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文化中的异化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王梓一[1](2021)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指引和激励下,学界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和劳动观教育的研究纷纷涌现,并已取得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学界尚缺失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命题研究或直接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的研究就是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取决于人的劳动本质,有其哲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依据以及时代和大学生主体问题的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蕴涵是劳动本质观、劳动伦理观、劳动价值观、劳动主体观、劳动尊严观等思想观念构成的关联体系,这些基本的思想观念构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基本蕴涵是以大学为主体的教育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对大学生受教育主体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增强大学生的劳动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概念蕴涵注定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特征和价值意义。循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内涵,针对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构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四维路径。
齐阿娜尔[2](2021)在《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在文化整合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它既是多元文化互动的结果,也是多元文化需求的体现。首先,多元文化互动不是单一文化之间的互动,而是文化混搭互动。文化混搭是文化存在的常态形式。其次,教师是文化混搭的结果和体现,教师专业发展即通过文化整合能动回应文化混搭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即时专业情境下,文化混搭环境与个体认知在互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就是文化整合机制,文化整合水平代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对此,研究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教师为质化的个案研究样本,从教师职业文化视角,在宏观的文化混搭现实和微观的互动文化情境的动态关系中探究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具体描述和呈现了文化整合过程中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和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立足于职业群体的专业情境,从文化混搭环境和个体认知的互动关系中,以文化构成要素为内在分析线索,以我国多元一体文化为外部分析框架,以专业信念、专业能力、专业互动为分析内容,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展开了对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研究。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是在宏观社会结构文化中,是宏观社会关系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自组织过程。研究结论表明,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在社会文化层面是由社会文化结构和关系决定的即时专业情境下的文化互动;在职业群体层面是由价值整合和规范整合而达成的意义整合;在认知因素层面是由价值一体化发展和规范认同而达成的职业认同。研究价值在于,一是有利于在系统论的自组织理论框架内,从宏观社会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的关系中全景性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整体图景、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二是在全球视野下,在国家间和国家嵌套内的文化合作和依存关系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弹性理解框架和可操作的实践框架,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有效性政策制定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通过集合个案的质化研究,以文化会聚主义为研究理念,以文化动态建构的解释性建构为研究取向,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为具体研究方法,以共时描述——解释分析——理解建构为表现形式,以文化整合为研究视角,分别从文化的价值、规范和符号维度展开了对教师专业信念、专业能力和专业互动的调查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呈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专业信念领域中的价值认同是文化动力机制,多元一体文化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价值的双元生成与一体化发展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能力领域中的规范互动是文化支持机制,多元文化规范互动和价值一体化发展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规范认同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互动领域中的意义共享是文化协同机制,即时专业情境下的互动需求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职业认同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最后总结性呈现了文化整合取向的教师专业素的同时,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上理解性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王建肖[3](2021)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发展策略研究 ——以隆尧县“泽畔藕”为例》文中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农产品市场中,通过区域公共品牌的建立与发展来凸显农产品特色与品质,已经成为我国各地优质农产品产区稳固自身市场地位、开拓市场领域的重要途径。