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SM非正常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昱[1](2021)在《基于OAI的无线网络接入与切换的性能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中国进入5G商用元年,移动用户数量飞速增长。与此同时,全球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79亿,其中4G用户占比达到了八成。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移动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为了提升移动网络性能,改善用户体验,本文基于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无线网络的接入与切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首先,以OAI开源项目为基础结合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实现了LTE半实物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符合3GPP制定的LTE协议标准。通过信令追踪和日志文件分析等手段可以对用户在无线网络中的接入与切换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其次,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无线网络的接入与切换问题,针对异构网络切换,本文通过LTE半实物仿真平台对LTE、GSM系统间切换的相关配置参数进行分析。基于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算法,提出了一种网络自优化策略,可以提升用户接入基站的优先级,用户驻留率得到显着地提高,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后的网络用户驻留率提升至90%以上。最后,通过分析LTE系统的切换流程以及切换过程中触发的测量事件及其相关影响参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配置的LTE切换优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LTE系统的平均下行速率提升了45.8%,切换成功率提升至93.75%。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无线网络参数配置的优化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无线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相关实验测试验证了基于OAI的LTE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的可行性,并且为日后研究无线网络系统性能和相关关键技术的测试验证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平台。
刘晓瑞[2](2020)在《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部分,对智能电网和电力物联网起着支撑作用[1]。为保证智能电网可靠、安全、智能、经济、环保运行,本文对智能变电站各系统及总体布置进行设计,并对其监控系统进行研究。本文以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为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据基本工程数据,对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一次系统、部分二次系统、总体布置及其他系统进行设计,同时结合新能源发电及智能电器设备发展,进一步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二是对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建立变电站一体化监控平台,并结合专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变电站监控后台进行开发增加五防功能结合,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开发、设计、调试、应用,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监控水平。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一次系统、部分二次系统、总体布置及其他系统设计部分。变电站设计基于IEC61850规约进行,首先,根据南石地区供电现状和未来用电规划确定建设110/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其次,根据南石地区电力数据和用电用户情况对变电站一次系统进行设计,确定变电站容量和电气主接线方式,通过短路电流计算选择主要电气设备,选用智能设备和“设备本体+智能组件”形式的智能一次设备并进行校验,绘制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再次,对变电站部分二次系统进行设计,结合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和南石地区电力网布局及电力设备配置情况,确定变电站继电保护方案并进行整定计算,同时完成变电站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设计;最后,对变电站总体布置及其它设计部分,在变电站屋顶设计安装30kW分布式光伏电站,并对变电站建设布局、抗震防雷措施、站用电进行设计,绘制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图、变电站电气总布置图、变电站直击雷保护范围图。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及监控设备研究部分。根据变电站一次系统、二次系统设计以及变电站监控要求,对变电站监控系统总体架构、监控目标、网络结构进行设计,搭建带有“五防”功能的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完成监控系统设备配置;监控设备研究是引入物联网概念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设计、开发、调试、模拟实验,首先,根据设计构想使用成品电子器件对短信报警系统设计可行性进行实验研究,然后,对变电站报警系统软件、硬件进行设计开发,使用STM32芯片、GSM芯片等实现短信报警功能,最后,在南石变电站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上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模拟实验,实现设计功能。本次智能变电站详细设计满足了南石地区未来发展用电需求。本次设计中,各种形式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使用、带有“五防”功能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的搭建、变电站屋顶30kW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铺设以及监控短信报警系统的开发,使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相较于传统变电站在智能化水平、操作灵活性、运行环保性等方面有了提高。
