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不知不觉中遭遇网恋(论文文献综述)
高祎博[1](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指出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孟晓晴[2](2020)在《表达与建构 ——“剩女”的媒介话语与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大龄未婚女性的代名词,“剩女”一直是媒介建构与消费的对象,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开放发展为“剩女”群体的话语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剩女”徘徊在社会制造的“剩”焦虑中,又被社会所忽视,因此,研究“剩女”的媒介话语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主流网络媒体人民网中的“剩女”报道和网络社区百度“剩女吧”中的帖文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剩女”的媒体建构话语与自我呈现话语,重点关注这两种媒介话语建构中的冲突与秩序,同时探讨“剩女”群体在新媒体平台的话语表达是否实现性别赋权。研究发现,从内容维度来看,新闻媒体的“剩女”报道在新闻体裁、报道主题、形象特征呈现方面具有选择偏向,强化了“被骗可怜者”“光鲜靓丽者”“择偶挑剔者”三种较为极端和负面的“剩女”媒介形象,深入研究发现,媒体报道背后存在“话语形象维度化”“话语导向奇观化”和“话语权精英化”的建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从时间维度来看,新闻媒体对“剩女”群体的报道表现出“去标签化”倾向,历经了“标签产生”“标签修正”“去标签”三个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媒体开始站在性别平等的角度为“剩女”正名。新媒体技术改变了大众媒介控制话语的局面,网络社区等社交平台的兴起为“剩女”群体提供了发声的公共空间,她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自由表达“婚恋归因”“婚恋现实”“婚恋预期”话语,呈现出不同于媒体建构的“理性自知的等待女”“享受单身的新女性”“矛盾迷失的急嫁女”三种主要群体形象。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女性自由的话语表达带来了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剩女”群体真正获得了话语权。一方面,媒体的“剩女”话语深受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剩女”依旧缺乏主体意识、舆论话语持续建构对“剩女”的符号暴力,由此引发大龄未婚女性社会认同与自我认知的双重危机,实质上是将现实世界中的性别问题复制到了网络空间。重塑“剩女”媒介形象和女性话语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女性应坚持在“被建构”之外保持自我意识的觉醒,作为旁观者的社会公众需要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和性别平等意识,而新闻媒体的性别报道应该朝着超脱、平衡、公正的方向更加努力,为公众的正确认知建构起真实的“桥梁”。
马卉[3](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感谢你来过我的世界》;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猜想》《难忘的回忆》《生命就是幸福》《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文中研究指明
赵龙[4](2020)在《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何重大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现实问题,任何重大现实问题都蕴含重大理论问题。近年来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的巨变,让信息时代成为了各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这其中诸多研究成果对于信息时代的概念界定是不清晰的,经常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时代、数字时代等概念混为一谈。由于数字、信息、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自身的前沿性、互通性和实用性,使得人们更重视此类理论研究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忽视了概念所处的理论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各学科的理论体系对于时代界定的方式莫衷一是。我们的时代何以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如何构建时代精神?在哲学研究的范畴内,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畴内,对时代的把握不能仅限于对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的常识性、时间性划分。马克思说:“区分各种经济时代,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本文以此为主线,在第一章确认了信息时代的概念内涵,即以信息为劳动资料去生产,以信息的内在逻辑为核心展开生产实践行为。并区别于社会学、传播学等,在哲学的理论体系内分析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从“自由人的联合体”到“时空观的重塑”,从“理性与权威的演变”到“人的信息化”,为随后的研究划清了明确的理论疆域。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研究的另一个理论痛点在于对存在方式的理解。存在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常的研究路径是将存在方式具体化为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世界图景等的总和。这种理解方法看似兼容并包,但其内部概念板块之间却经常缺乏内在的逻辑互通。马克思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存在方式曾做出过特定的阐释: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2信息时代脱胎于工业时代、市场经济,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的独立性和对物的依赖性的重构。