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葛根的本草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舒佳[1](2021)在《《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训诂学则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解读古籍文献的重要工具。本课题以历代《本经》训诂类着作中《本经》的365味药物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全过程进行梳理,揭示《本经》历代训诂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同时在对每个时代《本经》注释以训诂学视角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论述《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归纳《本经》训诂中所体现的本草训释特点,以期为当今本草学、中医古籍训诂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学、历史学、训诂学的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综合研究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另外结合比较法,横向比较《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及当时学术关系,纵向比较各时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发展。论文主体按照《本经》训诂的历史分期进行研究,先秦两汉是本草训诂的萌芽时期;魏晋南北朝是《本经》训诂的奠基时期,《本草经集注》的着成标志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隋唐五代是《本经》训诂的发展时期,表现为《新修本草》在训诂内容、方法上的突破;宋金是繁荣时期,主要是《证类本草》内部《本草图经》等对《尔雅》等训诂学成果的关注和应用,集解之训诂材料、为难字注音、本草名物训诂的极大丰富,以及在训诂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元明是转折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共同形成了《本经》训诂的转折,前者是在训诂内容上取得名物训诂巨大成就的同时,完成了由本草名物训诂、名实考订向阐释药理的转变,后者则是完成了训诂着作类型的转型,即由以《本经》为核心的层层补注转向了专于《本经》经文药性药理探讨的训诂;清代为《本经》训诂的鼎盛时期,训诂着作的大量增加,训诂内容的极大丰富,乾嘉考据学主要方法的正确使用等,使得《本经》训诂取得显着成就。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历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皆有所继承与发展,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性特点。第二,宋金时期的《本经》训诂具有区别于普通训诂学的显着特点:递相补训,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本经》训诂在元明时期形成由本草名物训诂到本草药性药理解说的转折;清代乾嘉时期训诂学的兴盛对《本经》训诂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本经》训诂因本草具有药物属性,故可以通过临床实践的方式进行验证,这一点是与普通训诂学的名物训诂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有效途径和特殊之处。第四,《本经》训诂的起源与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对本草药物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从名物训诂发展到药性药理阐释。本文首次对《神农本草经》的训诂史作出系统的梳理、归纳总结,有利于对古代《本经》训诂形成整体的观照。首先,本文提出了《本经》训诂着作具有两种类型:一是以陶弘景整理的《本经》为传承系统的主流本草着作,即《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二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以注疏《本经》为撰述思想的本草着作。进而通过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过程进行梳理,探讨了各个时期《本经》的训诂体例、训诂内容、训诂方法、训诂特点、训诂成就及不足,对于部分有争议的本草问题进行考证,有助于全面了解《本经》的训诂情况及本草训诂的独特之处,对于深入理解《本经》经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其次,本文对于宋金时期及清代的《本经》训诂研究具有独到之处,前者提出了该时期《本经》训诂有“整体训诂”与“内部训诂”之分,药图、药方是《本经》训诂的独特内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独特方式,并指出为《本经》难字注音是在宋代时大量出现,是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重要特点;后者则对《本经》训诂内容详细探讨,总结其规律,归纳其方法,指出《本经》训诂的特有句式,对于理解《本经》经文,读懂经文注释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最后,本文从普通训诂学视角审视《本经》训诂,考察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反思二者存在的共性问题,揭示本草训释的独有内容(药图及药方)及特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句式应用等),总结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并从历史学角度总结历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创新,分析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可以为当今本草学、中医训诂学研究提供借鉴。
邝浩丹[2](2021)在《《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阳明病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1.以本体的方法设计并且构建《伤寒论》领域知识图谱。2.训练并运用中医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对阳明病的文献进行挖掘,并将挖掘到的数据补充到《伤寒论》知识图谱。方法:1.以信息科学“本体论”的方法设计《伤寒论》知识本体框架。2.使用标注工具对《伤寒论》的原文的知识,各药学着作《伤寒论》常见药物知识和《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伤寒论证候进行人工分类标注分类和提取,构建方剂、药物、证候、病证、方药剂量知识集。3.通过软件将各数据集导入到Neo4j图数据库中构建《伤寒论》领域知识图谱。对已构建的《伤寒论》知识图谱进行查询和校验。4.标注古今名医验案,联合计算机专家训练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将训练的模型应用于,宋代到清代十四位医家《伤寒论》着作中阳明病文献的识别。5.对各医家阳明病证治方药进行探讨和数据分析。6.将上述知识导入《伤寒论》知识图谱当中作为补充。结果:1.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伤寒论》领域知识图谱的本体框架。2.将《伤寒论》原文、本草学着作、证候鉴别诊断中100,000余字的知识内容,分类为病名、证候、症状、治法、病因、病机、方剂、药材、气、味、功效、归经、转归等13个概念类别,6个知识数据集。3.将各知识数据集导入Neo4j图数据库后,形成了包含6350多个具体概念和11300多个知识三元组的《伤寒论》知识图谱。4.运用Cypher语句调取了知识图谱中六经病、方剂、症状、脉象知识子图,对数据库知识内容进行了可视化表示和简要解读,说明了知识图谱在知识组织和表示上的可行性和便捷性。5.在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辅助下从《伤寒论》名医着作中有关阳明病的条文进行挖掘,整理得到了 149个方剂命名实体和74个药物实体。6.各医家治疗阳明病证的方药可归纳为如下几类一、辛温发汗解表类方。二、辛凉透热类方。三、温中止呕类方。四、攻下热结类方。五、攻下瘀血类方,六、利湿退黄类方。七、导下润肠类方。结论:《伤寒论》知识图谱是高效知识组织和表示形式。中医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是《伤寒论》知识图谱补充的必要工具,提高了文献挖掘的效率。宋代到清代是《伤寒论》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医家在《伤寒论》的基础上,阐发了阳明证治的新理论,拓展和补充了治疗阳明病的新方法,是启发我们中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的重要借鉴。
孙婉萍[3](2021)在《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收集、整理、统计现执行版的各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并做描述统计,分析我国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利用统计学方法理论筛选出地方标准中的重点差异项,针对重点差异项进行内容分析方法研究,找到规范制定重点差异项标准的方法,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提出参考依据及建议。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及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线上线下书店、出版社、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渠道,收集《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以及各地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纸质标准或电子影印版材料,查询国内外关于质量标准、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历代本草古籍和中医方书典籍等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追本溯源地梳理中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临床应用项目的历史应用脉络,客观科学的判断中药本身的准确内涵。2.运用描述统计对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相关数据信息资料进行分布状态、总体差异、标准特征等情况,通过图、表等形式描述中药饮片标准的基本情况。利用“赋值法”将文字内容拆分归类并量化为数值,再计算离散系数,进行差异分析来比较中药饮片在不同地方标准中的各个标准项目的差异情况,找到重点差异项。3.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的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双维度的来比较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次序性的判断在众多标准内容项中更具明显差异的内容。结果1.截止到2020年1月,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品种3500余种,各地区的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修订的时间、原则、方法等各有不同,没有统一要求;各个地方标准之间的收载情况相比较,重复率在40%以上,中药饮片标准处于“管理多级,地标多杂,重复收载,标准各异”的现实情况。2.通过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重复收载率较高的三个品种芜荑、银耳、甜瓜蒂的各个体例项目的离散系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确定[归经]、[性味]是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存在的重点差异项。3.对医学标准项[归经]、[性味]的规范制定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中药药性理论、方剂学、以及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脏腑经络中医理论的综合论证,以确定中药的[主治]为关键,再对[功能]、[性味]进行推导,最后确定[归经],即确定规范制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技术路径。结论1.“性味归经”属于中药饮片医学标准项的主要内容,是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内容,是对中药功效、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中药最为重要的学术特征和核心性能。性味归经差异大,就意味着各地方对中药饮片的本质存在较大争议。2.确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规范方法步骤为:(1)通过历代主流本草、代表方剂,确定“主治”,经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应主要参考《中华本草》和《普济方》,将本草内容与方剂应用结果相结合进行考究,确定[主治]。(2)运用“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的中医理论结合已确定的[主治],进行高度概括并提炼出中药[功能]项。(3)通过中药已确定的功能主治与中药药性理论之间的“效—性”关系,推导出中药的[性味]项。(4)根据已确定的[主治]和脏腑经络理论,进行“实践+理论”的综合归纳,确定中药的[归经]项。
