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基坑水泥土搅拌桩围护技术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束永峰[1](2021)在《受限空间兼具环形导流的基坑支护体系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基坑工程的问题。基坑工程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基坑工程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研究的基坑处于受限空间,狭小地带对于基坑支护结构选型以及施工技术要求十分苛刻;基坑截面形式为环形,其受力更加复杂;本基坑为雨水、污水箱涵改造深基坑工程,对于排水要求也十分苛刻。综合考虑NFHJL23号截流井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各项不利因素,采用受限空间兼具环形导流的基坑支护体系。本论文采用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使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工程实例模型以及对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高压旋喷桩体内不插入型钢不能起到确保基坑稳定的作用。(2)内外圈型钢分别密插以及插一跳一和工程实例对比分析,内外圈型钢全部密插的对确保支护体系及基坑稳定性的效果最好;工程实例其次,内外圈型钢全部插一跳一的效果相对工程实例的要差一点,但是都可以保证支护体系及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如果合理考虑基坑开挖深度以及工程造价,选择内外圈型钢全部插一跳一方式的支护体系既可以节约工程造价,又可以确保支护体系及基坑工程的稳定性。(3)改变型钢截面形式的有限元模型与工程实例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发现,合理改变型钢截面对于支护体系及基坑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大;文中介绍的两种型钢截面形式优化模型都可以确保支护体系及基坑的稳定性,节约工程造价。图[84]表[3]参[49]
江竹[2](2020)在《长江漫滩区深基坑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主要城市交通压力日增,包括南京在内的一二线城市纷纷建造地铁来缓解交通拥堵;随着地铁施工发展,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研究成为热点。南京市河西版块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漫滩区,地层工程性质差,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成槽稳定、地层变形及超长超重钢筋笼吊装等风险较大;有必要对长江漫滩区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分析在该地质条件下如何采取合理措施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本文依托南京地铁七号线某车站站项目,通过调查研究、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对长江漫滩区地铁车站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1)介绍南京河西地区工程地质特性,分析长江漫滩区建造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重难点,分析河西地区上部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体加固必要性并对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软弱地层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及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可显着改善软土工程性质。(2)基于长江漫滩区地质条件,开展成槽设备选型、护壁泥浆配比设计、导墙形式选择等工作,选择“”型导墙、配备重型抓斗的XG700E液压成槽机;通过采取各种成槽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保证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成槽稳定及槽壁垂直度。通过数值模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预测地下漫滩区地下连续墙施工地层变形,得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情况下,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地层沉降范围为55m。(3)对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工序之一的超长超重钢筋笼加工、吊装进行研究,对本工程中“一”型、“L”型钢筋笼通过理论初算,数值模拟优化比选、探讨钢筋笼加固技术,研究Z型钢筋笼主副笼体分幅吊装方案及入槽拼接技术。(4)对漫滩区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工序之一的水下混凝土浇筑中的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进行比选研究,选择“H”型钢止水钢板加接头箱组合接头并研究组合接头施工技术;提出多道水下混凝土浇筑防绕流技术。(5)通过周边地表竖向变形监测,分析成墙施工过程中周边地层变形规律,得出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对1.7倍基坑深度外地层扰动微弱,基坑边中线部位地层更易受施工扰动;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占整个施工阶段比值为65%以上。通过超声波成槽检测,表明成槽施工中关键技术应用效果较佳。
姜鹏[3](2020)在《TRD墙桩一体防渗与支护机理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我国已进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时期,对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越来越高,激发了大量的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地铁车站、建筑基坑等工程的止水帷幕成为保证工程安全建设的基础,等厚水泥土连续墙(TRD)工法作为一种新型止水帷幕,具有止水性能好、施工周期短等优点,现已在全球大量应用。同时,可通过内插H型钢替代钻孔桩,实现止水和支护的“两墙合一”,形成墙桩一体的新型支护形式,因型钢可回收,不仅节约了工期,同时降低了工程成本。现有TRD工法防渗和支护机理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多以施工经验或借鉴其他工法而来,本研究针对TRD工法防渗和支护机理开展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模拟试验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以提高TRD工法施工质量、安全和经济性为目标,针对成墙质量影响机制、TRD混合模型试验和抗渗性分析、墙桩一体支护机理进行了研究,最终获得各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形成了 TRD工法墙桩一体的设计依据,并进行工程应用。本研究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通过不同配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综合含水率和养护周期对的水泥土强度和抗渗能力影响机制,获得了 TRD工法适合青岛地区的最优水泥掺量为20%;水泥土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渗透系数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含水率越低时,作用越明显;水泥土的强度与综合含水率呈现负相关,综合含水率与渗透系数呈现正相关,且随水泥掺量的不断作用越发显着;龄期对水泥土强度和渗透系数-影响较小。