故本文对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的研究意欲沿着马克思提供的路径继续延展,以考察信息时代人的独立性何以确立,那种对物的依赖与工业时代有何异同。本文为此项研究找到了两个可供实操的抓手:信息时代人的实践方式变革和社会关系变革。马克思说:“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本文第二章紧扣劳动资料作为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这一主题,考察信息作为新的劳动资料如何引领了人的实践方式变革,进而推动了劳动力发展。第三章则以“劳动资料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为线索,考察了信息时代的社会关系变革、社会制度变革和文明形态的变革。本文在第二章与第三章类比了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并完成其对工业时代的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塑过程,同时指出信息技术革命突破了以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发展范式,突破了现实与虚拟、思维与存在的边界,在虚拟的空间中延续和构建社会秩序与规则,为构建社会交往形式与社会制度提供消解现实权威控制的多元性,提供了超越技术控制与技术异化的可能性。在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不仅依赖于现实世界的生产实践,更延伸至虚拟网络、数字化、符号化空间的政治与经济秩序的构建与网络化社会交往形式。信息技术的虚拟化和符号化以弱化现实世界的时空关系的方式,提供了更加自由化、更低进入门槛、更多虚拟掩护的社会交往与表达机制,形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的新型社会交往形式,使个人具有多重身份和虚拟现实交互的特点。这种变革让人的主体性难以自处,无法看清这是人的自我解放还是自我异化。因为它直接导致了信息时代中虚拟化、符号化对虚拟网络空间自身的秩序构建,对现实社会发展带来了问题和挑战。包括非理性冲动对网络环境与现实社会规则的冲击与弱化,工具理性与符号异化在网络空间中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控制,资本逻辑对于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双重控制。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论断,信息技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第四章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人的物质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制度等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深度融合,并指出: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和继承者,信息时代的人的存在方式应该是一种让人获得前所未有的独立性的状态。这种独立性首先摆脱了对维系其生存的必须物质资料的依赖,转而将这种依赖表现为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文化、精神、伦理等特殊物的依赖。这种特殊的依赖关系,从工业时代的主客体、主体间依赖,转变为人对主客体、主体间的中介的依赖。这个中介既是信息技术所承载的虚拟物,也是虚拟网络本身。本文进而讨论了这种新的存在方式孕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其中需要我们反思人类的主体性存在的形式与本质、价值与意义。在信息时代,要从人类文明的大尺度去考察被重塑的人的存在方式,进而去接纳和引领这种变革。这其中包括:反思在技术理性的裹挟中保持人的价值理性,应对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大众心理和非理性力量,更为关键的是反思新媒介对于超越技术决定论的恐惧、跳出工业文明同一性控制的希望和可能性。对于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性反思,要求我们从人在历史中的主客体性双重维度思考生产技术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文明形态发展的变革性影响;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张力中,看待技术理性与异化逻辑对社会交往形式的影响,从而让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于人,让人类社会新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文明形态服从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主线。
庄稼汉[5](2019)在《生活夹缝中的挣扎与精神救赎——读刘家朋中篇小说《杨力生的爱情事》》文中研究指明作家刘家朋的中篇小说《杨力生的爱情事》以主人公杨力生的家庭生活矛盾带来的烦恼为切入点,以妻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纠纷两难选择作为矛盾冲突的焦点,着重描写了一个坚守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乡村汉子,在面对婆媳矛盾时无奈挣扎的精神状态。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中国城乡家庭普遍存在的婆媳矛盾,带给夹缝中的丈夫精神冲击与坚守、挣扎以及短暂背叛之后的精神救赎。从一个小的生活横断面上,
纪璇[6](2015)在《传统心理与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剖析》文中认为隐藏在大学生行为意识中的中华传统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婚恋方式。改革开放后中国大众文化的觉醒,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人是历史和现实的共同产物,剖析在传统心理与大众文化共同影响下大学生的婚恋现状,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李伟[7](2014)在《网络规范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生活,在互联网构成的网络空间里,人们可以摆脱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限制,享受一种更高效、更方便、更自由的网络生活。