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好三个到位 开发农村血源(论文文献综述)
杨竟艺[1](2020)在《凉山彝区返贫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认为,任何一个时代所赋予的问题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是其困难的再现,但“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问题才是关键”。(1)正因为“问题是时代的先导”,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具体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开创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新局面,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高度重视现实中的重大民生问题。贫困自建国以来都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脱贫攻坚提到了国家战略发展新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将脱贫攻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要让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勠力同心、摆脱贫困的牵挂,也如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的新年贺词中讲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2)消除贫困是我党的重要使命,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消除贫困并非一蹴而就,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仗,就必须防止返贫。当然,防止返贫就必须正确认识脱贫与返贫,即脱贫并不意味着没有返贫,也不是说返贫就意味着脱贫没有成效。所以,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脱贫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既要努力攻坚,又要防止返贫,坚决杜绝边攻坚边返贫现象。目前,虽然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政策性、运动式扶贫的一些举措缺乏稳定脱贫和长效脱贫的可持续性,致使精准脱贫后的返贫问题突出,尤其是在我国的深度贫困地区。凉山彝区是我国人口最为集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彝族聚集地,在经历“一步千年”的社会跨越之后,彝区长期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始终无法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同步,致使凉山彝区的贫困面貌长期难以得到改变,其贫困面之大、贫困时之长、贫困度之深、返贫率之高、脱贫之难等都成为了中国脱贫攻坚中的典型代表。虽凉山彝区倍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也成效显着,但“返贫”却并没因成效而止步,它不但给彝区人民的物质生活压力重重,而且给贫困人口的精神带去诸多桎梏,使彝区人民摆脱贫困的期盼化成泡影。但彝区人民并没有屈服于现状,而“总是追求预期的目的来创造自己的历史。”(3)无可辩驳,事物发展的轨迹无疑“都带有自己的历史痕迹”。(1)无论是在凉山彝区的“大水漫灌”的扶贫开发中,还是在“精准滴灌”的脱贫攻坚中,无论是“输血”还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虽都凝集着向凉山彝区贫困宣战者的辛劳与付出,但“返贫”和防止“返贫”仍是当下彝区人民难以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凉山彝区“返贫”为问题导向,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理论成果,运用文献研究、调查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等方法,本着以长效摆脱凉山彝区贫困并实现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为目标,在详细梳理与充分阐释国内外相关返贫问题研究、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之后,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凉山彝区返贫问题及防范对策展开全面论证与分析。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角对反贫困的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作家的理论与思想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作为全文的精神统领。其次,根据凉山彝区的贫困与扶贫状况分析“低坝地区”、“二半山区”和“高山地区”的返贫状况,并分析其返贫的主要特征即“时间的短暂性”、“对象的相似性”、“地域的广泛性”、“数量的递增性”等;再次,重点从内外两个关键因素分析了返贫的主要原因。不但从外在因素全面剖析了政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返贫原因,而且还详细地分析了扶贫者和贫困者两个内在因素。最后,针对凉山彝区的返贫原因从政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提出了防止返贫的主要对策建议,系统地提出了诸如“禁毒防艾”防控、消解“贫困文化”等的系列措施和机制构建。
金奕彤[2](2020)在《C市无偿献血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无偿献血工作开展至今已有20余年。经过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采供血机构以及社会团体和广大献血者的不断努力,我国无偿献血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用血。但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的时间较短,随着近年来临床用血量的攀升,加之二胎政策开放、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如何持续、及时、足量保障临床用血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构建无偿献血长效机制为大势所趋。本文以C市无偿献血机制为研究对象,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资源数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C市无偿献血工作机制现状展开调查,客观评价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原因,结合国内外相关工作的积极做法,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研究的结论是:一、目前C市无偿献血机制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协调机制出现偏差,其原因在于政府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出现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各部门支持配合献血工作缺乏具体标准、对采供血机构的人员配置倾斜度不够的现象。二是缺乏贴合献血者利益的激励机制,其原因在于缺乏长期、系统的激励机制规划和信息反馈机制的不成熟,导致不能够准确地了解到献血者的需求。三是优质服务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原因在于硬件、软件建设速度未能及时匹配、服务信息化程度不高以及转变服务模式需要时间,导致服务便捷程度欠佳。四是宣传沟通机制精准性不足,主要由于公众接收信息渠道方式不同且对安全献血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宣传效果不够理想。二、完善C市无偿献血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通过分散医疗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来完善无偿献血协调机制;通过丰富激励措施推出主体、发布多元实用激励措施、建立激励效果反馈机制来提高对激励机制的重视程度;通过优化服务环境、加强信息整合、转变服务模式来升级无偿献血服务机制;通过提高宣传频率、精准识别人群、做好舆情控制,来建立行之有效的宣传沟通机制。
毛呷呷[3](2019)在《凉山彝族家支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凉山州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凉山彝区乡村是一个家支传统浓厚的社会,家支是传统彝族社会乡村治理的主要载体,作为彝区乡村权力网络的内生性组织机构,某种程度上是国家政权与地方之间作用的桥梁,地方权威与国家政权对于一个彝区乡村治理的发展而言其重要的作用不言而喻。凉山彝族社会,因其自身独特的历史形态、社会结构和文化礼俗、价值观念等,其乡村治理势必会呈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的文化特质和治理特征。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处于治理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对凉山彝区乡村治理的研究就有必要先了解彝族村落的权力网络格局,家支与基层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定性分析家支在基层民主自治和公共事务管理等中的作用,从而阐释其参与乡村治理的动机、功能,客观评估达到的效果。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凉山彝区偏于内部取向的乡村治理机制下,如何将国家政权与本土文化和地方权威有机结合,以避免彝区基层政权建设内卷化,推动凉山彝区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鉴于此,本论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作为个案,将国家政权嵌入凉山彝区乡村权力文化网络中,还原凉山彝区乡村治理的真实具象,深入考察凉山彝区乡村不同权利主体和利益阶层的动态变化,以及凉山彝区乡村地方权力文化网络与国家政权的互动效应。分别从传统彝区乡村治理概况,彝区社会乡村治理主体变迁,家支与乡村治理展开,家支与村治互动的绩效评估,家支背景下推进彝区乡村治理的可行性路径做了实证研究。并结合现代化进程中彝区乡村的改变,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来深描民族文化、价值形态主导下地方权力文化网络中家支的转型变迁。论文结构主要如下:第一章描述了洒瓦洛且博村概况,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产农作、行政区区划沿革,并梳理了洒瓦洛且博村历史上各时期的土司统治和社会形态,家支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元朝土司制度、明清时期改土归流后,以及奴隶制血统等级制下,不同彝族社会结构时期中央王朝对彝区的不同政策,和彝族村落的社会状态。着重记述了民主改革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家支组织在彝族社会的不同境遇,以及改革开放后家支复兴后的乡村治理。第三章探讨了家支精英与体制内村干部作为乡村的治理主体,对凉山彝区基层民主政治的“双轨治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凉山彝区乡村不同利益主体以及家支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凉山彝区乡村的权力结构。第四章从村级民主自治、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产品供给、扶贫开发等维度,论述了加强国家政权与基层实践互动的重要性,以及地方权力文化对基层政府职能的有效补充。同时,客观分析了家支在乡村治理中的不利影响。第五章肯定了家支在凉山彝区民众文化生活、情感交流、精神需求以及经济政治方面的功能和效益。定性分析了彝区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社会转型时期,家支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转变。第六章提出可行性路径建议,研究认为在凉山彝区乡村治理,家支是基层政府的有效补充,家支组织与国家权力在村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形成发展中是良性互动的过程。作为地方传统资源,其自身也在适应和调整,应当通过创新彝区乡村治理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打破地方家支固化格局,引导和发挥家支的规范作用,优化家支的治理功能,才是符合凉山彝区乡村治理实践需要的合理途径。
