_2Mo_3O_(12):Yb~(3+),Pr~(3+)材料的温度传感特性 |
4.1 前言 |
4.2 材料制备和表征 |
4.2.1 材料制备 |
4.2.2 材料表征 |
4.3 结构和形貌分析 |
4.4 Pr~(3+)掺杂La_2Mo_3O_(12)材料在室温下的发光特性 |
4.5 Pr~(3+)掺杂La_2Mo_3O_(12)材料的温度传感性能 |
4.6 La_2Mo_3O_(12):Yb~(3+),Pr~(3+)材料的温度传感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负热膨胀材料上转换荧光热增强机理探索及其在温度传感上的应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制备和表征 |
5.2.1 材料制备 |
5.2.2 材料表征 |
5.3 结构和形貌分析 |
5.4 负热膨胀材料Sc_2W_3O_(12):Yb~(3+),Er~(3+)的上转换热增强现象及其调控 |
5.5 热增强机制分析 |
5.5.1 热增强与水解吸的关系 |
5.5.2 热增强与负热膨胀的关系 |
5.6 负热膨胀材料Sc_2W_3O_(12):Yb~(3+),Er~(3+)的温度传感性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和玻璃陶瓷及NaYF4纳米晶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掺杂离子及基质简述 |
1.1.1 掺杂离子的简述 |
1.1.2 掺杂基质简述 |
1.2 研究进展 |
1.2.1 稀土掺杂玻璃陶瓷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2 稀土掺杂NaYF_4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选题依据和工作 |
1.3.1 选题依据 |
1.3.2 主要工作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所需原料和设备 |
2.2 实验过程 |
2.3 性能检测 |
第3章 掺杂Er~(3+)/Yb~(3+)的5B_2O_3-5SrO-90SiO_2体系玻璃和玻璃陶瓷的结构和上转换发射 |
3.1 掺杂Er~(3+)/Yb~(3+)的5B_2O_3-5SrO-90SiO_2体系玻璃和玻璃陶瓷的合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物相与微观结构分析 |
3.2.2 掺杂Er~(3+)/Yb~(3+)的5B_2O_3-5SrO-90SiO_2体系玻璃和玻璃陶瓷的荧光性能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掺杂Tb/Eu/Dy的5BaF_2-95SiO_2体系玻璃陶瓷的发光性能研究 |
4.1 掺杂Tb/Eu/D_y的BaF_2-SiO_2体系玻璃陶瓷的合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物相与微观结构分析 |
4.2.2 5BaF_(2-)95SiO_2:Tb/Eu/Yb体系玻璃陶瓷的荧光性能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掺杂Er~(3+)/Yb~(3+)的NaYF_4荧光粉的结构和上转换发射 |
5.1 Er~(3+)/Yb~(3+)掺杂NaYF_4荧光粉的制备及包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NaYF_4荧光粉结构和形态表征 |
5.2.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NaYF_4荧光粉(NaYF_4@PMMA)结构表征 |
5.2.3 样品的发光性能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掺稀土长荧光玻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稀土离子掺杂玻璃材料的发展近况 |
1.2.1 稀土离子掺杂硅酸盐玻璃材料发展近况 |
1.2.2 稀土离子掺杂磷酸盐玻璃材料发展近况 |
1.2.3 稀土离子掺杂锗酸盐玻璃材料发展近况 |
1.2.4 稀土离子掺杂氟化物玻璃材料发展近况 |
1.2.5 稀土离子掺杂碲酸盐玻璃材料发展近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掺稀土发光材料光谱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 |
2.1 掺稀土发光材料光谱理论 |
2.1.1 发光、荧光和磷光概念 |
2.1.2 发光的类别 |
2.1.3 发光材料的组成 |
2.1.4 稀土元素的分类和离子的电子组态 |
2.2 掺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2.2.1 高温固相法 |
2.2.2 溶胶-凝胶法 |
2.2.3 高温熔融退火法 |
2.3 掺稀土发光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1 吸收光谱 |
2.3.2 激发光谱 |
2.3.3 发射光谱 |
2.3.4 发光衰减 |
3 Tb~(3+)/Eu~(3+)共掺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样品的制备 |
3.3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 |
3.4 荧光寿命衰减曲线分析 |
3.5 Tb~(3+)- Eu~(3+)能量传递机制分析 |
3.6 CIE色度坐标 |
3.7 本章小结 |
4 Tb~(3+)/Mn~(2+)共掺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样品的制备流程 |
4.3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 |
4.4 Tb~(3+)-Mn~(2+)能量传递研究 |
4.5 荧光寿命衰减曲线分析 |
4.6 CIE色度坐标 |
4.7 本章小结 |
