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许世世,潘巧玲,董丽君,卢敏娟[1](2021)在《消化内镜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方法:医院自2019年5月起对在医院消化内镜室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对策,2019年5月~2020年3月为实施后,2018年6月~2019年4月为实施前,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共11名,统计实施前后职业危害因素发生情况,统计实施前后护士专业知识与技能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发生情况,显着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评分,显着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化内镜室护理人员出现职业危害的概率比较大,通过安全防范的制度建设,以及健康宣教、技能培训、心理疏导、体检、接种预防等方面来开展预防,可以有效的防范化学、物理、生理、生物及心理等因素的职业危害,可以有效提高职业安全管理质量,对提高医学水平有很高意义。
汪笑妹[2](2021)在《交互式微课在手术室护生职业防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设计出一款手术室职业防护交互式微课,通过交互次数、交互类型、反馈形式的设计,以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推广应用至其他学科。(2)探讨交互式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法对护生手术室职业防护的培训效果。研究方法:(1)采用文献检索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手术室职业防护交互式微课的制作。(2)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严格参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0月~12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生4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职业防护教学;2020年10月~12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生40名为试验组,采用交互式微课辅助教学法进行职业防护教学。测量并比较两组护生的手术室职业防护理论成绩、操作成绩、防护行为执行正确率、教学满意度以及手术室实习期间职业暴露发生率。及时整理分析收集资料,使用EXCEL 2007和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手术室实习护生80名,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名,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教学前职业防护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基线水平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护生的职业防护理论成绩(85.58±2.60)高于对照组(82.05±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试验组护生的锐器传递操作成绩(4.63±0.63)高于对照组(3.88±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的锐器处理操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护生的手卫生执行正确率、戴手套执行正确率、肌肉骨骼防护执行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辐射防护执行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护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发生率、辐射暴露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频次差异、辐射暴露发生频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护生发生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手术室职业防护交互式微课在护生的职业防护教学中切实可行。(2)交互式微课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手术室职业防护认知水平及操作技能,提高学习效率。(3)交互式微课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手术室职业防护执行正确率,自觉促进防护行为的形成。(4)交互式微课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满意度、教学质量。
李阳[3](2021)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防护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可能经常会面临各种生理性、心理性危害,职业安全感日益缺失。其中,发生频次较高且严重性较大的风险是影响医务人员职业风险感知水平的关键因素,是造成其职业危机感上升的主要推动力。医务人员自感职业风险较高会降低其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医院的长期发展。此外,目前医院关于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防范措施实施不到位,对医务人员的职业保护力度不足、深度不够。针对目前医务人员面临的困境,医疗机构应聚焦于医务人员感知对自身影响较大的风险,考虑如何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全面的、更具针对性的职业风险防护及应对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丰富的职业风险应对帮助,提高职业安全感。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相关职业防护需求,旨在帮助医院相关管理部门针对重点职业风险类别、重点人群、重点需求实施精准干预,增强医院的风险管理力度,提升医疗、护理、技术人员的职业安全感及幸福感。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为样本医院,调查对象为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在2020年10月-12月以《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相关需求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医务人员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其中职业风险认知的测量部分引用自冯秒编制的《职业风险认知量表》。应用SPSS22.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职业风险认知量表各条目评分采用十分制的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条目标准化得分=(条目实际得分/条目最高得分)×10。采用标准化均数描述不同维度得分,t检验、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得分差异,利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探究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正式调查共回收464份问卷,其中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451份,有效回收率为97.2%。具体结果如下:(1)量表维度得分情况:职业风险认知可能性量表中,社会转嫁风险得分最高(7.77分),社会转嫁风险是医务人员认为最可能发生的风险;严重性量表中,纠纷与冲突得分最高(8.53分),纠纷与冲突风险为医务人员认为发生后果最严重的风险;(2)各维度影响因素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维度均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岗位类别为工作负荷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临床医生的可能性及严重性认知得分最高;最优尺度回归结果显示,岗位类别、婚姻状况为个人发展风险、患者安全风险、纠纷与冲突风险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其中临床医生、已婚人群具有较高的风险认知水平;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岗位类别是社会转嫁风险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高年龄、已婚人群、临床医生具有较高的风险认知水平。(3)满意度及需求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现行风险管理措施满意度较高,职业防护需求居于前六位的分别是工资薪酬制度、提高安保处及法规处等相关部门的医疗事故/纠纷反应速度、合理的排班和休假制度、公平合理的职称评定机制、购买医责险、上级领导及同事的关心与支持强烈,需求与感到最不满意的前六位措施内容保持一致。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的满意度及职业防护需求存在差别,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对提高医院相关部门的响应力度的需求强烈,医技人员对增设心理疏导小组需求强烈,医院考虑对不同岗位类别的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职业防护,进而提升其职业安全感。结论与建议纠纷与冲突风险、社会转嫁风险对医护技人员职业风险认知影响显着,且临床医生对职业风险感知的敏感性较强。重点关注“锐器伤”、“工作处于强迫体位”、“工资薪酬制度及职称评定机制不合理”、“患者安全问题限制尝试新方法”、“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医患纠纷问题”及“医疗制度不健全引发的费用问题”等影响较大的职业风险问题。此外,针对职业风险感知水平较高的临床医生、已婚人群进行重点防护。医务人员对医院现行防护措施虽满意度较高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同时对职业防护的需求强烈,医院职业风险防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结合以上结果,考虑对不同岗位类别的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职业防护,进而提升其职业安全感。综上,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医院形象,破除医患及内部沟通壁垒;(2)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技术价值;(3)建立科学弹性的倒班排班制度,为医务人员合理减负;(4)制定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定制度,激发员工发展潜能;(5)健全有效、及时、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感。
