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来投资与城市化发展——对东莞和昆山城市化的实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铭秋[1](2021)在《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及其治理研究》文中认为
康江江[2](2020)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制造业专业化与集聚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生转移的背景下,生产重心逐渐集中到全球新兴区域内的主要城市群地区及其周边地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世界紧密联系的新兴城市群地区受全球跨国资本的影响最大,成为了新兴区域与世界联系的“窗口”。就中国而言,伴随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沿海地区逐渐成为与全球联系的主要阵地,尤其是我国沿海的三大城市群地区,不仅承接了大量的全球制造业转移,同时成长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群地区。这些城市群地区不仅参与全球的产业分工,推动全球的资源的重新配置,同时,地区内部也发生着产业空间的重构,推动着地区内部产业分工的深入。因此,在更精细的区域分工基础上的制造业专业化和集聚已经形成。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上,人们都越来越关心在全球分工中如何划分地域空间,以及为什么在新兴经济体的大城市群地区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重新配置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和产业集聚。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分析,论文将立足于理论构建和实证检验相结合,从分析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与集聚视角对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的演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论文共分为8章内容来展开论文的分析。其中,前两章为背景问题、文献回顾以及研究理论框架的搭建,形成了由地方化、城市化与全球化组成的影响地区制造业专业化和集聚的解释框架。第三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区域、数据的基本情况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第四章到第六章主要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的专业化和集聚时空特征,同时利用具体的计量模型来检验地方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要素对制造业专业化和集聚的影响。第七章则以本地区四个典型性行业为例,分析了地方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要素对代表性行业地区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最后一章为论文的结论和展望。通过研究发现,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制造业专业化特征在空间上呈现出外围城市化地区专业化指数高,而核心城市化地区的专业化指数低的特征。同时,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以城市群为主导的“Z”字型工业走廊,且呈现出了进一步的强化趋势。这就表明那些外围城市化地区的县域可能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抗击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发展现状。而核心城市化地区则呈现出多类型制造业共同集聚的特征,导致整个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在整个地区具有较强的空间差异性。(2)论文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证实了地方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要素的作用,并发现地方化要素、城市化要素以及全球化要素对制造业的专业化和集聚均会产生显着的影响。地方化要素的变量会对专业化和集聚产生差异性的作用;而城市化要素则可以促进县域制造业的集聚,但是对县域专业化的影响确是负向的;全球化要素则对制造业的专业化和集聚的影响均呈现出双面性。(3)论文以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为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行业的产值规模在不断增加,但是就业趋势却以2010年为拐点呈现出明显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其空间上呈现明显的专业化片状集聚特征,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工差异。实证模型同样证实了地方化要素、城市化要素以及全球化要素会显着影响案例行业的专业化集聚,具体的作用方向会因行业的差异导致结果有一些差异。最后,论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专业化、产业集聚以及具体行业专业化集聚的一些对策建议。
郑国[3](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王秋婧[4](2018)在《“资本空间化”视角下东莞村镇建设发展历史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异军突起。这样高速爆炸式增长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城镇建设,反映在多个中心——市、镇、村三级的平行开发建设,甚至早期村镇的建设快过于城市。许多地区迅速地从小农村发展为城市。而这其中东莞是利用外向经济,以村镇为主体发展的典型,其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带动乡村工业化的模式后来成为了珠三角农村城镇化的一种范式并被广泛利用。东莞从一个农业县到工业化城市的转变仅用了20年,而这个过程西方用了100年,亚洲“四小龙”用了40年。那么东莞为什么会如此爆炸式的增长?回顾以往“东莞模式”的研究,已有学者从经济、地理、制度等角度进行过阐述,但均未探究其内在的资本运作逻辑,如启动资本是如何获得的?资本在市镇村三级、企业、个人之间的再分配机制又是怎样的?资本的滚动运作又如何推动了空间的生产?而东莞的村镇建设又是如何以三来一补企业为源动力自下而上爆炸式增长起来的?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本文认为村镇建设发展的核心是资本力量的推动,是“资本”在东莞村镇这个地方“空间化”的结果。因此本文以揭示东莞近三十年村镇建设发展的历史特征和动力为目的,从“资本空间化”的角度探究东莞近三十年的村镇建设发展历程。文章共七章,主要分为以下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明确研究背景、对象;阐述空间生产与资本空间化的概念及其对本文的启示,引出本文研究视角;对本课题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研究内容目的、方法、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宏观概述了东莞经济与建设发展历程。总结其经济发展、城乡建设资本来源、空间演变过程的历史特征,而后提出问题,并构建了资本空间化的解释框架与方法。第三、四、五章为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建设类型的分类方式,将村镇建设分为工业、住宅、基础设施建设三大类型,“三来一补”、工业区、市政基础设施、公益性基础设施、商品房、农民住宅建设六小类型,通过典型项目实证研究其资本空间化机制。六种建设类型均通过构建的“资本空间化”解释框架:出现原因、建设主体、资本来源(包括土地获取方式)、“资本空间化”运作机制(资本投入-再分配-推动空间生产)、空间化效应、示范作用、村镇两级角色变化、规划与制度的影响这几方面进行剖析,而后总结每个建设类型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特征。第六章为总结部分。首先阐述了六种建设类型发展的内在联系,剖析六种建设类型如何共同构成村镇的发展,即从建设类型角度总结了其总体“资本空间化”机制运作的特征。研究发现,总体“资本空间化”机制的运作经历了“三来一补”建设形成触点——“对话”关系下建设类型逐渐丰富,规模逐步扩张——“对话”关系下多个增长点爆炸式发展三个阶段。东莞村镇的爆炸式发展并不是单一线性的发展,而是多个建设类型,多个分散增长点在不均衡的推力下平行发展的过程,这种自由混杂的发展方式是东莞爆炸式发展的核心。最后本文探究了“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上级制度与规划两方面。东莞发展的过程中自主形成了很多制度创新以满足发展需求,这种非正规性是东莞村镇“资本空间化”机制的重要特征,而“自上而下”的制度不断介入对其进行干预。而东莞规划介入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最早作用于村镇,是一种自下而上需求导向型的规划,村镇规划作为资本空间化的工具极大地推动了东莞村镇的建设发展。
