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孔雀东南飞》为文人赋(论文文献综述)
袁丁[1](2019)在《汉代诗歌生成与赋体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代诗歌生成与赋体之间关系密切。汉代贵族乐府诗由赋家参与创作完成,此类乐府诗在句式组合与场面描写方面融入赋体的因素,从而形成庄严、宏大的艺术风格。文人乐府诗则在场景描写、文辞夸饰与结构安排方面,借鉴了赋的创作方法,并且与俗赋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联系。汉末产生的文人古诗受到文人抒情赋的影响,抒情赋擅长造境抒情、以乐传情、以梦寄情,启发了汉末文人古诗的创作。
杨连德[2](2018)在《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殉情故事大量涌现并广泛流传,基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受到了来自社会风气、历史文化、审美思想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在流传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本文分四个章节对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殉情故事考述及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古代神话中的殉情故事和先秦两汉时期殉情故事的分析,探究了殉情故事的源流,并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殉情故事流传广泛的原因。认为殉情故事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魏晋士人重情、尚情的时代风尚的影响,而殉情故事中悲剧的结局与魏晋时期普遍盛行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相契合,催生出了更多有想象力的“殉情”型故事。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的类型及文本分析”,主要以魏晋南北朝殉情作品入手,以殉情方式和情节内容为分类标准,分类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这些殉情故事的殉情方式不一而足,情节内容离奇曲折,通过对这些殉情故事的分析,了解到这些故事背后所折射出的思想内涵,感受到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对于爱情的强烈追求。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的文化内涵及叙事特点”,这一时期的殉情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殉情故事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婚姻爱情观、生命意识,同时也展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其叙事特征采用全知视角的叙事方式,故事叙述也渐趋细致,故事情节生动丰富,增加了殉情故事的可信度。殉情故事中的语言简洁自然,口语生动活泼,并且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韵散相间的语言形式。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殉情故事经过人们的不断吸收、融合,不断得到发展,不管是唐传奇的殉情故事还是明清时期的戏剧、小说中的殉情故事都展现了更大的文学艺术魅力。结语部分是对前文的总结和概括,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传武[3](2015)在《三十年磨一剑——叶桂桐《唐前歌舞》评介》文中指出叶桂桐先生的《唐前歌舞》,已于2013年9月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平装,25开本,全书412页,30万字。该着作第一阶段的工作是《乐府解疑》,是20世纪末山东省教委资助的社科项目;第二阶段的工作是把歌舞研究拓展为唐前歌舞与戏剧史研究相结合,是山东省文化厅2001年立项的重点项目。该书第三编第六章《文艺的商品化对文艺发展的巨大影响——试论宋代"瓦肆文艺"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地位》1980年脱稿。全书完稿于2013年,前后历时三十余年,是"三十年磨一剑"。
