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线、B超诊断心脏包虫病3例(论文文献综述)
毛睿[1](2016)在《放射治疗棘球蚴病的体内外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流调表明我国有38万包虫病患者,现有手术资源很难完成所有治疗,30余年的药物治疗效果亦不尽人意,需另辟治疗途径。本研究旨在探明X线杀伤包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为新技术的开发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1)建立E.g体外成囊培养系统,为放射治疗棘球蚴的体外实验研究提供实验材料。2)明确X线照射体外培养的原头节和包囊的杀伤作用。3)探讨放射治疗对大鼠继发泡球蚴(E.m)的疗效和安全性。4)探讨放射治疗对自然感染羊细粒棘球蚴(E.g)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从屠宰场自然感染E.g的绵羊肝脏采集新鲜原头蚴(PSC),经1%的胃蛋白酶消化后检测虫体活性并计数,于37℃、5%C02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点(第1天、第7天、第15天、第60天)进行形态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计算包囊的成囊率。2)将原头蚴分装于7组(每组3瓶),每瓶约2000个原头蚴,对7组原头蚴分别进行0Gy、20Gy、40Gy、60Gy、80Gy、100Gy、120Gy剂量照射,机架角180度,射野大小10×10cm,SSD=100cm,剂量率300cGy/min,将包囊分装于4组(每组3瓶),每瓶约200个包囊,1组为对照组,对其他3组包囊分别进行30Gy/3f、45Gy/3f、60Gy/3f剂量照射,照射后电镜及光镜下观察包囊的病理变化判断疗效,观察半数致死量和时间,qRT-PCR检测受X线照射前后关键基因表达的差异。3)建立雌性S-D大鼠继发性泡球蚴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低、中、高剂量放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治疗组给予6-MeV线照射,总剂量分别为30Gy、45Gy和60Gy,照射3次,每次间隔2天,放疗结束1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泡球蚴囊湿重、抑囊率,并对泡球蚴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4)从新疆牧区用B超筛选53只自然感染肝细粒棘球蚴病的羊,经CT验证后将感染羊随机抽取20只分配到四个实验组中,高剂量组(60Gy)5只、中剂量组(45Gy)5只、低剂量组(30Gy)5只、对照组(0Gy)5只。每只羊麻醉好后采用高分子低温水解塑料热压成型体位固定技术固定,GE大孔径螺旋CT扫描,放疗医师勾画预照射包囊部位的靶区,物理师做照射计划,核准位置后实施图像引导下的精确放疗。照射组共照射3次,隔两日一次,一周内完成照射,达到预照射总量。放疗后三月复查CT,对比放疗前后目标病灶的变化。处死各组绵羊,取出放疗区肝内细粒棘球蚴囊,用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qRT-PCR检测受X线照射前后关键基因表达的差异,比较宿主和包囊的免疫反应。结果:1)E.g原头蚴在体外培养15d时微囊逐渐形成,60d时包囊外围形成透明角质层结构,超微结构显示E.g囊泡外部有较厚的无细胞薄片层,并可见生发囊及囊内PSC产生。2)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14天后原头节的成囊率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6MV-X线照射原头蚴后14天后,对照组成囊发育中,照射组发生了钩突崩解,正常结构消失。6MV-X线照射已成囊的包囊7天后,对照组包囊囊壁结构完整,致密,照射组囊壁萎缩塌陷,正常结构紊乱消失,内质网扩张,部分为异常浓缩的染色团块。照射后7天,EgTPX、EgHSP70、EgEPC1、Csapase-3、Gadd45的随着照射剂量的升高表达增强。3)低、中、高剂量放射治疗组泡球蚴囊湿重分别为(1.82±0.74)g、(1.04±0.38)g和(0.76±0.33)g,抑囊率分别为50%、72%和82%,对照组泡球蚴囊湿重为(3.65±0.79)g,4组大鼠泡球蚴的平均湿重有显着性差异(P<0.05),光镜结果显示对照组泡球蚴结构基本正常,角质层、生发层清晰,育囊内有多少不等的原头节,治疗组泡球蚴呈不同程度的改变和破坏,结构失常,角质层、生发层普遍变性肿胀或分离脱落,原头节少见,囊壁病理改变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电镜结果显示治疗组泡球蚴囊壁角质层和生发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60Gy放射治疗组损害最重。4)CT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中有4只羊的受照射包囊囊壁钙化,HE染色结果显示受照射包囊的角质层及生发层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普遍变性肿胀或变薄,部分分离、断裂、脱落,生发层细胞核溶解或消失,很少见育囊及原头蚴。提取受照射包囊的RNA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EgTPX表达随着剂量的升高表达降低,P<0.05(P=0.04);EgEPC1表达低剂量组明显高于中高剂量组,P<0.05(P=0.03);EgHSP70表达随着剂量的升高表达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0.22);说明随着放疗照射剂量的增加,包囊的活性被抑制。辐射相关的凋亡基因caspase-3和Gadd45基因的表达随着剂量的升高表达降低。放疗前后感染羊的一般生活状况、体重、血常规、肝功、电解质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建立了稳定的E.g体外成囊培养平台,为后续放射线抗棘球蚴的体外实验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材料。2)X线对体外培养的原头节和包囊确有杀伤作用,3)放射线有破坏大鼠泡球蚴囊壁结构和抑制原头节增殖的作用,且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4)放射治疗后患羊的一般生活状况、血常规和肝功未受到影响,证明放射治疗羊肝包虫病是安全的。从CT影像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不同角度证实放射治疗对肝包虫病有一定疗效。60Gy/20Gy/3f是对肝包虫病有效且安全的剂量分割方式。
