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角色转换(论文文献综述)
梁艳[1](2021)在《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认识 ——基于隐喻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由于社会的变革、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学生的变化,小学班主任角色面临着新的变革。小学班主任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通过不断反思和更新角色来更好地管理学生与班集体。隐喻不仅是小学班主任认知自身角色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由于小学班主任角色具有复杂性,通过隐喻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从而提出针对性建议,促进小学班主任成长。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对天津市100名小学班主任进行了调查研究。问卷主要通过“小学班主任像……,因为……”的开放性引导语进行调查,来了解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100名小学班主任共创作了56种隐喻,排在前五位的隐喻分别是“妈妈”(13个小学班主任提到)、“园丁”(8个小学班主任提到)、“保姆”(5个小学班主任提到)、“蜡烛”(4个小学班主任提到)、“全能选手”(3个小学班主任提到)。这56种隐喻可以被归纳为关爱者、奉献者、管理者、服务者、引领者、启发者、全能者、培育者、传递者、创造者十种类型。关爱者、服务者、全能者和培育者方面的隐喻数量较多,反映了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普遍关注的层面和对自身角色价值的认同。调查也反映出小学班主任创作的隐喻是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其中消极的隐喻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如小学班主任工作繁重而没有边界,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班主任培训不到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不理解和新闻媒体负面报道所带来的困扰等。小学班主任角色隐喻是教师教育工作者了解小学班主任角色和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小学班主任进行自身班级管理反思的有效方式。针对班主任角色隐喻反映出的问题,需加强对小学班主任正确的价值引导,明确小学班主任的职责范围,提升小学班主任薪资待遇,树立正确的新闻媒体舆论导向,加强小学班主任实践训练工作指导,提升小学班主任自身的师德修养。
周莉莎[2](2020)在《中职学校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研究 ——以J中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的产业升级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国家对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质量提升是目前中职学校迫切任务。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中职生实现“德技并修”的目标,就要将德育放在首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职班主任作为中职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实施者、管理者,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是中职学生普遍学习习惯较差,目标意识不强,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中职班主任年轻化、专业素养不高。加之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不愿担任班主任,承担班主任工作的多为青年教师,而大多青年教师并从师范专业毕业,与其它普通高中教师相比,他们没有系统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储备,不利于其开展工作。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一是前人研究多为对普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研究,中职段较为缺乏;二是鲜少有将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与青年教师发展特点相结合的研究。本研究一方面是填补研究空白,另一方面为解决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中职学校班主任年轻化、专业素养不高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本研究首先明确了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内涵。班主任专业素养是以中职教师标准作为基础,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标准》,中职教师素养包含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资源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班主任选聘方式、待遇保障、培训要求、科学研究等方面要求。为分析存在问题归因,提供解决策略提供方向。J职业中学在青年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本研究是在笔者对于中职青年班主任长期的观察,结合访谈进行,挑选了15名青年班主任,J职中3名管理者和L市其它3所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干部,学生和家长共10名进行访谈。访谈目的是了解各个层面对青年班主任工作的看法与需求,探讨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从访谈结果分析得出,青年班主任主要存在问题在于:专业知识掌握不系统;培养不系统;与学校、家长沟通能力较弱;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较弱;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多以被动工作为主;职业倦怠感较强等。学校管理层面认为班主任的事务处理能力与知识结构都存在问题,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及家长对于新入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存在疑问,对其专业知识与能力不够信任等。究其原因,目前青年班主任中专业课教师居多,且多为非师范生,缺乏岗前知识储备,缺乏专业引领,除班主任工作外还要从事教学、行政事务等。在专业知识方面,认识不足,培训不系统,重事务轻理论。专业能力方面,缺乏心理辅导能力、教学反思及科研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与家长等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等。在专业情感方面,由于青年教师处于工作的新手期,胜任力的缺乏,对中职生与职业教育了解的不全面,直接导致职业成就感的降低,易走向事业停滞期。针对这些情况,本研究从学校培养方面和个人成长方面提出了建议。学校方面,建议做好激励措施,落实待遇、制度、情感激励,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实各类培训,将职前、在岗、外出培训系统化,全面提升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改善评价,以发展性、多元性评价为主,探索青年班主任内部评价;提升职业指导能力,班主任参与企业实践,提升职业生涯指导能力。在个人成长方面,建议班主任转变思想正确认识和接纳班主任工作,明确作为学生“重要他人”的地位,加强终身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内驱力,进而使青年班主任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促使青年教师得到快速成长。
