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天线射频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孙原良[1](2021)在《手机终端多天线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适应现代通信设备的需求,天线的研发主要朝着几个方面进行,即减小尺寸、宽带和多波段工作、智能方向图控制。随着电子设备集成度的提高,通信设备的体积也越来越小,这时天线对于整个设备就显的过大,这就需要天线减小自身尺寸。然而,在不明显影响天线的增益和效率的同时减小天线的尺寸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电子设备集成度提高,经常需要一个天线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来支持两个或更多的无线服务。本文基于功率传输最大化方法的天线设计方法,设计了一款覆盖Sub-6GHz中的3300MHz-3500MHz的小型八单元MIMO-智能手机天线阵列。其次设计了一款覆盖Sub-6GHz中的N78频段(3300MHz-3800MHz)的八单元智能天线。同时对SAR值的减少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首先设计了一款小型八单元MIMO-智能手机阵列天线,该天线阵工作在Sub-6G中的3.3-3.5GHz,由八个共用接地点的三维倒F天线单元组成,利用弯折技术减小天线尺寸,天线单元仅为5mmx5mmx5mm。通过共用接地点的中和作用以及地面上加载的T型槽,使天线单元间距在小于2mm的情况下实现互耦小于-10d B。利用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MMPTE)获得阵列天线的最优激励分布。再利用连接各个天线单元的数字移相器和衰减器实现最优激励分布,让波束偏转到指定方向。整个天线印刷在FR4基板上,占用体积小,在3.3-3.5GHz内S参数<-10d B。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2.其次设计了一款工作于N78频段(3300MHz-3800MHz)的八单元智能天线。天线单元尺寸为6.5mmx6.5mmx8mm。天线阵列在x、y、z方向上的方向图分别能够达到2.9d B、7.9d B和5.3d B。应用加权的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WMMPTE),引入多个接收天线,引导天线阵列的方向图,优化近场电场分布,最终降低了SAR值约30%。
葛钊[2](2021)在《基于时间反演的回溯天线阵设计》文中提出面对更高通信效率的追求,大批智能天线技术涌现,其中一个重要领域是方向自动溯源的收发系统,它能够针对未知方向的来波信号,在不需要先验条件的情况下,使回传的信号具备自适应传往来波方向的能力。在国际相关技术发展史上最先出现的是角反射器、Van Atta阵,到后面技术逐步发展后产生的相位共轭电路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本文研究目的是设计和制作出可以实现方向回溯功能的天线阵系统。本文首先总结和对比了各种方向回溯天线阵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然后研究了如何通过相位共轭变换来实现时间反演,并在天线阵中验证了该理论的可行性,最终选择了使用相位共轭混频电路实现方向回溯功能的技术路线。其次,研究超外差混频电路的结构和原理,表明该电路能够实现相位共轭功能,并通过先进设计系统软件搭建超外差混频电路模型,针对该电路的信号处理功能进行仿真验证,总结了实现相位共轭混频电路功能所需的模块如放大器、锁相环、混频器等的原理和性能指标,完成了合适的器件选择和时间反演电路部分结构的设计。基于印刷电路板的设计规则和原理,利用软件Altium Designer软件来构建相位共轭信号处理功能的电路设计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的结构图。进一步地,选用正交极化贴片微带天线设计收发天线阵电路部分,结合时间反演电路部分构成完整的方向回溯天线阵系统。对整个系统模型进行全波电磁仿真验证,获得该系统在不同来波方向情况下的方向回溯性能,验证并实现通过改变射频信号处理电路的放大器的增益来使得整个系统实现准确和可靠的重定向能力,其中,样机的散射状况可以通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来进行表征。最后,基于设计原理图和仿真结果制作出时间反演方向回溯天线阵样机实物。
刘诗语[3](2020)在《多通道射频接收前端分析与设计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是其核心。若没有天线的存在,通信系统不会具备远距离无线通信的能力。在各项技术趋于成熟时,方向回溯天线作为一项新技术突显了出来。它可以不用预知来波信号的位置信息,根据相位共轭的概念自动发射回波信号到来波方向,以达到方向回溯的目的。方向回溯阵列可以通过特定的电路结构或技术实现,如最先使用的角反射器、Van Atta阵,到后面技术逐步发展后的外差混频技术、锁相环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本文重点对方向回溯收发系统进行设计以及对示波器射频前端进行设计仿真。本文首先对无线通信、天线以及射频电路的概念与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说明了方向回溯天线的工作原理,接着罗列了几种射频收发机的主要结构,并分析了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技术指标。