钱洁[5](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吴功亮[6](2017)在《FDI流入、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群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改革率先在农村试行,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也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大量的外资流入我国城市群地区,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群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是否与改革开放以来FDI流入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关,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认为FDI流入和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对城市化进程产生直接影响,并且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影响作用会受到FDI流入的间接影响,希望通过对三者作用机制的研究能够对推动城市群城市化进程和发展新型城市化有所启示。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与写作意义进行介绍,然后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二章对FDI流入、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第三章分析了FDI流入、产业升级对城市化影响作用机理。首先讨论了FDI流入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机制,然后剖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机制,再然后分析了FDI流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进程的间接影响机制,最后在作用机制分析基础上构建相关数学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第四章主要是对我国23大城市群选取1998‐2015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者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稳健性分析,分别对我国的东、中、西部城市群地区城市样本分别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得到的结论表明:(1)FDI流入及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群城市化有着显着促进作用;(2)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群城市化的影响受到FDI流入的间接作用;(3)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群城市化的驱动力要大于FDI流入规模增加产生的驱动力;(4)FDI流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群城市化的间接影响,受到地理区位因素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产业支撑及城市群空间结构布局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吸引FDI流入,从而推动城市群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
陈然[7](2017)在《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是乡村急剧变迁的过程,变迁的主要表现就是传统村落向城市化社区的转型,由此而出现的具有城乡中间形态的“转型社区”,成为学界和政策决策领域关注的对象。从研究进路来看,以往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中村”和大都市郊区这两类形态的转型社区,而对于县域城郊地区的转型社区研究不足。事实上,2013年国家对“土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全面放开,使得县域城镇地区成为大城市获取建设用地指标的“蓄水池”,围绕县域城郊地区出现了大量基于土地流转和人口集中而形成的转型社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宿迁市的石集镇为典型个案,研究其实施“三集中”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微观日常生活变迁和动力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布洛维的“个案拓展法”,在立足资料收集、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分析县域城郊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和变迁过程,进而思考己有相关理论解释的可能性,并尝试性分析转型社区未来的可能走向。本研究力图在三个方面有所拓展:一是研究的空间范围上,本文深受传统村落研究影响,积极获取营养,同时也跳出了单个村落的空间范围,而是以一个完整的建制镇的89平方公里为空间范围,涉及到几十个自然村。但是,本文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石集镇作为一个完整乡镇的整体变迁恰好给本文提供了研究“场域”。二是时间范围上,本文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综合采用了史志、口述史和生活史等资料来获取对研究个案历史的整体把握,进而将石集镇放到一个历时态的过程加以考察。三是研究方法上,不仅借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还综合采用了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但是,本研究并不旨在写一篇叙事性的民族志或学术杂文,而是在社会学理论的关照下,尝试建构转型社区的现代化变迁理论框架。本文研究认为现代性构成了转型社区生成的根本动力,以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从人口流动、经济结构、职业身份和空间扩展等方面解构和重塑着转型社区。此外,土地、资本和财政“三位一体”的行政逻辑,以及农民理性下的文化自觉,也共同在转型社区的生成、演变中发挥着作用。基于转型社区的动力机制的认知,本文研究主要探讨三个核心问题:(1)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转型社区的空间生产和意义重构。空间规划的叙事逻辑和规则,使得转型社区具有一定的“嵌入性”,这就决定了在空间形态的转变中必然伴随着“张力呈现”;(2)分析转型社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形态的变迁,包括小农经济的终结、商品经济的萌发和市场经济的延展;(3)强调人的回归,分析在空间、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居民是如何适应和重构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如何调整生存策略,他们的生活水平变化如何,以及他们社会认同的迷失和重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的结论是:区域的差异性和多梯度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乡村不同的命运,或成为转型社区,或走向“空心化”甚至是终结。就转型社区而言,其发展模式也是多类型的,石集镇作为其中一种类型的个案,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变迁和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转型社区能否顺利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市民化社区,不仅取决于制度性的生产,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发挥现代性的自反性力量,激发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居民的赋权来重构日常生活秩序和身份认同。如果说城市化和现代化构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潮流,那么转型社区的未来应该是农业社会的终结和迎接“城市社会”的来临。