李亚博[4](2021)在《ICU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选取80名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天津市海河医院ICU工作的护士,根据是否发生职业接触事件将其分为发生组7名和未发生组73名,对所有护理人员的临床资料、发生接触事件的因素、发生接触事件后的处理方式、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水平等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本组80名护士中,共发生职业接触事件7名,职业接触事件发生率为8.75%,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暴露、消毒灭菌剂、噪声、辐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水平等均是引发ICU护士发生职业接触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ICU护士发生职业接触事件的因素较多,ICU工作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职业接触事件,医院及护理人员个人应及时做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减少ICU护士职业接触事件的发生。
张子婷[5](2020)在《江西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强,传染病的应急管理也变的越来越复杂,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环境日趋恶劣,医务工作者长期处在一个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状态,职业暴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中国传染病职业安全防护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时代改变及科学发展,也陆续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自从在2015年由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一个文件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反馈到我国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能力有明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2020年2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截至2月11日24时,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全国医务人员确诊1716例,占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3.8%,其中死亡6例,占全国死亡病例0.4%。因此,重视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管理,是当下最为迫切的工作。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危害,要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强化传染病防控。研究目的:为了解江西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探索展开职业防护与安全的管理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防护意识、规范诊疗操作行为、减少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目的。研究方法: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论文检索;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收集。收集《南昌市第九医院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研究结论:本论文在查阅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江西省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的运行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用南昌市第九医院的真实案例说明了江西省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存在的一些漏洞,探讨了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局限性,如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差、医院防护管理协同机制弱、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等;同时也认为现实存在的医疗资源不均衡、政府支持保护力度若等情况也是制约职业安全的重要因素。最后论文结合江西省经济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运用管理控制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应急管理理论的指导,探索职业防护管理的相关对策,如规范职业安全管理的主客体职责、构建职业安全管理医疗环境、完善职业安全控制系统,最终实现医务人员健康安全。
方娴[6](2020)在《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面临着突发事件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其偶然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医疗机构迅速高效开展医疗救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周边与八国相邻,特殊的地缘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其发生突发事件风险较高,时刻考验着政府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由于新疆三级综合型公立医院承担着地区医疗救援的重任,因此研究其医疗救援应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以承担新疆各地州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主要任务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入院救治患者伤害特征、医务人员应急救援及管理认知和医院风险事件识别综合分析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的现状和不足:首先回顾性分析既往救治的突发事件住院患者的伤害情况,分析伤害所造成的医疗救援压力和社会经济损失;其次,医务人员是医院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的核心力量和专业人员,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救援综合能力和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情况,寻找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再次,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突发事件和内部脆弱性风险评估,帮助医院确定医疗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先干预重点,做好医院自身灾害防范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乌鲁木齐市、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为全面提高新疆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政府-社会-医院”无缝隙衔接策略和政策建议。方法:(1)通过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病案系统收集2011-2018年收治的因交通事故、职业灾害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住院治疗的29595例患者病历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伤害特征(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临床特征(入院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情况、转归情况)及住院费用。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住院费用采用CPI指数进行贴现标化。