马言[4](2015)在《汉代献赋风尚盛行原因新论》文中研究说明汉代辞赋的发展与汉朝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汉代献赋风尚与汉朝养士制度、内外朝制度、帝王喜好、文学奖励制度、礼乐制度和郎官职责等方面密切相关。养士制度和内外朝制度使赋家汇聚在中央朝廷,形成了作为献赋主体的赋家群;帝王的喜好和文学奖励制度调动了赋家献赋的积极性,使献赋之风盛行朝野;礼乐制度和郎官的职责则使兼有郎官身份的赋家"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马言,冷江山[5](2015)在《汉魏六朝俗赋与乐府的关联谫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俗赋和乐府都源于民间,都是对民间社会生活的反映。二者相互影响并互为接受,这主要表现在题材、手法和传播方式等方面。其中,揭示底层民众生活的悲惨境遇、叙说禽鸟故事、调侃人物的丑陋以及对美女的歌颂等构成的主要内容是产生交互的基础;而赋体长篇铺排和篇末"乱"辞对乐府的影响与乐府机构"采赋入诗"活动对俗赋的影响则是交互作用的必要条件;在传播方式上,表演者、表演时间、表演地点、表演目的和受众群体的类同则是交互发生的根本原因。
何晋[6](2014)在《文学、家庭和女性——以《妄稽》和《孔雀东南飞》的比较为例》文中认为现入藏于北京大学的西汉竹书《妄稽》,是一篇约抄写于汉武帝时期的叙事性汉赋,它讲述了西汉荥阳一位士人具有悲情色彩的家庭与婚姻生活:丑妻与丈夫及其美妾之间的激烈矛盾与冲突。作为一篇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出土文献,它和《孔雀东南飞》有不少相似和可比之处,在这些家长里短之事的对照之下,可以看出汉代家庭中的女性因身份不同而地位迥异,妻远高于妾,公婆又高于妻;家庭中的男性则还没有后世那种绝对的权威,他们在娶妻时受制于父母,娶妻后可能受制于妻或母,他们不能占据妻的嫁妆赀财,并且在此类俗赋文学中也只充当了配角。
刘凤泉[7](2012)在《从乐府演唱看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文中研究表明汉乐府歌诗在乐府演唱活动中向叙事之演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缘事而发。歌诗缘事抒情,抒情不离事由,在乐府演唱方式和听众娱乐趣味作用下,开始了向叙事的演进。二是即事而进。歌诗由抒情转为叙事,而形成叙事语调抒情,形成场面集中、对话演事、人影粗疏的特点。三是铺事而成。歌诗完成由抒情向叙事的质变,具有场面转接、铺陈夸饰、人物鲜明的特点,显示了汉乐府叙事诗的成熟。四是叙事而极。《焦仲卿妻》标志着汉乐府叙事诗跃升顶峰,这是文人模拟乐府叙事进而创造的结果。其结构严整、叙事出新、写入入心,取得重要艺术成就。而受到乐府演唱的制约,《焦仲卿妻》成为孤篇绝响,后继为难。
刘凤泉[8](2011)在《论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文中研究指明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缘事而发。歌诗缘事抒情,抒情不离事由,在乐府演唱方式和听众娱乐趣味作用下,开始了向叙事的演进。二是即事而进。歌诗由抒情转为叙事,而形为叙事实为语调抒情,形成场面集中、对话演事、人影粗疏的特点。三是铺事而成。歌诗完成由抒情向叙事的质变,具有场面转接、铺陈夸饰、人物鲜明的特点,显示了汉乐府叙事诗的成熟。四是叙事而极。《焦仲卿妻》标志着汉乐府叙事诗跃升顶峰,这是文人模拟乐府叙事进而创造的结果。其结构严整、叙事出新、写人入心,取得重要艺术成就。而受到乐府演唱的制约,《焦仲卿妻》成为孤篇绝响,后继为难。
周兴泰[9](2010)在《唐赋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生活处处都离不开“事”,只要有事,就必须叙事。叙事,简而言之,就是讲故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或本领。叙事是人类维持社会生活的必要工具,同时又在社会生活中成长发展。西方学者已建立起一套比较成熟的叙事理论体系,但它却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实际。以叙事学的眼光审视中国文学,我们会发现,中国文学其实有着悠久丰厚的叙事传统,叙事作为人的一种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存在,作为一切文学作品所必须借重的表现手段,它绝非仅仅体现于史述、小说的创作中,而是渗透于其他各种文类如诗词曲赋、戏剧散文、碑志杂传、野史笔记甚至章表奏议等应用性文章,贯穿于全部的人类生活。人类的叙事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繁复、从粗略地记叙到细腻曲折地描述的发展过程,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当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进行考察时,就很需要从最基本的“文”与“事”的关系入手,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叙事学的一大特点,或者说是建立中国叙事学的一大立足点。叙事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表达方式,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我们所说的“叙事”,植根于中国文学的一些基本观念:“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文学样式都与“事”有着不解之缘,没有“事”,就没有文学,即不存在无“事”的文学。文学与“事”之关系程度不一,可远可近,可密可疏,几乎达到了无“事”不文的境地。这就是本文所谓“叙事”的基本含义。我们在对“叙事”一词进行考察时,还必须切记一点,那就是:叙事与抒情尽管都有着各自漫长的传统,若合而论之,则二者更存在着在相分中又密切相联的传统。