(2)TRD混合过程是影响地层和水泥混合均匀的重要过程,研发了TRD模型试验系统,模拟不同混合参数和砂层参数对墙体质量的影响,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验证模型试验装置的正确性,以混合均匀度为监测对象,获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不同埋深的砂层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出各参数对成墙质量的影响程度,基于统计学理论定义了混合指数,评价TRD工法的混合均匀程度;利用COMSOL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描述土体混合不均的差分函数,研究墙体混合均匀性对不同厚度和入土深度墙体的基底涌水量的影响;(3)通过型钢水泥土支护工作机理的分析,建立计算模型;得到了有无冠梁条件下,墙体力矩、转角和水平位移的随深度变化的计算公式,以协调变形和水泥土抗拉强度为边界条件,研究了水泥土承载力,并开展大型现场试验,验证各公式计算准确性,并以基坑水平位移控制标准为条件,获得了型钢插入间距的计算公式。(4)TRD稳定性作为安全施工的基础,通过分析TRD工法槽壁失稳形态,采用极限平衡法,建立TRD槽壁稳定模型,获得了槽壁安全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分析泥浆屈服强度工作区间和上覆荷载条件,得到了适用于TRD工法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获得了典型分段安全系数曲线图,并分别研究了地下水、泥浆屈服强度、荷载大小与距离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定义了荷载安全距离,为TRD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基础;(5)基于研究成果,依托青岛地铁1号线工程实践,对TRD工法设计进行优化,形成保证基坑高效抗渗的TRD设计方法和成墙质量检测方法。
苏林林[4](2020)在《钢板桩及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基坑工程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复杂的基坑工程项目,基坑开挖的规模和深度越来越大,基坑工程对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基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决定着基坑工程的成败,对整个基坑工程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基坑特点,采用多种传统支护结构协同进行基坑支护的新型支护结构应用而生。文章以武汉琴台美术馆基坑工程为依托,创新型的采用单排钢板桩、双排钢板桩、单排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双排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混合支护方式,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各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规律。采用天汉软件和理论计算对各支护结构内力、变形进行验算,将现场监测值、模拟值、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验证多种支护方式在同一基坑中协同工作的可行性。基坑工程施工完毕后,对钢材回收再利用的深基坑围护系统进行简述。主要内容如下:(1)简述了土压力理论及钢板桩、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支护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理论。(2)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对支护结构的入土深度、基坑整体稳定性、基坑抗倾覆稳定性、基坑抗隆起稳定性进行计算;使用天汉软件计算支护结构的土压力、水平位移、弯矩、剪力,并验算基坑整体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抗隆起稳定性,初步验证了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的运用效果。(3)借助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基坑开挖模型,分析各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弯矩等特征的变化规律;改变支护结构的影响因素(桩长、桩径等)的参数值,分析不同参数值下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规律,并得出安全合理的参数范围值,对比分析后确定最佳参数值,既确保了基坑的安全,又能满足经济性要求。(4)对基坑开挖实施全过程监测。对桩顶位移、桩身倾斜、周边地表及建筑物位移和沉降、基坑内土体隆起等进行监测,能够实时了解基坑动态变形规律,从而信息化指导施工;将实际监测值和模拟值对比,分析基坑整体变化形式,找出数据差异化的原因,能够客观的反应出支护结构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5)简述了型钢回收的意义并介绍了型钢拔出过程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影响型钢回收的因素和提高型钢回收率的措施,在实际工程运用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多种支护方式在同一基坑工程中协同作业,将各支护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共同承担外力、抵抗变形,确保支护结构发挥最大作用,保证了基坑稳定性。这种新型支护结构能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对基坑工程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于晓洋[5](2019)在《威海地区锚拉式SMW工法支护体系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MW工法作为一种安全且经济的支护形式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很多软土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威海地区的SMW工法基坑主要采用锚拉式支挡结构。本文以威海地区锚拉式SMW工法支护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资料收集、案例分析、数值模拟分析及类比分析等方法,较深入地研究了威海地区锚拉式SMW工法的方案设计、施工、计算模型及变形规律等特点,探讨了该类型基坑在极限状态下桩体、锚杆、土体的受力特征及桩体、土体的变形特点,建立了基坑主要安全性控制指标。经过分析表明:上软下硬的地层沉积单元结构是威海地区基坑工程普遍选择锚拉式SMW工法支护形式的地质基础,具有低嵌固、多锚索、便于开挖施工的特点,经应用证明该支护形式是一种经济合理的选型。锚拉式SMW工法支护上部两排锚索和嵌固段岩土层选择是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和安全性的关键。威海地区锚拉式SMW工法支护基坑深度不超过13m时,桩顶水平位移相对基坑深度控制值为0.15%,桩顶竖直位移相对基坑深度控制值为0.12%。该论文有图40幅,表14个,参考文献71篇。