(2)对新疆21家样本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相关科室的502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基本情况、应急培训演练及救援情况(次数及级别)、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包括突发事件认知、医疗救援角色认知、医疗救援工作能力认知和急救知识技术掌握情况四方面)和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包括承担应急任务、明确各级职责、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验总结和应急信息沟通六方面)。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外部环境即新疆地区4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等级;再运用Kaiser模型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内部环境可能发生的4类致灾因子从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包括人员、财务、运营影响和应急准备、内外部应急响应6方面)进行灾害脆弱性风险分析,确定其相对风险值(R%)并进行排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两种致灾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新疆21家(全疆合计23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最后确定新疆整体(21家医院)、乌鲁木齐市(包括7家医院)、北疆地区(包括8家医院)和南疆地区(包括6家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得分。结果:2011-2018年收治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29595例,(1)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男性占75.0%,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35.3%)和3645岁(24.1%)年龄段,职业以工人(26.9%)、自由职业者(18.1%)和农牧民(17.5%)居多。(2)伤害特征: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患者最多占50.6%,社会安全事件占24.1%,职业安全事故占23.3%;伤害部位,上下肢受伤占39.6%,头颈部位占34.8%。(3)临床特征:入院患者入院时病情以急危重为主占78.3%,患者多集中在骨科、急诊创伤科和神经外科,住院天数较长,60%需要手术治疗,90%以上患者治愈或好转。死亡例数共计861例,其中交通事故占66.43%,职业安全事故占31.4%。(4)直接经济负担,29595例患者共产生住院费用8.0亿元,交通事故占比最高达到62.5%,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社会安全事事件人次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样本医院的5022名医务人员中,(1)近三年接受应急培训人员仅占59.3%,参加应急演练人员仅占60.8%,并且培训和演练次数较少级别较低;但有20.3%的人参与应急救援,救援次数较多且级别较高,地区间也存在差异(P<0.05)(2)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方面,一是突发事件分类回答错误率高,达到25.7%;二是医疗应急救援能力认知中安全防护(85.4%)、健康教育(62.2%)、心理支持(76.0%)、公共卫生防疫(64.0%)应答率低于急救技能(94.7%)和急救知识(95.3%)。三是50.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应急知识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掌握的急救技能中现场灾情评估(33.4%)、心理危机干预(33.4%)、健康教育(36.9%)和生物性致病因素防护(19.4%)的应答率低于其他急救技能。(3)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基本在3.0分上下,属于一般熟悉水平,其中承担应急任务和明确职责两部分评分较高为3.08±1.02和3.09±1.04,其他部分认知评分低于3.0分,应急培训、演练和救援是应急管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南疆地区除个别条目外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医院外部环境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中,地震和道路交通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暴雪、生物灾害、极端温度、企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环境灾害、传染病暴发流行、“苯中毒、铅中毒和尘肺”以及经济安全事件为高风险事件。医院内部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度较高的依次是火灾(48.72%)、暴力型医疗纠纷(47.60%)、医院感染暴发(46.65%)、地震(45.40%)、电力故障(44.94%)、流行病暴发(41.44%)、信息系统故障(41.25%)、电梯故障(40.23%)等,部分自然灾害因子和技术事故因子间相关性高于0.4。其次构建的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以及76个三级指标,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确定其应急管理能力得分,其中医疗救治能力、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得分较高,分别为0.23806、0.13622和0.10355,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得分较低,分别为0.00134、0.00106和0.00091。乌鲁木齐市、北疆和南疆地区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与新疆整体的应急医疗救援情况近似。结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存在不足:(1)突发事件伤害导致医疗救援压力大,人群健康损伤严重,医疗急救需求增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2)医务人员存在应急培训演练机会较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不够综合全面,突发事件认知不足,对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公共卫生防疫、安全防护方面认知低于临床急救技能和知识。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可通过综合规范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提高其认知水平。(3)医院应明确将地震和道路交通伤害极高风险事件作为医疗救援优先目标,重点关注暴雪、传染病流行、企业安全事故等高风险事件救援,持续关注中低风险事件,定期采取风险评估的防控与救援措施。在内部加强对火灾、暴力型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爆发等高风险事件的抗灾能力建设,明确自身脆弱性,完善高风险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防控,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整体看,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治、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相对较好,而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能力相对较弱,应重点建设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乌鲁木齐市、南疆和北疆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与整体相似。综合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通过发挥政府应急医疗救援管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和社会网络应急救援体系的辅助作用,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乔传勋[7](2020)在《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的编制与初步应用》文中认为目的1.编制《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检测其信效度。2.初步调查了解手术室高浓度二氧化碳暴露人员的职业防护现状。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现场调研、半结构访谈,基于知信行理论,编制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的条目池;邀请包括手术室感染控制、公共卫生管理、手术室专科护理、外科医生在内的15名专家,对问卷进行两轮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后形成《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信效度调查版。2.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6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测评。应用Microsoft Exce116、SPSS 21.0等统计软件,运用区分度法进行项目区分度分析,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项目相关性分析;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来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重测信度来检验问卷的外部一致性信度;通过专家评测进行内容效度分析,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3.