吴文钰[8](2014)在《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政府行为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特征及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从理论层面探讨政府行为与城市化的关系。从分析城市化及动力机制的概念、内涵以及政府的概念和内涵基础上,从城市化行为主体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分析城市化的理论框架,即在政治经济体制框架下,政府、企业、个人和家庭及其自身行为、内部关系及互动、竞争等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塑造了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和特征。(2)构建中国政府行为与城市化的研究框架。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具有其独特性,政府是单一制的,中央集权的,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政党现象明显;不同层级的政府权力结构具有相似的结构;政府对经济社会活动具有极强的控制能力,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的影响从而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和特征。(3)从国家层面分析中央政府行为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动、与企业和个人关系的变动进行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中央政府的城市化战略、城市化相关制度和政策等进行分析和述评,剖析中央政府作用下,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现状特征。(4)基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的区域城市研究。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对城市化中的作用及地方政府与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省级政府行为对城市化的影响。(5)以长三角为例分析地方城市化及政府的作用。在长三角城市化过程中,中央、两省一市一级各市政府均起了重要作用。在分析长三角16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差异的基础上,分别就不同层级政府的作用进行了分析。(6)基于政府行为探讨城市化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对策措施。尝试探究城市化问题的体制性根源,进而提出推进制度创新进而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本文研究遵照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理论框架构建——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路径进行研究和篇章安排。全文一共分为九章。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主要依据和研究设计。说明本文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研究意义,阐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综述。主要就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相关学科研究背景再到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重要文献进行分析比并总结归纳和评论,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三章为政府视角下城市化理论的重构。分析城市、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机制、政府行为等概念内涵、相关理论,之后就城市化与政府行为进行关联性分析,提出包含政府行为主体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框架。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城市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背景,并构建出政府行为视角下分析中国城市化的研究框架。第五章主要从中央政府行为层面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第六章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区域城市化的作用机制。第七章以长三角为例分析长三角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及城市化中政府的作用机制。第八章分析城市化问题的体制原因,进而提出促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战略建议。第九章为研究结论、不足和进一步研究之处。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政府是城市化的重要行为主体,政府行为对城市化具有重要影响。(2)政府行为是分析中国城市化的重要视角,从政府行为视角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现状特征。(3)中央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决定了中国城市化的基本路径。(4)地方政府竞争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负面效应。(5)中国城市化很多问题与政府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6)要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需要从政治、体制、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变革。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研究中国城市化的新视角。本文从政府行为视角对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进行分析,将政府行为视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内生机制,从政府行为视角对中国城市化进行新的诠释,无疑,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理理解中国的城市化现象。(2)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新框架和新诠释。从城市化的行为主体企业、个人和政府出发构建了一个政治经济安排——行为主体行为——互动博弈——经济变化——城市格局变化的研究框架,并在这个框架实证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并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城市化的影响。(3)城市化问题的新分析和新思考。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与政府及其行为息息相关。要从根本的政策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破除阻碍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阮向前[9](2014)在《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已经为世人所认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抗拒的潮流,成为衡量一国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又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待转移的农村人口众多,受到资源与环境的较强约束,因此,我国的城镇化不能生搬硬套西方城市化经验,应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最近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则指明了方向,为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出路。新疆作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资源丰富,然而气候条件恶劣,特殊的绿洲生态体系加之民族众多,且少数民族人口占大多数,以及“七五”事件以来境外反动势力的破坏,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严峻考验。