在射频收发机及方向回溯天线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方向回溯收发系统的具体方案并根据相关指标的要求完成了方向回溯收发系统的硬件设计,接着完成了宽带示波器射频前端的设计与仿真。方向回溯收发系统采用收发“异频”的方式实现,通过矢量调制器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相位调整,使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满足相位共轭的条件,从而实现方向回溯功能。系统具体指标为:输入信号6.5GHz,发射信号8.45GHz,中频信号2.45GHz,发射功率10dBm,,可调相位范围360度,增益40dB。本文对收发机的各个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利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仿真软件对重要器件进行了仿真,最后完成收发机整体硬件电路的设计。宽带示波器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20GHz,信号经过多工器后分频为四组频率范围,分别是0~5GHz、5~10GHz、10~15GHz、15~20GHz,最后通过射频前端电路下变频到0~5GHz信号后送入A/D转换器。本文完成了宽带示波器射频前端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工作。宽带示波器带宽可达20GHz。最后,对方向回溯收发系统进行测试,说明了测试需要用到的器件以及主要步骤,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对本论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了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任鹏,董志伟,高景涛[4](2020)在《一种多波束通信设备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结合地空通信的技术特点,通过升空平台构建一套地空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多波束通信设备的设计及实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移动自组网技术的多波束微波通信设备和配套的多波束天线,对设备的技术特点和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并对设备实现过程中的硬件设计进行介绍。新型多波束通信设备采用空分复用技术结合TDMA体制和自组织网络的工作方式,相比传统的地空通信设备,可显着提升用户容量。
贺玲[5](2020)在《5G射频前端标准模块设计》文中指出本文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对射频接收前端模块进行了标准化研究设计。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大规模MIMO技术以及更高频段的使用是5G的核心技术,对未来的移动通信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射频前端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5G高频段尤其是毫米波频段的应用中,天线与射频电路之间馈线的损耗较大,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5G射频前端模块标准化的模型,将天线模块与射频电路无限接近,设计了射频前端的单通道模块,使天线接收的信号能够直接进入到射频电路中经过放大以及混频处理后完成下变频功能从而输出可以直接利用的中频信号。同时减少了天线与射频电路之间的馈线连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块,避免了天线到射频电路时信号的损耗,也能够使其作为天线阵元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及要求,灵活地对模块进行任意组合,从而构成能够应用于各种场景所需要的阵列天线。本文从5G移动通信系统出发,对射频前端接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设计过程中,根据5G移动通信发展的特点、5G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接收机系统的架构等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所设计的天线以及射频接收前端提出了功能要求,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确定。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设计方案,将系统分成天线、放大器以及下变频器三个部分进行设计。本文中天线部分选用微带天线的形式,利用单点馈电的方式实现天线的圆极化,利用ANSOFT HFSS对天线模块进行了模型优化以及指标仿真,最终所设计的天线工作频率在4.9GHz,带宽300MHz,中心频点处正方向增益为6.95d B。射频接收通道采用一次下变频的方式进行了方案设计、指标确定以及器件选型等工作,并对射频电路系统进行了链路各项指标的预算及仿真设计,完成了射频电路的原理图设计、版图设计以及实物测试。射频电路的工作频段为4.9GHz,带宽200MHz,本振信号为4.5GHz,输出中频频率为400MHz,系统增益为31.83d B,噪声系数4.2d B。经过实物加工与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各模块输出信号以及系统的下变频功能符合预期的效果。该模块经集成电路设计后,可为5G接入天线和基站天线阵列提供标准单元。