以《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为评测工具,方便抽样法,纳入175名医务人员,研究洛阳市某两所三甲医院的手术室高浓度二氧化碳暴露人员的职业防护知信行现状。结果1.编制完成《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包含3个维度26个条目,防护知识维度8个条目,防护态度维度6个条目,防护行为维度12个条目。2.项目分析删除1个条目;问卷整体的Cronbach’s系数为0.901,重测信度为0.892;问卷内容效度各条目I-CVI≥0.88,SCVI/Ave=0.96;KMO值为0.878,运用探索因子分析法了提取了 4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087,;另用探索因子分析法,限制公因子数为3,累积方差贡献率61.940。3.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现状: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识得分为8.98±2.11;职业防护态度得分为25.24±4.41;职业防护行为得分为 36.99±10.14。结论1.《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条目编制合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暴露人员防护知识、防护态度、防护行为水平的工具。2.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暴露人员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态度较为积极,防护行为需要改进和加强。
王小乙[8](2020)在《新时期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传染科是传染病患者较为集中的场所,工作环境特殊,加上服务对象疾病的特殊性,在操作过程中若是未注意个人的防护,出现职业危害的风险较大,且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新时期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导致医院传染科的格局出现了变化,传染科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比医院其他科室更高。因此临床应总结导致新时期传染科护士出现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以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本文对新时期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进行综述。
卢耀勤[9](2020)在《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企业的现状调查,乌鲁木齐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获得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的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研究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建立职业病预测模型,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及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最终提出乌鲁木齐职业卫生工作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对新疆地区企业现状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乌鲁木齐地区的企业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2)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涉及重点职业病职业人群,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3)利用倾向性评分、多因素分析及关联规则大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4)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筛选、验证职业病预测模型;(5)结合GIS地理信息技术,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开发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6)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了解,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结合乌鲁木齐重点职业病报告、职业病人工伤保险情况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数据分析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出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防控工作对策。结果:(1)对全疆12902个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疆14地级行政区与1个直辖县级市;(2)对乌鲁木齐的3619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乌鲁木齐七区一县;(3)对乌鲁木齐厂矿企业的34457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高血压检出率15.32%;血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血红蛋白,异常率为25.99%;尿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尿蛋白,异常率为8.9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异常率为17.04%;接触矽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33.82%;接触煤(矽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13.06%;接触石棉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6.30%;接触化学性有害因素苯工人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为2.85%;接触噪声的工人听力异常率为4.86%;接触布鲁菌属工人布鲁氏菌阳性率为20.30%;(4)共计发放问卷7500份,回收问卷7315份,回收率为97.5%,对问卷有效性进行排查后,最终确认有效问卷7118份,有效率为97.3%;(5)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1%,不同职业紧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龄、每周工作天、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发生率为86.53%,不同职业倦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噪声、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职称、工作班、月收入、每周工作天、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37.08%。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不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婚姻、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班、年龄、工龄、月收入、每周工作天、每天工作小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对职业紧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16,最小置信度0.65,挖掘出14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每天工作>7小时、有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容易产生职业紧张,有1388条,置信度为65.3%,提升度为1.477;在对职业倦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9,最小置信度0.95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职业紧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有2749条,置信度为90.7%,提升度为1.049;在对精神心理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最小置信度0.43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未婚,签订了劳动合同、有职业倦怠的容易产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有1957条,置信度为43.1%,提升度为1.162。(9)结合灰色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算法,建立了五个混合算法模型进行职业病预测,混合模型的结果为:GM-KNN(MAPE:26.89%,RMSE:9155.53),GM-SVM(kernel=linear,MAPE:29.16%,RMSE:8587.02),GM-SVM(kernel=polynomial,MAPE:4.45%,RMSE:1573.30),GM-SVM(kernel=radial,MAPE:14.10%,RMSE:4693.51),GM-SVM(kernel=sigmoid,MAPE:10.79%,RMSE:3422.28),GM-RF(MAPE:6.99%,RMSE:2090.13),GM-GBM(MAPE:8.45%,RMSE:2661.27),GM-ANN(MAPE:3.49%,RMSE:1076.60)。通过对模型的预测效果与精度进行验证后得出,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实现了模型MAPE和RMSE最低。