祁鹤鹏[3](2020)在《高铁无线网络覆盖及其上行链路切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智能高铁”时代来临,高铁列车及旅客对车内无线通信网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GSM-R铁路专网已无法满足高带宽、低时延的多样化业务通信需求,因此向下一代铁路通信系统LTE-R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随着列车的不断提速,高速移动带来的网络频繁切换、链路掉线等问题给列车通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保障高铁场景下的通信质量及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高铁列车无线网络覆盖方案以及LTE链路切换算法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高铁场景的通信难点,设计了基于中继网关结合Wi-Fi局域网的列车无线覆盖方案,中继网关上行通过LTE链路接入地面网络,为整列高铁提供外部互联网流量,下行利用Wi-Fi信号为旅客提供无线接入网络。采用双层组网架构可以有效规避车厢穿透损耗、群切换以及单链路故障对列车通信网络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所设计的中继网关加Wi-Fi覆盖的组网方案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可有效提升车内旅客的上网体验。(2)针对LTE链路频繁切换导致的掉线问题,对现有基于A3事件(目的基站接收功率大于源基站接收功率且超过一定门限值)的切换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最佳切换位置的A3、A4事件(目的基站接收功率大于定义门限值)联合判决算法,将切换触发位置向最佳参考点进行收敛,以提升整体的切换成功率。理论分析和LTESim平台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切换算法可以将中高速场景下的切换失败概率由11%降低至6%,提升了单个天线的越区切换成功率。(3)在对单个天线切换性能优化的基础上,针对列车双天线组网架构,提出了基于车首、车尾天线联动的切换方案。通过车首天线切换结果对车尾天线的切换参数进行调整,使其具有更高的切换成功率及算法自适应能力,且相较于利用历史数据对切换参数进行优化,车首天线的切换结果更加具备参考意义。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天线联动算法可以将车尾天线的切换成功率由93%提升至98%,提高了整车通信系统的链路稳定性。
黄云鲲[4](2019)在《一种GSM监听系统的同步设计和FPGA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通信规模的迅猛发展,使其与人们的生活变的息息相关,但随之而来的通信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所以基于GSM网络的监听系统在通信安全领域上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GSM监听系统来说,同步的完成是基带信号处理首要且关键的一步,只有成功进行同步才能完成后续的解调译码过程,使得GSM监听系统实现对语音信号的监听。本文针对传统基于DSP平台的GSM监听系统监听路数过少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于FPGA平台的多路GSM监听系统同步方案。首先对GSM系统的同步算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对粗同步中的FFT法、包络检测法、相位差法和匹配相关法进行了仿真和性能对比,分析了其中的优缺点。将含有FB突发脉冲序列的静态AD数据取符号化后进行频域自相关操作,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直接FFT法具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然后研究了GSM监听系统的总体设计流程,在结合帧同步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FPGA同步部分模块。其中包括时钟模块、FCCH粗同步模块、解旋转模块、SCH精同步模块和TCH同步发送等子模块。利用ModelSim对上述子模块进行了时序仿真,并在Xilinx XC7K325T开发板上对模块设计的正确性进行了板级验证。其中对FCCH粗同步模块和SCH精同步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上的优化,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减少了延迟。在TCH同步发送子模块上用了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设计,使得单块FPGA开发板能够监听32路语音信号。最后为了验证同步部分模块在整个GSM监听系统中运行的正确性,将各子模块与监听系统其余模块进行连接。通过实际环境的测试,该监听系统能稳定的对多路语音信号进行监听。说明本文所设计的GSM监听系统的同步部分是正确且有效的。
孙军[5](2019)在《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ETRA数字集群系统是一种专业指挥调度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政府、石油化工、物流、交通、电力以及军队等部门。虽然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鉴权和加密技术能够保障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安全性,但是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可利用TETRA数字集群系统安全性的漏洞,对TETRA数字集群系统进行攻击,降低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安全性。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不仅可以在信息化战争中有效打击敌方,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己方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安全性。因此,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在综述国内外伪基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 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的关键技术,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空中接口协议栈和系统架构,分析了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安全体系,并使用Scyther分析工具,分析了 TETRA数字集群系统鉴权协议的安全漏洞;2.