本文选择河北省隆尧县“泽畔藕”品牌作为研究对象,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莲藕协会主要负责人、政府主管部门等五个角度对“泽畔藕”的品牌产业、品牌特色、品牌载体、品牌宣传和品牌价值五个维度进行了多方位的深入访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泽畔藕”品牌存在品牌产业薄弱、品牌商标众多、品牌特色不鲜明、品牌载体单一、品牌推广保守和品牌价值不受重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竞争优势理论,以钻石模型为分析工具,从生产要素、市场条件、相关产业、市场战略、政府和机遇六个角度,对泽畔藕”品牌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本文从产业发展、品牌特色、品牌载体、品牌宣传和品牌价值五个方面提出“泽畔藕”品牌发展策略。本文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进行研究。本研究一方面着眼于农村区域经济的全局性和长期性发展,凸显了研究对象的公共属性,突破了以往纯商业视角的农产品品牌研究界限;另一方面,强调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相关概念,从层次分明的品牌概念角度分析区域品牌的发展路径。本研究为农村区域公共品牌发展的相关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可行性对策建议,为其他地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潘军[4](2020)在《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职生态美育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构建人的生态生存观。文章指出,高职院校应重视教育本义,基于培养"现代和谐职业人"的理念,从关注人的技术水平提高转换到关注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命质量层面,进而实现高职人才的未来从"技术地生存"向"诗意地栖居"升华,在这方面,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职生态美育大有作为。
陈诗祺[5](2020)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物质组成部分,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种现象。同时,岭南建筑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需要满足人们实用和审美需要的双重目的。然而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实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岭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创新性”四大文化特征,而对岭南文化固有的“奇异性”和“怪而实用”的文化特征并未予以重视,也没有过多关注在创新与变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创造出某些古今中外都不曾出现过的“奇怪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审美属性的研究也多从“美”的角度切入,而忽视了审美上的“怪诞”在中国古已有之,也没有对岭南建筑审美上的“怪”和功能上的“实用”之间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和客观事实形成全面、统一的学术品格认识。因此,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补充和完善岭南建筑、岭南美学与艺术的研究体系有所帮助,同时为当代岭南建筑的创新实践探索提供美学思想和设计手法的理论依据。首先,论文的第二章以地域文化为背景,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三个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具体成因及其在建筑上的表现。其次,论文的第三到五章从建筑类型、平面布局、建筑形象、建筑细部和建筑装饰各要素出发,结合典型案例考察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在岭南传统建筑、岭南西式建筑、岭南园林建筑中的具体表现和内在规律。由于“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类型的建筑受不同的主导文化影响,具有不同的“怪”的参照对象。故本文在案例分析中多采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方法,先阐明“不怪”的基准点是什么,再具体分析各类型的岭南建筑“怪”在哪里,为什么“怪”,以及“怪”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在第三章中,以寺庙建筑、宗祠建筑和开平碉楼为例,指出:岭南传统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在第四章中,以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为例,指出:岭南西式建筑以西方宗主国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在第五章中,以清代岭南私家园林中的岭南庭园建筑和行商园林建筑为例,指出:岭南园林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受中国传统文化、岭南原着文化、西方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岭南建筑具有“怪而实用”的二重统一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和实用至上的设计原则。其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体现了不拘一格、重在适用的变革意识。在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岭南建筑不特意追求设计手法的纯正,不必要遵循非实利的标准和规范,也不过分介意引入的异质元素和建筑的其它各部之间是否协调一致,因此经常会创造出一些非常规的建筑类型、不拘一格的平面布局、折衷“混搭”的建筑形象、夸张变形的建筑细部、世俗功用的建筑装饰等等,呈现出与该类型建筑主流的、标准的做法相比“大异其趣”的审美表现形式。在这里,“怪”是与建筑实用性相适应的,与传统审美标准有出入的美学形式,是一种非主流的、另辟蹊径的创造形式。“怪而实用”既是一种创新美学,也是一种创新手法。
刘香君[6](2020)在《论朱天心小说的创作风格》文中认为朱天心作为台湾地区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她热衷于中短篇小说的写作。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这主要取决于台湾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其个人成长经历。深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的她,也受到现代作家胡兰成与张爱玲其人及作品的感染熏陶。同时日本文学与台湾地区本土文学也为她的创作奠基深厚的文学基础。朱天心的小说创作风格如同其偏好的主题一样复杂多样,既充满驳杂陌生的技巧,也具有多重文化的交融。多年来,在朱天心小说研究的领域,其中书写内容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包括从眷村族群与民族历史中衍生的身份认同、家国想象、政治民生弊病、现代都市边缘化意识等内容。从中我们发现针对其创作风格的研究仍有所欠缺,因此,本选题可丰富对朱天心小说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由文本细致解析入手,从小说创作的技巧、结构与语言三个方面来探究朱天心小说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意义与方法,在大量文献资料之中整理出目前关于朱天心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释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同时还对朱天心小说创作的历程进行梳理,并论述台湾地区历史背景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一章论述朱天心多元独特的叙事技巧。