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冬羊肉为何有点儿肥(论文文献综述)
李知展[1](2021)在《今冬无雪》文中指出一若从云上俯瞰,冬日的豫东平原必是黄茫茫的一片。在这疲倦的苦黄背景中,必有连绵稀薄的青绿,那是刚被土地集体孵出的麦苗。这个时候,年关将至,农忙还早,散落在广袤祖国的村民如候鸟,由着内心过年的号召,溯游似的,陆续归到老巢。这老巢,便是星罗棋布的乡村。行驶在高速和国道上的各式交通工具,如江水回流,在路口吐出或苍老或年轻的身影,大包小包,肩提手扛。乡村里飞出去的蒲公英,重新聚拢到炊烟升起之地。
马静[2](2020)在《新疆曲子剧本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曲子,民间称“小曲子”“曲子戏”,是新疆地区唯一用汉语演唱的地方曲种、剧种。新疆曲子自清末民初形成至今已流行有年,是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艺术,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不少文艺工作者和艺人收集了大量曲子唱本,也有一些戏曲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不过,将其剧本唱词作为语言学研究对象并运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尚不多见。戏曲是一门表演艺术,也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是戏曲魅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戏曲得以流传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新疆曲子为什么能够吸引当地观众?从语言学角度看它是否有明显的特征?对其进行语言学研究是否可从语言学与戏曲学交叉的角度进行,进而发现更独特的语言现象?戏曲语言要服从于表演,戏曲艺术的程式化会对其产生怎样的影响?曲子为取得更好地演出效果运用哪些独特的修辞手法?诸如此类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探讨这些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新疆曲子形成的背景及与陕西、甘肃各地小曲的渊源联系。文章写作前期在较充分的文献资料收集与田野调查基础上对曲子剧本予以整理;同时,运用语言学、戏曲学、民俗学等理论,对曲子的语言进行深入研究,较全面系统地描绘出新疆曲子音韵、语词、句式、修辞等基本面貌,也重点揭示了新疆曲子的语言特点及源流。文章的研究结果与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讨了新疆曲子剧本语言的戏曲音乐性。剧本语言的音乐性对戏曲表演有指导作用。新疆曲子虽为“小曲子”,但它也有戏曲音乐的特点。论文结合戏曲学理论分析曲子的唱词结构、句式分类和韵辙使用情况。将曲子中的韵部与《新疆汉语方言词典》中单字进行比对,可知含言前韵的字最多,所以曲子中言前辙使用频次也最高;乜斜韵的单字最少,曲子中使用频次也最低。但从其它韵辙的统计排序来看,戏曲语言中的韵辙使用与生活语言还是略有不同。新疆曲子在平仄方面要求不严格,声调、押韵、句式、节奏构成了曲子语言的音乐性。第二,分析了新疆曲子语言的程式化特征。程式化是戏曲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狭义的程式指规范化的戏曲表演,广义的程式指戏曲艺术的各个方面。论文除研究唱词的音韵程式、曲牌调句式程式外,重点运用民俗学“口头程式理论”分析了曲子文本中的其它程式化表现。如:衬词程式;套语程式;人物描写程式;以数词、量词和次序为显性标志的句式程式;送别场景中惯用的语言程式;主题创作程式及程式化的“把”字句。程式化的语言可以促进艺人们的记忆和表演,同时也提高曲子的传唱率。第三,揭示了新疆曲子语言的通俗性特征。曲子使用当地方言演唱,有很强的地域性、口语性和通俗性。新疆曲子中的方言词有41%没有被收录进《汉语方言大词典》或《新疆汉语方言词典》,论文对方言词进行了例释,并从语义、构成语素方面将它们与普通话进行了对比。统计并分析了曲子中的方言词和承传词在其它方言区的使用情况,可作为新疆曲子源流于西北小戏小曲的一个旁证。曲子使用的语音、叠音词、方言熟语、词缀、方言疑问代词和语气词也充分说明曲子语言的口语化和生活化。叠音词有很强的节奏感,它们大多不在北京话中使用,但在描摹性状、情感方面比普通话更准确。新疆曲子语言以俗为美,使得它从形成至今深受当地群众所喜爱。第四,描绘了新疆曲子语言的修辞手法。曲子为取得理想的艺术效果,在表演中使用了一些戏曲性的修辞手段。曲艺演员通常利用“打诨”的喜剧效果来吸引观众,常用手法有:过分的夸张、使用荒诞的语言、大量运用方言土语、利用误听制造笑料。曲子还使用比喻、夸张、借代、对偶、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格。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了演出的传播效果。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论文还进一步研究了曲子形成的背景及与陕西眉户、兰州鼓子、甘肃各地小曲的渊源关系。由于对新疆曲子语言研究带有学科交叉性质,同时在资料收集与田野调查方面存在不足,理论分析也有待提高。因此,文章虽然提示了曲子语言基本面貌及相关特点,在新疆曲子研究方面做了自己的努力,但仍然只是阶段性结论,还需进一步探讨。同时,希望这一研究能为保护新疆的地方戏曲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推动作用。
韩书庚[3](2019)在《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研究 ——以五十种白话报刊为中心》文中指出清末民初处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语言现象丰富多彩,呈现出鲜明的过渡性和时代性。此阶段汉语的发展是渐进的、缓慢的,新旧并存形式较多。这一时期的白话是汉语发展历史上相当重要的阶段,其中白话的主要实践方式是以大规模白话报刊为主导。清末民初时期存在数百种白话报刊,语言通俗易懂,语料价值较高,对于研究清末民初的语言面貌及汉语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选择《中国白话报》、《京话日报》等五十种白话报刊为语料来源,对其中存在的同素异序现象进行详细而深入地考察,我们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将其称为同素异序构式,即由相同语素组成的可异序的构式。本文对此构式的共时面貌与历史演变等方面进行系统考察,同时还阐释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产生的动因,并就同素异序构式与辞书编纂进行探讨。除“绪论”和“结论”两个部分外,全文共分八章。“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语料来源。选题价值方面,有助于汉语同素异序构式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清末民初这一过渡时期的语言研究,为汉语史的断代分期提供重要参考。研究思路方面,通过共时与历时、描写与解释、定量与定性、本体与应用等多维视角进行考察。第一章对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进行概述。首先对术语进行界定,使用“同素异序构式”这一术语的原因是试图用有限的格式说明复杂的语言现象。考察发现,同素异序构式在清末民初时期具有普遍性和能产性,其分布较为广泛,一方面体现在不同的结构类型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既有双音节同素异序构式,也有四音节同素异序构式。第二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法考察。