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台关帝庙建筑形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弟蛟[1](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提出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万钰炜[2](2020)在《明清陇东关帝庙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关帝庙是为供奉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而建造的祠庙,隋唐以降,其所赋存的关羽信仰也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复兴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更高追求,尤其中共十八大以后“文化自信”的提出,关帝庙相关问题成为了学者们所研究的热点问题。明清时期由于受中央政权的极度推崇,关羽信仰的发展达到鼎盛,陇东地区关帝庙的建造也实现了全面的普及。明清陇东关帝庙现存数量多、价值高,且遗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关帝庙建筑和关羽信仰题材的壁画、匾额、碑刻、题记等具有艺术价值的实物资料。因此对明清陇东关帝庙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明清时期陇东地区关羽信仰的发展和普及,同时,也能为保护现存明清陇东关帝庙提供基本的依据。通过对现存明清陇东关帝庙的实地调查和走访,并结合陇东地方志以及明清陇东关帝庙相关史籍文献的记载,将明清陇东关帝庙的分类、保存现状作以系统的整合,现存明清陇东关帝庙建筑和遗存共有52处,其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继而利用调查结果对其建筑、壁画、匾额、楹联、碑刻、题记等实物遗存进行分析研究。陇东地区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带,是明清时期多条南北商路的必经之途,明清陇东关帝庙的分布和发展在西北地区关羽信仰普及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代表性。同时,明清陇东关帝庙的建筑、壁画、匾额、楹联、碑刻、题记等实物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提高对明清陇东关帝庙保护的重视,遵循保护的基本原则,实现科学、规划和合理的保护成为了明清陇东关帝庙保护的当务之急。
崔凯[3](2020)在《山西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神庙戏台作为古神庙的附属建筑,在山西清徐县修建较多。随着历史的发展,古神庙戏台虽然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仍有部分保留至今,为我们研究清徐县的戏台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媒介。通过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可知:清徐县古神庙戏台目前仅存19座,以明清遗存为主;主要分布在以徐沟镇、东于镇为主的14个乡镇,呈现出西部多,东南少的特点;根据戏台和山门的位置关系并结合实际调查情况,这些现存古神庙戏台可分为戏台和山门二合一型、戏台位于山门之内型、戏台位于山门之外型及其他戏台四类。古神庙戏台不仅是古代祭祀的场所,同时也是进行戏曲娱乐表演的地方,它的建筑风格多样,舞台装饰艺术鲜明。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的平面布局可分为三面开口伸出式、一面开口镜框式和组合式三类。从戏台的主体构造来看,屋顶形制以复合式和依附式居多,卷棚顶是主要的屋顶造型;戏台开口方向大多为坐南向北;台基多为石砖,柱础为石木材质。从戏台的装饰风格来看,戏台的的斗拱、雀替以龙形镂空雕刻较多;戏台墀头和八字影壁墙为砖雕,廊檐为木雕。彩绘色彩绚丽,题材有山水画、写实画等;匾额为木刻,楹联形式多样,可分为抱柱式、雕刻式及直接贴大红对联。为了增加娱乐性和装饰性,部分戏台建造有八字影壁墙,并在墙壁上雕刻有吉祥图案,从而使戏台装饰更加精美。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中仅有尧城村尧庙戏台、西马峪村东梁泉戏台、东马峪村香严寺戏台和东辽西村真武庙戏台保存有题记。戏台题记是了解当地戏曲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载体,主要记录了戏曲的演出时间、曲目名称、参演人员及表演地点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们对明清时期清徐县的戏曲文化的了解。
李昊[4](2020)在《井陉古道沿线聚落演进机制类型研究 ——以核桃园村、小龙窝村、梁家村为例》文中认为太行八陉是古代将晋、冀、豫三省相连,横跨整个太行山区的八条通道,也是三省的重点布防区域。其中井陉为太行八陉中第五条陉道,是在太行山脉自然断裂带基础之上形成的井陉古驿道是连接山陕高原和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有“晋冀通衢”之称。而伴随井陉古驿道演进过程出现的驿传制度、晋商活动、大移民活动等对沿线聚落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道沿线的传统聚落基于不同时期不同的因素以及同因素间不同驱动力度的差异性影响作用下,聚落的演进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并最终导致了聚落形态以及职能上的差异性。因此,对于井陉古道沿线聚落发展演进机制的研究对于中国传统聚落尤其是太行古道沿线聚落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井陉古道为研究线索进行切入,通过区域性的走访调研以及相关历史文献的阅读工作,最终以聚落与古道的关系为依据,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古道沿线聚落:与古道融合共生的核桃园村、与古道并置发展的小龙窝村以及完全与古道游离的聚落梁家村,并以此三个村落为例进行分析,探究井陉古道沿线聚落内在演进机制。在具体的研究中,对井陉古道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工作,基于实地调研内容及历史文献挖掘,首先对井陉古道历史发展沿革进行详细的叙述;其次,以时间为主轴,分别纵向对三个聚落选址、演进进行解析,并对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在对三个聚落分别纵向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影响要素和时间轴横向对村落之间的演进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主要发展演进机制;随后,根据前文对三个聚落演进纵向、横向对比研究,对古道沿线聚落进行类型化分析。最后结合其价值评定,针对古道沿线不同类型的村落分别提出保护更新策略。
