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信(论文文献综述)
张婉玥[1](2021)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苏州S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季晓华[2](2021)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班级管理》文中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生活、社会和人性积极的一面,强调在教育中认同和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和积极力量。针对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将积极心理学与班级管理融合,利用"团辅活动""赏识教育""期望理论""激励效应"营造积极班级氛围,树立学生自信,推进班级自治,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与民主意识。
黄珊[3](2020)在《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 ——以黑龙江省桦南县土龙山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尊重、欣赏和理解。赏识教育则是一条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授爱之路。在全国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下,推行素质教育,合理赏识,兼顾到学生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方面。面向全体学生,不以成绩优劣区别对待,发掘学生闪光点力争每个学生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理论和实践出发,以不同的视角研究赏识教育的实用性。本研究依托相应理论和教育学说,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赏识教育是否有效运用在在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中。针对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尝试寻求赏识教育优化初中英语教学的最有效方法:1)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是否存在赏识教育,发展现状如何?2)目前农村初中老师和学生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和认识?3)如何切实有效的在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本研究包括六个章节和结语部分。第一章阐明了选题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框架和创新之处。第二章通过详细叙述了赏识教育的界定、内涵、本质特征,并且梳理了国内外对赏识教育的研究现状。第三章从新课标、初中生心理特点、人本主义、皮格马利翁效应等层面深入挖掘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第四章的问卷和访谈分析便更有针对性。把土龙山中学初二两个班级的学生以及8名英语老师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调查。第五六章根据实验数据去进行思考,从多层面多角度剖析和总结应对和改进方式。结语部分进行了总结和反思。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老师可以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也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过这种这种教学方法。老师的赏识可以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一个积极的正强化作用。但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具体的实施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农村学校根深蒂固,教师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比较片面不明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大多数教师的赏识无法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也没有具体应对的有效措施。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发展。设身处地的以当前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来研究赏识教育的发展前景。讨论了教育者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欣赏,激发学生自信心,健康快乐的成长的这样一种宿题。希望可以对以后的相关研究起到一点启示作用。
罗永支[4](2020)在《语文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途径》文中研究表明赏识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予以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教师要善于把这种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引入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激情,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此,分析语文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语文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鼓励性语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
刘力嘉[5](2020)在《基于尊重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尊重教育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这与我国新课改理念相契合;尊重教育理念,重视发展性教育,着眼于促进每一位有差异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完全符合数学教育的内涵和要求。结合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现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更需要数学课堂教学从根本上倡导与实施尊重教育理念。本文旨在研究尊重教育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是尊重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包括尊重教育的历史演进和基本内容,通过查阅文献梳理尊重教育理念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尊重教育理念的内涵和特征。其次,深入研究尊重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挖掘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尊重。在此基础上聚焦个案,选择实施尊重教育理念的沈阳市S学校为研究对象,了解尊重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尊重教育理念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具体的行为特征。最后归纳总结得出尊重教育理念落实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体现在:(1)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精选有启发价值、难度有梯度、与生活相联系的课堂习题;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利用具体数学知识点渗透德育。(2)数学课堂教学教师的行为:教师能够动态地把握学情,尊重学生的需要;课堂语言规范严谨不失趣味性,尊重学生的兴趣;课堂讲解注重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课堂上允许学生自由提问,尊重学生的情感;课堂上能倾听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课堂评价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3)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数学课堂学生参与方式丰富,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敢于提出质疑,表达想法;学生合作学习分工明确,讨论交流深入。