罗一青,王志鑫,邵军,王虎,路越晴,李衍飞,王东旭,廖梦娇,周虎,张灵强,樊海宁[2](2016)在《我国肝外包虫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研究我国肝外包虫病的分布、临床症状特点、诊断及治疗概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20002015年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肝外包虫病的相关病例报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纳入20002015年发表的肝外包虫病相关文献66篇共884例病例,其中分布以新疆最多(68.73%),其次为西藏(8.77%)、宁夏(6.75%)、青海(6.41%)、甘肃(5.62%)几个地区;器官分布以肺最多(61.09%),其次为骨(9.95%)、脑(9.73%)、脾(8.60%)、肾(6.22%)等居多;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以一般占位症状及包虫所在器官功能异常为主;行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者最多,X线(30.77%)、B超(7.47%)、CT(17.43%)、MR(1.59%)、实验室检查(36.31%);临床治疗大部分患者采取外科手术(73.30%),部分患者辅以药物化疗。结论我国肝外包虫病的分布与包虫病整体分布大致相同,其肝外分布多在血供丰富的器官,临床诊断以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为主,手术仍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
郑峰,马松峰,乔峻,单雪峰,张国明[3](2011)在《21例心脏包虫病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心脏包虫病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心脏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有症状16例、无症状5例,体检阳性11例、阴性10例,包虫免疫试验阳性17例、阴性4例,均行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全身麻醉下行心脏及心包包虫手术19例,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随访5~72个月,1例手术后10个月死于心力衰竭,3例复发。结论:心脏及心包包虫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心脏B超检查有重要诊断意义,手术效果良好。
张文斌[4](2010)在《囊型包虫病社区人群流行病学调查、长期随访、治疗远期效果及自然转归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及随访,研究新疆囊型包虫病流行情况,寻找包虫病易患因素。对查出的包虫病患者给予治疗,通过长期随访获得囊型包虫病治疗效果及自然转归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已治愈后再次复发包虫病患者的长期随访工作,寻找二次发病患者的感染原因。积累社区预防控制包虫病人的经验,为建立和完善包虫病的监测体系,研究制订包虫病的防治标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社区流行病学普查。选择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蒙古布尔根省作为研究点。所有社区人群填写编号、姓名、性别、年龄、族别、住址、职业、包虫病史、包虫病知识情况的问题、包虫病接触情况的问题、与包虫病有关的生活习惯等问卷调查。全部被查人口均做腹部B超检查,结果记录为正常、CE、AE、可疑、其他疾病等。对检出的包虫病,按WHO法和TSN法进行B超分类。全部被查人口均取耳垂血做快速免疫学检查,检出的包虫病患者和可疑者取静脉血做进一步血清免疫学检查;2)运用超声及血清学方法对51例患者,包括CE手术治疗者20人,PAIR治疗者4人,确诊CE未接受治疗者6人,超声可疑阳性者5人,肝脏孤立钙化灶8人,有既往手术史而超声未见异常者4人,超声未见异常而血清学阳性者4人,随访1-8年。B超分类采用WHO法和TSN法;3)2005年8月和2008年10月,分两次对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进行了社区人群囊型包虫病再次随访研究,超声检查作为其主要诊断手段。结果:1)人囊型包虫病在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蒙古布尔根省的患病率有显着不同。在和布克赛尔患病率为2.7%(49/1844)。在布尔根患病率为0.2%(4/1609)(P<0.001)。耳轮血涂片ELISA法显示B超图像正常、无手术史者被检测者血清阳性率在和布克赛尔为5.0%(87/1738),在布尔根为1.2%(19/1578),两个社区血清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国和布克赛尔的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蒙古布尔根。和布克赛尔狗粪抗原阳性率(36.0%,50/139)和布尔根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35.7%,5/14)均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比较影响两个社区人群CE患病率的可能危险因素主要存在以下不同:和布克赛尔农牧民所占的比例为48.5%,而在布尔根农牧民所占的比例为9.6%,两者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和布克赛尔地区拥有狗的人群比例为56.3%,拥有牲畜的比例为56.4%,高于布尔根拥有狗的人群比例25.8%及拥有牲畜的比例27.0%(P<0.01);和布克赛尔在家屠宰牲畜的比例(78.9%)高于布尔根(28.1%)(P<0.01);2)30例确诊CE患者中,6例未治疗者,1例4年后自发性治愈,另1例1年后随访由内囊塌陷型(T2)变为多子囊型(T3);20例手术治疗者,2例4年后复发,5例持续为包虫残腔;4例PAIR治疗者,2例复发。大多数CE患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持续阳性,但在CE术后治疗有效者中呈下降趋势,而在PAIR治疗组及术后复发者中呈上升趋势。3)2005年~2008年B超诊断24例CE中,22例原发性CE(包括手术18例,未治疗2例、化疗2例)。2例复发(1例接受手术,另一例是接受阿苯达唑片化疗),2例CE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1例CE患者B超分型从术前的CE4转变为复发后的CE3。结论:1)新疆和布克赛尔人囊型包虫病患病率高于蒙古布尔根;2)治疗后及未治疗的包虫囊肿显示了多样的病理过程。血清IgG抗体水平总体来说对临床意义不大;3)社区人群包虫病流行病调查及再随访中,需要运用B超鉴别囊型包虫残腔积液、复发和再感染,CE患者手术治愈后,返回其原有的生活环境,多数患者并没有改变其生活习惯,是导致囊型包虫病再次感染的可能原因。