郑建棋[5](2020)在《闽南剪瓷雕艺术研究 ——以漳州东山剪瓷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闽南地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特定的地理位置使闽南地区拥有多元文化和多元信仰,由此形成颇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瓷雕是闽南民间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闽南寺庙建筑装饰,是闽南文化和信仰的外化表现和主要载体。通过研究其形成及发展,对了解闽南文化和民俗具有深刻意义。本文选取漳州东山地区的剪瓷雕为实例,以田野考察结合相关文献,对剪瓷雕艺术形成的背景、发展、审美、技艺等方面进行研究,藉由文化学、历史学等跨学科领域的角度,对剪瓷雕的文化性、审美性、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其隐藏的深层意义和文化象征,梳理长久以来隐藏在剪瓷雕艺术背后各要素隐晦的逻辑关系和理论系统。藉由剪瓷雕艺术研究入手,探寻传统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同时认识到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和困难,对剪瓷雕一类的文化遗产应投入更多重视,以期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研究和保护。
曹紫天[6](2019)在《湖南祁东刘氏庄园建筑形制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民居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物质实体,体现着相应的地方传统文化。庄园作为传统民居中的一类典型代表,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乃至伦理哲学思想,极其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庄园式建筑逐渐消亡的速度也日益剧增,目前仍有大部分庄园亟需予以保护。祁东刘氏庄园的布局、结构、主要建筑等保存基本完整,建造时间确切,传承有序,勒石为铭,名匠监制。其营建集中了当时的能工巧匠,荟萃了当时先进的工艺技术,无论从选址、布局、结构、装饰装修均显示出湖湘大宅的独有特色。由于社会历史经济条件与自然环境的不同,刘氏庄园呈现出与其他庄园不同的规模、形态与地域性特征。在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刘氏庄园的建筑形制呈现出独特的衍化态势,反映出当地的经济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关系等文化面貌。为维系我国传统民居的地域性,进一步挖掘其历史人文价值,探索祁东刘氏庄园建筑形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以湖南祁东刘氏庄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归纳演绎和学科交叉等方法。以刘氏庄园的内、外建筑形制作为出发点,归纳出较为完整明确的庄园式建筑形制体系与特征。通过研究建筑形制生成的机制,推论出刘氏庄园的形制是地域自然环境、文化认同观念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作用的物质载体。通过对刘氏庄园建筑形制的现实思考,提出对刘氏庄园保护利用的建议,分析刘氏庄园对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启示。目前对于刘氏庄园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对刘氏庄园进行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湖南典型地方庄园文化的发掘,为湖南省传统民居典型样态的整体保护提供基础研究,对祁东县传统乡土建筑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梁晨[7](2019)在《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大中小城市普遍存在空间建设趋同和特色彰显不足的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长远发展。随着城市发展由数量向质量转型,特色营造和品质提升将成为大中小城市持续推进的重要任务。对于海岛城镇来说,城镇空间品质不仅是展示海岛形象的窗口,更是海岛长远发展、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内在动力。城市空间特色融合了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现代文化、社会经济、景观风貌等多重要素,是城市形象和魅力的重要体现[1]。积极培育和塑造城市空间特色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延续城市文脉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2]。本文选取地域特色鲜明的海岛城镇东山县作为研究对象,以东山县近年来城市空间快速发展但空间风貌日渐趋同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城市空间特色基因挖掘和特色面貌营造提升东山县城市空间品质和城市形象。论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研究,明确城市空间特色的概念内涵、特点和认知途径,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通过县城空间发展历程回顾及居民特色感知调查,得到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要素构成和现状存在问题。东山县城空间特色要素可归结为三大类: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红色文化。当前存在问题主要是:特色定位模糊、特色系统组织无序和特色要素缺乏引导。在此基础上,基于三类要素不同视角分别展开对县城空间特色形成及发展的研究,探讨不同作用因子下县城空间特色的表征及发展规律,在把握空间特色形成规律基础上,针对现实存在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在空间操作层面对不同视角下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优化策略加以整合,以规划设计和控制引导为手段提出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营造的策略,进而实现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优化和空间品质的提升。本次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空间特色的呈现不仅聚焦于城市物质空间建构,更取决于其能否被清晰地感知和识别,因此塑造城市空间特色应强化特色感知途径。(2)城市空间特色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并不是固定形式的呈现,城市空间特色随城市空间演替而不断消解既有特色,同时生成新的特色,因此城市空间特色塑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策略设计上应体现出动态性。(3)城市空间特色营造首先需要提出城市空间特色定位,明确特色发展方向。其次应建立城市空间特色框架,对城市空间特色涉及的空间要素进行梳理和整合,明确空间特色塑造的着力点及要素间的层级关系。最后对不同空间层面的要素从相应的规划空间层级提出相应的控制引导措施,针对现实问题,考虑长远目标,有的放矢,逐步推进。
