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附30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亚妮[1](2021)在《《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比观察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的ESCV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的变化情况,科学评价采取短刺手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否快速有效地缓解眩晕及疼痛,改善功能,明确短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方法:选择于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治疗前采集患者的ESCV以及TCD相关指标,治疗时采用《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分别于治疗1周、2周后观察比较患者的ESCV以及TCD相关指标,TCD指标观察基底动脉和双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通过对研究对象治疗前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SCV)评分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比较,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评分结果均有所增加,平均总分也从16.47±2.461分提高至22.69±3.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评分结果均有所增加,平均总分也从16.47±2.461分提高至25.83±2.4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比较显示,除头痛外,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以及总分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的RVA-Vm、RVA-Vs、LVA-Vm、LVA-Vs、BA-Vm、BA-Vs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的 RVA-PI、RVA-RI、LVA-PI、LVA-RI、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RVA-Vm、RVA-Vs、LVA-Vm、LVA-Vs、BA-Vm、BA-Vs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 RVA-PI、RVA-RI、LVA-PI、LVA-RI、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进一步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的LVA-Vm、BA-Vm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的RVA-Vs、RVA-Vm、RVA-PI、RVA-RI、LVA-Vs、LVA-PI、LVA-RI、BA-Vs、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在安全性方面,试验全程均未有患者报告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一、通过临床试验可以得出初步结论: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少而精,具有较为确切、特异的临床效果;二、《灵枢》短刺法因其简单、直接、强刺激的手法操作特点,在临床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具有一定优势;三、在试验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可靠。
曹丽芝[2](2020)在《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部血管超声对神经内科眩晕及头晕患者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和颈部血管超声(carotid artery ultrasound,CA)检查研究眩晕及头晕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变化及脑血管异常发生情况,为疾病的正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9月因主诉“眩晕”或“头晕”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454例患者。其中主诉为眩晕者219例、主诉头晕者2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基线资料特征及TCD、CA对眩晕及头晕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1)入组454例眩晕及头晕患者中,男性患者311例(68.5%),女性患者143例(31.5%)。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性别分布情况无差异(c2=1.462,P=0.227>0.05)。(2)年龄最大89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为59.14岁。患者年龄<40岁的有23例(5.0%),4060岁的有216例(47.6%),>60岁的有215例(47.4%)。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无差异(P=0.744>0.05)。(3)诱发性前庭综合征38例(8.4%),自发性前庭综合征416例(91.6%)。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诱发性前庭综合征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6.766,P=0.009<0.05)。(4)眩晕或头晕症状持续时间<1分钟的有16例(3.5%),持续数分钟的有101例(22.3%),持续数小时的有183例(40.3%),持续时间>24小时的有154例(33.9%)。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分布情况无差异(P=0.538>0.05)。(5)伴随症状发生率从高到低为:恶心227例(50.0%)、呕吐167例(36.8%)、走路不稳109例(24.0%)、共济失调102例(22.5%)、肢体麻木78例(17.2%)、眼震67例(14.8%)、头痛67例(14.8%)、耳鸣32例(7.0%)、听力下降10例(2.2%)、视物黑朦5例(1.1%)。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眼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既往史及合并疾病发生率从高到低为:高血压病297例(65.4%)、高脂血症230例(50.7%)、嗜烟史213例(46.9%)、糖尿病115例(25.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11例(24.4%)、嗜酒史100例(22.0%)、脑梗死94例(20.7%)、冠心病57例(12.6%)、房颤14例(3.1%)。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高血压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369,P=0.021<0.05)。