陈晓宇[4](2021)在《《本草纲目》收载治疗消渴的用药规律及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本草纲目》中治疗消渴病的所有中药,对其进行种类、四气、五味、归经等分析,同时与《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治疗消渴的中药进行比较,探讨治疗消渴用药的特点及药物的演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消渴病提供参考并为进行新药研发提供思路。资料与方法:以“消渴”“口渴”“渴”为检索词,两人分别进行手工检索《本草纲目》中收载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症的所有药物,借助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其所属种类、性味、归经、药物演变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与《中国药典》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治疗消渴用药的演变情况。结果:(1)《本草纲目》中收载治疗消渴的药物共计181味,其中草部共41味、谷菜共24味、果木共53味、鳞部共8味、金石部共21味、水部共6味、介部共12味、禽兽部共12味、虫部共3味、土部1味。(2)依据《中药大辞典》对《本草纲目》中收载治疗消渴的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分析结果如下:四气依次为寒、平、温、凉(频数依次为81、53、29、15);五味依次为甘、苦、酸、辛、咸(频次分别为133、36、32、29、20)。(3)依据《中药大辞典》对《本草纲目》中收载治疗消渴药物进行归经分析,依次为胃、肺、脾、肝、肾、心、大肠、膀胱、小肠(频次分别为85、79、73、57、52、38、24、16、7)。(4)将其与《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治疗消渴的药物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本草纲目》中所载治疗消渴的中药多数已经遗失,现仅存13%左右,故对这部分药物应进行挖掘。(5)《本草纲目》中收载治疗消渴药物种类多以谷菜果木类为主,占总数量42%,《中国药典》则以草部类为主,占总数量67%。结论:(1)通过对《本草纲目》四气五味及归经的研究得出:古代治疗消渴的用药基本属甘苦寒之品,归胃、肺、脾经。(2)与《中国药典》对比发现,在治疗消渴药物的数量以及品种方面都有着显着的差异,因此深入挖掘未被《中国药典》收录治疗消渴病的中药,以及被《中国药典》收录却不用于治疗消渴病的中药,对指导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刘诗聪[5](2021)在《论中药方剂分类法的同质性与融合》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考察分析中药、方剂多种分类法的内容、形式和交叉重叠使用基础上,揭示中药、方剂多种属性和功能分类法的同源性和同质性,进而提出统一融合方药属性和功能分类法的基本构想。具体而言,(1)分别廓清中药、方剂属性分类法、治法功能分类法、主治病症(证)分类法的应用、特征、意义;(2)明确中药、方剂功能分类法在内容上、形式上的同源性和同质性,以及融合统一的基本条件;(3)确认各功能分类法之间的相互关系;(4)提出统一方药属性和功能分类法的构想。研究方法:1.中医文献考证、比较分析方法以唐代至清代的主流本草学、方剂学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采集、归纳和比较、分析有关本草、方剂功能分类的具体内容,揭示本草、方剂多种功能分类法的异同性,以及交叉重叠互换使用的同源性和统一性。2.中医传统思维方法“象思维”方法是中医传统思维方法,四性、归经、十剂属性是借助象思维建立的药物基本属性,因其植根于中医象思维之上,因而整个研究不折不扣地坚持象思维方法,在象思维语境下剖析中药、方剂功能分类法的所有问题。研究内容:1.方药属性分类法沿革与比较明确中药、方剂的四性、归经、十剂属性的存在形式。挖掘中药、方剂的四性、归经、十剂分类法在本草学、方剂学中建立的实际应用的文献依据,以此来分析中药、方剂的四性、归经、十剂分类法的特征与意义,并比较方药之间相对应分类法的关系与异同点,以明确方药在四性、归经、十剂分类法方面是否具有融合统一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研究过程中附带产生的一些对论证和结果有铺垫关系或解释说明作用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一药多性存在的合理性判定问题;为归经释义;归经与引经、引经报使的关系;归经之“经”与六经、经络、脏腑的关系;十剂的起源与演变;十剂属性之间的关系;历代对十剂内容的补充与调整,等,也将一并给出结论或观点。2.方药治法功能分类法比较在阐明方药功能构成,以及治法与功能的关系基础上,深入考察中药和方剂的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实际应用的文献依据。以此来分析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的特征与意义,并比较方药之间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的关系与异同点。最终明确中药和方剂在治法功能分类法方面是否能达到融合统一。3.方药中医病症(证)分类法沿革与比较在明确中医病症(证)可划分为病症和证两方面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药、方剂的病症分类法和辨证分类法实际应用的文献依据。分析总结中药和方剂的病症分类法、辨证分类法的特征与意义。并且,对比方药之间病症分类法、辨证分类法的关系与异同点。进而得出关于中药和方剂在中医病症(证)分类法方面是否能统一结合的结论。4.方药多种分类法之间关系纵向两两比较属性分类法、治法功能分类法、病症(证)分类法之间的关系。为方药分类法的全面融合铺平道路。5.方药多种分类法融合和意义阐明药与方之间的关系,以及方药分类法统一融合的重要意义。并且,针对融合统一方药分类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提出方向性和原则性的解决思路。进而提出方药分类法融合统一的构想。结果:1.中药四性取法于四季气象特点而提出,是针对疾病寒热病性结合药物本身属性而形成的理论形态。《本经》称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实际分出寒、微寒、小寒、平、微温、温、大热七类。《本草经集注》强调药性“唯冷热须明”,故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将药物四性分为三类。后世基于不同考量,而有寒、热、温、平四类和温、热、平、凉、寒五类等多种分类。中药属性分类法,得到广泛运用。2.方剂四性在《伤寒论》《圣济总录》等早期文献中,以对少数方剂称为温剂、热剂、寒剂、凉剂的方式散存,作为方剂四性分类法尚未形成;至历代方书以清凉剂、温热剂、热剂、温剂、寒剂、凉剂等作为目录标题归类方剂,标志着方剂四性分类法业已成熟。按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约定的方剂四性归类,是针对疾病的寒热病性而做出的,侧重分为寒凉剂和温热剂两大类。3.现代文献一概认为,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部分的选择性作用。这一认识对归经现代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全面考察表明:凡药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有因性相从者,有因气相求者,有因质相同者,充分体现归经确定的象思维特征。故而予以重新诠释:药物归经是依赖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针对药物的形性气质等的药类法象,结合病症属性的六经、十二经或脏腑定位的同气相求,建立的药性理论。4.归经与引经、引经报使、诸经向导和引使之间,引经与引经报使、诸经向导和引使属同一术语多种称谓。引经药均有各自归经,且有针对该经病症的功能主治。即引经以药物治疗该经(脏腑)病症为基础。换言之,只有具备归经和治疗该经病症的功能主治,才可视为引领它药直达病所的引经药。亦即没有归经,便无所谓引经。归经与引经区别在于,归经是单一药物属性;引经是药物在复方中激发它药药力形成的对待关系。5.考察表明,中药归经经历两种定位形式:一是六经定位,经由六经病-六经病病位-代表方剂-方中君药的关系影响药物归经判定。二是脏腑定位,药物“形性气质”借助五行确定脏腑归属,以及针对病症的脏腑病位建立对应关系。六经包括手足三阴三阳经,所谓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即是脏腑十二经。由此可知,六经-手足三阴三阳经-十二经-脏腑对应相通,因而六经、十二经或脏腑皆可互换使用。无论经络或脏腑定位,确定药物归经的意义相同。讨论方药归经分类时,归经络或入脏腑可相提并论。6.研究确认,《伤寒论》已经潜在确定了药物与六经的对应关系。金元时期,《医学启源》《珍珠囊》《汤液本草》等借助引经、引经报使、各经引用,使药物归经分类精细化和复杂化,出现了一药入手足两经之情形,将六经与十二经分类贯通起来。后世本草设立的“脏腑用药”专题,实际按十二经划分,不经意中将药物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分类贯通起来。药物归经由单一性向基于脏腑表里关系、生克制化关系的复合性转化。药物归经分类确定后,与病性分类结合已成为重要的历史演变趋势。7.考察表明,与中药归经和归经分类法一样,方剂的类似情况早已发生,且与中药归经分类法如影随形。《伤寒论》方剂六经定位,即方剂归经的雏形。确认了六经病代表方剂,即实质承认了方剂的归经属性。后世方书散在确认某方“此××经药”,并按六经、十二经、脏腑列属方剂,标志着方剂归经向归经分类的过渡与完成。古代方剂归经判定和方剂归经分类法的运用,并非偶发学术现象,已是规模化、系统化存在。8.十剂为陈藏器《本草拾遗》首创,是确定中药功能属性的药性理论。由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对应壅、滞、弱、闭、实、怯、脱、着、湿、枯诸病症,可转化为针对病症属性的理论形态,且代有增益。当按药物属性和针对病症(证)归类,各类药物便构成十剂分类法。清代《本草备要》、《本草从新》均以十剂属性冠于诸药之首,形成了事实上的药物十剂分类。可以说,十剂一直是中药的属性分类法。9.十剂被认为是“制方之体”,但金元时期才开始用来标定方剂的十剂属性,借以突出方剂的作用特点。进而实现了药物属性分类法向方剂属性分类法的转换。长期借用十剂分类,最终固化为方剂的分类法。需要指出,十剂分类法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历代对十剂虽有增益,但各剂之间交叉重叠问题并未解决。这或许是统编《方剂学》教材只在总论中介绍,实际分类已弃之不用的原因所在。10.明确方药功能的构成,是讨论方药功能与治法、功能分类法与治法分类法关系的基本前提。可以确认,方药功能由针对病因、病机(证)的功能和针对主要症状的功能组成。要之,即对证功能和对病症功能两大类。故方药功能分类法也分为两种:针对诸证的功能分类法和针对病症的功能分类法。11.研究证明,治法和功能既有针对病因、病机、适应证的一面,也有面向病症的一面。理论上讲,治法是方药最为一般、笼统和原则性的功能,功能是方药针对具体病证的精细化的治法。实际应用中,治法与功能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同样治法分类法与功能分类法也并非泾渭分明。12.《方剂学》和学术界一致认为,治法是针对病因、病机、证候提出的治疗要求,通常拿八法说事。然而,吐法、下法笼统针对宿食停滞、便秘、水停等病症,并非针对病因、病机和证候;汗法、和法、消法、清法、温法和补法,笼统针对表证、少阳证、食滞、热证、寒证和虚证,并未聚焦到可遣药组方的程度。