胡倩[8](2019)在《基于闽南地域特色的东山双东湖片区建筑形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大量地域建筑的设计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建筑师开始注重营造地域场所,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注重创新利用传统建筑技术及材料特色,尊重自然生态观与传统文化观,并以此推动地域建筑的实践创新。本论文依托东山双东湖片区建设项目,分析闽南地域特色背景与东山建筑特色,探索并归纳了在闽南地区如何进行地域建筑创作的具体手法。全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概要叙述和分析了福建区系分类,从闽南的自然环境因素、历史人文因素、地域建筑特色等进行梳理研究,探索当地的地域特征。对东山县的建筑形态进行充分的调研,对其极具特色的建筑形态(空间、空间组合形式、外部形式及装饰、材料技术等)做出初步研究。我们对这些地域特征进行分析整理,探究其形成的内因——对自然的适应,对历史文化的反映,对经济技术的体现等。然后对东山县双东湖片区的建筑形态设计进行问题研判、背景交代和整体定位。双东湖片区东山一中、文体中心及湿地公园忠勤楼的建筑形态设计为新城总体规划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对上位规划及城市设计进行交代,并提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经过前期对闽南、东山地域特色的深入探究,结合相关基于地域性的建筑项目案例,提出了双东湖片区建筑形态设计的原则和策略。最后根据东山双东湖片区建筑形态设计实践的创作经验,讨论并发散其地域建筑形态设计的策略,尝试反思并总结出适合闽南地区关于地域建筑的一套创作手法,为以后的同类相关项目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1]。
朱正[9](2019)在《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大木作“滞后”现象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巴蜀地区殿堂建筑作为地域特色强烈的分支,早在营造学社活动时期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随着研究的开展,“古朴”、“奇杂”逐渐成为巴蜀建筑的重要标志。时至今日,针对巴蜀建筑特色进行的研究不计其数,既有从历史角度出发的断代风格特征研究,也有从技术角度出发的构造特征归纳。早期研究中,巴蜀地区发现的殿堂建筑数量不多,故其研究多着眼于对建筑个案的分析。而随着文物发现工作的开展,巴蜀地区所发现的元明殿堂建筑数量虽不能与陕西、山西等地相比,但是就南方各省而言,已名列前茅。因此,在可观建筑数量的支持下,对巴蜀地区殿堂建筑的研究势必会在个案研究之上再进一步。过往,由于巴蜀元明殿堂建筑数量众多,加之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巴蜀殿堂建筑中“古朴”这一特色的研究虽多有学者涉及,但并未形成专题研究。“古朴”背后的“滞后”现象也由于相对静态的案例分析方式难以进行深入论证,使得对于巴蜀殿堂建筑中的“滞后”多与地理偏远相联系。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增多,获取难度下降,使得对巴蜀元明殿堂建筑进行“一网打尽”式的研究成为可能。以大量数据为基础对巴蜀建筑“滞后”现象进行的动态研究,更接近“滞后”所代表的两者变化过程比较的核心概念。以月梁式阑额、斜向构件、补间铺作里跳、补间铺作数量、布椽形式及转角构造六类构件作为切入点,针对其在巴蜀地区中数量变化趋势、使用时间、地理位置、形式做法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诸如月梁式阑额与斜向构件的使用存在相同地区集中倾向、挑斡与平行布椽在巴蜀地区普遍流行、转角构造存在“金柱—递角梁—多种形式共存”等的变化特征。再以此变化特征为依据,通过与官式及江浙地区建筑的纵向对比以及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建筑的横向对比,从而总结得出平行布椽、弯曲圆木的月梁式阑额形式、递角梁等应为得到“本土认同”而形成的“滞后”,月梁式阑额的发展及补间铺作里跳为“技术延迟”导致的“滞后”等一系列更为细化的巴蜀殿堂建筑“滞后”特征。结合地理人文环境进一步分析可知,巴蜀地区元明殿堂“滞后”影响因素并非简单的地理偏远,战争后的社会萧条、炎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对“龙”文化及华丽形象的审美追求、寿王府等“重要建筑”的兴建等均对其形成重要影响。月梁式阑额虽然流行,但终将逝去,递角梁虽对建筑限制众多,却沿用至今,其背后所蕴含的多元原因的细化分析,既是对传统建筑研究的深化,也是挖掘巴蜀建筑文化之根,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永固的灵感源泉。
李静[10](2019)在《商贸文化影响下的龙海石码市镇空间演变研究》文中认为石码地处江河入海口处,是海上交通与内河交通的交汇点,明朝因海外贸易而兴起,是漳州沿海较早发展起来的市镇之一,具有完整可循的市镇空间演变过程——经历了明清市镇发展的繁盛时期,且是近代闽南护法运动首批进行市政建设的市镇之一,至今老城格局基本完整,是漳州沿海传统市镇的典型代表。本研究注意到市镇空间中的历史感知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性,而商贸文化是漳州沿海市镇重要的历史特性,在市镇演进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市镇空间形态不断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力。对商贸文化的关注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市镇空间形态发展演化的深刻逻辑。本文以石码镇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形成演化历程及各历史时期市镇空间特征,对商贸文化和市镇空间演变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解析,最终认识到商贸文化在市镇空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当代对其的保护应重视对商贸文化的保护与延续。全文展开共三个部分内容:背景研究部分。