林祯杰[6](2019)在《锚索与SMW工法桩复合支护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为各种形式建筑物地下施工提供支护条件的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30多年来,沿海城市的发展极为迅猛,而SMW工法技术的引入为沿海地区拓展地下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虽然SMW工法技术在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上较为成熟,但是锚索与SMW工法复合技术在福州地区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需要结合福州地区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该技术在福州地区的推广提供宝贵经验。本文以高新区葛岐群升安置房基坑项目为依托,根据现场勘查的地质水文条件与周边环境情况分析得到,该基坑的支护方案选用锚索与SMW工法桩复合支护的形式,通过对锚索与SMW工法桩的理论计算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研究锚索与SMW工法桩复合支护形式下深基坑的变形情况,并运用理正深基坑软件进行结构设计验算,同时结合有限元软件模拟所得数据与现场测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所得模型模拟不同型钢布设方式、锚索预应力值以及坡顶附加荷载对SMW工法桩变形与内力的影响。所得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基坑项目的特点,通过方案比选得到锚索与SMW工法桩复合结构在项目中的应用,不仅起到挡土与止水功能,还具备易于施工与经济性的特点。(2)选取基坑项目典型的6-6支护段,利用理正深基坑软件进行支护设计计算,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值出现在距坑底2m左右,最大位移值为24.59mm满足要求,位移曲线呈现出“C”型状,同时基坑安全稳定性验算结果均符合要求。(3)运用Midas/GTS NX软件模拟得到,土体水平位移值越远离基坑所得值越趋向于零,隆起量随着远离基坑侧壁呈现出先增加后趋于平缓的态势,基坑周边土体的沉降趋势呈现出“凹”槽型,锚索轴力的最大与最小值分别出现在自由段与锚固段上。(4)模拟所得锚索预应力值、桩身水平位移值及沉降值与基坑监测值对比,趋势上大致相同,虽然二者之间仍然存在较小误差,但二者值均在容许范围内,因此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可靠。(5)通过单一变量控制法改变型钢的布设间距、锚索预应力、基坑周边所受荷载三种因素,可以得到桩身变形与内力变化的规律,分析模拟结果得到,型钢布设间距的缩小使得支护桩的位移与弯矩也变小,锚索预应力值的增大使得支护桩的位移值减小而弯矩值增大,坡顶荷载值的增大会引起桩身位移与弯矩值的增大,三种影响因素下的位移与弯矩曲线分别呈现出“勺子”状与反“S”状。
陈修山[7](2019)在《软土地区某基坑变形监测及预测分析》文中认为挖深不大、开挖面积较大、无支撑或少支撑的浅基坑目前在工程中应用广泛,该种类型的基坑往往在开挖过程中存在坡体稳定性较差、支护结构变形大等不利因素,同时变形数据受施工工况、降水情况等参数影响明显。因此如果能提出一种基于基坑设计方案、施工计划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的基坑变形分析预测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基坑工程的基础稳定性。本文针对某上海地区特殊软土条件,通过收集整理某基坑工程实测数据,以支护结构顶部变形为例,构建BP神经网络变形预测模型,阐述机理,预测基坑后期变形数值;并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基坑分层开挖的整个过程。主要结论如下:BP神经网络变形预测模型中不同输入层参数对应的最优中间层参数也不同,输入层隐含层参数设置合理,适当训练该模型中的网络之后可以较好预测该基坑支护结构后期的变化规律和变化量;该模型适用于开挖深度相近、水文地址条件相似的基坑项目。基于影响因素的BP神经网络基坑变形预测模型和F-T模型具有更优的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也得出较好的结果。
陈浩[8](2019)在《止水支护联合结构在软土地层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城市发展迅速,土地利用率逐渐增高,则对基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软土在沿海地区的地层中非常常见,且因其土压力大、内聚力小、易变形的特点,导致在软土地层中进行基坑支护异常困难,基坑支护技术要求也要不断提升。因此在软土地层中进行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好的支护方案不仅能保证工程安全,还能降低造价。本文主要讨论了软土的定义及其特点,并总结了软土地层中常用的基坑支护方法,主要有搅拌桩+锚索支护、土钉墙支护、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等方法,通过结合这些支护方法,确定出止水支护联合结构的组合形式,探究其优缺点,其优点主要包括止水结构承担支护功能、利用场地少、施工速度快、造价低、与土建结构空间优;缺点主要是刚度低、变形较大,易开裂滑移、对施工的质量和桩的强度要求更高。探究了该结构的适用性,该结构主要应用于沿海软土地层深度不大于8m的基坑。通过分析其他支护形式的计算理论,找到符合该结构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该结构与SMW工法比较相像,因此该结构的计算理论主要是采用SMW工法的计算理论,并将该结构应用于实际的基坑支护项目中,在实际基坑支护中使用该结构时,建议使用理正深基坑等软件对基坑进行计算。本文以将止水支护联合结构应用于三个基坑的基坑支护实例中。在重力式水泥土墙与土钉墙联合支护的基坑中,基坑参数的计算使用理正深基坑设计软件进行计算,详细描述了该结构在基坑中的施工过程,施工完成后分析该基坑的监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监测数据与软件模拟的基坑情况,来分析该结构在基坑支护中的可行性。在实际监测数据中,围护顶部的最大水平位移为8mm,最大竖向位移为15mm,周边地表位移最大值在140mm左右,支撑轴力最大值在6000KN左右,裂缝监测最大值约6mm,围护结构深层的水平位移最大值为40mm,出现在地下5m8m处。通过与软件计算模拟的基坑数据对比,周边地表位移量相差较大,通过分析,其原因为软件模拟基坑载荷小于实际载荷。在三轴搅拌桩与土钉墙联合支护的基坑中,基坑支护的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基坑漏水事故,通过分析了该基坑中的漏水事故,总结其漏水原因,从而探讨出水泥土搅拌桩的适用性。且在排桩、放坡与土钉墙联合支护的基坑中,该结构也起到了良好的支护效果。通过止水支护联合结构在三个实例中的应用,找出该结构的不足点,进而加以改进。探讨了该结构在软土地层基坑支护中的适用性,验证了理论技术的正确性,对其他的基坑支护工程提供类似的工程经验。
房建伟[9](2019)在《型钢TRD工法支护结构的受力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技术最早在1994年的日本研发应用,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含承压水和强透水层的轨道交通基坑工程或周边含复杂市政管线以及古建筑保护等工程中效果显着。对国内该工法的应用进行总结,得出TRD工法相较于传统SMW工法桩和超深地下连续墙最显着的优势在于其优异的隔水性能,成墙连续均匀同时内插型钢可等间距布置等特点。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粉煤灰-矿粉复合水泥土材料具备较好的强度和抗渗性,都能提高水泥土的强度并替代一定量的水泥,提高固废利用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TRD工法的配合比优化提供参考。在现有应用SMW工法的基坑工程基础上,建立基于残余应力理论的基坑开挖支护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不同工况下传统工法的围护墙体水平位移,周边道路沉降及支撑抗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后,将TRD工法相关参数替换。计算后的有限元结果表明:TRD工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围护墙体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在对型钢进行等间距设置后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进一步减小。分别用弹性地基梁法和有限元法分析两种结构受力。侧向地基反力法分析表明:TRD工法与传统工法相比墙体抗弯刚度几乎无变化,在型钢等间距设置后,墙体的抗弯刚度有一定提高,同时围护墙体水平位移减小。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了传统工法与TRD工法的承载变形形状、型钢等间距设置前后围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型钢与水泥土的弯矩及应力分布与支撑抗力变化。型钢等间距设置的新型TRD工法的减小了局部剪切薄弱面,水泥土刚度贡献率高,水平向受力均匀,型钢与水泥土在外力下的变形更协调,优于传统共法更有利于结构的安全稳定。