5 Tb~(3+)/Ce~(3+)共掺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及敏化发光分析 |
5.1 前言 |
5.2 样品的制备 |
5.3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 |
5.4 荧光寿命分析 |
5.5 Ce~(3+)-Tb~(3+)能量传递机理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 致谢 |
(7)稀土激活的硅酸盐荧光材料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发光材料 |
1.1.1 发光及发光类型 |
1.1.2 稀土发光材料及其特点 |
1.1.3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 |
1.2 稀土离子的能级结构 |
1.2.1 稀土离子的4f-4f电子跃迁 |
1.2.2 稀土离子的4f-5d电子跃迁 |
1.2.3 电荷迁移带 |
1.3 稀土硅酸盐发光材料 |
1.3.1 稀土硅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2 二元硅酸盐 |
1.3.3 三元硅酸盐 |
1.3.4 其他硅酸盐 |
1.4 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Lu_2SiO_5:Ce~(3+)/Lu_2Si_2O_7:Ce~(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样品制备与表征 |
2.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2.2 样品的制备 |
2.2.3 样品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Lu_(1-x)Y_x)_2SiO_5:yCe~(3+)荧光粉的结构研究 |
2.3.2 (Lu_(1-x)Y_x)_2SiO_5:yCe~(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 |
2.3.3 (Lu_(1-x)Y_x)_2SiO_5:yCe~(3+)荧光粉的结构研究 |
2.3.4 (Lu_(1-x)Y_x)_2SiO_5:yCe~(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Na_3LuSi_2O_7:RE~(3+)(Ce~(3+),Tb~(3+),Eu~(3+),Dy~(3+),Sm~(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制备与表征 |
3.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3.2.2 样品的制备 |
3.2.3 样品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a_3LuSi_2O_7:Ce~(3+)荧光粉的XRD图谱及结构研究 |
3.3.2 Na_3LuSi_2O_7:Ce~(3+)发光性能分析 |
3.3.3 Na_3LuSi_2O_7:Tb~(3+)荧光粉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3.3.4 Na_3LuSi_2O_7:Ce~(3+),Tb~(3+)荧光粉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3.3.5 Na_3LuSi_2O_7:RE~(3+)(Eu~(3+),Dy~(3+),Sm~(3+))荧光粉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NaCaGaSi_2O_7:RE~(3+)(Ce~(3+),Tb~(3+),Eu~(3+),Dy~(3+),Sm~(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与表征 |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4.2.2 样品的制备 |
4.2.3 样品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aCaGaSi_2O_7:RE~(3+)、(Ce~(3+),Tb~(3+))荧光粉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
4.3.2 NaCaGaSi_2O_7:Ce~(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分析 |
4.3.3 NaCaGaSi_2O_7:Tb~(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分析 |
4.3.4 NaCaGaSi_2O_7:Ce(~3+),Tb~(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分析 |
4.3.5 NaCaGaSi_2O_7:RE~(3+)(Eu~(3+), Dy~(3+), Sm~(3+))荧光粉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硅酸镁热释光剂量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发光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热释光简介 |
1.1.1 热释光发光机理 |
1.1.2 热释光发光模型 |
1.1.2.1 简单的热释光发光模型 |
1.1.2.2 较复杂的热释光发光模型 |
1.1.3 热释光分析方法 |
1.1.4 热释光技术的应用 |
1.1.5 热释光剂量学 |
1.1.5.1 热释光剂量学的性质 |
1.1.5.2 常见的热释光材料 |
1.2 硅酸镁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硅酸镁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高温固相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水热合成法 |