抒情往往借重叙事,而叙事也总是带有感情的。叙事与抒情就这样交融互渗、契合无间并相得益彰。赋注重直接描叙客观事物,它或繁或简,或粗或精。当赋家用赋这种文体来叙事抒情时,必然包含着或隐或现之事,从而引发我们对文本之“事”进行追索、揣测,这“事”或为整桩事实,或为只鳞半爪。我们主要探究的就是赋与“事”之关联,即人们在赋中如何反映、表现世间万象,包括对种种物象及其运动形态的描绘、社会历史变迁与重大事件场景的展现、形神各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等。传统赋学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叙事要素,如对事物的铺陈叙写、主客问答的结构、征实与虚构、眉目朗然的层次等,这让我们在进行赋体叙事研究时有据可依。唐赋作为赋体文学发展的高峰,数量繁多、众体皆备、优秀之作频见。选择唐赋为个案,从叙事视角对其进行新的审视,既可以看到唐赋叙事对前代赋体叙事因子的继承,又可发现唐赋本身叙事特性的发展与创造,进而总结出唐赋乃至整个赋体叙事在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的叙事价值及其文学史意义。论文的导论部分先简要介绍了唐赋的基本情况,接着对“叙事”的含义及赋与叙事的关联作了一番考释,并从传统赋学理论中梳理出四大叙事要素,最后对新时期以来赋体叙事研究的状况作了一番扫描,对论文的选题缘由与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方法作了必要的说明。论文的主体共分五章。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着重从文体生成的角度分析了赋的叙事成分的演变。春秋时期在赋诗言志的活动中赋还是一种口诵传播文体,战国时期荀子的赋以一种隐语的方式委婉地描叙事物,屈原、宋玉之赋则以人物的对话问答结构来展开故事的叙述;汉代赋作家辈出,赋因自身的兴盛而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呈现出铺排式叙述与卒章显志的特征;魏晋六朝时期抒情小赋成为主流,赋家往往带着内心强烈的情感来叙述自己的遭际与所见所闻,从而形成“感事”的特征。上述所言口诵传播、隐语叙事、人物问答结构、铺排叙述、感事等赋的叙事成分的清晰演变反映了赋从口诵传播文体向书面文字文体生成的过程。在赋的文体生成过程中,赋的叙事成分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向交叉的,它们递相嬗变,互为融合,由此构成赋丰富厚实的叙事内蕴。第二章主要从时代变迁、行卷世风、赋作风格等方面入手考察区分了科举考试、平时练习、精心构思三种不同的唐赋创作背景与过程,挖掘出唐赋创作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两大深层叙事动因:一方面,唐赋与唐代政治制度紧密关联,成为维护现实政治秩序的文化力量,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权力话语,呈现出宏大叙事的倾向。另一方面,唐赋逐渐与唐代科举政治制度相偏离,成为抒发、宣泄个人情感的载体,在本质上是私人话语,呈现出私人叙事的特点。唐赋创作者就是这两大内心诉求下,或纯粹地叙事,或借叙事来抒情、或纯粹地抒情,以叙事主体的自由能动性开拓出唐赋叙事的新天地。第三、四章是论文的重中之重。唐赋在继承前代赋所积累的丰润的叙事内蕴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诸多新的叙事特性。我们在叙事学的视阈下从题材选择上叙事倾向的增强、叙事主体的想象、问答对话的叙事结构、空间叙事艺术、由叙述故事到塑造人物、唐赋叙事与修辞、赋序说明式叙事、寓言赋因理设事的叙事策略、纪游赋的历史叙事功能、敦煌俗赋的民间叙事特色等十个层面对唐赋中蕴含的叙事特性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与深入的探析。第三章分六节,主要从各种叙事技巧与手段出发来考察唐赋的叙事特征,充分展现出唐赋叙事主体的自由灵动性。第四章分四节选取了赋序、纪游赋、寓言赋、俗赋等四种不同类别的唐赋,阐述它们各自不同的叙事功能或策略,从中见出唐赋叙事斑斓多姿的发展局面。通过对上述十个层面的考察,我们清楚地看到唐赋叙事在总体上呈现出四大显着特征: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相映成趣、记言与叙事的交融互渗、雅与俗两种叙事形态的互动发展、叙事与抒情的相生相成。第五章以比较的方法,着重从叙事的层面上考察唐赋与诗歌、散文、传奇小说、史传、戏曲等其它文学形式在叙事特性上的异同及叙事能力上的强弱,并进一步挖掘它们之间在叙事艺术上既共生又互渗的关系,从而见出唐代文士在各种文体上进行叙事尝试的勇气及调和互补的能力。各种文体相互推挽、相互摩荡,共同推动着叙事文学向前发展。当我们从叙事视角考察唐赋时,发现唐赋叙事确实与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存在着种种联系,甚至某种意义上还可以说唐赋叙事是能够反映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生成演变的一面重要的镜子。以下四点,与中国文学史关系尤为密切,值得我们特别提出与阐述:一、充分体现出叙事思维与叙事能力的进步。二、大大丰富了文学的叙事语调。三、架设起中国文学由表现主观向反映客观转变的桥梁。四、把文学表达的语言文字之美推向新的高度。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就在于,唐赋成熟的叙事特性与非凡的叙事价值,对于整个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是一种极大的丰富、补充、滋润。由此,如果我们以中国人的叙事思维与能力的产生、发展、演变为视角与贯穿线来重构中国文学史,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幅新颖别样的文学史图景。