最后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TRD工法在墙体材料性质、内支撑刚度等因素变化后对TRD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彭焱龙[10](2019)在《深基坑TRD工法围护结构的变形性状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个世纪以来我国建设大量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大型地铁车站及很多的地下结构设施,城市中的建筑物越来越密集,在如此条件下的基坑工程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以及越来越临近建筑物;而且实践往往超前于理论,这就导致深基坑工程在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之而逐渐地显现出来,也使理论在不断地完善。TRD工法围护结构作为一种新颖的地下结构支护方法,以其墙体厚度一致、均质性好及止水效果好等优点,一些比较重要的深基坑工程和对周边环境控制严格的基坑工程更多的采用该种围护结构。本文以某一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施工现场实际监测分析、岩土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和相关的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基坑TRD工法围护结构的变形性状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介绍了一般深基坑工程和TRD工法施工的特点以及优点,并对目前TRD工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2、对本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作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采集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到了基坑周边的沉降、TRD工法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内支撑的轴力和围护结构外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成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变化趋势图,反映出了TRD工法围护结构的变形性状。结果表明:TRD工法围护结构作为挡土结构和止水帷幕的综合体的效果很好,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可以为今后采用TRD工法围护结构的基坑工程提供了借鉴。3、采用岩土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对该深基坑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资料比较,模拟结果结果稍微大于监测值,说明TRD工法围护结构实际应用效果很好,其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很大的刚度,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良好的可靠性。4、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使用插入型钢的方法进行进一步模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前面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真实的插入型钢的方法模拟的结果偏小,更进一步证实了水泥土墙在型钢水泥土搅拌墙中的刚度贡献,使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设计和施工又前进了一步。
二、深基坑水泥土搅拌桩围护技术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基坑水泥土搅拌桩围护技术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受限空间兼具环形导流的基坑支护体系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主要意义 |
1.4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成果 |
1.4.1 基坑主要支护结构 |
1.4.2 高压旋喷桩内插型钢支护结构 |
1.4.3 支护结构及基坑工程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坑支护体系及基坑稳定性分析 |
2.1 组合支护体系稳定性分析 |
2.1.1 组合结构力学分析 |
2.1.2 组合结构承受弯矩和剪力分析 |
2.1.3 组合结构型钢间距分析 |
2.2 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 |
2.2.1 多层土体的土压力计算 |
2.2.2 土体含有水时的水土压力计算 |
2.2.3 土拱效应 |
2.3 基坑及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 |
2.3.1 支护结构稳定性 |
2.3.2 基坑稳定性分析 |
2.3.3 稳定性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实例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3 受限空间兼具环形导流的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要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4.2 本构模型选择 |
4.3 深基坑有限元分析 |
4.3.1 有限元建模施工工况组简介 |
4.3.2 工程实例有限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支护体系优化分析 |
5.1 是否插入H型钢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
5.2 型钢插入方式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
5.3 型钢截面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监测数据分析 |
6.1 工程监测 |
6.1.1 工程监测的意义 |
6.1.2 基坑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 |
6.1.3 监测方法及监测点布设 |
6.1.4 监测结果分析 |
6.2 工程模拟计算与监测对比 |
6.3 支护体系选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长江漫滩区深基坑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连续墙成槽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地下连续墙成槽变形及槽壁稳定研究现状 |
1.2.3 钢筋笼吊装及水下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4 地下连续墙接头处理及防绕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长江漫滩区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分析 |
2.1 长江漫滩区地质地貌特征及不良地质危害 |
2.1.1 地貌成因 |
2.1.2 地层类型 |
2.1.3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
2.1.4 水文条件 |
2.1.5 对地下工程建造危害 |
2.2 漫滩区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工程概况 |
2.3 依托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
2.3.1 背景工程地质 |
2.3.2 周边环境 |
2.4 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及施工重难点分析 |