其一是个人经验画面片段化叙事,叙事的起点与终点通常停留在个人经验的封闭性中。其片段性叙事主要以回忆性经验内容为主,同时看似碎片化的形式之中又包含着明晰和同一的主题强调与并置,以议论与思想为主的心理逻辑叙述中也包含着戏剧性的内容。其二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类同”书写,也即人物的群体化倾向以及人与物的“联同”书写。其三,她善于采用电影化场景的印象速写手法,这意味着小说场景氛围有文艺怀旧影片的既视感与闪现式印象捕捉,文中的速写式描绘能简单铺陈环境与形象,细腻描摹与体现心理。第二章探讨朱天心小说的三种主要结构艺术。其一,小说中善于运用人称转换与情节重组的嵌套结构。采用嵌套结构组织小说时,以人称转换与关联性情节为标志来体现结构层次。其二,意象与象征串联式结构表明小说的象征意义。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寓言典故象征的连接结构;象征性意象的平衡推进结构;精神象征的隐现串接结构。其三,非线性空间叙事结构。这展现了朱天心在其小说中构建的二重空间:一是对话式主体意识空间结构,主要由主人公的思想意识内容建构;二是漫游式移动空间叙事结构,核心表现为历史地理化与历史空间重叠。第三章从语言风格的特色方面来赏析朱天心小说。其语言具有多重风貌。首先是典雅与通俗并立。典雅主要表现在偏好运用文言与书面语词汇,以及引用诗词传达美感;通俗则在于俗语、口语、方言等民间语言的融汇。其次简约与繁复结合。语言形式上精约动词的使用与“剪断”型句式都形成了语言短促有力与言约意丰的特征;而繁复则表现在音乐性的节奏美感,诸如同声同韵叠词、音节音组重复与歌词内容反复。最后是寒凉与华丽。朱天心大量使用“凉”字词汇,形成小说独有的冷调氛围与人物的寒凉心境;浓烈纯粹的色彩与想象则形成语势飘逸多姿的华丽篇章。结语部分梳理总结全文内容,并简要解析结构中双线情节的特殊表现。
陈书纪[7](2020)在《乡土依恋与闽东区域文化自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同志在闽东时提出要传播"闽东之光",增强文化自信,以进一步发展闽东,振兴闽东。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闽东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这是闽东人民文化自信之源。闽东区域文化具有极强的乡土性,闽东区域文化下闽东人的乡土情结较为浓厚。但是,在实践中,闽东区域文化自信存在许多需要克服的难题。从乡土依恋的视角,探讨增强闽东区域文化自信,具有可行性。
武淑梅[8](2020)在《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的新形势,社会成员价值观呈现多元多样的新特点,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社会思潮中凝聚大学生的价值共识,是高等院校亟待破解的重要问题。美国在两百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价值观教育理论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跨越时空,对新时代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遵循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实践路径及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展开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以扬弃的态度,积极探索其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益借鉴。论文由基础理论部分和应用研究部分构成。基础理论部分在诠释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相关释义的基本前提下,对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实践路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为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勾勒了一幅总体性“认知图谱”。美国在长期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个人主义、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为主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把这些价值观成功植入大学生的头脑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美国高校主要诉诸于行政管理、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堂和社会实践五种可行的实践路径。在此基础上,论文宏观抽象地概括了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特征,即教学引导与行政管理的有机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直接课程和间接课程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统一、注入教学与启发教学的有机统一。进而依托现有研究成果和当前状况对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和预测,即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政策趋向加强化、价值观教育的教师品性趋向标准化、价值观教育的教育学科趋向全科化、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趋向国际化。应用研究部分首先采用辩证法提出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三个批判点,即价值观教育活动难以获得社会认同、价值观教育内容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价值观教育路径难以保证教育效果。进而始终秉持扬弃的态度,提出其对新时代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六点经验启示,即完善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政策、制定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整体规划、加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行政管理、完善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建设、加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师德建设、注重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隐性维度。
