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银行的冒险之举(论文文献综述)
蔡嘉炜[1](2021)在《破产法视野下的企业经营者保证:经济解释与立法进路》文中研究表明企业经营者保证属于一种重要的信贷融资增信安排,其制度初衷在于缓释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约束内部人的投机主义行为。然而,在当前以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国有和民营企业信贷融资市场二元化环境下,银行等信贷债权人基于节约信贷尽调成本等目的考虑,往往易于滥用此等经营者保证安排来"架空"有限责任原则,但这却会导致财务风险的过度转嫁,长期以往将使得企业经营者事前投资不足。在其制度成本显着超过其收益的情况下,"此时作为第二重有限责任的个人破产免责机制的引入",替换为"引入作为"第二重有限责任"的个人破产免责机制,将有助于重新平衡其中的利益失衡关系,并促使银行做出负责任的信贷决策。为此,未来我国在个人破产免责规则设计上应秉持"宽严相济"立场,避免反过来提升民营企业的信贷融资壁垒的同时,还有助于更好地帮助企业经营者缓冲商业下行风险,从而改善我国的营商环境。
黄孝阳,陶林[2](2021)在《队伍(长篇小说连载·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五十九章连环劫1"当年,乱世,天地修罗场,兄弟可以反目,手足可以相残,朋友可以变成敌人,敌人也可能变成朋友,你杀我,我杀你,也分不清什么是非。那时候,我实在太年轻了,十九岁,懵懂无知,被卷入杀戮当中。""那么到底是谁在杀谁?""清党运动,你说杀谁?无论国共,不跟老蒋的人,都要被杀。你姐姐救过我一命,也救过吕天平一命。十三年过去,我继续帮你和吕天平做事,天注定。"
阚凯[3](2021)在《语法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 ——《危机之后:货币政策的反思》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衔接是韩礼德和哈桑首先提出的一个语言学概念,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衔接在语篇的构建以及理解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翻译过程中,为保证译文的可读性,译者在应注重对原文衔接手段的翻译与转化。本文系基于《货币政策:危机后的反思》一文英汉翻译实践的研究报告,由于原文使用了大量语法衔接手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认真考虑如何翻译原文语法衔接手段,在译文中重现原文的衔接关系。本报告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指导,运用个案研究与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原文中语法衔接手段的翻译进行了探索。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报告将原文主要使用的语法衔接手段概括为三类:照应、替代、连接,并对每种分类作了进一步细分。针对这三类语法衔接手段,报告基于原文的英汉翻译实践提出了以下四种翻译策略:(1)省略;(2)保留原衔接形式;(3)转换为复现;以及(4)调整语序。省略可用于翻译原文中的人称指称以及增补、因果、时间三类连接关系;保留原衔接形式可用于原文中比较指称、小句替代以及增补、转折、因果、时间四类连接关系的翻译;转换为复现可用于翻译原文中的人称指称、指示指称以及名词替代;调整语序多用于原文中转折及时间连接的翻译。语法衔接翻译是决定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希望本报告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法衔接手段的英汉翻译研究。
董俊[4](2021)在《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末,梁启超追随康有为以戊戌变法正式拉开了改良救国运动的序幕。在以后的三十余年间,梁启超积极投身救国大业,他的政治活动和思想言论对近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的领袖评传为中心,结合不同时期梁启超的个人经历、政治主张变化和救国行动,通过考察他笔下刻画的不同类型的近代领袖形象,从国际视角出发挖掘梁启超对近代领袖的塑造与其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梳理出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发展脉络,探讨在各个时期梁启超心目中理想领袖的特质,论述近代领袖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以及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的关系。引言部分对于近代领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参考狭间直树教授对梁启超一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结合近代领袖评传的写作时间,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分期。对梁启超研究的基本资料和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论述了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一章为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9),通过《圣德光绪记》中梁启超所塑造的光绪皇帝和他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归纳这一时期梁启超对于国家领袖的基本认识;以梁启超对《仁学》的理解为切入点,分析谭嗣同的《仁学》中蕴含的启蒙精神和世界意识,结合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对“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的评价,归纳梁启超对于平民领袖的初印象。