1.3.4 微波加热法 |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样品制备与表征 |
2.1 稀土掺杂硅酸镁的制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样品制备工艺 |
2.1.2.1 高温固相法制备硅酸镁 |
2.1.2.2 微波加热法制备硅酸镁 |
2.1.2.3 硅酸镁的实验原理及制备流程 |
2.2 样品表征方法 |
第3章 稀土掺杂硅酸镁材料的热释光 |
3.1 稀土掺杂硅酸镁的XRD |
3.2 稀土掺杂硅酸镁的发射光谱 |
3.3 纯硅酸镁的三维热释光 |
3.4 稀土掺杂硅酸镁的二维热释光 |
3.5 稀土掺杂硅酸镁的三维热释光 |
3.5.1 Mg_2SiO_4: Ce的三维热释光 |
3.5.2 Mg_2SiO_4: Pr的三维热释光 |
3.5.3 Mg_2SiO_4: Nd的三维热释光 |
3.5.4 Mg_2SiO_4: Sm的三维热释光 |
3.5.5 Mg_2SiO_4: Eu的三维热释光 |
3.5.6 Mg_2SiO_4: Tb的三维热释光 |
3.5.7 Mg_2SiO_4: Dy的三维热释光 |
3.5.8 Mg_2SiO_4: Er的三维热释光 |
3.5.9 Mg_2SiO_4: Tm的三维热释光 |
3.5.10 Mg_2SiO_4: Yb的三维热释光 |
3.6 不同稀土掺杂硅酸镁热释光特性的对比 |
3.7 小结 |
第4章 Mg_2SiO_4: Tb热释光材料 |
4.1 不同原料高温固相法制备铽掺杂硅酸镁 |
4.1.1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XRD |
4.1.2 硅酸镁的SEM |
4.1.3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PL影响 |
4.1.4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TL影响 |
4.1.5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EPR影响 |
4.2 不同原料微波加热法制备铽掺杂硅酸镁 |
4.2.1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XRD |
4.2.2 硅酸镁的 SEM |
4.2.3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PL影响 |
4.2.4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TL影响 |
4.2.5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EPR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Mg_2SiO_4: Tb,M双掺热释光材料 |
5.1 高温固相法合成Mg_2SiO_4: Tb,M(M=Na,Ca,Al) |
5.1.1 Mg_2SiO_4: Tb,M的XRD |
5.1.2 Mg_2SiO_4: Tb,M的PL |
5.1.3 Mg_2SiO_4: Tb,M的TL |
5.1.4 Mg_2SiO_4: Tb,M的三维热释光 |
5.2 微波加热法合成Mg_2SiO_4: Tb,M(M=Li,Na,Ca,Al,Ga) |
5.2.1 Mg_2SiO_4: Tb,M的XRD |
5.2.2 Mg_2SiO_4: Tb,M的SEM |
5.2.3 Mg_2SiO_4: Tb,M的PL |
5.2.4 Mg_2SiO_4: Tb,M的二维TL |
5.2.5 Mg_2SiO_4: Tb,M的三维TL |
5.3 小结 |
第6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 不同的稀土掺杂对硅酸镁发光的影响 |
6.2 不同合成方法对Mg_2SiO_4: Tb性能的影响 |
6.3 初始原料对Mg_2SiO_4: Tb性能的影响 |
6.4 金属离子双掺对Mg_2SiO_4: Tb性能的影响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微纳发光材料的绿色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LEDs用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与性能指标 |
1.1.1 LEDs的实现 |
1.1.2 发光材料定义及分类 |
1.1.3 稀土离子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1.1.4 发光材料的性能指标 |
1.2 现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氟化物发光材料 |
1.2.2 沸石发光材料 |
1.2.3 钙钛矿发光材料 |
1.2.4 制备方法 |
1.2.5 发光材料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中空六边形结构的LaF_3:Pr~(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2 LaF_3: Pr~(3+)纳米材料的合成 |
2.2.3 基于LaF_3:Pr~(3+)红光LEDs和白光LEDs的组装 |
2.2.4 LaF_3:Pr~(3+)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LaF_3: Pr~(3+)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分析 |
2.3.2 LaF_3: Pr~(3+)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能分析 |
2.3.3 水热反应时间对中空六边形LaF_3: Pr~(3+)纳米材料形貌的影响 |
2.3.4 LaF_3: Pr~(3+)纳米材料中空六边形结构的形成机理 |
