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开发西部体育旅游资源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承根[1](2021)在《腾冲市旅游地产开发类型及产品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至2019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不断增长,从而说明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腾冲市是我国有名的风景名胜区,它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旅游地产发展前景广阔。但是,腾冲旅游地产的发展起步较晚,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论文从其开发类型和产品出发,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腾冲旅游地产进一步的发展寻找相应对策。论文选择了腾冲区域内的玛御谷温泉小镇、和顺古镇、启迪冰雪双创小镇、江东村古银杏生态小镇四个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并将其分别与省内外类似的成功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案例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炼成功案例中可借鉴之处。论文对腾冲旅游地产开发现状的总体特征进行评价:市场定位不清,启动引擎模糊;资源的共性利用,产品同质化显着;纵向挖掘不足,横向拓展乏力。针对四个分析案例所存在的问题,论文分别对其提出了优化对策,例如:对玛御谷温泉小镇功能分区进行优化,提出启迪冰雪双创小镇功能区产业之间进一步融合的策略,对和顺古镇的分区功能产品进行优化,提出江东村古银杏生态小镇反季节性旅游产品的策略。并在案例优化对策基础上,对腾冲旅游地产的整体发展提出了优化策略:以客户需求市场作为开发导向,加强区域内整体空间的规划和布局,开发的核心驱动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尚需完善区域内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打造优质产品提升城市品牌形象,进一步健全地方相应政策和监管机制,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下的开发策略。
盘劲呈[2](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陶琼[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旅游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旅游新时代,一次性、表面性和程式化的观光型旅游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于人们的需求,人们更青睐于身心的放松和愉悦,更希望在休闲度假型旅游中满足个性化、多元化、深层次的需求,逐渐从身体的旅行转向身心的放松[1],正是基于此,涵盖了养生、养老、医疗、文化、体育、互联网、教育等多样化业态发展的康养旅游应运而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产业无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同时报告中还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医养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康养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符合了人们健康、愉快、长寿的普遍价值追求,满足了人们多元深层次的旅游需求,从健康和旅游两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文化、物产等旅游资源。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康养旅游发展为对象,以米易县为研究区域,对米易县康养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级评价,对米易县康养旅游市场前景进行评价。通过对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条件进行SWOT分析、PEST分析,结合康养旅游常见发展模式及案例分析,提出构建“全域规划、全景建设、全时康养、全业联动、全面营销、全民共享”的“全域康养旅游”发展模式,全面引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期为其康养旅游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郭鹏[4](2020)在《延边体育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国家在体育产业上的迅猛发展,体育旅游这一旅游和体育融合的产业形式逐渐兴起。体育旅游有着集休闲、娱乐、观光、康体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特点,这迎合了人们逐渐转变的消费观念。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压力和体育旅游所能提供的身心放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极大的刺激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使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追捧,体育旅游这一产业形式也为诸多旅游城市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和收益。体育旅游业若要进步,离不开体育旅游资源的支撑,延边在体育旅游资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本文通过梳理得出,延边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不仅有深耕多年的民族民俗文化等人文体育旅游资源,还有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等众多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对延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研究,推动延边体育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国家旅游资源评价标准为导向,以延边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为目标,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专家意见,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了延边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梳理了延边体育旅游资源概况,通过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获得了本文关于权重值及评分值的数据,根据以上内容对延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通过模型计算了延边体育旅游资源的综合得分为6.0177分,按照国家标准可划入第三级优良级体育旅游资源。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延边体育旅游资源目前存在体育教育价值偏低、知名度不高、冬季体育旅游有待深挖、市场需求量有待刺激等问题,并结合评价分析结果为延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开发和强化景区体育功能,打造体育旅游业态;依靠民族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延边体育旅游品牌;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加强延边体育旅游资源整合,连点成线;加强运营和监管力度,建立常态体育旅游评价体系标准;利用科技助力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紧抓时代机遇,深挖冰雪体育旅游。