苗祥斌[6](2019)在《智能手表天线及室内基站天线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子通信技术及医疗业不断地发展,结合生物医疗功能的智能电子设备不断出世,智能手表天线以及智能室内基站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在本文中分别设计了四款智能阵列天线,其主要工作包括:1.首先我们设计了一款八单元PIFA智能阵列天线,这款智能阵列天线工作频段覆盖蓝牙/WiFi频段,应用于智能手表设备。阵列天线是由八个PIFA天线组成,八个PIFA单元等间距分布在基板的四个侧面。利用HFSS15.0仿真软件对天线模型中的尺寸参数进行优化,并且通过功率传输效率最大化方法优化出最优激励。在馈电部分,设计了一款一分八的射频馈电电路给阵列天线提供计算出的最优激励。制作实物,将测试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阵列天线可以实现波束扫面的功能。2.鉴于上面提到的八单元PIFA阵列天线的增益较低,本文紧接着又设计了一款工作频段覆盖蓝牙/WiFi频段的四单元平面蜿蜒偶极子阵列天线,同样应用于智能手表。由于空间的限制,我们不得不将平面偶极子进行弯折,通过功率传输效率最大化理论优化出天线阵列所需要的最优激励,从而得到阵列的最优增益。在馈电部分,我们将一分八的射频馈电电路的任意四个端口加上匹配负载,利用剩下的四个端口给阵列天线提供计算出的最优激励。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在定向辐射模式能够在俯仰面实现波束扫描并且具有很好的定向性。与八单元PIFA阵列天线相比,该阵列天线的增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3.最后我们设计了两款低剖面智能阵列天线应用于室内基站。本文设计了两款工作于2.45GHz的双模低剖面智能天线阵列。我们选择圆弧形的平面偶极子作为阵列天线的单元,在天线中引入一个环形反射器调节定向增益。第一款阵列天线是由四个平面弧形偶极子及一个反射环组成,通过相同的方法优化出天线阵列所需要的最优激励,从而得到阵列的最优增益和前后比。在馈电部分与设计2相同,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实现了全向模式和定向模式之间的切换应用,能够很好地实现不同角度的波束指向。为了获得更高的全向增益并在定向模式的水平面中保持更均匀的增益,我们提出了第二种设计,其使用第一种设计作为天线子阵列。两个子阵列用于形成8个元件的天线阵列,由泡沫层隔开并与围绕中心轴旋转45度同轴放置,天线的高度为0.40λ0。在馈电部分与设计1相同,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全向增益提高了并在定向模式的水平面中保持更均匀的增益
李婷[7](2019)在《手持终端智能天线的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对高质量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诸如4G LTE、5G之类的新的通信标准应运而生,呈现出信道容量更大、传输速率更快和信号覆盖范围更广的趋势,而这就给新型的4G和5G移动通信设备的设计带来了许多挑战。近几年来,作为解决无线通信的两大关键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智能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MIMO技术利用多天线同时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可以实现在频谱和功率资源都相同的情况下传输数据的速率更高以及信道容量更大的目的,而智能天线则是利用多天线将电磁场能量定向到所需方向从而增强天线的增益以及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本文以手持设备终端天线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小型化、多频化、低剖面为要求,结合了MIMO和智能两大关键技术,设计了一款尺寸为136mm×68.8mm×1mm的天线阵列系统。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以平面印刷型倒F天线(PIFA)为基础,在尺寸大小适用于手机的136mm×68.8mm×1mm的FR4基板上设计了一款八单元天线阵列系统。天线阵列覆盖GSM1900(1880-1920 MHz)和LTE2300(2300-2400 MHz)两个频段。天线结合了两大关键技术,接收模式实现MIMO技术,发射模式实现智能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2、为了实现多角度多频率的波束成形,基于能量传输最大化理论,设计了一款连续可调的电压控制电路,为天线阵列提供合适的激励分布。分别测试了天线在中心频率为1.9GHz和2.35GHz时在x、y、z方向上的方向图并得到了该方向上实际最高增益。3、考虑到人体对天线性能的影响,通过测量研究了人体对天线隔离度、ECC以及辐射方向图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八单元天线阵列在人体模型的影响下依旧维持良好的MIMO特性以及智能天线的性能。
