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治则治法研究的困惑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梅[1](2021)在《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杂病经典《金匮要略》,挖掘临床应对棘手的复杂病症在“因、机、证、治”等方面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常见类型、应对思路及方法,为中医临床提高疗效提供借鉴。方法:本文采用理论探讨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医案搜集、分析总结复杂病症在“因、机、证、治”等方面的复杂难辨内涵,挖掘复杂规律,总结建立复杂类型,探讨应对思路和方法。结果:1.杂病(证)古今含义不一,并非都是复杂病症。2.复杂病症临床广泛存在,历代医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主要围绕杂病、两感、合病和并病、坏病和变证、难治病和疑难病、兼病(证)、慢性病等展开分析讨论,虽然对疾病认识较难统一,但不可否认,都是对复杂病症的一种客观认识,存在“名与实”的问题。3.基于临床需要的客观性、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学在诊治复杂病症方面的优势及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能力存在“继承不够”的客观事实,认识到回归中医学本土环境,继承好中医学原创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4.通过研究,认为造成临床诊治复杂病症困局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诊疗系统的特色决定的,司外揣内和整体审查都偏依赖于医者的主观认识;(2)中医视角下的人体是有机体,具备开放、恒动、复杂的特征;(3)中医学理论具备系统的特点;(4)疾病病因多、病机杂、传变方式多、辨治思维活、辨证方法多的特点,使得复杂病症的应对难以把控;(5)患者层面,因其诉求多样性、模糊性而致使医者临证时较难把握;(6)医者层面,受其学识水平的影响,在认识病症本质方面主观性较强,有局限性,对疾病本质不易把控,造成临证复杂难辨。5.以《金匮要略》原文为依据,总结了八大复杂类型:脏腑经络相兼型、寒热错杂型、虚实夹杂型、多层病机型、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病、因病生变型、因治生变型、症状疑似型。杂病在“因、机、证、治”方面的复杂性存在广泛。6.通过分析《金匮要略》复杂病症类型,明晰诊治复杂病症困局所在,总结启发应对临床复杂病症的原则,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1)务求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2)勿虚虚、勿实实;(3)握好标本先后缓急;(4)把握整体,治未病;(5)有形实邪盘踞,攻所合;(6)整体联系,“辩证”治疗。7.基于《金匮》探讨复杂病症的应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多种辨证方法综合运用;(2)以常带变,知常达变;(3)整体观下辨病、证、体的有机运用;(4)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结论:复杂病症当代常见,以《金匮》为代表之一的中医学经典在诊治复杂病症方面有丰富的内容,学好复杂病症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应用能力对辨治临床复杂病症有重要意义。中医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应基于自身规律发展自己的优势,在追求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同时应不忘“继承”经典,经典之学为临床复杂病症的辨治提供源头活水。
宋宁[2](2021)在《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盲、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寻求根治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防治历史悠久、认识独特、诊疗方法神奇、验秘单方众多,具有简、便、验、廉等特色与优势。藏医的《四部医典》、壮医的《中国壮医学》、回医的《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均对糖尿病有丰富而精辟的记载,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但这些记载较为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甚则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而现有研究偏重民族医部分方剂的临床疗效、治疗机制,以及民族降糖药物的成分、药理等现代研究,鲜有对少数民族糖尿病经典文献的研究,未见有对少数民族医药典籍的糖尿病理论认识、常用方剂和治疗药物及其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的系统整理和探讨。因此,系统挖掘整理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典籍中的糖尿病内容,总结理论认识,凝炼前人防治经验,搜集整理其记载的防治糖尿病的方剂、药物,建立藏、壮、回医典籍文献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和药物数据库,形成体系,对于糖尿病理论的总结提升以及临床实践指导意义重大,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文献数据,以便从典籍中找到启发,丰富和提升藏、壮、回医有关糖尿病的认识,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和指导,为进一步筛选糖尿病有效单复方及开发糖尿病民族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开展研究。以糖尿病作为切入点,从藏、壮、回少数民族医学的糖尿病典籍文献入手,全面搜集整理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文献,建立理论及方药数据库,梳理和总结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辨治思路,发掘经典文献中防治糖尿病的诊疗技法、常用方剂和药物、防治经验及其规律,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及其应用规律,着重原文的搜集整理,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经验。具体方法为:1.查阅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西藏藏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北京回民医院图书资料室等各地实体图书馆;查阅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图书馆,全面搜集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通读全文,查找其中有关糖尿病的记载、相关方剂、药物,建立数据库。纳入搜查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古代经典着作、近代现代专着、论着、综合性医书、方书、专书、本草、教科书、医案、医论、医话等。尤其是重点研读藏、壮、回医古代经典着作,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经验。2.提取相关记载内容,按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字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Word2016分别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3.系统学习藏医、壮医、回医的发展历史、理-法-方-药体系,精读《四部医典》、《中国壮医学》、《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熟悉藏、壮、回医学体系,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4.基于藏、壮、回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总结、挖掘、提炼各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对于《四部医典》、《回回药方》、《饮膳正要》等典籍,通过反复研读、多版本比对分析、比对期刊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尽可能使研究结果忠于原意。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药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2016对藏、壮、回医方剂的药物频数、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6.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对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的科属、来源、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7.形成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体系。[结果]1.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近200种,通读全文,将记载有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典籍共计140种(藏医30种、壮医77种、回医33种)纳入研究对象。2.从糖尿病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诊法、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方面,系统梳理了藏、壮、回医典籍文献,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3.归纳、总结、挖掘、凝炼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4.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共计215首(藏医36首、壮医121首、回医58首);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共计123种(藏药22种、壮药61种、回药40种);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结论]藏、壮、回民族医药典籍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珍宝,记载着历代先民在与糖尿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方药,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均有精辟论述,为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文献浩瀚,相关记载较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理论记载较少,方药记载较多,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未能得到及时系统的挖掘整理。本研究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共140种;提取相关记载内容,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提炼藏、壮、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糖尿病方剂215首,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统计分析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123种,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统计分析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研究成果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大量的文献数据。但本研究在浩瀚的藏医、壮医、回医历代典籍文献中搜集零散的糖尿病记载,涉及民族较多,文献量很大,后期研究分析又基于对藏医、壮医、回医三大医学体系的总体把握和理解,从调研、文献搜集,到整理、考证、提炼、统计分析等,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加之水平有限,因此研究过程困难重重,错漏在所难免,期待后继更深入的研究。