李娟[6](2020)在《以情促教:原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何意义与价值,这是教育学研究领域长久以来学者们关注的经典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对教师优化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重点关注情感对认知的影响及其教育启示。论文首先运用教育神经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情感影响认知的内在机制及其应用启示进行了梳理与概括。接着,将情感对认知的影响,与历史上教育家们的相关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认知与情感相整合的七条基本原理,即“尊重与关爱”,“接纳、信任与期望”,“兴趣与自由”,“合作与互助”,“赏识与激励”,“审美体验与享受”、“自我效能感与成就感”。这七条原理集中体现和反映了情感对认知的影响。论文假定,凡是符合上述七条原理的教育教学实践,学生就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反之,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或陷入困境。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论文对中小学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受访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情感生活及体验的好坏对其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均具有显着的影响;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认知与情感的有机整合。此外,论文还以本市某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习成绩差别较大的四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访谈表明,在家庭经济收入、身体状况、智力水平同等的情况下,学生在校内外环境中情感体验越是积极的学生,其各方面的发展也更好,学业成绩也更高。为了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是否了解情感对认知的影响,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自觉运用认知与情感整合的策略,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本市某所实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多数教师都能正确认识到情感对认知学习的重要影响,也能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整合性教学策略。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太了解教育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进展(涉及“情感对认知的影响”),也不太熟悉如何采取认知与情感相整合的策略开展有效的或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践。针对上述不足,论文建议,学校应开展专题学习,引导教师树立“以情促教”教育理念;加强师德修养,强化“立德树人”的意识;运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社会-情感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认知与情感相整合的教学策略;培育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等,以此提高教师运用整合性策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意识与能力,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孟祥涵[7](2019)在《赏识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提出了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以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方法和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承认个性差异,发自内心的关爱、赞美赏识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培育学生的智育发展,更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教育,而赏识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将赏识教育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必要。本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从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一个简单的论述。第二部分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的内涵以及重要性。首先对赏识教育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赏识教育做了一个概念界定,然后论述了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接着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正确三观的塑造,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从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第三部分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通过实践教学期间的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赏识教育意识欠缺,师生之间赏识存在“落差”,不能合理把握学生学习成绩和情感需求之间的关系,而且赏识教育中存在“公平”问题。通过分析,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教师理论素养和人格修养的欠缺、教学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部分提出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运用水平的策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教材知识,提出提升赏识教育水平的策略方法。
张惠琴,路霞[8](2018)在《运用“表扬”法宝,让班主任工作更轻松》文中研究指明激励是一种评价方式,更是一门育人艺术,它将肯定人的优点和进步,更在肯定的过程中给予希望与支持,这将促进人的不断前进与提升。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科学合理的表扬将会开启学生的新的征途,激励学生的再生长。
陈洁[9](2017)在《解读积极德育,营造幸福人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阴中专是省内率先倡导积极德育并付诸实施的学校,目前,立足于积极德育认识上的"积极教育幸福人生"的理念已经慢慢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作为学校的最小管理者,很多班主任虽然了解积极德育,但还应该大力践行积极教育,成就幸福人生。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培养学生调试积极自我、调节积极情绪、建立积极关系、学会积极投入、明确积极意义、追求积极希望,在积极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美德和
李娟[10](2017)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克服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赏识教育逐渐成为中学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倡的一门教育艺术。它是一种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的优秀之处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其主动追求自我发展的教育。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以赏识教育的理论为指导,借鉴关于赏识教育的各类研究成果,探讨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理据、意义、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本章对赏识教育进行界定,并分析其本质、特征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了明确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本章从实施的依据和必要性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本章从赏识教育的实施现状着手,提出了一些相对有效的运用策略;第四部分:本章在赏识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赏识教育从学生出发,调动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使语文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
二、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信(论文提纲范文)
(2)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班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积极心理学与班级管理的内在逻辑 |