王宣懿[9](2020)在《陕西乡土文学英译审美再现策略研究 ——基于贾平凹长篇小说九十年代后译本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在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下,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正是跟进我国文化战略的重要方式。中华民族得以长盛不衰的根源在于源远流长的厚重文化,而文学因其艺术特征能对特定的文化环境进行广阔的表现及深度地挖掘,也因此成为当前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优秀的乡土题材小说作品实为首要选择。以贾平凹先生的作品为其中代表的陕西乡土文学,在翻译领域至今仍具有巨大研究和开发价值,近年来也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置于中西审美差异固有的现实中,如何重现原作文化审美价值是译者所需迎接的挑战。不同文化通过译介实践得以对话和交流,有效的策略选择亦是文化战略的根本前提。近年来学者们也意识到译介实践不止于达意与句法层面的约定俗成,更在于其文化美感的重现。美学的发展为文化翻译的策略选择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其旨在帮助了解翻译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高在翻译中的实际处理能力。此外,与作者的创作过程相当,以译者的艺术修养及文化理解为重要推动才能最终实现翻译对文化输出的作用及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审美意识需参与全程,且需以读者需求为最终目的,将译本的审美价值功能发挥至最大。本文将立足于对陕西乡土文学文本的深度理解和研究,以非形式系统层面切入,对其中文化负载内容为核心关照,旨在以并结合确切语料展开研究,并在翻译美学思想的指导下立足具体案例,探索美感再现策略的选择,及审美主客体于译介实践中关系的维持与相互适应的方式,并对乡土文学的英译实践提出理论的归纳及实践方法的总结,为文化译介实践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与铺垫。前言部分将介绍选题背景及其意义,并概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将从译者创作和读者接受维度两方面考察,分析宏观文化战略下乡土文学的译介的需求。第二章将以陕西乡土文学的英译为例,分析在审美再现的需求下,对于文化美感重现的关注和需求。第三章将具体归类并分析阐释贾平凹九十年代后英译作品审美再现策略选择方式,阐述其为译学研究所提供的价值与借鉴意义,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张帅杰[10](2019)在《人文视角下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研究 ——以秀山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秀山地处武陵山脉中段,四川盆地东南缘外侧,为渝东南重要门户,属多民族聚居区,加之天然屏障的地理隔离,孕育和维系了其深厚的地域文化与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景观。目前,对于少数民族聚落景观形态的研究大都以物质形态、自然生态等传统领域为主,在更广阔的人文视野下对其深层人文动因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本文借助于人文的动态视角,立足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重点,以详实的秀山地方志资料与实地调研成果为依据,通过建立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宏观层面”与“中微观层面”的关联性研究通道,分别对“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各阶段人文环境演变对于其聚落形态的宏观调控与约束作用”、“秀山地区土家族对于人文环境演变的主观能动性选择”两个层面进行探讨。研究成果以期为促进秀山地区城乡协调发展,重塑土家族聚落的地域性、民族性景观提供参考,为历史文化价值突出的其他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的和谐人居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全文共六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背景理论与研究原理的阐述。包括研究工作的准备,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视野的确定,梳理与回顾了国内外与本文选题相关联的研究动态,介绍了指导论文写作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总体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第二章)是对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宏观地域背景的理论概述,作为本文研究开展的前提。具体介绍了秀山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和当地土家族的基本情况,并根据秀山地区土家族的人文环境背景、历史沿革及相关文献理论的研究与梳理整合,划分论文的研究阶段。在宏观层面上,将其聚落发展过程分为了萌发起源期、形成发展期、完善成熟期和异变衰败期四个时期分段,为后续章节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铺垫。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为机制要素与形态特征的研究分析。第三章是对人文环境演变过程中,人文因子对于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形态阶段性特征的约束、调控作用的分析研究。以制度因子为主要切入点,结合经济技术因子、社会文化因子,分别对上述各时期分段下人文环境演变与其作用下形成的稳定聚落形态进行宏观、抽象的界定,进而系统的把握与认识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形态的阶段性特征与内在人文动因对于“形态”的影响作用机制。第四章为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的“特性”研究。以秀山地区土家族传统村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深入详实的调研踏勘基础上,通过对具有阶段性特征的物化结果的探究分析,分别从整体空间形态、景观构成要素、景观界面特征、空间结构与景观节点的组织方式四个层次,对其景观形态外显特征与人文环境进行关联性研究。第五章是对现阶段秀山地区土家族传统聚落景观的综合性考察。通过对秀山地区土家族传统聚落“外在形态”、“路径交通”、“空间结构”与“规模体量”四个方面的剖析,结合调研成果及相关资料的整合,对正处于“异变衰败”中的秀山地区土家族传统聚落景观在发展过程中所凸显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梳理与分析。第四部分(第六章)为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思考与总结。通过对上述宏观层面聚落形态阶段性特征与人文环境演变之间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中微观层面聚落景观形态地域民族“特性”的提取发掘,结合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的发展现状、面临困境与发展机遇,初步提出了以“人文内涵与景观载体相互协同”为核心的聚落可持续发展的总结与思考。
二、区域文化中的异化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文化中的异化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根据 |
第一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理论根据 |
一、哲学根据:人的本质是劳动 |
二、教育学根据:劳动教育思想 |
第二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现实根据 |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缺失问题 |
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实践的需要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主要形态和基本内容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观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劳动观 |