孙媛媛[4](2013)在《中西部地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一、研究背景与目标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在《联合国千年宣言》中承诺到2015年将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2.2/10万。201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30.0/10万,与国际承诺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中西部地区整体的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实现千年目标,中西部是重点。政府也一直很重视中西部地区,采取政策干预和项目干预来改善孕产妇死亡率状况,中西部孕产妇死亡率在干预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近年来下降速度趋缓,2010年10多个省份孕产妇死亡率甚至出现了反弹。这可能是因为措施针对关键因素发挥针对性的效力后,对象因措施的推进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和发展方向,原来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关键因素发生变化,因此,若要使孕产妇死亡率保持继续下降的趋势,需重新审视现阶段关键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了解中西部孕产妇死亡率和住院分娩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基础上,分析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提高住院分娩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根据渐进主义政策模型和孕产妇死亡生存分析框架,构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理论模型。运用系统论,矛盾分析法,渐进主义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中西部地区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进行分析。主要的资料来源包括文献评阅、现场调查、专家咨询和定性访谈等。通过文献归纳分析法对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以明确妇幼保健干预策略和模式的研究现状。通过专家咨询及现场调查法了解中西部地区、典型调查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及需要的支持。调查收集的资料采用QSR NVivo8、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录入,用SPSS18.0及QSR NVivo8进行统计分析。三、主要研究结果(一)国内研究多以现状描述为主孕产妇死亡是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研究中,多以地区为单位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孕产妇死亡卡和医院死亡病例为资料结合孕产妇死亡评审分析孕产妇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策略,却少见对这些建议和措施的实施及实施效果的评价。(二)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反弹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趋缓,部分省份出现反弹。对典型调查地区甘肃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分析,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降低明显,但下属市级甘南州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反弹,并且其住院分娩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院分娩率较高,但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反弹。(三)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地区差异,运用利益相关者法分析不同对象的诉求,可得出甘肃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甘肃省妇幼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以社会因素为主,山高路远、经济条件差和信仰活佛的习俗使得住院分娩率一直处于低位。住院分娩率不高,交通不便急救转诊不畅,产科急救水平差等综合因素则造成了孕产妇死亡。兵团的住院分娩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孕产妇死亡率反弹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者孕产妇的死亡。兵团人口基数较少,孕产妇死亡绝对数的较小变化引起了孕产妇死亡率的较大变化,导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实施策略研究利用孕产妇死亡生存分析理论框架,并结合文献及实证中对干预措施的收集,本研究针对孕产妇死亡形成了三大维度九大干预策略。对于每个地区,干预措施和干预策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针对原有影响因素在原有措施或策略上的继续推进,一类是针对新的关键影响因素采取的新的措施或策略。干预模式的制定思路是,基于孕产妇影响因素的研究,利用专家评分法确定孕产妇死亡的关键影响因素,然后评价关键影响因素在孕产妇死亡生存分析框架中所处的模块,根据模块即可对应相应的策略,最后,集合这些策略,就形成了适宜当地的干预模式。甘肃模式主要是采用策略4、策略6、策略7、策略8,进一步提高保健意识及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兵团模式主要是采用策略3、策略5,提升基层医院及市区综合医院产科综合救治能力,并抓好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者的孕产妇管理。将典型调查地区干预模式研究的思路外推到中西部其他区域,即可形成中西部地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策略。四、研究主要结论(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差异化管理,分类指导;各地区选择策略时需深入分析关键影响因素,探索最适合当地的干预模式。(二)合理配置人员,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三)加强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最大化发挥社会效益;全社会努力,提高孕产妇文化素质,优化保障体系。
赵靖茹[5](2012)在《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文中指出民族国家如何对待和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全球经济竞争的需求还是社会凝聚力的需要,教育都是民族国家制定国家政策的重要工具。民族国家运用教育手段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是世界民族国家保证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发展的一般规律。西藏是我国最特殊的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单一的藏民族高度聚居、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残留痕迹、全体藏民笃信喇嘛教、外国势力策划分裂活动一直活跃,西藏因此成为一个斗争繁杂、举世注目、非常敏感的地区。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西藏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从根本上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培养新西藏建设人才,是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的人才保证。作为未来西藏建设人才的藏族中学生,借助1984年制定的内地西藏班政策,在内地获得了富有内涵的成长。该政策创造了少数民族教育最独特的异地办学方式,在藏族学生成长的最关键时期施加影响,以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和带动藏族群众,在内地营造民族教育的自然成长环境,有效促进了汉藏民族交流,藏族中学生毕业后返回西藏工作,成为建设新西藏的优质人力资源。内地西藏班政策是中央针对特殊的西藏采取的独创性尝试,成为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成功借鉴。本研究根据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策略,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筑理论框架,重点研究内地西藏班政策,围绕该政策的起源、目标、实施、结果、评价,通过对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研究和内地西藏班政策实施过程与效果研究,探寻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效果、藏族中学生跨地域跨文化成长、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藏族民族教育政策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立足于三个研究层面:宏观上从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内涵与发展,深入到西藏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变化的研究;中观上从内地若干西藏民族中学的办学研究,深入到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评价研究;微观上从上海共康中学的历史与特色研究,深入到共康中学学生个体的成长效果研究。三个层面的研究运用了以下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问卷研究法,对全国一届近50%的内地西藏班藏族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做了数据分析;通过访谈研究法,了解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实施,笔者赴武汉、重庆、上海、绍兴、常州、南通、北京、天津、郑州等地的11所西藏民族中学访谈校长、德育教导、班主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法,进行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效果和价值研究,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本人赴西藏调研,深入到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五个地市,走访西藏地市级和乡村学校10所,了解西藏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到内地西藏班在校学生的家中向其家长了解对该政策的看法和建议,向现在藏工作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了解其求学感受和政策评价。技术手段上借助因子分析法,选取了“对中学生提升文化知识的质量评价、对中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效果评价、对中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对学习中国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传递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拓展文化视野的评价、对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评价”等十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确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将十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学习、文化、民族三个主成分因子,并对参加问卷调查的上海共康中学94名学生的三个主成分因子的计算得分进行分析,按照综合评价得分数据左偏分布特征,获得了对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较高评价的结论。