杨琴[5](2020)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经。一方面,旅游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旅游业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转型而衍生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是实施启动消费、强化投资、稳定出口等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举措。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和现代农业的价值延伸,乡村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俨然成为新一轮市场投资的热点。其三,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然而,经济效益差却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出开发火热但成长不足,进而资源开发泛滥、生态环境恶化、利益主体矛盾尖锐等问题。特别是在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作为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促进乡村旅游业高效、持续、生态与开放协调,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统一共识,研究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律,探究并实证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这是乡村旅游业供给创造需求的特殊性决定的;但相关文献的理论研究,却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发展阶段、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针对这种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供给行为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不足,本文运用半结构的田野实验方法,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结合微观博弈均衡及其拓展分析,我们揭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供给侧改革的投入产出规律,得出了资源特色和投资力度(有效投资)是决定乡村旅游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深入剖析了乡村旅游业成长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及其微观供给机制,顺着这种逻辑进路,本文深入展开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抓住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的差异化战略,发挥好经济发展、信息化、特色资源和政府保障等四个因素的正向显着性作用。最后,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位理论,本文给出了一个旅游业开发保护的特殊路径的案例分析,试图得出一种关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式理论描述。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业与传统产业的供需均衡不同,旅游业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犹如优秀作品能够创生自己的观众一样,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业供给也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基于乡村旅游业的特殊属性,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需从微观主体合作协调、中观产业效率协同到宏观政府调控等三个层面构建分析框架。(3)乡村旅游产业正处于全面提质、转型的关键期,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塑社会规范、转换价值结构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大压力,不仅受制传统社会规范的影响,就像乡村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乃至不愿被打扰的风俗习惯等;也受制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结构转换;更受制资源配置的比较效率,它们均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4)乡村旅游产业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公平分配、价值表达、资源获取及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等多方面的利益矛盾,亦制约着乡村旅游业发展。(5)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结论表明,全国仅有浙江省乡村旅游业质量值超过了“及格线”,多达23个省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测度值还未达到50%。(6)随着各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特别是多方参与人的讨价还价博弈的三类解的动态博弈解得出市场条件、市场预期制约、投资效率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等四因素,对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机制有显着性作用。(7)无论是静态效率还是动态效率,都显示省级行政区域之间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联度并不高,但综合效率呈现空间集聚效应。(8)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特色性资源、政府宏观调控对乡村旅游产业综合效率呈显着性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乡村旅游产业呈现显着性负向影响。(9)实践中大多数成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项目,本质上一定是跨学科背景的实践探索,而绝非某种单纯管理学的理论规划所能企及,景观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同乡村旅游业的普遍镜像案例,处理好景观与乡村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让微观主体产生合力,才会有助于乡村旅游业产业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体评价的提高,才会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富含政策含义,为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首先,坚持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挖掘资源优势,寻求差异化主题;注重主题升级,实现差异化价值创新;强化共创共生,营造乡村旅游业氛围。其次,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倡导政府简政放权;建立组织机构;构建合作平台;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再次,以完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如加快建设资源“权利”保护制度;制定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布局规划;监督保护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最后,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大无形要素的投入;加大社会资本的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政府税收激励。
吴小同[6](2020)在《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立和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召开,为我国山地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角度和新动能。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为依托,以玉龙雪山旅游区(包括玉龙雪山景区及周边景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产品适宜性开发相关文献,发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山地环境、旅游资源、用地规划方面的适宜性评价研究,对山地旅游产品是否适宜开发和开发程度如何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讨论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玉龙雪山旅游区为案例,对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程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山地旅游产品、产品开发适宜性等概念界定,选取RMP理论、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和山地垂直地带性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GIS软件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开发的主要因素,明确各个影响因子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玉龙雪山旅游区实际发展情况和游客对玉龙雪山的感知,分析玉龙雪山旅游区是否适宜开发山地旅游产品。