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ArcView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刚,杨昕,汤国安[1](2013)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内容,已成为选择GIS软件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目前广大用户对GIS需求从简单的查询、量算过渡到复杂的地理分析与计算,亟需明确认识现有GIS软件空间的分析功能.本文在详细介绍空间分析的概念、发展与应用以及空间分析类型的基础上,对ArcGIS、ArcView、MGE、MapInfo、MapGIS以及Su-perMap等国内外主流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国内外GIS软件在查询与量算、缓冲区分析、空间叠加分析、栅格数据分析等最基本的空间分析功能方面基本相当,而在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三维分析、二次开发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国内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正逐步完善,甚至与国外知名GIS软件相当.
谭静[2](2011)在《基础地理教育GIS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GIS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给地理学和基础地理教育带来了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内涵。GIS技术的教学应用具有交互式、自主式、探究式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上发展学生的个性,GIS更是作为一种更具直观性的教学手段,能够优化课堂教学,增强互动性与开放性。把GIS应用于地理教学,是当前基础地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GIS将成就基础地理教育的价值。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大众信息获取、知识更新、资源共享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活动中,并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分门别类的图片、信息、资料为中学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师生能够共同分享地理知识。在基础地理教育中教师讲授GIS,用GIS教学;学生学习GIS,用GIS学习是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地理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地理教师教学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与GIS联系起来,并且利用网络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论文围绕“基础地理教育GIS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实践”这一主题,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从教师版和学生版两个层面上建设“GIS软件平台+教学课件平台+网站服务平台”,并通过教学课件实例将其应用于地理教学。从GIS知识的全面了解到GIS基本功能的实践操作,再到GIS数据的获取与共享,保证能够快速、有效地教授、掌握、应用、实践地理知识。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提出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GIS应用于基础地理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国内相关地理网站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基础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论证了GIS服务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引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从建构主义、地理新视角与地理教育功能三个角度,建立GIS服务平台的理论指导;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SOA/SCA的服务架构以及Geoserver平台技术、对应用者的低应用技术要求为本文平台的开发与实现提供了技术保证。第三章则根据平台设计的重要原则,提出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阐述了平台的总体框架,并对功能模块进行设计。第四章对于本平台的基础数据库与主题数据库进行设计,实现数据库的构建与组织。第五章对于桌面软件Arcview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解,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对这种简易的桌面软件真正的实现理解和操作,对平台软件功能实现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第六章主要是对于平台的开发与实现具体进行阐述,涉及到平台界面模块设计,从网站课件平台、GIS软件操作平台、课件软件平台三个角度对平台功能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实现。第七章是总结和展望,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邸彦彬,刘晓明[3](2009)在《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文中认为简要介绍桌面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通过分析,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关系,结合实例,论述了Ar-cView和VB5相互通讯在开发桌面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任绯[4](2009)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总图运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总图运输设计和管理在工业企业设计与投入运营的各个阶段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企业要实现设计和管理的现代化,就需要研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方法在工业企业设计与管理中的应用,就此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IS)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地理学新技术,其中,GIS技术中所具有的图形属性信息功能可以提供给总图设计与管理所需要的定量化分析依据,并且GIS系统所拥有的图形数据分析评价能力也可用于总图有关问题的评价和分析。