(10)2019年报告确诊职业病病人26例,主要以为接触粉尘、噪声和布鲁氏菌为主。患者以男性居多,占76.92%;(11)成功开发了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与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并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结论:(1)新疆企业行业类型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5%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32.9%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7.7%人群患有职业病;乌鲁木齐是新疆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地区;(2)乌鲁木齐企业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T国际组织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8%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26.1%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10.6%人群患有职业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与米东区是乌鲁木齐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区域;(3)对乌鲁木齐地区企业34457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高血压、血常规及尿常规异常检出者多集中在6069岁年龄段男性;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主要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噪声;行业不同易感人群和职业危害因素也不同,制造业、采矿业等应加强对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建筑业与农、林、牧、副、渔业应分别加强对噪声与布鲁氏菌病的防护;(4)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的风险,男性、文化程度越高、昼夜轮班、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紧张成正相关;(5)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和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的风险,文化程度低、未签订劳动合同、低职称、轮班工作、低收入、高劳动强度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倦怠,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成正相关;(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学历、低职称、轮班、高工龄、低收入、高强度工作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成正相关;(7)倾向性评分与关联规则可以作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通过对比验证,倾向性评分可用于消除问卷调查类研究中存在的偏倚,关联规则可以有效挖掘出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8)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可用于职业病的预测研究;(9)乌鲁木齐职业病患病率高于新疆平均水平,职业病主要以职业性尘肺和传染病为主;乌鲁木齐职业病网络直报情况良好,但还有改进的空间,但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及时率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0)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实现了职业卫生调查数据实时、动态、可交互式可视化功能,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实现了在线职业病建模预测功能,平台可以辅助职业卫生管理与决策工作。(11)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建议有第一,统筹整合管理机构,架设顶层设计框架;第二,建立联防联控网络,落实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完善规章制度标准,健全工作法制体系;第四,创新工作思路思维,尝试学科交叉融合;第五,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专业技能队伍;第六,引入前沿科学技术,助力职业卫生防控。
黄伟丽[10](2019)在《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研究 ——以某省级三甲教学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收集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控系统上报的医务人员锐器伤数据,结合针对临床医务人员的锐器伤问卷调查,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探讨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高危因素,为锐器伤的防护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20122017年青岛市某省级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感染监控系统上报的医务人员锐器伤数据;(2)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医院部分科室日常操作中2017年接触锐器操作的医务人员(医、护、医技人员,包括实习生、委培生)进行问卷调查;(3)对医务人员基本信息、发生锐器伤的部门、环节、造成锐器伤的主要器具、锐器伤程度及结局、血源性职业暴露后防控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医务人员锐器伤暴露环节前5位为:动静脉拔针(24.31%)、针头入锐器盒(18.57%)、手术缝针(13.40%)、药物配制(9.14%)和静脉注射(7.79%);(2)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地点前5位为:普通病房(44.35%)、急诊室(16.65%)、静配中心(3.38%)、输液室(3.34%)和标本采集科(2.80%);(3)医务人员锐器暴露源前5位为输液器钢针(44.84%)、手术缝针(10.51%)、静脉留置针(8.59%)、真空采血针(8.33%)和玻璃碎片(2.54%);(4)锐器致伤以轻度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5.09%,中度病例占3.47%,重度病例占0.53%;(5)不同职称锐器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90,P<0.05)。职称越高,对预防锐器伤的重视程度越高,越不易发生锐器伤。其中初级职称锐器伤发生率30.94%;中级职称锐器伤发生率10.90%;副高级职称锐器伤发生率3.70%;正高职称锐器伤发生率5.13%;(6)锐器伤的发生率与医务人员的工作年限有关(?2=43.07,P<0.05),工作年限短的医务人员较工作年限长的更易发生锐器伤。其中工龄20年以上的,锐器伤发生率8.62%;工龄15-20年的,锐器伤发生率8.15%;工龄10-15年的,锐器伤发生率19.54%;工龄5-10年的,锐器伤发生率19.77%;工龄低于5年的,锐器伤发生率31.86%;(7)学历较低的医务人员较容易发生锐器伤(?2=58.84,P<0.05)。其中专科及以下学历锐器伤发生率34.05%;本科学历锐器伤发生18.38%;硕士学历锐器伤发生率12.74%;博士学历锐器伤发生率4.82%;(8)工作环境对锐器伤发生情况影响较大(?2=73.94,P<0.05),工作环境宽敞明亮不易发生锐器伤。按操作环境划分,操作环境光线不明亮锐器伤发生率34.67%;操作环境拥挤锐器伤发生率为27.45%;操作环境适中锐器伤发生率18.06%;操作环境宽敞明亮锐器伤发生率11.46%。不同操作环境锐器伤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佩戴手套对锐器伤的发生没有明显影响(?2=2.61,P>0.05)。佩戴双层手套,锐器伤发生率29.69%;佩戴单层手套,锐器伤发生率22.22%;未佩戴手套操作,锐器伤发生率20.96%;(10)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对锐器伤的发生影响较大(?2=69.66,P<0.05)。医务人员极少甚至没有参加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并且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的,锐器伤发生率37.72%;参加过职业防护等知识培训,基本掌握相关知识的,锐器伤发生率33.02%;医务人员参加多次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锐器伤发生率12.27%;(11)通过对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执业类别、职称、性别、工作年限、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程度、操作环境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锐器伤发生的影响因素。