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童叶群[1](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省中职学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使用的统编教材大多存在时效性较差、操作性较低、针对性较弱等问题。校本教材开发可以弥补统编教材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学校打造特色专业,但现有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东拼西凑、缺乏指导,致使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脱节;课时缺失、设备不足,致使校本教材应用与现实落差;内容枯燥、缺乏活动,致使校本教材不受学生欢迎。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实训》校本教材开发聚集于教材内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能力考核方面,聚力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聚焦于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遵循组织建立、需求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组织实施、修订完善的校本教材开发流程,依据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咨询了近10名汽修行业专家;调查、访谈了20余家汽修相关企业、204名浙江省内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并选择本校2017级、2018级汽修1班为实验班,汽修2为参照班,检验了校本教材开发与使用效果。校本教材开发应注意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接、行业岗位标准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企业生产过程要与教学过程相对接、企业实际生产案例要与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接、企业岗位能手要与学校专任教师相对接。据此,在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时安排、场地安排、设备使用、班级规模等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教学设计。基本的教学建议在于:让岗位“近”一点,学生想学;让课堂“活“起来,学生爱学;让课程有趣,学生乐学;让教材有用,学生主动学;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能学;让方法多起来,学生易学。
李肖婧[2](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王薇,武丽英[3](2019)在《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具体改革涉及课程教材的改革、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通过课程改革优化,使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对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进行研究,希望有参考意义。
管致中[4](2000)在《关于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课题组研究与实践情况的介绍》文中指出回顾与总结了“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的工作情况 ,并对教育部提出的下一轮教学改革的任务作一简述。
陈彩蓉,李询[5](2012)在《农业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改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农业院校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分析了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进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路和措施。实践表明,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6](2007)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市级引导教学公用经费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中认为 各市属高等学校:为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深化预算改革,规范和加强市级教育单位引导性教学公用经费支出预算管理,我们制定了《市级引导教学公用经费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教委2007年第4次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自2007年5月10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杨天怡,韩力,刘宗行,杨浩,唐治德,詹忠贤,张玲[7](2005)在《重庆大学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之后国家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组织的重大改革和建设项目,是适应社会科技发展、加快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
罗桂娥,陈明义,杨欣荣,宋学瑞,李飞[8](2004)在《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我校电工电子教学的实际情况 ,对电工电子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教材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的大量研究与探索 ,提出了电工电子系列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案。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 ,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 ,构筑了一个“多类别模块化组合式”电工电子系列课程体系 ;在教材建设方面 ,主教材实行优选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 ,形成系列教材的特色 ;强化实践教学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周健儿,胡国林,朱小平,聂陶荪,左和平[9](2002)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以后,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立足于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高校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薛钧义[10](2001)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工作汇报》文中指出面向 2 1世纪教学改革“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由东南大学作为牵头单位 ,我校作为主持单位 ,与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校负责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的整体方案研究与实践。历经四年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完成了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模块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在实践中也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本文就此作一汇报
二、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校本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教材研究 |
1.2.2 国内校本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教材研究 |
1.2.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开发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 |
2.1 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依据 |
2.1.1 斯基尔贝克的开发程序 |
2.1.2 掌握学习理论 |
2.2 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
2.2.1 适应企业需求 |
2.2.2 体现专业特色 |
2.2.3 顺应新课程改革 |
2.2.4 补齐现行教材短板 |
第三章 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 |
3.1 基于校企合作的组织建立 |
3.1.1 建立编写团队 |
3.1.2 确定编写主题 |
3.2 基于工作岗位的需求分析 |
3.2.1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
3.2.2 行业企业对汽修从业人员的需求情况调查 |
3.2.3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
3.3 基于职业能力的目标拟定 |
3.3.1 总体目标 |
3.3.2 基本框架 |
3.4 基于工作任务的方案编制 |
3.4.1 开发理念 |
3.4.2 编制的可行性分析 |
3.4.3 编制要求 |
3.5 基于工作过程的组织实施 |
3.5.1 筛选资料 |
3.5.2 草拟初稿 |
3.5.3教学实验 |
3.6 基于工作情境的修订完善 |
3.6.1 丰富教材 |