宋金颖[8](2019)在《波束可切换天线及其在智能天线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大容量、高速率的需求,具有抗干扰、抗衰落和增容减耗等特性的智能天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波束可切换天线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智能天线,它具有低时延、低成本、高效率、高性能的优势,在工程实践中有着良好的表现。随着5G时代的到来,波束可切换天线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多种波束可切换天线,通过对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设计天线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又构建了波束自动切换智能天线系统,在实际环境中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经验证,该系统可以改善空间中的电波覆盖情况,提高移动通信质量,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天线的设计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带贴片天线和准八木天线的三波束可切换天线,该天线可以实现-90°,0°和+90°三个方向的波束辐射,波瓣宽度均在60°以上。在智能模块的控制下,可以用于波束跟踪,实现一维波束切换功能,将波束始终指向用户所在的区域。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对天线进行了加工,通过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天线的有效性。(2)在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基片集成波导(SIW)辐射特性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两种四波束可切换天线。第一种天线分别从不同的端口馈电即可产生-60°,-20°,+20°和+60°的波束指向,波瓣宽度可达40°以上。通过对实物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的比较,天线具有很好的可实用性。第二种天线在第一种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PIN开关二极管改变漏波天线缝隙的周期,从而实现了电控四波束可切换天线的设计。四个波束指向及波瓣宽度与第一种天线基本一致,但是结构上实现了更加小型化,集成化的设计。(3)对波束可切换智能天线系统的实际通信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将以上设计的三波束可切换天线作为辐射单元,与智能模块相结合,构建了波束自动切换智能天线系统。在长直走廊中,对天线辐射的情况下的空间接收功率分布和误差矢量幅度(EVM)分布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波束可切换天线能够实现电波的平稳覆盖,降低误码率,从而提升无线通信的质量。
穆艳科[9](2019)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下行链路预编码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作为第五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5G)中的关键核心技术,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链路可靠性,显着改善系统的性能。预编码技术通过利用基站端获知的信道状态信息对发送数据流进行预处理,达到增大阵列增益和消除干扰的目的,已成为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对大规模MIMO系统下行链路预编码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毫米波信道进行了混合预编码算法的研究和仿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大规模MIMO系统的主要基本理论,包括毫米波信道模型,信道估计,大规模MIMO系统的下行链路模型,系统和速率,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研究了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从数字预编码,模拟预编码,混合预编码三个角度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采用混合预编码算法的大规模MIMO系统下行链路系统模型,初步研究了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预编码矩阵设计问题。通过Matlab,对几种典型的数字预编码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3.研究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混合迫零(ZF)预编码算法。