八法是一般的、笼统的治疗大法。其针对病因、病机和证候笼统而简约,也针对某些病症。故治法定义有待调整。13.金元以降,诸多本草学出现发散药、退热药、清热药、补益药、理血药、理气药、治痰药、温里药,以及补剂、润剂、寒剂、热剂、燥剂、涩剂、消剂、散剂、汗剂、下剂、攻剂、吐剂等药物治法分类。并细化出二级分类,如散剂细分散寒、驱风、散湿、散热、吐散、温散、平散,接近功能分类。晚清出现消散风寒、撤热清中、逐寒和里、理气导滞、活血消瘀等药物功能分类。标志着药物治法和功能分类的形成与结合。14.早期方剂治法仅有散见。《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景岳全书》八阵和《医学心悟》八法,标志着方剂治法分类的形式与拓展。方剂功能分类在《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普济方》等大型方书的补益方(门)均有记载。汪昂《医方集解》列出综合性功能22种,涉及病因、病机、病症多个方面,说明方剂的治法和功能尚未摆脱混而杂存的局面。15.药物病症分类法始于《本草经集注》“诸病通用药”,收录83种病症主治药物。后经《药对》《唐本草》《蜀本草》《嘉佑本草》《证类本草》序例不断增益,病种达92种,各病种收药数量大幅增加。《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收录112种病症(证)主治药,是增衍“诸病通用药”而来。这种分类法几乎贯穿本草学发展全过程。药物诸证分类法,在《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早有体现,其中大量收载针对风寒、风湿、风热、湿热、火热、虚寒、痰热等证的药物二级分类。此外,《医学启源》病名之下细分出上焦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脾胃有湿、心热、肝热、脾热、肺热、肾热等药物分类,均属药物诸证分类法的存在形式。16.方剂病症分类在《五十二病方》已有体现。历代大型方书,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方类聚》等,无一例外地按照病症列属方剂,是古今最古老、通用的方剂分类法。方剂诸证分类法以《千金要方》11-20卷为代表,围绕脏腑虚实介绍所主方,属于首部脏腑诸证方剂分类法的方书。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和上述诸书中也均有兼顾脏腑诸证的方剂分类的内容。说明方剂病症和诸证分类是古今通用的分类形式。17.方药四性分类,与治法、功能中针对疾病寒热属性的分类内容相重叠;归经分类法与治法分类法中补泻和调节脏腑的功能相重叠;而十剂八法治法之间,或完全相同,或相互交叉重叠;十剂针对的壅、滞、弱(虚)、闭、虚、怯、脱、着、湿、枯病症与功能针对的病症(证)全面相关,十剂因此与功能呈全面交叉重叠关系。即属性分类法与治法功能分类之间存在重叠关系。18.方药四性分类与疾病的寒(阴)证、热(火、阳)证、虚寒证、虚热证密切相关;方药的归经分类与方药病症(证)分类中的脏腑虚实寒热诸证分类相对应;十剂针对的壅、滞、弱(虚)、闭、虚、怯、脱、着、湿、枯,均与中医的疾病、症状和证相照应。因此,属性分类法与病症(证)分类法也存在重叠关系。19.方药治法与主治病症(证)彼此呼应,如汗法与表证、温法与寒证、清法与热证等。方药治法与病症相互照应,如汗法与伤风,下法与便秘,消法与食滞等。方药治法分类法与方药病症(证)分类法是同一问题的两种提法,两者必然互有重叠。同样道理,方药功能直接针对病症(证),方药功能分类法与方药病症(证)分类法也必然互相重叠。结论:1.方药的四性分类法不仅存在的形式与意义完全相同,而且两者直接相关,具有密切联系;方剂归经是历代与药物归经并行且广泛存在的理论形态,方药的归经分类形式与意义毫无二致;十剂与十剂分类法,是从古至今中药方剂通用属性和分类的典型例证,在中药和方剂两个体系中,十剂各剂针对的病症(证)类型和范围、代表的作用性质皆完全相同。中药和方剂在由四性、归经、十剂所组成的属性分类法方面,完全具有统一融合的条件和基础。2.中药和方剂不仅具有相同的治法和功能属性,而且两者之间的治法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一脉相承、同出一辙。故而当今中药和方剂治法功能分类法的融合只是一个需要突破观念的问题。3.中药和方剂从针对的病症和证角度来说具有完全相同的干预对象,因而两者基于病症和证的分类便具有了浑然一体的同源性、同质性。中药和方剂的病症(证)分类法融合不存在任何历史的和现实的障碍。创新点:1.揭示了中药、方剂分类法之间的同源性与同质性。证明了中药的四性分类法、归经分类法、十剂分类法、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主治病症(证)分类法与方剂的四性分类法、归经分类法、十剂分类法、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主治病症(证)分类法之.间,一一对应,分别具有同源性、同质性。进而为方药分类法的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属理论创新。2.阐明了方药多种分类法之间复杂的交叉重叠关系。属性分类法,治法功能分类法与主治病症(证)分类法三者之间互相交叉,彼此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贯通。三种分类法实际上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回答方药的功能属性分类,无论从哪个方面分类,最终的结果都是相通的、一致的。进而为方药各种分类法的取舍,提供了理论依据。属理论创新。3.诠释了归经理论的含义,纠正了原归经定义中所谓“药物对机体某些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的错误认识。确认药物归经是依赖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针对药物的形性气质等的药类法象,结合病症属性的六经、十二经或脏腑定位的同气相求,而建立的药性理论。属理论创新。
田广宇[6](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规律。为临床合理、有效、安全应用活血类药物提供指导,为新版《中国药典》关于活血类药物剂量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客观依据,为深化活血类药物的研究提供支持。方法:收集国医大师公开出版的医案、医话,通过合理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处方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对处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国医大师处方数据库”(DB-GYDS)。按药物名称进行搜索,从数据库中提取活血类药物的处方作为数据集,基于SPSS23.0以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0软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药物的剂量应用规律以及代表性药物(丹参、川芎、水蛭、土鳖虫)的主治疾病规律与配伍规律。结果:1.DB-GYDS中含川芎方剂1766首,川芎的剂量阈175g,平均剂量(9.46±5.19)g,P10P90为5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过药典量上限的方剂占川芎处方的(以下简称超量处方率)19.71%;含延胡索方剂647首,延胡索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2.21±4.39)g,P10P90为92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8.33%;含郁金方剂1016首,郁金剂量阈1.532g,平均剂量(11.09±3.80)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3.07%;含五灵脂方剂217首,剂量阈560g,平均剂量(10.35±5.54)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17.97%;乳香方剂129首,剂量阈0.520g,平均剂量(7.47±3.42)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70.54%;没药方剂144首,剂量阈0.520g,平均剂量(7.19±3.43)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6g,超量处方率64.58%;降香方剂126首,剂量阈1.515g,平均剂量(7.16±3.65)g,P10P90为2.412g,最常用剂量为10g,处方剂量无超过药典量上限者;丹参方剂2282首,剂量阈1.550g,平均剂量(18.03±6.87)g,,P10P90为10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39.70%;红花方剂995首,剂量阈130g,平均剂量(9.42±3.31)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9g,超量处方率17.19%;桃仁方剂1236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1.02±3.46)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29.85%;益母草方剂554首,剂量阈6120g,平均剂量(19.60±14.23)g,P10P90为9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3.43%;泽兰方剂293首,剂量阈250g,平均剂量(12.39±5.01)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8.23%;鸡血藤方剂375首,剂量阈650g,平均剂量(20.66±7.63)g,P10P90为12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53.87%;土鳖虫方剂167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7.89±3.03)g,P10P90为51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5.39%;莪术方剂324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1.28±4.47)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4.57%;三棱方剂129首,剂量阈420g,平均剂量(10.60±3.43)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1.78%;水蛭方剂220首,剂量阈130g,平均剂量(5.62±3.68)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3g,超量处方率57.73%;穿山甲方剂247首,剂量阈为345g,平均剂量(9.94±4.56)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13.77%。2.丹参治疗的高频疾病为胸痹心痛病、心悸病、月经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行气药、解表药、安神药、化痰药等不同类别的药物配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治疗窗950g,在“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62组、76条规则,当支持度≥35%时,核心药物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党参、丹参-麦冬、丹参-黄芪。治疗心悸病的治疗窗550g,“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68组、62条规则,支持度≥35%时,获得核心药物组合为丹参-麦冬、丹参-茯苓、丹参-炙甘草、丹参-桂枝、丹参-黄芪、丹参-五味子。治疗月经病的治疗窗530g,“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72组、102条规则,支持度≥35%时,获得核心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茯苓、丹参-香附、丹参-当归-白芍。3.川芎治疗的高频疾病为月经病、头痛病、胸痹心痛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行气药、利水渗湿药等类别的药物配伍。川芎治疗月经病的治疗窗318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9”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44组、规则60条,支持度≥30%的条件下,获得核心药物组合为川芎-当归-白芍、川芎-当归-香附、川芎-当归-熟地黄、川芎-当归-益母草、川芎-当归-党参。川芎治疗头痛病的治疗窗为375g,在“支持度≥15%,置信度=1”的条件下,获得药物组合47组、规则34条,支持度≥25%的条件下,获得核心药对川芎-当归、川芎-丹参、川芎-红花、川芎-甘草、川芎-赤芍、川芎-细辛、川芎-天麻、川芎-白芍、川芎-白芷、川芎-菊花。