姚立慧[3](2020)在《中职学校创建学习型班级研究 ——以昆明市H中职学校班级建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工业、科技的升级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且速度不断加快,各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转向技术、技能与创新的需求,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国教育范畴越来越显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在教学与育人理念、培养什么人才、人才需要具备什么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是不能够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实用型、技术性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文件的相关精神要求,对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养学习型人才来满足社会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笔者在昆明市H中职学校有着长达九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通过经验总结发现该校在学生学习状态、班级管理和学校机制等方面存有诸多问题。在工作单位组织的有关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和云南师范大学就读学习教育管理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对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方面有一定启发。班级作为学校最基本的学习组织,可以在班级建设时将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进去,作为班级建设的重要依据。因此,提出建设学习型班级是有效培育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和个体自身发展的科学途径。职业教育是为社会高效培养能够适应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变要求的技能型、应用型、创新性、有自我要求的人才。在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学习型班级建设相关研究是比较少的,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型班级建设的研究更为稀缺。学习型班级为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终生学习能力培养提供了良性学习的环境,不仅有助于丰富中职班级建设和管理理论,而且助于学校对班级管理、学生发展、班主任团队建设的科学化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因此,研究中职学校学习型班级如何建设这一课题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关于学习型班级研究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出中职学校学习型班级的内涵和特征。以访谈法、经验总结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全面掌握昆明市H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实际情况,从班主任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主要问题。随后又通过文献法和经验总结法,有针对性的对昆明市H中职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学习型班级建设的有效对策。通过研究发现昆明市H中职学校对学习型班主任团队建设的不重视,加上对班主任工作的考评聘制度不完善,直接影响了该校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在学生身上表现出参加活动积极性低、学习纪律性弱、集体荣誉感不强、互助协作精神缺失,比起集体学习更偏向于个人学习,从而导致班级建设还停留在传统模式,难以开展学习型班级的建设。所以,笔者在做本次研究课题时,从教育部门和责任人的角度提出班主任和学校双方的改善措施。从学习平台搭建、考评聘制度完善等方面建设学习型班主任团队。从班级管理角度提出在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角色转换、班级文化建设、心理健康跟踪、共同合作式学习氛围营造等方面建设学习型班级。笔者认为学习型班级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管理层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从学习型班主任团队和学习型班干部团队建设改变班级管理主体、学生自信树立、共同愿景确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根据每一届学生、每一个班级和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开展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型班级中快乐学习、快乐度过青春期,最终实现“学习”融入生命。
张晓晴[4](2020)在《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主任不仅是学校实施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而且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协调者、管理者、教育者,同时还是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与精神生活的关怀者,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首席责任教师”。随着国家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班主任岗位是学校重要专业性岗位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班主任专业化日趋受到关注,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日益受到重视。小学班主任具备的专业素养以及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水平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班主任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入职低于三年的小学初任班主任,他们既处于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又处于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奠基阶段”和“关键阶段”。在初任阶段的成长关键期,小学初任班主任能否从容应对,不断突破制约自身专业成长的种种现实考验与困境,直接影响其以后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也影响到整个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水平。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初任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正是基于对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借鉴已有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位在小学承担班主任工作将近三年且各方面发展程度与水平相对较好的普通新入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的方法,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这位小学初任班主任进行深入访谈、分析解读,力求真实呈现小学初任班主任职前生活经历、入职后的专业成长状态、专业成长空间等,进而考察初任班主任如何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分析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建议。本研究共包含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原因、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章是研究设计部分,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研究的方法、研究的伦理。第三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用教育叙事的方式,以时间为线索,对研究对象初任班主任A老师入职前学生时期的生活经历、入职后初任阶段过程中的专业成长的历程进行叙述。A老师入职后初任阶段经过了两个不同的时期,分别为需要磨合适应的入职初期、在实践中积累沉淀的职中胜任期。第四章是初任班主任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分析部分,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叙事分析:一是从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状态方面进行分析;二是从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前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进行叙事背后的简要探讨。第五章为根据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影响因素,从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管理、高等师范院校、初任班主任自身四个维度给出了促进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启示和建议,为小学初任班主任更好地实现自身专业成长提供帮助与支持。