2.4.1 背景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 |
2.4.2 漫滩区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重、难点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长江漫滩区地下车站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成槽关键技术 |
3.1 长江漫滩区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成槽设备选型研究 |
3.2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技术 |
3.2.1 水泥土搅拌桩软土加固需求分析 |
3.2.2 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
3.2.3 漫滩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效果数值模拟 |
3.3 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导墙施工技术 |
3.3.1 导墙作用及结构形式 |
3.3.2 导墙施工方法 |
3.3.3 导墙施工注意事项 |
3.4 长江漫滩区成槽泥浆护壁管理 |
3.4.1 护壁泥浆作用及特性 |
3.4.2 泥浆配比设计 |
3.4.3 护壁泥浆制备 |
3.5 成槽施工 |
3.5.1 背景工程地下连续墙分幅 |
3.5.2 成槽开挖 |
3.5.3 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要点 |
3.5.4 成槽检测 |
3.5.5 刷壁、清底 |
3.6 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控制措施 |
3.7 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数值分析 |
3.7.1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
3.7.2 材料参数及假定 |
3.7.3 计算步骤 |
3.7.4 地下连续墙施工模拟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加工、吊装关键技术 |
4.1 超长超重钢筋笼制作技术 |
4.1.1 钢筋笼加工注意事项 |
4.1.2 声测管、注浆管、其他测量元件预埋 |
4.2 钢筋笼吊点布置方案初步确定 |
4.2.1 纵向吊点初选 |
4.2.2 横向吊点初选 |
4.3 背景工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案优化数值模拟分析 |
4.3.1 钢筋笼模型建立 |
4.3.2 一字笼吊点方案优化分析 |
4.3.3 异型笼吊装方案优化 |
4.4 超长超重钢筋笼整体吊装技术 |
4.4.1 钢筋笼吊装及入槽 |
4.4.2 上下节钢筋笼拼接 |
4.4.3 “Z”型钢筋笼主副笼拼接 |
4.4.4 钢筋笼吊装常见问题及钢筋笼加固 |
4.5 本章小结 |
5 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关键技术 |
5.1 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 |
5.1.1 漫滩区超深地下连续墙接头选型 |
5.1.2 吊装接头箱 |
5.1.3 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 |
5.1.4 接头箱出槽 |
5.2 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水防绕流技术 |
5.3 本章小结 |
6 超深地下连续墙成墙施工监测及质量检测 |
6.1 测点布置及测量工作 |
6.2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周边地层竖向变形位移监测分析 |
6.2.1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阶段周边地表竖向位移规律分析 |
6.2.2 水泥土搅拌桩工后阶段周边地表竖向位移规律分析 |
6.2.3 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周边地表竖向位移规律分析 |
6.2.4 不同施工阶段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占比分析 |
6.3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 |
6.4 地下连续墙成墙检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背景工程施部分测点布置图 |
附录 Ⅱ:背景工程西侧水泥土搅拌桩施工顺序 |
附录 Ⅲ:背景工程5.14-5.17西侧完成水泥土搅拌桩 |
附录 Ⅳ:背景工程5.8-5.20西侧完成水泥土搅拌桩 |
附录 Ⅴ:背景工程地连墙分幅图及西侧已完成槽段 |
附录 Ⅵ: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TRD墙桩一体防渗与支护机理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工法简介 |
1.1.3 研究意义 |
1.2 TRD工法 |
1.2.1 工法原理 |
1.2.2 工法优缺点 |
1.2.3 主要设计参数和标准 |
1.2.4 TRD工法用途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TRD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2 TRD抗渗性研究现状 |
1.3.3 TRD支护机理研究 |
1.3.4 TRD成墙稳定性研究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影响TRD成墙质量的因素与机制 |
2.1 试验方案设计 |
2.1.1 试验研究内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块制作与养护 |
2.2 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2.2.1 水泥参量影响结果分析 |
2.2.2 综合含水率影响结果分析 |
2.2.3 龄期影响结果分析 |
2.3 渗透系数影响因素研究 |
2.3.1 水泥参量影响结果分析 |
2.3.2 综合含水率影响结果分析 |
2.3.3 龄期影响结果分析 |
2.4 其他影响因素 |
2.4.1 地下水 |
2.4.2 原位土腐殖质和pH值 |
2.4.3 水泥土养护温度 |
2.5 提高墙体质量方法 |
2.5.1 地质勘探 |
2.5.2 水泥参量 |
2.5.3 不良地质条件 |
2.5.4 技术经验交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RD混合模型试验与抗渗性分析 |
3.1 TRD混合过程分析 |
3.1.1 混合参数 |
3.1.2 砂层参数 |
3.2 模型试验系统 |
3.2.1 模型试验装置 |
3.2.2 相似度计算 |
3.2.3 模型试验材料 |
3.3 现场试验验证 |
3.3.1 现场试验概况 |
3.3.2 试验结果对比 |
3.4 TRD混合模型试验 |
3.4.1 混合参数 |
3.4.2 砂层参数 |
3.4.3 试验结果 |
3.4.4 混合均匀评价 |
3.5 TRD抗渗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
3.5.1 差值函数描述混合均匀度 |
3.5.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3.5.3 落底式TRD |
3.5.4 悬挂式TRD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RD墙桩一体支护机理研究 |
4.1 型钢水泥土受力计算方法 |
4.1.1 数值模拟法 |
4.1.2 实验法 |
4.1.3 能量法 |
4.1.4 MVSS综合刚度法 |
4.2 墙桩一体数学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变形控制标准 |
4.3 关键参数计算 |
4.3.1 无冠梁基坑 |
4.3.2 有冠梁基坑 |
4.3.3 算例 |
4.4 墙桩一体协调变形机制 |
4.4.1 水泥士变形 |
4.4.2 型钢承载力验算 |
4.5 型钢回收 |
4.5.1 H型钢回收机理 |
4.5.2 影响型钢回收因素 |
4.5.3 型钢推出试验 |
4.6 现场试验 |
4.6.1 试验地点概况 |
4.6.2 水文地质 |
4.6.3 试验内容 |
