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齐良书[1](2022)在《论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文中研究表明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中占有核心地位。本文简要回顾了经济思想史上价值理论的发展过程,梳理了几种主要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均衡价格理论——之间的对立和传承关系,逐一分析了这几种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重点关注每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否合理,逻辑推演过程是否正确,尽力避免意识形态角度的评断。主要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最忠于现实、逻辑也最自洽的价值理论;其他几种价值理论都存在前提假设严重脱离现实和逻辑上自相矛盾的问题。现代正统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虽然能为我们分析市场经济中供求与价格间的数量关系提供方法和工具,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和缺陷。
谢超[2](2021)在《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适用性:对一个新范式的形成脉络的考察》文中指出剩余价值理论能否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乎后者实现学理化的重要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卓炯就系统性地探索了剩余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适用性问题。他认为,剩余价值范畴具有二重性,即一般性和特殊性,作为一般性的剩余价值范畴可以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卓炯的观点类似的还有蒋学模、程恩富等人。在批判继承了卓炯等人观点的基础上,孟捷进一步推进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社会剩余价值生产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这一规律解释了生产力进步与剩余价值增长互为前提的关系,具有理论参照系的意义。此外,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关于中国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率估算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代表了一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范式",该范式更完整、系统地将《资本论》的原理与规律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解释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国家的经济作用。
刘雷[3](2021)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经济现象、论证经济规律、推断结论或定理已经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习近平十分重视数学发展,并对马克思的数学研究给予极高评价,多次强调现代数学工具对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性。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现代社会科学积累的有益知识体系,运用的模型推演、数量分析等有效手段,我们也可以用,而且应该好好用。”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到,马克思写下了数量庞大的数学等学科笔记,并引用恩格斯的话讲,马克思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习近平在“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肯定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撰写的《21世纪资本论》并指出:“他用翔实的数据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得出的结论值得我们深思”。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明显不足,而习近平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指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发展的方向。首先,马克思对数学有丰富的研究,数理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理逻辑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属性之一,马克思研究数学的目的在于撰写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借助数学方法科学抽象了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并借助数理逻辑推动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这一过程是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具有“量”和“质”统一性和数学的根本属性决定的。马克思是精通数学的,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符合人对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是其钻研数学的根本前提,马克思开创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数学先例,在研究高等数学中推动唯物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实践统一。马克思为高等数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时代贡献,马克思推动了高等数学的发展,提出“无穷小量”与“0”之间的辩证关系,独创了求导法,系统梳理了“神秘微积分”“理性微积分”“纯粹代数微积分”的特点和不足,敏锐发现了代数学向微分学转化的环节,创造性提出马克思微积分关键理论、辩证方法、通用公式,揭示了微积分的本质,突破了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跨越的关键理论。其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转形问题以及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理论等蕴含着丰富的数理思想,体现了严谨性、简易性、可推理性特点,据此完成了经典数理分析表达,研究其数理分析的发展逻辑具有明显的时代假设前提、问题局限和意识形态差异,可进一步切合实际针对假设条件、计量单位、公式模型进行数理表达重构。第一,马克思对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和计算蕴含了“大数定律”思想,运用平均值规律的数理性质,阐释了价值规律的科学性,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过程中,敏锐发现货币转化为资本体现的“无形增值”,存在特殊商品才能使流通成立的等价逻辑,从数理逻辑发现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根本载体,体现了数理“剪刀差”和传递的数理思想;马克思阐释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转形问题都是建立在不断赋予“质”和“量”的内在数理含义上的,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从数理的角度推进了理论逻辑的展开。第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数理分析是以初等数学公式、文字逻辑及举例实现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经典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和转形问题的数理表达体现了严谨性、简易性及可推理性特点。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马克思所属时代基本前提假设,尝试建立了经典劳动价值论包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生产总量数理模型”、“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及其变化之间的数理模型”、“部门生产率与价值量变化之间的数理模型”、“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化与价值量变化的数理模型”、“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和该企业单位劳动时间形成价值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数理模型”等;尝试建立了经典剩余价值论所包含的“马克思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模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模型”、“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模型”等;尝试建立了“经典简单再生产”、“经典扩大再生产”、“经典价值转形问题”、“平均利润和平均价格”、“商业资本”、“地租”等理论的数理模型。第三,辩证探研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和转形问题的发展逻辑和路径体系看,西方学者虽看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表达解析内容,但也暴露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发展的意识形态偏见问题,西方学者过于强调数学工具的重要性,经常出现“数理逻辑大于理论逻辑”的错误,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西方学者研究述评和经典理论的数理建构上,还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创新。第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必须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规律、新变化、新现象,以此对现代假定条件、计量单位与公式表达体系进一步重构,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观念、方法前提,切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推进数理模型建构。最后,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要科学看待数学工具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能动作用,辩证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演进逻辑,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属性和时代需要的角度出发,创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数理分析研究,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科学性、解释力,形成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有效路径、方法体系,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胡炅坊[4](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高度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由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内部问题,以及由国际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外部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没有摆脱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走势持续低迷。加之2020年初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各地区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在这种世界历史背景下,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多个地区抬头,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浓厚阴影。从内部环境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过去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部分问题开始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如生态环境破坏、产能过剩、贫富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各种矛盾交织并行的特殊历史背景。