周娅娟[5](2020)在《高中班主任胜任力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T市某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最为关键的阶段,是其身心发展、知识积累、人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级管理水平、学生教育质量、和谐家校关系与班主任工作成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推进高中班主任转型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升教育理念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提升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需求。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丰富现代教师教育理论,促进高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升高中教育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对T市某中学的班主任胜任力进行调查,了解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现状,发现目前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促进班主任胜任力的提升。本文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高中班主任胜任力进行实证性研究,并采用SPSS18.0软件对搜集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提取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的五个因素,分别是:自我认知与热情、管理能力与质量、工作观念与动机、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及知识与交际能力。本研究发现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现状总体水平较高,但是管理能力与质量、知识与交际能力水平欠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育顶层设计不足、学校考核激励不完善、班主任自身观念落后、班主任自我学习不够以及学校对班主任专项培训缺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给出了提升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的途径和方法:政府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学校管理创新做好服务保障、班主任自我转变同步时代、家长融入教育改善管理效果。本研究还对未来的高中班主任胜任力提升提出了发展展望。
耿品[6](2020)在《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生命线,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专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承担着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重要职责,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首先,文章回顾了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演变,对角色演变的历史轨迹、突出特点、基本趋势进行梳理。其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开展关于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实证考察,分析影响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明确角色冲突调适的目标和原则,提出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途径。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是指在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特定的工作位置,并符合党和国家、社会、高校、家长、学生等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是一个复合性问题,不是单方面的角色冲突的表现,也不是各方面角色冲突的简单累积,而是一个复杂性、多样性的角色冲突集合体。受到政策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的影响,高校专职辅导员面临着由不同角色期望、自身限制引致的角色内冲突,以及体现在教育者与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服务者之间、教育者与服务者之间的角色间冲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搭建了干事平台。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视角,研究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既是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客观选择,也就是说,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共同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调适角色冲突的过程。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明确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发展目标,强调坚持方向性原则、求实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强调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调适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强化制度保障,明确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先赋规约;注重镜像反馈,促进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践的他者型塑;加强本体调适,提升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扮演的自我赋能;完善机制构建,推进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现的关系协调。
肖虹[7](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班级管理研究 ——以xx卫生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大批劳动者的重任。而在现实中,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存在种种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XX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为例,调查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班级管理的现状,梳理主要存在的问题,通过成因分析,寻找阻碍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班级管理的症结所在,探究有助于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班级管理水平的策略。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XX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班级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班级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学校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班主任管理机制;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不高;班级管理中没有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班级管理目标不明确;班级组织机构的运行模式不适应;班级学习管理不到位;班级文化管理不扎实。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从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分别是学校管理层办学理念相对落后,教育管理水平不高;班主任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在工作中缺少研究意识,忽略学校内部教育合力;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主体地位意识薄弱;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主体意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尚需提高,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重视。针对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了提出相应策略:一是构建学校班级管理的立体网络;二是提高班主任自身专业素养;三是发挥任课教师的优势作用;四是实行班级目标管理;五是试行班干部轮岗制;六是创建学习型班级;七是创建职业文化氛围为核心的班级文化。