(7)与血流速度正常值相比:40岁以下的眩晕及头晕患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R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增快,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的PSV减慢;40-60岁的眩晕及头晕患者MCA、ACA的PSV增快,PCA、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PSV减慢;60岁以上的眩晕及头晕患者MCA、ACA、PCA、BA的PSV增快,VA的PSV减慢。眩晕组及头晕组相比:40岁以下的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PCA、VA、BA的P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的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PCA的P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有颈部动脉斑块者366例(80.6%);有脑血管狭窄者283例(62.3%),其中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60例(13.2%)、单纯颈动脉系统狭窄67例(14.8%)、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均狭窄156例(34.4%);椎基底动脉狭窄223例(49.1%),MCA狭窄170例(37.4%),颈内动脉狭窄85例(18.7%),ACA狭窄49例(10.8%),PCA狭窄47例(10.4%),锁骨下动脉狭窄42例(9.3%),颈外动脉狭窄20例(4.4%),颈总动脉狭窄12例(2.6%);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183例(40.3%),一侧VA发育优势62例(13.7%),一侧VA先天发育不良32例(7.0%),VA走行变异16例(3.5%),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2例(2.6%),ACA先天发育不良3例(0.7%),双侧VA发育纤细1例(0.2%);我们将椎基底动脉狭窄、一侧VA发育优势、PCA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一侧VA先天发育不良、VA走行变异、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双侧VA发育纤细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者266例(58.6%)。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MCA狭窄、单纯颈动脉系统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眩晕/头晕患者以自发性发作性前庭综合征为主,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是恶心、呕吐,眩晕患者共济失调、眼震的发生率高于头晕患者。眩晕/头晕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变化主要表现为颈动脉系统的PSV增快,椎基底动脉系统的PSV减低;眩晕患者与头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存在差异。脑血管狭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是眩晕/头晕的重要发病原因;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发生率高于头晕患者,头晕患者单纯颈动脉系统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发生率高于眩晕患者。
陈虹秀[3](2020)在《吉林省颅内动脉狭窄与不同卒中危险人群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ICAS)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血管病变之一,尤其是在亚洲。在中国ICAS的患病率因地理位置的不同也有所差异,既往脑卒中筛查项目的研究大多是对高危卒中人群进行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筛查ICAS的结果分析,而忽略了低、中危筛查人群ICAS的患病率的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东北地区-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筛查人群ICAS的患病率,并根据卒中风险评估量表进一步分析ICAS与不同卒中危险人群(低危、中危、高危)和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是基于人群的一项横断面研究,以2016年1月至3月在吉林省德惠市的40岁及以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利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城镇和乡村不同地区随机抽取≥4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筛查,保证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纳入标准:1)基本人口学信息、问卷调查信息及体格检查等资料信息完整;2)具备完善的TCD检查结果检查者。所有参与者的信息均通过调查问卷及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等方式获取,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个人生活史及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高血压等)。通过SPSS软件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等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654例40岁及以上的脑卒中筛查患者(ICAS组,n=501,平均年龄57.13±9.56岁,245名男性;非ICAS组,n=3151,1220名男性,平均年龄55.52±9.35岁),40岁以上ICAS的患病率为13.7%,单因素分析高血压、饮酒史、吸烟史、脑卒中个人既往史等危险因素,在两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2)在501例ICAS组,高危人群占61.7%(301/501),但不容忽视的是低、中危卒中人群有192例,占据了比例高达38.3%。(3)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与卒中低危人群相比,中危、高危人群发生ICAS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优势比分别为1.603(95%CI:1.171-2.195)和1.612(95%CI:1.272-2.042)。(4)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性别、教育、居住地、高血压和个人卒中史与ICAS的发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存在高血压、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患ICAS的风险更大,优势比分别为1.655(95%CI:1.341-2.043和1.854(95%CI:1.371-2.508)。结论: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德惠市ICAS患病率较高,与卒中低危人群相比,中危、高危人群罹患ICAS的风险明显增加。高血压是ICAS的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有脑卒中既往史的人群罹患ICAS的风险明显增高。此外,在ICAS组卒中低危、中危人群也占据了较高的比例,所以我们应提高早期筛查及有效预防ICAS的意识,并加强相关危险因素管理及控制,从而减少ICAS甚至卒中事件的发生。