根据因子分析法结论、问卷数据结果,结合访谈观点,得出以下结论:综合得分左偏分布证明内地西藏班政策整体效果良好;学习、文化、民族是影响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评价的三大因子。政策执行方面:生源的质量保证了内地西藏班政策的高起点与可持续发展;限定的西藏领导干部子女的入学率,保证该政策的严格执行和教育发展的公正公平。藏族学生培养和选拔制度的分离,保证了对藏族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以及人才培养明确的目标和民族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性方面:藏族厨师内地支教可以提高政策效果评价;藏族中学生在内地的藏语学习难度超过汉语。政策评价方面:内地西藏班政策全面带动了汉藏文化交流;大量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成为西藏基层干部,维护国家政权,保证民族团结,体现鲜明的政治功效;内地西藏班政策带动中央在藏其它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政策建议方面:实施了26年的内地西藏班政策需要适当的调整,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用市场理念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内地西藏班教学质量,注重内地西藏班政策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西藏人才政策的一体化衔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内地西藏班政策独特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促进藏汉民族相互认同、保证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为世界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选题新颖独特。从国家、区域、学校、个体四个层面,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了政策效果,方法科学准确。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都获得富有意义的成果,对国家层面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对区域层面教育政策的执行、对个体层而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内地西藏班的独特政策,体现了中央更强的统筹性、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性、民族地区与内地省市更融洽的协调性、学校自主办学的灵活性、培养人才更鲜明的适用性,是最独特、最有效的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教育政策。该政策的成功实践对我国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建立完善具有积极的策略意义:通过教育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最有效的手段;按照“积极差别对待”的原则,保证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承担民族团结的使命;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优先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政策宏观调控,把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
周涌[6](2011)在《常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长三角”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农村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常州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业不仅承担着支撑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还关系到加快建设全市高水平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农业产业集群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和增强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首先,本文农业发展和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较为科学地诠释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内涵、特点,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及其支撑体系。其次,提出了该理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并结合常州市的实际,分析了该市加快农业产业集聚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现实工作基础、存在问题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提出拟建设五大产业集聚区、培育五大产业集群及七方面保障措施。并从政府层面对今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管义伟[7](2010)在《供给、认同与社会融合: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变迁及其后果 ——对河南省息县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一个县域农村社区服务体制为个案,讨论了建国以来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变迁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本文认为公共服务不仅是民生问题,而且它对社会关系,诸如农民认同、社会融合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服务方式,对社区认同和社会融合的影响各不相同。本文从三个历史时段分析农村社区服务体制对认同与社会融合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首先,考察了集体背景下农村的社区服务及其对农民认同与社会融合的影响。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区服务体制逐渐形成。这是一种在国家支持下、以村集体自我供给服务为特征的运行机制。这个时期,以集体为主、国家为辅的二元主体是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投入者;集体税收、提留与一平二调是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主要筹资渠道;通过采用强制下的非自主合作原则持续地向农民供给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实质上,这些服务是一种农村范围内的封闭的服务,在五十年代曾一度满足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因而得到了农民的一致认同。但是,由于农村社区服务供给存在强制性和非自主合作性的因素,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加剧了资源紧张之势,削弱了社区服务的供给能力,并因此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城乡二元结构固定下来。这种运行后果客观上增加了社区服务供给与实际承受能力之间的张力,加之操作层面无法避免的失误,使得农民同质性认同逐步出现分离,形成整体性社会认同。农民有了改变社区服务体制的内在需要。其次,考察了农村改革之后社区服务对农民社会认同与社会融合的影响。在家庭联产承包制时期,社区服务产品过去由村集体作为投入主体供给,现在部分地甚至大部分地转到农户家庭供给,国家主要通过政策对农村社区服务进行调控,有时也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到了后期,还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农村社区服务体制得到了完善。这个时期的筹资渠道既有制度内的渠道,也有制度外的渠道,主要通过集体收入、“三提五统”与集资摊派的形式筹集资金。过去那种强制性供给原则现在开始松动,呈现为政府倡导下的准强制性合作。此时,在农村社区服务体制上的改革,对农民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并创造了八十年代前半期农业生产的黄金发展期。但是,这些改革仍然是在城乡二元格局下进行的,仅是满足农民对土地实施家庭承包的需要。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公共服务的二元体制及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政策,直接造成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严重失衡。在农村,这些本该由国家供给的公共服务大多经由农村社区供给,分税制的实行进一步弱化了地方政府的供给能力,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制度外筹资方式加重了农民负担,引发了“三农”问题。农民对此有所不满,一些年轻人便自发外出打工。农民工的流动使农民的职业和身份出现分化,认同发生裂变,农民认同出现危机。再次,考察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改革及其对农民认同与社会融合将要产生的影响。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建设工程,农村社区服务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和政府将基本公共服务引入农村,从而对社区重建产生了推进作用,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传统供给模式被初步打破,国家开始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形成了国家主导下的多元化供给体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农民认同重建与社会融合的切入点。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来满足农民共同的需求,农民就将会产生一致的认同。以土地流转作为农民认同重建的载体,使农民手中的土地转化为资本,为迈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切实的物质保障,从而加快了社会融合的进程。最后,笔者作出了这样的基本判断:以服务重建认同,从而实现社会融合。首先,认为服务是认同与合法性的基础,这是本文的逻辑起点。由于认同与合法性具有心理内化的特性,只要是认同的,政权的合法性就一定强。从认同到合法性,都与利益有着密切的关联度,利益得到实现和维护,就意味着人们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和尊重。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因此,服务是认同与合法性的基础。其次,服务是社会联系和组织的纽带,这是基于个人与社会以及国家的中介的识别。现阶段农村社区建设所走的服务之路,实质上是以服务为中介,将分散的人们重新联系和组织起来,增强农民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共同体的认同,建立起“个人——社区——国家”之间的联系。再次,通过社区服务增强农民的社区认同,这是微观层面上的社会融合。社区服务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需要,由此产生的认同便是最稳定的认同。这就是社区作为微观社会组织的价值所在。重建社区,就要以服务来增强人们的社区认同,使之与现代市场经济所体现的独立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相适应,打破传统认同所具有的等级性、封闭性和排他性。最后,通过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团结与融合,这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融合。通过公共服务建构整个社会一致的认同,逐步把社区共同体与国家共同体联系起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社会走向融合。