语法分析是同素异序构式考察的基础,对于两序的结构类型,大多数呈现出为“并列式+并列式”,这说明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以并列式为主,这是同素异序构式的原型范畴。其次为“偏正式+偏正式”,我们发现此类同素异序构式均为“定中式+定中式”,没有“状中式+状中式”,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注意的焦点不同是造成双序均为偏正式同素异序构式的认知因素。其他结构类型还有“主谓式+动宾式”等类型。AB与BA的语法属性以相同为主导,实词类占据主导,分别是动词类、名词类、形容词类,其中动词类同素异序构式最多。虚词类只占极少数,并且仅限于副词类和连词类两类。少部分同素异序构式的语法属性相异,具体而言呈现出“动词性+名词性”语法属性的差异。第三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义考察。同素异序构式的两序在意义上呈现出三种类型:等义同素异序构式、近义同素异序构式及相关义同素异序构式。等义同素异序构式指意义完全相同,且两序可进行替换的同素异序构式,在意义上占据主导位置。近义同素异序构式指AB与BA理性意义基本相同,而在语法意义或色彩意义上有些差别的构式;相关义同素异序构式指AB与BA的意义有一定联系,其中一式陈述动作行为,另外一式指称事物对象。清末民初不同的同素异序构式之间形成的语义场分为动作语义场、物象语义场、指人语义场、时间语义场、心理语义场、方位语义场等。其中以动作语义场为主。从语义角度而言A与B的素义关系按数量多少依次为同义、异义、类义、反义四类。第四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用考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根据是否受到修辞因素的影响可为固定同素异序构式和临时同素异序构式两种类型;根据根据来源标准可分为本土同素异序构式和外来同素异序构式;根据时代标准分为承继同素异序构式和新生同素异序构式;根据双序使用的数量比较可分为两类,大多数以其中一序为主导,少数双序使用基本一致。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的语用体现出较为鲜明的时代性,这与此阶段处于汉语的过渡时期密不可分。第五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历时考察。通过对清末民初与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同素异序构式进行比较,阐释汉语同素异序构式的历时发展规律。考察发现,清末民初时期由于承继了近代汉语的较多同素异序构式,因而两个阶段出现了许多共同出现的同素异序构式。同时,清末民初与近代汉语相比又新生了一些同素异序构式。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发展到现代汉语具体分三种类型:双序消亡;一序承继,一序消亡;双序承继。双序消亡有的是旧事物与对象的消亡引起,还有的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引起表示同一概念的名称的改变。一序承继、一序消亡的稍占优势,这也从侧面说明清末民初语言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消亡的一序主要集中在等义的同素异序构式上,历史发展必须淘汰其一,以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双序承继说明同素异序构式在汉语历史发展中具有连续性。从汉语史角度而言,汉语同素异序构式的数量呈现由少到多再到少的发展趋势。第六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个案考察。本章我们各选取名词、动词及形容词若干组具有代表性的同素异序构式进行考察。首先先阐释每组同素异序构式的共时面貌,然后从历时角度探讨同素异序词构式的形成时间、发展以及历时演变的规律。考察发现,双序承继的同素异序构式皆经过意义分化的发展阶段。第七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产生的动因。具体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种。内部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复音化为同素异序构式的产生提供背景条件,同义语素大量共现,为同素异序构式产生提供物质基础,汉语不同构词法之间的转换为同素异序构式产生提供构词条件。同素异序构式的修辞因素包含押韵平仄的促动、作家的个人语言风格的影响等方面。外部的因素表现在,同素异序构式还与汉民族的对称性和联想式的整体性思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有的与封建社会有较大关联,还有的与文白转型有关。第八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与辞书编纂。清末民初时期作为同素异序构式大量出现的重要阶段,考察其在《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收录情况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我们从丰富词条、订正释义、补充义项、提前书证、补充孤证等方面进行详细而深入地考察,以有助于相关辞书的编纂与修订。“结论”部分概括全文的主要观点。同素异序构式的大量存在是清末民初汉语过渡阶段的典型特征,这一构式在共时面貌和历时演变上具有重要的规律。从汉语史角度而言,同素异序构式呈现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阶段,呈现出由不规范到逐渐规范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和今后有待研究的课题。
韦照周[4](2017)在《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狄更斯代表作品在中国的汉译历史,对不同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狄更斯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其在中国的经典化之路。论文认为,狄更斯的作品进入中国看似偶然,实则是与当时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条件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都十分地活跃,究其原因,作者认为,这是因为狄更斯的作品总是能够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使然。狄更斯关注下层人民的疾苦,对上层资产阶级冷嘲热讽,极尽挖苦,他的这种极富人道主义精神的创作立场,连同他的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生动有趣的场景描写,一直给中国的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很多现代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都是因为狄更斯的这种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在老舍身上体现最为明显。由于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作品所特有的艺术魅力,狄更斯一直是最受中国文学研究者和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他们的厚爱把狄更斯推上了经典。论文正文第一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以狄更斯代表作品DavidCopperfield的三个代表译本的出版时间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总结了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情况。