郭铁娜[10](2009)在《汉代非主流文学与汉代社会》文中指出汉代文学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界往往停留于或从传统的中国古代文论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或从文体学角度,探讨某一类文体自身的发展流变规律。文学现象是纷繁复杂的,尤其是上古段的文学,基本上处于文史哲不分的状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学问,故需对汉代文学的总体情况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或者说立体交叉研究。而在阶级国家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自然地,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臣服于主流话语权、为主流意识言说的主流文学和背离主流意识、不受主流话语权控制的非主流文学也是共存的。这就为文学史的撰写者与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审视视角的要求。从考古出土文物及文献来看,汉代社会的非主流文学是丰富多彩的,且在民间拥有较为广大的活动空间,不论是思想还是艺术都是具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质的。长期忽视这种“暗流”,不是科学的态度,是会阻碍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的。本论文正是根据以上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将汉代疏离主流意识、权力话语的非主流文学与汉代社会相结合,在社会历史文化的立体视野中对汉代非主流文学这一“暗流”加以较全方位的观照与研究,力求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客观的、社会性的文学事实。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共四部分组成。在绪论中主要对汉代文学的研究情况作了简要梳理,并对本文的选题依据等相关问题作以交代。正文共分五章,此部分又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汉代社会与汉代非主流文学综论,主要从汉代社会思潮和汉代社会风俗文化两个方面探讨汉代社会对汉代非主流文学的影响。第二章到第五章是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分文体对汉代非主流文学作具体的研究。第二章:汉代非主流叙事散文。本章主要对作为汉代非主流叙事散文代表的《史记》作以考察,从非主流视阈、非主流话语分析了《史记》非主流特质的表现。第三章、第四章:汉代非主流诗歌。此部分分为汉代非主流乐府歌诗、汉代民间歌谣、汉代文人五言诗、汉代铜镜铭文四部分。汉代非主流乐府歌诗部分,分析了汉代乐府与乐府歌诗的关系、汉代乐府歌诗世俗化的原因,进而从“战争咏叹与兵役惆怅”、“政治批判与道德控诉”、“爱情追寻与婚姻诉求”、“祸福无常与行乐长生”等几个方面归纳了汉代乐府歌诗的主题,考察了汉代乐府歌诗的非主流表现。汉代民间歌谣则在内容上分类并加以展开。汉代文人五言诗部分主要从本文界定的范畴内探讨了汉代非主流文人五言诗的主题、非主流表现和原因。此外,还对作为出土文献的汉代铜镜铭文作了粗略观照。第五章:汉代民间故事与小说。本章主要是对以韩朋故事与《焦仲卿妻》、《神乌赋》为代表的汉代民间故事进行叙事学研究,以及对汉代小说的一点说明。第三部分是结语。通过对汉代各种文体非主流文学的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当主流的正统的经学文化及以汉大赋为代表的主流文学陷入困顿之时,正是非主流文学与其反映的非主流文化的活跃才保持社会不再萎顿,各阶层人士的生活不再困乏。长久以来的文学史往往着重记述主流文学,以主流文学的发展流变作为文学的发展流变,对于汉代非主流文学仅仅关注汉代民间乐府歌诗,都是不够客观和科学的。最后是附录部分,包括:1.《史记》与《尚书》相关章节对照表2.《饮马长城窟行》“蔡邕作”献疑3.已出土汉代常见铜镜类型与铭文简表
二、论《孔雀东南飞》为文人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孔雀东南飞》为文人赋(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诗歌生成与赋体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汉贵族乐府与散体大赋之关系 |
二、汉代文人乐府诗与文人赋、俗赋之关系 |
三、汉末文人五言诗与汉代抒情赋之关系 |