任南[8](2010)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现阶段不可治愈性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艾滋病的防治已经不仅仅是患者的个人问题,甚至已经超越了医疗范畴,而具有社会性的文化、伦理意义。社会整体的利益与具体个人利益之间存在区别和差异,如何处理公共健康中社会利益与个体权利的关系,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艾滋病本身的致命性、传染性,以及人们将疾病与吸毒、淫乱等不良行为以及贫穷等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造成普遍歧视,成为艾滋病防治中的主要障碍。道德宽容是消除歧视的重要途径。对于艾滋病的防治需要社会群体和专业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在社会层面采取横向的综合性措施,加强对于艾滋病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则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引导,增强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性。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和调动资源的能力,在艾滋病防治上应该承担主要的政府道德义务和管理责任。政府应建立合乎伦理的防治艾滋病的法律和政策,反对歧视、公开信息;公平分配和合理使用公共卫生资源,减少贫困,支持发展非政府组织防治艾滋病。社区应充分发挥其社会互助和社会整合的功能,构建艾滋病患者社区支持网络,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服务、关怀和支持。通过开展知识培训、重组和矫正行为模式,建立适应社会防治艾滋病的途径。家庭有责任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摆脱贫困,增加子女的教育机会。非政府组织的责任应发挥来源于民间,与边缘人群有天然的联系的自身优势,主动开展工作,特别是为政府力量所不能及的边缘人群方面要发挥更大作用。艾滋病当事人应遵守法律,配合诊治,如实提供病情和有关信息,规范行为,减少传播,特别应在争取权益、支持艾滋病防控方面作出更多努力。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能拒绝和推诿病人,并需做好宣传、教育、咨询,保守医疗保密,保障患者安全。媒体在艾滋病防治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要将艾滋病作为一个发展问题给予关注,减少媒体界本身和公众对艾滋病的羞辱和歧视,力争架起一座桥梁,动员全社会抗击艾滋病流行。有效的防治艾滋病,需以公平原则、宽容原则、尊重自主原则、有利原则为伦理基础,构建以人为本的防治制度,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一个日趋完善的环境。我们要努力科学制定公共政策体系,创新防治艾滋病的科学技术,并可能解决相关的伦理冲突,从而遏制艾滋病在中国迅速蔓延的势头,尽可能降低艾滋病的社会危害。此外,我们需要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艾滋病防治从业人员素质,通过科学管理使之达到培训目标,增强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人员上的保障。
解冰[9](2008)在《新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重构》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农村基层政权为研究对象,以政权职能及政权权责制衡为研究核心,从农村实际调查研究入手,以农村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为逻辑起点,以农村基层政权的功能和结构设置及运转为基本研究框架,以农村基层政权在运转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性要素为切入点,以乡镇政权的自身生长逻辑和现实基础等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政治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以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组织学等等多种学科理论,在分析了不同时期农村基层政权的相关职能变化以及对其绩效评估之后,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分析和探讨了农村基层政权的有效性和有限性的特征及其实现路径,并据此重构了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的相互关系,为相关部门在农村基层政权改革及其结构设计提供思路。全文共分十一章。第一章导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核心概念,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的创新点等等。第二章是研究农村基层政权的制度变迁历程。本章主要从制度设计与形态变迁及功能这三个角度,对新中国解放前后几个阶段所发生的制度变迁进行梳理和分析。其目的旨在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历史演变、政权运转等进行纵向历史考察,揭示农村基层政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制度路径依赖。第三章是研究人民公社这一政权历史形态中的政权生态以及所承担的角色。本章主要研究了建国初期到人民公社这一阶段农村基层政权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历史过程,并对人民公社的特定阶段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绩效评价。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公社的政权存在源于它承担的全能政治功能:社会改造与控制功能,一切行动(包括经济建设)都服从国家政治需要。以至于在以革命为动力、以革命为表征的社会改造和建设中,以特殊的方式组织秩序,运作经济。第四章是研究人民公社解体之后,新的农村基层政权形式——乡镇政权的重建及其新的政权功能,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生态。本章从乡镇政权涉足经济领域的起源及参与经济建设的历史过程,特别是通过其对政权基础因素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由此分析和解构乡镇政权重建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三种不同行为方式的历史根源及其政治生态。第五章是讨论乡镇政权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通过分析新世纪之初乡镇政权存在的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危害性,阐明乡镇改革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影响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问题。基于对问题重要性认识,本章阐述了本次乡镇改革的政治内涵,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命题。第六章介绍和分析目前学术界、理论界以及与乡镇政权密切相关的县乡村干部等对本次乡镇改革的看法和观点论争。之所以这样安排,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学术界和理论界的观点予以梳理,以及身处改革之中的干部感受呈现,使得对目前展开各种改革试验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在认识基础之上形成共识。第七章通过公众舆论调查对目前乡镇改革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基于目前乡镇改革取向不明、改革不配套、不规范以及观点论争等等原因,乡镇改革存在诸多变数,本章采用政治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目前已经或正在进行的乡镇改革试验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并进行绩效评价。第八章主要通过对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角度,研究农村基层政权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基层政权效率。透过政权效率分析以及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发现和寻找出政权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此研究基础之上为当前正在开展的创新实践提供思路,同时也为本论文的核心制度设计提供经验和思路依据。第九章重点研究新时期农村基层政权——乡镇政府权责制衡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建构思路。主要通过对未来乡镇政权的权责逻辑分析、乡镇政权面临的现实(自身结构特性以及改革带来的行政空间变化等)的考察,以此来确定并阐述未来乡镇政权权责制衡的基本思路。第十章是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的具体制度设计。这是本论文研究的重中之重。基于对目前新村建设乃至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之后考虑,从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政权的基本要求、乡镇政权未来功能认识以及新时期(未来中长期)乡镇政权的权责制衡等三个方面,给乡镇政权进行新的职能定位,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未来农村新形势下的基层政权中的责任和权力之间制衡进行中长期制度设计。第十一章是建立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基础之上的法律化机制设计。这既是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的内在配套需求,也是权责制衡的保障要求,更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学术研究是累积性的。但“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由于本文首次从纪检监察角度和立足于反腐倡廉工作来研究农村基层政权,不仅在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方面有所创新外,而且研究内容有所创新。其中,关于乡镇再改革问题的提出和基础政权效率的分析,关于权责制衡重构的逻辑推演和思路设计以及新时期乡镇政权的功能定位,关于权责制衡重构的法律化机制的设计等,均突出了创新性。从而,极大增加了研究成果转换为政策实践的可能性。
王迎秋[10](2008)在《河南早期艾滋病起因及其社会环境追溯》文中指出经采供血传播HIV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河南等地发生了经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的严重疫情,带来了严重而深刻的社会问题。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经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的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国内有关部门和学者对经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疫情进行过相应的流行病学研究,但采供血途径发生的原因,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其发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起了多方的争执,也给我们带来诸多思考。为此,本文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查阅当时的全国性及地方官方行业报纸,透过媒体的视角,通过新闻脉络投射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中国采供血及艾滋病的相关情景,从历史角度真实记录河南早期艾滋病走过的历程,再现其社会、经济、文化氛围,结合河南艾滋病流行状况、当时社会发展、经济状况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及落实情况,分析采供血途径发生的原因及社会环境因素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并从中得到启示。河南经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疫情的发生与流行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分不开的,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所显现的各方面问题的集中体现,是转型中国诸多问题的集中体现。艾滋病在中国的表现,是此时中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诸多问题的一个方面。艾滋病在全世界传播过程中,人类对艾滋病的传播缺少适宜的控制技术。此时,中国正值经济转轨时期,国家经济处于一个低水平,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上的一定的缺位,公共卫生过度地市场化带来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只有通过政府的持续努力,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采取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才能提高本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二、抓好三个到位 开发农村血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好三个到位 开发农村血源(论文提纲范文)