邱嘉鸣[3](2021)在《基于多元系统理论《金匮要略》三译本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多元系统理论”[1]为指导,“中医在目的语读者本国之地位”为参考,中医典籍《金匮要略》原本对照罗希文、阮继源与李照国[2]之译本为选材样本,对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以及21世纪10年代处在西方医学系统中心、系统半中心以及系统边缘处中医术语的翻译策略进了梳理,总结出了当在不同年代背景下,即当中医药处在“目的语国本国医疗系统中不同的位置”时,各位译者的翻译策略采取特征,梳理了“多元系统理论”中“一级二级翻译模式”在指导“中医药翻译”中的应用场景,丰富了中医药翻译的进一步拓展应用。研究样本共选取《金匮要略》中医术语262个,根据现代其描述作用不同,分为“66个人体基础词、29个病因、21个病证、60个症状、76个病名和10个治法”等六大类,并通过Excel软件绘制表格,通过“频数计算”功能得出各译本对“一级翻译模式”“初级二级翻译模式”以及“高级二级翻译模式”总体及各词条采纳率,总体来看三译本策略均以“初级二级翻译模式”为主;分词条来看,“人体基础词”文化保留度越来越高,“病证”“病名”“治法”可理解性不断增高,“病因”和“症状”几乎无变化,一直以译入语读者可理解性为目标。《金匮要略》术语的英译策略可以归纳为:①对于处在系统中心处的条文应选用“高级二级翻译模式”最大化的保留中医文化内涵;②对于处在系统半中心位置的条文应多采取“一级翻译模式”或“初级二级合一级翻译模式”以保留中医文化内涵的同时让读者能够理解;③对于处在系统中心处的条文应采取“初级二级模式”或“初级二级合一级翻译模式”,在译入语本土文化中寻找相近的词或采取意译法并加注,适当增译以提高可接受度。在具体使用时,应注意到系统的动态性,即不同系统中、不同时间下,子系统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切不可生搬硬套。
张盼[4](2020)在《中医临床信息分类与代码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中医药逐渐步入标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应用进程,也为中医药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处理和研究提供了手段和机会。为促进信息化与标准化双向融合,在大数据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下,通过“规范化数据、多元化采集、主题化汇聚、集约化存储和知识化处理”形成以“数据说话、数据管理、数据决策和数据创新”的大数据治理能力实现医院临床、科研、教学和运营相结合的管理与决策。由于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采用自然语言的方法记录,使得丰富、复杂的临床信息表达难以规范和统一,导致计算机无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的识别和存储,不能对中医临床信息的内涵属性进行深入的探索。因此,构建中医临床信息分类与代码体系,统一规范中医药数字化流程,开展应用研究,为中医药大数据挖掘提供数据支撑,是中医药大数据治理研究亟需开展的一项基础工作。目的:构建中医临床信息分类与代码体系,以真实世界临床电子病历为原始数据,基于中医药数据标准,统一、规范中医临床信息数字化流程,通过应用研究,验证标准体系及其数字化流程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计算机识别、处理中医临床信息奠定基础,从不同角度观察、认知中医药辨证论治全方位视图,探索中医临床信息处理、利用的新思维和新手段。方法: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中的活动图了解中医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的整个活动过程,分析中医临床信息诊疗活动业务信息流,通过静态建模的方法对其信息流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中医临床信息概念模型,为构建中医临床信息模型提供基础信息。信息模型建立之后提取需要进行分类编码的信息元素构建中医临床信息分类与代码体系,应用中医药数据标准和信息分类编码技术,统一规范中医临床信息数字化流程和方法。最后通过319例臌胀病患者的中医电子病历数据进行应用示范研究,探讨中医临床数据分析的应用方法以及当前存在的不足。结果:(1)设计了中医临床信息模型。采用统一建模语言动态建模的活动图分析对象的行为活动,描述中医临床医生辨证论治的诊疗活动全过程,从而进一步分析中医临床信息诊疗活动业务信息流,通过静态建模的方法建立相应的中医临床信息概念模型,构建中医临床信息模型。(2)构建了中医临床信息分类与代码体系。在中医临床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参考中医药行业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层次图,从基本信息、中医临床诊断信息、中医临床治疗信息和中医临床评价信息等四大类信息中提取需要进行分类编码的信息,建立中医临床信息分类与代码体系。该体系中一共提取出77个信息元素,需要进行分类编码的有38个,其中基本信息12个、中医临床诊断信息12个、中医临床治疗信息10个、中医临床评价信息4个。(3)应用研究。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法指引下,应用中医药数据标准和信息分类编码技术,在统一规范的中医临床信息数字化流程的基础上,选取某中医医院319例臌胀病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按中医临床信息模型对临床信息进行数据规范化、标准化采集和整理,根据中医临床信息数字化流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形成主题数据库。建立中医临床信息数据库之后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如病种基本情况分析以及挖掘症状与病种、处方用药、中药药性与功效等关联关系。结论:构建中医临床信息分类与代码体系,将临床信息标准化、规范化,解决了当前信息系统之间数据接口与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时,构建中医临床信息数字化模型,充分挖掘其临床信息内涵属性并数字化,为计算机从语义识别和处理中医临床诊疗信息、分析挖掘有价值的揭示真实世界状态和规律提供依据,对中医电子病历信息的深度挖掘与利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然而,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还存在属性分类不够完善、考虑信息内涵属性内容不够全面等不足,下一步将继续进行研究和优化。
黄玉燕,张立平,汤尔群[5](2018)在《关于中医治法分类的思考》文中提出认为治法分类最经典的是程国彭医门八法,但难以概括所有治法,目前治法分类尚无全策。治法的确立是主观思辨过程,治法存在多种角度的表述方式,治法分类有主观性、局限性与多维度属性。从主流中医理论体系出发,联系病机入手,辅以按因分类等的方法,对治法进行一级分类,较为可行。为解决治法分类出现的交叉重复、冗繁等问题,可通过确定标准概念与异名、取最小单元、筛除属功效而非治法者等方式对各层级之下的治法进行筛选。
唐仁康[6](2018)在《中西医历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观念系统、理论系统、技术系统三个层次对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发展历史进行比较论述,并在最后尝试对当代中西医并存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发展之道做出思考。第一,对观念系统下的中西医学思想史比较。远古时期中西方文明自然观是不同的,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了天人合一和物我两立的两种观念,并对各自医学后来的发展带来持久的影响。上古时期中西方先哲思考世界本源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元气论和原子论为主的本体论认识,这两种观念下的生成观和构成观直接塑造了中西方两种医学的发展方向。唐宋之际中国君主专治制度不断强化,相比较中世纪神学一统的西方,中医学在传统观念下继续发展,理论与经验不断丰富,而中世纪西方在宗教统治下几乎放弃了医学,明清中国医学有一定观念突破但仍在传统的思想范式里,而西方科学革命后迎来了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第二,对理论系统下的中西医学学术史比较。东西方早期都处于混沌的巫医时代,医学在逐渐自醒、自信的过程中从迷信中走出,并几乎在同一时期两者构建起了各自的医学体系,其中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以及人体的解剖结构等方面,中西方医学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理论,文中选取部分理论进行描述并尝试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如比较两种医学对病因的解释,一为倾向从人体内部探查寻找病因的实证研究方式,另一则是推崇由外部状态联系推理病因的认知求解模式。此外比较了中西方医学历史上对待解剖的不同态度,尤其比较了维萨留斯与王清任历史命运与学术思想的同与不同。最后分析两种医学对疾病的理解差异,并以流感为例反思现代医学潜在的问题以及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的价值。第三,对中西医学诊治技术史的比较。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作为治病救人的客观技术,中西医学在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技艺。如作为诊断手段的望闻问切与视触扣听,相似却迥异,其中如中医的问诊是一种兼具医学与人文内涵的特色技艺,而西医的间接叩诊和间接听诊则是近代物理诊断法的先河。在治疗方面,中西医最大的区别当属外科,从技术到理念均不相同,尤其宋代以后中医几乎废用了“手术刀”,华佗一度被归为异类。中西医使用工具各有特点,如葫芦、针灸针、瓷药瓶与蛇杖、注射器、玻璃杯相似而颇具差异,尤其玻璃在中西方不同的地位某种程度上决定了“China”无缘科学。文章在中西医技术比较的最后反思中西医视野下的人的本质。人是宇宙还是人是机器?中西医不同认识的治疗出发点决定了中西医技术上的巨大差异和各自问题:中医的治疗过程呈现出内卷化的特点,缺乏结构实证的纯思辨推理无法自证与突破。而复杂性问题是当今医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一刀切的治疗方式并未从根本上治疗疾病,解决这类问题时,切莫着急否定中医方案,有效必定有理,中西医应该一同携手探究生命与疾病的奥秘。最后,本文尝试对当代中西医并存下的中医发展之路做出思考。中西医论辩百余年,“中西医汇通”、“中西医合作”、“中西医结合”等观念先后提出,但是怎么结合?从开始的“中学西”到后来的“西学中”都存在不足,如何对待中西医并存,尤其如何对待中医,本文指出理解中医自身特点是发展中医的前提。而中医重要的特点便是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的分离和重合是其核心特点,对证候的分析把握是中医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完善的医疗模式应该是“诊断不遗漏证候,治疗不偏离疾病。”当然解释和揭示中医科学内涵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中医药未来的发展需要运用科学手段,但在当代的中医科研中存在严重问题,不理解中医本质的盲目科研大量存在,本文以中医“治法”科研的乱象为例,深刻剖析其错误本质,疾呼中医药“可研”才能“科研”,为当代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一点参考支持。