然而,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需要规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合理有序,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网络空间也不例外,人们在其中的网络行为也需要规范的指导和约束。这些能够指导和约束人们网络行为的规范就是网络规范,网络规范是保证人们的网络行为合理有序,促进互联网有序运行和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想要正确地使用互联网,实现自己的行为目的,必须遵守合理的网络规范。但是,遵守规范的前提是有规范可依,由于现实规范在互联网中水土不服,因此,如何构建一种区别于现实规范的,能够有效调整和约束人们网络行为的网络规范就成为人们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构建一种合理的网络规范,就需要对网络规范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结合了规范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网络规范展开了具体的研究。首先,我们阐明了网络规范的概念、性质与特征,将网络规范与现实规范区分开来,进而揭示了网络规范的类型与功能;其次,我们探讨了网络规范如何形成的问题,分析了网络规范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网络规范形成的两种模式,并且指出了在构建网络规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个原则;再次,我们探讨了网络规范的合理性问题,分析了网络规范合理性的两个方面,提出了判定网络规范合理性的标准和方法,同时还指出了网络规范的合理性面临的困境,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困境的办法;最后,我们还探讨了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的关系问题,揭示了网络自由的本质及其受到的限制,指出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的中介是网络权利与网络义务,只有自觉履行网络权利和网络义务才是实现网络自由的正确途径。这样,通过对网络规范的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种构建合理的网络规范的路径,从而为人们构建网络规范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人们制定网络法律和政策、网络道德、网络风俗习惯以及网络技术规范等具体的网络规范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徐先智[8](2013)在《机械复制时代的生活——评魏剑美的长篇小说《空城》》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有关怀有生命力的文学始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然而文学应介入生活,却不意味着可以干预生活,并试图去掌控现实。文学显然不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奴仆,本质上,文学即是生活,文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与其他的生活方式并无价值上的高下之分,只为其他的方式提供自己的观照与反思。优秀的文学作品必是真诚地直面社
秦继伟[9](2014)在《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大学生几乎都是网民,他们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广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强调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色情、网络恶搞等网络失范行为。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与网络行为规范的不健全甚至缺失有关,更与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缺乏相关。可见,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网络自律意识的概念、类型进行理论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结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进行理论建构,最后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进行对策探讨。网络自律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和崭新课题。网络自律意识是指网络行为主体基于人类对网络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和认识,自愿地认同网络社会规范并能结合自身实际自觉践行的思想或观念,包括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网络法规自律意识和网络交往自律意识三种基本类型。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手段和方法,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问题而开展的旨在提升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教育。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呈现出认知的清晰与模糊、情感的稳定与多变、意志的坚定与脆弱等特征;大学生网络法规自律意识呈现出知法的浓烈与淡薄、守法的牢固与薄弱、安全的明确与含糊等特征;大学生网络交往自律意识呈现出认知的开放与保守、动机的单纯与复杂、诚信的醇厚与淡薄等特征。同辈群体、网络文化和学校教育均对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有着重要影响。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教育、网络法规自律意识教育和网络交往自律意识教育是当代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渗透性、示范性、内化性和层次性是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网络自律意识教育方法、优化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环境、强化大学生网络自律实践是创新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的主要对策。