川芎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治疗窗为330g,“支持度≥25%,置信度=1”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39组、规则23条,当支持度≥40%时,获得核心药对为川芎-丹参-黄芪、川芎-赤芍、川芎-当归、川芎-麦冬。4.水蛭治疗的高频疾病为中风病。常与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化痰药、止血药、泻下药等药物配伍。治疗中风病的治疗窗为120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60组、规则107条,在支持度≥40%的条件下,获得治疗中风病的核心药对水蛭-川芎、水蛭-地龙、水蛭-桃仁、水蛭-丹参、水蛭-赤芍。5.土鳖虫治疗的高频疾病为风湿痹病与内科癌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等相配伍。治疗风湿痹病的治疗窗为4.515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36组高频药物组合以及45条规则;支持度≥30%时,获得5组核心药物组合:土鳖虫-当归-甘草、土鳖虫-制川乌、土鳖虫-桂枝、土鳖虫-鸡血藤、土鳖虫-威灵仙。土鳖虫治疗内科癌病的治疗窗为515g。在“支持度≥30%,置信度=1”的条件下,获得29组高频药物组合,25条规则,当支持度≥50%时,获得3组核心药物组合土鳖虫-白花蛇舌草、土鳖虫-半枝莲、土鳖虫-莪术。结论:国医大师对药物的剂量极为重视,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阈弹性普遍较大、遣量灵活;剂量应用有“常”有“变”;小剂量用之较少;临床遣量不完全受《中国药典》对剂量的刚性制约,超量应用已成为一种常态。国医大师对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局限性。丹参、川芎、水蛭、土鳖虫治疗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窗;治疗窗不同,药物发挥的功效亦不同,隐含了较为复杂的量效关系。国医大师的剂量应用可总结为因病遣量、因证遣量、因人遣量、因药遣量的“病-证-人-药”剂量策略。4种药物临床治疗疾病较广泛,针对不同的病证有不同的配伍规律,可总结为病证结合、活用药对增效减毒的“病-证-药”配伍策略。这些规律是国医大师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郝莉雨[7](2020)在《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类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调查及活性初探》文中提出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并具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综合症,其全球发病率持续升高,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率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临床治疗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主要采用口服药物,但有研究表明,常用的化学药物在使用中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寻找具有良好降糖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药食同源”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其中所覆盖的中药材毒性较小使用安全,且大量中药材具有降糖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辅助降血糖类产品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18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征求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见的公告》中提到:“辅助降血糖功能需要继续论证”,也发布了相关课题的招标通知,体现出了社会各界对辅助降血糖这一功能的重视程度,和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本论文根据对古代医籍的梳理,明确“药食同源”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沿革。结合原卫计委公布的“药食同源”名录以及相关研究文献,对96部本草以及方剂学着作中的884首消渴症治疗方剂、获批的310种辅助降血糖产品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所收录的1045篇相关研究文献加以分析,重点对辅助降血糖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最后对研究较多、使用较多的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通过实验评价这类中药材的体外降糖活性,为“辅助降血糖”这一功能的必要性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药食同源”思想历史悠久,且与多学科发展息息相关。“药食同源”物质目前定义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是指具有传统食用习惯,且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中药材标准)中的动物和植物可使用部分(包括食品原料、香辛料和调味品)。”其思想起始于史前时期,源于“神农尝百草”,经秦汉、唐、宋金元、明清时期不断完善与发展,与每个时代的经济、体制、宗教信仰、哲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吸收海外文化与医学知识,与我国对外开放、交流的程度息息相关。2、我国古代对糖尿病(消渴症)研究丰富,“药食同源”类药材的使用符合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自唐代开始,我国古代医药学家开始对消渴症进行系统治疗并形成一定的治疗方式,并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和对其病因病机的深入了解,结合当属历史背景,总结出了不同的治疗消渴症方剂,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以补虚、清热解表为主,辅以利水渗湿、发散收涩等,因此古代治疗消渴症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也主要集中在补虚药、解表药、收涩药等种类的药材,按照出现频率排序,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为甘草、人参、茯苓、黄芪、葛根、肉桂。3、辅助降血糖类产品类型与主要原料较为集中,同时受到相关政策法规影响。现市售辅助降血糖类产品多从受众和消费者角度出发,剂型多为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强的胶囊剂以及片剂,其他剂型种类使用较少;“药食同源”中药材原料与我国古代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黄芪、桑叶、葛根、蜂胶、山药以及西洋参,多利用其皂苷、黄酮类成分产生降血糖作用。但产品的获批上市,受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相关法规的桎梏,近年新产品的发布处于停滞的状态。4、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的基础研究持续上升,后续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从1976年至2019年,有关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研究文献数量一直在曲折中增长,研究主题集中在桑叶、人参、黄芪、葛根、山药以及灵芝,铁皮石斛的降糖作用可能是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同时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的抗氧化、降血脂、调节体重等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很大的挖掘潜力。5、黄芪、桑叶及葛根有着较强的体外酶抑制活性,可作为未来相关产品的重要原料。西洋参、桑叶、蜂胶、葛根、黄芪以及山药6种中药材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以及二肽基肽酶Ⅳ(DPP-4)均有抑制效果,且抑制率均随提取物增加而增大,各类原料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桑叶>黄芪>葛根>蜂胶>山药>西洋参,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黄芪>山药>葛根>桑叶>西洋参>蜂胶,对二肽基肽酶Ⅳ(DPP-4)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桑叶>黄芪>葛根>蜂胶>山药>西洋参。通过与市场现有辅助降血糖产品原料比较,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其中黄芪、桑叶以及葛根具有良好的降糖活性,可作为很有潜力的产品开发原料继续深入研究。
周青[8](2020)在《木香颗粒对U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大量循证临床研究显示维护肠粘膜屏障完整性是溃疡性结肠炎预防和治疗的核心因素,也可能是维持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缓解的关键。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可激活广泛的粘膜免疫反应,触发或加剧结肠炎的发生及严重程度。通过修复肠粘膜屏障,达到控制肠粘膜炎症,不失为一种临床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式。目的:寻找通过修复肠粘膜屏障,针对肠粘膜愈合的中草药。方法:本研究立足中医中药,将经典与现代充分结合:立足中医临床,以真实世界有效的临床数据为依据,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寻找基于真实世界的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科研之路;另一方面,分别从本草学经典文献、网络药理学、基础药效学实验着手,揭示木香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结果:真实世界临床结果显示,木香在溃疡性结肠炎维持临床缓解的使用频次居于前列,是溃疡性结肠炎维持临床缓解的口服中草药核心药物之一。通过统计各个时期具有指导作用的大型综合性本草文献,发现木香所干预的疾病重点集中在消化道疾患;其主要功效归纳起来,可概括为行气、止泻、健脾、消食四大功效;其主治疾病集中在痢、腹痛、泄,具有内调气血,外清湿邪之功。梳理木香最新药理学成果,发现木香有效成分集中其挥发油上,以倍半萜内酯如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最为丰富,二者含量多达50%,为木香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肿瘤功效,与UC相关炎症通路靶点(NF-Kb,TNF,PGE2,IFN),肠粘膜屏障相关蛋白(MUC,紧密连接蛋白ZO-1)密切相关。基础实验研究也证实,木香及其主要单体—去氢木香内脂,在维护肠粘膜屏障完整性和抑制肠道慢性炎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缓解DSS造成的小鼠结肠粘膜损伤,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7、IL-23)的表达,其维持肠粘膜屏障功能可能通过修复肠道粘膜屏障的关键蛋白MUC2,抑制下游α-防御素表达,进而影响炎症因子(TNF-α、IL-6、IL-17、IL-23、NF-κB、CXCR3)表达;提示木香及其主要单体—去氢木香内脂可能通过修复肠粘膜屏障来达到治疗作用。结论:木香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维护肠粘膜屏障完整性,抑制炎症通路,从而达到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姜璇[9](2019)在《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吉益东洞的学术思想、其对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的构建过程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⑴揭示东洞与我国医家在研究经方方药规律时所秉承的不同视角及其原因;⑵发掘东洞在确定药证和方证时的具体推理步骤和遵循的原则;⑶阐明辨方(药)证论治与辨证论治两种方式的异同以及互补关系,从而为经方的临证应用提供方法上的借鉴。