在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时期,狄更斯的作品就开始在中国被大量译介,以林纾为代表的译者们所采用的大多都是实用性的翻译策略,而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评介也大多是介绍式的,鲜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在这之后直到“文革”,意识形态的影响表现明显,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普遍受到排挤,但狄更斯作品因为关注底层人生而持续得到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人们又重新发现了狄更斯作品的独特魅力,加上商业经济的影响,狄更斯作品的译介和出版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而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也为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拓宽了新的路子。论文正文第二章以狄更斯的代表作DavidCopperfield为例,根据翻译比较美学的相关理论,从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原作语体风格的再现效果以及译本中的文学形象变异三个方面对该作品的三个译本(林纾译本、董秋斯译本和张谷若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导致三个译本产生差异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从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来看,林译文笔精美,情真意切;董译充满异国情调;张译表达娴熟,文法老道。从原作语体风格的再现效果来看,林译展示的是文言文的美,与原作相去甚远;董译带给读者的是欧化特点明显的白话文,能够展现原作的部分风格;而张译则是用地道的现代汉语,通过灵活变通,较为完美地再现了原文的语体风格。从译本中的文学形象变异现象来看,林译变化最为明显,董译次之,张译最能完整再现原作的各类形象。通过比较,作者认为,在文学作品的译介和接受过程中,社会文化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意识形态的操控作用也会对译本的最终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翻译文学作品的接受情况。本章最后还总结了文学翻译与文化互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反思以David Copperfield为代表的狄更斯作品在中国译介与接受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文化语境、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传播媒体的发展变化都对这些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接受产生过较为深远的影响。论文正文第三章以老舍为例,从叙事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狄更斯对现代中国作家的影响,包括市井叙事与底层书写、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技巧即喜剧手段及其效果。狄更斯以伦敦为创作出发地,详细描写了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各行各业人们的遭遇,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各具特色,在叙事上善于通过滑稽、讽刺和幽默的办法制造喜剧效果,这些都对老舍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当然,老舍也在模仿狄更斯的基础之上对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表现在于:较之狄更斯,老舍作品的人物更为丰满,情感更加真实、故事也更具现实意义。论文正文第四章总结了一百多年来,狄更斯在中国的经典化之路。作者认为,这其中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决定因素,包括作家本人在英国的经典地位、作家的人格魅力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中国狄更斯研究者的推动作用和大众读者对狄更斯的热爱。在进入中国之前,狄更斯在英美等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文化资本,这为他在中国的经典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个人的奋斗历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好人自有好报,他的那些笑中带泪的温情和感伤使得他的作品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成为抚慰人们心灵的一味良药。中国的狄更斯研究者对狄更斯作品的这种道德和情感的力量非常看重,同时也很重视它们的现实主义特色和人道主义思想。相对而言,普通大众读者则更看重阅读过程中一时一地的反应,这种自发的随感式的共鸣是狄更斯深得中国读者热爱的表现。这种热爱是狄更斯成为经典的重要保证。通过对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接受、影响以及经典化进行梳理、总结,我们发现,文学作品的翻译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它往往同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文化语境、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元系统。受其影响,译者往往会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进行一定的改写,这是译者应对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的一种策略。这种创造性的叛逆通常会对文学作品的名声具有一定的操控作用。一旦满足了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翻译文学作品便能够在译入语国家中得到传播,被广泛接受,或者更进一步,经过读者的不断解读和推动,成为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旅行形式,翻译活动活跃的时候往往也是其对本土文学影响最为明显的时候。当然这种影响并不是压倒性的,因为本土的文学作家总是能够在接受影响的同时努力进行发展和超越,以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也符合影响的自然规律。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社会文化语境决定了文学翻译的发生、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译本的最后形态,因此在讨论文学翻译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囿于直译和意译、忠实和叛逆以及通顺和不顺等这些表面的问题。而是要深入到这些问题的背后,找出隐藏在它们身后的更具深远意义的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而这也是翻译研究中最值得深入挖掘、探讨的内容。
