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树林湿地研究进展

我国红树林湿地研究进展

一、我国红树林湿地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闻馨[1](2021)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信息提取与地上生物量反演》文中认为红树林湿地作为重要的滨海湿地类型,在维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以及调节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胁迫,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面临威胁。我国红树林湿地面积锐减、生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退化,亟需进一步保护和恢复。面积、群落类型与地上生物量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与生物多样性、碳循环、土壤养分分配以及栖息地环境等息息相关。掌握准确的空间分布和地上生物量信息,能够为合理保护、管理和恢复红树林湿地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受制于淤泥质土壤和潮汐周期性浸淹的影响,红树林湿地实地调查困难,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准确、时空连续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监测。国内外学者在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信息提取及地上生物量反演遥感研究中已取得大量成果,但在以下方面面临挑战:(1)如何快速、准确地实现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提取?(2)如何使用免费数据源区分具有相似光谱特征的红树林湿地植物群落?(3)近年来兴起的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 DAR)数据、Sentinel-2(S2)多光谱卫星影像以及国产高分二号(GF2)卫星影像在红树林湿地地上生物量反演中的应用与对比有待更多的探讨。因此,本文以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研究区域,探讨多源遥感数据在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信息提取和地上生物量反演中的应用。首先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获取互花米草生长期和衰败期的S2影像,使用OTSU图像自适应分割阈值算法(简称OTSU算法)自动求取NDVI阈值,实现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提取;其次基于GEE,使用密集时间序列(2019~2020年)S2影像构建三种红树林湿地植物群落的NDVI物候曲线,并将物候特征用于群落分类。最后基于Li DAR、S2和GF2数据提取的遥感特征变量,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基于单一光学数据和集成光学与Li DAR数据的红树林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反演模型(包括分别基于S2、GF2数据构建的S2模型和GF2模型,以及分别集成Li DAR与S2数据、Li DAR与GF2数据构建的Li DAR-S2模型和Li DAR-GF2模型),对比不同模型精度,并评价特征变量的重要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GEE平台,利用多时相S2数据,使用OTSU算法自动求取NDVI分类阈值,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识别和提取红树林湿地。分类结果总体精度93.72%,红树林湿地的制图精度达94.33%,误差主要来自混合像元。该方法结合了S2数据免费、重访周期短、分辨率高的优势,以及高效的GEE平台和OTSU算法,在大尺度的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精细化制图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2)利用密集时间序列S2影像,结合研究区红树林物候特征,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红树林湿地植物群落分类。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到86.20%,较单一影像的分类精度具有明显提升,表明NDVI物候特征在该区域的红树林湿地植物群落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同地区红树林物候受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故该方法在其他地区的适用性和适用尺度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区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群落总面积分别为25.18 hm2、19.08 hm2和13.29 hm2。(3)基于Li DAR、S2提取的遥感特征变量,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红树林湿地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可以实现准确估算(估算精度R2=0.60,RMSE=21.75 t/hm2)。集成Li DAR与光学遥感数据估算红树林湿地地上生物量优于仅使用光学数据,S2数据优于GF2数据。集成Li DAR及S2数据能够综合反映植被冠层丰富的光谱信息以及垂直结构信息,适用于红树林湿地地上生物量反演,GF2数据由于缺少重要的红边和短波红外波段信息而反演精度较低。研究区红树林湿地地上生物量总量为5200.67 t,秋茄、桐花树、白骨壤总生物量依次为2216.50 t、1691.12 t和1293.05 t。

李华薇,徐向荣[2](2022)在《中国典型红树林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和替代型溴系阻燃剂污染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中国四省区(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共16处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和5种替代型溴系阻燃剂(alternative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ABFRs)的污染特征,包括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 DBDPE)、1, 2-双(2, 4, 6-三溴苯氧基)乙烷[1, 2-bis (2, 4, 6-tribromophenoxy) ethane,BTBPE]、六溴苯(hexabromobenzene,HBB)、五溴甲苯(pentabromotoluene,PBT)和五溴乙苯(pentabromoethylbenzene,PBEB)。结果表明, PBDEs、DBDPE和BTBPE在我国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广泛存在,而HBB、PBT和PBEB仅在部分红树林湿地检出。PBDEs总含量的均值范围为1.39~293ng·g–1(干重),其污染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p=0.016),并且与当地人口和经济水平显着正相关(p<0.01)。在红树林沉积物样品中, BDE 209是最主要的同系物,占PBDEs总含量的72%~96%;DBDPE和BTBPE是最主要的ABFRs,浓度的均值范围分别为0.489~29.4ng·g–1(干重)和0.0127~1.11ng·g–1(干重)。BDE209与其替代品DBDPE的含量显着正相关(p<0.01),反映出二者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空间分布的相似性,这说明BDE209和DBDPE可能具有相似的污染源和/或环境行为。DBDPE与BDE209的浓度比值范围为0.0839~0.925,表明我国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DBDPE的污染水平还未超过BDE 209,但ABFRs逐渐替代使用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万瑞安[3](2020)在《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提出本文以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和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运用了地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沉积物质量基准法、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运用多元统计和铅锶钕同位素示踪探究了重金属来源。湿地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整体较为稳定,pH范围(均值)为6.12~8.05(6.90),多呈中性或略偏酸性,氧化还原电位(Eh)范围(均值)为-34 mV~67 mV(24.22mV),以还原性为主,可溶性盐含量范围(均值)为1.99‰~7.04‰(3.81‰),有机碳含量范围(均值)为10.82 g?kg-1~61.93 g?kg-1(22.11 g?kg-1),机械组成以粉砂组分为主(含量范围47.15%~70.72%),其次为黏土组分(含量范围19.65%~37.58%)和砂组分(含量范围1.09%~29.76%)。