论文介绍了GIS的特点、应用领域,深入分析了GIS的数据模型特点及论文所用到的桌面GIS软件ArcViewGIS的功能,为数字化总图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厂址选择系统的建立提供技术依据。论文通过对总图管理工作内容的介绍和特点分析以及对GIS相关功能的研究,论证了采用GIS技术建立工业企业数字化总图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利用Arcview3.2、SQL Server 2000和VB6.0作为开发工具的数字化总图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开发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厂址选择工作特点的介绍,确定了厂址选择工作的目标,探讨了采用GIS技术建立厂址选择系统的开发方式,并分析了开发的技术路线以及系统数据流程。最后通过对火电厂选址的实例分析验证了系统工作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对可能的选厂区域进行了整体评价,找出了最适合的建厂区域。在厂址选择中利用GIS能将定性因素定量化,并可考虑诸多因素,使厂址选择更客观、科学、快捷。
李强[5](2008)在《基于Arc View GIS的地理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及地理学科的教育特点,以美国ESRI(环境系统研究所)的Arc View GIS 3.3软件为平台,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了GIS在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尝试构建了一种GIS与地理专业教学的整合实施模式。实践结果表明:GIS用于高校地理专业教学对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雷秋良,张继宗,岳勇,罗春燕,孙福军[6](2008)在《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基于GIS技术的非点源污染模型应用研究已成为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热点。阐述了GIS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应用的必要性,对GIS在非点源污染应用的三个层次即建立空间数据库、提取模型参数和与模型的集成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韩国杰[7](2008)在《甘肃公路自然环境评价指标及分区研究》文中认为甘肃地处我国内陆腹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及西秦岭、祁连山、阿尔金山等山脉横亘展布,构成了甘肃独特的地貌格局;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分异叠交组成多样的气候类型;黄河、长江、内陆河形成的内外流域,显示了不同的水文环境;成因复杂、种类繁多、工程特性各异的岩土类型,丰富多样的植被种类,构成甘肃极富特色的自然环境条件,造就了非常显着的时空地域差异。公路作为一种修筑于自然环境中的人工建筑物,将展布与穿越不同的地域单元,无论在建设期间,还是在运营管理阶段,将不断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公路建设及建筑物也反作用于自然环境,特别对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的甘肃,更应该引起公路建设者的关注。本文借鉴自然区划的理论及部分原理、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平台,利用甘肃省公路区划的部分研究成果,通过环境指标及分区的研究认识和揭示甘肃自然条件地域分异规律,剖析与掌握自然要素之间,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机理,摸清不同地域自然资源的数量及特性,为公路建设服务。通过六要素确定的公路工程困难程度指数,说明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对公路勘察设计、公路施工及养护等的影响程度或具体设计、施工及养护等的难易程度;通过对公路建设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的分析与计算,确定各类不利气候系数,为公路建设宏观决策服务;根据公路建设的要求及岩土材料的工程特性,确定岩土的可利用指数,为具体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养护服务;依据对路基坡面冲刷影响较大的4类自然要素的分析与计算,确定坡面径流(或冲刷)强度指数,为公路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投资控制、设计审查等提供基础依据,同时为公路网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甘肃省对公路建设影响较大的7种地质灾害的分析和计算,确定公路地质灾害综合灾度指数,为甘肃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养护、防灾减灾等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公路自然环境指标及分区研究,不仅是对公路自然区划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而且对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且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伍超奎[8](2008)在《基于组件式GIS的非公有制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森林资源有效地管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本文研究将GIS和组件技术应用于非公有制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问题。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传统的空间数据矢量化的方法主要以地形图为背景重新手工纸绘小班区域再将手工描绘图扫描输入电脑,然后使用类似Mapinfo的软件完成矢量化工作。