从国际因素的角度考虑,这一时期是梁启超已走出“天下观”的传统思维,将中国放置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对,寻找能够改变中国命运的近代领袖的开端,其对光绪皇帝领袖担当素质的描述,以及对谭嗣同启蒙思想和献身精神的宣传,构成了其早期近代领袖观的雏形。第二章为流亡日本初期(1899—1902),这一时期梁启超接触了大量的日文书籍,并以日本为媒介学习了西方近代政治理论,思想发生激烈变化,对于导师康有为的认知和对政治宿敌李鸿章的看法都较之前更为客观和全面。本章围绕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中对康有为时代地位和政治观点的论述,结合由于政见分歧而引起的康梁矛盾的变化,分析康有为在梁启超心中的领袖形象;集中探讨在《李鸿章传》中梁启超给予李鸿章正负两方面的评价,阐述梁启超在中江兆民影响下产生的对“新民”领袖的期待,以及其近代领袖观在西式政治理论引导下的辩证发展。第三章为旅居日本时期(1902—1912),思想激变拓宽了梁启超的眼界,他开始关注国际范围内的领袖人物,并对领袖与国家、领袖与国民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强调领袖个人力量与国民群体力量相结合的近代领袖观。本章对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崇拜的缘起和他塑造匈牙利民族解放领袖噶苏士、意大利建国三杰、法国罗兰夫人及英国克林威尔等人领袖形象的目的进行了论述;考察他对《松阴文钞》翻译、批注和在诸多文章中对吉田松阴的推崇,阐明领袖意志对于救国事业的作用,论证领袖个体与国家命运的关系;通过剖析梁启超对于“英雄”和“无名之英雄”历史作用的认识,论述其中外英雄说对近代领袖观的发展与形成的影响。第四章为归国从政时期(1912—1917),本章主要论述由于受到时代和主观的局限,在民国从政时期梁启超的近代领袖观发生演变,经过对局势的权衡后,他开始在领袖人选问题上导入了权宜选择维度。通过他对袁世凯先支持后反对的态度变化,分析他基于立宪的政治诉求和救国大局,做出如此选择的内外因素,揭示其近代领袖观的终极属性。回溯梁启超与孙中山的政治交往和对于救国路径的意见分歧,论述梁启超在近代领袖观上的理论极限和最终回归学者身份的原因。结论部分对正文的内容进行总体上的概括总结,进一步理清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发育历程,归纳在这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论述不同时期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特点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樊杨[5](2020)在《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文中提出本文以近代的时间为研究对象,但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史、制度史路线,本文并不过多着墨于具体的计时方式,而是意图探讨中国近代各群体“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过去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但并未普遍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直到近代,这种状况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表现就是现代时、分、秒制钟点时间的确立。以往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多从技术史、制度史的角度进行解释,认为更精确的钟表的诞生、工厂制下的工作时刻表、全国统一的铁路网络都促进了人们对更精确时间的追求。但由此产生两个问题,即人们为什么会接受钟点时间,以及接受钟点时间意味着什么?就前者而言,相关研究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总是跟随制度、技术亦步亦趋地改变;就后者而言,我们对这一变化的考察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生活习惯方面。以上两个问题都同中国近代各群体“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有关,这种“现代时间意识”具体表现为时间竞速意识与时间同时意识。顾名思义,时间竞速意识是指一种“争分夺秒”的想法,人们希望比别人更快、更早。时间竞速意识的本质是富兰克林所说的“时间就是金钱”,正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会损失或增加财富,所以人们才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进而产生对精确计时的需求并接受钟点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意味着资本化时间的形成,时间与货币产生同构,时间的可计算性实际是对货币可计算性的复制,人们接受钟点时间的过程即是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过程。钟点时间的接受,使得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同时地展开行动成为可能,进而产生时间同时意识。时间同时意识使得时间成为行动的连接点,超越于地缘、血缘、帮派之上,为跨地域、宗族、帮派的共同体形成创造条件。本文的研究从近代商人、报人入手,在近代市场形成的背景下,商人与报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意识到时间与金钱的可转换关系,进而形成时间竞速意识。工人则早在雇佣制出现的时候,就通过工资意识到时间与金钱可以互换。在近代工厂制中,对“时间就是金钱”的深刻认识,使得他们进一步接受钟点时间,更在罢工中展开“同时同地”的行动,工人的时间同时意识自此逐渐形成。研究“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有助于我们重新考察中国近代钟点时间的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贸易的背景下,重新思考近代的变迁。