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的方法,借助科学哲学、逻辑哲学以及社会文化思想史比较法进行研究。第一章参考《历代中药文献精华》,借助中华医典的检索功能,从本草学着作入手探究我国医家在研究经方药物规律时所显露的药证萌芽,特别关注各部着作“序言”中着者的编撰主旨,以揭示我国医家对经方药物的研究取向;第二章利用吉益东洞的有关文献资料,简介其医论医说和着作,探究方(药)证辨证思维背后的学术思想和哲学基础;第三章围绕《药征》一书,详解东洞确定药证的逻辑推理方式,从归纳逻辑的视角审视方(药)证辨证体系;第四章从方证和药证的关系入手,探讨东洞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第五章从方(药)证辨证方式所具有的思维特点入手,讨论东洞方(药)证辨证方式的利弊以及与辨证论治的互补作用,并结合实例说明后世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结果第一章:在近代以前我国的本草学着作中,确实存在着为数不少的药证雏形,但我国医家并不将对药物适应症的归纳视作研究重点,反因“司外揣内”、“重神轻形”的思维定势而忽略了对外在症状的总结、独注重药物内在作用机理的探求。第二章:“求实”是东洞的医学观。疾医论、方证相对论、万病一毒论是东洞的三大学术思想。东洞由于理论思辨能力不足而混淆了病因和病机的概念,这是其放弃辨证论治方式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东洞在确定药证的过程中自发地运用了探求因果关系的穆勒五法和探求条件属性的条件化归纳逻辑,其欲寻求的药证既是“应用某药有效”的充分条件(必效证)、又是必要条件(必见证)。第四章:东洞方证体系的确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药证的构建,由药证构建方证是基于这样的原理:若将方剂和方证视作两个集合,药证对应就是两个集合所遵循的映射法则。为保护方剂的系统质特征,东洞采取了“主药原则”和“增损离合原则”。由药证构建方证可弥补方证条文过简的不足,便于类方和类症的鉴别,且对药证的识别可极大地带动方证的辨识。但由药证构建方证亦有一定的局限。第五章:东洞的方(药)证属于经验定律,辨方(药)证论治的方式主要是经验思维。其既具有经验思维和经验的优势、又有不足。其优势由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使东洞的方(药)证辨证体系更趋完善;其不足之处由后世医家引入理论思维来弥补。结论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严谨性在于其采取了合乎逻辑的方式将方证和药证进行相互推导从而试图确定方(药)与症状、体征之间的必然性关系即方证的“主证”和药证的“主治”,并且在这种相互推导过程中东洞十分注重方药的构效关系问题,且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洞所确立的药证和方证实则是依赖于归纳法而获得的经验定律,它只告知“是什么”,而无法解决“为什么”。我国医家注重的正是“为什么”,即将药性理论和病理学说相结合来阐释方药的作用机理,二者显示出对经验和理论的不同信任度。方(药)证辨证体系的经验性质赋予其与近代科学相似的实证精神,因而更轻易地与近代医学融合。但在本质上,方证中的主证和辨证论治中的病机是内外相应的关系,辨方(药)证论治与辨证论治同属整体层面上的原因疗法。辨方(药)证论治和辨证论治之间的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⑴方证有启发、简化和规范辨证论治的作用;⑵辨证论治可为方证的辨析提供基本方向;⑶辨证论治中对病机的把握可找寻到新的方(药)与证的对应关系。
石琳[10](2017)在《《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背景中药药物警戒理论是指导中药安全用药的原则和规范。近20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药物警戒的内涵和理论体系被逐渐梳理凝练。与西方药物警戒思想相比中药药物警戒具有鲜明的特点。中药药物警戒思想源于历代中医药学家临床实践和用药经验的总结,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安全用药思想一脉相传,具有丰富的中医药理论底蕴,承袭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中药临床使用的全过程。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广泛存在于大量中医古代文献之中,因此中药药物警戒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挖掘。二、研究目的《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大成的本草着作。它全面总结了 16世纪以前我国中药学成就,对中药理论以及药物的来源鉴别、采集炮制、功效主治、临床应用和禁忌等内容进行了完备、详尽而准确的记载。《本草纲目》中保存了大量明代以前的中医药文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截至目前国内外对《本草纲目》的研究包罗万象,十分丰富,但从中药药物警戒的角度对《本草纲目》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因而研究《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具有创新性并必将对中药药物警戒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本草纲目>(金陵本)新校注》作为研究版本。从识毒、防毒、用毒、解毒的角度研究了《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整理获得了大量关于中药药物警戒的文献资料,并构建形成了《本草纲目》完整的药物警戒思想体系。本研究用到了 4种研究方法。第一个是文献综述法,从“本草纲目”、“数据挖掘”和“中药药物警戒”3个角度进行研究现状分析,查阅文献资料万余篇,进一步明确了立项依据,选定了研究方法。第二个是传统文献法,历时8个多月,对《本草纲目》190余万字文献内容进分类整理,按照识毒-防毒-用毒-解毒四个方面归纳出其药物警戒思想体系。第三个是数据挖掘法,选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分析法对药物的性、味、毒性、禁忌反恶关系等进行分析,找寻内在联系和规律。第四个是内容分析法,将原本用于情报分析的方法用于中医药古代文献研究,对5000余条李时珍评述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定量分析李时珍对《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贡献,探索《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源流。四、研究结果1、全面展现了《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内涵。在识毒方面,重视药物的毒性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防毒警戒方面,《本草纲目》极其重视药物的种源和真伪鉴别,全书所载药物的84%均详细记录了药物出产、形状和采收;丰富了药物炮制的方法和理论,强调通过炮制加工实现药物的减毒增效;注重不良反应记录,《本草纲目》记载了大量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其中很多还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救方法。《本草纲目》用毒警戒思想内容丰富,蕴含在大量方药使用记录之中,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配伍和饮食禁忌,提倡理性用毒中病即止,重视煎煮法和剂型的选择,强调因人制宜和遵循四时用药法则。《本草纲目》记载的大量中毒解救的方法是解毒警戒思想的直接体现,《本草纲目》中首次提出了“以毒攻毒”的概念,并从振奋脾胃之气的角度阐释药物解毒作用。2、从防毒、用毒角度阐释药物警戒内涵,提出对临床安全用药的指导。本研究重点对有关药物防毒警戒和用毒警戒的内容进行阐释,全面梳理了《本草纲目》中药物的来源与辨伪、产地与采收、加工与炮制、妊娠禁忌及解毒等内容,并按照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的定义筛选分析书中所载不良反应记录。总结形成了《本草纲目》集解信息统计分析表、修治统计分析表、修治信息内容表、不良反应记录统计分析表、妊娠禁忌药物一览表、解毒药物一览表,以期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发现《本草纲目》对药性认识的特点:认为药性的核心要素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归经和升降浮沉不属于药物本身的属性,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发生改变。因此,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了药物性味与药物毒性,以及性味与药物之间产生禁、忌、反、恶等负向性作用的关联性,并得出:辛味与毒性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苦寒的药物容易与其它药物产生配伍禁忌等负向性作用;有毒无毒与是否容易和其它药物发生配伍禁忌等负向性作用之间没有相关性的三条规律。这一结果在临床药物配伍使用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探讨了《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源流。《本草纲目》是一部集明代之前本草成就之大成的着作。收录了自陶弘景以下至李时珍时期一千多种文献资料,与李时珍一生医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和理论升华相结合,共同成就了这部蜚声海内外几百年而依旧熠熠生辉的恢弘巨着。由此可知,《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不仅源于一世、一家,这里既有对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又有李时珍的发挥。本研从药物种类、药学理论和炮制方法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李时珍对历代医家思想的继承,并运用现代文献学内容分析法的方法对《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评述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他对药物警戒思想的发挥。五、研究结论《本草纲目》是我国中医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的本草着作,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中药学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十六世纪的“百科全书”。自其诞生的420多年以来,为历代医药学家所推崇并加以研究,但是关于它的研究更多是集中在对其所载药物功效主治等本身的认识。通过本研究我们认识到,《本草纲目》之中同时蕴含了丰富的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并对中药的临床安全使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了传统文献学方法、内容分析法和现代统计学数据挖掘技术,按照识毒、防毒、用毒、解毒四个维度建立药物警戒相关信息数据库,从中药药物警戒的角度对《本草纲目》进行文献研究,总结出《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体系,归纳具体警戒内容,探讨其思想源流,为中药药物警戒研究开辟新的思路,为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中药葛根的本草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葛根的本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
第一章 本草及其训诂发端时期:先秦两汉 |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时代及以前的药物知识 |
第二节 《神农本草经》以前的本草训诂 |
一、《尔雅》 |
二、《方言》 |
三、《说文解字》 |
四、《释名》 |
第三节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及名物训诂的发端 |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训诂兴起的学术文化背景 |
一、《神农本草经》的传本及《本草经集注》的形成 |