概述漳州沿海市镇的形成发展背景,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探索漳州沿海市镇在区域范围内的形成发展规律;并且挖掘石码市镇形成发展的自然、经济和人文地理条件,梳理石码发展历程,为论文核心研究内容的展开打好基础。主体研究部分。以商贸文化变迁为线索,探索石码空间演化历程及各历史时期市镇空间特征,认识市镇发展过程中商贸文化的重要性;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商贸文化对石码市镇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分别对市镇总体格局、商贸空间、住区空间以及信仰空间的变迁进行系统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注重考察商贸文化与市镇空间形成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商贸文化主导下的市镇空间演变的规律与逻辑。当代利用研究部分。基于前文的研究,以商贸文化保护发展的思路提出对未来石码市镇空间的保护发展策略。
二、闽台关帝庙建筑形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台关帝庙建筑形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明清陇东关帝庙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清陇东关羽信仰与关帝庙 |
第一节 关羽信仰与关帝庙 |
第二节 地方志所见明清陇东关帝庙 |
第三节 明清陇东关帝庙的现状 |
第二章 明清陇东关帝庙的建筑艺术 |
第一节 明清陇东关帝庙建筑的选址与布局 |
第二节 明清陇东关帝庙建筑的构造及装饰艺术 |
第三节 明清陇东关帝庙的碑刻与题记 |
第三章 明清陇东关帝庙的价值和保护 |
第一节 明清陇东关帝庙的价值和作用 |
第二节 明清陇东关帝庙的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山西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清徐县自然与人文及现存古神庙戏台概况 |
第一节 清徐县的自然与人文 |
第二节 清徐县戏曲文化和现存古神庙戏台 |
第二章 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类别 |
第一节 戏台和山门二合一型 |
第二节 戏台位于山门之内型 |
第三节 戏台位于山门之外型 |
第四节 其它戏台 |
第三章 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建筑构造与装饰艺术 |
第一节 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的平面形制 |
第二节 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的主体构造 |
第三节 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的装饰艺术 |
第四节 清徐县古神庙戏台的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 |
第四章 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题记及分析 |
第一节 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题记 |
第二节 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题记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个人简历 |
(4)井陉古道沿线聚落演进机制类型研究 ——以核桃园村、小龙窝村、梁家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题目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题目来源 |
1.2.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井陉古道相关研究 |
1.4.2.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 |
1.4.3. 风水理论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井陉古道历史演进 |
2.1. 太行八陉及井陉古道的历史沿革 |
2.1.1. 太行八陉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职能 |
2.1.2. 太行八陉的历史意义 |
2.1.3. 井陉县及井陉古道历史沿革概述 |
2.1.4. 井陉古道线路划分及范围界定 |
2.2. 驿传制度历史沿革 |
2.2.1. 西周至唐——发展时期 |
2.2.2. 宋元时期——成型时期 |
2.2.3. 明清时期——成熟时期 |
2.3. 晋商的兴起与衰落 |
2.3.1. 兴起时期 |
2.3.2. 繁荣时期 |
2.3.3. 没落时期 |
2.4. 元末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活动 |
2.4.1. 历史环境 |
2.4.2. 洪洞大槐树移民活动及其影响 |
2.5. 井陉古道历史演进 |
2.5.1. 春秋至秦 |
2.5.2. 汉至隋 |
2.5.3. 唐至宋熙宁 |
2.5.4. 宋熙宁至明 |
2.5.5. 明至清末 |
2.5.6. 民国至今 |
2.6. 研究对象发展时期划分 |
2.7. 小结 |
第3章 聚落形态演进机制及空间形态特征 |
3.1. 传统聚落发展演进影响因素 |
3.1.1. 自然因素 |
3.1.2. 社会因素 |
3.1.3. 文化因素 |
3.2. 核桃园村 |
3.2.1. 核桃园村择基选址分析 |
3.2.2. 核桃园村演进机制分析 |
3.2.3. 核桃园村物质空间演进 |
3.2.4. 核桃园村物质空间形态特征 |
3.3. 小龙窝村 |
3.3.1. 小龙窝村择基选址研究 |
3.3.2. 小龙窝村演进机制分析 |
3.3.3. 小龙窝村物质空间演进 |
3.3.4. 小龙窝村物质空间形态特征 |
3.4. 梁家村 |
3.4.1. 梁家村择基选址研究 |
3.4.2. 梁家村演进机制分析 |
3.4.3. 梁家村村物质空间演进 |
3.4.4. 梁家村物质空间形态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传统聚落演进主导因素差异性分析 |
4.1. 井陉沿线聚落制约要素异同性分析 |
4.1.1. 自然因素 |
4.1.2. 社会因素 |
4.1.3. 文化因素 |
4.2. 井陉沿线聚落演进主导因素差异性分析 |
4.2.1. 时间区间划分 |
4.2.2. 汉至元 |
4.2.3. 明至清 |
4.2.4. 民国——上世纪70年代 |
4.2.5. 上世纪70年代至今 |
4.3. 小结 |
第5章 井陉沿线聚落的演进机制类型及发展策略 |
5.1. 井陉古道沿线聚落类型化分析 |
5.1.1. 融合型 |
5.1.2. 并置型 |
5.1.3. 游离型 |
5.2. 井陉古道沿线聚落传承价值评定 |
5.2.1. 融合型 |
5.2.2. 并置型 |
5.2.3. 游离型 |