沙珊珊[7](2017)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医逐步参与到国际贸易中,也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中医药国际传播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中医翻译起着沟通双方的桥梁作用,中医翻译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医提供对外医疗服务过程中,临床诊疗术语在实践中应用广泛,但现阶段研究中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研究较多,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相关英译研究内容相对不足。在此背景下,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英译研究十分必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各版本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提供基于各版本的中医祛湿法术语参考译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双语教材《方剂学》(Chinese medical formulae)中祛湿法术语所在语篇的翻译原则和策略,以期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和中医英语教材建设添砖加瓦。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中医内治法术语下祛湿法术语为研究对象,根据理、法、方、药体系中"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的原则,将所研究的祛湿法术语按照方剂学祛湿剂分类体系进行分类。然后从目前权威性强、认可度高的六个版本中医术语英译国际、国内标准、辞典/词典中找出对应祛湿法术语英译,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以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系统性等原则为考量依据,从语义、词法结构的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准确把握术语含义、理清逻辑关系,对比分析术语在各版本中的英译特点,总结翻译方法,提供参考译本。在完成术语英译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以双语教材《方剂学》(Chinese Medical Formulae)中祛湿剂小结的英译版本为研究对象,梳理出英译中的问题,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根据双语教材的文本特点、交际目的和读者特征,以另外两本中医英语教材为英译参考,分析祛湿剂小结的英译,总结双语教材《方剂学》(Chinese Medical Formulae)中祛湿法术语所在语篇的翻译方法,探讨中医术语在语篇中的英译及中医教材的英译原则和策略。研究结果:第一,中医术语英译方面,名词委版《中医药学名词》中祛湿法下术语共18个,按方剂学祛湿剂分类体系可分为芳化类、清热类、利水类、温化类、祛风类5类。通过对每一类术语进行分析发现,祛湿法术语中词主要有名词和动词两类,较为特殊的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情况,如"芳香"、"苦"、"温"、"淡"指代相关性味的药物,英译时应明确译出其指代含义。动词是术语英译的关键,术语中动词数量和种类都较多,18个术语中共出现了 13个不同动词,总计30次,其中主要的动词有化、利、除、祛等,应结合其特殊性与系统性确定其英译。通过词法和语义确定术语的逻辑可分为并列、凭借、目的三类,英译分别为and、with、to。第二,语篇英译方面,《方剂学》(Chinese Medical Formulae)双语教材中祛湿剂章节小结的翻译存在语用性和语言性两方面翻译失误。研究结论:第一,从研究对象看,首次对中医治法术语中一类术语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不仅研究了中医术语翻译,还研究了术语翻译的应用,即术语所在语篇的翻译,深化了中医术语翻译研究。第二,从术语英译看,应深刻挖掘术语内涵,在理清术语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翻译,从词法结构与语义逻辑两方面把握术语整体英译结构形式,同时准确区分动词内涵,选择对应的动词英译并保持系统性和同一性。第三,从双语教材中术语英译看,首先,语篇中术语英译存在同一个术语在语篇中翻译不一致的问题。应保持在同一语篇或文本中术语的英译的一致。其次,双语教材中术语英译存在多样化的问题,因此,双语教材中术语英译要尽量做到术语翻译的规范化。再次,双语教材中有些术语英译在借鉴术语英译词典、标准等时时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应结合语境对术语英译进行适当调整,凸显语境下术语英译的准确性。最后,双语教材的英译时语言表达上的问题最为突出。中式英语表达是最常见的问题。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缺乏必要的衔接。英译的语法错误较多。因此中医双语教材应在英语语言上下功夫。创新点:第一,扩大了中医术语翻译研究对象的范围。本研究以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治法术语中祛湿法术语为研究对象,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第二,尝试了可用于中医术语翻译研究的分类方式。与以往术语翻译研究多从语言学角度词法、词形结构分类,本研究从中医角度进行分类,将治法中的祛湿法术语与方剂中的祛湿剂方药结合起来。第三,深化了中医术语翻译研究的内容。本研究在对比分析各版本祛湿法术语英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语篇中祛湿法术语英译原则和策略,是对以往止于术语翻译本身研究的推进。第四,探讨了翻译理论对中医翻译的指导。本研究运用翻译目的论指导中医术语和中医双语教材的翻译,梳理目的论的来龙去脉,领会该理论的精髓,力图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结合,探讨祛湿法术语及其在双语教材相关语篇中的英译原则和策略。局限性:第一,研究对象的遴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祛湿法术语)选自名词委版《中医药学名词》中内治法下祛湿法术语,由于治法术语本身含义抽象概括,术语分类界限模糊,术语分类标准并不是唯一。因此,仅以一本词典作为祛湿法术语的遴选标准会存在术语收录不全面等问题。第二,术语英译版本的选择。本研究的英译分析是基于世中联版、WHO版、李照国版、魏乃杰版、方廷钰版、李永安版六个英译版本。这六个英译版本具有较强权威性和代表性,但仍不能涵盖目前祛湿法术语的所有英译,这为进一步的研究留下了空间。第三,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在撰写本论文过程中,尽管本人研读了大量的文献,对研究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改,但由于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分析及结论还需权威专家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
陈卓群[8](2017)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制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和专家会议法,从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认识、中医治未病的内容及胃食管反流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阶段的调摄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咨询,制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方法1.通过检索《中华医典》收集古代文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现代中文文献;检索Cochranc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收集现代外文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分析,总结归纳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标准、西医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高危人群体质特点、调摄措施、治疗措施等,形成《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调查问卷,通过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对方案进行咨询、讨论、修改和调整。2.采用病例调查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望京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收集100例胃食管反流病高危人群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指南与实践程度一致性程度评价。结果1.共进行了四轮专家咨询和一次专家会议。参加第一轮咨询的专家有12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75%;参加第二轮咨询的专家有12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80%;参加第三轮咨询的专家有11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73.33%;参加第四轮咨询的专家有12位,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系数为75%。各轮专家均有较强的地域代表性及学科代表性。参与专家会议的专家有4位,均为高级职称,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经过四轮咨询及专家讨论,确定方案内容包括:中医病名、中医病因、中医病机、中医诊断标准、西医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未病措施及意义、高危人群体质特点、改善生活方式(未病先防)、日常饮食、药膳及花茶、穴位按摩、音乐疗法、心理疗法、改变生活方式(已病防变)、饮食宜忌、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特色疗法、量表及心理辅导、瘥后防复。各条目均数在4.75-5.0之间,等级和在57-60之间,权威系数在0-0.13之间,变异系数为0.416,P<0.001。克朗巴赫系数为0.931,问卷信度较好。2.一致性结果显示,高危人群特点及疾病诊断标准,一致率分别为35%、65%。对高危人群进行改善生活方式及饮食调护的宣教方面一致率均为35%。穴位按摩、音乐疗法、心理疗法的一致率分别为10%、0、21%。已诊断为GERD患者干预措施中改变生活方式的一致率为65%,饮食调护、中药治疗、中成药、中医特色疗法、量表及心理辅导的一致率分别为47%、54%、29%、17%、35%。结论运用德尔菲法和专家会议法,形成《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但受限于医师、患者及外部环境,方案一致性较低,有待进一步修改。