而在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中:护士较其他职业类别更易发生锐器伤(OR=0.53,95%CI:0.35-0.82);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锐器伤(OR=0.31,95%CI:0.21-0.45);以高级职称为参照,低职称更易发生锐器伤(分别为初级:OR=2.34,95%CI:1.19-4.63;中级:OR=1.87,95%CI:1.21-2.86;副高:OR=1.57,95%CI:0.70-3.45)、以工作年限>20为参照,工作年限越短锐器伤发生风险升高(分别为<5年:OR=10.05,95%CI:2.70-38.80;5-10年:OR=6.52,95%CI:2.24-19.01;10-20年:OR=2.62,95%CI:1.30-5.29)、以操作环境宽敞明亮为参照,操作环境越差锐器伤发生风险升高(分别为环境适中:OR=2.68,95%CI:0.53-13.70;光线不明亮:OR=7.07,95%CI:1.59-31.42;环境拥挤:OR=8.93,95%CI:2.96-26.91)、以熟练掌握职业暴露防护知识为参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差锐器伤发生风险升高(分别为基本掌握:OR=2.02,95%CI:1.13-3.68;基本不知晓:OR=7.50,95%CI:1.13-20.50)。女性护士、低职称、工作时间较短、操作环境不明亮及拥挤、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差的人员比较容易发生锐器伤;(12)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的直接防控费用进行分析,研究中共有65人进行了检验和治疗。其防控费用(实验室检查费+治疗费)合计26702.57元,平均每例费用410.81元。其中,HIV暴露后平均每例费用最高,为907元;HCV暴露后平均每例费用最低,为264.25元;HBV暴露例次数最多,为32例次,平均每例费用为453.03元;梅毒暴露后平均每例费用为289.83元;未知暴露源暴露后平均每例费用为341.67元;(13)现况问卷调查显示发生锐器伤的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操作不熟练、紧张等原因(37%)、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5%)、抢救患者,操作比较急(12%)、患者不配合(7%)、医护配合不默契(6%)、其他(13%);(14)现场问卷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在锐器伤发生后未按照要求上报的原因主要为:安全意识不够(37%);认为发生锐器伤的器具未发生污染,无上报必要(25%);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受伤程度较轻;或者认为本身有抗体,自己身体素质好,交叉感染可能性少(19%);认为上报填写表格相关内容较多,上报程序麻烦(9%);感染源不确认,防范意识低(6%);其他(4%)。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别执业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存在差异,血源性病原体暴露后产生的经济负担不容小觑,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包括职业类别、职称、性别、工作年限、操作环境与防护培训等。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尤其是高危人群的防控。例如,加强安全知识培训,规范相关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技能;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易发生锐器伤环节的监管;加强环境管理,使之利于操作;加强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等,以减少锐器伤的发生风险。
二、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内镜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环境管理。 |
(2)设施保障。 |
(3)行为和意识规范。 |
(4)X线辐射防护。 |
(5)心理疏导。 |
(6)体检与接种预防。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实施前后职业危害发生因素情况比较 |
2.2 实施前后护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评分比较 |
3 讨论 |
(2)交互式微课在手术室护生职业防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微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手术室职业防护交互式微课的制作 |
2.1 基础条件 |
2.1.1 理论支持 |
2.1.2 技术支持 |
2.2 交互式微课的制作 |
2.2.1 确定交互式微课教学内容 |
2.2.2 制作交互式微课 |
2.3 德尔菲专家咨询 |
2.3.1 拟定专家咨询问卷 |
2.3.2 遴选咨询专家 |
2.3.3 咨询过程 |
2.3.4 统计学处理 |
2.3.5 专家咨询结果 |
3 手术室职业防护交互式微课的应用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1.3 样本量计算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分组 |
3.4 研究方法 |
3.4.1 教学内容 |
3.4.2 教学团队 |
3.4.3 教学时间 |
3.4.4 教学地点 |
3.4.5 教学方法 |
3.5 评价指标 |
3.6 资料收集方法 |
3.7 统计学方法 |
3.8 质量控制 |
3.9 伦理原则 |
4 结果 |
4.1 两组护生一般资料的比较 |
4.2 两组护生手术室职业防护理论成绩的比较 |
4.3 两组护生手术室职业防护操作成绩的比较 |
4.4 两组护生手术室职业防护执行正确率的比较 |
4.5 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评价的比较 |
4.6 两组护生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的比较 |
4.6.1 两组护生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比较 |
4.6.2 两组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频次的比较 |
4.6.3 两组护生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发生情况的比较 |
4.6.4 两组护生辐射暴露发生频次的比较 |
5 讨论 |
5.1 手术室职业防护交互式微课的可行性分析 |
5.2 交互式微课辅助教学对护生手术室职业防护理论成绩的影响 |
5.3 交互式微课辅助教学对护生手术室职业防护操作成绩的影响 |
5.4 交互式微课辅助教学对护生手术室职业防护执行正确率的影响 |
5.5 交互式微课辅助教学对护生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
5.6 交互式微课辅助教学对护生职业暴露情况的影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现状及教育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防护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目的 |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 资料收集方法 |
3 调查工具 |
4 资料分析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学处理 |
7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 调查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 |
2 调查对象职业风险认知总体情况 |
2.1 职业风险发生可能性认知情况 |
2.2 职业风险发生严重性认知情况 |
2.3 职业风险认知总体情况 |
3 不同人口学特征风险认知情况 |
3.1 职业暴露风险 |
3.2 工作负荷风险 |
3.3 个人发展风险 |
3.4 患者安全风险 |
3.5 纠纷与冲突风险 |
3.6 社会转嫁风险 |
4 职业风险可能性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5 职业风险严重性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6 关于医院现行风险防护措施的满意度 |
6.1 调查对象总体对医院现行风险防护措施的满意度 |
6.2 医生、护士、技师对医院现行风险防护措施的满意度 |
7 职业防护需求 |
7.1 调查对象总体的职业防护需求 |
7.2 医生、护士、技师的职业防护需求 |
讨论 |
1 社会转嫁风险、纠纷与冲突风险危害不容小觑 |
2 职业风险认知突出风险与影响因素探讨 |
2.1 职业暴露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2.2 工作负荷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 个人发展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2.4 患者安全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2.5 纠纷与冲突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2.6 社会转嫁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3 关于医务人员对医院现行措施的满意度及需求分析 |
3.1 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较高,职业防护需求强烈 |
3.2 医生、护士、技师对医院风险管理的满意度及需求存在差别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本研究的特色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相关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ICU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引发ICU护士发生职业接触事件的单因素分析 |
2.2 引发ICU护士发生职业危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引发因素 |
3.2 防护措施 |
(5)江西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不足与创新 |
1.4.1 研究不足 |
1.4.2 研究创新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医务人员 |
2.1.2 职业暴露 |
2.1.3 职业安全防护 |
2.1.4 医院管理 |
2.2 基本理论 |