(2)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
三、研究重点、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殉情故事考述及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殉情故事溯源 |
一、古代神话中的殉情故事 |
二、先秦两汉史传及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殉情故事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流传广泛的原因 |
一、重情、尚情风尚 |
二、魏晋士人的悲情倾向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的类型及文本分析 |
第一节 以殉情方式分类 |
一、溺水、自缢、坠台殉情 |
二、绝食、拒绝治疗殉情 |
三、同死殉情 |
四、相思而殉情 |
第二节 以情节分类 |
一、自杀故事的殉情 |
二、复生故事的殉情 |
三、以化物为手段的殉情 |
第三节 《韩凭夫妇》故事流变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的文化内涵及叙事特点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的文化内涵 |
一、婚姻爱情观的呈现 |
二、生命意识观的体现 |
三、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的叙事特点 |
一、叙事特征 |
二、语言艺术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与唐宋文学 |
一、唐宋传奇中的殉情故事 |
二、《韩凭夫妇》与敦煌《韩朋赋》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对明清文学的影响 |
一、殉情故事对戏剧、小说的影响 |
二、《聊斋志异》中的殉情故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汉代献赋风尚盛行原因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养士制度和内外朝制度的影响 |
二、帝王喜好和文学奖励制度的影响 |
三、礼乐制度和郎官职责的影响 |
(5)汉魏六朝俗赋与乐府的关联谫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题材类同 |
二、手法交互作用 |
三、传播方式相似 |
(6)文学、家庭和女性——以《妄稽》和《孔雀东南飞》的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故事的源出 |
二、作品的主人公 |
三、家庭中相似的男性 |
四、美与丑的比照 |
五、作品的训诫意义 |
六、文学中的历史 |
(8)论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缘事而发 |
二、即事而进 |
三、铺事而成 |
四、叙事而极 |
(9)唐赋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唐赋概览 |
二 本论文所谓"叙事"的含义及赋与叙事的关联 |
三 传统赋学理论的叙事要素 |
四 新时期以来赋体叙事研究综述 |
五 本论文的选题缘由与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叙事视阈中赋的文体生成 |
第一节 由口诵传播文体向文字记录文体的转变 |
第二节 荀赋的隐语叙事 |
第三节 屈宋赋的问答结构 |
第四节 汉赋的铺排式叙述与卒章显志的格局 |
第五节 魏晋六朝赋的"感事" |
第二章 唐赋叙事的深层动因与内在诉求——唐赋的创作背景与过程之考察 |
第一节 科举考试 |
第二节 平时练习与精心构思 |
第三节 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的对立统一 |
第三章 唐赋的叙事特性(上) |
第一节 题材选择上叙事倾向的增强 |
一 赋咏历史故事之作 |
二 赋咏神话寓言、民间传说之作 |
三 赋咏当代流传故事之作 |
四 描述民俗游艺之作 |
五 纪行游览、登临访古之作 |
第二节 唐赋叙事主体的想象 |
第三节 问答对话的叙事结构 |
一 唐赋问答对话的三种类型模式 |
二 唐赋设辞问答的虚构性叙事本质 |
第四节 空间叙事艺术 |
一 空间方位联结形式的多样 |
二 空间与事类叙述的结合 |
三 空间叙事与历史叙事的结合 |
第五节 由叙述故事到塑造人物 |
一 把历史或传闻中的"故事"改成赋中叙述的"情节" |
二 形神毕具的人物塑造 |
第六节 唐赋叙事与修辞 |
一 用典使事:隐喻性叙事 |
二 融描写、叙述、议论、抒情为一体 |
三 对偶、对比、排比的叙事修辞方式 |
第四章 唐赋的叙事特性(下) |
第一节 赋序说明式叙事 |
第二节 纪游赋的历史叙事功能 |
第三节 寓言赋因理设事的叙事策略 |
第四节 俗赋的民间叙事特色 |
一 故事的曲折完整性与情节的细化 |
二 人物形象塑造的突破 |
三 韵诵的传播方式 |
第五章 叙事层面上唐赋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关系 |
第一节 唐赋的诗化与唐诗的赋化 |
第二节 唐赋的散文化与散文的辞赋化 |
第三节 唐赋与传奇小说的互渗关系 |