针对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安全漏洞,给出了 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的攻击方式,利用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分别攻击TETRA数字集群系统和TETRA终端,并设计了目标TETRA数字集群系统信息的获取流程、TETRA终端的捕获和侦听流程以及TETRA终端GPS数据的获取流程;3.通过对同步、信令解析、终端吸附、中间人攻击等关键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中间人攻击方法,该方法根据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安全漏洞,利用鉴权信令丢弃、鉴权信令篡改以及空中接口密钥篡改等方法,对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双向鉴权机制进行攻击;4.提出了一种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的软件架构,基于SYS/BIOS操作系统和CCS开发环境,利用C语言,开发了 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模块;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Visual Studio 2013开发环境,利用C++语言,开发了协议信令过滤模块、网络层协议模块以及态势感知模块,实现了 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的功能;5.搭建了 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的测试系统,对捕获TETRA终端、向TETRA终端发送短信、获取TETRA终端的GPS数据以及侦听TETRA终端等攻击方式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可以有效攻击TETRA数字集群系统。
廖昊爽[6](2019)在《磁分离电磁线圈温度与电流远程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分离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在矿场选料、水处理和生物研究领域逐渐发挥出它独特的作用。电磁线圈是磁分离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产生不同的磁场环境,其温度与电流作为重要运行参数,直接决定了磁分离装置的生产效率与安全指标,因此,对其进行实时监控至关重要。而工业磁分离现场的恶劣环境常常为监控系统带来参数采集与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对磁分离电磁线圈温度与电流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为磁分离提供新的监控技术思路。本文主要针对磁分离装置的原理结构,对其工业应用环境中温度、通讯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围绕电磁线圈的工作电流特性与温升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运行数据的采集与远程通讯控制的实现来完成监控系统的设计。本文的设计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在硬件设计方面,根据系统的结构与需求,对不同硬件类型进行了讨论与比较,选择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监控系统的核心控制平台,完成了其接点接线与功能扩展;选择单片机和铂热电阻构成温度采集模块,设计并焊制了温度的信号调理电路与数据处理电路;选择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中的短消息服务作为通讯方式,以TC35I作为短消息芯片,设计并焊制了模块的接口电路。在软件设计方面,对系统中各模块的不同通讯接口下的通讯协议分别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完成了各部分程序代码的编写,提出了一种具有多级控制逻辑、多接口通讯的程序流程,解决了不同接口间的数据通讯问题,完成了监控系统与移动通讯终端的远程交互。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远程监控系统实验装置平台的整体搭建。经过一系列的系统调试与测试,对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三个主要功能试验,实验结果良好,均能完成预计目标功能,验证了该远程监控系统的可行性。
杨远[7](2018)在《基于GSM的油井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各油田采集技术和数字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不断取得新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油田将信息化建设成果应用在野外数据采集,原始资料处理和资料信息解释的相关业务,不仅大幅度优化地震勘探业务流程,还全面提高打井、采油、炼油等工作效率。各油田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视为企业核心发展方向,数字油田现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勘探开发作为石油上游核心业务领域,是最早应用计算机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信号、信息处理与辅助研究的业务领域之一。在勘探开发业务中,油井开采会产生大量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而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很大程度上影响油田勘探成果,随着这些数据量的逐渐增大,大数据管理将是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油价的逐步回暖,使得石油勘探开发油井业务不断增多,行业内更加注重对勘探数据的管理。由于各油田油井分布在偏远地区,网络信号较弱,甚至没有4G信号,本文主要研究利用GSM网络实现对吉林油田分公司油井采集数据管理及数据监控系统发布,并搭建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对不同形态的油井数据进行数据管理,优化数据入库与数据服务流程,加强对油井数据的远程监控和应用的快速响应能力,拓展新增业务数据管理与应用的范围,增强对油井数据的生产管理及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勘探周期,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服务应用于生产。并对油井数据安全、统一标准和规范、系统归档管理做出相应改进。