城镇化作为新疆乃至全国的发展战略,肩负着转移农牧区人口,改善城乡二元分布,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重任。因此,新疆必须结合自身的特殊区情,在中央新一轮援疆工作的大力支持下,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新型城镇化则是不二选择。新型城镇化作为自治区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之一,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把新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并与新型工业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新疆的和谐稳定发展。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首先对新疆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土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两个角度分析了新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并对二者的协调发展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为了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本文依据新型城镇化的衡量标准构建了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西部省区和新疆各地州两个层次对新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新疆各地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再次,对新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了新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状况,接着又对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以期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最后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新型城镇化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社会大变革,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既要遵循一般客观规律又要形成自身的特色,破旧迎新,因此也必然是充满了风险和挑战。本文通过多个视角对目前新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期立足当下,积累经验,防范发展的风险,为新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赵玉碧[10](2013)在《昆山外向型城市化及其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产生并不断推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的经济、社会以及城市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区域城市化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决定了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且这种决定作用往往是直接性的。昆山市位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典型代表。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借助其优越的地理区位,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外资不断涌入、外来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2000年以来其城市化水平更是飞速提高。昆山外向型城市化呈现爆发式的发展态势,其内在的发展过程和驱动机制都不是传统城市化理论所能完全解释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昆山为研究区域,从不同的统计口径对昆山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借助RS影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昆山城市化发展过程和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并从人口、经济和社会这三个角度阐述了昆山城市化的特征。本文以经济学、城市学以及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总结城市化发展的一般动力及其作用机制,并尝试建立一个有关城市化动力的分析框架。本文从产业结构转换、外资企业和外来人口这三个主要方面出发,借助定性分析方法以及相关数理统计方法,重点研究了昆山外向型城市化的驱动力。城市化发展的各驱动因素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区域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产业结构转换、外资企业和外来人口这三方面因素联系密切,共同推动了昆山外向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分析了昆山外向型、爆发式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昆山城市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外来投资与城市化发展——对东莞和昆山城市化的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来投资与城市化发展——对东莞和昆山城市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制造业专业化与集聚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1.4 篇章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梳理与概念界定 |
2.1.1 制造业地区专业化 |
2.1.2 制造业集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传统贸易理论 |
2.2.2 新贸易和新经济地理理论 |
2.2.3 产业集聚理论 |
2.2.4 开发区建设理论 |
2.2.5 城市化和城市网络理论 |
2.2.6 增长极理论 |
2.2.7 演化经济地理理论 |
2.2.8 基础理论总结 |
2.3 制造业地区专业化和产业集聚的研究综述与假说的提出 |
2.3.1 基于地方化视角的地区制造业专业化与集聚研究与本文假说 |
2.3.2 基于城市化视角的制造业集聚与专业化的研究与本文假说 |
2.3.3 基于全球化视角的制造业集聚与专业化的研究与本文假说 |
2.4 地方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分析框架构建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界定 |
3.2 研究数据 |
3.2.1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的相关处理 |
3.2.2 中国工业企业经济普查的相关处理 |
3.2.3 行业代码的统一与本文的选择 |
3.2.4 企业经纬度坐标的提取 |
3.2.5 县域单元相关的经济属性的数据 |
3.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演变的整体特征 |
4.1 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变化的时间特征 |
4.1.1 产值增长以江苏贡献为主,上海与浙江趋于收敛 |
4.1.2 就业规模以2010 年为拐点,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
4.1.3 长三角城市群地区不同门类制造业人口占比变化演变 |
4.1.4 2位数主导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并占据较高比重 |
4.1.5 城市之间制造业规模差异明显,呈现典型的中心-外围的分异特征 |
4.2 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专业化演变的特征分析 |
4.2.1 上海与江苏、浙江之间专业化差异明显,浙江与江苏之间差异较小 |
4.2.2 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专业化的空间特征 |