4.6.4 试验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RD施工槽壁稳定性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2 施工稳定性 |
5.2.1 TRD槽壁安全系数计算 |
5.2.2 考虑泥浆屈服强度的槽壁安全系数 |
5.2.3 考虑上覆荷载的槽壁安全系数 |
5.2.4 算例 |
5.3 基地稳定性 |
5.3.1 基地隆起 |
5.3.2 基底抗涌砂稳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践应用 |
6.1 依托工程概况 |
6.1.1 车站概况 |
6.1.2 水文地质条件 |
6.1.3 TRD主机 |
6.1.4 工程治理难点 |
6.2 TRD设计 |
6.2.1 切削搅拌参数 |
6.2.2 墙体参数 |
6.2.3 槽壁安全系数计算 |
6.2.4 施工材料 |
6.3 TRD施工 |
6.4 TRD质量检测 |
6.4.1 抗渗性检测 |
6.4.2 芯样强度检测 |
6.4.3 电磁波钻孔雷达检测 |
6.4.4 高清钻孔电视检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发表专利 |
参与项目 |
获得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钢板桩及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传统基坑支护类型 |
1.2.1 放坡开挖 |
1.2.2 土钉墙 |
1.2.3 地下连续墙 |
1.2.4 灌注桩排桩 |
1.3 钢板桩和型钢水泥土搅拌桩 |
1.3.1 钢板桩 |
1.3.2 型钢水泥土搅拌桩 |
1.3.3 钢板桩与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对比分析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钢板桩及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理论及计算方法 |
2.1 经典土压力理论 |
2.1.1 静止土压力 |
2.1.2 朗肯土压力理论 |
2.2 钢板桩支护结构的计算 |
2.2.1 悬臂式钢板桩计算方法 |
2.2.2 单撑(单锚)式钢板桩计算方法 |
2.2.3 多撑(多锚)式钢板桩计算方法 |
2.2.4 钢板桩型号的确定 |
2.3 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支护结构 |
2.3.1 型钢水泥土搅拌桩设计参数的确定 |
2.3.2 单排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稳定性验算 |
2.3.3 双排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结构设计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琴台美术馆工程基坑支护设计 |
3.1 琴台美术馆工程案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3.1.3 琴台美术馆基坑支护方案 |
3.2 支护结构计算分析 |
3.2.1 基坑D1E段受力分析 |
3.2.2 基坑EE1段受力分析 |
3.2.3 基坑BC段受力分析 |
3.2.4 基坑AB段受力分析 |
3.3 天汉软件验算 |
3.3.1 软件介绍 |
3.3.2 型钢水泥土搅拌单排桩模拟计算结果 |
3.3.3 钢板桩模拟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板桩与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支护结构变形分析 |
4.1 关于MIDAS GTS NX |
4.2 MIDAS GTS NX功能特点 |
4.2.1 MIDAS GTS NX分析功能 |
4.2.2 MIDAS GTS NX建模分析操作流程 |
4.3 钢板桩与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支护结构变形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拟采用的基坑支护方案 |
4.3.3 计算参数 |
4.4 模型建立 |
4.5 模拟计算过程 |
4.5.1 水平位移分析云图 |
4.5.2 竖向位移分析云图 |
4.6 模拟结果分析 |
4.6.1 单排钢板桩的位移和弯矩变化特征 |
4.6.2 双排钢板桩的位移和弯矩变化特征 |
4.6.3 单排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的位移和弯矩变化特征 |
4.6.4 双排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的位移和弯矩变化特征 |
4.6.5 土体沉降与隆起分析 |
4.7 双排桩间土体加固深度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
4.8 型钢水泥土搅拌桩长度对支护结构影响 |
4.9 桩径对支护结构影响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坑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
5.1 基坑监测方案 |
5.1.1 监测目的 |
5.1.2 监测原则 |
5.1.3 监测项目 |
5.1.4 监测设备 |
5.1.5 监测点位 |
5.1.6 监测预警 |
5.2 现场监测 |
5.2.1 桩顶水平、竖向位移监测 |
5.2.2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
5.2.3 周边地表、建筑物沉降监测 |
5.2.4 周边地表、建筑物裂缝监测 |
5.3 监测数据与模拟数据对比分析 |
5.3.1 支护桩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5.3.2 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
5.3.3 基坑隆起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型钢芯全回收的基坑围护技术 |
6.1 型钢回收 |
6.1.1 型钢回收的意义 |
6.1.2 型钢回收原理 |
6.1.3 型钢起拔过程 |
6.1.4 型钢起拔力计算 |
6.2 影响型钢回收的因素 |
6.3 提高型钢回收率的措施 |
6.4 实际工程中型钢回收率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威海地区锚拉式SMW工法支护体系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威海地区地质特征及SMW工法基坑应用概况 |
2.1 威海地区地质特征 |
2.2 威海地区SMW工法应用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3 威海地区某SMW工法基坑事故概况 |
3.1 基坑工程概况 |
3.2 基坑周边环境 |
3.3 基坑岩土工程条件 |
3.4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
3.5 基坑事故及后续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4 事故基坑的反演及类比分析 |
4.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2 土体模型的选择 |
4.3 计算参数的选取 |
4.4 计算工序 |
4.5 基坑周边土体及桩体变形分析 |
4.6 桩后土体受力及变形分析 |
4.7 桩体受力分析 |
4.8 锚索受力分析 |
4.9 整体稳定性分析 |
4.10 基坑事故的总结分析 |
4.11 本章小结 |
5 威海地区锚拉式SMW工法基坑工程主要特点及其安全性关键控制因素 |
5.1 威海地区SMW工法设计及施工特点 |
5.2 威海地区锚拉式SMW工法支护体系计算模型的选择 |
5.3 威海地区SMW工法支护体系的破坏、变形规律及基坑安全性指标 |
5.4 威海地区锚拉式SMW工法基坑工程安全性关键控制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锚索与SMW工法桩复合支护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MW工法研究现状 |
1.2.2 锚索支护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支护结构简介 |
2.1 预应力锚索介绍 |
2.1.1 预应力锚索的构成 |
2.1.2 预应力锚索作用机理 |
2.1.3 预应力锚索常用类型 |
2.1.4 预应力锚索适用条件 |