李梦玲[6](2020)在《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中有着一定数量的翻译小说,与近代其他地区的报刊翻译小说一样,这些刊于岭南报刊的翻译小说同样是近代翻译小说大潮中的一抹别样的浪花。据统计,近代岭南地区刊载翻译小说的报刊多达34种,共刊有101篇翻译小说,1部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中译本,82则),翻译小说单行本也有至少40种。可见,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除去绪论和余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其兴起背景进行探究,涉及小说界革命、岭南地域文化、译者来源以及读者与市场这四个因素。并梳理其发展脉络,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落期这四个阶段。第二章对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挖掘,既有与近代报刊翻译小说相似的一般特征,即在呈现传统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的同时,也蕴含着西方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又彰显了岭南地域文化色彩,如粤方言、岭南风物与民情、岭南画派以及岭南革命风潮等特色。第三章对突出刊物与名篇译作进行个案研究,不同报刊有着不同的办刊理念和编辑队伍,这对所刊翻译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关注世界名着在近代岭南报刊的译介情况,着重考察译作与原着之间的关系,探析译介手法。第四章考察其对自着小说产生的影响,如观念的革新、题材的拓宽以及小说叙事手法的突破等。最后对其成就与缺陷进行总结,并评价其在岭南小说史和翻译小说史上的地位。
吴鹏[7](2020)在《村上春树小说中的战争书写研究 ——以《寻羊冒险记》等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村上春树是当代日本堪称“国民作家”的小说家,他对战争的认识深刻影响着日本当代社会和知识界。村上对战争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主要反映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其中以《寻羊冒险记》《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这四部作品最为集中。从四部作品的题材选取、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中,可以总结出村上的战争书写方式。村上在他的小说中,将历时性的日本近代战争历史与共时性的殖民版图结构相联系,将个体性的小说人物与集体性的战争意识形态相联系,把近代日本的殖民系统和战争意识形态作为自己战争书写的对象。村上书写战争的方法主要是记忆化和隐喻化。他在小说中将战争历史转化为人物之间代际传承的精神记忆,在人物关系和特殊场景的创设中形成关联性隐喻系统,从而超越具体的战争事件,表现本质意义上的战争机制及其在当代日本社会的变相再生,最终实现战争历史的当下化。村上所处的后现代语境、村上的小说创作艺术和战争题材的特殊性决定了他的战争书写方式。通过村上的战争书写,可以总结出村上的战争观。村上认为,战后的日本人之所以要认识战争,是因为战争历史与日本现代社会有着同构性,战争的荒诞性和虚无性仍然在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要想真正终结战争,需要现代人直面自我精神结构中的战争暴力,以个体行动和个人立场为人类精神中的战争意识承担历史责任,这样才能避免战争意识在人类文化中不断再生,让惨烈的战争历史不再重演。村上春树作为日本国民作家,敏锐地发现了隐藏在日本现代性背后的战争线索,为东亚的和平与共生指出了一条精神之路。
刘瑞红[8](2020)在《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路自从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就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铁路甚至成为近代战争中交战双方的“生死线”,战时对于铁路无论敌我,该利用时就必须利用,该毁弃时也必须尽可能毁弃,否则都意味着失败。是利用,还是毁弃,取决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如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决策,从战略战术上适时地利用或毁弃铁路,往往成为生死成败的关键因素。“生死线”是铁路战争中对铁路的精准战略定位,它有时表现为进攻线、有时表现为防御线和封锁线、有时意味着生命线、有时意味着死亡线。它究竟是一条什么意义上的“线”,取决于铁路掌握敌我之手和如何对待铁路。铁路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死线”作用。本文着眼于铁路和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相关探讨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内容展开。明治维新之后,铁路逐渐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武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利用铁路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日军为了争夺铁路控制权对中国铁路进行了破坏和摧残。为了保持其在华侵略的输血管道铁路的畅通,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对铁路实施殖民化管理,并采取了一些利于铁路维护和运营的措施,如修复旧路并修建新路、推行“爱路运动”、实行铁路联运等措施,以增强铁路的运输力。