3.6.2 编写定稿 |
第四章 校本教材开发应注意的核心问题 |
4.1 岗位能力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接 |
4.2 行业岗位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 |
4.3 企业机电维修过程与教学过程相对接 |
4.4 企业维修案例与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接 |
4.5 企业专业能手与学校专任教师相对接 |
第五章 校本教材的使用成效 |
5.1 补齐现行教材短板 |
5.1.1 操作性高,适应企业市场需求 |
5.1.2 针对性强,适应中高职衔接需求 |
5.2 体现汽修专业特色 |
5.2.1 学生技能出类拔萃 |
5.2.2 学生升学成绩突出 |
5.2.3 学生就业渠道畅通 |
5.2.4 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
5.2.5 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
第六章 校本教材使用的教学建议 |
6.1 教学方法 |
6.2 教学组织形式 |
6.3 学时安排 |
6.4 教学场地安排 |
6.5 教学设备使用 |
6.6 班级规模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教材教辅编写 |
附录一 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二 行业企业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需求情况调查 |
附录三 (校本教材样章) 项目1 白炽灯基本电路连接与检测 |
附录四 校本教材配套实训任务单样章 项目1 白炽灯基本电路连接与检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
1.2 理论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
2.1.5 本节述评 |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5 本节述评 |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案例研究目的 |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教育过程 |
4.2.4 支撑条件 |
4.2.5 个案小结 |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教育过程 |
4.3.4 支撑条件 |
4.3.5 个案小结 |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教育过程 |
4.4.4 支撑条件 |
4.4.5 个案小结 |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
4.5.1 背景简介 |
4.5.2 教育愿景 |
4.5.3 教育过程 |
4.5.4 支撑条件 |
4.5.5 个案小结 |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
4.6.1 背景简介 |
4.6.2 教育愿景 |
4.6.3 教育过程 |
4.6.4 支撑条件 |
4.6.5 个案小结 |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
5.1.1 构成要素框架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基本信息 |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
6.3 本章小结 |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
作者简介 |
(3)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改革思路 |
二、创建新体系的电工电子系列课程 |
(一)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模块化 |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 |
(三)系统性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 |
(四)对电工电子系列课程进行层次性开放的立体教学建设 |
三、对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手段进行优化 |
四、对课程实践教学的环节进行强化 |
五、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实践的关键问题 |
(4)关于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课题组研究与实践情况的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课题组的成员、任务和几年来所做的工作 |
2 教改工作的具体内容 |
2.1 指导思想和一般原则 |
1) 包括优化知识结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全面培养人才的原则 |
2) 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 |
3) 加强基础的原则 |
4) 加强实践的原则 |
5) 力求先进的原则 |
2.2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设置 |
1) 基本内容相对稳定的课程 |
2) 内容变化较快的课程 |
3) 为扩大基础而增设的课程 |
2.3 实践教学 |
2.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
2.5 教材建设 |
3 下一轮的教改任务 |
(5)农业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改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 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
3.1 构建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 |
3.2 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突出应用性 |
3.3 精心设计实验内容,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
3.4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
4. 结语 |
(8)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 |
2 构建系列课程新体系 |
3 优化教学内容 |
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
1) 基础实验与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层 |
2) 系统设计与综合应用实验层 |
3) 工程实践训练层 |
4) 创新能力培养层 |
5 形成系列教材的综合优势 |
6 改革的成效 |
7 结束语 |
(10)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工作汇报(论文提纲范文)
1 系列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思路 |
2 应从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整体优化考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
2.1 课程体系 |
1) 电工基础 |
2) 电子技术基础 |
3) 系统与系统分析 |
4)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 |
2.2 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 |
3 按照新的教学计划, 统一规划组织编写新教材 |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
1) 多媒体教学 |
2) 试题库建设 |
3) 教学法活动 |
5 建立三层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 |
四、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D]. 童叶群.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 [3]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 王薇,武丽英. 现代职业教育, 2019(23)
- [4]关于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课题组研究与实践情况的介绍[J]. 管致中.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0(04)
- [5]农业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改研究与实践[J]. 陈彩蓉,李询. 科技信息, 2012(34)
- [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市级引导教学公用经费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J].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7(09)
- [7]重庆大学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建设[A]. 杨天怡,韩力,刘宗行,杨浩,唐治德,詹忠贤,张玲. 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05
- [8]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罗桂娥,陈明义,杨欣荣,宋学瑞,李飞.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4(06)
- [9]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周健儿,胡国林,朱小平,聂陶荪,左和平. 中国轻工教育, 2002(04)
- [10]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工作汇报[J]. 薛钧义.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