吴俊[4](2019)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危险因素、中医体质及证候要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病形式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断不易,且复发率、致死率、致残率较其他类型卒中高,预后不佳。本文指在通过对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与健康人群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干预危险因素、中医体质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寻求证候要素与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医病因病机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与可干预危险因素、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中医病因病机提供理论依据,为从可干预危险因素、中医体质方面预防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依托于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专项课题“症状性脑灌注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因素筛查及中医证候规律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100例研究对象,分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实验组和健康人群的对照组,其中根据发病形式的不同,将实验组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入组时的一般资料、个人史、家族史、既往史、中医四诊信息、实验室检查、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谱勒超声(TCD)、头颈部影像学资料等内容,同时填写《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及《中医体质与判别自测表》。本研究数据均经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总例数n≥40且有格子的1≤T<5时,采用连续性校正的χ2检验;TIA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医体质相关分析采用非条件的二分类资料的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上述有关数据,当P<0.05时则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合理范围的讨论。结果1.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中,中医证候要素气虚和痰浊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血瘀,气滞、火热及阴虚较少。在缺血性脑卒中组中,中医证候要素内风、痰湿、血瘀所占比例最高,内火、阴虚和气虚均较少。2.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出现频率最高,中医体质气虚质、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气虚质、痰湿质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平和质比例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气虚质、痰湿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平和质与其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3.在缺血性脑卒中组中,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所占比例最高,中医体质痰湿质、血瘀质所占比例最高;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痰湿质及血瘀质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平和质比例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痰湿质以及血瘀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而平和质与其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虽然中医证候要素不同,但从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候要素来看,与虚、痰、瘀、风密切相关,说明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虚、痰、瘀、风有关。2.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在实验组两组中所占比例均高,且与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可干预危险因素。3.气虚质、痰湿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痰湿质、血瘀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说明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与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疾病发生呈正相关,而平和质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保护因素。4.在防治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过程中,不仅可从干预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等危险因素角度,还可以从调治中医体质角度,将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调治为平和质,以达到基于体质防治疾病的目的。
王新琳[5](2019)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VBI性眩晕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4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天津市南开医院的140例VBI性眩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伴随症状、中医辨证分型、眩晕程度、病程、既往疾病史以及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1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对象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以及X线片、TCD、MRA影像学检查等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80例,眩晕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其中眩晕组患者年龄范围2780岁,平均年龄59.91±8.69岁,男性57例,女性83例,男女比例为1:1.46;对照组人群140例,年龄范围3074岁,平均年龄为59.55±8.78岁,男性61例,女性79例,男女比例为1:1.30;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BI性眩晕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为恶心(57.14%),其次为视物旋转或模糊(41.43%)、头痛(37.86%)、呕吐(26.43%)。