罗鹏程[10](2011)在《网络美育及其实施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它以其独有的科技魅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影响到了审美教育这门传统的学科。本文试图探讨的就是传统审美教育在互联网上如何实施的问题,着重从网络美育的审美变迁、审美困境和实施路径上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网络美育的传媒和文化背景。阐述了数字时代审美及审美教育的变迁,分析数字技术与网络美育之间的必然关联,探询了网络技术为网络美育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文化支持。第二部分探讨了网络美育的特征。通过网络美育与传统美育的对比,阐明网络美育在内容、对象、方法、功能上的特殊性,以期对网络时代美育的结构形态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第三部分对当前网络美育的困境进行剖析。互联网上的网恋、网瘾、网络病毒、网络犯罪等网络审美失范行为与网络技术自由、匿名等技术特征有所关联。通过分析网络审美行为失范的成因,阐明了网络美育面临的主要困境,指出了互联网上的审美失范对健康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构成的危害。第四部分试图为网络美育寻求可行的实施路径。健全的网络美育实施需要从培育审美行为主体、优化网络内容生产、构建媒体美育责任和推行网络技术他律等途径来实施,以打破网络美育发展的困境,寻求网络美育发展的契机。
二、在不知不觉中遭遇网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不知不觉中遭遇网恋(论文提纲范文)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表达与建构 ——“剩女”的媒介话语与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剩女”的媒体话语与形象 |
第一节 “剩女”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样本获取 |
二、类目建构 |
三、统计结果 |
第二节 媒体报道建构的“剩女”形象 |
一、“剩女”形象的呈现特征 |
二、“剩女”形象的三种类型 |
第三节 “剩女”媒体形象的建构策略 |
一、凝视与规训:媒体形象维度化 |
二、娱乐至死:话语导向奇观化 |
三、虚假解放:话语权的精英化 |
第四节 “剩女”报道的媒介话语变迁 |
一、2007-2010年:标签产生阶段 |
二、2011-2013年:标签修正阶段 |
三、2014-2019年:去标签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剩女”的自我表达与呈现 |
第一节 网络社区中的“剩女”话语 |
一、网络社区的传播特性 |
二、网络社区参与者的自我呈现特征 |
三、“剩女”话语的样本选择 |
第二节 “剩女”的个人话语表达 |
一、婚恋归因话语 |
二、婚恋现实话语 |
三、婚恋预期话语 |
第三节 “剩女”的自我形象呈现 |
一、宁缺毋滥:理性自知的等待女 |
二、自由为上:享受单身的新女性 |
二、失范焦虑:矛盾迷失的急嫁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剩女”媒介话语中的冲突与秩序 |
第一节 媒体建构与自我呈现的冲突 |
一、形象刻画:标签化与立体化 |
二、被“剩”归因:问责与自省 |
三、话语呈现:强调冲突与自我发声 |
第二节 “剩女”媒介话语中的建构秩序 |
一、网络公共空间中的舆论话语 |
二、政治经济话语裹挟下的媒体话语 |
第三节 新媒体赋权下的“剩女”话语 |
一、赋权与新媒体赋权 |
二、“剩女”话语权的乌托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剩女”媒介建构的审视与反思 |
第一节 负面建构对“剩女”的影响 |
一、社会认同与自我认知的双重危机 |
二、从“剩女”的公众污名到女性的自我污名 |
第二节 重塑“剩女”形象与话语权的途径 |
一、女性自我意识的“在场” |
二、网民媒介素养的提升 |
三、性别报道的超脱、平衡与公正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感谢你来过我的世界》;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猜想》《难忘的回忆》《生命就是幸福》《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感谢你来过我的世界》介绍 |
(二)维译汉 |
1.《猜想》介绍 |
2.《难忘的回忆》介绍 |
3.《生命就是幸福》介绍 |
4.《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感谢你来过我的世界》译文 |
(二)维译汉 |
1.《猜想》译文 |
2.《难忘的回忆》译文 |
3.《生命在于幸福》译文 |
4.《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感谢你来过的我的世界》原文 |
(二)维译汉 |
1.《猜想》原文 |
2.《难忘的回忆》原文 |
3.《生命就是幸福》原文 |
4.《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原文 |
结语 |
致谢辞 |
(4)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何以确立新时代:用什么劳动资料去生产 |
第一节 何谓信息时代 |
一、信息时代的概念批判 |
二、从“用信息生产”到“为信息生产” |
三、为信息时代画像:数字、互联网、知识经济、后工业 |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特征 |
一、全面互联:自由人的联合体何以可能? |
二、时空观重塑:信息技术与主体的互动 |
三、群体与个体的关系重构:理性与非理性、权威与消解权威 |
四、可能的文明新形态:超越技术工具理性的幻想与恐惧 |
第二章 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信息时代实践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
第一节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技术、实践与存在方式的变革 |
一、工业时代如何塑造人的存在方式: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
二、历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研究视野比较 |
三、生产实践与人类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 |
第二节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实践活动的新样态 |
一、信息技术对实践主客体、主体间关系的重塑 |
二、信息技术赋予实践活动的观念变革 |