二、《本草经集注》以前的《神农本草经》注训 |
第二节 陶弘景及其《本草经集注》 |
第三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方法 |
一、广征博引 |
二、以今释古 |
三、辨物释名 |
四、善用譬喻修辞 |
第四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特点 |
一、以研访目验为据 |
二、以传闻见识佐证 |
三、求实指误存疑 |
第五节《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 |
二、“朱墨分书”标识法 |
三、不足之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发展时期:隋唐五代——“音训”训诂方法及名物训诂的充实发展 |
第一节 《新修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新修本草》概要 |
第三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继承 |
第四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发展 |
一、训诂体式 |
二、训诂方法 |
三、训诂内容 |
第五节 《新修本草》形音义兼顾的训诂特点 |
第六节 《新修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纠误正用的训诂成就 |
二、不足之处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繁荣时期:宋金——“集注”训诂材料的极大丰富及名物训诂的深入发展 |
第一节 《证类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从《新修本草》至《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一、本草要籍简介 |
二、本草要籍传承关系 |
第三节 《证类本草》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一、集注的训诂体式 |
二、由“朱墨分书”到“阴阳别文” |
第四节 《证类本草》的整体训诂特点 |
第五节 《证类本草》的内部训诂特点 |
一、征引诂训,广及注疏 |
二、递相补训,考辨名实 |
三、图文互释,相辅而行 |
四、难字注音,因音辨名 |
五、以方释药,功用有征 |
第六节 《证类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集解训诂之丰 |
二、名物训诂之盛 |
三、不足之处 |
第七节 《本草衍义》对《本经》训诂的意义 |
第八节 南宋(金)本草训诂概况 |
一、《绍兴本草》 |
二、《纂类本草》 |
三、《宝庆本草折衷》 |
四、《本草成书》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转折时期:元明——训诂着作体例之变及名物训诂集大成后训诂重点向药性理论转移 |
第一节 元明时期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本草纲目》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
二、训诂体例 |
三、训诂内容 |
四、训诂方法 |
第三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特点 |
一、引字辞之书,谨训名物 |
二、重音声之系,详解异名 |
三、秉格物之学,考释性理 |
第四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详尽释名,堪为名物训诂之峰 |
二、综释本草,诚《本经》训诂之集成 |
三、不足之处 |
第五节 《神农本草经疏》对《本经》药物的训诂 |
一、《神农本草经疏》概述 |
二、《神农本草经疏》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三、《神农本草经疏》的训诂特点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鼎盛时期:清代 |
第一节 清代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清代《本经》训诂概况 |
第三节 清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 |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
二、训诂体例和形式 |
三、训诂内容 |
四、训诂术语 |
第四节 清代《本经》训诂内容 |
一、训释实词 |
二、分析语法 |
三、呈现修辞 |
四、标彰句读 |
五、注音校勘 |
六、揭示题旨 |
第五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方法与特点 |
一、悉遵经旨,透发《本经》奥义 |
二、切合实用,抉发《本经》精蕴 |
第六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成就与不足 |
一、训诂有法,理有所宗,成果显着 |
二、过于尊古,穷圆其说,反失于真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本经》训诂研究综论 |
第一节 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 |
一、实事求是、尊古不泥的训诂原则 |
二、以目验亲证为训诂依据 |
三、纠正前代之误的训诂传统 |
四、善用譬喻修辞 |
第二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 |
一、本草药物属性决定其区别 |
二、名物之学的关联与融通 |
第三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共性问题 |
第四节 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探讨 |
第五节 《本经》训诂对本草学及训诂学的借鉴意义 |
第六节 《本经》训诂疑点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阳明病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伤寒论》知识图谱的设计及构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构建《伤寒论》知识图谱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 《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图 |
(二) 《伤寒论》知识图谱本体构建方法 |
(三) 《伤寒论》知识准备 |
1.《伤寒论》原文来源 |
2.《伤寒论》原文标注工具 |
3.《伤寒论》具体概念的规范化 |
(四) 构建《伤寒论》知识图谱 |
1.Neo4j图数据库简介 |
2.基于本体设计构建知识图谱 |
3.图数据库环境配置及相关工具 |
4.Neo4j图数据库操作语言简介 |
(五) 《伤寒论》知识数据集构建 |
1.《伤寒论》方剂知识集 |
2.《伤寒论》方药剂量集 |
3.《伤寒论》药物知识集 |
4.《伤寒论》证候知识集 |
5.《伤寒论》病证知识集 |
6.《伤寒论》治法知识集 |
7.《伤寒论》转归知识采集录入方法 |
(六) 知识数据集导入Neo4j图数据库 |
1.《伤寒论》知识图谱数据集导入 |
2.转归知识关系的构建 |
四、结果和分析 |
(一) 药材知识查询校验 |
1.单味药知识查询校验 |
2.常见药对知识查询校验 |
(二) 疾病知识查询校验 |
1.太阳病相关知识子图 |
2.阳明病相关知识子图 |
3.少阳病相关知识子图 |
4.太阴病相关知识子图 |
5.少阴病相关知识子图 |
6.厥阴病相关知识子图 |
(三) 方剂知识查询校验 |
1.单方知识子图 |
2.方剂-方剂知识子图 |
3.方剂-脉象知识子图 |
4.方剂-药材-功效知识子图 |
5.方剂-药材-症状知识子图 |
6.方剂-药材-药味知识子图 |
7.方剂-药-剂量知识文本 |
(四) 证候知识查询校验 |
1.症状相关知识查询校验 |
2.脉象相关知识查询校验 |
3.治法相关知识查询校验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命名实体识别的阳明病文献知识挖掘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对《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的意义 |
(三) 以阳明病为研究对象的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 中医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训练语料的标注 |
1.文本分类和标注方法 |
2.《伤寒论》阳明病文献选择和研究方法 |
三、结果和分析 |
(一) 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参数和应用 |
(二) 阳明病文献命名实体识别结果数据分析 |
1.阳明病方药治法分析 |
2.历代医家阳明病证治思路方药探讨 |
(三) 阳明病证治探讨 |
1.经腑传变的辨治 |
2.阳明病兼变证辨治 |
四、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文献综述 知识图谱构建及其中医领域的应用进展概述 |
参考文献 |
(3)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 |
1.4.1 中药饮片 |
1.4.2 药品标准 |
1.4.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
1.4.4 国家药品标准 |
1.4.5 地方药品标准 |
2 相关理论及法律法规 |
2.1 相关理论 |
2.1.1 中药学理论 |
2.1.2 中医学理论 |
2.1.3 中药炮制理论 |
2.1.4 药品监管科学理论 |
2.1.5 统计学理论 |
2.2 相关法律法规 |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 年主席令 13 届第 31 号) |
2.2.2 《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国药监 2018 年第 16 号) |
2.2.3 《国家药监局关于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备案程序及要求的通知》(国药监药注[2020]2 号) |
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中医药办发[2019]15号) |
2.2.5 《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管理办法》(1987 年原卫生部) |
2.3 本草学概述 |
2.3.1 本草、本草学、本草考证的内涵 |
2.3.2 本草学的研究内容 |
3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现状研究 |
3.1 国家中药饮片标准概述 |
3.1.1 《中国药典》的历史沿革 |
3.1.2 《中国药典》(2020 版)中药饮片标准的收载及内容情况 |
3.1.3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标准内容及收载情况 |
3.2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 |
3.2.1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颁布时间及修订情况 |
3.2.2 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执行情况 |
3.2.3 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收载情况 |
3.3 小结 |
4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差异化分析 |
4.1 地方标准体例情况 |
4.1.1 地方标准之间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
4.1.2 地方标准与《中国药典》(2020 版)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
4.2 以三种中药饮片标准为例的差异化分析 |
4.2.1 离散度分析法 |
4.2.2 定性资料量化方法与赋分规则 |
4.2.3 芜荑的差异化分析 |
4.2.4 银耳的差异化分析 |
4.2.5 甜瓜蒂的差异化分析 |
4.2.6 分析结果 |
4.3 小结 |
5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的规范制定方法研究 |
5.1 医学标准项确定的方法研究 |
5.1.1 确定[主治]项与[功能]项 |
5.1.2 依据中医药理论确定[性味与归经]项 |
5.2 以“芜荑”为例,确定医学标准项 |
5.2.1 芜荑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项的比较 |
5.2.2 芜荑“主治”的确定 |
5.2.3 芜荑“功能”的确定 |
5.2.4 芜荑“性味”的确定 |