日本在沦陷区铁路运输以军运为主,同时肩负运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掠夺的资源和财富。但是由于中国军民的抗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铁路破袭战的开展,给予了日军铁路修复、新筑、营运以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始终未能保持铁路畅通。铁路为战争的交通利器,因而做好铁路战备十分必要和重要。国民政府铁路战备主要表现为将铁路纳入战时轨道,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完善铁路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等。同时国民政府又改善和充实了一些铁路线路的铁路设备,如抽换重钢轨、枕木及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车辆增强运输能力,增设电信设备,统一车辆调度,增筑和改进防空设备,增加站场设备提高运输效率,购储行车及紧急修理材料。另外国民政府还进行了一些战备铁路的修筑,如贯通粤汉铁路、修筑苏嘉铁路、修筑钱塘江铁路大桥等。最后国民政府还加强了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如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合作、策动铁路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储备铁路人才等。铁路建设与运输决定了战争的机动性。由于日本沿铁路线快速推进战争,致使抗日战争初期中国铁路大部分沦陷,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随之转移。为了保障大后方与战争前线及国际间的交通联络,国民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新修筑了一些铁路线。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提高铁路的抗战运输力,又采取了一系列铁路建设和管理措施,如完善铁路设备、强化联合运输机制、铁路线段联合办工、人事策励、交通机关与军队协同作战等。战时铁路运输主要以军运为主,同时兼顾非军事客货运输。由于战火的摧残及战时铁路器材、燃料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战时铁路的运输力,并致使铁路运输呈现不平衡性。虽然战时的环境制约了铁路运输效力,但是在铁路员工的奋勇斗争下,铁路还是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铁路由于其自身的运输优势,被视为本国国防的“国之重器”。战争时,铁路不仅是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交战双方的“生死线”,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战争的直接武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发起的诸多战役,皆围绕破坏铁路的运营或争夺铁路干线的控制权而展开,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由于日军对中国铁路交通线的破坏和摧毁,致使中国的铁路随着国土的沦丧而不断地撤退和沦陷,而中国铁路员工在铁路撤退中奋勇抢拆、抢运,始终保持与军队共进退,以及在铁路沦陷后依然在沦陷区坚持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等行为,皆表现出了抗战期间铁路员工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抗战14年,日本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以及中国军队为时局所迫对铁路的自行破坏和拆除,直接和间接地造成了铁路的巨大损失,如铁路设施、产业设备、财产、营业以及铁路人员的损失等。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后,已经开始进行铁路复员的筹划与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铁路接收与复员目的是为了打内战的需要,这不仅暴露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和反动的本质,而且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铁路军事斗争,最终致使国民政府接收铁路和恢复交通的企图破产。通过对铁路与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铁路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加大了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铁路事业在近代战争中得到了检验与考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战争的胜败决定了铁路的存亡;铁路在战争中不仅担负着重要的军运任务,也兼顾了非军事客货运输,但军事运输为其主要方面,但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铁路运输力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铁路是大国重器,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近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铁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胜负,但铁路本身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邢蕊[9](2020)在《民国时期上海新亚药厂研究(1926-1949)》文中研究指明新亚药厂是抗战时期发展颇为迅速的民族化学制药厂。