考虑到非公有制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范围广数目多而小班密度松散等特点,在空间数据库的创建过程中,本文着重讨论了空间数据的矢量化问题,并采用以地形图为背景直接对空间数据的进行矢量化,由此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讨论了使用ENVI软件进行配准,并用ArcView进行人工矢量化问题。ENVI与ArcView的组合使用,避免了传统GIS系统开发者常用的MapInfo等软件对小班的公共边的烦琐的处理过程以及文件格式转换的麻烦,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工作效率。(3)结合非公有制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管理方式,基于上述工作,讨论了组件式GIS技术的应用问题,并以Visual Basic和MapObjects为平台,开发了一个包含数据采集、数据编辑、专题图制作、数据查询分析等功能的基于GIS的非公有制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曹庆先[9](2007)在《基于GIS的县级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将先进的GIS技术引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管理行业,通过GIS的图形数据与小班属性数据相关联,将屏幕上勾绘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范围自动采集,实现基于小班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的智能获取、自动存储、统计汇总、综合查询、报表输出以及不同层次的GIS可视化描述与专题图制作等功能。根据采集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信息,自动分类处理有害生物累计发生、重复发生、新发生及同种类新发生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解决了基层监测管理中概念不清、数据管理混乱、数据准确性与实用性差的问题。本研究以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软件作为开发平台,以Arcview的编程语言Avenue和面向对象的VB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用Access作为数据库平台对属性数据进行管理,进行了基于GIS的县级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本文主要从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方面进行阐述,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结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管理设计、系统界面设计。根据功能设计,系统分为八个子系统:基础数据库维护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汇总子系统、数据查询子系统、专题图制作子系统、报表输出子系统、预测预报子系统、标本管理子系统、在线帮助子系统。系统实现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VB实现系统的登录,编译为EXE;二是VB与Access数据库开发,编译为DLL;三是Arcview的Avenue语言的二次开发。
王晓峰[10](2007)在《基于GIS和RS榆林地区生态安全动态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研究是国际前沿领域研究内容之一。但目前研究中其理论与方法仍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中,榆林地区不仅是农牧交错区,也是沙漠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区。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众多,不仅存在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也存在由矿产资源开发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对榆林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对区域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系统服务、系统论、可持续发展和系统安全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003),以榆林地区为例,基于遥感影像、DEM和部分的调查数据,在野外实地调查验证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开展了5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基于GIS平台,建立了生态安全数据库并进行系列制图;(2)利用遥感影像开展了主要生态安全因子动态分析,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度、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3)基于“状态—压力—响应”模型建立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动态评价;(4)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测评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5)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生态安全感知作了研究。通过深入科学、综合研究得到以下重要成果和结论:(1)综合数据库构建在非监督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实现了人机结合的遥感解译,该方法提高了遥感影像的解译精度,为实现生态环境安全动态分析提供了基础。对栅格数据以30×30m栅格为单元,对矢量数据以乡镇为最小单元,利用GIS技术、通过图层运算、插值、转绘以及直接添加属性值等方法,建立了榆林地区生态安全动态综合评价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榆林地区系列图件。(2)主要生态安全因子变化特征1988~2002年14年榆林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中除牧草地和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外,其他类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耕地面积减少最大,减少了352350hm2,其次是未利用地,减少285765 hm2。榆林地区高覆盖植被所占比例由1988年的8.99%上升到2002年的11.45%;中高覆盖度面积上升幅度最小,2002年比1988年增加0.6%;中覆盖度在1988年其面积是1131230.88hm2,2002年达到1520082.63hm2,所占百分比上升了9.04%;低覆盖度面积2002年比1988年降低7.17%;极低覆盖度面积在1988年所占比例是19.49%,到2002年降低到14.73%,降低了4.76%。