张志梅[8](2020)在《农村地区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研究 ——基于C市一所农村小学校长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小学校长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农村地区小学校长长期处于角色冲突之中,不仅使得校长身心疲惫,甚至影响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因此农村地区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的现实状况如何,哪些影响因素致使他们产生了角色冲突,如何缓解农村地区小学校长的角色冲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收集相关文献发现,现有文献中对于校长角色冲突的研究集中于大学校长,鲜有对于农村地区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研究。本文正是看到了这一空缺,力图用个案研究的研究方式,以“局外人”的研究视角,以角色理论为基础,有目的的选取了一名农村寄宿制学校任职2年的小学校长G为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并以G校长在工作、生活中的案例整理出农村小学校长种种角色冲突的现实表现,进而对其角色冲突的原因进行了解析,最后根据原因提出了缓解其角色冲突的建议。本文共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包括角色、角色理论、管理者角色理论;其后三章内容在对农村地区小学校长角色冲突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展示了农村地区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的概况,分析了G校长角色冲突的表现、相关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具体来说第三章运用访谈法对G校长的角色冲突主要表现进行研究,得出G校长在安全问题难以预料、校长职责难分、学校内外分歧难平、学校上下公私难断、校长价值选择的艰难五个方面具有强烈的角色冲突;在第四章中,研究者从农村地区小学校长的任职时间短、管理风格单一、角色定位模糊、角色转变不及时、价值取向不一致、学校制度不健全、权责划分不对等等方面对农村地区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第五章研究者从完善校长遴选、评价、培训制度,完善授权制度和构建沟通机制,尊重教师教学经验,重塑校长角色,创建支持系统,维护良好人际关系方面提出了缓解农村地区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的策略和建议。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农村地区小学校长的角色冲突不仅仅是校长一个人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亦要调整管理思路。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关注”转为“关心”,给予农村校长人文关怀,用心去了解农村小学校长的现实情境(如他们做到了什么、不能做什么、没有做好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也要关心农村地区小学校长“真实情境”(如他们在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做成了什么、还想做什么);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群体、学生家长也要给予校长合理的角色期望,才能更好的缓解校长的角色冲突,为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建设夯实基础。
吴仕婷[9](2020)在《小学新任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YW小学为例》文中认为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开端,当下社会,父母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实施者,班级管理关乎学生健康发展。小学班主任全面有效的落实教育工作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班主任工作是专业的,复杂的,严肃的,动态的,这对于刚成为班主任的教师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小学新任班主任,笔者以长沙市YW小学为研究现场,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文献研究等方式发现了小学新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班级常规管理方面效果不佳,集中体现在班干部选举以及座位编排和卫生值日安排等方面;班级活动管理方面经验不足,集中体现在班会活动、研学活动和学校特色活动等方面;班级教育协调管理方面能力不足,集中体现在问题学生、家校沟通以及科任老师沟通等方面。本研究通过整理分析小学新任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案例,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新任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偏颇,过于偏向专制型班级管理或放任型班级管理以及保姆式班级管理;新任班主任班级管理专业知识欠缺,对于教育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班级文化学知识学习的不够系统和不够深刻;新任班主任班级管理专业能力不足,指挥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亟需加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策略:新任班主任应及时更新班级管理理念,贯彻全民治班、落实全面发展、践行言传身教;新任班主任要夯实班级管理专业知识,全面学习教育管理学知识、深刻理解管理心理学知识、系统学习班级文化学知识;新任班主任还应提高班级管理专业能力,找准自我角色定位,扮演好不同角色,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以及多主动学习,多向老前辈们取经。
安姗姗[10](2020)在《新任副校长的领导角色适应研究 ——以Q中学J副校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任副校长的职初适应是他们逐渐熟悉岗位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是一个从形式上任为副校长到能否真正意义上成为副校长的过程。无论从副校长个人成长还是整个校长队伍建设的角度看,这个过程都值得关注。长期以来,我国校长学研究主要关注正职校长,对副校长及其领导角色适应问题的研究较为欠缺,极个别的研究也多是强调副校长领导角色适应中的困难与挫折。基于此,本研究关注副校长领导角色适应问题,案例聚焦“成功”适应的经验。运用个案方式,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等方法,研究基于三个问题考察了Q校新任J副校长成功适应领导角色的过程:(1)她如何走上副校长岗位的;(2)她的领导角色适应经历了什么样的阶段;(3)促使她成功适应的因素有哪些。就如何走上岗位的问题,研究显示,在所在县副校长选任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出于自我提升的需要、服务学生的理想、“身边人”的期待以及试试看的动机,J副校长参加了职位竞选。得益于经验积累、长期与即时的心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以及或“虚”或“实”的支持,她最终获得了副校长岗位。在领导角色适应阶段上,证据表明,J副校长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熟悉”,在入职后的第一个学期中,她通过多听、多看、多想了解学校基本情况;第二阶段为“磨合”,在入职后的第二个学期中,她通过改革常规管理和建立新制度来尝试变革;第三阶段为“适应”,在入职后的第三个学期中,通过设立共同愿景,构建教师信任,并积极配合校长做好分管工作,进而达到一种平衡。在促使J副校长成功适应的因素方面,研究概括了四个方面的因素:匹配的学校情境、有力的校长支持、自身优势挖掘与发挥以及配合度高的组织成员。基于J副校长领导角色的个案考察,研究形成了两个结论:其一,领导转变的实质不是“任而为副校长”而是一个“学而为副校长”的过程;其二,个案提供了一种成功适应的方式,即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循此,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优势为主的选拔与培养;优势匹配的任用方式;入职前后给予指导,支持和关心。对新任副校长的建议:他们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掘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地获得与依靠关键资源;要重视获得正职校长的帮助与支持,向前辈请教学习从其获得一些管理经验;新任副校长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都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