为了应对处理国内外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各种风险挑战、积极求变,在指导新时代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经济指导思想。在2017年12月党中央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探索新时代经济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既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变范式,又克服了西方经济学重实证而轻实践的理论缺陷,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后带来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矛盾和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通过系统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理论的不足和缺陷,立足于新时代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科学揭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准确判断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势。具体来说,本文一共分文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力图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思路,力图通过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科学完整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资料,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成熟期。第四部分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从逻辑层面将其概括为“1+7+1”的逻辑架构,即为“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新发展格局”。第五部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和理论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在理论逻辑上具体体现为: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在理论特征上体现为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国际性的高度统一。第六部分集中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在理论贡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在实践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另一方面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杨爽[5](2021)在《柏克特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经济学》的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保罗·柏克特在2006年出版了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代表作——《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经济学》。书中站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柏克特,对自由主义的残渣进行了辩证的批判。就性质而言,生态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多元的综合性学科,在他看来,生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内容上有很强的相关性。柏克特指出将马克思主义搁置于生态经济学之上,并与此学科进行沟通性对话的。因此本文揭示了柏克特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法,对生态经济学领域中自然价值、自然资本、熵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四个问题进行的反思与批判。他指出生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深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问题,以至于将自然价值归咎于自然资源的价值,将自然理解成资本,忽视了自然与人类生产关系中的阶级立场,致使将可持续的人类发展和可持续的资本主义发展混为一谈。书中柏克特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经济学之间对话的可能性,鞭辟入里的分析其内在的关联性,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超越性,为最终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富有洞见的启示。
刘思远[6](2020)在《《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于《资本论》文本,以《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为研究对象,阐释了《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及二者关系的原旨属性,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和需求及二者关系原旨属性的异化。本文科学地、具体地论证了《资本论》中不同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及二者关系原旨属性的异化,这些条件包括价值增殖目的、价值增殖下降趋势和社会再生产,从而阐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超过需求的内在原因和必然性。本文在充分肯定《资本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生产决定需求理论批判的基础上,证明了《资本论》中批判的不是生产决定需求本身,而是生产决定需求在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不了,即生产决定需求只有在人类未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实现。本文的研究诠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需求矛盾的决定因素。本文研究的核心理论工具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本文对《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的研究共包括7章。第1章绪论,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研究背景分为历史背景、学科背景和时代背景,包括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生产和需求关系的错误认识,以往学者对《资本论》中相关观点的片面性理解,以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研究的密切联系。研究意义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包括具体的、历史的看待《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真实主张,以及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生产和需求关系的不同观点。国内研究现状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就生产决定需求和需求决定生产两种观点分别进行了阐述和评析;国外研究现状以经济学学派为划分依据,对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相关观点分别进行了阐述和评析。研究思路主要阐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脉路,研究方法主要介绍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法、规范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在本文中的应用。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角度和研究方向的创新,不足之处在于对文献资料占有和理论结合实际的欠缺。第2章《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的原旨属性,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生产的原旨属性、《资本论》中需求的原旨属性、以及《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原旨属性。本文认为,《资本论》中生产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人类生产耗费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别创造有用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产实际只受生产要素总量和使用效率的限制。本文认为,《资本论》中需求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人类对有用物的需求始终是对有用物使用价值的需求,但人类对有用物使用价值的需求必须通过以有用物价值为中介的支付能力实现。本文认为,《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原旨属性是生产决定需求,但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动摇了生产决定需求,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无法实现生产决定需求。第3章《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和需求,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需求,以及《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超过需求。本文认为,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生产是为价值生产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对价值增殖的追求必然导致使用价值的生产无限扩大,而资本主义生产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决定了资本家的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本文认为,社会生产创造的财富价值总量决定了社会的总体需求能力,财富价值的分配方式决定了社会成员的需求能力。因此,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力价值决定了雇佣工人的需求能力,增殖价值决定了资本家的需求能力。本文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全社会的总体需求能力由雇佣工人生产创造,而资本主义分配方式对增殖价值的剥削使雇佣工人需求能力受限,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必然导致生产和需求失衡,破坏生产决定需求。第4章《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和需求,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需求,以及《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加剧了生产超过需求的矛盾。本文认为,价值增殖程度趋向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律,而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必然迫使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生产扩大和对增殖价值的剥削程度加大。本文认为,价值增殖程度下降导致相对过剩人口增加和劳动力贬值并存,而二者共同作用必将使社会整体需求能力下降。本文认为,价值增殖程度趋向下降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生产过剩,从而促使资本主义扩大海外市场的同时,必然将生产和需求失衡的矛盾引向全球。第5章《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和需求,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对生产和需求的规定,《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可能性,以及《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不可能性。本文认为,社会再生产要求生产既要实现价值补偿,又要实现物质补偿,即社会再生产要求社会总生产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平衡。本文认为,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和需求的平衡条件是物物交换和社会计划,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内在的排斥物物交换和社会计划,无法实现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的平衡。