5.3. 村落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 |
5.3.1. 融合型 |
5.3.2. 并置型 |
5.3.3. 游离型 |
5.4. 研究展望 |
5.4.1. 研究主要结论 |
5.4.2. 研究亟待深化空间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闽南剪瓷雕艺术研究 ——以漳州东山剪瓷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收获与未尽事宜 |
第2章 福建漳州东山概述 |
2.1 自然环境 |
2.2 文化背景 |
2.3 庙宇概况 |
2.4 小结 |
第3章 剪瓷雕的类型 |
3.1 从题材类型分类 |
3.2 从造型形式分类 |
3.3 从装饰主题分类 |
3.4 小结 |
第4章 东山剪瓷雕制作工艺 |
4.1 剪瓷雕传统工艺 |
4.2 剪瓷雕工艺变迁 |
4.3 小结 |
第5章 剪瓷雕的审美文化内涵 |
5.1 自然环境造就审美文化 |
5.2 文化内涵主导审美特性 |
5.3 人文性格影响审美价值 |
5.4 小结 |
第6章 剪瓷雕的美学特征 |
6.1 形式美与人伦美统一 |
6.2 意象美与程式化结合 |
6.3 装饰性与工艺性并重 |
第7章 传统剪瓷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
7.1 剪瓷雕的传承状况 |
7.2 现代剪瓷雕发展状况 |
7.3 传统剪瓷雕工艺所遭遇的困境 |
7.4 对剪瓷雕所遭遇困境的若干思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东山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宫庙祠堂)调研表 |
附录B 东山县剪瓷雕艺人访谈记录 |
(6)湖南祁东刘氏庄园建筑形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起源:传统民居的地域性 |
1.1.2 问题的聚焦:庄园式建筑的时代性 |
1.1.3 问题的切入:建筑形制的系统思考 |
1.1.4 田野调查的机缘:祁东刘氏庄园 |
1.2 选题说明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关于庄园、建筑形制 |
1.2.3 研究目的 |
1.2.4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祁东刘氏庄园的概况 |
2.1 刘氏庄园的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刘氏庄园的社会人文背景 |
2.2.1 祁东人文及区域划分沿革 |
2.2.2 刘氏家族源起 |
2.2.3 营建历程 |
2.3 刘氏庄园民居概述 |
2.3.1 平面形式 |
2.3.2 建筑类型 |
2.3.3 建筑群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祁东刘氏庄园建筑形制分析 |
3.1 外部建筑形制 |
3.1.1 选址布局 |
3.1.2 园林景观 |
3.1.3 院落组合 |
3.2 内部建筑形制 |
3.2.1 建筑空间形态 |
3.2.2 建筑构造技术 |
3.2.3 建筑装饰 |
3.3 刘氏庄园建筑形制特征 |
3.3.1 选址布局特征 |
3.3.2 院落组合形式特征 |
3.3.3 空间形态特征 |
3.3.4 构造体系特征 |
3.3.5 装饰风格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祁东刘氏庄园建筑形制的生成机制 |
4.1 自然地理环境 |
4.1.1 气候适应性 |
4.1.2 依山就势的平面布局 |
4.1.3 因地制宜的建筑材料 |
4.2 多元文化传承 |
4.2.1 “藏风聚气”的风水思想 |
4.2.2 伦理礼制文化 |
4.2.3 血缘宗族文化 |
4.2.4 审美观念文化 |
4.3 社会经济水平 |
4.3.1 经济发展状况 |
4.3.2 社会组织结构 |
4.3.3 土地制度与居住形态 |
4.3.4 建筑工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祁东刘氏庄园建筑形制研究的现实思考 |
5.1 刘氏庄园的研究价值 |
5.2 刘氏庄园的现状 |
5.2.1 室外环境现状 |
5.2.2 建筑风貌现状 |
5.3 刘氏庄园建筑形制研究的思考与启示 |
5.3.1 对当前刘氏庄园保护利用的思考 |
5.3.2 对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刘氏庄园上园单体建筑详情一览表 |
附录B 刘氏庄园下园单体建筑详情一览表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7)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城市空间特色营造研究的迫切性 |
1.1.2 海岛城镇空间特色化发展的必要性 |
1.1.3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营造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城市空间特色的相关研究与认知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 |
2.2.1 城市空间特色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维度 |
2.2.3 城市空间特色的生成逻辑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山县城市空间发展及特色认知研究 |
3.1 东山县概况及城市空间演变 |
3.1.1 东山县概况 |
3.1.2 东山县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
3.2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感知调查及分析 |
3.2.1 县城空间特色认知及意象感知 |
3.2.2 特色要素感知评价 |
3.3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构成 |
3.3.1 县城空间特色要素构成比较 |
3.3.2 县城空间特色要素构成分类 |
3.4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存在问题 |
3.4.1 城市空间特色定位模糊 |
3.4.2 城市空间特色系统组织无序 |
3.4.3 城市空间特色要素缺乏引导 |
3.5 本章小结 |
4 自然环境塑造的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 |
4.1 东山县自然环境现状 |
4.1.1 东山县自然地理特征 |
4.1.2 东山县自然环境构成 |
4.2 自然环境对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的影响 |
4.2.1 自然地理格局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影响 |
4.2.2 自然景观要素对城市空间景观风貌的影响 |
4.2.3 自然资源条件对城市传统建筑风貌的影响 |