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mg·kg-1)大小顺序依次为:Fe(38928.38±1653.36)>Mn(1077.32±289.81)>Zn(146.57±10.31)>V(86.81±2.74)>Pb(73.54±6.88)>Cr(63.98±3.76)>Cu(34.25±7.29)>Ni(28.62±2.09)>Co(13.88±0.57)>As(12.99±1.44)>Cd(0.229±0.11)>Hg(0.150±0.060),除Fe和V接近福建省土壤背景值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在不同程度上超过背景值。在空间分布特征上,V、Cr、Mn、Fe和Zn的含量在湿地南北边缘低、中间区域高,与区域部分理化性质(pH值、Eh值和粒度分布)存在一定联系。As、Hg和Cd的含量与理化性质无相关性,而其余重金属的含量与理化性质存在相关性,其中Mn和Pb含量与理化性质的关联相对密切。Mn、Co与p H显着正相关,与Eh显着负相关;Cu、Pb与pH显着负相关,与Eh显着正相关;Zn、Pb与可溶性盐度呈显着负相关,总有机碳含量与Pb含量呈显着正相关。黏土组分含量与V、Fe、Zn、Pb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M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粉砂组分含量与Mn、Ni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Pb含量呈显着负相关;砂组分含量与V、Cr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沉积物中的V、Cr、Fe、Ni、Zn、As和Hg以残渣态为主,Mn和Cd以弱酸溶态为主,Pb以可还原态为主,Hg的可氧化态有一定的占比,Cu的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均占有一定比例。总体而言,Cd和Mn的生物有效态含量占比较高(65.76%~97.84%、60.70%~80.33%),Pb、Cu和Co的生物有效态含量也有相当占比(55.59%~78.56%、48.83~81.29%、44.77%~61.24%)。V、Cr、Mn、Fe、Co、Ni、Zn和As在湿地边缘区域的生物有效态占比低于中部区域,由最高的区域朝南北向逐渐降低,Co、Ni和Zn在潮沟附近区域的生物有效态占比明显高于离潮沟相对较远的区域,Hg有效态占比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差异。综合多种污染评价方法的结果,研究区沉积物以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为主,在12种重金属中,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除未受到V和Fe的污染外,受到了其他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Mn、As、Ni、Hg和Pb的污染程度相对较高,尤其是Cd和Mn,达到偏中度污染和中度富集程度,应引起重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Zn、V和Fe主要为自然来源,Co、Ni、Cr、Pb和Mn污染主要来自燃煤及工业活动,Cu和Hg污染主要来自于水产养殖,Cd和As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各潜在源对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贡献率分别为54.20%、19.38%、24.76%和1.66%。稀土元素的含量、特征参数与配分模式均表明陆源输入是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但也受到了一定程度其他源的影响。Pb同位素分析表明,湿地表层沉积物的Pb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层、福建铅锌矿和工业源,贡献率分别为32.73%、52.12%和15.15%。残渣态的206Pb/207Pb和208Pb/207Pb的值相对于其他三种形态与人为源相距最远,所受影响最小,而有效态Pb易受人为源的影响。Sr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源对湿地Sr的贡献率为85.53%,人为复合源对其贡献率为14.47%。联合总稀土含量(?REE)和Nd同位素示踪表明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主要来自母质和福建铅锌矿,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人为源的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Pb-Sr-Nd同位素联合示踪表明自然源仍是对湿地沉积物影响较大的源。综合各源解析结果,自然源是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但人为源对其也有贡献,且不容忽视。

郝玉冰[4](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广东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规划探究》文中提出红树林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河口区和淤泥海滩区,是地球上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湿地是许多生物重要的栖息地生境,也是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人类的过度开发、围垦砍伐、围海养殖等使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修复迫在眉睫。红树林湿地公园是红树林湿地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已经得到广泛建设;基于生态修复的红树林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是红树林湿地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本文通过对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及湿地公园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国内外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及生态修复的案例进行分析,将生态修复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红树林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中,提出了红树林湿地生态恢复为重点的公园景观规划原则、目标,总结出了水体规划、湿地水岸规划、栖息地恢复、红树林植被修复等生态修复策略,并对广东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提供指导。另外,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应在生态原则指导下尊重、利用、保护与修复红树林湿地,最大限度地保护红树林湿地,在自然修复的基础上进行人工红树林生态修复,合理设计景观游憩、生态体验及科普宣教的场所,实现生态、景观、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效益。

魏诗梦[5](2019)在《结合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湛江龙王湾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文中指出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滨海滩涂,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具有防风消浪、保护堤岸、净化海水、维持大气碳氧平衡等重要生态价值,又是许多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安全与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率先飞速发展,城市空间不断向海洋扩张,侵蚀海岸空间,滨海红树林湿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不仅侵扰到了动植物的生存,也威胁到了沿海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保护城市中的红树林,保护动物栖息地和自然生态环境,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探究基于红树林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方法,期望重建城市海岸森林,维护海岸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本文通过梳理城市湿地公园、红树林湿地及其生态修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优秀落地项目的分析研究,总结提出结合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和利用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方法,并以湛江龙王湾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具体设计实践。研究意图探索实现城市发展与红树林和谐共生的途径和方法,并进一步探讨特色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构建,期望对今后类似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宇[6](2019)在《中国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文中提出红树林是海洋蓝碳碳汇的重要生态系统,其碳库包括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碳库,后者主要来源是红树植物,而藻类、互花米草等也是潜在贡献者。