2.1.5 预应力锚索特点 |
2.2 SMW工法桩介绍 |
2.2.1 SMW工法桩的概念 |
2.2.2 SMW工法桩作用机理 |
2.2.3 SMW工法适用条件 |
2.2.4 SMW工法特点 |
2.3 复合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理论 |
2.3.1 弹性支点法 |
2.3.2 有限元法 |
2.4 SMW工法桩稳定性验算 |
2.4.1 整体稳定性验算 |
2.4.2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
2.4.3 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
2.5 本章小节 |
3 高新区葛岐群升安置房基坑支护设计计算 |
3.1 工程概况 |
3.2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3.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2.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3.3 基坑支护形式选取 |
3.3.1 基坑支护类型 |
3.3.2 选择形式 |
3.4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 |
3.4.1 支护方案和设计基本参数 |
3.4.2 各工况结构计算结果 |
3.4.3 整体稳定性验算 |
3.4.4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
3.4.5 抗隆起验算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MIDAS/GTX NX工程数值模拟 |
4.1 MIDAS/GTX NX软件介绍 |
4.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2.1 本构模型的确定 |
4.2.2 计算基本假定 |
4.2.3 几何尺寸确定与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与荷载情况 |
4.2.5 模型材料参数设定 |
4.2.6 施工工况定义 |
4.3 MIDAS/GTS NX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3.1 土体水平位移分析 |
4.3.2 土体竖向位移分析 |
4.3.3 桩身水平位移分析 |
4.3.4 锚索轴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坑工程监测与数值对比 |
5.1 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
5.1.1 监测目的 |
5.1.2 编制依据 |
5.2 监测内容及项目 |
5.2.1 基坑检查 |
5.2.2 仪器监测 |
5.3 监测方法及精度 |
5.3.1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测斜) |
5.3.2 坡顶水平位移 |
5.3.3 坡顶沉降 |
5.3.4 邻近建筑物沉降 |
5.3.5 道路、地下管线沉降 |
5.3.6 锚索应力 |
5.3.7 地下水位 |
5.3.8 现场监测平面布置图 |
5.4 监测频率 |
5.5 监测预警值及应急措施 |
5.5.1 监测预警值 |
5.5.2 应急措施 |
5.6 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5.6.1 预应力锚索应力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5.6.2 桩身水平位移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5.6.3 周边地表沉降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影响因素分析 |
6.1 型钢的布设方式对桩身变形与内力的影响 |
6.2 锚索预应力变化对桩身变形与内力的影响 |
6.3 坡顶附加荷载变化对桩身变形与内力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软土地区某基坑变形监测及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 |
1.3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应用价值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情况 |
1.4.2 国外研究情况 |
1.4.3 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 |
第2章 软土地区某浅基坑监测项目及监测结果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一般概况 |
2.1.2 建筑结构概况 |
2.1.3 基坑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质情况 |
2.2.2 地下水条件 |
2.2.3 本基坑工程特点 |
2.3 基坑支护情况 |
2.3.1 基坑围护方案 |
2.3.2 基坑围护设计参数 |
2.4 基坑周边环境状况 |
2.5 监测方案 |
2.6 监测结果分析 |
第3章 人工神经网络及BP神经网络 |
3.1 人工神经网络的简述 |
3.2 BP神经网络 |
3.2.1 BP网络中的神经元模型 |
3.2.2 BP网络算法的数学表达 |
3.2.3 BP网络的算法 |
3.2.4 BP神经网络算法存在的问题 |
3.3 BP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1 输入输出层的确定 |
3.3.2 隐含层的设计 |
3.3.3 网络的训练和运算 |
第4章 基于该监测项目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研究 |
4.1 基于时间序列的BP神经网络变形预测方法 |
4.1.1 建立预测模型 |
4.1.2 基坑变形预测结果分析 |
4.2 基于影响因素的 BP 神经网络基坑变形预测方法 |
4.2.1 变形影响因子及其赋值 |
4.2.2 模型建立 |
4.2.3 基坑支护结构竖平位移预测结果分析 |
4.3 基于影响因素与时间间隔变形值相结合的BP神经网络变形预测方法 |
4.3.1 建立模型 |
4.3.2 预测结果分析 |
4.3.3 对该模型的探究 |
4.4 对于变形较大情况的预测分析 |
第5章 基于软土地区某浅基坑项目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ABAQUS概述 |
5.1.1 有限元分析的步骤 |
5.1.2 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 |
5.2 工程土层参数和开挖步骤 |
5.2.1 概况简介 |
5.2.2 土层参数 |
5.2.3 开挖顺序 |
5.3 建立模型 |
5.3.1 基本假定 |
5.3.2 计算范围、网格划分及约束条件 |
5.4 基坑分步开挖模拟结果分析 |
5.4.1 各个方向土体应力云图 |
5.4.2 各个工况下基坑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云图 |
5.4.3 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云图及分析 |
5.5 二维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工程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分析与建议 |
6.2.1 分析 |
6.2.2 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止水支护联合结构在软土地层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基坑支护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基坑支护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案、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案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2 软土基坑常用支护方法 |
2.1 基坑支护计算方法 |
2.1.1 朗肯土压力 |
2.1.2 库仑土压力 |
2.1.3 基坑规范中土压力的计算理论 |
2.2 软土在地基和基础工程中的定义区别 |
2.2.1 软土的定义 |