该算法在射频域利用等增益传输(EGT)算法和相位量化来获取大的阵列增益,在数字基带域利用超松弛迭代(SOR)来实现计算复杂度较低的基带ZF预编码,利用matlab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将混合ZF预编码与全数字ZF预编码进行对比,仿真分析表明混合ZF预编码算法能逼近全数字ZF预编码算法性能,且算法复杂度和硬件成本大大降低,仿真分析还表明混合ZF预编码量化精度越高,预编码算法性能越好。4.研究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混合块对角化(BD)预编码算法,该算法更适用于基站端和用户端均为多天线且处理多流数据的场景。将预编码器结合接收端合成器同时进行设计,在射频域通过EGT算法设计模拟预编码矩阵,通过DFT遍历来求解模拟合成矩阵;在基带数字域,定义等效基带矩阵,对等效基带矩阵做两步SVD分解,得到基带预编码矩阵和每个用户k的基带合成器。最后采用按比例注水法对用户进行功率分配,最大化系统和速率。本章对混合BD预编码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将其与全数字BD预编码算法性能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混合BD预编码算法有着良好的性能表现,且略优于全数字BD预编码。
万湾,文舸一[10](2018)在《一种圆弧形偶极子双模基站天线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设计了一款工作于2.45GHz的双模低剖面智能天线阵列,可用于基站以提高基站发射机的等效发射功率和接收机的灵敏度。该双模天线阵列由四个圆弧形的平面偶极子和一个环形反射器组成。通过功率传输效率最大化理论优化出天线阵列所需要的最优分布激励,从而得到阵列的最优增益和前后比。该设计实现了全向模式和定向模式之间的双模切换工作,在定向模式下能够实现水平面360°波束扫描。
二、智能天线射频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天线射频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机终端多天线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小型化手机天线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手机天线SAR值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型化手机天线的研究现状 |
1.2.2 手机天线SAR值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天线的基本参数 |
2.1.1 天线场区的划分 |
2.1.2 天线的反射系数 |
2.1.3 天线的辐射方向图 |
2.1.4 天线的方向性 |
2.1.5 天线的效率 |
2.1.6 天线的增益 |
2.2 天线设计背景 |
2.2.1 微带天线 |
2.2.2 平面倒F天线 |
2.3 MIMO天线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
2.3.1 隔离度 |
2.3.2 包络相关系数 |
2.3.3 平均有效增益 |
2.4 比吸收率(SAR)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八单元MIMO-智能手机阵列天线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单元设计 |
3.3 阵列设计 |
3.4 优化设计 |
3.5 天线的去耦分析 |
3.6 阵列设计方法 |
3.7 波束成形控制器设计 |
3.7.1 射频电路设计 |
3.7.2 控制电路设计 |
3.7.3 波束成形控制器软件设计 |
3.7.4 性能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机天线减少SAR值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单元设计 |
4.3 阵列设计 |
4.4 SAR值的计算 |
4.5 SAR值的优化 |
4.5.1 基于WMMPTE的阵列优化方法 |
4.5.2 接收天线阵列设计 |
4.5.3 SAR值的优化结果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5.2 未来的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论文发表情况 |
(2)基于时间反演的回溯天线阵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时间反演的方向回溯天线阵的综述 |
2.1 已有的方向回溯天线理论 |
2.1.1 角反射器 |
2.1.2 Van Atta天线阵 |
2.1.3 基于相位共轭混频电路的天线阵系统 |
2.1.4 基于锁相环的相位共轭电路 |
2.2 时间反演方向回溯理论 |
2.2.1 时间反演理论 |
2.2.2 基于相位共轭的方向回溯理论 |
2.3 基于相位共轭电路实现方向回溯 |
2.3.1 超外差混频相位共轭电路的原理 |
2.3.2 相位共轭混频电路ADS仿真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时间反演的相位共轭电路设计实现 |
3.1 射频电路理论、性能指标及主要模块 |
3.1.1 射频电路理论 |
3.1.2 性能指标 |
3.1.2.1 射频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
3.1.2.2 射频电路中的噪声 |
3.1.2.3 射频电路的灵敏度 |
3.1.2.4 射频电路的动态范围 |
3.1.3 主要模块 |