中国红树林湿地碳循环与碳库虽然已有众多研究报道,但目前对不同红树林土壤碳库分布特征与来源还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互花米草入侵和藻类异常增长对土壤碳库的贡献程度和影响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选择我国东南沿海有代表性的红树林区(福建云霄、广东高桥和福田、海南文昌和东寨港),通过对土壤的理化特性、碳含量、碳储量、碳同位素、碳溯源及红树林区藻类分布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红树林区、不同红树群落和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有机碳(SOC)变化特征,量化了不同类型红树林湿地土壤碳库的主要来源,阐明了藻类异常增长和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土壤碳库的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区域、不同红树群落、不同土壤深度SOC存在显着差异。四个红树林区SOC为云霄1.19±0.06%、高桥2.52±0.11%、东寨港0.81±0.10%、文昌4.78±0.35%,除东寨港外,SOC整体呈现随纬度而降低的趋势;海莲和银叶树的SOC相对较高,土壤表层的SOC显着高于深层。(2)土壤碳储量(Mg C/ha)亦存在地理和土壤深度的差异,变化趋势与SOC相似,文昌421.8±66.0、高桥260.3±28.0、云霄95.9±11.1、东寨港84.8±2.6。SOC和碳储量与土壤p H、盐度、容重、含水率间呈显着的相关关系。(3)土壤剖面δ13C值随深度的增加呈明显的增大趋势;δ13C平均值分别为云霄-25.37±0.52‰、高桥-26.68±0.38‰、东寨港-24.87±1.76‰和文昌-26.29±1.02‰,从北到南整体呈降低趋势。红树林区土壤碳来源主要是红树植物(61.56-79.92%),云霄和东寨港红树植物的碳贡献值较小(61.56±4.70%、65.88±16.82%),藻类贡献值较大(24.86±3.06%、24.38±12.17%),与互花米草入侵(云霄)和养殖业发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大量繁殖有关。(4)红树林区藻类以硅藻为主,福田红树林区藻类种类可能影响碳库的定量和溯源;云霄底栖微藻生物量、碳含量和碳贡献值比高桥高,与碳溯源结果耦合。这些结果为红树林湿地碳库的分布特征、形成过程与受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和蓝碳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刘珺[7](2019)在《CO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湿地系统的生态响应及C、N储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不仅起全球气候变化,并对植物初级生产力产生显着影响。红树林是指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最重要的森林型缓冲带与生态屏障。红树林在C(碳)储量、固C潜力、N(氮)循环、土壤分解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全球气候变化下,特别是CO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林湿地C、N储量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本文假定大气CO2倍增,通过影响红树林C的流动与分配进而对湿地C、N储量产生重要影响,以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东经110°35’14.47"、北纬19°54’51.48")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箱法模拟CO2摩尔分数从350μmol/mol到700μmol/mol倍增的大气环境情景,通过模拟滨海潮汐干湿交替环境条件,对秋茄(Kandelia candel(Linn.)Druce)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L)Blanco)C、N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其与红树植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探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与对CO2摩尔分数倍增的响应,基于实验室模拟及实地调查测量的数据建立红树林湿地系统C、N储量方程,预测湿地系统C、N储量的变化趋势。为大气CO2倍增情景下,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响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对植物性状及其生物量的影响CO2摩尔分数倍增,促进了一年生秋茄和桐花树的长高和增粗,同时秋茄、桐花树海绵组织平均增厚7.24μm、2.91μm。与350μmol/molCO2情景下比较,CO2摩尔分数倍增后的秋茄和桐花树根、茎、叶的生物量都显着升高(P<0.05)。其中秋茄叶片生物量、桐花树茎生物量增加最多分别为20.53%,9.35%。秋茄总生物量增加17.22%,桐花树总生物量增加6.4%,差异显着,两种红树植物地下部分生物量明显低于地上部分。这表明,大气中CO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相比地下部分更为明显。(2)对红树林湿地系统C、N含量及微生物的影响CO2摩尔分数倍增未引起无栽培植物的对照培养池水中TC(总碳)、TN(总氮)浓度发生变化。在短期内未通过溶解这个物理过程改变水中溶解C的浓度。因此,可以认为水中TC、TC的变化是植物系统的影响所产生的差异。CO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水和土壤中的C、N含量产生显着的影响。水、土壤中TOC(总有机碳)浓度显着升高,IC(无机碳)浓度降低,TC浓度表现为增加的趋势,整个系统作为C累积的“库”。水体中NO3-(硝态氮)质量浓度增高、NH4+(氨态氮)质量浓度后期降低明显,差异显着(P<0.05),培养后期硝化作用在系统中起主导地位,水体中TN质量浓度总体增高。在系统的土壤中,TN质量分数都呈下降趋势,随着大气CO2摩尔分数的上升,土壤中的TN被快速消耗,土壤中TN的矿化强度增强。通过对湿地土壤磷脂脂肪酸分析表明,在700μmol/molCO2摩尔分数作用下,土壤的微生物种群发生改变,表征硝化能力的C17:0显着升高,硝化活性增强,表征反硝化能力的C16:1ω5c和cycC17:0显着升高,土壤微生物种群反硝化作用同时得到增加,湿地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加。CO2摩尔分数倍增后,湿地土壤微生物量升高了38.4%。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微生物量增加了44%;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量增加了33.4%,真菌微生物总量增加了30.9%,湿地土壤的微生物量显着的升高,而土壤中微生物的C源主要来自于根系的沉积物和分泌物,土壤中微生物C、N源可能随着根系沉积物和分泌物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加速了土壤C、N的循环。在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水、土壤)C、N收支方面,700μmol/molCO2情景下,植物的生物量得到明显提升,由此而极大地提升了湿地系统土壤的TOC,实现了更多TOC的积累,TC质量有所增加。系统中的TN转化率和N素矿化率都得到快速提升,且随着N素进入水体,土壤中N含量明显呈下降趋势,TN的质量有所降低。(3)对红树植物C、N储量的影响秋茄与桐花树的株高(H)、基径(D)、生物量(C)和苗木质量指数(QI)与土壤、水中C含量(TC、TOC、IC)、N含量(TN、NH4+-N、NO3--N)的变化呈显着正相关性。其中,苗木质量指数(QI)在CO2为350μmol/mol和700μmol/mol下与水中TC呈极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15、0.943,与土壤中TN呈极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05、0.878,说明水中TC、土壤中TN质量浓度与对秋茄、桐花树生长具有更为显着的促进作用。700μmol/mol CO2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总C储量比350μmol/mol情景下分别高出17.2%、5.6%,C储量显着提升。N储量分别降低0.6%、8.6%,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物量增加引起的稀释效应。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海南东寨港该红树林群落以秋茄为主,桐花树次之。将实测秋茄、桐花树茎高,基径代入根据实验室数据构建的C储量方程,秋茄、桐花树在350μmol/molCO2情景下,C储量方程估算值分别为32.78±0.2t/hm2,25.12±0.64t/hm2;实测值分别为33.34±1.92t/hm2,23.86±1.73t/hm2,实测值与方程测算值结果较为一致。根据构建的C储量方程预测出在700μmol/molCO2情景下秋茄、桐花树C储量分别为96.61±2.13t/hm2、63.22±1.69t/hm2。