林俊亭[8](2018)在《轨道交通列车碰撞防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义上,铁路信号系统是集中指挥、分散控制的综合性闭环控制系统,其各组成部分通过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构成了以安全设备为基础,兼具行车指挥、列车运行控制、集中监测等功能的复杂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车安全间隔控制的核心保障系统,而安全间隔控制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列车发生碰撞事故。随着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下一代智能轨道交通系统必然是集成先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移动装备、固定设施和服务需求状态的全息化感知、诊断、辨识和决策的系统。预防列车碰撞安全事故仍然是研究新一代智能轨道交通系统的主线,列车碰撞防护技术和措施也在不断的改进完善之中。首先,列车与列车之间采用间接信息传递的方式实现运行姿态感知从而实现列车碰撞防护的方法是当前最为常用的方法,但由于此种方式主要依赖地面控制中心,使得轨道交通列车间隔控制的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当前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列车与地面双向无线信道的电波传播机制以及碰撞防护系统架构上,对于车车间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车载设备业务接入和资源复用模型等研究还不够完善。另外,目前列车碰撞防护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列车碰撞列车、列车碰撞异物方面,尽管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逐步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体系建设,对于列车碰撞轨旁作业人员的防护技术还比较欠缺。为此,在分析当前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当前列车碰撞防护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利用车车直接通信技术、多频段收发技术、微波雷达多目标探测等现代技术,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了列车车车碰撞防护和车人碰撞防护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首先,在分析目前由于车-地通信网络或地面控制中心功能劣化造成列车间“盲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车车直接通信的碰撞防护系统叠加既有列控系统的方法,利用车车直接通信技术实现列车间直接交互信息并感知运行姿态,从而实现列车间碰撞防护。其次,在研究列车碰撞防护中需要进行信息交互的设备和新一代轨道智能运输系统对铁路信号设备机器类通信业务需求显着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信号设备机器类通信业务预测模型分类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调制泊松过程的业务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机器类通信业务与铁路现场信号设备业务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实现复杂度与高准确度的良好平衡。另外,基于微波雷达的全天候、高灵敏性等特点,结合当前现场作业安全防护中存在的恶劣天气影响了望距离、现场安全员渎职无法及时预警及基于GPS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构造复杂等问题,将雷达多目标侦测技术引入到车人碰撞防护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探测列车并预警的车人避碰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将雷达与机器视觉侦测技术结合,弥补了雷达探测误警率高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列车碰撞防护的车人避碰策略。最后,仿真设计了车车避碰多频段直接通信系统,验证了该系统能够满足车车避碰的性能需求。设计和实现了车人避碰系统的原型装置,并在现场进行了相关试验,表明该车人避碰系统地形环境适应性强。
杨学辉[9](2016)在《GSM/TD-SCDMA/TD-LTE的三网协同优化》文中认为中国移动公司经过这两年的TD-LTE网络建设,现网中TD-LTE的基站规模已经超越了 GSM、TD-SCDMA网络规模,而其庞大的GSM、TD-SCDMA网络短时间内还将继续投入使用。目前围绕商丘移动公司三种制式网络的协同优化已成为商丘移动公司发展的重点,本文主要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阐述网络优化的意义和目标,网络优化的关键步骤和流程,GSM、TD-SCDMA、TD-LTE三种制式网的关键技术和三网的优化方法比较。其次说明了网络优化数据的常规采集途径:网络测试、网管提取、投诉数据以及市场部分经分数据,数据采集工具的使用及采集方法。依据基础的数据分析,较均衡的进行三网协同优化。本文主要是就三网协同优化进行策略的分析,用以提高TD-LTE网络的驻留比,针对三网协同优化策略,主要涉及无线覆盖的优化,2/3/4G网络参数互操作,TD-LTE手机终端性能的提升,三网协同的邻区优化,针对TD-LTE的专网建设和优化。最后提出三网协同优化的方法在移动运营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日常优化中遇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三网协同优化的基本点出发进行现网具体优化方案的确定和实施。通过三网协同优化策略的修改,更能与实际相结合,提升TD-LTE网络的驻留比,提升用户感知和运营商的指标。
罗海军[10](2017)在《基于位置更新信令数据的伪基站侦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伪基站的泛滥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挑战,因此整治伪基站也是国家整治网络安全的重点之一。伪基站通过冒充运营商的基站,诱使用户接入,从而窃取用户信息,发送垃圾短信甚至诈骗短信,不但对用户的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造成影响,而且由于移动用户接入伪基站后,位置更新频繁,通信信令增加,容易导致运营商网络出现拥塞。伪基站本身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无线通信系统,无需与现网相联,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因此如何侦测并定位伪基站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根据伪基站的主要特征,研究这些特征与伪基站的相关性,通过数学的定量分析,找出其中最显着相关的特征,为研究伪基站的侦测算法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计算,发现“位置更新偏移次数”是与伪基站显着相关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本文由简到繁研究了三种伪基站侦测算法。第一种侦测算法是基于固定的位置区编码LAC(Location Area Code)的伪基站侦测算法,主要针对早期网络的位置区编码LAC固定的伪基站的侦测。由于算法基于当前的用户信令数据流,无需与历史信息进行比对,因此非常高效,能快速的甄别出伪基站。但对于位置区LAC可以变化的伪基站,第一种方法完全失效,因此出现了第二种方法:排除正常位置更新的伪基站侦测算法。为解决算法中用到LAC的邻区关系表手工维护耗时耗力且容易出错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邻区关系表的自学习算法,使系统能自动识别和更新LAC的邻区关系信息。针对最新的“智能”型伪基站,本文提出了第三种伪基站侦测算法:位置更新记录法。该种伪基站能侦测并冒用邻区的位置区LAC号码的情况,能躲避前两种算法的侦测。本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保存位置更新的历史信息,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出异常的位置更新,从而侦测出网络中存在的伪基站和其所在的小区。这是本文的主要贡献。论文最后对侦测算法进行实地验证和测试分析,采用数学方法对判定为伪基站的小区进行可信度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锁定伪基站存在区域,提高了伪基站的检测率。