第6章《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时代价值,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和需求的研究对于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和需求关系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和需求平衡条件的阐释,有助于科学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的性质,即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定位生产和以人民需要为核心定位需求。本文认为,《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和需求平衡批判,奠定了处理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础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破坏生产决定需求的批判,要求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7章是结论,重点阐释了《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研究的核心要义。本文认为,生产决定需求并不是《资本论》的外化观点,而是蕴藏在马克思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破坏生产决定需求的批判中。本文认为,《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始终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原理,而生产决定需求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也必将通过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实现。因此,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的矛盾,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王然[7](2020)在《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古至今,中西学者始终对价值问题争论不休;对于我国来说,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思想也对我们在各个方面产生着影响。因此,研究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思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思想中的价值思想,并且立足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现实形成的。该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价值的主体是人,主要表现在人的需要为生成价值提供了主观方面的条件,在实践中人应当遵循价值尺度,而且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属于价值关系;其二,价值生成的基础是实践,因为价值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实践连接了价值和事实,并且没有实践的话价值就不可能实现;其三,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是是否能够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立足点就是无产阶级,因此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应当以符合无产阶级利益为原则;其四,价值追求的目标是要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思想根本上是要实现人的解放,这集中体现在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其五,实现价值的路径是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意味着要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以此来作为保障无产阶级利益的制度基础。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思想有着丰富的意义,在理论层面,该思想是对西方价值哲学思想的批判和超越,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思想的同时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而当它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碰撞时,还可以迸发新的生机;在实践层面,该思想有助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助于当代人解决价值困惑,有助于我们批判错误思潮。
吴凯[8](2020)在《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20世纪英国最具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莫里斯·多布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尤其是辩证理性成为了其毕生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主要坐标系。在市场社会主义研究中,他全方位运用和展现了辩证思想,从而使其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呈现出辩证理性的特征。具体看来,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整体演进,立足现实实践,面向未来思考,不将其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概念。社会形态的变迁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历史始终处在不断演进、依次嬗递的逻辑与规律中。其次,科学理性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科学社会主义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抽象谈论发展,而是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根本上保证了劳动阶级解放的社会条件。再次,以整体视角研究社会发展。某一个社会构成要素不能决定社会发展命运,要坚持市场与计划的结合,反对经济决定论,重视人民主体作用,以全方位视角考察社会发展。最后,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命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强大动力。从历史演变来看,“市场社会主义”一词正式被经济学家广泛使用应该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在美国学者约翰·加尔布雷斯、本杰明·沃德和阿伯拉姆·伯格森的经济学着作中,市场社会主义开始作为象征着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的术语出现。直至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戴维·米勒详细论述了这一术语包括的内涵和外延,市场社会主义得到了普遍认同并开始了广泛的使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人们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思想理念,不同学者运用相异的研究方法,从各种角度出发,对苏联和东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分析研究,为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寻找方向和目标,并设计出了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在这一理论争鸣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公有与私有等方面的理论文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选择可借鉴的重要思想财富。如果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看作是对高度集中模式的否定,逐渐接受运用市场机制主导经济发展的过程,莫里斯·多布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进展轨迹和变革精神。他以辩证理性的方法和思想阐述了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从最初支持中央计划局严密控制生产和消费,集中管理全部经济活动,到50年代中后期开始转向国家应该赋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推崇一种相对分散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试图建立一个在规模、目标和法定权威等方面都更加合理的国家。多布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不需要泾渭分明的严格区分,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理论并不是抽象的空中楼阁,而是始终要以社会历史发展为生长土壤,这体现了多布坚守“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认识框架,始终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当作自己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哲学立场。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第一,介绍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缘起。主要有四大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近代经济学传统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理论上看,多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解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看法,采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方式、阶级分析等基本理论范畴。同时多布深受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提倡将经济研究与历史分析结合起来;从实践上看,多布多次去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因而熟知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他提出的计划与市场相互平衡的发展模式对当时的许多不发达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说明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他的思想是从比较与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为理论视角,将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演进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首要动力。任何一种生产力都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框架内。生产力能否有效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产关系的性质。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有过突出的历史贡献,具有历史必然性与进步性。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对资本无限增殖的追求导致两极对立的社会结构,无产阶级始终处于被压迫之中,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无论资本主义发生怎样地变化,都不能改变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批判资本主义的目的在于追求符合历史进步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正是在扬弃资本主义后的逻辑指向。市场社会主义不论表现出哪一种理论形态,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理论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找到体现价值的根基,从二者结合的角度,在经济和政治改革两方面探讨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辩证发展和实践过程。批判性地考察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结合改革实践提升理论内涵,这正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思路。第三,论述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计划与市场的辩证性、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前瞻性。