孙杨[9](2017)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医治则治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基础治则、分期分证治法与方药,为制定该合并病诊疗疾病与证候的治疗技术标准提供数据支持。材料与方法:依据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与诊疗理论,按照量表学要求设计完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治则治法临床专家调查问卷。面向全国六大地区的61家医院中的1500位临床专家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专家问卷调查,规范完成问卷填写和录入的质控,形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治则治法调查结果数据库。通过R3.1.2统计分析平台及Microsoft Office 2013办公软件,采用频数统计、组合分析、排序分析的统计方法分析统计结果。频数统计用于汇总各选项的频数,及专家所选项在排序位置上的分布情况;组合分析用关联规则方法研究专家选择的多种治法、治方、治药方案内在联系;排序分析用交叉研究的方法对优先选择的诊疗方案组合进行研究。依据中医证治理论,建立法-方-药对应的内在一致性模型,综合筛选统计结果,汇总出专家选择推荐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基础治法方药及其发病各阶段中不同证候的对证治法方药。结果:1.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基础治则:1.1急性发作期:诊疗方案为判断病势缓急轻重-益气-参附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82,百分比为3.60%、1.78%);判断病势缓急轻重-温阳-参附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2247,百分比为3.27%、3.25%);判断病势缓急轻重-温阳-参附汤-甘温药以健中(支持度为0.16,百分比为1.63%);判断病性阴阳、寒热、虚实-温阳-四逆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36,百分比为1.23%、1.90%);判断病势的顺逆-温阳-参附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2047,百分比为2.41%、1.56%);判断病势的顺逆-益气-参附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627,百分比为1.88%、1.72%);判断病性阴阳、寒热、虚实-温阳-参附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2087,百分比为1.35%);判断病势的顺逆-温阳-四逆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387,百分比为1.71%、1.24%);判断病势的顺逆-温阳-真武汤-甘淡药以利水除湿(支持度为0.1253,百分比为1.04%);判断病势缓急轻重-温阳-四逆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46,百分比为1.25%);判断病势的顺逆-温阳-真武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447,百分比为1.16%);判断病位深浅-温阳-参附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733,百分比为3.02%);判断病势的顺逆-益气-参附汤-甘温药以健中(支持度为0.1173,百分比为2.10%);判断病性阴阳、寒热、虚实-益气-参附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64,百分比为1.92%);判断病势的顺逆-益气-四逆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1,百分比为1.34%);判断病位深浅-益气-参附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34,百分比为2.26%);判断病势的顺逆-温阳-参附汤-甘温药以健中(支持度为0.146,百分比为1.51%)。1.2.慢性缓解期:诊疗方案判断病势缓急轻重-益气-生脉散-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547,百分比为2.73%);判断病势缓急轻重-温阳-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72,百分比为2.60%、2.14%);判断病势缓急轻重-益气-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甘淡药以利水除湿(支持度为0.1013,百分比为1.77%);判断病势缓急轻重-益气-人参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013,百分比为1.03%);判断病势缓急轻重-温阳-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甘淡药以利水除湿(支持度为0.146,百分比为1.48%);判断病性阴阳、寒热、虚实-益气-生脉散-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393,百分比为1.73%);判断病性阴阳、寒热、虚实-温阳-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633,百分比为1.43%);判断病势的顺逆-温阳-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58,百分比为1.35%、1.01%);判断病势的顺逆-温阳-炙甘草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293,百分比为2.02%);判断病势的顺逆-温阳-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甘温药以健中(支持度为0.116,百分比为2.51%);判断病势的顺逆-益气-生脉散-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4,百分比为1.83%);判断病位深浅-温阳-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293,百分比为1.65%);判断病性阴阳、寒热、虚实-温阳-炙甘草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3,百分比为2.37%);判断病势的顺逆-益气-炙甘草汤-辛甘药以化阳(支持度为0.1013,百分比为0.90%);判断病性阴阳、寒热、虚实-温阳-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甘温药以健中(支持度为0.1267,百分比为2.76%)。2.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心衰阶段:2.1心脾两虚证:诊疗方案为益脾气-归脾汤-黄芪、白术甘温益气药(支持度为0.3293,百分比为6.20%、7.22%);养心血-归脾汤-熟地、当归等补养心血药(支持度为0.3267,百分比为6.07%);养心血-归脾汤-黄芪、白术甘温益气药(支持度为0.364,百分比为5.20%、7.22%);养心血-柏子养心丸-枣仁、远志等安神药(支持度为0.1527,百分比为1.25%);益脾气-归脾汤-熟地、当归等补养心血药(支持度为0.2833,百分比为4.63%);养心血-归脾汤-人参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2527,百分比为1.48%);益脾气-补中益气汤-人参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142,百分比为1.62%);安心神-柏子养心丸-枣仁、远志等安神药(支持度为0.1433,百分比为1.77%、1.96%)。2.2气虚冲逆证:诊疗方案为平冲降逆-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等平冲降逆药(支持度为0.2973,百分比为12.40%);平冲降逆-旋覆代赭汤-茯苓、桂枝等平冲降逆药(支持度为0.3167,百分比为12.07%);平冲降逆-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等平冲降逆药(支持度为0.2627,百分比为4.73%);平冲降逆-旋覆代赭汤-厚朴、枳实等运脾药(支持度为0.244,百分比为2.97%);平冲降逆-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瓜蒌等通阳化饮药(支持度为0.18,百分比为5.46%);平冲降逆-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枳实等运脾药(支持度为0.1887,百分比为3.05%);理气调中-旋覆代赭汤-茯苓、桂枝等平冲降逆药(支持度为0.274,百分比为10.03%);宣降肺气-旋覆代赭汤-茯苓、桂枝等平冲降逆药(支持度为0.2093,百分比为3.96%);理气调中-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等补气药(支持度为0.1533,百分比为2.47%);理气调中-旋覆代赭汤-人参、黄芪等补气药(支持度为0.1967,百分比为2.37%);理气调中-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瓜蒌等通阳化饮药(支持度为0.1787,百分比为3.39%);理气调中-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枳实等运脾药(支持度为0.1787,百分比为2.42%);调和脾胃-旋覆代赭汤-茯苓、桂枝等平冲降逆药(支持度为0.188,百分比为5.74%);理气调中-旋覆代赭汤-厚朴、枳实等运脾药(支持度为0.2333,百分比为3.11%)。3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阶段3.1气阴两虚证:诊疗方案为补益心气-生脉散-人参、黄芪等甘温益气药(支持度为0.3873,百分比为21.41%);补益心气-生脉散-白芍、五味子等酸甘化阴药(支持度为0.3493,百分比为2.87%);补肺益心-生脉散-人参、黄芪等甘温益气药(支持度为0.2753,百分比为2.80%、8.30%);补肺益心-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等清润养胃阴药(支持度为0.2207,百分比为2.72%);养阴和胃-百合地黄汤-生地黄、石斛等甘寒养肾阴药(支持度为0.1713,百分比为2.24%);宁心安神-生脉散-人参、黄芪等甘温益气药(支持度为0.2653,百分比为10.41%);宁心安神-百合地黄汤-生地黄、石斛等甘寒养肾阴药(支持度为0.1833,百分比为3.29%);养阴和胃-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等清润养胃阴药(支持度为0.2153,百分比为2.95%)。3.2气虚血瘀证:诊疗方案为益气-补阳还五汤-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2547,百分比为12.74%);益气-生脉散-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1793,百分比为3.00%);活血化瘀-补阳还五汤-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2507,百分比为8.06%、6.31%);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支持度为0.286,百分比为4.78%、2.85%);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川芎、香附等理气活血药(支持度为0.2553,百分比为3.12%);理气-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支持度为0.1967,百分比为2.19%);通络-补阳还五汤-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188,百分比为6.08%);通络-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支持度为0.233,百分比为3.92%);理气-丹参饮-川芎、香附等理气活血药(支持度为0.1573,百分比为2.73%);活血化瘀-丹参饮-当归、丹参等养血活血药(支持度为0.2013,百分比为2.52%)。3.3肝脾不调证:诊疗方案为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逍遥散-柴胡、枳实等疏理肝气药(支持度为0.41,百分比为16.40%);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柴胡疏肝散-柴胡、枳实等疏理肝气药(支持度为0.3653,百分比为11.27%);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小柴胡汤-柴胡、枳实等疏理肝气药(支持度为0.256,百分比为7.60%);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柴胡疏肝散-香附、麦芽等和胃舒肝药(支持度为0.2787,百分比为7.02%);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逍遥散-木香、砂仁、橘皮等运脾药(支持度为0.3347,百分比为4.86%);健运脾胃,兼升肝木-逍遥散-柴胡、枳实等疏理肝气药(支持度为0.28,百分比为8.09%);健运脾胃,兼升肝木-小柴胡汤-柴胡、枳实等疏理肝气药(支持度为0.2173,百分比为6.53%);健运脾胃,兼升肝木-逍遥散-香附、麦芽等和胃舒肝药(支持度为0.2633,百分比为4.69%);健运脾胃,兼升肝木-逍遥散-木香、砂仁、橘皮等运脾药(支持度为0.2627,百分比为3.46%、4.69%);健运脾胃,兼升肝木-逍遥散-参、苓、术、草等健脾益气药(支持度为0.2433,百分比为3.18%)。