为进一步明确适宜开发的产品类型,在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能区分产品类型评分标准的指标体系,研究玉龙雪山旅游区最适宜的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并提出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与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找出了影响玉龙雪山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从山地资源、山地环境、旅游市场、旅游开发条件四个方面探讨了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结果显示:山地资源适宜性权重最高(0.4670),山地环境和旅游市场次之且权重相同(0.1977),旅游开发条件权重最低(0.1376)。表明山地资源是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产品开发依托资源,又依存环境,同时也离不开旅游市场产生效益,从而实现山地旅游产品开发价值。而旅游开发条件是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性因素,交通、食宿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不再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2)计算出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分值为7.5089,属于“较适宜”类,为适宜开发区域。综合加权后,旅游市场评分最高(8.0929),山地环境(7.7009)、旅游开发条件(7.6159)次之,山地资源评分最低(7.1489)。比较综合加权后的评分与权重得分可知,旅游市场适宜性评分在“最适宜”这一区间,说明玉龙雪山旅游区现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具备适宜山地产品开发的市场环境。山地资源、旅游开发条件和山地环境评分均在“较适宜”一类,山地环境与旅游市场权重得分相同,说明对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程度相同。但综合评分相较低于旅游市场,说明山地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型产品开发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会不同程度的限制产品类型开发的选择性,而实际开发情况中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确实会受到海拔、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受限。旅游开发条件综合评分相对较高而权重得分最低,说明玉龙雪山旅游区具备了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能够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保障。山地资源综合评分最低而权重得分最高,权重得分高反映出旅游资源对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性,而综合得分最低说明实际开发中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资源-产品”转化率不高,旅游资源利用空间可进一步提高。(3)在玉龙雪山旅游区适宜开发山地旅游产品这一结论前提下,研究玉龙雪山旅游区不同类型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各类产品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观光游憩类山地旅游产品、文化艺术类山地旅游产品、运动康体类山地旅游产品、科研科考类山地旅游产品、娱乐体验类山地旅游产品、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其中观光游憩类、文化艺术类、运动康体类、科研科考类和娱乐体验类山地旅游产品分值均在3-4分之间,属于较适宜开发类型产品,表明这五类产品开发相对成熟,受喜爱程度相对较高,适宜深度开发。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得分在2-3分区间,属于一般适宜开发类型,但在政策导向和旅游亟需转型发展背景下,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前景是值得期待的。(4)针对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发展现状,提出:打造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主多元发展的山地“慢”旅游路径;构建山地研旅结合的地质科普、多元文化研学旅游基地;引入实景演艺创意理念,延长文旅产业链条,打造山地活力运动聚集地等路径。同时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各项政策,优化景区管理体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旅游园区,提升景区安全保障体系,保证旅游安全运营等策略。
倪晓春[7](2020)在《浙江省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认为生态体育旅游是当下最绿色的旅游方式,它是将生态、体育与旅游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新兴旅游模式,它引导大家重视体育旅游发展不当致使生态和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问题,倡导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体育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达到既满足人们参与感受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发展需要,又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本文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梳理国内外生态体育旅游的相关理论,对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基础性分析,详细调研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原因,探索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尤其是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庆元县,是皇帝赐名的福地,因生态而生、因香菇而旺、因廊桥而名、因乡村而灵秀,是一个既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迷人自然景观的美丽山城。庆元县拥有优质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香菇功夫、二都戏、剪纸等丰富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极具地方色彩。这些丰饶的资源和文化底蕴是发展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的基础和保障。为了提高资源的效益,笔者对庆元县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从旅游资源性质角度将其分为2个大类8个小类,对现阶段体育旅游活动内容与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并从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4个方面对资源开发进行基础性分析。对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是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的,从调查中发现庆元生态体育旅游产业在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营销工作不力、软硬件建设不够完善、安全管理与潜在发展不匹配、缺乏高素质、专门化的专业人才。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分析内在原因,探索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业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形成开发思路,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改善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赫小亿[8](2020)在《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滑雪旅游资源评价是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的一种。滑雪旅游评价体系是对所评价的地区里的滑雪旅游资源的优劣、组合情况以及组合后的优劣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比较。对滑雪旅游资源起到了对比、甄别和完善的作用,对于滑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根据评价体系对不同的滑雪旅游资源进行具体的,可操作的划分。构建科学、合理、准确的滑雪旅游评价体系能促进滑雪旅游资源更好的开发和滑雪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以评促强”的效果。