刘丽[5](2017)在《宋代饮食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饮食诗是以食事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宋代是我国饮食文化的昌盛时代,随着饮食业的发展和时代审美趋向的变迁,士大夫对饮食的兴趣空前浓厚,饮食创作亦出现如日中天的繁荣景象。宋代诗人几乎没有不提及饮食的,他们写食材、叙过程、谈感受,在诗中乐此不疲地展示与食事相关的一切内容,并从中寄寓深刻的情感。对日常饮食的描写是宋诗世俗化的重要表现,为我们了解宋代社会风尚和士人性情心迹提供了史志阙失的形象化视角。与前代相比,宋人的创作有哪些传承与新变,他们面对饮食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在艺术表现上有怎样的追求,又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特质,这是本论文要探索的主要内容。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追溯宋前饮食诗的创作情况,分三部分,简述先秦(以《诗经》、《楚辞》为例)、魏晋六朝、唐代饮食题材诗歌的创作和发展。这是一个从背景衬托到专题吟咏、从礼乐文化呈现到个人情感表达、从贵族饮食虚写到士大夫饮食实录的缓慢过渡。第二章阐述宋代饮食书写的时代文化背景。指出人才的流动、党争的频繁促进了宋代饮食诗的书写;在饮食书写中渗透着庶族文化的影响和务实重用的审美趋向;而饮食业的发展为饮食诗创作提供了现实物质基础。第三章揭示宋代饮食诗的主题意蕴。和前代相比,宋人创作饮食诗的态度更加端正,本着自觉的记录意识,他们在具体描写中表现出写实的倾向,这使饮食摆脱了以往的配衬地位,成为一种物事被专门记述。他们不仅有意识地赞美地方名食,还在其中寄寓对故乡、亲友的思念,对政治、人生的感慨。第四章探讨宋代饮食诗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表现。宋人善于将饮食生活、艺术审美与诗词创作结合起来,使宋代饮食诗表现出美、雅、趣的特点,显示了宋人对饮食美学的独特追求。第五章为个案研究。以梅尧臣、苏轼、陆游为例,辨析他们的饮食观和诗中的饮食意趣。第六章考察宋代饮食诗与宋代文化的双边关系,包括文人饮食观和文学观之间的联系。
曾李[6](2014)在《反义词“好”、“坏”的对称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着世界语言中一对基本的反义形容词“好”、“坏”展开,以标记理论、“两个三角”理论、“主观视点”理论、“小句中枢说”理论为指导,基于大型语料库对“好”、“坏”的对称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与分析,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注重新语料的发掘以及新角度的拓展,深挖这类反义词对称性纠结背后的原因。本文共分为七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采用的理论方法作了一定的梳理和叙述。对于“好”、“坏”的对称性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现有研究已涉及到了这一问题但还不是很全面透彻,本文即对“好”、“坏”的对称性情形作尽可能细致入微的描写以及进一步的阐释,将反义词的对称性研究推向深入。第二章主要对“好”、“坏”在词汇层面上的对称性进行研究。“好”和“坏”的中心意义是对称的,而由此扩展出的边缘意义是不对称的。无标记项“好”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有标记项“坏”。根据儿童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好”的习得是先于“坏”。在构词上,“好”倾向于前置构词,“坏”倾向于后置构词,二者构成的词语有定中、状中、动补、重叠等多种类型,表现出“形式和语义基本对称”,“形式对称,语义部分对称”,“形式对称,语义不对称”,“形式和语义均不对称”四种对称分布情况,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着一种扭曲关系。第三章主要对“好”、“坏”在句法层面上的对称性进行研究,重点考察的是“好”、“坏”在定语和补语两个典型位置的对称纠结。定语位置上的“好”、“坏”具有满意度评价和功能性评价两类评价功能,名词中心语[+两面性][+主观性][+功用性]的语义特征对定语位置上“好”、“坏”的对称性起主要制约作用。补语位置“好”、“坏”的形式与语义的匹配情况多样,主要有句法分布形式对称,语义也对称,语义指向为同一对象(动作施事、受事、动作本身),句法分布形式对称,语义不完全对称,句法分布形式和语义均不对称三种分布情形。“好”、“坏”义项的不对称,使用频率的差异,搭配动词的语义倾向以及人们的趋利心理等共同制约着“v好”、“V坏”二者的对称性。主语位置“好”、“坏”形式与语义是基本对称的,谓语位置的“好”、“坏”在评价身体健康与否时是对称的,动态用法“好/坏起来”、“好/坏下去”是对称的。状语位置上的“好”、“坏”是完全不对称的,有时与“好”相对称的是“难”。当“好”、“坏”在句中充当独立成分时,“好”的功能比“坏”丰富,二者也是不对称的。第四章对“好”、“坏”在一些特定格式中的对称性进行研究。首先“好”、“坏”常对举出现,此时“好”、“坏”都是对称的,对举结构表达周遍含义。我们主要分析了并列式词语“好坏”、“v好V坏”、“好”和“坏”在同一句法位置的共现、否定对举式、以及成语俗语中二者的对称性情形。其次,非定量形容词“好”、“坏”在记量方式上是不完全对称的,“稍微+形容词”这一客观微量表达排斥贬义词“坏”的进入,在中量、高量、极量的表达上“好”和“坏”都是对称的;在主观记量方式中,“好”不能进入微量表达方式“有点儿+形容词”,“坏”没有中量表达式,而二者在高量和极量表达中都是对称的。在疑问句中,无标记项“好”的询问域是大于有标记项“坏”的。在各种类型的比较句中“好”、“坏”是基本对称的。另外,“好”还生成了“好+不+形”、“好个……”等特定构式。最后,对“好”、“坏”构成的各类重叠式以及在方言中的表现也作了对称性考察,二者也是不对称的。同时,在大量真实语料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不同语体中“好”、“坏”的使用也是极不平衡的。第五章对“好”、“坏”的对称性进行了历时考察。“好”、“坏”出现时间均较早,且“好”先于“坏”。在进一步的语义演变过程中,二者呈现出不同的轨迹,“好”的意义和功能渐趋丰富,“坏”的意义和功能发展相对缓慢,历时发展的不平衡能够很好地说明共时层面的一些不对称问题。接着通过对“好比”、“正好”、“好看”、“幸好”、“好生”、“X坏”等词语的语法化和词汇化现象考察,可以知道现代汉语“好”和“坏”的诸多不对称有着历史的原因。第六章对“好”、“坏”呈现出的对称性纠结现象进行解释。首先,从语言系统内部来看,语言系统的经济性要求语言符号的使用尽量达到最大性价比,无标记项“好”承担的义项要多于有标记项“坏”,语言表达的经济性是指在人们进行言语表达时采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表形式表达尽可能多的语义内涵,“好”、“坏”的反义对称类推构词符合省力要求。同时,关联标记模式和“语义和谐律”也制约着“好”、“坏”的运用。其次,从语言外部原因来看,人们趋利避害、求好排坏的认知心理倾向也对“好”、“坏”不对称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会话中的“礼貌原则”驱使人们有时会回避消极词语“坏”,采取含蓄婉转的表达,这些都是造成“好”、“坏”纠结的对称性现象的原因。第七章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明确本文的创新之处,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忽培元[7](2012)在《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序曲踏遍青山,两位开国老部长国庆观礼重逢,天安门上欣然回望旭日初升……1995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六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首都北京华灯齐放,人们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八点多钟,江泽民、李鹏等中国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各届代表和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观赏节日焰火。在这举国同庆,万众同乐,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新中国