3.1.3.1 射频混频器 |
3.1.3.2 射频放大器 |
3.1.3.3 锁相环 |
3.2 接收机发射机的结构和性能指标 |
3.2.1 接收机结构和性能指标 |
3.2.1.1 接收机结构 |
3.2.1.2 接收机性能指标 |
3.2.2 发射机结构和性能指标 |
3.2.2.1 发射机结构 |
3.2.2.2 发射机性能指标 |
3.3 基于锁相环的本振信号源的设计 |
3.4 时间反演电路的实现 |
3.4.1 基于锁相环的本振模块设计 |
3.4.2 放大器模块设计 |
3.4.3 时间反演电路中的混频器和滤波器模块设计 |
3.4.4 相位共轭电路设计 |
3.4.5 功分网络设计 |
3.4.6 方向回溯系统相位共轭电路PCB版图设计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基于时间反演的回溯天线阵系统整体功能验证 |
4.1 系统基础相关理论 |
4.1.1 天线技术理论 |
4.1.2 天线阵技术理论 |
4.2 时间反演电路中的天线阵列设计 |
4.3 整体设计实现 |
4.4 天线阵系统特性分析及仿真 |
4.4.1 天线阵系统特性分析 |
4.4.2 天线阵系统仿真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多通道射频接收前端分析与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射频收发机基础理论 |
2.1 射频收发机结构及指标 |
2.1.1 超外差接收机 |
2.1.2 二次变频超外差接收机 |
2.1.3 零中频接收机 |
2.1.4 接收机主要性能指标 |
2.2 射频发射机主要结构 |
2.2.1 射频发射机主要性能指标 |
2.3 射频收发机前端关键模块 |
2.3.1 射频滤波器 |
2.3.2 低噪声放大器 |
2.3.3 混频器 |
2.3.4 锁相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方向回溯天线阵收发系统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方向回溯天线阵特性 |
3.3 系统整体设计 |
3.4 接收系统的设计 |
3.4.1 锁相环选择与实现 |
3.4.2 混频器选择与实现 |
3.4.3 放大器及滤波器选型与实现 |
3.4.4 接收机性能仿真 |
3.5 发射系统的设计 |
3.5.1 锁相环选择与实现 |
3.5.2 相位和幅度调制器 |
3.5.3 混频器选择与实现 |
3.5.4 滤波器与功率放大器选型及实现 |
3.5.5 发射机性能仿真 |
3.6 电源部分设计 |
3.7 整体PCB设计及实物展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宽带示波器射频前端的设计与实现 |
4.1 示波器前端电路的设计 |
4.2 示波器射频前端链路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方向回溯收发系统测试及实现 |
5.1 测试流程与方法 |
5.1.1 测试环境 |
5.1.2 晶振输出测试 |
5.1.4 锁相环输出测试 |
5.2 系统整体测试 |
5.2.1 测试结果与指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一种多波束通信设备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技术特点和基本组成 |
2 信号处理单元的设计实现 |
2.1 组成和主要功能 |
2.2 信号处理单元结构布局 |
3 多波束智能天线设计与实现 |
3.1 组成和主要功能 |
3.2 多波束智能天线结构布局 |
4 软件架构 |
4.1 物理层 |
4.2 MAC层 |
4.3 网络层 |
4.4 网管和监控 |
5 结束语 |
(5)5G射频前端标准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5G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目标和挑战 |
1.1.2 5G的关键技术 |
1.1.3 5G射频前端标准模块的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5G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 |
1.2.2 5G时代下射频前端发展 |
1.3 论文的主要架构 |
第二章 射频前端主要结构及性能指标 |
2.1 射频前端主要结构 |
2.2 天线模块原理以及相关指标 |
2.2.1 天线的基础知识 |
2.2.2 天线的关键指标 |
2.3 接收链路模块基本原理 |
2.3.1 超外差接收机 |
2.3.2 零中频接收机 |
2.3.3 低中频接收机 |
2.4 射频前端的关键指标 |
2.4.1 噪声系数 |
2.4.2 增益 |
2.4.3 灵敏度 |
2.4.4 线性度 |
2.4.5 动态范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5G射频前端标准模块设计方案 |
3.1 射频前端标准模块方案设计 |
3.1.1 天线方案设计 |
3.1.2 射频电路方案设计 |
3.2 射频前端模块的设计指标 |
3.2.1 射频接收电路设计指标 |
3.2.2 天线模块设计指标 |
3.3 射频链路器件选择介绍 |
3.3.1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及选型 |
3.3.2 混频器的设计及选型 |
3.3.3 锁相环电路的设计及选型 |
3.3.4 滤波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线及射频接收通道的设计 |