新亚化学制药厂是1926年5月由会计师许冠群、药师赵汝调等人合伙创立的弄堂小厂。第二年改组为新亚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初创时期经营人寿水、化妆品、注射液和中性玻璃。“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受国内抵货运动的影响,药厂全面收缩化妆品,扩充制药部。先后设立药丸、药片、药膏工厂,购入机器设备。1933年原有厂房不敷应用,制药部迁入新闸路1095号,而麦根路用于专制各种玻璃。两年后设立新亚化学药物研究所研究国产药材的有效成分和星牌药品的剂型改良。到全面抗战前,药厂实现初步发展,行业地位提升。全面抗战初期,制药行业面临厂房被毁、财产侵占和交通阻隔等困境。新亚药厂积极应对。针对战时卫生材料和传染病增加的情形,上海本埠先后成立了新亚卫生材料厂、新亚血清厂等联系机构;为了实现普通原料自给和产品改良,成立新亚生物研究所的同时加大发明奖励刺激;为了开拓后方业务,成立香港新亚药厂转运原料、设备及药品。租界沦陷后,沦陷区设立商业统制会严格控制物资流动,上海与外界交通几乎断绝。新亚却发展成为以药厂为核心横跨金融、地产、棉纺织等各个领域,联系企业达35家之多的“新亚王国”。但好景不长,战后美药倾销,国民政府管制,制药行业陷入惨境,新亚药厂的经营也陷入困境。新亚药厂之所以能从弄堂小厂迅速发展为“新亚王国”,离不开药厂良好的环境适应力和产品竞争力。而药厂之所以具备两大竞争优势的背后又离不开总经理许冠群的经营和企业家精神的支撑。许冠群不仅是企业的创办者、所有者,更是抗战胜利前企业的最高经营者。他的社会关系、经营理念和企业决策都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新亚药厂在他的领导下表现出强大的活力,也随他的离开而走向衰落。所以本文将试图梳理新亚药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药厂对战争的应对,集中考察企业家许冠群对新亚药厂的影响。
谈笑[10](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二、日本银行的冒险之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银行的冒险之举(论文提纲范文)
(1)破产法视野下的企业经营者保证:经济解释与立法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企业经营者保证的经济动因与制度功能 |
(一)企业经营者保证的经济动因 |
1.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财务信息不对称与高违约风险 |
2.中小企业的融资增信能力不足与担保品约束困境 |
(二)企业经营者保证的制度功能 |
1.缓释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和担保品约束下的逆向选择问题 |
2.抑制内部人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 |
3.缓释内部人在破产临近期的逆向激励 |
三、企业经营者保证对有限责任制度的冲击及其弊端 |
(一)中小型封闭公司语境下有限责任制度价值的再审视 |
(二)经营者保证对有限责任的冲击及其衍生弊端 |
1.企业经营者保证的滥用问题及其成因 |
2.企业经营者保证滥用的弊端及其衍生问题 |
四、“第二重有限责任”:个人破产免责的引入与再平衡 |
(一)当前其他替代方案的迂回和局限性 |
(二)个人破产免责机制引入价值再思考 |
1.作为限制经营失败风险的“第二重有限责任” |
2.促进负责任的银行信贷决策 |
五、“宽严相济”的个人破产立法进路 |
(一)立法政策:原则上应当秉持“宽严相济”立场 |
(二)规范进路:以偿债方案的优化设置为中心 |
1.域外的趋势及其启示:缩短偿债周期与收入留存 |
2.我国的规则设计进路 |
结 语 |
(2)队伍(长篇小说连载·四)(论文提纲范文)
第五十九章连环劫 |
1 |
2 |
3 |
第六十章孽世缘 |
1 |
2 |
3 |
第六十一章解甲去 |
1 |
2 |
3 |
第六十二章故人来 |
1 |
2 |
3 |
第六十三章扬义旗 |
1 |
2 |
3 |
第六十四章三岔口 |
1 |
2 |
3 |
第六十五章惊天雷 |
第六十六章大江流 |
1 |
2 |
3 |
第三部至暗黎明 |
第六十七章吴家桥 |
1 |
2 |
3 |
第六十八章乱象生 |
1 |
2 |
3 |
第六十九章争许庄 |
1 |
2 |
3 |
第七十章饮间道 |
1 |
2 |
3 |
第七十一章都天会 |
1 |
2 |
3 |
第七十二章末世城 |
1 |
2 |
3 |
第七十三章弦上箭 |
1 |
2 |
3 |
第七十四章阴阳间 |
1 |
2 |
3 |
第七十五章事变起 |
1 |
2 |
3 |
第七十六章新生活 |
1 |
2 |
3 |
第七十七章战郭店 |
1 |
2 |
3 |
第七十八章绿柳情 |
1 |
2 |
3 |
第七十九章断皇桥 |
1 |
2 |
3 |
第八十章背叛者 |
1 |
2 |
3 |
第八十一章隐身人 |
1 |
2 |
3 |
(3)语法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 ——《危机之后:货币政策的反思》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2. Task Description |
2.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and Its Author |
2.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3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to be Addressed |
3.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3.2 Translation Schedule |
3.3 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
4. Literature Review |
4.1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Cohesive Devices |