总体在近14年极高覆盖度、高覆盖度和中覆盖度面积都有一定的增加,而其他各类型的植被覆盖面积呈下降态势,该区植被覆盖度仍然以中低覆盖度为主。在14年中沙漠化面积在逐步减少,在1999年之前,发展区的面积比逆转区的面积多63921.0hm2,1999年之后,发展区的面积比逆转区的面积小808615.0hm2。其中轻度和潜在沙漠化的面积在大幅度的降低,但中度以上的沙漠化面积仍然在缓慢扩展。研究时段内,榆林地区强度以上侵蚀面积在不断减少。其中剧烈侵蚀面积降低到0.02%;极强度侵蚀面积降低了0.3%;强度侵蚀面积减少了95907hm2;中度侵蚀面积降低了2.51%。而中度以下侵蚀面积仍在增加,中轻度侵蚀的面积增加了37719.6hm2;微度侵蚀的面积共增长4.19%,2002年其面积为2917410hm2。(3)生态安全时空差异特征从“状态—压力—响应”三个方面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权重,利用评价动态模型评价认为榆林地区整体生态环境较差,生态环境整体处在一般状态(中警)。变化特征为1988年榆林地区的生态安全指数为0.502,1999年0.497,2002年为0.513,生态安全在波动上升。从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北部沙漠化区域生态安全程度最低,其次是南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评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在建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对榆林地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评,计算得到2002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71099亿元,比1999年和1988年分别增长47.95亿元和21.34亿元,该数据间接的反映榆林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在向良性方向发展。(5)生态安全感知研究提出了生态安全感知的概念。认为生态安全感知是指人们对生态安全在心理、生理以及行为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主要包含对生态安全的认识,态度、行为等。从这三方面进行了生态安全感知分析并在区域评价中给予充分考虑。本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一定的进展和创新:①采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人机结合的遥感解译,并对其分类精度进行评价,该方法提高了遥感影像的解译精度,为实现生态环境安全动态监测提供了基础。采用遥感技术,野外调查和问卷相结合等多方法的方法,从不同方面研究了区域生态安全。②对榆林地区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动态评价、沙漠化和生态安全等内容进行动态研究。成功实现了利用GIS技术进行区域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动态分析。③应用“状态—压力—响应”模型,建立了榆林地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生态经济价值测评进行实证分析。
二、基于ArcView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ArcView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空间分析的发展与应用 |
2 空间分析类型 |
2.1 基于数据的空间与非空间性质的分类 |
2.2 基于空间数据模型的分类 |
2.3 基于分析方法的分类 |
3 主流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比较 |
3.1 查询功能与量算 |
3.2 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及网络分析 |
3.3 栅格数据分析 |
3.4 空间统计分析 |
3.5 三维空间分析 |
3.6 二次开发能力 |
4 结语 |
(2)基础地理教育GIS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GIS基础地理教育现状 |
1.2.1 国外GIS基础地理教育现状分析 |
1.2.2 国内GIS基础地理教育现状分析 |
1.2.3 国内相关地理网站分析 |
1.2.4 相关文献研究 |
1.3 我国GIS基础地理教育存在问题 |
1.4 问卷调查分析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2 基础地理教育GIS服务平台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 基础地理教育GIS服务平台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下构建基础地理教育GIS服务平台 |
2.1.2 地理教育的新视角 |
2.1.3 GIS基础地理教育功能 |
2.2 基础地理教育GIS服务平台技术基础 |
2.2.1 新地理信息时代的地理技术 |
2.2.2 Geoserver平台 |
2.2.3 基于SOA/SCA的服务架构 |
2.2.4 对应用者的低应用技术要求 |
3 基础地理教育GIS服务平台的框架设计及技术实现 |
3.1 平台设计原则 |
3.1.1 系统性原则 |
3.1.2 普遍性原则 |
3.1.3 "寓趣味性于知识"原则 |
3.1.4 重地理技能培养的实用性原则 |
3.1.5 案例实践性原则 |
3.2 平台建设总体目标 |
3.3 平台总体框架及功能设计 |
3.3.1 平台总体框架 |
3.3.2 平台功能设计 |
3.4 基于Ajax技术的GIS服务平台的实现 |
3.4.1 Ajax技术分析 |
3.4.2 系统登录响应实现 |
3.4.3 地图交互设计 |
3.4.4 属性查询设置 |
3.4.5 专题图显示实现 |
4 数据库实现与组织 |
4.1 平台数据库实现 |
4.1.1 SQL server2000 |
4.1.2 网站平台数据库实现 |
4.2 主题数据库的组织 |
5 基础GIS软件工具的教学 |
5.1 ArcView软件的选择 |
5.2 基于ArcView的教学功能开发 |
5.3 基于ArcView的基本操作实践 |
5.3.1 ArcView入门 |
5.3.2 ArcView的基本操作 |
5.3.3 ArcView的基本功能实现 |
6 基础地理教育GIS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
6.1 平台界面与模块设计 |
6.1.1 平台主界面设计 |
6.1.2 平台模块设计 |
6.2 平台功能实现 |
6.2.1 GIS软件平台实现 |
6.2.2 教学课件平台实现 |
6.2.3 网站服务平台 |
6.3 基础地理教育GIS平台演示 |
6.3.1 教师版演示 |
6.3.2 学生版演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成果 |
7.2 展望 |
附录 |