患者中医证型以痰湿中阻型比例最大(42.1%),其次是肝阳上亢型(31.4%)、气血亏虚型(12.1%),肾精不足型(10.7%),瘀血阻窍型(3.6%)比例较小;肝阳上亢型以4559岁患者较多,其余中医证型均以≥60岁患者较多(P<0.05);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病程较短,痰湿中阻型、瘀血阻窍型、肾精不足型病程较长(P<0.05)。患者病程时间平均为1.23±0.34年,病程时间多为13年(47.1%),年龄较大者病程相对较长(P<0.05)。患者眩晕程度与年龄段差异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时间与眩晕发作时晕眩程度未显示相关性(P>0.05)。既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47.9%)、颈椎病(27.8%),其次是脑梗死(25.0%)和冠心病(22.1%)。患者临床治疗采用活血化瘀法,总有效率为95.7%,其中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9.3%和26.5%,不同年龄段和中医证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显着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载脂蛋白A1(Apo A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P<0.001);眩晕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5);女性患者TC异常率高于男性(P<0.05),4559岁患者LDL-C异常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眩晕组患者血浆粘度(PV)、血沉(ESR)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1)。X线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X线显示以颈椎退行性变较多(73.6%),其次是骨质增生(48.5%)、椎间隙狭窄(15.0%)。眩晕组患者X线片异常改变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年龄较大者、病程较长患者X线片异常改变比例较高(P<0.05);不同证型眩晕患者,痰湿中阻型X线片异常率较高(P<0.05)。TCD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VB)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均低于对照组人群(P<0.001),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眩晕组患者TCD异常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两组对象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改变均以血流减慢比例较高(P<0.01)。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患者以血流减慢比例较高,病程较短患者以血流加快比例较高(P<0.05);肝阳上亢型以血流速度增快比例较高,痰湿中阻型、瘀血阻窍型、气血亏虚型以血流速度减慢比例较高(P<0.05)。MRA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MRA改变以双侧椎动脉迂曲、移位、受压为主(38.3%),眩晕组患者颈椎MRA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患者MRA异常比例较高(P<0.01)。结论:VBI性眩晕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VBI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血脂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血管病变等。建议早期预防和控制动脉硬化进展,合理干预危险因素,预防颈椎疾病,减少VBI性眩晕的发生和发展。
谢克莱·阿布力肯[6](2019)在《VBD与急性脑梗死及血流速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A检查,初步评估VBD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出率,并通过比较急性脑梗死合并VBD以及非VBD患者的峰值血流速度,初步研究VB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峰值血流速度在VBD患者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完善头颅MRI、头+颈部CTA以及TCD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66例,收集其基本资料,根据是否达到VBD的诊断标准,分为病例组(VBD组)14例及对照组(非VBD组)152例,并两组基本资料之间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之间峰值血流速度。结果:VBD患者在此1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出率为脑梗死患者的VBD检出率为8.43%,前循环和后循环的VBD检出率分别为6.12%和11.76%;在前循环梗死组中,VBD组和非VBD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以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平均峰值血流速度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后循环梗死组中,两组基底动脉以及左侧大脑后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BD组低于非VBD组;在总体比较中,两组左侧椎动脉流速、基底动脉以及左侧大脑后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比较,均P<0.05,VBD组均低于非VBD组。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VBD的患者的峰值血流速度明显低于非VBD患者,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对VBD患者行TCD评估此类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