第四节 由实而虚:唐赋与史传的关联 |
第五节 戏剧性:唐赋与戏曲的契合 |
结论唐赋的叙事价值及其文学史意义 |
一 充分体现出叙事思维与叙事能力的进步 |
二 大大丰富了文学的叙事语调 |
三 架设起文学由表现主观向反映客观转变的桥梁 |
四 把文学表达的语言文字之美推向新的高度 |
附录一 新时期以来唐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
附录二 唐赋研究论着简目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后记 |
(10)汉代非主流文学与汉代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汉代非主流文学”的界定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说明 |
第一章 汉代社会与汉代非主流文学综论 |
第一节 汉代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汉代思潮对本时期非主流文学的影响 |
第三节 汉代社会风俗文化的发展变化 |
第四节 汉代社会风俗文化对本时期非主流文学的影响 |
第二章 汉代非主流叙事散文:《史记》 |
第一节《史记》的非主流性 |
第二节《史记》的非主流特质 |
一、非主流视阈 |
(一) 市井之中的豪杰 |
(二) 拉下神坛的天子 |
(三) 庙堂之外的“君王” |
二、非主流话语 |
(一) 记叙语言的通俗化 |
(二) 叙述技法的市井化 |
(三) 选取材料的民间化 |
(四) 称谓的非主流化 |
第三章 汉代非主流诗歌:乐府歌诗 |
第一节“汉代乐府歌诗”界定 |
第二节 汉代乐府与汉代乐府歌诗 |
一、汉代之前的“乐”治传统 |
二、汉代乐府制度的确立 |
三、汉代乐府活动与乐府歌诗 |
第三节 汉代乐府歌诗的世俗化 |
一、西汉诸帝爱好俗乐对乐府歌诗的影响 |
二、东汉世风对乐府歌诗的影响 |
第四节 汉代乐府歌诗对主流意识与主流话语的疏离 |
一、战争咏叹与兵役惆怅 |
二、政治批判与道德控诉 |
三、爱情追寻与婚姻诉求 |
四、祸福无常与行乐长生 |
第四章 汉代非主流诗歌:民谣、文人诗、铜镜铭文 |
第一节 汉代民间歌谣 |
一、现实评论 |
二、谶语预言 |
第二节 汉代文人五言诗 |
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主题 |
(一) 思乡曲 |
(二) 相思辞 |
(三) 刺世语 |
(四) 人生叹 |
二、汉代文人五言诗的非主流性 |
(一) 汉代文人五言诗非主流性的表现 |
(二) 汉代文人五言诗非主流性的原因 |
第三节 汉代铜镜铭文 |
一、汉代铜镜铭文简论 |
二、汉代七言铜镜铭文并非“七言诗” |
第五章 汉代民间故事与小说 |
第一节 汉代民间风俗与汉代民间故事的兴盛 |
第二节 汉代民间爱情故事的叙事学研究 |
一、汉代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 |
二、汉代民间爱情故事的叙事学分析 |
三、汉代民间爱情故事“韩朋模式”的提出与验证 |
四、“韩朋模式”对后世的影响 |
五、汉代民间爱情故事的社会心理因素 |
第三节 拟人化的寓言:《神乌赋》 |
一、《神乌赋》的叙事学解读 |
(一) 表层主题的多种解读 |
(二) 深层主题的无解性 |
二、《神乌赋》对后世的影响 |
第四节 “小说”与汉代小说简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史记》与《尚书》相关章节对照表 |
附录2:《饮马长城窟行》“蔡邕作”献疑 |
附录3:已出土汉代常见铜镜类型与铭文简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论《孔雀东南飞》为文人赋(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诗歌生成与赋体关系研究[J]. 袁丁.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12)
- [2]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研究[D]. 杨连德.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3]三十年磨一剑——叶桂桐《唐前歌舞》评介[J]. 徐传武. 中国文论, 2015(00)
- [4]汉代献赋风尚盛行原因新论[J]. 马言. 太原大学学报, 2015(04)
- [5]汉魏六朝俗赋与乐府的关联谫论[J]. 马言,冷江山.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6]文学、家庭和女性——以《妄稽》和《孔雀东南飞》的比较为例[J]. 何晋. 浙江学刊, 2014(03)
- [7]从乐府演唱看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J]. 刘凤泉. 乐府学, 2012(00)
- [8]论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J]. 刘凤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9]唐赋叙事研究[D]. 周兴泰. 上海大学, 2010(03)
- [10]汉代非主流文学与汉代社会[D]. 郭铁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