二、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角色转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角色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认识 ——基于隐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
(一)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隐喻的总体情况 |
(二)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隐喻的具体分析 |
(三)小学班主任创作的隐喻及访谈所反映出的问题 |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外文类 |
附录 |
附录1:小学班主任角色隐喻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致谢 |
(2)中职学校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研究 ——以J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需要 |
2.中等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
3.青年班主任自身专业素养不高的现状 |
4.班主任专业素养是青年教师自身成长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价值 |
3.研究创新点 |
(三)文献综述 |
1.班主任专业素养与专业化研究现状 |
2.中职班主任专业素养与专业化研究现状 |
3.青年教师成长研究现状 |
4.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与专业化提升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1.中等职业学校 |
2.班主任专业素养 |
3.青年班主任 |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一、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素养内涵 |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
(二)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素养内容 |
二、中职学校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现状分析——以J职中为例 |
(一)J职业中学基本情况描述 |
(二)J职业中学青年班主任管理现状 |
(三)J职业中学青年班主任管理现状访谈设计 |
1.访谈对象 |
2.访谈目的 |
3.访谈过程 |
(四)J职业中学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
1.专业知识方面访谈结果分析 |
2.专业能力方面访谈结果分析 |
3.专业情感方面访谈结果分析 |
4.管理层、学生、家长对于青年班主任工作期望访谈结果分析 |
三、中职学校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基本素质 |
1.专业课教师居多,无师范教育经历 |
2.缺乏经验,缺少高级教师实践引领 |
3.事务繁多,无法专注于班主任工作 |
(二)专业知识 |
1.认识不够,重能力轻知识 |
2.培训不系统,重事务轻理论 |
(三)专业能力 |
1.领导能力方面 |
2.组织能力方面 |
3.沟通能力方面 |
4.教育能力方面 |
5.应变能力 |
(四)专业情感 |
1.被动为主,难获职业幸福感。 |
2.应付为主,难获职业获得感。 |
3.评价不全面,难获职业成就感。 |
四、中职学校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
(一)学校培养建议 |
1.落实待遇,打通青年班主任成长通道 |
2.加强培训,提升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 |
3.改进评价,搭建青年班主任科学评价机制 |
4.企业实践,加强职业指导能力 |
(二)个人成长建议 |
1.转变观念,加深对职业教育的理解 |
2.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J职业中学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研究观察计划 |
致谢 |
(3)中职学校创建学习型班级研究 ——以昆明市H中职学校班级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基于笔者在昆明市H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实践困惑 |
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对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提出新要求 |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启发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学习型班级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职学校学习型班级建设的内涵 |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 |
第二节 学习型班级 |
第三节 学习型班级的特征 |
一、自我超越的意识 |
二、个人与集体愿景 |
三、民主和谐的自主管理方式 |
四、团队互动式的学习 |
五、系统的思考模式 |
第三章 昆明H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方法 |
第二节 调查对象 |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问卷数据分析 |
二、班主任问卷数据分析 |
第四节 昆明市H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缺乏学习型班主任团队 |
二、班主任考评聘机制不完善 |
三、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模式陈旧 |
第四章 昆明H中职学校创建学习型班级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昆明H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
第二节 创建学习型班主任团队 |
一、优化班主任队伍组成结构,形成团队协作管理 |
二、搭建多渠道学习平台,促进班主任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 |
三、完善班主任聘评制度,建立班级管理共同愿景 |
第三节 实行班级自主管理 |
一、转变班级管理主体,强调班级管理的主体 |
二、建立学习型班级班干部团队,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
第四节 发挥班主任引导作用,确立学习型班级共同愿景 |
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树立个人目标 |
二、确立学习型班级共同愿景,使个人与共同愿景相融合 |
第五节 创建学习型班级文化,培养团体互助学习模式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班主任专业化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
二、初任班主任处于专业成长的关键阶段 |
三、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班主任 |
二、初任班主任 |
三、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 |
四、班主任专业成长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教师专业成长阶段论 |
二、行动学习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叙事研究法 |
三、访谈法 |
四、观察法 |
五、实物分析法 |
第六节 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小学初任班主任A老师的教育叙事 |
第一节 年少筑梦:职前学生时代 |
一、年少怀揣教师梦 |
二、一路前行,追逐梦想 |
第二节 梦想起航:入职考核、岗前培训及师徒结对 |
一、靠近梦想:入职考核,层层选拔 |
二、拥抱梦想:收获颇丰的岗前培训及师徒结对 |
第三节 摸索前行:入职初期,适应与磨合 |
一、初当班主任:意料之中 |
二、初当班主任:开端真是步履艰难 |
三、初当班主任:也会成就感满满 |
第四节 点滴回望:第一年,那些重要而深刻的事件 |
一、第一次家长会:摸着石头过河 |
二、第一次公开课:过程虽苦,成长很大 |
三、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用爱心和耐心浇灌学生心田 |
第五节 积累沉淀:职中胜任期,在实践中成长 |