4.3 自然环境作用下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形成机制 |
4.3.1 选择与适应机制 |
4.3.2 竞争协同机制 |
4.4 东山县城市空间自然环境特色问题及优化 |
4.4.1 东山县城市空间自然环境特色问题 |
4.4.2 东山县城市空间自然环境特色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人文历史塑造下的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 |
5.1 东山县历史人文特色 |
5.1.1 历史遗存 |
5.1.2 多元文化 |
5.2 人文历史对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的影响 |
5.2.1 人文历史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 |
5.2.2 人文历史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
5.2.3 人文历史对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影响 |
5.3 人文历史对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形成的作用机制 |
5.3.1 层积机制 |
5.3.2 类型机制 |
5.3.3 标识机制 |
5.4 东山县城市空间人文历史特色问题及优化 |
5.4.1 东山县城市空间历史人文特色问题 |
5.4.2 东山县城市空间人文历史特色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红色文化塑造的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 |
6.1 东山县红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6.1.1 东山县红色文化缘起 |
6.1.2 东山县红色文化载体 |
6.1.3 东山县红色文化空间发展现状 |
6.2 红色文化对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的影响 |
6.2.1 红色文化对城市形象和定位的影响 |
6.2.2 红色文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的影响 |
6.2.3 红色文化对城市空间风貌的影响 |
6.3 红色文化作用下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形成机制 |
6.3.1 政治决策机制 |
6.3.2 经济驱动机制 |
6.3.3 社会导向机制 |
6.4 红色文化作用下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问题及优化 |
6.4.1 东山县红色文化空间特色问题解析 |
6.4.2 东山县红色文化空间特色优化 |
6.5 小结 |
7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营造 |
7.1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定位 |
7.1.1 融合自然生态的山城海岛 |
7.1.2 传承历史文脉的人文胜地 |
7.1.3 彰显时代风貌的红色之城 |
7.2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框架 |
7.2.1 城市空间特色分区 |
7.2.2 城市空间特色路径 |
7.2.3 城市空间特色节点 |
7.3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控制引导 |
7.3.1 宏观层面要素控制 |
7.3.2 中观层面要素控制 |
7.3.3 微观层面要素控制 |
7.4 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理论研究 |
8.1.2 实证研究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表目录 |
附录 |
(8)基于闽南地域特色的东山双东湖片区建筑形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文化与地域政策背景 |
1.1.2 依托东山双东湖片区建设项目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释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释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闽南地域特色的背景研究 |
2.1 福建省区系分布概述 |
2.1.1 福建省区系分类 |
2.1.2 各区系建筑特色概述 |
2.2 闽南的地域特色分析 |
2.2.1 闽南自然环境特色 |
2.2.2 闽南历史人文特色 |
2.2.3 闽南经济技术特色 |
2.3 闽南建筑的地域特色概述 |
2.3.1 闽南建筑类型概述 |
2.3.2 闽南建筑的地域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东山建筑形态的地域特色研究 |
3.1 东山在闽南的独特位置 |
3.1.1 东山的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 |
3.1.2 东山是闽台关帝文化的交融地 |
3.1.3 东山建筑与闽南建筑的关系 |
3.2 东山传统建筑对自然气候的适应 |
3.2.1 日照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
3.2.2 潮气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
3.2.3 雨水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
3.2.4 风的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
3.3 东山传统建筑体现的历史场景 |
3.3.1 形式多样的聚落空间 |
3.3.2 明晰丰富的街巷与景观空间 |
3.3.3 丰富独特的建筑空间形态 |
3.3.4 礼序开敞的建筑平面形制 |
3.3.5 轻盈华丽的建筑外部造型 |
3.3.6 精美灵巧的建筑细部装饰 |
3.4 东山传统建筑的材料及工艺特征分析 |
3.4.1 东山传统建筑的材料特征分析 |
3.4.2 东山传统建筑的建造技术分析 |
3.5 东山当代建筑的地域特征分析 |
3.5.1 东山当代建筑对历史场景的再现 |
3.5.2 东山当代建筑对自然气候的适应性 |
3.5.3 东山当代建筑新材料与工艺的地域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双东湖片区规划概述与建筑形态设计策略 |
4.1 东山现状建设的问题研判 |
4.1.1 布局与自然人文资源协调性欠佳 |
4.1.2 高强度开发的城镇化侵袭 |
4.1.3 建筑杂乱无章地域特色不明显 |
4.2 双东湖片区规划设计概述 |
4.2.1 规划背景概述 |
4.2.2 互惠共生的山水格局 |
4.2.3 多元统一的功能分区 |
4.2.4 延续城市历史肌理 |
4.2.5 一中、文体中心及湿地公园风貌控制 |