通过提炼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彰显其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世界上不存在一种纯粹的经济学理论,任何一个学者都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之下。基于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政治立场,代表着资本主义私营企业主的利益。这种意识形态一方面自觉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资本家和富人服务,不断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则会促成工人阶级反抗意识的兴起,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最终生产出资本主义自身的掘墓人。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理性批判后,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经济秩序,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市场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核心问题是如何将计划与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为多布辩证理性地思考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空间。兰格模式、分权模式、工人自治等模式强调社会主义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运行机制。通过挖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和理论观点,为当代社会经济运行提供有益思考。正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中,现代化国家治理的主体、职能、价值成为了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论域。反思国家在治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国家职能如何合理有效地发挥、怎样理解国家治理的价值和逻辑,在当代依然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政治议题。第四,评价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通过对《资本论》科学价值的考察中,多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使其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理论生命力。通过与兰格模式的比较,凸显出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对理论演绎与经济现实发展双重问题的关注,使得多布实现了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第三国际正统经济学框架的突破,以对国家计划与自由市场关系的理性探讨形式表现出来。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辩证考察,引领了英国经济史研究的新发展,同时也为多布经济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维度。本文着眼于多布对社会发展辩证理性地思考,通过对多布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阐释,体现出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本文还力图凸显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的国家治理这一理念的前瞻性,并从哲学角度揭示多布市场社会主义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在研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历史和逻辑关系中,多布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发展的视角和整体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的运行结构和秩序。通过总结多布市场社会主义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能够充分说明多布将社会主义作为自身的政治理想,是理性思考的客观结论,同时,也能够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全面有序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陈安琪[9](2020)在《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双重爆发,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环保运动的蓬勃发展,柏克特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试图把生态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共产主义的新道路。他回顾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一的重农学派观点,吸收了以人与自然相统一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关注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中的“熵”理论。柏克特从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自然基础进行了考察,将自然资料视为剩余劳动力以及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柏克特在扬弃重农学派自然价值观点的基础上,指出社会共同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自然价值内涵。在熵定律问题上,柏克特通过阐明自然资源即是低熵物质资源,证实了熵定律与人类生产和生产资料紧密关联,进而从熵增的不可逆性角度论述了人类生产自然极限。最后,柏克特将共同资源池、协同进化以及共同财产制度作为自然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并批判资本主义弱、强可持续性,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掠夺自然资源的事实以及资本主义不可持续的原因,强调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柏克特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坚持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同进化的马克思“有机/无机”立场,认为只有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消除生态裂痕。同时,柏克特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与再生产角度诠释了资本主义对自然以及劳动力的无偿占有事实,进而批判资本主义生产造成的自然异化。通过对重农主义的考察,柏克特证实马克思再生产过程的开放性立场,以及货币循环流动中的货币资本数量并不会限制资本主义再生产,并从价值、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三个方面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对自然的侵害。最后,柏克特以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角度、资本主义与使用价值自然基础之间的矛盾角度,以及自然的货币属性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与自然之间的生态裂缝。总的来说,柏克特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立场加以辩护,其克服了早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着眼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仅把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忽视从哲学角度看待这些生态问题的局限。柏克特改变了对生态危机的提问方式,力图从哲学的高度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并以自然唯物主义为视角重新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源,从而站在更宽泛地视野看待人类的生存危机,促成人、自然和社会的有机统一。他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尤其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弘扬生态文化以及树立生命共同体观念有重要的启发。
李文娟[10](2020)在《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伦理经济学是更高级的经济学,是区别于西方经济学只研究财富增长的经济学,经济学从历史形成过程看本就脱胎于伦理学,因为经济活动是有人参与的活动,经济学研究的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的社会活动规律,它是人的发展经济学。伦理经济关注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问题,探讨人的伦理行为能否获得经济增殖能力和经济行为是否符合伦理原则,在经济和伦理的互相建构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经济的发展应该是适应人类本性的发展,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之所以进行本论题研究,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本身就是伦理经济学,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的经济学理论始终探究的一个问题即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如何实现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实现人的伦理价值。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着作中蕴藏着丰富的伦理经济思想值得挖掘,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探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内容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继承和发展,需要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探寻理论支持。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其面临着伦理的拷问,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出现,过度注重经济发展的高效率,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甚至本末倒置的现象。本文尝试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文本和着作入手,梳理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发展的历程,阐释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挖掘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围绕这一主题,本文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文本和马克思所关注的社会现实出发,以历史现实和理论研究为线索,提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整体性,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研究方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终极伦理批判、从而实现伦理经济的应然指向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第二章,探讨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主要来源,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也是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本章主要以几位有代表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理论进行“伦理经济”视角的分析,从中更好的对比看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批判继承。第三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形成和演进历程。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是沿着两条演进线索展开的,一是马克思本人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系统研究,从开始的人道主义呐喊到政治经济学科学的伦理批判,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阶段是同步的,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是随着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而不断成熟并走向科学的。