(1)凉山彝区返贫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主要拟定创新点 |
1.5 研究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返贫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返贫的相关概念阐释 |
2.1.1 贫困与扶贫 |
2.1.2 脱贫与返贫 |
2.2 返贫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制度贫困的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扶贫思想 |
2.2.3 习近平精准扶贫和防止返贫重要论述 |
第3章 凉山彝区存在的返贫问题及返贫特征 |
3.1 凉山彝区贫困与扶贫状况 |
3.1.1 凉山彝区的区域概况 |
3.1.2 凉山彝区的贫困状况 |
3.1.3 凉山彝区的扶贫成效 |
3.2 凉山彝区的返贫状况分析 |
3.2.1 凉山彝区“低坝地区”的返贫状况 |
3.2.2 凉山彝区“二半山区”的返贫状况 |
3.2.3 凉山彝区“高山地区”的返贫状况 |
3.3 凉山彝区“返贫”的主要特征 |
3.3.1 返贫时间的短暂性 |
3.3.2 返贫对象的相似性 |
3.3.3 返贫地域的广泛性 |
3.3.4 返贫数量的递增性 |
第4章 凉山彝区返贫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返贫的外在关键因素分析 |
4.1.1 政策因素:缺乏长效脱贫的政策机制 |
4.1.2 经济因素:缺乏稳定产业与市场支撑 |
4.1.3 文化因素:“贫困文化”的影响深远 |
4.1.4 社会因素:社会帮扶与激励机制缺失 |
4.1.5 生态因素:恶劣自然环境与地质灾害 |
4.2 返贫的内在关键因素分析 |
4.2.1 扶贫者:意识淡薄、队伍弱化和责任缺失 |
4.2.2 贫困者:内生动力缺乏,“艾毒病学”返贫 |
第5章 凉山彝区防止返贫的主要对策建议 |
5.1 政策上加强关键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完善 |
5.1.1 科学构建防止返贫的政策和制度 |
5.1.2 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保障制度 |
5.1.3 坚定不移实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
5.1.4 健全“禁毒防艾”立体防控机制 |
5.2 经济上打造特色产业和培育市场机制 |
5.2.1 打造彝区自然禀赋的产业优势 |
5.2.2 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和文化产业 |
5.2.3 培育彝区优势产品的市场机制 |
5.3 文化上夯实基础教育和消解“贫困文化” |
5.3.1 完善基础教育设施设备 |
5.3.2 建立稳定教育发展机制 |
5.3.3 营造消解贫困文化氛围 |
5.4 社会上优化互助帮扶与激励保障制度 |
5.4.1 健全帮扶机制和优化互助合作机制 |
5.4.2 构建激发彝区内生动力的激励机制 |
5.4.3 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 |
5.5 生态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
5.5.1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治机制 |
5.5.2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建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2)C市无偿献血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无偿献血 |
2.1.2 个人自愿无偿献血 |
2.1.3 团体自愿无偿献血 |
2.1.4 无偿献血机制 |
2.1.5 固定献血者 |
2.1.6 血液安全 |
2.2 理论依据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三章 C市无偿献血机制现状 |
3.1 C市政府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历程 |
3.1.1 C市献血工作的四个发展阶段 |
3.2 C市无偿献血机制概况 |
3.2.1 协调机制及服务机制概况 |
3.2.2 激励机制概况 |
3.2.3 宣传沟通机制概况 |
第四章 C市无偿献血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C市无偿献血机制调研情况 |
4.1.1 资源数据分析情况 |
4.1.2 调查问卷情况 |
4.1.3 访谈情况 |
4.2 存在的问题 |
4.2.1 政策协调机制出现偏差 |
4.2.2 缺乏贴合献血者利益的激励机制 |
4.2.3 优质服务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
4.2.4 宣传沟通机制精准性不足 |
4.3 原因分析 |
4.3.1 政府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4.3.2 激励机制缺乏长期系统性规划 |
4.3.3 硬件、软件设施建设速度未能匹配 |
4.3.4 公众接收信息渠道方式不同且对安全献血缺乏深入了解 |
第五章 国内外相关经验及启示 |
5.1 国内部分省市的积极做法 |
5.2 国外部分国家地区的经验 |
5.2.1 法国的无偿献血机制 |
5.2.2 美国的无偿献血机制 |
5.2.3 日本的无偿献血机制 |
5.3 对完善C市无偿献血工作机制的启示 |
第六章 C市无偿献血机制的完善对策 |
6.1 完善无偿献血协调机制 |
6.1.1 分散医疗资源,增加固定献血点位 |
6.1.2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高效协调机制 |
6.1.3 加大投入力度,充分保障工作开展 |
6.2 重视献血激励机制建设 |
6.2.1 丰富激励措施推出主体 |
6.2.2 发布多元实用激励措施 |
6.2.3 建立激励效果反馈机制 |
6.3 升级无偿献血服务机制 |
6.3.1 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品质 |
6.3.2 加强信息整合,打造便捷服务 |
6.3.3 转变服务模式,力求与时俱进 |
6.4 建立行之有效的宣传沟通机制 |
6.4.1 提高宣传频率,营造良好的社会公益氛围 |
6.4.2 精准识别人群,提高全民参与献血的意识 |
6.4.3 做好舆情控制,建立畅通的双向反馈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C市无偿献血机制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3)凉山彝族家支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凉山州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现有研究状况 |
一、有关家支研究回顾 |
二、乡村治理的概念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本选题创新点 |
二、本选题重点、难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凉山州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田野调查概况 |
一、四开乡基本情况 |
二、地质、植被、水利资源 |
三、洒瓦洛且博村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
第二节 洒瓦洛且博村历史上的土司统治和家支 |
一、洒瓦洛且博村历史概况 |
二、近代阿硕兹莫的土司乡村管理 |
第三节 洒瓦洛且博村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
一、解放前的洒瓦洛且博村势力划分 |
二、解放后洒瓦洛且博村的历史沿革 |
第二章 凉山彝族各历史时期的家支与乡村治理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家支”与凉山彝区乡村治理 |
一、历史上的凉山彝族传统社会 |
二、传统彝族社会的家支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家支与凉山彝区乡村治理 |
一、民主改革时期的家支与乡村治理 |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家支”与乡村治理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家支”与乡村治理 |
第三章 洒瓦洛且博村家支与乡村治理主体变迀 |
第一节 洒瓦洛且博村多元并存的治理主体 |
一、洒瓦洛且博村的治理主体分类 |
二、洒瓦洛且博村各家支来源 |
三、作为“行政”权力主体的村两委 |
第二节 家支与彝区乡村基层政权 |
一、家支与村干部 |
二、家支与乡村政权的互动 |
三、家支关系影响彝区乡村社会秩序 |
第三节 家支与普通村民 |
一、家支会议 |
二、整理编撰家支谱系 |
三、家规 |
第四章 洒瓦洛且博村的家支与乡村治理 |
第一节 家支对乡村民主政治的补充 |
一、家支成员高度参与 |
二、家支对乡村民主的影响 |
第二节 乡村公共事务中的家支 |
一、乡村法治建设中的家支 |
二、基层政府决策管理中的有效表达 |
三、洒瓦洛且博村公共设施建设中的家支参与 |
四、家支中薪给阶层的影响 |
第三节 扶贫开发中家支作用 |
一、洒瓦洛且博村扶贫开发任务 |
二、贫困户识别中的家支作用 |
三、脱贫工作中的家支作用 |
第四节 基层政府管理职能中的家支参与 |
一、禁毒工作中的家支 |
二、对基层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弥补 |
三、协调处理乡村社会关系和矛盾 |
第五节 家支对彝区社会生活的不利影响 |
一、传统家支制度的势力增加基层行政难度 |
二、家支对乡村社会治安的不利影响 |
三、家支对婚姻的作用和影响 |
第五章 洒瓦洛且博村家支与村治的互动成效 |
第一节 家支与正式组织的配合 |
一、家支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内在张力 |
二、家支对村民自治的社会监督 |
第二节 家支的文化功能 |
一、家支活动的社会教化 |
二、繁荣村落精神文化生活 |
三、洒瓦洛且博村的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 |
第三节 “规模效益”下家支组织的经济功能 |
一、信任关系与乡村生产的有效合作 |
二、互惠规范与乡村中的家支运作 |
三、参与乡村公共产品供给 |
第四节 当前彝区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乡村基层干部的境遇 |
二、凉山彝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三、凉山彝区农村民间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的现代化进程 |
一、洒瓦洛且博村乡村治理的变化 |
二、彝族村落血缘家支等级的转变 |
第六章 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彝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将家支“势力”转化为治理“资源” |
一、加强制度创新 |
二、促进家支转化参与乡村治理 |
第二节 发展彝区乡村经济增强村民自治物质基础 |
一、积极改进彝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
二、发展乡村经济是完善彝区乡村治理的中心任务 |
第三节 构建政府引导下的“多元主体”乡村治理 |
一、参与乡村公共管理的权威角色及其调整 |
二、吸纳家支参与村落事务 |
三、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参与乡村治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西部地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