王美雨[8](2012)在《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及满语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子弟书是指起源于乾隆时期,流行于清末民初的一种说唱文学。它的语言形式生动活泼,所具有的大量词语尤其是方言词语、满语词,对清代中晚期的词语研究乃至整个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着其它白话文献资料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到目前为止,车王府藏子弟书中的词语资料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近乎空白,是同类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的方言词语和满语词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并由此揭示其对于词汇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另外,论文对子弟书中提及的清代民俗文化的研究,可以为今人了解子弟书创作时代的民俗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描写、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引证语料准确性的前提下,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的方言词语、满语词作封闭性的数量统计。在与子弟书创作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对并查阅现行辞书及相关着作的基础上,最终确定车王府藏子弟书中的哪些词语是方言词语或者满语词。对各词类的方言词语进行量化分析,并根据其词类特点作相应的分析、描述。对满语词的构词方式及意义进行分析、描述。除以上研究方法之外,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结合词汇学、方言学及语法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力求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的这两类词做出系统详细的研究。本论文主体结构如下:绪论部分首先对子弟书的起源形式、内容、版本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指出子弟书并不单是由一种艺术形式延伸而生,而是起源于军队,由旗人士兵创作的一种演唱形式。后由于受昆腔、高腔影响,其曲调逐渐分为东城调、西城调,成为一种可用不同形式的鼓作为伴奏乐器的说唱文学形式。在子弟书的内容方面,本文对改编自以往文献着作和描写当时世俗生活的两部分子弟书的特点都进行了详细论述。在子弟书的版本方面,指出抄本是子弟书流传于世的主要版本形式。这些研究,对于从整体上把握子弟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次对车王府藏子弟书进行了整体研究。从车王府藏子弟书的作者及其创作目的,子弟书的内容及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从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成果出发对车王府藏子弟书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指出车王府藏子弟书在语言研究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空间。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概况”本章对方言词语的定义及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的特点进行了论述。首先,对方言词语的定义进行了论述,指出方言词语是和通语有着明显差别,流行于一个或几个方言区的词语。其次,通过研究,指出车王府藏子弟书中的方言词语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存在一词多形现象;二是存在离合词;三是很多方言词语已退出历史舞台。在总结出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方言词语具有以上特点的同时,结合车王府藏子弟书中具体方言词语对每个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说明,进而揭示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方言词语的独特性。最后,对词语结构和词类的划分标准进行了探讨。在词语结构方面,采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教研室编着的《现代汉语》中的观点,将其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部分。合成词分为“词根+词根”“词根+词缀”两种,其中“词根+词根”又分为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补充式及重叠式等6种。在词类划分方面,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主,兼以参考其形态和意义。并对本文所要研究的方言词语的各词类的内容进行了概述。第二章“车王府藏子弟书名词性方言词语研究”首先从音节及词语结构特点等方面从整体上对名词性方言词语进行了研究。其次从语义方面对名词性方言词语进行了分类研究,充分揭示了车王府藏子弟书中名词性方言词语在语义方面所存在的特点,即以有生名词为主,在有生名词中,又以称谓词居多。第三章“车王府藏子弟书动词性方言词语研究”首先指出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的动词性方言词语进行研究时所依据的动词界定标准,并从整体上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的动词性方言词语的音节及词语结构特点进行了论述。其次对动词性方言词语中单纯词的语义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连绵词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最后对动词性方言词语中双音节合成词结构及多音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统而言之,本章从不同的侧面探讨并揭示了车王府藏子弟书中动词性方言词语的特点。第四章“车王府藏子弟书形容词性方言词语研究”首先探讨了形容词的界定及分类标准。其次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形容词性方言词语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揭示其在音节、词语结构方面的特点。