2.3.5 Pr~(3+)离子掺杂浓度对LaF_3:Pr~(3+)纳米材料形貌结构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
2.3.6 pH值对LaF_3:Pr~(3+)纳米材料形貌结构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
2.3.7 基于LaF_3: Pr~(3+)纳米材料的器件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Eu~(2+)掺杂3A沸石绿光荧光粉的制备以及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样品形貌结构以及性能表征 |
3.2.5 基于Eu~(2+)掺杂3A沸石的绿光LEDs的组装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形貌结构分析 |
3.3.2 焙烧温度对样品形貌、结构的影响 |
3.3.3 不同热处理条件对样品荧光性能的影响 |
3.3.4 掺杂浓度对样品荧光性能的影响 |
3.3.5 样品的差热(DSC)、热重(TG)分析 |
3.3.6 Eu~(3+)→Eu~(2+)还原机理分析 |
3.3.7 绿光LED器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sPbBr_3/PMA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样品形貌结构以及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物PMAO包覆CsPbBr_3过程 |
4.3.2 CsPbBr_3/PMAO形貌及结构分析 |
4.3.3 PMAO包覆层对CsPbBr_3/PMAO光稳定性的影响 |
4.3.4 PMAO包覆前后CsPbBr_3的光学性能研究 |
4.3.5 基于CsPbBr_3/PMAO的白光LED器件的光电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相白光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5.2.2 样品的合成 |
5.2.3 样品的合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所得样品的形貌结构分析 |
5.3.2 所得样品的发光光谱分析 |
5.3.3 影响因素 |
5.3.4 样品的光学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 |
(10)近紫外激发铕离子掺杂材料的研究及其在下转换太阳能电池与暖白光LED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近紫外激发的研究背景 |
1.2.1 下转换太阳能电池 |
1.2.2 暖白光LED |
1.3 稀土铕离子 |
1.3.1 稀土铕离子能级特点 |
1.3.2 稀土铕离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 近紫外激发铕离子掺杂材料的应用 |
1.4.1 在下转换太阳电池中的应用、难点及解决方案 |
1.4.2 在暖白光LED中的应用、难点及解决方案 |
1.5 色度学及稀土发光理论 |
1.5.1 白光LED的表征 |
1.5.2 光谱转换的分类与定义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药品与测试仪器 |
2.1 实验药品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样品的制备方案与流程 |
2.2 测试仪器与原理 |
2.2.1 X射线衍射测试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3 荧光光谱分析 |
2.2.4 透射及反射光谱测试 |
2.2.5 太阳电池电学参数测试 |
2.2.6 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测试系统 |
2.2.7 LED器件发射光谱及其性能测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近紫外激发Eu~(3+)离子掺杂透明玻璃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其在晶体硅电池上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Eu~(3+)离子掺杂透明玻璃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其在太阳电池上的应用 |
3.2.1 Eu~(3+)离子掺杂的硅酸盐透明玻璃的制备 |
3.2.2 Eu~(3+)离子掺杂的硅酸盐透明玻璃的发光性能表征与分析 |
3.2.3 Eu~(3+)离子掺杂的硅酸盐透明玻璃应用于太阳电池的IV性能分析 |
3.2.4 Eu~(3+)离子掺杂的二氧化硅透明玻璃的制备 |
3.2.5 Eu~(3+)离子掺杂的二氧化硅透明玻璃的光学性能表征与分析 |
3.2.6 Eu~(3+)离子掺杂的二氧化硅透明玻璃应用于太阳电池的IV性能分析 |
3.2.7 讨论与实验验证 |
3.3 玻璃内反射结构设计 |
3.3.1 内反射机理分析 |
3.3.2 玻璃表面微结构设计与模拟 |
3.3.3 结论 |
3.4 带有内反射结构的Eu~(3+)离子掺杂透明玻璃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其在晶体硅太阳电池上的应用 |
3.4.1 带有内反射结构Eu~(3+)离子掺杂透明玻璃的模具设计与制备 |
3.4.2 带有内反射结构的Eu~(3+)离子掺杂透明玻璃应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的IV性能分析 |
3.4.3 带有内反射结构Eu~(3+)离子掺杂透明玻璃应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的EQE性能分析 |
3.5 本章结果总结及努力方向 |
3.5.1 总结 |
3.5.2 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近紫外光激发Eu2+掺杂的蓝色荧光粉研究与制备 |