第三章 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信息时代社会关系的演进与创新 |
第一节 信息时代主体认知与交往的新形式 |
一、技术革命与新的时间空间存在属性:自由与创造的可能性 |
二、信息技术的网络空间的新的存在方式:虚拟媒介的认知与交往 |
三、网络空间与新媒介技术对主体观念与实践的影响 |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社会关系演进与社会制度变革 |
一、技术工具理性与社会机制的相互制约:技术决定论与阶级意识 |
二、人的主体意识与社会文化批判理论:主体维度的技术手段和社会维度的生产力辨析 |
三、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制度的交互影响:主体意识与社会发展 |
第三节 现代性视域中信息时代社会关系背后的技术异化 |
一、技术理性与社会异化现象: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异化反思 |
二、异化形式的演变:从资本控制到科技控制 |
三、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文化的符号控制:从数字逻辑到资本逻辑 |
第四章 信息文明确立人的存在方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理性反思与信息文明的确立 |
一、信息技术媒介与网络空间对主体性的重塑 |
二、技术理性控制与社会文化的同一性 |
三、信息时代与现代性裹挟下的异化控制 |
第二节 人的存在方式变革与新的文化样态 |
一、信息文明确立的人的存在方式 |
二、信息文明重塑人的文化样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6)传统心理与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婚恋观中传统心理的遗留 |
(一) 男生注重外表, 女生注重经济 |
(二) 男生主动, 女生被动 |
(三) 是否在一起取决于双方的自我感觉 |
二、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新潮恋爱观 |
(一) 网络时代“网恋”备受关注 |
(二) 经济时代“先成家后立业”传统思想遭质疑 |
(三) 传媒时代传统相亲方式受冷遇 |
三、大学生合理恋爱观的当代建构 |
(一) 正确地认识幸福 |
(二) 如实地展示自己 |
(三) 正确对待网恋 |
(7)网络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互联网与网络规范 |
二、网络规范面临的困境 |
三、网络规范研究的现状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网络规范概述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概念 |
第二节 网络规范的性质 |
第三节 网络规范的特征 |
第二章 网络规范的功能和类型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功能 |
一、规范功能 |
二、保护功能 |
第二节 网络规范的类型 |
一、网络社会规范与网络技术规范 |
二、网络用户规范与网络服务规范 |
三、正式网络规范与非正式网络规范 |
四、强制性网络规范与非强制性网络规范 |
五、扩展性网络规范与自发性网络规范 |
第三章 网络规范的形成 |
第一节 网络规范形成的条件和模式 |
第二节 构建网络规范的两个原则 |
一、允许原则 |
二、利益平衡原则 |
第四章 网络规范的合理性及其判定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合理性 |
一、网络规范的可行性 |
二、网络规范的可接受性 |
第二节 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判定 |
一、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外部确证 |
二、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内部确证 |
第三节 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困境及其解决 |
第五章 网络自由与网络规范 |
第一节 网络自由及其限制 |
第二节 网络自由的实现 |
一、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 |
二、网络权利和网络义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8)机械复制时代的生活——评魏剑美的长篇小说《空城》(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消费逻辑下的欲望叙事 |
二、人:在寂寞与孤独之间挣扎 |
(9)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网络自律意识的概念界定 |
一、自律:网络自律意识的理论基础 |
二、网络自律意识的内涵 |
三、网络自律意识的特征 |
第二节 网络自律意识的类型分析 |
第三节 网络自律意识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一、网络自律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
二、网络自律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基本特征 |
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清晰与模糊并存 |
二、大学生对的网络道德情感:稳定与多变并存 |
三、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志:坚定与脆弱并存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网络法规自律意识的基本特征 |
一、大学生的网络知法意识:浓烈与淡薄共生 |
二、大学生的网络守法意识:牢固与薄弱共生 |
三、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明确与含糊共生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自律意识的基本特征 |
一、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认知:准确与偏差共存 |
二、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动机:单纯与复杂共存 |
三、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诚信:醇厚与淡薄共存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同辈群体 |
一、同辈群体的网络认知的影响 |
二、同辈群体的网络道德的影响 |
三、同辈群体的网络心理的影响 |