4.1 使用的软件介绍 |
4.2 天线仿真设计 |
4.2.1 天线结构 |
4.2.2 天线的仿真结果 |
4.3 射频电路仿真设计以及原理图设计 |
4.3.1 射频电路仿真设计 |
4.3.2 电路原理图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频前端的硬件实现与测试 |
5.1 射频前端的实现 |
5.1.1 天线版图绘制及实现 |
5.1.2 接收通道PCB版图绘制及实现 |
5.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式 |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1 天线部分指标测试与分析 |
5.3.2 射频电路部分指标测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智能手表天线及室内基站天线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智能手表应用的研究现状分析 |
1.3 室内基站天线应用的研究现状分析 |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天线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天线的特性参数 |
2.2.1 天线场区的划分和远场计算的近似公式 |
2.2.2 天线输入阻抗 |
2.2.3 天线的辐射方向图、辐射效率和增益 |
2.2.4 天线的极化、隔离度、频带宽度 |
2.2.5 天线的相关系数 |
2.2.6 人体组织SAR值 |
2.3 平面倒F天线 |
2.4 偶极子天线 |
2.5 功率传输最优化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天线技术简介 |
3.1 引言 |
3.2 智能天线的分类 |
3.3 智能天线的结构 |
3.4 智能天线对系统性能的改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用于智能手表的智能天线的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八单元PIFA阵列天线设计 |
4.2.1 天线单元设计 |
4.2.2 天线阵列设计 |
4.3 射频电路设计 |
4.4 实测结果与讨论 |
4.5 四单元蜿蜒偶极子阵列天线 |
4.5.1 天线单元设计 |
4.5.2 天线阵列设计 |
4.5.3 四单元蜿蜒偶极子天线阵列实测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于室内基站的双模弧形偶极子阵列天线的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四单元天线阵列设计 |
5.2.1 天线单元设计 |
5.2.2 四单元弧形偶极子天线阵列设计 |
5.2.3 四单元弧形偶极子天线实测结果与讨论 |
5.3 八单元天线阵列设计 |
5.3.1 天线单元设计 |
5.3.2 八单元弧形偶极子天线阵列实测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7)手持终端智能天线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天线基础理论 |
2.1 天线基本参数 |
2.1.1 反射系数 |
2.1.2 辐射方向图 |
2.1.3 辐射效率和增益 |
2.2 移动终端天线理论 |
2.2.1 倒F天线原理 |
2.2.2 平面倒F天线 |
2.2.3 PIFA天线多频工作的实现 |
2.3 MIMO天线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
2.3.1 隔离度 |
2.3.2 包络相关性系数 |
2.3.3 平均有效增益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阵列天线优化方法 |
第四章 八单元天线阵列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八单元天线阵列设计 |
4.2.1 单个天线单元设计 |
4.2.2 天线阵列设计 |
4.2.3 八单元天线阵列的S参数的仿真和实测 |
4.3 天线测量原理 |
4.3.1 天线场区划分 |
4.3.2 天线测量原理 |
4.4 MIMO天线基本参数实测与仿真对比 |
4.4.1 八单元MIMO天线增益 |
4.4.2 MIMO天线ECC,MEG和效率 |
4.5 波束成形方向图实测和仿真对比 |
4.5.1 馈电电路板的设计 |
4.5.2 方向图实测与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体模型对天线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人体模型对八单元天线阵列的影响示例1 |
5.3 人体模型对八单元天线阵列的影响示例2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波束可切换天线及其在智能天线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天线技术早期应用情况 |
1.2.2 波束可切换天线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波束可切换天线基本结构及辐射特性分析 |
2.1 波束可切换天线的基本特性参数 |
2.2 微带贴片天线的辐射原理及特性 |
2.3 八木-宇田天线辐射原理及特性 |
2.4 基片集成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辐射原理及特性 |