二、GSM非正常接入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SM非正常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OAI的无线网络接入与切换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LTE系统的切换技术原理 |
2.1 切换类型概述 |
2.2 S1接口切换技术 |
2.3 X2接口切换技术 |
2.4 切换触发事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OAI的LTE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实现 |
3.1 OAI概述 |
3.1.1 OAI的整体架构 |
3.1.2 OAI的源码分析 |
3.2 基于OAI的仿真平台搭建 |
3.2.1 软件架构 |
3.2.2 硬件架构 |
3.2.3 LTE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构网络下的切换策略研究 |
4.1 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 |
4.1.1 小区选择过程分析 |
4.1.2 小区重选算法分析 |
4.1.3 影响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的关键参数分析 |
4.2 LTE和GSM系统之间的切换研究 |
4.2.1 基本原理概述 |
4.2.2 基于LTE半实物仿真平台的验证 |
4.3 GSM网络自优化策略 |
4.3.1 系统模型 |
4.3.2 邻小区信息嗅探 |
4.3.3 对比测试 |
4.3.4 优化结果与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X2接口的LTE切换策略研究 |
5.1 基于A3事件的切换策略分析 |
5.1.1 A3事件的触发过程分析 |
5.1.2 基于LTE仿真平台的A3事件分析 |
5.2 关于LTE下行速率的分析与优化 |
5.2.1 系统模型 |
5.2.2 问题分析 |
5.2.3 优化方案 |
5.2.4 结果分析 |
5.3 关于切换成功率的分析和优化 |
5.3.1 系统模型 |
5.3.2 问题分析 |
5.3.3 优化方案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变电站及监控系统研究背景 |
1.2 枣庄地区用电发展背景 |
1.3 智能变电站及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
1.3.1 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 |
1.3.2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
1.3.3 五防装置发展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变电站基本方案设计及设备选择 |
2.1 本地区变电站建设必要性 |
2.1.1 本地区电网现状 |
2.1.2 本地区电网存在的问题 |
2.1.3 本地区变电站建设优势 |
2.2 站址选择及介绍 |
2.2.1 站址地理位置 |
2.2.2 站址概况 |
2.2.3 站外交通运输及进出线走廊条件 |
2.3 电气主接线选择 |
2.4 智能主变压器选择 |
2.4.1 智能主变压器选择原则 |
2.4.2 智能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
2.4.3 智能主变压器台数选择 |
2.4.4 智能主变压器类型选择 |
2.4.5 智能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
2.5 短路电流计算 |
2.5.1 短路电流计算模型 |
2.5.2 不同情况下的短路电流计算 |
2.6 电气设备选择 |
2.6.1 设备环境运行参数 |
2.6.2 110kV侧设备选择及校验 |
2.6.3 10kV侧设备选择 |
2.6.4 变电站电气设备智能化 |
第三章 变电站部分二次系统设计 |
3.1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及整定计算 |
3.1.1 南石变电站一次电力系统现状 |
3.1.2 枣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 |
3.1.3 继电保护设计及整定计算 |
3.2 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及配置 |
3.2.1 枣庄地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
3.2.2 安全防护系统设计及配置 |
3.2.3 调度远动系统设计及配置 |
3.2.4 电能计量系统设计及配置 |
3.3 枣庄地区电力通信系统设计 |
3.3.1 枣庄地区电力通信现状 |
3.3.2 电力通信系统方案设计 |
3.3.3 南石变电站站内通信方案 |
第四章 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及研究 |
4.1 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
4.1.2 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
4.2 监控目标设计 |
4.2.1 电网运行数据 |
4.2.2 电网故障信号 |
4.2.3 电气设备监控数据 |
4.3 监控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4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备配置 |
4.4.1 站控层设备 |
4.4.2 间隔层设备配置 |
4.4.3 过程层设备配置 |
4.5 变电站五防一体化监控系统平台设计 |
4.5.1 监控平台建立及数据采集 |
4.5.2 监控平台界面设计及功能数据关联 |
4.5.3 监控平台规约及通信通道配置 |
4.6 变电站监控短信报警系统研究 |
4.6.1 短信报警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6.2 系统可行性研究硬件搭建 |
4.6.3 系统软件设计 |
4.6.4 系统可行性研究模拟测试 |
4.6.5 系统硬件设计 |
4.6.6 变电站监控短信报警系统实验测试 |
第五章 变电站总体布置及其它设计 |
5.1 电气总平面布置 |
5.2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设计 |
5.2.1 南石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