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滑雪旅游成为了热门旅游项目。吉林省拥有丰富的滑雪旅游资源,但由于缺乏滑雪旅游资源评价的相关研究,导致了吉林省缺乏科学、合理、准确的滑雪旅游评价体系,使得滑雪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浪费资源、缺乏监管标准和“同质化”等问题。因此本文从供给侧和消费者满意度的角度出发,构建科学、合理、准确的滑雪旅游评价体系首先是丰富滑雪旅游资源评价的相关研究,其次是对旅游资源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最后是解决出现的问题,为滑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动态性、系统性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在前人研究的结果和深入分析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影响要素的基础上,选取了40个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指标,并构建了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从供给侧和消费者满意度的角度出发,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旅游大数据中心发布的年度冰雪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确立调查对象;再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处理问卷获得本文研究的原始数据;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评价方法来确定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和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通过将吉林省目前的滑雪旅游资源带入模型中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了对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影响最大的是滑雪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其次滑雪旅游开发条件,最后是雪区环境条件。其次,我们得出滑雪旅游资源要素的评价结果,其中康娱价值等三个要素在未来的滑雪旅游资源中开发当中将起到引导作用。再次,我们得出了滑雪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结果,其中客源市场等三个要素对未来滑雪资源选址考察和资源开发等起到了引导作用。最后,我们得出了雪区环境条件的评级结果,其中吉林省的雪区环境有适游期很长等优势,这对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和滑雪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激励作用。通过以上研究不仅促进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起到“以评促强”的效果,而且也是为其他地区的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高宏[9](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刘立军[10](2019)在《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在中国的冬季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如何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展开冰雪体育旅游深入研究。目前中国的滑雪人口只占比1%,滑雪运动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冰上项目的参与度也是发展缓慢。如何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的宏伟目标,唯有准确阐释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内涵,揭示冰雪体育旅游消费动因和消费特征,合理规划开发冰雪旅游项目才能成功兑现。研究对于丰富冰雪体育旅游理论,推动冰雪体育旅游建设,丰富冰雪体育旅游产品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研究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闲暇时间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以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调查对象,针对资源开发、管理等现状设计了“冰雪体育旅游消费者”“关于冰雪体育旅游产品需求”两份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冰雪体育旅游相关文件、管理策略,阐释了冰雪体育旅游内涵、价值、特征,实证研究了黑龙江、北京典型案例,提出了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认为:(1)分析冰雪体育旅游相关理论基础,并阐明冰雪体育旅游内涵属性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闲暇时间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界定旅游、体育旅游和冰雪体育旅游概念,进一步阐述冰雪体育旅游的内涵属性,包括其价值、功能和特征,为后续更加深入地研究奠定基础。(2)剖析我国冰雪体育旅游的消费动因,为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与出台为该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此外,伴随着我国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相关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基于微观层面来分析,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闲暇时间也逐步增加,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获得畅爽体验、获得社会认同则成为了旅游者的心理动因。(3)中国居民不同消费群体表现特征显着调查分析得出:不同性别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不管过去有无参加过冰雪体育旅游消费,对该产品未来的期望消费水平男性普遍高于女性,多数集中在100元以下消费;年龄高低与冰雪体育旅游消费水平之间表现为正相关性,各年龄段都有10%的人群未来愿意为冰雪体育旅游产品支付超过200元的消费;各种职业群体中20-30岁年轻群体占据半数,大多数人群对未来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集中在100元以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过去参加过冰雪体育旅游的高水平消费的人群比重不断增加,而低消费人去则在逐渐减少;与过去的消费需求相比,各不同职业人群未来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显着下降;城镇与市区居民有着相对较高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对冰雪体育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正相关的,不同收入的群体未来的期望消费水平都低于100元。(4)在时间和空间维度梳理冰雪体育旅游发展脉络,以黑龙江省和北京市滑雪旅游为实证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目前中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够,旅游产品单一;冰雪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稀缺;资金不足导致硬件设施较差,产品宣传促销力度不够。(5)针对我国冰雪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导向、运行机制、保障措施、营销策略和资源评价的发展策略实现冰雪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必须做到科学管理,管理的水平会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产生直接影响,科学管理缺位意味着无法实现高效的产品开发,也表示无法规范旅游市场的发展,资源配置的效率无法保障,政策导向不仅能使旅游企业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推进冰雪旅游产品运行机制,并通过制定相关保障措施规范市场行为,使企业灵活运用营销策略,政策导向、运行机制、保障措施、营销策略和资源评价五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二、对开发西部体育旅游资源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开发西部体育旅游资源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腾冲市旅游地产开发类型及产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旅游业发展背景 |