附录1:"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问卷调查 |
附录2:相关GIS网络资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论文提纲范文)
1 桌面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2 ARCVIEW介绍 |
3 Arc View和VB5应用程序通讯方法 |
4 实例分析 |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总图运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目前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总图运输工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概述 |
2.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
2.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构成 |
2.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
2.1.3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
2.2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 |
2.2.1 空间数据的数据模型 |
2.2.2 属性数据及其表示 |
2.2.3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 |
2.3 GIS软件简介 |
2.3.1 ArcView GIS软件概述 |
2.3.2 ArcView GIS的组成 |
2.3.3 ArcView GIS功能介绍 |
第3章 地理信息系统在总图运输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
3.1 总图运输工程的内容 |
3.1.1 厂址选择的主要内容 |
3.1.2 工业企业总图管理的主要内容 |
3.2 GIS用于工业企业总图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3.2.1 GIS用于总图管理系统建设的理论基础 |
3.2.2 GIS用于总图管理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
3.2.3 二次开发及需要考虑的问题 |
3.3 建立数字总图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
3.4 利用GIS技术建立数字总图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和技术路线 |
3.4.1 利用GIS技术建立数字总图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 |
3.4.2 利用GIS技术建立数字总图管理系统的技术路线 |
第4章 GIS技术在厂址选择中的应用 |
4.1 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因素 |
4.1.1 原料因素 |
4.1.2 燃料因素 |
4.1.3 运输因素 |
4.1.4 动力因素 |
4.1.5 消费因素 |
4.1.6 劳动力因素 |
4.1.7 环境因素 |
4.2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
4.2.1 系统功能结构 |
4.2.2 系统各模块功能 |
4.2.3 系统开发 |
4.3 火电厂选址实例分析 |
4.3.1 地理信息系统选址原理 |
4.3.2 资料收集 |
4.3.3 应用GIS技术对文本资料进行可视化处理 |
4.3.4 环境保护因素限制分析 |
4.3.5 成本距离计算原理 |
4.3.6 计算取水费用 |
4.3.7 计算铁路支线建设成本 |
4.3.8 计算煤炭运输费用成本 |
4.3.9 选址各项费用权重的确定 |
4.3.10 选址的综合评价结果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5.3 技术推广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6)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非点源污染研究和GIS结合的必要性 |
1.1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强大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功能为非点源污染结合GIS应用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 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1.2 非点源污染的特征决定了同GIS结合的必要性 |
1.3 非点源污染定量研究的必然要求 |
1.4 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必然要求 |
2 构建非点源污染基础空间数据库 |
3 GIS空间分析功能应用以及提取模型参数及相关信息 |
4 与非点源污染模型的集成及其应用 |
4.1 非点源污染模型自身与GIS集成 |
4.2 GIS结合非点源污染模型应用 |
5 GIS在非点源污染研究应用中的发展方向 |
5.1 与3S技术结合更加紧密 |
5.2 非点源污染研究与GIS技术的集成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
(7)甘肃公路自然环境评价指标及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总体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技术关键和难点 |
1.4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原则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
2.1 概述 |
2.1.1 地理信息系统 |
2.1.2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 |
2.1.3 地理信息系统在甘肃公路自然环境评价指标研究中的应用 |
2.2 数据库设计 |
2.2.1 数据库概念化设计 |
2.2.2 数据库详细设计 |
2.3 空间分析与参数计算 |
2.3.1 地形分析 |
2.3.2 水文分析 |
2.3.3 植被影响度 |
2.3.4 空间内插 |
第三章 公路工程困难程度指数 |
3.1 困难度指数确定的技术路线 |
3.2 困难度指数计算要素的确定及定义 |
3.3 计算要素的模糊聚类排序与分析 |
3.4 建立困难度指数计算公式 |
3.5 每个因子的计算过程 |
3.6 计算结果 |
3.7 困难度分级和图件编制 |
3.8 小结 |
第四章 公路气候不利影响系数研究 |
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4.2 气候不利系数的分析与确定 |
4.3 不利系数计算与强度分级 |