一、细节见证成长: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转变和改进 |
二、理智化解冲突:在家校沟通中趋向圆融 |
第六节 感悟与反思:坚守初心,提升自我 |
一、对于班主任角色的感悟 |
二、A老师的个人反思 |
第七节 他人眼中的A老师 |
一、领导眼中的A老师 |
二、同事眼中的A老师 |
三、家长眼中的A老师 |
四、学生眼中的A老师 |
第四章 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叙事分析 |
第一节 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状态分析 |
一、职业认同意识方面:入职初期偶有波动,但总体职业认同意识较强 |
二、专业成长意识方面:自主成长意识强烈,但缺乏理性而具体的成长规划 |
三、专业知识方面:具备胜任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断建构、生成 |
四、专业能力方面:各方面能力不断提升,但班主任工作反思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尚待提高 |
五、专业情意方面:逐渐体验到责任感、成就感与幸福感 |
第二节 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班主任个人外部影响因素 |
二、班主任个人内部影响因素 |
第三节 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研究结论与探讨 |
一、关于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研究结论 |
二、关于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叙事背后的简要探讨 |
第五章 促进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建议 |
第一节 针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议 |
一、建立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提高班主任岗位的专业性 |
二、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制度 |
三、制定班主任职级晋升制度,拓宽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空间 |
第二节 针对学校管理层的建议 |
一、营造适合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合作文化氛围 |
二、构建班主任学习共同体,拓宽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空间 |
三、健全班主任激励制度,激发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热情 |
第三节 针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建议 |
一、合理优化课程设置 |
二、注重教育实习方面,增强师范生的实践技能 |
第四节 针对初任班主任的建议 |
一、树立坚定的班主任专业信念,增强对班主任岗位的认同感 |
二、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
三、增强班主任专业成长意识,激发初任班主任主动成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任班主任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与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与领导或同事的访谈提纲 |
附录4 与学生家长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中班主任胜任力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T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访谈法 |
1.4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发展现状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班主任 |
2.1.2 胜任力 |
2.1.3 高中班主任胜任力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2.3 相关理论 |
2.3.1 胜任力模型 |
2.3.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三章 高中班主任胜任力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1.1 初测问卷的形成与试测 |
3.1.2 初测问卷的项目分析 |
3.1.3 因素确立与因素命名 |
3.1.4 正式问卷的效度分析 |
3.2 调查与分析 |
3.2.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2 问卷分析 |
3.3 班主任胜任力构成要素 |
3.4 访谈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
3.4.1 访谈调查的设计 |
3.4.2 访谈调查的实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存在的问题 |
4.1.1 自身管理水平不够高 |
4.1.2 自我发展意识不够强 |
4.1.3 工作方式不够新 |
4.1.4 师生沟通交流不够畅 |
4.2 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教育顶层设计不足 |
4.2.2 学校考核激励不完善 |
4.2.3 班主任自身观念落后 |
4.2.4 班主任自我学习不够 |
4.2.5 学校对班主任专项培训缺失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的策略 |
5.1 政府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 |
5.1.1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专业化 |
5.1.2 健全班主任激励机制的体系化 |
5.1.3 提升胜任力评价标准的科学化 |
5.2 学校管理创新做好服务保障 |
5.2.1 完善班主任遴选工作的系统性 |
5.2.2 增强班主任自我发展的主动性 |
5.2.3 强化班主任考评体系的多元性 |
5.3 班主任自我转变同步时代发展 |
5.3.1 树立数据思维创新管理方式 |
5.3.2 丰富活动形式强化品德教育 |
5.3.3 构建协同机制提升团队合力 |
5.3.4 拓展沟通渠道促进家校和谐 |
5.4 家长融入教育改善管理效果 |
5.4.1 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管 |
5.4.2 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 |
5.4.3 强化对班主任品性的监督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中班主任胜任力提升与发展展望 |
6.1 树立以生为本理念 |
6.1.1 倡导师生平等 |
6.1.2 强化人文关怀 |
6.2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
6.2.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6.2.2 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
6.3 夯实班主任胜任力发展体系 |
6.3.1 强化班主任工作职能 |
6.3.2 完善班主任培训体系 |
6.4 组建班主任跨界学习共同体 |
6.4.1 组织班主任定期培训 |
6.4.2 实施班主任师徒结对 |
6.5 打造家校智能服务系统 |
6.5.1 构建家校网络沟通平台 |
6.5.2 开发家校智能服务系统 |
6.6 完善班主任胜任力测评体系 |
6.6.1 构建多元测评体系 |
6.6.2 制定胜任力评价标准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高中班主任胜任力调查问卷(初测问卷) |
附录2 高中班主任胜任力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
附录3 访谈提纲 |
(6)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其展望 |
1.3 理论基础 |
1.3.1 思想与行为理论 |
1.3.2 社会角色理论 |
1.3.3 人际关系理论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演变 |
2.1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历史进程 |
2.1.1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初步探索阶段(1952-1983年) |
2.1.2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科学化发展阶段(1984-2003年) |
2.1.3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专业化发展阶段(2004-2012年) |
2.1.4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精准化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