刘桂金[7](2016)在《益气化瘀法内外合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型)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益气化瘀法内外合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本研究在前期证实了自拟中药膏方(化斑0号)穴位贴敷治疗颈动脉斑块安全有效的基础上,以气虚血瘀证为基本证型,强调以益气化瘀为治法,在中医“外治佐内治”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型),采用口服自拟眩晕方汤药内治配合中药膏方(化斑0号)穴位贴敷外治的内外合治方案,并且与单纯西医后循环缺血内科基础治疗配合安慰剂(黄凡士林)外敷治疗比较,评价益气化瘀法内外合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内外合治的增效作用,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型)提供一个优效的方案,为相应证型的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诊疗规范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探讨更合理、更有效、更简便的治疗方法,促进中医药特色临床应用的推广,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选取60例来自清远市中医院脑病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住院的患者,所选病例均符合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合治组30例,不分男女。登记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一般情况,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基线资料,在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64.5岁;在合治组有男14例,女16例;年龄48-72岁,平均63.9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可进入治疗阶段。合治组予辨证施治采用益气化瘀法内服自拟眩晕方配合穴位贴敷院内制剂中药膏方(化斑0 号)治疗,对照组予后循环缺血内科基础治疗配合安慰剂(黄凡士林)外敷,疗程均为14天,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合治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经益气化瘀法内外合治治疗后所取得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安全性指标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皮肤过敏刺激反应等,以评价药物的副作用,评估临床安全性。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益气化瘀法内外合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满意;经研究观察得出“外治佐内治”等多样治疗方法是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方法,效果好,起效快,应促进中医药临床特色应用的推广。1.按疗程持续治疗14天后评价临床疗效,合治组总有效率达93%;对照组总有效率70%。统计学分析检验(P<0.05),两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后的医症候评分:合治组的评分分别为(24.93±3.42)和(11.4±7.60),对照组的评分分别为(25.52±3.51)和(13.3±7.48),经统计P<0.01,说明两组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合治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如观察指标中眩晕、耳鸣、头痛等症状),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对比治疗前后TCD检测参数:Vm值均有增高,PI值均有降低,治疗结果经统计学检验(P<0.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合治组在经颅多普勒检查平均血流速度值和血管搏动指数值指标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合治组治疗效果相对对照组而言疗效更佳。4.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案均无明显副作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眩晕为中老年临床常见病,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表现,而气虚血瘀型则是中老年患者临床常见中医辨证分型。一般西医临床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基本包括有抗聚、营养脑神经、改善循环等,常常难以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在此次临床研究治疗方案中,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外治佐内治”的思想原则,研究观察得出益气化瘀法内外合治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证明了在中医辨证临床症候为气虚血瘀证的基础上,益气化瘀法中医“内外合治”等多样治疗方法,是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方法,疗效好,起效快,应促进中医药临床特色应用的推广。
韩艺华[8](2015)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为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确证方法,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狭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住院、经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21例并于1周内行MRA检查的患者,比较两种方法对椎-基底动脉的检测结果。依据MRA结果分为正常组与狭窄组,TCD检测记录各组中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平均流速(Mean Flow Velaocity,MFV)、动脉搏动指数(PI)、频谱形态及声频特征等,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应用Kappa值度量TCD和MRA这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共有221例患者,男性187例(84.62%),女性34例(15.38%),年龄33~88岁(平均为60.02±10.98岁)患者纳入研究对象。221例患者共检测椎-基底动脉655条,其中左侧椎动脉218条(33.28%),右侧椎动脉216条(32.98%),椎动脉共434条(66.26%),基底动脉221条(33.74%),其中8例为单侧椎动脉。TCD检查提示正常血管350条(53.44%),狭窄血管为305条(46.56%)。MRA检查提示正常血管324条(49.47%),其中基底动脉118条,左侧椎动脉108条,右侧椎动脉98条;狭窄血管为331条(50.53%),其中基底动脉103条,左侧椎动脉110条,右侧椎动脉118条。以MRA检测结果为参照,显示TCD诊断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78.95%、83.98%、16.02%、21.05%,符合率81.34%、Kappa值0.6226;TCD诊断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79.61%、91.53%、8.47%、20.39%,符合率85.97%、Kappa值0.7162(95%置信下限0.6241,95%置信上限0.8083)。TCD诊断椎-基底动脉总体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79.15%、86.73%、13.27%、20.85%,符合率82.90%、Kappa值0.6583(95%置信下限0.6008,95%置信上限0.7157)。结论:TCD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特异性高于敏感性。TCD可较准确地判断椎-基底动脉有无狭窄,且TCD与MRA有很好的一致性。