4.2.3 专业化类型特征 |
4.3 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集聚的特征 |
4.3.1 制造业地理集中分布趋势较弱,多数呈零散分布特征 |
4.3.2 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制造业集聚指数呈现“中心-外围”式分布,外围地位有所提升 |
4.3.4 苏锡常与上海制造业集聚特征显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方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对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专业化演变的影响研究 |
5.1 模型的构建和指标的选取 |
5.1.1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
5.1.2 指标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2 计量模型结果 |
5.2.1 地方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对制造业整体专业化的影响 |
5.2.2 地方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对制造业分行业专业化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方化、城市化与全球化对长三角城市群地区的制造业集聚演变的影响研究 |
6.1 模型的构建和指标的选取 |
6.1.1 模型的构建 |
6.1.2 指标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2 模型结果 |
6.2.1 地方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对制造业整体集聚水平的影响 |
6.2.2 地方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对制造业分行业集聚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方化、城市化与全球化对纺织、通用设备、汽车以及计算机专业化集聚的影响研究 |
7.1 四个典型2 位数制造业的时空特征分析 |
7.1.1 长三角地区典型制造业总体变化特征 |
7.1.2 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典型制造业分省市总体时间演变 |
7.2 典型案例行业专业化集聚的空间特征 |
7.2.1 纺织业专业化集聚空间特征 |
7.2.2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空间特征 |
7.2.3 汽车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的特征 |
7.2.4 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的特征 |
7.3 基于地方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对典型行业影响分析 |
7.3.1 模型的构建 |
7.3.2 指标说明和基本属性 |
7.4 模型估计结果 |
7.4.1 地方化、城市化及全球化对纺织业专业化集聚的计量分析 |
7.4.2 地方化、城市化及全球化对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的计量分析 |
7.4.3 地方化、城市化及全球化对汽车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的计量分析 |
7.4.4 地方化、城市化及全球化对计算机类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的计量分析 |
7.4.5 模型估计结果的主要发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制造业的发展、地区专业化和空间集聚特征具有较大的内部差异性 |
8.1.2 地方化效应的作用显着,但具体影响存在差异且影响不连续 |
8.1.3 城市化效应强化了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并促进了地区制造业的多样化 |
8.1.4 全球化效应对地区制造业的影响呈现出双面性 |
8.2 主要政策启示 |
8.2.1 推进地区制造业专业化的政策启示 |
8.2.2 引导地区制造业合理分布的政策启示 |
8.2.3 强化地区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的政策启示 |
8.3 未来的改进之处 |
8.3.1 细分行业代码或产品类型的比较分析 |
8.3.2 研究尺度的多元化对比及效应检测 |
8.3.3 专业化和集聚对企业效益或地区经济作用的检验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里昂简介 |
4.2.1 地理环境 |
4.2.2 城市发展历程 |
4.2.3 空间演变历程 |
4.2.4 联运交通网络 |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
5.5.1 基本概况 |
5.5.2 开发模式 |
5.5.3 场所营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
6.5.1 产业转移 |
6.5.2 产业结构调整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1 南京高铁概况 |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8.1 南京南站概况 |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
8.5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10.1.1 基本结论 |
10.1.2 研究创新点 |
10.2 研究后续讨论 |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资本空间化”视角下东莞村镇建设发展历史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理论及本课题研究视角概念的界定 |
1.3.1“空间生产”理论与“资本空间化”概念 |
1.3.2 我国空间生产理论的实证研究综述 |
1.3.3“空间生产”理论与“资本空间化”概念对本课题研究的启示 |
1.3.4 本文研究视角及概念界定——“资本空间化”视角 |
1.4 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中国改革开放后城镇发展的经济学解释研究 |
1.4.2 珠三角城镇发展特征及其动力的相关研究 |
1.4.3 东莞乡村城镇化发展历史的相关研究 |
1.4.4 文献综述小结 |
1.4.5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6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东莞的宏观经济与建设发展历程 |
2.1 东莞历史发展的阶段划分与分析框架 |
2.1.1 东莞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
2.1.2 东莞宏观经济与建设发展历程分析框架 |
2.2 经济起步阶段(1978—1984) |
2.2.1 经济发展过程 |
2.2.2 城乡建设的资金来源 |
2.2.3 土地获取方式 |
2.2.4 空间演变过程 |
2.3 经济快速发展阶段(1985-1994) |
2.3.1 经济发展过程 |
2.3.2 城乡建设的资金来源 |
2.3.3 土地获取方式 |
2.3.4 空间演变过程 |
2.4 经济稳步发展期(1995-2000) |
2.4.1 经济发展过程 |
2.4.2 城乡建设的资金来源 |
2.4.3 土地获取方式 |
2.4.4 空间演变过程 |
2.5 经济发展转型阶段(2001-2008) |
2.5.1 经济发展过程 |
2.5.2 城乡建设的资金来源 |
2.5.3 土地获取方式 |
2.5.4 空间演变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2.6.1 经济发展特征总结 |
2.6.2 城乡建设的资本来源变化特点 |
2.6.3 空间演变过程特点总结 |
2.6.4 提出问题:资本是如何运作推动了东莞爆炸式的空间生产? |
2.6.5“资本空间化”机制的解释框架与解释方法 |
第三章. 工业建设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研究 |
3.1 三来一补企业建设——村镇的原始资本积累 |
3.1.1“三来一补”企业的发展历程 |
3.1.2 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县级) |
3.1.3 镇、村两级“三来一补”企业“资本空间化”机制 |
3.2 工业园区建设——资本积累下的大规模生产 |
3.2.1 村集体自主筹资撬动外资介入类型——横坑村万荣工业园区 |
3.2.2 民间资本撬动外资介入类型——篁村宏远工业区 |
3.2.3 外资直接介入建设类型——寮步镇华南工业城 |
3.3 本章小结 |
3.3.1“三来一补”企业为什么会落在东莞爆炸式发展? |
3.3.2 名义上的“三来一补”企业成为东莞发展的原始动力 |