1.1.2 我国旅游地产发展前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国内外旅游地产研究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过程 |
1.3.5 案例选取 |
1.3.6 本文特色 |
第二章 旅游地产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旅游地产相关概念与特征 |
2.1.1 相关概念 |
2.1.2 旅游地产的特征分析 |
2.2 旅游地产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体验经济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超旅游”规划理论 |
2.2.5 产业创新理论 |
2.3 旅游地产开发类型及特征 |
2.3.1 居住型旅游地产 |
2.3.2 度假型旅游地产 |
2.3.3 商业型旅游地产 |
2.3.4 综合型旅游地产 |
2.3.5 文旅型旅游地产 |
2.3.6 旅游地产开发类型划分的总结 |
第三章 腾冲旅游地产的开发现状与特点 |
3.1 腾冲旅游地产宏观发展条件分析 |
3.1.1 区位条件 |
3.1.2 旅游资源特征 |
3.1.3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
3.1.4 腾冲发展旅游地产SWOT分析 |
3.2 腾冲旅游地产开发案例分析 |
3.2.1 腾冲玛御谷温泉小镇 |
3.2.2 腾冲启迪冰雪双创小镇 |
3.2.3 腾冲和顺古镇(特色小镇) |
3.2.4 腾冲江东古银杏生态小镇 |
3.3 腾冲旅游地产的开发特征与模式 |
3.3.1 腾冲旅游地产开发类型与模式 |
3.3.2 腾冲旅游地产的总体特征及评价 |
第四章 腾冲旅游地产的优化策略 |
4.1 腾冲玛御谷温泉小镇优化对策 |
4.1.1 优化空间布局 |
4.1.2 深化温泉主题性产品 |
4.1.3 合理优化住宅产品 |
4.1.4 功能区内优化配套产品 |
4.1.5 打造各种品味的温泉旅游度假产品 |
4.2 腾冲启迪冰雪双创小镇优化对策 |
4.2.1 对规划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
4.2.2 有效利用主题产品带来的庞大消费市场 |
4.2.3 纵向深挖主导产业且横向拓展关联产业 |
4.3 腾冲和顺古镇(特色小镇)优化对策 |
4.3.1 通过有效途径做大主导产业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
4.3.2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与功能产品 |
4.3.3 完善管理制度和建立有效机制 |
4.4 腾冲江东古银杏生态小镇优化对策 |
4.4.1 着力打造“反季节”旅游产品 |
4.4.2 对现有民宿及餐饮配套产品进行改造提升 |
4.4.3 增加不同体验性的酒店产品以及打造商业休闲街区 |
4.4.4 挖掘资源优化业态和增加旅游体验产品 |
4.4.5 建立旅游管理体系并完善市场营销机制 |
4.5 腾冲旅游地产优化策略 |
4.5.1 以客户需求市场作为开发导向 |
4.5.2 加强区域内整体空间的规划和布局 |
4.5.3 开发的核心驱动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 |
4.5.4 尚需完善区域内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
4.5.5 打造优质产品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
4.5.6 进一步健全地方相应政策和监管机制 |
4.5.7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下的思考与对策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腾冲旅游地产网上调查问卷 |
致谢 |
(2)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
2.4.1 乡村社区 |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
2.4.3 体育旅游减贫 |
2.4.4 旅游减贫感知 |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
2.5.2 中心地理论 |
2.5.3 社会交换论 |
2.5.4 公民参与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动态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康养旅游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康养旅游概念 |
2.1.1 康养 |
2.1.2 康养旅游及其产业 |
2.2 旅游发展模式 |
2.2.1 模式 |
2.2.2 旅游发展模式 |
2.2.3 康养旅游发展模式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旅游需求理论 |
第三章 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 |
3.1 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
3.1.1 发展现状 |
3.1.2 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
3.2 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条件 |
3.2.1 区位 |
3.2.2 自然环境 |
3.2.3 社会经济发展 |
3.2.4 康养旅游资源 |
3.2.5 旅游资源分级评价 |
3.2.6 康养旅游资源对比分析 |
3.2.7 康养旅游市场分析 |
3.2.8 康养旅游开发前景分析 |
3.3 PEST分析 |
3.3.1 政治环境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3 社会环境分析 |
3.3.4 技术环境分析 |
3.3.5 PEST分析小结 |
3.4 SWOT分析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3.4.3 机遇 |
3.4.4 威胁 |
3.4.5 SWOT矩阵及小结 |
第四章 康养旅游常见发展模式及案例分析 |
4.1 “林旅融合”的森林康养模式 |
4.2 “农旅融合”的农业康养模式 |
4.3 “体旅融合”的运动康养模式 |
4.4 “医旅融合”的医疗康养模式 |
4.5 “文旅融合”的文化康养模式 |
4.6 代表案例经验与启示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米易县康养旅游模式构建 |
5.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康养旅游发展 |
5.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康养旅游发展契机 |
5.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康养旅游发展带动作用 |
5.1.3 基于STP分析的市场定位 |
5.2 米易县“全域康养旅游”模式构建 |
5.2.1 “全域康养旅游”模式概念 |
5.2.2 县域康养的全领域规划 |
5.2.3 要素经济的全景区建设 |
5.2.4 旅游季节的全时域打造 |
5.2.5 产业体系的全行业联动 |
5.2.6 产品组合的全方位营销 |
5.2.7 发展成果的全社会共享 |
5.3 模式构建的难点和重点 |
5.3.1 模式构建的难点 |
5.3.2 旅游城镇分类及发展重点 |
5.3.3 旅游村庄分类及发展重点 |
第六章 米易县构建“全域康养旅游”模式的保障措施 |
6.1 公共服务方面 |
6.1.1 完善公共信息服务 |
6.1.2 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
6.1.3 完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 |
6.1.4 完善便民服务 |
6.1.5 强化行政服务功能 |
6.2 线路设计方面 |
6.2.1 康养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
6.2.2 米易县重点康养线路 |
6.3 政策支撑保障 |
6.3.1 健全组织管理 |
6.3.2 拓宽投融资渠道 |
6.3.3 做好旅游市场培育 |
6.3.4 加快旅游人才培养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延边体育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 国内体育旅游相关研究现状 |
2.2.1 体育旅游及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 |
2.2.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
2.2.3 体育旅游发展对策 |
2.2.4 体育旅游区域发展 |
2.3 延边体育旅游相关研究现状 |
2.4 国内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案例分析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特尔菲法 |
3.2.4 层次分析法 |
3.2.5 实地调查法 |
3.2.6 案例分析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延边州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
4.2 延边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构建延边州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2 延边州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4 延边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4.3 延边州体育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计算 |