5.2.2 主要器件选型 |
5.2.3 项目总体设计 |
5.2.4 效益分析 |
5.3 抗震设计 |
5.4 站用电及照明设计 |
5.4.1 站用工作/备用电源的引接及站用电接线方案 |
5.4.2 站用负荷计算及站用变压器选择 |
5.4.3 站用配电系统配置 |
5.4.4 照明系统设计 |
5.5 防雷接地设计 |
5.5.1 防直击雷保护方式设计 |
5.5.2 接地设计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STM32F103RBT6 单片机主程序 |
附件2:枣庄市高新区电网地理接线示意图 |
附件3:南石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图 |
附件4:南石110kV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图 |
附件5:南石110kV变电站直击雷保护范围图 |
附件6:南石110kV变电站平面布置设计图 |
(3)高铁无线网络覆盖及其上行链路切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铁列车Wi-Fi覆盖方案 |
2.1 铁路覆盖方案对比 |
2.2 高铁场景网络覆盖难点 |
2.3 高铁列车Wi-Fi组网方案设计 |
2.3.1 方案需求分析 |
2.3.2 总体方案设计 |
2.3.3 各功能模块设计 |
2.4 方案比较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A3事件的切换算法优化 |
3.1 LTE网络架构及越区切换技术研究 |
3.1.1 LTE系统网络架构 |
3.1.2 LTE无线接口协议 |
3.1.3 LTE越区切换技术 |
3.2 基于A3事件切换算法的改进 |
3.2.1 现有算法缺陷分析 |
3.2.2 算法优化思路 |
3.2.3 优化算法设计 |
3.2.4 切换参数选择 |
3.3 切换性能分析 |
3.4 仿真环境搭建 |
3.4.1 仿真软件介绍 |
3.4.2 仿真环境搭建 |
3.4.3 仿真参数选择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天线联动的切换算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双播技术的切换方案 |
4.3 基于双天线联动的切换算法 |
4.3.1 算法创新点 |
4.3.2 算法组网方案 |
4.3.3 算法设计 |
4.3.4 信令交互流程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一种GSM监听系统的同步设计和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GSM通信系统的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GSM监听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2 GSM系统同步算法的研究发展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结构内容 |
第2章 GSM空中接口理论与系统信息 |
2.1 GSM系统组成和网络接口简介 |
2.2 GSM系统的多址方式与频率配置 |
2.2.1 多址方式 |
2.2.2 频率配置 |
2.3 GSM空口理论 |
2.4 GSM信号控制的关键技术 |
2.4.1 调制技术 |
2.4.2 跳频技术 |
2.4.3 同步与定时技术 |
2.5 GSM监听系统理论 |
2.5.1 监听系统工作原理 |
2.5.2 监听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监听系统同步设计 |
3.1 GSM监听系统同步过程概述 |
3.2 帧同步算法 |
3.2.1 粗同步算法 |
3.2.2 精同步算法 |
3.3 粗同步算法性能仿真对比 |
3.4 载波频偏同步方法 |
3.5 监听系统同步设计方案 |
3.5.1 监听系统整体方案原理概述 |
3.5.2 监听系统同步流程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FPGA的 GSM监听系统同步实现 |
4.1 监听系统同步模块实现平台 |
4.1.1 FPGA简介 |
4.1.2 软件平台 |
4.1.3 硬件平台 |
4.2 监听系统结构介绍 |
4.2.1 FPGA整体框架介绍 |
4.2.2 FPGA模块设置 |
4.3 相关模块FPGA实现 |
4.3.1 时钟模块 |
4.3.2 FCCH粗同步模块实现 |
4.3.3 解旋转 |
4.3.4 SCH精同步模块实现 |
4.3.5 TCH同步发送模块 |
4.4 系统多路设计 |
4.5 整体监听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
4.5.1 GSM监听系统硬件实测平台 |
4.5.2 GSM监听系统实际工作结果 |
4.5.3 资源占用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伪基站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伪基站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伪基站的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和论文结构 |
1.3.1 选题意义 |
1.3.2 论文结构 |
2 TETRA数字集群系统安全性分析 |
2.1 TETRA数字集群系统 |
2.1.1 空中接口协议栈 |
2.1.2 系统架构 |
2.2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安全体系 |
2.2.1 鉴权 |
2.2.2 空中接口加密 |
2.2.3 端到端加密 |
2.3 TETRA数字集群系统鉴权协议安全漏洞的分析 |
2.3.1 鉴权信令流程 |
2.3.2 TETRA鉴权协议 |
2.3.3 安全协议的分析 |
2.3.4 TETRA鉴权协议安全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的关键技术 |
3.1 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的攻击方式 |
3.1.1 目标TETRA数字集群系统信息的获取 |
3.1.2 对呼叫的攻击 |
3.1.3 环境侦听 |
3.1.4 GPS上报 |
3.1.5 态势感知 |
3.2 同步技术 |
3.2.1 TETRA数字集群系统逻辑信道 |
3.2.2 伪基站与目标系统基站的同步技术 |
3.3 目标系统的信令解析技术 |
3.3.1 目标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空中接口信令 |
3.3.2 抽象语法符号 |
3.3.3 目标系统信令解析方法 |
3.4 TETRA终端吸附技术 |
3.4.1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越区切换 |
3.4.2 目标系统的干扰方法 |
3.4.3 目标TETRA终端的捕获方法 |
3.5 中间人攻击技术 |
3.5.1 中间人的攻击方法 |
3.5.2 攻击方法的验证 |
3.5.3 可行性分析 |
3.5.4 中间人攻击防范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4 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软件的开发 |
4.1 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软件架构 |
4.2 开发环境 |
4.3 数据链路层协议模块 |