木合拜提[5](2006)在《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肺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与随访》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X线平片、CT、MRI检查方法,随访与观察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肺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对药物治疗肺包虫病的疗效做出客观评价。方法:18例肺包虫病患者,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Albendazole Liposome,L-ABZ)口服液10mg/kg,2次/d,连续服用3-12个月。服药前及服药后定期进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大小、形态学及内部结构的变化,同时观察有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和临床表现。通过治愈、有效、部分有效、无效四个不同状态的判断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18例包虫病患者服药治疗1-3疗程后影像学出现明显退行性改变,其表现为:(1)包虫囊肿变性、囊液吸收呈空洞7例;(2)病灶体积缩小12例;(3)病灶消失、数目减少2例;(4)囊肿实变、病灶密度不均匀增高10例;(5)囊肿破裂、皱缩、内囊塌陷5例;(6)病灶出现钙化6例。结论: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肺包虫病有肯定的疗效,特别是对于临床不宜手术或者有过多次手术病史和多发性包虫囊肿的患者药物治疗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很好的显示包肺包虫囊肿的特征改变,有助于了解治疗前后病灶形态特征和病理演变过程,对肺包虫病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及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孙绪荣[6](2005)在《心脏、心包细粒、泡状棘球蚴病的影像学表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总结心脏、心包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1 例泡状棘球蚴病、8 例细粒棘球蚴病(单纯型1 例,复杂型7例)全部经X线检查;B超检查7例;MR检查2例;CT和ECT检查各1例。结果 细粒棘球蚴病X线检查可见心脏单发或多发突出心轮廓外肿块,呈密度不一,边缘光滑、锐利,圆形或分叶状,导致心影变形、搏动减弱消失或异常。B超示心脏或心包腔内边缘清楚、光滑锐利的囊性团块回声,破裂感染时回声增强。1 例泡状棘球蚴病B超示中强回声实性团块并有钙化,CT平扫及增强显示混杂密度占位,低密度小囊聚集和小圆形钙化,增强后病灶无强化。细粒棘球蚴病2 例MR表现囊状长T1长T2信号,T1WI、T2WI低信号囊壁,内囊及囊膜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质子密度75%为低信号,囊肿破裂感染时呈不均匀信号,壁不均匀,不连续。结论 X线检查先于超声发现本病。X线、B超同为本病首选检查,CT对泡状包虫病显示小囊样和小圈状钙化细微结构优于其他,MR当超声、CT不具特征时仍可显示囊壁与小囊。
孙绪荣,蒋黛蒂,汪洁,迪里拜尔·霍加[7](2001)在《X线、B超诊断心脏包虫病3例》文中研究指明
李彤,王永才,马立环[8](1992)在《46例肺包虫B型超声与X线诊断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46例(54个病灶)肺包虫病进行B型超声(B超)与X线对比分析。结果:B超敏感性81.19%,特异性95.65%,阳性预测值92.29%,与X线检查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着。B超阴性预测值91.67%,准确率92.77%,与X线检查比较(P>0.05)无显着差异。B超在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方面优于X线,X线在敏感性方面优于B超。认为B超与X检查结合有助于肺包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减少误诊和漏诊,使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马松峰,乔峻,霍强[9](2001)在《心脏及心包包虫病的临床表现和外科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的心脏及心包包虫囊肿的临床表现 ,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1978年2月至 1999年 7月治疗男 9例 ,女 4例包虫病人 ;年龄 8~ 36岁 ,平均 (2 3 0± 8 5 )岁。有症状者 10例 ,无症状 3例。体检阳性者 10例 ,阴性 3例。合并肝、肺包虫 4例。包虫免疫试验阳性 11例 ,阴性 2例。均行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体外循环下摘除 1例 ,完整摘除 4例 ,内囊穿刺摘除 8例。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恢复顺利。随访 8~ 72个月 ,平均 (4 2± 18)个月 ,随访率 10 0 %。 1例 10个月后死于心衰。3例复发。结论 心脏及心包包虫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心脏B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手术效果良好