4.3.1 延边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取值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延边州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分析 |
4.4.2 延边州体育旅游资源价值层分析 |
4.4.3 延边州体育旅游地理氛围条件层分析 |
4.4.4 延边州体育旅游开发条件层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延边体育旅游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一轮) |
附录B 延边体育旅游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二轮) |
附录C 延边州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调查表 |
附录D 延边州体育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指标模糊评分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乡村旅游业 |
1.2.2 高质量发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及述评 |
2.1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经济属性研究 |
2.1.1 供给决定需求的特殊性 |
2.1.2 乡村旅游资源的稀缺性 |
2.2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关联研究 |
2.2.1 乡村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2.2 乡村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2.2.3 乡村旅游业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
2.2.4 乡村旅游业对制度演进的作用 |
2.3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优化升级研究 |
2.3.1 旅游产业成长的演进因素 |
2.3.2 乡村旅游产业政策的研究 |
2.3.3 乡村旅游业的成长路径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高质量产业发展的理论兴起 |
3.1.1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源头 |
3.1.2 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
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
3.2.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3.2.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
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3.3.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经济机制 |
3.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中观产业效率 |
3.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府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4.1.1 乡村旅游业阶段划分的原由 |
4.1.2 假日休闲的萌芽阶段(2002年以前) |
4.1.3 农村观光的起步阶段(2002年—2007年) |
4.1.4 农家乐旅游的成长阶段(2008年—2016年) |
4.1.5 投资带动的转型阶段(2017年至今) |
4.2 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
4.2.1 中西部乡村旅游业开发不足 |
4.2.2 中部乡村旅游业的塌陷分布 |
4.3 乡村旅游业的问题与实验分析 |
4.3.1 半结构法访谈实验 |
4.3.2 访谈说明及其理论分析 |
4.3.3 实验呈现的三大发展压力 |
4.4 乡村旅游业的利益与矛盾分析 |
4.4.1 乡村旅游业的多主体利益矛盾 |
4.4.2 资源利用效率的利益冲突 |
4.4.3 一种产权理论的矛盾分析 |
4.4.4 “反公地悲剧”的经验例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5.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5.1.2 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 |
5.2.1 权重的确定 |
5.2.2 指标评分标准 |
5.2.3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4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博弈分析 |
6.1 乡村旅游业的合作性质:核、联盟与解 |
6.2 乡村旅游业微观主体合作博弈的逻辑框架 |
6.3 公理化模型与均衡解 |
6.3.1 基本假设和变量设定 |
6.3.2 三类静态博弈最优解 |
6.4 基本模型的拓展分析 |
6.4.1 .市场内生分配率 |
6.4.2 .市场预判准确性 |
6.4.3 .项目投资效率参数 |
6.4.4 .政府产业政策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效率实证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样本区选择 |
7.1.2 乡村旅游产业效率测度方法选择 |
7.1.3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7.2 乡村旅游业效率测度结果 |
7.2.1 静态效率分析 |
7.2.2 动态效率分析 |
7.3 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
7.3.1 基本回归模型 |
7.3.2 影响因素选取 |
7.3.3 数据说明 |
7.3.4 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
8.1 路径分析的案例式方法论 |
8.2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生态特征 |
8.2.1 社区参与的资源新定位 |
8.2.2 社区参与的空间依存性 |
8.2.3 社区参与的结构动态性 |
8.2.4 社区参与的演化变异性 |
8.3 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影响因子 |
8.3.1 需求因子 |
8.3.2 资源因子 |
8.3.3 技术因子 |
8.3.4 制度因子 |
8.4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四权”模型 |
8.4.1 基本假设与模型 |
8.4.2 最优解及其相关推论 |
8.5 案例——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开发 |
8.5.1 培育生态位主体 |
8.5.2 完善生态位定位 |
8.5.3 强化生态位扩展 |
8.5.4 产业生态位协调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促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2 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3 以完善制度创新体制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4 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数据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山地旅游发展的重视 |
二、山地旅游产品是山地旅游发展的核心 |
三、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研究有待深入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山地旅游产品 |
二、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三、玉龙雪山旅游相关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旅游产品 |
二、山地旅游产品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RMP模式理论 |
二、生态位适宜度理论 |
三、山地垂直地带理论 |
第三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一、旅游区概况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条件 |
一、旅游资源(R性分析) |
二、旅游市场(M性分析) |
三、区域经济 |
四、交通条件 |
五、山地环境 |