二是马克思所生活的19世纪的欧洲复杂的社会背景,这是马克思伦理经济形成的历史背景。从这两条线索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其实就是伦理经济学的理论,马克思从始至终都是从现实人的解放角度出发的,把他的伦理价值追求通过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另外从第二条线索可以看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的科学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是重点研究部分,主要从异化劳动理论的伦理经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经济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经济批判展开论述。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异化劳动。“异化”是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哲学语言,劳动是贯穿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不能脱离马克思所面临的社会基本经济事实,这也是早期马克思转向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初衷,也是青年马克思窥见社会经济事实的窗口,马克思在早期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怀着对工人劳动者悲惨生活的同情,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异化劳动的根源是私有财产,而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从早期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来看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痕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批判。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具有超越性价值意义的就是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原始积累的罪恶,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总体过程的不公平和虚伪,揭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性质,并发现剩余价值是剥削的来源,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只有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改变这样的局面。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在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结束阶级的对立,实现人的解放、社会解放、政治解放的统一。第五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应然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至始至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人的解放”,从马克思早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以人道主义关怀对工人的同情,到后来揭开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本质即剩余价值的发现,马克思把自己对“现实人”状况的不满付诸于深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最终发现资本主义的秘密,找到了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道路,那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共产主义仅仅意味着人类史的开启,共产主义是人的解放、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的统一体,无论是政治解放还是社会解放其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六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最现实的意义就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伦理经济一脉相承,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必然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指导和价值指引,围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观、充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无论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发展方面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论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 |
二、价值理论的演变 |
三、对几种主要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的考察 |
(一)劳动价值论 |
(二)生产要素价值论以及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
(三)边际效用价值论 |
(四)均衡价格理论 |
四、结论 |
(2)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适用性:对一个新范式的形成脉络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剩余价值范畴与理论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适用性:卓炯的相关观点及其评论 |
(一)作为劳动过程的剩余价值范畴:卓炯的有关观点及相关争论 |
1.经济范畴的二重性 |
2.剩余价值范畴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外壳的剥离 |
3.对传统观点的批判以及“无偿占有价值”与“公共必要价值”的提出 |
4.理论界围绕卓炯的相关观点的争论 |
(二)卓炯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适用性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论述 |
(三)对卓炯相关观点的评论 |
1.对卓炯关于“剩余价值范畴的适用性”问题研究的评论 |
2.对卓炯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适用性”与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研究的评论 |
二、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适用性:理论与实证研究 |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适用性:理论研究 |
1.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参照系 |
2.“社会剩余价值生产失灵”及其克服 |
3.其他观点 |
4.对孟捷相关观点的评论 |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适用性:实证研究 |
三、对一个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范式的形成脉络的总结 |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数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数理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相关概述 |
2.1.1 数理分析基本概述 |
2.1.2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数理分析 |
2.1.3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数理特性 |
2.2 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 |
2.2.1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根本前提 |
2.2.2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直接目的 |
2.2.3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递阶逻辑 |
2.3 马克思数学研究的时代贡献 |
2.3.1 马克思独创0/0求导法 |
2.3.2 马克思合理化微分过程 |
2.3.3 马克思突破数学跨越关键理论 |
2.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运用数学内在依据 |
2.4.1 数学与经济学结合的发展必然 |
2.4.2 数理分析抽象理论的基本方法 |
2.4.3 数理逻辑推动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 |
小结 |
第3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
3.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理思想 |
3.1.1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数理思想 |
3.1.2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数理思想 |
3.1.3 货币的起源与价值形式数理思想 |
3.1.4 价值规律与商品拜物教数理思想 |
3.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经典数理表达 |
3.2.1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假设前提 |
3.2.2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数理分析 |
3.2.3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数理模型 |
3.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理解析 |
3.3.1 劳动价值论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
3.3.2 劳动价值论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
3.3.3 劳动价值论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
小结 |
第4章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
4.1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思想 |
4.1.1 货币转化为资本数理思想 |
4.1.2 剩余价值生产数理思想 |
4.1.3 资本主义工资实质和形式数理思想 |
4.2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经典数理表达 |
4.2.1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假设前提 |
4.2.2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数理分析 |
4.2.3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数理模型 |
4.3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解析 |
4.3.1 剩余价值论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
4.3.2 剩余价值论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
4.3.3 剩余价值论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
小结 |
第5章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
5.1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思想 |
5.1.1 资本循环和周转数理思想 |
5.1.2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数理思想 |
5.1.3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数理思想 |
5.1.4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数理思想 |
5.1.5 借贷资本和资本主义地租数理思想 |
5.2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经典数理表达 |
5.2.1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假设前提 |
5.2.2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数理分析 |
5.2.3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数理模型 |