孙慧敏[8](2019)在《漳江口红树林与互花米草土壤有机碳库及稳定性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过程是近10多年“蓝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岸带的红树林和盐沼储存大量的碳,具有很强的固碳能力。红树林群落作为重要的蓝碳碳库,虽然仅占近海面积的0.4%,却固定了大气中5%的碳,近年来我国不少区域受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的影响,其土壤碳库组成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着变化。有机碳的稳定性可以决定碳库的大小以及碳的储存时间,因此认识有机碳稳定性对了解土壤碳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福建省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内由内陆到海岸方向选取3条样带,每条样带依次选取3个样地:红树林群落(MC)、秋茄(Kandelia obovata)-互花米草过渡带(TC)和互花米草群落(SC),每个样地选取3个呈品字形分布的采样点,分5层采集0–100cm土壤剖面样品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碳含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同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官能团特征差异,进一步分析互花米草与红树林SOC稳定性特征差异。结果如下:1.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的植被类型以及土层深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含水量平均值表现为TC>SC>MC,随土层深度增加显着降低;pH值平均值表现为SC>MC>TC,在MC与SC中,不同土层的pH值无显着差异;平均盐度依次为MC>TC>SC,随土层变深盐度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粒径分布的结果表示,在所有土壤样品中粉粒都占主导,MC砂粒含量随土层增加减少,粉粒含量有增加趋势,TC与SC粒径含量在垂直分布上无明显趋势。2.从MC到SC,土壤有机碳库显着减小,MC的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含量均显着高于TC以及SC,且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减少;溶解有机碳随土层变化无明显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MC含量最高。3.各植被类型有机碳结构以烷基碳与烷氧碳为主,其次是芳香碳与羰基碳,N-烷氧碳与酚基碳含量最少,其中表层0–15 cm土壤从红树林群落到互花米草群落,烷基碳与烷氧碳含量呈现增加趋势但不显着,芳香碳与酚基碳含量显着减少,其余有机碳组分含量无显着差异。在深层75–100 cm随着植被类型的改变,SOC组成结构均无显着差异。在0–15 cm土层,烷基碳/烷氧碳含量表现为:SC>MC>TC;芳香度表现为SC最小,MC与TC无显着差异;疏水碳/亲水碳无显着差异;脂族碳/芳香碳表现为SC显着大于其他两种植被类型,MC与TC无显着差异。在75–100 cm土层,各比值无显着差异。表明在土壤表层互花米草有机碳分子结构简单,分解程度更高,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复杂,有机碳库化学稳定性更强。4.在3种植被类型下,0-15 cm土层细菌与真菌群落OTU数量以及多样性指数无显着差异,细菌与真菌的各菌群组成丰度有差异;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碳组分及官能团组成与微生物组成相关。

郑夏婉[9](2019)在《中国东南部红树林CO2和CH4排放通量及其控制因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树林湿地处于潮汐周期性淹水的厌氧环境,被认为是大气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但目前对于红树林湿地排放通量的高低及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存在很大的争议。在全球变暖与土地利用类型快速改变的背景下,红树林湿地和产生机理及调控因素也尚不明确。本硕士论文研究采用静态密闭箱法测定了不同潮位、不同季节的热带与亚热带红树林湿地和通量,同时收集了文献中不同区域的红树林湿地通量,综合评估了红树林湿地通量的排放特征及与排放相比对气候变暖的相对贡献。此外,基于室内控制实验,探究温度对红树林湿地、人工湿地和淡水湿地和产生量的影响。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野外观测数据表明,天然红树林湿地通量一般较低;相比于排放,排放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极低(<10%),但会因营养盐与淡水输入增加而显着增加。中国东南部福建漳江口和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湿地的排放通量分别为1.52~4.91μmol m-2 h-1和0.65~14.18μmol m-2 h-1。福建漳江口高潮位在湿季测到较高通量(达123.59μmol m-2 h-1)是由于附近渔业养殖带来营养盐与淡水输入。分析文献收集的红树林湿地通量数据同样表明,全球多数地区天然红树林湿地通量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养殖废水或过量淡水输入会显着提高红树林湿地通量。(2)温度升高对有氧与厌氧条件下的湿地产生具有促进作用,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红树林湿地(白骨壤、秋茄)>人工湿地(虾塘、鱼塘)>淡水湿地(睡莲、芦苇),主要是由于不同植被类型存在本底碳组分与营养盐差异造成的。温度升高促进厌氧条件下的湿地产生,其中白骨壤林的响应程度最高,主要是由于白骨壤林沉积物中存在较高含量的铵态氮和有效磷等营养盐,加速了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矿化为。综上所述,红树林湿地通量主要来源于受人为干扰严重的红树林区域,评估红树林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应当考虑人为活动的影响程度。红树林湿地和产生量对温度升高响应明显,未来需要关注土壤碳库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与适应。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碳排放的调控机制,可为我国红树林湿地管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胡懿凯[10](2019)在《淇澳岛不同恢复类型红树林碳密度和固碳速率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碳储量高且碳汇潜力强,合理选择碳密度高的树种和合适的树种组合进行造林和林分改造,将实现红树林碳储量最大化。本文以淇澳岛14种不同恢复类型的红树林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各类型红树林植被碳密度和固碳速率以及土壤碳密度和固碳速率,并寻找最优红树林恢复类型,提高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并为合理配置红树林恢复树种提供依据,促进红树林湿地恢复并提高湿地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1)通过来自广东省八个不同地区的25株无瓣海桑标准解析木构建适用于广东省各地区的生物量模型,无瓣海桑生物量模型W=0.033(D2H)1.002,决定系数为0.95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8个不同树种红树林群落,无瓣海桑群落植被生物量最大为355.54 t·hm-2,植被碳密度为159.99 t·hm-2,植被固碳速率为9.50 t·hm-2·a-1,固碳能力显着高于其他7个群落类型。(3)6个不同林下恢复方式的红树林群落,无瓣海桑+卤蕨+老鼠簕群落生物量最大为361.50 t·hm-2,植被碳密度为162.68t·hm-2,植被固碳速率为9.78t·hm-2·a-1。(4)8个不同树种红树林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出现在0-20cm和20-40cm土层,在40cm以下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土壤容重最小值出现在0-20cm土层,最大值出现在20-40cm和40-60cm土层,各群落40cm以下土层土壤容重分布规律存在差异,总体上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树种各土层土壤碳密度分布规律差异明显,都有其特征。(5)6个不同林下恢复方式的红树林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出现在0-20cm和40-60cm土层,最小值出现在20-40cm和60-80cm 土层。土壤容重最小值出现在0-20cm土层,最大值出现在20-40cm土层,在20-100cm土层,除无瓣海桑+桐花树群落外,土壤容重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树种各土层土壤碳密度分布规律差异明显,都有其相应的分布规律。(6)8个不同树种红树林群落,土壤碳密度占碳密度的主要部分,除无瓣海桑群落外,各群落的土壤碳密度占总密度都大于70%。银叶树、秋茄、桐花树、木榄四个群落的植被碳密度处于20.27%~25.29%,而灌草本老鼠簕、卤蕨、互花米草群落的植被碳密度较小,仅占总密度的0.40%~1.26%。各群落的凋落物碳密度都极小,不足占总密度的0.7%。土壤固碳速率占固碳速率的主要部分,除无瓣海桑群落外,各群落的土壤固碳速率都占到了总固碳速率的60%以上,而互花米草、老鼠簕、卤蕨群落的土壤固碳速率则占到了总固碳速率的90%以上。无瓣海桑群落则表现为植被固碳速率高于土壤固碳速率,分别为60.85%、39.15%。(7)6个不同林下恢复方式的红树林群落,植被碳密度占总碳密度的32.81%~44.41%,土壤碳密度占总碳密度的54.77%~66.85%,而凋落物碳密度占的比例很小,为0.34%~0.87%。各群落土壤固碳速率占总固碳速率的48.17%~62.42%,植被固碳速率占37.58%~54.42%,除无瓣海桑+卤蕨群落外,其他5个群落的植被固碳速率均低于土壤固碳速率。(8)对比14个不同恢复类型的红树林群落,发现无瓣海桑群落以及无瓣海桑群落进行林下混交木榄或自然恢复的群落,其固碳速率较高。银叶树、秋茄、木榄群落的总固碳速率相近,无瓣海桑+桐花树群落、桐花树群落固碳速率较慢,与灌草本卤蕨和老鼠簕的固碳速率相近,互花米草的固碳速率最低,显着低于其余13个群落类型。