迪丽拜尔.霍加,孙绪荣,蒋黛蒂,汪洁[10](2000)在《3例心脏细粒、泡状棘球蚴病的影像学诊断》文中认为
二、X线、B超诊断心脏包虫病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线、B超诊断心脏包虫病3例(论文提纲范文)
(1)放射治疗棘球蚴病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放射线作用于棘球蚴的体外实验研究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放射治疗大鼠泡状棘球蚴病的体内实验研究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放射治疗自然感染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体内实验研究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包虫病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我国肝外包虫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收集 |
1.2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肝外包虫病的地域分布情况 |
2.2 肝外包虫病资料的一般情况 |
2.3 肝外包虫病常见症状 |
2.4 肝外包虫病的诊断方法 |
2.5 治疗及预后情况 |
3 讨论 |
(4)囊型包虫病社区人群流行病学调查、长期随访、治疗远期效果及自然转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国和蒙古两个蒙古族聚居区的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伦理学要求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囊型包虫患者治疗远期效果及自然转归调查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和布克塞尔县囊型包虫病社区人群流行病调查的再随访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社区特征 |
1.2 社区调查和随访资料 |
1.3 人类囊型包虫病的超声分型 |
1.4 治疗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5)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肺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与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影像学检查方法 |
2.1 检查仪器 |
2.2 扫描参数及检查方法 |
3 诊断依据 |
3.1 影像学表现 |
3.2 实验室检查 |
3.3 临床表现 |
4 药物及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6)心脏、心包细粒、泡状棘球蚴病的影像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方法 |
2 结果 |
2.1 |
2.2 |
2.2.1 4例心脏包虫病X线表现 (图1) |
2.2.2 本组7例B超显示 |
2.2.3 本组2例MR检查 (图2) |
3 讨论 |
(7)X线、B超诊断心脏包虫病3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病历简介 |
1.3.1 细粒棘球蚴病 |
1.3.2 泡状棘球蚴病 |
2讨论 |
(9)心脏及心包包虫病的临床表现和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结 果 |
讨 论 |
四、X线、B超诊断心脏包虫病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放射治疗棘球蚴病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 毛睿.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8)
- [2]我国肝外包虫病例的回顾性分析[J]. 罗一青,王志鑫,邵军,王虎,路越晴,李衍飞,王东旭,廖梦娇,周虎,张灵强,樊海宁.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05)
- [3]21例心脏包虫病诊治分析[J]. 郑峰,马松峰,乔峻,单雪峰,张国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02)
- [4]囊型包虫病社区人群流行病学调查、长期随访、治疗远期效果及自然转归分析[D]. 张文斌.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8)
- [5]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肺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与随访[D]. 木合拜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06(04)
- [6]心脏、心包细粒、泡状棘球蚴病的影像学表现[J]. 孙绪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05)
- [7]X线、B超诊断心脏包虫病3例[J]. 孙绪荣,蒋黛蒂,汪洁,迪里拜尔·霍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01)
- [8]46例肺包虫B型超声与X线诊断对比研究[J]. 李彤,王永才,马立环. 武警医学, 1992(01)
- [9]心脏及心包包虫病的临床表现和外科治疗[J]. 马松峰,乔峻,霍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1(03)
- [10]3例心脏细粒、泡状棘球蚴病的影像学诊断[J]. 迪丽拜尔.霍加,孙绪荣,蒋黛蒂,汪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