5.3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解析 |
5.3.1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
5.3.2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
5.3.3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
小结 |
第6章 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 |
6.1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 |
6.1.1 科学看待数学工具对学术研究的能动作用 |
6.1.2 全面认识数理分析对理论发展的重要价值 |
6.1.3 辩证分析国外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演进逻辑 |
6.2 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科学性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政治性 |
6.2.2 深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学理性 |
6.2.3 夯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基础性 |
6.3 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解释力 |
6.3.1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问题导向 |
6.3.2 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应用领域 |
6.3.3 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理论体系 |
6.4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基本路径 |
6.4.1 创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数理分析研究 |
6.4.2 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基本原则 |
6.4.3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方法体系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资源 |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
2.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
2.1.3 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崭新且复杂 |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资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相关政治经济学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经济思想 |
2.2.3 西方经济学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
3.1 萌芽期:七年知青岁月的初期经验 |
3.1.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树立 |
3.1.2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开启 |
3.2 形成期:30 年的地方经济治理经验 |
3.2.1 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2 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3 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4 上海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3 成熟期: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经济思想 |
3.3.1 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3 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4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 |
4.1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引领——新发展理念 |
4.1.1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
4.1.2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
4.1.3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涵——“七个坚持” |
4.2.1 经济发展领导核心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
4.2.2 经济发展目的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4.2.3 经济发展阶段特征论: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 |
4.2.4 经济体制改革论:坚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二元关系 |
4.2.5 宏观经济管理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
4.2.6 经济发展战略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
4.2.7 经济工作方法论: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
4.3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格局 |
4.3.1 构建高质量国内大循环 |
4.3.2 优化发展国际大循环 |
4.3.3 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及理论特征 |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 |
5.1.1 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 |
5.1.2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 |
5.1.3 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 |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 |
5.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性 |
5.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性 |
5.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性 |
5.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性 |
5.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际性 |
第6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
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 |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6.1.2 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 |
6.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实践价值 |
6.2.1 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
6.2.2 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柏克特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经济学》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导论 |
第一章 柏克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第一节 柏克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一、资本主义发展与生态危机 |
二、全球性经济危机与生态运动 |
第二节 柏克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意蕴 |
二、戴利的生态经济理论 |
三、奥康纳与福斯特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柏克特对生态经济学的批判 |
第一节 对自然价值的审视 |
一、生态经济学家的观点 |
二、重农主义者的观点 |
三、马克思的观点 |
第二节 对自然资本的研究 |
一、新古典主义中的自然资本 |
二、生态经济学中的自然资本 |
第三节 对熵和经济关系的重解 |
一、生态经济学关于熵和经济关系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熵和经济的关系 |
第四节 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揭示 |
一、生态经济学与环境冲突 |
二、生态经济学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三种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柏克特对马克思主义超越生态经济学的探讨 |
第一节 自然价值观问题上的批判与超越 |
一、马克思对自然价值观问题的相关批判 |
二、马克思主义在自然价值观问题上的超越 |
第二节 自然资本问题上的思考与超越 |
一、马克思主义对自然资本的观点 |
二、在自然资本问题上的超越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超越 |
一、马克思主义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
二、马克思主义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超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柏克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评价 |
第一节 柏克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 |
一、生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
二、为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式 |
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本质 |
第二节 柏克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
一、理论研究内容是否具有随机性 |
二、对未来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构想具有理想化倾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的原旨属性 |
2.1 《资本论》中生产的原旨属性 |
2.1.1 生产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
2.1.2 生产耗费的具体劳动创造有用物的自然属性 |
2.1.3 生产耗费的抽象劳动创造有用物的社会属性 |
2.1.4 生产受生产要素总量及使用效率的限制 |
2.2 《资本论》中需求的原旨属性 |
2.2.1 需求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
2.2.2 需求的对象是使用价值 |
2.2.3 需求的中介是价值 |
2.3 《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原旨属性 |
2.3.1 生产决定需求是理想状态 |
2.3.2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动摇生产决定需求 |
2.3.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生产决定需求 |
第3章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和需求 |
3.1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 |
3.1.1 生产是为价值而生产使用价值 |
3.1.2 对价值增殖的追求迫使使用价值的生产扩大 |
3.1.3 生产的剥削程度决定资本家富的程度 |
3.2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需求 |
3.2.1 新创造价值总量决定需求能力 |
3.2.2 劳动力价值决定工人需求能力 |
3.2.3 价值增殖决定资本家的需求能力 |
3.3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生产超过需求 |
3.3.1 增殖价值的无偿占有使工人需求能力受限 |
3.3.2 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
第4章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和需求 |