二、我国红树林湿地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红树林湿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信息提取与地上生物量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遥感制图研究进展
        1.2.2 红树林湿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研究进展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野外调查
        2.2.1 分类样本采集
        2.2.2 红树林湿地地上生物量调查
    2.3 光学影像获取及预处理
        2.3.1 Sentinel-2 影像获取与预处理
        2.3.2 高分二号影像获取与预处理
    2.4 LiDAR数据获取及其预处理
        2.4.1 LiDAR数据获取
        2.4.2 LiDAR数据预处理
第3章 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提取
    3.1 基于GEE和 OTSU算法的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自动提取
        3.1.1 地物光谱及影像特征分析
        3.1.2 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自动提取方法
    3.2 分类精度评价方法
    3.3 分类结果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植被物候特征的红树林湿地植物群落分类
    4.1 分类样本获取
    4.2 红树林湿地植物群落分类
        4.2.1 红树林湿地植物群落光谱特征分析
        4.2.2 基于物候特征的红树林湿地植物群落分类方法
    4.3 分类结果
        4.3.1 群落物候特征分析
        4.3.2 分类结果精度及对比
        4.3.3 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植物群落面积及分布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光学影像和LiDAR的红树林湿地地上生物量反演
    5.1 遥感特征变量提取
        5.1.1 光学影像特征变量提取
        5.1.2 LiDAR点云特征变量提取
    5.2 生物量模型构建及精度评价方法
        5.2.1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5.2.2 精度评价
    5.3 生物量估算精度对比及特征重要性分析
        5.3.1 红树林湿地实测地上生物量
        5.3.2 红树林湿地地上生物量反演精度对比
        5.3.3 变量重要性分析
        5.3.4 研究区红树林湿地地上生物量及空间分布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典型红树林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和替代型溴系阻燃剂污染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样品前处理
    1.3 仪器分析
    1.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5 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PBDEs的污染特征
        2.1.1 PBDEs的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
        2.1.2 PBDEs的同系物组成
    2.2 ABFRs的污染特征
    2.3 商用PBDEs与其替代品之间的关系
        2.3.1 商用deca-BDEs与DBDPE的关系
        2.3.2 商用octa-BDEs与BTBPE的关系
        2.3.3 商用penta-BDEs与HBB和PBEB的关系
3 结论

(3)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的研究
        1.2.1 国内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1.2.2 国外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1.3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的研究
    1.4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研究
    1.5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解析的研究
    1.6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研究进展
    1.7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1.8 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2.4 理化参数的测定
        2.4.1 pH值的测定
        2.4.2 氧化还原电位(Eh)的测定
        2.4.3 可溶盐总量的测定
        2.4.4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2.4.5 粒度分析
    2.5 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提取及测定
        2.5.1 沉积物中汞总量提取及测定
        2.5.2 沉积物中重金属提取及测定
    2.6 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提取及测定
        2.6.1 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形态提取及测定
        2.6.2 沉积物中汞赋存形态提取及测定
    2.7 沉积物中铅锶钕同位素分离提取及测定
    2.8 质量控制
    2.9 潜在源Pb、Sr、Nd同位素组成数据来源
    2.10 数据处理
第三章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1 表层沉积物主要理化参数
    3.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3.3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3.4 表层沉积物理化参数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4.1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4.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有效态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5.1 地累积指数法
    5.2 富集系数法
    5.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5.4 沉积物质量基准法
    5.5 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
    5.6 风险评价编码法
    5.7 小结
第六章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6.1 沉积物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6.2 聚类分析
    6.3 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
    6.4 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物源示踪
        6.4.1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6.4.2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6.4.3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铅、锶、钕、稀土元素与重金属的相关性
    6.5 多元同位素示踪
        6.5.1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Pb、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
        6.5.2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Pb同位素示踪
        6.5.3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BCR四态的Pb同位素示踪
        6.5.4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Sr同位素示踪
        6.5.5 结合稀土元素与Nd同位素探究沉积物来源
        6.5.6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Pb-Sr-Nd同位素示踪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生态修复的广东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规划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第三章 理论研究