最后,从词语结构特点和语法特征两方面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形容词性方言词语的次类进行了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充分揭示了车王府藏子弟书中形容词性方言词语的特点第五章“车王府藏子弟书副词性方言词语研究”首先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副词性方言词语的音节及词语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次对这些副词性方言词语的次类进行重点研究,通过研究,揭示这些次类的语义及语法特征第六章“车王府藏子弟书其它词性方言词语研究”首先从定义和语法特征等方面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量词性方言词语进行了研究。其次从语法功能等方面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代词性方言词语进行了研究。最后从实词和虚词的角度出发,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的一些数量不多的其它词性的方言词语进行了研究。第七章“车王府藏子弟书满语词研究”首先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满语词的概况进行了研究,指出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有大量满语词的原因及不同阶段子弟书中满语词的特点。其次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满语词的构词方式进行了研究。根据其实际情况,将其分为音译词、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两类,并对每一个满语词作出了构词方式的归类及详细的词义解释。最后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满语词的意义范畴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满语词进行研究时还存在的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第八章“车王府藏子弟书词语研究对辞书编纂的贡献”从增补词条、补充义项、提前书证及提供书证等四个方面指出了车王府藏子弟书词语研究对《汉语大词典》编纂的作用。结语指出对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方言词语、满语词进行的研究,可以揭示出对流行于一定时间的说唱文学中的词语进行研究是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并对这种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进行了阐释。以期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及清代民俗文化的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
吴克敬[9](2011)在《爱在高原》文中研究说明有一位姑娘,走过了雪山,轻轻的脚步温暖了草原……有一位姑娘,走过了雪山,灿烂的微笑美丽了草原……——摘自《爱的怀念》天是蓝的,是那种不身临其境就想象不到的蓝,云是白的,是那种不身临其境就想象不到的白……
刘成章[10](2011)在《槐树槐》文中提出1那当然是十分久远的事情了,那时候,光绪年间的风,忽撩忽撩地吹动着中国男人的猪尾巴似的恶心辫子。有一天,一个年轻的赶车人在路边喊:"哎——!老李家!"我的一个祖先便在田畔上拄着锄头应声了:"听见了!你说,什么事?"赶车人说:"我二舅叫我问你们一声,明儿个能不能把你们的骡子借用一下?"我的祖先便慷慨应承:"行!叫你二舅明儿一早就来拉吧!"这一幅情景,现在自是已然变得极为模糊了,有如一张早已发黄了的斑斑驳驳的照片,被珍贵
二、今冬羊肉为何有点儿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冬羊肉为何有点儿肥(论文提纲范文)
(1)今冬无雪(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2)新疆曲子剧本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材料 |
四、理论依据及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疆曲子概述 |
第一节 新疆曲子基本情况 |
一、新疆曲子的界定 |
二、新疆曲子的表演形式 |
三、新疆曲子的主要剧目及分类 |
第二节 新疆曲子的形成 |
一、新疆曲子形成的背景 |
二、新疆曲子的主要流传区域 |
三、新疆曲子的传播方式 |
第三节 新疆曲子与陕甘一带小戏小曲对比 |
一、新疆曲子与陕西眉户对比 |
二、新疆曲子与甘肃地区小戏小曲对比 |
三、新疆曲子与兰州鼓子对比 |
第四节 新疆曲子的发展 |
一、建国之前的发展 |
二、建国后的发展 |
小结 |
第二章 新疆曲子语言的戏曲音乐特征 |
第一节 曲本唱词分析 |
一、词式 |
二、句式 |
第二节 曲子的音韵分析 |
一、曲子的韵部 |
二、曲子的声调 |
小结 |
第三章 新疆曲子语言的程式化特征 |
第一节 曲子文本的程式表现 |
一、音韵程式 |
二、衬词程式 |
三、句式程式 |
四、主题创作程式 |
第二节 “把”字句的程式化表现 |
一、“把”字句在新疆曲子中的使用情况 |
二、“把”字句程式化的原因 |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曲子语言的方言特征 |
第一节 新疆曲子的方言语音分析 |
一、声母使用情况 |
二、韵母使用情况 |
三、声调比较 |
第二节 新疆曲子剧本中的方言词分析 |
一、曲子剧本中的方言词 |
二、曲子剧本中的承传词 |
三、曲子剧本中的叠音词 |
四、曲子剧本中常用的方言词缀 |
五、曲子剧本中的方言疑问代词和语气词 |
第三节 新疆曲子剧本中的方言熟语分析 |
一、曲子剧本中的谚语 |
二、曲子剧本中的歇后语 |
三、曲子剧本中的詈语 |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曲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
第一节 使用“打诨”的手法 |
一、曲子“打诨”语言的表现形式 |
二、曲子运用“打诨”的功能意义 |
第二节 修辞格的使用 |
一、曲子中修辞格的表现形式 |
二、修辞格在曲子中的艺术作用 |
小结 |
结语 |
一、新疆曲子剧本语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研究 ——以五十种白话报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价值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 |
五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概述 |
一 同素异序构式的界定 |
二 同素异序构式的类型 |
三 同素异序构式的分布 |
四 同素异序构式的特点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法考察 |
一 同素异序构式的结构类型 |
二 同素异序构式的语法属性 |
三 构式中A与B的语法性质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义考察 |
一 同素异序构式的意义类型 |
二 同素异序构式中的语义场 |
三 构式中A与B的语义关系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用考察 |
一 同素异序构式的语用类型 |
二 同素异序构式的来源分类 |
三 同素异序构式的时代分类 |
四 同素异序构式的两序数量比较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历时考察 |
一 与近代汉语同素异序构式比较 |
二 与现代汉语同素异序构式比较 |
三 同素异序构式的历时演变规律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个案考察 |
一 名词同素异序构式 |
二 动词同素异序构式 |