2.2 高校辅导员角色演变的发展趋势 |
2.2.1 角色定位由单一到多元 |
2.2.2 角色规范由突出政治到内容全面 |
2.2.3 角色技能由重点要求到全面要求 |
2.2.4 角色实践由单独行动到分工合作 |
2.2.5 角色评价由单向考评到多方考评 |
2.3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基本经验 |
2.3.1 始终坚持把政治引导作为角色定位的首要标准 |
2.3.2 始终坚持把道德示范作为角色定位的重要导向 |
2.3.3 始终坚持把问题导向作为角色定位的重要推力 |
2.3.4 始终坚持把知行合一作为角色定位的基本要求 |
2.3.5 始终坚持把以生为本作为角色定位的基本原则 |
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3.1 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
3.1.1 问卷设计思路 |
3.1.2 调查抽样方案 |
3.1.3 问卷回收 |
3.1.4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内冲突的实证考察 |
3.2.1 不同角色期望引致的角色冲突 |
3.2.2 高校专职辅导员自身限制引致的角色冲突 |
3.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间冲突的实证考察 |
3.3.1 教育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 |
3.3.2 管理者与服务者之间的冲突 |
3.3.3 教育者与服务者之间的冲突 |
3.4 不同群体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角色冲突比较 |
3.4.1 基于自然因素的比较分析 |
3.4.2 基于教育因素的比较分析 |
3.4.3 基于工作环境的比较分析 |
4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因子分析 |
4.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影响因素的一般线性回归分析 |
4.2.1 政策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
4.2.2 单位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
4.2.3 个人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
4.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3.1 建立回归模型 |
4.3.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5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目标与原则 |
5.1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的目标 |
5.1.1 认知目标 |
5.1.2 情感目标 |
5.1.3 行为目标 |
5.1.4 发展目标 |
5.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的原则 |
5.2.1 方向性原则 |
5.2.2 求实性原则 |
5.2.3 主体性原则 |
5.2.4 创新性原则 |
6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途径探析 |
6.1 制度保障: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先赋规约 |
6.1.1 明确角色定位 |
6.1.2 明晰角色规范 |
6.2 镜像反馈: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践的他者型塑 |
6.2.1 规范镜像参照 |
6.2.2 回应他者期望 |
6.3 本体调适: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扮演的自我赋能 |
6.3.1 加强角色观念 |
6.3.2 建设角色形象 |
6.3.3 提升角色素养 |
6.3.4 提高角色技能 |
6.4 机制构建: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现的关系协调 |
6.4.1 完善从业规范机制 |
6.4.2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
6.4.3 创新成长发展机制 |
6.4.4 建设角色评价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班级管理研究 ——以xx卫生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
二、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特点 |
三、个人原因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学校简介 |
二、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中等职业学校 |
二、班级管理 |
三、班级管理的内涵 |
第五节 理论依据 |
一、目标管理理论 |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
三、多元智力理论 |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六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
第七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XX卫生学校班级管理现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实施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的呈现 |
一、班级管理的主体情况 |
二、班级目标管理 |
三、班级组织建设 |
四、班级学习管理 |
五、班级活动管理 |
六、班级文化管理 |
第三章 护理专业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学校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班主任管理机制 |
二、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三、班级管理中没有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 |
四、班级管理目标不明确 |
五、班级组织机构的运行模式不适应 |
六、班级学习管理不到位 |
七、班级文化管理不扎实 |
第二节 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学校因素分析 |
二、班主任因素分析 |
三、任课教师因素分析 |
四、学生因素分析 |
第四章 改进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班级管理的策略 |
第一节 构建学校班级管理的立体网络 |
一、建立班级管理工作保障机制 |
二、建立有机统一的班主任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提高班主任自身专业素养 |
一、更新教育理念,学会终身学习 |
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
三、增强职业指导能力 |
四、加强工作协调能力 |
第三节 发挥任课教师的优势作用 |
第四节 实行班级目标管理 |
一、构建班级目标 |
二、班级目标的实施与控制 |
三、班级目标成果的考核 |
第五节 试行班干部轮岗制 |
一、班干部轮岗制的原则 |
二、班干部轮岗制的实施 |
第六节 创建学习型班级 |
一、培养学习型班主任 |
二、建立学习型班级的共同愿景 |
三、实行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 |
四、促进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
五、改善心智模式,注重系统思考 |
六、创新学习机制,开展团队学习 |
第七节 创建职业文化氛围为核心的班级文化 |
一、创建班级职业文化氛围的意义 |
二、创建班级职业文化氛围的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农村地区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研究 ——基于C市一所农村小学校长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校长角色定位研究 |
2.校长角色扮演研究 |
3.校长角色冲突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个案研究 |
(四)研究过程 |
1.研究对象的选择 |
2.研究现场的进入 |
3.研究资料的收集 |
4.研究现场的退出 |
二、理论基础 |
(一)角色 |
(二)管理者角色 |
(一)人际角色 |
(二)信息角色 |
(三)决策角色 |
(三)角色理论 |
1.角色冲突的定义 |
2.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 |
3.角色冲突的因素 |
4.角色冲突的调适 |
三、农村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的现实表现 |
(一)安全难料:农村小学校长背上的大山 |
1.“负责人”与“安全员”之间的较量 |
2.安全管理工作的角色资源紧缺 |
(二)公私难断:农村小学校长心理上的博弈 |