(二) 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总体下降,但中西部率需重点关注 |
(三) 中西部地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
二、研究目的 |
(一) 了解中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二) 探讨中西部地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实施策略 |
三、研究内容 |
(一) 孕产妇死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 中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的现况研究 |
(三) 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实施策略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一) 理论框架:孕产妇死亡生存分析 |
(二) 系统论 |
(三) 矛盾分析法 |
(四) 渐进主义理论 |
(五) 团体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表 |
(三) 资料收集方法 |
(四) 资料分析方法 |
三、质量控制 |
(一) 预调查 |
(二) 现场调查质量控制 |
(三) 数据录入质量控制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孕产妇死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政策法规及干预项目 |
二、文献研究 |
三、小结及提示 |
第二部分 中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的现况研究 |
一、中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趋势分析 |
二、中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与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关系和趋势分析 |
(一) 中西部地区妇女保健服务现状 |
(二) 中西部地区妇女保健服务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 |
三、典型调查地区妇幼卫生现状 |
(一) 甘肃省 |
(二) 甘肃地市级—甘南州 |
(三) 碌曲县 |
(四) 临潭县 |
(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六) 农八师148团 |
(七) 农八师149团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孕产妇死亡生存分析理论框架 |
二、基于文献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 文献检索与评阅 |
(二) 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归纳 |
三、基于现场调查的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研究 |
(一) 矛盾分析法:不同地区对影响因素的认同不一致 |
(二) 利益相关者分析 |
四、综合分析二个典型调查地区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 |
第四部分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实施策略研究 |
一、干预策略及干预模式的界定 |
二、策略研究思路基于渐进主义理论 |
三、基于文献和现场调查的干预措施研究 |
(一) 基于文献的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研究 |
(二) 基于现场调查的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研究 |
四、孕产妇死亡率干预策略的构建 |
五、不同地区干预模式的建立 |
(一) 甘肃省甘南州干预模式 |
(二) 兵团干预模式 |
(三) 中西部地区干预模式 |
讨论与建议 |
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差异化管理,分类指导 |
二、各地区选择策略时需深入分析关键影响因素,探索当地干预模式 |
三、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对干预模式进行优化和评价 |
四、加强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最大化发挥社会效益 |
五、合理配置人员,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六、全社会努力,提高孕产妇文化素质,优化保障体系 |
七、本研究的局限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 |
二、内地西藏班实证研究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研究文献 |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五、本研究的政策分析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认同和民族教育 |
一、加强民族认同 |
二、增进国家凝聚 |
三、促进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二、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三、教育公平理论的核心思想 |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
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涵精髓 |
三、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特点分析 |
四、多元文化主义的国际比较 |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 |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征 |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三、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 |
四、跨文化管理中的人力资本 |
五、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依靠教育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
二、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 |
三、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含义 |
四、可持续发展中的和谐理念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二章 若干国家民族教育与政策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美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二、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德国、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德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二、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印度、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印度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二、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三章 从蒙藏学校到内地西藏班:中央对西藏特殊的教育政策安排 |
第一节 1985年以前的西藏教育情况概述 |
一、旧西藏的历史和教育 |
二、独特的西藏礼仪和文化 |
三、西藏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四、西藏中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校)政策的起源 |
一、历史上的蒙藏学校制度 |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幼童计划 |
三、内地西藏班的最初设立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特殊教育政策的客观环境 |
二、教育援藏方针的初步确立 |
三、教育援藏政策的正式实施 |
四、教育援藏政策的物质保障 |
五、教育援藏政策的人才支持 |
六、教育援藏政策的配套政策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发展脉络追踪 |
一、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基本内容 |
二、内地西藏班的招生人数 |
三、内地西藏班初中毕业生的分流 |
四、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扩招 |
五、内地西藏班招生政策的调整 |
第五节 特殊的教育政策与人力资源的形成 |
一、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教育 |
二、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汉文化环境 |
三、促进藏族中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自塑能力 |
本章参考引文 第四章 当前内地西藏班的办学格局与特点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教育特点分析 |
一、特殊的道德教育 |
二、特殊的师生关系 |
三、特殊的管理方式 |
四、特殊的教学方法 |
五、特殊的家庭教育 |
第二节 东中西部地区内地西藏学校办学分析 |
一、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
二、武汉西藏中学 |
三、重庆西藏中学 |
第三节 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研究 |
一、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一:日常生活管理 |
二、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二:教育教学管理 |
三、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三:汉语言的使用 |
四、藏族中学生对政策的改善建议分析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五章 教学机构个案分析:上海共康中学 |
第一节 上海共康中学 |
一、共康中学的前身——回民中学 |
二、共康中学的现状 |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德教育 |
四、“健全学生人格”的心理教育 |
五、三年制教改实验 |
六、开设多元文化课程 |
第二节 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届别情况分析 |
一、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三) |
二、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四) |
三、200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五) |
第三节 上海共康中学对西藏教育发展的贡献 |
一、学校招生覆盖面不断扩大 |
二、藏族中学生学业成绩良好 |
三、上海内地西藏班毕业生职业发展良好 |
本章参考引文 第六章 内地西藏班学生成长轨迹分析 |
第一节 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情况分析 |
一、内地西藏班学生性别分析 |
二、藏族中学生的业余生活怎么过 |
三、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有哪些不适应 |
四、藏族中学生的交友情况如何 |
第二节 藏族中学生文化民族的认同与传承 |
一、藏族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多少 |
二、藏族中学生的语言取向如何 |
三、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分析 |
一、为什么来内地读书 |
二、如何看待内地办班效果 |
三、藏族中学生的自我期待是什么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对藏族中学生的成长影响 |