二、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劳动观 |
三、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内容 |
一、劳动本质观 |
二、劳动伦理观 |
三、劳动价值观 |
四、劳动主体观 |
五、劳动尊严观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蕴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概念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概念辨析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特征 |
一、人民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
二、主导性与多元性的统一 |
三、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 |
四、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
第三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价值 |
一、有利于纠正大学生劳动观错误偏差 |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三、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
第四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路径 |
第一节 通过学校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
一、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实现课程育人 |
二、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 |
第二节 通过家庭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
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理念 |
二、家长要为子女做好劳动榜样示范 |
第三节 通过社会教育丰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
一、丰富社会文化中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相关理论资源 |
二、搭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宣传和实践平台 |
三、激发先进劳动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 |
第四节 通过自我教育涵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
一、大学生要在劳动观念方面自我反省 |
二、大学生要在劳动习惯方面自觉养成 |
三、大学生要在劳动精神方面自主升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文化混搭的普遍现实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客观要求 |
(三)多元文化教师的必然选择 |
二、文献述评 |
(一)文献综述 |
(二)文献简评 |
三、研究问题、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价值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借鉴与框架建构 |
一、多元文化互动理念的选择 |
(一)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反思 |
(二)文化会聚主义及其契合 |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借鉴 |
(一)自组织理论:宏观理论视角 |
(二)多元文化理论:文化整合视角 |
(三)符号学与符号互动论:微观理论视角 |
三、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框架建构 |
(一)核心概念 |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分析框架 |
小结 |
第二章 质化的个案研究 |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质化研究 |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集合个案 |
(二)解释性建构的研究取向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一)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调查工具的选择与设计 |
小结 |
第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
一、专业信念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
(一)关于专业自我的信念 |
(二)关于学生发展的信念 |
(三)关于教育教学的信念 |
二、群体社会化进程中的价值认同 |
(一)群体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速写 |
(二)群体社会化对双文化价值认同的影响 |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动力机制 |
(一)价值认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
(二)多元一体文化: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 |
(三)价值的双元与一体: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 |
小结 |
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
一、专业能力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
(一)双文化角色规范的习得能力 |
(二)双文化知识规范的习得能力 |
(三)双文化技能规范的习得能力 |
二、群体继续社会化进程中的规范认同 |
(一)双文化经历是规范认同的基本途径 |
(二)语言文字是规范认同的主要媒介 |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支持机制 |
(一)规范互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
(二)多元一体化: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 |
(三)规范认同: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 |
小结 |
第五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
一、专业互动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
(一)校内教研 |
(二)课程实施 |
(三)校外培训与交流 |
二、群体再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认同 |
(一)共享的社会文化经验是基础 |
(二)共享的职业互动规范是推力 |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协同机制 |
(一)意义共享: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
(二)即时专业情境: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 |
(三)职业认同: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 |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一、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素养 |