2.2.2 软土的区别 |
2.3 基坑支护中常用的支护方法 |
2.4 软土中常用的支护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止水支护联合结构适用性分析 |
3.1 止水支护联合结构的定义 |
3.1.1 止水帷幕定义及常用方法 |
3.1.2 支护结构 |
3.2 止水支护联合结构的优缺点 |
3.3 止水支护联合结构的适用范围 |
3.4 本章小结 |
4 止水支护联合结构支护理论及方法 |
4.1 止水支护联合结构的规范依据 |
4.2 分项计算理论 |
4.2.1 整体稳定计算理论 |
4.2.2 重力式挡墙(SMW工法) |
4.2.3 土钉墙 |
4.3 止水支护联合结构的计算理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止水支护联合结构工程应用 |
5.1 重力式水泥土墙与土钉墙联合支护技术应用 |
5.1.1 基坑概述 |
5.1.2 支护参数计算 |
5.1.3 施工过程 |
5.1.4 基坑监测 |
5.2 三轴搅拌桩与土钉墙联合支护技术应用 |
5.2.1 基坑概述 |
5.2.2 水泥土桩适用性探讨 |
5.2.3 漏水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
5.3 排桩、放坡与土钉墙联合支护技术应用 |
5.3.1 基坑概述 |
5.3.2 支护参数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型钢TRD工法支护结构的受力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TRD工法的原理和发展现状 |
1.3.1 TRD用途分类 |
1.3.2 施工机具和工艺和质量控制 |
1.3.3 主要优缺点 |
1.3.4 TRD工法国内外应用分析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复合水泥土材料的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土样 |
2.1.2 试验用水泥 |
2.1.3 试验用矿粉 |
2.1.4 试验用粉煤灰 |
2.2 配合比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4 水泥土物理力学特性分析 |
2.4.1 强度发挥及影响因素 |
2.4.2 抗渗分析 |
2.4.3 水泥土的膨胀性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RD围护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与对比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设计方案 |
3.1.3 工程地质条件 |
3.2 残余应力法有限元建模原理 |
3.2.1 残余应力概念 |
3.2.2 残余应力计算 |
3.3 模拟分析断面与各单元选择 |
3.3.1 模拟分析断面 |
3.3.2 围护结构单元和内支撑单元 |
3.3.3 土体单元的选取 |
3.3.4 接触面单元 |
3.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1 模型参数设置 |
3.4.2 工况选择 |
3.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5 原工法监测数据分析 |
3.5.1 监测方案 |
3.5.2 监测成果分析 |
3.6 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3.6.1 围护墙体水平位移对比分析体 |
3.6.2 内支撑抗力对比 |
3.6.3 基底隆起与路面沉降对比分析 |
3.6.4 误差分析 |
第四章 TRD工法的受力分析 |
4.1 侧向地基反力法 |
4.1.1 围护结构刚度 |
4.1.2 土压力 |
4.1.3 围护结构内力变形 |
4.1.4 型钢附近水泥土局部抗剪 |
4.2 有限元法 |
4.2.1 型钢与水泥土的变形 |
4.2.2 型钢与水泥土的应力分布 |
4.2.3 水泥土与型钢弯矩对比 |
4.2.4 支撑轴力分析 |
4.3 TRD工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水泥土墙的强度参数 |
4.3.2 型钢型号和长度 |
4.3.3 支撑刚度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深基坑TRD工法围护结构的变形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TRD工法的特点及应用 |
1.2.1 TRD工法的特点 |
1.2.2 TRD工法的应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深基坑监测及监测数据的分析 |
2.1 引言 |
2.2 工程背景 |
2.2.1 工程概况 |
2.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3 水文地质情况 |
2.3 基坑监测方案 |
2.3.1 监测的目的 |
2.3.2 监测依据 |
2.3.3 监测技术措施 |
2.3.4 监测内容和测点布置 |
2.4 监测报警值 |
2.5 监测数据分析 |
2.5.1 TRD围护墙体水平位移 |
2.5.2 周边地表沉降 |
2.5.3 内支撑轴力 |
2.5.4 基坑外地下水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基坑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3.1 引言 |
3.2 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 |
3.2.1 Midas GTS NX简介 |
3.2.2 Midas GTS NX本构模型 |
3.3 数值模拟 |
3.3.1 工程概况及岩土参数 |
3.3.2 支护体系参数 |
3.3.3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3.4 基坑开挖模拟及步骤 |
3.5 数值模拟结果 |
3.5.1 基坑周围土体位移 |
3.5.2 支护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等刚度转换与内插型钢的对比分析 |
4.1 引言 |
4.2 等刚度转换和一般的设计计算 |
4.2.1 等刚度转换原则 |
4.2.2 TRD工法围护墙体的设计计算 |
4.3 内插型钢与等刚度转换的对比 |
4.3.1 基坑土体位移对比 |
4.3.2 内支撑的轴力对比 |
4.3.3 型钢水泥土墙体的弯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深基坑水泥土搅拌桩围护技术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受限空间兼具环形导流的基坑支护体系稳定性研究[D]. 束永峰.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长江漫滩区深基坑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江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3]TRD墙桩一体防渗与支护机理研究及应用[D]. 姜鹏. 山东大学, 2020(08)
- [4]钢板桩及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D]. 苏林林.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5]威海地区锚拉式SMW工法支护体系的应用研究[D]. 于晓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锚索与SMW工法桩复合支护技术应用研究[D]. 林祯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7]软土地区某基坑变形监测及预测分析[D]. 陈修山.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8]止水支护联合结构在软土地层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D]. 陈浩.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9]型钢TRD工法支护结构的受力分析及应用研究[D]. 房建伟.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10]深基坑TRD工法围护结构的变形性状研究[D]. 彭焱龙. 南昌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