一、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描述 |
二、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适应的四大关 |
三、藏族中学生在内地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测验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七章 绩效评价:价值与效果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评价 |
一、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总体评价 |
二、评价的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三、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
四、提取因子 |
五、西藏社会各界对政策的高度评价 |
第二节 政治价值分析 |
一、积极的道德建设 |
二、增进民族认同 |
三、培养信念坚定的新西藏建设人才 |
第三节 文化价值分析 |
一、汉藏双语促进文化交流 |
二、藏汉文化相互融合 |
三、带动文化援藏力度加大 |
第四节 教育价值分析 |
一、改善西藏教育教学设施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推动西藏中等教育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学生享受同等优质教育资源 |
四、提高西藏教育师资水平 |
第五节 经济社会价值分析 |
一、“全国援藏”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大发展 |
二、独特办学政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毕业生直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
第六节 西藏发展成就对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启示 |
一、西藏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
二、西藏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三、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策略 |
本章参考引文 第八章 内地西藏班:面临的新挑战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成长烦恼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教师的发展困惑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管理优化 |
一、管理体制问题 |
二、经费问题 |
三、教材和教学计划问题 |
四、教学质量监督问题 |
第四节 基干文化适应的教育政策调整 |
一、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
二、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 |
三、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 |
四、引进藏族厨师 |
五、适当调整教学安排 |
第五节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一体化衔接 |
一、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建议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接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与西藏自治区人才政策对接 |
本章参考引文 结论与展望 访谈观点摘要 采访程序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绩 附录一:访谈实录 |
上海地区 |
访谈一 |
访谈二 |
访谈三 |
访谈四 |
访谈五 |
访谈六 |
访谈七 |
访谈八 |
重庆地区 |
访谈九 |
访谈十 |
访谈十一 |
西藏拉萨市 |
访谈十二 |
访谈十三 |
访谈十四 |
访谈十五 |
访谈十六 |
访谈十七 |
访谈十八 |
访谈十九 |
访谈二十 |
访谈二十一 |
访谈二十二 |
访谈二十三 |
访谈二十四 |
访谈二十五 |
访谈二十六 |
访谈二十七 |
访谈二十八 |
西藏山南地区 |
访谈二十九 |
西藏日喀则地区 |
访谈三十 |
西藏林芝地区 |
访谈三十一 |
西藏那曲地区 |
访谈三十二 |
访谈三十三 |
浙江绍兴 |
访谈三十四 |
江苏常州 |
访谈三十五 |
访谈三十六 |
江苏南通 |
访谈三十七 |
访谈三十八 |
北京地区 |
访谈三十九 |
访谈四十 |
访谈四十一 |
天津地区 |
访谈四十二 |
河南郑州 |
访谈四十三 附录二: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调查问卷 附录三: 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附录四: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附录五:2005届上海共康中学学生情况表 附录六: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毕业去向情况表 附录七:上海市共康中学西藏班学生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及排名 附录八 共康中学2009学年度总课表 附录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朱镕基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摘要) 致谢 |
(6)常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
1.2.2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农业产业集群理论 |
2.1 农业产业集群的定义 |
2.1.1 农业产业集群的定义 |
2.1.2 农业关联产业 |
2.1.3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业产业化 |
2.2 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
2.2.1 专业化 |
2.2.2 网络化 |
2.2.3 本地根植性 |
2.2.4 空间集群性 |
2.3 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 |
2.3.1 结构体系 |
2.3.2 农业产业集群中产业主体功能分析 |
3 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其支撑保障体系 |
3.1 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
3.1.1 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 |
3.1.2 合作需求—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制 |
3.1.3 规模经济—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市场决定力量 |
3.1.4 路径依赖—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因素 |
3.2 影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环境因素分析 |
3.2.1 区位条件 |
3.2.2 经济条件 |
3.2.3 社会条件 |
3.3 农业产业集群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
3.3.1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
3.3.2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
3.3.3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3.4 评价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指标 |
4 常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支撑保障体系 |
4.1 常州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
4.1.1 常州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条件 |
4.1.2 常州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优势 |
4.1.3 新形势下常州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4.2 常州农业产业集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1 现状 |
4.2.2 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 |
4.3 常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分析 |
4.3.1 常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 |
4.3.2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发展常州农业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
4.4 优化常州农业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 |
4.4.1 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
4.4.2 基本原则 |
4.4.3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重点领域 |
5 常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策和建议 |
5.1 发展战略 |
5.1.1 强化规划引导 |
5.1.2 创新工作机制 |
5.1.3 深化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
5.1.4 优化服务环境 |
5.1.5 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
5.1.6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
5.1.7 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 |
5.2 完善常州农业产业集群政策建议 |
5.2.1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产业集群 |
5.2.2 将生态经济指标列入绩效考核内容 |
5.2.3 加强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增强与国际农业合作 |
5.2.4 将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畴 |
5.2.5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5.2.6 积极推进农业功能拓展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7)供给、认同与社会融合: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变迁及其后果 ——对河南省息县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问题 |
二、研究的进度与实践中的问题 |
(一) 农村社区服务定义和分类的研究 |
(二) 农村社区服务投入主体及供给方式的研究 |
(三) 农村社区服务筹资方式研究 |
(四)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集体背景下农村的社区服务与社会认同 |
一、小农的社会需求与集体化的逻辑 |
(一) 小农的社会需求与人民公社集体化的出现 |
(二) 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形成和确立 |
二、国家安排下的农民自我服务 |
(一) 投入主体:以集体为主、国家为辅的二元主体 |
(二) 筹资渠道:集体税收、提留与一平二调 |
(三) 供给原则:计划调配与划拨 |
三、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社会影响 |
(一) 加剧农村内部分割与城乡二元分割 |
(二) 社会认同弱化:农村社区服务的供给计划与实际承受能力的张力 |
(三) 操作层面的失误加速了农民认同的分离 |