2.2.1 管理控制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2.3 应急管理理论 |
第3章 江西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分析 |
3.1 江西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管理重要性 |
3.2 江西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现状 |
3.2.1 初步构建了传染病应急管理机制 |
3.2.2 初步形成了传染病协同治理 |
3.2.3 初步建立了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 |
3.3 江西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存在问题 |
3.3.1 职业安全防护管理意识不够强 |
3.3.2 协同治理机制不够完善 |
3.3.3 信息管理系统不够成熟 |
3.4 江西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职业安全防护管理了解程度不够 |
3.4.2 职业安全防护管理水平不强 |
3.4.3 治疗成本和医院效益的约束 |
第4章 南昌市第九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现状分析 |
4.1 南昌市第九医院职业暴露现状 |
4.2 南昌市第九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现状 |
第5章 江西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管理机制创新思考 |
5.1 规范职业安全管理的主客体职责 |
5.1.1 职业安全管理的主客体关系 |
5.1.2 医院职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职责 |
5.1.3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的客体职责 |
5.2 构建职业安全管理医疗环境 |
5.2.1 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 |
5.2.2 宣传引导培养安全意识 |
5.2.3 改善传染病医务人员待遇 |
5.3 完善职业安全控制系统 |
5.3.1 实现职业安全的全程监控 |
5.3.2 加强监测的信息化管理 |
5.3.3 建立人文关怀和随访体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调查表 |
(6)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各类突发事件不断频发 |
1.1.2 我国面临突发事件严峻挑战 |
1.2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
1.2.1 国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
1.2.2 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
1.3 国外医疗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
1.3.1 国外公共卫生处置研究 |
1.3.2 国外医院医疗应急管理研究 |
1.4 我国医疗应急管理研究及现状 |
1.4.1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现状 |
1.4.2 我国医疗机构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
1.4.3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
1.5 研究不足 |
1.6 理论研究基础 |
1.6.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1.6.2 风险管理理论 |
1.6.3 系统管理理论 |
1.6.4 无缝隙政府理论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8.1 主要研究内容 |
1.8.2 几个概念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基础 |
第2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治患者特征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病例信息质量控制 |
2.1.3 研究方法 |
2.1.3.1 文献研究法 |
2.1.3.2 贴现法 |
2.1.3.4 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软件 |
2.1.4 相关内容界定 |
2.1.4.1 住院病例伤害类别界定 |
2.1.4.2 住院病例创伤部位界定 |
2.1.4.3 住院病例损伤性质界定 |
2.2 结果 |
2.2.1 应急救治住院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
2.2.2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特征 |
2.2.3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临床特征 |
2.2.4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时间分布 |
2.2.5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费用分析 |
2.3 讨论 |
2.3.1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危害性严重 |
2.3.2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 |
2.3.3 应用事件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季节性防控 |
2.4 小结 |
第3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研究 |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2.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
3.2.2 不同地区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
3.3 讨论 |
3.3.1 医务人员培训演练机会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 |
3.3.2 医务人员医疗救援能力认知缺乏综合性 |
3.3.3 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水平不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
3.3.4 构建规范综合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
3.3.5 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不足提升医院应急管理水平 |
3.4 小结 |
第4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风险分析 |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2.1 专家情况 |
4.2.2 新疆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
4.2.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
4.3 讨论 |
4.3.1 借助科学方法确定新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优先目标. |
4.3.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明确自身脆弱性,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
4.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
第5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 |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方法 |
5.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情况 |
5.2.1 基本情况 |
5.2.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情况 |
5.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5.3.1 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
5.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4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分析 |
5.4.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统计 |
5.4.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综合分析. ..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四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
第6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及建议 |
6.1 完善政府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
6.1.1 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
6.1.2 构建高级别合作协调联动机制 |
6.1.3 借助应急管理平台,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
6.1.4 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 |
6.1.5 打造地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救援能力 |
6.1.6 组合各类救援队伍,打造地区综合紧急医疗救援队伍 |
6.1.7 建设医疗救援学科,培养专门人才队伍 |