5.2.5 芜荑“归经”的确定 |
5.2.6 芜荑的医学标准项的制定结果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本草纲目》收载治疗消渴的用药规律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古今本草收载治疗消渴用药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论中药方剂分类法的同质性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方药属性分类法沿革与比较 |
1.1 方药四性分类法特征与比较 |
1.2 方药归经分类法特征与比较 |
1.3 方药十剂分类法特征与比较 |
1.4 小结 |
2.方药治法功能分类法比较 |
2.1 方药功能的构成 |
2.2 方药治法与功能的关系 |
2.3 中药治法与功能分类特征考辨 |
2.4 方剂治法与功能分类特征考辨 |
2.5 方药治法与功能分类比较与融合 |
3.方药中医病症(证)分类法沿革与比较 |
3.1 中药病症(证)分类法基本特征考辨 |
3.2 方剂病症(证)分类法基本特征考辨 |
3.3 方药病症(证)分类法比较与融合 |
4.方药多种分类法之间关系 |
4.1 方药属性分类法与治法功能分类法的关系 |
4.2 方药属性分类法与病症(证)分类法的关系 |
4.3 方药治法、功能分类法与病症(证)分类法的关系 |
5.方药多种分类法融合和意义 |
5.1 中药与方剂的关系 |
5.2 中药和方剂功能表述异同 |
5.3 方药多种分类法取舍与归并 |
5.4 方药分类法统一融合的意义 |
结果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方剂分类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资料收集 |
1.1.1 专着医案收集策略 |
1.1.2 论着医案收集策略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资料整理 |
1.3.1 数据的初步提取 |
1.3.2 数据的规范化 |
1.4 建立数据库 |
2 研究方法 |
2.1 分析工具 |
2.2 分析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第一章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概述 |
1 常用活血类药物剂量统计 |
1.1 川芎 |
1.2 延胡索 |
1.3 郁金 |
1.4 五灵脂 |
1.5 乳香 |
1.6 没药 |
1.7 降香 |
1.8 丹参 |
1.9 红花 |
1.10 桃仁 |
1.11 益母草 |
1.12 泽兰 |
1.13 鸡血藤 |
1.14 土鳖虫 |
1.15 莪术 |
1.16 三棱 |
1.17 水蛭 |
1.18 穿山甲 |
2 常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小结 |
2.1 剂量汇总 |
2.2 剂量对比 |
2.3 剂量小结 |
第二章 丹参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
1 丹参配伍研究 |
1.1 高频药物统计 |
1.2 高频药物分类 |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丹参组方规律研究 |
2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
2.1 丹参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
2.2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
2.3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
3 小结 |
3.1 丹参的剂量研究 |
3.2 丹参的主治疾病研究 |
3.3 丹参的配伍研究 |
第三章 川芎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
1 川芎配伍研究 |
1.1 高频药物统计 |
1.2 高频药物分类 |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川芎组方规律研究 |
2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
2.1 川芎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
2.2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
2.3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
3 小结 |
3.1 川芎的剂量研究 |
3.2 川芎的主治疾病研究 |
3.3 川芎的配伍规律研究 |
第四章 水蛭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
1 水蛭配伍研究 |
1.1 高频药物统计 |
1.2 高频药物分类 |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水蛭组方规律研究 |
2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
2.1 水蛭处方治疗疾病频次 |
2.2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
2.3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
3 小结 |
3.1 水蛭的剂量研究 |
3.2 水蛭的主治疾病研究 |
3.3 水蛭的配伍研究 |
第五章 土鳖虫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
1 土鳖虫配伍研究 |
1.1 高频药物统计 |
1.2 高频药物分类 |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土鳖虫组方规律研究 |
2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
2.1 土鳖虫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
2.2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
2.3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
3 小结 |
3.1 土鳖虫的剂量小结 |
3.2 土鳖虫的主治疾病小结 |
3.3 土鳖虫的配伍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规律讨论 |
1.1 国医大师对剂量的阐释 |
1.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特点 |
1.3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策略 |
1.4 《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局限性 |
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配伍规律讨论 |
2.1 活血药配伍的主要形式 |
2.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配伍策略 |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展望 |
结语 |
创新性与特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
综述一“瘀血”学说的源流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相关名词术语含义及公式 |
附录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录4 国医大师处方数据库方剂来源书目 |
致谢 |
(7)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类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调查及活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中医理论研究 |
2 现代医学研究 |
第二节 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1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
2 胰岛素促分泌剂及增敏剂 |
3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
4 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2 (SGLT-2)抑制剂 |
5 作用于中枢系统的药物 |
第三节 天然产物降血糖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 多糖类成分 |
2 黄酮类成分 |
3 皂苷类成分 |
4 生物碱类成分 |
第二章 前言 |
第一节 立题依据 |
1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
2 临床使用糖尿病治疗药物存在不良反应 |
3 中药是当前降糖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
4 以“药食同源”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市场广阔 |
5 辅助降血糖类产品研发及应用存在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1 “药食同源”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
2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古代应用情况 |
3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相关产品及文献研究 |
4 常见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降血糖作用体外评价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药食同源”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药食同源”的基本内涵 |
1 “药食同源”基本概念 |
2 “药食同源”思想起源 |
第二节 “药食同源”思想的历史沿革 |
1 先秦时期 |
2 两汉时期 |
3 魏晋南北朝 |
4 隋唐时期 |
5 宋元时期 |
6 明清时期 |
7 民国时期至今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古代应用情况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历代消渴症治疗方剂分析 |
2 “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应用频次分析 |
3 “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历代使用情况分析 |
4 治疗消渴症“药食同源”中药材类别分析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相关产品及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辅助降血糖类产品基本信息 |
2 辅助降血糖类产品原料种类 |
3 “药食同源”中药材使用情况 |
4 “药食同源”中药材的配伍及有效成分 |
5 “药食同源”中药材文献研究对象分析 |
6 “药食同源”中药材文献研究趋势分析 |
7 “药食同源”中药材文献研究关键词分析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常见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降血糖作用体外评价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2 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
3 对二肽基肽酶Ⅳ(DPP-4)的抑制作用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木香颗粒对U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绪论 |
第一部分 溃疡性结肠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
1 流行病学资料 |
2 UC治疗现状 |
3 真实世界UC疾病管理 |
3.1 疾病管理之——饮食管理 |
3.2 疾病管理之——运动管理 |
3.3 疾病管理之——情志管理 |
3.4 疾病管理之——癌变风险管理 |
3.5 疾病管理之——UC复发后管理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真实世界UC用药规律挖掘 |