2.4.1 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工作原理 |
2.4.2 基片集成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辐射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三波束可切换天线 |
3.1 边射微带单元的设计与分析 |
3.1.1 微带贴片天线的设计原理 |
3.1.2 微带贴片天线的馈电方式 |
3.1.3 矩形微带贴片天线设计 |
3.1.4 边射微带贴片天线设计 |
3.2 端射微带单元的设计与分析 |
3.2.1 微带准八木天线的特点 |
3.2.2 端射微带准八木天线设计 |
3.3 三波束可切换天线设计 |
3.3.1 仿真结果 |
3.3.2 加工实测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四波束可切换天线 |
4.1 侧向辐射的基片集成波导缝隙阵列天线 |
4.1.1 周期性基片集成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设计原理 |
4.1.2 周期性基片集成波导缝隙阵列天线馈电设计 |
4.1.3 侧向辐射的基片集成波导缝隙阵列天线 |
4.2 四波束可切换阵列天线设计 |
4.2.1 仿真结果 |
4.2.2 加工实测结果 |
4.3 电控四波束可切换天线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波束可切换智能天线系统测试与评估 |
5.1 智能天线系统的工作原理 |
5.2 测试过程与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内容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大规模MIMO系统中下行链路预编码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预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
1.3 预编码技术面临挑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础理论 |
2.1 毫米波信道模型 |
2.2 信道估计 |
2.3 系统模型 |
2.4 系统和速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 |
3.1 数字预编码 |
3.1.1 非线性预编码 |
3.1.2 线性预编码 |
3.2 模拟预编码 |
3.3 数字-模拟混合预编码 |
3.4 仿真分析 |
3.4.1 参数设置 |
3.4.2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逐次超松弛迭代的混合ZF预编码算法 |
4.1 设计思路 |
4.2 相关理论 |
4.2.1 高斯-赛德尔迭代算法 |
4.2.2 逐次超松弛迭代算法 |
4.2.3 等增益传输 |
4.3 算法设计 |
4.3.1 设计初始模拟域预编码矩阵 |
4.3.2 初始模拟域预编码矩阵量化相位控制 |
4.3.3 设计数字域预编码矩阵 |
4.4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混合BD预编码算法 |
5.1 系统模型 |
5.2 算法设计 |
5.2.1 最大化阵列增益 |
5.2.2 基带块对角化 |
5.2.3 按比例注水法功率分配 |
5.3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一种圆弧形偶极子双模基站天线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天线阵列设计 |
1.1 圆弧形偶极子阵列设计 |
1.2 功率传输最优化方法 |
1.3 射频电路设计 |
2 实验测量结果 |
3 结论 |
四、智能天线射频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机终端多天线系统的研究[D]. 孙原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时间反演的回溯天线阵设计[D]. 葛钊.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多通道射频接收前端分析与设计技术研究[D]. 刘诗语.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4]一种多波束通信设备的设计与实现[J]. 任鹏,董志伟,高景涛.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20(02)
- [5]5G射频前端标准模块设计[D]. 贺玲. 西安邮电大学, 2020(02)
- [6]智能手表天线及室内基站天线的优化设计[D]. 苗祥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7]手持终端智能天线的设计[D]. 李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8]波束可切换天线及其在智能天线系统中的应用[D]. 宋金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2)
- [9]大规模MIMO系统中下行链路预编码技术的研究[D]. 穆艳科. 东南大学, 2019(03)
- [10]一种圆弧形偶极子双模基站天线的优化设计[J]. 万湾,文舸一.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