4.4 不利系数图件编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公路岩土可利用综合指数 |
5.1 指数研究的技术路线 |
5.2 建立公路岩土可利用指数计算公式 |
5.3 计算因子的定义与确定 |
5.4 指数计算和图件编制 |
5.5 小结 |
第六章 坡面径流强度指数 |
6.1 指数研究的技术路线 |
6.2 确定计算要素 |
6.3 建立地面径流强度指数计算公式 |
6.4 指数计算和坡面径流强度分级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公路地质灾害综合灾度指数 |
7.1 致灾因子的确定与分析 |
7.2 灾度指数研究的技术路线 |
7.3 确定灾度指数计算公式 |
7.4 指数计算 |
7.5 指数分级与图件编制 |
7.6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组件式GIS的非公有制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森林资源的定义及其重要地位 |
1.1.2 非公有制森林资源及其在国内外的重要影响 |
1.1.3 非公有制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 |
1.1.4 GIS 在国外非公有制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
1.1.5 GIS 在国内非公有制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
1.1.6 本研究的意义 |
1.2 基于组件式GIS的非公有制森林资源信息系统概述 |
1.2.1 系统概述 |
1.2.2 系统的主要创新点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1.5 小结 |
第2章 基本理论及相关研究概述 |
2.1 地理信息系统(GIS)概述 |
2.1.1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诞生 |
2.1.2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定义 |
2.1.3 GIS 与一般的信息系统的比较 |
2.1.4 GIS 的组成 |
2.1.5 GIS 的主要功能 |
2.2 数据库技术简介 |
2.2.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
2.2.2 不同形式的数据库 |
2.3 地理空间数据库模型 |
2.3.1 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 |
2.3.2 地理空间数据结构 |
2.3.3 地理空间数据存储技术 |
2.3.4 地理空间数据库 |
2.3.5 常用数据访问技术 |
2.4 GIS 软件技术体系 |
2.5 组件式GIS |
2.5.1 组件技术 |
2.5.2 组件式 GIS 的定义 |
2.5.3 组件式 GIS 的特点 |
2.5.4 组件式 GIS 的开发技术简介 |
2.6 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系统目标 |
3.3 系统设计原则 |
3.4 系统的体系结构 |
3.5 系统开发流程 |
3.6 系统功能设计 |
3.7 系统资源配置 |
3.7.1 人员配置 |
3.7.2 硬件配置 |
3.7.3 软件配置 |
3.8 系统研究技术路线 |
3.9 小结 |
第4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2 系统数据库建立流程图 |
4.3 系统数据组织与设计(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4.3.1 系统数据分析 |
4.3.2 数据分类与编码 |
4.3.3 数据字典 |
4.3.4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3.5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4.3.6 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联接 |
4.3.7 系统数据库访问接口的选择 |
4.3.8 关系型数据库的建立 |
4.4 小结 |
第5章 系统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5.1 系统安全性设计 |
5.2 系统主界面设计 |
5.3 数据采集 |
5.4 数据编辑 |
5.4.1 图层的主题 |
5.4.2 打开shapefiles 图层文件 |
5.4.3 图层渲染 |
5.4.4 图层标注 |
5.4.5 图层放大缩小和移动 |
5.5 专题地图制作 |
5.6 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 |
5.6.1 地图鹰眼窗口 |
5.6.2 数据查询与统计 |
5.7 生产报表模块 |
5.8 数据输出 |
5.9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GIS的县级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 |
1.1.1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现状和特点 |
1.1.2 本土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现状 |
1.2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管理现状 |
1.2.2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GIS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
1.3.1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与特点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展望 |
1.3.3 发展趋势 |
1.4 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系统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1.7 系统平台选择 |
1.7.1 硬件平台 |
1.7.2 操作系统平台 |
1.7.3 数据库平台 |
1.7.4 系统开发平台 |
第2章 系统设计 |
2.1 系统设计的思想与原则 |
2.2 系统管理设计 |
2.2.1 安全设置 |
2.2.2 系统管理功能 |
2.3 系统界面设计 |
2.3.1 系统界面原则 |
2.3.2 本系统界面 |
2.4 系统结构设计 |
2.5 数据库设计 |
2.5.1 空间数据库 |
2.5.2 属性数据库 |
2.5.3 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关联 |
2.6 功能设计 |
2.6.1 系统功能模块图 |
2.6.2 基础数据库维护子系统 |
2.6.3 数据采集子系统 |
2.6.4 数据汇总子系统 |
2.6.5 专题图的制作子系统 |
2.6.6 预测预报子系统 |
2.6.7 综合查询子系统 |
2.6.8 报表输出子系统 |
2.6.9 标本管理子系统 |