(四) 总体性社会认同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农村改革后社区服务与社会认同的变迁 |
一、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
(一) 农民的分散经营与需求的多元化 |
(二) 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发展及其限度 |
二、从集体化服务到市场化服务 |
(一) 投入主体:集体主体逐步消退,农户与市场主体开始出现 |
(二) 筹资渠道:集体收入、"三提五统"与集资摊派 |
(三) 供给原则:从计划调拨转向社会化服务 |
三、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社会影响 |
(一) "三农"问题凸显 |
(二) 农民职业和身份的分化 |
(三) "搭便车"与分税制加速了农民认同的裂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改革 |
一、新农村建设:重大的社会建设工程 |
(一) 新农村建设中的社区重建 |
(二) 将基本公共服务引入农村 |
二、新时期农村社区服务的运行机制 |
(一) 投入主体:国家主导下的多元组合 |
(二) 筹资渠道:公共财政与多种资金来源 |
(三) 供给原则:等价交换和市场交易 |
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一)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 城乡一体化与社会融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服务重建认同:通向社会融合之路 |
一、服务:认同与合法性的基础 |
二、服务:社会联系和组织的纽带 |
三、通过社区服务增强农民的社区认同 |
四、通过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团结与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艾滋病防治及其伦理介入 |
2.1 艾滋病的历史与现状 |
2.2 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 |
2.3 艾滋病预治的伦理性 |
第三章 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难题 |
3.1 公众健康与个人权利 |
3.2 疾病歧视与道德宽容 |
3.3 知情同意与临床保密 |
3.4 社会控制与专业引导 |
第四章 艾滋病防治的伦理责任视域 |
4.1 艾滋病防治行动的伦理责任 |
4.2 艾滋病防治后果的伦理责任 |
4.3 艾滋病防治评价的伦理责任 |
第五章 艾滋病防治的伦理责任担当 |
5.1 政府的责任 |
5.2 社会的责任 |
5.3 当事人的责任 |
5.4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 |
5.5 媒体的责任 |
第六章 防治艾滋病的责任伦理环境构建 |
6.1 明确防治艾滋病的伦理原则 |
6.2 建立防治艾滋病的相关制度 |
6.3 制定防治艾滋病的公共政策 |
6.4 创新防治艾滋病的科学技术 |
6.5 提高防治艾滋病的从业人员素质 |
结语:防治艾滋病,我们共同的责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9)新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相关概念及关联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分析 |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外研究的观点 |
三、国内外研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一、研究范围 |
二、基本思路 |
三、内容结构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封建社会中农村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
一、制度及其环境演变 |
二、制度变迁中的政权功能:控制社会 |
三、政权运转特点:专制政治下的“官绅合治”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农村基层政权 |
一、近代中国的基层政权变迁 |
二、危机应对中的中国共产党选择 |
三、政权运转特点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制度选择 |
一、乡级政权的形态 |
二、政权实现路径 |
三、政权运转特点 |
四、乡级政权评价 |
第三章 人民公社的政治生态与角色 |
第一节 人民公社的设立背景 |
一、国际政治环境与军事安全 |
二、国内政治压力与经济形势 |
三、人民公社的理论逻辑根源 |
第二节 人民公社的战略选择与任务 |
一、人民公社构想的提议 |
二、人民公社的建立与修正 |
三、人民公社的战略任务 |
第三节 人民公社结构与运转 |
一、人民公社的组织结构 |
二、人民公社的运作特点 |
三、人民公社的政策讨论 |
第四节 人民公社绩效评价 |
一、基于政治学视角的人民公社绩效评价 |
二、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人民公社绩效评价 |
三、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人民公社绩效评价 |
第四章 乡镇政权重建与绩效 |
第一节 人民公社制度变迁与乡镇功能转轨 |
一、农村基层政权形态的变迁 |
二、制度变迁中的政经角色剥离 |
三、乡镇政权功能转型:搞活经济 |
第二节 乡镇政权重建的绩效 |
一、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 |
二、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
三、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第三节 乡镇政权行为形态差异化及解析 |
一、不同乡镇政权行为的差异化特征 |
二、乡镇政权不同行为的差异化要素解析 |
三、乡镇政权行为形态形成过程解析 |
第四节 转型期乡镇政权的政治生态 |
一、乡镇行政自利化倾向 |
二、“离根”、“离土”倾向 |
三、乡镇政权畸变与机制性脱序 |
第五章 乡镇再改革与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乡镇再改革的背景 |
一、机构膨胀与农民负担 |
二、宏观繁荣下的“三农”危机 |
三、乡镇政权出现合法性危机 |
第二节 乡镇再改革背景成因解析 |
一、政策成因 |
二、体制根源 |
三、机制缺陷 |
第三节 乡镇再改革的政治内涵 |
一、农业价值再认识 |
二、政权合法性再生产 |
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重塑 |
第四节 乡镇改革的战略命题解析 |
一、制度安排与农村发展 |
二、农民福利再造 |
三、农民权利——权力的演进与互融 |
第六章 乡镇改革争论与政治实验 |
第一节 乡镇改革再认识与讨论 |
一、“三农”问题与城乡差别认识 |
二、改革规律及共识的认识论争 |
三、乡镇建制论争与分析 |
四、城乡融合问题讨论 |
第二节 乡镇再改革实践议论 |
一、对“精简机构”改革效果的质疑 |
二、对“海推直选”乡镇长的合法性质疑 |
三、对小城镇建设作用的质疑 |
第三节 乡镇改革的碰撞与冲击 |
一、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的冲突 |
二、乡镇债务化解之痛 |
三、乡镇改革成本之困(钱从哪来?人往哪去?) |
四、农民中介组织发展的进与退 |
第七章 公众舆论调查与改革绩效分析 |
第一节 公众调查及测定 |
一、公众调查设计 |
二、方法与抽样 |
三、分析与测定 |
第二节 乡镇再改革绩效分析 |
一、经济绩效 |
二、政治绩效 |
三、社会绩效 |
第三节 乡镇再改革中的新问题 |
一、“讨饭财政”下的秩序干扰与政治失序 |
二、形式化改革下的消极行政与信仰流失 |
三、改革遮蔽下的跑冒滴漏与新型腐败 |
第八章 农村基层政权效率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农村基层政权效率因子 |
一、政权效率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
二、政权效率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
三、乡镇政权效率因子选择 |
第二节 调查统计与分析讨论 |
一、调查方法与抽样 |
二、模型设计与数据统计 |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三节 农村基层政权效率实证分析 |
一、1949年之前:无为政治与有为介入 |
二、人民公社:政治高效与经济低效 |
三、乡镇政府:经济高效与政治低效 |
第四节 农村基层政权监督与效率 |
一、政策扭曲过程解析 |
二、农村基层政权的监督渠道及效率分析 |
三、乡镇政权监督乏力的因素解析 |
第九章 权责制衡重构的逻辑与思路 |
第一节 权责制衡的理论基础 |
一、乡镇政权的权责逻辑 |
二、乡镇政权权力的有效性 |
三、乡镇政权权力的有限性 |
第二节 权责制衡的现实基础 |
一、乡镇政权结构与特征 |
二、乡镇政权调整的必然性 |
三、乡镇政权廉政建设形势研判 |
第三节 重构乡镇政权的思路 |
一、乡镇改革逻辑:职能决定形态 |
二、乡镇改革的价值取向 |
三、乡镇监督机制的构建路径 |
第十章 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重构 |
第一节 新时期乡镇功能定位 |
一、保护性功能 |
二、生产性功能 |
三、服务性功能 |
第二节 乡镇政权权责制衡建构 |
一、乡镇政权的权力建构 |
二、乡镇有限权力建构 |
三、责、权、利量化与统一 |
第三节 乡镇监督体制重建 |
一、乡镇监督要素及其关联 |
二、县乡村监督体制整体设计 |
三、乡镇民主嵌入制度设计 |
第十一章 权责制衡重构的法制化机制 |
第一节 依法治国的内涵和要素 |
第二节 权责制衡的法律架构 |
第三节 权责制衡的工作化机制 |
第四节 法制化的社会动员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10)河南早期艾滋病起因及其社会环境追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一、采供血(浆)站的起源和管理状况 |
二、经采供血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原因 |
三、相关政策、措施的制订及落实情况 |
讨论 |
1、给政府、国家乃至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启示 |
2、给我们带来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及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抓好三个到位 开发农村血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凉山彝区返贫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D]. 杨竟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2]C市无偿献血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金奕彤.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凉山彝族家支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凉山州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为个案[D]. 毛呷呷.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4]中西部地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策略研究[D]. 孙媛媛. 复旦大学, 2013(03)
- [5]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D]. 赵靖茹. 复旦大学, 2012(03)
- [6]常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周涌.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7]供给、认同与社会融合: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变迁及其后果 ——对河南省息县的实证研究[D]. 管义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8]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D]. 任南. 中南大学, 2010(11)
- [9]新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重构[D]. 解冰.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5)
- [10]河南早期艾滋病起因及其社会环境追溯[D]. 王迎秋. 复旦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