    3.1 相关概念
        3.1.1 湿地
        3.1.2 红树林
        3.1.3 红树林湿地
        3.1.4 红树林湿地公园
    3.2 相关理论
        3.2.1 生态修复理论
        3.2.2 景观生态学
        3.2.3 生态设计理论
        3.2.4 生态游憩理论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公园
        4.1.1 案例概况
        4.1.2 设计特点
        4.1.3 可借鉴之处
    4.2 香港湿地公园
        4.2.1 案例概况
        4.2.2 设计特点
        4.2.3 可借鉴之处
    4.3 广州南沙湿地公园
        4.3.1 案例概况
        4.3.2 生态修复策略
        4.3.3 可借鉴之处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生态修复的红树林湿地公园景观规划
    5.1 规划原则
        5.1.1 保护优先原则
        5.1.2 科学恢复原则
        5.1.3 因地制宜原则
        5.1.4 合理利用原则
        5.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5.2 规划目标
    5.3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途径
        5.3.1 水体修复
        5.3.2 生态驳岸设计
        5.3.3 红树林植被生态修复
        5.3.4 生物群落栖息地营建
第六章 广东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6.1 项目地点及范围
        6.1.1 项目地点
        6.1.2 湿地公园范围
    6.2 自然地理条件
        6.2.1 气候
        6.2.2 土壤
        6.2.3 地质地貌
        6.2.4 水文
    6.3 社会经济情况
        6.3.1 行政区划及人口
        6.3.2 社会经济
        6.3.3 项目地点
        6.3.4 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6.4 湿地资源情况
        6.4.1 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6.4.2 湿地生物多样性
        6.4.3 湿地景观与人文资源
第七章 基于生态修复的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规划
    7.1 规划背景
        7.1.1 基于验收
        7.1.2 上位规划
        7.1.3 基于总体规划
    7.2 SWOT分析
        7.2.1 优势
        7.2.2 劣势
        7.2.3 机遇
        7.2.4 挑战
    7.3 湿地公园的综合定位
        7.3.1 总体定位
        7.3.2 功能定位
        7.3.3 形象定位
    7.4 规划目标
    7.5 规划依据
        7.5.1 国际公约
        7.5.2 法律法规
        7.5.3 行业标准、技术规范
        7.5.4 地方性规划文件
    7.6 规划策略
        7.6.1 红树林生态修复为主的生态规划
        7.6.2 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景观空间塑造
        7.6.3 延续场地的历史记忆和生态体验
    7.7 规划方案
        7.7.1 方案总平
        7.7.2 规划结构与布局
        7.7.3 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7.7.4 分区详细规划
        7.7.5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7.7.6 科普宣教规划
        7.7.7 基础设施规划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结合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湛江龙王湾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归纳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5.1 国内外红树林湿地修复相关研究概述
        1.5.2 国内外红树林湿地保护和利用进展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基本概念
    2.1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概念
        2.1.1 湿地
        2.1.2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
        2.1.3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1.4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
    2.2 红树林相关概念
        2.2.1 红树植物
        2.2.2 红树林
        2.2.3 红树林湿地
    2.3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
        2.3.1 生态修复
        2.3.2 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2.3.3 生态修复相关理论研究
        2.3.4 生态修复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红树林湿地相关研究
    3.1 红树林湿地构成要素
        3.1.1 红树林湿地植物种类
        3.1.2 红树林湿地水体
        3.1.3 红树林湿地底质土壤
    3.2 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3.2.1 红树林湿地资源的分布
        3.2.2 红树林湿地资源的价值
        3.2.3 城市红树林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利用
    3.3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
        3.3.1 红树林湿地发展的限制因子
        3.3.2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演替规律
        3.3.3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案例研究
    4.1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
        4.1.1 项目概况
        4.1.2 借鉴意义
    4.2 英国伦敦湿地中心
        4.2.1 项目概况
        4.2.2 借鉴意义
    4.3 台湾鳌鼓湿地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4.3.1 项目概况
        4.3.2 借鉴意义
    4.4 香港湿地公园设计
        4.4.1 项目概况
        4.4.2 借鉴意义
    4.5 广州南沙滨海红树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4.5.1 项目概况
        4.5.2 借鉴意义
    4.6 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4.6.1 项目概况
        4.6.2 借鉴意义
    4.7 小结与讨论
        4.7.1 功能布局
        4.7.2 红树林湿地修复
        4.7.3 生物栖息地设计
        4.7.4 道路和游线设计
        4.7.5 湿地体验设计
5 结合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方法
    5.1 设计目标
    5.2 设计原则
    5.3 设计方法
        5.3.1 规划布局
        5.3.2 红树林修复设计
        5.3.3 水系设计
        5.3.4 竖向设计
        5.3.5 动物栖息地构建
        5.3.6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5.3.7 道路和游线规划设计
        5.3.8 活动和服务设施设计
6 湛江市龙王湾城市红树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6.1 项目概况
        6.1.1 区位概况
        6.1.2 城市上位规划
        6.1.3 现状分析
    6.2 设计构思
        6.2.1 设计依据
        6.2.2 设计定位
        6.2.3 设计目标
        6.2.4 设计策略
    6.3 总体方案设计
        6.3.1 规划布局
        6.3.2 方案总平
        6.3.3 方案鸟瞰
        6.3.4 功能分区
        6.3.5 景观结构
    6.4 分区设计
        6.4.1 管理服务区
        6.4.2 休闲活动区
        6.4.3 生态展示区