4.3.1 接口设计 |
4.3.2 主流程 |
4.3.3 同步流程 |
4.3.4 上行流程 |
4.3.5 下行流程 |
4.4 协议信令过滤模块 |
4.4.1 数据链路层信令过滤模块 |
4.4.2 网络层信令过滤模块 |
4.5 态势感知模块 |
4.5.1 态势数据的存储 |
4.5.2 态势分析 |
4.6 网络层协议模块 |
4.6.1 目标TETRA基站信息的获取 |
4.6.2 目标TETRA终端的捕获 |
4.6.3 语音的处理流程 |
4.7 本章小结 |
5 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软件的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内容 |
5.3 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
5.3.1 目标移动台的捕获 |
5.3.2 短信 |
5.3.3 对呼叫的攻击 |
5.3.4 目标移动台GPS的获取 |
5.3.5 目标移动台的释放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磁分离电磁线圈温度与电流远程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分析与设计 |
2.1 磁分离装置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分析 |
2.2 电磁线圈参数分析 |
2.3 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设计与运行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远程监控系统硬件的整体连接 |
3.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3.3 短消息模块 |
3.4 温度采集模块 |
3.5 电源模块 |
3.6 声光报警电路 |
3.7 本章小结 |
4 远程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
4.2 温度采集模块的程序设计 |
4.3 电源模块的程序设计 |
4.4 短消息模块的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调试与试验 |
5.1 系统调试 |
5.2 系统的主要功能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GSM的油井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GSM系统介绍 |
2.2 .NET Framework技术介绍 |
2.3 ASP.NET MVC技术介绍 |
2.4 GIS技术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需求分析 |
3.1 课题背景分析 |
3.2 系统用例分析 |
3.3 功能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井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应用总体架构设计 |
4.1.1 油井监控系统硬件总体部署 |
4.1.2 数据管理系统硬件总体部署 |
4.1.3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4.2 系统模块分析 |
4.3 数据库设计 |
4.4 数据表的设计 |
4.4.1 油井监控数据表设计 |
4.4.2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井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油井监控系统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5.1.2 系统主要应用界面 |
5.1.3 TC35I手机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4 短信程序设计设计与实现 |
5.1.5 监控中心主程序设计与实现 |
5.1.6 接收短信程序设计与实现 |
5.2 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5.2.1 系统开发环境 |
5.2.2 Web服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3 数据库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4 审批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5 GIS展示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目的 |
6.2 系统测试方案 |
6.3 系统测试实现及分析 |
6.3.1 功能测试 |
6.3.2 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轨道交通列车碰撞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整体结构 |
2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及碰撞防护 |
2.1 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
2.1.1 列车运行的开环与闭环控制方法 |
2.1.2 列车防碰的并行与编队控制方法 |
2.2 基于直接信息交互的列车控制方法 |
2.2.1 基于直接信息交互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
2.2.2 基于直接信息交互的列车运行控制总体需求 |
2.2.3 基于直接信息交互的列车运行控制关键技术 |
2.2.4 基于直接信息交互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2.3 列车碰撞防护方法 |
2.3.1 列车碰撞防护的理论基础 |
2.3.2 两车碰撞防护微分对策方法 |
2.4 小结 |
3 列车碰撞防护的车车避碰方法 |
3.1 车车碰撞防护技术概述 |
3.1.1 航空领域碰撞防护技术 |
3.1.2 海事领域碰撞防护技术 |
3.1.3 道路交通碰撞防护技术 |
3.2 车车碰撞防护预警系统设计 |
3.2.1 基于GPS定位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 |
3.2.2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碰撞防护系统 |
3.3 车车碰撞防护系统架构设计与分析 |
3.3.1 城市轨道交通车车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分析 |
3.3.2 国铁CTCS叠加车车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分析 |
3.4 小结 |
4 列车碰撞防护的车车通信技术 |
4.1 车车间直接通信链路模型 |
4.1.1 车车间超短波直接通信链路多普勒特性分析 |
4.1.2 车车间直接通信多径衰落分析 |
4.1.3 车车间直接通信的业务接入模型 |
4.2 车车直接通信资源分配算法 |
4.2.1 车车直接通信资源复用车地通信模型 |
4.2.2 车车直接通信复用车地通信资源分配算法 |
4.2.3 车车直接通信资源分配算法仿真与分析 |
4.3 小结 |
5 列车碰撞防护的车人避碰方法 |
5.1 车人避碰技术概述 |
5.1.1 基于GPS和GSM-R的车人避碰系统设计 |