3.4湿阻气结证:诊疗方案为利气化饮-苓桂术甘汤-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支持度为0.218,百分比为2.74%、3.05%);温阳化气-苓桂术甘汤-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支持度为0.1967,百分比为2.27%、3.21%);利气化饮-苓桂术甘汤-半夏、茯苓等温化痰饮药(支持度为0.1807,百分比为1.83%)。3.5阳虚饮停证:诊疗方案为温心阳-真武汤-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2753,百分比为4.47%);温心阳-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2067,百分比为3.67%);温心阳-真武汤-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支持度为0.262,百分比为3.54%);温心阳-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人参、茯苓等益气健脾利湿药(支持度为0.202,百分比为3.82%);温心阳-真武汤-人参、茯苓等益气健脾利湿药(支持度为0.2133,百分比为2.83%);温心阳-真武汤-仙茅、仙灵脾等温补肾阳药(支持度为0.1693,百分比为2.27%);温肾阳-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204,百分比为3.23%);温肾阳-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238,百分比为2.36%);利水消肿-真武汤-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2613,百分比为2.28%);温肾阳-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人参、茯苓等益气健脾利湿药(支持度为0.2107,百分比为3.55%);温肾阳-真武汤-仙茅、仙灵脾等温补肾阳药(支持度为0.184,百分比为2.27%);补脾阳-真武汤-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2013,百分比为2.81%);利水消肿-真武汤-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支持度为0.2693,百分比为2.58%);补脾阳-苓桂术甘汤-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支持度为0.1953,百分比为1.79%);补脾阳-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人参、茯苓等益气健脾利湿药(支持度为0.186,百分比为3.27%);补脾阳-真武汤-仙茅、仙灵脾等温补肾阳药(支持度为0.1693,百分比为2.38%);补脾阳-真武汤-人参、茯苓等益气健脾利湿药(支持度为0.192,百分比为2.38%)。4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阶段4.1宗气虚乏证:诊疗方案为大补元气-大补元煎-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3453,百分比为11.20%);大补元气-生脉散合炙甘草汤-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3167,百分比为6.20%);大补元气-四君子汤-炒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药(支持度为0.2687,百分比为5.57%、4.13%);大补元气-生脉散合炙甘草汤-炒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药(支持度为0.2987,百分比为3.37%);益肾气-大补元煎-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276,百分比为4.93%、4.38%);益肾气-参芪汤-炒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药(支持度为0.3027,百分比为3.62%);益肺气-生脉散合炙甘草汤-炒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药(支持度为0.266,百分比为2.48%);益肾气-参芪汤-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3007,百分比为4.50%);益脾气-参芪汤-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274,百分比为4.04%);益脾气-参芪汤-炒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药(支持度为0.2787,百分比为4.16%);益肺气-四君子汤-炒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药(支持度为0.248,百分比为3.30%);益脾气-四君子汤-炒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药(支持度为0.2433,百分比为2.81%);益肺气-参芪汤-升麻、柴胡等升提中气药(支持度为0.2433,百分比为2.15%)。4.2停饮阻络证:诊疗方案为化饮利水、宣痹通脉-苓甘五味姜辛汤-干姜、细辛等温肺化饮药(支持度为0.284,百分比为6.47%);化饮利水、宣痹通脉-失笑散合桂枝茯苓丸-人参、桂枝、归尾、苏木等辛甘温通络药(支持度为0.256,百分比为2.99%);化饮利水、宣痹通脉-真武汤-附子、肉桂等温补肾阳药(支持度为0.2273,百分比为2.99%);温中理气,活血定痛-失笑散合桂枝茯苓丸-人参、桂枝、归尾、苏木等辛甘温通络药(支持度为0.2047,百分比为2.05%);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香附、元胡等活血行气药(支持度为0.1153,百分比为2.47%)。4.3肾虚水泛证:诊疗方案为温补肾阳-真武汤-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2907,百分比为9.53%);温补肾阳-真武汤-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支持度为0.2887,百分比为4.07%);温补肾阳-肾气丸-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支持度为0.1693,百分比为2.56%);温补肾阳-肾气丸-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1693,百分比为2.46%);温补肾阳-右归丸-仙茅、仙灵脾等温补肾阳药(支持度为0.1267,百分比为2.41%);利水消肿-真武汤-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274,百分比为6.74%);利水消肿-真武汤-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支持度为0.2887,百分比为2.96%);利水消肿-肾气丸-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支持度为0.168,百分比为1.91%);利水消肿-肾气丸-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1693,百分比为1.71%);脾肾双补-肾气丸-仙茅、仙灵脾等温补肾阳药(支持度为0.1533,百分比为2.27%);化气行水-真武汤-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2333,百分比为5.74%);脾肾双补-真武汤-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支持度为0.232,百分比为4.22%);脾肾双补-右归丸-仙茅、仙灵脾等温补肾阳药(支持度为0.1307,百分比为1.90%)。4.4寒饮阻络证:诊疗方案为温阳散寒-苓甘五味姜辛汤-附子、干姜等辛热温阳药(支持度为0.31,百分比为9.07%);温阳散寒-小青龙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半夏、茯苓等温化痰饮药(支持度为0.246,百分比为6.32%、3.05%);温阳散寒-真武汤-半夏、茯苓等温化痰饮药(支持度为0.1893,百分比为3.02%);通阳化饮-小青龙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半夏、茯苓等温化痰饮药(支持度为0.242,百分比为5.61%、1.91%);通阳化饮-瓜蒌薤白白酒汤-半夏、茯苓等温化痰饮药(支持度为0.2247,百分比为2.24%);温运脾阳-苓甘五味姜辛汤-附子、干姜等辛热温阳药(支持度为0.204,百分比为4.45%);运脾化饮-苓甘五味姜辛汤-附子、干姜等辛热温阳药(支持度为0.1707,百分比为3.58%);运脾化饮-小青龙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半夏、茯苓等温化痰饮药(支持度为0.1473,百分比为2.0%)。5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终末阶段5.1喘脱亡阳证:诊疗方案为回阳救逆-参附汤-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4047,百分比为13.53%、7.06%);回阳救逆-参附汤-附子、干姜、蜀椒等辛热扶阳药(支持度为0.4,百分比为9.00%、3.98%);大补元气-参附汤-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支持度为0.3273,百分比为5.93%、10.59%);回阳救逆-四逆汤-附子、干姜、蜀椒等辛热扶阳药(支持度为0.3007,百分比为7.57%、4.93%);大补元气-参附汤-附子、干姜、蜀椒等辛热扶阳(支持度为0.3127,百分比为5.34%、3.35%)。5.2水气凌心证:诊疗方案为温阳利水-真武汤-人参、黄芪等健脾益气药(支持度为0.2887,百分比为6.67%);温阳利水-真武汤-椒目、防己以利水消肿(支持度为0.2453,百分比为3.53%);温阳利水-五苓散加参芪-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支持度为0.1893,百分比为3.01%);利水消肿-真武汤-人参、黄芪等健脾益气药(支持度为0.192,百分比为2.04%、2.10%);温通心阳-苓桂术甘汤-人参、黄芪等健脾益气药(支持度为0.2253,百分比为1.86%);温通心阳-苓桂术甘汤-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支持度为0.24,百分比为4.04%);利水消肿-五苓散加参芪-重用桂枝,加党参、熟地、麦冬、炙甘草以益气通脉(支持度为0.124,百分比为1.59%)。结论:1.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基础治则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基础治则治法为温阳、益气法,急性发作期时多遣方参附汤、四逆汤、真武汤加减,用药优选辛甘药以化阳、甘温以健中、甘淡以利水等类中药为主;在慢性缓解期选方生脉散、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人参汤、炙甘草汤化裁,同择辛甘药以化阳、甘温以健中、甘淡以利水等类中药为主。2.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分期分证治法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心衰阶段:心脾两虚证以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为治法,偏重于益脾气、养心血、安心神;方选归脾汤、柏子养心丸、补中益气汤加减;用药优选黄芪、白术等甘温益气药,熟地、当归等补养心血药,人参等大补元气药,枣仁、远志等安神药。气虚冲逆证治以益气平冲降逆为大法,偏重平冲降逆、理气调中、宣降肺气、调和脾胃;方选旋覆代赭汤、桂枝加桂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苓桂术甘汤、补中益气汤化裁;用药优选茯苓、桂枝等平冲降逆药,厚朴、枳实等运脾药,半夏、瓜蒌等通阳化饮药,人参、黄芪等补气药,葶苈子、泽泻等降浊逆药。