3.3.3 县镇村三级所属企业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区别 |
3.3.4 工业区是村镇吸引投资与集约利用土地的产物 |
3.3.5 村集体经济的兴衰取决于“资本空间化”路径的选择 |
3.3.6 个人意志与组织能力在村镇早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3.3.7 民办与村镇办工业区的“资本空间化”机制区别 |
3.3.8 工业区作为经济增长点直接带动了空间扩张 |
3.3.9 工业建设类型的资本空间化机制要素总结 |
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研究 |
4.1 市政性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 |
4.1.1 全国首创集资修桥“以桥养桥”项目——高埗大桥 |
4.1.2 规划指导下的规模统筹建设项目——横坑村基础设施建设 |
4.1.3 市场投资公司化运作项目——虎门镇虎门大桥 |
4.1.4 规划指导下镇统筹建设项目——寮步镇基础设施建设 |
4.2 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
4.2.1 旧建筑-集资-集体资本投入建设——横坑小学 |
4.2.2 华侨集资到政府投入“联合办学”——寮步镇教育设施 |
4.3 本章小结 |
4.3.1 市政性基础设施从筑巢引凤工具逐步转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4.3.2 早期基础设施呈现出“自下而上”基层自主建设的特点 |
4.3.3 早期村镇规划呈现出“自下而上”的需求导向特点 |
4.3.4 基础设施建设类型的资本空间化机制要素总结 |
第五章. 住宅建设的资本空间化机制 |
5.1 商品房建设——镇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市场资本的空间化 |
5.1.1 名义上的农村“集资房”类型——集体土地上的住宅建设 |
5.1.2 正规商品房类型——国有土地上的住宅建设 |
5.2 农民住宅建设——个人资本的空间化 |
5.2.1 上级土地管理制度对农民住宅建设的影响 |
5.2.2 村集体分户制度及个人资本积累对农民住宅建设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5.3.1 名义上的农村“集资房”是村镇为经济利益而发展出的制度创新 |
5.3.2 国家制度的介入使得名义上的农村“集资房”逐步落幕 |
5.3.3 商品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村工业区建设提供启动资金 |
5.3.4 农民住宅的建设发展是个人、村集体、国家三者利益博弈的结果 |
5.3.5 住宅建设类型的资本空间化机制要素总结 |
第六章. 东莞村镇发展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究 |
6.1 不同建设类型的内在联系及总体“资本空间化机制”的特征 |
6.2 村镇政府视角下的“资本空间化”运作机制特征 |
6.2.1 经济起步阶段——三来一补、集体企业开发为主的机制运作(1978-1991) |
6.2.2 经济过渡至腾飞阶段——土地流转为主的机制运作(1992-1994) |
6.2.3 经济腾飞阶段——村镇分异的机制运作(1995 至今) |
6.3“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因素剖析 |
6.3.1 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与自上而下的制度介入 |
6.3.2 规划的介入对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6.4.1 不同建设类型的内在联系及总体“资本空间化”机制的特征总结 |
6.4.2 村镇政府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特征总结 |
6.4.3 自上而下的制度对“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总结 |
6.4.4 规划的介入对“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资本空间化”机制推动了东莞村镇的爆炸式发展 |
7.1.2 村镇政府视角下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特征 |
7.1.3 自上而下的制度对“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 |
7.1.4 村镇规划对“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及其角色转变 |
7.2 讨论:东莞自下而上发展的动因是什么?市政府的角色是什么? |
7.3 创新点 |
7.3.1 研究视角的创新性 |
7.3.2 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性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
二、都市圈的特征 |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
七、小结 |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
五、小结 |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
五、小结 |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
三、实证研究 |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FDI流入、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群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
1.2.2 FDI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 |
1.2.3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关系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视角下FDI与城市化 |
2.1.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2 边际产业理论 |
2.1.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 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2.1 三次产业划分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理论 |
第三章 作用机理分析 |
3.1 FDI流入对城市化作用机理 |
3.1.1 FDI流入使城市经济持续增长,从而推动城市化 |
3.1.2 FDI流入影响东道国制度变迁与观念转变,进而推动城市化 |
3.1.3 FDI流入对人口迁移起着推动作用,促进人口城市化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
3.2 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作用机理 |
3.2.1 产业结构升级通过生产要素配置原则推动城市化发展 |
3.2.2 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推动城市化发展 |
3.2.3 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业转移来带动城市化发展 |
3.3 FDI流入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作用机理 |
3.3.1 FDI流入提高了东道国工业化水平,从而推动东道国城市化发展 |
3.3.2 FDI流入引发东道国第三产业的兴起与扩张,从而推动东道国城市化发展 |
3.4 相关理论模型构建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变量选取 |
4.1.1 研究范围界定 |
4.1.2 变量选取 |
4.1.3 数据预处理 |
4.2 模型设计 |
4.2.1 面板数据模型 |
4.2.2 实证模型建立 |
4.3 实证模型检验 |
4.3.1 全国层面城市群样本估计 |
4.3.2 东、中、西部城市群子样本回归与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第六章 政策含义及政策建议 |
6.1 政策含义 |
6.1.1 揭示了国家出台吸收外资基本政策的内在驱动力 |
6.1.2 印证了产业结构升级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
6.2 政策建议 |
6.2.1 强化城市群产业就业支撑 |
6.2.2 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布局 |
6.2.3 转变政府职能吸引FDI流入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乡村延续还是城镇化社区再造 |