三 形容词同素异序构式 |
第七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产生的动因 |
一 内部因素 |
二 外部因素 |
小结 |
第八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与辞书编纂 |
一 丰富词条 |
二 订正释义 |
三 补充义项 |
四 补充书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一览表 |
附录二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存亡情况一览表 |
附录三 《汉语大词典》所收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综述 |
二、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策略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以David Copperfield为例 |
第一节 1908年:林纾的《块肉余生述》 |
第二节 1947年:董秋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
第三节 1980年:张谷若的《大卫·考坡菲》 |
第二章 狄更斯作品翻译比较研究:以David Copperfield为例 |
第一节 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 |
第二节 译本呈现的不同语体风格 |
第三节 不同译本风格产生的文学形象变异 |
第四节 对狄更斯作品翻译比较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第三章 狄更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老舍为例 |
第一节 狄更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总论 |
第二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市井叙事与底层书写 |
第三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人物形象塑造 |
第四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喜剧手段与效果 |
第五节 老舍对狄更斯的继承、发展与衍变 |
第四章 狄更斯在中国的经典化 |
第一节 经典化的基础:狄更斯在欧美国家的崇高地位 |
第二节 经典化的重要条件:狄更斯及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
第三节 经典化的促进力量:中国狄更斯研究者的推动作用 |
第四节 经典化的有力保证:中国读者对狄更斯的热爱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5)宋代饮食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选题范围 |
第一章 宋前饮食诗概论 |
第一节 饮食诗的溯源 |
一 《诗经》中的饮食描写 |
二 《楚辞》中的宴饮描写 |
第二节 汉魏六朝饮食诗 |
一 汉魏六朝时期的酒事与诗歌创作 |
二 其它饮食入诗情况 |
三 贫士之歌—陶渊明的饮食书写 |
第三节 唐代饮食诗 |
一 唐代饮食诗的演变 |
二 唐代饮食创作的过渡意义 |
第二章 宋代饮食诗的创作机缘 |
第一节 宋代饮食诗创作的政治因素 |
一 人才的流动与饮食创作 |
二 党争的频繁与饮食创作 |
第二节 宋代饮食诗创作的社会文化氛围 |
一 重世俗、务实用的时代心理 |
二 宋代饮食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宋代文人的饮食生活 |
一 酒宴聚会与饮食诗创作 |
二 友朋酬唱赠答与饮食诗创作 |
第三章 宋代饮食诗的主题意蕴 |
第一节 记物—宋代食录 |
一 就物写物之作 |
二 地方食录 |
三 节俗食录 |
第二节 达情—宋代饮食诗的情感内涵 |
一 家乡之思、亲友之念 |
二 国运之忧、时政之叹 |
三 身世之感、人生之悟 |
第四章 宋代饮食诗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表现 |
第一节 宋代饮食诗之美 |
一 宋诗中饮食美的表现 |
二 展示饮食之美的艺术手法 |
第二节 宋代饮食诗之趣 |
一 谐趣 |
二 俗趣 |
三 理趣 |
第三节 宋代饮食诗之雅 |
一 食材、食味等的选取 |
二 用语的化俗为雅 |
三 情怀的抒写与意境的提升 |
第五章 宋代饮食诗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梅尧臣饮食诗的创作及意义 |
第二节 苏轼饮食书写中的生命意识 |
第三节 陆游饮食文化述论 |
第六章 宋代饮食诗和宋代文化 |
第一节 宋代食风新变与诗歌演进 |
一 饮食选材与宋诗新境 |
二 烹饪技艺与宋诗新貌 |
三 宋人味观与诗歌审美 |
第二节 宋诗中的蔬食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
一 与官场相对立的蔬食意象 |
二 代表人格修养的蔬食意象 |
三 蕴含释道文化的蔬食意象 |
四 余论 |
第三节 宋代文人对南食的态度与文化转型 |
一 从不适到接受 |
二 从“全身斯为孝”到“值那一死” |
三 从“常惧染蛮夷”到“天下无正味” |
四 结语 |
第四节 宋代以食喻诗略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反义词“好”、“坏”的对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题的研究意义 |
1.2 论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宏观研究——反义形容词的对称性研究 |
1.2.2 微观研究——反义词“好”和“坏”的对称性研究 |
1.3 论题的研究对象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理论背景和方法 |
1.5.1 理论背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好”和“坏”词汇层面上的对称性 |
2.1 “好”和“坏”的义项对比 |
2.2 “好”和“坏”的使用频率差异 |
2.3 “好”和“坏”的习得顺序 |
2.4 “好”和“坏”构词的对称性 |
2.4.1 定中式 |
2.4.2 状中式 |
2.4.3 重叠式 |
2.4.4 动补式 |
2.5 小结 |
第三章 “好”和“坏”句法层面上的对称性 |
3.1 “好”和“坏”充当定语时的对称性 |
3.1.1 “好”和“坏”构成的定中结构的语法特征 |
3.1.2 定语位置上“好”和“坏”的语义特征 |
3.1.3 “好”和“坏”与名词组合的对称性 |
3.1.4 “好”和“坏”与名词组合的对称规律 |
3.2 “好”和“坏”充当补语时的对称性 |
3.2.1 “V好”、“V坏”的对称性分布 |
3.2.2 补位“好”和“坏”前的动词类型 |
3.2.3 小结 |
3.3 “好”和“坏”充当主语时的对称性 |
3.4 “好”和“坏”充当谓语时的对称性 |
3.5 “好”和“坏”充当状语时的对称性 |
3.6 “好”和“坏”充当独立语时的对称性 |
第四章 “好”和“坏”在特定格式中的对称性 |
4.1 “好”和“坏”的对举格式 |
4.1.1 并列式词语“好坏” |
4.1.2 “V好V坏”式结构 |
4.1.3 小句列举式 |
4.1.4 否定对举式 |
4.1.5 成语俗语中“好”和“坏”的对称性 |
4.2 “好”和“坏”记量方式的对称性 |
4.2.1 客观记量 |
4.2.2 主观记量 |
4.2.3 其他记量格式 |
4.3 “好”和“坏”在疑问句中的对称性 |
4.4 “好”和“坏”在比较句中的对称性 |
4.4.1 A跟/和/同/与B+一样+好/坏 |
4.4.2 A不如B好 |
4.4.3 A(没)有B(这么/那么)好/坏 |
4.4.4 越来越好/坏 |
4.4.5 越Adj/V越好/坏 |
4.4.6 比字句 |
4.4.7 A好/坏于(过)B |