六、政策支持 |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P性分析) |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二、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空间格局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经验 |
四、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问题分析 |
第四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第一节 适宜性评价原则和内容 |
一、适宜性评价原则 |
二、适宜性评价内容 |
第二节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适宜性影响因子分析 |
二、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
三、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
四、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一、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
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计算结果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第五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类型适宜性分析 |
第一节 现有山地旅游产品分析 |
第二节 不同类型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体系构建缘由 |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三、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
四、指标权重分析 |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类型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处理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山地旅游产品谱系 |
第六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开发策略与路径 |
第一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与策略 |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问题 |
二、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四、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
五、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
第二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路径 |
一、山地“慢”旅游路径: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多元发展 |
二、山地研旅结合路径:打造地质科普、多元文化研学旅游基地 |
三、山地文创旅游路径:引入实景演艺创意理念,延长文旅产业链条 |
四、山地运动旅游路径:山地活力运动聚集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7)浙江省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1.1 体育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
1.1.2 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体育旅游发展 |
1.1.3 优质生态资源的支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关于体育旅游概念的研究 |
2.1.2 关于体育旅游安全管理研究 |
2.1.3 关于体育旅游影响研究 |
2.1.4 关于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
2.1.5 关于体育旅游研究方法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2.2.2 关于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2.2.3 关于生态体育旅游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体育旅游 |
3.1.2 生态体育旅游 |
3.1.3 生态体育旅游资源 |
3.2 理论基础 |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2 环境承载力理论 |
4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基础性分析 |
4.1 庆元县概况 |
4.2 庆元县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
4.3 庆元县体育旅游活动内容与形式 |
4.4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分析 |
4.4.1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
4.4.2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 |
4.4.3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 |
4.4.4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挑战 |
5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调查与分析 |
5.1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5.2 问卷调研 |
5.2.1 问卷调查设计 |
5.2.2 问卷发放及回收 |
5.3 调研结果与分析 |
5.3.1 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
5.3.2 营销工作不力 |
5.3.3 软硬件建设不够完善 |
5.3.4 安全管理与潜在发展不匹配 |
5.3.5 高素质、专门化的专业人才缺乏 |
6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
6.1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
6.2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
6.2.1 坚持生态保护原则 |
6.2.2 坚持主客共享原则 |
6.2.3 坚持差异发展原则 |
6.2.4 坚持产业融合原则 |
6.3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格局 |
6.4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主体 |
6.5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
6.5.1 深挖内涵,突出特色,打造龙头品牌项目 |
6.5.2 丰富宣传营销手段 |
6.5.3 构建完善的运动休闲基础设施网络 |
6.5.4 完善安全救援体系 |
6.5.5 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
6.5.6 深化生态体育旅游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
6.6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体制机制 |
6.6.1 制定严格的环境评估机制 |
6.6.2 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 |
6.6.3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专家访谈提纲 |
(8)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价值意义 |
1.3.1 为吉林省发展滑雪旅游提供依据 |
1.3.2 优化吉林省体育旅游资源利用和开发现状 |
1.3.3 丰富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 |
2.文献与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
2.1.1 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
2.1.2 国内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
2.1.3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
2.1.4 吉林省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
2.2 滑雪旅游资源研究 |
2.2.1 滑雪旅游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
2.2.2 滑雪旅游资源与其他体育旅游资源的不同点 |
2.2.3 滑雪旅游资源的研究 |
2.3 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 |
2.3.1 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概况 |