TCD检测方法结果可靠,是临床作为初步筛查椎-基底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金勋[9](2009)在《眩晕病证候诊断指标及TCD表现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疾病、病程、病情对眩晕病证候组成指标的影响以及TCD检测在眩晕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用病证结合的模式,对辨证为痰湿中阻、肝肾不足的120例眩晕病人,比较分析不同疾病、不同病程、不同病情下眩晕证候指标分布特点,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进行TCD检测,探索眩晕病复合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主观症状的客观标准进行初步探讨。内容:论文主要包括眩晕病中医复合证候的临床研究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TCD观察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眩晕病的定义、病因病机、证候的认识和证候诊断的现代研究。临床研究部分对120例痰湿中阻、肝肾不足证眩晕病人,观察不同疾病、不同病程、不同病情下的证候指标分布并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单一证型与诊断依据重新调整证候诊断组成指标。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发病机制、各种客观检查技术的应用、TCD技术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及评价中的应用和眩晕病中医证候与TCD之间的相关研究。临床研究部分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的眩晕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眩晕轻重下进行TCD检测,分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在不同影响因素下TCD检测结果的特点,并对其中38例痰湿中阻兼肝肾不足证眩晕患者与22例单一证候眩晕患者进行TCD检测,分析不同证候之间的TCD差异。结果:120例痰湿中阻、肝肾不足眩晕病人的证候指标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分布不同。两种疾病相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呕吐症状较为突出,高血压病患者头痛、耳鸣、胸闷、腰膝酸软症状较为突出;病程一年以下为呕吐症状突出,而病程一年以上为耳鸣、心慌、失眠、胸闷、头痛为主;病情重的患者以胸闷、心慌、头痛症状突出与病情轻者有显着差异。说明每个证候都有其属性证候指标,复合证候诊断应涵盖单一证候指标的属性,提示我们在判定痰湿中阻兼肝肾不足证复合证候时,痰湿中阻和肝肾不足两种证候的代表症状都应同时具备方可诊断,如胸闷、恶心、呕吐必具一项,耳鸣、失眠、腰膝酸软必具一项。依据此标准调整证候诊断组成指标,满足条件的痰湿中阻兼肝肾不足证候患者89例,其中高血压病眩晕5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38例。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病人,两个年龄段比较,两侧椎动脉Vd、右侧椎动脉PI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椎动脉Vs、两侧椎动脉Vd、左侧椎动脉PI、基底动脉Vm异常血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发作时TCD各项检查指标显示,收缩期异常血管数占56.75%,舒张期异常血管数占58.99%,平均流速异常血管数占51.21%,三项指标以血流速度降低为主,搏动指数异常占53.63%,阻力指数异常占29.67%,两项指标均以升高为主。随着发病年龄的升高,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为主,搏动指数则增高为主。在不同病程和不同病情,TCD各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痰湿中阻兼肝肾不足证眩晕患者TCD血流速度异常血管数为,收缩期血流速降低血管数占52.6%,升高血管数占9.6%;舒张期血流速降低血管数占51.8%,升高血管数占6.1%;平均流速降低血管数占48.2%,升高血管数6.7%,三项血流速度异常指标均以血流速度降低为主;搏动指数升高占42.1%,降低占12.3%,搏动指数异常以升高为主,阻力指数升高占25.0%,降低占10.4%,阻力指数异常也以升高为主。复合证候与单一证候TCD异常血管数比较,复合证候左侧椎动脉Vs异常血管数与单一证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证候左侧椎动脉Vs降低血管数多于单一证候血流速度降低血管数。其余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每一个证候都有支持其证候的特异证候指标,判定痰湿中阻兼肝肾不足证复合证候时,痰湿中阻和肝肾不足两种证候的代表症状都应同时具备方可诊断。眩晕病同一复合证候因疾病诊断、病程、病情轻重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症状分布与联系强度,这与正邪交争、此消彼长、病证不断地动态变化的中医学认识相符,因此制定证候诊断标准要考虑疾病、病程、病情对证候的影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各项指标提示,随着发病年龄的升高,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搏动指数则增高。说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脑血流动力学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以及脑血管弹性减低。痰湿中阻兼肝肾不足证眩晕患者TCD各项指标异常血管数显示,血流速度以降低为主,而搏动指数则增高为主,与单一证候眩晕患者TCD异常血管数比较,左侧椎动脉Vs异常血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李金旗[10](2000)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附300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均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有关。在缓解期神经系统检查及CT、核磁共振多不能获得满意结果,脑血管造影又具有创伤性。本文自2000年1月至2000年5月应用TCD检查VBI 300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附30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附30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风池穴的古典文献记载和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
1 中医对风池穴的认识 |
1.1 风池穴的名称渊源、定位及归经 |
1.2 风池穴的作用功效与主治病症 |
1.3 风池穴的针刺手法 |
1.4 风池穴的其他外治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风池穴的研究 |
2.1 层次解剖结构 |
2.2 风池穴的作用机制 |
2.3 风池穴的安全性研究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 概述 |
2 流行病学调查 |
3 发病机制 |
3.1 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 |
3.2 机械性压迫学说 |
3.3 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