4.1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 |
4.1.1 价值增殖程度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趋势 |
4.1.2 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迫使生产扩大 |
4.1.3 价值增殖程度下降使生产的剥削程度加大 |
4.2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需求 |
4.2.1 大量失业人口导致需求能力下降 |
4.2.2 劳动力价值降低导致需求能力下降 |
4.3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加剧了生产超过需求的矛盾 |
4.3.1 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生产过剩 |
4.3.2 加快扩大海外市场吸纳国内生产过剩 |
4.3.3 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过剩危机 |
第5章 《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和需求 |
5.1 《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对生产和需求的规定 |
5.1.1 社会再生产规定生产必须实现价值补偿 |
5.1.2 社会再生产规定生产必须实现物质补偿 |
5.2 《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可能性 |
5.2.1 可能性的前提条件是物物交换和社会计划 |
5.2.2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可能性 |
5.2.3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可能性 |
5.3 《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不可能性 |
5.3.1 前提条件的不可能性 |
5.3.2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不可能性 |
5.3.3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不可能性 |
第6章 《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时代价值 |
6.1 有助于科学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的性质 |
6.1.1 有助于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定位生产 |
6.1.2 有助于以人民需要为核心定位需求 |
6.2 奠定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
6.2.1 奠定处理二者关系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基础 |
6.2.2 奠定了解决二者关系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基础 |
6.3 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6.3.1 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6.3.2 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6.3.3 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 |
一、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二、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
第二章 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人是价值的主体 |
二、实践是价值生成的基础 |
三、是否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 |
四、人自由全面发展是价值的目标 |
五、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价值的路径 |
第三章 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意义 |
一、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
二、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四、核心理念 |
五、莫里斯·多布的学术历程 |
第一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
1.1 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坚守 |
1.1.1 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 |
1.1.2 以阶级分析为基本方法 |
1.1.3 《资本论》理论价值再考察 |
1.2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反思 |
1.2.1 对列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客观评价 |
1.2.2 以经济计划性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
1.3 融合近代经济学传统 |
1.3.1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吸收和批判 |
1.3.2 传承与发展经验主义传统 |
1.4 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总体理论环境 |
1.4.1 人民阵线运动的时代契机 |
1.4.2 共产主义小组的政治功用 |
1.4.3 1956年危机的历史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
2.1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2.1.1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动力 |
2.1.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
2.1.3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指向 |
2.2 以批判资本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 |
2.2.1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或商业形式 |
2.2.2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收入分配制度 |
2.2.3 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暂时性 |
2.3 以经济与政治双重演进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途径 |
2.3.1 市场作为社会形态的一种表征 |
2.3.2 政府与市场的理性组合模式 |
2.3.3 苏东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 |
3.1 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
3.1.1 作为学术研究的意识形态 |
3.1.2 作为哲学立场的意识形态 |
3.2 阶级意识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结构的反映 |
3.2.1 阶级意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
3.2.2 阶级斗争对于阶级意识发展的促进 |
3.2.3 社会主义对于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增强 |
3.3 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批判 |
3.3.1 商业化模式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掩饰 |
3.3.2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展现 |
3.3.3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后果 |
小结 |
第四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计划与市场的辩证性 |
4.1 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的哲学基础 |
4.1.1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
4.1.2 否定之否定原则 |
4.2 对社会主义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辩护 |
4.2.1 深刻反思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历史意义 |
4.2.2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范畴 |
4.2.3 集中管理与分散决策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合理设想 |
4.3 对计划与市场辩证关系的重新审视 |
4.3.1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必须认真总结 |
4.3.2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现实可行的 |
4.3.3 落后国家要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
小结 |
第五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前瞻性 |
5.1 现代化国家治理职能的主要内涵 |
5.1.1 坚持国家的治理主体地位 |
5.1.2 坚持政治职能与经济职能相结合 |
5.2 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切实增强 |
5.2.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能力悖论 |
5.2.2 市场社会主义改革中国家能力的弱化与重构 |
5.2.3 工人自治作为改善国家治理效果的可行模式 |
5.3 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多维价值 |
5.3.1 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 |
5.3.2 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的客体价值 |
5.3.3 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协同价值 |
小结 |
第六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和评价 |
6.1 丰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
6.2 深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 |
6.3 整体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
6.4 科学阐释资本主义的辩证发展规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
(9)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概念释义法 |
1.3.2 文献分析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3.4 综合分析法 |
1.3.5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形成背景 |
2.1 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2.1.1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加剧 |
2.1.2 西方“绿色”运动蓬勃兴起 |
2.2 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
2.2.1 重农主义经济学思想 |
2.2.2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 |
2.2.3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的“熵”理论 |
第三章 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理论内涵 |
3.1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中的自然基础 |
3.1.1 兼具社会性与自然性的人类生产活动 |
3.1.2 必要生活资料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自然基础 |
3.1.3 农业劳动生产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 |
3.2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中的价值问题 |
3.2.1 重农主义对自然价值的思考及其局限 |
3.2.2 马克思对重农主义自然价值观的扬弃 |
3.2.3 社会共同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自然价值内涵 |
3.3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中的“熵”定律 |