4.2 Previous Translation Research Based on Cohesion Theory |
5.Analytical Framework: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 |
5.1 The Evolution of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 |
5.2 The Essence of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 |
5.2.1 Grammatical Cohesion |
5.2.2 Lexical Cohesion |
6.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Grammatical Cohesive Devices in the Source Text Based on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 |
6.1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Reference in the Source Text |
6.1.1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Personal Reference |
6.1.2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
6.1.3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Comparative Reference |
6.2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Substitution in the Source Text |
6.2.1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Nominal Substitution |
6.2.2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Clausal Substitution |
6.3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Conjunction in the Source Text |
6.3.1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Additive Conjunction |
6.3.2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Adversative Conjunction |
6.3.3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Causal Conjunction |
6.3.4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Temporal Conjunction |
7. Conclusion |
7.1 Summary and Major Findings |
7.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
(4)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分期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一章 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9):近代领袖观的萌生 |
第一节 圣德光绪与领袖的担当素质 |
一、“舍位忘身”的国家领袖 |
二、决策能力和执政风格 |
三、勤政态度和人格魅力 |
第二节 谭嗣同与领袖的献身精神 |
一、《仁学》中的启蒙精神 |
二、舍生变法的献身精神 |
三、“天下大同”的世界意识 |
第三节 皇帝与平民——近代领袖观的初萌 |
一、被“理想化”的国家领袖 |
二、平民领袖的最初印象 |
三、国际化考量下的近代领袖观雏形 |
第二章 流亡日本初期(1899—1902):近代领袖观的过渡 |
第一节 康有为与领袖理想 |
一、“先时人物”康有为的大同理想 |
二、康有为世界主义的当下性意义 |
三、国家思想的介入与认知转变 |
第二节 李鸿章与领袖的历史局限 |
一、相互态度:暧昧与仇视 |
二、李鸿章功过的三种局限 |
三、中江兆民的影响与“新民”领袖的召唤 |
第三节 矛盾与妥协——近代领袖观的辩证发展 |
一、保皇与革命之争 |
二、“保教”与“教不必保”的冲突 |
三、对“豪杰”态度与民国从政的非议 |
四、西式政治理论与近代领袖观的发展 |
第三章 旅居日本时期(1902—1912):近代领袖观的形成 |
第一节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从噶苏士到克林威尔 |
一、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崇拜的缘起 |
二、塑造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形象的目的 |
三、领袖个体与国家命运 |
第二节 吉田松阴与领袖意志 |
一、梁启超心中的松阴形象 |
二、日本阳明学与梁启超对松阴思想的“误读” |
三、《松阴文钞》的核心:领袖之“诚” |
第三节 英雄与无名之英雄——近代领袖观的完善 |
一、对英雄与时势关系的早期认识 |
二、隐迹在个体崇拜下的群体期待 |
三、海外政治活动对近代领袖观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归国从政时期(1912—1917):近代领袖观的演变 |
第一节 袁世凯与领袖选择 |
一、“恨袁·挺袁·讨袁”的经过 |
二、失望的批判与希望的表达 |
三、立宪夙愿之上的领袖选择 |
第二节 梁启超与孙中山的擦肩 |
一、救亡意识下的短暂认同 |
二、政治分野下的长久对立 |
三、对孙中山的评价与“三种革命”的意见分歧 |
第三节 学者与领袖——近代领袖观的主观局限 |
一、民国局势下的权宜之计 |
二、孙、梁身份差异的成因 |
三、国际视域下近代领袖观的理论极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总体研究 |