        6.4.4 科普游览区
        6.4.5 生态保育区
    6.5 专项设计
        6.5.1 红树林修复设计
        6.5.2 水系设计
        6.5.3 竖向设计
        6.5.4 动物栖息地设计
        6.5.5 植物景观规划
        6.5.6 道路和游线设计
        6.5.7 服务设施规划
        6.5.8 照明规划
    6.6 经济技术指标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6)中国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或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1.1.1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1.1.2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1.2 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库
    1.3 红树林湿地碳的稳定同位素溯源和影响因素研究
        1.3.1 红树林湿地碳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溯源方法
        1.3.2 同位素分馏对红树林湿地碳同位素分析的影响
    1.4 红树林湿地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及影响碳储量的因素
    1.5 红树林湿地藻类多样性
        1.5.1 红树林湿地浮游植物多样性
        1.5.2 红树林湿地底栖硅藻多样性
    1.6 藻类多样性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
    1.7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2章 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机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地点简介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统计分析和作图
    2.3 结果
        2.3.1 四个典型红树林区土壤理化参数
        2.3.2 土壤有机碳含量
        2.3.3 土壤有机碳密度
    2.4 讨论
        2.4.1 中国不同红树林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2.4.2 不同红树林群落土壤有机碳特征
        2.4.3 土壤理化因子对碳含量的影响
        2.4.4 人类活动对红树林土壤碳库年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同位素特征与碳源解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地点简介
        3.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3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四个红树林区土壤碳的稳定同位素比值
        3.3.2 四个红树林区不同类型植物在土壤不同深度中的碳贡献值
        3.3.3 四个红树林区之间土壤碳来源的比较
    3.4 讨论
        3.4.1 土壤δ13C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3.4.2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δ13C值的关系
        3.4.3 不同碳来源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的贡献
        3.4.4 影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固定的其他因素
    3.5 小结
第4章 红树林湿地藻类多样性及其对沉积物碳库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地点简介
        4.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红树林区藻类种类组成及其变化
        4.3.2 红树林区藻类优势种及其变化
        4.3.3 红树林区藻类细胞丰度及其变化
        4.3.4 红树林区藻类种类多样性及其变化
        4.3.5 福田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3.6 叶绿素a含量
        4.3.7 底栖微藻碳含量
        4.3.8 土壤理化参数
    4.4 讨论
        4.4.1 红树林区藻类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的比较
        4.4.2 红树林区藻类多样性的比较
        4.4.3 红树林区藻类丰度与叶绿素a、碳含量和水体富营养化
        4.4.4 红树林区藻类与土壤理化参数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CO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湿地系统的生态响应及C、N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中国红树林概况
        1.2.2 CO_2浓度升高对湿地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
        1.2.3 CO_2浓度升高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及C、N储量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概况
    2.2 红树植物的选择与培养
    2.3 环境因子调控
        2.3.1 开顶箱(Open Top Chamber,OTC)设计
        2.3.2 CO_2浓度的选择与控制
    2.4 底泥的选择与培养
    2.5 模拟潮汐方法
    2.6 指标测定方法
        2.6.1 植物的形态因子与生物量
        2.6.2 C、N含量
        2.6.3 土壤中微生物
        2.6.4 C储量与N储量
    2.7 数据分析
第三章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植物秋茄、桐花树植物性状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设计
        3.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形态特征的影响
        3.2.2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桐花树形态特征的影响
        3.2.3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叶解剖结构的影响
        3.2.4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生物量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C、N含量的影响
    4.1 实验方法
        4.1.1 实验设计
        4.1.2 测试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无植物对照培养池水中C、N含量的影响
        4.2.2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内C含量的影响
        4.2.3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湿地模拟系统内N含量的影响
        4.2.4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林湿地模拟系统C、N收支的影响
        4.2.5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植物C、N储量的影响
    5.1 实验方法
        5.1.1 实验设计
        5.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分析
        5.2.1 红树林湿地C、N含量变化对植物性状的影响
        5.2.2 CO_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红树林湿地C、N储量变化
        5.2.3 不同处理下两种红树类型C、N储量方程
        5.2.4 CO_2摩尔分数倍增秋茄、桐花树实地C储量预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8)漳江口红树林与互花米草土壤有机碳库及稳定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红树林与互花米草分布与生存现状
        1.2.1 红树林的分布与生存现状
        1.2.2 互花米草的分布与生存现状
        1.2.3 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现状
    1.3 红树林与互花米草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1.3.1 红树林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1.3.2 互花米草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1.3.3 红树林与互花米草土壤有机碳影响因子