4.3 基于闽南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设计原则 |
4.3.1 建筑布局与城市肌理协调 |
4.3.2 建筑风貌与传统风貌相适宜 |
4.3.3 保留和恢复重要的历史信息 |
4.3.4 控制建筑的规模和尺度 |
4.3.5 空间布局具有灵活性 |
4.4 基于闽南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设计策略 |
4.4.1 基于地域历史场景的再现 |
4.4.2 基于地域自然属性的体现 |
4.4.3 基于地域材料技术的运用 |
4.5 本章小结 |
5.基于历史场景营造的东山一中建筑形态设计 |
5.1 项目概况及设计理念 |
5.1.1 项目概述 |
5.1.2 建设规模 |
5.1.3 构思缘起 |
5.2 回归地域场所的空间布局 |
5.2.1 山水格局影响下的选址布局 |
5.2.2 自然适应性的布局方式 |
5.2.3 坊巷空间的抽象 |
5.3 “建筑意”的提炼与表达 |
5.3.1 合院空间表达 |
5.3.2 “串厅堂”空间 |
5.3.3 “檐廊”空间 |
5.3.4 地域构筑物及广场序列营造地域氛围 |
5.4 建筑形式语言的提取与运用 |
5.4.1 屋顶及屋脊的地域性表现 |
5.4.2 墙身的形式拓展 |
5.4.3 门窗元素的提取与转译 |
5.5 本章小结 |
6.基于自然属性地域表征的文体中心建筑形态设计 |
6.1 项目概述及设计理念 |
6.1.1 项目概述 |
6.1.2 设计理念 |
6.1.3 布局概述 |
6.2 地理格局与海洋属性的影响 |
6.2.1 地域地理及海洋属性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6.2.2 自然地形及地域景观条件对建筑形态布局的影响 |
6.2.3 建筑形式对自然元素的抽象及还原 |
6.3 地域气候的适应性表现 |
6.3.1 地域微气候环境对建筑形态布局的影响 |
6.3.2 地域气候对建筑单体形式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基于地域材料技术再现湿地公园建筑形态设计 |
7.1 项目概述及设计理念 |
7.1.1 项目概述 |
7.1.2 设计理念 |
7.1.3 项目选址与建筑平面设计 |
7.2 地域材料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
7.2.1 地域建筑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
7.2.2 传统建筑材料的现代表达 |
7.3 本章小结 |
8.结论 |
8.1 闽南地域特色创作手法 |
8.2 东山建筑形态的地域特色 |
8.3 闽南地域建筑创作的反思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期间的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9)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大木作“滞后”现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滞后”定义辨析 |
1.2.2 样本案例的限定——殿堂建筑 |
1.2.3 研究空间的界定——巴蜀地区 |
1.2.4 研究时间的界定——元明时期的特殊性 |
1.2.5 样本建筑的选取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传统建筑”滞后”现象的专题研究 |
1.3.2 巴蜀地区殿堂建筑研究中与”滞后”现象相关部分梳理 |
1.3.3 其它地区殿堂建筑研究中与”滞后”现象相关部分 |
1.3.4 已有研究中的总结所得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田野考察法 |
1.5.3 定性分析法 |
1.5.4 比较研究法 |
1.5.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6.1 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 |
1.6.2 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
2 梁架“滞后”现象特征及比较研究 |
2.1 梁架中研究内容的选择 |
2.2 月梁式阑额 |
2.2.1 阑额发展脉络梳理 |
2.2.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月梁式阑额发展特征 |
2.2.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2.2.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2.2.5 巴蜀地区月梁式阑额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2.3 斜向构件 |
2.3.1 斜向构件发展脉络梳理 |
2.3.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斜向构件发展特征 |
2.3.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2.3.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2.3.5 巴蜀地区斜向构件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3 斗栱”滞后”现象特征及比较研究 |
3.1 斗栱中研究内容的选择 |
3.2 补间铺作里跳 |
3.2.1 补间铺作里跳发展脉络梳理 |
3.2.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补间铺作里跳发展特征 |
3.2.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3.2.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3.2.5 巴蜀地区补间铺作里跳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3.3 补间铺作数量 |
3.3.1 补间铺作数量发展脉络梳理 |
3.3.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补间铺作数量发展特征 |
3.3.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3.3.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3.3.5 巴蜀地区补间铺作数量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4 翼角”滞后”现象特征及比较研究 |
4.1 翼角中研究内容的选择 |
4.2 转角构造 |
4.2.1 转角构造发展脉络梳理 |
4.2.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转角构造发展特征 |