第二节 标准时间与钟点时间 |
第三节 时间就是金钱 |
第四节 时间就是生命 |
第五节 时间、技术与主体性 |
第二章 商人的时间 |
第一节 明清商书中所反映的时间意识 |
第二节 洋商的时间意识 |
第三节 华洋交往前中国商人的时间意识 |
第四节 中国商人时间意识的转变 |
第五节 中国商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形成——华洋之间 |
第三章 报人的时间 |
第一节 报业与商业 |
第二节 《申报》的诞生:发现时间 |
第三节 大报竞争的时代:报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展开 |
第四节 外勤记者与抢新闻:报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形成 |
第四章 工人的时间 |
第一节 关于工人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1919年前工人状况的考察 |
1.近代工业与手工业工厂 |
2.工资 |
3.童工 |
4.工作时间与休息日 |
第三节 八小时工作制 |
第四节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
第五节 工人的时间意识 |
第六节 时间同时意识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学术价值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兴起与背景 |
一、“小说界革命”对“新小说”的提倡 |
二、岭南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
三、译者来源 |
四、翻译小说的读者与市场 |
第二节 发展脉络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特色 |
第一节 呈现传统小说特点及文化观念 |
一、传统章回小说的体制特征 |
二、传统意象、典故与程式 |
三、传统伦理道德秩序 |
四、传统文化的印记 |
第二节 彰显岭南地域文化 |
一、采用粤方言翻译小说 |
二、岭南风物与民情 |
三、翻译小说插图 |
四、革命精神的体现 |
第三节 蕴含西方小说因素及文化观念 |
一、题材内容的更新 |
二、西方小说叙事方法的呈现 |
三、西方文化的传输 |
四、西书标点符号的尝试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重要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突出刊物 |
一、《香港华字日报》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二、《中外小说林》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三、《新小说丛》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第二节 名篇译作 |
一、《天方夜谭》的两个早期中文译本——《千一夜夫妻》与《一夜夫妻》 |
二、《基督山伯爵》的首个中译全本——《几道山恩仇记》(上编) |
三、《科里奥兰纳斯》的首个中文译本——《钢矛记》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影响与总体评价 |
第一节 对自着小说的影响 |
一、“开道之骅骝”:敢于打破陈规 |
二、摹仿翻译小说的叙事手法 |
三、积极开拓新题材 |
第二节 总体评价 |
一、成就与缺陷 |
二、在岭南小说中的地位 |
三、在翻译小说史上的评价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一览表 |
附录二 近代岭南翻译小说单行本一览表 |
附录三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内容提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7)村上春树小说中的战争书写研究 ——以《寻羊冒险记》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先行研究 |
(一)日本的村上研究 |
(二)中国的村上研究 |
(三)村上小说战争书写研究 |
(四)小结 |
第一章 村上春树的战争书写对象 |
第一节 战争历史中的东亚殖民版图 |
第二节 拟人化的战争意识形态 |
小结 |
第二章 村上春树的战争书写方式 |
第一节 战争历史的记忆化 |
第二节 战争历史的隐喻化 |
第三节 战争历史的当下化 |
小结 |
第三章 村上春树战争书写方式的成因 |
第一节 村上春树所处的后现代语境 |
第二节 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艺术 |
第三节 近代战争题材的意义与性质 |
小结 |
第四章 村上春树的战争观 |
第一节 战争与现实的关联 |
第二节 战争的荒诞性和虚无性 |
第三节 终结战争的方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和获奖情况 |
发表论文 |
获奖 |
(8)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铁路与日本侵华 |
第一节 日本对华的铁路交通战 |
一、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二、日本利用铁路线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 |
三、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 |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管理和修建 |
一、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殖民化管理 |
二、沦陷区旧线修复和新线修建 |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运输 |
一、日本铁路军运理论的形成及运用 |
二、沦陷区铁路运输体制与措施 |
三、沦陷区铁路的运营 |
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铁路战备 |