3.4 其他致病学说 |
4 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
4.1 非手术治疗 |
4.2 手术治疗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二 研究方案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脱落标准 |
7 中止试验标准 |
8 治疗方案 |
8.1 选穴处方 |
8.2 器械 |
8.3 操作方法 |
9 疗效观察指标 |
10 观察时间 |
11 安全性指标 |
12 统计学方法 |
三 技术路线图 |
四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分布 |
1.2 年龄分布 |
1.3 病程分布 |
1.4 证型分布 |
2 试验结果 |
2.1 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SCV)结果比较 |
2.2 研究对象治疗前后TCD结果比较 |
五 讨论 |
1 一般资料结果讨论 |
2 试验结果讨论 |
3 中医理论探讨 |
4 现代医学机制解释 |
5 《灵枢》短刺法的优势特点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部血管超声对神经内科眩晕及头晕患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Triage-TiTrATE-Test诊断法 |
2.2 急性前庭综合征 |
2.2.1 诱发性急性前庭综合征 |
2.2.2 自发性急性前庭综合征 |
2.2.3 HINTS试验 |
2.3 诱发性发作性前庭综合征 |
2.3.1 BPPV |
2.3.2 CPPV |
2.4 自发性发作性前庭综合征 |
2.5 慢性前庭综合征 |
2.6 小结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入组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入组患者基本情况 |
3.2.2 临床基本资料收集 |
3.3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性别 |
4.2 年龄 |
4.3 眩晕及头晕患者现病史特点 |
4.3.1 有无诱因 |
4.3.2 眩晕或头晕症状持续时间 |
4.3.3 伴随症状 |
4.4 既往史及合并疾病 |
4.5 TCD脑血流速度 |
4.6 TCD、CA示脑血管异常发生情况及分布 |
第5章 讨论 |
5.1 眩晕及头晕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 |
5.2 眩晕及头晕患者现病史特点分析 |
5.3 眩晕及头晕患者既往史及合并疾病发生率分析 |
5.4 眩晕及头晕患者辅助检查结果分析 |
5.4.1 TCD脑血流速度分析 |
5.4.2 TCD、CA示脑血管异常发生及分布情况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吉林省颅内动脉狭窄与不同卒中危险人群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ICAS的病理生理特点 |
2.2 ICAS的流行病学 |
2.2.1 症状性的ICAS的调查研究 |
2.2.2 无症状性的ICAS的调查研究 |
2.3 ICAS的诊断和评估方法 |
2.3.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2.3.2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
2.3.3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 |
2.3.4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
2.4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吉林省ICAS与不同卒中危险人群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3 问卷调查信息 |
3.3.1 人口学基本信息 |
3.3.2 收集危险因素 |
3.3.3 相关危险因素定义 |
3.4 TCD检查及诊断标准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研究流程 |
4.2 一般资料分析 |
4.3 颅内血管不同狭窄程度的人口学基本信息 |
4.4 不同卒中危险人群与动脉狭窄程度的分析 |
4.5 ICAS与不同卒中危险人群及亚组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4.6 ICAS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章 结论 |
5.1 ICAS患病率基本概述 |
5.2 ICAS与不同卒中危险人群的关系 |
5.3 ICAS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
5.4 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危险因素、中医体质及证候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采集方法 |
1.3 完成情况 |
2 研究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颈部血管彩超诊断标准 |
2.4 TCD诊断标准 |
2.5 头颈部影像学诊断标准 |
2.6 证候要素诊断与分组 |
2.7 中医体质诊断标准 |
2.8 危险因素诊断标准 |
2.9 纳入标准 |
2.10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一般资料收集 |
3.2 入组方法 |
3.3 技术路线图 |
3.4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TIA的危险因素、中医体质及证候要素分析 |
4.3 ICS的危险因素、中医体质及证候要素分析 |
讨论 |
1 颈动脉彩超和TCD在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作用 |
2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3 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相关分析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特色 |
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
致谢 |
(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1 研究现状 |
1.1 眩晕研究现状 |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研究现状 |
1.2.1 病因机制研究现状 |
1.2.2 临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
1.2.3 诊断研究现状 |
1.2.4 临床治疗现状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病例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2 对照组对象纳入标准 |
1.1.3 VBI性眩晕诊断标准 |
1.1.4 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资料收集 |
1.2.2 观察指标 |
1.2.3 观察指标分级与诊断标准 |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1.1 研究对象年龄分布 |
2.1.2 研究对象性别分布 |
2.2 VBI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分布情况 |
2.2.1 患者伴随临床症状/体征 |
2.2.2 眩晕组患者病程及眩晕程度 |
2.2.3 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 |