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阶段:气阴两虚证以益气养阴为治疗大法,重在补益心气、补肺益心、宁心安神、养阴和胃;方选生脉散、沙参麦冬汤、百合地黄汤加减;用药以人参、黄芪等甘温益气药,白芍、五味子等酸甘化阴药,沙参、麦冬等清润养胃阴药,生地黄、石斛等甘寒养肾阴药为优选。气虚血瘀证选补气活血为治疗大法,偏重益气、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生脉散、血府逐瘀汤、丹参饮加减;用药优选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川芎、香附等理气活血药,当归、丹参等养血活血药。肝脾不调证治以调和肝脾为大法,重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兼升肝木;方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加减;用药以柴胡、枳实等疏理肝气药,香附、麦芽等和胃舒肝药,木香、砂仁、橘皮等运脾药为优选。湿阻气结证治以化湿行气为大法,偏重温阳化气、利气化饮;选方苓桂术甘汤加减;用药优选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半夏、茯苓等温化痰饮药。阳虚饮停证以温阳化饮为治疗大法,偏重温心阳、温肾阳、补脾阳、利水消肿;方选真武汤、桂枝加附子汤、苓桂术甘汤、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用药优选桂枝、附子等助阳化气药,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仙茅、仙灵脾等温补肾阳药,人参、茯苓等益气健脾利湿药。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阶段:宗气虚乏证以补益宗气为治疗大法,偏重大补元气、益肾气、益肺气、益脾气;方选参芪汤、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大补元煎、四君子汤加减;用药优选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炒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药,升麻、柴胡等升提中气药。停饮阻络证治以活血通络化饮为大法,偏重温中理气、活血定痛,化饮利水、宣痹通脉;方选苓甘五味姜辛汤、真武汤、失笑散合桂枝茯苓丸、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用药优选干姜、细辛等温肺化饮药,附子、肉桂等温补肾阳药,人参、桂枝、归尾、苏木等甘温通络药。肾虚水泛证选温肾行水为治疗大法,侧重于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利水消肿、脾肾双补;方选真武汤、肾气丸、右归丸加减;用药优选桂枝、茯苓等助阳化气药,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仙茅、仙灵脾等温补肾阳药为主。寒饮阻络证治以温阳散寒、化饮通络为大法,偏重于温阳散寒、温运脾阳,通阳运脾化饮;方选苓甘五味姜辛汤、小青龙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真武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化裁;用药优选附子、干姜等辛热温阳药,半夏、茯苓等温化痰饮药为主。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终末阶段:喘脱亡阳证以回阳固脱平喘为治疗大法,重在回阳救逆、大补元气;选方参附汤、四逆汤化裁;用药以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药,附子、干姜、蜀椒等辛热扶阳药为优选。水气凌心证治以振奋心阳、化气行水为大法,重在温通心阳、温阳利水、利水消肿;方选真武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合参芪加减;用药优选人参、黄芪等健脾益气药,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3.温阳益心法综合了益气、温阳、通阳、活血、化痰、蠲饮等治法,可作为冠心病合并心衰的基本治疗大法。4.依托前期证候学基础和中医意象思维模式的治疗学研究方法,体现了中医整体、动态的治疗优势。5.通过多中心大样本临床专家问卷调查形式,收集临床专家对合并病治则治法方面的认识,所得结论更符合临床诊疗实践,可更真实广泛地反映临床专家对该病的诊疗共识,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规范化治疗提供更有实证性的参考。
沙茵茵[10](2015)在《基于定性研究方法的李士懋教授特色汗法传承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依托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传承研究(任务书编号:2013BAI13802)。通过交叉使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及调查问卷法,收集和整理李士懋教授及其传承弟子对特色汗法的理论论述和评价,丰富和完善特色汗法理论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李士懋教授特色汗法的基本概念主治病症、应用方法、预后转归等方面进行总结梳理,提炼其学术观点,从而从名老中医本人的主观角度构建其理论体系,为上升为学术思想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观察法及焦点访谈法对李士懋教授及其传承弟子之间的传承过程、互动过程、感受评价等方面进行资料收集,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总结特色汗法的传承模式,并展现参与者对该方法的切身体会和评价,从而为特色汗法传承推广探索可行模式。藉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李士懋教授经验传承奠定基础,优化名老中医经验现有传承模式,并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方法提供思路与借鉴。目的:1 梳理构建李士懋教授以特色汗法为技术核心的理论体系和传承模式。2 探索以扎根理论为基础的定性研究方法在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传承中的运用方法。方法:通过实物资料法、观察法、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焦点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应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定性研究软件ATLAS.ti7进行资料的录入统计分析。结果:1 以特色汗法为技术核心的理论体系汗法概念及内涵:汗法是通过发汗以驱逐外邪的一种方法。李士懋特色汗法具有以下特点:(1)必加辅汗三法;(2)必令正汗出;(3)以测汗法评价是否达到正汗出。李士懋特色汗法机理:(1)补:补充人体气血、营卫、津液等正气,使正气不足者阴阳充盛。(2)通:开达玄府,调整气机升降出入的道路,调畅三焦,使不通者得通。(3)温:鼓动阳气,促进发汗。(4)助:以辅汗三法助其胃气、助其发汗、调整汗量。汗法应用范畴:汗法是祛邪之法,针对的病邪为寒、湿之阴邪,其适应范围有:表证与里证以及非表非里证(肌肉、经脉、筋骨)、实证、虚实相兼证及阳虚阴凝证。李士懋教授认为不论寒邪在表在里均可通过发汗法鼓动阳气、祛除阴邪。患者兼有精血、阴阳、津液等的不足,可在扶正祛邪,阳虚阴凝者应用汗法非发汗祛邪而是鼓舞阳气。汗法方药体系:汗法首推麻黄类方,以辛温发散类药物为主。李士懋教授针对寒凝证,专设寒痉汤,即由《金匮要略》桂甘姜枣麻辛附汤加蜈蚣、全蝎组成。虽有此专方,李士懋教授仍主张遵循传统中医辨治理论,方无定方、法无定法,随证治之,临床并不局限于寒痉汤,根据对传承团队的调查,显示汗法常用的方药有:麻黄汤、桂枝汤、桂甘姜枣麻辛附汤、寒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五积散、小青龙汤等。汗法应用经验:李士懋教授以其平脉辨证为核心辨证方法,将痉脉、疼痛、恶寒作为汗法的应用指征,根据脉象沉取有力无力作为病机虚实的判定标准,以决定是否在扶正的基础上运用发汗法。以测汗法为判定标准,对病情进行判定,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2对特色汗法的科学认识和评价李士懋教授的特色汗法是在全面传承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严谨而富有中医原创思维特点的汗法理论体系。全面传承《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刘河间玄府理论、《医学心悟》、《温热论》、《温病条辨》、《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历代各家关于“汗”的理论及经验,明确了了广义狭义汗法的概念及分类,阐述了汗的本质及汗出机制,提出汗法的辨证要点、临床适用证,制订了汗法最佳标准和使用疗程、禁忌症,形成了完整的以汗法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李士懋教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汗法做出了理论上的创新:界定了正汗、邪汗的概念;提出了以脉诊为核心的辨证方法;拓展了传统汗法对现代疑难病症的应用范围,将汗法应用于里证、虚证方面,应用于现代高血压、冠心病、膝关节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当中;提出了汗法的最佳标准:测汗法。3特色汗法传承模式传承团队作为汗法传承的切身经历者,认为特色汗法具有真实、有效、科学的特点,临床疗效显着,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李士懋教授运用以问题主导式教学理念为中心的传承模式,通过理论教学、跟师出诊、学生诊治老师批改、讨论反思、总结写作的方法,形成了符合中医传承规律的、能够体现李士懋教授学术特色的传承模式。结论:1梳理形成李士懋特色汗法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和传承方案。2定性研究方法在名老中医治则治法的传承中具有一等程度上的方法学优势。
二、中医治则治法研究的困惑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治则治法研究的困惑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复杂病症概述 |
一、复杂病症概念认识 |
(一)复杂病症相关概念 |
(二)有关“复杂”的认识 |
(三)复杂病症概念反思 |
二、研究复杂病症的必要性 |
(一)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 |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
(三)中医学诊治复杂病症有优势 |
(四)中医学存在“继承不够”的客观事实 |
第二部分 诊治复杂病症困局析因 |
一、基于中医诊疗系统的特色 |
(一)司外揣内的诊断原理 |
(二)整体审查的诊断原则 |
二、中医视角下的人体——开放的恒动的复杂巨系统 |
(一)有关开放性 |
(二)有关动态性 |
(三)有关复杂性 |
三、中医学理论的系统性 |
(一)阴阳五行学说 |
(二)藏象学说 |
四、疾病病因多样化 |
(一)从单一性转向复杂性 |
(二)从生物因素转向多因 |
(三)《金匮》中多因杂至的发病观 |
五、疾病病机复杂化 |
(一)病机的多样性 |
(二)病机的矛盾性 |
(三)病机的(复合)兼夹性 |
(四)病机的潜在性 |
(五)病机的真假性 |
(六)症机的分离性 |
六、疾病传变多样性 |
(一)六经辨证下的传变 |
(二)脏腑经络辨证下的传变 |
七、辨治思维层面 |
(一)基于整体观的联系性 |
(二)基于恒动观的预知性 |
(三)基于辩证观的灵活性 |
八、辨证方法多样,难以把握辨证契合点 |
九、患者诉求的模糊、多样性 |
十、医者层面 |
(一)诊疗技术的个体化、能力化 |
(二)认识病症主体化 |
第三部分 基于《金匮要略》探讨复杂病症常见类型 |
一、脏腑经络相兼型 |
(一)脏腑经络同病型 |
(二)脏腑同病型 |
二、寒热错杂型 |
(一)同部位错杂型 |
(二)不同部位错杂型 |
三、虚实夹杂型 |
(一)虚实互见型 |
(二)虚实两端型 |
四、多层病机型 |
(一)八纲各部相兼型 |
(二)气血水俱病型 |
五、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 |
(一)气郁致实型 |
(二)寒实阻滞型 |
(三)热实互结型 |
六、因病生变型 |
七、因治生变型 |
(一)病重药轻型 |
(二)热药过用型 |
(三)治法与病机相左型 |
八、症状疑似型 |
九、病案举例 |
(一)脏腑经络相兼型 |
(二)寒热错杂型 |