5.1.2 基于雷达的车人避碰系统及其改进方法 |
5.2 多普勒频移与距离-多普勒耦合算法 |
5.2.1 距离与多普勒分辨率 |
5.2.2 距离与多普勒耦合 |
5.3 多动目标检测及有效目标甄别算法 |
5.3.1 目标检测跟踪器设计 |
5.3.2 目标预测甄别算法 |
5.4 车人避碰系统分析 |
5.4.1 基于雷达的车人避碰数据分析 |
5.4.2 基于视觉的车人避碰改进方法 |
5.5 小结 |
6 列车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分析 |
6.1 车车避碰多频段直接通信系统设计与分析 |
6.1.1 车车直接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选择及通信距离分析 |
6.1.2 车车直接通信系统的接收机和发射机设计 |
6.1.3 车车直接通信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
6.2 基于雷达的车人避碰系统实现与分析 |
6.2.1 基于雷达的车人避碰系统设计与实现 |
6.2.2 基于雷达的车人避碰系统功能测试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GSM/TD-SCDMA/TD-LTE的三网协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移动运营商三网协同优化背景 |
1.2 网络优化的整体局势 |
1.3 网络优化的阐述 |
1.3.1 网络优化的意义与目标 |
1.3.2 网络优化的内容 |
1.3.3 网络优化流程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移动运营商现存三种制式网络优化技术 |
2.1 GSM优化技术 |
2.1.1 GSM网络系统介绍 |
2.1.2 GSM网络优化技术 |
2.2 TD-SCDMA优化技术 |
2.2.1 TD-SCDMA系统介绍 |
2.2.2 TD-SCDMA系统关键技术 |
2.2.3 TD-SCDMA系统优化技术 |
2.3 TD-LTE优化技术 |
2.3.1 TD-LTE系统介绍 |
2.3.2 TD-LTE系统结构 |
2.3.3 TD-LTE的关键技术 |
2.3.4 TD-LTE优化技术 |
2.4 三种制式网络优化技术的比较和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3 三网协同优化的前提数据采集 |
3.1 数据的采集内容 |
3.1.1 网络系统数据的采集内容 |
3.1.2 网络测试数据的采集内容 |
3.1.3 网管数据的采集内容 |
3.2 数据采集工具和方法 |
3.2.1 数据采集的工具 |
3.2.2 测试路线和测试点的选取 |
3.2.3 测试时间的选取 |
3.2.4 测试方法 |
3.3 网络测试数据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研究 |
4.1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研究重点方向概述 |
4.2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之4G驻留比提升方法研究 |
4.2.1 无线覆盖优化 |
4.2.2 GSM/TD-SCDMA/TD-LTE网络侧的重选参数优化 |
4.2.3 TD-LTE终端推广和性能提升 |
4.2.4 三网系统间邻区优化 |
4.2.5 专网的建设和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5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的改善与应用 |
5.1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关于提升4G驻留比的改善 |
5.2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关于提升4G驻留比的实施 |
5.2.1 商丘移动为提升4G驻留比进行邻区调整方案的实施 |
5.2.2 商丘移动为提升4G驻留比进行参数调整方案的实施 |
5.2.3 商丘移动根据经分3/4G终端占比 |
5.3 三网协同优化策略之驻留比提升后对商丘总体指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本文结论 |
6.2 对下一步工作内容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位置更新信令数据的伪基站侦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防范性反伪基站研究 |
1.2.2 事后处理的反伪基站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1.4 本文的组织安排 |
第2章 伪基站相关基础 |
2.1 GSM网络概述 |
2.1.1 GSM发展历史 |
2.1.2 GSM网络构架 |
2.1.3 GSM区域与编码 |
2.2 时分多址和蜂窝技术 |
2.3 位置管理和过区切换 |
2.3.1 位置管理 |
2.3.2 过区切换 |
2.4 鉴权与漏洞分析 |
2.4.1 概述 |
2.4.2 鉴权流程 |
2.4.3 漏洞分析 |
2.5 伪基站概述 |
2.5.1 伪基站系统图 |
2.5.2 伪基站工作原理 |
2.5.3 伪基站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3章 伪基站侦测系统研究 |
3.1 伪基站特征分析 |
3.1.1 伪基站的网络特征分析 |
3.1.2 伪基站位置更新流程分析 |
3.2 基于位置更新的伪基站侦测研究 |
3.2.1 基于位置区编码更新的伪基站侦测方法 |
3.2.2 伪基站短信系统的侦测方法 |
3.3 小结 |
第4章 实例分析与验证 |
4.1 试验背景 |
4.2 现网异常位置区分析 |
4.3 现网异常小区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GSM非正常接入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OAI的无线网络接入与切换的性能分析与优化[D]. 吴昊昱.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D]. 刘晓瑞.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3]高铁无线网络覆盖及其上行链路切换技术研究[D]. 祁鹤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一种GSM监听系统的同步设计和FPGA实现[D]. 黄云鲲. 南昌大学, 2019(02)
- [5]TETRA数字集群伪基站关键技术的研究[D]. 孙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磁分离电磁线圈温度与电流远程监控系统研究[D]. 廖昊爽.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基于GSM的油井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杨远.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3)
- [8]轨道交通列车碰撞防护技术研究[D]. 林俊亭. 兰州交通大学, 2018
- [9]GSM/TD-SCDMA/TD-LTE的三网协同优化[D]. 杨学辉.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10]基于位置更新信令数据的伪基站侦测研究[D]. 罗海军. 湖南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