第一节 铁路纳入战时轨道的准备 |
一、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 |
二、完善铁路法规、规章 |
三、确立和改进战时铁路管理制度 |
第二节 铁路设备的改进和战备铁路的修建 |
一、改进铁路设备 |
二、修建战备铁路 |
第三节 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 |
一、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 |
二、增强铁路员工的效能 |
三、储备铁路人才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战时铁路建设和运输 |
第一节 战时铁路建设 |
一、赶筑联络国内国际的西南西北铁路网 |
二、战时铁路建设的特点 |
第二节 战时铁路运输 |
一、增强铁路运输力的措施 |
二、铁路军运及非军事客货运输 |
三、铁路运输的限制因素 |
四、铁路运输的不平衡 |
五、铁路员工维持运输的艰苦斗争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军民的铁路交通战 |
第一节 铁路交通战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 |
一、交通为直接战争武器 |
二、现代战争必须依靠交通 |
三、现代战争的战略目标 |
四、现代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 |
第二节 铁路破击战和争夺战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 |
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 |
第三节 战时铁路的沦陷与撤退 |
一、铁路撤退 |
二、铁路沦陷 |
小结 |
第五章 铁路损失与战后铁路复员 |
第一节 铁路损失的估计 |
一、日本投降时各主要铁路受损状况 |
二、铁路设施及人员的损失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复员 |
一、铁路复员的筹划 |
二、铁路复员的的实施 |
三、接收铁路与恢复交通的破产 |
小结 |
余论 关于“铁路战争”“铁路与战争”的思考 |
一、铁路之于战争的价值 |
二、铁路与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 |
三、战争是对铁路事业的检验和考验 |
四、关于战争与铁路的悖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民国时期上海新亚药厂研究(192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传统中药堂研究 |
(二) 近代中国新药研究 |
(三) 企业经营管理与个案研究 |
(四) 研究评述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与概念界定 |
(一) 重点 |
(二) 难点 |
(三) 创新点 |
(四) 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亚药厂的创办与初步发展 |
第一节 药厂的创办 |
一、近代中国上海西药制造行业发展概述 |
二、新亚药厂的创办与初期经营 |
第二节 药厂的初步发展 |
一、经营方向的转变 |
二、历次增资的动机与手段 |
三、药厂的组织结构与生产概况 |
四、稳步发展与行业地位的提升 |
第二章 战时环境下药厂的应对与经营 |
第一节 战争前期的应对与经营 |
一、战争初期的整体影响 |
二、药厂的应对及经营的转变 |
第二节 沦陷之后药厂的应对 |
一、沦陷后的环境变化 |
二、药厂的应对 |
第三节 内战时期药厂的经营 |
一、战后的经济环境 |
二、药厂的经营 |
第三章 新亚药厂的产品研发 |
第一节 早期的产品研发 |
第二节 星牌药品的研制 |
一、星牌药品的研究条件 |
二、星牌药品的研究结构 |
第四章 新亚药厂的产品结构及营销 |
第一节 新药药厂的产品结构 |
第二节 新亚药厂的营销 |
一、多样的宣传策略 |
二、营销网点的建立与调整 |
第五章 许冠群的企业家精神及其关系网络 |
第一节 许冠群的成长及经营理念 |
第二节 许冠群的关系网络 |
第三节 许冠群的企业决策 |
结语 |
一、战争对制药企业的影响与新亚药厂的发展特点 |
二、新亚药厂的核心竞争优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10)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四、日本银行的冒险之举(论文参考文献)
- [1]破产法视野下的企业经营者保证:经济解释与立法进路[J]. 蔡嘉炜.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1(04)
- [2]队伍(长篇小说连载·四)[J]. 黄孝阳,陶林. 作品, 2021(07)
- [3]语法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 ——《危机之后:货币政策的反思》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阚凯.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D]. 董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D]. 樊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5)
- [6]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D]. 李梦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7]村上春树小说中的战争书写研究 ——以《寻羊冒险记》等为中心[D]. 吴鹏.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D]. 刘瑞红. 苏州大学, 2020(09)
- [9]民国时期上海新亚药厂研究(1926-1949)[D]. 邢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