4.4.8 “好/坏+点儿” |
4.5 “好”和“坏”在特殊构式中的对称性 |
4.5.1 “好(坏)是好(坏),……”构式 |
4.5.2 “好+不+形”构式 |
4.5.3 “好个……”构式 |
4.6 “好”和“坏”重叠式的对称性 |
4.6.1 双音重叠式“好好”、“坏坏” |
4.6.2 AABB式重叠“好好坏坏” |
4.6.3 “好A好B”重叠式 |
4.6.4 方言中“好”和“坏”的重叠式 |
4.7 “好”和“坏”语体选择的对称性 |
第五章 “好”和“坏”对称性的历时考察 |
5.1 “好”和“坏”的出现 |
5.2 先秦时期“好”和“坏”的用法 |
5.3 两汉时期“好”和“坏”的用法 |
5.4 魏晋南北朝时期“好”和“坏”的用法 |
5.5 唐宋时期“好”和“坏”的用法 |
5.6 元明清时期“好”和“坏”的用法 |
5.7 “好”和“坏”相关结构的词汇化及语法化 |
5.7.1 “好比”的历时检视 |
5.7.2 “正好”的词汇化与主观化 |
5.7.3 “好看”的语法化与主观化 |
5.7.4 “幸好”的历时检视 |
5.7.5 “好生”的历时演变 |
5.7.6 动补式“X坏”的词汇化 |
第六章 “好”和“坏”对称性的制约因素 |
6.1 语言内部的原因 |
6.1.1 经济性原则 |
6.1.2 语言演变的不同步 |
6.1.3 关联标记模式 |
6.2 语言外部的原因 |
6.2.1 认知心理原因 |
6.2.2 社会文化因素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8)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及满语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子弟书综述 |
一 子弟书起源争议概况 |
二 子弟书内容 |
三 子弟书版本 |
第二节 车王府及车王府藏子弟书 |
一 车王府 |
二 车王府藏子弟书 |
第三节 车王府藏子弟书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第四节 本论题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一 本论题的创新点 |
二 本论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概述 |
第一节 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方言词语特点 |
一 存在一词多形现象 |
二 存在离合词 |
三 某些方言词语具有暂时性 |
第二节 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结构及词类划分标准 |
一 方言词语结构划分标准 |
二 方言词语词类划分标准 |
第二章 车王府藏子弟书名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第一节 名词性方言词语音节及结构特点 |
一 音节特点 |
二 结构特点 |
第二节 名词性方言词语的意义分类 |
一 有生名词 |
二 无生名词 |
三 抽象名词 |
四 时间名词 |
五 专有名词 |
第三章 车王府藏子弟书动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第一节 动词性方言词语音节及结构特点 |
一 音节特点 |
二 结构特点 |
第二节 单音节动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一 与身体动作有关的动词 |
二 与社会活动有关的动词 |
三 与餐饮有关的动词 |
四 与动物活动有关的动词 |
五 与植物活动有关的动词 |
第三节 双音节动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一 词根+词根 |
二 词根+词缀 |
第四节 多音节动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一 三音节动词性方言词语 |
二 四音节动词性方言词语 |
第四章 车王府藏子弟书形容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第一节 形容词性方言词语音节及结构特点研究 |
一 音节特点 |
二 结构特点 |
第二节 形容词性方言词语次类研究 |
一 性质形容词 |
二 状态形容词 |
第五章 车王府藏子弟书副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第一节 副词性方言词语音节及结构特点研究 |
一 音节特点 |
二 结构特点 |
第一节 副词性方言词语次类研究 |
一 程度副词 |
二 时间副词 |
三 范围副词 |
四 情状方式副词 |
五 语气副词 |
六 否定副词 |
第六章 车王府藏子弟书中其它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第一节 量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一 量词定义及分类 |
二 量词性方言词语的语法功能 |
第二节 数量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第三节 代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一 代词性方言词语分类 |
二 代词性方言词语语法功能 |
第四节 其它词性方言词语研究 |
一 叹词 |
二 拟声词 |
三 助词 |
四 语气词 |
五 连词 |
第七章 车王府藏子弟书满语词研究 |
第一节 车王府藏子弟书满语词概况 |
一 车王府藏子弟书中出现满语词原因 |
二 不同阶段子弟书中满语词的特点 |
第二节 车王府藏子弟书满语词构造方式分类 |
一 音译词 |
二 音译满语后加注汉语语素 |
第三节 车王府藏子弟书满语词意义类属研究 |
一 官职名称范畴 |
二 一般称谓用语范畴 |
三 满族习俗范畴 |
第四节 车王府藏子弟书满语词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
一 部分词是否是满语词存在争议 |
二 部分满语词难以确定其意义 |
第八章 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及满语词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语言学价值 |
一 词汇学价值 |
二 辞书编纂价值 |
第二节 民俗学价值 |
一 反映子弟书创作时代的服饰文化 |
二 反映子弟书创作时代的饮食文化 |
三 反映子弟书创作时代的旗人婚俗文化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谢辞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今冬羊肉为何有点儿肥(论文参考文献)
- [1]今冬无雪[J]. 李知展. 青年文学, 2021(01)
- [2]新疆曲子剧本语言研究[D]. 马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研究 ——以五十种白话报刊为中心[D]. 韩书庚.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D]. 韦照周. 武汉大学, 2017(01)
- [5]宋代饮食诗研究[D]. 刘丽. 浙江大学, 2017(12)
- [6]反义词“好”、“坏”的对称性研究[D]. 曾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7]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J]. 忽培元. 中国作家, 2012(16)
- [8]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及满语词研究[D]. 王美雨. 山东大学, 2012(12)
- [9]爱在高原[J]. 吴克敬. 中国作家, 2011(22)
- [10]槐树槐[J]. 刘成章. 延河,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