2.7 系统工作流程 |
第3章 系统实现 |
3.1 VB可执行程序开发 |
3.2 VB动态库开发 |
3.2.1 VB6.0与DLL简介 |
3.2.2 创建VB DLL |
3.2.3 VB与Access实现汇总 |
3.2.4 VB信息录入系统与Arcview的通信 |
3.3 Arcview的二次开发 |
3.3.1 Avenue重点语法简介 |
3.3.2 界面的定制 |
3.3.3 可视化数据采集实现 |
3.3.4 专题图生成的实现 |
3.3.5 地理坐标范围限制实现 |
第4章 结论和讨论 |
4.1 结论 |
4.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参与项目 |
附录: 数据库结构设计 |
(10)基于GIS和RS榆林地区生态安全动态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1.1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 |
1.1.2 生态环境安全研究处在初级阶段,无成熟理论与方法 |
1.1.3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亟需解决 |
1.1.4 典型区域的选择 |
1.2 生态安全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研究现状综述 |
1.2.2 生态安全研究趋势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拟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态安全研究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方法 |
2.1 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
2.1.1 地域分异规律 |
2.1.2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1.3 生态承载力机制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整体论与系统论 |
2.1.6 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 |
2.1.7 生态伦理学 |
2.1.8 系统安全理论 |
2.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2.2.1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2.2.2 基于生态资产的生态安全评价 |
2.2.3 层次分析法 |
2.2.4 压力—状态—响应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特点 |
3.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3.2 榆林地区区域特征 |
3.2.1 自然条件 |
3.2.2 社会经济条件 |
3.3 榆林地区主要生态安全问题 |
3.4 小结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4.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4.1.1 遥感数据 |
4.1.2 非遥感数据 |
4.2 工作平台 |
4.2.1 硬件 |
4.2.2 软件 |
4.3 地图投影的选择与设计 |
4.4 数据处理 |
4.4.1 原始图像的导入 |
4.4.2 确定标准地图的坐标体系 |
4.4.3 几何校正 |
4.4.4 图像合成方案 |
4.4.5 选择控制点数据对 |
4.4.6 建立纠正变换函数,确定变换模型 |
4.4.7 逐个像素的几何位置的变换与像素亮度值的重采样 |
4.4.8 图像的镶嵌处理 |
4.5 图像增强 |
4.5.1 灰度变换法 |
4.5.2 直方图修正法 |
4.6 图像解译 |
4.6.1 分类模板 |
4.6.2 评价分类模板 |
4.7 栅格与矢量的相互转换 |
4.8 数据精度评价 |
4.9 考察路线 第五章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5.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
5.1.1 土地适宜性评价阶段 |
5.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研究阶段 |
5.1.3 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阶段 |
5.2 榆林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轨迹 |
5.2.1 代表性研究单位及其研究特点 |
5.2.2 代表性研究单位及其研究特点 |
5.2.3 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5.3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土地分类系统 |
5.3.3 影像解译 |
5.3.4 研究方法 |
5.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4.1 1988—2002年土地利用变化数量分析 |
5.4.2 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景观特征 |
5.5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
5.6 榆林地区02年不同坡度土地利用分析 |
5.7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5.8 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弹性度计算 |
5.8.1 生态弹性力与生态环境弹性度 |
5.8.2 生态环境弹性度计算方法 |
5.9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5.9.1 自然因素 |
5.9.2 政策因素 |
5.9.3 人口因素 |
5.9.4 经济因素 |
5.10 小结 第六章 榆林地区沙漠化动态研究 |
6.1 榆林地区土地荒漠的历史演变 |
6.1.1 榆林地区土地荒漠的历史演变 |
6.1.2 榆林地区荒漠化的特点 |
6.1.3 榆林地区荒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6.2 基于GIS的榆林地区土地荒漠化研究 |
6.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6.2.2 荒漠化土地类型划分体系 |
6.2.3 荒漠化动态变化类型划分 |
6.3 榆林地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分析 |
6.3.1 榆林地区沙漠化现状 |
6.3.2 榆林地区沙漠化程度动态分析 |
6.3.4 榆林地区沙漠化类型动态分析 |
6.4 榆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
6.5 小结 第七章 榆林地区植被覆盖度动态研究 |
7.1 植被指数的计算模型 |
7.2 植被覆盖度分级及其标准 |