4.1 引言 |
4.2 三基色荧光粉的筛选与性能分析 |
4.2.1 LED芯片的选择 |
4.2.2 红绿蓝商业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对比分析 |
4.2.3 紫光芯片激发三基色LED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
4.3 Sr_5(PO_4)_3Cl:Eu~(2+)近紫外激发下转换蓝色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
4.3.1 Sr_5(PO_4)_3Cl的基质的晶体结构 |
4.3.2 Sr_5(PO_4)_3Cl:Eu~(2+)的制备与合成温度的优化 |
4.3.3 过量氯源对Sr_5(PO_4)_3Cl:Eu~(2+)荧光粉的优化 |
4.3.4 Eu2+浓度对Sr_5(PO_4)_3Cl:Eu~(2+)-(NH_4Cl)_2荧光粉发光强度的优化 |
4.4 LiCaPO_4:Eu~(2+)近紫外激发下转换蓝色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4.1 LiCaPO_4:Eu~(2+)荧光粉的制备与XRD分析 |
4.4.2 LiCaPO_4:Eu~(2+)荧光粉的激发发射光谱测试 |
4.4.3 Eu~(2+)掺杂浓度对LiCaPO_4:Eu~(2+)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近紫外光激发Eu~(2+)掺杂的荧光粉在暖白光LED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基于近紫外激发荧光粉暖白光LED的光谱优化与生物安全性 |
5.2.1 暖白光LED的光谱优化与司辰节律问题 |
5.2.2 暖白光LED生物安全性及蓝光危害的评价方法 |
5.2.3 暖白光LED结合光源的生物视觉安全性的性能优化方案 |
5.3 基于Sr_5(PO_4)_3Cl:Eu~(2+)蓝色荧光粉制备三基色暖白光LED及其性能测试 |
5.3.1 基于Sr_5(PO_4)_3Cl:Eu~(2+)蓝色荧光粉制备三基色暖白光LED |
5.3.2 制备的暖白光LED基于封装工艺的优化 |
5.3.3 制备的暖白光LED基于Sr_5(PO_4)_3Cl:Eu~(2+)蓝色荧光粉粒径大小的优化 |
5.3.4 基于Sr5(PO4)3Cl:Eu2+蓝色荧光粉制备的暖白光LED光谱优化 |
5.4 基于LiCaPO_4:Eu~(2+)青色荧光粉制备三基色暖白光LED及其性能测试 |
5.4.1 基于LiCaPO_4:Eu~(2+)青色荧光粉制备三基色暖白光LED |
5.4.2 基于LiCaPO_4:Eu~(2+)青色荧光粉制备的暖白光LED性能测试 |
5.4.3 全光谱暖白光LED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
5.5 白光LED的测试结果总结与努力方向 |
5.5.1 总结 |
5.5.2 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基于Eu~(3+)离子掺杂透明玻璃应用于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的总结 |
6.1.2 近紫外激发Eu~(2+)离子掺杂荧光粉在白光LED应用方面的总结 |
6.2 创新点与展望 |
6.2.1 创新点 |
6.2.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溶胶-凝胶法制备的GeO_2-SiO_2凝胶玻璃的红光发射(论文参考文献)
- [1]白光LED用镝铕掺杂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D]. 刘瑞旺.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2]稀土离子掺杂碱土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D]. 王群思.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掺锗二氧化硅光纤的物性调控研究[D]. 关晓宁.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基于荧光强度比技术的无机发光材料的温度传感性能研究[D]. 王强.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
- [5]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和玻璃陶瓷及NaYF4纳米晶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D]. 高震宇. 南昌大学, 2020(01)
- [6]掺稀土长荧光玻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的研究[D]. 裴熳亭.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稀土激活的硅酸盐荧光材料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D]. 李庆喜.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8]硅酸镁热释光剂量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发光机理研究[D]. 赵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微纳发光材料的绿色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 吴红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6)
- [10]近紫外激发铕离子掺杂材料的研究及其在下转换太阳能电池与暖白光LED中的应用[D]. 杨星. 厦门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