(一)积极的情绪体验创生班级文化 |
(二)积极的人格特质推进班级自治 |
(三)积极的组织系统丰富班级活动 |
三、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
(一)效用“团辅活动”激发积极情绪体验,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
(二)善用“赏识教育”塑造积极人格,推进班级自治 |
(三)活用“期望理论”焕发积极活力,共建班级目标 |
(四)智用“激励效应”创建积极组织系统,丰富班级活动 |
(3)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 ——以黑龙江省桦南县土龙山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框架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赏识教育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目前国内初中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关于赏识教育的界定 |
3.2 赏识教育的内涵、本质、特征 |
3.2.1 赏识教育的内涵 |
3.2.2 赏识教育的本质 |
3.2.3 赏识教育的特征 |
3.3 新课标的要求 |
3.4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 |
3.5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
3.6 皮格马利翁效应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设计及过程 |
4.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4.3.2 实施过程 |
4.4 访谈过程 |
4.4.1 教师访谈过程 |
4.4.2 学生访谈过程 |
4.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5.1 实验数据分析 |
4.5.2 教师访谈分析 |
4.5.3 学生访谈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策略 |
5.1 实施的目标 |
5.1.1 学生层面目标 |
5.1.2 教师层面目标 |
5.2 目标实施的具体内容 |
5.2.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5.2.2 捕捉闪光点,创设赏识契机 |
5.2.3 语言赞赏法 |
5.2.4 运用差异教学法,赏识学生进步 |
5.2.5 使用多样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
5.3 目标实施的策略 |
5.3.1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
5.3.2 因势利导,把握时机 |
5.3.3 讲究赏识的艺术性 |
5.4 实施的注意事项 |
5.4.1 赏识要合理有度 |
5.4.2 赏识教育也要批评,做到严慈相济 |
5.4.3 赏识的局限性 |
5.5 研究成果 |
第六章 研究启示与不足 |
6.1 启示 |
6.2 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语文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 |
二语文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
三语文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
1. 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
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3.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鼓励性语言 |
4.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
5. 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
6. 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 |
(5)基于尊重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需要有效的实践模式 |
(二)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呼唤先进的教育理念 |
(三)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新教育理念的引领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尊重教育理念的研究 |
(一)尊重教育理念的起源 |
(二)尊重教育理念的内涵和价值 |
(三)尊重教育理念的应用 |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
(一)理念引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
(二)其它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尊重 |
(二)尊重教育理念 |
(三)数学课堂教学 |
二、心理学基础 |
(一)人本主义理论 |
(二)需要层次理论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四章 S学校尊重教育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 |
一、个案的选择 |
二、研究的过程 |
(一)访谈的设计 |
(二)问卷的编制 |
(三)数学课堂观察 |
三、对教师访谈内容及分析 |
(一)对校长的访谈 |
(二)对数学教师的访谈 |
四、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学生参与-行为参与的调查 |
(二)学生参与-认知参与的调查 |
(三)学生参与-情感参与的调查 |
(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 |
五、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展示与分析 |
(一)新授课 |
(二)复习课 |
(三)试卷讲评课 |
第五章 基于尊重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特征分析 |
一、基于尊重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特色 |
(一)数学课堂教学流程 |
(二)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行为 |
(三)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参与 |
二、基于尊重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进建议 |
(一)数学课堂评价的发展性不强,多维评价体系应进一步完善 |
(二)数学课堂问题设计不够高效,课堂提问应该进一步优化 |
(三)数学课堂对学困生关注度不够,学习策略指导更有针对性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一)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 |
(二)数学课堂教学教师的行为 |
(三)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 |
二、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情况简介 |
致谢 |
(6)以情促教:原理、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情感 |
(二)认知 |
第二章 情感影响认知的机制及其确证 |
一、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
(一)基本观点 |
(二)应用启示 |
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
(一)基本观点 |
(二)应用启示 |
第三章 情感对认知的影响在教育上的应用 |
一、国外教育学者的相关研究 |
(一)杜威的进步主主义教育 |
(二)尼尔的自由主义教育 |
(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 |
(四)约翰逊兄弟的合作学习 |
二、国内一线教育名家的相关研究 |
(一)李吉林的情境教育 |
(二)刘京海的成功教育 |
(三)周弘的赏识教育 |
(四)李镇西的爱心教育 |
第四章 情感因素对学生认知学习影响的验证性调查 |
一、验证的对象与思路 |
(一)验证的对象:认知与情感相整合的基本原理 |
(二)验证的思路 |
二、基于教师视角的验证性调查 |
(一)调查的设计 |
(二)调查工具的编制 |
(三)调查的结果 |
(四)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三、基于学生视角的验证性调查 |
(一)调查的设计 |
(二)调查工具的编制 |
(三)调查的结果 |
(四)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五章 情感与认知相整合的教育现状调查 |
一、基于教师视角的现状调查 |
(一)脑科学/教育神经科学知识测试 |
1、测试调查的设计 |
2、测试调查的结果 |
3、对测试结果的分析 |
(二)课堂教学中应用整合性教学策略的现状调查 |
1、调查的设计 |
2、调查的结果 |
3、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
二、基于学生视角的现状调查 |
(一)课堂教学中应用整合性教学策略的现状调查 |
1、调查的设计 |
2、调查的结果 |