一、宏观背景: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特征 |
二、县域实践:“洼地”中的“泗洪嬗变” |
三、问题发现:一次兴趣与机缘的“邂逅”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一、理论基础 |
1、城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 |
2、社会与空间生产理论 |
3、社区及日常生活理论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1、转型社区及相关概念的澄清 |
2、村镇社区整体转型的实证研究 |
3、转型社区空间生成的动力机制 |
4、转型社区居民心理与文化适应 |
5、转型过程中农民的市民化研究 |
三、国外相关研究 |
1、城乡边缘区和转型区的内涵 |
2、城乡转型与变迁的理论及思想 |
3、小城镇转型变迁的经验性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个案研究法 |
2、资料收集方法 |
三、研究过程:历时3年11次调研 |
1、实地研究过程 |
2、研究思路及内容 |
四、研究拓展与不足 |
第四章 推力与拉力:“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 |
一、现代化和城市化: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力量 |
1、工业化:土地和非农劳动力的需求 |
2、非农化:人口流动与职业身份的转变 |
3、城市化:空间扩展与城乡关系重构 |
二、行政主导与资本下乡:土地财政和资本的“合谋” |
1、地方政府的实践:“土地流转”与“增减挂钩” |
2、社会资本“下乡”:土地经营变现与规模农业 |
3、社会新农村建设:人口集中与乡村空间再生产 |
三、精英带动和理性选择:乡土变迁下的文化自觉 |
1、文化堕距与心理落差: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
2、社区精英与群体参照:经济精英的榜样力量 |
3、现实与利益的折衷:面对现实的有限理性 |
第五章 空间变迁与重构:“转型社区”的规划与生产 |
一、区划沿革:行政区划调整下的空间重组 |
二、空间与规划:转型社区规划的叙事逻辑与规则 |
1、规划逻辑:从权力象征到公共政策 |
2、三大实践:“无规划不审批” |
3、空间生产:从乡村聚落到转型社区 |
三、嵌入与转变:转型社区空间形态的社会学分析 |
1、城乡空间的剧变:自然村落的“终结” |
2、生活空间离心化:生产与生活的分离 |
3、居住环境的流变:规划与惯习的碰撞 |
4、邻里关系的重建:首属邻里到半熟人社区 |
第六章 经济形态的变迁:小农经济终结与市场经济延展 |
一、小农经济的终结:传统农耕经济形态的解体 |
1、耕作方式:个体耕种到农业规模经营 |
2、商品交换:传统乡村集市到商贸市场 |
3、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到专业合作社 |
二、商品经济的萌发: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 |
1、区域市场:超越乡村的市场边界延伸 |
2、集镇商铺:商业服务活动的多元渗透 |
3、连锁超市:没有“人情关系”的商品交易 |
4、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价值“变现” |
三、市场经济的延展:日常经济交换行为的常态化 |
1、农业的工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
2、要素的商品化:被明确定价的资源 |
3、交易的虚拟化:村口看货和网上赶集 |
第七章 个体生活的际遇:生存策略调整与生活空间张力 |
一、生存策略的调整:“庄稼人”到兼业经营者 |
1、反哺式农耕:土地情结的延续 |
2、候鸟式务工:背井离乡的努力 |
3、嵌入式散工:闲暇时间的利用 |
4、自赋型创业:开拓创新的彰显 |
二、生活水平的流变:城乡过渡阶段的收入与消费 |
1、收入来源:非农收入的多元化转向 |
2、消费状况:日常性消费的全面渗透 |
3、闲暇时间:从时光消磨到自我实现 |
三、环境适应与排斥:转型社区生活空间的张力呈现 |
1、“占道经营”:公私“沉默共识” |
2、“车库他用”:现实利益的考量 |
3、“种菜养鸡”:传统惯习的延续 |
4、“搭棚办事”:文化习俗的影响 |
5、“空地晾晒”:日常生活的便利 |
第八章 社会认同的迷失:跨越身份边界的社会性重构 |
一、身份认同:城里人和乡下人的错位 |
二、制度认同:大政府与小社区的张力 |
三、生活认同:未来的生活何处安放? |
四、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解构与重构 |
第九章 时空延伸与未来:在城市与田园之间 |
一、向死而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命运 |
二、文化反思:乡村自反性与农民的文化自觉 |
三、未来何往:农业社会终结与城市社会来临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镇政府干部) |
附录3: 实地调研影像 |
致谢 |
(8)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7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综述 |
2.1 城市化相关理论 |
2.2 城市化动力机制相关理论 |
2.3 政府相关理论 |
2.4 国外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 |
2.5 海外中国城市化及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 |
2.6 国内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
2.7 政府行为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进展 |
2.8 小结 |
第三章 政府行为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在关联 |
3.1 城市化动力机制一般规律 |
3.2 政府及政府行为 |
3.3 政府行为认识的理论演进 |
3.4 政府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关联 |
3.5 小结 |
第四章 政府行为视角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逻辑框架 |
4.1 政治经济体制 |
4.2 政府权力结构及特征 |
4.3 城市化行为主体相互关系的演变 |
4.4 政府行为与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逻辑框架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央政府行为与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分析 |
5.1 中国城市化历程和现状特征 |
5.2 1978年以前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政府作用 |
5.3 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及政府作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方政府行为与中国城市化区域差异 |
6.1 中国地方政府 |
6.2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城市化 |
6.3 地方政府行为与城市化区域差异的计量分析 |
6.4 政府推动下的城市发展——开发区的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长三角城市化及政府的作用分析 |
7.1 已有研究综述 |
7.2 长三角区域概况 |
7.3 长三角城市化概况和特征 |
7.4 长三角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因子分析 |
7.5 长三角城市化中政府的作用 |
7.6 地方政府行为与城市发展的昆山案例 |
第八章 政府行为视角下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
8.1 城市化问题的体制性根源 |
8.2 政府行为视角下的城市化质量提升策略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及研究现状 |
一、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关系 |
二、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三、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 |
四、 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 区域概况 |
二、 新疆城镇化历史进程回顾 |
第二节 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
一、 人口城镇化水平分析 |
二、 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 |
第三节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 |