2.3.2 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分类 |
2.4 吉林省滑雪旅游开发条件和旅游现状 |
2.4.1 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
2.4.2 吉林省滑雪体育旅游现状 |
2.5 研究评述 |
3.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 |
3.1 研究方法与步骤 |
3.1.1 文献资料法 |
3.1.2 德尔菲法 |
3.1.3 问卷调查法 |
3.1.4 AHP层次分析法 |
3.1.5 模糊数学法 |
3.2 调查对象 |
3.3 研究创新点与技术路线图 |
3.3.1 创新点 |
3.3.2 难点 |
3.3.3 技术路线图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思路 |
4.1.3 设计评价指标 |
4.1.4 评价体系的指标层次与解释 |
4.2 调查与检验 |
4.2.1 问卷调查 |
4.2.2 量表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
4.3 权重的计算与检验方法 |
4.3.1 计算方法 |
4.3.2 一致性检验方法 |
4.3.3 层次单排序与检验方法 |
4.3.4 层次总排序与检验方法 |
4.4 数据检验 |
4.4.1 一致性检验标准 |
4.4.2 一致性检验结果 |
4.4.3 确定各指标权重 |
4.5 定量评价得分 |
4.5.1 十分记法 |
4.5.2 吉林省体育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得分结果 |
4.5.3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
4.5.4 评价结果 |
5 研究讨论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10)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冰雪体育旅游内涵属性研究 |
1.3.2 冰雪体育旅游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
1.3.3 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1.3.4 冰雪体育旅游案例研究 |
1.3.5 冰雪体育旅游中外比较研究 |
1.3.6 冰雪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研究 |
1.3.7 国内外研究比较述评 |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框架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2 冰雪体育旅游理论基础及内涵阐释 |
2.1 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闲暇时间理论 |
2.1.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 冰雪体育旅游内涵阐释 |
2.2.1 核心概念的梳理及界定 |
2.2.2 冰雪体育旅游的价值 |
2.2.3 冰雪体育旅游的功能 |
2.2.4 冰雪体育旅游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3 冰雪体育旅游的消费动因及特征 |
3.1 冰雪体育旅游的外部消费动因 |
3.1.1 宏观经济因素 |
3.1.2 社会因素 |
3.1.3 产业政策因素 |
3.1.4 交通、技术因素 |
3.2 冰雪体育旅游的内部消费动因 |
3.2.1 个人收入 |
3.2.2 心理因素 |
3.3 冰雪体育旅游消费特征 |
3.3.1 性别特征 |
3.3.2 年龄特征 |
3.3.3 文化特征 |
3.3.4 职业特征 |
3.3.5 居住地特征 |
3.3.6 经济特征 |
3.4 不同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
3.4.1 不同性别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
3.4.2 不同年龄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
3.4.3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
3.4.4 不同职业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
3.4.5 不同居住地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
3.4.6 不同家庭收入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实证分析研究 |
4.1 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
4.1.1 冰雪体育旅游发展历程 |
4.1.2 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现状 |
4.1.3 发展特点 |
4.1.4 冰雪体育旅游的开发模式 |
4.1.5 中国冰雪赛事资源开发状况 |
4.2 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状况 |
4.2.1 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资源状况 |
4.2.2 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 |
4.2.3 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布局分析 |
4.3 北京市滑雪旅游状况 |
4.3.1 北京市滑雪旅游资源的开发 |
4.3.2 北京市滑雪旅游消费者情况分析 |
4.3.3 北京市滑雪旅游的发展环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单一 |
4.4.2 冰雪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稀缺 |
4.4.3 硬件设施不足,产品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
5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
5.1 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 |
5.1.1 政府政策 |
5.1.2 消费政策 |
5.1.3 资金政策 |
5.2 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
5.2.1 地理选择机制 |
5.2.2 法制保护机制 |
5.2.3 环境保护机制 |
5.2.4 顾客针对机制 |
5.2.5 策划宣传机制 |
5.3 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5.3.1 法律保障 |
5.3.2 人才保障 |
5.3.3 科技保障 |
5.3.4 规划保障 |
5.3.5 管理保障 |
5.4 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策略 |
5.4.1 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现象 |
5.4.2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 |
5.4.3 生命周期各阶段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
5.5 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评价 |
5.5.1 评价目的 |
5.5.2 评价的内容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冰雪体育体育旅游消费者调查问卷 |
附录3 关于冰雪体育旅游产品需求的调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对开发西部体育旅游资源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腾冲市旅游地产开发类型及产品优化研究[D]. 潘承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陶琼.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延边体育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D]. 郭鹏. 延边大学, 2020(05)
- [5]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 杨琴.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D]. 吴小同.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浙江省庆元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倪晓春.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吉林省滑雪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赫小亿.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10]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立军. 苏州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