四、同辈群体的网络遭遇的影响 |
第二节 网络文化 |
一、网络文化技术性特征的影响 |
二、网络文化的精神性特征的影响 |
三、网络文化的主体性特征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校教育 |
一、学校教育主体的影响 |
二、学校教育内容的影响 |
三、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 |
四、学校教育载体的影响 |
五、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教育 |
一、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
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网络法规自律意识教育 |
一、网络法规自律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
二、网络法规自律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网络交往自律意识教育 |
一、网络交往自律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
二、网络交往自律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渗透性原则 |
一、渗透性原则的含义 |
二、坚持渗透性原则的必要性 |
三、坚持渗透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示范性原则 |
一、示范性原则的含义 |
二、坚持示范性原则的必要性 |
三、坚持示范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第三节 内化性原则 |
一、内化性原则的含义 |
二、坚持内化性原则的必要性 |
三、坚持内化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第四节 层次性原则 |
一、层次性原则的含义 |
二、坚持层次性原则的必要性 |
三、坚持层次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创新网络自律意识教育方法 |
一、说服教育法 |
二、心理咨询法 |
三、陶冶教育法 |
四、榜样示范法 |
五、自我教育法 |
六、品德评价法 |
第二节 优化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环境 |
一、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 |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
第三节 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自律实践 |
一、主动学习网络自律规范 |
二、内化培育网络自律情感 |
三、自觉磨练网络自律意志 |
四、积极投身网络自律行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网络美育及其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传统意义上的美育研究 |
1.2.2 多维视野下的当代美育问题研究 |
1.2.3 关于网络美育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逻辑结构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网络美育的背景 |
2.1 网络美育的技术前提 |
2.1.1 数字技术使网络美育成为可能 |
2.1.2 数字传媒为网络美育提供便捷 |
2.2 网络美育的文化背景 |
2.2.1 网络美育与网络文化相互依存 |
2.2.2 网络文化对网络美育的影响 |
2.3 网络传媒下的艺术审美变迁 |
2.3.1 载道教化转向自娱娱人 |
2.3.2 精英审美让位于平民文化 |
第三章 网络美育的特征 |
3.1 美育内容:赛博空间的虚拟审美 |
3.2 美育主体与对象:虚拟世界的自由受众 |
3.3 美育方法:在平等交往中实现多向互交 |
3.4 美育功能:构建自我审美的艺术空间 |
第四章 网络美育的困境 |
4.1 在线自由的美育行为失范 |
4.1.1 网恋:凄美开放的罂粟花蕊 |
4.1.2 网瘾:难以突围的精神迷宫 |
4.1.3 网络病毒:数字帝国的屠城刺客 |
4.1.4 网络隐私:无处遁形的秘密信息 |
4.1.5 数字犯罪:指向现实的邪恶匕首 |
4.2 网络美育失范的成因与危害 |
4.2.1 网络审美行为失范的成因 |
4.2.2 网络审美行为失范的危害 |
第五章 网络美育的实施路径 |
5.1 网络行为主体的审美培育 |
5.1.1 网络行为主体审美培育的重要意义 |
5.1.2 网络行为主体的审美培育途径 |
5.2 网络内容生产的美育优化 |
5.2.1 优化网络内容的生产环境 |
5.2.2 培养高素养的"舆论领袖" |
5.3 网络美育的媒体责任建构 |
5.3.1 谨防网络媒体公信力的缺失 |
5.3.2 重建网络媒体的审美社会学 |
5.4 网络美育的社会约束与技术他律 |
5.4.1 网络美育的社会约束 |
5.4.2 网络美育的技术他律 |
结语:网络美育与审美人格生成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在不知不觉中遭遇网恋(论文参考文献)
-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2]表达与建构 ——“剩女”的媒介话语与形象研究[D]. 孟晓晴.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感谢你来过我的世界》;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猜想》《难忘的回忆》《生命就是幸福》《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D]. 马卉. 新疆大学, 2020(07)
- [4]信息时代人的存在方式研究[D]. 赵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5]生活夹缝中的挣扎与精神救赎——读刘家朋中篇小说《杨力生的爱情事》[J]. 庄稼汉. 参花(上), 2019(08)
- [6]传统心理与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剖析[J]. 纪璇. 现代交际, 2015(04)
- [7]网络规范研究[D]. 李伟. 厦门大学, 2014(04)
- [8]机械复制时代的生活——评魏剑美的长篇小说《空城》[J]. 徐先智. 创作与评论, 2013(24)
- [9]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D]. 秦继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5)
- [10]网络美育及其实施路径研究[D]. 罗鹏程. 中南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