4.2.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4.2.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4.2.5 巴蜀地区转角构造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4.3 布椽形式 |
4.3.1 布椽形式发展脉络梳理 |
4.3.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布椽形式发展特征 |
4.3.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4.3.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4.3.5 巴蜀地区布椽形式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5 巴蜀殿堂建筑”滞后”现象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滞后”现象的因素分类 |
5.2 技术更替缓慢对“滞后”的影响分析 |
5.2.1 地理偏远形成的技术传播延迟 |
5.2.2 技术发展本身的缓慢 |
5.3 本土认同对“滞后”的影响分析 |
5.3.1 独特时空环境下的技术认同 |
5.3.2 审美追求造成的文化认同 |
5.4 重要事物介入对“滞后”的影响分析 |
5.4.1 明代“重要建筑”营建前后的不同表现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样本建筑调查统计表 |
C.巴蜀地区样本建筑年代调查统计表 |
D.巴蜀地区明代“重要建筑”摘录表 |
E.月梁式阑额“滞后”现象研究中A、B区域建筑名单 |
F.斜向构件“滞后”现象研究中A、B区域建筑名单 |
G.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商贸文化影响下的龙海石码市镇空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概念界定——市镇 |
1.3.2 研究对象——石码镇 |
1.3.3 选择石码镇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因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传统市镇的相关研究 |
1.4.2 漳州沿海传统市镇的相关研究 |
1.4.3 石码市镇的历史研究基础 |
1.4.4 综述总结与研究方向的确定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漳州沿海市镇形成发展背景研究 |
2.1 漳州沿海市镇的时空分布 |
2.1.1 漳州沿海市镇的时间分布 |
2.1.2 漳州沿海市镇的空间分布 |
2.1.3 漳州沿海传统市镇发展历程梳理 |
2.2 漳州沿海市镇形成发展机制分析 |
2.2.1 行政建制 |
2.2.2 海外贸易的带动 |
2.2.3 人口的迁移 |
2.3 石码市镇形成发展的地理环境基础 |
2.3.1 自然地理条件 |
2.3.2 经济地理条件 |
2.3.3 人文地理条件 |
2.4 石码发展历程梳理 |
2.4.1 明清时期 |
2.4.2 民国时期 |
2.4.3 建国后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码市镇空间演变研究 |
3.1 明清形成发展期——外贸商业型市镇 |
3.1.1 明清市镇形成背景——海外私人贸易的发展 |
3.1.2 明清市镇空间分析 |
3.1.3 明清市镇空间特征 |
3.2 近代变革期——区域商业中心型市镇 |
3.2.1 近代市镇发展背景——近代思潮带来市镇空间变革与商贸发展 |
3.2.2 近代市镇空间建设 |
3.2.3 近代市镇空间特征 |
3.3 建国后衰退期——日常生活商业型城镇 |
3.3.1 建国后市镇发展背景——工进商退,旧城改造 |
3.3.2 建国后市镇空间变迁 |
3.3.3 建国后市镇空间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贸文化与石码市镇空间演变解析 |
4.1 商贸文化对于市镇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 |
4.1.1 商贸经济的主导决定作用 |
4.1.2 地理环境的限制引导作用 |
4.1.3 历史事件的带动变革作用 |
4.1.4 人口集聚的重要推动作用 |
4.2 商贸文化与市镇总体格局 |
4.2.1 市镇空间布局 |
4.2.2 市镇街巷结构 |
4.2.3 小结 |
4.3 商贸文化与商业空间 |
4.3.1 沿江手工业片区的形成 |
4.3.2 骑楼商业网络的形成 |
4.3.3 商业空间的转移与衰退 |
4.3.4 小结 |
4.4 商贸文化与居住空间 |
4.4.1 竹篙厝的形成演变 |
4.4.2 埕空间的形成演变 |
4.4.3 小结 |
4.5 商贸文化与信仰空间 |
4.5.1 信仰的基本统计与分析 |
4.5.2 信仰空间的结构特征 |
4.5.3 信仰空间的意义衍化 |
4.5.4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商贸文化保护的石码市镇保护发展策略 |
5.1 保护发展的基本原则 |
5.2 保护发展的核心要素 |
5.2.1 商贸文化信息的挖掘 |
5.2.2 商贸文化载体的保护 |
5.2.3 商贸文化活动的传承 |
5.3 保护发展的实施策略 |
5.3.1 市镇格局的整体延续 |
5.3.2 商业空间的激活复兴 |
5.3.3 居住空间的有机更新 |
5.3.4 信仰空间的传承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闽台关帝庙建筑形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2]明清陇东关帝庙调查研究[D]. 万钰炜.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山西清徐县现存古神庙戏台调查研究[D]. 崔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井陉古道沿线聚落演进机制类型研究 ——以核桃园村、小龙窝村、梁家村为例[D]. 李昊.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5]闽南剪瓷雕艺术研究 ——以漳州东山剪瓷雕为例[D]. 郑建棋.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6]湖南祁东刘氏庄园建筑形制研究[D]. 曹紫天.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 [7]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研究[D]. 梁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基于闽南地域特色的东山双东湖片区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 胡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大木作“滞后”现象初探[D]. 朱正. 重庆大学, 2019(01)
- [10]商贸文化影响下的龙海石码市镇空间演变研究[D]. 李静. 华侨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