1.“监管者”的职责与对“亲戚”的反叛 |
2.“老领导”的偏袒与“新领导”的公正 |
(三)职责难分:农村小学校长工作的艰难推进 |
1.从“一把手”到“二把手”的心理落差 |
2.农村校长有责无权的无奈现实 |
(四)两难境地:农村小学校长价值选择的徘徊 |
1.“教育家”的要求与“行政人”的眷恋 |
2.工作的敬业与家人的陪伴的两难全 |
(五)分歧难平:农村小学校长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
1.上级的高要求与现有条件的不匹配 |
2.农村校长的良苦用心与现实打击 |
四、农村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的原因分析 |
(一)农村小学校长的任职时间短与管理风格单一导致角色冲突 |
1.任职时间短导致的角色冲突 |
2.校长管理风格单一导致角色冲突 |
(二)农村校长角色转变不及时与角色定位不明确导致角色冲突 |
1.角色转变不及时造成的角色冲突 |
2.正副校长角色定位不明确造成的角色冲突 |
(三)农村小学校长与其他群体价值取向不一导致角色冲突 |
1.农村小学校长自身的价值需要和价值追求 |
2.农村小学教师的价值需要和价值追求 |
(四)农村小学的制度不健全导致小学校长角色冲突 |
1.教育政策的不协调性与宏观性 |
2.教师评价制度的不合理性导致校长角色冲突 |
3.校长绩效考核与评估制度的不合理性 |
(五)农村小学校长权责不一致导致角色冲突 |
1.校长负责制引发的角色冲突 |
2.农村小学校长缺乏人事权力引发的角色冲突 |
五、缓解农村地区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的建议 |
(一)完善校长遴选、评价和培训机制 |
1.完善农村小学校长遴选评价制度 |
2.完善农村小学校长培训机制 |
(二)完善授权制度,构建沟通机制 |
1.完善各级别授权制度 |
2.完善各级沟通机制 |
(三)尊重教师教学经验,重塑农村小学校长角色 |
1.尊重教师教学经验 |
2.校长角色的重塑 |
(四)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创建校长支持系统 |
1.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2.创建校长支持系统 |
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小学新任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YW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对小学班主任特殊性的思考 |
二、对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思考 |
三、个人工作性质及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班主任 |
二、新任班主任 |
三、班级管理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已有文献简评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新任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班级常规管理方法欠佳 |
一、班干选举理想化 |
二、座位编排争议多 |
三、卫生值日协作难 |
第二节 班级活动管理经验不足 |
一、班会活动成效低 |
二、研学活动意外多 |
三、特色活动压力大 |
第三节 班级教育协调管理失衡 |
一、“问题学生”很迷茫 |
二、家校沟通“很困难” |
三、科任老师“很麻烦” |
第三章 小学新任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班级管理理念偏颇 |
一、专制型班级管理 |
二、放任型班级管理 |
三、保姆式班级管理 |
第二节 班级管理专业知识欠缺 |
一、教育管理学知识掌握不全面 |
二、管理心理学知识了解不深刻 |
三、班级文化学知识学习不到位 |
第三节 班级管理专业能力不足 |
一、班级常规指挥能力不强 |
二、班级活动组织能力弱 |
三、班级教育协调能力差 |
第四章 小学新任班主任班级管理解决问题的策略 |
第一节 更新班级管理理念 |
一、贯彻全民治班 |
二、落实全面发展 |
三、践行言传身教 |
第二节 夯实班级管理专业知识 |
一、全面学习教育管理学知识 |
二、深刻理解管理心理学知识 |
三、系统学习班级文化学知识 |
第三节 提高班级管理专业能力 |
一、找准自我角色定位 |
二、调整自我心理状态 |
三、督促自我勤学多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新任副校长的领导角色适应研究 ——以Q中学J副校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新任副校长面临挑战的研究 |
(二)有关新任副校长领导角色适应过程的研究 |
(三)有关新任副校长领导角色适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既有研究的简要评析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任副校长 |
(二)领导角色适应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理论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上副校长职位 |
一、S县副校长选任制度改革 |
(一)我国的中小学校长任用标准演变 |
(二)S县公办中小学副校长任用办法改革 |
二、竞聘副校长职位的动机 |
(一)自我提升的需要 |
(二)为了服务更多学生 |
(三)“身边人”的期待 |
(四)一次成长的练习 |
三、源自过往的经验积累 |
(一)作为教师的经验 |
(二)作为中层干部的经验 |
四、准备与竞聘的过程 |
(一)自发准备阶段 |
(二)自觉准备阶段 |
五、职位竞聘中获得的支持 |
(一)“务虚的”支持 |
(二)“务实的”支持 |
六、作为开始的离开 |
(一)对原来学校的难以割舍 |
(二)对未来学校的满怀期待 |
第二章 领导角色的适应过程 |
一、熟悉阶段:了解学校情况 |
(一)多听 |
(二)多看 |
(三)多想 |
二、磨合阶段:努力尝试变革 |
(一)改革常规 |
(二)受到质疑 |
(三)里程碑 |
三、适应阶段:逐渐达到平衡 |
(一)设立共同愿景 |
(二)构建教师信任 |
(三)做好助手角色 |
第三章 促进领导角色成功适应的影响因素 |
一、匹配的学校情境 |
(一)原来学校:无意留下 |
(二)心仪学校:有意前往 |
(三)现在学校:意料之外 |
二、有力的校长支持 |
(一)合理分配任务 |
(二)思想站位引领 |
(三)工作方法指导 |
(四)适当生活关怀 |
三、自身的领导优势 |
(一)积极的工作态度 |
(二)扎实的经验基础 |
(三)较强的工作能力 |
四、配合的组织成员 |
(一)执行力强的中层教干 |
(二)朴实的教师群体 |
第四章 总结与建议 |
一、个案总结 |
(一)领导转变的实质:学而为副校长的过程 |
(二)成功适应的方式: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
二、初步建议 |
(一)对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
(二)对新任副校长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类 |
二、着作类 |
三、期刊类 |
四、报纸类 |
五、学位论文类 |
六、网页网站类 |
致谢 |
四、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角色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角色的认识 ——基于隐喻的分析[D]. 梁艳.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中职学校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研究 ——以J中职学校为例[D]. 周莉莎. 西南大学, 2020(05)
- [3]中职学校创建学习型班级研究 ——以昆明市H中职学校班级建设为例[D]. 姚立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 张晓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5]高中班主任胜任力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T市某中学为例[D]. 周娅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6]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D]. 耿品.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3)
- [7]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班级管理研究 ——以xx卫生学校为例[D]. 肖虹.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农村地区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研究 ——基于C市一所农村小学校长的个案研究[D]. 张志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小学新任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YW小学为例[D]. 吴仕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新任副校长的领导角色适应研究 ——以Q中学J副校长为例[D]. 安姗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