1 数据来源 |
1.1 处方数据来源 |
1.2 临床诊断标准 |
1.3 收录原则 |
1.4 医案资料中药物的规范化 |
1.5 处方数据结果 |
2 统计方法 |
2.1 数据提取 |
2.2 数据的输入 |
2.3 数据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UC人口学特征 |
3.2 中草药应用频次分析 |
3.3 中草药功效分类分析 |
3.4 UC缓解期患者中草药口服处方分析 |
3.5 UC缓解期患者中草药灌肠处方分析 |
3.6 以木香为核心的口服中草药数据分析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理论研究——基于经典文献的木香本草学研究 |
1 性味功效溯源 |
1.1 唐之前 |
1.2 宋元时期 |
1.3 明 |
1.4 清 |
2 有效成分及炮制方法 |
3 临床配伍溯源 |
3.1 配伍治疗肠道疾病 |
3.2 配伍治疗疮疡疾病 |
3.3 配伍用于培补气血 |
3.4 配伍治疗妇科疾病 |
3.5 配伍治疗小儿疾病 |
3.6 配伍用于解毒 |
3.7 现代文献总结 |
4 现代药理研究 |
4.1 抗炎方面 |
4.2 抗癌活性方面 |
5 临床使用注意溯源 |
6 药品真伪鉴别溯源 |
7 古典医籍中木香配伍数据挖掘 |
7.1 研究对象及医籍来源 |
7.2 数据提取 |
7.3 分析软件 |
7.4 研究结果 |
8 小结 |
第四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木香治疗UC作用机制 |
1 研究方法 |
1.1 Ulcerative colitis靶点预测 |
1.2 木香成分筛选 |
1.3 木香有效成分靶点预测 |
1.4 网络构建与分析 |
1.5 研究路线图 |
2 结果 |
2.1 UC相关靶点结果 |
2.2 木香有效成分 |
2.3 木香有效成分治疗UC的作用通路预测 |
2.4 靶点通路富集分析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实验研究——以MUC2受损为核心,探讨木香对UC小鼠模型肠粘膜稳定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药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与分组 |
2.2 给药剂量 |
2.3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情况及DAI评分 |
3.2 各组小鼠治疗后结肠粘膜评分 |
3.3 对UC小鼠结肠粘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3.4 对UC小鼠结肠粘膜屏障保护因子表达的影响 |
3.5 对UC小鼠结肠组织中NF-KB/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实验小结 |
第六部分 总结—以MUC2为关键节点,修复肠粘膜屏障,可能是木香干预UC的主要靶点 |
1 MUC2破坏,肠粘膜屏障受损,IL-6/STAT3激活是UC发生早期事件 |
1.1 肠粘膜屏障之化学屏障 |
1.2 肠粘膜屏障之物理屏障 |
1.3 IL-6/STAT3炎症通路之激活 |
2 修复MUC2,恢复肠粘膜屏障,抑制IL-6/STAT3炎症通路可能是木香治疗UC的关键机制和重要靶点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 发表论文 |
2 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方(药)证”与“辨方(药)证论治”在本文中的含义 |
1.1 中医学中“证”与“证候”概念的古今更替 |
1.2 “方证”和“药证”中“证”的含义 |
1.3 本文所探讨方(药)证辨证体系的含义——以“征”代“证” |
2 经验、实证和归纳逻辑 |
2.1 经验和实证 |
2.2 归纳逻辑 |
3 中日医学的承嬗离合脉络 |
3.1 我国医学自宋至近代的演进与《伤寒论》研究的三次高潮 |
3.2 日本汉方医学的演进及与我国医学的关系 |
第一章 我国古代本草学着作中经方药证雏形及对经方药物的研究视角 |
1 选择本草学着作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2 以经方证药用的本草学着作概况 |
3 各部着作中蕴含的药证雏形概况 |
3.1 《本草图经》 |
3.2 《本草衍义》 |
3.3 《神农本草经疏》 |
3.4 《本经逢原》 |
3.5 《神农本草经读》 |
3.6 《本经疏证》 |
3.7 《长沙药解》 |
3.8 《经证证药录》 |
3.9 《本草思辨录》 |
4 近代以前我国医家对经方用药的研究视角 |
4.1 对“所以然”的探求 |
4.2 视《内经》为经方的源头 |
5 近代以前我国本草学着作中体现出的经方用药研究存在的问题 |
5.1 迷信经典 |
5.2 歧见横生 |
第二章 吉益东洞的生平与学术思想简介 |
1 吉益东洞生平简介 |
2 医学观——求实 |
2.1 眼见为实 |
2.2 实证亲试 |
3 医论医说 |
3.1 疾医论 |
3.2 方证相对论 |
3.3 万病一毒论 |
4 与我国医家截然不同的“药能”观 |
4.1 药皆毒,毒即能 |
4.2 取其然者,而莫眩其所以然者——药证是“药能”的最终结论 |
4.3 欲正方法者,先详药能——药证和方证之间的关系 |
5 东洞着作简介 |
5.1 方证三部曲 |
5.2 《药征》——东洞药证和方证体系的奠基之作 |
第三章 东洞药证体系的确立 |
1 《药征》的编撰体例 |
1.1 药征(主治、旁治) |
1.2 考征 |
1.3 互考 |
1.4 辨误 |
1.5 品考 |
2 药证的推导方法——归纳法的应用 |
2.1 药证的探求依赖于归纳法的原因 |
2.2 归纳法在药征确定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
3 东洞药征的类型和特点 |
3.1 药征的类型 |
3.2 药征的特点 |
4 东洞药证体系的严谨和疏漏 |
4.1 严谨(合理性) |
4.2 疏漏 |
5 从归纳法角度审视药(方)证辨证体系 |
5.1 东洞与我国医家对经方药物应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比较 |
5.2 从东洞与排除归纳法创始者培根思想的相同点谈起 |
5.3 “归纳问题”的挑战——辨方证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关联 |
第四章 东洞方证体系的构建 |
1 药证在构建方证中的作用 |
2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方法和所遵循的原则 |
2.1 基于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的主药原则 |
2.2 基于类方的增损离合原则 |
2.3 实证亲试原则 |
3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意义 |
3.1 提高方证的辨识度 |
3.2 把握核心证、拓展方用 |
3.3 临证中药证对方证的统领作用 |
3.4 通过药证可发掘其他古经方的方证 |
4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机械性 |
4.1 方证的系统质属性 |
4.2 方证的非唯一性 |
5 方证三部曲的相互补充 |
第五章 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利弊及后世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
1 东洞方(药)证辨证方式的利弊 |
1.1 优点 |
1.2 不足 |
2 后世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
2.1 日本汉方家对东洞蔑视理论的批判 |
2.2 近现代日本古方派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修正 |
3 后世医家对方(药)证辨证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
3.1 对原有方(药)证的细化 |
3.2 对原有方证的引申 |
3.3 新方(药)证的确立 |
3.4 方证——疾病谱的确立 |
3.5 方证——体质对应关系的探索 |
4 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对近现代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10)《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本草纲目》研究情况综述 |
(一) 关于《本草纲目》文献的研究 |
(二) 关于《本草纲目》所反映的李时珍哲学思想的研究 |
(三) 关于《本草纲目》中医药理论的研究 |
(四) 关于《本草纲目》药物的研究 |
(五) 关于《本草纲目》治疗方法的研究 |
(六) 关于《本草纲目》中病证的研究 |
(七) 关于《本草纲目》各部分内容的研究 |
(八) 其它研究 |
二、中药药物警戒研究综述 |
(一) 中药药物警戒理论内涵研究 |
(二) 基于中药饮片的药物警戒研究 |
(三) 基于现代中药制剂的药物警戒研究 |
(四) 基于文献的中药药物警戒研究 |
(五) 基于方法学的中药药物警戒研究 |
(六) 其它研究 |
三、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综述 |
(一) 中医药数据的特点 |
(二) 数据挖掘 |
(三)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热点 |
文献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一) 版本的选择 |
(二) 识毒、防毒、用毒、解毒研究内容的定义 |
(三) 文献整理和数据库的建立 |
二、药物识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药物药性的认识特点 |
(二) 药物药性信息的数据挖掘 |
三、药物防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重视防毒的缘由 |
(二) 重视药物的种属及鉴别 |
(三) 重视药物的炮制 |
(四) 重视不良反应的记录分析 |
四、药物用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与药物使用安全的相关因素 |
(二) 注重配伍饮食禁忌,提倡理性用毒 |
(三) 重视煎煮法和剂型的选择 |
(四) 因人制宜思想体现 |
(五) 重视四时用药理论 |
五、药物解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中毒解救相关内容 |
(二) 中毒解救机理分析 |
(三) 中毒解救思想的应用 |
第二章 《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源流浅析 |
一、李时珍对历代医家思想的继承 |
(一) 对药物的继承 |
(二) 对医药理论的继承 |
(三) 对药物警戒相关方法的继承 |
二、李时珍对药物警戒思想的发挥 |
(一) 内容分析法简介 |
(二) 李时珍评述内容研究过程 |
(三) 李时珍的药物警戒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集解信息统计分析表 |
二、修治统计分析表 |
三、修治信息内容表 |
四、不良反应记录统计分析表 |
五、妊娠禁忌药物一览表 |
六、解毒药物一览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中药葛根的本草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D]. 杨舒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阳明病的应用[D]. 邝浩丹.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D]. 孙婉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本草纲目》收载治疗消渴的用药规律及演变研究[D]. 陈晓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论中药方剂分类法的同质性与融合[D]. 刘诗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D]. 田广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类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调查及活性初探[D]. 郝莉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木香颗粒对U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周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D]. 姜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10]《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D]. 石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