7.3 榆林地区植被指数动态变化研究 |
7.3.1 1988年榆林地区植被覆盖度状况 |
7.3.2 1999年榆林地区植被覆盖度状况 |
7.3.3 2002年榆林地区植被覆盖度状况 |
7.4 植被覆盖度动因分析 |
7.5 小结 第八章 榆林地区水土流失动态研究 |
8.1 水土流失计算模型 |
8.2 土壤侵蚀量计算中各因子值的确定 |
8.2.1 R值的确定 |
8.2.2 K值的确定 |
8.2.3 LS值的估算 |
8.2.4 C值的估算 |
8.2.5 P值的估算 |
8.3 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划分标准 |
8.4 计算结果 |
8.5 水土流失动态分析 |
8.5.1 土壤侵蚀现状 |
8.5.2 土壤侵蚀动态分析 |
8.6 水土流失动因分析 |
8.7 小结 第九章 榆林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9.1 榆林地区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 |
9.1.1 自然因素 |
9.1.2 社会经济条件 |
9.2 榆林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指导原则 |
9.1.1 代表性原则 |
9.1.2 全面、系统性原则 |
9.1.3 主导性原则 |
9.1.4 可操作性原则 |
9.1.5 可比性原则 |
9.1.6 地域性原则 |
9.3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标准 |
9.3.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9.3.2 榆林地区生态安全合评价标准研究 |
9.3.3 榆林地区生态安全评价单元 |
9.3.4 数据标准化处理 |
9.4 主要因子的分级 |
9.4.1 榆林地区地形因子分析 |
9.4.2 水土流失程度分级 |
9.4.3 土地荒漠化分级 |
9.4.4 植被覆盖度指数 |
9.4.5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生态弹性度指数 |
9.5 指标因子权重值的确定 |
9.6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与模型 |
9.7 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划分及评价结果 |
9.7.1 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划分 |
9.7.2 评价结果 |
9.8 小结 第十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安全研究 |
10.1 研究方法 |
10.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
10.3 榆林地区生态系统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分析 |
10.3.1 1988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 |
10.3.2 1999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
10.3.3 2002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
10.3.4 榆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分析 |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榆林地区生态安全感知研究 |
11.1 生态安全感知的概念 |
11.2 研究方法 |
11.3 问卷分析 |
11.3.1 被访人员的基本概况 |
11.3.2 访问人员对区域生态安全感知 |
11.3.3 被访人员对当地环境的态度 |
11.3.4 被访人员对当地环境的行为 |
11.4 榆林地区生态安全建设的措施 |
11.4.1 加强政策宣传,加大环境立法与执法的力度 |
11.4.2 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消除悬殊的贫富差距 |
11.4.3 持久的“南治水,北治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11.4.4 发展多种经营,突出优势产业 |
11.5 小结 第十二章 结论与讨论 |
12.1 结论 |
12.2 创新 |
12.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 生态环境安全感知问卷调查表 附图 附表 附件四 在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其参加的科研项目 |
发表的论文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学术交流 致谢 |
四、基于ArcView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比较[J]. 张刚,杨昕,汤国安.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3(02)
- [2]基础地理教育GIS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实践[D]. 谭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3]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J]. 邸彦彬,刘晓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4)
-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总图运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任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S1)
- [5]基于Arc View GIS的地理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研究[J]. 李强.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 [6]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雷秋良,张继宗,岳勇,罗春燕,孙福军. 土壤通报, 2008(03)
- [7]甘肃公路自然环境评价指标及分区研究[D]. 韩国杰. 长安大学, 2008(08)
- [8]基于组件式GIS的非公有制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 伍超奎. 湖南大学, 2008(12)
- [9]基于GIS的县级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曹庆先. 广西大学, 2007(05)
- [10]基于GIS和RS榆林地区生态安全动态综合评价[D]. 王晓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