3、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
(二)班级管理中应用整合性策略的现状调查 |
1、调查的设计 |
2、调查的结果 |
3、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六章 基于本研究改进教育教学的相关建议 |
一、开展专题学习,树立“以情促教”教育理念 |
(一)从相关学科中精选适切的专题 |
(二)运用多种途径开展专题学习 |
二、加强师德修养,强化“立德树人”的意识 |
(一)理解并恪守教育专业的伦理规范 |
(二)自觉遵守和维护相关教育法规 |
三、运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社会-情感素养 |
(一)社会-情感素养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性 |
(二)教师应具有的社会-情感素养的构成 |
(三)为教师提供各种社会-情感学习机会 |
四、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认知与情感相整合的教学策略 |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研制整合性教学策略的清单 |
(二)鼓励教师在各自教学中试用整合性策略 |
五、培育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 |
(一)良性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与重要意义 |
(二)培育良好班级文化的关键举措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有关验证性调查的附件 |
附录A1 有关情感对学生认知影响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A2 有关情感对学生认知影响的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B 有关现状调查的附件 |
附录B1:脑科学/教育神经科学知识测试 |
附录B2:认知与情感整合教学策略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附录B3:认知与情感整合教学策略在“三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附录B4:认知与情感整合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赏识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
第一节 赏识教育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界定 |
二、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
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三观”塑造 |
三、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 |
四、有利于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赏识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赏识教育意识的不足问题 |
二、师生之间赏识的“落差”问题 |
三、学习成绩与情感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 |
四、赏识教育中的“公平”问题 |
第二节 赏识教育中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分析 |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 |
二、教师综合能力还需提升 |
三、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四、赏识教育提倡力度不够 |
第三章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运用水平的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主体条件的发展完善 |
一、更新教育理念,强化赏识教育的思想意识 |
二、坚持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
四、不断探索改进赏识教育理念和方法 |
第二节 全方位创建赏识教育的实施氛围 |
一、学校层面构建合理的评价模式 |
二、教育主管部门指引正确的教育方向 |
三、社会层面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运用“表扬”法宝,让班主任工作更轻松(论文提纲范文)
一、用表扬来培养学生的自信 |
二、用表扬来激发学生的热情 |
三、用表扬来发展学生的长处 |
(9)解读积极德育,营造幸福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读积极德育 |
二、营造幸福人生 |
三、如何通过班级平台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
四、结语 |
(10)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赏识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理论基础 |
1.1 赏识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
1.1.1 赏识与赏识教育 |
1.1.2 赏识教育的本质 |
1.1.3 赏识教育的特征 |
1.2 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
1.2.1 人本主义理论 |
1.2.2 期望理论:罗森塔尔效应 |
1.2.3 需要层次理论 |
1.2.4 多元智力理论 |
2 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依据与意义 |
2.1 初中语文实施赏识教育的依据 |
2.1.1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特点 |
2.1.2 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 |
2.1.3 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
2.1.4 特殊群体教育的需求 |
2.2 初中语文实施赏识教育的意义 |
2.2.1 营造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 |
2.2.2 培养积极的语文学习动机 |
2.2.3 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
2.2.4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
2.2.5 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 |
3 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3.1 赏识教育的实施现状 |
3.2 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3.2.1 充分利用文本的情感因素 |
3.2.2 在文本赏识中实现师生和谐共振 |
3.2.3 在文本解读中鼓励学生勇敢质疑 |
3.2.4 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4 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
4.1 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基础 |
4.2 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 |
4.3 把握好赏识教育的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苏州S学校为例[D]. 张婉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班级管理[J]. 季晓华. 基础教育研究, 2021(11)
- [3]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 ——以黑龙江省桦南县土龙山中学为例[D]. 黄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4]语文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途径[J]. 罗永支. 学园, 2020(22)
- [5]基于尊重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个案研究[D]. 刘力嘉.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以情促教:原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 李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赏识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孟祥涵.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运用“表扬”法宝,让班主任工作更轻松[J]. 张惠琴,路霞.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8(09)
- [9]解读积极德育,营造幸福人生[J]. 陈洁. 牡丹, 2017(21)
- [10]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研究[D]. 李娟.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