(一)文化整合:专业信念的确定性 |
(二)文化整合:专业能力的胜任性 |
(三)文化整合:专业互动中的建构性 |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 |
(一)社会文化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
(二)职业群体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
(三)认知因素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发展策略研究 ——以隆尧县“泽畔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定义 |
2.1.2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主体 |
2.1.3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3 隆尧县“泽畔藕”品牌现状及问题调查 |
3.1 “泽畔藕”品牌发展现状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对象 |
3.1.2 样本选择 |
3.1.3 调查内容设计 |
3.2 隆尧县“泽畔藕”品牌发展问题调查结果 |
3.2.1 品牌产业基础薄弱 |
3.2.2 品牌优势不鲜明 |
3.2.3 品牌特色不明显 |
3.2.4 品牌内涵不深刻 |
3.2.5 品牌知名度低 |
3.2.6 品牌价值难以彰显 |
4 隆尧县“泽畔藕”品牌问题成因分析 |
4.1 品牌基因发展不均衡 |
4.2 品牌需求强度有限 |
4.3 相关服务性产业对接不紧密 |
4.4 品牌战略管理缺失 |
4.5 政府重视程度低 |
4.6 错失发展外部机遇 |
5 隆尧县“泽畔藕”品牌发展策略 |
5.1 品牌产业升级策略 |
5.1.1 加强龙头企业带动经营 |
5.1.2 推动行业协会主导经营 |
5.1.3 支持跨区域合作经营 |
5.2 品牌特色强化策略 |
5.2.1 明确品牌定位,塑造品牌形象 |
5.2.2 实行标准化生产,培育高质量品牌 |
5.2.3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 |
5.3 品牌载体强化策略 |
5.3.1 追溯文化渊源,增进文化认同 |
5.3.2 做好品牌文化设计,突出悠久文化优势 |
5.3.3 构建区域品牌文化体系,发挥品牌建设主体作用 |
5.4 品牌宣传提升策略 |
5.4.1 转变以往传播方式,拓展品牌传播渠道 |
5.4.2 建设营销服务平台,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 |
5.4.3 统筹合理市场建设,加快向高质量品牌转变 |
5.4.4 注重新媒体优势作用,缩小与消费者距离感 |
5.5 品牌价值提升策略 |
5.5.1 增强农产品区域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经营能力 |
5.5.2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品牌管理 |
5.5.3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增强品牌发展动力 |
5.5.4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农产品安全认证 |
5.5.5 完善品牌法制保障,维护品牌合法权益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泽畔藕”品牌现状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职生态美育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文明时代呼唤高职生态美育 |
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高职生态美育因子 |
三、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高职生态美育资源 |
四、中国非遗中的高职生态美育实践 |
结语 |
(5)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的区间限定 |
1.1.2 研究对象的时间限定 |
1.1.3 “怪而实用”的概念界定 |
1.1.4 岭南建筑中“怪”的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形成与表现 |
2.1 岭南自然环境的影响 |
2.1.1 岭南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实用精神 |
2.1.3 自然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
2.2 岭南政治经济的影响 |
2.2.1 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开展与持续 |
2.2.2 社会历史和政治局势的变革 |
2.2.3 政治经济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
2.3 岭南文化环境的影响 |
2.3.1 岭南文化概述 |
2.3.2 文化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
2.4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表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传统建筑 |
3.1 寺庙 |
3.1.1 宗教异化、不拘约束的澳门妈阁庙 |
3.1.2 因地制宜、“怪而实用”的云浮新兴国恩寺 |
3.2 祠堂 |
3.2.1 世俗功用、不忌对比的广州陈氏书院 |
3.2.2 祠庠合一、中西杂糅的开平余氏宗祠 |
3.3 开平碉楼 |
3.3.1 开平碉楼的形成 |
3.3.2 拼搭创造、整体折衷的开平碉楼 |
3.4 岭南传统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 |
3.4.1 岭南传统建筑在自然适应性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
3.4.2 岭南传统建筑在“重商”思想和世俗文化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
3.4.3 岭南传统建筑“自下而上”对外来风格的主动吸收与综合创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西式建筑 |
4.1 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 |
4.1.1 中西杂糅的广州十三行 |
4.1.2 不合经典的西式古典风沙面租界建筑 |
4.2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
4.2.1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的形成 |
4.2.2 “怪而实用”、中西杂糅的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
4.3 岭南西式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 |
4.3.1 岭南西式建筑非正统、非主流的古典主义 |
4.3.2 岭南西式建筑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折衷主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园林建筑 |
5.1 岭南庭园建筑 |
5.1.1 “连房广厦”、高空发展的东莞可园 |
5.1.2 几何庭园、极致对比的番禺余荫山房 |
5.1.3 新异实用、中西杂糅的潮阳西园 |
5.2 行商园林建筑 |
5.2.1 “怪而实用”的潘长耀花园与秋江池馆 |
5.2.2 “怪而实用”的海山仙馆与花地馥荫园 |
5.3 岭南园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 |