3.3.1 低熵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产的自然极限 |
3.3.2 低熵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产的物质资料 |
3.3.3 低熵自然资源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界限 |
3.3.4 低熵自然资源作为生产再循环过程的限制因素 |
3.4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
3.4.1 批判资本主义“弱”“强”可持续性的自然观点 |
3.4.2 区分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主义制度引发的环境危机 |
3.4.3 构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三种维度 |
第四章 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特色 |
4.1 坚持人与自然的“有机/无机”的辩证统一立场 |
4.1.1 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 |
4.1.2 反对人和自然的二元对峙立场 |
4.1.3 寻求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生之道 |
4.2 论证马克思的资本“无偿占有”理论的意义 |
4.2.1 从价值论角度解释资本对自然和社会生产力无偿占有 |
4.2.2 从再生产的角度揭示资本主义无偿占有的剥削本质 |
4.2.3 从生态学的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造成自然异化的根源 |
4.3 驳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遭受的生态批判 |
4.3.1 为马克思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开放的立场辩护 |
4.3.2 严格区分物质再生产和货币循环流动 |
4.3.3 强调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的依赖性 |
4.4 批判资本主义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形式 |
4.4.1 从生产角度批判资本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形式 |
4.4.2 从价值角度批判资本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形式 |
4.4.3 从货币角度批判资本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形式 |
第五章 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评析 |
5.1 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的理论贡献 |
5.1.1 直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困境 |
5.1.2 推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转向 |
5.1.3 丰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研究 |
5.1.4 深化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 |
5.2 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的局限 |
5.2.1 交叉学科研究的困境 |
5.2.2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的错误认识 |
5.2.3 体现了乌托邦式的生态社会主义构想 |
5.3 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对我国的现实启示 |
5.3.1 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英明领导 |
5.3.2 在经济上倡导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 |
5.3.3 在文化上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 |
5.3.4 在观念上培育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亚当·斯密的的伦理经济思想 |
2.1.1 自由:经济的基本德性 |
2.1.2 个人自利与社会互利的统一 |
2.1.3 正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伦理 |
2.2 马尔萨斯的伦理经济思想 |
2.2.1 人口增长是社会贫困的根源 |
2.2.2 控制人口增长是合乎伦理的选择 |
2.2.3 反对济贫法,以贫限殖 |
2.3 大卫·李嘉图的伦理经济思想 |
2.3.1 利益至上的自由放任 |
2.3.2 肯定“劳动创造价值” |
2.3.3 分配基础上的阶级利益对立 |
2.4 西斯蒙第的伦理经济思想 |
2.4.1 关注财富和人的关系 |
2.4.2 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 |
2.4.3 建立平均私有的社会 |
第3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形成与演进历程 |
3.1 伦理经济的基本界定 |
3.1.1 伦理经济与经济伦理 |
3.1.2 伦理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
3.1.3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特点 |
3.2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1 19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现实 |
3.2.2 家庭环境的影响 |
3.2.3 学习经历及其影响 |
3.3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演进历程 |
3.3.1 1843 年—1845 年:对社会经济事实的道德批判 |
3.3.2 1845 年—1863 年:唯物史观基础上伦理经济批判 |
3.3.3 1863 年—1883 年:《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彻底批判 |
3.4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3.4.1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整体性 |
3.4.2 从道德批判向科学理论批判的转变 |
3.4.3 价值理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相融合 |
第4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的伦理经济批判 |
4.1.1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背景 |
4.1.2 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劳动者主体性的消失 |
4.1.3 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揭示异化劳动的根源 |
4.1.4 异化劳动理论伦理批判的价值诉求 |
4.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经济批判 |
4.2.1 揭露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剥削性 |
4.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体过程:揭露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虚伪性 |
4.2.3 资本主义制度是人剥削人的异化制度 |
4.2.4 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伦理超越 |
4.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经济批判 |
4.3.1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诠释 |
4.3.2 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
4.3.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审视 |
4.3.4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向度的判断 |
第5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应然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5.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 |
5.1.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识的理论基础 |
5.1.2 马克思关于人的认识维度 |
5.1.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 |
5.2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 |
5.2.1 脱胎于人本主义对人的认识 |
5.2.2 基于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个人”的认识 |
5.2.3 历史发展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识 |
5.3 马克思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经济建构 |
5.3.1 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
5.3.2 劳动自由全面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 |
5.3.3 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
5.3.4 人的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的统一 |
第6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6.1 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指导 |
6.1.1 “发展为了人民”的基本立场 |
6.1.2 “发展依靠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地位 |
6.1.3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目标 |
6.2 坚定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自信 |
6.2.1 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市场经济建设的保障 |
6.2.2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促进社会主义更大发展的手段 |
6.2.3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观 |
6.3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观 |
6.3.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6.3.2 经济发展、生态发展、人的发展和谐共进 |
6.3.3 构建全球生态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J]. 齐良书.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2(01)
- [2]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适用性:对一个新范式的形成脉络的考察[J]. 谢超.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06)
-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 刘雷. 吉林大学, 2021(01)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胡炅坊. 吉林大学, 2021(01)
- [5]柏克特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经济学》的解读[D]. 杨爽.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研究[D]. 刘思远. 吉林大学, 2020(03)
- [7]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研究[D]. 王然. 大理大学, 2020(05)
- [8]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吴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9]柏克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探析[D]. 陈安琪.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10]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D]. 李文娟.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政治经济学论文; 资本论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