(三)虚实夹杂型 |
(四)多层病机型 |
(五)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 |
(六)因病生变型 |
(七)因治生变型 |
(八)症状疑似型 |
第四部分 《金匮》中复杂病症的治疗 |
一、《金匮》中针对复杂病症的应对原则 |
(一)务求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
(二)勿虚虚、勿实实 |
(三)握好标本先后缓急原则 |
(四)把握整体,治未病 |
(五)有形实邪盘踞,攻所合 |
(六)整体联系,“辩证”治疗 |
二、基于《金匮》探讨复杂病症的应对方法 |
(一)多种辨证方法综合运用 |
(二)以常带变,知常达变 |
(三)整体观下辨病、证、体的有机运用 |
(四)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2)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导论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藏医论治糖尿病 |
一、藏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
二、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四、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五、藏医防治糖尿病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壮医论治糖尿病 |
一、壮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
二、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三、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四、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五、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六、壮医辨治糖尿病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回医论治糖尿病 |
一、回医糖尿病探源溯流 |
二、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四、回医防治糖尿病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藏医、壮医和回医典籍中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章 藏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材料 |
一、藏医经典着作 |
二、藏医其他着作 |
第三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结果 |
一、藏族医学分布 |
二、藏族糖尿病患病率 |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四、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五、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六、藏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
七、藏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八、藏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
九、藏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
十、藏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
十一、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
十二、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
十三、藏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壮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材料 |
一、壮医经典着作 |
二、壮医其他着作 |
第三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结果 |
一、壮族医学分布 |
二、壮族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
三、壮族糖尿病患病率 |
四、壮族地区糖尿病历史发展脉络 |
五、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六、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七、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八、壮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
九、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十、壮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
十一、壮医糖尿病的特色治疗方法 |
十二、壮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
十三、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
十四、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
十五、壮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回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材料 |
一、回医经典着作 |
二、回医其他着作 |
第三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结果 |
一、回族医学分布 |
二、回族糖尿病患病率 |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四、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五、回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六、回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七、回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
八、回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
九、回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
十、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
十一、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
十二、回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藏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
附录2 壮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
附录3 回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
附录4 藏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
附录5 壮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
附录6 回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多元系统理论《金匮要略》三译本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3.1 理论意义 |
3.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1. 中医典籍及其英译 |
1.1《金匮要略》及其译本概况 |
1.2 《金匮要略》英译研究现状 |
1.2.1 词语 |
1.2.2 篇章 |
1.2.3 总结 |
1.3 中医术语翻译研究概况 |
2. 多元系统理论 |
2.1 多元系统理论简介 |
2.2 多元系统理论研究现状 |
2.3 多元系统理论特点与结合中医术语研究的可行性 |
第三章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选材 |
1.1 原本选取及原因 |
1.2 译本选取及原因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分析法 |
3.2 CiteSpace Vision分析 |
3.3 语料库筛选法 |
3.4 研究流程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1. 《金匮要略》中的中医术语 |
1.1 《金匮要略》中医术语的特征 |
1.2 《金匮要略》中医术语的分类以及其特征与翻译难点 |
2. 《金匮要略》各译本的特征 |
2.1 整本翻译模式采用率比较 |
2.2 各类术语翻译模式采用率比较 |
3. 多元系统理论下《金匮要略》术语英译的实例分析 |
3.1 系统中心处专业术语 |
3.2 系统半中心处专业术语 |
3.3 系统边缘处专业术语 |
4. 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金匮要略》术语英译策略总结 |
4.1 处于系统中心处术语 |
4.2 处于系统半中心处术语 |
4.3 处于系统边缘处术语 |
第五章 结论 |
1.研究结论 |
2. 研究局限 |
2.1 词条筛选的局限性 |
2.2 多元系统理论之系统位置的局限性 |
2.3 语料分析之局限性 |
2.4 “多元系统理论”应用于中医学翻译的不足与弊端 |
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果 |
致谢 |
(4)中医临床信息分类与代码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组织结构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本理论基础及相关技术 |
2.1 基本理论 |
2.1.1 中医临床学 |
2.1.2 分类学 |
2.1.3 大数据 |
2.2 相关概念 |
2.2.1 临床信息分类 |
2.2.2 临床信息代码 |
2.2.3 数字化 |
2.3 相关技术 |
2.3.1 信息分类与编码技术 |
2.3.2 信息建模技术 |
第3章 中医临床信息分类与代码体系及数字化流程的建立 |
3.1 中医临床信息模型的构建 |
3.1.1 中医临床诊疗活动分析 |
3.1.2 中医临床信息的抽取与整理 |
3.1.3 中医临床信息模型 |
3.2 中医临床信息分类与代码体系框架的构建 |
3.2.1 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框架 |
3.2.2 中医临床诊断信息分类与代码框架 |
3.2.3 临床治疗信息分类与代码框架 |
3.2.4 临床评价信息分类与代码框架 |
3.3 中医临床信息数字化流程的建立 |
3.3.1 患者基本信息数字化流程 |
3.3.2 临床诊断信息数字化流程 |
3.3.3 临床治疗信息数字化流程 |
3.3.4 临床评价信息数字化流程 |
第4章 应用研究 |
4.1 中医临床信息数据的来源及预处理 |
4.2 中医临床信息数字化 |
4.2.1 患者基本信息数字化 |
4.2.2 临床诊断信息数字化 |
4.2.3 临床治疗信息数字化 |
4.2.4 临床评价信息数字化 |
4.3 应用结果与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中药药性关联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临床信息模型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关于中医治法分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治法分类发展与现状 |
1.1 治法分类发展概况 |
1.2 现存治法繁多 |
1.3 治法分类尚无全策 |
2 治法分类的特点 |
2.1 主观性 |