5.3.1 岭南园林建筑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建筑类型 |
5.3.2 岭南园林建筑因地制宜、因需而变的平面布局 |
5.3.3 岭南园林建筑夸张变形、中西合璧的建筑形象和装饰手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论朱天心小说的创作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多元独特的叙事技巧 |
第一节 个人经验画面片段化叙事 |
一、回忆性经验为主的零散型叙事 |
二、主题并置:碎片化形式的融合 |
三、心理片段书写的戏剧化 |
第二节 “类同”书写:人与人以及人与物 |
一、人与人的群体化书写 |
二、人与物的联同化书写 |
第三节 电影化场景的印象速写手法 |
一、舒缓与暗淡:电影场景感的简约呈现 |
二、叙述与描写:场景闪现与空镜头 |
三、暗示与伏笔:冲突与高潮的淡化 |
第二章 异彩纷呈的结构艺术 |
第一节 人称转换与情节重组嵌套结构 |
一、以人称转换为标志的嵌套结构 |
二、关联性情节重组的嵌套结构 |
第二节 意象与象征串联式结构 |
一、寓言典故象征的连接结构 |
二、象征性意象的平衡推进结构 |
三、精神象征的隐现串接结构 |
第三节 非线性空间叙事结构 |
一、对话式主体意识空间结构 |
二、漫游式移动空间叙事结构 |
第三章 多重风貌的语言特色 |
第一节 典雅与通俗:现代性的互文 |
一、文言与书面语词汇 |
二、诗词入文的书卷味 |
三、俗语口语方言融汇 |
第二节 简约与繁复:言约意丰的韵味 |
一、精约动词与“剪断”型句式 |
二、音乐性的节奏美感 |
第三节 寒凉与华丽:生命姿态的“主体”描绘 |
一、冷调氛围与心境 |
二、浓烈纯粹的色彩 |
三、语势绚丽飘逸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课题 |
致谢 |
(7)乡土依恋与闽东区域文化自信(论文提纲范文)
一、闽东区域文化的乡土性与闽东人的乡土依恋情结 |
(一)闽东区域文化的乡土性 |
(二)闽东区域文化下闽东人的恋土情结 |
二、构建闽东区域文化自信过程中的“四大焦虑” |
(一)批判与逃离:区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断层 |
(二)依恋与回归:区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反魅 |
(三)解构与重构:区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革与异化 |
(四)失知与失觉:重构文化自信过程中主体性的缺失 |
三、乡土依恋视角下闽东区域文化自信的构建 |
(一)立足乡土依恋,增加文化认同,强化区域文化自信 |
(二)立足乡土依恋,鼓励 “返乡”潮,激活区域文化自信 |
(三)立足乡土依恋,引导区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
1.闽东区域文化的神圣性和世俗化 |
2.强化闽东区域文化自信的主体性参与 |
(8)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政策导向: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学科背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推进 |
(三) 研究视野:价值观教育研究呈现跨国别的发展趋势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三) 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意义 |
(五) 创新思考 |
第一章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相关释义 |
第一节 价值观 |
一、价值观的概念 |
二、价值观的特点 |
三、价值观的功能 |
第二节 价值观教育 |
一、价值观教育的含义 |
二、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
三、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
第三节 美国价值观教育 |
一、美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
二、美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
三、美国价值观教育的历程 |
第二章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个人主义 |
一、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
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表现 |
第二节 自由 |
一、美国自由价值观的形成 |
二、美国自由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自由价值观的表现 |
第三节 平等 |
一、美国平等价值观的形成 |
二、美国平等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平等价值观的表现 |
第四节 民主 |
一、美国民主价值观的形成 |
二、美国民主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民主价值观的表现 |
第五节 法治 |
一、美国法治价值观的形成 |
二、美国法治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法治价值观的表现 |
第三章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一、政策制度中的价值观导向 |
二、职能运作中的价值观导向 |
第二节 教学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一、以不同学科知识涵养价值精神 |
二、以不同思维能力提升价值判断 |
三、以不同课程主题引领价值取向 |
第三节 教学大纲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一、教学大纲课程目标中的价值导向 |
二、教学大纲课堂纪律中的价值导向 |
第四节 教学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一、课堂中的价值观了解与认知 |
二、课堂中的价值观判断与选择 |
三、课堂中的价值观体验与固化 |
第五节 社会实践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一、服务学习中的价值观教育 |
二、海外学习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三、社会实习中的价值观教育 |
第四章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征与趋势 |
第一节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教学引导与行政管理的有机统一 |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 |
三、直接课程和间接课程的有机统一 |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统一 |
五、注入教学与启发教学的有机统一 |
第二节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一、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政策趋向加强化 |
二、价值观教育的教师品性趋向标准化 |
三、价值观教育的教育学科趋向全科化 |
四、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趋向国际化 |
第五章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批判与借鉴 |
第一节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批判反思 |
一、价值观教育活动难以获得社会认同 |
二、价值观教育内容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