6.1.8 打造立体救援模式,增加高技术含量应急救援设备 |
6.1.9 加强突发事件高危行业针对性监管,从源头降低事件风险 |
6.2 发挥基层组织职能,构建社会网络医疗救援应急体系 |
6.2.1 制定基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
6.2.2 集合和调配基层辖区内医疗救援应急资源 |
6.2.3 针对高风险行业及人群开展医疗救援应急教育和培训. . . . . . |
6.2.4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救援功能 |
6.2.5 组建基层医疗救援志愿者团队 |
6.3 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
6.3.1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层级扁平化 |
6.3.2 医院脆弱性风险防控 |
6.3.3 做好紧急医疗救援队建设 |
6.3.4 应急医疗救援队员素质和能力要求 |
6.3.5 应急预案制定修订 |
6.3.6 医院建立综合性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
6.3.7 院前及院内应急救援流程衔接 |
6.3.8 建设医疗救援重点科室 |
6.3.9 后勤物资设备保障 |
6.3.10 信息通讯系统保障 |
6.3.11 灾后身心康复支持 |
第7章 结论与创新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的编制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二氧化碳浓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
1.2 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防护的研究现状 |
1.3 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防护的意义 |
1.4 有关职业防护评估工具的研究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基础 |
3.1 操作性定义 |
3.2 理论基础: 知信行模式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问卷的编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质性研究 |
1.1.1 访谈对象 |
1.1.2 样本量的计算 |
1.1.3 研究方法 |
1.1.4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1.5 资料分析 |
1.2 专家咨询 |
1.2.1 专家咨询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2.2.1 专家函询 |
1.2.2.2 函询表的发放及收回 |
1.2.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1.3 预调查 |
1.4 信效度检测 |
1.4.1 研究对象 |
1.4.1.1 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1.2 样本量的计算 |
1.4.2 测试工具 |
1.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1.4.3.1 项目分析 |
1.4.3.2 信度检验 |
1.4.3.3 效度检验 |
1.5 质量控制 |
1.6 伦理原则 |
2 结果 |
2.1 质性研究结果 |
2.1.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1.2. 访谈结果 |
2.1.3 条目池形成 |
2.2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2.2.1 专家基本情况 |
2.2.2 专家积极系数 |
2.2.3 专家权威程度 |
2.2.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 |
2.2.5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修改意见及修改结果 |
2.2.6 第二次德尔菲专家修改意见及修改结果 |
2.3 预调查结果 |
2.4 项目分析 |
2.4.1 条目相关性分析 |
2.4.2 条目区分度分析 |
2.5 问卷信效度评价 |
2.5.1 样本一般资料 |
2.5.2 信度评价 |
2.5.3 效度评价 |
3 讨论 |
3.1 量表建立必要性充分 |
3.2 量表编制过程严谨 |
3.2.1 质性研究的应用 |
3.2.2 量表条目的建立与德尔菲法 |
3.3 量表的条目区分度及信效度良好 |
3.3.1 量表条目分析 |
3.3.2 问卷信度分析 |
3.3.3 问卷效度分析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问卷的初步应用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样本量的计算 |
2.3 调查工具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质量控制 |
4 伦理原则 |
3 结果 |
3.1 样本一般资料 |
3.2 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得分情况 |
3.3 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识得分情况 |
3.4 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态度得分情况 |
3.5 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行为得分情况 |
4 讨论 |
4.1 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分析 |
4.2 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态度得分分析 |
4.3 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行为得分分析 |
5 小结 |
结论 |
1 研究的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职业防护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新时期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出现职业危害的原因 |
1.1 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 |
1.2 传染病预防知识缺乏 |
1.3 违规操作 |
2 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 |
2.1 物理性因素 |
2.2 化学性危险因素 |
2.3 生物因素 |
2.4 社会心理危险因素 |
3 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
3.1 强化职业防护的培训 |
3.2 健全规章制度、强化防护意识 |
3.3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
3.4 物理性因素的防护 |
3.5 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的防护 |
3.6 社会心理因素的防护 |
4 小结 |
(9)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病预测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10)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研究 ——以某省级三甲教学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医院 HIS 系统数据结果分析 |
2.2 医务人员锐器伤横断面调查分析结果 |
讨论 |
3.1 锐器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
3.2 锐器伤的主要来源 |
3.3 不同感染源上报情况 |
3.4 对暴露特点的防护 |
3.5 暴露后的上报及预防 |
3.6 防护建议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锐器伤调查表 |
附录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内镜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J]. 许世世,潘巧玲,董丽君,卢敏娟.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11)
- [2]交互式微课在手术室护生职业防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汪笑妹.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3]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防护需求研究[D]. 李阳. 山东大学, 2021(11)
- [4]ICU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分析[J]. 李亚博.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05)
- [5]江西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研究[D]. 张子婷. 南昌大学, 2020(03)
- [6]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D]. 方娴. 吉林大学, 2020(08)
- [7]手术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的编制与初步应用[D]. 乔传勋. 郑州大学, 2020(02)
- [8]新时期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研究进展[J]. 王小乙.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3)
- [9]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 卢耀勤.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研究 ——以某省级三甲教学医院为例[D]. 黄伟丽. 青岛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