2.1.1 治法的确立是思辨的过程 |
2.1.2 治法依托于理论体系 |
2.1.3 治法分类具有主观性 |
2.2 局限性 |
2.3 多维度属性 |
3 治法分类的可行性路径 |
3.1 基于主流中医理论确立分类体系 |
3.2 确立最佳维度进行分类 |
3.3 筛选该分类维度下的治法表述 |
(6)中西医历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观念系统之中西医学思想史比较 |
1.1 天人合一还是物我两立——远古时期中西方文明自然观比较 |
1.1.1 迥异的自然环境 |
1.1.2 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 |
1.1.3 不同社会存在下的不同社会意识 |
1.1.4 早期自然观对中西方医学的影响 |
1.2 元气还是原子——上古时期中西方哲学思想对医学的影响 |
1.2.1 早期哲学模糊的相似性 |
1.2.2 元气论与原子论——泾渭分明的两条道路 |
1.2.3 对中西方医学的影响——生成观与构成观 |
1.3 神权还是君权——唐宋元明与中世纪医学思想比较 |
1.3.1 东西两大帝国的不同统治逻辑 |
1.3.2 中西方医学发展的同与不同 |
1.3.3 中世纪中西方的医患模式 |
1.4 君权还是那个君权,神权已被推下神坛——文艺复兴后的西方医学思想跨跃与明清中医思想的禁锢 |
1.4.1 权威在哪里?——科学开始于观察 |
1.4.2 明心见性——悟性的极致 |
1.4.3 “下西洋”与“大航海”下的医学逻辑—全知道与不知道 |
1.4.4 逻辑的力量——聪慧的类比,有力的演绎 |
2. 理论系统之中西医学学术史比较 |
2.1 不同的巫医时代,相同的医巫分家——混乱时代下的清晰诉求 |
2.1.1 巫医登场——无奈现实下的超常想象 |
2.1.2 巫医的隐退——东西方医学理论的自醒 |
2.2 人为什么会生病?——东西方病因认识的比较 |
2.2.1 感官世界下的病因认识 |
2.2.2 不可见病因的摸索——四体液学说与六气致病学说 |
2.2.3 中西医病因的泛化与细化 |
2.3 同样的器官,不同的作用——相似解剖知识的不同生理学说明 |
2.3.1 相似的解剖开始与中断 |
2.3.2 跷板的两端——维萨留斯与王清任相仿却迥异的命运 |
2.3.3 中西方医学不同的脏器认知 |
2.4 同样的症状,不同的意义——辨证论治与实验解剖下的不同病理观 |
2.4.1 不同的人体观 |
2.4.2 不同的疾病标准 |
2.4.3 无奈的辨证或是有为的辨证——以流感为例对中、西医治疗思路的反思 |
3. 技术系统之中西医学诊治史比较 |
3.1 望闻问切与视触叩听——中西医史上独特的诊断技术 |
3.1.1 司外揣内的功夫 |
3.1.2 问诊的两重艺术性 |
3.1.3 中医诊断客观化的反思 |
3.2 忙碌的盖伦与孤独的华佗——中西医历史上外科的缩影 |
3.3 精细化还是神秘化——中西医学工具的比较 |
3.3.1 葫芦与蛇杖 |
3.3.2 针灸针与注射器 |
3.3.3 瓷器瓶还是玻璃杯——小工具的大分量 |
3.4 人是宇宙还是人是机器——中西医不同认识标准下的治疗出发点 |
3.4.1 内卷化的中医“八法”治疗技术 |
3.4.2 手术刀下的西医治疗方案 |
3.4.3 有效必然有理 |
3.4.4 请勿随意诽谤中医——以王哲《上帝的跳蚤》为例 |
4. 当代中西医并存下的中医发展之路 |
4.1 从中学西到西学中——中医研究的独立性思考 |
4.1.1 建国初期中西医政策的转变 |
4.1.2 对政策转变原因的解释 |
4.1.3 对西医学习中医政策的质疑态度 |
4.1.4 从“中学西”到“西学中”现象对中医发展的独立性思考 |
4.2 治病不遗漏证候,治证不偏离疾病——辨证论治内涵与应用边界的思考 |
4.2.1 治病不遗漏证候,治证不偏离疾病 |
4.2.2 主病者为君,重在稳定;治证者为臣,精于灵活 |
4.3 “可研”才能“科研”——中医科研方法的思考(以中医治法类科研为例) |
4.3.1 中医治法的特点 |
4.3.2 中医治法科研现状 |
4.3.3 中医治法科研分析 |
结语: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个人简历 |
创新点说明 |
(7)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翻译目的论 |
1.1. 翻译目的论概述 |
1.1.1. 翻译目的论发展 |
1.1.2. 翻译目的论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
1.1.3. 翻译目的论主要内容 |
1.2.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国内翻译研究 |
1.3.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医翻译研究 |
2. 中医治法术语英译研究现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问题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5. 论文结构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1.1. 中医祛湿法术语中文语料来源 |
1.2. 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语料来源 |
1.3. 语篇分析语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研究法 |
2.2 对比分析法 |
2.3 翻译实例分析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1. 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对比研究 |
1.1. 中医祛湿法术语分类 |
1.2. 中医祛湿法术语的英译原则 |
1.3. 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对比分析 |
1.3.1 芳化类祛湿法术语英译分析 |
1.3.2 清热类祛湿法术语英译分析 |
1.3.3 利水类祛湿法术语英译分析 |
1.3.4 温化类祛湿法术语英译分析 |
1.3.5 祛风湿类祛湿法术语英译分析 |
1.4. 小结 |
2. 双语教材双语教材《方剂学》中祛湿法术语英译研究 |
2.1 教材特点 |
2.2 中医教材的英译原则 |
2.3 双语教材中的英译问题 |
2.4 双语教材的英译分析 |
2.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制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中医学对GERD的认识 |
1.1.1 病名 |
1.1.2 病因病机 |
1.1.3 辨证分型 |
1.1.4 中医治则治法 |
1.2 中医"治未病"理论 |
1.2.1 "治未病"理论的内涵 |
1.2.2 "治未病"的现代意义及应用 |
1.3 中医临床指南的方法学指导 |
1.3.1 中医临床指南的制订流程和关键技术 |
1.3.2 德尔菲法和共识会议法在中医研究中的运用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成立研究小组 |
2.2 文献研究 |
2.2.1 检索词 |
2.2.2 数据库选用 |
2.2.3 文献纳入标准 |
2.2.4 文献排除标准 |
2.2.5 文献检索结果 |
2.3 成立课题专家小组 |
2.3.1 专家因素调查 |
2.3.2 专家咨询及统计分析 |
2.3.3 第一轮专家咨询 |
2.3.4 第二轮专家咨询 |
2.3.5 第三轮专家咨询 |
2.3.6 专家共识会议与第四轮专家咨询 |
2.4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临床实践方案一致性测评 |
2.4.1 研究对象来源 |
2.4.2 提取临床信息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第一轮专家咨询 |
3.1.1 专家积极系数 |
3.1.2 专家基本情况 |
3.1.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分析 |
3.2 第二轮专家咨询 |
3.2.1 专家积极系数 |
3.2.2 专家基本情况 |
3.2.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分析 |
3.3 第三轮专家咨询 |
3.3.1 专家积极系数 |
3.3.2 专家基本情况 |
3.3.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分析 |
3.4 第四轮专家咨询 |
3.4.1 专家积极系数 |
3.4.2 专家基本情况 |
3.5 一致性测试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结论分析 |
4.2 实践方案临床应用不一致性情况及原因分析 |
4.3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医治则治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调查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现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10)基于定性研究方法的李士懋教授特色汗法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医治则治法研究现状及思考 |
1 治则治法的理论研究 |
2 治则治法的临床研究 |
3 治则治法的实验研究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应用扎根理论的必要性 |
1 背景 |
2 中医的思维特点 |
3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点和难点 |
4 定量研究方法在中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现状及局限性 |
5 传统定性研究方法在中医经验传承中的优势及缺陷 |
6 扎根理论在中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对象 |
4 研究工具 |
5 资料收集 |
6 资料转录 |
7 资料分析 |
8 质量控制 |
9 技术路线 |
结果 |
1 李士懋特色汗法的理论框架 |
2 特色汗法传承模式 |
3 李士懋教授特色汗法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的评价 |
结论 |
讨论 |
1 李士懋教授学术观点讨论 |
2 方法学讨论 |
3 基于定性研究方法的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传承模式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李士懋教授特色汗法访谈大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医治则治法研究的困惑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D]. 杨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D]. 宋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3]基于多元系统理论《金匮要略》三译本翻译研究[D]. 邱嘉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医临床信息分类与代码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 张盼.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关于中医治法分类的思考[J]. 黄玉燕,张立平,汤尔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5)
- [6]中西医历史比较研究[D]. 唐仁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12)
- [7]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医祛湿法术语英译研究[D]. 沙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未病实践方案制订[D]. 陈卓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9]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医治则治法研究[D]. 孙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05)
- [10]基于定性研究方法的李士懋教授特色汗法传承研究[D]. 沙茵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2)