三、价值观教育路径难以保证教育效果 |
第二节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借鉴 |
一、完善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政策 |
二、制定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整体规划 |
三、加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行政管理 |
四、完善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建设 |
五、加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师德建设 |
六、注重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隐性维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9)陕西乡土文学英译审美再现策略研究 ——基于贾平凹长篇小说九十年代后译本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选题意义 |
2.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乡土文学译介需求 |
1.1 以译者创作维度的考察 |
1.1.1 缩小文化距离促成审美再现 |
1.1.2 增强文化适应性:混合策略下的民族性回归 |
1.2 以接受维度考察:增强读者审美需求关切与文化适应性 |
1.2.1 关切中西思维习惯差异及读者审美偏爱 |
1.2.2 强调文化适应性与读者审美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陕西乡土文学特征与翻译审美再现途径 |
2.1 陕西乡土文学特征与译介难题 |
2.1.1 陕西乡土文学特点 |
2.1.2 陕西乡土文学文本审美特征体现 |
2.1.3 陕西乡土文学译介难题与审美不足的原因 |
2.2 陕西乡土文学英译审美再现实现途径与关注点调整 |
2.2.1 审美再现规律与途径 |
2.2.2 陕西乡土文学英译审美再现关注点转移 |
2.2.3 翻译审美再现需求 |
2.2.4 乡土文学译介审美再现标准与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贾平凹作品九十年代后译本释译审美再现策略选择 |
3.1 陕西乡土小说中文化语词分类及文化美感呈现实例研究 |
3.1.1 文化重叠词汇:共鸣的审美体验 |
3.1.2 文化冲突性的词汇:审美代偿策略 |
3.1.3 文化空缺词汇:审美补足策略 |
3.2 文化翻译审美重现构建价值 |
3.2.1 拓展读者审美视界 |
3.2.2 满足读者期待视野与促进文化传播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人文视角下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研究 ——以秀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内容和视野确定 |
1.2.1 研究视野 |
1.2.2 研究内容 |
1.3 对象界定与研究意义 |
1.3.1 对象界定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1.4.1 人文视野 |
1.4.2 传统村落 |
1.4.3 景观形态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综述 |
1.5.1 土家族聚落的相关研究 |
1.5.2 聚落景观形态的相关研究 |
1.6 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秀山地区土家族的地域文化背景 |
2.1 土家族的分布范围 |
2.2 秀山人文及自然环境概况 |
2.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2 社会人文环境 |
2.3 秀山地区土家族的历史文化背景 |
2.3.1 秀山地区土家族概况 |
2.3.2 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发展的阶段性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3 人文因子影响下的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形态 |
3.1 人文因子与少数民族聚落形态 |
3.1.1 制度因子 |
3.1.2 经济技术因子 |
3.1.3 社会文化因子 |
3.2 人文环境演变与聚落形态的阶段性特征 |
3.2.1 萌发起源期——枕山臂水,密居无序,初具规模 |
3.2.2 形成发展期——匀质紧凑,等级分明,宗教勃兴 |
3.2.3 完善成熟期——土汉交融,礼制凸显,聚居多样 |
3.2.4 异变衰败期——粗放均质,文化杂糅,拟象异变 |
3.3 非正式制度因子对于聚落空间格局的直接影响 |
3.3.1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
3.3.2 空间布局与风水观、生命观 |
3.3.3 以血缘、亲缘为主的自组织形态 |
3.4 本章小结 |
4 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 |
4.1 整体空间形态 |
4.1.1 组团状 |
4.1.2 团块状 |
4.1.3 散列状 |
4.1.4 条带状 |
4.2 景观构成要素 |
4.2.1 物质景观要素 |
4.2.2 精神景观要素 |
4.3 景观界面特征 |
4.3.1 底界面——就地取材,多样统一 |
4.3.2 侧界面——顺天致性,相得益彰 |
4.3.3 顶界面——稳中有变、脊饰繁多 |
4.4 边界、中心、路径——空间结构与景观节点的组织方式 |
4.4.1 突出的路径导向 |
4.4.2 隐含的边界限定 |
4.4.3 动态的中心聚集 |
4.5 本章小结 |
5 异变衰败中的秀山地区土家族传统聚落景观 |
5.1 技术革新与形态异质 |
5.2 宗教异变与景观拟象 |
5.3 交通升级与结构离散 |
5.4 边界外延与规模矛盾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思考与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区域文化中的异化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研究[D]. 王梓一.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D]. 齐阿娜尔.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发展策略研究 ——以隆尧县“泽畔藕”为例[D]. 王建肖.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4]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职生态美育研究与实践[J]. 潘军. 艺术教育, 2020(10)
- [5]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D]. 陈诗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论朱天心小说的创作风格[D]. 刘香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乡土依恋与闽东区域文化自信[J]. 陈书纪.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8]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武淑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陕西乡土文学英译审美再现策略研究 ——基于贾平凹长篇小说九十年代后译本的考察[D]. 王宣懿. 西北大学, 2020(07)
- [10]人文视角下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研究 ——以秀山地区为例[D]. 张帅杰.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