2.2.4 既往相关病史 |
2.2.5 患者临床治疗及疗效 |
2.3 眩晕患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
2.3.1 实验室检查结果 |
2.3.2 影像学检查结果 |
3 讨论 |
3.1 VBI性患者临床特征及特点 |
3.1.1 患者临床特征分布 |
3.1.2 既往疾病 |
3.1.3 临床治疗及疗效 |
3.2 VBI性患者相关因素 |
3.2.1 血脂水平异常 |
3.2.2 血流动力学改变 |
3.2.3 血流速度改变 |
3.2.4 颈椎及血管病变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VBD与急性脑梗死及血流速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方法及内容 |
3.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益气化瘀法内外合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益气化瘀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文献研究 |
第一节 PCI性眩晕西医认识 |
一、基本概念 |
二、PCI性眩晕的病因 |
三、PCI性眩晕的症状学 |
四、PCI性眩晕的常用检查 |
五、治疗 |
第二节 PCI性眩晕中医认识 |
一、中医病因病机 |
二、中医治疗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报告 |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三、治疗方案 |
第二节 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性记录 |
一、安全性观测 |
二、疗效性观测 |
三、疗效判定标准 |
第三节 结果 |
一、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二、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
三、合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TCD检测结果比较 |
四、安全性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疗效结果描述 |
三、治疗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诊断 |
2.1.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
2.1.2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 |
2.1.3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5 |
2.2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 |
2.2.1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 |
2.2.2 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Sonography,TCCS)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方法 |
3.2.1 TCD 检查 |
3.2.2 MRA 检查 |
3.2.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正常组与狭窄组的 TCD 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 |
4.2.1 正常组与狭窄组 PSV 比较(见表 4.1) |
4.2.2 正常组与狭窄组 EDV 比较(见表 4.2) |
4.2.3 正常组与狭窄组 MFV 比较(见表 4.3) |
4.2.4 正常组与狭窄组 PI 比较(见表 4.4) |
4.2.5 正常组与狭窄组频谱形态比较(见图 4.1) |
4.3 TCD 与 MRA 检测结果比较 |
4.3.1 椎动脉狭窄比较(见表 4.5~4.7) |
4.3.2 与 MRA 对比,TCD 检查基底动脉狭窄比较(见表 4.8) |
4.3.3 与 MRA 对比,TCD 检查椎-基底动脉狭窄比较(见表 4.9~4.10,图 4.2~4.3)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眩晕病证候诊断指标及TCD表现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眩晕病中医复合证候的临床研究 |
文献综述:眩晕病证候诊断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古代文献对眩晕病的认识 |
2 眩晕证候的现代临床研究 |
3 眩晕证候诊断方法学研究 |
4 复合证候研究的思路探讨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120例眩晕病痰湿中阻、肝肾不足证证候分析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TCD观察 |
文献综述:TCD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研究中的应用 |
1 现代医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认识 |
2 TCD技术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评测中的应用 |
3 眩晕病中医证候与TCD相关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TCD观察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中医证候指标观察表 |
2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报告表 |
致谢 |
个人资料 |
四、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附30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亚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部血管超声对神经内科眩晕及头晕患者的诊断价值[D]. 曹丽芝. 吉林大学, 2020(08)
- [3]吉林省颅内动脉狭窄与不同卒中危险人群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D]. 陈虹秀. 吉林大学, 2020(08)
- [4]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危险因素、中医体质及证候要素分析[D]. 吴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D]. 王新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VBD与急性脑梗死及血流速度的相关性研究[D]. 谢克莱·阿布力肯.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7]益气化瘀法内外合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型)临床研究[D]. 刘桂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5)
- [8]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D]. 韩艺华. 吉林大学, 2015(09)
- [9]眩晕病证候诊断指标及TCD表现的临床观察[D]. 金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附300例报告)[J]. 李金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