        1.3.4 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福建红树林分布概况
    2.2 漳江口互花米草入侵现状概况
    2.3 漳江口红树林自然环境概况
    2.4 样地设置与土壤样品采集
    2.5 试验方法
        2.5.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5.2 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组成测定
        2.5.3 DNA提取与PCR扩增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3.1 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特征
        3.1.1 土壤含水量
        3.1.2 土壤p H值
        3.1.3 土壤盐度
        3.1.4 土壤粒径
    3.2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
        3.2.1 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
        3.2.2 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含量
        3.2.3 土壤溶解有机碳(DOC)含量
    3.3 土壤理化性质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3.4 讨论
第四章 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特征
    4.1 土壤NMR波谱变化
    4.2 土壤有机碳组成结构特征分析
    4.3 土壤理化性质与官能团组成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5.1 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组成
    5.2 土壤细菌与真菌物种组成差异
    5.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差异
    5.4 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群落关系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9)中国东南部红树林CO2和CH4排放通量及其控制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温室气体与全球变化
        1.1.2 红树林碳库
        1.1.3 红树林对温室效应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
        1.2.2 土壤CO_2产生和排放特征
        1.2.3 土壤CH_4产生和排放特征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潮位和季节红树林湿地CO_2和CH_4排放通量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与样地设置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不同潮位和季节红树林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
        2.3.2 土壤理化性质
    2.4 讨论
        2.4.1 影响红树林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的因素
        2.4.2 不同区域红树林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比较
        2.4.3 红树林土壤CH_4排放通量对温室效应的贡献
    2.5 小结
第3章 温度对不同类型湿地CO_2和CH_4产生量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与样地设置
        3.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培养温度和植被类型土壤CO_2和CH_4的产生量
        3.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O_2和CH_4产生量的温度敏感性(Q10)
        3.3.3 土壤理化性质
        3.3.4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CO_2和CH_4产生量的相关性
    3.4 讨论
        3.4.1 温度对土壤CO_2和CH_4产生量的影响
        3.4.2 植被类型对土壤CO_2和CH_4产生量的影响
        3.4.3 不确定性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创新点
    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淇澳岛不同恢复类型红树林碳密度和固碳速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红树林湿地固碳及碳储量研究进展
        1.2.1 植被固碳概述
        1.2.2 滨海湿地植被固碳能力研究进展
        1.2.3 红树林湿地植物碳储量研究进展
        1.2.4 红树林湿地植被碳密度研究进展
        1.2.5 红树林植被固碳速率研究进展
        1.2.6 土壤固碳概述
        1.2.7 湿地土壤固碳速率研究进展
        1.2.8 红树林土壤碳储量研究进展
        1.2.9 红树林土壤碳密度研究进展
        1.2.10 红树林土壤固碳速率研究进展
    1.3 红树林植被生物量测定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2 无瓣海桑生物量模型的构建
    2.1 引言
    2.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信息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无瓣海桑生物量模型构建
        2.3.2 模型精度检验
    2.4 小结
3 淇澳岛不同恢复类型红树林碳密度和固碳速率比较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地设置
        3.2.2 群落调查
        3.2.3 地表凋落物调查
        3.2.4 土壤取样与分析
        3.2.5 红树林碳密度及固碳速率计算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恢复树种红树林植被碳密度及固碳速率
        3.3.2 不同林下恢复方式红树林植被碳密度及固碳速率
        3.3.3 不同恢复树种红树林土壤碳密度及固碳速率
        3.3.4 不同林下恢复方式红树林土壤碳密度及固碳速率
        3.3.5 不同恢复类型红树林碳密度和固碳速率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无瓣海桑生物量模型
        4.2.2 淇澳岛不同恢复类型红树林植被碳密度和固碳速率
        4.2.3 淇澳岛不同恢复类型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规律
        4.2.4 淇澳岛不同恢复类型红树林土壤碳密度和固碳速率
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我国红树林湿地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红树林湿地空间分布信息提取与地上生物量反演[D]. 闻馨. 吉林大学, 2021
  • [2]中国典型红树林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和替代型溴系阻燃剂污染特征[J]. 李华薇,徐向荣. 热带海洋学报, 2022(01)
  • [3]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D]. 万瑞安. 华侨大学, 2020
  • [4]基于生态修复的广东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规划探究[D]. 郝玉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5]结合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湛江龙王湾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D]. 魏诗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中国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D]. 高宇. 清华大学, 2019
  • [7]CO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湿地系统的生态响应及C、N储量的研究[D]. 刘珺.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8]漳江口红树林与互花米草土壤有机碳库及稳定性特征研究[D]. 孙慧敏.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6)
  • [9]中国东南部红树林CO2和CH4排放通量及其控制因子研究[D]. 郑夏婉. 清华大学, 2019
  • [10]淇澳岛不同恢复类型红树林碳密度和固碳速率比较研究[D]. 胡懿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我国红树林湿地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