一、 新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速率对比分析 |
二、 新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的相互关系 |
三、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二、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内涵 |
第二节 新疆与西部省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
一、 指标与数据来源 |
二、 实证分析 |
三、 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新疆各地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
一、 指标与数据来源 |
二、 实证分析 |
三、 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模型介绍 |
二、 新疆各地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灰色关联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 |
第一节 新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度分析 |
一、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度量方法 |
二、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指数分析 |
三、 新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度分析 |
第二节 新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分析 |
一、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度量方法 |
二、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综合发展指数分析 |
三、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度分析 |
四、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快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对人口的吸纳能力 |
二、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
三、 注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
四、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宜居城市 |
五、 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六、 缩小区域差异,加快南疆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 |
七、 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培育区域城镇化“增长极” |
八、 积极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小城镇 |
九、 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提高口岸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 |
十、 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
参考文献 |
在读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昆山外向型城市化及其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1.3 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城市化的主要理论 |
2.1.1 西方国家的主要城市化理论 |
2.1.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理论 |
2.1.3 中国城市化理论 |
2.2 国内外关于“外向型城市化”的理论研究 |
2.2.1 “外向型城市化”的内涵 |
2.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3章 昆山城市化过程与特征 |
3.1 昆山城市化水平度量 |
3.2 昆山城市化发展的时空演变 |
3.2.1 昆山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3.2.2 昆山城市化的地域空间扩展 |
3.3 昆山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工业化基础由弱变强与城市化动因的外生性 |
3.3.2 政府作用明显的“自下而上”式城市化模式 |
3.3.3 昆山城市化发展速度的“爆发性” |
3.3.4 昆山各区(镇)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昆山外向型城市化驱动力研究 |
4.1 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 |
4.1.1 三次产业与城市化的关系 |
4.1.2 昆山产业结构转换的特征 |
4.1.3 产业结构转换对昆山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
4.2 外来人口与昆山城市化 |
4.2.1 昆山外来人口的特征 |
4.2.2 昆山外来人口对城市化的推动 |
4.3 FDI与城市化——以IT产业为例 |
4.3.1 IT产业在工业中的主导地位 |
4.3.2 IT产业的外向性分析 |
4.3.3 FDI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昆山外生型城市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
5.1 问题 |
5.1.1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城市病” |
5.1.2 城市化发展动力的外生风险性 |
5.1.3 城市外延式扩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
5.1.4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
5.1.5 城市功能发展不足 |
5.2 措施 |
5.2.1 合理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
5.2.2 扶持内资企业,强化内源经济,降低城市化发展的外生性风险 |
5.2.3 科学规划、宏观调控,优化产业布局 |
5.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化质量的提高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外来投资与城市化发展——对东莞和昆山城市化的实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及其治理研究[D]. 刘铭秋.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制造业专业化与集聚演变研究[D]. 康江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4]“资本空间化”视角下东莞村镇建设发展历史研究(1978-2008)[D]. 王秋婧.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6]FDI流入、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群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D]. 吴功亮.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7]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D]. 陈然. 南京大学, 2017(05)
- [8]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D]. 吴文钰.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9]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D]. 阮向前. 新疆财经大学, 2014(03)
- [10]昆山外向型城市化及其动力分析[D]. 赵玉碧.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标签:经济转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论文; 城市空间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